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8 醛酮
醛酮知识要点—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
醛酮知识要点—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醛酮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一类官能团,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地位。
在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中,我们需要掌握醛酮的结构与性质、合成方法以及相关反应等知识要点。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醛酮的结构与性质:醛酮是一类含有羰基的化合物,其中醛代表羰基的碳原子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氢原子,而酮代表羰基的碳原子上连接有两个有机基团。
醛酮的羰基碳原子上还可以有其他取代基,这使得醛酮的结构多样性较高。
醛酮的羰基碳原子具有亲电性,因此容易受到亲核试剂的攻击。
此外,醛酮的羰基碳原子还可以通过质子转移反应,参与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步骤。
二、醛酮的合成方法:1. 醛酮的氧化还原反应:醛酮可以通过将醛或酮经过氧化还原反应来合成。
例如,醛可以被氧化成相应的羧酸,然后再还原成醛酮。
此外,酮也可以通过还原成醇,然后再氧化成醛酮。
2. 反应的亲核试剂攻击:醛酮的羰基碳原子可以被亲核试剂攻击,形成加成产物,然后通过质子转移反应生成醛酮。
常见的亲核试剂包括水、醇、胺等。
3. 氰化反应:醛酮可以和氰化物反应生成氰醇盐,然后再发生质子转移反应生成醛酮。
这是一种常用的合成醛酮的方法。
三、醛酮的相关反应:1. 氧化反应:醛酮可以被氧化成相应的羧酸。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KMnO4、CrO3等。
2. 质子转移反应:醛酮的羰基碳原子上的氢可以通过质子转移反应发生变化,生成醇或羧酸。
3. 加成反应:醛酮的羰基碳原子可以被亲核试剂攻击,形成加成产物。
例如,水的加成反应生成醇,胺的加成反应生成亚胺等。
4. 消除反应:醛酮的羰基碳原子与邻位或相邻的碳原子发生消除反应,生成不饱和化合物。
四、醛酮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醛酮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例如,在药物合成中,醛酮作为重要的中间体参与多步合成反应,构建复杂的有机结构。
此外,醛酮的还原反应也可以用于合成醇化合物。
结论:醛酮作为基础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内容,掌握其结构与性质、合成方法以及相关反应是我们在有机化学学习中的基础要点。
有机化学第十一章 醛酮
NaCl + SO2↑ + H2O
Na2CO3 NaHCO3 + Na2SO3
(C)转化成α-羟基腈 α-羟基磺酸钠与NaCN作用,其磺酸基则被氰基取代生成α-
羟基腈。如:
CHO NaHSO3
OH C
Na C N
SO3Na
OH C
CN
HCl H2O
OH C
COOH
优点:可以避免使用易挥发、有毒的HCN,且产率较高。
O
O
CH3-C-CH2-C-CH3
2,4 戊二酮
H3C O
3 甲基环戊酮
练习
命名下列化合物。
O CH3 CH3CCH2C=CH2
4-甲基-4-戊烯-2-酮
CH3CHCH2CHO OH
3-羟基丁醛
O CH3CHCH2CCH3
Cl
4-氯-2-戊酮
O CCH3
CHO
CHO
苯乙酮
CH2CHO
苯甲醛
CH3
3-甲基苯甲醛
= = R
++ δ
δ
R δ+ δ
CO >
CO
H
R
羰基碳原子连有基团的体积↑,空间位阻↑,不利于亲核试剂
进攻,达到过渡状态所需活化能↑,故反应活性相对↓。
综上所述,下列醛、酮进行亲核加成的相对活性为:
Cl3C C=O
H
> C=O
> CH3 C=O
R
> C=O
Ar
> C=O
>
H
H
H
H
H
= CH3 C O >
α -二醛或酮:两个羰基直接相连。 β -二醛或酮:两个羰基间隔一个碳原子。
鉴别醛酮的5种方法
鉴别醛酮的5种方法
一、法士定试验
对醛和酮来说,法士定试验都可以进行检测。
当将法士定试剂滴入待检样品,醛会呈现出紫红色反应。
而酮则无色反应,从而区分。
二、费灵试验
费灵试验的原理是,含醛基团的物质能够还原铜离子,使它从二价变成一价。
结果呈现蓝色沉淀。
而酮类物质对该试剂无明显反应。
三、甲酮酸还原试验
对于醛和酮类物质,甲酮酸还原试验可以进行鉴别。
通常,将醛类溶液与甲酮酸混合后,常温下即可发生反应,生成氧化亚铁离子,溶液呈绿色。
而酮不还原甲酮酸,从而使得溶液无色。
四、氨基酸试验
氨基酸试验也是一种鉴别醛酮的方法。
醛能和氨基酸反应生成紫色物质,而酮则不能。
利用这个差异,我们可以鉴别出醛和酮。
五、甲基橙试验
甲基橙是一种酸性指示剂,用于鉴别醛和酮。
醛置于甲基橙溶液中会使溶液变红,而酮对甲基橙溶液无影响。
通过以上五种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鉴别醛和酮。
c8 醛酮资料
H2O
(R')H OH2 慢
R+ C
(R')H
OR''
R''OH
R OR'' C+
(R')H OR'' H
H+
R OR''
C
(R')H OR''
在一定条件下,缩醛(酮)很稳定,不与格氏试剂、金属氢 化物、碱反应;但是在酸性条件下,缩醛(酮)又可以水解 为原来的羰基化合物;故有机合成中常用此法来保护羰基。
H H
C
O> H R
C
O>R C CH3
O> R R'
(R,R' 碳原子≥2 )
CO
条件:醛、位阻较小的甲基酮、或低级环酮(C8以下)
1.2 与格氏试剂(RMgX)的加成:加成产物醇。
δ+
C
δ-
O+
Rδ -
+
Mδ gX
无水乙醚
OH
H2O
C
R
OMgX C
R
常用于:制备各种醇(碳链增长)
O
R'' MgX
第九章 醛、酮、醌
醛和酮都是羰基(C=O)化合物,分子里都含有羰 基。羰基所连的两个基团都是烃基的叫酮,至少含 一个氢原子的是醛:
O
O
R CR
酮
R CH
醛
一 醛酮的结构
醛、酮的官能团是羰基(C=O),羰基碳原子为sp2杂化, 带部分正电荷。
H . . .. C O ..
