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高一(必修一教科版)上课课件:第二章学案8

合集下载

【物理专题】2018-2019学年最新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课件:第2章 2.2

【物理专题】2018-2019学年最新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课件:第2章 2.2

1.在研究下列运动时,被指定的物体可以被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的地球 C.研究车轮自转时的车轮 D.研究从北京开往深圳的火车运行的时间
)。
【答案】BD
2.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10 m 的位移比 5 m 的位移小 D.-10 ℃比 5 ℃的温度低

标矢性 标量,没有方向 矢量,方向由⑥ 指向⑦ 物体的路程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在单向直线运动中 联系 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答案】D
主题 1:物体和质点
问题:(1)图示是升空后的“神舟十号”载人宇宙飞船,但显 示在指挥部荧光屏上的仅是一个小小的光点。研究它在空中的位 置、离开地面的高度、飞行速度、运动轨道等问题时,需要考虑 它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吗?我们可以用荧光屏上的小光点代替这个 庞大的飞船吗? (2)根据你对质点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质点是一种怎样的模型?在实际生活中存不存在? ②什么样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
的点叫
等因素,不
的物理模型,实际中并不存
2.位移 位移:描述物体④ 的物理量。它可以用一根由 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⑤ 来表示,这根有向线段的长度表 示位移的⑥ ,位移的方向是从⑦ 指向

。 3.矢量和标量 (1)既有⑨ 又有⑩ 的物理量叫作矢量,只 。
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作
(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若物体在 t1 时刻处于 x1 位置 ,在 t2 时刻处于 x2 位置,则物体从 t1 时刻到 t2 时刻的位移大小Δs= 。
解答:(1)研究飞船在空中的位置、离开地面的高度、飞行速 度、运动轨道等问题时,不需要考虑它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可以用 荧光屏上的小光点来代替飞船。 (2)①质点是一种为了研究方便而引入的理想模型,是一种 科学抽象。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近似,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②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 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即使是同个物体,在研究的问题不同 时,有的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而有的情况下不可以看作质点。

2018版高一(必修一教科版)课堂学案配套课件:第二章 学案2

2018版高一(必修一教科版)课堂学案配套课件:第二章 学案2

知识·储备区
6.弹力的方向: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支持面 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绳子拉力的方 ___________
绳子收缩 的方向. 向总是沿着绳子而指向 _____________
形变 的大小有关系, 7.弹力的大小: (1)弹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
么不同?
答案
(1)弹簧伸长,弓和弦弯曲,说明形状改变了;
(2)水受压,管中水面上升,松开手后,水面落回原处, 说明受压时玻璃瓶体积变小了;
(3)橡皮泥、泥土受力后发生的形变,在撤去外力后不能 恢复原状(非弹性形变),而前两种形变在撤去外力后能恢 复原状(弹性形变).
学习·探究区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体积 或 __________ 的变化叫形变;在撤去外力作用后
能恢复原状 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_______________
相互接触 2.弹力产生的条件: (1)物体 ______________ ; (2)发生
弹性形变 . _____________
学习·探究区
例 1 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学习·探究区
例 2 在如图 6 所示的图中画出物体 P 受到的各接触点或 接触面对它的弹力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中物体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图4
答案
橡皮绳的拉力:由于橡皮绳发生形变对与它接
触的物块产生的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沿绳 斜向上).
学习·探究区
[延伸思考 ] 如图 5 所示,把一个球形物体 A 放在半球形容器 B 内,画出 A 受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到的弹力.
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1(教科版)ppt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1(教科版)ppt课件

(1)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能够正确区分矢量与标量。
(3)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只限于用作图法或直角
三角形知识解决)

