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通信射频收发机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
无线通信系统中射频发射机的系统设计和仿真
杂散 和谐 波 。 3 1 a 可 观 察 到发 射 频 率 的二 倍 频 和 三倍 — () 频上存 在 着谐 波 , 一 l b 可 以 看 出基 波 附 近存 3 () 在着交 调 产物 。零 中频发 射机 利用 正交调 制器来
实 现 单 边 带 调 制 , 制 另 外 一 个 边 带 。 单 边 带 调 抑
三 、 射 机 性 能 仿 真 发
发射 机最 主要 的指标 是功 率 和频率 。在 该发 射 系统 中 , 入 的 基带 信 号为 0 B 预计 发 射峰 输 d m, 值功 率要求 能 够达 到 2 d m。 0B 对发 射 机 输 入 单 独 的 I 信 号 进 行 谐 波 仿 路 真 , 入信 号 频 率 为 1 输 MHz 信 号 电平 为 0 B , d m,
输 出频 谱 如 图 1 :
当 IQ 两路 均 为连续 的线性 信 号 时 : / 正交 I / Q输入 基带 信号 为 () Q() 正交 本振 信 号 为 f和 £, f () f () 则设 : ,£ 和 o ,
, f 一 C S ( , () sno () O  ̄) Q 一 ic) ot (
接收链 路 的性能 。 二 、 频 发 射 机 的 概 述 射
() a
C) oo
图 1 发 射 机 输 出双 边 带 频 谱
可 见信号 在通 过发射 机后 频谱 由基 带搬 移到 了射 频 。 因为 IQ 路 只输 入 了一 路信 号 , 时 的 / 此 输 出 信 号 是 个 双 边 带 信 号 , 边 的 功 率 达 到 单
1 d m 。混 频 器 I 端 到 RF端 的 隔 离 度 对 本 振 7B O 泄 露 有 很 大 的影 响 。链 路 中器 件 的 非 线 性 会 产 生
射频 毕业论文
射频毕业论文射频技术在现代通信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电磁波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射频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射频技术的原理射频技术是通过调制和解调电磁波来实现信息传输的一种技术。
它利用射频信号的特性,将信息转换为电磁波,并通过天线进行传输。
在接收端,射频信号经过解调,转换为原始信息。
射频技术的原理涉及到电磁波传播、调制解调原理以及天线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二、射频技术的应用1. 无线通信:射频技术是无线通信的核心技术。
从手机、无线局域网到蓝牙耳机,射频技术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将声音、图像等信息转换为射频信号,实现了无线通信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2. 雷达:雷达是一种利用射频技术进行目标探测和跟踪的系统。
它通过发射射频信号,利用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速度。
雷达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气象等领域,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3.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一种通过卫星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射频技术在卫星通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卫星通过接收地面发射的射频信号,再将其转发到其他地方,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通信。
4. 医疗领域:射频技术在医疗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射频消融技术可以用于治疗心脏疾病;射频诊断技术可以用于医学影像的获取和分析。
射频技术的应用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便利性。
三、射频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 5G技术:5G技术是当前射频技术的热门话题之一。
它将为无线通信带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5G技术的发展将推动射频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应用。
2. 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物体的网络。
射频技术在物联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城市等。
射频技术的发展将为物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 射频芯片的发展:射频芯片是射频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
随着射频技术的发展,射频芯片的功能和性能也在不断提升。
基于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路 、鉴 相 器 电路 , 锁 相 环 电路 等将 频率 送 至混 频 器 ;滤 波器 可 以对 不 同的信 号进 行分 离 ,得 到 特定频 率 的信 号或 消除干 扰信 号 ,滤 波器 种类 繁多 ,实 际使用 时 可根据 需要 处理 信号
的形 式选 用模 拟 滤波 器或 数字 滤波 器 ;数 模转 换器 主要 作用 是完 成数 字 信号 到模 拟信 号 的转 换 ;混频 器 主要作 用是 实现 频率 变化 ,常用 的有 双平衡 混频 器 和三平 衡混 频器 。放 大器 是 把 信号 通过 幅度 放 大器增 大或 降低 ,在 经 由功率放 大器 将
I NF OR MA T I O N T
基于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刘 中奇
摘要 :无线通信 系统给 人们 生活 带来的 变化是 无可争议 的 。全世界 有庞 大的无线 通信 系统用 户。
无 线 通 信 中射 频 收 发 系统 成 为 当 前 社 会 通 信 技 术 研 究 的 重 点 方 向 ,射 频 收 发 系统 是 保 证 无 线 通 信 系统
含基 带 电路 、下 变频 电路 及射 频前 端 电路 的射 频接 收机 电路 图 。放 大器 同滤波 器构成 射频 前端 电路 ,公 分器 、移相 器及 混频 器构成 下 变频 电路 , 由基 带放 大器 和信道 选择 低通 滤波 器级联 的两条支 线构 成基 带 电路 ,电路基 础结 构搭 建完 成后 确 定各 电路基础 部分 的 电路元 件完成 射频接 收机设 计 。 ( 三 )天线 的设计 。无线 通信 射频 收发 系统 中的 电磁波 是 通过 天线 进行 接 收和发 射 的 ,天线 是系 统重 要组 成部 分 ,
设计 :放 大 电路设计 时应 选择 合适 的 三级管 ,满 足三极 管静 态工 作点 电流 适 中合 理调 整 电阻值 保证 电路 内 的T作 电压 。 常用 的 晶体震 荡 电路 为并 联 晶体震 荡 电路 。晶体 的质量 及振 子结 构影 响 电路 的振 荡性 能 。其 中克 拉泼 振荡 电路 工作 最为
