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哲学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华文化哲学篇之论朱熹
中华文化之论朱熹题目:结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来理解“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章句》朱熹”的理学化的阐释。
解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释义:这首诗前两句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说的是“一个半亩地的方方的池塘,像镜子一样澄澈明净,连天光云影都反映出来了”。
因此后两句则是说“这个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是因为远处有源头源源不断的输送活水所以它才会一直这样澄澈”。
结合本诗的题目《观书有感》,可知朱熹是在看书的时候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表现出来了。
为什么他的心灵会如此澄净呢?就是因为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识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
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汲取,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释义:朱熹《中庸章句》对于《中庸》所言“性”“道”“教”的诠释,则从人与物统一的层面展开,指出:性即理也。
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
率,循也;道,犹路也。
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
修,品节之也。
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是也。
两相结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提到了方塘水的来源,而朱熹《中庸章句》开章说明了“性”的来源,其对“天命之谓性”注曰“性即理也”,说“性”是与生俱来,得赋予于“理”,有“性”的来源是“理”的意思。
在《朱子语类》中,还说过“大抵言性,便须见得是元受命于天”也说过“性与气皆出于天,性只是理”,说明“性”来源于“天”。
那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呢?在朱熹的哲学逻辑结构中,“天”与“理”是统一而不是对立的。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全面了解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历史演变、重要文献和传统文艺形式等内容。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帮助您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A. 自由、人权B. 家庭、尊老C. 个人主义、竞争D. 社会福利、民主答案:B. 家庭、尊老2.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运动,其目的是:A. 推动社会主义建设B. 打击资产阶级思想C. 恢复传统文化价值观D. 加强中央集权答案:B. 打击资产阶级思想3.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传统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答案:B. 《水浒传》4. 唐伯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以其_____________而闻名。
A. 诗词创作B. 书法艺术C. 戏剧表演D. 绘画作品答案:D. 绘画作品5. 以下哪项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表演形式?A. 京剧B. 芭蕾舞C. 摇滚乐D. 现代舞答案:A. 京剧二、问答题1.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内容?答案: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家庭观念、尊老敬老、孝道、礼义廉耻等。
家庭观念和尊老敬老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和对长辈的尊重。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对长辈的尊重。
礼义廉耻强调了人们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
2.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是什么?答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根基,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同时,传统文化也在与现代社会相互融合和交流中不断发展。
许多传统文化元素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解读,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持。
3.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重要的文献?答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重要的文献,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这些经典记录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文化名人的思想和言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论语》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说:A. 学习永远都是一件苦差事B. 学习可以让人感到快乐C. 学习只有在年轻时候才能做到D. 学习需要不断重复练习答案:D2. <庄子>中的“大丈夫之器”是指:A. 肌肉和骨骼B. 知识和学问C. 高尚的情感和品德D. 丰富的财富和物质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A. 以天地人为宇宙之本B. 尊重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和谐C. 着重鼓励个人主义和竞争D. 崇尚孝道、忠诚、信义等道德观念答案:C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四书五经”是指:A. 四部经典和五种文学体裁B. 四个经典书籍和五个戏剧C. 四种古琴曲调和五种民间乐器D. 四部儒家经书和五部杂家经书答案:D5. 以下哪些文化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A. 京剧B. 中华料理C. 国画D. 古埃及文化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大一统思想强调国家主权、统一性和 ________。
答案:整体性7. 天人合一是指人和自然的 ____________。
答案:和谐8. 中庸的思想是不偏不倚、不偏不向的 ____________。
答案:正中9. “庄子梦蝶”故事中,庄子讲到“蝴蝶梦中无蝴蝶,蝴蝶醒后无庄子”,表达了他对夢境和现实的__________。
答案:区别10. 孟子提出的仁政思想强调将人民当作治理的_________。
答案:中心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什么是“礼”?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是什么?答:“礼”是指社会公共生活的规范和仪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可以保持社会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它是中国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传统,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什么是“道德经”?它有什么特别之处?答:“道德经”是一本古老的哲学书籍,具有重要的思想内涵和历史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中华文化概说》机考参考答案(多项选择题)解析