完整编辑ppt
2
高考的要求
1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
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
分解(Ⅱ)
12.万有引力定律.重力.重心(Ⅱ)
13.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Ⅱ)
14.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Ⅰ )
15.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Ⅱ)
说明:
1.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
万有引力
2.不要求知道静摩擦因数
完整编辑ppt
3
本章内容在模块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知识本身来说,本章讲述的有关“力”的基础知识,是研
强调画图习惯和规范。
(3)指导学生科普性地阅读“几种力的大小与类型”图表和第56页的课外
阅读“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作用力”,加深对力的感性认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使物理知识更贴近自然、生活和科技前沿。
2、重力
(1)重力也是初中学过的,这里仍然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
力叫做重力”这一通俗而模糊的说法,在这里没有必要作过多的解释或说明。
③关于重心的概念可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来理解。如拿一根细棍,提问学生: 重力作用在哪里?再用线吊起细棍使棍保持水平,让学生分析棍受二个力:重 力和线的拉力。由二力平衡可知重力和拉力一定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从而得出悬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实际上细棍各部分都受重力 作用,但这些作用可以等效看成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是重心。重心的概念比 较抽象,等效替代又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建议在教学中既要体现等效 的思想,又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知重心的位置。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科版 2章1 2 节 力 重力__ppt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科版  2章1 2 节  力  重力__ppt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力的种类 相互作用的物体 力的强度
万有引力 弱力 电磁力 强力 力程 无限远 小于 1017 m 无限远
一切质点
大多数粒子 电荷 核子、介子等
15
10
10
38
13
10 1*
2
10 m
15
* 以距源 10
m 处强相互作用的力强度为 1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 1、万有引力: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 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 2、电磁相互作用:存在于电荷与电荷、磁体与 磁体、电流与电流之间,他们本质上是同一种 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作用规律与万有引力相 似。 • 3、强相互作用:存在于原子核内质子质子、质 子与中子、中子与中子之间,它是短程力,作 用范围只有约10-15 m。 • 4、弱相互作用:在放射现象中发现的,也是短 程力。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 倍。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定义:
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个部分受到的重力 作用集中于一点,这点就是物体的重心


m1g , m2g … mng
mg
找重心:
说明:
1)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跟质量分布及物体形状都有关
力的分类
(1)根据力的性质分为:重力、弹力、摩擦 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2)根据力的效果分为:拉力、压力、动力 、阻力等
世界上最贵的三个苹果?
夏娃
牛顿
乔布斯
• 壮观的瀑布为 何会从峭壁飞 流而下?
• 树上掉下的苹 果为何会向下 落到地上?
1、重力定义:
施力物体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章第二节《重力》ppt课件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章第二节《重力》ppt课件

课标定位
课前自主学案
第 二 节
核心要点突破
课堂互动讲练 知能优化训练
课前自主学案
一、力的概念 相互作用 . 1.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一种_________ 2.作用效果 运动状态 发生变化. (1)力可使物体的___________ 形状 发生变化. (2)力可使物体的_______ 3.力的三要素:_______ 大小 、_____ 方向 和________ 作用点 .
2
3
特别提醒: (1) 力的图示反映了力的三要素,而力
的示意图只反映了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在分析物
体受力时经常用到.
(2) 标度的选取应根据力的大小合理设计.一般情
况下,线段应取2~5段整数段标度的长度.
(3)要用同一标度画同一物体受到的不同的力.
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2.一个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对水平面的压力为 N= 15 N,关于该力的示意图2-1-1中正确的是 ( )
力的相互性 力的矢量性 力的独立性
特别提醒: (1) 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
也可以不接触,但作用力必然是成对出现的.
(2) 并非有生命的物体才是施力物体,也并非先有
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3) 任何一个力都独立地产生作用效果,使物体发
生形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鸡蛋碰石头,蛋破而石头完好无损,说明石头 对鸡蛋施加了力,而鸡蛋对石头没有施加力 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 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 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 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 物体 答案:D
二、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作图法比较 步骤 1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选定标度(用某一长度表示 无需选标度 多少牛的力)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 从作用点开始 画一线段,根据选定的标 沿力的方向画 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 一适当长度线 线段长度 段即可 在线段末端标 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 出箭头,表示 表示方向 方向

