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二课件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章末分层突破 精品
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ppt章末归纳提升课件
【证明】 ∵E,F分别是B1B和D1D的中点,∴D1F綊BE, ∴BED1F是平行四边形, ∴D1E∥BF, 又∵D1 E 平面BGF,BF 平面BGF, ∴D1E∥平面BGF. ∵FG是△DAD1的中位线, ∴FG∥AD1, 又AD1 平面BGF,FG 平面BGF, ∴AD1∥平面BGF. 又∵AD1∩D1E=D1, ∴平面AD1E∥平面BGF.
如图1-5所示,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 AB=3,AA1=4,M为AA1中点,P是BC上一点,且由P沿棱 柱侧面过棱CC1到M的最短距离为 29 ,设这条最短路线与 CC1的交点为N.求:
图1-5 (1)该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对角线长; (2)PC与NC的长.
【思路点拨】 借助于侧面展开图计算最短路线问题. 【规范解答】 (1)三棱柱ABC-A1B1C1侧面展开图是一 个长为9,宽为4的矩形,其对角线长为 92+42= 97. (2)如图,将侧面BB1C1C绕CC1旋转120°使其与侧面 AA1C1C在同一平面上,点P运动到点P1的位置,连接MP1, 则MP1就是由点P沿棱柱侧面经过棱CC1到点M的最短路线.
一个圆锥底面半径为R,高为 3 R,求此圆锥 的内接正四棱柱表面积的最大值.
【思路点拨】 画出其轴截面,转化为平面问题.
【规范解答】
设正四棱柱高为h,底面正方形边长为a,则DE=
2 2 a.
∵△SDE∽△SAO,∴DAOE=SSOE .
∵AO=R,SO=
2
3 R,∴
2a = R
3R-h, 3R
∴h=
几何体的结构、表面积与体积
准确理解几何体的定义,熟练掌握直观图与三视图的画 法,能更好地把握几何体的特征.三视图是几何体的平面表 示形式,常与几何体的结构、表面积与体积结合命题,是高 考命题的热点,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三视图获取表面 积、体积公式中所涉及的基本量的有关信息,进而解决问题.
人教B版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2.3-第1课时ppt课件
【提示】 不一定.
究
教 师 备 课 资 源
菜单
RB ·数学 必修2
教
学
思
教
想
法
方
分
法
析
技
巧
教
2.当折痕 AD 满足什么条件时,AD 与桌面垂直?
学
当
方 案
【提示】
当 AD⊥BD 且 AD⊥CD 时,折痕 AD 与桌面
堂 双
设
基
计 垂直.
达 标
课
前
自
课
主
时
导
作
学
业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 师 备 课 资 源
作 业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 师 备 课 资 源
菜单
RB ·数学 必修2
教
学
思
教
想
法
方
分
法
析
技
●教学建议
巧
教
学 方
直线与平面垂直是直线与平面相交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当 堂
案
双
设 计
它是空间中线线垂直位置关系的拓展.也是连接线线垂直和
基 达
标
课 前
面面垂直的纽带,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鉴于本
③过点 A 垂直于直线 a 的所有直线都在过点 A 且垂直于 业
课
堂 互
a 的平面内.
动
探
究
教 师 备 课 资 源
菜单
RB ·数学 必修2
教
学
思
教
想
法
其中错误的是( )
分
方 法
析
A.①②
B.①③
技 巧
教
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二课件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1.1.7精选ppt课件
如图 1-1-104 所示,在长方体 ABCD-A′B′C′D′中,用截面截下一个 棱锥 C-A′DD′,求棱锥 C-A′DD′的体积与剩余部分的体积之比.
【导学号:60870028】
图 1-1-104
【精彩点拨】 先求出棱锥的体积,再求得剩余部分的体积,最后求得体 积之比.
【自主解答】 法一 设 AB=a,AD=b,DD′=c, 则长方体 ABCD-A′B′C′D′的体积 V=abc, 又 S△A′DD′=12bc, 且三棱锥 C-A′DD′的高为 CD=a. ∴V 三棱锥 C-A′DD′=13S△A′D′D·CD=16abc.
∴VB-A1B1C=V 台-VA1-ABC-VC-A1B1C1 =73Sh-S3h-4S3h=23Sh, ∴体积比为 1∶2∶4.
