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竞赛讲座讲稿

合集下载

学而思高中物理竞赛讲义1

学而思高中物理竞赛讲义1

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包含常见力的性质,平衡力的规律两大基本内容。

本讲我们从常见模型一点点的入手逐步巩固的复习。

第一部分:常见力知识点睛1.弹力的性质以及规律弹力是由于形变长生的力,具体的体现在弹簧,接触面,杆,绳等。

弹簧弹力:胡克定律F kx.轻绳:弹力方向沿绳且指向绳收缩方向轻杆:与轻绳不同,轻杆的弹力可以指向任意方向面和面:弹力垂直于接触面球和球:弹力沿两球球心连线难点:轻杆的弹力,可以自由转动的轻杆只有两个受力点时,弹力一定沿杆方向,可以是拉力也可以是压力。

对于多个点受力的轻杆,必须用力矩平衡与力平衡规律联立分析。

2.判断弹力有无:①消除法:去掉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看研究对象能否保持原状态,若能则说明此处弹力不存在,若不能则说明弹力存在.如图:球A静止在平面B和平面C之间,若小心去掉B,球静止,说明平面B对球A无弹力,若小心去掉C,球将运动,说明平面C对球有支持力.②假设法:假设接触处存在弹力,做出受力图,再根据平衡条件判断是否存在弹力.如图,若平面B和平面C对球的弹力都存在,那么球在水平方向上将不再平衡,故平面B的弹力不存在,平面C的弹力存在.③替换法:用轻绳替换装置中的轻杆,看能否维持原来的力学状态,如果可以,则杆提供的是拉力,如果不能,则提供支持力.3.判断摩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知识模块本讲导学第2讲静力学复习讲述高端的,真正的物理学2高一·物理竞赛秋季班·第2讲·教师版①滑动摩擦力:N F F μ=,μ是动摩擦因数,与接触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N F 表示压力大小,可见,在μ一定时,N F F ∝.②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引起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有关,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求出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max F 之间,即max 0F F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N F 无关,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N F 有关.③方向: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在接触面粗糙,两物体接触且互相挤压的条件下,可使用下列方法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力,看物体是否发生相对运动,若发生,则存在相对运动趋势,存在静摩擦力.反推法:根据物体的状态和受力分析推出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4.摩擦角与自锁当物体与支持面之间粗糙,一旦存在相对运动趋势,就会受静摩擦力作用,设最大静摩擦因数为μ(中学不要求最大静摩擦因数跟动摩擦因数的区别),则最大静摩擦力为fM =μFN 。

高一全国物理竞赛内部讲义第1讲

高一全国物理竞赛内部讲义第1讲

1. 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2. 液体的表面张力,浸润非浸润3. 分子运动论,理想气体的压强,温度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知识精讲一.固体的热膨胀几乎所有的固体受热温度升高时,都要膨胀。

在铺设铁路轨时,两节钢轨之间要留有少许空隙,给钢轨留出体胀的余地。

一个物体受热膨胀时,它会沿三个方向各自独立地膨胀,固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各个线度(如长、宽、高、半径、周长等)都要增大,这种现象叫固体的线膨胀。

我们把温度升高1℃所引起的线度增长跟它在0℃时线度之比,称为该物体的线胀系数。

线膨胀系数α的意义是温度每改变1K 时,其线度的相对变化。

即:t l l l a t 00-=式中a 的单位是1/℃,0l 为0℃时固体的长度,t l 为t ℃时固体的长度,一般金属的线胀系数大约在510-/℃的数量级。

上述线胀系数公式,也可以写成下面形式:)1(0at l l t +=对于各向同性的固体,当温度升高时,其体积的膨胀可由其线膨胀很容易推导出。

为简单起见,我们研究一个边长为l 的正方体,在每一个线度上均有:T al l ∆=∆)331()1()1(33223333T a T a T a l t a l l V t ++∆+=∆+=∆+=因固体的α值很小,则T a T a T a ∆∆∆3,33322与相比非常小,可忽略不计,则)31(3T a l V t ∆+= 即:T aV V ∆=∆3式中的3α称为固体的体膨胀系数。