无线通信中射频收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98•无线通信中射频收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郭 洋 郑超捷【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射频收发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在分析通信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射频收发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关键词】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研究;设计在当前通信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下,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得到跨越式突飞猛进的发展进步,并受人瞩目。
对于通信系统而言,其功能的实现需要各种重点电子线路实现,而各种电子线路又紧紧依托于通信系统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因此必须对通信系统及其接收机、发射机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设计。
1.通信系统的组成随着通信技术以及通信系统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其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凸显。
首先是进行信号调制,能够将传输信号进行转换,转换成为能够进行信道传输的信号。
通过通信系统图能够看出,在通信系统的发送端进行信号解调。
在通信系统中一般传输的是在零频附近的低频信号,包括以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为代表的基带信号(baseband )。
经过调制之后的信号转变为基带信号(passband )。
最终通带信号在整个通信系统中进行传输,在接收机中接收信号,并对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转换为原始信号,接收机的主要任务即解调。
2.无线通信中射频收发系统的工作原理2.1 射频发射机的工作原理图1 射频发射机工作原理图射频发射机的主要功能是将低频基带信号转换为高频射频,如图1所示,一般需要经过调制器和放大器、滤波器等结构实现。
低频基带信号首先经过调制器以及滤波器、混频器等进行信号处理。
首先经过数模转换器的低频基带信号需要经过调制器进行初步解调,一般通过数字调制和模拟调制两种方式实现,数字分频电路和鉴相器电路以及锁相环电路组成的本振器能够对信号进行处理,并且将处理的信号送至混频器,最后在滤波器中进行频率相乘处理。
DAC 的主要功能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滤波器的主要目的是对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去除信号中的干扰信号并优化其中的有效信号,在滤波信号的选择中还需要根据无线射频发射机进行选择,一般包括信道选择滤波器、镜像抑制滤波器以及射频滤波器等。
基于无线通信射频收发机系统的设计
基于无线通信射频收发机系统的设计摘要随着第三代手机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逐渐向多媒体方向发展,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小的错误率。
RF收发器是整个通讯的前台,承担着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是整个无线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直接关系到通讯的传输和传输的品质,同时也直接关系到 RF收发器的发展。
关键词:移动通信射频收发机系统指标第一章绪论目前,在无线通信中, CMOS制程成本较低,集成度较高,而且静止时不会有 DC,因此许多数据处理部都是以 CMOS技术。
但 CMOS器件的跨导数很低,而CMOS制程的 RF电路往往会造成基板的大量损失,因此,在收发器的 RF前端,大多是使用双极制程或 GaAs。
而在目前的 WLAN中,传统的基带器件占据了75%的区域,由于集成性和价格方面的原因,需其整合到一起。
第二章系统组成2.1射频接收机接收器通常是由 ADC (ADC)与发射天线(Digital Digital Converter)所限定的。
RF接收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将所需的信号从基频中提取出来,输入 ADC进行模数转换,最后输入到数字部分进行运算, RF接收器还可以分为中频和射频两个部分。
通常情况下,天线会在高频区域进行信号传输,再通过一级混合电路将其降频(1中间),而在超外差电路中,则会在第1次下行转换后进行第2次下行转换,随后进入第2中间频率。
现在我们来看看当前的接收器常用的配置:(1)超外差接收机:超外差接收机将天线下来的信号进行两次下变频处理,再送入ADC。
在RF信道上,我们希望滤除非常高的中心频率,并且窄信道的非常大的干扰要求滤波器具有令人惊讶的高Q值。
然而,在外差结构中,信号频带被转换为低得多的频率,这降低了对信道选择滤波器的要求。
(2)零差接收:与超外差法相比,零差接收器具有结构简便、便于整合的优点,解决了镜像问题。
采用适当的单片式集成式低通式滤光器和一种基带放大器,可以取代中频 SAW滤光器及后续的下转换阶段。
无线通信中的射频收发系统设计
这一章讨论了非线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互调、干扰屏蔽和频谱再 生及调制等。还介绍了如何利用非线性分析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
第六章:移动系统中射频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这一章针对移动系统中的射频专用集成电路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自动 增益控制、模/数转换动态范围和电源管理等关键技术。还介绍了如何优化这些 集成电路的性能,以满足移动系统的严格要求。
《无线通信中的射频收发系统设计》是一本全面介绍无线通信中射频收发系统设计的书籍,既适 合初学者入门学习,也适合专业人士深入探讨。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理解射频收发系统 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技术,掌握射频收发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无线通 信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彩摘录
在无线通信领域,射频收发系统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实现无线 通信的关键,也是决定无线通信质量与效率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 技术的快速发展,射频收发系统设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精细。在这样的背景下, 一本名为《无线通信中的射频收发系统设计》的书籍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 指导。
