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科目
2019年执业医师考试分值比例(临床类、中医类和乡村类)
临床执业医师基础医学综合(13.33%)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
医学人文综合(6.67%)卫生法规、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
临床医学综合(75%)内科学(含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
预防医学综合(5%)预防医学。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基础医学综合(10%)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
医学人文综合(5%)卫生法规规、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
临床医学综合(80%)内科学(含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
预防医学综合(5%)预防医学。
中西医执业医师第一单元中医基础27分;中诊23分,中药30分,方剂30分,针灸30分,法规10分。
第二单元西医诊断50分,药理学40分,传染病50分,医学伦理10分。
第三单元内科150分。
第四单元妇科50分,外科50分,儿科50分。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第一单元中基13分,中药15分,方剂15分,中诊断12分,西诊25分,药理20分,传染病25分,卫生法规5分,医学伦理学5分,针灸15分。
第二单元中西医结合内科75分,中西医结合外科25分,中西医结合妇科25分,中西医结合儿科25分。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单元中医基础40分左右,中药40分,方剂40分,中诊30分。
第二单元西医内科50分,西医诊断35分,医学伦理15分,传染病35分,卫生法规15分。
第三单元中医内科80分,针灸70分。
第四单元中医外科60分,中医妇科50分,中医儿科40分。
中医助理医师(含师承或确有专长助理)第一单元中医基础20分,中药20分,方剂20分,中诊15分,西诊20分,西医内科25分,伦理学5分,卫生法规5分,传染病20分。
第二单元中医内科50分,中医外科30分,中医妇科25分,中医儿科20分,针灸25分。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医学人文(5-10%):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公共卫生(30-35%):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相关内容。
2019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七)
2019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七)一、A11、睡后易醒,醒后不易入睡多见于A、心肾不交B、食滞内停C、胆郁痰扰D、心脾两虚E、以上均不是2、头脑空痛,腰膝酸软者属于A、风寒头痛B、气虚头痛C、血虚头痛D、肾虚头痛E、风热头痛3、下列关于头痛不同性质的内容叙述错误的是A、头痛连项,遇风加重者属风寒头痛B、头痛怕热,面红目赤者属风热头痛C、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者属风湿头痛D、头痛绵绵,过劳则盛者属肾虚头痛E、头痛眩晕,面色苍白者属血虚头痛4、常见于头、脘腹、胁肋、腰背处的疼痛为A、隐痛B、酸痛C、重痛D、灼痛E、冷痛5、常见于咽喉、口舌、胁肋、脘腹、关节处的疼痛为A、隐痛B、酸痛C、重痛D、灼痛E、冷痛6、伤风表证的特征是A、恶寒重发热轻B、恶寒轻发热轻C、发热重恶寒轻D、发热重恶寒重E、发热轻而恶风自汗7、风热表证的特征是A、恶寒重发热轻B、恶寒轻发热轻C、发热重恶寒轻D、发热重恶寒重E、发热轻而恶风自汗8、风寒表证的特征是A、恶寒重发热轻B、恶寒轻发热轻C、发热重恶寒轻D、发热重恶寒重E、发热轻而恶风自汗9、下列各项中,关于十问歌的内容正确的是A、一问头身二问汗B、三问寒热四问便C、五问胸腹六饮食D、七聋八渴俱当辨E、以上均非10、下述哪项不是由肾气不足所致A、小便失禁B、小便频数C、小便涩痛D、遗尿E、小便余沥不尽11、下列哪项是久病畏寒的主要因素A、风邪袭表B、寒邪内侵C、湿邪外袭。
中医助理医师操作考试
中医助理医师操作考试
中医助理医师操作考试是中医门类中的重要考试之一,其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中医诊断、中药鉴别、针灸操作等方面。
考试要求考生具有较好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中医诊断方法、掌握中药的鉴别和应用、掌握针灸操作技能等。
中医助理医师操作考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知识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医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针灸学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部分是实际操作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中医诊断、中药鉴别和应用、针灸操作等方面。
中医助理医师操作考试是中医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考试不仅可以证明自己的中医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考生应该认真备考,加强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提高综合素质,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 1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内容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内容
一、中医全科诊断技能
中医全科诊断技能旨在检测考生在运用中医诊断分析及中药处
方制定方面的能力。
考试内容包括:
1)对检验和影像检查结果的分析;
2)对诊疗病症的分析;
3)对患者的针灸处方制定以及调养保健处方制定;
4)对患者的中药方剂制定。
二、中医临床技能
中医临床技能的考查旨在测试考生的实际技能。
考生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以及在具体患者的病症分析下,运用中医技术来诊断患者,并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考试内容包括:
1)实际操作:针灸、推拿、拔罐等;
2)具体病症分析:查体诊断、辨证论治等;
3)制定治疗方案:用药、针灸、推拿、拔罐等。
三、中医外科技能
中医外科技能的考查旨在测试考生在中医外科实际操作技能和
外科病症诊断与处理方面的能力。
考试内容包括:
1)实际操作:手术、敷贴绷带、免疫疗法等;
2)具体病症分析:查体诊断、辨证论治等;
3)制定外科处理方案:手术、敷贴绷带、免疫疗法等。
中医助理执业医师考试科目
中医助理执业医师考试科目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助理执业医师是一种新型的医务人员,是指具有一定的中医理论知识和基本的临床技能,能够为中医医师提供专业的辅助服务,协助医生完成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的人员。
为了保证中医助理执业医师的职业素质和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中医助理执业医师考试科目,以下将详细介绍。
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础,是中医助理执业医师必须掌握的科目之一。
该科目要求考生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中医学的历史、发展、流派和学说,熟悉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和中医预防保健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
二、中药学中药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助理执业医师必须掌握的科目之一。
该科目要求考生掌握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中药的来源、性味、功效和用法,熟悉中药的制剂、配伍和药理作用,能够根据临床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
三、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是中医助理执业医师必须掌握的科目之一。
