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具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演变简史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演变简史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演变简史古代家具主要以实用性为主,通过考古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在商代时期,家具主要以木质家具为主,如榫卯结构的桌椅、箱柜等。

商代后期进入周代,家具的结构逐渐丰富,出现了更加精致的家具,如棺椁、床榻、案几等。

这些家具在形式和工艺上都有所发展,但仍然较为简单,主要以直线和方形为主。

到了秦汉时期,家具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这个时期,在家具的造型上开始出现了许多变化,例如出现了带弧线的家具,如圆背椅。

另外,汉代家具的材质也更加丰富,除了木材外,还开始使用象牙、骨角等材料来装饰家具。

此外,汉代家具的制作技术也进一步提高,出现了更为复杂的木工结构,如榫卯结构和榫卯加框架结构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具的发展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的家具不再以实用性为主要目标,而更加注重于艺术性的表现。

魏晋南北朝的家具更加考究和精美,绘画、雕刻等工艺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家具的造型也更加独特和复杂,形成了檀木家具的风潮。

随着历史的进程,家具的发展进入了宋代,这个时期是中国家具发展的黄金时期。

宋代的家具在制作工艺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出现了许多精致的家具,如卧床、案几、宜家椅等。

木材的选择也更加丰富,如楠木、榉木等,使家具更加坚固耐用。

此外,宋代的家具在造型上注重简洁、优雅,强调线条的流畅和比例的协调,形成了宋式家具的独特风格。

随着明清时期的到来,家具的发展进入了另一个高峰时期。

明代的家具在制作工艺上更加精细,注重细节的雕刻和装饰,形成了木雕、漆器等独特的工艺技术。

明代的家具的造型多样化,从大小座椅、桌案到屏风、储物柜等,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而到了清代,家具的造型趋于庄重和典雅,再现了古代家具的精华。

20世纪以后,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的传统家具逐渐式微。

家具的材质和制作工艺受到了现代工业的冲击,许多传统的木材和手工技术逐渐消失。

然而,传统家具的独特价值和文化内涵仍然被人们所珍视,近年来又出现了对传统家具的重新评价和振兴,将传统的工艺技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家具作品。

介绍中国古代家具文化

介绍中国古代家具文化

介绍中国古代家具文化中国古代家具文化历史悠久,自唐代以来,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家具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和文化的代表。

中国古代家具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卓越的工艺技术享誉世界。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保护。

一、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商代,随着中国古代文明的不断演变,传统家具设计和制作也在不断改变和演进。

汉代家具以简洁明快的线条、刻花、嵌饰和雕刻见长。

唐代家具则强调大气、简洁,线条流畅,刻画细腻,更加注重雅致的审美效果。

宋代是我国家具制作的黄金时期,中式家具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多样性,成为中国家具发展的高峰时期。

明清时期则以华丽、精细、朴实为主流,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和工艺设计。

二、特点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特点在于它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哲学意义。

家具制作中所遵循的恒久原则,比如“物极必反”的对称美学理念、“左右对称、上下对称”的讲究等等,反映出中国古代人对自然之美的认识,更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古代家具还注重内涵、形式的协调性、装饰与实用的平衡,这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美学思想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文以载道”,追求“明德惟馨,以厚质之质为美”,这种思想观念贯穿于个体生活、器物设计、建筑布局、空间感知等方方面面,表现出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特有魅力。

三、传承与保护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当代的重大任务。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迁,许多传统手工技艺正在逐渐消失,传统文化与技艺也失去了传承下去的平台和保护机制。

目前,保护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方案主要包括重视家具专业的学术研究,挖掘家具历史与文化价值,培养新一代的家具艺术人才,以及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家具鉴定、维修和保护体系。

在传统文化保护的大背景下,传承中国古代家具文化是一项殊为重要的事业。

它不仅有精神意义,更具有文化和经济价值。

在新时代,希望更多青年人能够加入到家具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之中,推动中式家具这一传统文化走向更加广阔的发展道路。

中国传统家居文化

中国传统家居文化

中国传统家居文化中国传统家居文化是源远流长、独特精深的,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家居文化是指人们在生活中对家居环境、家居生活方式以及相关物品的态度、理念和传承方式。

在中国,传统家居文化体现在家居设计、摆件、装饰、家具等方方面面。

以下将从家居设计、摆件、装饰、家具四个方面对中国传统家居文化进行探讨。

家居设计是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传统家居设计讲究物理与精神的和谐统一。

在传统家居设计中,人与自然、内与外、虚与实之间追求一种平衡状态。

比如,家庭中的院落布局非常重要,一般采用进深式的布局,即外部有围墙,内部有庭院,进门后先进院落再进屋内,形成了虚实结合的空间感。

此外,中国传统家居设计也注重纵深感的表达,通常通过多庭院、多进深的结构来表达空间上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这些独具匠心的设计都彰显了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特点。

摆件是中国传统家居文化中重要的装饰元素之一。

摆件的选择和摆放是传统家居文化中一门独特的艺术。

在中国传统家居中,摆件承载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和记忆的回忆。

比如,中国的红木器物、青花瓷、景泰蓝等都是很具代表性的摆件。

这些摆件通过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形象,展现出传统艺术的魅力。

摆件的摆放也需要讲究,通常会考虑到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形式对称等因素,以体现平衡和谐的美感。

装饰是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传统家居装饰注重自然、纯朴和和谐的原则,追求一种简洁而又深沉的美感。

在传统家居装饰中,常常运用到对称、配色和图案等技法。

比如,传统的木雕和镂空装饰常常出现于柱子、门楣、家具等地方,通过精美的雕刻和纹样的编排,使整个空间更加具有艺术感和装饰效果。

此外,中国传统家居文化还注重色彩的运用,常常采用红、黄、绿等明快的颜色,以凸显喜庆和幸福的氛围。

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

传统家具以实用性和美观性为基础,注重材料的选择、工艺的精湛和形式的独特。

比如,红木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居文化中的重要代表之一,它以色泽鲜艳、纹理独特等特点受到世人的喜爱。