三棱柱、三棱台可以分割成三个三棱锥,分割后可求锥体的体积和柱体或 台体的体积关系,割补法在立体几何中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再练一题]
2.在棱长为 1 的正方体上,分别用过共顶点的三条棱中点的平面截该正方
由 S 侧=4×12(10+20)·E1E=780,得 EE1=13, 在直角梯形 EOO1E1 中,O1E1=12A1B1=5, OE=12AB=10, ∴O1O= E1E2-OE-O1E12=12, V 正四棱台=13×12×(102+202+10×20) =2 800 (cm3). 故正四棱台的体积为 2 800 cm3.
求球的体积
过球面上三点 A,B,C 的截面到球心 O 的距离等于球的半径的一 半,且 AB=BC=CA=3 cm,求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精彩点拨】 解决本题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尤其是球半径,截面圆半径和 球心距构成的三角形.
【自主解答】 如图,设过 A、B、C 三点的截面为圆 O′,连接 OO′、AO、 AO′.
人教版B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复习课件
正解:在棱 D1D 上取点 G,使 D1G=C1F,连接 GA、GF,由正方体的条件得 GF
所以四边形 GFBA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GA 由题意得 D1G EA, 所以四边形 D1GAE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GA D1E,所以 D1E FB。 所以四边形 BED1F 为平行四边形。
FB。
AB,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复习课件
网络建构
名师导学
本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1)熟练画出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2)能够求解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3)利用定义、定理、性 质判断、证明空间中的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和垂直关系,利用转化 思想,进行平行或垂直间的相互转化。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1)掌握几何体的直观图的画法规则及 应用技巧;(2)掌握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公式的由来和使用方法; (3)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要用转化与化归思想,化为平面上的问题来 解决,从中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
3
所以 S 圆锥表=πr2+3π=4π。
答案:4π
(2)①已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宽分别为4π和2π的矩形,求这个 圆柱的体积;
(2)解:①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当圆柱的底面周长为2π时, h=4π, 由2πR=2π,得R=1, 所以V圆柱=πR2h=4π2。 当圆柱的底面周长为4π时,h=2π, 由2πR=4π,得R=2, 所以V圆柱=πR2h=4π·2π=8π2。 所以圆柱的体积为4π2或8π2。
②如图,圆台高为3,轴截面中母线AA1与底面直径AB的夹角为60°,轴截 面中一条对角线垂直于腰,求圆台的体积。
解:②作轴截面 A1ABB1, 设上、下底面半径,母线长分别为 r,R,l,作 A1D⊥AB 于点 D。
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1.2-1.2.4-第2课时 精品
面面垂直性质的应用
如图1292,在三棱锥SABC中, 平面SAB⊥平面SBC,AB⊥BC,AS=AB.过A作 AF⊥SB,垂足为F,点E,G分别是棱SA,SC的 中点.求证: (1)平面EFG∥平面ABC; (2)BC⊥SA.
图1292
【精彩点拨】 (1)在平面EFG中找两条相交的直线分别与平面ABC平行即 可.(2)先证BC⊥平面SAB,再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即可证BC⊥SA.
下列命题: ①两个相交平面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②异面直线a,b分别和一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垂直,则a,b组成的角与这个 二面角的平面角相等或互补; ③二面角的平面角是从棱上一点出发,分别在两个面内作射线所成角的最 小角; ④二面角的大小与其平面角的顶点在棱上的位置没有关系.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答案】 ②④
【答案】
平行或相交
[ 质疑· 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 1: 解惑: 疑问 2: 解惑: 疑问 3: 解惑:
[ 小组合作型]
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应用
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PA=AD,M,N分别 是AB,PC的中点.求证:平面MND⊥平面PCD.
