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学发展史
会计的历史演变过程
会计的历史演变过程会计作为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和社会科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发展阶段。
以下是会计的历史演变过程概述:1.古代会计(公元前4000年-公元400年)古代会计起源于古代文明中的财务管理需求。
古代的会计主要是为了记录和追踪财物的交换和流动。
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希腊都有相应的财务记录和会计标准。
2.中世纪会计(公元400年-公元1494年)在中世纪,会计开始与商业经济结合起来。
商业活动的增加要求制定更复杂的会计记录和准则。
经营者开始使用简单的借贷会计方法,并使用明信片册来跟踪交易。
3.统计学会计(公元1494年-1830年)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修士卢卡·帕西奥利(Luca Pacioli)发表了《算法的后记》(Summa de Arithmetica),这是第一本完整论述会计原理和实践的著作。
他提出了借贷法、两倍会计等概念,奠定了现代会计核算的基础。
4.工业革命时期会计(1830年-1930年)工业革命的到来引发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财务管理体系的复杂化。
随着公司法规和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变得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
工业时期的会计主要关注企业财务报告和利润核算。
5.现代会计(1930年-至今)现代会计开始致力于提供更准确、透明、可比较的财务信息,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需求。
会计规范逐渐发展起来,如美国的通用会计准则(GAAP)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此外,电子会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会计实践。
总之,会计的历史演变过程展示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
从古代简单的财务记录到现代复杂的财务管理体系,会计在经济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和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会计也在不断进化和创新,以适应未来的变化。
会计的产生及发展史
会计的产生及发展史1、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刻竹作书。
2、周朝:“会计”一词开始使用。
3、西汉与东汉:账簿产生,如,“草流”和“誊清簿”,设“钱谷账”.4、宋代:官厅会计把钱粮的收支分为四个部分“原管、新收、已支、现在”来反映财产的增减变化。
“四柱”(旧管+ 新收- 开除= 实在)式会计方法的应用,根据四柱结算法编造的账簿称为“四柱清册”。
(期初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本期支出数=期末结存数)5、明末清初:“龙门账”的产生,把全部账目分为四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进- 缴= 存- 该”,分别相当于现代会计的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期末编制“进缴表”(资产负债表)和“存该表”(利润表)。
6、我国在清朝后期从国外引进了借贷复式记账法。
7、会计科学在20世纪30年代逐步形成了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的管理会计体系,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从此,现代会计形成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一)、中国“会计”一词的最早出现中国会计有着悠久的历史。
如果说原始的计量记录行为始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那么,见之于文字记载的中国会计,已于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250年左右的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就初具规模,那时,中国就有了“会计”的称谓,并认识到,会计工作是一项由零星核算到汇总核算再到三年大计的系统过程,这一系统过程应当真实、恰当。
会计在当时的涵义是:既有日常的零星核算,又有岁终的总核算,通过日积月累的岁会的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
(二)、中国古代会计组织体制的改革历程公元1000年,中式会计在盛唐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进展,并依旧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从公无1002年到1068年,连续三代皇帝推行财计组织体制改革,试图以此理顺中央与地方财计之关系。
公元1069年,王安石以“理财”为纲进行变革,并以“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改革的总机关。
公元1074年,设置“三司会计司”,以此总考天下财赋出入,实行一州一路会计考核制度。
我国会计的发展变化史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他以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为背景,会计环境的变化影响和制约着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发展,随着对会计研究的不断深入,会计环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在论述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关注会计环境,正确处理好会计环境与会计发展的关系,促进会计工作的良性、健康发展。会计既是一个信息生成和处理系统,又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作为社会文明的产物,会计离不开企业外部、内部环境的影响,会计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导致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进一步发展。
2.1企业外部环境对现代会计发展的影响
企业会计环境问题研究是会计环境影响关系问题微观研究的基础。本文从政治、法律、经济、教育四个方面探讨了企业外部环境对现代会计发展的影响。
2.1.1政治环境因素对其影响
政治环境是一个国家在一定阶段发展方式,采用的各种政策、方针、路线和当时的政治背景,无论在任何时候对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经济对于会计是相互联系,起着一定的根本性的作用,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也是随之发展而改变,但是会计却又独立于政治,但是又需要良好的政治环境作后盾,没有好的环境,经济就不能发展,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经济发展缓慢的同时,会计也会发展的比较缓慢,当处于政治比较稳定的状态时,经济能够对外扩张,经济的交流也会更加频繁,这时会计的智能会更加凸显出来,特别是法律法规的健全对于会计来说也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法律健全的情况下,那么会计的交税各种营业税增值税都会很明确,而那些不是特别明确的条款,则会给一些不遵守法律法规的人留一些偷税漏税的行为,我们会为主张正义而努力,政治的稳定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经济的不断发展则会促进会计体系的健全。
