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脓毒血症

合集下载

新生儿脓毒症临床诊断标准评估

新生儿脓毒症临床诊断标准评估

新生儿脓毒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临床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新生儿脓毒症占新生儿死亡病因的30%至50%[1]。

目前血培养阳性为该病诊断公认的金标准,但是血培养方法培养的阳性率低、检测周期长及样品标本易被污染等原因,严重的影响了新生儿脓毒症的检出效率[2]。

因此,如何选择一种简单、方便、检测周期短的新生儿脓毒症的临床诊断方法已引起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关注[3]。

该研究通过对2005年2月—2010年2月来该院接受疑似新生儿脓毒症治疗的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得了一些关于新生儿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院接受疑似新生儿浓度血症治疗的患儿256名,其中男性患儿126名,最高日龄28d,最低日龄1d,平均日龄(15.2±1.1)d;女性患儿130名,最高日龄27岁,最低年月1d,平均日龄(15.1±1.3)d。

这256名患儿中,其中87例新生儿确诊为脓毒血症,剩下的169例新生儿为非脓毒血症,依次分为脓毒血症组和非脓毒血症组。

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见表1。

表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资料汇总统计(x±s)注:两组患儿在性别、日龄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临床观察指标分别以两组新生儿感染中毒症状、I/T、CRP、病理性黄疸、心率异常、TLC异常、PLT、CKMB值作为临床观察指标。

具体指标值为:TLC减少<5×109L-1或增多>20×109L-1;I/T≥1/6;PLT<100×109L-1;CRP≥8mg/L;CK-MB>25mol/L;病理性黄疸,除溶血、病毒性肝炎及G-6-PD缺乏所引起的黄疸;心率<90次/min或>160次/min。

1.2.2分析方法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儿每一项临床观察指标值进行汇总统计,并将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一例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新生儿的护理案例分享讲课

一例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新生儿的护理案例分享讲课
代谢性酸中毒。
入院诊断:新生儿肺炎,肺动脉 高压,新生儿呼吸衰竭,代谢性
酸中毒。
病例介绍
特殊检查结果:血培养示无乳链球菌;血常规示C反应蛋白32mg/L;血 气示pH7.024,乳酸14.1mmol/L;胸片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超 示肺动脉高压。
治疗与预后:患儿入院后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一 共透析6次,每次持续时间为8~16小时。
芬太尼和咪唑安定持续镇痛下,疼痛评分维持在3~6 分,表明镇痛有效果,未发生呼吸抑制及尿潴留。
麻醉药物剂量过大可引起呼吸抑制及尿潴留,剂量不足 镇静及镇痛效果不佳。
每4小时采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评估患儿1 次,观察镇痛药物使用效果。
麻醉药物长期使用,停用时需要逐渐减量,每4小时评 估一次,无戒断综合征的发生。
密切监测病情,每小时记录一次体温。
血液净化期间,患儿的体温正常,肤温 在36.5~37℃之间。
使用血液加温仪,将静脉端血保持 37.5℃,操作时避免过多暴露,以免体 温下降或体温不升。
患儿应置于远红外床中进行持续肤温控 制,温度设置为36.5℃。
注意保暖,每天4次使用体温表监测体温 。
液体平衡的管理
治疗时需使用大量置换液,如果液体配制不严格,容易平 衡失控,导致严重并发症。
严格按医嘱进行配制,在配液和换液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 ,液体现配现用,注意配伍禁忌。
由于患儿是新生儿,对每次抽血及冲管的液体量都进行记 录。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严格记录患儿的尿量及补液量, 注意患儿出入液量是否平衡。
注意患儿电解质和血气指标改变情况,精确记录患儿尿量 。
02
护理评估
入院时评估
• 患儿入院时呼吸不规则、伴进行性加重,有低氧 血症;心率快,有肺动脉高压的表现;血气示代 谢性酸中毒。