教材整理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阅读教材P47~P48例2,完成下列问题.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自然语言 符号语言 图形语言
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 ,那么这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l⊂β ⇒α⊥β l⊥α,_____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两平面相交,如果所成的二面角是直角,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2)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一定垂直.(√) (3)一条直线与两个平面中的一个平行,与另一个垂直,则这两个平面垂 直.(√) (4)一个平面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垂直,则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1.1.1《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ppt课件
[解析] 面可以列举如下: 平面 A1A2B2B1,平面 A1A2D2D1, 平面 C1C2D2D1,平面 B1B2C2C1,平面 A1B1C1D1,平面 A2B2C2D2. 线可以列举如下: 直线 AA1,直线 BB1,直线 CC1,直线 DD1,直线 A2B2, 直线 C2D2 等等; 点可以列举如下: 点 A,点 A1,点 B,点 B1,点 C,点 C1,点 D,点 D1,点 A2,点 B2,点 C2,点 D2. 它们共同组成了课桌这个几何体.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 本章首先通过直观感知、观察,发现柱、锥、台、 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然后归纳出空间中 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 本章的第一大节是空间几何体,主要有以下内容:
• 首先,使学生认识空间的点、线、面、体、轨迹与 图形,直观了解空间中的线面垂直、平行的有关概 念;
• 接着由学生观察和总结多面体、棱柱、棱锥、棱台 的结构特征,在复习圆柱、圆锥的基础上了解圆台 和球的概念,并认识由这些几何体组成的简单组合 体;
• [答案] (4)
• [点评] 深刻理解平面的概念,搞清平面与平面图形 的区别与联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平面与平面 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为:平面是没有厚度、绝对平展 且无边界的,也就是说平面是无限延展的,无厚薄, 无大小的一种理想的图形.平面可以用三角形、梯 形、圆等平面图形来表示.但平面图形如三角形、 正方形、梯形等,它们是有大小之分的,不能说三 角形、正方形、梯形是平面,只能说平面可以用平 面图形来表示.
• (2)长方体由___六_____个矩形围成,围成长方体的各 个矩形叫做长面方体的________;相邻两个面的公共 边棱,叫做长方棱体和棱的的__公_共__顶__点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1.1 空间几何体 1.1.1 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_2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第1.1.1节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本节教材分析】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四、教学思路(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
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棱柱、圆柱、棱锥。
2.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
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
概括出棱柱的概念。
4.教师与学生结合图形共同得出棱柱相关概念以及棱柱的表示。
5.提出问题:各种这样的棱柱,主要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根据不同对棱柱分类?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6.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新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学课件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章末归纳总结课件
探索性问题
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在近几年高考中经常出现,这种 题型主要以平行、垂直、距离和角的问题等为背景,有利于空 间想象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也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 养,因此应注意高考中立体几何探索性命题的考查趋势.立体 几何探索性命题的类型主要有:一、探索条件,即探索能使结 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二、探索结论,即在给定的条件下命题 的结论是什么.
2 2.
∴VABCDEF=VBCF-NEM-VE-ANMD=
22-
62=
2 3.
[答案] A
[点评] 对于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求解时常利用分割或
补形的方法转化为规则几何体求解.
[例 4] (2014·山东文,13)一个六棱锥的体积为 2 3,其底 面是边长为 2 的正六边形,侧棱长都相等,则该六棱锥的侧面 积为________.
成才之路 ·数学
人教B版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第一章 章末归纳总结
1 知识结构 2 学后反思
3 专题研究 4 课时作业
知识结构
学后反思
数学研究的对象有两大块——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其中 “空间形式”主要是由几何研究的.中学数学有三大能力——计 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立体几何正是训练逻 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好素材.在训练发展思维能力和 空间想象能力上,具有其它内容不可替代的作用.
证法二:在三棱台 DEF-ABC 中, 由 BC=2EF,H 为 BC 的中点, 可得 BH∥EF,BH=EF, ∴四边形 HBEF 为平行四边形,可得 BE∥HF. 在△ABC 中,G、H 分别为 AC、 BC 的中点, ∴GH∥AB, 又 GH∩HF=H, ∴平面 FGH∥平面 ABED, ∵BD⊂平面 ABED, ∴BD∥平面 FGH.
新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学课件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1.1.2《(第2课时)棱锥和棱台》
在直角梯形 O1G1GO 中,
2 GG1= OO2 1+OG-O1G1
= 3 52+4 3- 32=6 2. 即棱台的高为 3 5,斜高为 6 2.
