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五章5.4平移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5.4平移(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5.4平移(教案)
在讲授环节,我尝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平移。看到他们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积极参与,我感到很高兴。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仍然感到困惑,特别是在进行平移作图时。这告诉我,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指导。
此外,小组讨论的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思维火花。他们能够将平移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中,这种学以致用的能力让我感到欣慰。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小组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平移的基本概念。平移是图形在平面内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它是几何变换中的一种基本操作,对于理解图形的位置关系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平移在实际中的应用,比如移动机器人按照程序指令进行平移,以及如何通过平移解决几何作图问题。
-平移方向的确定:学生在确定平移方向时容易出错,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根据题意或实际情况判断移动方向。
-平移作图技巧:学生在作图过程中可能无法熟练使用直尺和圆规,需要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多次实践。
-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平移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平移的“相同距离”和“方向”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比如通过实际操作教具,展示不同点在平移中的移动情况。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平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教室里物品的排列调整。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于平移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比我预期的要好。但我也意识到,要想让这些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们的几何素养,还需要在课后进行更多的巩固练习和拓展延伸。

春季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5.4 平移(共21张PPT)

春季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5.4 平移(共21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请看图片,平移是由什么决定的? 由移动的方向和距离所决定 平移后,图形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发生变化?
图形位置发生了变化,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
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 某一个方向 移动,会得到一
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 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 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就是 对应点 。连接各组 对应点的线段 平行且相等 3、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 平移 。
图中,对应点的连线AC,BD,EF大小位置关系怎样?
选做题
你能够仿照刚才 欣赏的图案自己 设计一幅吗?
看一看、想一想:
A


B
问题: 小朋友由A滑到B的运动中,她的身体各 部位运动的方向相同吗?各部位运动的距离相等 吗?小朋友的大小发生变化了吗? 各部位运动的方向相同, 各部位运动的距离相等.
小朋友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这些图形的运动过程与小朋友滑滑梯的运 动过程,是否有共同点?若有是什么?
方向 每一点移动的方向都一致 距离 每一点移动的距离都一样 形状、大小 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改变
平移的性质:
1、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2、平移前后图形形状和大小都没有改变
Y
C
X
A
D
F
B
E
例 经过平移,三角形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 D. 画出平移后
的三角形.
关键在于找到A、B、C的对应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平移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平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平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平移在建筑设计中有哪些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平移的定义和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比如通过移动桌面上的文具来直观展示平移的过程。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平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家具的移动、地图上的导航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直尺和圆规将一个三角形平移一定的距离,这个操作将演示平移的基本原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平移的基本概念。平移是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移动的图形运动。它在几何变换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教室里的桌子,如果我们要把它向右移动一米,那么桌子的每个部分都会向右移动一米,这就是平移在实际中的应用。
此外,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在案例分析时,对于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因此,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部分,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但我也发现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个别成员的参与度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和监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

5-4 平移-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课件

5-4 平移-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课件
A.3 B.4 C.5 D.10
课后习题
图5.4-46
5.如图5.4-47所示,在高为3米,水平距离为4米楼梯的表面铺 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 D )米. A.4 B.5 C.6 D.7
课后习题
图5.4-47
6.如图5.4-48所示,将周长为7的△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
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 B ).
【解析】根据平移的定义与特征可知,平移后的图形的形状、大小不改变, 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故选A.
知识梳理
A
B
C
D
【方法小结】判断是不是平移,主要看对应点所连的线段是否平行(或在 同一直线上)且相等,或根据平移的定义,看它的形状、大小是否发生变 化,位置是不是因平移改变的.
实战演练 1.下列图形中,由图5.4-26经过一次平移得到的图形是( C ).
图5.4-26
知识梳理
A
B
C
D
2. 在6×6方格中,将图5.4-27中的图形N平移后位置如图5.4-28所 示,则图形N的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D ). A.向下移动1格 B.向上移动1格 C.向上移动2格 D.向下移动 2格
图5.4-41
课堂练习
【讲评】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属于基础应用题,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 利用平移的知识,把要求的所有线段平移到一条直线上进行计算.根据题意, 结合图形,先把楼梯的横竖向上向左平移,构成一个矩形,再求得其面积, 则购买地毯的钱数可求.
3.如图5.4-42所示,在方格中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到点M, 点B,C应移动到什么位置?再将A由点M移到点N?分别画出两 次平移后的三角形.如果直接把三角形ABC平移,使A点移到点 N,它和前面先移到M后移到N的位置相同吗?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1《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教学设计4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1《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教学设计4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1《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1<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质>》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的定义、平移的基本性质以及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平移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平移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对平移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移的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一些实际的操作和探究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如何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平移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平移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性质。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操作活动。