新生儿脓毒血症参考PPT

新生儿脓毒血症参考PPT
他血循环动力指标来决定是否进行二次复苏。 • 乳酸水平升高时组织低灌注的标志,建议通过
引导复苏使乳酸恢复至正常水平,以乳酸监测 指导的复苏有更低的死亡率。
新生儿脓毒血症
• 血乳酸水平的预测价值优于氧代谢参数。 • 对尚无低血压但有脓毒性休克风险的患儿,乳
酸水平对鉴别组织低灌注甚为重要。 • 血乳酸与严重sepsis的病死率有关,无论有无器
缺陷:SIRS对脓毒症的诊断没有足够的特异性。 2016脓毒症新定义的重大变化是废除SIRS诊断 标准。
新生儿脓毒血症
Phase 1
Phase 2
Phase 3
1.0定义:SIRS (2项)+感染 (敏感度高,特 异性低)--19922
2.0定义:包括感染、 3.0定义: 因感染引 炎症反应、器官障 起宿主反应失调而导 碍、血流动力学、 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
• 脓毒症就如同多重创伤或急性心梗脑梗一般, 有“黄金时间”,越早诊断,越早期给予抗生 素和复苏输液治疗,存活率越高。
新生儿脓毒血症
• 包括21个方面的内容,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 值。
新生儿脓毒血症
A. 早期复苏 B. 脓毒症筛查及质量提高 C. 诊断 D. 抗生素治疗 E . 控制感染源 F. 液体治疗 G. 血管活性药物 H. 皮质激素 I. 血制品 J. 免疫球蛋白 K. 血液净化
L. 抗凝治疗 M. 机械通气 N. 镇静与止痛 O. 血糖控制 P. 肾脏替代治疗 Q. 碳酸氢钠的使用 R. 静脉血栓的预防 S. 应激性溃疡的预防 T. 营养 U. 制定关怀目标
新生儿脓毒血症
• 治疗与复苏应立即开始 • 低灌注时进行液体复苏,需要在最初3h内输注
至少30ml/kg的晶体液 • 在完成初始液体复苏后,可以由乳酸浓度和其

早产儿脓毒症的临床特点和诊断

早产儿脓毒症的临床特点和诊断

早产儿脓毒症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脓毒症是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存活者可能导致严重不良结局,因此无论出生体重或胎龄如何,医护人员都应高度警惕,对所有疑诊脓毒症的早产儿进行评估和治疗。

定义●新生儿脓毒症,是指发生于新生儿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感染的全身性征象和/或从血流中分离出细菌性病原体。

早产儿脓毒症的分类●早发型脓毒症:出生后数日内出现症状的脓毒症。

对发病时间的定义各不相同,有些专家将早发型脓毒症定义为在出生后不超过72小时发生的血流感染,而其他专家则将早发型脓毒症定义为出生后7日内出现症状的感染。

●晚发型脓毒症:出生数日之后出现症状的脓毒症。

和早发型脓毒症相似,其定义并不统一,起病时间的范围从出生72小时之后到出生7日之后。

发病机制早发型脓毒症:多为垂直传播,可由受污染羊水上行引起,或是在阴道分娩过程中由其母亲下生殖道定植或感染的细菌引起。

因此,母亲患绒毛膜羊膜炎时,新生儿发生脓毒症的风险从1%升高至4%。

母亲本次妊娠中出现GBS菌尿、既往分娩的婴儿有GBS病,以及母亲有GBS定植,均为早发型GBS脓毒症的危险因素。

晚发型脓毒症:晚发型感染可由以下两种机制引起:●母亲垂直传播,导致首先出现新生儿细菌定植,演变为后期的感染。

●水平传播,与医护人员或环境中感染源直接接触所致。

晚发型脓毒症很少与母亲产科并发症有关。

侵入性操作(例如,血管内插管)可导致婴儿完好的皮肤或黏膜受到破坏,增加晚发型感染的风险。

分娩过程中使用产钳或放置电极进行宫内监护,会破坏新生儿皮肤和黏膜的上皮防护屏障。

代谢因素包括缺氧、酸中毒、低体温,以及遗传性代谢异常(如半乳糖血症)可能促进新生儿发生脓毒症的风险和严重程度,因为这些因素会破坏新生儿的宿主防御。

流行病学●新生儿脓毒症的总发病率范围为每1000活产儿中1-5例。

早产儿发生脓毒症的风险较高。

●早发型脓毒症的发病率已下降,主要原因是采取产时抗生素预防减少了GBS感染。

脓毒血症名词解释医学

脓毒血症名词解释医学

脓毒血症名词解释医学1. 疾病定义脓毒血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当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发的急性全身性感染。