易错疑难辨析
判断下图中所示物体是不是棱台,为什么? (其中面 A1B1C1D1 与面 ABCD,在图(1)中平行,在图(2)中 不平行)
2.给出下列三个命题,其中正确的有( 台;
)
①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是棱 ②两个底面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 台;
③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四个面都是等腰梯形的六面体
是棱台. A.0个 B.1个
C.2个
[答案] [解析] A
D.3个
①中,平面不一定平行于棱锥底面,故①错;②
连接 O1O、OE、EE1、O1E1、OB、O1B1.
∵A1B1=4 cm,AB=16 cm, ∴O1E1=2 cm,OE=8 cm, O1B1=2 2 cm,OB=8 2 cm. 在直角梯形 OBB1O1 中,
2 2 BB2 1=O1O +(OB-O1B1) =361,
∴BB1=19 cm. 在直角梯形 OEE1O1 中, E1E2=O1O2+(OE-O1E1)2=325, ∴E1E=5 13 cm. 故正四棱台的侧棱长为 19 cm,斜高为 5 13cm.
已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是 4 cm,侧棱长是 2 3 cm,求 它的高与斜高的长.
[ 解析]
如图,设正四棱锥 S-
ABCD 的高为 SO, 过点 O 作 OE⊥BC 于 E,则 E 为 BC 中点, ∴SO⊥OB,SO⊥OE. ∵ BC = 4 ,∴ BE = OE = 2 ,∴ OB=2 2.
在 Rt△SOB 中, SO= SB2-OB2= 2 32-2 22=2, 在 Rt△SOE 中,SE= SO2+OE2= 22+22=2 2. ∴此正四棱锥的高为 2 cm,斜高为 2 2 cm.
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2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1.3圆柱、圆锥、圆台课件
为
r,则由已知可得6-x= r,所以
r=6-
x .
62
3
所以轴截面面积 S=2×6-x·x=-2x2+4x,
3
3
(0<x<6).
(2)由(1)可得,S=-2(x-3)2+6,x∈(0,6), 3
所以当 x=3 时,S 最大.
【点评】 轴截面是旋转体中一类重要的截面, 它是把立体几何问题向平面几何问题转化的重要 桥梁.圆柱、圆锥的轴截面有无数个,作图时要 注意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联系,即将未知量和有用 的已知量充分显示在轴截面图形中,从而有利于 问题的解决. 跟踪训练2 设圆锥的高为h,底面圆的半径为r, 把它的侧面沿一条母线切开展平成一个扇形,求 扇形的圆心角.
解 :过内接 正方体的 一组对 棱作圆锥 的轴截面 ,如 图所示. 设圆锥内接正方体的棱长为 x,则在轴截面中,正方 体的对角面 A1ACC1的一组邻边的长分别为 x和 2x.
∵△ VA1 C1 ∽△ VMN, ∴ 2x=h-x,
2r h
∴ 2hx=2rh-2rx,
∴x= 2rh . 2r+ 2h
【解】 设圆台的上底面半径为 r,则下底面 半径为 2r. 将圆台还原成圆锥,作轴截面如图所示,则 ∠ASO=30°. 在 Rt△SA′O′中,SA′= r =2r,
sin 30°
在 Rt△SAO 中,SA=sin23r 0°=4r,
∴AA′=SA-SA′=2r, 即 2r=8,∴r=4. ∴S = 上底 πr2=16π,S 下底=π·(2r)2=64π.
即圆锥内接正方体的棱长为 2rh 2r+
. 2h
课堂小结
1.对于圆柱的性质,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连心 线垂直于底面;二是三个截面的性质——平行于底 面的截面与底面全等,轴截面是一个由上、下底面 圆的直径和母线所组成的矩形,平行于轴线的截面 是一个以上、下底面圆的弦和母线组成的矩形. 2.对于圆锥的性质,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两类 截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类似的圆面, 圆锥的过顶点且与底面相交的截面是一个由两条母 线和底面圆的弦组成的等腰三角形;
新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学课件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1.2.2《(第2课时)直线与平面平行》
1.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以下三种:
两个 不 1°直线在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 a 与平面 α 有 ________ 同的公共点,那么这条直线就在这个平面内,记作a⊂α. 只有一个 2°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a与平面α________ 公共点A,叫 做直线与平面相交,记作a∩α=A,公共点A叫做直线a与平面α 的交点. 没有 公 3°直线与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 a 与平面 α________ 共点,叫做直线与平面平行,记平面α,a∥平面β,α∩β=b,求证 a∥b. [分析] 若直接证明两条直线a与b平行,则相当困难,注 意到线面平行的条件,联想到性质定理,则可想到用构造法作 辅助平面来帮助证明.
