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素材

合集下载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

在这一时期,一些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工业化,并逐渐摆脱了对外来商品的依赖。

在这个历程中,许多国家都走过了类似的发展道路。

首先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在此过程中,农业经济被逐渐取代,而制造业和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的主导部分。

这种转变通常需要大量的投资、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的转移。

第二阶段是国内市场的发展。

在工业化进程中,内需市场起初是非常重要的,国内市场的建设可以为国家提供稳定的需求,推动工业的发展。

为了扩大市场规模,一些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政策,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

第三阶段是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

随着工业基础的逐渐建立和技术的积累,许多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出口。

通过向国际市场销售商品,这些国家可以获取外汇并实现工业化进程的持续发展。

此外,一些国家还通过开放经济和引进外资来促进工业化。

第四阶段是高技术产业的崛起。

随着科技发展的推动,许多国家开始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等。

这些领域的发展不仅能够为国家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和竞争力,还能够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

总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国内市场的建设,出口导向型的工
业化,再到高技术产业的崛起,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资,以及广大民众的努力和奋斗。

通过这样的努力,许多国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大国。

专题二 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专题二  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帝制,扫清了一些障碍;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政府法令的鼓舞;
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促进;
一战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发展集中于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一些主要工业部门;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发展很短暂.
专题二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原因
具体特点
表现
影响、意义
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的破坏;
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促进;
外商企业的刺激。
发展缓慢;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主要集中在棉纺织业等轻工业;
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1866,上海发昌机器厂;
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列强经济侵略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被迫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张謇等许多人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初步发展,
到“一战”爆发前,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等;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但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气息;为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领导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创造了条件。
1935年以后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但因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了官僚资本和外国列强的压迫。
1935年以后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但因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了官僚资本和外国列强的压迫。
为后来坚持八年抗战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国民党统治后期
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新建厂矿和新增资本都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由长江下游向北向西发展;
轻工业显著增长,重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增长。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总结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总结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总结一、中国历史上经济形态1.古代封建自然经济(小农经济)2.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并存,洋务运动军事民用企业是近代企业)3.现代社会主义经济二、民族工业曲折发展过程1.开始产生:19世纪70年代前后,在外商企业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下,中国民族工业产生;2.初步发展:1895-1912甲午战争后至一战前,列强资本输出和清政府放宽办厂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第一个高潮);3.短暂春天:1912-1922一战期间,列强忙于一战和辛亥革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春天;4.短暂发展:1927-1937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5.走向萧条:1937年抗战爆发后,战争破坏、日本侵略、英国排挤、封建束缚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6.陷入绝境:1945年解放战争时期,美国侵略和官僚资本主义压榨,陷入绝境。

三、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1)推动因素:①西方列强侵略。

列强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冲击了旧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瓦解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条件。

②民族主义爱国热情的推动。

民族危机激发实业家“实业救国”的爱国热情,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不断高涨,有利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由于时代潮流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实行鼓励实业的政策。

④有利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推动。

如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一战宽松环境等。

⑤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2)阻碍因素: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②先天不足。

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资金和思想观念准备,具有脆弱性。

③后天畸形。

以轻工业为主,地区布局不平衡,工业结构不合理,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④近代政局长期动荡,民族工业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界大 战期 间中 国面 粉出
口增
长表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一战前后企业数目的比较
项目 棉纺厂数目 纱锭数目 缫丝厂数目 面粉厂数目
一战前 22个 70余万枚 170多家 40多家
一战后 64个 222余万枚 430多家 120多家
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斗争彼起此伏,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 动,作用尤大。“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不仅是民族资 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要求。
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好景并不长。1920~1922年各盐垦公司连续遭灾, 使主要投资者大生纱厂负债愈重。加之军阀连年混战,第一次世界大 战后帝国主义对华经济压迫转剧,因而民生凋敝,百业衰退,到 1923年,连一向盈利的大生纱厂也转为亏损。为了争取企业的生存, 张謇一再呼吁取消不平等条约,要求国际税法平等,停止内战,实现 国内和平。但这全是幻想。1923年,张謇不得不把大生一厂向银行 押款还债。1925年7月,大生一、二两厂已负债一千余万元。同年, 上海、金城等四家银行组织银行团到南通清查账目,正式接管大生各 厂及欠大生款项的各公司。
——张謇《大生纱厂厂约》
“日本与印度有十年内在中国地方增设纺机150 万锭之约。……果如所计……十年之后我国棉业 岂复有伸展之余地?
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什么?
有爱国之心。希望通过兴办实业来抵御外国资本主义 的经济侵略。
有不惧世俗的勇气,在“士、农、工、商”等级森严 的社会里,身为状元和翰林院修撰的张謇能“舍本逐 末”,确实有常人所不具备的勇气。
二、列举题 9.结合所学,列举你知道的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中出现的著名实业家。 (不少于4人) 张謇、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范旭东、张之洞等。