H
O -
C
+
有机化学第10章 醛和酮
Witting反应是在醛酮基碳所在处形成碳碳双键的一个重要方法,产物中 没有双键位置不同的异构体。反应条件温和,产率也较好,但产物双键 的构型较难控制。 Witting也因该工作而与Brown H C共享了1979年的诺 贝尔化学奖。 另一种类型的磷叶立德试剂是霍纳(Horner L)提出的:用亚磷酸 酯为原料来代替三苯基膦与溴代乙酸酯得到的试剂磷酸酯,后者在强碱 作用下形成Horner试剂。
另一种类型的磷叶立德试剂是霍纳(Horner L)提出的:用亚磷酸 酯为原料来代替三苯基膦与溴代乙酸酯得到的试剂磷酸酯,后者在强碱 作用下形成Horner试剂。
补充: 醛、酮与炔化钠的加成
R-CC-Na+ NaNH2 (-NH3) R-CCH +
C=O
NH3(液) 或乙醚
C C ONa CR H O 2
• 醛和脂肪族甲基酮(或七元环以下的环酮)与之反应,生成
• -羟基磺酸钠
白色
过量
在酸碱下可逆反应,分离提纯
-羟基磺酸钠与等摩尔的NaCN作用,则磺酸基可被氰基取代, 生成 -羟基腈,避免用有毒的氰化氢,产率也比较高。
3、与醇的加成
*1 反应情况介绍 ① 与醛反应 CH3CH=O + CH3CH2OH
(hydrazine)
C 6H 5 H C O + H2NNH O2 N NO2
(hydrazone)
C 6H 5 H C NNH O 2N NO2 + H 2O
2,4–二硝基苯肼
O O + H2NNHCNH2
2,4–二硝基苯腙
O NNHCNH2 + H2O
氨基脲
(semicarbazine)
缩氨基脲 (半卡巴腙)
有机化学:第十二章 醛和酮
分子量
58
58
58
60
沸点
-0.5
48.8
56.1
97.2
共四十八页
第三节 醛酮的化学性质(huàxuéxìngzhì)
δ δO CC
H
R (H )
酸和亲电试剂进攻富电子的氧 碱和亲核试剂进攻缺电子的碳
涉及醛的反应(氧化反应 ) α H 的反应 羟醛缩合反应
卤代反应
醛酮中的羰基由于π键的极化,使得氧原子上带部分负电荷,碳原子上带部分正电荷。
机理(jī lǐ):
共四十八页
氨的衍生物能与醛、酮起加成反应,用于鉴别羰基的存在,称为羰基 试剂。
常用试剂:2,4-二硝基苯肼
R C
R'
O + H2NNH
NO 2
NO 2
R
-H2O
C
NNH
R'
NO 2
NO 2
黄色(huángsè)结 晶
反应产物用稀酸水解(shuǐjiě),可生成原来的醛、酮。用与分离和提纯醛或酮。
羰基是醛、酮的官能团。
O
R1
R
CO
CO
R2
H
O
羰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它们既是参与生物代谢过程的重要物质(wùzhì),如甘油
醛
(HOCH2CHOHCHO)和丙酮酸 (HOOCCOCH3)是细胞代谢作用的基本成分,
又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和中间体。
共四十八页
第一节 醛和酮的分类(fēn lèi)和命名
共四十八页
一 、亲核加成反应(jiā chénɡ fǎn yīnɡ)
亲核加成反应是羰基(tānɡ jī)的特征反应,亲核试剂NuA与羰基C=O反应。
8种醛酮标准物质
八种醛酮标准物质
是指在化学分析中常用作参照的八种醛和酮化合物。
它们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用于校准仪器、验证方法和评估实验室间的一致性。
这八种醛酮标准物质包括:
1. 甲醛(CH2O):是一种最简单的醛,常用作醛类的通用参照物。
2. 乙醛(CH3CHO):是一种常见的酮,具有较高的反应性,可用于评估氧化反应的效率。
3. 丙酮((CH3)2CO):是一种常用的酮类溶剂,可用于仪器校准和验证方法。
4. 丁酮((CH3)2COCH3):是一种酮类化合物,可用于评估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5. 戊醛(C5H10O):是一种高级醛,可用于评估醛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6. 己酮(C6H12O):是一种高级酮,可用于评估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7. 庚醛(C7H14O):是一种更高级的醛,可用于评估醛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8. 辛酮(C8H16O):是一种更高级的酮,可用于评估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这八种醛酮标准物质在化学分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它们可以用于校准气体chromatography、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等仪器,以及验证相关分析方法。