[ 解析]
在平面 α 上任取一点 A, 在 β 上任取一点 B, 且 A、
B 都不在直线 b 上. ∵a∥α,a∥β,∴A∉a,B∉a, ∴由 a 与 A,a 与 B 可分别确定平面 γ1,γ2, 设 γ1∩α=c,γ2∩β=d, 则 a∥c,且 a∥d,∴c∥d. 又 d⊂β,且 c⊄β,∴c∥β. 又 c⊂α 且 α∩β=b,∴c∥b. 而 a∥c,∴a∥b.
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底面ABCD对 角线的交点,求证:C1O∥平面AB1D1.
[ 解析] ∵AO
连接 A1C1 交 B1D1 于点 O1, C1O1,
∴四边形 AOC1O1 是平行四边形, ∴C1O∥AO1. 又∵C1O⊄平面 AB1D1, AO1⊂平面 AB1D1, ∴C1O∥平面 AB1D1.
又 AD⊂ 平 面 ADMN , 平 面 PBC∩ 平 面 ADMN = MN , ∴AD∥MN.
思想方法技巧
转化思想的应用
已知,如图,设 a、b 是异面直 线,直线 AB 分别交 a、b 于 A、B 两点,过 AB 的中点 O 作平面 α,使 a∥α,b∥α,MN 分别是 a、b 上的任意两点,MN∩α=P. 求证:MP=NP.
新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学课件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1.2.2《(第1课时)平行直线》
[点评]
证明两角相等的途径有等角定理,证三角形全等
或三角形相似等,应用等角定理时要特别注意条件.
如图,已知线段 AA1、BB1、CC1 交于 O OA OB OC 点,且OA =OB =OC ,求证:△ABC∽△ 1 1 1 A1B1C1.
[ 解析]
OA OB ∵AA1 与 BB1 交于点 O,且OA =OB , 1 1
4.空间四边形 ABCD 中,M、N 分别为 AB,CD 的中点, 1 则 MN__________2(AC+BD)(填“≥”“>”“≤”“<”“=”符 号)
[ 答案]
<
[ 解析]
取 BC 中点 E,连接 EM、EN,则 1 ,相加 EM+EN=2(AC+BD),
1 EM=2AC EN=1BD 2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A.1个 C.3个 [答案] B
)
B.2个 D.4个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四边形,关键要理解空间四边
形的概念.由定义知①正确;②错误,否则A、 B、C、D四点 共面;③不正确,可将一个菱形沿一条对角线折起一个角度,
就成为四边相等的空间四边形;④正确,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Fra bibliotek定理可证.
[ 解析]
如图,连接 AC,
∵M、N 为 CD、AD 的中点, 1 ∴MN 2AC. 由正方体性质可知 AC A′C′, 1 ∴MN 2A′C′, ∴四边形 MNA′C′是梯形.
空间中的等角定理 已知E、E1 分别是正方体 ABCD - A1B1C1D1 的棱
AD、A1D1的中点,证明:∠BEC=∠B1E1C1.
C.3条
[答案] D
D.4条
[ 解析]
如图所示
推荐-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2课件1.1.1 空间几何体
个长方体,当矩形不是水平放置时,沿竖直方向平移不能得到长方
体;②③④正确,故选 C.
答案:C
【做一做 3-2】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与面 ABB1A1 垂直 的棱有( )
A.3 条
B.4 条
C.6 条
D.8 条
答案:B
1.对平面的概念的理解 剖析:(1)平面是绝对平的. (2)平面没有厚度,也可理解成其厚度为零. (3)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4)平面和点、直线一样,是我们以后研究空间图形的基本对象 之一,也是空间图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表示方法,绝对不 能认为平行四边形就是平面. (6)平面将无限的空间分成两部分,如果想从平面的一侧到另一 侧,必须穿过这个平面. (7)平面可以看作是空间中点的集合,它是一个无限集.
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是
.
