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2015届高三数学(文)一轮限时规范训练:7-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其三视图和直观图

合集下载

【创新设计】2015高考地理一轮限时规范训练:第7章 第1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创新设计】2015高考地理一轮限时规范训练:第7章 第1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1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0·海南地理)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 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

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

下图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

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A.工业B.行政中心C.海洋运输和贸易D.居民人口密度2.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A.0~8 km B.9~16 kmC.17~24 km D.25~35 km3.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C.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D.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解析第1题,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及其区位主导因素。

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大型商贸中心较近的地区土地利用主要为海港和其他建筑,故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海洋运输和贸易。

第2题,本题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

从图中信息可知,在距大型商贸中心0~8 km范围内,城市内部的土地全部开发。

第3题,本题考查城市的地域结构。

从题中信息可知,城市60%的人口居住在离市中心3 km的范围内且在距商贸中心5 km范围内有海港、工业区分布,因此该城市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没有明显的界线,即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答案 1.C 2.A 3.D(2011·福建文综,5~6)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

下图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4~5题。

4.该国公共住房()。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5.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中心城区位于中南部,公共住房并不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呈环状分布,也未体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立体几何一轮练习题-数学试题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立体几何一轮练习题-数学试题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立体几何一轮练习题-数学试题第1课时立体几何的结构及其三视图和直观图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3.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4.会画某些建筑物的三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没有严格要求).[对应学生用书P109]【梳理自测】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教材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B.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C.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叫棱锥D.棱台各侧棱的延长线交于一点2.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将其折叠起来,变成正方体后的图形是()答案:1.D 2.B◆以上题目主要考查了以下内容:多面体棱柱棱柱的侧棱都平行且相等,上下底面是平行且全等的多边形.棱锥棱锥的底面是任意多边形,侧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棱台棱台可由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棱锥得到,其上下底面是平行且相似的多边形.旋转体圆柱圆柱可由矩形绕其任意一边所在直线旋转得到.圆锥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绕其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旋转得到.圆台圆台可由直角梯形绕直角腰或等腰梯形绕上下底中点连线旋转得到,也可由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圆锥得到.球球可以由半圆或圆绕直径所在直线旋转得到.二、三视图1.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应是一个()A.棱台B.棱锥C.棱柱D.都不对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形状都相同、大小均相等,那么这个几何体不可以是()A.球B.三棱锥C.正方体D.圆柱答案:1.A 2.D◆以上题目主要考查了以下内容:名称几何体的三视图有: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画法1.画三视图时,重叠的线只画一条,挡住的线画成虚线. 2.三视图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左方、正上方观察几何体得到的正投影图.规则1.画法规则: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2.摆放规则:侧视图在正视图的右侧,俯视图在正视图的下方.三、直观图及投影1.用斜二测画法画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为如图所示的一个正方形,则原来的图形是()2.如图,过BC的平面截去长方体的一部分,所得的几何体________棱柱(填“是”或“不是”).答案:1.A 2.是◆以上题目主要考查了以下内容: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常用斜二测画法来画,其规则是:(1)原图形中x轴、y轴、z 轴两两垂直,直观图中,x′轴、y′轴的夹角为45°或135°,z′轴与x′轴和y′轴所在平面垂直. (2)原图形中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直观图中仍平行于坐标轴,平行于x轴和z轴的线段长度在直观图中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在直观图中等于原来的一半.投影1.平行投影:平行投影的投影线互相平行. 2.中心投影:中心投影的投影线相交于一点.【指点迷津】1.一个程序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按下面的程序进行定底面根据俯视图确定定棱及侧面根据正视图确定几何体的侧棱与侧面特征,调整实线、虚线对应棱的位置定形状确定几何体的形状2.三个“变”与“不变”斜二测画直观图时“三变”坐标轴的夹角改变,与y轴平行的线段的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图形改变.“三不变”平行性不改变,与x、z轴平行的线段的长度不改变,相对位置不改变.[对应学生用书P110]考向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在圆柱的上、下底面的圆周上各取一点,则这两点的连线是圆柱的母线;②底面为正多边形,且有相邻两个侧面与底面垂直的棱柱是正棱柱;③直角三角形绕其任一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都是圆锥;④棱台的上、下底面可以不相似,但侧棱长一定相等.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0B.1C.2 D.3【审题视点】根据柱、锥、台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判定.【典例精讲】①不一定,只有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轴时才是母线;②正确;③错误.当以斜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时,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几何体不是圆锥.如图所示,它是由两个同底圆锥组成的几何体;④错误,棱台的上、下底面是相似且对应边平行的多边形,各侧棱延长线交于一点,但是侧棱长不一定相等.【答案】B【类题通法】(1)紧扣结构特征是判断的关键,熟悉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依据条件构建几何模型,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变换模型中的线面关系或增加线、面等基本元素,然后再依据题意判定.(2)通过反例对结构特征进行辨析,即要说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1.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有两个侧面是矩形的棱柱是直棱柱;②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棱锥是正棱锥;③侧面都是矩形的直四棱柱是长方体;④若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其中不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个.解析:认识棱柱一般要从侧棱与底面的垂直与否和底面多边形的形状两方面去分析,故①③都不准确,②中对等腰三角形的腰是否为侧棱未作说明,故也不正确,④平行六面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也可能与底面垂直且互相平行,故④也不正确.答案:4考向二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2014•陕西省高三质检)如图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其中小立方体中的数字表示相应位置的小立方体的个数,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为()【审题视点】从左侧看这个几何体中小立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高度.【典例精讲】由俯视图知左视图从左到右最高的小立方体个数分别为2,3,1,选C.【答案】C【类题通法】(1)由实物图画三视图或判断选择三视图,此时需要注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原则;(2)由三视图还原实物图,这一题型综合性较强,解题时首先对柱、锥、台、球的三视图要熟悉,再复杂的几何体也是由这些简单的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其次,要遵循以下三步:①看视图,明关系;②分部分,想整体;③综合起来,定整体.2.(2014•山西高考训练)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均为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则围成该几何体的各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A.1B.2C.3 D.4解析:选D.依题意得,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锥,其四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选D.考向三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已知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那么◆ABC的平面直观图◆A′B′C′的面积为()A.34a2B.38a2C.68a2D.616a2【审题视点】画出正三角形◆ABC的平面直观图◆A′B′C′,求◆A′B′C′的高即可.【典例精讲】先画出正三角形ABC,然后再画出它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如图所示,由斜二测画法规则知B′C′=a,O′A′=34a.过A′作A′M◆x′轴,垂足为M,则A′M=O′A′•sin 45°=34a×22=68a.◆S◆A′B′C′=12B′C′•A′M=12a×68a=616a2.【答案】D【类题通法】对于直观图,除了了解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外,还要了解原图形面积S与其直观图面积S′之间的关系S′=24S,能进行相关问题的计算.3.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一平面图形的水平放置的斜二测画法的直观图,在斜二测直观图中,四边形A′B′C′D′是一直角梯形,A′B′◆C′D′,A′D′◆C′D′,且B′C′与y′轴平行,若A′B′=6,D′C′=4,A′D′=2.求这个平面图形的实际面积.解析:根据斜二测直观图画法规则可知该平面图形是直角梯形,且AB=6,CD=4保持不变.由于C′B′=2A′D′=22.所以CB=42.故平面图形的实际面积为12×(6+4)×42=202.[对应学生用书P111]忽视几何体的放置与特征致误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正解】由正视图和俯视图可以推测几何体为半圆锥和三棱锥的组合体(如图所示),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恰是底面半圆的圆心,可知侧视图为等腰三角形,且轮廓线为实线,故选D.【答案】D【易错点】(1)根据正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原几何体的形状时出现错误,误把半圆锥看成半圆柱,不能准确判断出几何体的形状而误选A.(2)对实线与虚线的画法规则不明确而误选C.【警示】 1.首先确定几何体,面对读者是怎么放置的.2.要分清三视图中的虚线是被哪部分挡住的.3.要明确三视图中三角形的高度是不是几何体的高度.1.(2013•高考四川卷)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解析:选D.先观察俯视图,再结合主视图和侧视图还原为空间几何体.由俯视图是圆环可排除A,B,C,进一步将已知三视图还原为几何体,可得选项D. 2.(2013•高考湖南卷)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其俯视图是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侧视图是一个面积为2的矩形,则该正方体的正视图的面积等于()A.32B.1C.2+12D.2解析:选D.根据正方体的俯视图及侧视图特征想象出其正视图后求面积.由于该正方体的俯视图是面积为1的正方形,侧视图是一个面积为2的矩形,因此该几何体的正视图是一个长为2,宽为1的矩形,其面积为2.3.(2012•高考陕西卷)将正方体(如图(1)所示)截去两个三棱锥,得到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为()解析:选B.还原正方体后,将D1,D,A三点分别向正方体右侧面作垂线.D1A的射影为C1B,且为实线,B1C被遮挡应为虚线.4.(2012•高考湖南卷)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解析:选C.若为C选项,则主视图为:故不可能是C选项.。