同时,它们还用于
实验室间的比对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标准物质,进行仪器校准和方法验证。
大学有机化学教程第八章醛和酮详解演示文稿
第25页,共68页。
a、反应机理
δ-O
δ+C R
H(CH3)+ SO3H
R C
CH3(H)
O SO3H
互变重排
R
OH
C
CH3(H) SO3
R
OH
Na
C
CH3(H) SO3Na (白)
羰基的碳原子是和硫原子结合的,HSO3-的亲核性
与CN-相近,二者反应机理也相似。
第26页,共68页。
b、反应范围
醛,脂肪族甲基酮以及C8以下的环酮均可与饱和NaHSO3溶液 反应。非甲基酮和芳香酮难发生此反应。
不 同 的 羰 基 化 合 物 与 1molNaHSO3 反 应 1hr 后 生成加成产物的百分数为:
CH3CHO (89%)
CH3COCH3 CH3CH2COCH3
(56%)
(36%)
O CH3CH2COCH2CH3 PhCOCH3
O CH3CCH2CH3
O CH3CCH3
二甲酮(丙酮)
甲基乙基甲酮
(甲乙酮)(丁酮)
O CH3CCH(CH3)2
甲异丙酮(异戊酮)
第6页,共68页。
(2)系统命名法
(a)选主链。选取包含羰基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并根据主链碳原子数命名为“某醛”或“某酮”。
(b)编号。从离羰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醛的羰
第4页,共68页。
2、醛酮的命名
(1) 普通命名法
醛与醇的习惯命名相似,相应的碳原子数的烃 基后面加一个“醛”字即可。
CH3CH2CHO
丙醛
CH2=CHCHO
丙烯醛
O CH3CH2CH2C H
第九章 醛、酮
CH3CH2OH
Cu
CH3CHO
CH3CHO
2 C2H5OH 干 HCl
例 2:
例3:同一种醇可由不同的格利雅试剂和不同的羰基化 合物生成:
合成上的应用举例: 由不超过五个碳的醇合成
OH
2-庚醇
CH3CHCH2CH2CH2CH2CH3
CH3CH2OH
Cu
CH3CHO
PBr3 吡啶 Mg 干醚
CH3CH2CH2CH2CH2OH
CH3CH2CH2CH2CH2 MgBr
① CH3CHO + ② H3O
+ Cl C (CH2)16CH3 O
无水AlCl3
C (CH2)16CH3 O
C (CH2)16CH3 O
(CH2)17CH3
Wolff-Kishner -黄鸣龙法
1946年黄鸣龙改进了沃尔夫(Wolf.德1912) 凯西纳(Kisbner.俄罗斯1911) 的还原
方法:使用液态肼替代气态肼,使条件更为温和。
• 缩醛对碱和氧化剂都相当稳定。由于在酸催化下生成缩醛的 反应是可逆反应,故缩醛可以水解成原来的醛和醇:
• 在有机合成中常利用缩醛的生成和水解来保护醛基。
• 醛与二元醇反应生成环状缩醛:
• 酮也能与醇生成半缩酮或缩酮,但反应较为困难。 而酮和1,2-或1,3-二元醇比较容易生成环状缩酮:
• 常用1,2-或1,3-二元醇与生成环状缩醛以保护羰基。
• 羟基腈是一类很有用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氰基-CN能 水解成羧基,能还原成氨基。 例如: 有机玻璃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单体的合成:
丙酮氰醇 (78%)
-甲基丙烯酸甲酯(90%) • 第二步包含:水解、酯化和脱水等反应。
有机化学第八章醛酮醌
•能发生碘仿反应的结构:
O CH3 C 、CH3 OH CH
• 乙醛 • 甲基酮 • 含CH3CHOH—的醇 NaOX为强的氧化剂,可将此类结 构氧化成:CH3-CO-
•下列化合物哪些能发生碘仿反应?
(1)CH3CH2OH (2)CH3CHO (3)异丙醇 (4)-苯乙醇 (5)CH3-CO-CH2-CH2-COOH 答:都可以。 注意:乙酸不可以(Why?)
(1)碳碳双键加成
2,3,5,6-四溴环己二酮
(2)1,4-加成 — 苯醌可与氢卤酸 , 氢氰酸和胺发生 1,4-加成,生成1,4-苯二酚的衍生物.