传统家具专业知识的书籍

传统家具专业知识的书籍

传统家具专业知识的书籍
以下是一些关于传统家具专业知识的书籍推荐:
1. 《中国古代家具鉴赏与研究》:作者李观福,该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以及鉴赏方法,是研究中国古代家具的经典之作。

2. 《明式家具图典》:作者朱启贵,该书详细介绍了明代家具的类型、形制、装饰和特点,并提供了大量的图例和详细的解析,适合想要了解明式家具的读者。

3. 《中国古代家具》:作者丁仲礼,该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家具的历史、分类、制作技法以及装饰方法,并以精美的插图展示了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家具。

4. 《中国家具通史》:作者陈军,该书从中国古代家具的起源和演变开始,全面梳理了中国家具的发展脉络,包括宋代家具、明清家具等各个时期的特点和风格。

5. 《中国建筑木构件》:作者王新民,该书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中使用的木构件,包括房梁、柱子、门窗等,
内容详细,适合对传统建筑与家具有兴趣的读者。

以上是一些关于传统家具专业知识的书籍推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明清家具调研报告

明清家具调研报告

明清家具调研报告
明清家具是中国古代家具中的重要分类,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使其成为了中国传统家具的代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明清家具的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今天的价值和意义。

明清家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实用性,强调功能性和实用性。

明清家具的设计和制作均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为目的,因此在结构和设计上非常注重实用性。

二是追求简洁、大方的外观。

明清家具通常采用端庄典雅的线条,避免过多的装饰,注重整体的和谐统一。

三是工艺精湛,追求细节的完美。

明清家具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因此制作出来的家具具有高度的工艺价值。

明清家具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明朝和清朝时期。

明朝时期,由于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家具制作业开始迅速发展。

明代家具的特点是风格简洁、明亮,多采用红木和金彩作为装饰。

清朝时期,家具制作业更加精益求精,工艺更加凝练,成为了家具制作的鼎盛时期。

清代家具的特点是线条优美、气势磅礴,多采用硬木和贵重材料制作。

今天,明清家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明清家具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水平,具有极高的艺术品位,具有很高的艺术与收藏价值。

其次,明清家具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明清家具也可以成为家居装饰的一部分,通过它来展现古代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总之,明清家具作为中国古代家具的重要分类之一,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通过对明清家具的调研,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充分体现它在家居装饰和艺术收藏领域的价值和意义。

论述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

论述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

论述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家具座位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具的发展也同人类的发展一般,经历了席地而坐的时代,到南北朝的垂足而坐,之后从宋代进入了垂足高坐的时代,同时配合高坐的家具逐渐完成,家具的生产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家具的发展在此时的到了集聚和发展,元明清则精益求精,进入了中国家具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到了晚清,由于国家的日益衰败,经济的衰败也影响了家具的发展,此事的家具设计也开始走向下坡路。

一、中国传统家具是世界家具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古人留给后人珍贵的财富,与中国建筑的较早定型有所不同,中国家具的定型是比较晚的,期间经历了低矮型家具与高型家具先后两个阶段。

1、低矮型家具——为跪坐的生活习惯服务低矮型家具以历史朝代来划分,从夏商、周到隋唐五代,这段时期主要是低矮的简单家具,多为凭倚家具,唐代之前都是席地起居,无论是会客、宴请、读书写字都是跪姿,常用的家具也只有床和几案,再加以席子铺地。

由于当时封建的等级制度,除实用价值之外,在造型材质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都要受到名分等级的约束,如席的使用,它的边饰、材质和装饰上都有严格的规定。

2、高型家具——魏垂足而坐的生活习惯服务据笔者考察,高型家具或许是从“胡床”开始的,从游牧民族传入中原,胡床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我们现在北方常用的马扎,可以折叠的凳子,携带方便。

到了宋代,高足床、桌、椅、凳、高几、长案、柜、衣架、巾架、盆架、镜台等高型家具已普及到了民间,日常的生活也又席地起居逐步改为垂足而坐,这也标志着中国传统家具走向成熟的重要变革也在此时出现了,这就是家具结构与建筑结构的趋向。

以梁柱的框架结构代替了原先的箱型壶门结构,这一重大改革委为国家具在明代达到家具制作工艺的巅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明式家具——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家具中的典范首先要说明的是,明式家具并非明代家具,明式家具是明代至清代早期,创作以紫檀、花梨木(黄花梨)、红木等优质的硬木为材料的家具样式和风格的总称。

浅谈中国传统家具的色彩运用

浅谈中国传统家具的色彩运用

浅谈中国传统家具的色彩运用中国传统家具的色彩运用在中国古代家具制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起到美观装饰的作用,更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密切相关的。

中国古代家具色彩的运用具有鲜明的特点,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的深刻影响。

本文将浅谈中国传统家具色彩运用的特点和意义。

中国传统家具色彩运用的特点:1.以自然色为主:中国古代家具的色彩以自然色为主,如红木家具以自然的木纹色为主,由于其木本色的红褐色、红玉色、黄褐色、紫红色等具有独特的魅力,因此很多家具都以原木纹色为主,给人一种自然清新、朴素的感觉。