2018版物理教科版必修一课件:第二章 力3 第2课时 精品

2018版物理教科版必修一课件:第二章 力3 第2课时 精品
固定一刻度尺
123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 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答案 CBDAEF 解析 在做实验的时候一般步骤为先组装器材,然后进行实验,最后数据 处理,故顺序为CBDAEF.
0
图2
6
7
四、数据处理 1.建立直角坐标系,以F为纵轴,x为横轴,根据测量数据用描点法作 图.连接各点得出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 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 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3.得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 物理意义.
①根据上表的数据在图5的坐标系中作出F-x图线.
123
解析 答案
②写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_F_=__0_.4_3_x_(x用cm作单位). ③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表__示__弹__簧__的_劲__度__系__数__,__即__表__示__使__弹__簧__伸__长_ _或__者__压__缩__1_c_m__所__需__的__外__力__大__小__为__0_.4_3__N___.
比相等
123
答案
2.(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一位同学在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的实验. (1)下列的实验步骤是这位同学准备完成的,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 后顺序,将这些步骤用字母排列出来是________.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
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

高中物理必修1(教科版)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1(教科版)课件
本章重点:三种常见力、力的合成和分解。 本章难点:摩擦力的概念、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的 分解方法。
学习交流PPT
7
教学安排参考建议
1、力、重力 2、弹力 3、摩擦力 4、物体的受力分析 (选讲) 5、力的合成 6、力的分解(正交分解)及其应用
复习课 测试、讲评
总共12课时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2)由教材图2-2-1,通过讨论交流得出重力的三要素
学习交流PPT
9
①关于重力的大小G=mg中,一是应明确g就是加速度,而且是由于重力引 起的加速度g;二是要强调g值是变化的(重力加速度表和教材内容)。“微重 力”和“重力影响着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激情。
②关于重力的方向,教科版上直接说“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老教材上也 是这样,但人教版上却是这样写的:“平时说的‵竖直向下的方向 ′,指的就是 重力的方向”。
1课时 2课时
学习交流PPT
8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力、重力
重点:力概念,包括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重力及竖直方向的理解。
难点:力概念和重心概念的理解
பைடு நூலகம்
1、力
(1)按照“实例分析
讨论交流
总结归纳”的教学过程,得出力的
概念、力的性质、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分类。
(2)在复习初中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知识的基础上,着重练习和巩固,
3、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应用。本章内容与生活、技术、社会紧密联系,因 此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实际,特别是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现代科技,要坚持 以问题为主线呈现教学内容,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物理现象中创设物理情景,让 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使学生自主提出有价值的物理问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探究方案。要认真思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 向社会”的教学原则在本章的贯彻实施。

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同步教学课件2.2 重力 (共24张PPT)