(3) 羰基加成 ——对苯醌能与一分子羟胺和二分子羟 胺生成单肟或双肟。
•与羟胺反应
•苯醌单肟( wo) 与对 亚硝基苯酚的互变
互变异构体
(4)还原反应 •对苯醌与对苯二酚可通过还原与氧化反应互变。
2,4-二硝基苯肼
腙 (zong)
(E)醛酮与氨基脲的反应:
氨基脲
脲(niao)
• 醛酮与氨衍生物的反应历程: 第一步:羰基的亲核加成,生成不稳定的加成产物; 第二步:失去一分子水.
• 醛酮与氨衍生物的反应是——加成-脱水反应.
• 氨衍生物对羰基的加成一般可在弱酸催化下进行, 其历程和醇对羰基的加成相类似。
注意: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 克莱门森还原——适用对酸不敏感的化合物;
如:NH2-CH2-CH2-CO-CH3,就不能用此方法, 含有-NO2也被同时还原。
• 沃尔夫 - 凯惜钠 - 黄鸣龙反应 —— 适用对碱不
敏感的化合物; 如:含有羧基等就不行。
补充:
-CO,-NO2均 还原!
用HCl,可使 之变为酚!
•1,4-萘醌的制备1 •工业上用氧气氧化。
第章醛和酮
精心整理第11章醛与酮「§ii;r分类、命名及其物理性质--五近分类和命名…一…-…--…-…--…-1、分类2、普通命名法(1)醛可由相应醇的普通名称出发,仅需将名称中的醇改成醛。
(2)酮在酮字的前面加上所连接的两个烃基的名称。
(与醚命名相似)3、系统命名法Q)选主链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S编号一一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编号。
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及名称写在醛酮名称前面,并注明酮分子中羰基的位置。
11.1.2物理性质1、物态甲醛为气体,其他C12及以下脂肪一元醛酮为液体,C12以上的脂肪酮为固体。
2、相对密度脂肪族醛酮相对密度小于1,芳香族醛酮相对密度大于1。
3、沸点与分子量相近的醇、醚、烃相比,沸点:醇>醛、酮>醚>烃原因: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醛、酮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b、醛、酮的偶极矩大于醚、烃的偶极矩。
4、水溶性由于醛酮的羰基氧原子能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所以低级醛酮能溶于水。
其它的醛酮的水溶性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
高级醛酮微溶或不溶于水,—而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___「§苴2_化学性质丫——亲核加成反应――-----------------电辽.1羰基的结构--------------------------1、羰基的结构2、亲电和亲核反应活性>羰基中的碳氧双键由于电负性0>C,因此n电子云靠近氧的一端:-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具有亲电性,易于和亲核试剂反应。
-氧原子带部分负电荷,具有亲核性,易于和亲电试剂反应。
但是带负电荷的氧比带正电荷的碳原子稳定。
总之,易于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3、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的影响①羰基活性的影响乂=吸电子基,羰基碳正电荷/,反应速度/(平衡常数K c Z);乂=推电子基,羰基碳正电荷、,反应速度、(平衡常数/、)。
②亲核试剂因素C对于结构相同的醛酮,试剂的亲核性愈强,反应愈快(平衡常数就愈大)。
如亲核性:HCN>H2O③空间效应的影响因而羰基碳原子如果连有较大基团时,则不利于反应的进行。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_图文
(3)写出合成路线。
若合成仲醇
因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R和Rˊ两个烃基故
所用醛和格氏试剂可有两种选择:(1)断裂
选择RMgX和RˊCHO;O和
若合成叔醇
,可选择三种不同的格氏试剂和
相应的酮来制备。
5.与氨的衍生物加成
氨分子中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基团取代后的生成物叫 做氨的衍生物。
必须要先把醛基保护起来后再氧化。
4.与格式试剂的加成 格氏试剂容易与羰基进行加成反应,产物水解后生成相应的醇 。
甲醛与格氏试剂反应生成伯醇:
环己基甲醇 (伯醇)
其它醛与格氏试剂反应生成仲醇:
酮与格氏试剂反应生成叔醇:
例题: 选用适当的原料合成化合物 合成路线分析(1)合成产物为伯醇,因此应选 用甲醛和相应的格氏试剂来制取。 (2)把将要合成的化合物拆分成两个结构单元。
上述反应可以看成是1mol醛与2mol醇分子间脱去1mol水,生 成缩醛。
比如:
分子内也能形成半缩醛、缩醛
OH
HO
HCl
HOCH2CH2CHCHO
OH
CH3OH
HO
O
半缩醛
OCH3
O
缩醛
缩醛化学性质与醚相似,对碱、氧化剂、还原剂都非常 稳定。但在稀酸中易水解生成原来的醛。
利用这一性质在有机合成中常用来保护羰基。 例题:
应用范围:醛、甲基脂肪酮、C8以下环酮
练习: 注意:有机合成反应中制备多一个碳原子的羧酸
这个反应生成的氰醇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例如,丙酮氰 醇在H2SO4作用下发生脱水、酯化反应可得有机玻璃单体:
2.与饱和亚硫酸氢钠(40%)的加成