2. 病因脓毒血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等。

这些细菌可以存在于人体内部或外部,如皮肤、肠道、呼吸道等部位,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细菌便可能乘虚而入,引发感染。

3. 病理生理当病原体侵入血流后,身体会启动免疫反应,释放各种炎症因子。

这些炎症因子会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发全身性炎症。

如果不能及时控制感染,炎症反应会不断加剧,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4. 临床表现脓毒血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昏迷、休克等症状。

5. 诊断标准脓毒血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

临床特征包括体温过高或过低、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

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指标升高也可能提示脓毒血症。

6. 治疗方案脓毒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 早期识别和去除感染源:如及时处理伤口、清除感染病灶等。

* 抗生素治疗:针对不同病原体选用敏感抗生素。

* 支持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维持电解质平衡等。

* 免疫调节治疗:如使用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

7. 预防措施预防脓毒血症的关键在于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

例如,保持个人卫生、加强营养、适当锻炼等都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同时,及时治疗各种感染病灶也是预防脓毒血症的重要措施。

8. 护理与康复对于脓毒血症患者,护理和康复同样重要。

护理上,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如体温、心率、呼吸等指标。

同时,保持患者舒适,预防并发症发生。

康复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逐步恢复身体功能。

9. 预后与转归脓毒血症的预后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有关。

一般来说,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然而,如果脓毒血症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情可能严重危及生命。

脓毒血症名词解释病理学

脓毒血症名词解释病理学

脓毒血症名词解释病理学
脓毒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也被称为败血症。

它是由于细菌、真菌或病毒等微生物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引起全身炎症反应所导致的。

这种疾病在医学上被认为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情况,需要立即治疗。

脓毒血症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微生物侵入人体后释放出大量的毒素,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这种免疫反应会导致全身性的血
管扩张、血压下降以及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

如果不及时治疗,
脓毒血症可能会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死亡。

在临床上,脓毒血症通常表现为高体温、心率加快、呼吸急促、低血
压和意识障碍等常见的感染性休克表现。

在实验室检查中,患者可能
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计数下降和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的
异常。

治疗脓毒血症的主要方法是使用抗生素和支持性治疗。

抗生素可以杀
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控制感染。

支持性治疗包括液体复苏、
氧气治疗、肾上腺素等药物的使用以及必要的机械通气等措施,以维
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脓毒血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感染性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在临
床实践中,医务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
施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败血症幼儿的症状表现

败血症幼儿的症状表现

败血症幼儿的症状表现
一、概述
新生儿败血病又叫做新生儿脓毒血症,是新生儿时期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未成熟,免疫功能较差,细菌很容易进入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也因为病毒发生感染后很难局限而导致全身广泛炎性反应,病情进展较快。

新生儿败血病可以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

早发型一般在出生后7天内起病,目前虽然医疗技术很先进但是病死率高。

二、步骤/方法:
1、
幼儿在发病初期通常都会出现一些瘀点或者是瘀斑,通常都是跟荨麻疹的症状有一点相似关,关节的症状也是比较明显的,还会出现红肿的症状,严重患者甚至会出现化脓症状。

患者肺部会出现一些浸润脓肿的症状,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2、
幼儿一般通常都会表现为人体尿路感染,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

有的患者还会出现一些心内膜炎。

败血症还会导致幼儿出现炎症等并发症。

发病率也是比较高的,通常都是在医院内感染的。

3、
败血症这种疾病本身没有什么非常明显的症状,畏寒或寒战的现象,重症营养不良和小婴儿可无发热,而且体温会非常的低。

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灰,呼吸短促,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婴幼儿还可出现黄疸。