2015届高考数学(人教,理科)大一轮配套练透:第7章 立体几何 第7节1

2015届高考数学(人教,理科)大一轮配套练透:第7章 立体几何 第7节1

[课堂练通考点]1.已知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侧棱AA 1垂直于底面,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AD ∥BC ,AB ⊥BC ,AD =AB =AA 1=2BC ,E 为DD 1的中点,F 为A 1D 的中点.则直线EF 与平面A 1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13 B.33 C.23D.63解析:选C ∵AB ,AD ,AA1两两垂直,故以AB 所在直线为x 轴,AD 所在直线为y 轴,AA 1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BC =1,则A (0,0,0),A 1(0,0,2),C (2,1,0),D (0,2,0),E (0,2,1),F (0,1,1),FE=(0,1,0),1A D =(0,2,-2),CD=(-2,1,0).设平面A 1C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y ,z ),则⎩⎪⎨⎪⎧n ·1A D 2y -2z =0,n ·CD =-2+y =0,故n =(1,2,2), 则sin θ=|cos 〈n ,FE 〉|=|n ·FE|n |·|FE || =|1×0+2×1+2×04+4+1×0+1+0|=23,故直线EF 与平面A 1CD 所成的角θ的正弦值为23.2.(2013·江苏高考)如图,在直三棱柱A 1B 1C 1 -ABC 中,AB ⊥AC ,AB =AC =2,A 1A =4,点D 是BC 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A 1B 与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 (2)求平面ADC 1与平面ABA 1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解:(1)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A (0,0,0),B (2,0,0),C (0,2,0),D (1,1,0),A 1(0,0,4),C 1(0,2,4),所以1A B =(2,0,-4),1C D=(1,-1,-4).因为cos 〈1A B ,1C D 〉=1A B ·1C D| 1A B ||1C D |=1820×18=31010,所以异面直线A 1B 与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1010.(2)设平面ADC 1的法向量为n 1=(x ,y ,z ),因为AD=(1,1,0),1AC =(0,2,4),所以n 1·AD=0,n 1·1AC =0,即x +y =0且y +2z =0,取z =1,得x =2,y =-2,所以,n 1=(2,-2,1)是平面ADC 1的一个法向量.取平面ABA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2=(0,1,0),设平面ADC 1与平面ABA 1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θ.由|cos θ|=⎪⎪⎪⎪n 1·n 2|n 1||n 2|=29×1=23,得sin θ=53.因此,平面ADC 1与平面ABA 1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为53. [课下提升考能]第Ⅰ卷:夯基保分卷1.如图所示,已知正方体ABCD -A1B 1C 1D 1,E ,F 分别是正方形A 1B 1C 1D 1和ADD 1A 1的中心,则EF 和CD 所成的角是( )A .60°B .45°C .30°D .90°解析:选B 以D 为原点,分别以射线DA ,DC ,DD 1为x 轴、y轴、z 轴的非负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系系D -xyz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D (0,0,0),C (0,1,0),E ⎝⎛⎭⎫12,12,1,F ⎝⎛⎭⎫12,0,12,EF =⎝⎛⎭⎫0,-12,-12,DC=(0,1,0),∴cos 〈EF ,DC 〉=EF ·DC|EF ||DC |=-22, ∴〈EF ,DC〉=135°,∴异面直线EF 和CD 所成的角是45°.2.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E 为BB 1的中点,则平面A 1ED 与平面ABCD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A.12B.23C.33D.22解析:选B 以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设棱长为1,则A 1(0,0,1),E ⎝⎛⎭⎫1,0,12,D (0,1,0), ∴1A D=(0,1,-1), 1A E =⎝⎛⎭⎫1,0,-12, 设平面A 1E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1,y ,z ),则⎩⎪⎨⎪⎧y -z =0,1-12z =0,∴⎩⎪⎨⎪⎧y =2,z =2.∴n 1=(1,2,2).∵平面ABC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0,0,1), ∴cos 〈n 1,n 2〉=23×1=23.即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23.3.(2013·安徽六校联考)在三棱锥P -ABC 中,P A ⊥平面ABC ,∠BAC =90°,D ,E ,F 分别是棱AB ,BC ,CP 的中点,AB =AC =1,P A =2,则直线P A 与平面D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15B.255C.55D.25解析:选C 以A 为原点,AB ,AC ,A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AB =AC =1,P A =2,得A (0,0,0),B (1,0,0),C (0,1,0),P (0,0,2),D ⎝⎛⎭⎫12,0,0,E ⎝⎛⎭⎫12,12,0,F ⎝⎛⎭⎫0,12,1, ∴PA =(0,0,-2),DE =⎝⎛⎭⎫0,12,0,DF =⎝⎛⎭⎫-12,12,1.设平面DEF 的法向量为n=(x ,y ,z ),则由⎩⎨⎧n ·DE=0,n ·DF =0得⎩⎪⎨⎪⎧y =0,-x +y +2z =0, 取z =1,则n =(2,0,1),设P A 与平面DEF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PA·n ||PA||n |=55,∴P A与平面D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5,故选C. 4.(2014·昆明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且BC ⊥平面P AB ,P A ⊥AB ,M 为PB 的中点,P A =AD =2.若AB =1,则二面角B -AC -M 的余弦值为( )A.66 B.36C.26D.16解析:选A ∵BC ⊥平面P AB ,AD ∥BC ,∴AD ⊥平面P AB ,P A ⊥AD , 又P A ⊥AB ,且AD ∩AB =A , ∴P A ⊥平面ABCD .以点A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AD ,AB ,AP 所在直线为x 轴,y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A (0,0,0),C (2,1,0),P (0,0,2),B (0,1,0),M ⎝⎛⎭⎫0,12,1, ∴AC =(2,1,0),AM =⎝⎛⎭⎫0,12,1, 求得平面AM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2,1),又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AP=(0,0,2),∴cos 〈n ,AP 〉=n ·AP|n |·|AP |=21+4+1·2=16=66.∴二面角B -AC -M 的余弦值为66. 5.如图所示,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CA =CC 1=2CB ,则直线BC 1与直线AB 1夹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解析:不妨令CB =1,则CA =CC 1=2.可得O (0,0,0),B (0,0,1),C 1(0,2,0),A (2,0,0),B 1(0,2,1),∴1BC =(0,2,-1),1AB=(-2,2,1),∴cos 〈1BC ,1AB 〉=1BC ·1AB|1BC ||1AB |=4-15×9=15=55>0. ∴1BC 与1AB的夹角即为直线BC 1与直线AB 1的夹角,∴直线BC 1与直线AB 1夹角的余弦值为55.答案:556.如图,在正四棱锥S -ABCD 中,O 为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P 为侧棱SD 的中点,且SO =OD ,则直线BC 与平面P AC 所成角为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以O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 设OD =SO =OA =OB =OC =a ,则A (a,0,0),B (0,a,0),C (-a,0,0),P ⎝⎛⎭⎫0,-a 2,a2. 则CA =(2a,0,0),AP =⎝⎛⎭⎫-a ,-a 2,a 2,CB =(a ,a,0).设平面P AC 的法向量为n ,可求得n =(0,1,1),则cos 〈CB ,n 〉=CB·n |CB ||n |=a 2a 2·2=12. ∴〈CB,n 〉=60°,∴直线BC 与平面P AC 的夹角为90°-60°=30°. 答案:30°7.(2013·全国课标卷Ⅰ)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CA =CB ,AB =AA 1,∠BAA 1=60°.(1)证明:AB ⊥A 1C ;(2)若平面ABC ⊥平面AA 1B 1B ,AB =CB ,求直线A 1C 与平面BB 1C 1C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1)证明:取AB 的中点O ,连接OC ,OA 1,A 1B . 因为CA =CB ,所以OC ⊥AB .由于AB =AA 1,∠BAA 1=60°,故△AA 1B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OA 1⊥AB . 因为OC ∩OA 1=O ,所以AB ⊥平面OA 1C . 又A 1C ⊂平面OA 1C ,故AB ⊥A 1C .(2)由(1)知OC ⊥AB ,OA 1⊥AB .又平面ABC ⊥平面AA 1B 1B ,交线为AB ,所以OC ⊥平面AA 1B 1B ,故OA ,OA 1,OC 两两相互垂直.以O 为坐标原点,OA 的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OA|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由题设知A (1,0,0),A 1(0, 3,0),C (0,0, 3),B (-1,0,0).则BC=(1,0,3),1BB =1AA =(-1,3,0),1A C =(0,-3,3).设n =(x ,y ,z )是平面BB 1C 1C 的法向量,则⎩⎪⎨⎪⎧n ·BC =0,n ·1BB =0.即⎩⎨⎧x +3z =0,x +3y =0.可取n =(3,1,-1).故cos n ,1A C =n ·1A C|n ||1A C |=-105. 所以A 1C 与平面BB 1C 1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05. 8.(2013·合肥一模)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其中AD ⊥AB ,CD ∥AB ,AB =4,CD =2,侧面P AD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且与底面ABCD 垂直,E 为P A 的中点.(1)求证:DE ∥平面PBC ; (2)求二面角E -BD -A 的余弦值.解:(1)证明:如图1,取AB 的中点F ,连接DF ,EF .在直角梯形ABCD 中,CD ∥AB ,且AB =4,CD =2,所以BF 綊CD , 所以四边形BCDF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DF ∥BC .在△P AB 中,PE =EA ,AF =FB , 所以EF ∥PB .因为DF ∩EF =F ,PB ∩BC =B , 所以平面DEF ∥平面PBC .因为DE ⊂平面DEF ,所以DE ∥平面PBC .(2)取AD 的中点O ,BC 的中点N ,连接ON ,OP ,则ON ∥AB . 在△P AD 中,P A =PD =AD =2,所以PO ⊥AD ,PO = 3. 因为平面P AD ⊥平面ABCD ,平面P AD ∩平面ABCD =AD , 所以PO ⊥平面ABCD .如图2,以O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A ,ON ,OP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O (0,0,0),A (1,0,0),D (-1,0,0),P (0,0,3),B (1,4,0),所以DB=(2,4,0).因为E 为P A 的中点,所以E ⎝⎛⎭⎫12,0,32,故DE =⎝⎛⎭⎫32,0,32.易知PO=(0,0,-3)为平面ABD 的一个法向量.设平面EB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由⎩⎨⎧n ⊥DB ,n ⊥DE ,得⎩⎪⎨⎪⎧2x +4y =0,32x +32z =0, 令y =-1,则x =2,z =-23,所以n =(2,-1,-23)为平面EBD 的一个法向量.所以cos 〈PO ,n 〉=PO·n |PO |·|n |=25117. 设二面角E -BD -A 的大小为θ,由图可知θ∈⎝⎛⎭⎫0,π2, 所以cos θ=25117,即二面角E -BD -A 的余弦值为25117.第Ⅱ卷:提能增分卷1.(2013·湖北八校联考)如图,在△AOB 中,已知∠AOB =π2,∠BAO =π6,AB =4,D 为线段AB 的中点.△AOC 是由△AOB 绕直线AO 旋转而成,记二面角B -AO -C 的大小为θ.(1)当平面COD ⊥平面AOB 时,求θ的值; (2)当θ=2π3时,求二面角B -OD -C 的余弦值.解:(1)如图,在平面AOB 内过B 作BE ⊥OD 于E ,∵平面AOB ⊥平面COD ,平面AOB ∩平面COD =OD , ∴BE ⊥平面COD ,∴BE ⊥CO . 又∵CO ⊥AO ,∴CO ⊥平面AOB ,∴CO ⊥BO . ∵BO ⊥AO ,CO ⊥AO ,∴二面角B -AO -C 的平面角为∠BOC , 即θ=π2.(2)如图,以O 为原点,在平面OBC 内垂直于OB 的直线为x 轴,OB ,OA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A (0,0,23),B (0,2,0),D (0,1,3),C (3,-1,0).设n 1=(x ,y ,z )为平面COD 的法向量,由⎩⎨⎧n 1·OC=0,n 1·OD=0,得⎩⎨⎧3x -y =0,y +3z =0. 取z =1,则n 1=(-1,-3,1).又平面AOB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1,0,0),设二面角B -OD -C 的大小为α, 则cos α=n 1·n 2|n 1|·|n 2|=-11+3+1=-55.故二面角B -OD -C 的余弦值为-55.2.(2013·郑州模拟)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所有棱长都为2,CD=λ1CC .(λ∈R )(1)当λ=12时,求证:AB 1⊥平面A 1BD ;(2)当二面角A -A 1D -B 的大小为π3时,求实数λ的值.解:(1)证明:取BC 的中点为O ,连接AO ,因为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平面ABC ⊥平面CBB 1C 1,且△ABC 为正三角形,所以AO ⊥BC ,AO ⊥平面CBB 1C 1.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 则A (0,0,3),B 1(1,2,0),D (-1,1,0),A 1(0,2,3),B (1,0,0).所以1AB=(1,2,-3), 1DA =(1,1,3),DB=(2,-1,0).因为1AB ·1DA =1+2-3=0,1AB ·DB=2-2=0,所以AB 1⊥DA 1,AB 1⊥DB ,又DA 1∩DB =D , 所以AB 1⊥平面A 1BD .(2)由(1)得D (-1,2λ,0),所以1DA =(1,2-2λ,3),DB =(2,-2λ,0),DA=(1,-2λ,3).设平面A 1BD 的法向量n 1=(x ,y ,z ),平面AA 1D 的法向量n 2=(s ,t ,u ),由⎩⎪⎨⎪⎧n 1·1DA =0,n 1·DB =0,得平面A 1BD 的一个法向量n 1=(λ,1,λ-23); 同理可得平面AA 1D 的一个法向量n 2=(3,0,-1), 由|cos 〈n 1,n 2〉|=⎪⎪⎪⎪n 1·n 2|n 1|·|n 2|=12,解得λ=14,即为所求. 3.(2014·天津十二区县联考)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AC ,顶点A 1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恰为点B ,且AB =AC =A 1B =2.(1)证明:平面A 1AC ⊥平面AB 1B ; (2)求棱AA 1与BC 所成的角的大小;(3)若点P 为B 1C 1的中点,并求出二面角P -AB -A 1的平面角的余弦值.解:(1)证明:∵A 1B ⊥平面ABC ,∴A 1B ⊥AC , 又AB ⊥AC ,AB ∩A 1B =B ,∴AC ⊥平面AB 1B , ∵AC ⊂平面A 1AC ,∴平面A 1AC ⊥平面AB 1B .(2)以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 (2,0,0),B (0,2,0),A 1(0,2,2),B 1(0,4,2),C 1(2,2,2),1AA =(0,2,2),BC =11B C=(2,-2,0),cos 〈1AA ,BC 〉=1AA ·BC|1AA |·|BC |=-48·8=-12,故AA 1与棱BC 所成的角是π3.(3)因为P 为棱B 1C 1的中点,故易求得P (1,3,2). 设平面P AB 的法向量为n 1=(x ,y ,z ),则⎩⎨⎧n 1·AP =0,n 1·AB =0,由⎩⎨⎧AP =(1,3,2),AB=(0,2,0),得 ⎩⎪⎨⎪⎧x +3y +2z =0,2y =0,令z =1,则n 1=(-2,0,1 ), 而平面ABA 1的法向量n 2=(1,0,0), 则cos 〈n 1,n 2〉=n 1·n 2|n 1||n 2|=-25=-255. 由图可知二面角P -AB -A 1为锐角, 故二面角P -AB -A 1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是255.。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基础达标+提优演练)第7章 第1节 立体几何 文 (2)(1)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基础达标+提优演练)第7章 第1节 立体几何 文 (2)(1)

【锁定高考】(新课标版)2015届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基础达标+提优演练)第7章第1节立体几何文A组基础达标(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若时间有限,建议选讲2,6,8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A,B为球面上相异两点,则通过A,B 两点可作球的大圆有(D)A. 一个B. 无穷多个C. 零个D. 一个或无穷多个如果A,B为一条直径的端点,那么经过A,B可作无数个大圆;若A,B与球心O不在一条直线上,则只能作一个大圆.故选D.(2013·中山调研)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D)从俯视图看,B和D符合,从正视看D 符合,从侧视图看D也是符合的,故选D.一圆柱被从顶部斜切掉两块,剩下部分几何体的正(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主)视图中的四边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此几何体的侧(左)视图的面积为(B)A. 1B. 2C. 4D. 8由正(主)视图、俯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侧(左)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2,高为2的等腰三角形,因此侧(左)视图的面积为S =12×2×2=2.(2012·陕西高考)将正方体(如图①所示)截去两个三棱锥,得到图②所示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为(B)左视图中能够看到线段AD1,画为实线,看不到线段B1C画为虚线,而且AD1与B1C不平行,投影为相交线,故选B.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已知△ABC 的平面直观图△A′B′C′是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那么原△ABC 的面积为.平面直观图△A′B′C′与其原图形如图,直观图 △A ′B ′C ′是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还原回原图形后,直角边为O′A′还原为OA ,长度不变,直观图中的C′在原图形中的x 轴上,且长度为 22,∴原图形的面积为S △ABC =12OA·OC=12×1×22= 2.如图是两个全等的正三角形,给定下列三个命题:①存在四棱锥,其正视图、侧视图如图;②存在三棱锥,其正视图、侧视图如图;③存在圆锥,其正视图、侧视图如图.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__3__.对于①,存在斜高与底边长相等的正四棱锥,其正视图与侧视图是全等的正三角形.对于②,存在如图所示的三棱锥S-ABC,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底边AB的中点为D,BC的中点为E,侧面SAB上的斜高为SD,且CB=AB=SD=SE,顶点S在底面上的射影为AC的中点,则此三棱锥的正视图与侧视图是全等的正三角形.对于③,存在底面直径与母线长相等的圆锥,其正视图与侧视图是全等的正三角形.三、解答题(共20分)(10分)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3, AA1=4,M为AA1的中点,P是BC上一点,且由P沿棱柱侧面经过棱CC1到M的最短路线长为29,设这条最短路线与CC1的交点为N.求P点的位置.如图,把正三棱柱侧面展开,(3分)设CP=x,根据已知可得方程22+(3+x)2=29,解得x=2.(7分)∴P点在与C点距离为2的地方.(10分)(10分)一个圆台的母线长为12 cm,两底面面积分别为 4π cm2和25π cm2.求:(1)圆台的高;(2)截得此圆台的圆锥的母线长.(1)如图,圆台的轴截面是等腰梯形ABCD,由已知可得上底半径O1A=2 cm,下底半径OB=5 cm,又腰长AB为12 cm,∴高AM=122-(5-2)2=315(cm).(5分)(2)设截得此圆台的圆锥的母线长为l,则由△SAO 1△SBO ,可得l -12l =25,(8分)∴l =20 cm ,即截得此圆台的圆锥的母线长为20 cm.(10分)B 组 提优演练(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若时间有限,建议选讲3,4,8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12·福建高考)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形状都相同,大小均相等,那么这个几何体不可以是(D)A. 球B. 三棱锥C. 正方体D. 圆柱球的三视图均为圆,且大小均等;正方体沿对角线截出的三棱锥的三视图形状都相同,大小均等;正方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大小均等的正方形;圆柱的三视图中必有一个为圆,其他两个为矩形.故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形状都相同,大小均等,那么这个几何体不可以是圆柱.有一个正三棱锥和一个正四棱锥,它们所有的棱长都相等.把这个正三棱锥的一个侧面重合在正四棱锥的一个侧面上,则所得到的这个组合体是(D)A. 平行六面体B. 五棱锥C. 无平行面的六面体D. 斜三棱柱如图,棱长均相等的正三棱锥A-BEF 的一个面ABE重合在正四棱锥A-BCDE的侧面ABE上得到如图所示的一个组合体,设M,N 分别是BE,CD的中点,连接AM,AN,MN,MF,则FM⊥BE,AM⊥BE.∴BE⊥平面AFM.同理BE⊥平面AMN,∴平面AFM与平面AMN为同一个平面,故四边形AFMN是平面四边形.由MN=BC =AF,FM=AN,得四边形AFMN是平行四边形,∴组合体为斜三棱柱.(2013·河南调研)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均为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则围成该几何体的各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D)A. 1B. 2C. 3D. 4在如图所示的正方体中截得三棱锥ABCD,即满足题意,从而可知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4.(2013·全国高考)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分别是(1,0,1),(1,1,0),(0,1,1),(0,0,0),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时,以zOx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正视图可以为(A)由题意可知该四面体为正四面体,其中一个顶点在坐标原点,另外三个顶点分别在三个坐标平面内,则以zOx平面为投影面,得到的正视图可以为选项A.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如图,过BC的平面截去长方体的一部分,所得的几何体__是__棱柱.(填“是”或“不是”)以四边形A′ABB′和四边形D′DCC′为底即知所得几何体是直四棱柱.如图,点O为正方体ABCD-A′B′C′D′的中心,点E为面B′BCC′的中心,点F为 B′C′的中点,则空间四边形D′OEF在该正方体的各个面上的投影可能是__①②③__(填出所有可能的序号).空间四边形D′OEF在正方体的面DCC′D′上的投影是①,在面BCC′B′上的投影是②,在面ABCD上的投影是③.故填①②③.三、解答题(共20分)(10分)某栋楼由相同的若干个房间组成,该楼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问:(1)该楼有几层?从前往后最多要走过几个房间?(2)最高一层的房间在什么位置?(1)由正视图与侧视图可知,该楼有3层.(3分)由俯视图可知,从前往后最多要经过3个房间.(6分)(2)由正视图与侧视图可知,最高一层的房间在左侧的最后一排的房间.(10分)(10分)直平行六面体的侧棱长是100 cm,底面相邻边长分别为23 cm和11 cm,底面的两条对角线的比是2∶3.求它的两个对角面的面积.如图是直平行六面体AC1,它的两个对角面都是矩形,侧棱AA1是矩形的高.又AB=23 cm,AD=11 cm,AA1=100 cm,BD∶AC=2∶3,设BD=2x,AC=3x,由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得BD2+AC2=2(AB2+AD2).(2分)∴(2x)2+(3x)2=2×(232+112),化简,得13x2=1 300,解得x=10.(4分)∴对角线BD=2x=20(cm),AC=3x=30(cm).(6分)故对角面BDD1B1的面积为BD·BB1=2 000(cm2),(8分)对角面ACC1A1的面积为AC·AA1=3 000(cm2).(10分)。