α -羟基磺酸盐 产物α -羟基磺酸盐为白色结晶,不溶于饱和的亚硫酸氢钠 溶液中,容易分离出来;与酸或碱共热,又可得原来的醛、 酮。故此反应可用以提纯醛、酮。
ch8醛酮
精品 课程
2. 分类
一元醛或酮 按所含羰基数目 二元醛或酮 β -二醛或酮:两个羰基间隔一个碳原子。 α -二醛或酮:两个羰基直接相连。
脂肪族醛、酮 按所连烃基 芳香族醛、酮
饱和醛、酮 按所连烃基饱和与否 不饱和醛、酮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精品 课程
3.命名
精品 课程
8.1-3 醛、酮的化学性质
α - H反应 亲核加成 碱和亲核试剂进攻
δ δ
H
α
C C O H
羰基还原
醛基的特殊反应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精品 课程
1. 亲核加成反应
C= O + A :B
δ δ
慢
快 C O B A
C OA B
在这里,决定反应速度的关键步 骤是第一步,即亲核试剂的进攻引起 的,故称亲核加成反应
精品 课程
课程类型:基础课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精品 课程
第八章
醛、酮、醌
第一节 醛、酮
醛、酮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醛、酮的物理性质 醛、酮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 醌(自学)
醌的结构和命名 醌的物理性质 醌的化学性质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 2O
C
+
NHY
C
+
NHY
C
NHY
+
:
:
C
N
Y
OH2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精品 课程
醛酮知识点总结
醛酮知识点总结一、醛酮的命名和结构1. 命名规则醛酮的命名按IUPAC命名法,以醛和酮的系统命名为主。
醛的命名以碳链较长的端基为主,末端碳原子用“-al”结尾;酮的命名以主链中最长的含氧碳链为主,用“-one”结尾。
若有侧链,则用字母编号。
2. 结构醛酮分子中,碳原子与醛基碳原子和酮基碳原子之间是含有共振的双键结构,因此醛酮具有不饱和性,易发生亲电加成反应。
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C=OR-R' R-C=O-R'这种结构使得醛酮具有一定的活性,容易发生各种化学反应。
二、醛酮的性质1. 物理性质醛酮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或固体,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其沸点、熔点随分子结构的不同而异。
一般来说,醛的沸点较酮低,这是因为醛分子中带有极性较大的羰基,与酮相比更容易被分子间力拉扯。
2. 化学性质醛酮具有一定的活性,容易发生氧化、加成、缩合等化学反应。
具体包括:(1)加成反应:醛酮中羰基具有一定的亲电性,容易受到亲核试剂的攻击,发生加成反应。
(2)缩合反应:醛酮中含有极性双键,容易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双醇或双醛。
(3)氧化反应:醛酮中的羰基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容易被氧化剂氧化成醛酸。
(4)水合反应:醛酮中的羰基与水反应,形成亚醇或亚醛。
总的来说,醛酮的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其具有活性的羰基上,因此在有机合成和化工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三、醛酮的合成醛酮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合成,包括氧化、加成、缩合等化学反应。
1. 从卤代烃氧化反应卤代烃可以与金属氧化剂(如KMnO4、K2Cr2O7等)反应生成醛或酮。
一般来说,卤代烃中的卤素被氧化成α-羟基,然后脱去水分子,生成醛或酮。
2. 从醛或酮的氧化还原反应醛或酮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醛或酮。
一般来说,醛在氧化条件下可以生成酸,然后还原成醛;而酮在氧化条件下可以生成酸,然后还原成酮。
3. 从醇的氧化反应醇可以通过氧化反应生成醛或酮。
一般来说,一度醇经过氧化反应生成醛,再经过进一步氧化生成酸;而二度醇可以直接生成酮。
醛酮知识点
醛酮知识点醛酮,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种功能团,由于其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醛酮的认识和理解是化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从醛酮的概念、性质、合成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详细介绍醛酮的知识点。
一、概念醛酮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种功能团,它包括醛基和酮基。
醛基是指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功能团,酮基是指由两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功能团。
醛基和酮基都是通过碳氧双键连接在一起的。
醛酮可以通过氧原子与碳原子之间的共价键连接到一个碳链上。
二、性质 1. 醛酮分子中的醛基或酮基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参与各种化学反应。