三、注意事项: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了解败血症的早期症状。

大家在了解了败血症症状后,希望大家都可以做到尽早治疗败血症。

败血症的治疗要采取正确疗法,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还应该积极的配合治疗。

脓毒血症的诊断标准

脓毒血症的诊断标准

脓毒血症的诊断标准
脓毒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常由于细菌感染引起。

它的诊断对于及
时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脓毒血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检测三个方面。

一、临床表现。

脓毒血症患者常常表现为发热、心率增快、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全身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意识改变、皮肤黏膜出血点、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症状。

这些临床表现通常提示着可能存在严重的感染病情,需要引起医生的高度警惕。

二、实验室检查。

脓毒血症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炎症指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方面。

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升高常常提示着感染的存在。

而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升高也是脓毒血症的常见实验室特征。

此外,凝
血功能和肝肾功能的异常也常常提示着病情的严重程度。

三、病原学检测。

脓毒血症的病原学检测是诊断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血培养、病原学PCR检
测等方法,可以明确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药敏情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在进行病原学检测时,需要注意标本的采集方法和培养条件,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脓毒血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检测
三个方面。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各项检查结果,及时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脓毒血症的诊断标准,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最新: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

最新: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

最新: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一.定义脓毒症(SePSiS)是指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原虫等)感染所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其中血液(或者脑脊液等无菌腔隙)能培养出致病菌(包括细菌和真菌)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称败血症(septicemia)o细菌仍是引起新生儿脓毒症的主要病原体,另外,在临床实践中,新生儿科医生更习惯用败血症而非细菌性脓毒症(bacteriasepsis),同时为了与前两版方案保持一致,因此,本共识将沿用败血症这个词,主要讨论细菌性脓毒症这部分内容。

根据发病时间新生儿败血症又被分为EOS及晚发败血症;1ate-onsetsepsis z1OS)o EOS一般发病时间≤3日龄,1OS一般>3日龄。

由于EOS与1OS在高危因素、致病菌乃至治疗上都有差别,故本共识将分别阐述。

二.新生儿败血症的危险因素(-)EOS大多系母体病原菌垂直传播(产前或产时感染)。

1 .早产和(或)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和(或)低出生体重儿是EOS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风险越大。

在美国,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EOS发病率为0.57%o;出生体重1500~2500g的新生儿EOS发病率贝U为1.38%。

;而出生体重<1500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病率高达10.96%o o2 .胎膜早破(prematureruptureOffeta1membranes z PROM)≥18h:PROM常常伴随着早产,79%的EOS患儿母亲有PR0M≥18h的病史。

一方面,PROM可能是母体绒毛膜羊膜炎的表现;另一方面或为病原菌的入侵提供了机会,PROM的母体羊膜腔微生物检出率是胎膜完整的母体羊膜腔微生物检出率的2.3倍。

若羊膜腔内检出GBS,EOS发生的概率为20%,如伴发PROM且母体产时没有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EOS发生概率将上升到33%~50%o3 .羊膜腔内感染:包括羊水、胎盘、绒毛膜感染,在临床上主要是指绒毛膜羊膜炎。

早产儿脓毒血症

早产儿脓毒血症

新生儿脓毒症是一种重症感染性疾病,特 别是早产儿,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若 不能早期诊治,病情常急剧恶化,是新生 儿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其发病隐 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较为困 难。
13
早产儿感染发生率高
• 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 • NICU内各种治疗性干预措施的应用 – 主要为有创性生命支持技术,如留置导 管、使用呼吸机、静脉营养等 • 住院时间的延长 • 相对免疫缺陷
• Na:128.9. mmol/l、 K: 4.69mmol/l 、 CL: 94.0mmol/l • 继续血糖监测:﹥14mmol/l
8
• 诊断:早产儿脓毒血症,感染性性休克?DIC?, • 予舒普深、静脉丙球加强抗感染、扩容、
• 纠酸、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新鲜血浆等支 • 持治疗,病情无好转。
• 初步诊断
3
• • • • •
初步处理措施: 1,入培养箱复温 2,监测生命体征 3,头孢曲松防治感染 4,完善相关检查,对症处理。
4
• 入院后:血常规 Wbc:14.2×109/l 、 N :0.67
• L: 0.37 、 PLT:214×109/l。 • 生化 : TBIL: 69.4mmol/l 、TP: 52 g/l 、 ALT:13.7u/l 、 UREA : 4.05mmol/l、 • Na:135.2 mmol/l、 K: 5.2mmol/l CL 95.9mmol/l 、 Ca1.99mmol/l • 胸片:双肺纹理稍粗。
5
• • • • •
喂养情况: 2-13 : 早奶 5ml q3h 02 -14 :早奶 10ml q3h 02-15—02 -16 :早奶 15ml q3h 02-17:早奶 20ml q3h