随着每一个线度的膨胀,固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也发生膨胀,其面膨胀和体膨胀规律近似是)1(0t S S t γ+= )1(0t V V t β+=第一讲 物质的热性质知识体系介绍A B C D外F考虑各向同性的固体,其面胀系数γ、体胀系数β跟线胀系数α的关系为γ=2α,β=3α。

例题精讲【例1】 有一摆钟在0℃时走时准确,它的周期是1s ,摆杆为钢质的,其质量与摆锤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仍可认为是单摆。

当气温是25℃时,摆钟周期如何变化?一个昼夜24小时误差多少?已知钢的线胀系数 5102.1-⨯=a ℃-1。

物理竞赛发言稿范文

物理竞赛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我是来自XX学校物理竞赛队的队员,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在物理竞赛中的心得与感悟。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参赛队员,向关心和支持我们物理竞赛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是您们的辛勤付出,为我们搭建了广阔的舞台,让我们在物理竞赛中不断成长、收获。

物理竞赛是一场知识的盛宴,也是一场思维的较量。

在这场竞赛中,我们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这次物理竞赛的一些感悟:一、培养团队精神物理竞赛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舞台。

在竞赛过程中,我们队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共同面对困难。

正是这种团队精神,让我们在竞赛中不断突破自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激发学习兴趣物理竞赛让我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备战过程中,我们深入研究各类物理知识,感受物理的魅力。

这种兴趣促使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竞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竞赛过程中,我们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物理问题,通过分析、推理、计算,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能力的培养,对我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提高心理素质物理竞赛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

在竞赛中,我们不仅要面对知识的考验,还要承受心理压力。

通过这次竞赛,我们学会了调整心态,勇敢面对困难,锻炼了心理素质。

五、拓展国际视野物理竞赛是一个国际性的赛事,我们有机会与世界各地的优秀选手同台竞技。

在这次竞赛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了国际视野,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顾这次物理竞赛,我们深感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与支持。

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物理事业蒸蒸日上!谢谢大家!。

物理竞赛发言稿范文高中

物理竞赛发言稿范文高中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代表我们学校参加这次物理竞赛。

首先,请允许我向辛勤筹备这次竞赛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祝愿所有参赛选手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它揭示了自然界中物质的基本规律,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自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以来,物理学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物理竞赛,正是为了激发我们对物理学的热爱,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回顾这次物理竞赛的历程,我们付出了许多努力。

在备赛过程中,我们不仅掌握了大量的物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明白了物理学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物理学的魅力。

首先,物理学让我们认识到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规律。

从微观粒子的运动,到宏观物体的运动,物理学为我们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奥秘。

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观察、分析、推理和总结,这些能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次,物理学培养了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物理竞赛中,我们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这要求我们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竞赛,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物理素养,还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再次,物理学让我们认识到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无数科学家们通过不懈努力,不断探索,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勇于面对挑战,不断追求卓越。

最后,我想说,物理竞赛不仅是一次知识的较量,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在这次竞赛中,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成长。

我相信,这次竞赛将成为我们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

在此,我代表全体参赛选手,向评委老师和同学们承诺: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全力以赴,为我国物理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祝愿本次物理竞赛圆满成功!祝愿所有参赛选手取得优异成绩!谢谢大家!。

高中物理竞赛讲座10(热学2word)

高中物理竞赛讲座10(热学2word)

第七讲 物态变化一、熔解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解。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晶体在吸收热量时温度持续升高,但达到一个确定的温度后,温度不再升高而开始熔解,这个温度叫熔点(或相反为凝固点)熔点和压强有关。

熔解时体积膨胀的晶体,随所受压强增大,熔点升高;熔解时体积缩小的晶体,随所受压强增大,熔点降低。

晶体中掺杂质后,熔点降低。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熔点时,从固态完全熔解成同温度液态时吸收的热量,叫熔解热。

其单位是J/Kg ,用λ表示。

晶体熔解时吸热但温度不升高。

是由于吸收的热量主要用来增大分子势能,分子的平均动能并不发生变化。

二、汽化和液化物质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叫汽化。

由气变液为液化。

1、汽化的方式有二种:蒸发和沸腾。

液体分子中平均动能较大的分子离开液体成为汽分子,同时汽分子进入液体中。

如果飞出的分子数大于飞入的分子数,液体的质量减小,汽的质量增加,就是蒸发。

由于蒸发中,飞出液面的分子的动能往往比飞入液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使留在液体内部分子具有的平均动能减小,致使液体的温度降低。