2. 醛酮分子中的醛基或酮基可以通过氢键与其他分子发生作用,影响醛酮的物理性质。
3. 醛酮分子中的醛基或酮基可以通过杂化轨道的重叠形成共价键,决定了醛酮的化学性质。
三、合成方法 1. 氧化还原反应:醛酮可以通过醛基或酮基的氧化还原反应合成。
常见的合成方法包括氧化醛反应、醛的还原反应和酮的还原反应等。
2. 羰基化合物的氧化:醛酮可以通过羰基化合物的氧化反应生成。
典型的反应是醛的氧化生成酮。
3. 羟酰化反应:醛酮可以通过醛和酮的羟酰化反应生成。
这是一种常用的醛酮合成方法。
四、应用领域 1. 有机合成:醛酮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重要中间体。
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可以制备出各种不同结构的醛酮,用于有机合成反应。
2. 药物化学:醛酮及其衍生物在药物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们可以作为药物分子的骨架或功能团,发挥着重要的药理活性。
3. 食品工业:醛酮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添加剂,在食品中可以发挥调味、保鲜、增加风味等作用。
4. 材料科学:醛酮及其衍生物可以作为材料科学中的重要原料,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功能性材料等。
总结:醛酮作为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种功能团,在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价值。
通过对醛酮的概念、性质、合成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点。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对醛酮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发挥作用。
醛酮的性质
可逆
H(CH3)
R C O + NaHSO3
R C OH 羟 基 磺 酸 钠
SO3Na
羟基磺酸钠在稀酸或稀碱条件下共热又分解为原来的羰 基化合物。用于提纯分离醛和某些甲基酮
H(CH3)
HCl
H (CH3)
R.. C O + NaCl + SO2 + H2O
R C OH
SO3Na
H (CH3)
1/2 Na2CO3 R C O + Na2SO3 + 1/2 CO2+1/2H2O
3、与希夫试剂反应
取试管,各加0.5ml希夫试剂,再分别滴加1滴丙酮、甲 醛、乙醛,滴加后摇动试管,注意观察现象有何不同。
另取2支试管,分别取出1滴与希夫试剂反应后的甲醛、 乙醛溶液。继续对应地滴加4滴甲醛、乙醛溶液。边滴 加边摇动试管,然后各加4滴浓硫酸。注意观察颜色有 何变化。
品红盐酸盐原是三苯甲烷类的碱性染料,为桃红色,被 二氧化硫饱和后变成无色的希夫试剂。能与希夫试剂发 生加成的只有醛,而所有醛与希夫试剂的加成反应中又 仅有甲醛反应所显示的颜色在加了硫酸后不消失。
总反应 O
+ H3C C
CH3
I2 NaOH
CH3COONa
CHI3
所以可以用碘仿反应来鉴别与羰基相连的是 否为甲基
CH3CH OH
R
NaOI有氧化性,
可被氧化成甲基酮,从而进一步发生反应.
5、托伦试验
制备托伦试剂(P112)。将制得的托伦试剂分装于5支 试管里并编号。 在1至4号的试管里分别滴1滴甲醛、乙醛、丙酮(化学 纯)、苯甲醛,边加边用力摇动试管。注意每只试管 溶液发生了什么变化
将产生的晶体分为两组试管,编号。一支试管加 2mL10%碳酸钠溶液,用力摇动试管,另一管加2mL5%稀 盐酸,用力摇动试管,都放在不超过50℃的水浴里加 热,继续不断摇动,注意观察有何现象。
醛酮的分类和命名
第十一章醛和酮第一节醛、酮的分类和命名一、分类二、命名1.醛、酮的系统命名以包含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看作母体。
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依次标明碳原子的位次。
在醛分子中,醛基总是处于第一位,命名时可不加以标明。
酮分子中羰基的位次(除丙酮、丁酮外)必须标明,因为它有位置异构体。
醛、酮碳原子的位次,除用1,2,3,4,…表示外,有时也用α,β,γ…希腊字母表示。
α是指官能团羰基旁第一个位置,β是指第二个位置…。
酮中一边用α,β,γ…,另一边用α’ β’ γ’…。
ⅰ含醛基、酮基的碳链上的氢被芳环或环烷基取代,就把芳环或环烷基当作主链上的取代基看待:ⅱ醛基与芳环、脂环或杂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时,它们的命名可在相应的环系名称之后加-“醛”字。
ⅲ当芳环上不但连有醛基,而且连有其它优先主官能团时,则醛基可视作取代基,用甲酰基做词头来命名。
2. 酮还有另一种命名法根据羰基所连的两个烃基名来命名,把较简单的烃基名称放在前面,较复杂的烃基名称放在后面,最后加“酮”字。
后面是母体如含有两个以上羰基的化合物,可用二醛、二酮等,醛作取代基时,可用词头“甲酰基”或“氧代”表示;酮作取代时,用词头“氧代”表示。
英文羰基做取代基时用“oxo”(氧代)表示不饱和醛、酮的命名是从靠近羰基一端给主链编号。
第二节醛、酮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一、物理性质除甲醛是气体外,十二个碳原子以下的醛、酮都是液体,高级的醛、酮是固体。
低级醛常带有刺鼻的气味,中级醛则有花果香,所以C8~C13的醛常用于香料工业。
低级酮有清爽味,中级酮也有香味。
羰基中,碳和氧以双键相结合,碳原子用三个sp2杂化轨道形成三个σ键,其中一个是和氧形成一个σ键,这三个键在同一个平面上。