2.寓意深远:中国传统家具的色彩运用寓意深远,往往会选用寓意吉祥、吉利的色彩,如红色代表着喜庆、吉祥,白色代表着纯洁、庄严,金黄色代表着富贵、吉祥。

这些色彩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意义。

3.色彩搭配统一:中国传统家具在色彩运用上往往注重整体搭配,追求色彩的统一和和谐。

尤其是在一些仿古家具中,往往会选用多种色彩进行搭配,如红、黑、金等,但总体来说还是追求色彩的统一和协调。

4.注重光影效果:在中国传统家具中,色彩不仅仅是平面的颜色,还注重光影的效果。

例如在红木家具上,通过对木材的打磨和上光处理,能够使家具散发出温润的木质光泽,给人一种光影交融的美感。

1.传承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家具色彩的运用承载了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

这其中既有对色彩的历史传承,也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比如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红木家具的运用正是传承了这一传统文化内涵。

2.体现审美情趣:中国传统家具的色彩运用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中国人重视色彩的意蕴,注重色彩与自然的融合,追求自然之美。

色彩是中国传统家具审美情趣的一部分,通过对色彩的精心运用,能够体现出中国古代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崇尚之情。

3.象征人生观念:中国传统家具的色彩运用还体现了中国古代人的人生观念。

比如在红木家具中,金黄色往往被用来勾勒花鸟山石图案,寓意着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追求,也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中国传统家具赏析

中国传统家具赏析

中国传统家具赏析中国传统家具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

它们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中国传统家具的赏析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包括材料、工艺、形式和意义等方面。

中国传统家具的材料十分丰富多样。

常见的材料包括红木、柚木、黄花梨等。

这些材料具有优良的质地和纹理,经过精心的加工和雕刻,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红木家具以其红色的质地和细腻的纹路而闻名,柚木家具则以其淡黄色和坚硬的质地而备受推崇。

中国传统家具的工艺精湛,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家具制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经过精心雕琢,例如木材的选材、切割、拼接、雕刻等。

家具的表面通常还会进行研磨和上漆等工序,使之更加光滑和耐用。

这些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使得中国传统家具具有了独特的工艺美感。

第三,中国传统家具的形式多样,有座椅、桌子、柜子、屏风等。

每一种家具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结构,既满足了实用的功能需求,又展现了审美的价值。

例如,座椅的设计注重人体工学,使人坐得舒适;桌子的设计追求简约和实用,方便人们进行各种活动。

中国传统家具还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

它们不仅仅是一种家具,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

家具上的雕刻和装饰图案往往与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历史故事相关联,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

例如,一些家具上的龙、凤、麒麟等图案象征着吉祥和权力,寓意着家庭的幸福和荣耀。

中国传统家具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

它们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通过对材料、工艺、形式和意义等多个方面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家具的魅力。

研究报告解说:红木家具深受“老外”喜欢

研究报告解说:红木家具深受“老外”喜欢

解说:红木家具深受“老外”喜欢随着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传递,外国人也就接解并且喜欢上了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而红木家具代表着中国远古致今的传统文化,所以这也是外国人喜欢我们国家的红木家具的原因。

随着国内一系列现代家具在市面上的流行,中国传统家具可以说逐渐在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在国外,中国的传统家具却甚受欢迎。

中国传统家具泛指:以传统造型和做法为主的、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发展创新的各类家具,包括通常所说红木、硬木、中性木材及其他材料制作的各类家具。

在生产工艺和产品外观上主要为,一是保持了以“榫卯结构”及一些基本技法为特点的中国家具传统生产制作方法,二是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特征。

传统家具的生产在我国家具行业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

其特殊就在于传统家具生产本来是我们的“国粹”,是我们这个国度生产制作家具延续了几百年以至上千年的基本形式。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生产制作方式在一段时期内被割裂了。

传统家具生产再次恢复的时候,这种生产制作方式在整个家具生产中已不再是主流。

在现代生活里,在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的现代家具生产面前它显得落后和薄弱。

毕竟这是一种以人工为主、古老的生产方式,是难以和现代生产相提并论。

一种古老的生产方式,似乎已经要退出历史舞台了,然而,由于一些特殊因素它又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又得到了一次新生。

这个机会之一,就是自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持续不断的“明式”家具以至中国传统家具收藏热。

另一个机会就是我国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使中国传统家具迎来了一个近一、二百年以来没有过的春天。

在中国传统家具中很令人瞩目的一点就是雕刻工艺的运用,但我这里提“雕塑”,是以为其中有很大的“塑造”成分。

雕塑中的“雕”是减法,“塑”是加法。

家具制造中把木材不需要的部分往掉是雕,红木通过榫卯结构把其他部分的材料连接起来是塑。

所以中国传统家具含有中国建筑、雕塑中稳重、大气的因素。

中国传统家具充分体现“材料美”。

这就是对“天”“道”的遵循,不以人为而掩盖造物。

浅析家具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

浅析家具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

浅析家具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而深厚的,其中包含了许多独特的元素。

在家具中,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也得到了体现。

家具中常见的传统文化元素是“红木”。

红木作为中国古代传统家具的代表,具有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红木家具凭借其色泽红润、纹理美观、质地坚硬的特点,成为中国传统家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红木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美和文化积淀的追求,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家具中常见的辟邪图案也是一种体现传统文化元素的方式。

辟邪图案通常被用来装饰家具表面,以驱邪、避恶、招福的目的。

龙凤纹、蝙蝠纹、福禄纹等都是常见的辟邪图案,它们在家具上的使用,不仅增添了艺术美感,还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这些图案的设计灵感多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神话故事和寓意。

家具中还常见一些传统文化的意象,比如“福”字、古代诗词等。

福字象征着美好的祝愿和吉祥,它常被雕刻在家具表面以示吉利。

而古代诗词的运用,则使家具更具文化内涵。

古代文人墨客以及他们笔下的诗词,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将它们融入到家具设计中能使家具更具情趣和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家具中常用的刺绣也是一种传统文化元素的展示。

刺绣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之一,它在家具中的应用赋予了家具更为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刺绣家具以其精妙的工艺和琳琅满目的图案,为家具增添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传统文化的气息。