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同步教学课件2.2 重力 (共24张PPT)
【答案】 B
探究2 对重心的理解
【问题导思】 1.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吗? 2.物体的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就是物体中最重的点吗? 3.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
1.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非物体的全部重力都 作用于重心. 2.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一 个圆形平板的重心在板上,而一个铜环的重心就不在环上. 3.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放置状态及运 动状态无关,但一个物体的质量分布或形状发生变化时,其 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也发生变化. 4.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 心上;对形状不规则的薄物体,可用支撑法或悬挂法来确定 其重心. 5.重心的高低可以影响物体的稳定性,重心越低,物 体越稳定.
2.思考判断 (1)物体升高或降低时, 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也相应升高 和降低.(×) (2)物体改变形状时,重心位置一定发生变化.(×) (3)物体的重心可能位于物体之外.(√)
3.探究交流 如图所示,身体素质和技术相当的跳高运动员,为什么 采用“背越式”的要比采用“跨越式”的成绩好呢?
【提示】 跳高运动员在越过横杆时,“背越式”运动 员的重心比“跨越式”运动员的重心升高的高度低,因此运 动员越过相同高度的横杆,“采用背越式”跳法要比“跨越 式”容易些.
例2
如图所示,把一个平放着的、边长为 l 的匀质立
方体绕 bc 棱翻转,使对角面 AbcD 处于竖直平面内,则它的 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
【审题指导】
(1)形状不变的物体重心的位置不变.
(2)不同的放置,相对地面重心的高度可以发生变化.
【解析】 匀质立方体的重心位于中心,也就是对角面 AbcD 两对角线 Ac、bD 的交点 O,立方体平放时 O 点离地 l 面的高度 h= .当把立方体绕 bc 棱翻转到使对角面 AbcD 处 2 于竖直平面内时, O 点离地的高度等于 O 点到 bc 棱的距离, 即等于对角面边长 Ab 或 cD 的一半,故后来 O 点离地的高 2 度 h′= l.所以翻转后这个匀质立方体的重心位置升高了 2 2 1 1 Δh=h′-h= l- l= ( 2-1)l. 2 2 2 1 【答案】 ( 2-1)l 2

【高中物理】2018-2019学年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课件:第2章 2.7

【高中物理】2018-2019学年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课件:第2章 2.7
课时 2.7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整合与评价
序号 1
知识目标
学法建议
标准要求 掌握
匀变速直线运动 复习整合 的规律 联系实际应用
2
位移、速度、加 结合实际运动对比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的矢量性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中的追及问题 与匀变速直线运动 结合实际应用理解临界条件 借助运动示意图 结合函数关系式与图象
主题 1:纸带问题的处理方法 为研究实验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规律,把打点计时器纸带 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拖动纸带运动时,纸带上打出的点如 图甲所示。 甲

某同学用以下方法绘制出了小车的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 先把纸带每隔 0.1 s 剪断,得到若干段纸条;再把这些纸条并排贴 在一张纸上,使这些纸条下端对齐,作为时间坐标轴,标出时间; 最后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于是得到了 v-t 图象, 从而求出加 速度。这样做可以求出加速度吗?说说你的看法。
解答:要通过这幅图测出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方法有多种,如: (1)由Δx=aT2,其中 T=0.04 s。 (2)由 x=2gt ,测量出自下落点与图中某一位置的距离 x,确 定相应时间 t,代入公式求解。 (3)计算出图中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 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再运用 vt=gt 求解。 (4)先利用公式 v= 计算出各时刻的速度 v,再利用 v-t 图象 求解出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
知识链接:分析运动图象时,应认清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 的含义;认清图象上某一点坐标的含义和截距的含义;认清斜率 的含义和变化特点;认清 t 上方的速度为正方向,t 下方的速度为 负方向;认清 “面积” 可能代表的物理意义,理解交点的物理意义。
主题 3:运动学公式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某种类型的飞机起飞滑行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加 2 速度大小为 4.0 m/s ,飞机速度达到 80 m/s 时,离开地面升空。 如果在飞机达到起飞速度时,突然接到命令停止起飞,飞行员立 2 即使飞机紧急制动,飞机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 5.0 m/s 。 请你为该类型的飞机设计一条跑道,使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飞机 停止起飞而不滑出跑道,你设计的跑道长度至少要多长?