《中华文化概说》机考参考答案(多项选择题)1.文化的实质含义是()。
(1)自然界的“人类化”(2)哲学(3)语言文字(4)人类活动及其结果的人化性质(5)人类世界区别于自在世界的本质特征2.文明与文化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区别,主要区别是指()。
(1)先有文化,后有文明(2)文化是社会进步的客观标志和尺度(3)文明是文化的积极方面(4)文明是文化的结果和表现(5)文明的外延大于文化3.构成文化基本形式结构的一些必要成分,称之为文化要素,它们是()。
(1)器物体系(2)认知体系(3)符号体系(4)关系体系(5)规范体系4.学者们对中国文化进行分类,一般依据的最主要因素是()。
(1)社会群体(2)时空(3)要素结构(4)功能(5)心态5.按文化圈的特征分类,中国文化可划分为()。
(1)中国中原地域文化(2)中国周边地域的文化(3)中国大陆文化(4)中国民间文化(5)中国下层的历史文化6.“中国”一词在古文献中不是一个专有名词,它的含义还有()。
(1)中原的诸侯国(2)中华(3)“居四方之中”(4)国号(5)天子的畿辅7.中国文化又可称为()。
(1)中华文化(2)华夏文化(3)炎黄文化(4)中原文化(5)中州文化8.中国传统文化实际是指()。
(1)中国历史文化(2)与中国当代文化相对而言的文化(3)中国文化传统(4)对中国文化不同时代的一种划分(5)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存在9.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1)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含义有所不同(2)文化传统不如传统文化广泛(3)文化传统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4)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5)传统文化不如文化传统广泛10.关于中华大地的整体地势,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1)西高东低(2)分三级阶梯式逐级下降(3)盆地和平原约1/3(4)大多的河流都由西往东流(5)大多的河流都由北往南流11.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形成的主要特征有()。
(1)降雨量由东南往西北递减(2)农业与牧业的明显分野(3)人口分布的总格局是东南稠密、西北稀疏(4)中国文化是一种大陆文化(5)漫长的海岸线决定中国文化是一种海洋文化12.中国万里长城在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是()。
老师发中华文化概要试题答案
海南电大12春《中华文化概要》期末考试题答案姓名:学号:年级、专业:分数: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5分)1、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A.血缘 )A.血缘B.地缘C.同事D.同门2、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A.什伍里甲制度 )A.什伍里甲制度B.郡县制度C.户籍制度D.宗法制3、佛教的创始人是( C.释迦牟尼 )A.张道陵B.葛洪C.释迦牟尼D.孔子4、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为( A.三纲 )A.三纲B.五常C.五伦D.十教5、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B.宗族祭祀 )A.嫡长子继承制B.宗族祭祀C.家族血缘D.宗法体系6、在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 C.太平洋 )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7、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过很大影响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C.科举制度 )A.宗法制B.监察制度C.科举制度D.法律制度8、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 A.“无为” )A.“无为” B.“五伦” C.“三纲” D.“宗法制度”9、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 D.切)A.查B.验C.测D.切10、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 C.伦理政治)A.选举政治B.武官政治C.伦理政治D.文官政治11、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 B.天人合一)A.知行合一B.天人合一C.重义轻利D.文以载道12、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入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这位“天师”是( A.张道陵)A.张道陵B.张角C.张鲁D.张衡13、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不管是哪个历史时期,也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各个阶层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德标准是( A.仁)A.仁B.义C.礼D.智14、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除《三国演义》、《两游记》、《水浒传》之外,另外一部是( B.《红楼梦》)A.《金瓶梅》B.《红楼梦》C.《聊斋志异》D.《牡丹亭》15、南欧旅行家() 向西方人描述了中华帝国的富饶和繁荣。
2023《哲学与文化》各地高考题汇总
2023《哲学与文化》各地高考题汇总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一项最能代表《哲学与文化》的核心思想?A. 探索宇宙的奥秘 B. 寻求生命的意义 C. 研究历史的发展 D. 关注科技的发展
2. 在《哲学与文化》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
A. 生活是没有意义的,人应该寻找自己的意义
B. 生活是有意义的,这种意义来自于个人信仰和价值观
C. 生活是有意义的,这种意义来自于社会和文化传统
D. 生活是有意义的,意义是自然而然存在的
3. 在《哲学与文化》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死亡?A. 死亡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应该接受它并珍惜生命 B. 死亡是解脱,我们应该追求永恒的生命 C. 死亡是终结,我们应该避免谈论它 D. 死亡是自然现象,我们应该尊重它并寻找精神寄托
二、论述题
4. 请阐述《哲学与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并谈谈在当今社会如何实现和谐。
三、应用题
5. 请根据《哲学与文化》中的伦理观念,设计一份校园文
明公约。
以上是部分题目和答案,由于篇幅限制,无法在此展示全部题目和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 第三单元测试试卷03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20年全国“两会”报告提到“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有序组织中小学教育教学和中高考工作。
”作为思想政治教师,要充分挖掘“两会”精神蕴涵的育人元素,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推进“两会”精神进课堂、推动课程思政全覆盖,勉励莘莘学子提升修养、厚植情怀,放飞青春梦想。
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依据是()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②道德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有序发展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提供的会议简报获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程恩富建议把中医药文化纳入国民教育系统。