必修二专题二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必修二专题二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必修二专题二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近代以来民族工业的崛起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民族工业崛起的背景、影响因素以及推动力三个方面系统地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为读者全方位呈现中国民族工业崛起的历史演变与现实意义。

一、背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发生的变革密切相关。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受到了长期的侵略和掠夺,尤其是在工业方面,中国一度陷入落后的状态。

但是,随着近代以来新思想的涌现,社会变革的加速推动,民族工业的自立自强逐渐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同时,外商的垄断和剥削也使得中国一些先进的工商企业和技术精英逐渐意识到,只有建立独立的民族工业,才能真正摆脱被动局面,实现长远的发展。

二、影响因素1. 政治因素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从封建专制到民主共和的政治变革,政治大环境的转型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政治体制的变迁和国家威望的提高,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鼓励。

2. 经济因素近代以来,中国的经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市场经济和产业升级,从而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工业的竞争实力。

3. 文化因素文化因素也是决定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为民族工业的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和灵感,同时,借鉴和吸收西方工业文化也成为了民族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推动力1.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民族工业高效发展的关键。

为了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快了技术进步的步伐,同时鼓励各个领域的创新,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2. 资源整合近年来,中国政府逐渐推进结构调整和重点产业优化,加快了民族工业的资源整合。

及时进行资源整合和利用,促进企业协同发展,也成为民族工业快速发展的一大动力。

3. 市场开拓市场开拓是民族工业获得更多利益和资源的关键。

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时期洋务运动~~清末第一次世界大战
阶段萌芽和艰难发展时

“黄金时期”
原因1.外商企业的刺激
2.洋务运动的推动
1.辛亥革命的成功,冲
击了封建制度,扫除了
一些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的障碍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
了对于中国经济的侵略
特点曲折发展的原因
1.行业上:主要集中在轻工
2.地区、产业分布极不均衡:民族工业在沿江大城市发达,广大内地十
分薄弱 3.时间短暂、过程曲折
4.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以及我国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夹缝中求
生存,总体水平落后
1.在半封建半殖民的中国,统治者凭借国家政权
系却被帝国主义所吞并。

2.中国近代四大家族和“三座大山”的压迫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
再度受挫、凋谢萎缩
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卷土
重来
2.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3.“三座大山”(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
主义)和四大家族的压迫
4.国民党发动内战,使民
族工业不能很好地恢复在轻工业
工业在沿江大城市发达,广大内地十 3.时间短暂、过程曲折
国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夹缝中求体水平落后
家政权的力量建立出的经济体主义所吞并。

和“三座大山”的压迫。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张謇,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

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提出“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1905年的南通博物院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三个阶段:萌芽,黄金阶段,凋谢萎缩
萌芽阶段原因:1.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甲午中日战争后,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浪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黄金时代原因:1.内因: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

2.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
同上2点。

3.中国使用国货,抵制洋货
凋谢萎缩阶段原因:1.帝国主机经济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2.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
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民族工业特点:艰难曲折
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
根本原因:中国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的
民族工业特点:1.曲折发展2.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部,集中于沿海地区 3.受社会性质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如果你在当时的朝代,你应该怎
样做?
必须发展,重视科技创新注重人才培养
推翻当时的王朝
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过程和历史命运