该科目要求考生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中医的诊断方法和诊断标准,熟悉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和舌诊、脉诊、面诊、眼底诊等诊断技能,能够准确判断病情,明确诊断。
四、中医治疗学中医治疗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助理执业医师必须掌握的科目之一。
该科目要求考生掌握中医治疗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中医的治疗方法和治疗原则,熟悉中医的针灸、推拿、艾灸、拔罐等治疗技能,能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五、中医预防保健学中医预防保健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助理执业医师必须掌握的科目之一。
该科目要求考生掌握中医预防保健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中医的养生保健原则和方法,熟悉中医的饮食、运动、气功等保健技能,能够为患者提供科学的健康指导。
2019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卷三)
2019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卷三)1.一物瓜蒂汤治疗的暍病属于A.暍病伤气B.暍病夹湿C.暍病伤阴D.暍病伤津液【正确答案】:B2.太阳中暍,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者,治用A.白虎汤B.白虎加桂枝汤C.白虎加人参汤D.一物瓜蒂汤【正确答案】:C3.下列哪项不是太阳中暍的临床特点A.口渴B.项强C.身重D.恶寒【正确答案】:B4.风湿在表,治当发汗,但大汗之后,病仍不愈的原因是A.汗之不彻B.汗多伤阴C.汗后受寒D.风去湿存【正确答案】:D5.桂枝附子汤证的脉象是A.脉沉细B.脉浮紧C.脉浮而缓D.脉浮虚而涩【正确答案】:D6.百合病的病理是"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其中"一宗"是指A.先天之本肾脏B.包括心肺两脏C.主血脉的心脏D.血脉的原动力宗气【正确答案】:B7.下列各脉症中不属于百合病的是A.如寒无寒,如热无热B.口苦,小便赤,脉微数C.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D.欲卧不能卧【正确答案】:C8.百合病的病机是A.肝肾阴虚B.心脾两虚C.心肾不交D.心肺阴虚内热【正确答案】:D9.百合病的病位是在A.心肺B.肺脾C.肝脾D.肝肾【正确答案】:A10.百合病的基本治则是A.养心安神B.清心润燥C.养阴清热D.滋阴养心【正确答案】:C11.百合病发汗后者,主用何方治疗A.百合知母汤B.滑石代赭汤C.百合鸡子汤D.栝萎牡蛎散。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知识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知识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知识中医助理医师考试是中医药相关专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之一,对于中医药从业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的一部分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基础理论知识1.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的基本理论、中医的诊断方法等。
2. 中药学基础:包括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组成与功效、中药的配伍禁忌等。
3. 方剂学基础:包括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方剂的命名与用法、方剂的制剂与应用等。
4. 中医针灸学基础:包括针灸的起源与发展、针灸的基本理论、针灸的穴位与操作等。
二、常见疾病与诊疗技术1. 内科疾病:包括感冒、咳嗽、胃病、肝病、肾病等常见内科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2. 外科疾病:包括创伤、骨折、扭伤、烧伤等外科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3. 妇科疾病:包括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等妇科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4. 皮肤病:包括湿疹、痤疮、银屑病等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5. 中医诊疗技术:包括舌诊、脉诊、问诊等中医诊断技术的操作方法与应用。
三、中医保健知识1. 中医养生理论:包括中医体质理论、中医五行学说、中医脏腑理论等。
2. 中医养生方法:包括食疗、药疗、气功、按摩等中医养生方法的操作与应用。
3. 常见疾病的中医保健方法:包括常见疾病的中医防治方法、饮食调理等。
四、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1. 中医药法律法规:包括中医药管理法、中医药执业法、中医药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等。
2. 医疗纪律与职业道德:包括医疗纪律的相关规定、医疗行为的职业道德要求等。
总结: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的核心内容主要涵盖了中医的基础理论、常见疾病与诊疗技术、中医保健知识以及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等方面。
备考时需要注重整体性的学习,要深入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同时还要掌握中医治疗常见疾病的方法与技术。
同时,对中医的保健方法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了解中医药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疗纪律与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
中医助理医师是中医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既要懂得中医基
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又要掌握临床实践中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知识
和技能,为患者提供专业的中医诊疗服务。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是中医
行业的重要考试之一,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
一、中医学基础知识。
考试要求考生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中医的起源、发展、科学体系、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同
时还要了解中医学中的一些特殊概念和用语,包括“气血津液”、
“八纲辨证”、“四诊合参”等。
二、方剂学和药物学知识。
考试要求考生具备基本的药物学和方
剂学知识,包括中药的分类、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等,还需掌握方剂
的组成和应用,把握中药与疾病的关联,以制定科学的中药方案。
三、中医诊断学。
考试要求考生具备对患者进行中医诊断的能力,包括四査合参、辨证论治以及中医五种基本诊断方法的运用,准确诊
断患者的病情病因,确定中医治疗方案。
四、常见疾病和中医治疗学知识。
考试要求考生掌握常见疾病的
病因、病机、症状、并发症及治疗方法,同时熟悉中、西医结合诊疗
的思路。
五、中医诊断方法及技能。
考试要求考生掌握中医诊疗方法的操作技能、辨证论治的思路,以及常用技术的应用等。
例如,针灸、中药注射、拔火罐、刮痧等。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全面、实用、具有指导意义,在备考时可以根据大纲内容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复习,提高备考效率。
同时,考生还需增加实践经验和掌握实用技能,以达到更好的考试和诊疗水平。
中医助理技能考试
中医助理技能考试
中医助理技能考试是对拟从事中医助理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能力测评的一种考试形式。
