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学发展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是稳定凝固了的现实,现实是流动变化着的历史,历史与现实地推移形成了时间的长河,而未来又是以现实为基础的,是现实按逻辑顺序的延伸。任何一门科学的研究,都不能割断历史,而应尊重历史,认识历史,吸取历史中的精华,继承历史流传下来的珍贵遗产,这正是我们对待历史的科学态度。同时,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会计发展史的基点。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会计发展史是经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分支。我们追朔会计发展的历史,正是为了充分认识会计发展的现实,正是为了更好地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同时,也是为了把握未来会计发展的大趋势。然而,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坚定、清醒、有作为的今天,我们才有可能反思地追怀人类会计世界发展的往事,真实地认识人类会计世界发展的现实,勇敢地探索人类会计世界发展的未来。一.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职能是会计固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所谓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客观上所具有的功能。其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会计随着历史的需要而发展,随着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的变革,会计技术和会计观念也在不断地变革,尽管很多会计技术和会计观念在环境已经不再需要它们以后,仍然还在延续使用一个较长的时期。

二.会计的产生

会计的产生是基于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人类要生存,就要进行生产活动,必然会产生所费(人力、物力的耗费)与所得(劳动成果),便产生了专门记录和计算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费与所得的会计。“刻木记数”、“结绳记事、记数”、被称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会计的萌芽已经产生)。原始社会创始的以绳结形式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关系的记录方式。结绳记事(计数)是被原始先民广泛使用的记录方式之一。文献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易·系辞下》)。文字产生以后,会计就产生了。在我国,最早记载会计一词是西周的《周礼》,并设置了会计官员——司会,规定了会计报表的编报制度。“零星算之为计,总和算之为会”。

三.会计的发展

会计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表达能力,其中包括书写技术、算术的应用和普遍使用货币作为共同计算单位等。尽管在复式簿记发明之后,用罗马数字记分类帐和计算净利很不方便,但仍在证式帐簿中曾使用达几个世纪之久,阿拉伯数字的引进大大促进了会计的发展。社会制度方面的前提条件包括:(1)私有财产观念;(2)信贷的发展;(3)资金的积累。但以上这些前提条件还不能充分阐明会计理论的发展,短期合伙和合伙经营方式的出现不仅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和运用,并且对于会计理论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影响。会计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会计、近代会计、现代会计而各个时期的会计又有其自己的特征

(一)古代会计

会计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人类文明史上的简单刻记,绘图记事,结绳记事以及刻契记事等计量,记录行为的演进时期,则是人类会计发展史上会计的萌芽阶段或者称为原始计量记录阶段。当时它还属于一种综合性的行为,它不仅与会计有关,而且与数学,统计学以及其他学科有关。当时这种综合性经济行为不仅表现了会计的萌芽形态发展趋势,而且也表现了数学,统计学以及其他有关科学的萌芽形态和发展趋势。

在旧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出现了记数的必要,有刻木记数,结绳记事,虽然目前末发现原始先民遗留下的结绳实物,但原始社会绘画遗存中的网纹图、陶器上的绳纹和陶制网坠等实物均提示出先民结网是当时渔猎的主要条件,因此,结绳记事(计数)作为当时的记录方式具有客观基础的。

1.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单式记账法

中国的商代(公元前16世纪)是中国最早有文字记录的朝代,它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当时官厅会计已出现了单式记账法,它对经济收支事项的记录采用文字叙述方式,记录形式是不固定的,而且只记录与钱物相关一方的事项。当时的记录已有专门的账簿,称为“册”,是一种用麻绳把竹片串在一起的“账簿”。虽然那时的单式记账是极其简单的,但它是三千多年前的古人所创造的中式会计,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一种伟大的创举。

2.中国最早的会计原则

孔子是中国春秋时代(公元前551-479年)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学家,他曾经任

过管理钱粮的“委吏”。他提出了中国最早的会计原则:“会计当而已矣”。意思是会计要平衡、真实、准确。具体说是要求会计的收付存平衡,正确无误。它与目前的“客观性”原则相似。我国目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提出了13个,其中首要的就是“客观性”,国际会计准则也不例外。从会计立法来说,也主要是针对客观性进行了法律化。如我国的“会计法”,最核心的就是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古代已提出的会计原则可看出,会计“算为管用”的思想是很早就产生了,可谓是古今同理。

3.中国最早的会计法律

有道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园”。要使会计信息真实,最重要的是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方面应在法律上进行规定。中国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是在战国时期的《法经》,它对会计问题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包括:(1)对会计簿书真实性和保管的规定,如会计簿书丢失、错数,与被盗数额同罪。可见其惩罚是很重要的;(2)对会计凭证和印鉴的规定。券契(当时的原始凭证)如有伪造、更改等,重者与盗贼同罪论处,轻者以欺诈论处;如上计报告不真实,有欺诈隐瞒者,根据情节轻重判刑;(3)对仓储保管的规定。对于账实不符的,区分通盗、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4)对度量衡的规定。如度量衡不准者,按情况不同实行杖打等处罚。

我国《周礼》中有会计官职的设置,如“司会”,掌管国家和地方的财产物资。元代就形成了“四柱清册”,即“旧管+新收= 开除+实在”意思就是“原有的+新得到的= 拿走的+还剩下的”。这些都是最早期的会计,为近代会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近代会计

一般认为近代会计始于复式簿记形成前后,会计方法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1494年,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专门阐述了复式计帐的基本原理——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借贷复式记账法创立及发展于意大利。它对世界各国的会计影响都是巨大的。在中国,有一批留学学子极力引进国外的复式记账,并对中国原有的会计方法进行改良,他们功不可没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我国的会计发展经历了原始记录计量、单式簿记和复式簿记三个主要的阶段。大约在西周王朝前后,我国进入了单式簿记阶段。东汉及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四柱清册”为核心的记账算账会计方法。在11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