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一些卡片或者小纸片,用于学生的操作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平移的定义和基本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5.4平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5.4平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4平移(第一课 时)
情景引入 新知探究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达标测试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一)观察思考,初步感知平移
仔细观察下面这些美丽的图案,回答问题:
(1) 这些图案有什么共 同特点? (2) 上面这些图案能否 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 整个图案?若能,你能否 想象出是怎样绘制的?
作品
图5 4 2

a
图5 4■2
a
图5. 4或
作品
图 5. 42 图 5.42
发生变化的是位置 持不变的是 形状
把画 出的后 两个雪 人和 第一个比 较, 什么改变 了,
什么没变?
大小
思考
①你认为位置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AA‘〃 BB‘〃 CC' AA'=BB'=CC‘
平移特征:
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着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
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 大小完全相同,只有位置发生了变化.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中的某一点
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 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 等.
例 1 如图,ABWD , AD^BC , DE±AB E 点.将 三角D4E形平移,得到三角形CBF .
土匕—
Our Products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
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
做“平移变换”,简称为“平移”。
思考:图形平移的方向一定 是 水平方向吗?
象1
o
3C 芯 C-3 Q?
现象3
0H3S
千是平移吗?不是
2、.下图中的变换属于平移的有哪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 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 课件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找准对应元素,根据平移的性质求出各 个未知量. 解:根据平移后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 全相同,得到BC=EF=2,三角形DEF 的面积= 三角 形ABC 的面积=3,∠ DEF= ∠ B=48°,平移的距离 为BE=BC+CE =2+5=7.
感悟新知
2-1. 如图, 将三角形ABC 沿射线AB 的方向移动到三角形 DEF 的位置,移动距离为2 cm.
感悟新知
解:如图5.4-6,找到小船的7 个关键点,并依次标上字母 A,B,C,D,E,F,G. 把点A 向右平移6 个单位长度, 到达点A1,然后把点A1 向上平移3 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 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将小船的其 他关键点B,C,D,E,F,G 平移,得到各自的对应点,顺 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 的图形.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平移图形中,原图形上的点到它对应点的方向
就是平移的方向;任意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长度 就是平移的距离.
感悟新知
例 1 在以下现象中:①用打气筒打气时,打气筒里活塞的 运动;②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③旗帜的随风摆 动;④钟摆的摆动. 属于平移的是( B )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课堂小结
平移
定义 平移
性质 依据
作图
感悟新知
(1)AB ∥ A′B′,AC ∥ A′C ′,BC ∥ B′C ′,AA′ ∥ BB′ ∥CC ′;
(2)AB=A′B′,AC=A′C′,BC=B′C′,AA′ =BB′ =CC′; (3)∠ BAC= ∠ B ′A ′C ′, ∠ ABC= ∠ A ′B ′C ′,∠ ACB=
∠ A′C ′B ′.
感悟新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4 平移(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4 平移(课件)
解:观察图形可知,平移的距离可以 看作是线段CF的长. ∵EF=7cm,CE=3cm, ∴CF=EF-EC=7-3=4(cm). ∴平移的距离 三 角 形 ABC ,使点 A 移动到点 A',画出 平移后的三角形A'B'C【'教.材P29 例题】
平移作图要注意: 1.确定平移的方向; 2.确定平移的距离; 3.寻找图形中的关键点.
l
m 解:如图,连接AA',过点B
作AA'的平行线l,在l上截取
B′
BB'=AA',则点B'就是点B的 C′ 对应点.
类似地,作出点C的对应点C', 得到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对应训练
1.如图,经过平移,四边形ABCD的顶点A移到了点A′处,请 作出平移后的四边形A′B′C′D′.
A
B
A′
C D
对应训练
2. 如图,在方格纸中平移三角形ABC, 使点A移到点M,点B和点C应移到 什么位置?再将点A 由点M移到点N, 分别画出两次平移后的三角形. 如 果直接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到 点N,它和我们前面得到的三角形 位置相同吗?
位置相同 【选自教材第30页 习题5.4 第3题】
C′ C′′ B′ B′′
解:根据平移的性质可知,DF=AC,AD=CF=2.5cm. ∵三角形ABC的周长=AB+BC+AC=10cm, ∴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F+DF+AD=AB+ (BC+CF)+AC+AD=AB+BC+AC+CF+AD=10+2.5+2.5=15(cm).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4平移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4平移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41.一直割舍不下一件事,永远成不了! 42.扫地,要连心地一起扫! 43.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44.当你停止尝试时,就是失败的时候. 45.心灵激情不在,就可能被打败. 4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47.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48.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49.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50.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篇》 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1《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1《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1《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1<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质>》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在学习了图形的旋转、翻转等知识后,平移是另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

