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进展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研究进展_程鹏飞
· 40·
林业调查规划
第 34卷
按照区域或国家尺度土壤图上的面积得到碳蓄积总
量 .同时 , 还可以在土壤图上将土壤单元与土壤碳密 度匹配以表现土壤碳蓄积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土壤 类型法也可以利用世界土壤图和全球土壤分类系统 形 成 统 一 估 算 体 系 来 估 算 全 球 碳 蓄 积 量 [ 4] . Franzmeier等人[ 5] 就利用美国中西部 地区 12个州 的 1∶250万的土壤分布图 , 估算了所研究区域的土 壤有机碳 储 量 .Batjes[ 6] 按 经 纬 度 将 全 球 划分 为 259 200个土壤面积单元 , 根 据每个土种分布 、土壤 深度 、土壤容重 、有机碳及砾石含量等数据 , 求出每 个面积单元的土壤平均碳密度 , 最后求和得出全球 的土壤有机碳总 量 .此方 法原理简单 , 数据较易获 取 , 是目前国内外土壤碳储量估算的最常用方法 , 但 土壤类型法需具备详细的各类土壤理化性质数据 , 否则估算精度不高 .未来此方法的研究应采用更详 细 、更准确的土壤类型分布图和土壤属性信息 , 以提 高估测精度 [ 7] . 1.2 生命带研究方法
生物量与蓄积量为基础的地上植物碳储量估算方法能够用于长时期大面积的森林碳储量监测但其不足在于消耗劳动力多并且只能问歇地记录碳储量不能反映出季节和年变化的动态效应同时由于各地区研究的层次时间尺度空间范围和精细程度不同及样地的设置估测的方法等各异使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较差
第 34卷 2009年
第 6期 12月
10倍之多 , 森林碳库发生细微的变化就会对全球气 候系统产生巨 大的影响 [ 1] .因此 , 准 确地估算森林 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变动引起的全球陆地生态系统
碳储量变化受到科学家们的普遍关注 .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包括土壤碳库 、植被碳库
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研究与发展
浅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研究与发展摘要:“碳汇”是近几年森林生态建设围绕的重点,本文通过有关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方面的研究成果,浅论当前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发展的趋势,用以指导今后在森林生态系统方面的碳汇工作。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研究发展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co2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与之相反的,向大气中排放co2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就称为“碳源”。
林业碳汇是指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固定大气中co2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政策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发挥森林作用的核心之义,就是要努力减少由于森林破坏引起的co2排放,增加森林碳汇,抵销工业co2排放,从而减少大气中的含量co2。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t 碳,其中1.15万亿t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占46%。
实践表明,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各种努力中,林业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集中反映在:增强碳吸收、碳替代和保护碳储存。
1 当前森林生态系统减缓全球变暖的作用根据我国第七次(2004—2008年)森林资源清查及森林资源状况的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hm2,森林覆盖率20.36%,活立木总蓄积149.13亿m3,森林蓄积137.21亿m3;人工林保存面积6168.84万hm2,占有林地面积的34.01%,蓄积19.61亿m3;森林植被总碳蓄量78.11亿t,年生态服务功能价值10.01万亿元。
我国森林面积列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列世界第6位。
近年来,co2排放量升高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许多科学家对陆地生态系统中碳平衡以及碳存储和分布的关注[1]。
据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外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森林作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在全球碳平衡及潜在的碳储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重要有机体,它维持的碳库占全球总碳库的46.3%,森林植被部分维持的碳库占全球植被碳库的77.1%,土壤碳贮量约占世界陆地土壤总碳库的73% [2]。
更新期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分布
( 0~ 10 c , co n dfr 4 3 0 m) acu t .6%.T ecro t ae ie n ra s eep s i l rl e ebo e o3 h ab ns rgsi df r t gn r oiv y e t t t i o n fe o w te a d o h —
50 8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2 4卷
森林 本身 维 持着 巨大 的碳 库 ( 占全 球 植 被 碳 约
库的8 6% 以上 ) , … 同时 也维 持着 巨大 的 土壤 碳 库 ( 占全球 土 壤碳 库 的 7 % ) 约 3 。j 。森 林 生 态 系 统
2 研 究方 法
2 1 橡 胶树 不 同器 官生物 量测 定 . 本 试验 研究 对 象 为处 于更 新 阶段 的 3 O年 橡 胶 树无 性 系 P 0 工 林 , R17人 平均 树 高 2 .6 m, 均胸 18 平 径 3 .7 a 割 龄为 2 0 0 m, 2年 。在 样 地 ( m ) 2 h 内设 置
ma so o r s o d n r a s h e t n c u l td t e h g e t a b n s r g n o rs d 5 . 4 s fc re p n i g og n .T r k a c mu ae ih s c o t a e a d c mp e 5 6 % o a b n u h r o i fc o r s r g n a o e r u d a b r t a ei b v go n o. o r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估算研究进展
第一作者 : 张玮辛( 9 8 ), 林业工程师 , 16 - 男, 主要研 究方 向为林业生态 。E m i:5 1 36 2 q CB。 — a 167 2 4 @q .O l
通 讯 作 者 : 永 东 , - i:gk@ 13 ci。 周 Ema dls 6 . o l n
张玮辛等 : 我 国森林生态 系统植被碳储量估算研究进展
Z o ogog h uY n d n
H a gQ a l 。 u n ini n
Z o og e huY nw n
MoL oi uj n a
( .Zj eerhIstt o o s y eu n G agog 57 0 ; .D nga eerhIstt o F rsy 1 inR sa ntu f r t ,H y a , u ndn , 4 0 2 ogunR sa ntue f oet ) i c i e F er 1 c i r
林和抚 育 、 林龄 、 型种类 等对植被 碳储 量 的影 响。针 对植被 碳储 量估 算存在 的 问题 , 资源 清查 、 算方 法 林 从 估 等 方面提 出解 决途径 。 关键 词 森林 生 态 系统 碳 储 量 有机 碳 密度 中图分类 号 :¥ 1 .5 7 8 5 文献标识 码 : 文章编 号 : 0 4 2 ( 0 2 0 A 1 6— 4 7 2 1 ) 4—0 5 0 0 0 0— 6
广 东 林 业 科 技
21 0 2年第 2 8卷第 4期
我 国森 林 生态 系统 植 被碳 储 量 估 算 研 究 进 展
张玮 辛 周 永东 黄倩 琳
广东河源
周 永 文
莫 罗 坚
( .广东省紫金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1
5 70 ; .广东省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14 0 2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是不争的事实,到2005年,大气中CO2的浓度已经由工业革命前的280 mg/kg升到379 mg/kg,2005年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65万年以来浓度的自然变化范围(180~330 mg/kg),最近100年(1906—2005年)来,全球地表温度已上升了0.74 ℃。
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变化将对农牧业生产、水资源、海岸带资源环境、森林生态系统、人体健康和各地区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威胁着人类生存[1]。
1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随着气候变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际上广大学者的重视,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森林不仅具有调节区域生态环境的功能,而且在全球碳平衡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储存了10 000亿t有机碳,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2/3以上[2]。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有机物的形式固定到植物体和土壤中,在一定时期内起到减少温室气体积累的作用,因此在温室气体减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森林碳汇也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得到广泛重视,巴厘岛国际气候变化大会开始把森林问题作为一个主题纳入气候谈判,《京都议定书》规定的4种温室气体的减排方式中,2种与森林有直接的关系,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固定的部分和通过采用绿色开发机制(CDM)来减排,清洁发展机制(CDM)的造林、再造林项目和森林管理等活动允许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来抵消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所有这些工作必须建立在量化森林碳储量的工作基础之上,通过量化森林碳储量来评价不同类型的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为碳循环的研究和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和土地利用提供相关数据依据,关注量化森林碳储量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概述
固碳功能是指森林生态系统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固定在植被和 土壤中的能力。而碳储量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中积累的有机碳的总量,包括植被、 土壤和枯枝落叶等。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和碳储量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维护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方法