本书还重点介绍了射频收发系统的性能评估。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本书详细阐述了如何评 估射频收发系统的性能,包括传输速率、功耗、稳定性等指标。
还介绍了如何通过优化设计和参数调整来提高系统性能。
本书讨论了射频收发系统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射频收发系统设计将面临 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本书展望了未来几年内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可能的创新方向。
《无线通信中的射频收发系统设计》这本书的目录覆盖了无线通信中射频收 发系统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术,从理论分析到实践应用。这本书对 于从事无线通信工作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是一本宝贵的参考书,对于相关领 域的研究人员和学生来说也是一本极好的教材。
基于CC2530的ZigBee射频收发模块设计
射频收发模块基本原理及CC2530 优势
射频收发模块基本原理及CC2530优势
射频收发模块主要用于实现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功能。在接收模式下,射 频模块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滤波、解调等处理,转换为可处理 的数字信号;在发送模式下,射频模块将数字信号进行编码、调制、上变频等处 理,转换为可发射的无线信号。
内容摘要
基于CC2530的ZigBee通信网络的应用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硬件设计:首先,需要设计适合于ZigBee通信的硬件设备,如ZigBee节 点、协调器、路由器等。这些设备应包括适当的电源管理、数据缓冲区、数据传 输接口等功能。
内容摘要
2、软件开发:然后,需要基于CC2530的SDK开发适合于ZigBee通信的软件。 软件应包括设备的初始化、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网络的建立和维护、数据的加 密和解密等功能。
射频收发模块基本原理及CC2530优势
4、高效的能源管理:CC2530采用了德州仪器公司的能源套件技术,可实现低 功耗运行,有效延长模块的使用寿命。
ZigBee射频收发模块设计方案
2.1电路设计
2.1电路设计
基于CC2530的ZigBee射频收发模块电路设计主要包括电源电路、射频电路、 接口电路等部分。
内容摘要
总结来说,基于CC2530的ZigBee数据采集系统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高可靠 性和高安全性等特点,非常适合于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农业智能化等领域的 数据采集和传输。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控制传感器节点的功耗、提高数据传 输的可靠性以及增强上位机软件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通过实验验证,该系统能 够有效地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内容摘要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ZigBee作为一种低功耗、低数据速率的无线通 信技术,在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基于 CC2530芯片的ZigBee通信网络,由于其优秀的性能和稳定性,成为了其中的佼佼 者。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基于无线传输模块的网络通信系统设计
第1章方案论证1.1课题来源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已成为当今通信业乃至整个信息业的热点,不但可以应用在数据传输电台,还可以应用于无线遥控、报警、无线局域网、军事通信等范围,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目前,无线数据通信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遥控遥测、无线抄表、门禁系统、身份识别、非接触RF智能卡、无线标签、安全防火系统、生物信号采集、机器人控制等。
凡是布线繁杂或不允许布线的场合都希望能通过无线方案来解决。
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接口系统,控制这些射频芯片工作,完成可靠稳定的无线数据通信。
基于达成以上要求本人设计了一款基于无线传输模块的网络通信系统。
1.2方案论证此次方案设计使用的元器件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单片机和无线传输模块,使用单片机控制无线传输模块进行发送和接收数据,单片机准备用比较熟悉的AT89S51单片机,无线传输模块准备用性价比比较高的nRF24L01。
1.2.1基于无线传输模块的网络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本系统通过利用无线传输模块进行的无线通信传输,图1通过用单片机控制无线传输模块1进行发送无线信号,然后用单片机控制无线传输模块2接收无线传输模块1所发出的无线信号,从而实现1对1的无线信号传输。
图2所示的是通过单片机控制3个无线传输模块进行相互的无线传输。
图1.11对1无线传输原理框图单片机无线传输模块1无线传输模块2单片机单片机无线传输模块3图1.23模块间相互无线传输原理框图1.2.2无线传输模块的选择方案一:采用nRF24L01本方案采用的无线传输模块是nRF24L01,nRF24L01是单片射频收发芯片,工作于2.4~2.5 GHz ISM频段。
工作电压为1.9~3.6 V,有多达125个频道可供选择。
可通过SPI写入数据,最高可达10 Mb/s,数据传输率最快可达1 Mb/s,并且有自动应答和自动再发射功能。
芯片内置频率合成器、功率放大器、晶体振荡器、调制器等功能模块,并融进了增强式ShockBurst技术,其中输出功率和通信频道可通过程序进行配置。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毕业设计终稿
毕业设计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设计学生姓名:刘言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2009级3班指导教师:刘嘉新副教授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013年6月东北林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设计学生姓名:刘言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2009级3班指导教师:刘嘉新副教授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012年12月10日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设计摘要本系统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为控制器,其中nRF401芯片作为无线收发的核心部件,而5位8段数码管用于显示收发信息,另外还配备有相应的外围设备。