儿童脓毒血症诊断标准

儿童脓毒血症诊断标准

儿童脓毒血症诊断标准
儿童脓毒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疾病,临床上应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诊断:
1.临床表现:婴幼儿出现发热、毒血症症状。

大儿童常表现为高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常常存在贫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中性粒细胞增多。

外周血还可检测到微生物或菌毒素。

3.肝、脾、淋巴结肿大。

4.需要血液培养: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细菌,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确定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5.其他:毒血症、足端局部炎症、休克等症状。

以上其中至少需满足两项,才能确诊为儿童脓毒血症。

同时,在诊断脓毒血症时,还需要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

脓毒血症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脓毒血症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脓毒血症的名词解释是什么脓毒血症,又被称为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其特点是在感染源的基础上,全身炎症反应由正常炎症反应失控而引发。

它是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进入体内引起,并且以血液中的感染性物质(也就是细菌或其产物)通过血流散布到全身引起的。

脓毒血症是一种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脓毒血症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个细胞、分子以及途径的相互作用。

其基本过程通常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病原体侵入、感染和增殖、炎症反应、内皮细胞的异常激活和微循环障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器官功能障碍。

在感染发生后,病原体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细菌或其产物通过激活免疫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引发炎症反应,并最终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脓毒血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早期可表现为发热、寒战、全身乏力、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心率增快、呼吸困难、低血压、皮肤和黏膜发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休克和器官功能衰竭。

注意到这些症状的早期迹象非常重要,因为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诊断脓毒血症主要依赖于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

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并辅助实验室检查以确定疾病的发展情况。

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炎症标志物的检测,以及静脉血培养、细菌毒力因子检测等病原学检查。

治疗脓毒血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积极治疗感染病灶,二是控制炎症反应。

治疗感染病灶的方法通常包括手术清创、引流和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来确定,旨在尽快控制感染源。

同时,对于控制炎症反应,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感染药物和抗炎药物,有时会使用免疫调节剂和细胞因子抑制剂等。

虽然脓毒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随着医学的进步,其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完善。

对于患有脓毒血症的患者而言,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于预后至关重要。

因此,对于可疑病例,及早就医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名词解释脓毒血症

名词解释脓毒血症

名词解释脓毒血症脓毒血症(sepsis),又称为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疾病。

它是由细菌、真菌或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将病原体带到全身各器官,并引发炎症反应。

脓毒血症可能对机体产生广泛的影响,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威胁患者的生命。

脓毒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反应,其典型的病理生理改变包括炎症反应、自体免疫反应和凝血功能异常。

当感染引起组织损伤时,炎症反应被激活,释放炎性介质,如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从而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自体免疫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感染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它可能对正常组织产生损害。

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出血和血栓形成两个互相矛盾的情况。

脓毒血症是一种非常严重且有潜在危险的疾病。

患者常常出现全身不适、发热、寒战、快速呼吸、心率增快、低血压等症状。

病情进展后,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异常、肾功能衰竭、肺炎、消化系统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脓毒血症的诊断是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培养、炎症标志物检测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影像学检查和生物标志物检测来进一步评估病情。