2015高考数学(人教版a版)一轮配套题库:7-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和直观图

2015高考数学(人教版a版)一轮配套题库:7-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和直观图

第一节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和直观图时间:45分钟分值: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由五个面围成的多面体只能是四棱锥B.以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旋转一周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C.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多边形的边长都相等,则此棱锥可能是正六棱锥D.圆锥的顶点与底面圆周上的任意一点的连线都是母线解析对于选项A,五个面围成的多面体也可以是三棱柱或三棱台,所以选项A错;由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旋转一周围成的几何体为两个圆锥形成的一个组合体,选项B错;六棱锥的侧棱长大于底面多边形的边长,选项C错;选项D正确.故选D.答案 D2.(2013·四川卷)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解析由俯视图知D成立.答案 D3.(2014·汕头市试题)三棱柱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且底面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其正视图(如图所示)的面积为8,则侧视图的面积为() A.8 B.4C.4 3 D. 3解析设侧棱长为x,则2·x=8,x=4,侧视图也是一个矩形,宽为等边三角形的高32·2=3,面积为43,选C.答案 C4.(2014·石家庄质检一)把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起,连结AC,得到三棱锥C-ABD,其正视图、俯视图均为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则其侧视图的面积为()A.32 B.12C.1 D.2 2解析由题意可知,三棱锥C-ABD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其中平面CBD⊥平面ABD.取BD的中点E,连接CE,AE,则CE⊥AE,Rt △AEC为三棱锥C-ABD的侧视图.∵AB=AD=BC=CD=2,∴AE=CE=1,∴S △AEC =12×1×1=12,故选B.答案 B5.(2013·湖南卷)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俯视图是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则该正方体的正视图的面积不可能等于( )A .1 B. 2 C.2-12 D.2+12解析 由俯视图的面积为1可得底面与水平面平行,当正方体正放时,正视图的面积最小为1,正方体旋转其正视图为其对角面时,面积最大为2,2-12<1故不可能.答案 C6.(2013·辽宁卷)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6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若AB =3,AC =4,AB ⊥AC ,AA 1=12,则球O 的半径为( ) A.3172B .210 C.132 D .310 解析 由球心O 作平面ABC 的垂线,垂足M 落在Rt △ABC 斜边BC 的中点,AM =12BC =52,OM =12AA 1=6,所以球的半径OA =(52)2+62=132.答案 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7.在直观图(如图所示)中,四边形O′A′B′C′为菱形且边长为2 cm,则在xOy坐标系中,四边形ABCO为________,面积为________cm2.解析由斜二测画法的特点,知该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原图,即在xOy坐标系中,四边形ABCO是一个长为4 cm,宽为2 cm的矩形,所以四边形ABCO的面积为8 cm2.答案矩形88.用半径为r 的半圆形铁皮卷成一个圆锥筒,那么这个圆锥筒的高是________.解析 由题意可知卷成的圆锥的母线长为r ,设卷成的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则2πr ′=πr ,所以r ′=12r ,所以圆锥的高h =r 2-⎝ ⎛⎭⎪⎫12r 2=32r . 答案 32r9.用单位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它的正(主)视图和俯视图如下图所示,则它的体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 综合分析俯视图和正(主)视图可知单位立方块最少的情况如图①(不唯一)共10块.单位立方块最多的情况如图②,共16块.答案101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0.已知:图①是截去一个角的长方体,试按图示的方向画出其三视图;图②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试说明该几何体的构成.解图①几何体的三视图为:图②所示的几何体是上面为正六棱柱,下面为倒立的正六棱锥的组合体.11.(2014·临沂模拟)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下图所示.求此几何体的:(1)表面积;(2)体积.解 由题意,该几何体是一个正四棱柱和一个正四棱台的一个组合体.(1)S 表=4×4×2+42+82+4×12×(4+8)×13=112+2413(cm2).(2)V=V1+V2=4×4×2+13×(42+82+42×82)×3=144(cm3).12.如下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1)画出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不要求写画法);(2)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解(1)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2)这个几何体可看成是正方体AC 1及直三棱柱B 1C 1Q —A 1D 1P 的组合体,由P A 1=PD 1=2,A 1D 1=AD =2,可得P A 1⊥PD 1.故所求几何体的表面积S =5×22+2×2×2+2×12×(2)2=(22+42)(cm 2).所以几何体的体积V =23+12×(2)2×2=10(cm 3).。

2015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质量检测 立体几何 (北师大版)

2015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质量检测 立体几何 (北师大版)

2015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质量检测 立体几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4·青岛模拟)将长方体截去一个四棱锥后,得到的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 )解析: 长方体的侧面与底面垂直,所以俯视图是C. 答案:C2.(2014·福州质检)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 ,n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若m ,n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m ∥nB. 若m ∥α,n ∥α,则m ∥nC. 若m ⊥α,m ⊥n ,则n ∥αD. 若m ⊂α,n ∥α,则m ∥n解析:若m ,n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m 与n 平行或相交,应排除A ;若m ∥α,n ∥α,则m 与n 平行或相交,应排除B ;若m ⊥α,m ⊥n ,则n ∥α或n ⊂α,应排除C.答案:D3.(2013年郑州质检)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下图所示,其中正(主)视图是直角三角形,侧(左)视图是半圆,俯视图是等腰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单位:cm 3)( )A.π2B.π3C.π4D .π解析:依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半个圆锥,且底面半径为1,高为3,故V =12×⎝ ⎛⎭⎪⎫13×Sh =12×⎝ ⎛⎭⎪⎫13×π×12×3=π2,选A.答案:A4.将长方体截去一个四棱锥,得到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为( )解析:由几何体的直观图可知,侧视图为一矩形(内有从左下到右上的对角线,因为该对角线看不到轮廓线,故用虚线).故选D.答案:D5.在正四棱锥V -ABCD 中,底面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侧棱长为2,则异面直线VA 与BD 所成角的大小为( )A.π6B.π4C.π3D.π2解析:取BD 的中点O ,则VO ⊥BD ,AC ⊥BD ,所以BD ⊥平面VAC ,则异面直线VA 与BD 所成角的大小为π2.答案:D6.给定下列四个命题:(1)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与另外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2)若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 (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4)若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与它们的交线不垂直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不垂直.其中为真命题的是( )A .(1)和(2)B .(2)和(3)C .(3)和(4)D .(2)和(4)解析:对于(1),两条直线必须相交,否则不能证明面面平行,错误;对于(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还可能异面,错误;(2)(4)正确.所以选D.答案:D7.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且正视图、侧视图都是矩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24B .12C .8D .4解析:依题意知,该几何体是从一个长方体中挖去一个三棱柱后剩下的几何体,因此其体积等于2×3×4-12×(2×3)×4=12,选B.答案:B8.如图是某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和体积分别是( )A .82+25+6,8B .22+85+6,8C .42+85+12,16D .82+45+12,16解析:几何体的侧面积有四部分,左侧面面积S 1=12×2×25=25,右侧面面积S 2=12×2×42=42,后侧面面积S 3=12×6×4=12,前侧面面积S 4=12×6×25=65,所以侧面积为S =42+85+12,体积为V =13Sh =13×2×6×4=16,故选C.答案:C9.如图所示,直线P A 垂直于⊙O 所在的平面,△ABC 内接于⊙O ,且AB 为⊙O 的直径,点M 为线段PB 的中点.现有结论:①BC ⊥PC ;②OM ∥平面APC ;③点B 到平面P AC 的距离等于线段BC 的长.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①②③C .①D .②③解析:对于①,∵P A ⊥平面ABC ,∴P A ⊥BC ,∵AB 为⊙O 的直径,∴BC ⊥AC ,∴BC ⊥平面P AC ,又PC ⊂平面P AC ,∴BC ⊥PC ;对于②,∵点M 为线段PB 的中点,∴OM ∥P A ,∵P A ⊂平面P AC ,∴OM ∥平面P AC ;对于③,由①知BC ⊥平面P AC ,∴线段BC 的长即是点B 到平面P AC 的距离,故①②③都正确.答案:B10.(2014·温州质检)△ABC 的顶点分别为A (1,-1,2),B (5,-6,2),C (1,3,-1),则AC 边上的高BD 等于( )A. 5B. 41C. 4D. 2 5 解析:设AD →=λAC →,又AC →=(0,4,-3),则AD →=(0,4λ,-3λ),AB →=(4,-5,0),BD →=(-4,4λ+5,-3λ).由AC →·BD →=0,得λ=-45,∴BD →=(-4,95,125).∴|BD →|=5.答案:A11.把一个皮球放入如图所示的由8根长均为20 cm 的铁丝接成的四棱锥形骨架内,使皮球的表面与8根铁丝都有接触点,则皮球的半径为( )A .10 3 cmB .10 cmC .10 2 cmD .30 cm解析:该骨架为一个棱长为20 cm 的正四棱锥,设为G -ABCD ,与各棱均相切的球的球心记为O ,则O 在棱锥的高GT 上,如图示,设球半径为R ,与棱GB ,CD 分别交于点H ,M ,设OT =h ,由正四棱锥性质可知,|TM |=12|BC |=10,|BT |=12|BD |=102,|GT |=|GB |2-|BT |2=102,在△OTM 中,有R 2=h 2+102①,由△GHO ∽△GTB 可得|GO ||GB |=|OH ||BT |,即102-h 20=R 102②,联立①②可得R =10或R =30(舍),故选B.答案:B12.在正方形ABCD 中,AB =4,沿对角线AC 将正方形ABCD 折成一个直二面角B -AC -D ,则点B 到直线CD 的距离为( )A .2 2B .3 2C .2 3D .2+2 2解析:如图,取AC中点E,连接DE,BE,易知∠DEB是二面角A-DC-B的平面角,由于两平面垂直,故∠DEB=π2,即平面BE⊥平面ADC,过点E作EF⊥DC于F,连接BF,则DC⊥平面BEF,所以BF⊥DC,故线段BF即为点B到DC的距离,由于EF=12AD=2,BE=22,故BF=22+(22)2=2 3.答案: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已知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433,则它的体积为________.解析:如图,在正三棱锥P-ABC中,由于P A=433,AO=233,在直角三角形P AO中可得PO=2,故V P-ABC =13×34×22×2=233.答案:23 314.如图,已知△ABC和△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BC=∠BCD=90°,AB=a,BC=b,CD=c,且a2+b2+c2=1,则三棱锥A-BCD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可将该三棱锥补体为一个长方体,该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即为AD ,由AB =a ,BC =b ,CD =c ,且a 2+b 2+c 2=1,可得该三棱锥外接球即为长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为1,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S =4π×⎝ ⎛⎭⎪⎫122=π.答案:π15.如果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均为如图所示的面积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那么该几何体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解析:由题可得几何体如图所示,其中AP ⊥PC ,PC ⊥CB ,并且AP =PC =CB =2,PB =AC =22,△PBC ,△P AC 的面积都是2;CB ⊥面P AC ,所以CB ⊥AC ,又AP ⊥面PBC ,所以AP ⊥PB ,进而可求得△P AB ,△ABC 的面积都是22,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等于4+4 2.答案:4+4 216.在三棱锥P -ABC 中,三条侧棱P A ,PB ,PC 两两互相垂直,且P A =PB =PC ,M 为AB 的中点,则PM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解析:如图,将三棱锥补为正方体,由于三棱锥P-ABC为正三棱锥,故点P在底面ABC的射影为其中心N,连接MN,则∠PMN即为直线PM与平面ABC所成角,设P A=PB=PC=a,则PM=22a,PN=33a,故sin∠PMN=PNPM=63.答案:6 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题10分,18~22题,每题1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四边形ABCD是梯形,AD∥BC,AC⊥CD,E是AA1上的一点.(1)求证:CD⊥平面ACE;(2)若平面CBE交DD1于点F,求证:EF∥AD.证明:(1)因为ABCD-A1B1C1D1为直四棱柱,所以AA1⊥平面ABCD.因为CD⊂平面ABCD,所以AA1⊥CD,即AE⊥CD.因为AC⊥CD,AE⊂平面AEC,AC⊂平面AEC,AE∩AC=A,所以CD⊥平面AEC.(2)因为AD∥BC,AD⊂平面ADD1A1,BC⊄平面ADD1A1,所以BC∥平面ADD1A1.因为BC⊂平面BCE,平面BCE∩平面ADD1A1=EF,所以EF∥BC.因为AD∥BC,所以EF∥AD.18.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且AB =1,BC =2,∠ABC =π3,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1)求证:EF ∥平面PCD ; (2)求证:AC ⊥平面P AB .证明:(1)如图,因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所以ED =FC ,ED ∥FC ,可得EFCD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 ∥CD .又因为EF ⊄平面PCD ,CD ⊂平面PCD ,所以EF ∥平面PCD . (2)因为P A ⊥平面ABCD ,AC ⊂平面ABCD ,故P A ⊥AC . 在△ABC 中,AB =1,BC =2,∠ABC =π3,由余弦定理得 AC =AB 2+BC 2-2AB ·BC ·cos ∠ABC =1+4-2×1×2cos π3= 3.故AB 2+AC 2=BC 2,所以AB ⊥AC .而P A ∩AB =A ,且AB ,P A ⊂平面P AB ,所以AC ⊥平面P AB .19.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分别如图(1)(2)所示,其中M 、N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G 是DF 上的一动点.(1)求证:GN ⊥AC ;(2)当FG =GD 时,在棱AB 上确定一点P ,使得GP ∥平面FMC ,并给出证明.证明:(1)如图,连接DB,可知B,N,D共线,且AC⊥DN. 又∵FD⊥AD,FD⊥CD,AD∩CD=D,∴FD⊥平面ABCD. 又∵AC⊂平面ABCD,∴FD⊥AC.又∵DN∩FD=D,∴AC⊥平面FDN.又GN⊂平面FDN,∴GN⊥AC.(2)点P与点A重合时,GP∥平面FMC.证明:取FC中点H,连接GH,GA,MH.∵G是DF的中点,∴GH綊12CD.∵M是AB的中点,∴AM綊12CD.∴GH綊AM,∴四边形GHMA是平行四边形.∴GA∥MH.又∵MH⊂平面FMC,GA⊄平面FMC,∴GA∥平面FMC,即GP∥平面FMC.20.(2013年西安质检)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 A⊥平面ABCD,底面ABCD是菱形,AB=2,∠BAD=60°.(1)求证:BD ⊥平面P AC ;(2)若P A =PB ,求PB 与AC 所成角的余弦值.解:证明:(1)因为四边形ABCD 是菱形,所以AC ⊥BD .又因为P A ⊥平面ABCD ,所以P A ⊥BD ,而P A ∩AC =A ,所以BD ⊥平面P AC .(2)设AC ∩BD =O .因为∠BAD =60°,P A =PB =2,所以BO =1,AO =CO = 3.如图,以O 为坐标原点,OB 为x 轴正方向,OC 为y 轴正方向,与AP 平行的方向为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点P (0,-3,2),A (0,-3,0),B (1,0,0),C (0,3,0).所以PB →=(1,3,-2),AC →=(0,23,0).设PB 与AC 所成角为θ,则cos θ=⎪⎪⎪⎪⎪⎪PB →·AC →|PB →|·|AC →|=622×23=64.21.(2012年长沙联考)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 =3,BC =4,AB =5,AA 1=4,点D 是AB 的中点.(1)求证:AC ⊥BC 1;(2)求二面角D -CB 1-B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解:(1)证明: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底面三边长AC =3,BC =4,AB =5.因为AC 2+BC 2=AB 2,所以AC ⊥BC .又AC ⊥C 1C ,且BC ∩C 1C =C ,所以AC ⊥平面BCC 1.又BC 1⊂平面BCC 1,所以AC ⊥BC 1.(2)解法一:取BC 中点E ,过点D 作DF ⊥B 1C 于点F ,连接EF ,ED . 因为D 是AB 中点,所以DE ∥AC ,又AC ⊥平面BB 1C 1C ,所以DE ⊥平面BB 1C 1C .又因为BC 1⊂平面BB 1C 1C ,所以B 1C ⊥DE .而DF ⊥B 1C 且DE ∩DF =D ,所以B 1C ⊥平面DEF ,EF ⊂平面DEF ,所以B 1C ⊥EF ,所以∠EFD 是二面角D -CB 1-B 的平面角.因为AC =3,BC =4,AA 1=4,所以在△DEF 中,DE ⊥EF ,DE =32,EF =2,所以tan ∠EFD =DE EF =322=324. 所以二面角D -CB 1-B的正切值为324.解法二:以CA ,CB ,CC 1分别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因为AC =3,BC =4,AA 1=4,所以点A (3,0,0),B (0,4,0),C (0,0,0),D ⎝ ⎛⎭⎪⎫32,2,0,B 1(0,4,4),所以CD →=⎝ ⎛⎭⎪⎫32,2,0,CB 1→=(0,4,4). 平面CBB 1C 1的法向量n 1=(1,0,0),设平面DB 1C 的法向量n 2=(x 0,y 0,z 0),则n 1,n 2的夹角(或其补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D -CB 1-B 的大小.则由⎩⎨⎧ n 2·CD →=0,n 2·CB 1→=0,即⎩⎪⎨⎪⎧ 32x 0+2y 0=0,4y 0+4z 0=0.令x 0=4,则y 0=-3,z 0=3,所以n 2=(4,-3,3).cos 〈n 1,n 2〉=n 1·n 2|n 1|·|n 2|=434,则tan 〈n 1,n 2〉=324. 因为二面角D -CB 1-B 是锐二面角,所以二面角D -CB 1-B 的正切值为324.22.将两块全等的三角板的一对直角边拼接在一起,使得一块三角板的直角边与另一块三角板所在平面垂直,如图,AB =BC =CD =2,∠ABC =∠BCD =90°,E ,F ,G 分别为AB ,BC ,AC 的中点,P 为BD 上的点.(1)当点P 为BD 的中点时,求证:BG ⊥PF ;(2)线段BD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二面角B -EF -P 的大小为2π3?若存在,求出BP PD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证明:如图,以B 为坐标原点,以BC ,BA 所在直线为y 轴,z 轴,以过B 作DC 的平行线为x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0,0,0),E (0,0,1),F (0,1,0),G (0,1,1),C (0,2,0),D (2,2,0),当点P 为BD 的中点时,P (1,1,0),∴BG →=(0,1,1),FP →=(1,0,0),∴BG →·FP →=0,∴BG ⊥PF .(2)假设线段BD 上存在点P (t ,t,0)(0≤t ≤2),使得二面角B -EF -P 的大小为2π3,由(1)得EF →=(0,1,-1),FP →=(t ,t -1,0).设平面EFP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1),则⎩⎨⎧ n ·EF →=0,n ·FP →=0,即⎩⎨⎧0+y -1=0,tx +(t -1)y =0, 解方程组得⎩⎪⎨⎪⎧ x =1-t t ,y =1,从而n =⎝ ⎛⎭⎪⎫1-t t ,1,1, 又取平面BEF 的一个法向量为m =(1,0,0),∴cos 〈m ,n 〉=m ·n |m |·|n |=1-t 3t 2-2t +1; 又二面角B -EF -P 的大小为2π3,∴〈m ,n 〉=2π3,故-12=1-t 3t 2-2t +1, 解得t =3±6,经检验不符合题意. 故线段BD 上不存在点P ,使得二面角B -EF -P 的大小为2π3.。