2018版物理教科版必修一课件:第二章 力6 精品

2018版物理教科版必修一课件:第二章 力6 精品

当斧子对木桩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时,木桩的两个
劈开面受到的侧向压力N等于
图15
A.N=
F θ
sin2
B.N=siFn θ
√C.N=
F θ
2sin2
D.N=2siFn θ
1234
解析 答案
本课结束
1234
图13
解析 答案
3.(力的正交分解法)(多选)如图14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推力F作用,
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推力F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物体与地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A.Fcos θ
B.μmg
C.μFBiblioteka √D.μ(mg+Fsin θ)图14
解析 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由于匀速运动,所以物体所
图10
(3)分别求出x轴、y轴上各分力的矢量和,即:Fx=F1x+F2x+…,Fy= F1y+F2y+…. (4)求共点力的合力:合力大小 F= Fx 2+Fy 2,设合力的方向与 x 轴的
夹角为 α,则 tan α=FFyx.
例3 在同一平面内共点的四个力F1、F2、F3、F4的大小依次为19 N、40 N、 30 N和15 N,方向如图11所示,求它们的合力. (sin 37°=0.6,cos 37°=0.8) 答案 38.2 N,方向与F1夹角为45°斜向右上
2
解析 答案
三、力的正交分解
导学探究 如图9所示,重为G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以物体(可以看成质 点)为原点,沿斜面向下为x轴,垂直斜面向下为y轴,作图并求物体重力 在x轴和y轴方向的分力. 答案 如图所示G1=Gsin θ,G2=Gcos θ
图9
答案
知识深化 正交分解法 1.定义: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的方法. 2.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的步骤: (1)建立坐标系:以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直角坐标系x轴和y轴的 选择应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 (2)正交分解各力:将每一个不在坐标轴上的 力分解到x轴和y轴上,并求出各分力的大小, 如图10所示.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2章 7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2章 7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4.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始一些 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以后依 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确定好计数始点,并标明0、1、2、 3、4……,测量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d,并填入表中.
位置编号 0 1 2 3 4 5 6 t/s
d/m
x/m v/(m·s-1)
2.由实验得出的v-t图象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 间变化的规律
小车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当时 间 增 加 相 同 的 值 Δt , 速 度 也 会 增 加 相 同 的 值 Δv , 由 此 得 出 结 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误差分析】 1.偶然误差 (1)根据纸带测量各计数点间的位移时读数有误差. (2)用作图法作出的v-t图象并不是一条直线.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 的钩码,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地加速滑行.
3.将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 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 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注意事项】 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先接通电源,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 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 3.要区别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在纸 带上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T=0.02×5 s=0.1 s. 4.小车另一端挂的钩码个数要适当,避免速度过大而使纸 带上打的点太少,或者速度太小,使纸带上的点过于密集.
类型 比较项
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计时器
所用电源
6 V以下低压交流
220 V交流
时间间隔 每隔0.02 s打一次点 每隔0.02 s打一次点

教科版高一上学期物理教学课件:必修一 第2章第3节弹力 (共22张PPT)

教科版高一上学期物理教学课件:必修一 第2章第3节弹力 (共22张PPT)

N`
图像法处理数据验证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图像法处理数据时,图像
F/N
是直线的作图步骤:
1.分析数据并删除误差较
大的点;
2.让这条直线经过尽可能 多的点;
3.让不在直线上的弹力:
实验结论: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
变量成正比。 F=k·x k ——弹簧的劲度系数,F-x图像的正比例系
的弹簧k2刚离开地面时,m1移动的距离是
,m2移动
的距离是