治疗脓毒血症的关键是早期干预和积极治疗。

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抗生素治疗、容量复苏、炎症调节、对症支持治疗等。

抗生素是治疗脓毒血症的首选药物,但需要根据血培养结果选择敏感的药物。

容量复苏是通过给予大量静脉液体以纠正低血容量状态,提供足够的氧气和养分。

炎症调节包括控制炎症反应、减轻器官损伤和调节免疫功能等。

对症支持治疗包括维持呼吸功能、心律稳定、液体平衡、营养支持等。

预防脓毒血症的关键在于控制感染源和加强免疫力。

控制感染源包括强调手卫生、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清创伤和留置导管时注意无菌操作等。

加强免疫力包括定期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合理使用抗生素和避免过度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总之,脓毒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疾病,其严重程度和预后取决于早期干预和积极治疗的效果。

儿童脓毒症--PPT课件精选全文

儿童脓毒症--PPT课件精选全文
4. 呼吸:呼吸频率增快2个标准差,或需要机械通气
9/28/2024
.
4
病理生理
炎症反应
有效血容量不足 组织灌注不足
休克 MODS
内皮细胞损害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管内液体及低分子蛋白 渗漏
其主要为分布异常性休克,在儿童常同时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
9/28/2024
.
5
儿童脓毒性休克与成人的区别
• 注意: • 成人脓毒性休克:脓毒症在给予液体复苏后仍无法纠正的持续低血压。 • 儿童脓毒性休克不能以血压为衡量标准。
意识状态正常
CVP 8~12mmHg,中央静脉混合血氧 饱和度(ScvO:)≥70%,心脏指数 (CI)3.3~6.0L/(min·m2)
初始液体复苏时血乳酸增高者,复查 血乳酸至正常水平,血糖和离子钙浓 度维持正常。
9/28/2024
.
14
(二)基本治疗原则
循环支持(C)
激素及血糖维持
液体复苏无效、儿茶酚胺抵抗型休克 连续2次血糖大于10mmol/L 血糖低于2.22mmol/L
高排低阻型休克
意识改变、尿量减少,代酸。
四肢温暖,外周脉搏有力,CRT正常。
心率快,血压降低。
9/28/2024
.
11
脓毒性休克诊断
表4(暖休克与冷休克的临床特点区别)
特征
暖休克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s)
≤2
外周脉搏搏动
有力
皮肤花斑

9/28/2024
.
冷休克 >2 减弱 有
12
治疗
9/28/2024
多巴胺无效时应用肾上腺素 正性肌力:[0.05一0.30ug/(kg· min)] 多巴胺无效:[0.3~ 2.0ug/(kg·min)]

脓毒血症的医学名词解释是什么

脓毒血症的医学名词解释是什么

脓毒血症的医学名词解释是什么脓毒血症,也被称为败血症,是一种严重且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全身炎症反应,可导致多个器官功能失常,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将对脓毒血症的医学名词进行解释,并探讨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脓毒血症是指细菌或其他微生物通过血液途径进入全身,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简称SIRS),并伴随着感染灶存在,表现为组织炎症、血管内皮损伤和凝血异常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脓毒血症的病因主要为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感染来源是细菌感染,如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

其他感染源包括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但较细菌感染较为罕见。

在感染的早期,机体免疫系统会对感染源做出应对。

然而,当感染严重或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感染源的扩散和毒素的释放会引发严重的炎症反应。

这种炎症反应可导致血压下降、组织缺氧、器官功能损害和休克等临床表现。

脓毒血症的症状包括发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低血压和皮肤发绀等,这些症状在其它感染性疾病中也常见。

因此,脓毒血症的诊断是一个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等各方面信息的过程。

为了确诊脓毒血症,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血培养、C-反应蛋白测定和降钙素原测定等。

此外,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扫描和超声检查)也可以帮助评估感染源的位置和范围。

治疗脓毒血症的关键是早期干预,并采取全面的治疗措施。

常见的治疗措施包括抗感染药物、液体复苏和支持性治疗。

抗感染药物应根据感染源和病原体的药敏结果进行选择,以确保有效的杀菌效果。

液体复苏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或血管加压药物来纠正低血压和缺氧状态。

此外,对于伴有器官功能损害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机械通气和肾脏替代治疗等措施。