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过程和历史命运

四、短暂发展 1、原因: 、原因: (1)币制改革刺激生产的复苏 ) (2)“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3)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 2、时间:抗日战争爆发前 、时间: 3、表现: 、表现: 4、发展艰难: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官僚资本的统治 、发展艰难: 五、沉重打击 1、原因: 、原因: (1)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 (2)官僚资本的压迫 ) (3)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4)繁重的捐税负担 ) 2、时间:抗日战争胜利后 、时间:
(2)外商企业的刺激 ) (3)洋务运动的诱导 )
2、时间: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时间: 3、途径:( ) :(1) 、途径:( (2) ) 4、地点:广东、上海、天津等沿海地区 、地点:广东、上海、 5、代表企业:( ) :(1) 、代表企业:( (2) ) 二、初步发展(第一个高潮) 初步发展(第一个高潮) 1、原因: 、原因: (1)帝国主义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 )帝国主义输出资本, 实业救国” (2)许多人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以挽救民族 )许多人呼吁“设厂自救” 危机。 危机。 (3)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2、时间:甲午战争后 一战爆发前(十九世纪末 二十世纪初) 一战爆发前( 二十世纪初) 、时间:甲午战争后—一战爆发前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3、代表企业:( ) :(1) 、代表企业:( (2) ) (3) )
三、短暂春天(进一步发展) 短暂春天(进一步发展) 1、原因: 、原因: (1)辛亥革命扫清了一些障碍 ) (2)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热情高 ) (3)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促进 )抵制日货、 (4)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2、时间:1912年---1919年(民国初年) 、时间: 年 年 民国初年) 3、特点: 、特点: (1)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主要是轻工业,没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主要是轻工业, 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无法和外资相抗衡,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 )无法和外资相抗衡, 位。 (3)时间短暂。 )时间短暂。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素材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素材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素材自然经济以及其解体的表现所谓自然经济,可简称为自给自足和自产自销的经济,它是指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所从事的产品生产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如封建制庄园或家长制农民家庭)的生活消费需要,而不是通过交换满足社会上他人需要的经济活动形式。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是依据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的生活需要,在自然状况的资源条件下而组织其生产活动的。

其劳动不必通过劳动互换,就直接在原本形态上成为社会总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劳动产品也不需要当作商品和经过市场交换,就直接在孤立状态下成为社会总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这里,劳动产品就是劳动产品,它既不采取其他形式和作为其他东西,也不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质,充其量只是在本经济单位的成员之间消费时认可就行,劳动产品的生产者和劳动产品的消费者是直接统一或等同的,劳动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直接进入消费领域,无须任何中间环节。

自然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以及民族资本的不断发展,逐步受到冲击而逐渐解体。

它的解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家庭手工业,主要是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并且与农业分离,以男耕女织相结合为特征的小农经济结构开始走向瓦解。

另一方面表现为,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其中包括经济作物的扩种和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关于自然经济解体原因鸦片战争以前,中国还是完整的封建社会。

那时,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破坏自然经济的因素,并且已经有自然经济解体的现象发生。

但是,那时候自然经济的解体,还只是局部的解体,不成其为重大的经济现象,也没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深远影响。

当时,还是自然经济占绝对支配地位。

中国自然经济的大规模迅速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以后。

甲午战争以前,自然经济已经初步解体。

甲午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又进一步解体,解体的范围扩大,解体的速度加快,解体的程度提高。

主要原因表现为:第一、外国资本主义凭借一系列政治经济特权,大规模地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掠夺农产品,对自然经济进行猛烈的冲击。