这有利于()A.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B.发挥传统文化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作用C.实现对中医药文化的批判继承D.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中实现古为今用3.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就有“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的观念。
在今天,善文化被不断发扬光大。
只要人人存善念、行善举、扬善德,一个个小善就可以积聚成社会风气的“厚德”。
这表明善文化()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③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④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决定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很多老物件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如板车、犁、耙、磙子……但它们总能勾起许多人对过去的记忆。
这是因为老物件()A.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B.是特定时代文化的物质载体C.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D.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5.京西皮影传承人、北京龙在天皮影剧院的院长王熙创作的《孙悟空大战病毒妖》皮影动画在网络平台上播放后,反响很大,各大电视台也都在转播。
国家开放大学《中华文化概说》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中华文化概说》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形成性考核11.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书法家,其中被人尊为“书圣”的是(王羲之)。
2.在选官制度方面,隋文帝废除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根据考试成绩录用官吏;到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3.中国古代的自然崇拜包括(地神崇拜)、山神崇拜、(河神崇拜)和日月星辰诸神崇拜。
4.中医学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比较重要的成就,以下属于药学方面的著作有:(《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
5.以下属于史评体著作的是(《什七史商榷》、文史通义》、《史通》)。
6.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于鼎)”,开创了公布成文法的先例。
7.韩愈的(《师说》)一文是其关于教师问题的重要论文,也是我国第一篇专论教师的名作。
8.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的稷门下举办的养士机构是(稷下学宫),它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具有教育机构的性质。
9.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主要思想渊源包括(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道家哲学与阴阳家思想;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秦汉时期的黄老道)。
10.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与(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相结合,形成中国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
11.中国古代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包括(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温故知新、学思并重;言传身教、尊师爱生;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名言总结的一条中国古代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启发引导;教学相长)13.中国史书中的“正史”的史书体例是(纪传体)。
14.在文学领域,第一个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是(赵氏孤儿),先后被译成德文、法文、英文、广泛流传,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还曾将其改编。
15.中国古代的“十恶之罪”指的是(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谋反、谋大逆、谋叛)。
2014年10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百家争鸣中的阴阳家的代表是(B)A.邓析B.邹衍C.惠施D.墨翟2.士人群体成为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B)A.先秦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3.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B)A.理学B.玄学C.般若学D.涅粲学4.两税法得名因为征税在(B)A.春夏B.夏秋C.秋冬D.冬春5.中唐以后兴旺起来的白话小说之祖是(B)A.变文B.话本C.南戏D.传奇6.忽必烈奉为国师的西藏僧人是( C )A.宗喀巴B.龙钦巴C.八思巴D.玛尔巴7.在《一枝花•不伏老》中以“铜豌豆”自比的是(A)A.关汉卿B.王实甫C.马致远D.张养浩8.明朝的税制改革为(D)A.募役法B.初税亩C.租庸调法D.一条鞭法9.提出“知行合一”的是(B)A.陈白沙B.王阳明C.李贽D.何心隐10.中国传统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D)A.农耕观B.农政观C.悯农观D.勤农观11.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和秩序的习惯法是(C)A.字辈谱B.家谱C.家风D.人生仪礼12.“本草”一词出现在(B)A.先秦B.西汉C.唐代D.明代13.印刷术传人日本的时间是(A)A.8世纪B.9世纪C.10世纪D.11世纪14.不属于“五礼”的是(D)A.吉B.凶C.宾D.祭15.不属于周公六礼的是(C)A.纳采B.纳吉C.纳征D.纳福16.不属于传统孝服“五服”的是(C)A.斩缴B.齐缭C.綏服D.缌麻17.现代中国境内的语言种类至少有(D)A.50多种B.60多种C.70多种D.80多种18.汉语七大方言中没有的是(C)A.赣语B.湘语C.蒙语D.吴语19.不属于汉语特点的是(D)A.词形不变B.四个声调C.音义对应D.词性数格20.元代把汉语共同语称为( B )A.通语B.天下通语C.官话D.国语21.朝鲜仿造汉字创造的文字叫(C)A.片假名B.平假名C.谚文D.字喃22.“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运用的修辞格是(C)A.对偶B.顶真C.回文D.析字23.哪一种不是汉字构形为书法艺术提供的条件(D)A.书写单位种类很多,富于变化B.书写单位多变,但有规律性C.笔画相互配合,形成和谐又便于书写的系统D.打乱原有结构的字能提供陌生感24.“复习"的谜底是“羽”,这是对谜面字形的( A )A.合成B.离析C.离析、组合D.隐语25.印度佛学与中国本土的易、老、庄三玄相糅合,产生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C)A.禅宗B.华严宗C.净土宗D.宋明理学26.中外佛教史上“输人一-吸收一输出”的文化流动,未显示出中国文化的(D)A.充分开放性和鲜明主体性B.以我为主、善于消化的强劲生命力C.文化交流的双向互渗性D.文化创新的共通性27.对中国科举制推崇备至的书之-是葡萄牙传教士科鲁兹著的(B)A.《中国札记》B.《中国游记》C.《伟大的中国》D.《中国哲学》28.朝鲜受中国影响的是(A)A.新罗精神B.大化革新C.明治维新D.科举制度29.1896年发表《匡时策》的是(B)A.冯桂芬B.沈寿康C.孙家鼐D.张之洞30.提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重要思想的是(B)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以下几个方面,属于文化事象的是(ABE )A.