中国传统文化在家具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从材料、图案、意象到工艺,都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家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实用性的要求,更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美感。

中国传统家具的研究

中国传统家具的研究

中国传统家具的研究刘玮1211401024 制药工程一、中国家具的起源商周时期:商代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髹漆技术,并被运用到床、案类家具的装饰上。

纹饰多为恐怖的饕餮纹。

,在红地黑花之外,还镶嵌象牙、松石等,其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

二、中国家具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在木材加工方面技术发展很快,冶金技术的进步,炼铁技术的改进给木材加工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革,出现了丰富的加工器械和工具,如铁制的锯、斧、钻、凿、铲、刨等等。

工艺的改进也促进了家具的改进,工具为家具的制造带来了便利条件,大大促进了家具的发展。

三、中国家具的成熟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在继承战国漆饰的基础上,漆木家具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装饰工艺也有较大的发展。

魏晋时期:新出现的家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圆凳、方凳、圆案(檈)、长杌、橱,并有笥、簏(箱)等竹藤家具。

床已明显增高,可以跂床垂足,并加了床顶、床帐和可拆卸的多摺多牒围屏。

坐类家具品种的增多,反映垂足坐已渐推广,促进了家具向高型发展。

2014年度细分行业报告汇集制造行业报告互联网行业报告农林牧渔行业报告唐宋时期:唐宋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由“席地而坐”演变为“垂足而坐”,这是我国家具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盛唐以后,因垂足而坐方式的普及,家具逐渐由原来的矮型向高型化发展。

不仅椅、凳不算罕见,还出现高型的桌案。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由“席地而坐”演变为“垂足而坐”,这是我国家具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盛唐以后,因垂足而坐方式的普及,家具逐渐由原来的矮型向高型化发展。

不仅椅、凳不算罕见,还出现高型的桌案。

(一)、明代家具的造型、结构、装饰、木材以及风格特点常用的有明榫、闷榫、格角榫、半榫、长短榫、燕尾榫、夹头榫等,结构坚固牢稳,制作严格精细,一线一面,曲直转折均一丝不苟,严谨准确。

尺寸比例符合现代数学和人机尺寸要求,无论在椅坐面大小、椅高、圈椅弧度和靠背弧度设计上,都有严格的几何比例关系。

中国传统家具的绿色设计研究

中国传统家具的绿色设计研究

中国传统家具的绿色设计研究摘要:家具不仅是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必需品,而且是室内最主要的装饰品,是一种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工业产品,既要满足人们使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审美的愿望。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家具设计将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因此,有利于使用者的健康,对人体没有毒害与伤害隐患,满足使用者多种需求,而且在生产过程和回收再利用方面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绿色家具成为家具设计制造的重要方向,被认为是家具制造业和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中国传统家具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由于受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家具走着与西方家具迥异不同的道路,形成一种工艺精湛、不过分装饰、耐人寻味的东方家具体系,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东方艺术风格的特点,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家具及室内装饰的发展。

中国家具由于深受传统文化中“阴阳和谐”、“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在设计制作中崇尚自然、提倡简朴、讲究和谐,这些思想理念与绿色家具设计思想不谋而合。

基于此,本论文重点探讨中国传统家具设计制造方法,挖掘其绿色设计内涵,抛砖引玉,以期望能为绿色家具设计探索出一条新的思路。

首先,通过对绿色设计、绿色家具设计要求、特征和内涵的探讨,提出了绿色家具设计的基本准则。

其次,重点探讨和分析了中国传统家具设计中的绿色设计。

结合绿色家具设计,对中国传统家具设计思想、材料的使用、功能和结构设计、人体工学等方面展开较详细的分析,并对其拓展应用做出了一定的探讨研究。

最后,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从实践上探讨和论证了传统设计方法在绿色家具设计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家具;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绿色家具设计;传统家具一.呼唤绿色设计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工业社会在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随着人类生态文化观念的深入人心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挥霍浪费自然资源,无限制地追求物质享受,甚至以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方式满足人们短期需求的思想观念最终只会给人类自己带来巨大的危害,使人类陷入深度的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

中国古代家具的装饰特点

中国古代家具的装饰特点

中国古代家具的装饰特点家具是中国古代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古代家具的装饰特点,可以说是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家具的装饰美学是与当时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宗教信仰相互交融的产物。

在中国古代家具的装饰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材质的选择中国古代家具的材质选择非常讲究,大多采用名贵的木材作为主要原料。

如红木、黄杨木、紫檀木等都是常见的材质。

这些木材纹理细腻,质地坚实,且具有长久保存的特点,非常适合用来制作家具。

此外,古代家具的制作还会加入金属、玉石等贵重材料,用来点缀和装饰,提升整体的质感和档次。

2.雕刻和装饰图案中国古代家具的雕刻工艺非常精湛,而这些雕刻和装饰图案往往会融入到家具的设计之中。

比如,在宫廷家具中,常常会出现龙凤、云纹、莲花等图案,寓意着皇家的尊贵和吉祥;而在民间家具中,则会出现一些富有乡土气息的自然纹样,如梅花、竹子、菊花等。

这些图案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代表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工艺和装饰古代家具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各种细节处理都非常用心,特别是在家具的雕刻、拼接、上蜡等方面,都能够体现出匠人们的高超技艺。

此外,古代家具的装饰还会采用一些传统的工艺技法,如漆器、镶嵌、玉雕等,以及一些独特的装饰手法,如腰纹、镂空等。

4.颜色和纹理古代家具的颜色和纹理也是其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颜色方面,古代家具常常会采用一些古朴典雅的色调,如红色、黄色、黑色等,这些颜色也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相契合,寓意吉祥和祥和。