系统由阅读器,控制器和线圈三部分组成。
单片机控制阅读器发出信号,应答器接收到信号后返回确认信息。
阅读器可以接收并识别应答器中的预置四位二进制编码,并在LED上显示阅读结果。
当应答器的固有谐振频率与阅读器的发送频率相符合时,处于阅读器天线的交变磁场中的应答器就能从磁场获得最大能量。
同时,与应答器线圈并接的阻抗变化能通过互感作用对阅读器线圈造成反作用,从而引起阅读器线圈回路变换阻抗ZT的变化,即接通或关断应答器天线线圈处的负载电阻会引起阻抗ZT的变化,从而造成阅读器天线的电压变化。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通过数据变化控制应答器线圈实现数据的回收。
关键词无线识别;nRF401;应答器;阅读器The Design of Wireless identification systemAbstractThe system takes of the MCS-51 SCM as controller, which nRF401 transceiver chip as the core wireless Transceiver components, and 5 bits 8 segments digital tubes for showing the messages, is also equipped with the appropriate peripheral equipments. 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that is reader, controller and coils. The SCM controls the reader sending a signal, then transponder sends back the confirm information when it receives the signal. The reader can receive and identify the preset four binary codes in the transponder, and shows the result on the LED display.When its frequency is equal to the natural resonant frequency of reader, the transponder in the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 of the reader antenna will get the most energy from the magnetic fiel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istance which is parallel to the transponder coil changing through mutual inductance reacts to the reader coil caused counterproductive, thus leading to the change of the reader coil loop transformation impedance ZT, that is, connecting or cutting off the transponder antenna coil resistance will cause the load the change of ZT impedance, resulting in the change of the reader antenna voltage. According to this principle, we can realize receiving the data again by controlling the transponder coil based on the changed data.Keywords wireless identification; nRF401; transponder; reader目录摘要Abstract1绪论 (1)1.1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概述 (1)1.2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研究 (1)1.2.1研究背景 (1)1.2.2研究意义 (2)1.3国内外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2)1.4主要内容与安排 (4)2无线射频识别系统整体方案 (5)2.1总体系统方案论证与比较 (5)2.2调制方式论证与比较 (6)2.3 555时钟电路控制对象论证与比较 (6)3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8)3.1阅读器电路分析与设计 (8)3.1.1阅读器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8)3.1.2阅读器发射电路 (9)3.1.3耦合线圈的配置原理 (14)3.2应答器电路分析与设计 (15)3.2.1应答器电源电路 (15)3.2.2应答器发射电路及单片机 (16)4系统软件设计 (17)4.1阅读器程序设计 (17)4.1.1阅读器主程序设计 (17)4.1.2阅读器有源无编码测试子程序 (18)4.1.3阅读器4位编码测试子程序 (18)4.1.4阅读器上传数据测试子程序 (18)4.1.5阅读器下载数据测试子程序 (19)4.2应答器程序设计 (19)4.2.1应答器主程序设计 (19)4.2.2应答器识别数据返回数据子程序 (20)4.2.3应答器识别命令返回编码子程序 (20)4.2.4应答器识别数据存储数据子程序 (21)4.2.5应答器识别命令返回数据子程序 (21)5测试方法与数据 (22)5.1耦合线圈电感量大小与谐振频率 (22)5.2整机调试与测试 (22)5.2.1识别正确率和识别时间测试 (22)5.2.2识别距离测试 (22)5.2.3识别功耗测量 (23)5.2.4初级线圈包络仿真图形和实测图形 (23)结论 (25)参考文献 (26)附录 (27)致谢 (58)1 绪论1.1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概述无线射频识别(RIF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为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基于射频收发机的通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0 引言完整的射频系统包含射频收发机等硬件设备,需要不同软件开发工具的支撑,上层软件研发中为满足科学计算和可视化图形实时显示,选择与C语言展开接口操作的MATLAB软件。
通信与系统运行中,单片机在射频收发机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收发链路控制设计1.1 控制系统接口设计射频收发机连接上位机后,上位机USB接口发送适合的电路配置指令,控制工作频率、相关增益、DAC数据源等。
开放锁相环频率控制接口、增益控制接口、DAC数据接口。
此外,想要减少射频收发机消耗需要在各种条件下开关相应单元电源。
上位机和射频收发机之间设定接口数据意义,上位机发出指令后传输到射频收发机,结合各位置执行指令,例如:配置电路的增益,改变锁相环的频率,选择信号产生形式与信号通路。