原始巫术B.服饰等级C.中国草药D.观察舞蹈E.建安风骨32.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是(ACDE )A.自然环境B.商业文化C.地理条件D.区域意识E.典范人物33.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为准备建造一支海军部队,在南京周围种植了近5000万棵(ABD)A.梧桐树B.漆树C.桑树D.棕榈树E.柿子树34.汉武帝时打击匈奴的几场战争是(BCE )A.河东战役B.河西战役C.河南战役D.河北战役E.漠北战役35.广义的西域包括(ABCDE)A.新疆B.中亚C.印度D.伊朗E.阿富汗36.色目人包括(CDE)A.契丹人B.女真人C.西域人D.欧洲人E.西北人37.中国的农耕经济文化理论包括(ABCD)A.农耕灌溉B.农政主张C.农事信仰D.农书文献E.农器图谱38.农耕仪式在各地有(ABCDE)A.开耕仪式B.灌溉仪式C.禳灾仪式D.秋收仪式E.冬藏仪式39.宋代开封的行会有(ABCDE)A.牛行B.马行C.纱行D.果子行E.大小货行40.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观念是(ABCD)A.民本思想B.节约粮食C.人格教育D.食疗观E.待客观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41.简述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目的。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的全部试题(有答案)
2011年10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C)A.文化思潮B.文化传统C.文化观念D.文化现象2.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C)A.地质灾害等B.沙尘暴灾害等C.洪涝灾害等D.风灾等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D)A.第一个温暖期B.第二个温暖期C.第三个温暖期D.第四个温暖期4.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D)A.和睦B.团结C.和平D.统一5.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D)A.原始采集业B.原始捕捞业C.原始狩猎业D.农业6.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C)A.三皇时代B.五帝时代C.夏代D.商代7.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D)A.教师B.官吏C.说客D.辩士8.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C)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9.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A)A.出入相补原理B.等差原理C.中国剩余定理D.秦王暗点兵10.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D)A.查B.验C.测D.切11.我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是在(C)A.公元6世纪B.公元8世纪C.公元l2世纪D.公元16世纪12.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B)A.周代B.汉代C.隋代D.唐代13.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C)A.选举政治B.世袭政治C.伦理政治D.文官政治l4.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C)A.五帝时期B.夏朝C.周代D.春秋时期15.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D)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1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A)A.《左传》B.《周礼》C.《论语》D.《孟子》17.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D)A.《周礼》B.《庄子》C.《周易》D.《诗经》l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B)A.知行合一B.天人合一C.重义轻利D.文以载道1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入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化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分。
1.⼈类⽂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 )A.⽂化产品B.⽂化内涵C.⽂化现象D.⽂化事象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 )A.羌B.吐蕃C.鲜卑D.回纥3.“书楚语,作楚声”⼀语说的是( )A.中原⽂化B.齐鲁⽂化C.巴蜀⽂化D.屈原⽂学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明时,⾸先⾯临的特点是( )A.⼤地域上⾃然环境优越B.⼤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C.⼤地域上⼈⼝构成多族群D.⼤地域上⼈⼝构成较松散5.红⼭⽂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地区⼈群的( )A.社会⽣活B.精神⽣活C.物质⽣活D.家庭⽣活6.夏作为我国第⼀代王朝,历时近( )A.七百年B.六百五⼗年C.六百年D.五百年7.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农⽽打击⼯商业的⼀种( )A.政治观念B.经济观念C.国家观念D.⽂化观念8.我国市商贸易有⼀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货币是在( )A.夏朝时期B.商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9.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 )6A.⼀次同余式组解法B.⼆次同余式组解法C.三次同余式组解法D.⾼次同余式组解法10.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 )A.《神农本草经》B.《伤寒杂病论》C.《素问》D.《本草纲⽬》11.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 )A.公元2世纪B.公元6世纪C.公元8世纪D.公元12世纪12.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A.宗族B.家庭C.什伍⾥甲D.个⼈13.科举制建⽴与全⾯推⾏的时代是( )A.明代B.宋代C.汉代D.隋唐14.《诗·⼩雅·北⼭》云:“溥天之下,莫⾮王⼟,率⼟之滨,莫⾮王⾂。
电大《中华文化概说》试题及补充资料答案
《中华文化概说》期末复习指导考试方式开卷,课堂笔试,90分钟。
考试成绩卷面100分,占最终考核成绩80%。
考试题型1、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3、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4、评述题(一题共40分)考核范围一、填空题、单项选择题考核范围为:教材全部章节。
答题要求:填空题不得有错别字,若一个空中有一个错别字,则整空不得分;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二、问答题考核范围与答题要求:范围见下“问答题重点复习内容”。
答题要求:要点归纳完整,陈述清晰,分析合理,错别字酌情扣分,每题不超过2分。
三、评述题考核范围与答题要求:范围见下“评述题重点复习内容”。
答题要求:在所给两题中任选一题,写成700字左右的评述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有个人见解。
本题为主观题,无标准答案。
评分标准如下:1、对所评的文化现象描述准确、全面,针对题目要求评述分析,有个人观点,逻辑自洽,举例生动恰当,表达准确,语言流畅。
35-40分。
2、对所评的文化现象描述基本准确、涉及重要的几个方面,针对题目要求评述分析,有部分个人观点,举例恰当,表达基本准确,语言流畅。