而在纹理方面,古代家具的纹理往往会采用一些传统的纹样,如云头纹、回纹、缠枝纹等,这些纹样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能够为家具增添一份历史和文化的沉淀。

以上这些装饰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家具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古代家具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用品,更是富有审美意义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品,它的装饰特点也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密不可分。

通过欣赏和研究古代家具的装饰特点,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人文精神,同时也能够激发人们对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传承的热情。

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特点

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特点

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特点1.材料丰富多样:中国传统家具的材料主要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漆器等。

其中,木材是最常用的材料,因其质地坚硬、纹理美观而备受推崇。

而竹材则因其轻巧、坚韧、环保等特点,常被用于制作座椅、屏风等家具。

另外,石材和漆器也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材料之一,给家具赋予了独特的质感和美观。

2.形式简洁典雅:中国传统家具的设计注重线条的流畅与和谐,追求简洁而典雅的形式。

整体结构通常注重对称感,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中的平衡和谐美。

例如,家具的腿部通常采用直线或弯曲形,家具的整体形态多呈现方正且稳重的特点。

此外,家具的尺寸大小也有严格的规定,根据不同用途和场合,家具的高度、深度、宽度等尺寸都有一定的标准要求。

3.装饰精美细致:中国传统家具的装饰十分讲究,常采用雕刻、彩绘、镶嵌等技艺进行装饰。

雕刻多以山水、花鸟、人物等为主题,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风貌。

彩绘常运用红、蓝、黄等明亮鲜艳的颜色进行涂绘,既美观又富有意境。

镶嵌则常用于家具的边角处,采用玉石、象牙、金银等材料进行精细组合,营造出瑰丽的装饰效果。

装饰形式的多样性和细致的工艺,使中国传统家具的整体效果更加精美华丽。

4.实用性与功能性并重:中国传统家具在设计中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的结合,强调功能和美学的兼具。

家具的设计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比如桌子需要能够方便书写、摆放物品等;椅子需要能够让人舒适地坐下;柜子需要有足够的储物空间等。

家具的结构设计常常考虑到使用的便利性和功用的实现,以满足人们实际的日常需求。

5.融入传统文化符号:中国传统家具的设计还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符号,如花鸟、龙凤、富贵图案等。

这些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和文明的传承,让家具不仅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还能够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家具设计以材料丰富、形式简洁、装饰精美、实用功能性和融入传统文化符号等特点为主要特征。

中国传统家具的历史演变

中国传统家具的历史演变

中国传统家具的历史演变中国传统家具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艺术精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在不同的朝代中不断演变。

这些经典的家具作品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生活的追求,还展示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和工艺技艺。

一、起源与初期发展中国传统家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原始的木质家具。

这些最早的家具采用简单的自然形式,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古代家具逐渐从原始朴素的状态中演变出更加精致和华丽的形式。

从商代到战国时期,由于冶铜和石雕技术的进步,家具开始大规模生产,并在贵族阶层中流行起来。

在这一时期,家具的设计逐渐多样化,例如象脚桌、八仙桌等经典款式应运而生。

二、鼎盛与全盛时期中国家具在唐宋时期达到了一个鼎盛的阶段,这也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的黄金时代。

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对于家具的制作和设计非常重视,许多皇家宫殿和贵族府邸中的家具制作技术和材料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宋代,家具以实用性和装饰性兼具而闻名。

家具开始出现华丽的彩绘和雕刻工艺,例如著名的榫卯技术就广泛应用于家具的组装中。

家具的设计也更加注重细节和人体工程学,家具的舒适度和实用性得到了充分的考虑。

三、明清时期的演变明朝和清朝是中国家具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时期。

明清家具的特点是注重实用性、独特的造型和细致的手工艺。

清代的家具多采用红木和紫檀等名贵木材,经过精细雕饰和油漆处理,制作出了许多优雅华丽的家具作品。

在这一时期,家具的用途也得到了扩展,出现了更多的专用家具,如屏风、榻榻米等。

同时,一些杰出的家具制作工匠也应运而生,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人们称为经典。

四、当代与传承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传统家具在20世纪经历了一段低谷。

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家具逐渐回归人们的生活,并在当代设计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当代家具设计师通过创新和传统相结合的方式,创作出更适应现代生活的传统家具作品。

中国传统家具设计与研究剖析

中国传统家具设计与研究剖析

中国传统家具设计与研究剖析中国传统家具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传统家具的设计与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传统家具的设计与研究进行剖析,并探讨其特点和历史背景。

中国传统家具的设计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首先,中国古代家具设计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结合。

传统家具以实用为主,追求物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注重家具的功能性和舒适性。

其次,中国传统家具设计注重材料和工艺的选择。

传统家具常用的材料包括红木、竹木、黄杨木等,经过精湛的工艺加工制作而成,具有独特的纹理和质感。

再次,中国传统家具设计注重造型和装饰的细腻。

传统家具的造型精致,注重方圆的对称性,线条流畅,强调空间感和立体感。

同时,家具的装饰也非常注重细节,常常使用雕刻、镂空和描金等工艺,使家具更加精美。

中国传统家具的设计与研究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首先,家具设计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古代中国人注重家庭观念和家居环境的舒适性,因此传统家具的设计风格也注重家庭的温馨和和谐。

其次,家具设计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权力结构。

在古代中国,家具的类型和布置通常与人们的身份和地位有关,不同阶层的人们所使用的家具也存在差异。

再次,家具的设计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古代中国工匠们独特的智慧和技术创造了许多独特的家具设计,这些设计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传统家具的设计与研究在当代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首先,传统家具的设计理念可以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传统家具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结合、材料和工艺的选择以及细节的处理等方面,这些都是现代家具设计所需要关注和考虑的。

其次,中国传统家具的设计理念可以提供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思考。

传统家具使用天然材料和环保工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对于现代家具设计师提出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的要求。