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森林生态系统中植被和土壤的碳含量,结合相关生态 学理论,推算出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和碳储量。直接测量法精确度高,但工 作量大,需要大量样地和样本。
总之,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研究在取得一定成果的仍面临数据质量、机制 理解等问题与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多学科方法和技术手段, 提高研究精度和深度,以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谢谢观看
在研究数据来源方面,主要包括卫星遥感数据、地面实测数据以及模型模拟 数据等。其中,卫星遥感数据能够大范围、周期性地获取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 信息,是研究森林碳储量的重要数据来源。地面实测数据则通过设置样地、测定 生物量等手段,为森林碳储量的研究提供详细的空间信息。模型模拟数据通过对 生态系统的模拟,预测不同情景下的碳储量变化。
参考内容二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与储量研究 逐渐受到广泛。本次演示旨在综述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研究现状、方法、数据 来源、研究结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固碳减排的重要作用。 目前,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直接 测量方法包括生物量法、涡度相关法等,能够直接获取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数 据。而间接测量方法则通过遥感技术、GIS技术等,反演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分布。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 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意义及国内外进展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是不争的事实,到2005年,大气中CO 2的浓度已经由工业革命前的280mg/kg 升到379mg/kg ,2005年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65万年以来浓度的自然变化范围(180~330mg/kg ),最近100年(1906—2005年)来,全球地表温度已上升了0.74℃。
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变化将对农牧业生产、水资源、海岸带资源环境、森林生态系统、人体健康和各地区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威胁着人类生存[1]。
1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随着气候变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际上广大学者的重视,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森林不仅具有调节区域生态环境的功能,而且在全球碳平衡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储存了10000亿t 有机碳,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2/3以上[2]。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有机物的形式固定到植物体和土壤中,在一定时期内起到减少温室气体积累的作用,因此在温室气体减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森林碳汇也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得到广泛重视,巴厘岛国际气候变化大会开始把森林问题作为一个主题纳入气候谈判,《京都议定书》规定的4种温室气体的减排方式中,2种与森林有直接的关系,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固定的部分和通过采用绿色开发机制(CDM )来减排,清洁发展机制(CDM )的造林、再造林项目和森林管理等活动允许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来抵消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所有这些工作必须建立在量化森林碳储量的工作基础之上,通过量化森林碳储量来评价不同类型的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为碳循环的研究和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和土地利用提供相关数据依据,关注量化森林碳储量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引起了碳循环研究的兴起,近些年,大量学者投入到碳储量的研究队伍,研究范围既有区域性小斑块和生态系统,也涉及森林群落。
最新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固碳能力研究进展-精品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固碳能力研究进展森林土壤是全球碳循环中一个巨大的碳汇,近一半森林植被固定的CO2,以地上或地下凋落物的形式进入土壤,形成较为稳定的SOC 库。
植被、气候、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等自然和人为因素,不仅影响森林植物光合碳固定能力,也影响输入到土壤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质量和数量,进而对SOC的积累和分解速率进行控制,调控土壤碳源、汇、库功能和动态[1]。
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可导致森林土壤变成大的碳源,增加大气中的CO2浓度,加剧全球气候温室效应。
改造森林为农田,就会减少SOC 的来源、升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增加土壤碳的释放量,降低土壤碳库储量和碳汇功能。
土壤作为一个巨大的碳源,退耕还林、营建防护林等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可增加土壤SOC 储量。
[2]林业活动在减缓气候变暖的各种活动中,都表现出保护碳储存、增强碳吸收和碳替代等能力。
2 人工林碳汇功能的研究进展森林碳汇的载体是森林,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能够有效增加森林碳汇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
据上世纪80年代初国外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全球碳平衡及潜在的碳储存中,作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森林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已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重要有机体,它维持的碳库占全球总碳库的46.3%,土壤碳储量约占世界陆地土壤总碳库的73%,森林植被部分维持的碳库占全球植被碳库的77.1%。
森林通过生长从大气中吸收储存大量的CO2,其存储能力取决于森林类型、种类组成、林龄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近年来,由于CO2排放量的升高而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再次引起了许多科学家对陆地生态系统中碳平衡以及碳存储和分布的关注。
为了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以达到减缓全球变暖速度的目的,利用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来积累有机碳是许多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通过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和森林生产力这两个方面来增加森林蓄积量,从而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当前,能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一项有效措施就是营建人工林,既能改变土地的退化过程,又能增强对大气CO2的吸收。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变化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变化森林,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生态服务,还在调节全球气候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时空变化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热点话题。
要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变化,首先得清楚什么是碳储量。
简单来说,碳储量就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储存的碳的总量。
这些碳主要存在于树木的枝干、树叶、根系,以及土壤中的有机物等部分。
在时间尺度上,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并非一成不变。
从长期来看,森林的生长和演替过程会对碳储量产生显著影响。
在森林的早期阶段,树木生长迅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储存起来,此时碳储量逐渐增加。
随着森林的成熟,树木生长速度放缓,碳的吸收和储存速度也会相应减慢。
然而,如果森林遭受火灾、病虫害、砍伐等干扰,大量的碳会被释放到大气中,导致碳储量急剧减少。
除了自然的生长和干扰过程,人类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使得全球森林面积大幅减少,从而导致大量的碳被释放。
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森林保护和造林活动有所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森林的碳储量。
从空间分布上看,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般来说,热带雨林地区由于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旺盛的光合作用,碳储量相对较高。
例如亚马逊热带雨林,它被誉为“地球之肺”,储存了大量的碳。
而在一些高纬度地区和干旱地区,森林的生长条件相对较差,碳储量相对较低。
在同一地区,不同类型的森林其碳储量也有所不同。
例如,阔叶林通常比针叶林具有更高的碳储量,这是因为阔叶林的生长速度较快,生物量较大。
此外,森林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等因素也会影响碳储量的空间分布。