28-34分。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一、填空题:(括号中是答案)1、著名学者(苏秉琦)________曾将起源时期的中华文化划分为(六大)_____区系。
2、龙是各部落初民(原始图腾)__________的混合物。
3、殷商时期,整个社会还处于神的威力之下,(巫史)_____承担着神人交通的重任,在宗教、政治生活中处于崇高的地位。
4、诸子之学,显学主要有儒学和(墨学)_____两家。
5、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_____六家。
6、道家以“(无为)_____”为本,形成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主义,强调个体价值与精神的自由。
7、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六经)_____。
中华文化常识100题
中华文化常识100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的文化传承,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方面。
了解中华文化常识是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也是增进对中国人民的了解的一种重要途径。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华文化常识100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
一、历史篇1.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是哪个?2.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3. 《尚书》是中国古代哪部重要的经典?4. 中国墨子提出的“非攻”思想强调什么?5. 著名的桃花源故事发生在中国哪个朝代?6. 春秋时期的“五霸”指的是哪五个国家?7.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哪项重要政策?8. 汉武帝开创的制度叫什么?9. 唐代的“开元盛世”是哪位皇帝的时期?10. 三国演义中蜀汉的刘备与东吴的孙权是什么关系?二、语言篇11. 汉字的起源是什么时候?12. 汉字的基本构成是什么?13. 汉字有多少个基本笔画?14. 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分别是哪些书籍?15. 中国古代的古文体现了哪种语言特点?16. 宋代诗人苏轼的文学风格以什么闻名?17. 中国古代的“骈文”是指什么样的文体?18. 明清小说《水浒传》是谁写的?19. 中国古代的《红楼梦》是谁写的?20. 当代作家莫言获得了哪个国际文学奖?三、艺术篇21. 中国传统的四大发明有哪些?22. 中国传统的屏风绘画是什么?23. 中国传统的泥塑技艺是什么?24. 中国传统的算盘是用来做什么的?25. 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是什么?26. 中国传统的书法分为哪几种字体?27. 中国传统的地方戏剧有哪些?28. 中国传统的雕刻工艺有哪些?29. 中国传统的书画是指哪两种艺术?30. 中国传统的服饰有哪些特点?四、哲学篇31. 孔子被称为什么?32. 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33. 道家的核心理念是什么?34. 墨家主张什么?35.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谁?36. 不管什么样的理念都无法超越谁?37. 以时间治国贯彻了谁的理念?38. 逸宋指的是谁?39. 孟子提出人心为善的观念是否正确?40. 扩权之政发展成了谁哲学结集?五、宗教篇41. 中国的主要宗教有哪些?42. 佛教的创立者是谁?43. 佛教中的三宝分别是什么?44. 道教的创立者是谁?45. 道教主张什么?46. 儒教主要强调什么?47. 佛教的四谛是指什么?48. 中国的基督教传教是在哪个朝代开始的?49. 回教是哪个民族的主要宗教?50. 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是属于哪种宗教?六、习俗篇七、建筑篇九、地理篇81. 中国的地形分布是什么样的?82. 中国的最高山峰是什么?83. 中国的最长河流是什么?84. 中国的最大湖泊是什么?85. 中国的最大沙漠是什么?86. 中国的北方平原在哪个方向?87. 中国的南海在哪个方向?88. 中国的东海在哪个方向?89. 中国的西部地区有哪个特点?90. 中国的九段线是指什么?十、政治篇通过学习这100个中华文化常识问题,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增进我们对中国的了解,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中国的艺术、哲学、信仰等方面的精粹。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四大发明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造纸术B. 指南针B. 火药D. 望远镜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间是?A. 1948年B. 1949年C. 1950年D. 1951年3.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5. 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五行”指的是什么?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春、夏、秋、冬、长夏D. 酸、甜、苦、辣、咸6. “天人合一”是哪个哲学流派的核心思想?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7.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分别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哪些时期?A. 周朝、战国、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B. 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周朝、战国C. 周朝、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战国D. 周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战国、汉朝8. 中国传统建筑中“四合院”的布局特点是什么?A. 四面环绕B. 四面朝南C. 三面环绕D. 三面朝南9.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感恩节C. 春节D. 万圣节10. 中国的“京剧”属于哪种艺术形式?A. 绘画艺术B. 雕塑艺术C. 音乐艺术D. 戏剧艺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中国的国花是________。
12. 中国的书法艺术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________。
13.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是赏月和________。
14.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________的作品。
15.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以纪念古代诗人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国学知识试题_12篇
国学知识试题_1国学知识试题_1精选2篇(一)1. 中国古代的国学是指什么?国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经典文献、历史和哲学思想等方面的知识,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所在。
2. 《论语》是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言论集?《论语》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言论集,是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
3. 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孟子主张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培养,就能够实现完善的道德品质。