上位机发送数据包达到EPGA后,EPGA与单片机的异步并行通讯接口把数据传输单片机,将获得的数据信息储存到数组内,结合数据信息相应指令执行。
当单片机接受到数据包后,同样将数据根据顺序储存到相应数组并检验数组各位置的参数控制发射接收系统、变频系统与相干监测系统的电源开关。
不过,射频收发机没有连接上位机时,想要保证射频收发机稳定运行,利用STM32单片机匹配系统默认参数。
控制系统数据参数中,USB与EPGA作为信息透明管道,而STM32单片机为主要控制系统,收到数据解读类型后的改变锁相环频率,AGC与相干监测模式。
或利用DAC调节调制解调器的增益。
1.2 增益控制第一,可变增益设计。
上位机发送数据包至套件,再通过8位逻辑解释后传输至DAC,借助DAC控制AD8367与AD8367得增益。
想要得到增益控制范围,选择AD8367可变增益进行检测。
输入端输入-40dBm得正弦波信号,改变数据包17位与18位参数检测输出端功率与DAC输出电压。
结果可知:上位机控制参数在0--2600,伴随着AD8348增益测试给出上位机控制范围在0--4095,71M输入信号条件下变频增益变化范围位-16dB--29dB,控制参数得增加增益不断降低,呈线性。
毕业设计(论文)-无线发射和接收的通信系统[管理资料]
本科毕业论文无线发射和接收的通信系统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系(院)名称: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系专业班级: 10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 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讲师2010 年 5 月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安阳工学院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工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无线发射和接收的通信系统摘要: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线通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渐渐的被各行各业所接受,替代以往的有线通信。
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
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
近十几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采集和远程控制系统采用了无线数据传送技术,它与有线数据传输相比主要有布线成本低、安装简便、便于移动的优点,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基于单片机为微控制器的的测控设备或智能仪器仪表都需要通过无线设备进行数据的交换或传输。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调频发射接收系统设计
( 1. Sc h o ol of I n f or ma t i on Eng i n e e r i n g,Sha a nx i Po l y t e c h ni c I ns t i t ut e,Xi an y a ng 7 1 2 00 0,Chi na;
己 口I 7 年 I f 月
I 第] 5 卷第 1 I 期
l l l 研 究 与 开 发
基 于 无 线 通 信 技 术 的 调 频 发 射 接 收 系统 设 计 *
王 瑾 袁战 军。 张金 博
( 1 . 陕 西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信 息 工 程 学院 成 阳 7 1 2 0 0 0 ; 2 . 陕 西 国际 商 贸 学 院 电子 工 程 系 成 阳 7 1 2 0 4 6 )
a u d i o s i g na l s i n t h e r a n g e o f 8 7 . O M Hz t o 1 0 8 . O M Hz ,a n d i t s ma x i mu m t r a n s mi t t i ng a n d r e c e i v i n g d i s t a n c e i s u p t o 8 0 0
摘
要: 为 了 满 足 目前 中短 距 离 范 围 内无 线 调 频 通 信 的需 求 , 提 出了一种基 于无线 通信技 术的调频 发射接 收系统设计 方案 。
系统采用 F M 发射/ 接收芯片 R D A5 8 2 0完 成 了调 频 发 射 、 接收功能设计 , 通过 I I C总 线 实 现 了 R D A5 8 2 0与 S T C 8 9 C 5 2 之 间 的 数据传输 , 并使用 L C D液 晶屏 实 时 显 示 系 统 工 作 状 态 。实 验 测 试 表 明 , 在8 7 . O ~1 0 8 . 0 M Hz 频段范围内 , 该 系 统 具 有 良好 的
射频无线接收发射系统设计
基于RXM-900-HP3/TXM-900-HP3的无线发射与接收系统设计专业:通信工程班级:06级1班学生姓名:宋明威学号:20064400130指导教师:黄志伟完成时间:2009年5月26日【摘要】HP3射频接收发组件比前一代提供了更完整的兼容性等改进。
适用于低成本、高性能的902-928MHz频带的无线传输模拟或数字信号的收发。
所有HP3系列模块都具有8位串行通信功能,目前也新增了高达100位的。
引脚和封装兼容所有前几代,但其总的物理尺寸也有所减少。
现存贴片式和直插式两种。
理想情况下,HP3收发组件能够确定一个长达1000英尺可靠的传输模拟和数字信号的信道。
如同所有的Linx模块, HP3无需调整或补充射频元件(天线除外),即使没有经验的射频工程师也能自如运用。
【关键词】 H P3 射频收发封装【Abstract】HP3 RF transceivers components offers complete compatibility and numerous enhancements over previous generations.The HP3 is designed for the cost-effective, high-performance wireless transfer of analog or digital information in the popular 902-928MHz band.All HP3 Series modules feature eight parallel selectable channels, but versions are also available which add serial selection of 100 channels.The HP3 is pin- and footprint-compatible with all previous generations, but its overall physical size has been reduced.Both SMD and pinned packages are available.When paired with an HP3 transceivers a reliable link is created for transferring analog and digital information up to 1,000 feet.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As with all Linx modules, the HP3 requires no tuning or additional RF components (except an antenna), making integration straightforward even for engineers without prior RF experience.【key word】HP3 RF transceiver footprint目录:一、引言 (3)二、 TXM-900-HP3简介 (3)(一)主要特性 (3)(二)应用范围 (3)(三)芯片封装与引脚功能 (4)(四)工作原理 (6)(五)典型的表现曲线图 (7)三、 RXM-900-HP3简介 (8)(一)主要特性 (8)(二)应用范围 (9)(三)芯片封装与引脚功能 (9)(四)工作原理 (12)(五)典型的表现曲线图 (13)四、应用电路设计 (15)(一)双天线电路设计 (15)(二)单天线电路设计 (16)五、设计总结 (18)六、主要参考文献 (18)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通信已经是最为迫切发展的热门行业。