为了准确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比如,通过实地测量树木的胸径、高度等参数,结合模型计算碳储量;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的森林信息,监测森林的面积和生长状况;分析土壤样本,了解土壤中碳的含量和变化。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西北植物学报Κ2005Κ25;4ΓΠ835—843A ctaB ot.B orea l.-O cciden t.S in.文章编号Π100024025;2005Γ0420835209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的研究方法及进展Ξ刘 华Κ雷瑞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Κ陕西杨陵712100Γ摘 要Π森林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Λ从现存生物量的角度出发Κ综述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及手段Κ以及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Κ并从实际情况出发探讨我国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Λ关键词Π碳储量Μ碳平衡Μ森林生态系统中图分类号ΠS718.55+4 文献标识码ΠAResearch M ethods and Advances of Carbon Storage andBa lance i n Forest Ecosystem s of Ch i naL I U H uaΚL E I R u i2de;Co llege of R esource and Environm entΚN o rthw est Sci2T ech U niversity of A griculture and Fo restryΚYanglingΚShaanxi712100ΚCh inaΓAbstractΠFo rests p lay a very i m po rtan t ro le in global carbon cycle.In ligh t of ex tan t b i om assesΚthe paper summ arizes m ajo r research m ethods and m easu res adop ted in studying carbon sto rage and balance in fo rest eco system s of Ch inaΚand research trends in these fields as w ell as p ractically discu ssing developm en tal tendencies and som e u rgen t p rob lem s in the fu tu re researches of the fields in ter m s of the realities of Ch ina.Key wordsΠcarbon sto rageΜcarbon balanceΜfo rest eco system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Κ它不仅具有改善和维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功能Κ而且在全球碳平衡中起着巨大的作用Λ这是因为它储存了陆地生物圈有机碳地上部分的76%~98%[1Κ2]和地下部分的40%[3]Λ碳平衡的研究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研究热点ΚCO2作为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Κ也首当其冲成为关注的焦点Λ碳是生命物质中的主要元素之一Κ是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Λ与其它陆地生态系统相比Κ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Κ每年固定的碳约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2 3[4]Κ成为生物圈中对地球初级生产的最大贡献者Λ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由1998年的13.92%[5]增加到2004年的16.55%Κ随着植树造林步伐的加快和森林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Κ预计到2010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将会达到20.3%Κ到2050提高到26%[6]Λ因此Κ有关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Κ相关的工作已做了很Ξ收稿日期Π2004207204Μ修改稿收到日期Π2004210218基金项目Π国家林业局:十五Φ重点项目;200124Γ作者简介Π刘 华;1976-ΓΚ女;蒙古族ΓΚ博士研究生Κ主要从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森林碳通量及景观生态学方面的研究Λ多[1Κ7~22]Κ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方法Λ归结起来Κ主要分两大类Π一类是利用微气象原理和技术测定CO2通量的方法Λ国外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此方法Κ建立了150多个观测站Μ为了使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国际接轨Κ中国科学院[23]于2002年正式启动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观测项目Κ在长白山、千烟洲、鼎湖山和西双版纳设立了4个典型森林生态系统CO2通量定位观测站[24Κ25]Κ具体测定原理见文献[24~27]Λ另一类是与生物量紧密相关的反映碳累积量的现存生物量清查方法Λ我国有许多专家和学者对该系统进行了研究Κ但由于所研究的群落、林分以及所选尺度的大小不同Κ对碳储量和碳平衡估算的结果也有一定的差异Λ因此Κ本文着重就与生物量相关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平衡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整理Λ1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以蓄积量和生物量为主要调查因子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样地调查资料是森林资源数据收集和整理的主要来源Λ研究表明Κ某一森林类型的生物量与其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蓄积量、林龄等Γ有着密切的联系[28]Λ在我国Κ林业调查分国家森林资源清查;又称一类清查Γ、规划设计调查;又称二类清查Γ和作业设计调查三大类Λ自建国以来Κ分别于1950~1962年、1973~1976年;第一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Γ、1977~1981年;第二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Γ、1984~1988年;第三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Γ、1989~1993年;第四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Γ和1994~1998年;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Γ6个时段已进行了全国范围的森林资源清查和复查工作Κ取得了包括人工林和天然林在内的大量的森林资源资料Λ而且Κ森林清查的对象是从幼小到成熟林木的几乎所有的森林类型Λ具有分布范围广Κ测量因子易获得和时间连续性强的优点Λ2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的研究过程与方法 基于生物量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估算是利用生物量和干物质中碳含量的乘积得来的Κ是由植被;包括树木和非乔木Γ、枯落物和土壤三部分组成Κ其大小决定于植被类型、林分面积、立地条件、自然环境等方面Λ其碳平衡过程主要是植物从大气中吸收CO2Κ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有机化合物并固定在各器官如叶、干、枝、根和繁殖器官上Κ用于生物呼吸以维持树木生长、林龄增长等生命活动Κ同时树木死亡、自然凋落物和土壤碳分解也是释放CO2的主要途径[22]Λ2.1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研究目前Κ我国对森林碳储量的估计Κ无论在森林群落或森林生态系统尺度上还是在区域、国家尺度上Κ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测定森林植被的生产量与生物现存量再乘以生物量中碳元素的含量推算而得Λ因此Κ森林群落的生物量及其组成树种的含碳率是研究森林碳储量的关键因子[29]Λ我国森林生物量最早的测定是由潘维俦、冯宗炜、李文华等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30Κ31]开始进行的Λ现已报道的相关研究资料比较丰富Κ但由于不同的研究者所选的研究地点、森林类型、研究尺度大小以及生物量测定方法的不同Κ使得碳储量的估算方法和结果也有一定的差异Λ具体研究方法见表1和表2Λ碳含量的数值大小也是引起碳储量估算差异不容忽视的因素Λ由于植物既有低碳组织Κ又有高碳组织Κ国际上常用的树木碳含量值为0.45~0.50[32]Λ而对某些森林群落组成树种的碳含量的直接测定也有报道[12Κ29Κ33~35];表3ΓΛ2.2 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的研究方法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包括碳输入和碳输出两个过程Λ碳的输入主要是植被对CO2的固定Κ碳的输出包括群落呼吸作用、凋落物和土壤碳的分解作用释放CO2的过程Λ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如图1所示Λ图1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F ig.1 Carbon cycle in fo rest eco system s638西 北 植 物 学 报25卷表1 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研究方法T able1 M ethods in bi om ass researches of fo rest eco system s生物量B i om ass研究方法及来源R esearch m ethod and o rigin森林类型Fo rest type特点Feature地上部分平均生物量法皆伐法[34Κ36]青海云杉、刺槐、水杉、柳杉、热带山地雨林、测定精度高Κ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Κ对森林的破坏性大Λ在热带地区森林生物量的测定中可以取得客观的数据Λ相对生长法[37~40]杉木、马尾松、兴安落叶松、青冈、长白山温带森林、暖温带针叶林、西南硬叶常绿阔叶林、天山云杉、峨嵋冷杉利用林木易测因子来推算难于测定的林木生物量Κ从而减少测定生物量的外业工作Λ可以进行大尺度森林生物量的估算Λ对估计同类林分的生物量Κ有一定的精度Λ但是由于实测资料较少Κ而且在进行实地测量时Κ又往往选择林分生长较好的地段为样地Κ其生物量都较高Κ从而使得平均生物量偏大[16]Λ材积源生物量法[41]热带山地雨林是推算大尺度森林生物量的简易方法Κ但不能精确估算Λ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9Κ17Κ30Κ42]杉木、马尾松、云南松、华山松、落叶松、红杉、云杉、冷杉、油松、柏木、柳杉、铁杉、水杉、桦木、椴、栎、热带林、常绿阔叶林、桉树、阔叶混交林、杂木、疏林及灌木、兴安落叶松克服了材积源方法的不足Κ也弥补了平均生物量法所带来的人为的差异Μ实现了由样地调查向区域推算的尺度转换Κ可以对区域尺度的森林生物量进行估算Λ由于样本数少Κ对桦木、栎类、桉树等建立的生物量与蓄积量的线形关系还存在争议[43]Λ基于此ΚZHOU等克服了样本容量小的缺点Κ建立了兴安落叶松生物量与蓄积量的双曲线模型Κ但不能确定是否适合其它类型的森林生物量的估算[44]Λ枯落物网袋法[48Κ49]平衡法[50]青海云杉、山地雨林、常绿阔叶林、红松林、峨嵋冷杉等黄土高原刺槐林是目前枯落物实测的唯一较好的方法Κ其准确性易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Κ且费时费力Λ利用林分类型的生物量模型进行推算Κ可反映历史水平Κ弥补了网袋法的不足Λ根系挖掘法 收获法[34]钻土芯法[15Κ48Κ51]挖掘法结合取土柱法[36]青海云杉、红松、冷杉等阔叶红松林、云冷杉林、岳桦林刺槐、水杉、柳杉这是最常用、古老的测定根系生物量的方法Κ测定方法及所需工具简单Κ需要大量人力Κ测定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比较精确Κ但很难进行时间动态的跟踪[52]Λ该方法是目前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Κ主要适用于对细根的研究Κ对根的分枝格局及粗根的生物量测定误差较大Κ但结果的可信度较高[52]Λ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Κ合理结合上述两种方法表2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研究方法T