2015年高考数学《新高考创新题型》之7:立体几何(含精析)

2015年高考数学《新高考创新题型》之7:立体几何(含精析)

2015年高考数学《新高考创新题型》之7:立体几何(含精析)之7.立体几何(含精析)一、选择题。

1.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点在棱上,且,点是平面上的动点,且动点到直线的距离与点到点的距离的平方差为,则动点的轨迹是()A.圆B.抛物线C.双曲线D.2.如图,正四面体ABCD的顶点C在平面α内,且直线BC与平面α所成角为45°,顶点B在平面α上的射影为点O,当顶点A与点O的距离最大时,直线CD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A.B.C.D.3.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棱DD1的中点,F是侧面CDD1C1上的动点,且B1F面A1BE,则B1F与平面CDD1C1所成角的正切值构成的集合是()A.2B.C.D.,这两个球相外切,且球与正方体共顶点A的三个面相切,球与正方体共顶点的三个面相切,则两球在正方体的面上的正投影是()(创作:学科网“天骄工作室”)5.如右图,在长方体中,=11,=7,=12,一质点从顶点A射向点,遇长方体的面反射(反射服从光的反射原理),将次到第次反射点之间的线段记为,,将线段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则大致的图形是()6.在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坐标分别是(0,0,2),(2,2,0),(1,2,1),(2,2,2),给出编号①、②、③、④的四个图,则该四面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分别为()A.①和②B.③和①C.④和③D.④和②7.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以顶点A为球心,2为半径作一个球,则图中球面与正方体的表面相交所得到的两段弧长之和等于(创作:学科网“天骄工作室”)A.B.C.D.8.如图,用一边长为的正方形硬纸,按各边中点垂直折起四个小三角形,做成一个蛋巢,将表面积为的鸡蛋(视为球体)放入其中,则鸡蛋中心(球心)与蛋巢底面的距离为A.B.C.D.的矩形,按图中实线切割后,将它们作为一个正四棱锥的底面(由阴影部分拼接而成)和侧面,则的取值范围是()A.(0,2) B.(0,1)C.(1,2) D.10.一个不透明圆锥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左视图)为两全等的正三角形.若将它倒立放在桌面上,则该圆锥体在桌面上从垂直位置倒放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含起始位置和最终位置),其在水平桌面上正投影不可能是()设动点P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对角线BD1上,记=λ.当APC为钝角时,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2.如右图,正方体的棱长为1,P为BC的中点,Q为线段上的动点,过点A,P,Q的平面截该正方体所得的截面记为S.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来源:学§科§网]①当时,S为四边形;②当时,S不为等腰梯形;③当时,S与的交点R满足;④当时,S为六边形;⑤当时,S的面积为.的正三角形硬纸,沿各边中点连线垂直折起三个小三角形,做成一个蛋托,半径为的鸡蛋(视为球体)放在其上(如图),则鸡蛋中心(球心)与蛋托底面的距离为________.平面上,将两个半圆弧和、两条直线和围成的封闭图形记为D,如图中阴影部分.记D绕y轴旋转一周而成的几何体为,过作的水平截面,所得截面面积为,试利用祖暅原理、一个平放的圆柱和一个长方体,得出的体积值为________.抛物线绕轴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如图所示的旋转体,在此旋转体内水平放入一个正方体,使正方体的一个面恰好与旋转体的开口面平齐,则此正方体的棱长是.三、解答题。

2015届高考数学(人教,理科)大一轮配套练透:第7章 立体几何 第1节

2015届高考数学(人教,理科)大一轮配套练透:第7章 立体几何 第1节

解析: 选 C 依题意可知∠BAD=45° , 则原平面图形为直角梯形, 上下底面的长与 BC、 AD 相等,高为梯形 ABCD 的高的 2 2倍,所以原平面图形的面积为 8 cm2. 6.(2014· 江西九校联考)如图,三棱锥 V ABC 的底面为正三角形,侧面
2 VAC 与底面垂直且 VA=VC,已知其正视图的面积为 ,则其侧视图的面积为( 3 A. C. 3 2 3 4 B. D. 3 3 3 6
解: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
[课下提升考能] 第Ⅰ组:全员必做题 1.(2014· 青岛模拟)将长方体截去一个四棱锥后,得到的几何体的直观图 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 )
解析:选 C 长方体的侧面与底面垂直,所以俯视图是 C. 2.三视图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 )
Hale Waihona Puke A.三棱锥 C.四棱台B.四棱锥 D.三棱台
A.正方形 C.等腰三角形
B.圆 D.直角梯形
解析:选 D 当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其中一个侧面为正方形时,A 可能;当几何体是 横放的一个圆柱时,B 可能;当几何体是横放的三棱柱时,C 可能;只有 D 不可能,故选 D. 3.长和宽分别相等的两个矩形如图所示.
给定下列四个命题: ①存在三棱柱,其正视图、侧视图如图; ②存在四棱柱,其俯视图与其中一个视图完全一样; ③存在圆柱,其正视图、侧视图如图; ④若矩形的长与宽分别是 2 和 1,则该几何体的最大体积为 4.
解析:选 B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一四棱锥,其中有一侧棱垂直于底面,底面为一直 角梯形. 3. (2013· 郑州模拟)一个锥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所示, 下面选项中, 不可能是该锥体的俯视图的是( )
解析:选 C 中,其宽度为
注意到在三视图中,俯视图的宽度应与侧视图的宽度相等,而在选项 C