中国会计学发展史
中国会计学发展史
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期到1949年间。
在这个阶段,中国开始了解和学习西方的会计理论和实践。
为了提高国家财务管理水平,中国政府派遣了一批学生到美国和欧洲留学。
他们接受了先进的会计教育,学会了西方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同时,中国也开始了编制和颁布会计准则和规范的工作。
第二阶段是1949年到开放之间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会计工作成为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适应国有企业和计划经济体制,中国会计学开始发展出自己的特点和方法。
同时,中国也开始与社会主义国家合作,学习他们的会计经验并借鉴他们的理论和方法。
第三阶段是开放以后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国开始全面引入国际会计准则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逐渐深入,私营企业和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中国开始进行会计制度,推动会计规范化和标准化。
中国政府也开始加强对会计教育和研究的支持,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会计学术研究者和专业人才。
目前,中国会计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中国的会计准则和规范逐渐与国际接轨,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在国际会计界中崭露头角。
中国会计学术界也在不断推动会计理论和研究的发展,不断提高中国会计学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总的来说,中国会计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引进到消化再到创新的过程。
从学习西方的会计理论到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国会计学在国家发展进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
进程,中国的会计学也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会计产生与发展历史简述
中国会计产生与发展历史简述
古代:商、周、秦、汉时期
在商代,商业交易的发展使得会计的需求逐渐增加,出现了最早的记
账记录,如“多产菲实”等。
在周代,出现了“府库”制度,开始进行财
政会计。
随着秦统一中国,会计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化,建立了一套
完整的财务制度。
在汉代,随着经济的繁荣,财务管理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出现了财务报表。
中世纪:隋、唐、宋时期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
在隋唐时期,会计的职
业地位得到认可,会计师的角色开始受到重视,财务记账和财务报告的制
度也得到了加强。
在宋代,出现了第一部理论性的会计著作《企业会计制度》。
现代:明、清、近代
在明清时期,会计的发展相对较慢,但会计理论的研究逐渐深入。
到
了近代,中国开始接触西方的会计理论和制度。
在19世纪末,中国开始
引进欧美的会计制度和管理理念,学习西方国家的会计准则。
到了20世
纪初,中国开始建立自己的会计理论体系,并形成了现代会计制度和准则。
此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会计行业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现代会计的发展与
总结而言,中国会计产生与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经济的发
展和时代的变迁,会计制度逐步完善,并逐渐与国际接轨。
在中国的现代
化进程中,会计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具和信息系统,为企事业单位及国家的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会计发展历史
会计发展历史
会计是一门古老而又重要的学科,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
以下是会计发展的主要历程:
1. 古代文明时期:在古代文明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简单的记账方法来记录财务交易。
最早的会计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
2. 中世纪:在中世纪欧洲,商业活动日益繁荣,人们开始使用复杂的记账方法来记录交易。
这些方法包括使用记账册、凭证和分类账等。
3. 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商业活动进一步扩大,会计也得到了更广泛地应用。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现代会计原则和方法来进行财务管理。
4. 20世纪初:20世纪初,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在这个时期,美国政府制定了许多法律和规定来监管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财务活动。
同时,现代审计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5. 当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会计已经成为了一门高度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学科。
现代会计师需要掌握各种软件和工具来分析、
管理和报告财务信息。
总的来说,会计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古代文明时期、中世纪、工业革命时期和当代。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会计方法和技术,但是
它们都为现代会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也将继续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中国会计发展史会计发展史论文-V1
中国会计发展史会计发展史论文-V1
(正文内容)
中国会计发展史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多
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会计发展史进行重
新整理。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会计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会计工作非常薄弱,没有明确的会计法规与规范,
会计制度也相当简陋。
在这样的背景下,会计工作者采用了一些简化
的会计处理方式,使得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
二、改革开放初期的会计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会计工作也得到了重视。
1984年,国家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这是新中国会计制度体系建立的一个
重要里程碑。
同时,会计学科也逐渐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一批