中国古代家具鉴赏

中国古代家具鉴赏

中国古代家具鉴赏
中国古代家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透露着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文化和审美趣味。

中国古代家具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其中最受人喜爱的是明清家具。

明清家具是中国家具的高峰,它注重实用性和美学价值。

明清家具选材讲究,制作精湛,形体端庄大气,线条流畅,花纹精美,色彩柔和,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和意象,富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明清家具的品种和形式非常丰富,常见的有桌椅、柜架、床位、屏风、屏风柜、炕台等。

其中,家具的头部、腰部和脚部的雕刻非常精细,常常刻画各种图案和人物故事,寓意深刻,富有文化内涵。

此外,明清家具的造型也非常注重对称与对比,如对称的桌腿和对称的纹样等,更具大气磅礴的美感。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家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高的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明清家具作为中国古代家具的代表,不仅在中国,也享有着国际上的广泛声誉和收藏价值。

通过鉴赏和欣赏明清家具,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人们的艺术审美趣味。

中国传统古典家具-椅凳类的调研

中国传统古典家具-椅凳类的调研

中国传统古典家具-椅凳类的调研中国传统家具从明代至清前期(15~17世纪)发展到了顶峰,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而且在世界家具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具有显赫的地位。

这个时期的家具,采用了性质坚硬的硬木材料,在制作上榫卯严密精巧,造型上简练典雅,风格独特。

由于这一时期的家具具有共同的时代风貌与特色,而且制作年代以明朝为主,因而被称为"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整体造型概括:明式家具在造型设计方面力求符合人体各部的结构特征。

如:椅凳的高度要在四十五至五十二厘米之间,大体与人的小腿高度相仿。

大型坐具,因形体比例关系,坐面较高,但必须有脚踏相配合,人坐在上面双脚踏在脚踏上,实际使用高度(从脚踏面至坐面)仍是四十五至五十二厘米之间。

椅子的靠背大多与人体的脊背相等。

尤其是后背板,特地做成曲线形。

其他如坐宽,坐深,扶手的高低,长短,都要适合人体的各个比例,都有很严格的尺寸要求。

明清期间椅凳类主要分为宝座,交椅,圈椅,官帽椅,靠背椅,凳类等六种。

宝座:封建皇朝宫廷大殿上供皇帝使用的椅子。

形式多种多样,有些宝座的造型、结构和罗汉床相比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体较罗汉床小些。

一般都施以云龙等繁复的雕刻纹样,髹涂金漆,极度富丽华贵。

宝座又称宝椅,一般单独使用。

在明清一般置放于皇帝或后妃寝宫的正殿,后置屏风,边置香几、宫扇等。

宝座后面是一件廿四孝围屏,同是紫檀质地,雕工却非常细腻,尤其是屏风后面还贴了很多标记,经介绍是参与的艺人的标记,这一套家具是好几个艺人多半年的心血。

紫檀宝座是中式明式家具的经典,不仅用料考究,工艺也要求非常精湛,要将紫檀的大气和荷花的出污不染合而为一,非常不易。

宝座一般选择黄花梨或是香枝木制作而成。

这充分利用了黄花梨色彩华丽、卓尔不群的特色,把它的纹理和色彩发挥到最佳,既可以有大件宝座突出的气势,又不会使小宝座显得局促小气。

还有就是紫檀等珍贵深色木材制作的宝座,这类宝座除了雕工较多以外,镶嵌也很多,嵌物品类也很多,有象牙、黄杨、玉石等等。

中国传统家具的风格与材质选择

中国传统家具的风格与材质选择

中国传统家具的风格与材质选择中国传统家具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融合了丰富的艺术元素和文化内涵。

它们的风格独特,材质选择精致,极大地彰显了中国古代家居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从家具风格与材质选择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增加对中国传统家具的了解。

一、家具风格中国传统家具的风格多种多样,主要分为明清风格和民间风格两大类。

明清风格的家具体现了古代宫廷文化的华美和庄重,有着典雅的线条和精雕细琢的装饰。

其中明式家具注重线条的简洁、直线和曲线的运用,形式清晰,造型稳重。

而清式家具则更加注重曲线的运用,线条柔和且大气,给人以庄重美的感受。

明清风格的家具多以红木为主材,珍贵的花梨木、紫檀木等常被用于雕刻精美的家具制作。

民间风格的家具则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趣味,通常采用实用性强、质朴朴实的设计。

它们的材质多样,比如榆木、杨木、枫木等,经过精细加工,展现出独特的农民艺术风格。

二、材质选择中国传统家具的材质选择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家具的品质和观赏价值。

1. 实木实木是制作传统家具的主要材料之一,它具有纹理美观、手感舒适的特点。

常用的实木材料包括红木、花梨木、紫檀木等。

这些材料具有高硬度、耐久性强的特点,经过精细的加工和独特的雕刻工艺制成的家具,更能展示出中国传统家具的独特魅力。

2. 漆器漆器作为中国传统家具中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

漆器家具采用漆作为表面涂层,经过多道工序的加工制作而成。

漆器家具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有防水、耐磨、耐腐蚀等优良特性。

3. 珐琅珐琅是一种在金属制品上修饰的工艺,也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国传统家具中。

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将珐琅粉末冷焊接到金属表面,使其产生美丽的图案和色彩。

珐琅家具具有色彩鲜艳、艳丽夺目的特点,能够为家具增添一份独特的艺术魅力。

4. 细木工细木工作为一种特殊的加工工艺,能够将木材加工成各种形状、花纹的细小部件,然后通过精细的拼接、镶嵌工艺来制作家具。

细木工家具常常会使用不同颜色的木材,通过巧妙的拼接组合,形成独特的图案和立体效果。

传统中式家具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中式家具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中式家具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居装饰也逐渐从传统式样转变为更加现代化的风格。