总之,脓毒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全身炎症反应和多个器官功能失常。

准确诊断和早期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脓毒血症的医学名词解释是什么呢

脓毒血症的医学名词解释是什么呢

脓毒血症的医学名词解释是什么呢脓毒血症,即敗血症(sepsis),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在许多严重感染的情况下会发生。

它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过度反应,导致炎症调节失衡,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脓毒血症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

一旦感染侵入体内,例如细菌、真菌、寄生虫,它们会释放出特定的毒素或产生细胞壁成分。

机体随即通过免疫系统的介导,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

这些炎症介质将在全身循环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全身性炎症反应。

而这些因子的释放可使致病菌通过血液途径进入全身,进一步增加感染的严重程度。

脓毒血症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可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随着炎症的进一步加重,患者可出现全身感染症状,如心率增快、呼吸急促、混乱、低血压、血液酸碱平衡失调等。

全身性炎症反应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病情严重,并可能伴随着多个器官功能损害,如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脑功能损伤等。

早期的诊断和干预对于脓毒血症患者至关重要。

临床医生通常通过依赖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常用的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凝血功能、血乳酸水平等。

其中,血乳酸水平的升高被认为是脓毒血症进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此外,新近的研究发现,血浆前癌细胞外泌体中的miRNA和蛋白质也可能提供脓毒血症的诊断和预后信息。

脓毒血症的治疗通常包括消除感染源、控制感染、纠正液体平衡和支持治疗等。

在抗菌治疗中,临床医生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考虑患者的过敏史和药物耐受性。

同时,積極的容量复苏和液体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循环动力学状态,缓解低血压和器官灌注不足。

若患者出现器官功能障碍,支持治疗如机械呼吸机治疗、升高氧合指数、支持肾脏功能等也是必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
种抗生素,常用一青霉素族和一 氨基糖苷类。 国内因葡萄球菌最常见,故用耐酶青霉素为宜。由于氨 基糖苷类对耳肾有毒性,不易进入脑脊液,在极低出生 体重儿半衰期很长且差别又大,故趋向改用第三代头孢 菌素。 对病原不明的一般患儿可用氨苄青霉索加第 3 代头孢菌 素,对重症患儿尤其是医院出生或院内感染者宜用耐酶 青霉素代替氨苄青霉索,加第 3 代头孢菌素。 明确病原菌、 药敏试验后可停用一种。 如临床疗效满意, 药敏虽不敏感, 亦可不必换药。 一 般疗程 7~14 天,应静脉用药。

4、其他治疗:注意保暖,纠正缺氧。黄疸 较重者应及时光疗以预防核黄疸。肾上腺 皮质激素只用于有感染性休克者,能停早 停。

4、特异性体液免疫 因来自母亲的抗体有抑制作用新生儿产生 抗体能力较弱、较慢;还因缺乏分泌型 IgA, 不能阻止病原体在粘膜上粘附和聚集,故 细菌易由呼吸道及消化道粘膜侵入血循环; 而且免疫系统不成熟,易产生免疫耐受。
临床表现

突出的表现是多发脓肿的形成。发病后出现高 热,烦躁不安、恶心、呕吐、脉快、头痛,嗜 睡,脱水,酸中毒等症状。少数并发中毒性休 克。到了中后期出现皮下多发脓肿,开始为单 个,后呈多发,脓肿初为硬结样,约1周后才 出现波动,此时穿剌物为脓性液。有些病例脓 肿可持续多日不化脓。 此外,在肺、肝、脑、 肾可能出现脏器脓肿,尤以肺脓肿最多见;还 可出现纵隔感染、膈下脓肿等。在本病的后期, 出现黄疸,消耗性病容,消瘦或浮肿,低热, 肝脾肿大,贫血等全身性感染表现。

2.支持疗法:非常重要,一般需静脉补液, 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失调。生后头几天常 有低血钙,如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稀 释性低钠血症应限制液量。休克患者应用 血浆或白蛋白(1g/kg)扩容,纠酸扩容后无 改善可静滴多巴胺(5~20μg/kg· min)。