2015年高考数学(文科)真题分类汇编G单元立体几何

2015年高考数学(文科)真题分类汇编G单元立体几何

数 学G 单元 立体几何G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9.G1[2015·全国卷Ⅱ] 如图1­8,长方体ABCD ­ A 1B 1C 1D 1中,AB =16,BC =10,AA 1=8,点E ,F 分别在A 1B 1,D 1C 1上,A 1E =D 1F =4.过点E ,F 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1)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明画法和理由);(2)求平面α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图1­819.解:(1)交线围成的正方形EHGF 如图.(2)作EM ⊥AB ,垂足为M ,则AM =A 1E =4,EB 1=12,EM =AA 1=8.因为EHGF 为正方形,所以EH =EF =BC =10.于是MH ==6,AH =10,HB =6.EH 2-EM 2因为长方体被平面α分成两个高为10的直棱柱,所以其体积的比值为也正确.977918.G1,G4,G5[2015·北京卷] 如图1­5,在三棱锥V ­ABC 中,平面VAB ⊥平面ABC ,△VAB 为等边三角形,AC ⊥BC 且AC =BC =,O ,M 分别为AB ,VA 的中点.2(1)求证:VB ∥平面MOC ;(2)求证:平面MOC ⊥平面VAB ;(3)求三棱锥V ­ABC 的体积.图1­518.解:(1)证明:因为O ,M 分别为AB ,VA 的中点,所以OM ∥VB .又因为VB ⊄平面MOC ,OM ⊂平面MOC ,所以VB ∥平面MOC .(2)证明:因为AC =BC ,O 为AB 的中点,所以OC ⊥AB .又因为平面VAB ⊥平面ABC ,平面VAB ∩平面ABC =AB ,且OC ⊂平面ABC ,所以OC ⊥平面VAB .又因为OC ⊂平面MOC ,所以平面MOC ⊥平面VAB .(3)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中,AC =BC =,2所以AB =2,OC =1.所以等边三角形VAB 的面积S △VAB =.3又因为OC ⊥平面VAB ,所以三棱锥C ­VAB 的体积等于OC ·S △VAB =.1333又因为三棱锥V ­ABC 的体积与三棱锥C ­VAB 的体积相等,所以三棱锥V ­ABC 的体积为.3318.G1、G5[2015·湖南卷] 如图1­4,直三棱柱ABC ­ A 1B 1C 1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 ,F 分别是BC ,CC 1的中点.(1)证明:平面AEF ⊥平面B 1BCC 1;(2)若直线A 1C 与平面A 1ABB 1所成的角为45°,求三棱锥F ­ AEC 的体积.18.解:(1)证明:如图,因为三棱柱ABC ­ A 1B 1C 1是直三棱柱,所以AE ⊥BB 1.又E 是正三角形ABC 的边BC 的中点,所以AE ⊥BC .因此AE ⊥平面B 1BCC 1.而AE ⊂平面AEF ,所以平面AEF ⊥平面B 1BCC 1.(2)设AB 的中点为D ,连接A 1D 因为△ABC 是正三角形,所以CD ⊥AB .又三棱柱ABC ­ A 1B 1C 1是直三棱柱,所以CD ⊥AA 1.因此CD ⊥平面A 1ABB 1,于是∠CA 1D 为直线A 1C 与平面A 1ABB 1所成的角.由题设,∠CA 1D =45°,所以A 1D =CD =AB =.323在Rt △AA 1D 中,AA 1===,所以FC =AA 1=.A 1D 2-AD 23-121222故三棱锥F ­ AEC 的体积V =S △AEC ·FC =××=.131********9.G1[2015·山东卷] 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长为2,将该三角形绕其斜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A.B.22π342π3C .2πD .4π229.B [解析] 由条件知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斜边上的高为,故围成的几22何体的体积为2××π×()2×=.132242π318.G1,G4,G5[2015·四川卷] 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及该正方体的直观图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1)请将字母F ,G ,H 标记在正方体相应的顶点处(不需说明理由);(2)判断平面BEG 与平面ACH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证明:直线DF图1­218.解:(1)点F ,G ,H 的位置如图所示.(2)平面BEG ∥平面ACH .证明如下:因为ABCD ­EFGH 为正方体,所以BC ∥FG ,BC =FG ,又FG ∥EH ,FG =EH ,所以BC ∥EH ,BC =EH ,于是BCHE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 ∥CH .又CH ⊂平面ACH ,BE ⊄平面ACH ,所以BE ∥平面ACH .同理BG ∥平面ACH .又BE ∩BG =B ,所以平面BEG ∥平面ACH .(3)证明:连接FH .因为ABCD ­EFGH 为正方体,所以DH ⊥平面EFGH .因为EG ⊂平面EFGH ,所以DH ⊥EG ,又EG ⊥FH ,EG ∩FH =O ,所以EG ⊥平面BFHD .又DF ⊂平面BFHD ,所以DF ⊥EG .同理DF ⊥BG .又EG ∩BG =G ,所以DF ⊥平面BEG .10.G1、G2[2015·天津卷]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3所示(单位: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m 3.图1­310.π [解析] 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圆柱与两个圆锥的组合体,其体积V =π83×12×2+2××π×12×1=π(m 3).1383G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9.G2[2015·安徽卷] 一个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1­2所示,则该四面体的表面积是( )A .1+B .1+232C .2+D .2329.C [解析] 四面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设O 是AC 的中点,则OP =OB =1,因此PB=,于是S △PAB =S △PBC =×()2=,S △PAC =S △ABC =×2×1=1,故四面体的表面积23423212S =2×1+2×=2+.32311.G2[2015·全国卷Ⅰ] 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 )组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1­4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6+20π,则r =( )图1­4A .1B .2C .4D .811.B [解析] 由三视图可知,此组合体的前半部分是一个底面半径为r ,高为2r 的半圆柱(水平放置),后半部分是一个半径为r 的半球,其中半圆柱的一个底面与半球的半个圆面重合,所以此几何体的表面积为2r ·2r +πr 2+πr 2+πr ·2r +2πr 2=4r 2+5πr 2=16+121220π,解得r =2.6.G2[2015·全国卷Ⅱ] 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图1­2,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图1­2A. B.1817C. D.16156.D [解析] 由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可知,正方体被截去一个三棱锥,剩余部分如图所示,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被截去的三棱锥的体积为×a 2×a =a 3,而正方体的体积为131216a 3,所以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157.G2[2015·北京卷] 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1­2所示,该四棱锥最长棱的棱长为( )图1­2A .1 B. C. D .2237.C [解析] 根据三视图可得,此四棱锥是底面是正方形,有一条侧棱和底面垂直的四棱锥,如图所示,所以最长棱的棱长为PC ==,故选C.12+12+1239.G2[2015·福建卷] ( )图1­3A .8+2B .11+2 22C .14+2D .1529.B [解析]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底面为直角梯形的直四棱柱,其表面积S =(1+1+2+)×2+×(1+2)×1×2=11+2 .212210.G2、G7、K3[2015·湖南卷] 某工件的三视图如图1­3所示,现将该工件通过切削,加工成一个体积尽可能大的正方体新工件,并使新工件的一个面落在原工件的一个面内,则原工件材料的利用率为(材料利用率=)( )新工件的体积原工件的体积图1­3A.B.89π827πC. D.24(2-1)3π8(2-1)3π10.A [解析] 由三视图知,原工件是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3的圆锥.设新正方体工件的棱长为x ,借助轴截面,由三角形相似可得,=,得x =x 32-121-22x 1,故V 正=x 3=,又V 圆锥=π×12×=,故利用率为=,选223162271332-1222π316227223π89πA.5.G2[2015·陕西卷]1­2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图1­2A .3πB .4πC .2π+4D .3π+45.D [解析] 该几何体是底面半径为1、高为2的圆柱被其轴截面截开的半个圆柱,其表面积为×2π×1×2+2××π×12+2×2=3π+4.121214.G2,G7[2015·四川卷] 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AC =90°,其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俯视图是直角边的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设点M ,N ,P 分别是棱AB ,BC ,B 1C 1的中点,则三棱锥P ­A 1MN 的体积是________.14. [解析] 由题意知,三棱柱的底面是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棱柱的高124为1且该棱柱为直三棱柱,其底面积为,三棱锥A 1­PMN 的底面积是××1,高为,故12121212三棱锥P ­A 1MN 的体积为××=.13121412410.G1、G2[2015·天津卷]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3所示(单位: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m 3.图1­310.π [解析] 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圆柱与两个圆锥的组合体,其体积V =π×8312×2+2××π×12×1=π(m 3).13832.G2[2015·浙江卷]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1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图1­1A .8 cm 3B .12 cm 3C. cm 3D. cm 33234032.C [解析] 该几何体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四棱锥的组合体,故所求体积为23+×2×132×2=.323G3 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两条直线6.G3[2015·广东卷] 若直线l 1和l 2是异面直线,l 1在平面α内,l 2在平面β内,l 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l 与l 1,l 2都不相交B .l 与l 1,l 2都相交C .l 至多与l 1,l 2中的一条相交D .l 至少与l 1,l 2中的一条相交6.D [解析] 若直线l 1和l 2是异面直线,l 1在平面α内,l 2在平面β内,l 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则l 至少与l 1,l 2中的一条相交,故选D.5.A2、G3[2015·湖北卷] l 1,l 2表示空间中的两条直线,若p :l 1,l 2是异面直线;q :l 1,l 2不相交,则( )A .p 是q 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 的必要条件B .p 是q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 的充分条件C .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D.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5.A [解析] 由l1,l2是异面直线,可得l1,l2不相交,所以p⇒q;由l1,l2不相交,可得l1,l2是异面直线或l1∥l2,所以q⇒/ p.所以p是q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的必要条件.故选A.G4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8.G4,G5,G11[2015·广东卷] 如图1­3,三角形PDC所在的平面与长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垂直,PD=PC=4,AB=6,BC=3.(1)证明:BC∥平面PDA;(2)证明:BC⊥PD;(3)求点C到平面PDA的距离.图1­318.G1,G4,G5[2015·北京卷] 如图1­5,在三棱锥V­ABC中,平面VAB⊥平面ABC,2△VAB为等边三角形,AC⊥BC且AC=BC=,O,M分别为AB,VA的中点.(1)求证:VB∥平面MOC;(2)求证:平面MOC⊥平面VAB;(3)求三棱锥V­ABC的体积.图1­518.解:(1)证明:因为O,M分别为AB,VA的中点,所以OM∥VB.又因为VB⊄平面MOC,OM⊂平面MOC,所以VB∥平面MOC.(2)证明:因为AC=BC,O为AB的中点,所以OC⊥AB.又因为平面VAB⊥平面ABC,平面VAB∩平面ABC=AB,且OC⊂平面ABC,所以OC⊥平面VAB.又因为OC⊂平面MOC,所以平面MOC⊥平面VAB.2(3)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CB中,AC=BC=,所以AB=2,OC=1.所以等边三角形VAB的面积S△VAB=.3又因为OC⊥平面VAB,所以三棱锥C­VAB的体积等于OC ·S △VAB =.1333又因为三棱锥V ­ABC 的体积与三棱锥C ­VAB 的体积相等,所以三棱锥V ­ABC 的体积为.3318.G4、G5[2015·山东卷] 如图1­3,三棱台DEF ­ ABC 中,AB =2DE ,G ,H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1)求证:BD ∥平面FGH ;(2)若CF ⊥BC ,AB ⊥BC ,求证:平面BCD ⊥平面EGH .18.证明:(1)证法一:如图,连接DG ,CD ,设CD ∩GF =M ,连接MH .在三棱台DEF ­ ABC 中,AB =2DE ,G 为AC 的中点,可得DF ∥GC ,DF =GC ,所以四边形DFCG 为平行四边形,则M 为CD 的中点.又H 为BC 的中点,所以HM ∥BD .又HM ⊂平面FGH ,BD ⊄平面FGH ,所以BD ∥平面FGH .证法二:在三棱台DEF ­ ABC 中,由BC =2EF ,H 为BC 的中点,可得BH ∥EF ,BH =EF ,所以四边形HBEF 为平行四边形,可得BE ∥HF .在△ABC 中,G 为AC 的中点,H 为BC 的中点,所以GH ∥AB .又GH ∩HF =H ,AB ∩BE =B ,所以平面FGH ∥平面ABED .因为BD ⊂平面ABED ,所以BD ∥平面FGH .(2)如图,连接HE ,GE .因为G ,H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所以GH ∥AB .由AB ⊥BC ,得GH ⊥BC ,又H 为BC 的中点,所以EF ∥HC ,EF =HC ,因此四边形EFCH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F ∥HE .又CF⊥BC,所以HE⊥BC.又HE,GH⊂平面EGH,HE∩GH=H,所以BC⊥平面EGH.