解析:①是错误的,面与矩形是有区别的.
答案:②③
5.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判断平面 AB1D1 和平面 BC1D 的位置 关系.
解:因为平面 AB1D1 和平面 BC1D 不论怎样延展都是没有交点的,所 以它们互相平行.
再见
2019/11/23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1.1 空间几何体
1.1.1 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
1.理解平面的抽象特征,并会表示平面. 2.知道构成几何体的基本元素,并能从运动的角度理解点、线、面、 体之间的关系. 3.了解简单几何体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1.几何体 如果我们只考虑一个物体占有空间部分的形状和大小,而不考 虑其他因素,则这个空间部分叫做一个几何体. 2.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 (1)长方体由 6 个矩形(包括它的内部)围成,围成长方体的各个 矩形,叫做长方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长方体的棱;棱和 棱的公共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2)长方体有 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 (3)点、线、面是构成几何体的基本元素.
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二课件 第一章 立体
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图 122 推论 1 推论 2 推论 3 经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图 122①).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图 122②).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图 122③).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 )
B∈l , A∈l , 且 A∈α , B∈α ⇒l⊂α
图形
符号
基本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 有且只有一 性质 的三点, 2 个平面
A,B,C 三点不 共线⇒存在唯 一的 α 使 A,B, C∈α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 基本性质 3 一个公共点,那么 它们有且只有一条
P∈α , P∈β ⇒
α∩β=l,且 P∈l
【答案】 (1)× (2)× (3)× (4)√
教材整理 3 共面与异面直线 阅读教材 P37~P38“练习”以上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异面直线 (1)定义:把不同在 任何一个 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
(2)画法:(通常用平面衬托)
图 123
2.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两条直线无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2)两直线若不是异面直线,则必相交或平行.( ) )
【解】 (1)点 P∈直线 AB; (2)点 C∉直线 AB; (3)点 M∈平面 AC;(4)点 A1∉平面 AC; (5)直线 AB∩直线 BC=点 B;
(6)直线 AB⊂平面 AC; (7)平面 A1B∩平面 AC=直线 AB.
[ 基础· 初探] 教材整理 1 平面
阅读教材 P35 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平面的概念 几何里所说的“平面”,是从课桌面、黑板面、海面这样的一些物体中抽 象出来的.几何里的平面是 无限延展 的.
人教B版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1.3ppt课件
教
学 教
1.1.3 圆柱、圆锥、圆台和球
思 想
法 分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方 法
析
技
巧
教
学
当
方 案
●三维目标
堂 双
设
基
计 1.知识与技能
达 标
课
前 自
(1)会用语言概述圆柱、圆锥、圆台及球的结构特征.
课
主
时
导 学
(2)理解由柱、锥、台、球组成的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作 业
课 (3)能运用组合体的结构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模型.
基 达
标
课 前
征.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让学生说一说、举一举等方式,明
自
课
主 导
确组合体的结构特征,最终达到通过空间图形培养和发展学
时 作
学
业
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目的.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 师 备 课 资 源
菜单
教
学
教
法
●教学流程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互
动 探
何体.
究
教 师 备 课 资 源
菜单
RB ·数学 必修2
教
学
思
教
想
法
方
分
法
析
技
巧
教 学
(2)圆台也可以看作是等腰梯形以其底边的中垂线为轴, 当
方
堂
案 设
各边旋转180°形成的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双 基
计
达
课
(3)类比棱椎的定义圆台还可以如下得到:
高中数学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章末复习提升课件 新人
间的关系),从而将空间问题转化成平面问题.
章末复习提升
15
知要题识点型网归研络纳修
5.线线关系
系整突统合破盘要重点,提诠炼释升主疑能干点力
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且只有相交、平行、异面三种.
两直线垂直有“相交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况.