具有影响力的会计专业学者,他们的研究不仅推动了会计学科的进步,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新世纪初期的会计发展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经济和会计工作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的质量
和规范程度都得到了大幅提高。
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明确了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并逐步出台了一系列行业会
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为企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当下的会计发展
当前,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工作也向数字化方向快速转变。
“财务+科技”成为了当下会计发展的重要趋势,许多新的会计软件、工具和技术也应运而生,进一步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
总体而言,中国的会计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粗放到规范化的发展历程。
而会计工作者和会计学者们也正是凭借着他们不懈的努力与创新,将中国会计工作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会计学的历史和发展从古至今的财务思维
会计学的历史和发展从古至今的财务思维会计学作为一门关于财务管理和信息处理的学科,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从古至今,人们对财务思维和财务管理的认识逐渐深入,并不断发展出各种会计方法和理论。
本文将从古代会计的起源,到中世纪的复式簿记,再到现代会计的发展,探讨会计学的历史演变和财务思维的发展。
一、古代会计的起源古代会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兴起,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
在这些古代文明中,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简单的会计方法来记录财务信息。
例如,古埃及时期的会计记录被发现在金字塔和法老墓中,记录着物资的流入和流出情况。
古罗马时期,商人们利用简单的计算工具和书写方式进行财务记录,以便掌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中世纪的复式簿记中世纪是会计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复式簿记法演变出现的时期。
复式簿记法是一种以借贷记账为基础的会计方法,它推动了会计学的发展,并为现代会计提供了基础。
在中世纪,复式簿记法广泛应用于商业和金融领域,使商业交易更加透明和准确。
这一会计方法的出现,提升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三、现代会计的发展现代会计是在工业革命时期逐渐形成的,随着工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活动的复杂化,会计学迎来了新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鲁门和英国的帕金森等学者开始探讨会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现代会计的概念和方法。
此后,会计学不断发展并完善了财务报告、审计、成本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财务思维的演变会计学的发展也反映了财务思维的演变。
古代会计主要侧重于记录和核对财务信息,起到了保密和监督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将会计作为一种决策工具,用于指导企业的发展和管理。
现代会计学更加注重财务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从而为预测和决策提供支持。
财务思维逐渐从被动的记录转变为主动的分析和决策,成为管理者和投资者必备的能力之一。
综上所述,会计学的历史和发展从古至今的财务思维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会计发展史和中国会计发展历史
会计发展史和中国会计发展历史会计作为一门管理工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计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以下是会计发展史的主要阶段:1.古代会计:古代会计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当时人们使用简单的记账工具,如记号、图形等来记录财务交易,以便进行财务管理。
在埃及、中国和巴比伦等地也出现了类似的记账方式。
2.中世纪会计:在中世纪,商业活动与财务交易的规模逐渐扩大,会计的功能也进一步强化。
在欧洲,商人们开始使用记账本和分录帐来记录交易,而不再依赖传统的简单记号。
此外,一些商人还开始编制财务报表以便监控企业的财务状况。
3.工业革命前的会计:工业革命前,随着商业活动和资本的增长,会计需求的扩大。
有限责任公司的兴起导致合资企业的会计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更准确的财务信息来进行经营决策。
因此,会计知识和专业化管理逐渐成为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4.现代会计:20世纪初,现代会计理论逐渐形成。
会计学科开始发展,出现了会计准则和规范的制定机构。
同时,会计技术的进步也极大地改变了会计的工作方式。
在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后,会计变得更加自动化和高效。
中国的会计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1.古代会计:中国古代社会的会计记录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当时人们使用竹简等简单工具来记录财务交易。
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一些重要的财务交易还会在青铜器上进行铭记,以便永久保存。
2.封建时期的会计:在封建时期,会计在官府税务和农田水利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每个县级行政单位都设立了会计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财务活动。
同时,会计的职位也逐渐成为一种封建官员的重要身份。
3.现代会计的发展:在20世纪初,中国开始引入西方会计理论和经验,促进了现代会计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会计理论和实践逐渐接轨国际标准。
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也相继成立,如中国会计法规制定机构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
会计学的历史与演变
会计学的历史与演变会计学是一门研究财务信息的科学,它在商业和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会计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计学经历了持续的发展和演变。
一、古代会计学的起源古代会计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在当时,人们开始使用简单的记账方法,记录农产品和财物的交换。
这些记录以符号和图画的形式呈现,被刻在石碑或陶片上,这是最早的会计记录。