4. 《诗经》是中国古代的哪位君主收集整理的?《诗经》是中国古代的周朝君主——周宣王和周穆王的文学作品集,它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5. 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哪些书籍?古代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它们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经典。
6.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代表作?《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代表作,它是道家思想的经典之一,强调“道”是宇宙的根本原则。
7. 中国古代的国学教育形式有哪些?中国古代的国学教育形式主要有私塾教育和儒学院教育两种。
私塾教育是由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人在家中教授学生,儒学院教育则是在设立的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机构进行。
8. 中国古代的国学教育对于塑造学生的什么品质有重要作用?中国古代的国学教育对于塑造学生的品德和礼仪观念有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经典文献和古代典籍,学生能够受到正确的教育和熏陶,培养出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9.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君子”是指什么样的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君子是指具备高尚道德品质的人。
君子应该具备诚实守信、忠诚孝顺、正直宽容、勇于担当等优秀品质。
10. 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包括哪些内容?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主要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周易》、《尚书》、《礼记》、《春秋》、《诗经》、《周礼》等,涵盖了哲学、历史、政治、文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11.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主张什么样的社会秩序?儒家思想主张建立有序和谐的社会秩序。
哲学与文化期末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文化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哲学的本质是什么?a) 探索人类存在和现实的意义和价值b) 推理和逻辑的研究c) 对宇宙和自然界本质的探索d) 逻辑的研究和推理答案:a) 探索人类存在和现实的意义和价值2.文化的定义是什么?a) 人类社会的统一性b) 艺术与文学作品的集合c) 特定社会群体的共同行为和价值观d) 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答案:c) 特定社会群体的共同行为和价值观3.以下哪个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a)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b) 亚里士多德c) 孔子d) 费尔巴哈答案:c) 孔子4.以下哪种文化形式被认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a) 书法b) 古建筑c) 绘画作品d) 文物答案:a) 书法5.哲学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a) 哲学是文化的基础b) 文化是哲学的基础c) 哲学和文化相互独立d) 哲学和文化不存在关系答案:b) 文化是哲学的基础二、简答题1.请简要解释什么是哲学,并举例说明。
答案:哲学是一种对世界和人类的根本问题进行理性探索的学科。
它涉及人类存在的意义、知识的本质、道德价值、真理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人们可以通过哲学思考来探索人生的意义,寻找幸福和满足的路径。
2.请简要解释什么是文化,并举例说明。
答案: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群体所创造和传承的共同行为方式、价值观念、艺术作品等。
它包括语言、宗教、风俗习惯、音乐艺术等方面。
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中华文化、儒家文化等,这些文化特征体现在传统节日庆祝、诗词文学、建筑艺术等方面。
3.请简要解释哲学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答案:哲学和文化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文化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则可以用来解释和理解文化的现象。
文化是哲学的外在体现,而哲学则探索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意义。
哲学思考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思想支撑和指导。
4.简要介绍一位中国古代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
答案: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
他的主要思想包括仁爱、人伦关系、君臣道德等方面。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导学案附带答案)高二政治《哲学与文化》高效实用课件(必修四)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导学案(附带答案)【课标要求】1.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
2.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3.弘扬民族精神。
【学习目标】1.描述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懂得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2.结合有关实例,运用辩证思维能力深度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感悟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认同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的文化自信。
3.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知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积极意义,感悟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新知导学】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形成和发展(1)形成:各民族文化、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2)发展: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2.主要内容(1)核心思想理念:、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2)中华传统美德:、敬业乐群、、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3)中华人文精神:、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2)影响①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
②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的体现。
③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也是我们最深厚的。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华文化哲学篇课后感想