蒸发的速率:①温度 ②液体表面积 ③外界气体中该种液体的气体分子浓度 饱和汽和未饱和汽液体在蒸发过程中,若单位时间内飞离液面的分子数大于返回液体中的分子数,蒸发继续。

液体置于敞口容器时,由于蒸气分子不断向远处扩散,靠近液体表面处的蒸气分子数密度始终不会很大。

进入的分子数总是少于飞出的分子数。

液体分子可以不断地蒸发,直到液体全部变为蒸气。

液体置于密闭容器中,随着蒸发的不断进行,容器中蒸气分子数密度不断增大,一定时间后,飞出和返回液体的分子数相等,达到动态平衡。

此时的蒸气密度不变,压强也不变,称为饱和蒸气。

对应的压强称为饱和蒸气压。

饱和蒸气有如下性质:(1)在同一温度下,不同液体的饱和汽压一般不同。

(2)同种液体的饱和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温度一定时,同种液体的饱和汽压与饱和气的体积无关。

(4)对饱和气,可以运用克拉珀龙方程Pv nRT =,但P 不变,为饱和汽压。

高中物理竞赛讲座讲稿

高中物理竞赛讲座讲稿

高中物理竞赛讲座讲稿课题:固体与液体的性质 主讲人:桐城中学华奎庭一、 基础知识部分(一)固体的特性 (1)晶体与非晶体固体可以分为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又可分为单晶体与多晶体。

从本质上说,非晶体是粘滞性很大的液体。

因此,固体严格地讲主要指晶体。

晶体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熔点。

在熔解或凝固的过程中,固、液态并存,温度保持不变。

而单晶体,除此之外还具有天然的规则几何外形。

物理性质(如弹性模量、导热系数、电阻率、吸收系数等)具有各向异性。

多晶体是由许多小的单晶粒组成。

(晶粒的线度约为10-3cm )由于晶粒的排列的无序性,故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外形也不具有规则性。

(2)晶体的微观结构所有的晶体从微观结构上看,都是大量的相同的粒子(分子或原子或离子,统称为结构基元)在空间周期性规则排列组成的。

由这些结构基元在空间周期性排列的总体称之为空间点阵结构。

每个几何点称之为结点。

空间点阵是一种数学抽象。

只有当点阵中的结点被晶体的结构基元代替后,才成为晶体结构。

各粒子(即结构基元)并不是被束缚在结点不动,而是在此平衡位置不停地无规则振动。

由于这种周期性的并且有某种对称性晶体点阵的规则排列,决定了晶体宏观上的规则的天然几何形状决定了物理性质呈现出出各向异性。

又由于晶体的空间点阵决定的每个粒子所保持的严格的相互位置关系,即结合关系,当晶体被加热时达到瓦解程度的温度是一样的,不断加热,不断对结合关系进行瓦解直到瓦解完成,完全变成液体,温度始终不必升高。

因此,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3)物体的热膨胀在外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现象叫热膨胀。

在相同的条件下,气体、液体、固体的热膨胀不同。

气体最显著,固体最不明显。

也有极少数物质,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如:水在0℃~4℃)当温度升高时体积反而减小。

这种现象叫反常膨胀。

水、锑、铋、铸铁等都有反常膨胀。

在温度变化范围不太大时,线度膨胀近似遵从如下关系: l=l 0(1+αt )或△l=αl △T式中的α叫膨胀系数。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整理版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整理版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整理版本文是关于高中物理竞赛讲义的整理版,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系统的物理竞赛学习资料。

本文将从竞赛概述、讲义整理和分析、解题思路三个方面展开,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物理竞赛的知识和技能。

一、竞赛概述高中物理竞赛是一项针对高中生的学术竞赛,旨在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竞赛题目涉及物理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等,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解答难度较大的物理问题。

参加物理竞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技能,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二、讲义整理和分析1、力学力学是物理竞赛的重要考点之一,涉及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

在解决力学问题时,学生需要理解并运用这些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例如,在抛体运动的问题中,学生需要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计算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位移和加速度等物理量。

2、电学电学是物理竞赛的另一个重要考点,涉及库仑定律、欧姆定律、电场强度等。

在解决电学问题时,学生需要理解并运用这些定律,分析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和电势分布情况。