able2 R esearch m ethods of carbon sto rages of fo rest eco system s计算公式Fo r m ula碳含量C content研究尺度范围R esearch item文献来源O rigin of references生物量×碳含量0.45~0.50植被、凋落物、根系[7Κ11]生物量×碳含量燃烧法测定C含量加权后的系数植被、凋落物、根系[10Κ45]T c=;aV+bΓ・Cc0.50植被[9Κ17Κ30] T c=B t×Cc0.50植被[53]T c=V・D・SB・BT・;1+TDΓ・Cc0.45森林群落;包括林下植被Γ[1] T c=V・B’・Cc0.45植被[46] Sc=D s・H・C・Cc・S0.58土壤[47]注ΠT cΠ森林群落;包括林下植被Γ碳储量ΜaΚbΠ常数ΜVΠ森林类型或省市的森林蓄积量;m3ΓΜB tΠ森林植被的宗生物量ΜCcΠ植被、凋落物、根系及土壤中C含量值ΜDΠ树干密度;m g・m-3ΓΜSBΠ各龄级各森林类型的林木树干与乔木层生物量的比值ΜBTΠ乔木层和群落生物量的比值ΜT cΠ森林植被碳储量ΜB’Π增加单位蓄积量时Κ某森林类型生物量的平均增加值ΜScΠ土壤碳储量ΜD sΠ土壤容重ΜHΠ采样深度ΜCΠ土壤有机质百分含量ΜSΠ面积Λ表3 不同森林类型的平均碳含量及测定方法T able3 Carbon content and deter m inati on m ethods of different types of fo rests in Ch ina森林类型Fo rest type平均碳含量M ean content of C测定方法D eter m inati on m ethod文献来源O rigin of references辽东栎Q uercus liaotung ensis0.4761干烧法[29]白桦B etu la p laty p hy lla0.5008干烧法[29]山杨P op u lus d av id iana0.4859干烧法[29]油松P inus tabu laef orm is0.5030干烧法[29]侧柏P la ty clad us orientalis0.5030干烧法[29]华北落叶松L arix p rincip is2rup p rech tii0.5097干烧法[29]红皮云杉P icea kora iensis0.5111干烧法[29]青海云杉P.crassif olia0.5212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34]栎林Q uercus fo rest0.4991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21]杉木Cunning ham ia lanceola ta0.4930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21]火炬松P inus tead a0.5448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21]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T rop.M nd p ri m ary rain fo rest0.5487重铬酸钾2硫酸氧化湿烧法[12]热带山地雨林更新林T rop.M nd regenerative rain fo rest0.5198重铬酸钾2硫酸氧化湿烧法[12]马尾松P inus m assoniana0.5446重铬酸钾外加热法[36]刺槐R obin ia p seud oacacia0.42-[46]杨类P op u lus sp.0.51-[46]7384期刘 华Κ等Π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的研究方法及进展2.2.1 森林碳的固定 大气中能进行全球循环的CO2气体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是森林固碳的两个基本前提Λ碳的积累作用并不是线性的Λ早期的碳积累作用较快Κ随着树木逐渐趋于成熟Κ固碳速度也将有所下降Κ直到树木的年呼吸速率与年碳吸收相等时为止[54]Λ因此Κ通过测定树木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叶面积指数Κ根据植物种群结构参数Κ可以推算出林地光合作用固定的C量[59]Λ净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的测定现在普遍使用的仪器是便携式CO2分析仪Λ此外Κ还可以利用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所获得的林地生物量的变化计算C的积累Λ2.2.2 群落的呼吸作用 森林群落的呼吸量的测定中因累加法最便于操作而被广泛使用Λ具体方法是将林木伐倒后Κ分别对不同器官和同一器官的不同直径部位;对非同化器官而言ΓΚ利用碱;KOHΓ吸收法进行呼吸的测定Κ然后累加[56Κ57]Λ另一种方法是利用非同化器官的直径级与长度的关系Κ确立呼吸速率与直径间的数量关系Κ推导出林木呼吸速率的计算模型[56]Λ目前Κ利用便携式红外CO2分析仪Κ测定树木各器官不同部位的呼吸速率Κ并通过建立各器官大小与呼吸速率之间的关系Κ推算单株总体的呼吸速率以及整个群落的呼吸消耗量是普遍采用的方法[55]Λ2.2.3 凋落物和土壤碳的释放 常用的测定方法是用密闭碱液吸收法[57]Λ近年来Κ利用红外CO2气体分析仪进行测定也是比较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58]Λ对于大尺度的研究Κ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推算土壤的呼吸值Λ杨昕等[83]利用实测资料建立了一套直接计算土壤呼吸的公式ΚRR=N PP CΚ其中RRΠ土壤异氧呼吸量ΚN PPΠ植被的净初级生产力ΚCΠ土壤碳密度Λ在实验条件如试验仪器不足的情况下采用某些可测定的指标Κ建立其与土壤呼吸间的定量关系Κ如A T P含量Κ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研究方法Λ3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Λ在1997年京都会议以后Κ如何精确定量评估森林作为温室效应气体CO2的吸收源和库的作用Κ及如何准确阐明森林作为CO2吸收源的问题已不仅是全球生态学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Κ同时也成为满足京都议定书制定的CO2排放目标的迫切需要Λ中国的森林主要分布于中纬度或温带及亚热带地区Κ寒温带及热带较少Λ其中Κ人工林居世界第一Κ已成林的人工林面积约3425万hm2[54]Κ其中80%以上为中、幼林和近熟林[53]Κ因此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作用是不容忽视的Λ目前Κ我国对有关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Κ但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出了非常有意义的工作Λ方精云等[9]基于中国近50年来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对中国森林植被地上部分碳库及时空变化作了大尺度的研究探讨Λ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Κ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引起森林资源大规模地开发利用是造成中国森林生物碳储量较大幅度的下降的主要原因Μ此后Κ由于人工林面积的迅速扩大Κ森林碳储量又开始回升Λ据此推算Κ最近20年来Κ中国森林碳的平均累积量为0.021Pg C aΚ起到了碳汇的作用ΛStreets等[60]研究指出Κ中国森林对大气CO2的净吸收已从1990年的0.098Pg C a升高到2000年的0.112Pg C aΛ王效科等[1Κ61]以各林龄级森林类型为统计单元Κ得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C储量为3.255~3.724PgCΜ不同龄级的森林植物碳密度差别较明显Κ且碳密度的分布与人口密度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Κ这说明人为干扰对森林植被C密度的影响远高于气候等自然因素Λ除了上述的一些总体研究外Κ我国许多学者还对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不同森林类型的碳储量及碳平衡进行了详细研究Λ如Π李意德、吴仲民等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的生物量测定[41]、群落生产力[45]、群落[57]、土壤和凋落物的呼吸[58]、林地土壤碳储量和CO2的排放[67]、近冠层CO2通量特征[63]、皆伐对C库的影响[12]以及生态系统碳平衡[10]等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工作Λ田大伦、项文化等利用定位观测数据Κ对会同森林定位站杉木人工林的生物量[64~66]、碳密度、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67]和碳平衡[68]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Λ陈存根、刘建军等对秦岭定位站油松、锐齿栎等主要森林类型的生物量和生产力[69]、土壤呼吸[70]、土壤和根系及土壤碳循环[71~73]方面做了详细的研究Λ此外Κ许多研究者自20世纪80年代初也已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74~76]、凋落物及养分含量[77]、倒木贮量[78Κ79]、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地下C贮量[15Κ35Κ80]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Λ在我国的许多省区也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Κ如山东省[46]、青藏高原[14]、海南岛[81]、湖北宜昌[82]、四川贡嘎山[40Κ59]等Λ虽然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如上所述的一838西 北 植 物 学 报25卷些预期结果Κ但在基于生物量的森林碳储量的估算上Κ不同的研究结果间仍存在一定的差异Κ无法确切反映出森林生态系统的现实状况ΛFang 等[9]估算的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为4.63Pg Κ略高于赵敏[53]等的估算值3.778Pg Κ王效科[1]等的估算结果为3.255~3.724PgC Κ低于上述两者的Κ这主要源于所采用的方法和选择的参数值有别Λ马钦彦等[29]通过对不同森林类型碳含量的研究表明Κ以0.5作为碳转换系数估算碳储量的结果优于以0.45作为转换系数的估算结果Λ更准确地估算应该是分森林类型采用不同的碳含量值Λ王绍强等[5]通过对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的不同研究进行比较Κ认为导致植被碳储量估算出现较大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自然植被类型划分上的不同引起的面积差异Λ这说明碳储量的估测还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Λ总的研究结果表明Κ我国森林碳储量主要集中于云杉林、冷杉林、落叶松林、栎类林、桦木林、硬叶阔叶林和阔叶混交林7个林分类型中[19]Λ森林生态系统的总碳库为28.12Gt Λ其中Κ土壤碳库为21.02Gt Κ占总量的74.6%Μ植被碳库为6.20Gt Κ占总量的22.2%Μ凋落物层的碳储量为0.892Gt Κ占总量的3.2%Λ森林生态系统;包括植被、凋落物、土壤Γ平均碳密度是258.83t ・hm -2Λ热带森林净固碳力是最高Κ暖温性针叶林也较高Κ可能是由于我国暖温性针叶林和热带林多为次生林Κ其中幼龄林和中龄林所占比例较大而导致的[54]Λ4 展 