中华文化哲学篇课后感想
翻开这本书,我仿佛打开了一本“天书”。
什么佛家的独尊,什么道家的复兴,都是类似孔老夫子的之乎者也,我很难看懂,也不想读懂。
因为我对哲学的兴趣的确说不上高涨,也许更多的应该是漠然或不以为然,因为哲学在我看来就是太玄太妙太空,太不可捉摸,太大而无当。
但是这一次为了完成任务,我必须硬性要求自己把这本书读完。
然而,就是这次的“无奈之举”改变了我对哲学的傲慢与偏见,嘲讽与调侃。
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我对哲学的理解和态度。
于是我不再漠视它,而是如数珍宝似的品读着书中的每一句话 ,并颇有体会。
我很感激这本书,它改变了我的生活,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让我已经被繁忙的时代所导致麻木的头脑又一次学会了惊讶。
它让我这颗原来只会跳动的心脏变成了一颗鲜活而敏感的心灵。
它让我认识到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忙碌的信息时代 ,仍然需要有一个哲学的头脑。
因为哲学是最具条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纷乱的思绪,寻觅萌芽中的未来希望。
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试题(含答案)
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试题(含答案)判断题答案往后看,所有题目都在洪帆九洲1【单选题】秦汉以后,(a)图书代表了中华文化的主干。
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2.《论六大学派的要旨》的作者是(d)。
a、左秋明B、班昭C、司马迁D、司马谭3【单选题】以下著作中,不属于经部的是(c)。
a、《六祖坛经》b、《大学》c、《周易》d、《尚书》4.【判决问题】在《尚书·洪范》中,“王”指的是周朝文王。
(5)【判决书】清代王寅之所著《经传诗》。
(五)x)五行五事【单选】在《尚书·红帆》中,“金月丛歌”中的“歌”指(b)。
a、皮革B、变更C、装甲D、豁免2【单选题】《尚书.洪范》中“言曰从”的“从”具有两层含义,一为语言本身的通顺柔和,二为(c)。
a、话多且乱b、人云亦云c、守信使人顺从、顺从【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尚书.洪范》的“五事”的是(d)。
a、貌b、言c、视d、行4.【论断】尚书中的“五行”概念不同于后来阴阳家的所谓“五行”概念。
(v)钱大新是明代著名的史学家。
(x)八项政策五项纪律1【单选】尚书的“八项政策”。
洪帆不包括(d)。
a、食物B、商品C、畜牧业D、祭品2【单选题】“八政”里,“四曰司空”的“司空”指的是(d)。
a、是管理朝觐b、治理盗贼c、管理教育d、管理居民3.【判决】尚书《红番》中的“八项政策”将“食”排在第一位,反映了饮食和农业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五)。
黄建优集1号【单选题】《尚书.洪范》中提到的“五福”指的是(a)。
a、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b、福、禄、寿、喜、慈c、貌、言、视、听、思d、财、官、寿、禄、才2【单选】在《尚书·红帆》中,“黄集”的意思是(b)。
a、约束皇帝B的规则,最高法院C的规则,绅士D的方式,万物运行的规则3【单选题】“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一句出自(d)。
a、《孟子》b、《大学》c、《尚书》d、《论语》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最难的事就是善待父母。
7781中华文化概说2012秋第2次作业及答案
7781中华文化概说2012秋第2次作业图示说明--恭喜,答对了!--抱歉,答错了!--您选择了此项[第1题](单选题)关于佛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佛教比较注重个人的解脱,后者逐渐发展为强调“慈悲无为”。
B.佛教四谛:苦集灭道,是佛教的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或真理,也称“四圣谛”。
C.佛教的修行方法是戒、定、慧。
D.中国的佛教是外来宗教,来自于印度,创始人是悉达多。
乔达摩。
[第2题](单选题)关于宇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古人认为天人交胜,即宇宙是孤立、静止、不变不动或机械排列的。
B.中国古代宇宙的主要观点:宇宙是至大无外的;宇宙是一个生生不已的大流,即易;宇宙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一个开放的、交融互摄、旁通统贯、有机联系的整体;C.中国古人把东南西北上下四方之空间称为“宇”;把古今、往来之时称为“宙”。
D.中国哲学中的宇宙是指无限时空及其所包含的一切。
[第3题](单选题)关于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主要是指用于贿赂的礼物B.礼是中华民族的母德之一。
作为道德规范,它的内容较为复杂。
C.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指礼制、礼教;D.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指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指礼貌;作为与人相处的关系,指礼让。
[第4题](单选题)中国人性思想的特点,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重天命而轻命运B.修身养性,向内探求C.人格均等,人人可圣;D.强调人禽之分,突显人的尊贵;[第5题](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尚书》是占卜之书,是原始宗教、原始哲学与当时社会风俗的结合。
以八卦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
B.中国的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是: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
C.中国古代哲学萌芽于商周之际,西周初年的《尚书。
洪范》提出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认为它们构成了世界。
D.中国哲学西方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但在中国,宗教的功能基本上是由哲学承担的。
[第6题](单选题)关于宗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宗教的产生本身不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而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倒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甲卷(2小时闭卷)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号:999007030课序号:0 课程名称:中华文化(哲学篇)任课教师:高小强成绩:
适用专业年级:全校本科05-08级学生人数:101 印题份数:110 学号:姓名: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
本题 2 页,本页为第 1 页
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A4纸打印
教务处试题编号:
参考答案
中华文化课(哲学篇)甲卷(岁己丑冬)评分细则
一、术语简释(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三皇:天皇、地皇、人皇
2.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3.孟子“四端”:仁、义、礼、智,或者: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或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4.《大学》“三纲领”:明明德、亲(或新)民,止于至善
5.《老子》的主要观念:道、无、玄
6.佛家“四谛”:苦、集、灭、道
7.二程:程颢、程颐,或者:大程、小程,等等
8.紫阳象山:朱熹、陆九渊
9.横渠船山:张载、王夫之
10.亭林东原:顾炎武、戴震
二、简答题(只选两题做
.....,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如何理解孟子所说的“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
”?