例如,在电容器的问题中,学生需要运用库仑定律和欧姆定律,计算出电容器的充电速度和放电电流等物理量。

3、光学光学是物理竞赛的另一个重要考点,涉及光的折射、反射、干涉等。

在解决光学问题时,学生需要理解并运用这些原理,分析光在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和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

例如,在光的干涉问题中,学生需要运用干涉原理,计算出两束相干光的干涉强度和相干长度等物理量。

4、热学热学是物理竞赛的另一个重要考点,涉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传递等。

在解决热学问题时,学生需要理解并运用这些定律,分析热力学系统的能量转化和传递过程。

例如,在热机的问题中,学生需要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计算出热机的效率和工作循环等物理量。

三、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物理竞赛学习的关键之一。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目录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1)第0部分绪言 (3)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3)二、知识体系 (3)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4)第一讲力的处理 (4)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6)第三讲习题课 (6)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10)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12)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12)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12)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19)第三部分运动学 (20)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0)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21)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2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3)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24)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32)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32)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2)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34)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45)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45)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45)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8)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57)第七部分热学 (57)一、分子动理论 (57)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59)三、理想气体 (60)四、相变 (66)五、固体和液体 (70)第八部分静电场 (70)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70)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73)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82)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82)第二讲重要模型和专题 (86)第十部分磁场 (9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94)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97)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02)第一讲、基本定律 (102)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05)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08)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11)第一节黑体辐射 (111)第二节光电效应 (113)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19)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22)第0部分绪言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1、国际(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简称IPhO)① 1967年第一届,(波兰)华沙,只有五国参加。

物理学科竞赛教师发言稿

物理学科竞赛教师发言稿

物理学科竞赛教师发言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物理竞赛的主持人,也是这个学校的物理老师,在此我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带来本次竞赛的发言。

首先,我要向所有的参赛选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你们是本次竞赛的主角,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希望。

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现实应用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今天我们所举办的物理竞赛,旨在激发同学们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同学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通过竞赛,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展现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希望你们能够在竞赛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物理学科是一门既丰富又充满挑战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规律和运动。

我相信在你们的学习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难题和疑惑。

然而,我想告诉每一位同学,只要你们有一颗勇于探索的心,只要你们肯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攻克这些困难,掌握好物理学科的核心知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竞赛不仅仅是考验你们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更是考验你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无论是解答选择题还是解答应用题,我们都要善于分析和抽象问题,善于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同时,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都应该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团队的胜利作出贡献。

我还要向所有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辛勤付出,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辅导。

老师们的辛勤教诲和悉心指导,为同学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同学们能够在本次竞赛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最后,我要再次向所有的参赛选手们表示高度的赞赏和鼓励!同学们,竞赛是一个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台,无论成绩如何,请大家都要用平常心看待,不要把竞赛的结果作为衡量自己实力的唯一标准。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今天的竞赛只是人生的一个小插曲,不管结果如何,我相信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通过今天的竞赛,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走出自己独特的成功之路。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目录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1)第0部分绪言 (5)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5)二、知识体系 (5)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6)第一讲力的处理 (6)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8)第三讲习题课 (9)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13)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15)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16)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16)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24)第三部分运动学 (2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4)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26)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2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3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38)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3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53)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5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3)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57)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66)第七部分热学 (66)一、分子动理论 (66)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68)三、理想气体 (70)四、相变 (77)五、固体和液体 (80)第八部分静电场 (81)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81)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84)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95)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95)第二讲重要模型和专题 (98)第十部分磁场 (107)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07)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111)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17)第一讲、基本定律 (117)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20)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24)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27)第一节黑体辐射 (127)第二节光电效应 (130)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36)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39)第0部分绪言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1、国际(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简称IPhO)① 1967年第一届,(波兰)华沙,只有五国参加。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PPT课件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PPT课件

设质心离a边x,则
1 b2 a 2x 1 ab x=b/3
3
2
同理可得,y=a/3.
思考:半径为R、均匀半圆板的质心位置。
x 4R
3
例5 确定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半圆形金属线环的质心位置。
解析:以AB为轴将线环旋转360°, 得一球面,得
4R2 2x R
A
●x