该考试旨在评估中医助理是否具备必要的职业技能和知识,以保证其在中医诊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医助理技能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医基础知识:包括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经络学、脉诊学等方面的知识。
2. 中医诊断技能:包括辩证施治、问诊和观察病情、判断病情等方面的技能。
3. 中医治疗技能:包括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中医治疗技术的操作技能和方法。
4. 中药知识和制剂技能:包括中药的认识、炮制、贮藏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5. 中医保健知识和技能:包括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方法等。
此外,中医助理技能考试还可能涉及到现代医学基本知识、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范等内容。
中医助理技能考试的形式分为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两部分,学员需要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完成相关考试内容。
根据考试结果,学员将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证明,以便能够从事中医助理相关工作。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笔试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
摘要:
1.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简介
2.笔试考试内容
3.笔试考试时间
4.笔试考试形式与题型
5.笔试通过标准与备考建议
正文:
一、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简介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是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通过笔试考试,可以评估考生是否具备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笔试考试内容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学基本概念、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
2.中医诊断学:包括诊法、辨证、病案书写等;
3.中药学:包括中药的性能、功效、用法、方剂的组成、配伍、禁忌等;
4.方剂学:包括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用法等;
5.西医内科学:包括常见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
6.伦理学与卫生法规:包括医德医风、医疗卫生法规等。
三、笔试考试时间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考试时间一般为1 天,分2 个单元,每个单元均为两个半小时。
具体考试时间以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时间为准。
四、笔试考试形式与题型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采用闭卷形式,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考试内容涵盖了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旨在全面评估考生的综合素质。
五、笔试通过标准与备考建议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总分为300 分,合格分数线为180 分。
要顺利通过笔试,考生需要系统学习中医相关知识,掌握考试重点,并进行充分的模拟练习。
中医助理笔试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
中医助理笔试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
【实用版】
目录
1.中医助理笔试第一单元的考试内容
2.中医助理笔试第二单元的考试科目分布
正文
中医助理笔试第一单元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基础,这些基础包括中医诊断学基础、中医针灸学、中药学、方剂学、药理学、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传染病防治法以及医学行政法规等。
这一单元的考试内容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医助理笔试第二单元的考试科目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中医外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
这些科目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医临床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通过这一单元的考试,可以检验考生是否具备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能力。
总的来说,中医助理笔试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考查考生对中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单元考查考生对中医临床知识的运用能力。
第1页共1页。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笔试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摘要:一、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概述二、考试科目及内容三、备考策略四、答题技巧五、注意事项正文: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是我国卫生行业的一项重要考试,旨在考察考生对中医理论、实践和法规的基本掌握程度。
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后,考生可在医疗机构中从事中医诊疗等工作。
本文将对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的考试内容、备考策略和答题技巧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一、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概述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分为两部分: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实践。
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总分值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
二、考试科目及内容1.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哲学、中医解剖学、中医生理学、中医病理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
2.中医临床实践: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口腔科学等。
三、备考策略1.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进度,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2.系统学习:针对考试大纲,全面学习各科目基础知识。
3.重点突破:针对易错题、难题进行重点复习,提高理解掌握程度。
4.定期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检验学习效果,提高应试能力。
四、答题技巧1.熟悉考试题型:了解各类题型及答题要求,如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2.审题清晰:仔细阅读题目,明确考察内容,避免答非所问。
3.答题有条理:针对论述题,分点作答,展示思路清晰。
4.控制作答时间:合理分配时间,确保各题都有机会作答。