望中国是人口大国Κ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增长期Κ生产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Κ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Λ这必将会给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Λ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Κ国家推出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及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野生动植物及生态区保护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六大生态建设工程Κ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永续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Λ由此也可见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任重而道远Λ在当前深入研究全球变化的背景下Κ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的研究应该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不断改进和完善Κ进而使研究结果尽最大可能真实地反映出自然状况Κ为准确预测未来提供科学依据Λ资源清查资料是基于生物量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的研究基础Κ受到研究者的普遍接受和应用Λ因此在具体的研究方法和采取的技术手段上将更为细致Κ并具有先进性Λ由于我国的森林类型复杂多样Κ有很强的地带性分布规律Λ在选择研究尺度及研究方法上应该分别对待Κ对不同地区不同的森林类型或树种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Κ得出不同地域不同森林类型的碳储量和碳密度Κ为全国或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的估测增加精确性和可信度Λ关键要在传统调查方法指标的基础上Κ增加不同植被类型中不同层次碳动态的跟踪调查和复查Λ而且一些估算模型也应由静态或经验模型向动态或过程模型转变[26]Λ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Κ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手段也在逐渐向数字化转变Κ调查技术手段向精度高、速度快、成本低和连续化的方向发展Λ借助中高分辨率的卫星数据并有机结合:3S Φ技术是未来资源清查发展的主流方向Κ因为卫星遥感具有丰富的信息和实时数据处理与传输能力Κ可以监测森林资源现状及消长变化情况Κ而且对人迹稀少、常规方法难以调查的地区;如西藏Γ更显其威力ΚGPS 可用于样地野外定位及区域边界和面积的测定Κ加之G IS 对空间属性的强大分析功能Κ这样可提高调查精度Κ又减少经费投入和劳动强度Λ比如Κ根据一些统计和样方实测数据Κ利用G IS 探讨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碳循环的过程和碳平衡进行动态跟踪等等Λ这些工作为今后全面研究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以及在全球碳平衡中的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Λ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动态变化的系统Κ现在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的方法各有偏重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Λ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提倡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Κ而且也倡导多学科研究人才的介入与联合Κ使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Λ参考文献Π[1] W AN G X K ;王效科ΓΚFEN G ZW ;冯宗炜ΓΚOU YAN G Z Y ;欧阳志云Γ.V egetati on carbon sto rage and density of fo rest eco system s in Ch ina [J ].Ch inese J ou rna l of A pp lied E 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ΓΚ2001Κ12;1ΓΠ13-16;in Ch inese Γ.9384期刘 华Κ等Π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的研究方法及进展048西 北 植 物 学 报25卷[2] FAN G J Y;方精云Γ.Fo rest bi om ass carbon poo l of m iddle and h igh latitudes in the no rth hem isphere is p robably m uch s m aller thanp resent esti m ates[J].A cta P hy toecolog ica S in ica;植物生态学报ΓΚ2000Κ24;5ΓΠ635-638;in Ch ineseΓ.[3] M A I H I YΚBALDOCCH I D DΚJA RV IS P G.T he carbon balance of trop icalΚtemperate and bo real fo rests[J].P lan t Cell andE nv iro m en tΚ1999Κ22Π715-740.[4] KRAM ER P J.Carbon di oxide concentrati onΚpho to synthesisΚand dry m atter p roducti on[J].B io S cienceΚ1981Κ31Π29-33.[5] W AN G S Q;王绍强ΓΚZHOU C H;周成虎ΓΚLUO C W;罗承文Γ.Studying carbon sto rage spatial distributi on of terrestrial naturalvegetati on in Ch ina[J].P rog ress in Geog rap hy;地理科学进展ΓΚ1999Κ18;3ΓΠ238-244;in Ch ineseΓ.[6] KAN G H N;康惠宁ΓΚM A Q Y;马钦彦ΓΚYUAN J Z;袁嘉祖Γ.E sti m ati on of carbon sink functi on of fo rests in Ch ina[J].Ch ineseJ ou rna l of A pp lied E cology;应用生态学报ΓΚ1996Κ7;3ΓΠ230-234;in Ch ineseΓ.[7] FAN G J Y;方精云ΓΚCH EN A P;陈安平Γ.D ynam ics fo rest bi om ass carbon poo ls in Ch ina and their significance[J].A cta B otan icaS in ica;植物学报ΓΚ2001Κ43;9ΓΠ967-973;in Ch ineseΓ.[8] FAN G J YΚP I AO S LΚTAN G ZH YΚPEN G CH HΚJ I WΚALAN K KΚM EL I NDA D S.Internati onal V ariability in N et P ri m aryP roducti on and P reci p itati on[J].S cienceΨ2001Κ293;5536ΓΠ1723;in T echnical Comm entsΓ.[9] FAN G J YΚCH EN A PΚPEN G CH HΚZHAO SH QΚC I L J.Changes in fo rest bi om ass carbon sto rage in Ch ina betw een1949and1998[J].S cienceΚ2001Κ292;5525ΓΠ2320-2322;in R epo rtsΓ.[10] L I Y D;李意德ΓΚW U ZM;吴仲民ΓΚZEN G Q B;曾庆波ΓΚZHOU G Y;周光益ΓΚCH EN B F;陈步峰ΓΚFAN G J Y;方精云Γ.Carbonpoo l and carbon di oxide dynam ics of trop ical mountain rain fo rest eco system at J ianfenglingΚH ainan Island[J].A cta E colog ica S in ica;生态学报ΓΚ1998Κ18;4ΓΠ371-378;in Ch ineseΓ.[11] ZHOU Y R;周玉荣ΓΚYU Z L;于振良ΓΚZHAO S D;赵士洞Γ.Carbon sto rage and budget of m aj o r Ch inese fo rest types[J].A ctaP hy toecolog ica S in ica;植物生态学报ΓΚ2000Κ24;5ΓΠ518-522;in Ch ineseΓ.[12] W U Z M;吴仲民ΓΚL I Y D;李意德ΓΚZEN G Q B;曾庆波ΓΚZHOU G Y;周光益ΓΚCH EN B F;陈步峰ΓΚDU Z H;杜志鹄ΓΚL I N M X;林明献Γ.Carbon poo l of trop ical mountain rain fo rests in J ianfengling and effect of clearing2cutting on it[J].Ch inese J ou rna l ofA app lied E cology;应用生态学报ΓΚ1998Κ9;4ΓΠ341-344;in Ch ineseΓ.[13] SAN G W G;桑卫国ΓΚM A K P;马克平ΓΚCH EN L Z;陈灵芝Γ.P ri m ary study on carbon cycling in w ar m temperate deciduous broad2leaved fo rest[J].A cta P hy toecolog ica S in ica;植物生态学报ΓΚ2002Κ26;5ΓΠ543-548;in Ch ineseΓ.[14] LUO T X;罗天祥ΓΚL IW H;李文华ΓΚL EN G Y F;冷允法ΓΚYU E Y Z;岳燕珍Γ.E sti m ati on of to tal bi om ass and po tential distributi onof net p ri m ary p roductivity in the T ibetan P lateau[J].Geog rap h ica l R esea rch;地理研究ΓΚ1998Κ17;4ΓΠ337-344;in Ch ineseΓ. [15] DU X J;杜晓军ΓΚL I U C F;刘常富ΓΚJ I N G;金 罡ΓΚSH I X N;石小宁Γ.Roo t bi om ass of m ain fo rest eco system s in ChangbaiM ountain[J].J ou rna l of S heny ang A g ricu ltu ra l U n iversity;沈阳农业大学学报ΓΚ1998Κ29;3ΓΠ229-232;in Ch ineseΓ.[16] FAN G J YΚW AN G G GΚL I U G HΚXU S L.Fo rest bi om ass of Ch inaΠan esti m ati on based on the bi om ass2vo lum e relati onsh i p[J].E colog ica l A pp lica tionΚ1998Κ8Π1084-1091.[17] FAN G J Y;方精云ΓΚL I U G H;刘国华ΓΚXU S L;徐嵩龄Γ.B i om ass and neet p roducti on of fo rest vegetati on in Ch ina[J].A ctaE colog ica S in ica;生态学报ΓΚ1996Κ16;5ΓΠ497-508;in Ch ineseΓ.[18] J I AN G Y L;蒋延玲ΓΚZHOU G S;周广胜Γ.Carbon equilibrium in L arix gm elinii fo rest and i m pact of global change on it[J].Ch ineseJ ou rna l of A pp lied E cology;应用生态学报ΓΚ2001Κ12;4ΓΠ481-484;in Ch ineseΓ.[19] L I U G H;刘国华ΓΚFU B J;傅伯杰ΓΚFAN G J Y;方精云Γ.Carbon dynam ics of Ch inese fo rests and its contributi on to global carbonbalance[J].A cta E colog ica S in ica;生态学报ΓΚ2000Κ20;5ΓΠ733-740;in Ch ineseΓ.[20] DON G W F;董文福ΓΚGUAN D S;管东生Γ.Effect of fo rest eco system s on carbon cycling[J].Chong qing E nv ironm en t S cience;重庆环境科学ΓΚ2002Κ24;3ΓΠ25-28;in Ch ineseΓ.[21] RUAN H H;阮宏华ΓΚJ I AN G Z L;姜志林ΓΚGAO S M;高苏铭Γ.P reli m inary studies of carbon cycling in th ree types of fo rests in theh illy regi ons of southern J iangsu p rovince[J].Ch inese J ou rna l of E cology;生态学杂志ΓΚ1997Κ16;6ΓΠ17-21;in Ch ineseΓ.[22] FAN G J YΚW AN G Z M.Fo rest bi om ass esti m ati on fo r regi onal and global levelsΚw 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 ina’s fo rest bi om ass[J].E col.R es.Κ2001Κ16Π587-592.[23] SH I F CHΚCH EN X WΚW AN G W JΚKEN TA RO T TΚYU K I O AΚKA I CH I RO SΚSH IGERU U.V egetati on characteristics of alarch2dom inant site fo r CO2flux monito ring study at the L ao shan Experi m ental Stati on in N o rtheast Ch ina[J].E u rasian J ou rna l ofF orest R esea rchΚ2001Κ3Π53-60.[24] W U J B;吴家兵ΓΚZHAN G Y S;张玉书ΓΚGUAN D X;关德新Γ.M ethods and p rogress of research on CO2flux of fo rest eco system[J].J ou rna l of N ortheast F orestry U n iversity≅东北林业大学学报ΓΚ2003Κ31;6ΓΠ49-51;in Ch ineseΓ.[25] W AN G W J;王文杰ΓΚSH I F C;石福臣ΓΚZ U Y G;祖元刚ΓΚYAN G F J;杨逢建ΓΚM AO Z J;毛子军ΓΚKo ike T akayo sh i;小池孝良Γ.。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方法综述