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学熙等
曲折发展阶段
时间
20世纪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背景
世界经济大危机,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国内政治动荡,战争频繁
特点
民族工业发展曲折,时起时落;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压迫,生存环境恶劣;但一些有远见的企 业家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式,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如荣氏家族、陈嘉庚等
04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 人物与事件
现实意义
研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助于 为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 示,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促进民族工业的健康发展。
0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背景与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外国商品大量涌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
轮船招商局
1872年由李鸿章在上海创 办,是中国第一家近代轮 船航运公司,打破了外国 航运公司的垄断局面。
开平矿务局
1877年在河北唐山创办, 是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 采用机器开采,产量居当 时中国煤矿之冠。
03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阶段
初步发展阶段
时间
01
19世纪60、70年代
背景
02
西方列强侵华,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
合。
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从无到 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经历 了多个历史时期,包括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
动等。
特点与问题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多 种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 文化和社会等,存在着资金不足、 技术落后、管理不善和市场竞争
激烈等问题。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与经济发展

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与经济发展

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与经济发展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与经济发展是一个经历了许多曲折的历程。

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被列强侵占,国计民生岌岌可危。

为了摆脱这种被剥削的局面,中国人民不断努力发展民族工业,推动经济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遭受着列强的掠夺,经济几近崩溃。

这时,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反思,认识到中国只有发展自己的工业才能摆脱困境。

他们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号召人们努力发展民族工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人开始大力引进外国技术和设备,同时培养本土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然而,中国的发展进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兴办工业的过程中,中国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

首先,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其次,由于国家经济体系极不完善,缺乏合理的市场机制和产业链衔接。

再者,由于列强的掠夺和侵占,中国的资源严重短缺,很难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

尽管面临巨大困难,中国人民仍然坚定地推动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他们关注于培养人才和推动科技创新。

中国人积极引进外国技术,翻译相关著作,并逐步开展本土化创新。

同时,中国开始在纺织、轻工、煤炭等领域进行自主产业的发展,不再依赖进口。

这些努力逐渐产生了成效,在20世纪初期,中国的纺织和轻工业开始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中国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起初取得的成果往往随即受到战乱和政治动荡的打击,一度使得中国的工业发展陷入停滞。

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工业迅速衰退,经济严重受损。

战后,中国在国共内战的背景下重新开始发展工业,但仍面临一些内外因素的制约。

尽管如此,中国人民没有放弃,继续积极努力,推动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极大的经济发展成就。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中国已经成为很多领域的全球领先制造大国,如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

同时,中国也逐渐树立起创新的企业形象,出现了一批领军企业,如华为、阿里巴巴等。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化,外国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放市场,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和农业遭受了严重的冲击。

为了摆脱外国列强的控制,中国开始了自己的民族工业发展历程。

清朝末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处于落后状态,主要是手工业和小作坊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生产效率低下。

1904年,清政府成立了工商部,开始了对民族工业的扶持和发展。

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政府开始了对民族工业的大力扶持,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业政策和法规,鼓励民间投资,促进工业发展。

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主要集中在纺织、轻工、食品、医药等领域。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了工商部,开始了对民族工业的全面扶持和管理。

1930年代,中国的民族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政府开始了对重工业的扶持和发展,建立了一批重要的工业基地,如沈阳、武汉、重庆等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工业化政策和措施,如“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等,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对外开放,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1980年代以后,中国的民族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政府开始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和发展,如计算机、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

近年来,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

中国的民族工业已经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如钢铁、煤炭、石油、化工、机械、电子、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

中国的民族工业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张謇的实业救国
1、创办实业的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在中国纷纷开办工厂、 开采矿山,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 出于爱国之心,兴办实业的爱
2、创办实业的目的: 国精神和不惧世俗的勇气。
发展本国工商业,挽回中国利益。
3、张謇实业发展的历程:
说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 重压榨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 是悲惨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逐渐萎缩最后被吞并
“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不仅是民 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要求。
国货运动的推动
千树万树梨花开——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 的发展出现“黄金时期”的主要原因有①欧 洲列强忙于一战,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 ②民国的建立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振兴实业 的热情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④ 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清华大学学生抵制并焚烧日货 C.①② D.①③
无可奈何花落去——近代民族工业 再度受挫,日益萎缩
官僚资本主义 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蒋介石即以荣氏企 官僚资本主,作为一种经济形态, 业认购国库券不力,下令查封他们在无锡的产业,迫使 是国家权力和财产私人所有制的结合,其基 荣宗敬认购巨额库券而了事。 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础是国家权力的寻租和财产的私人所有制度,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使荣氏企业资金 其目的是追求超过自身(财产私人所有制)创 周转出现问题。国民政府实业部又乘荣氏借贷无门,假 造能力之外的财富。官僚资本主义广泛存在 谓借款救济的名义,策划吞并申新企业的阴谋。后来迫 于各种政治形态的国家之中。 于舆论压力,未能得逞。 中国的官僚资本主义指南京国民政 抗战胜利后,荣氏花费了巨款才得以从国民党 府的“四大家族” ----- 蒋介石、宋子文、 敌伪物资接收机关中赎回他们被日本人夺走的厂子。 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 1946年国民党军警官员勾结土匪绑架荣德生勒索巨款。 荣氏企业再遭重创。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