(1)证明线线平行的方法
①线线平行的定义;
②基本性质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系整突统合破盘要重点,提诠炼释升主疑能干点力
它的主要步骤:①画轴;②画平行于x、y、z轴的线段分别为
平行于x′、y′、z′轴的线段;③截线段:平行于x、z轴的
线段的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的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三视图和直观图都是空间几何体的不同表示形式,两者之间
可以互相转化,这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根据三视图的画法
知要题识点型网归研络纳修
系整突统合破盘要重点,提诠炼释升主疑能干点力
4.球与其他几何体形成的组合体问题
球与其他几何体组成的组合体通常在试题中以相切或相接
的形式出现,关键在于仔细观察、分析,弄清相关元素的
关系和数量关系,选准最佳角度作出截面(要使这个截面尽
可能多地包含球、几何体的各种元素以及体现这些元素之
直线所成的角时,要通过平移把异面直线转化为相交直线;
②线面垂直的性质:a⊥α,b⊂α⇒a⊥b;
③线面垂直的性质:a⊥α,b∥α⇒a⊥b.
章末复习提升
17
知要题识点型网归研络纳修
6.线面关系
系整突统合破盘要重点,提诠炼释升主疑能干点力
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有且只有线在面内、相交、平行
三种 .
(1)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
③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a∥α,a⊂β,α∩β=b⇒a∥b;
人教B版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1.5ppt课件
动 探 究
教 师 备 课 资 源
菜单
RB ·数学 必修2
教
学
易
教
错
法
易
分 析
【自主解答】 此几何体是由两个圆(或其一部分)柱镶
误 辨
析
教 嵌而成的,主视图反映两个圆柱的侧面;左视图反映上面圆
学
当
方 案
柱的侧面和底面圆柱的底面;俯视图反映上面圆柱的底面和
标
前
自
若你在“水立方”的正上方观察水立方看到什么?根据 课
主
时
导 学
上述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能否画出“水立方”的形状?
作 业
【提示】 “水立方”的一个侧面.
课
堂 互
“水立方”的一个表面.
动
探
可以.
究
教 师 备 课 资 源
菜单
RB ·数学 必修2
教
学
易
教
错
法
易
分
误
析
1.正投影的定义和性质
辨 析
教 学
① 主、俯 视图都反映物体的长度——“长对正”;
当 堂 双
设 计
② 主、左 视图都反映物体的高度——“高平齐”;
基 达
标
课 前
③ 俯、左 视图都反映物体的宽度——“宽相等”.
自
课
主 导
(3)三视图的排列顺序:先画主视图,左视图在主视图 时 作
学
的右边 ,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边.
业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易
教
错
法
易
分
误
析
辨
析
教
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平面 BB1C1C⊥平面 ABC ,AD⊥BC ,AD⊂平面 ABC,∴AD⊥平面 BB1C1C,即 AD 为三棱锥 A-B1DC1 底面上的高. 1 1 ∴V 三棱锥 A-B1DC1=3S△DB1C1· AD=3× 3× 3=1.
【答案】 C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在本章中,空间中的平行关系主要是指空间中线与线、线与面及面与面的 平行,其中三种关系相互渗透.在解决线面、面面平行问题时,一般遵循从“低 维”到“高维”的转化,即从“线线平行”到“线面平行”,再到“面面平 行”;而利用性质定理时,其顺序相反,且“高维”的性质定理就是“低维” 的判定定理.特别注意,转化的方法总是受具体题目的条件决定,不能过于呆 板僵化,要遵循规律而不局限于规律.如下图所示是平行关系相互转化的示意 图.
【答案】 B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
1.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的计算是现实生活中经常能够遇到的问题, 在计算 中应注意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及各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特别是特殊的柱、锥、 台,要注意其中矩形、梯形及直角三角形等重要的平面图形的作用. 2.常见的计算方法 (1)公式法:根据题意直接套用表面积或体积公式求解. (2)割补法:割补法的思想是通过分割或补形,将原几何体分割成或补成较 易计算体积的几何体,从而求出原几何体的体积. (3)等体积变换法:等积变换法的思想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原几何体,通过 改变顶点和底面,利用体积不变的原理,来求原几何体的体积.