收 稿 日期 :2010-09—2O 基 金 项 目 :西 北农 林科 技 大学 大 学生 创 新 性 实 验 计 划 项 目 作 者 简 介 :张 洪 武 (1989~ ),男 ,内蒙 古 乌 兰 察 布 市 人 ,林 学 专 业 08级 本科 生 。 通 讯 作 者 ::侯 琳 (1 969一 ),男 ,陕 西武 功 人 ,博 士 ,副 研 究 员 ,硕 士 研 究 生 导 师 ,主要 研 究 方 向为 森 林 生 态 系 统 碳 循 环 。
目前森 林 碳 储 量 的 主 要 研 究 方 法 有 生 物 量 法 、蓄 积量 法 、生 物量 清单 法 、涡旋相关 法 、涡度 协 方 差法 ],各 种方 法 具 有 一 定适 用 性 的 同时 也 都 存在 着各 自的局 限性 ]。系 统分 析各种 方法 的优
点与 不足 ,提 出今后 的努力 方 向 ,对 于推动本 领域 的研究 ,具 有 积极 的现 实意义 。
陕 西 林 业 科 技 2Oi0,(6):45~48
Shaanxi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森 林 生 态 系统 碳 储 量 研 究 方 法 综 述
张 洪 武 ,罗 令 ,牛 辉 陵 ,邓 宏 兼 ,边 禄 森 ,侯
(西 北农 林 科技 大 学 林 学 院 ,陕 西杨 凌 712100)
摘 要 :森林 生 态 系 统 作 为 地 球 上 陆 地 碳 的 主 要 储 存 库 ,在 全 球 碳 循 环 中 发 挥 着 重 要 作 用 。 随 着 《京 都 议 定 书 》生效 和 哥 本 哈 根 联 合 国 气 候 变 化 会 议 的 召 开 ,森 林 固 碳 功 能越 来 越 受 到 重 视 。精 确 估 算 森 林 生 态 系 统 的 碳 储 量 ,已成 为森 林 生 态 系 统 碳 循 环 的 热 点 问 题 之 一 。研 究 在 查 阅文 献 的基 础 上 ,对 森 林 生 态 系 统 碳 储 量 主 要 研 究 方 法 :生 物 量 清 单 法 、微 气 象 学 法 、蓄 积 量 法 、生 物 量 回归 模 型 、模 型 法 和 遥 感 估 算 法 进 行 了评 述 ,提 出 了该 领 域研 究 中存 在 的 问题 ,指 出 了今 后 的研 究 方 向 。 关 键 词 :碳 储 量 ;碳 循 环 ;森 林 生 态 系 统 中 图 分 类 号 :¥718.5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i001—2117(2010)06—0045—04
生态系统碳储量与碳循环研究
生态系统碳储量与碳循环研究在如今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以及其中的碳储量问题成为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生态系统不仅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基石,也承担着重要的碳储量与碳循环功能。
而研究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与碳循环对于了解地球的状态并为打造气候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生态系统碳储量。
生态系统碳储量是指生物圈包括大气、陆地和水体等各个部分所储存的碳元素的总和。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碳循环的关键物质之一,它会通过光合作用途径被植物吸收并转化为有机碳,这些有机碳蓄积在植物体内,形成植被碳储量。
而植物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土壤中也会储存大量的碳,形成土壤碳储量。
此外,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体也起到了储存碳的作用,形成水体碳储量。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指的是地球上碳元素通过各种自然过程进行的循环。
这个过程涉及到大气、植物、土壤和水体之间相互的转化与传递。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碳,同时释放出氧气,这是碳循环的起点。
植物有机碳的一部分会被动物消化吸收,再通过呼吸释放出二氧化碳。
植物死亡后,其有机碳会进一步分解、矿化,释放出二氧化碳进入大气。
同时,部分植物碳元素会以死亡与排泄的形式进入土壤,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而形成土壤碳。
当土壤中的有机碳通过被压实或储存的方式长期存在时,形成了长期稳定的碳储量。
为了更好地研究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与碳循环,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调查与实验。
例如,通过采用遥感技术和地面监测,科学家们能够对全球植被的生物量进行测量和估计,从而推算出全球植被碳储量。
同时,科学家们还通过地下钻孔等手段获取土壤样品进行分析,以确定土壤中碳的含量和组成,进而推算出土壤碳储量。
此外,科学家们还通过田间实验以及气候变化模拟等方法来研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
研究生态系统碳储量与碳循环的意义重大。
首先,了解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与碳循环情况有助于预测和评估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
杨树人工林生长过程中碳储量动态
崔 鸿侠 唐万鹏 胡兴宜 潘 磊
( 湖北省林 业科学研究院 , 武汉 , 0 7 ) 4 0 5 3
摘 要 为研 究不 同林龄 杨树( ouu) 工林林木和土壤碳储 量 变化 规律 , pp l 人 s 了解杨树人 工林碳 汇能力 , 江 对 汉平原 4 6和 8年生杨树人工林 的林木 生物量和碳储 量、 、 土壤碳 质量分数和碳 储量进行 了测定 , 结果表明 : 杨树人 工林 总碳储 量随着林龄 的增加 而增加 , 4年 生到 8年生杨树人 工林 总有机碳 储量 变化 范 围在 4 .0~17 0 从 13 1 .8 h 其 中, m, 林木碳 储量为 1. 2~ 5 6 h 0~ 0 m土层土壤碳储量 为 2 .8— 14 h 3 5 5 . 7t m , 2 / c 7 7 6 . 1/ m 。土壤 有机碳储 量 t
4 . .a d8y a-l o ua lnain n Ja g a li n od rt td h ait n i ab nsoae i re d . 6 n -e rod p p l pa tt si in h Pan i re osu yte vrai n cr trg n t sa r o n o o e n s i n d f r n o l l n ain .a d u d rt d te c r o i k c p ct o lr p a tt n o l i i e tp p a p a tt s n n e a h ab n s a a i o p p a ln ai .R s l n i ae h t s e r o sn n yf o e ut id c td t a s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测定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测定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储量测定逐渐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
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之一,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对于评估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一、引言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进入森林植物,并且随着植物的生长逐渐被固定在植物体内。
这部分固定的碳形成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精确测定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对于气候变化模型的建立和管理者制定碳汇交易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测定方法1. 土壤样本采集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主要分布在土壤中,因此采集土壤样本是测定碳储量的关键步骤。
采集的土壤样本应覆盖不同类型的森林,并且要遵循一定的采样设计,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2. 碳密度测定通过对采集的土壤样本进行碳密度测定,可以获得单位面积或体积上的碳含量。
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干燥燃烧法、气相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考虑到准确性、成本和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3. 非破坏性测定方法传统的碳密度测定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土壤样本结构,可能影响样本的结果。
因此,近年来发展了许多非破坏性测定方法,如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和光谱分析技术。
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测定碳密度,还可以获取土壤的其他属性信息,对于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测定的应用与意义1. 气候变化评估准确测定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可以为气候变化评估提供依据。
通过对不同种类森林碳储量的测定和比较,可以了解不同森林类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森林碳储量模型,预测森林碳储量的变化趋势,为环境保护部门和政府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2. 生态系统管理测定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对于生态系统的合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森林中碳的分布情况和储备量,可以帮助管理者制定合适的森林保护政策和管理措施,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收 稿 日期 :2OlO一04—01 修 回 日期 :2010 05 23 基 金 项 目 :林 业 公 益 性 行 业 科 研专 项 “华 北 平 原 杨 树 人 工 林 碳 通 量测 算 技 术 研 究 (200804013)” 作 者 简 介 :杨 晓 菲 ,女 ,硕 士 研 究生 ,主要 从 事 碳 储 量 研 究 。 *通 讯作 者 :饶 良懿 ,女 ,博 士 ,副教 授 ,主要 从 事 森 林 生 态 水 文 和水 土保 持 研 究 。E mail:raoliangyi@ hjfu.edu.crl。 * *国 家林 业 局 .中 国森 林 资 源 概况 ,2009.