碳原子剩下来的一个p轨道和氧的一个p轨道与这三个σ键所形成的平面垂直,彼此重叠形成一个π键由于氧的电负性吸引电子的能力很强,所以羰基是一个极性基团,具有一个偶极矩,负极向氧一面,正极朝向碳的一面。
醛和酮分子中都含有羰基( )官能团,它们都是羰基化合物 醛和酮
第十章 醛和酮醛和酮分子中都含有羰基( )官能团,它们都是羰基化合物。
第一节 醛和酮的结构、分类和命名羰基碳原子上至少连有一个氢原子的化合物叫做醛,可用通式 表示。
在羰基的两端都连有烃基的化合物叫做酮,可用通式 表示。
一、醛和酮的结构羰基是醛和酮的官能团。
在羰基中,碳和氧以双键相连,与碳碳双键类似,碳氧双键也是由一个б键和一个π键组成,而且羰基也具有三角形平面结构。
(a) 羰基π键的形成 (b)甲醛的平面结构 (c)羰基π电子云分布示意图 二、醛和酮的分类根据羰基所连接的烃基结构和方式不同,醛和酮可分类如下:CH 3CHOOHCCH 2CHO 根据烃基结构分类根据烃基是否饱和分类根据羰基数目分类脂环族醛(酮) 例如:芳香族醛(酮) 例如:一元醛(酮) 例如:多元醛(酮) 例如:醛(酮)(乙醛)(环己酮)(苯甲醛)(丁酮)(丙烯醛)(丙酮)(丙二醛)脂肪族醛(酮) 例如:饱和醛(酮) 例如:不饱和醛(酮) 例如:三、醛和酮的命名1. 习惯命名法醛的习惯命名法与伯醇相似,只需把“醇”字改为“醛”字即可。
例如:正丁醇 异丁醇 苯甲醇正丁醛 异丁醛 苯甲醛还有一些醛的名称,是由相应羧酸的名称而来。
例如:H ____OH R OCHO CH 3CH 2CCH 3OCH 2CHCHO__OC __CH 3CH 3COR R'____O C O C δδ+-OC (CH 3)2CHCH 2OH CH 2OHCH 3CH 2CH 2CH 2OH CH 3CH 2CH 2CHO(CH 3)2CHCHO CHO蚁醛 肉桂醛 水扬醛酮的命名:在羰基所连接的两个烃基名称后再加上“甲酮”两字,“甲”字习惯上可以省略。
脂肪混酮命名时,要把“次序规则”中较优先烃基写在后面。
但芳基和脂基的混酮,要把芳基写在前面。
例如:二甲基(甲)酮(二甲酮) 甲基乙基(甲)酮(甲乙酮) 苯基乙烯基(甲)酮 2.系统命名法 其要点如下:(1) 选取主链(母体) 选择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
苯甲醛物理参数
苯甲醛物理参数
苯甲醛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8H8O,也被称为苯甲醛酮或苯甲酰甲醛。
它是一种无色或浅黄色的液体,具有强烈的香气,常用于制造香水、香料和染料等。
苯甲醛的密度为1.11 g/cm³,熔点为-26℃,沸点为196℃。
它的分子量为120.15 g/mol,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醛基,具有较强的极性。
苯甲醛在水中不易溶解,但可以溶于乙醇、乙醚和苯等有机溶剂中。
苯甲醛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氧化性,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甲醇和甲酸钠。
它还可以与氨反应生成苯甲酰胺,与硫酸反应生成苯甲醛磺酸酯等。
苯甲醛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接触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在使用苯甲醛时应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其蒸气。
苯甲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较强的香气和化学活性。
了解其物理参数和化学性质,有助于更好地应用和掌握其在工业和科研领域中的应用。
同时,也需要注意其安全使用,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β -羟基丁醛
4.含有芳香环的醛,则将芳香环当作取代基。
CHO CH CHCHO
CHO OH
苯甲醛
β -苯基丙烯醛
邻羟基苯甲醛
(苦杏仁油)
(肉桂醛)
(水杨醛)
酮的命名
Organic Chemistry Yichun University
1. 脂肪酮的系统命名:与醇的命名相同,连有羰 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H ( C H 3) R C O + N a Cl + S O + H O 2 2
H( C H 3 ) R C OH
HCl
SO3Na
H ( C H 3)
1 /2 N a 2 C O 3
R
C
O + N a 2 S O 3 + 1 /2 C O 2+ 1 /2 H 2 O
1.4 与氨的衍生物加成缩合:氨及其衍生物是含氮的亲
NH2
NH
N O2 O 2N
2,4-二硝基苯肼
具体反应:
Organic Chemistry Yichun University
C
O
+
H2N
R( Ar) (伯 胺 )
C
N
R ( Ar)
西佛碱
C O + H2N O H (羟 胺 )
C
N OH
肟(wo)
N N H2
C
O +
H2N
N H 2 (肼 )
C
腙
Cu
CH 3 CHO
CH 3 CHO
① 无水乙醚 + CH 3 CH 2 MgBr + H 2O ② H
CH 3 CHCH OH
2 CH 3
2. 丙烯制备丁醇
CH 3 CH=CH
2
CH 3 CH 2 CH
HBr H 2O 2
2
CH 2 OH
CH 3 CH=CH
Mg 无水乙醚
2
CH 3 CH 2 CH 2 Br
级环酮(C8以下)和饱和NaHSO3水溶液作用,生成羟
基磺酸钠而结晶析出。
H ( C H 3) R C O + NaHSO3
可逆
R
H( C H 3 ) C OH 羟 基 磺 酸 钠
SO3Na
机理
H ( C H 3) R C O +
..