但是,传统中式家具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依然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本文将探讨传统中式家具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一、传统中式家具的特点传统中式家具是中国文化与工艺的精华之一。

它的特点在于:采用东方哲学的审美观念和特殊的材料加工工艺,追求自然、朴实、端庄、雅致、生动的风格,刻画出了中国式的美感与审美精神。

传统中式家具的风格不同于西方的家具,它更强调线条的曲美和丰富的雕刻,同时也注重造型的平衡感和低调内敛的气质。

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材料的选择与加工技术。

传统中式家具常常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如红木、紫檀、花梨木等,通过传统的手工雕刻和烘干处理等工艺手段,将家具塑造出华丽、稳重、大气、典雅的形象。

1. 传统中式家具的美感与现代风格的巧妙结合现代家居装饰设计多数以简约、舒适、现代化为主要特点,而传统中式家具的风格与这些特点看似不相符合。

但是,如何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风格巧妙结合起来,成为了现代家居设计师面临的问题。

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传统中式家具可以用来丰富现代风格的低调气质。

比如,在客厅中摆放一套中式红木沙发、茶几,或者在餐厅中使用一套紫檀木质的餐桌、餐椅等,都可以让整个空间显得更加有质感和高雅。

同时,传统中式家具的雕刻艺术与纹饰也会为现代家居设计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享受。

2. 传统中式家具的整体配套应用传统中式家具本身具有精致、华丽的特点,同时家具的整体搭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传统中式家具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整体配套的应用可以使整个室内环境更加协调和谐。

比如,在卧室中,我们可以使用一套红木床、床头柜等家具搭配上相应的原木地板、墙纸等,再摆放上一些中式抱枕、儿童化妆台等,从而打造出一个享有和煦温馨的空间。

不仅如此,在浴室中,我们也可以使用传统的木制蒸汽浴和手绘窗帘等,展现出传统中式家具的古典和高雅之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家具元素与现代室内装饰【摘要】中国传统家具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日益变化的生活节奏,现代室内设计和传统家具,古典艺术的结合已成为现代室内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们按照美学的层次把家具的艺术性进行发展和融入生活当中,我们应当对传统家具进行了整体剖析、进入研究、联系背景,认识传统家具。

【关键词】传统家具;元素;艺术性;室内装饰[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furniture has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has a long history of cul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economic society,changing the pace of life, modern interior design and traditional furniture,combined with the classical ar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interior design, designers according to aesthetic level art furniture the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into the life, we should to the traditional furniture for the overall analysis, entered the study background, connection,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furniture.[keyword] traditional furniture; elements; art; interior decoration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传统家具经历了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自旧石器时代以草皮、树枝等材料所构成的“床”、“席”,到新石器时代的陶制“仓”、“灶”,从神秘而伟大的商周青铜器,到写实精干的秦汉漆家具;从华丽堂皇的唐朝壶门,到优美典雅的宋代框架结构;从简洁秀气的明式家具,到繁琐富丽的清廷家具这一漫长的积淀与演变过程,与中华民族文化、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更是密不可分。

历史与文化之间的辉映,让古传统家具珍藏再久,品位依然至上。

它将传统与现代遥遥相依,成为现代室内装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一、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简史1、萌芽时期:史前、夏商、西周“席”是中国古代最早最原始的家具。

在古代,“席地而坐”是人们最常规的休息方式,考古家发掘出土的最早实物有新石器时代的“蒲席”、“竹席”等,距今已有五千多年。

商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的鼎峰时期,古代家具通过青铜器的形式,为我们留下了这一阶段中最珍贵的实物资料,这一时期的主要家具有“禁”。

商代的家具形式种已有了“几”和“榻”,西周家具的种类除了商朝延续下来的以外,又出现了“屏风”、“衣架”等。

在装饰纹样上多为饕餮纹、龙纹凤纹、云纹和涡纹等。

2、发展壮大时期:春秋战国,秦汉春秋战国出现艾尔质朴的漆家具,如床、几、案、屏风等。

这一时代出现了铁,后来人们称为“铁器时代”,木工工具又青铜改为铁制,这一时期土木因营造和木构架家具的加工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战国末期出现了“椟”和“柜”。

秦汉家具的特点为精炼写实,汉魏以前的起居方式为席地而坐,一般家具的体型为低矮型,汉代没有椅子和凳子,供做的有席和床,到东汉末年,可折叠的胡床流入,流行于宫廷和贵族们用于战争和行猎。

汉代家具的造型粗犷、敦厚、突出使用功能,结构简单明确,质朴且庄重家具装饰在以漆为主的基础上有出现了金银扣、镶嵌、金波贴花等技法,颜色一般以黑褐色为底色,深红色为衬色,朱红和黄色作画,具有富丽堂皇之意。

3、发展普及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的民族大融合,这一时期的家具有了新的发展,有了许多床有帐和顶,且周围有可折叠的矮屏,床榻加高加大,下部以壶门作装饰。

同时又出现了各种形式的高坐具,如“椅子”、“方凳”和“圆凳”。

在装饰上,佛教艺术的火焰纹、卷草纹和莲花、飞天、狮子、金翅鸟等图形纷纷出现。

隋唐五代时期,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与席地而坐的习惯并存,因而室内家具是高低形同并用的。

家具的造型趋于合理,尺度与人体比例比较协调,唐代家具造型宽大、厚重、圆浑,有博大宏伟的气势。

唐代家具的特点:在装饰上运用大漆彩绘,且雕刻与镶嵌技艺更加精致。

运用虎门结构,保证了家具使用受命于装饰的完美结合。

五代时期家具逐渐向轻便。

简洁方向发展。

4、成熟鼎峰时期:宋元、明清宋代垂足而坐已经完全取代了席地而坐的方式,室内布置的高型家具已经普及,且品种已大为丰富,当时的家具品种主要有桌、案、几、床、榻、柜、橱、凳、墩、以及架台屏风等。