(2014· 北京文综· T40)(节选)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 素影响而不断变化。 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一· 二八事变。鉴于中国重要工厂绝大 部分都集中于上海,而内地各省几乎没有工业基础 ,难以满足抗战的 物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计划将工厂内迁。1937年,国民政府制订了 《工厂迁移协助办法》, 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截止到 1937 年 底,上海迁出民营企业146家,各种机件14 600余吨。南京沦陷后,国 民政府再次动员企业迁移 , 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从 1938年 7 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 , 主要迁往湘、桂、黔 、滇、陕、川,共迁出企业304家,物资511 825吨。 (1)结合材料及所学,概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内迁的原因及过程 。(8分) (1)原因:中国现代工业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支 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决定将工业内迁。 过程:抗战初期企业迁往武汉;武汉失守前又迁往西北、西南等地。
1872年,“机器缫丝(厂)创于简村堡陈启沅(源),名曰‘丝偈’,以其用 机器也……以其交洋人也”。材料中的缫丝厂最可能坐落于 ( ) A.北京附近 B.广州附近 C.西安附近 D.成都附近
“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 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 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 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 )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 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它指生 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 的经济形式。 2.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 合的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 经济基础。 3.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的对称,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 总和;或以交换为目的的一种经济形态的总和。 4.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学或经济社会学的制度,在这样的制度 下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都归私人所有,并借助雇佣劳动的手段以生 产工具创造利润。 5.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 ,是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 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近代工业:是指使用近代机器生产的工业,包括资本主义工业但并 不等于资本主义工业。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张謇的大生纱厂的结 局怎样?说明了什么?
说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双重压迫下,民族工业的最终 归宿是悲惨的。
洋务运动——清朝末年 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但难以生存和发展 辛亥革命成功后 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 一战期间 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 一战后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使民族工业 再度受挫 抗战胜利后 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 迫,民族工业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洋 务 运 动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 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原 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 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作用,“抵制 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 ’’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 各阶层人民的共同要求。
封 建 主 义
官 僚 资 本 主 义
帝 国 主 义
陈立夫 陈果夫
宋子文
孔祥熙
1、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引起了轰动,其原 因是( ) ①张謇的身份和他的举动按当时的社会观 念来看,反差太大 ②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开办工厂是风险很 大的事情 ③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在当时是新鲜 事物 ④为了取得广告效应,张謇事先做了大量 宣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下图是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工 业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比变化的示意图,导 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洋务运动 的开展 B 戊戌变法 的推动 C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姓名:张謇(ji ǎn) 身份:状元实业家 提出“实业 生平事迹: 救国”的口号并回乡 创 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 列企业,又把挣来用
于兴办文化教育机构。 结果:最后被吞并

南通博物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的大生纱厂等 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PPT课件13 人教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PPT课件13 人教版

本课巩固
8、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C ) A比较落后 B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C以重工业为主 D深受外国经济势力的影响 9、下列人物与事件有直接联系的一组是( ) A李鸿章——创办福州船政局 B孙中山——指挥武昌起义 C严复——发起公车上书 D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10、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这三 座大山是指
发展主要原因
1、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 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 舞。海外华侨投资国内近代工业。 (内因)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 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 中国经济的掠夺。 (外因) 3、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运动对 民族工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B
C