巩 固 层 · 知 识 整 合
章末分层突破
拓 展 层 · 链 接 高 考
提 升 层 · 能 力 强 化
章 末 综 合 测 评
[ 自我校对] ①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 ②确定平面的条件 ③异面直线 ④平行直线 ⑤相交 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⑦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直观图
三视图和直观图是空间几何体的不同表现形式,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可以 使我们很好地把握空间几何体的性质.由空间几何体可以画出它的三视图,同 样,由三视图可以想象出空间几何体的形状,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如图 14 所示,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PB⊥平面 ABCD, MA∥PB,PB=2MA.在线段 PB 上是否存在一点 F,使平面 AFC∥平面 PMD? 若存在,请确定点 F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 14
【精彩点拨】 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 F,由于平面 AFC∥平面 PMD,且 平面 AFPM 与平面 AFC、平面 PMD 分别交于直线 AF、PM,则必有 AF∥PM, 又 PB=2MA,则点 F 是 PB 的中点.
图 12
①矩形;②有一个面为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四面体; ③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 A.①② C.①③ B.①②③ D.②③
【解析】 以长方体 ABCD-A1B1C1D1 为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当选择的四 个点为 B1、B、C、C1 时,可知①正确;当选择 B、A、B1、C 时,可知②正确; 当选择 A、B、D、D1 时,可知③正确.选 B.
B—APC
由 PB=PD=AB=AD=2 知,△ABD≌△PBD. 因为∠BAD=60° , 所以 PO=AO= 3,AC=2 3,BO=1.
又 PA= 6,所以 PO2+AO2=PA2,所以 PO⊥AC, 1 故 S△APC=2PO· AC=3. 由(1)知,BO⊥平面 APC, 1 11 1 因此 V 三棱锥 P—BCE=2V 三棱锥 B—APC=2· BO· S△APC=2. 3·
如图 13,四棱锥 P—ABCD 的底面 ABCD 是边长为 2 的菱形,∠ BAD=60° ,已知 PB=PD=2,PA= 6.
图 13
(1)证明:PC⊥BD; (2)若 E 为 PA 的中点,求三棱锥 P—BCE 的体积.
【精彩点拨】 (1)连接 AC,与 BD 交于点 O,由 PB=PD 以及底面为菱形 的条件,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证 BD⊥平面 APC,从而可证;(2)利用四面体 的等积变换,转化为以 B 为顶点的三棱锥,进而判断三棱锥 P—BCE 的体积是 三棱锥 B—APC 的体积的一半,代入公式计算.
【规范解答】 当点 F 是 PB 的中点时,平面 AFC∥ 平面 PMD,证明如下:如图连接 AC 和 BD 交于点 O,连 1 结 FO,那么 PF=2PB.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O 是 BD 的中点.∴OF∥PD.
又 OF⊄平面 PMD,PD⊂平面 PMD, 1 ∴OF∥平面 PMD.又 MA 綊2PB,∴PF 綊 MA. ∴四边形 AFPM 是平行四边形.∴AF∥PM. 又 AF⊄平面 PMD,PM⊂平面 PMD. ∴AF∥平面 PMD. 又 AF∩OF=F,AF⊂平面 AFC,OF⊂平面 AFC. ∴平面 AFC∥平面 PMD.
【规范解答】 (1)证明 连接 AC,交 BD 于点 O,连接 PO. 因为底面 ABCD 是菱形,所以 AC⊥BD,BO=DO. 由 PB=PD 知,PO⊥BD. 又因为 PO∩AC=O,所以 BD⊥平面 APC, 因此 BD⊥PC.
(2)因为 E 是 PA 的中点, 1 1 所以 V 三棱锥 P—BCE=V 三棱锥 C—PEB=2V 三棱锥 C—PAB=2V 三棱锥
[ 再练一题] 2.正三棱柱 ABC-A1B1C1 的底面边长为 2,侧棱长为 3,D 为 BC 中点, 则三棱锥 A-B1DC1 的体积为( A.3 C.1 ) 3 B.2 3 D. 2
【解析】 在正△ABC 中,D 为 BC 的中点, 3 则有 AD= 2 AB= 3, 1 S△DB1C1=2×2× 3= 3.
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 11 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 ( ) 【导学号:60870047】
图 11
A
【精彩点拨】
B
C
D
验证 对照 选项 ――→ 三视图 ――→ 选择
【规范解答】 所给选项中,A、C 选项的主视图、俯视图不符合,D 选项 的左视图不符合,只有 B 选项符合.
【答案】 B
[ 再练一题] 1.已知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 12,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矩形,俯视图为 正方形,在该几何体上任意选择 4 个顶点,以这 4 个点为顶点的几何体可能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