随着文明的进展,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也出现了类似的会计记录。
古埃及在统治时期就采用了一种复杂的会计系统,用于追踪国家的资源和财富。
古巴比伦也提出了一种称为“银行家法典”的法律文件,详细规定了会计职责和义务。
二、中世纪的会计学中世纪是会计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宗教机构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教会的财务管理成为会计学研究的重点。
教会负责收集和管理捐赠,同时也需要记录和报告过去的财务交易。
随着商业活动的逐渐增加,意大利的商人创造了一种称为“双式簿记法”的会计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同时记录借贷两个方面的交易,实现了对公司财务状况的更准确和全面的了解。
双式簿记法在商业界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现代会计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现代会计学的发展现代会计学的发展主要发生在19世纪和20世纪。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商业活动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更高水平的会计技能。
这导致了会计学教育的兴起,许多大学开始开设会计学专业。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会计准则和法规。
例如,1874年英国通过了首部会计准则,促进了会计实践的规范化。
美国于1930年通过了《证券交易法案》,规定了对于公共公司财务报告的要求。
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加速发展和国际商业的繁荣,会计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全球化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会计学家正在研究和应对这些挑战,推动会计学继续发展和演变。
总结起来,会计学的历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
从古代的简单记账到现代的复杂制度,会计学在商业和经济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会计发展史(汉朝以前)一
中国会计发展史--会计的发展萌芽时期 [一](汉朝以前)会计并不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的,在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过着采摘游猎生活,物质条件严重不足,使得在那个时期不会有会计的出现。
至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形成,剩余产品出现,会计才渐渐产生发展起来。
初期的会计,仅从事简单的统计核算和分配工作,故我们称其为“大会计”,这就是会计最早的雏形。
这可以从当时遗留下的一些历史文物里得到考证:1、刻石记事:通过石板或者石质墙壁,人类用不同的符号记录获取猎物、采摘野果的多少,并记录出参加的人员,使用的工具以及食物的分配情况;2、结绳记事:通过打绳结的方式,用不同样式,不同大小的绳结表示不同的事件,并进行核算,这种记录方式在现在的云南佤族地区依然有所保留。
一、西周时期:随着原始社会的渐渐没落,生产力水平不断地进步,人类社会步入第二个时期--奴隶制社会。
奴隶制社会前期,由于人类思维方式落后,物质水平低下,经济不发达,所以会计依旧沿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大会计”的工作方式,直到我国的西周时期,会计的发展才有真正的进步:1、第一次给这项工作进行命名,在西周的《周礼`天官》一书中曾经记载:“司会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而听其会计。
”。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将这份工作称之为“会计”;2、在西周的宫廷之中,第一次设置了专门的官吏管理会计工作,其称之为“司会”,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月季岁会”--每月进行核算、统计,每年进行汇总核对。
二、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初期,由于战乱纷争不断,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会计的发展也就受到一定影响,春秋战国到秦代出现了“籍书”或称“簿书”,用“入”、“出”作为记录符号来反映各种经济出入事项。
从西周到战国时期产生了“三柱结算法”。
它是根据“收入”、“支出”、“结存”这三大结算要素而得名。
它以“收入-支出=结余”的关系式,结算本期财产物资增减变化过程及其结果的一种方法。
“三柱结算法”在秦汉时期已得到了广泛运用。
1.我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我国在远古时期曾出现过“绘图记事”、“刻记记事”和“结绳记事”等最简单的原始会计行为,并被认为是会计的起源。
西周王朝(大约公元前1100年~公兀前770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已经出现了“会计”一词,其基本含义是:既有日常的零星核算,又有岁终的总合核算,通过日积、月累到岁终的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
后来清朝学者焦循在《孟子正义》一书中将“会计”一词解释为:“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即“会计”一词包括了日常的零星核算和定期的总括核算两层意思,基本上表达了会计在核算方面的主要特征。
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当会计成为国家行为的时候,“官厅会计”便应运而生。
为管理贡赋、徭役等征收与分配,西周王朝在官厅中专门设置了位高权重的管理全国钱粮、赋税和官厅财物收支的“司会”一职,设立了独立的会计部门,并与财物保管等业务部门之间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会计与出纳也有了初步的分工。
此外,西周还规定了“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的会计检查制度。
其中的“参互”、“月要”和“岁会”,相当于当今的日报、月报和年报,初步形成了会计报表的雏形。
可见,我国会计在西周时代已有相当大的发展。
正如美国会计史学家查特菲尔德在其名著《会计思想史》一书中指出:“在内部控制、预算和审计程序等方面,周代在古代世界是无与伦比的”。
随着封建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会计技术方法也有了进步。
秦、汉时期广泛采用了以“入”、“出”为记账符号、以“入一出:余”(或“收一付=余”)为基本结算公式的简明会计记录法,用比较固定划一的会计记录格式,取代了文字叙述式的、烦琐的会计记录方法。
自西汉始,人们将会计记录与统计记录划分开来,把记录会计事项的简册称为“簿”、“簿书”或赘“计簿”,而把记录统计事项的简册称为“籍”。
自此,我国的会计账簿便有了较明确的命名。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会计上的一个突出成就是创立并完善了科学的结算方法——“四柱结算法”,在会计账册与报表中并列四大要素(即四柱)——“管”、“新收”、“开除”、“实在”(其含义分别相。
我国会计的发展变化史
我国会计的发展变化史古代会计(公元前221年-公元5世纪)中国古代会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也就是公元前221年至公元5世纪。
在这个时期,会计主要是军事和财务活动的记录和监控。
在秦汉时期,开始出现类似于记账的活动,将商品和货币的数量记录在木简、竹简等上面。
这种记录方式非常简单,只是用于基本的交易和财务管理。