宋代家具多数以直线部件交结而成,外观挺秀刚直。

直线部件乍见又常以严谨的尺度位置组成优美的比例。

宋代家具的特点:简约、工整、文雅、清秀。

元代家具在制作工艺上与宋代家具基本保持一致,继承了木构架的传统,确立了高型家具的模式,几案家具的腿形有直腿,也有弯腿花足,有侧脚收分的形式,有的还有托泥。

出现了新型的家具抽屉桌,以及罗锅枨和霸王枨的家具部件形式,这种部件即是结构件有事装饰件,在以后的明式家具造型中大放异彩。

明代是我国家具发展史上的顶峰期,明式家具以其端庄的造型、合理的结构、优良的材质和简洁的装饰而著称于世。

民明代家具的风格: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润、柔婉、空灵、典雅、清新。

清代继承了明代家具的传统,在制作工艺上有了丰富和发展,清代家具的装饰手法丰富多彩是史无前例的。

在材料上有骨、木、竹、玉、珐琅等,在技术上有雕、嵌、漆、绘等,在工艺上采取了多种形式结合。

清代家具的风格突出了一个“满”字,其中受到了西方艺术的影响,尤其在清代晚期的家具,显得转世过度,有奢华和娇媚之气。

二、中国传统家具文化1、传统文化在家具中的体现中国传统家具包含和体现着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具有深厚的文化和艺术内涵,其独具特色的造型、精益巧妙的结构,无不凝聚着中国历代木工匠师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是珍贵的历它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是“天人合一”思想。

早在周代,《易传·乾卦》中就有云:“夫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大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道出了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旨: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各谐、人与人的利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等“普遍和谐”的观念。

表现在传统家具上:其一,在对质地坚硬、色泽幽雅、肌理华美珍贵木材认识、运用中,力求充分展示了木材本色的自然之美;其二,传统家具稳健凝重、简洁流畅均给人以舒展之感,有大气;其三,是灵气,马蹄腿、三弯腿、椅子搭脑、牙板、撑子等曲线形式体现了抒情于理、予动于静的哲学要义:黄花梨小圈椅不正是一番“问渠哪得消如许,为有源头话水来”的意境吗?其四,传统家具上通体轮廓及装饰部件的轮廓讲求方中有圆、圆中求力。

圈椅上圆下方的设计,就是源于中国古代的“天圆地方”、“承天象地”的哲学思想;其五,传统家具具有严密的比例关系,舒适宜人的尺度,家具的外形比例、尺度与其使用功能紧密联系起来,力求达到形式与功能的和谐统一。

中国古代道德以“中庸”为至高的德性。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他的孙子,子思在《中庸》中强调:“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大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之道在形式上重视“中正”、“中行”,在内涵上主张凡事都不要过度,以免适得其反2、古代宗教、学术思想对传统家具的诠释中国历史自汉代以后,宗教和学术思想流派形成了主要是以儒、佛、道三家行举的文化格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三家共同维系着中国古代社会心理结构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自然也对中国传统家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代宗教学术思想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倡导顺应自然、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不与物迁的处世原则和抱朴守真、寂空无为的价值取向。

具体表现在传统家具上其特点是:空灵、飘逸、柔婉、沉穆等其一,传统家具的造型多采用曲线与直线的对比与变化,集中了直线与曲线的优点,柔中带刚,虚中见实。

如运用于圈椅、交椅、笔杆椅、灯挂椅、圆角柜、架子床等家具中的罗涡撑、搭脑、“s”型靠背、马蹄腿、二弯腿等简沾、流畅、舒展、刚劲的线型变化。

其二,传统家具如束腰四足带托泥坐墩、三弯腿带托泥高香儿和玫瑰椅均以一下构件为实,中间“开光”为虚和靠背留空的形制为其构造要素,让人产生在空灵寂静中而富含流动、在厚实弥笃中义处处向虚的意境,无不给人静谧、深邃以感。

其三,传统家具在装饰风格有着崇尚自然,儒雅质朴的人文气质。

中国古典艺术学观念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存,追求质朴、优雅的艺术境界。

这与中国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息息相关。

其中,明式家具用材极其考究,作品呈现出优质材料的完美色泽,简洁柔婉的造型线条和优雅隽秀的高贵气质,“松、梅、兰、竹、菊”等纹样题材的装饰相得益彰,可见明代木匠在大批文人的推崇和渗透下,对家具的内涵养成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3、传统家具文化诠释和研究意义自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后,审美观念就开始逐渐形成了:早在夏朝以前的人禹时代,人们已知道在席子边缘包边,并开始使用漆来装饰器物了;至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油漆、彩绘、雕刻、镶嵌和错金银工艺空前发展:到明清时期各种工艺手法趋于完善,审美观念走向成熟。

传统家具文化的研究对象是不同时期的不同样式,而文化脉络的发展特点决定了我们在认识古代社会环境构架中固有意义的基础上,探寻新时代的一种“对生活的设计”方法。

共性生活态度和精神品格通过物质载体和符号世代传承,而文化的个性则通过不同时代与认知的结合,呈现出传统家具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可知,只有对传统家具文化深入地挖掘和了解,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才能扩展家具艺术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和艺术价值。

三、传统家具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运用分析1、传统家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背景伴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强烈。

面对当今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的混乱,尤其是现代室内设计在经历了现代化或全盘西化的模仿和学习后,国人开始意识到探寻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价值判断上的合理性和重要性。

这无疑为传统家具文化的回归提供了极为有利的人文环境。

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给人们提供了文化的开放。

人们在审美选择判断上不再拘泥于风格,逐渐地呈现出了多元化及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