浅谈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浅谈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摘要:无线通信的产生与应用为人们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渠道,对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无线通信的射频收发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从接收机、发射机以及天线等方面对系统设计进行了深刻探讨,希望可以为我国无线通信领域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接收机引言:对于射频通信系统来说,具有很多优点,比如射频频率比较高,可以对高信息容量以及宽频带等进行有效运用;由于电感以及电容等的尺寸比较小,因此可以缩小通信设备体积;可以对大量可用频谱进行有效提供,能够对频谱资源不足问题进行有效缓解;可以增大信道频率间隙,进而对信道干扰问题进行有效避免。
因此对于无线通信从业人员来说,应该增强对射频收发系统的重视,并做好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工作,进而促进无线通信业的稳定发展。
1系统分析射频收发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信息源、输入转换设备、发信机、传输信道、接收机(如图1)、输出转换设备以及收信者等方面。
图1 接收机在通信系统当中,通常都需要实现调制以及解调等的变换。
其中,对于调制来说,主要是对待传输信号进行一些处理,以确保其和信道传输信号相适应。
而对于解调来说,通常作用在发送端。
对于传输信号来说,多数都是一些低频信号,主要体现在零频附近分量方面,也就是基带信号。
而对于接收端的接收机来说,其功能和发信机功能相反,可以对已调信号进行还原,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为解调。
对于调制以及解调等来说,使用它们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可以提高频率。
无线通信系统主要是通过空间辐射对信号进行传输的,根据天线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如果想要实现信号的有效辐射,就必须确保信号波长小于辐射天线尺寸。
因此可以利用调制以及解调等提高频率,进而为信号辐射创造便利条件。
第二,可以对信道进行复用。
通常情况下,传输信号所占用的带宽会比信道带宽小,所以,如果信道在同一时间只能对一个信号进行传输,那么就会引发资源浪费问题,但是也不能对多个信号进行同时传输,因为会引发信号干扰问题。
无线调频发射/接收系统的设计
1.1 课题相关技术的发展
从 1912 年阿姆斯特朗发明的朝外差接收方法,为现代无线电接收技术奠定了 基础,此后他又发明了频率调制方法,开创了崭新的高质量通信方式,开始了高 1
保真优质的新时代。1937 年里布斯发明了脉冲编码调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各国都给予了无线电通信足够的重视。在二战结束后无线调频技术也得到了进一 步的发展,许多国家建立起无线广播电台,从此广播进入一个全新的高保真时代 21 实际末,随着无线广播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以及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机、 单片机技术的民用化进程加速,无线广播逐步应用到学校、农村、工厂、小区、 医院等场所,作为教学工具、应急广播工具、智能管理工具、安全广播工具等使 用,同时无线广播的功能也大大提高,可以实现点对点、分组、统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通讯技术已广泛地在通信、计算机、自 动控制、自动测量、遥控/遥测、仪器仪表、医疗设备和家用电器等领域中应用。 无线电路与人们熟知的双向无线电、电视、广播设备并无不同之处。它们中的一 些需要高线性调制(TV 图像) ,一些需要经过中继站工作(双相无线电) ,真正的 差别在于元件的体积小得多,以及在无线电中,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使用时分复 用、扩频或其他能有效提高通信带宽利用率的方法。 无线通信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增长,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应用的报道。除了 诸如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等传统的通信应用外,射频(RF)和微波也正在被应用于 无绳电话、蜂窝移动通信、局域网和个人通信系统中。无钥匙进门,射频识别, 在医院或疗养院中监控病人,计算机的无线鼠标和无线键盘,以及家用电器的无 线网络化,这些都是应用射频技术的其他一些领域。其中某些应用传统上采用红 外技术,然而射频电路由于其卓越的性能正在取而代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射 频技术有望继续保持当前的增长率。 设计无线遥控电子系统的根本目的是将信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因此无线遥 控电子系统可划分为发射电路、接收电路和存在发射与接收之中的信息处理和控 制过程。由于存在地球大气的损耗,因而直接传送信息不现实,把信息通过载波 调制到高频是必要的。在本设计中采用 FSK 调制方式、甲乙类功率放大器和耦合 天线构成发射电路、接收电路采用集成芯片混频器进行高频向低频解调及必要的 信息恢复电路。 本文叙述了发射机、编码、接收机、解调等电路的原理 ,利用计算机仿真完 成了电路形式的选择和性能分析。达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提高了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通信应用的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设计论文
1 绪论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通讯方式也从传统的有线通讯逐渐转向无线通讯。
由于传统的有线传输系统有配线的问题,较不便利,而无线通讯具有成本廉价、建设工程周期短、适应性好、扩展性好、设备维护容易实现等特点,故未来通讯方式将向无线传输系统方向发展。