对策:识破题目的障眼法,找到原型。
(3) 题目的物理过程较多,有的是同一个物理原型的反复运用,加上各 种物理情形的讨论,有的是多个不同物理原型的综合。
对策: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对于讨论题不要想当然,问问自己,有几 种可能?都要考虑进去。
力学竞赛内容提要
1、运动学 参照系。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 相对速度。 矢量和标量。矢量的合成和分解。 匀速及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图象。运动的合成。抛体运动。
力学竞赛辅导漫谈

1.物理竞赛辅导的目标 2.物理竞赛辅导具体任务
(1)竞赛所需的物理知识; (2)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3)解决赛题的思路方法; (4)提高选手的赛场情商。
3.竞赛试题与常规考题之间的区别: ()考查的问题原型相同,但是综合性或复杂性更强。 对策:熟悉各种原型问题。
(2)在试题的入手上设置障碍,让人难以下手,实际上还是对应于一些 基本的物理原型。
zC=∑mixi/mC
例1 如图所示,一根竖直悬挂着的无限长细线上等距离 地固定着n个质量不等的质点小球,相邻两个小球之间的 距离为a。已知最上端小球与悬点之间距离也为a,它的质 量为m,其余各球的质量依次为2m、3m、……,一直到 nm。求整个体系的质心位置到天花板的距离。
(2n+1)a/3

高中物理 九级物理压强竞赛辅导竞赛讲座讲稿 新人教版

高中物理 九级物理压强竞赛辅导竞赛讲座讲稿 新人教版

学校物理竞赛辅导—压强一、学问要点1、压力和压强(1) 垂直压作用在物体外表上的力叫压力.(2)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通常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压强的公式可以写成p=F/S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压强的单位是牛/平方米,它的特地名称叫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平方米.(3)在压力不变的状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2、液体的压强〔1〕液体对压强的传递规律—帕斯卡定律。

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个个方向传递。

其重要应用有液压机等。

〔2〕液体内部的压强。

其特点是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液体内部的计算公式是:P=ρgh。

〔3〕连通器原理。

连通器里假设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淌的状况下,各容器中液面总保持相平。

船闸、锅炉水位计都是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样子。

〔4〕虹吸现象3、大气的压强〔1〕空气,也象液体那样,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流淌,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1654年德国学者格里克做的马德堡半球试验证明白大气压强的存在。

〔2〕大气压强的实质,要用气体分子运动论来说明。

气体的压强是大量做无规章运动的气体分子与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

〔3〕大气压强的数值可以利用托里拆利试验测出。

大气压强的数值与距离地面的高度及天气的变化有关。

通常把760毫米汞柱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1.01×105帕。

〔4〕活塞式抽水机、离心式水泵是利用大气压强把水抽上来的。

液体从液面较高的容器经过管子流入液面较低的容器,这种现象叫做虹吸现象。

虹吸现象也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而产生的。

〔5〕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大量试验说明:在温度不变时,确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高中物理竞赛经验交流发言稿

高中物理竞赛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XX学校的高三(1)班的XX,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高中物理竞赛中的经验和心得。

自从进入高中以来,物理一直是我最为热衷的学科,而物理竞赛更是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在此,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物理竞赛的经验和心得。

一、树立目标,坚定信念在参加物理竞赛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

我们要知道,物理竞赛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在报名参加物理竞赛之前,我们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参加物理竞赛?是为了挑战自我,还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只有明确了目标,我们才能在竞赛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在我的高中生涯中,我一直把物理竞赛当作提升自己物理素养的平台。

我相信,通过参加物理竞赛,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竞赛的过程中,我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

二、基础知识,打牢基础物理竞赛虽然注重能力的培养,但基础知识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要想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首先要保证自己在基础知识上不打折。

以下是我对基础知识的一些心得:1. 认真学习课本:物理竞赛的题目虽然新颖,但大多源于课本。

因此,我们要认真阅读课本,掌握每一个知识点,为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做好笔记: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做好笔记,将重点、难点和易错点记录下来。

这样,在复习时,我们可以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3. 深入理解概念:物理知识中的概念和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们要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和规律,掌握它们的内涵和外延。

4. 多做练习题:通过做题,我们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在练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解题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技巧。