封建会计(公元5世纪-公元19世纪)从公元5世纪开始,随着封建社会的出现和发展,会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封建会计主要是在封建农业社会中的土地、租赁和税收活动中起作用。
在这个时期,会计主要是以一种非正式的方式进行,没有明确的规则和方法。
此外,会计在这个时期还广泛应用于官员们的薪水计算和政府的财务管理活动。
近代会计(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近代会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也就是中国经历了晚清朝鲜局和民国时期。
近代会计的发展是在西方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中国开始引入和采用西方会计规范和方法,建立了一套更加系统和科学的会计制度。
比如,在20世纪初,中国开始引入了“盈亏计算表”、“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报表的概念。
社会主义会计(20世纪中叶-20世纪末)从20世纪中叶起,中国社会主义会计制度开始形成和完善。
在这个时期,中国会计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和调整。
1952年,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会计制度,全面规范了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报告体系。
此后,会计在国民经济计划、财务管理和资源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会计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市场化会计(20世纪末至今)20世纪末以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中国开始引入和采用国际会计准则(IAS)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等国际会计体系,推动了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国也进行了一系列会计制度,完善了会计法规和规范,并加强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总结起来,中国会计的发展变化史可以概括为古代会计、封建会计、近代会计、社会主义会计和市场化会计五个阶段。
中国会计的发展历史
中国会计的发展历史古代会计(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960年)古代中国最早的会计制度产生于商朝时期(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商朝的商业繁荣促使人们需要更精确地记录和管理资源。
商朝时期的“贯珠法”,将财产划分为“货币”和“数目”,并将其记录在木棍或绳子上,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会计制度。
随着商朝的衰落,周朝的统治取代了商朝。
周朝将会计制度正式制度化,实行了“正衡法”,要求财产、债务和交易都要进行详细的记账。
此外,周朝还建立了一套计量标准,推动了会计的规范化发展。
宋朝会计(公元960年至公元1279年)宋朝是中国会计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在这一时期,经济繁荣和商业贸易的增长使会计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
宋朝会计以“贮币法”为基础,将会计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被用于记录和汇总各种财务交易,而会计凭证则用于证明每一笔交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元朝会计(公元1271年至公元1368年)元朝是中国会计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随着元朝统治者的变更,贸易和商业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会计制度也受到了影响。
元朝会计以“账实方甲”为基础,即以明确贷方和借方的方式记录会计交易。
这一制度在中国会计发展的后续阶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至1912年)明清时期,中国会计制度继续发展,开始采用统一的会计账簿和凭证。
自然资源和商品交易的增加促使人们更加重视会计系统的规范化。
此外,明清时期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会计学家和理论家,如著名的杨凌、李东蒙等,他们的理论为后来的会计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会计(1912年至今)现代中国会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民国时期。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与国际接轨,逐渐引入西方的会计理论和制度。
同时,中国的工商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会计的需求不断增加。
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推行以计划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会计制度也相应进行了。
1953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国家行业会计制度试行办法》,制定了统一的会计政策和制度。
基础会计之中国会计发展史
基础会计之中国会计发展史中国会计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商代,商代的会计主要是以文字和符号记录经济交易。
而真正意义上的会计学是在古代的宋代开始形成的。
以下将基于时间线分析中国会计发展史的几个重要时期。
1.古代会计(公元前2000年-公元960年)在商代,会计主要是以影响度和符号进行记录,以维护国家财政的稳定和发展。
在周代,会计主要是以“课”制度进行财务核算,通过设立财务部门进行税收和财务监管。
2.宋代会计(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宋代是中国会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宋朝的财经官僚赋予了会计工作更为重要的地位。
在宋代,建立了官方的会计制度,实施了固定资产和折旧的核算,以及财务账簿的编制和审计的实施。
3.明代会计(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明代是中国会计理论建设的重要时期。
明代会计学家刃农提出了“记形”和“记权”的概念,强调会计的记录应该真实和客观。
同时,明代还出现了会计学的专业著述,如张步云的《会计应用题》和赵善衡的《会计全书》等。
4.清代会计(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清代的会计主要在农业税收和工商业交易中应用。
清朝政府通过设立财政部门,完善税收和财务监管,推动了会计的发展。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会计专业书籍,如康建中的《会计总论》。
5.近现代会计(公元1912年至今)近现代是中国会计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时期。
在1919年,中国会计学界成立了中国工商会计学会,开始了专业的会计研究和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法规不断完善,会计职业化的进程也逐渐深入。
总体来说,中国会计发展经历了从简单的经济核算到专业化的会计学的演变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中国会计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会计也在逐渐与国际会计接轨,并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推广。