同时,实现系统运行的最小功耗是现代电子系统的普遍取向,也是绿色电子的基本要求。
因而,如何通信才能使系统稳定、高效、节能的运行,成为系统开发过程中必须加以考虑的主要内容。
传统的无线发射接收系统,存在着电路复杂、灵敏度低、噪声大、不易调谐等缺点。
本设计采用载波的瞬时频率随传播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的调制方法,即调频方法。
调频要求工作波长极短,但由于它不怕余波干扰,不串台,所以具有极好的接收性能,而且还能播送和接收立体声信号。
此外,语音信号采用调频方式与调幅相比,有利于改善输出音频信号的信噪比,以保证语音业务的可靠传输。
本设计中采用调频立体声接收机集成芯片优化电路,使得接收灵敏度大为改善,外围元件极少。
同时采用锁相环技术,增强锁定频率信号准确度。
接收机采用电容分压式滤波器,具有动态范围大,调整方便的特点。
2 无线通讯通常,人的说话声、音乐声等各种声音的传播距离是很短的,当人大声喊叫时,能在三十米外听清楚已是不容易了。
低频率的电信号实际上不可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从天线有效地辐射到空间去,只有当馈送到天线的电流频率足够高,及波长足够短,短到能与天线的尺寸相比拟,才会有足够的电磁能辐射出去。
因此,要想不用导线传送信号,只能借助于高频电磁波,由它将低频信号“携带”到空间去。
将声频电信号寄载在高频正弦波上(称为调制)利用天线发射成无线电波,用无线电波来载低频电信号,就可以不用导线在空间传播很远。
将声频电信号寄载在高频正弦波上,是用声频电信号去控制等幅高频正弦波的某一参数(振幅、频率或初相位)来达到的,即使该参数按声频电信号的规律去变化。
当控制的是高频正弦波的幅度时,这种调制称为幅度调制或简称调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近年来,射频(RF)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增加了人们对低电压高性能射频前端的需求,无线通讯系统中的关键模块-RFIC 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如:蜂窝式个人通信与基站、无线接入系统、卫星通信、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无线局域网等。
经过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通信系统发展成了支持多媒体的通信系统,系统的速度更快,误码率更低。
射频收发机是通信系统的前端部分,负责信号的接收和发射部分,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决定了通信距离和影响着通信质量通信系统的发展也带动了射频收发机的发展。
本论文探讨了收发机的基本结构,射频收发机的发展,然后介绍了射频收发机的一些关键指标,然后根据重要指标计算出射频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最后仿真整个收发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关键词:移动通信;射频收发机;系统指标RF transceiver system design based on wirelesscommunicationIn recent years,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adio frequency (R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crease the RF front-end needs of low-voltage and high-performance.The key modules-RFIC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become research focus,such as cellular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and base station,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GPS, wireless lan,etc.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mmunications system developed into a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he system has faster rate and lower BER. RFtransceiver which is front of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responsible for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the signal part and that is an integral part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F transceiver determines the distance of communication and affects the communication s quality.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also led to thedevelopment of the RF transceiver. The paper discussed transceiver's basic structure and radio frequency transceiver's development and some key indicators. Then according to these important target, it has calculated the radio frequency system's major technique target. Finally it simulated entire transceiver's major technique target.Key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RF transceiver system specifications1引言射频是指该频率的载波功率能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反之亦然),以交变的电磁场形式在自由空间以光速传播,碰到不同介质时传播速率发生变化,也会发生电磁波反射、折射、绕射、穿透等,引起各种损耗。
在金属线传输时具有趋肤效应现象[1]。
该频率在各种无源和有源电路中R, L, C各参数反映出是分布参数。
因此说所谓射频RF (Radio Frequency)是指频率较高,可用于发射无线电频率,一般常指几十到几百兆赫的频段,即 VHF-UHF频段。
而更高的频率,则称为微波。
广义地说,在无线电频谱上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无线电波,其相应的波长范围是在lm—0.1mm。
一般更具体的指1—30GHz频段,即波长在厘米范围的厘米波。
频率更高的则称之为毫米波、亚毫米波段。
因而,移动通信中的CDMA, GSM等系统所采用的800MHz, 900MHz频段属于射频RF范畴,也即UHF频段(也可看作微波的低端);而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工作频段就是在微波范围内。