三、拓宽视野,提升能力物理竞赛不仅仅是对基础知识的检验,更是对能力的提升。

以下是我对提升能力的几点建议:1. 关注前沿科技:物理竞赛题目往往与前沿科技紧密相关。

我们要关注物理领域的最新动态,拓宽自己的视野。

物理竞赛发言稿高中生范文

物理竞赛发言稿高中生范文

大家好!我是来自XX高中的XXX,今天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参加物理竞赛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请允许我向组织这次物理竞赛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是您们的辛勤付出,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挑战自我的平台。

在此,我也向所有参赛的同学们表示敬意,是您们的努力和拼搏,让这场竞赛充满了激情与活力。

物理竞赛,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

在这次竞赛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物理学科的奥妙与魅力。

以下是我对物理竞赛的一些感悟:一、培养兴趣,激发潜能物理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

然而,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物理世界的奇妙。

在竞赛中,我逐渐培养了对物理的兴趣,激发了自己的潜能。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相信,只要我们对物理充满热情,就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锻炼思维,提升能力物理竞赛不仅考查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更考查我们的思维能力。

在竞赛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了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

同时,竞赛中的难题也让我明白了,只有不断挑战自己,才能不断进步。

三、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在物理竞赛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面对难题,我们互相鼓励、共同探讨,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这让我认识到,团结协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与同学们的沟通交流,共同进步。

四、坚定信念,勇攀高峰物理竞赛是一次对自我能力的挑战,也是一次对意志的考验。

在竞赛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我从未放弃。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攀登科学的高峰。

最后,我想对所有的参赛同学说:物理竞赛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们的学习之旅仍在继续。

让我们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将竞赛中的收获融入到今后的学习中,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中学物理竞赛教师发言稿

中学物理竞赛教师发言稿

中学物理竞赛教师发言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中学物理竞赛的话题。

作为物理教师,我深知中学物理竞赛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高物理素养和培养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性。

因此,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发言,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让我们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组织和指导中学物理竞赛,使其更具有价值和意义。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中学物理竞赛的重要性。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物理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而中学物理竞赛作为学生在学校外展示自己物理学习成果和竞技能力的平台,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促进学科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中学物理竞赛的组织和指导工作,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其次,我想谈一谈中学物理竞赛的特点。

中学物理竞赛与学校教学相比,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竞赛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和挑战自己的极限。

因此,中学物理竞赛既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时,既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培养,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再次,我想分享一些关于中学物理竞赛的指导方法。

从教学实践来看,我认为中学物理竞赛的指导方法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注重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环节和合作性学习。

首先,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挖掘他们的潜能和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竞赛项目,并在不断实践中提高自己。