又BC⊂平面BCD,所以平面BCD⊥平面EGH.18.G1,G4,G5[2015·四川卷] 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及该正方体的直观图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1)请将字母F,G,H标记在正方体相应的顶点处(不需说明理由);(2)判断平面BEG与平面ACH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证明:直线DF图1­218.解:(1)点F,G,H的位置如图所示.(2)平面BEG∥平面ACH.证明如下:因为ABCD­EFGH为正方体,所以BC∥FG,BC=FG,又FG∥EH,FG=EH,所以BC∥EH,BC=EH,于是BCHE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CH.又CH⊂平面ACH,BE⊄平面ACH,所以BE∥平面ACH.同理BG∥平面ACH.又BE∩BG=B,所以平面BEG∥平面ACH.(3)证明:连接FH.因为ABCD­EFGH为正方体,所以DH⊥平面EFGH.因为EG⊂平面EFGH,所以DH⊥EG,又EG⊥FH,EG∩FH=O,所以EG⊥平面BFHD.又DF⊂平面BFHD,所以DF⊥EG.同理DF⊥BG.又EG∩BG=G,所以DF⊥平面BEG.17.G4、G5、G11[2015·天津卷] 如图1­4,已知AA1⊥平面ABC,BB1∥AA1,AB=AC=3,BC =2,AA 1=,BB 1=2,点E 和F 分别为BC 和A 1C 中点.577(1)求证:EF ∥平面A 1B 1BA ;(2)求证:平面AEA 1⊥平面BCB 1;(3)求直线A 1B 1与平面BCB 1所成角的大小.17.解:(1)证明:如图所示,连接A 1B .在△A 1BC 中,因为E 和F 分别是BC 和A 1C 的中点,所以EF ∥BA 1.又因为EF ⊄平面A A 1B 1BA .(2)证明:因为AB =AC ,E 为BC BC .因为AA 1⊥平面ABC ,BB 1∥AA 1,所以BB 1⊥平面ABC ,从而BB 1⊥AE .又因为BC ∩BB 1=B ,所以AE ⊥平面BCB 1.又因为AE ⊂平面AEA 1,所以平面AEA 1⊥平面BCB 1.(3)取BB 1的中点M 和B 1C 的中点N ,连接A 1M ,A 1N ,NE .因为N 和E 分别为B 1C 和BC的中点,所以NE ∥B 1B ,NE =B 1B ,故NE ∥A 1A ,且NE =A 1A ,所以A 1N ∥AE ,且A 1N =12AE .又因为AE ⊥平面BCB 1,所以A 1N ⊥平面BCB 1,从而∠A 1B 1N 为直线A 1B 1与平面BCB 1所成的角.在△ABC 中,可得AE =2,所以A 1N =AE =2.因为BM ∥AA 1,BM =AA 1,所以A 1M ∥AB ,A 1M =AB, 又由AB ⊥BB 1,得A 1M ⊥BB 1.在Rt △A 1MB 1中,可得A 1B 1==4.B 1M 2+A 1M 2在Rt △A 1NB 1中,sin ∠A 1B 1N ==,因此∠A 1B 1N =30°,A 1N A 1B 112所以直线A 1B 1与平面BCB 1所成的角为30°.4.G4,G5[2015·浙江卷] 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且l ⊂α,m ⊂β( )A .若l ⊥β,则α⊥βB .若α⊥β,则l ⊥mC .若l ∥β,则α∥βD .若α∥β,则l ∥m4.A [解析] 由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A 正确;对于B ,直线l ,m 相交、平行、异面都有可能,故不正确;对于C ,要求α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β,才能推出α∥β,故不正确;对于D ,l ,m 平行和异面都有可能,故不正确.16.G4、G5[2015·江苏卷] 如图1­2,在直三棱柱ABC ­ A 1B 1C 1中,已知AC ⊥BC ,BC =CC 1,设AB 1的中点为D ,B 1C ∩BC 1=E .求证:(1)DE∥平面AA1C1C;(2)BC1⊥AB1.图1­216.证明:(1)由题意知,E为B1C的中点,又D为AB1的中点,因此DE∥AC.又因为DE⊄平面AA1C1C,AC⊂平面AA1C1C,所以DE∥平面AA1C1C.(2)因为三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所以CC1⊥平面ABC.因为AC⊂平面ABC,所以AC⊥CC1.又因为AC⊥BC,CC1⊂平面BCC1B1,BC⊂平面BCC1B1,BC∩CC1=C,所以AC⊥平面BCC1B1.又因为BC1⊂平面BCC1B1,所以BC1⊥AC.因为BC=CC1,所以矩形BCC1B1是正方形,因此BC1⊥B1C.因为AC,B1C⊂平面B1AC,AC∩B1C=C,所以BC1⊥平面B1AC.又因为AB1⊂平面B1AC,所以BC1⊥AB1.G5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18.G4,G5,G11[2015·广东卷] 如图1­3,三角形PDC所在的平面与长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垂直,PD=PC=4,AB=6,BC=3.(1)证明:BC∥平面PDA;(2)证明:BC⊥PD;(3)求点C到平面PDA的距离.图1­320.G5、G12[2015·湖北卷] 《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鳖臑.在如图1­4所示的阳马P ­ ABCD 中,侧棱PD ⊥底面ABCD ,且PD =CD ,点E 是PC 的中点,连接DE ,BD ,BE .(1)证明:DE ⊥平面PBC .试判断四面体EBCD 是否为鳖臑,若是,写出其每个面的直角(只需写出结论);若不是,请说明理由.(2)记阳马P ­ ABCD 的体积为V 1,四面体EBCD 的体积为V 2,求的值.V 1V2图1­420.解:(1)证明:因为PD ⊥底面ABCD ,所以PD ⊥BC .由底面ABCD 为长方形,有BC ⊥CD ,而PD ∩CD =D ,所以BC ⊥平面PCD .又DE ⊂平面PCD ,所以BC ⊥DE .又因为PD =CD ,点E 是PC 的中点,所以DE ⊥PC .而PC ∩BC =C ,所以DE ⊥平面PBC .由BC ⊥平面PCD ,DE ⊥平面PBC ,可知四面体EBCD 的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即四面体EBCD 是一个鳖臑,其四个面的直角分别是∠BCD ,∠BCE ,∠DEC ,∠DEB .(2)由已知,PD 是阳马P ­ ABCD 的高,所以V 1=S 长方形ABCD ·PD =BC ·CD ·PD ;1313由(1)知,DE 是鳖臑D ­ BCE 的高,BC ⊥CE ,所以V 2=S △BCE ·DE =BC ·CE ·DE .1316在Rt △PDC 中,因为PD =CD ,点E 是PC 的中点,所以DE =CE =CD .22于是===4.V 1V 213BC ·CD ·PD 16BC ·CE ·DE 2CD ·PD CE ·DE18.G5[2015·全国卷Ⅰ] 如图1­5,四边形ABCD 为菱形,G 为AC 与BD 的交点,BE ⊥平面ABCD .(1)证明:平面AEC ⊥平面BED ;(2)若∠ABC =120°,AE ⊥EC, 三棱锥E ­ ACD 的体积为,求该三棱锥的侧面积.63图1­518.解:(1)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 为菱形,所以AC ⊥BD .因为BE ⊥平面ABCD ,所以AC ⊥BE ,故AC ⊥平面BED .又AC ⊂平面AEC ,所以平面AEC ⊥平面BED .(2)设AB =x ,在菱形ABCD 中,由∠ABC =120°,可得AG =GC =x ,GB =GD =.32x2因为AE ⊥EC ,所以在Rt △AEC 中,可得EG =x .32由BE ⊥平面ABCD ,知△EBG 为直角三角形,可得BE =x .22由已知得,三棱锥E ­ ACD 的体积V E ­ ACD =×AC ·GD ·BE =x 3=,131262463故x =2.从而可得AE =EC =ED =,6所以△EAC 的面积为3,△EAD 的面积与△ECD 的面积均为.5故三棱锥E ­ ACD 的侧面积为3+2.518.G1,G4,G5[2015·北京卷] 如图1­5,在三棱锥V ­ABC 中,平面VAB ⊥平面ABC ,△VAB 为等边三角形,AC ⊥BC 且AC =BC =,O ,M 分别为AB ,VA 的中点.2(1)求证:VB ∥平面MOC ;(2)求证:平面MOC ⊥平面VAB ;(3)求三棱锥V ­ABC 的体积.图1­518.解:(1)证明:因为O ,M 分别为AB ,VA 的中点,所以OM ∥VB .又因为VB ⊄平面MOC ,OM ⊂平面MOC ,所以VB ∥平面MOC .(2)证明:因为AC =BC ,O 为AB 的中点,所以OC ⊥AB .又因为平面VAB ⊥平面ABC ,平面VAB ∩平面ABC =AB ,且OC ⊂平面ABC ,所以OC ⊥平面VAB .又因为OC ⊂平面MOC ,所以平面MOC ⊥平面VAB .(3)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中,AC =BC =,2所以AB =2,OC =1.所以等边三角形VAB 的面积S △VAB =.3又因为OC ⊥平面VAB ,所以三棱锥C ­VAB 的体积等于OC ·S △VAB =.1333又因为三棱锥V ­ABC 的体积与三棱锥C ­VAB 的体积相等,所以三棱锥V ­ABC 的体积为.3320.G5、G12[2015·福建卷] 如图1­5,AB 是圆O 的直径,点C 是圆O 上异于A ,B 的点,PO 垂直于圆O 所在的平面,且PO =OB =1.(1)若D 为线段AC 的中点,求证:AC ⊥平面PDO ;(2)求三棱锥P ­ABC 体积的最大值;(3)若BC =,点E 在线段PB 上,求CE +OE 的最小值.2图1­520.解:方法一:(1)证明:在△AOC 中,因为OA =OC ,D 为AC 的中点,所以AC ⊥DO .又PO 垂直于圆O 所在的平面,所以PO ⊥AC .因为DO ∩PO =O ,DO ⊂平面PDO ,PO ⊂平面PDO ,所以AC ⊥平面PDO .(2)因为点C 在圆O 上,所以当CO ⊥AB 时,C 到AB 的距离最大,且最大值为1.又AB =2,所以△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2×1=1.12又因为三棱锥P ­ABC 的高PO =1,故三棱锥P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1×1=.1313(3)在△POB 中,PO =OB =1,∠POB =90°,所以PB ==.12+122同理PC =,所以PB =PC =BC .2在三棱锥P ­ABC 中,将侧面BCP 绕PB 旋转至平面BC ′P, 使之与平面ABP 共面,如图所示.当O ,E ,C ′共线时,CE +OE 取得最小值.又因为OP =OB ,C ′P =C ′B ,所以OC ′垂直平分PB ,即E 为PB 中点.从而OC ′=OE +EC ′=+=,22622+62亦即CE +OE 的最小值为.2+62方法二:(1)(2)同方法一.(3)在△POB 中,PO =OB =1,∠POB =90°,所以∠OPB =45°,PB ==.12+122同理PC =.2所以PB =PC =BC ,所以∠CPB =60°.在三棱锥P ­ABC 中,将侧面BCP 绕PB 旋转至平面BC ′P ,使之与平面ABP 共面,如图所示.当O ,E ,C ′共线时,CE +OE 取得最小值.所以在△OC ′P 中,由余弦定理得,OC ′2=1+2-2×1××cos(45°+60°)=1+2-2 ××-×=2+.22221222323从而OC ′==.2+32+62所以CE +OE 的最小值为+.226218.G1、G5[2015·湖南卷] 如图1­4,直三棱柱ABC ­ A 1B 1C 1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 ,F 分别是BC ,CC 1的中点.(1)证明:平面AEF ⊥平面B 1BCC 1;(2)若直线A 1C 与平面A 1ABB 1所成的角为45°,求三棱锥F ­ AEC 的体积.18.解:(1)证明:如图,因为三棱柱ABC ­ A 1B 1C 1是直三棱柱,所以AE ⊥BB 1.又E 是正三角形ABC 的边BC 的中点,所以AE ⊥BC .因此AE ⊥平面B 1BCC 1.而AE ⊂平面AEF ,所以平面AEF ⊥平面B 1BCC 1.(2)设AB 的中点为D ,连接A 1D 因为△ABC 是正三角形,所以CD ⊥AB .又三棱柱ABC ­ A 1B 1C 1是直三棱柱,所以CD ⊥AA 1.因此CD ⊥平面A 1ABB 1,于是∠CA 1D 为直线A 1C 与平面A 1ABB 1所成的角.由题设,∠CA 1D =45°,所以A 1D =CD =AB =.323在Rt △AA 1D 中,AA 1===,所以FC =AA 1=.A 1D 2-AD 23-121222故三棱锥F ­ AEC 的体积V =S △AEC ·FC =××=.1313322261218.G4、G5[2015·山东卷] 如图1­3,三棱台DEF ­ ABC 中,AB =2DE ,G ,H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1)求证:BD ∥平面FGH ;(2)若CF ⊥BC ,AB ⊥BC ,求证:平面BCD ⊥平面EGH .18.证明:(1)证法一:如图,连接DG ,CD ,设CD ∩GF =M ,连接MH .在三棱台DEF ­ ABC 中,AB =2DE ,G 为AC 的中点,可得DF ∥GC ,DF =GC ,所以四边形DFCG 为平行四边形,则M 为CD 的中点.又H 为BC 的中点,所以HM ∥BD .又HM ⊂平面FGH ,BD ⊄平面FGH ,所以BD ∥平面FGH .证法二:在三棱台DEF ­ ABC 中,由BC =2EF ,H 为BC 的中点,可得BH ∥EF ,BH =EF ,所以四边形HBEF 为平行四边形,可得BE ∥HF .在△ABC 中,G 为AC 的中点,H 为BC 的中点,所以GH ∥AB .又GH ∩HF =H ,AB ∩BE =B ,所以平面FGH ∥平面ABED .因为BD ⊂平面ABED ,所以BD ∥平面FGH .(2)如图,连接HE ,GE .因为G ,H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所以GH ∥AB .由AB ⊥BC ,得GH ⊥BC ,又H 为BC 的中点,所以EF ∥HC ,EF =HC ,因此四边形EFCH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F ∥HE .又CF ⊥BC ,所以HE ⊥BC .又HE ,GH ⊂平面EGH ,HE ∩GH =H ,所以BC ⊥平面EGH .又BC ⊂平面BCD ,所以平面BCD ⊥平面EGH .18.G5[2015·陕西卷] 如图1­5(1),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AD =,AB =π2BC =AD =a ,E 是AD 的中点,O 是AC 与BE 的交点.将△ABE 沿BE 折起到图(2)中△A 1BE12的位置,得到四棱锥A 1 ­ BCDE .(1)证明:CD ⊥平面A 1OC ;(2)当平面A 1BE ⊥平面BCDE 时,四棱锥A 1 ­ BCDE 的体积为36,求a 的值.2图1­518.解:(1)证明:在图(1)中,因为AB =BC =AD =a ,E 是AD 的中点,12∠BAD =,所以BE ⊥AC ,π2即在图(2)中,BE ⊥A 1O ,BE ⊥OC ,从而BE ⊥平面A 1OC .又CD ∥BE ,所以CD ⊥平面A 1OC .(2)由已知,平面A 1BE ⊥平面BCDE ,且平面A 1BE ∩平面BCDE =BE ,又由(1)知,A 1O ⊥BE ,所以A 1O ⊥平面BCDE ,即A 1O 是四棱锥A 1 ­ BCDE 的高.由图(1)知,A 1O =AB =a ,平行四边形BCDE 的面积S =BC ·AB =a 2.2222从而四棱锥A 1 ­ BCDE 的体积V =×S ×A 1O =×a 2×a =a 3.13132226由a 3=36,得a =6.26218.G1,G4,G5[2015·四川卷] 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及该正方体的直观图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1)请将字母F ,G ,H 标记在正方体相应的顶点处(不需说明理由);(2)判断平面BEG 与平面ACH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证明:直线DF图1­218.解:(1)点F ,G ,H 的位置如图所示.(2)平面BEG ∥平面ACH .证明如下:因为ABCD ­EFGH 为正方体,所以BC ∥FG ,BC =FG ,又FG ∥EH ,FG =EH ,所以BC ∥EH ,BC =EH ,于是BCHE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 ∥CH .又CH ⊂平面ACH ,BE ⊄平面ACH ,所以BE ∥平面ACH .同理BG ∥平面ACH .又BE ∩BG =B ,所以平面BEG ∥平面ACH .(3)证明:连接FH .因为ABCD ­EFGH 为正方体,所以DH ⊥平面EFGH .因为EG ⊂平面EFGH ,所以DH ⊥EG ,又EG ⊥FH ,EG ∩FH =O ,所以EG ⊥平面BFHD .又DF ⊂平面BFHD ,所以DF ⊥EG .同理DF ⊥BG .又EG ∩BG =G ,所以DF ⊥平面BEG .17.G4、G5、G11[2015·天津卷] 如图1­4,已知AA 1⊥平面ABC ,BB 1∥AA 1,AB =AC =3,BC =2,AA 1=,BB 1=2,点E 和F 分别为BC 和A 1C 中点.577(1)求证:EF ∥平面A 1B 1BA ;(2)求证:平面AEA 1⊥平面BCB 1;(3)求直线A 1B 1与平面BCB 1所成角的大小.17.