简述会计的起源与发展
简述会计的起源与发展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
会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最早的会计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当时的商业活动已经需要记录资产、负债和收支等信息。
在古代,会计的主要用途是为了管理国家财政和商业活动。
在中国,会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记账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记录商业交易的信息,协助商人管理资产。
随着商业活动的不断发展,会计记录逐渐成为商业和财务管理的核心。
在汉朝时期,有专门的官员负责管理国家财政,这些官员就需要进行有效的会计记录和分析以支持国家的财务决策。
在欧洲,会计的发展始于中世纪,那时商业活动开始蓬勃发展,商人需要有记录和管理财务的方法。
最早的会计记录是由会计师手工绘制出的账簿,每笔交易都需要手动记录,非常耗时费力。
到了18世纪,人们开始使用双栏式账簿,这种账簿可以更有效地记录交易信息。
到了19世纪,会计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出现专门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协会等组织。
这些组织的主要职责是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并为会计师提供培训和认证服务。
20世纪是会计学的重要发展阶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记录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和电子化。
会计信息系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和准确性,为商业和财务决策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也使得会计规范化和国际化成为了趋势。
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职业,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从最初的手工记录到现在的电子化处理,会计的发展不仅反映了商业和财务管理的变化,也推动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
会计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会计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会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负责记录、分析和报告经济交易活动,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与经济、商业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本文将主要介绍会计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并探讨会计学的未来趋势。
一、会计学的起源与发展会计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商业活动需要记录和追踪资金流动,使得会计原理逐渐形成。
然而,现代会计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意大利。
当时,意大利商人和银行家开始使用双向记账法,记录借贷关系,为商业交易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到了19世纪,工业革命和商业扩张促进了会计学的发展。
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国际贸易的增加使得会计学需要更加精细和系统的理论基础。
于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会计学逐渐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原则和准则,以解决商业实践中的会计问题。
二、会计学的现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会计学的作用变得日益重要。
如今,会计学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工具,也是投资和融资决策的依据。
1.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随着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的增多,会计信息需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比较和分析。
因此,国际会计准则逐渐产生。
国际准则制定机构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这些准则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企业财务报告。
2. 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会计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电子会计系统的应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效率,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财务风险和决策。
同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兴起也为会计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3. 战略会计与管理会计传统的会计学主要关注过去的财务绩效,而战略会计和管理会计更加注重对未来的规划和决策支持。
随着企业管理理念的演变,战略会计和管理会计成为企业管理层的重要工具,帮助企业制定战略目标和实施绩效评估。
三、会计学的未来趋势1. 环境会计与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日益关注,环境会计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会计学的历史与发展
会计学的历史与发展会计学是一门研究经济资源在组织内外的记录、分类和总结的学科。
它起源于古代,经过复杂而漫长的发展,已经成为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回顾会计学的历史与发展,并探讨其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会计学的起源会计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中,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简单的会计方法来记录物品的拥有和交换。
例如,在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时期,人们利用刻在石头或泥板上的符号来记录粮食和贸易。
这些记录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财务交易的准确性,并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二、会计学的发展1. 古代会计学的兴起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会计学逐渐得到了正式的发展。
这些时期的会计师主要负责记录政府的财务活动,包括税收和预算。
他们还开始使用双式记账法,将交易记录为借方和贷方,形成了现代会计记账的基础。