其次,我们要注重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再次,我们要强调实践环节和合作性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践来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我想强调中学物理竞赛的价值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这种周期性的并且有某种对称性晶体点阵的规则排列,决定了晶体宏观上的规则的天然几何形状决定了物理性质呈现出出各向异性。又由于晶体的空间点阵决定的每个粒子所保持的严格的相互位置关系,即结合关系,当晶体被加热时达到瓦解程度的温度是一样的,不断加热,不断对结合关系进行瓦解直到瓦解完成,完全变成液体,温度始终不必升高。因此,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在液体与固体的接触处作液体表面的切线与固体表面的切线,这两切线通过液体内部所成的角度θ称为接触角。当θ<π/2(锐角)时,液体浸润固体,当θ>π/2(钝角)时,液体不浸润固体,当θ=π时,液体完全不浸润固体。当 时,称为完全浸润,如酒精与玻璃。
在细管内,若液体能浸润细管,则管内液面呈凹弯月面,如图(b)所示;若液体不能浸润细管,则管内液面呈凸弯月面,如图(a)所示.若是完全浸润,则凹弯月面是以管径为直径的凹半球面:若是完全不浸润,则凸弯月面是以管径为直径的凸半球面.
△P=σ ,
对于球面液膜(如肥皂泡),球内外的压强差为:△P= 。
(4) 浸润与不浸润、接触角
液体与固体相互接触的一层很薄的液体层叫附着层。在附着层内液体分子与固体分子间的吸引力叫附着力。在附着层内液体分子与内部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叫内聚力。若附着力大于内聚力,产生液体浸润固体现象;若附着力小于内聚力,产生液体不浸润固体现象。
f=σl式中的σ称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数值上等于作用在单位长度线段上的表面张力单位:N/m。
表面张力系数与液体的成分、性质及温度有关。与液面的大小无关。
(2)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液体的表面层存在表面张力而具有收缩趋势,要扩大液面就要做功。
如图所示:为一沾有液膜的金属框长为L的BC边可以自由滑动,由于所张的液膜有两个面。故有:W=F△x=2σl△x=σ△S
液体分子具有近程有序,远程无序的特点。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与固体相近。但与固体相比,液体分子结构松散,间隙较大,液体分子不会长时间在一个固定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导致宏观上出现液体具有流动性。
(1)液体的表面张力
液体与气体相互接触有液体薄层(厚度为10-9m)称为表面层。
液体的表面层有如一张紧的弹性薄膜,有收缩趋势。因此表面内有不定期定的张力,液体的表面出现的张力叫表面张力。设液体的表面有一长为L的线段,线段两边的液面间相互作用力为:
高中物理竞赛讲座讲稿
课题:固体与液体的性质
主讲人:桐城中学华奎庭
一、基础知识部分
(一)固体的特性
(1)晶体与非晶体
固体可以分为晶体与非晶体。晶体又可分为单晶体与多晶体。从本质上说,非晶体是粘滞性很大的液体。因此,固体严格地讲主要指晶体。
晶体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熔点。在熔解或凝固的过程中,固、液态并存,温度保持不变。而单晶体,除此之外还具有天然的规则几何外形。物理性质(如弹性模量、导热系数、电阻率、吸收系数等)具有各向异性。
物质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其逆过程称为凝华.升华时组成物质的粒子直接由空间点阵变为自由分子,这一方面要克服粒子间结合力做功,另一方面还要克服外界压强做功.使单位质量的固态物质升华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升华热,它等于汽化热与熔解热之和,即 .
将同一物质的液体、固体和上方的饱和汽压随温度变化的汽化曲线 和升华曲线 ,以及熔点随压强变化的熔解曲线 ,同时画在图上,就能标出固、液、气三态存在的区域;每条曲线对应着两态平衡共存的情况;三条曲线的交点 (三相点),对应着三态平衡共存的状态.如图15—11所示是水的三相图,水的三相点是( 点) =273.16 K(0.01℃), =6.106 102Pa(6.0 10-3atm),图中标度仅示意.
(四)热传递方式
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对流、热传导和热辐射.下面具体说说热传导和热辐射.
物体或物体系由于各处温度不同引起的热量从温度较高处传递到温度较低处的现象叫热传导.是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形式,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传导往往和对流同时发生.
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较高的物体的分子的平均热运动的能量大,温度较低的物体的分子平均热运动能量小,通过分子间的相互碰撞,一部分内能将从温度高处传递到温度低处.
在温度变化范围不太大时,线度膨胀近似遵从如下关系:
l=l0(1+αt)或△l=αl△T
式中的α叫膨胀系数。一般金属的膨胀系数约为10-5/度。
大多数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一定的温度下固体的线度(如长度、直径、周长)是一定的,当温度升高时固体的线度会增加.设温度为0℃时固体的长度 ,温度升高到 ℃时长度为 ,长度增量 与温度的增量 成正比,也跟 成正比,即 , .式中 称为固体的线膨胀系数,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其数量级为10-6K-1~10-5K-1.
当固体的线度发生膨胀时,固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也在发生膨胀,分别称为面膨胀和体膨胀,其变化规律分别为 , .
式中 、 分别为固体在0℃时的表面积和体积, 、 分别为面胀系数和体胀系数.
对于各向同性的固体有: , .
(二)液体的性质