通过学习平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图形的变换规律,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图形的旋转、翻转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图形变换基础。

但平移与旋转、翻转在性质上有所不同,需要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需要通过实例来感受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

2.能够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移的概念。

2.平移的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形的变化,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移的过程和性质。

2.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平移的性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平移性质的理解。

4.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物和图形,如图片、模型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练习题和案例,用于巩固和拓展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将一张图片沿着某一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让学生观察平移的过程,引出平移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图形,让学生观察平移前后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平移的性质。

如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相等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图形,进行平移操作,并观察平移前后的变化。

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发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4平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4平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4 平 移
1.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 2.利用平移进行作图和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平移的特征. 难点: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
阅读课本第P28-30页内容,学习本节主要内容.
方向
距离
变换
方向 距离
大小 形状
位置
平行
在同一条直线上 相等
相等
平行 在同一条直线上 相等
移到长方形EFGH位置的距离, 即将长方形ABCD沿着AB方向平移m 就能使平移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24cm2.Leabharlann C30°3cm A’
P D’
解:(1)过点A沿箭头方向作射线AP
M
B’
C’
(2)在AP上截取AA′=3cm,得到A的对应点A′
(3)过点B作BM∥AA′,在BM上截取BB′=AA′,得到B的对
解析:根据平移规律向右平移8格,找出猫各关键点的对应 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解:所画图形如图所示.
例3:如图所示,在长方形ABCD中,AB=10cm,BC=6cm,则
将长方形ABCD沿着AB方向平移多少才能使平移后的长方形与
原来的长方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24cm2? 解析不:防设平移后的长方形为EFGH,如图 所示,根据平移的特征知点D、H、C、G在同 一条直线上,点A、E、B、F在另一条直线上, 则长方形EBCH即为重叠部分,由S长方形EBCH=EB·BC=4,可得 E2B4= 4,从而AE AB EB 6. 解5:设长方形EFGH为平移后的长方形的位置,如图所示,由平移 特征可知点E、F、G、H分别是点A、B、C、D平移后的对应点, 且点D、H、C、G在同一条直线上,点A、E、B、F在另一条直线上, 从而长方形EBCH即是重叠部分.由EB·BC=24可得EB=4,则AE=AB-EB=6. 又因为点A与点E是对应点,所以线段AE的长度就是长方形ABCD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5.4 平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5.4 平移

荡秋千是平移吗?不是
补充
图形的平移不一定是水平的,也不一定是竖直的.
如左图的鸟 的飞行也是平移
观察与思考
1、雪人甲运动到雪人乙 的位置时,雪人甲的鼻 尖A是怎样运动的?它 运动到了什么位置?帽 顶B呢?
平移运动, A运动到A’. B运动到B’.
雪人甲
雪人乙
观察与思考
2、连接几组对应点(如: A与A‘,B与B’,C与C‘) 观察得到的线段,它们
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 系?
点A对应点是点A’ 点B对应点是点B’ 点C对应点是点C’.
雪人甲
雪人乙
A B C
A’ B’ C’
它们平行且相等 请你在作出连接其他对应点的线段,它们是否仍有前面的关系?
问题2:请看图片,平移是由什么决定的? 由移动的方向和距离所决定
平移三角形的作法
例:
经过平移,三角形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A′.作出平 移后的三角形A′B′C′.
B× D√ F×
C
• 4.在下面的六幅图案中,(2)(3)(4)(5)(6)中的 哪个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图案(1)得到?