解:(1)证明:如图所示,连接A 1B .在△A 1BC 中,因为E 和F 分别是BC 和A 1C 的中点,所以EF ∥BA 1.又因为EF ⊄平面A A 1B 1BA .(2)证明:因为AB =AC ,E 为BC BC .因为AA 1⊥平面ABC ,BB 1∥AA 1,所以BB 1⊥平面ABC ,从而BB 1⊥AE .又因为BC ∩BB 1=B ,所以AE ⊥平面BCB 1.又因为AE ⊂平面AEA 1,所以平面AEA 1⊥平面BCB 1.(3)取BB 1的中点M 和B 1C 的中点N ,连接A 1M ,A 1N ,NE .因为N 和E 分别为B 1C 和BC的中点,所以NE ∥B 1B ,NE =B 1B ,故NE ∥A 1A ,且NE =A 1A ,所以A 1N ∥AE ,且A 1N =12AE .又因为AE ⊥平面BCB 1,所以A 1N ⊥平面BCB 1,从而∠A 1B 1N 为直线A 1B 1与平面BCB 1所成的角.在△ABC 中,可得AE =2,所以A 1N =AE =2.因为BM ∥AA 1,BM =AA 1,所以A 1M ∥AB ,A 1M =AB, 又由AB ⊥BB 1,得A 1M ⊥BB 1.在Rt △A 1MB 1中,可得A 1B 1==4.B 1M 2+A 1M 2在Rt △A 1NB 1中,sin ∠A 1B 1N ==,因此∠A 1B 1N =30°,A 1N A 1B 112所以直线A 1B 1与平面BCB 1所成的角为30°.4.G4,G5[2015·浙江卷] 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且l ⊂α,m ⊂β( )A .若l ⊥β,则α⊥βB .若α⊥β,则l ⊥mC .若l ∥β,则α∥βD .若α∥β,则l ∥m4.A [解析] 由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A 正确;对于B ,直线l ,m 相交、平行、异面都有可能,故不正确;对于C ,要求α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β,才能推出α∥β,故不正确;对于D ,l ,m 平行和异面都有可能,故不正确.18.G5,G11[2015·浙江卷] 如图1­4,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AC =90°,AB =AC =2,A 1A =4,A 1在底面ABC 的射影为BC 的中点,D 是B 1C 1的中点.(1)证明:A 1D ⊥平面A 1BC ;(2)求直线A 1B 和平面BB 1C 1C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图1­418.解:(1)证明:设E 为BC 的中点,连接DE .由题意得A 1E ⊥平面ABC ,所以A 1E ⊥AE .因为AB =AC ,所以AE ⊥BC .故AE ⊥平面A 1BC .由D ,E 分别为B 1C 1,BC 的中点,得DE ∥B 1B 且DE =B 1B ,从而DE ∥A 1A 且DE =A 1A ,所以四边形AA 1DE 为平行四边形.于是A 1D ∥AE .又因为AE ⊥平面A 1BC ,所以A 1D ⊥平面A 1BC .(2)作A 1F ⊥DE ,垂足为F ,连接BF .因为A 1E ⊥平面ABC ,所以BC ⊥A 1E .因为BC ⊥AE ,所以BC ⊥平面AA 1DE .所以BC ⊥A 1F ,所以A 1F ⊥平面BB 1C 1C .所以∠A 1BF 为直线A 1B 和平面BB 1C 1C 所成的角.由AB =AC =2,∠CAB =90°,得EA =EB =.2由A 1E ⊥平面ABC ,得A 1A =A 1B =4,A 1E =.14由DE =BB 1=4,DA 1=EA =,∠DA 1E =90°,得A 1F =.272所以sin ∠A 1BF ==.A 1F A 1B 7820.G5、G7[2015·重庆卷] 如图1­4,三棱锥P ­ ABC 中,平面PAC ⊥平面ABC ,∠ABC =,点D ,E 在线段AC 上,且AD =DE =EC =2,PD =PC =4,点F 在线段AB 上,且π2EF ∥BC .(1)证明:AB ⊥平面PFE ;(2)若四棱锥P ­ DFBC 的体积为7,求线段BC 的长.图1­420.解:(1)证明:由DE =EC ,PD =PC 知,E 为等腰三角形PDC 中DC 边的中点,故PE ⊥AC .又平面PAC ⊥平面ABC ,平面PAC ∩平面ABC =AC ,PE ⊂平面PAC ,PE ⊥AC ,所以PE ⊥平面ABC ,从而PE ⊥AB .因为∠ABC =,EF ∥BC ,故AB ⊥EF .π2从而AB 与平面PFE 内两条相交直线PE ,EF 都垂直,所以AB ⊥平面PFE .(2)设BC =x ,则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B ==,AC 2-BC 236-x 2从而S △ABC =AB ·BC =x .121236-x 2由EF ∥BC 知,==,△AFE ∽△ABC ,故=2=,即S △AFE =S △ABC .AF AB AE AC 23S △AFE S △ABC 234949由AD =AE ,得S △AFD =S △AFE =×S △ABC =S △ABC =x ,12121249291936-x 2从而四边形DFBC 的面积为S 四边形DFBC =S △ABC -S △AFD =x -x =x1236-x 21936-x 2718.36-x 2由(1)知,PE ⊥平面ABC ,所以PE 为四棱锥P ­ DFBC 的高.在直角三角形PEC 中,PE ===2.PC 2-EC 242-223所以V 四棱锥P ­DFBC =·S 四边形DFBC ·PE =×x ·2=7,131371836-x 23故得x 4-36x 2+243=0,解得x 2=9或x 2=27,由于x >0,可得x =3或x =3.3所以BC =3或BC =3.3G6 多面体与球G7 棱柱与棱锥10.G2、G7、K3[2015·湖南卷] 某工件的三视图如图1­3所示,现将该工件通过切削,加工成一个体积尽可能大的正方体新工件,并使新工件的一个面落在原工件的一个面内,则原工件材料的利用率为(材料利用率=)( )新工件的体积原工件的体积图1­3A.B.89π827πC.D.24(2-1)3π8(2-1)3π10.A [解析] 由三视图知,原工件是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3的圆锥.设新正方体工件的棱长为x ,借助轴截面,由三角形相似可得,=,得x =x 32-121-22x1,故V 正=x 3=,又V 圆锥=π×12×=,故利用率为=,选223162271332-1222π316227223π89πA.14.G2,G7[2015·四川卷] 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AC =90°,其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俯视图是直角边的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设点M ,N ,P 分别是棱AB ,BC ,B 1C 1的中点,则三棱锥P ­A 1MN 的体积是________.14. [解析] 由题意知,三棱柱的底面是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棱柱的高124为1且该棱柱为直三棱柱,其底面积为,三棱锥A 1­PMN 的底面积是××1,高为,故12121212三棱锥P ­A1MN 的体积为××=.1312141245.G2、G7、G8[2015·重庆卷]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2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图1­2A.+2πB.1313π6C. D.7π35π25.B [解析]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一个圆柱与一个半圆锥的组合体,其中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2,半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1,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V =××π×131212×1+π×12×2=.13π620.G5、G7[2015·重庆卷] 如图1­4,三棱锥P ­ ABC 中,平面PAC ⊥平面ABC ,∠ABC =,点D ,E 在线段AC 上,且AD =DE =EC =2,PD =PC =4,点F 在线段AB 上,且π2EF ∥BC .(1)证明:AB ⊥平面PFE ;(2)若四棱锥P ­ DFBC 的体积为7,求线段BC 的长.图1­420.解:(1)证明:由DE =EC ,PD =PC 知,E 为等腰三角形PDC 中DC 边的中点,故PE ⊥AC .又平面PAC ⊥平面ABC ,平面PAC ∩平面ABC =AC ,PE ⊂平面PAC ,PE ⊥AC ,所以PE ⊥平面ABC ,从而PE ⊥AB .因为∠ABC =,EF ∥BC ,故AB ⊥EF .π2从而AB 与平面PFE 内两条相交直线PE ,EF 都垂直,所以AB ⊥平面PFE .(2)设BC =x ,则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B ==,AC 2-BC 236-x 2从而S △ABC =AB ·BC =x .121236-x 2由EF ∥BC 知,==,△AFE ∽△ABC ,故=2=,即S △AFE =S △ABC .AF AB AE AC 23S △AFE S △ABC 234949由AD =AE ,得S △AFD =S △AFE =×S △ABC =S △ABC =x ,12121249291936-x 2从而四边形DFBC 的面积为S 四边形DFBC =S △ABC -S △AFD =x -x =x1236-x 21936-x 2718.36-x 2由(1)知,PE ⊥平面ABC ,所以PE 为四棱锥P ­ DFBC 的高.在直角三角形PEC 中,PE ===2.PC 2-EC 242-223所以V 四棱锥P ­DFBC =·S 四边形DFBC ·PE =×x ·2=7,131371836-x 23故得x 4-36x 2+243=0,解得x 2=9或x 2=27,由于x >0,可得x =3或x =3.3所以BC =3或BC =3.39.G7[2015·江苏卷] 现有橡皮泥制作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4的圆锥和底面半径为2、高为8的圆柱各一个.若将它们重新制作成总体积与高均保持不变,但底面半径相同的新的圆锥和圆柱各一个,则新的底面半径为________.9. [解析] 设新的底面半径为r ,则π×52×4+π×22×8=πr 2×4+πr 2×8 ,71313即πr 2=π+32π,解得r =.28310037G8 多面体与球5.G2、G7、G8[2015·重庆卷]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2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图1­2A.+2πB.1313π6C.D.7π35π25.B [解析]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一个圆柱与一个半圆锥的组合体,其中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2,半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1,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V =××π×131212×1+π×12×2=.13π610.G8[2015·全国卷Ⅱ] 已知A ,B 是球O 的球面上两点,∠AOB =90°,C 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 ­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 的表面积为( )A .36πB .64πC .144πD .256π10.C [解析] 因为V 三棱锥O ­ ABC =V 三棱锥C ­ OAB ,所以三棱锥O ­ ABC 体积的最大值即三棱锥C ­ OAB 体积的最大值,所以当C 到平面OAB 的距离最大时,即CO ⊥平面OAB 时,体积最大,设球的半径为r ,则V 三棱锥O ­ ABC =V 三棱锥C ­ OAB =r 3=36,所以r =6,则球O16的表面积S =4πr 2=144π.图1­2A.+2πB.1313π6C.D.7π35π2G9 空间向量及运算G10 空间向量解决线面位置关系G11 空间角与距离的求法17.G4、G5、G11[2015·天津卷] 如图1­4,已知AA 1⊥平面ABC ,BB 1∥AA 1,AB =AC =3,BC =2,AA 1=,BB 1=2,点E 和F 分别为BC 和A 1C 中点.577(1)求证:EF ∥平面A 1B 1BA ;(2)求证:平面AEA 1⊥平面BCB 1;(3)求直线A 1B 1与平面BCB 117.解:(1)证明:如图所示,连接A 1B .在△A 1BC 中,因为E 和F 分别是BC 和A 1C 的中点,所以EF ∥BA 1.又因为EF ⊄平面A A 1B 1BA .(2)证明:因为AB =AC ,E 为BC BC .因为AA 1⊥平面ABC ,BB 1∥AA 1,所以BB 1⊥平面ABC ,从而BB 1⊥AE .又因为BC ∩BB 1=B ,所以AE ⊥平面BCB 1.又因为AE ⊂平面AEA 1,所以平面AEA 1⊥平面BCB 1.(3)取BB 1的中点M 和B 1C 的中点N ,连接A 1M ,A 1N ,NE .因为N 和E 分别为B 1C 和BC的中点,所以NE ∥B 1B ,NE =B 1B ,故NE ∥A 1A ,且NE =A 1A ,所以A 1N ∥AE ,且A 1N =12AE .又因为AE ⊥平面BCB 1,所以A 1N ⊥平面BCB 1,从而∠A 1B 1N 为直线A 1B 1与平面BCB 1所成的角.在△ABC 中,可得AE =2,所以A 1N =AE =2.因为BM ∥AA 1,BM =AA 1,所以A 1M ∥AB ,A 1M =AB, 又由AB ⊥BB 1,得A 1M ⊥BB 1.在Rt △A 1MB 1中,可得A 1B 1==4.B 1M 2+A 1M 2在Rt △A 1NB 1中,sin ∠A 1B 1N ==,因此∠A 1B 1N =30°,A 1N A 1B 112所以直线A 1B 1与平面BCB 1所成的角为30°.18.G5,G11[2015·浙江卷] 如图1­4,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AC =90°,AB =AC =2,A 1A =4,A 1在底面ABC 的射影为BC 的中点,D 是B 1C 1的中点.(1)证明:A 1D ⊥平面A 1BC ;(2)求直线A 1B 和平面BB 1C 1C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图1­418.解:(1)证明:设E 为BC 的中点,连接DE .由题意得A 1E ⊥平面ABC ,所以A 1E ⊥AE .因为AB =AC ,所以AE ⊥BC .故AE ⊥平面A 1BC .由D ,E 分别为B 1C 1,BC 的中点,得DE ∥B 1B 且DE =B 1B ,从而DE ∥A 1A 且DE =A 1A ,所以四边形AA 1DE 为平行四边形.于是A 1D ∥AE .又因为AE ⊥平面A 1BC ,所以A 1D ⊥平面A 1BC .(2)作A 1F ⊥DE ,垂足为F ,连接BF .因为A 1E ⊥平面ABC ,所以BC ⊥A 1E .因为BC ⊥AE ,所以BC ⊥平面AA 1DE .所以BC ⊥A 1F ,所以A 1F ⊥平面BB 1C 1C .所以∠A 1BF 为直线A 1B 和平面BB 1C 1C 所成的角.由AB =AC =2,∠CAB =90°,得EA =EB =.2由A 1E ⊥平面ABC ,得A 1A =A 1B =4,A 1E =.14由DE =BB 1=4,DA 1=EA =,∠DA 1E =90°,得A 1F =.272所以sin ∠A 1BF ==.A 1F A 1B 7818.G4,G5,G11[2015·广东卷] 如图1­3,三角形PDC 所在的平面与长方形ABCD 所在的平面垂直,PD =PC =4,AB =6,BC =3.(1)证明:BC ∥平面PDA ;(2)证明:BC ⊥PD ;(3)求点C 到平面PDA 的距离.图1­3图1­422.G11、G12[2015·江苏卷] 如图1­6,在四棱锥P ­ ABCD 中,已知PA ⊥平面ABCD ,且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ABC =∠BAD =,PA =AD =2,AB =BC =1.π2(1)求平面PAB 与平面PCD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2)点Q 是线段BP 上的动点,当直线CQ 与DP 所成的角最小时,求线段BQ 的长.图1­622.解:以{,,}为正交基底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 xyz ,则各点的AB → AD → AP →坐标为B (1,0,0),C (1,1,0),D (0,2,0),P (0,0,2).(1)因为AD ⊥平面PAB ,所以是平面PAB 的一个法向量,=(0,2,0).AD → AD →因为=(1,1,-2),=(0,2,-2),PC → PD →设平面PCD 的一个法向量为m =(x ,y ,z ),所以m ·=0,m ·=0,PC → PD →即令y =1,解得z =1,x =1,{x +y -2z =0,2y -2z =0.)所以m =(1,1,1)是平面PCD 的一个法向量.。