第三节 弹力
一.形变(deformation)
1.定义: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 2.分类:按能否恢复原状 (1)弹性形变(elastic deformation) (2)范性形变(plastic deformation) 3.微小形变
二.弹力(elastic force)
1.定义: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之 直接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称为弹力.
思考:试分析图中细杆或小球所受的弹力, 并确定其方向。
悬挂靠在一起 的两小球
水平面上靠在 一起的两小球
有无弹力的判断方法:
1)直接接触+发生形变
2)假设法 对直接接触的两静止物体,假设 抽走任一物体,看另一物体的运 动状态是否改变,若运动状态改 变,则有弹力. 反之,则无弹力.
N1
N
N1`
N`
N
3.右图中a、b、c为三个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 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连接如图并处于平衡状态
( AD ) A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
B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C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D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
学习·探究区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图板平面 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学习·探究区
解析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两根细绳不必等长,因为实验中能以两根细绳的方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录 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学习·探究区
(3)按适当的比例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1 和 F2 的图示,
刻度尺 和___________ 三角板 , 利用 ___________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合力 F′的图示;
知识·储备区
实验原理 一个力 F 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共点力 F1 和 F2 的共同作用效 果都是把橡皮筋结点拉伸到某点,则 F 为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F1 和 F2 的合力 ,作出 F 的图示,再根据力的平行四 ________________
边形定则作出 F1 和 F2 的合力 F′的图示,比较 F′与 F
四边形定则.
学习·探究区
注意事项 (1)结点 O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①定位 O 点时要力求准确; ②同一次实验中橡皮筋拉长后的 O 点必须保持不变. (2)拉力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时要使拉力沿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 ②应使橡皮筋、弹簧测力计和细绳套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 平面内; ③两个分力 F1、F2 间的夹角 θ 不要太大或太小.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个力,其中 ________(填上述字母 )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 得的; 若 F 与 F′的 ________基本相等, ________基本相同, 说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了验证.
图3
学习·探究区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解析
位于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上的那个力是理论值,不是
知识·储备区
学案 8 实验: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1.矢量和标量
方向 ,相加时遵从 既有大小又有________
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的物理量叫做矢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
算术法则 相加 没有方向 ,求和时按照____________ 有大小,_____________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否 ____________________ 即可验证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器材 图板、白纸、图钉若干、细芯铅笔、橡皮筋一段、细绳
三角板 、 ___________ 刻度尺 . 套、弹簧测力计两个、 ___________
学习·探究区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知识·储备区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用表示
两个共点力 F1 和 F2 的线段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这两个邻边 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 1.练习用作图法求两个力的合力. 2.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学习·探究区
(2)在虚线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 合力.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图4
学习·探究区
解析
读弹簧测力计示数时,应注意首先找零刻度线,尤其
是竖直放置的弹簧测力计, 它的读数是 2.5 N(而不是 3.5 N), 水平放置的弹簧测力计读数是 4.0 N.
同一位置 O ,记下 (4)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筋拉到 _____________
细绳的方向 ,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和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并用同样的比例作
出这个力 F 的图示; (5)比较 F 与 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同 ,从而验证是否遵循平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正实验测量对应的力.只要作出的对角线方向、长短与 实验得到力的有向线段差不多重合且等长,就在误差允许 范围内,可认为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了验证.
答案 F′ 大小 方向
学习·探究区
例 3 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 A 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 5 N、 最小刻度为 0.1 N 的弹簧 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 活动端被拉到 O 点时, 两根细绳相互垂直, 如图 4 所示. 这 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 (1)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 ________N 和________N.(要求读到 0.1 N)
学习·探究区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3)作图 ①在同一次实验中,选定的比例要相同; ②严格按力的图示要求和几何作图法作出平行四边形,求 出合力.
学习·探究区
例 1 在“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实验中,需要将橡皮筋 的一端固定在水平图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 2 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 计分别钩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某同学认为在 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实验步骤 (1)在图板上用图钉固定一张白纸,如图 1 所示,用图钉把 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图板上 A 点,在橡皮筋的另一端拴上 两个细绳套;
学习·探究区
(2)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 互成角度地拉橡
细绳的方向 并记 结点 O 的位置 、_____________ 皮筋,用铅笔描下 _________________
向确定两分力方向即可,选项 A 错误.作用在两绳套的力 大小不一定相等,所以橡皮筋也不必与两绳夹角的角平分 线在同 一直线上,选项 B 错误.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使弹簧 测力计与图板平面平行,因为三个力必须在同一平面内, 选项 C 正确.
答案 C
学习·探究区
例 2 在“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的实验中, 根据实验数据 画出力的图示,如图 3 所示.图上标出 F1、 F2、F、 F′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