C一战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3、下列哪一条约签定后,外国人掀起了在中国开办工 厂的高潮?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C
本课巩固
4、下列有关张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清末状元
C创办大生纱厂
D B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C

D开创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5、鲁迅弃医从文,孙中山弃医而投身革命,张謇弃官 从商,他们的目的都一样,都是为了( ) A发展经济 C救国救民 B启迪人民思想 D抵抗外国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表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在1915年的旧金山巴拿马万国 博览会上,中国共获大奖章56
汪裕泰茶号
个,名誉优奖章67个,金牌奖 196个,银牌奖239个,铜牌奖 147个。 谢馥春鹅蛋粉 茅台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它指生 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 的经济形式。 2.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 合的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 经济基础。 3.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的对称,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 总和;或以交换为目的的一种经济形态的总和。 4.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学或经济社会学的制度,在这样的制度 下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都归私人所有,并借助雇佣劳动的手段以生 产工具创造利润。 5.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 ,是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 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近代工业:是指使用近代机器生产的工业,包括资本主义工业但并 不等于资本主义工业。
思考探究
讨论交流
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1)推动发展的因素:
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 历届政府的鼓励 人民的爱国热情,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实业家自身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
四大家族
蒋 介 石
宋 子 文
官僚资本: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 孔 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而形成资本形式。 祥 (垄断性、买办性、封建性的特点) 熙
陈果夫 陈立夫
思考探究
讨论交流
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2)阻碍发展的因素:
主要因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的压迫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先天不足: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 后天畸形:重工业基础薄弱,地区分布失衡 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荡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帝国主义 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现民族 独立,才能实现民族富强。
1872年,“机器缫丝(厂)创于简村堡陈启沅(源),名曰‘丝偈’,以其用 机器也……以其交洋人也”。材料中的缫丝厂最可能坐落于 ( ) A.北京附近 B.广州附近 C.西安附近 D.成都附近
“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 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 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 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 )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 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帝国主义压迫
开展反帝爱 国运动
进行抵制 洋货运动
反对帝国主义压迫
官僚资本主 义的压迫
民族资本 主义在夹 缝中求生 存
在斗争中求发展 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封建主义压迫
要求减免 苛捐杂税
要求提高 政治地位
下列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同他们创办的民族工业有误 的是 A.方举赞,孙英德——发昌机器厂 B.陈启源——继昌隆缫丝厂 C.荣宗敬,荣德生——新洋灰公司 D.张謇——大生纱厂 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 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洋务企业惧怕民资企业与之争利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民 族 工 业 的 曲 折 历 程
清 政 府
北 洋 政 府
夹缝产生
19世纪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 初步发展 20世纪初(1912-1919) 短暂春天 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 发展较快 抗战时期(1937-1945) 沉重打击
国 民 政 府
抗战胜利后(1946-1949) 日益萎缩

(2014· 北京文综· T40)(节选)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 素影响而不断变化。 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一· 二八事变。鉴于中国重要工厂绝大 部分都集中于上海,而内地各省几乎没有工业基础 ,难以满足抗战的 物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计划将工厂内迁。1937年,国民政府制订了 《工厂迁移协助办法》, 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截止到 1937 年 底,上海迁出民营企业146家,各种机件14 600余吨。南京沦陷后,国 民政府再次动员企业迁移 , 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从 1938年 7 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 , 主要迁往湘、桂、黔 、滇、陕、川,共迁出企业304家,物资511 825吨。 (1)结合材料及所学,概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内迁的原因及过程 。(8分) (1)原因:中国现代工业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支 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决定将工业内迁。 过程:抗战初期企业迁往武汉;武汉失守前又迁往西北、西南等地。
(四川文综· T5)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 中说 :“ 美国有意识地抬高银价。 …… 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 苦。”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 A.实行“币制改革” 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下图中的第一个下降期说明 了( ) A.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低 B.晚清时期中国经济大衰退 C.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程度加深 D.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加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