YANG Xiao-fei,LU Shao—wei,RAO Liang-yi,GENG Shao-bo,CAO Xiao-xia,G AO Dong (K Laboratory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8.Desertification Combating of M inistr of Edu(ation, College 0/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 00083,Cb ina)
植 被 的 碳 储 量 与 植 被 生 物 量 密 切 相 关 ,我 国 在 计算 植被 碳 储 量 时建 立 各 种适 宜 当地 的生 物量 模 型 ,并 以 当地不 同树 种 间生 物 量 与碳 的转 换 系数 为 基础计 算植 被碳 储量 。中 国森林 植 被碳储 量 随时 间 呈 现 动 态 变 化 ,徐 新 良等 r3 认 为 ,20世 纪 70年 代 初 到 80年代 初 ,成 熟林碳 储 量净 减少 量 占森 林碳储 量 下 降总 量 的 90 ,此 后 ,幼 龄 林 、中龄 林 、成 熟 林 碳 储 量均 呈稳 步增 长趋 势 ,其 中成 熟林 碳 储 量 净 增 加 量 占森 林 碳 储 量 增 长 量 的 55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20世 纪 7O年 代 中期 以 前 ,主 要 由于 森林 砍 伐 等人 为作 用 ,中 国森 林 碳 库 和碳 密 度 都 是 减 少 的 ,80年 代 以 来 ,中 国 森 林 起 着 明 显 的碳 汇 作 用 ,主 要 来 自人 工林 的贡献 ,幼 龄林 、中龄林 碳储 量 和碳密 度都有 进 一 步 上 升 的 趋 势 ,幼 龄 林 、中龄 林 将 发 挥 越 来 越 大 的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进展
t e ms , a n d p o i n t e d o u t h o w t o i mp r o v e t h e a c c u r a c y o f e s t i ma t i o n me t h o d s o f c a r b o n s t o c k s i n t h e f u t u r e ,i n
W AN G Di , S H E Di a o , ZH ANG Fa n ,G EN G Ze ng - c ha o
( 1 .C o l l e g e o fR e s o u r c e s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 No r t h we s t A&F U n i v e r s i t y, g a n g l i n g,S h a a n x i 7 1 2 1 0 0 , C h i n a 2 .Xi n j i a s h a n Fo r e s t r y A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B a o j i ,S h a a n x i 7 2 1 7 0 0, C h i n a )
森 林 生 态 系统 碳 储 量 研 究 进 展
王 棣 , 佘 雕 , 张 帆 , 耿 增 超H
( 1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 陕西 杨 陵 7 1 2 1 0 0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陕 西 省 宝 鸡 市辛 家 山林 业 局 , 陕西 宝 鸡 7 2 1 7 0 0 )
关键 词 : 森林 生 态 系统 ; 碳储 量 ; 自然 因素 ; 森林 经营
中图分 类号 : ¥ 7 1 8 . 5 5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1 — 7 4 6 1 ( 2 0 1 4 ) 一 0 2 - 0 0 8 5 — 0 7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与氮磷循环研究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与氮磷循环研究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全球碳循环和氮磷循环最为活跃的生态系统之一。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也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同时,森林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者之一。
然而,人类活动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氮磷循环造成了影响。
一、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森林生态系统是全球最大的碳库之一。
森林存储着大量的碳,包括树木、枯枝落叶、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体。
森林的碳储量不仅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服务,还是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大小与森林植被的类型、生长速度和年龄有关。
相比年轻的森林,成熟和老龄森林具有更高的碳储量。
因为成熟和老龄森林中有更多的大型树木和腐木,这些树种和腐木可以长时间存储碳。
此外,土壤的碳储量也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重要因素。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趋于极端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过度的采伐和清理森林、火灾、疾病和气候变化对森林生长和树木寿命的影响,都造成了森林碳储量的下降。
二、森林生态系统氮磷循环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生物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和有机物。
氮和磷是重要的生物元素,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生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氮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元素。
氮的大部分来源是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物,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盐,供植物吸收。
另外,土壤中的氮也可以通过大气沉降进入森林生态系统。
然而,森林生态系统的氮供应量是有限的,过多的人类干扰和气候变化都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氮循环。
磷是植物生长的另一个重要元素。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磷来源主要是土壤中含磷矿物和有机物分解产物。
然而,森林生态系统内的磷循环比氮循环更加缓慢,因为磷不容易从矿物质中释放出来。
此外,由于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磷循环也会受到影响。
总的来说,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氮磷循环的研究对于了解全球生态系统的变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应对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工林碳汇的研究进展
力和木材 的利用效率 。 人工林还通过将森林生物量作 为能 源来替代矿物燃料 , 或作为原材料来替代钢铁 、 水泥 、 铝材 等能源密集 型产品 , 从而减少温室气体 的排放。当生 物燃
料替代化石燃料 的效率较低 时, 造林 和保护林分可以实现 较大的碳收益 , 而林分生长速度的加快对碳收益产生很小
林地和永久草地土壤碳动态的研究表 明, 造林促进了 S O C
提供的 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森林植物在其生长 、 发育过 程 中通过 同化作用吸收大气 中的 C O : ; 将其 固定在森林生
物量 ( 包括树 干、 枝、 叶和根 ) 中。 在陆地植物与大气之 间的 C O 交换 中 , 9 0 %以上是 由森林植 被来完成 的。因此森林
森林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维持生态平衡
的重要调节器I 1 1 。 随着社会 的进步 , 人们对森林价值 的认识 已经由单纯 的提供木材转变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森林生 态系统服务功 能是 指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 为人类
能产生重要 影响。G a l d o 哪 等对意大利东北部传统农 田、 造
的固定 , 促进有机碳与微 团聚体 和粘土结合 , 提高了受物
理保 护的土壤有机物质组 分 中碳的稳定 性。由于 S O C主 要 以腐 殖质形式存在 , 并受 到物 理保 护 , 因此 比活的生物 量 临时 吸收的 C O : 更为持久。 人 工林 的碳 汇作 用还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 于。 通过造林 , 将草地 或农 田转变为人工林 , 能极 大地增加
为有林地的直接人为活动 。造林后形成的森林称为人工
林, 人工林可 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强碳汇功能。 首先 , 植树造林增加 了森林植被 的覆盖面积 , 并通过
黄浦江中上游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
摘 要:以上海地区黄浦江中上游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杨 树立 木及 各器 官(根、干、皮、枝、叶)生物
量方程,并对杨树人工林林分生物量(乔木层、地表枯 落 物 层)、碳 储 量 和 土 壤 碳 储 量 进 行 了 估 测. 结 果 表 明:
杨树立木及各器官的生物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
R 2 =0 .
树作为先锋树种在上海林业发展之初起到了重要作
339
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特点.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
1 研究区域
2 1 世纪初上 海 开 始 沿 黄 浦 江 中 上 游 两 岸 建 设
水源涵养林,目前已 在 黄 浦 江 中 上 游 主 干 河 流 两 侧
实 现 了 森 林 全 覆 盖,水 源 涵 养 林 面 积 达 1 0 3 1 1
温和 湿 润,年 平 均 温 度 1 5 .
5 ℃ ,年 降 雨 量 1 3 04
mm .
择树木生长良好、立地条件相似,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干扰较少的杨
树人工纯林设置样地.本文所设置 的 样 地 林 龄 为 9
年生杨树 (P .euramevicana ‘I-2 1 4 ’)人 工 林.样 地
大小为 2 0 m×3 0 m ,共 3 个 重 复 样 地,分 别 命 名 为
9 t hm- 2 .In the total carbon storage of the poplar tree stands ,tree biomass carbon storage proportionally accounted for 3 6.