Na HSO3 R
H( C H 3 ) C OH
SO3Na
羟基磺酸钠在稀酸或稀碱条件下共热又分解为原 来的羰基化合物。用于提纯分离醛和某些甲基酮
δ+ δ
_
C
O
+
_
CN
C CN
+
O
_
H
C CN
OH
课堂练习:1 以丁酮为原料,合成2-甲基-2-羟基丁酸
O HCN C H 2C H 2C C H 3 C H 2C H 2C C H 3 CN OH H3O+ C H 2C H 2C C H 3 C O OH OH
Organic Chemistry Yichun University
核试剂,可与羰基加成,再分子内失去一分子水形成碳
氮双键
δ + δ
_
C
O
+
.. H2N
+
+
Y
C O _
NH2 Y
H
C OH
N H
Y
醇胺
H2O
C
N
Y
Organic Chemistry Yichun University
胺的主要衍生物
NH2 R
伯胺
NH2
OH
羟胺
O
NH2
NH2 肼
NH2
NH
C
NH2
氨基脲
O2N C O + H2N NH NO2
C 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O2N NH NO2
(2 ,4 — 二 硝基 苯 肼 )
O C O + H2N NH C N H2
(2 ,4 — 二 硝 基 苯 腙 )
O C N NH C N H2
(氨 基 脲 )
(缩 氨 脲 )
羰基化合物和羟胺、2,4—二硝基苯肼及氨基脲等 羰基试剂加成缩合,产率高,结晶好且大多有特殊 的颜色,可用于醛酮的鉴别。产物在稀酸作用下又 分解为原来的羰基化合物,可用于分离提纯:
O
O C O + RMgX 无水乙醚
RC—OMgX
O H
+
H 2O
RC—OH
例如:1.由乙烯(或丙烯)制备2-丁醇
CH 2 =CH CH CH OH CH 2 CH
2
3
3
CH 2 =CH
HBr
2
CH 3 CH 2 Br
Mg 无水乙醚
CH 3 CH 2 MgBr
CH 2 =CH H 2O
2
H
+
CH 3 CH 2 OH
反应机理 由醛到半缩醛
H R C O + R + C
+
H
OH
H
R
R' .. O .. H
OH R C OH C
..
H + O H R
+ H
..
H O R'
半缩醛(酮)
由半缩醛(酮)到缩醛(酮)
R C H O OH
+
R
+
R'
+
O H2 C
R
- H2 O
+
H H
C H
OR
O
R'
半缩醛(酮)
R
R'- O H
羰基与烯烃结构的比较
Yichun University
二.醛酮命名
醛的命名
Organic Chemistry Yichun University
1. 脂肪醛的系统命名:含醛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从醛基开始编号,称某醛。
HCHO C H3C H O C H3 C H2C H2C H2C H O C H3C H C H2C H O C H3
CH 3 CH 2 CH 2 MgBr
① O3 CH 3 CH=CH 2 ② Zn
HCHO + CH 3 CH 2 CH 2 MgBr
CH 3 CHO + HCHO H 2O
① 无水乙醚 + H 2O H ②
CH 3 (CH 2 ) 2 CH 2 OH
1.3 与NaHSO3加成:醛、位阻较小的甲基酮、或低
(R,R' 碳原子≥2
条件:醛、位阻较小的甲基酮、或低级环酮(C8以下)
1.2 与格氏试剂(RMgX)的加成:加成产物醇。
δ R δ+ MgX
Organic Chemistry Yichun University
+
δ+ C
δ O
R
C
OMgX
H2O
R
C
OH
H RMgX
H O R CH OMgX
H2O
甲醛
乙醛
戊醛
3—甲基丁醛
2. 普通命名: 适用于一些简单的醛
C H 3C H 2C H 2C H O C H 3C H C H O CH3
正丁醛
异丁醛
Organic Chemistry Yichun University
3. 醛的俗名:与羰基相连的碳叫α 碳,依次以β 、γ 标记
γ β α
C H 3C H C H 2C H O OH
与醇的加成:在无水酸的作用下,醇和羰基
加成先生成半缩醛(酮),进一步反应生成缩醛(酮)。 反应可逆
R ( R)H C O
无水 HCl R'- O H
R ( R )H C
OH O R'
半缩醛(酮)
无水 HCl R'- O H
R C ( R) H
O R' O R' + H O 2
缩醛(酮)
Organic Chemistry Yichun University
H 2O . R O H
1.1
与氢氰酸加成:加成产物α 羟腈。增长碳链的方法
和α -羟基酸的制备方法:
H ( R')
+
H ( R') H CN R C OH CN
R
C
O +
α—羟腈
H ( R ')
H
+
R
H2O
C OH
COO H
α—羟酸
机理
CN-作为亲核试剂进攻羰基上碳原子,结
合成碳碳键,π键上的一对电子转移到O上形成 O-中间体,迅速与H+结合形成羟腈:
+
H
H
C
R C H2O H
R
O
2
R OMgX
H2O
2
R1M gX
+
R
2
C
R
1
CH
R
1
CH
OH
R R1M gX
3
R
3
R OMgX
H2O
3
+
R
2
C
O
R
1
C R
2
R
1
C R
2
OH
说明 (1)利用此反应可制伯、仲、叔醇,较原 来的羰基化合物增加一个R′,是增碳的反应。
(2)反应中不能含有与RMgX反应的基团, 如: HO-,-COOH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