3、免疫疗法 (1)输中性粒细胞:适用于中 性粒细胞减少尤其是骨髓中中性粒细胞贮 存库衰竭患儿。(2)交换输血。(3)静注免疫 球蛋白(IVIG)可提高 IgG 水平,尤适用于早 产儿。
新生儿脓毒血症
概述

新生儿脓毒血症是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 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并通过血流扩 散至宿主体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 化脓性病灶。


儿科常见的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是感染 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特异性及非特异 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发生感染后易扩散 造成脓毒血症,且常迅速进展呈暴发性多 器官受累,病死率较高。
诊断

对 7 天以内发病者应详细询问有无胎膜早 破、产程延长、羊水混浊发臭、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是否难产、生产时消毒不严、 母有发热等病史。对所有患儿应仔细检查 全身尤其是非暴露部位有无局部感染表现, 有无臀红、脐炎,有无皮肤或牯膜损伤。 有上述病史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一 旦出现精神、食欲欠佳、哭声减弱或体温 异常无法解释时,均应立即作血培养和周 围白细胞检查。

一般表现如精神食欲欠佳,哭声减弱、体 温不稳定等常出现较早,且发展较快、较 重,不需很长时间即可进入不吃、不哭、 不动、面色不好、神萎、嗜睡。体壮儿常 发热,体弱儿、早产儿常体温不升。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培养:应在用抗生素前取周围血做培养, 关键是需严格无菌。采血时间越长,污染机会越多。 2.外周血像:新生儿白细胞总数正常波动范围太大, 尤其是 48 小时内可高达 38×109/L,一周后 5~ 21×109/L。白细胞数<5×109/L 或 100 个中性粒 细胞中杆状核(包括晚幼粒细胞等)≥20 是辅助诊断 本症最简便的方法。 3.C 反应蛋白(cRP)≥15μg/ml、微量法++~+++或乳 胶 CRP>8μg/ml 提示败血症。 4、深部脓液、穿刺液涂片和培养更加可靠。最好 能从耻骨上穿刺做碌液涂片及培养。 5、X线片检查有无肺、肾、脾脓肿。

产后感染:胎儿娩出后,金葡菌迅速定植 脐部、鼻腔,这些金葡菌通过相同质粒谱 证实主要来自医护人员鼻腔并通过其手在 婴儿室传播。除脐部、皮肤外,病原菌亦 可由消化道、呼吸道侵入。近年来医源性 感染增多,病原菌常来自污染的诊疗用品, 如各种导管、插管、雾化器、水槽、暖箱 内水箱中的水等,尤其皮肤、粘膜的完整 性被破坏后,有利表葡菌、铜绿假单胞菌 等机会菌侵入人体内而致病。
发病机制

1、皮肤粘膜屏障功能较差。 2、淋巴结发育不全 缺乏吞噬细菌的过滤作用,常不能将病 原菌局限于局部淋巴结。

3、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不足: 补体、调理素、溶菌酶水平低于成人。 产生γ干扰素(INF-γ),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白介素(IL)-3、 -4、 -6, 胰岛素生长 因子-1(IGF-1)明显低于年长儿和成人。 中 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自然杀伤 (NK)细胞的杀菌能力明显低于成人。
病原学

国内多年来以葡萄球菌最多,其次为大肠 埃希菌等肠道细菌,机会菌感染有所增加, 链球菌一直很少见。但在美国则以链球菌 最多,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肠 杆菌属、葡萄球菌等。
感染途径

一般新生儿脓毒血症发生于产后和产时, 虽然临产前产妇可有多种细菌的菌血症, 如肺炎链球菌菌血症,但其胎儿通常未被 感染,主要由于母亲的免疫功能及胎盘屏 障对胎儿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产时感染:胎膜早破越久,羊水被污染机 会越多;产程过长时,由于胎膜通透性增 高,有利细菌侵入宫内。胎儿在宫内或产 道吸入了污染的羊水或阴道血性分泌物约1 %~4%发生吸入性肺炎再发展为败血症, 大肠埃希菌等肠道杆菌常见,也可有肠球 菌,也可因急产或助产时消毒不严,细菌 从受损皮肤或粘膜侵入血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