五、注意事项1.提前了解考试地点、考试时间,确保按时参加考试。
2.携带好身份证、准考证等证件,以免影响考试。
3.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4.考试前进行心理调适,增强信心,保持冷静。
通过以上分析,相信大家对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助理医师考试是选拔和培养中医助理医师的一种重要手段,旨在检验考生是否具备相关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知识,并能够独立完成相应临床工作。
本文将分为三部分,分别介绍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的内容、考试要求以及备考建议。
一、考试内容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
理论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医基本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等方面的掌握程度,包括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经络腧穴学、中药学理论等。
实践操作部分则主要考察考生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如按摩推拿、针灸,以及配伍中药等。
二、考试要求1.理论部分要求考生熟悉并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经络学和腧穴学的基本知识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论治。
2.实践操作部分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临床实践操作经验。
考生需要了解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能够熟练掌握按摩推拿、针灸等常用的治疗手法,并能够准确地选择和配置中药药方,以达到治疗药到病除的效果。
三、备考建议1.理论部分备考考生在备考理论部分时,应重点复习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经络学和腧穴学的基本知识等。
此外,还需要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和学习资料,了解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中医疾病的辨证方法和治疗方案。
同时,积累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通过临床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2.实践操作备考实践操作是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的重要内容,考生需要通过多次实践操作,熟练掌握按摩推拿、针灸等常用的治疗手法,并能够准确地选择和配置中药药方。
备考期间,要充分利用实践机会,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流程,并注重操作细节和安全注意事项。
总之,中医助理医师考试是对考生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全面考察。
考生需要在备考期间,充分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和中医诊断治疗的相关知识,同时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提升。
通过科学有效的备考方法,相信考生们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是一项专业证书,是为了保障中医诊疗质量而
设立的。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和医患沟通技巧。
考取中医执业
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可以让你获得更多的职业机会,提升职业竞争力。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是国家医学考试中的一项,通常会在
每年的四月份进行。
考试主要分为两部分,理论考试和实务操作考试。
理论考试包含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和针灸学等五
个科目,考察考生的中医理论基础和综合运用能力。
实务操作考试则
是考察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针灸操作、药方调配和中药煎煮等。
为了顺利通过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生需要深入学习中
医的理论知识,掌握中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同时还需要加强对
临床诊断的认识和掌握各种中医治疗方法。
此外,考生还需要注意平
时的练习和实践操作,例如获得实习机会或者积极参与相关培训课程,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是一项重要的考试,通过考试
可以展示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你的职业生涯增添不少优势。
为此,考生需要认真备考,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为考
试的顺利通过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科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八条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
生部令第4号《医师资格考试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卫生部医师资
格考试委员会对中医类别中医、中西医结合2005版医师资格学优网纲(医学综合笔试部分)实行了修订,形成了2006年中医、中西医结合、
执业助理医师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部分)。
2006年2月,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颁布了2006年版中医师(助
理医师)学优网纲,在突出中医、突出临床、突出基本知识的原则下,
合理删减了部分考试科目,将中医经典著作内容纳入了中医基础理论
考试范围之中,将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等科目纳入了考试范围,同
时合理扩展了各考试科目的知识范围。
本次大纲修订在突出中医、突出临床、突出基础知识的原则下,合理
删减了部分考试科目(今年的中医不考人解,生理,病理之类的了),
将中医经典著作内容纳入了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范围之中,将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等科目纳入了考试范围,将针灸学纳入了中西医结合医师
考试范围,同时合理扩展了各考试科目的知识范围。
大纲是考试的命题依据,格式分为单元、细目、要点,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反映执业医师资格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基本要求。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科目为: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包括实践技能考试和综合笔试。
实践技能考试重点
考查考生动手操作水平和综合使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
包括职业素质、病史采集、病例分析、体格检查、基本操作和辅助检
查六部分。
通过实践技能考试的考生可参加综合笔试。
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方剂学。
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1.自2010年开始,取消中医(含民族医)中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试中的西医内容。
2.增设壮医、朝医和傣医考试,其中壮医考试自2010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朝医和傣医考试自2011年开始逢单数年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