A
C、
1 、 你 知 道 线 段 CA 的中点M以及线段BC上 的点N平移到什么地方 去了吗?请在图上标出 M′ 它们的对应点M′和N′ N′ 的位置.
2、如图,小船经过 平移到了新的位置,你 发现缺少什么了吗?请 补上.
分析:
A
A′
设顶点 B,C分别平
移到了B′,C′,根据 “经过平移,对应点 所连的线段平行且 B
C C′
B′
相等”,可知线段 BB′,CC′与AA′平行且相 等.
解:
如图,过 B,C点分别做线段BB′,CC ′使得他 们与线段AA ′平行且相等,连结 A ′ B ′ ,B ′ C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平移
【教材依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设计思想】
本课设计旨在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以启发探究式教学为主导,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课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启发学生用比较直观的语言来叙述,充分体现“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教育精神。

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的基础上,能够尊重与理解他人的意见,并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平移的概念,会进行点的平移。

2、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
【学习重点】平移的概念和作图方法.
【学习难点】平移的作图.
【学习方法】通过观察图形得到相关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设计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从而自然引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设计说明:由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平移的特点,同时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自学]:
1、认真阅读课本:(P28-29页)
观察:
思考:在所画的相邻的两个图案中,找出三组对应点,连接它们,观察它们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2、回答什么是平移?需要几个条件?都有哪些特征?作图可以分为几步?
知识链接:平行作图的要求
学法指导:(1)平移只是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其他如形状,大小等保持不变。

(2)确定一个图形的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只需确定其中一个点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研学]:
1.对学:两人相互检查自学部分,记录存在问题。

2.群学:以组为单位交流重点问题及各自的疑惑。

解决能力提升部分的问题 课件展示:(设计说明:本环节分层层设疑,不断激活学生思维;在引导学生思考基础上,完成平移方法的探究。

自然得出相关结论。


能力提升: (设计说明: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调整,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1、应用:
问:你会把一个图形整体向某一方向移
动吗?
(1)、如图,把ΔABC 整体向右移动6
格(使点A 移动到点'A ),画出移动后的
三角形'A 'B 'C 。

(请注意方格的作用)
(2)、把图中的ΔABC 整体向下移动6
格 ,画出移动后的三角形A”B ” C ”。

(提示:一个三角形的位置显然可以由它
的三个顶点确定.)
2、认真阅读课本P29页例题,注意画图过程。

按照画图过程完成下列题目。

(1).如图,平移线段AB,使点A 移动到点'A ,你能画出平移后的线段'A 'B 的大概位置吗?如果是使点A 移动到点"A 呢?与同学交流答案.
你能从中体会平移吗?
A B 'A · · "A
(2).如图,(1)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 运动到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A . A`
C
B
[示学]:
1、 展示平移的知识点
2、 展示能力提升
[检学]:
(设计说明:通过形式不同的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
B D
2、如图所示,△FDE 经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ABC.( ) A 、沿射线EC 的方向移动DB 长
B 、沿射线E
C 的方向移动C
D 长
C 、沿射线B
D 的方向移动BD 长
D 、沿射线BD 的方向移动DC 长 A 、∠F ;AC B 、∠BOD ;BA C 、∠F ;BA D 、∠BOD ;AC
3、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 )
A.互相平行且相等;
B.互相垂直且相等
C.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二)填空题
1、在平移过程中,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________和_________都相同,•因此对应线段和对应角都________。

中考链接:
△ABC 可得到△DEF ,如果∠A=50°,
∠C=60°,那么∠E=•____度,∠EDF=_______度,
∠F=______度,∠DOB=_______度。

F E
D C B A O
F E C B
A D
(设计说明:师生以谈话交流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小结
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2.还有那些收获?
板书设计:
平移
一、了解平移的概念
二、平移的特点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小学学习简单的平移之后,进一步研究平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索平移概念以及特征的素材,给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感受平移形成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

教学设计上,强调自主学习,注重交流合作,让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合作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并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探究、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