答:第一,惟有仁者当为一统治者,因惟有仁者才可遵先王之道而可教化众民,正如“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8分)
第二,而不仁者居高位,犯先天之道,其后果就是“播恶于众”,正如“上无道揆也。
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
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
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泄泄,犹沓沓也。
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
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7分)
2. 何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地开太平
.........................。
”?
答:第一,“为天地立心”,天地时空不再像过去一样,当然为一切合理性的终极本原,而是必须得到自明的“理”的内在证明,而此正是张子主张的“以人道合天道”之当下呈现;“为生民立命”,则表示理学家对自己的社会责任的充分自信,他们相信,重建以道德与伦理为本原的思想秩序,可以使人们重新确立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并与蒙昧与野蛮划清畛域,获得有价值的生活世界;(7分)
第二,“为往圣继绝学”,表明了他们对“道统”重建的愿望。
在他们看来,圣人之学自从孔子以来,屡屡断绝,已经是惨淡经营,而只有在他们这里,才由于重新确立了“理”的真理权威性,
确立了社会生活秩序的基础,确立了生活的意义与价值,所以往圣绝学终于可以发扬光大;“为万世开太平”,是儒家期待的理想境界,当“理”被作为普遍文明的基础得到认同时,就将广被天下,确立永恒太平的基石。
(8分)
3. 为什么“以理言,人欲自胜不过天理。
以事言,则须事事去人欲,存天理
.......,非一蹴即几,一下即成。
”?答:1. 不论从在何处有何种话头,在根本处,天理在上,人欲在下,这本是万世不易的。
所以,单从理处说,以正胜邪,天理压过人欲,由于天理之昭昭,这本是极为简易,极为自然的事情,而
以邪胜正,人欲压过天理,这是绝无可能之事。
此即“以理言,则正之胜邪,天理之胜人欲,甚
..................
易。
而邪之胜正,人欲之胜天理,若甚难
..................。
”;(8分)
2.但单从人事上说,人心之受人欲之蒙蔽甚深,而天理在此处昏昏不得彰显,那么此处正之胜邪,
天理压过人欲那就是需要极大工夫去达到之事,稍有松懈,人欲便盖过天理,即“以事言,则正
......
之胜邪,天理之胜人欲,甚难。
而邪之胜正,人欲之胜天理,却甚易
..............................。
正如人身正气稍不足,邪便得以干之。
”(7分)
三.1. 何谓仁,为什么只要我们想做就能做到仁?(20分)
答: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人之与禽兽之根本区别在于人心之仁,而此仁心,非行为之后果,乃行为之动机,本心即仁,“仁”即我心之纯然至当而不着落于气质之处,虚灵不昧,此仁心即是天理;(10分)
此仁心原本当为至善,而因气质之浊染,或致使仁义不得见于人之行。
不过人一旦从细微处着手,以格物致知之工夫,则定能通达仁心,而不见有异。
而此工夫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一类“不能”
之举,而是像“为长者折枝”之人人可为之举,是于一事一物中慢慢求得,只要立下此求仁之志,至于用力之久,则必“豁然贯通焉”。
(10分)
2. 仁者有何大能?(20分)
答:第一,仁者可洞识本心之至善,而与天地为三;仁者可洞此心而可同时得见天地之至理,万物之流转无不在此心之中;(10分)
第二,仁者可识得“理一分殊”,则天地与我则圆融贯通,万物而无不随我此仁心而转。
(10分)3.我们具体怎么才能做到仁?(20分)
依文本切己而答,言之成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