2. 工商企业会计学的兴起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会计学开始在商业领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在工业革命期间,工商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需要更好的财务管理和报告系统。
于是,会计师的职责从记录交易扩展到了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3. 现代会计学的形成20世纪初,会计学从一门实践性的职业逐渐转变为一门学术研究领域。
会计学研究的焦点已经从单纯的账目记录扩展到了财务报表分析、成本管理、审计和税务等领域。
许多大学开始设立会计学专业,并开展相关研究,进一步推动了会计学的发展。
三、会计学的重要性会计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的意义:1. 经济决策支持:会计提供了财务报表和分析工具,帮助管理者进行经济决策,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2. 经济资源配置:会计记录了组织的经济资源流动情况,为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3. 监督与控制:会计制度和审计机制的建立,有助于监督和控制企业的运作,预防财务舞弊和不当行为的发生。
4. 经济发展推动:会计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和推动力。
综上所述,会计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重要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是稳定凝固了的现实,现实是流动变化着的历史,历史与现实地推移形成了时间的长河,而未来又是以现实为基础的,是现实按逻辑顺序的延伸。
任何一门科学的研究,都不能割断历史,而应尊重历史,认识历史,吸取历史中的精华,继承历史流传下来的珍贵遗产,这正是我们对待历史的科学态度。
同时,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会计发展史的基点。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会计发展史是经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分支。
我们追朔会计发展的历史,正是为了充分认识会计发展的现实,正是为了更好地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同时,也是为了把握未来会计发展的大趋势。
然而,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坚定、清醒、有作为的今天,我们才有可能反思地追怀人类会计世界发展的往事,真实地认识人类会计世界发展的现实,勇敢地探索人类会计世界发展的未来。
一.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职能是会计固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
所谓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客观上所具有的功能。
其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会计随着历史的需要而发展,随着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的变革,会计技术和会计观念也在不断地变革,尽管很多会计技术和会计观念在环境已经不再需要它们以后,仍然还在延续使用一个较长的时期。
二.会计的产生会计的产生是基于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
人类要生存,就要进行生产活动,必然会产生所费(人力、物力的耗费)与所得(劳动成果),便产生了专门记录和计算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费与所得的会计。
“刻木记数”、“结绳记事、记数”、被称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会计的萌芽已经产生)。
原始社会创始的以绳结形式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关系的记录方式。
结绳记事(计数)是被原始先民广泛使用的记录方式之一。
文献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易·系辞下》)。
文字产生以后,会计就产生了。
在我国,最早记载会计一词是西周的《周礼》,并设置了会计官员——司会,规定了会计报表的编报制度。
“零星算之为计,总和算之为会”。
三.会计的发展会计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表达能力,其中包括书写技术、算术的应用和普遍使用货币作为共同计算单位等。
尽管在复式簿记发明之后,用罗马数字记分类帐和计算净利很不方便,但仍在证式帐簿中曾使用达几个世纪之久,阿拉伯数字的引进大大促进了会计的发展。
社会制度方面的前提条件包括:(1)私有财产观念;(2)信贷的发展;(3)资金的积累。
但以上这些前提条件还不能充分阐明会计理论的发展,短期合伙和合伙经营方式的出现不仅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和运用,并且对于会计理论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影响。
会计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会计、近代会计、现代会计而各个时期的会计又有其自己的特征(一)古代会计会计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人类文明史上的简单刻记,绘图记事,结绳记事以及刻契记事等计量,记录行为的演进时期,则是人类会计发展史上会计的萌芽阶段或者称为原始计量记录阶段。
当时它还属于一种综合性的行为,它不仅与会计有关,而且与数学,统计学以及其他学科有关。
当时这种综合性经济行为不仅表现了会计的萌芽形态发展趋势,而且也表现了数学,统计学以及其他有关科学的萌芽形态和发展趋势。
在旧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出现了记数的必要,有刻木记数,结绳记事,虽然目前末发现原始先民遗留下的结绳实物,但原始社会绘画遗存中的网纹图、陶器上的绳纹和陶制网坠等实物均提示出先民结网是当时渔猎的主要条件,因此,结绳记事(计数)作为当时的记录方式具有客观基础的。
1.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单式记账法中国的商代(公元前16世纪)是中国最早有文字记录的朝代,它至今已有三千多年。
当时官厅会计已出现了单式记账法,它对经济收支事项的记录采用文字叙述方式,记录形式是不固定的,而且只记录与钱物相关一方的事项。
当时的记录已有专门的账簿,称为“册”,是一种用麻绳把竹片串在一起的“账簿”。
虽然那时的单式记账是极其简单的,但它是三千多年前的古人所创造的中式会计,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一种伟大的创举。
2.中国最早的会计原则孔子是中国春秋时代(公元前551-479年)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学家,他曾经任过管理钱粮的“委吏”。
他提出了中国最早的会计原则:“会计当而已矣”。
意思是会计要平衡、真实、准确。
具体说是要求会计的收付存平衡,正确无误。
它与目前的“客观性”原则相似。
我国目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提出了13个,其中首要的就是“客观性”,国际会计准则也不例外。
从会计立法来说,也主要是针对客观性进行了法律化。
如我国的“会计法”,最核心的就是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从古代已提出的会计原则可看出,会计“算为管用”的思想是很早就产生了,可谓是古今同理。
3.中国最早的会计法律有道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园”。