6% ,and each or-
7%.The soil was the biggest
收稿 日 期:2 0 1 3-1 1-0 5 修 回 日 期:2 0 1 3-1 2-2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进展摘要为了解人工林在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固碳作用,调研了大量有关人工林碳储量的文献资料,对人工林碳储量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进行梳理。
归纳了人工林碳储量的研究方法,并分析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和寒温带4个地带的人工林碳储量,发现人工林具有显著的碳汇能力,尤其是亚热带地区最为明显。
同时指出了不足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地带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日益受到关注,保护现有森林碳贮存以及开展造林和再造林活动,已成为增强陆地碳汇、减少对大气碳排放的重要措施。
我国自2002年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人工林的面积逐步扩大,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当前关于人工林碳储量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本文在调研大量有关人工林碳储量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近10年来人工林碳储量的研究方法和结果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此类研究提供参考。
1 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1.1 植被碳储量的估算碳储量为生物量与其碳含量的乘积。
碳含量可用重铬酸钾-水合加热法[1]测定。
而生物量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收获法、模型法、材积源生物量法等。
直接收获法是全球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模型是研究大尺度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手段,如:W=aDb,W=a(D2H)b[2];材积源生物量法是利用林分生物量与木材材积比值的平均值,乘以该森林类型的总蓄积量得到森林总生物量的方法[3]。
1.2 土壤碳储量的估算目前,大多学者是先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和重铬酸钾氧化-水合加热法[4]测定碳含量,再结合土壤容重和厚度来计算碳储量。
如:郭俊誉等[5]、杨晓菲等[6]、肖复明等[7]用此方法计算土壤碳储量。
此外,也有学者采用生命带类型法来计算。
如Post et al [8]在生命地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全球土壤碳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植被和气候因子间的相互关系,以生命带为单元计算平均土壤碳密度,再用各生命带的面积乘以该生命带的平均土壤碳密度,累计得出土壤碳储量。
2 不同地带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2.1 热带地区人工林碳储量热带地区主要以橡胶林为主。
研究发现橡胶林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很强的碳汇能力,年均固碳量为10.92 t/hm2 [9-11]。
随着橡胶林林龄的增加,各组分的碳储量比例不断变化,其中活体植物和凋落物的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比例均在不断上升,而土壤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比例则持续下降。
2.2 亚热带地区人工林碳储量人工林以常绿乔木(桉树、杉木等)为主。
人工林碳储量丰富,且碳储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大,以中林龄碳储量最大。
文献资料[12-21]表明,在整个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碳储量主要储存于乔木、草本、枯落物和土壤4个库中,而以土壤碳库和乔木层碳库最大,是生态系统的主体。
土壤碳储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不同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和碳储量差异很大。
2.3 暖温带地区人工林碳储量人工林主要以落叶乔木(落叶松、油松、杨树等)为主。
人工林生态系统主要由乔木、灌木、草本、枯落物和土壤5个层次组成。
碳储量由碳密度决定,由于各层次的碳含量各异,因此各碳库碳储量不相同。
通过文献资料[22-25]分析,发现人工林各层次的碳密度以乔木层最大,土壤层次之,草本层最小。
碳储量以乔木层和土壤层为主,且碳储量是呈现随着年限增加的趋势,随着年限的增加碳汇能力会逐步增强。
2.4 寒温带地区人工林碳储量目前关于寒温带地区人工林碳储量的研究较少,主要是对华北落叶松、兴安落叶松等乔木树种进行研究。
杜红梅等[26]、孙玉军等[27]、齐光等[28]对落叶松研究表明人工林具有很强碳汇能力。
碳储量由碳密度决定,碳储量随碳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其中林木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占整个生态系统的比重较大,其碳储量构成了林分碳储量的主体。
3 存在的问题3.1 研究内容从研究内容上看,大多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小范围空间尺度,研究范围狭窄,研究时间短,且对生态系统碳库的研究不一。
基于某些生态因子的影响,有些学者在研究时,往往忽略了乔木、灌木、草本、枯落物及土壤碳库中的某些碳库或林分碳储量,使估算出的整个人工林碳储量不全面。
因此,这很难在区域尺度上反映整个生态系统的碳汇情况。
3.2 研究方法从研究方法上看,目前对人工林碳储量的估算主要是通过生物量与碳含量的积求得,而生物量的估算方法却各有不足。
如:收获法虽然测量精确,但费时费力;模型法最大的限制因素是需要大量相关和连续的数据;材积源生物量法的不足在于采用常数的生物量转换因子不能准确估算森林生物量;生命带法则在统计中不确定因素增多,计算误差也较大,可信度不高。
4 展望准确地研究人工林碳储量对解决碳循环及气候变暖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时,要结合研究的人工林的影响因子,选择研究范围和适宜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这样能使研究数据较为准确,所得结论可信度高。
此外,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手段也在逐渐向数字化转变调查技术手段向精度高、速度快、成本低和连续化的方向发展。
碳循环模型应与RS、GIS、GPS技术结合,这样能更好地模拟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29-30]。
5 参考文献[1]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2] 艾训儒,姚兰,易咏梅,等.恩施州柳杉人工林碳汇储量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209-212.[3] BROWN S,LUGO A E.Biomass of tropical forests:a new estimate based on forest volumes [J]. Science,1984(223):1290-1293.[4] 刘桂林.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动态与碳吸存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5] 郭俊誉,时忠杰,徐大平,等.天然次生林人工更新后对土壤物理性质及碳贮量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8,17(6):2366-2369.[6] 杨晓菲,绍伟饶,良懿,等.河南省西平县杨树人工林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0(2):38-42.[7] 肖复明,范少辉,汪思龙,等.毛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平衡估算[J].林业科学,2010,46(11):59-65.[8] POST W M,PAST O R J,ZINKE P J,et al.Global patterns of soil nitrogen storage[J].Nature,1985(317):613-616.[9] 庞家平.西双版纳橡胶林的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D].西双版纳: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9.[10] 彭懿.海南岛西部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植物亚系统碳汇功能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0.[11] 宋清海,张一平.西双版纳地区人工林橡胶林生物量、固碳现状及潜力[J].生态学杂志,2010,29(10):34-38.[12] 方晰,田大伦,项文化,等.不同密度湿地松人工林中碳的积累与分配[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3,20(4):374-379.[13] 雷丕锋,项文化,田大伦,等.樟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素贮量与分布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4,23(4):25-30.[14] 何宗明,李丽红,王义祥,等.33年生福建柏人工林碳库与碳吸存[J].山地学报,2003,21(3):298-303.[15] 肖春波,王海,范凯峰,等.崇明岛不同年龄水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特点及估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28(1):30-34.[16] 苏勇,吴庆标,施福军,等.擎天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分布格局[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9):5271-5273.[17] 潘辉,黄石德,洪伟,等.3种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分配[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9,29(1):28-32.[18] 尉海东,马祥庆.不同发育阶段楠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研究[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2):130-133.[19] 潘辉,赵凯,王玉芹,等.不同密度福建柏人工林碳储量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9,29(2):1-5.[20] 黄从德,张国庆.人工林碳储量影响因素[J].世界林业研究,2009(2):34-38.[21] 吴长飞,朱强根,温德华.人工碳汇研究及其对土壤碳库的影响[J].江西林业科技,2011(2):29-32,35.[22] 王晓芳,张景群,王蕾,等.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幼林生态系统碳汇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5):29-32.[23] 耿丽君,许中旗,张兴锐,等.燕山北部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碳贮量[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6):43-45.[24] 唐罗忠,生原喜久雄,黄宝龙,等.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杨树人工林的碳储量及其动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8(2):1-6.[25] 邢尚军,杜立民,翟建平,等.黄河三角洲人工林碳汇效应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9(3):5-7.[26] 杜红梅,王超,高红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汇功能的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4):756-759.[27] 孙玉军,张俊,韩爱惠,等.兴安落叶松幼中龄林的生物量与碳汇功能[J].生态学报,2007,27(5):1756-1762.[28] 齐光,王庆礼,王新闯,等.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植被碳贮量[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2):273-279.[29] 陶玉华,隆卫革,马麟英,等.柳州市马尾松、松木、桉树人工林碳储量及其分配[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2):42-45.[30] 李瑞雪,郝俊鹏,闵建刚,等.不同密度侧根人工林碳储量变化及其机理初探[J].生态环境学报,2012,21(8):1392-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