液体的性质一方面像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另一方面像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而且物理性质也具有各向同性。液体的这种宏观特性是由于其微观结构决定的。
(5)毛细现象
浸润管壁的液体在细管内的液面升高,不浸润管壁的液体在细管内液面下降的现象称为毛细 现象.能够发生毛细现象的管子叫毛细管.如图(a)、(b)所示。对于液体浸润管壁的情形,液面为凹面,设大气压强为P0,则有关系:
其中R为凹面曲率半径,它与管半径的关系为:
同样这个公式对(b)中的情况也是正确的。只要各取相应的接触角θ,并且h的代表值,即上升时h>0,下降时h<0。
地球表面不断地进行着水分的蒸发,空气中总会有水蒸气,而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多少决定了空气的潮湿程度.空气的湿度通常湿度( ),某温度下空气的绝对湿度跟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百分比: , 表示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可以查表得到.
如果导热物体各点的温度不随时间变化,这种导热过程称为稳定导热,在这种情况下,考虑长度为 ,横截面积为 的柱体,两端截面处的温度为了 、 ,且 > ,则热量沿着柱体长度方向传递,在 时间内通过横截面 所传递的热量为
式中 为物质的导热系数.
物体因自身的温度变化而向外发射能量,发射出的是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这种现象叫热辐射,其特点是不依靠气体或液体的流动,又不依靠分子间的碰撞来传导,因此在真空环境中也能进行;热辐射与周围物体的温度高低是无关的.
(三)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种存在状态的变化,即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这些变化如右图所示.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即蒸发.在密闭容器中,当因蒸发而使汽化达到动态平衡时;此时的蒸气叫饱和汽,它的压强叫饱和汽压( ),饱和汽压的大小与液体的种类及有无杂质有关;对于同一种液体,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饱和汽的压强不随体积而变化.气体实验定律对饱和汽不适用.未达到动态平衡的蒸汽叫未饱和汽,它近似遵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叫做沸腾.液体的内部和容器的器壁上存在小气泡,气泡内的总压强是气泡内空气的压强 和液体的饱和汽压久的 的总和;气泡外的压强是液面上的外界压强 、液体静压强 与气泡的表面张力所引起的附加压强 之和,在通常情况下, 、 与 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某一温度下,液体内气泡的平衡条件可以近似地表示为 .
如右下图所示,在液面上过O点的小曲面上取非常小的以EFGHE曲线为边界的四边形,并设:
A1B1=EF=HG=△l2,A2B2=HE=GF=△l1,
小曲面边缘HE、GF受到表面张力△f1和△f2。此微小曲面的切向分力相互抵消,法向分量的合力为:
△f1’+△f2’=△f1sin△φ1+△f2sin△φ1
多晶体是由许多小的单晶粒组成。(晶粒的线度约为10-3cm)由于晶粒的排列的无序性,故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外形也不具有规则性。
(2)晶体的微观结构
所有的晶体从微观结构上看,都是大量的相同的粒子(分子或原子或离子,统称为结构基元)在空间周期性规则排列组成的。由这些结构基元在空间周期性排列的总体称之为空间点阵结构。每个几何点称之为结点。空间点阵是一种数学抽象。只有当点阵中的结点被晶体的结构基元代替后,才成为晶体结构。各粒子(即结构基元)并不是被束缚在结点不动,而是在此平衡位置不停地无规则振动。
在两个物体之间,两种情况下液面上的压强都为大气压强(设为 ),相应地,在两物体之间的水面下,其压强低于大气压;在两物体之间的水银面下,其压强高于大气压.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这两种情况下,两漂浮物外侧压强均大于两物体之间的压强,故都将会产生向内的合力(作用在漂浮物上),使物体产生靠拢的趋势.所以,两个漂浮的物体无论它们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浮在水银面上,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总会相互吸引.
二、例题与习题
1、两个漂浮的物体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而相互吸引,无论它们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浮在水银上,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分析与解:因为液体的表面张力,在这两个物体之间的液面高度与物体之外的液面高度是不同的,如右图所示:在图(a)所示情况中,液体是水,由于浸润物体之间的液面高出物体之外的液面;在图(b)所示情况中,液体是水银,由于不浸润物体之间的液面低于物体之外的液面.
当液体温度升高时, 增大,同时由于温度升高和汽化,气泡通过体积的增大,导致 减小,这样在新的条件下实现与 的平衡.但当温度升高到使 时,这时无论气泡体积如何增大也不能实现平衡,即气泡处于非平衡态,此时骤然胀大的气泡,在浮力的作用下,迅速上升到液面破裂后排出蒸气,整个液体剧烈汽化,形成沸腾现象.所以,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液体的饱和汽压等于外界压强,且此时的温度称为沸点.对于同种液体,沸点与液面上的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沸点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当夜间的气温降到露点以下,且气温高于0℃,就会出现露水,这是水蒸气的液化;当夜间的气温降到露点以下,且气温低于0℃,就会出现霜,这是水汽的凝华;如果夜间的气温虽在0℃以下,但仍高于露点,就不会出现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