射频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具有广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线电视系统就是采用射频传输方式的。
在电子学理论中,电流流过导体,导体周围会形成磁场;交变电流通过导体,导体周围会形成交变的电磁场,称为电磁波。
在电磁波频率低于100khz时,电磁波会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传输,但电磁波频率高于100khz时,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并经大气层外缘的电离层反射,形成远距离传输能力,我们把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成为射频,英文缩写:RF将电信息源(模拟或数字的)用高频电流进行调制(调幅或调频),形成射频信号,经过天线发射到空中;远距离将射频信号接收后进行反调制,还原成电信息源,这一过程称为无线传输。
无线传输发展了近二百年,形成了大量的用户和产品群,但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和地表障碍物的影响,不能传输完美的信息。
近代人类发明了廉价的高频传输线缆(射频线),为了追求完美的信息传输质量,兼顾原有的无线设备,无线方式有线传输开始流行。
产生了射频传输这一概念。
如果你的信息源经过二次调制,用线缆传输到对端,对端用反调制将信息源还原后再应用,不管频率多低,也是射频传输方式,如果没有调制反调制过程,只是将信息源用线缆传送到对端直接使用,不管频率有多高,都是一般的有线传输方式[2]。
综观无线电频谱,频率从极低一直到非常高,波长从超长波一直到亚毫米波段再到光波、紫外,不同频段的无线电波其特性也截然不同。
我们必须了解这一点,并学会用不同的概念、技术和方法来处理问题。
在移动通信所工作的射频和微波频段,如果只沿用低频的概念和技术来研究和处理问题,必然是行不通。
射频电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就是无线通信,无线通信射频收发机包含了发射机电路、接收机电路以及通信天线。
2 射频集成电路的发展及研究前景近年来,通信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而射频(RF)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显得尤为迅猛。
当今,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蜂窝式个人通信与机站、无线接入系统、卫星通信、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无线局域网等。
随着多种无线通讯系统的蓬勃发展,使无线通讯系统中的关键模块—射频集成电路(RFIC)—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射频IC的优化设计,除了数字IC所要求的功耗、速度、产量外,还必须考虑系统部件的噪声、增益、线性度、最大功率传输等因素。
同时,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讯系统对射频IC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低成本、低功耗、高线性度、多功能等已经成为射频集成电路发展的趋势。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以微电子为基础的电子技术是推动信息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
集成电路是微电子的核心和主体,也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3]。
现代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 CMOS 工艺生产费用低,集成密度高,且静态时电路不存在直流电流,收发机的数字处理部分大多采用 CMOS 工艺实现。
但由于 CMOS 器件的跨导小,并且 CMOS 工艺实现的射频电路通常衬底的损耗较大,收发机的射频前端电路一般采用双极型工艺或砷化镓工艺。
而通常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字基带部分占芯片面积的 75%以上,考虑到集成度及成本等指标的要求,只有实现 CMOS 集成射频前端,才能最终实现无线通信系统的单片集成。
随着深亚微米 CMOS 工艺的不断进步和成熟,其沟道长度不断减小,截止频率 ft不断增加,深亚微米 CMOS 工艺其 MOSFET 的特征频率已经达到 50GHz 以上,再加上 CMOS 工艺与其他工艺相比具有工艺成熟、应用广泛、价格低、集成度高、功耗小等特点,用 CMOS 工艺设计射频集成电路 RFIC(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s)已经成为近几年世界性范围内研究的热点,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在 CMOS 射频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作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美国许多成功的新兴集成电路无晶圆厂芯片设计公司(fabless)和众多的芯片设计start-ups 都比较集中在这一领域[4]。
在 5GHz 以下,基于 CMOS 工艺制造的硅射频集成电路,在性能各方面已经能与 GaAs RFIC 及锗硅 RFIC 一争高下,且在成本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无线通讯、卫星定位导航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利用 CMOS 工艺实现的 RFIC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起步和发展,图1表示了 RF CMOS 器件按比例缩小后主要参数的变化。
图1 RF CMOS器件按比例缩小后的卞要参数变化随着器件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MO S器件的特征频率人、最高频率几a、和噪声性能等都有很大提高,可以获得很好的射频特性。
特别是跨入90 nm以后,RF CMOS器件已经可以工作在40GHz到100 GHz范围。
RF CMOS工艺既继承了数字CMOS工艺的功耗低、集成度高、成本低等众多优点,同时又显示出很好的射频特性,已开始应用十设计以往只能采用BiCMOS, GaAs和Site工艺实现的电路[5]。
当前,各种制作RFIC的工艺技术的竞争相当激烈,不同工艺适用十不同的场合,它们的比较结果可见图2。
图2 RFIC制作工艺比较RF CMOS技术的进步充分表明它已可以实现应用十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和高数据率交换装置的RFIC芯片。
特别是在通讯系统对RFIC不断提出低成本、低功耗、小尺寸、高集成度、高可靠性、多功能等要求的推动下,RF CMO S技术正成为RFIC制作的热门选择,是实现数字与射频系统单片集成的RF SOC芯片很有发展前途的技术。
3.国内外研究动态快速增长的无线通信市场造成了对射频集成电路的需求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