要使会计信息真实,最重要的是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方面应在法律上进行规定。
中国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是在战国时期的《法经》,它对会计问题作出了相关的规定。
包括:(1)对会计簿书真实性和保管的规定,如会计簿书丢失、错数,与被盗数额同罪。
可见其惩罚是很重要的;(2)对会计凭证和印鉴的规定。
券契(当时的原始凭证)如有伪造、更改等,重者与盗贼同罪论处,轻者以欺诈论处;如上计报告不真实,有欺诈隐瞒者,根据情节轻重判刑;(3)对仓储保管的规定。
对于账实不符的,区分通盗、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4)对度量衡的规定。
如度量衡不准者,按情况不同实行杖打等处罚。
我国《周礼》中有会计官职的设置,如“司会”,掌管国家和地方的财产物资。
元代就形成了“四柱清册”,即“旧管+新收= 开除+实在”意思就是“原有的+新得到的= 拿走的+还剩下的”。
这些都是最早期的会计,为近代会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近代会计一般认为近代会计始于复式簿记形成前后,会计方法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1494年,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专门阐述了复式计帐的基本原理——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借贷复式记账法创立及发展于意大利。
它对世界各国的会计影响都是巨大的。
在中国,有一批留学学子极力引进国外的复式记账,并对中国原有的会计方法进行改良,他们功不可没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我国的会计发展经历了原始记录计量、单式簿记和复式簿记三个主要的阶段。
大约在西周王朝前后,我国进入了单式簿记阶段。
东汉及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四柱清册”为核心的记账算账会计方法。
在11世纪,中国的会计方法在当时世界上依然具有先导性作用。
国家在整个会计史发展中一直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包括主导和引导作用。
也就是说,在我国会计史变迁中,没有单纯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出现。
这一点和西方尤其是美英两国的会计发展史有所不同,在欧美国家,会计的发展一开始是靠会计职业界来推动的,经过一系列的事件国家才开始介入。
新中国建立之初,在经济恢复启动及经济体制建立的选择方面,既不可盲目的在经济方面进行对外开放,实际上也缺乏实行市场经济的根本条件。
因此,当时借鉴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唯一出路,势在必然。
这一时期大的改革方面的成就有①建立财务组织,领导全国财政、会计工作与改革工作;②建立统一会计制度;③推行班组核算制,稳固企业会计核算基础;④改革会计方法体系,实现企业会计方法应用的统一性、一致性;⑤确立总会计师设置制度,实行总会计师责任制。
在这个时期,是中国经济体制的产生阶段,我们按照计划经济体制构建了会计工作的基本模式,实行了统一会计制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国顺利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阶段。
从这个阶段的会计史变迁可以看出,这个期间的会计核算制度变迁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变迁的特点。
中央政府利用手中的权力成为会计核算模式和会计制度变迁的主要的和唯一的推动者,任何个人或团体的意愿在制度安排中均被忽视。
经过“大跃进”和“文革”的两次冲击,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几乎荡然无存。
会计制度的修订和施行,陷入了一种从零开始的局面,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
这个阶段的会计改革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与更加复杂的任务。
因此,人们在思想意识上要求变革和在行动上支持和推进变革,才是这一时期变迁的实质的主导作用。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化的发展,西方国家的示范效应在会计核算制度演变方面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强。
特别是在中国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前后,这种状况尤为明显,比如,在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中,一些准则的概念直接参考了国际会计准则和美GAAP(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
(三)现代会计公认会计准则”(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的“会计研究公报”(ARB)的出现为起点。
这一会计发展阶段,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都取得惊人的发展,标志着会计的发展进入成熟时期。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社会和经济变革对会计实践和会计思想有很大影响。
二十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曾发生很多环境变动,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会计师的工作,迫使会计界采用新的会计方法和新的会计思想。
1992年年底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会计准则和主要是规范我国的会计核算方法,而财务通则则重点规范了企业的财务政策,包括资金筹集和运用、折旧计提、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利润分配等财政政策的内容。
财务通则在国际上是没有的,它相当于国外的财务法。
但由于我国一直来已有成形的财务制度,制定财务通则,对于当时还是相当有用的。
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后,并同时制定了8大行业的13个会计制度,统称为行业会计制度。
至此,会计核算来了一次脱胎换骨式的变动。
总体上看,会计核算进一步与国际会计接轨。
具体有以下方面:(1)原来分所有制、分部门、分行业制定的会计制度进行了相对的统一,建立了会计核算规范和体系。
(2)第一次构造了一个科学的会计核算体系。
全面地规定了会计假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要素、会计报表体系等。
在此之前,会计假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只是借用国外的,我国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会计要素原来指的是资金占用、资金来源,将费用视同于资金占用,将收入视同于资金来源,而最大的问题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不分。
改革后形成了与国际会计相同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的五大要素;会计报表上也改原来的“资金平衡表”为“资产负债表”,并增加了“财务状况变动表”,形成了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为构架的报表体系。
(3)统一了记账方法。
改革前,我国主要使用三种记账方法,工业企业用借贷记账法、商业企业用增减记账法、行政事业单位用收付记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