2015届高考数学(人教,理科)大一轮配套练透:第7章 立体几何 第3节

2015届高考数学(人教,理科)大一轮配套练透:第7章 立体几何 第3节

[课堂练通考点]1.对两条不相交的空间直线a 与b ,必存在平面α,使得( )A .a ⊂α,b ⊂αB .a ⊂α,b ∥αC .a ⊥α,b ⊥αD .a ⊂α,b ⊥α解析:选B 不相交的直线a ,b 的位置有两种:平行或异面.当a ,b 异面时,不存在平面α满足A ,C ;又只有当a ⊥b 时,D 才可能成立.2.如图,ABCD -A 1B 1C 1D 1是长方体,O 是B 1D 1的中点,直线A 1C 交平面AB 1D 1于点M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M ,O 三点共线B .A ,M ,O ,A 1不共面C .A ,M ,C ,O 不共面D .B ,B 1,O ,M 共面解析:选A 连接A1C 1,AC ,则A 1C 1∥AC ,所以A 1,C 1,C ,A四点共面,所以A 1C ⊂平面ACC 1A 1,因为M ∈A 1C ,所以M ∈平面ACC 1A 1,又M ∈平面AB 1D 1,所以M 在平面ACC 1A 1与平面AB 1D 1的交线上,同理O 在平面ACC 1A 1与平面AB 1D 1的交线上,所以A ,M ,O 三点共线.故选A.3.如图是某个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l 1,l 2是两条侧面对角线,则在正方体中,l 1与l 2( )A .互相平行B .异面且互相垂直C .异面且夹角为π3D .相交且夹角为π3解析:选D 将侧面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如图所示,则B ,C 两点重合.故l 1与l 2相交,连接AD ,则△ABD 为正三角形,所以l 1与l 2的夹角为π3.故选D. 4.设a ,b ,c 是空间的三条直线,下面给出四个命题:①若a ⊥b ,b ⊥c ,则a ∥c ;②若a ,b 是异面直线,b ,c 是异面直线,则a ,c 也是异面直线;③若a和b相交,b和c相交,则a和c也相交;④若a和b共面,b和c共面,则a和c也共面.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解析:∵a⊥b,b⊥c,∴a与c可以相交、平行、异面,故①错.∵a,b异面,b,c异面,则a,c可能异面、相交、平行,故②错.由a,b相交,b,c相交,则a,c可以异面、相交、平行,故③错.同理④错,故真命题的个数为0.答案:05.(2013·银川模拟)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1)求A1C1与B1C所成角的大小;(2)若E,F分别为AB,AD的中点,求A1C1与EF所成角的大小.解析:(1)如图,连接AC,AB1,由ABCD-A1B1C1D1是正方体,知AA1C1C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C∥A1C1,从而B1C与AC所成的角就是A1C1与B1C所成的角.由AB1=AC=B1C可知∠B1CA=60°,即A1C1与B1C所成角为60°.(2)如图,连接BD,由AA1∥CC1,且AA1=CC1可知A1ACC1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C ∥A1C1.即AC与EF所成的角就是A1C1与EF所成的角.因为EF是△ABD的中位线,所以EF∥BD.又因为AC⊥BD,所以EF⊥AC,即所求角为90°.[课下提升考能]第Ⅰ组:全员必做题1.若空间三条直线a,b,c满足a⊥b,b∥c,则直线a与c()A.一定平行B.一定相交C.一定是异面直线D.一定垂直解析:选D∵a⊥b,b∥c,∴a⊥c.2.(2014·聊城模拟)对于任意的直线l与平面α,在平面α内必有直线m,使m与l() A.平行B.相交C.垂直D.互为异面直线解析:选C不论l∥α,l⊂α还是l与α相交,α内都有直线m使得m⊥l.3.(2013·广州模拟)若空间中有两条直线,则“这两条直线为异面直线”是“这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 若两直线为异面直线,则两直线无公共点,反之不一定成立.4.(2013·新乡月考)已知异面直线a ,b 分别在平面α,β内,且α∩β=c ,那么直线c 一定( )A .与a ,b 都相交B .只能与a ,b 中的一条相交C .至少与a ,b 中的一条相交D .与a ,b 都平行解析:选C 若c 与a ,b 都不相交,则c 与a ,b 都平行,根据公理4,则a ∥b ,与a ,b 异面矛盾.5.若P 是两条异面直线l ,m 外的任意一点,则( )A .过点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 ,m 都平行B .过点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 ,m 都垂直C .过点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 ,m 都相交D .过点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 ,m 都异面解析:选B 对于A ,若正确,则l ∥m ,这与已知矛盾,由此排除A ;对于B ,由于l 和m 有且只有一条公垂线a ,而过P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a 平行,故B 正确;易知C 、D 不正确.6.(2014·三亚模拟)如图,正方形ACDE 与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且AC =BC =2,∠ACB =90°,F ,G 分别是线段AE ,BC的中点,则AD 与GF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A.36 B .-36 C.33 D .-33解析:选A 延长CD 至H .使DH =1,连接HG 、HF 、则HF ∥AD .HF =DA =8, GF =6,HG =10.∴cos ∠HFG =8+6-102×6×8=36. 7.(2013·沧州模拟)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 -A1B 1C 1中,AA 1⊥底面ABC ,AB =BC =AA 1,∠ABC =90°,点E ,F 分别是棱AB ,BB 1的中点,则直线EF 和BC 1所成的角是( )A .45°B .60°C .90°D .120°解析:选B 连接AB 1,易知AB 1∥EF ,连接B 1C ,B 1C 与BC 1交于点G ,取AC 的中点H ,连接GH ,则GH ∥AB 1∥EF .设AB =BC =AA 1=a ,连接HB ,在三角形GHB 中,易知GH =HB =GB =22a ,故所求的两直线所成的角即为∠HGB =60°.8.(2013·临沂模拟)过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顶点A 作直线l ,使l 与棱AB ,AD ,AA 1所成的角都相等,这样的直线l 可以作( )A .1条B .2条C .3条D .4条 解析:选D 如图,连接体对角线AC1,显然AC 1与棱AB ,AD ,AA 1所成的角都相等,所成角的正切值都为 2.联想正方体的其他体对角线,如连接BD 1,则BD 1与棱BC ,BA ,BB 1所成的角都相等,∵BB 1∥AA 1,BC ∥AD ,∴体对角线BD 1与棱AB ,AD ,AA 1所成的角都相等,同理,体对角线A 1C ,DB 1也与棱AB ,AD ,AA 1所成的角都相等,过A 点分别作BD 1,A 1C ,DB 1的平行线都满足题意,故这样的直线l 可以作4条.9.如图,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既与AB 共面又与CC 1共面的棱有________条.解析:依题意,与AB 和CC 1都相交的棱有BC ;与AB 相交且与CC 1平行有棱AA 1,BB 1;与AB 平行且与CC 1相交的棱有CD ,C 1D 1.故符合条件的有5条.答案:510.如图是正四面体的平面展开图,G ,H ,M ,N 分别为DE ,BE ,EF ,EC 的中点,在这个正四面体中,①GH 与EF 平行;②BD 与MN 为异面直线;③GH 与MN 成60°角;④DE 与MN 垂直.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还原成正四面体知GH 与EF 为异面直线,BD 与MN 为异面直线,GH 与MN 成60°角,DE ⊥MN . 答案:②③④11.如图为正方体表面的一种展开图,则图中的四条线段AB ,CD ,EF ,GH 在原正方体中互为异面的对数为________对.解析:平面图形的翻折应注意翻折前后相对位置的变化,则AB ,CD ,EF 和GH 在原正方体中,显然AB 与CD ,EF 与GH ,AB 与GH 都是异面直线,而AB 与EF 相交,CD 与GH 相交,CD与EF 平行.故互为异面的直线有且只有3对.答案:312.如图所示,正方体的棱长为1,B ′C ∩BC ′=O ,则AO 与A ′C ′所成角的度数为________.解析:∵A ′C ′∥AC ,∴AO 与A ′C ′所成的角就是∠OAC .∵OC ⊥OB ,AB ⊥平面BB ′CC ′,∴OC ⊥AB .又AB ∩BO =B ,∴OC ⊥平面ABO .又OA ⊂平面ABO ,∴OC ⊥OA .在Rt △AOC 中,OC =22,AC =2, sin ∠OAC =OC AC =12, ∴∠OAC =30°.即AO 与A ′C ′所成角的度数为30°.答案:30°第Ⅱ组:重点选做题1.A 是△BCD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E ,F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1)求证:直线EF 与BD 是异面直线;(2)若AC ⊥BD ,AC =BD ,求EF 与BD 所成的角.解:(1)证明:假设EF 与BD 不是异面直线,则EF 与BD 共面,从而DF 与BE 共面,即AD 与BC 共面,所以A ,B ,C ,D 在同一平面内,这与A 是△BCD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相矛盾.故直线EF 与BD 是异面直线.(2)取CD 的中点G ,连接EG ,FG ,则EG ∥BD ,所以相交直线EF与EG 所成的角,即为异面直线EF 与BD 所成的角.在Rt △EGF 中,由EG =FG =12AC ,求得∠FEG =45°,即异面直线EF 与BD 所成的角为45°.2.(2013·许昌调研)如图,平面ABEF ⊥平面ABCD ,四边形ABEF与四边形ABCD 都是直角梯形,∠BAD =∠F AB =90°,BC 綊12AD ,BE 綊12F A ,G ,H 分别为F A ,FD 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BCHG 是平行四边形;(2)C ,D ,F ,E 四点是否共面?为什么?解:(1)证明:由题设知,FG =GA ,FH =HD ,所以GH 綊12AD .又BC 綊12AD , 故GH 綊BC .所以四边形BCHG 是平行四边形.(2)C ,D ,F ,E 四点共面.理由如下:由BE 綊12AF ,G 是F A 的中点知,BE 綊GF , 所以EF 綊BG .由(1)知BG ∥CH ,所以EF ∥CH ,故EC 、FH 共面.又点D 在直线FH 上,所以C ,D ,F ,E 四点共面.。

2015届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八章 第一节空间简单几何体的结构课时精练 理

2015届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八章 第一节空间简单几何体的结构课时精练 理

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第一节空间简单几何体的结构1.下面多面体是五面体的是( )A.三棱锥 B.三棱柱C.四棱柱 D.五棱锥解析:三棱柱有3个侧面,2个底面,共5个面,所以三棱柱为五面体.故选B.答案:B2.设M={正四棱柱},N={长方体},Q={正方体},P={直四棱柱},则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 )A.P N M Q B.Q M N PC.P M N Q D.Q N M P解析:直四棱柱的底面是任意凸四边形,长方体的底面是矩形,正四棱柱的底面是正方形,正方体的所有棱长均相等,根据底面的变化可知,选项B正确.故选B.答案:B3.如图一个封闭的立方体,它6个表面各标出1、2、3、4、5、6这6个数字,现放成下面3个不同的位置,则数字1、2、3对面的数字是( )A.4、5、6 B.6、4、5C.5、4、6 D.5、6、4解析:将三个不同摆放位置的正方体结合起来观察,可知1的对面为5,2的对面为4,则3的对面一定是6.故选C.答案:C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棱柱的底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B.棱锥的底面一定是三角形C.棱锥被平面分成的两部分不可能都是棱锥D.棱柱被平面分成的两部分可以都是棱柱答案:D5.如图,能推断这个几何体可能是三棱台的是( )A .A 1B 1=2,AB =3,B 1C 1=3,BC =4B .A 1B 1=1,AB =2,B 1C 1=1.5,BC =3,A 1C 1=2,AC =3 C .A 1B 1=1,AB =2,B 1C 1=1.5,BC =3,A 1C 1=2,AC =4D .AB =A 1B 1,BC =B 1C 1,CA =C 1A 1解析:由长度关系知A 1B 1AB =B 1C 1BC =A 1C 1AC =12,所以选项C 的数据表明这个几何体可能是三棱台.故选C.答案:C6.若一个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边三角形,其面积为3,则这个圆锥的母线长为( ) A .3 B .2 C. 3 D. 2解析:圆锥的母线即为圆锥轴截面的等边三角形的边,由面积关系可得圆锥的母线长为2.故选B.答案:B7.给出下列命题:①四棱柱有6个面,n 棱锥有n +1个面; ②棱台的侧棱延长后必交于一点;③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可能截成两个棱锥;④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之比等于棱台的高与截得此棱台的棱锥的高的比.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解析:根据棱柱、棱锥的定义知①正确;由棱台的定义知②正确;如果截棱锥的平面经过棱锥的顶点和底面的一条对角线,则可将棱锥分成两个棱锥,故③正确;根据平面几何知识,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的比应该等于截去的小棱锥的高与原棱锥的高之比,故④错.答案:①②③8.(2012·重庆卷)设四面体的六条棱的长分别为1,1,1,1,2和a ,且长为a 的棱与长为2的棱异面,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沿一条对角线折叠,则a 的长度就是这个折起的正方形的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显然,在折叠的变化过程中,这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在0到2之间变化.答案:(0,2)9.如图,在圆锥SO 中,其母线长为2,底面半径为12A出发沿圆锥表面爬行一周后又回到A 点,则这只虫子所爬过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___.解析:将圆锥沿母线SA 展开成扇形,由条件易知扇形的圆心角为90°,从而最短路程为2 2.答案:2 210.如果四棱锥的四条侧棱都相等,就称它为“等腰四棱锥”,四条侧棱称为它的腰,以下四个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等腰四棱锥的腰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②等腰四棱锥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或互补 ③等腰四棱锥的底面四边形必存在外接圆 ④等腰四棱锥的各顶点必在同一球面上答案:①③④11.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 1B 1C 1中,AB =BC =2,BB 1=2,∠ABC =90°,E ,F 分别为AA 1,C 1B 1的中点,试求沿棱柱的表面从点E 到点F 的最短路径.解析:若将△A 1B 1C 1沿A 1B 1折起,使得E ,F 在同一平面内,则此时EF = 72+ 2.若将侧面沿B 1B 展成平面,则此时EF =112.若将△A 1B 1C 1沿A 1C 1折起使得E ,F 在同一平面内,则此时EF =322.经比较知沿棱柱的表面从点E 到点F 的最短路径为322.12.圆台的一个底面周长是另一个底面周长的3倍,轴截面的面积等于392,母线与轴的夹角为45°,求这个圆台的高、母线长和底面半径.解析:作出圆台的轴截面如图.设O ′A ′=r .∵一底面周长是另一底面周长的3倍,∴OA =3r ,SA ′=2r ,SA =32r ,OO ′=2r .由轴截面的面积为12(2r +6r )·2r =392,得r =7.故上底面半径为7,下底面半径为21,高为14,母线长为14 2.13.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为直角三角形,∠ACB=90°,AC=6,BC=CC1=2,P是BC1上一动点,求CP+PA1的最小值.解析:连接A1B,沿BC1将△CBC1展开与△A1BC1在同一个平面内,如图所示,连接A1C,则A1C的长度就是所求的最小值.由已知及计算可得:BC=2,A1B=210,A1C1=6,CC1=2,BC1=2,故可得∠A1C1B=90°.又∠BC1C=45°,∴∠A1C1C=135°.由余弦定理可求得A1C=5 2.。

2015届高考数学(人教,理科)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第七章 立体几何

2015届高考数学(人教,理科)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第七章 立体几何

第七章 立 体 几 何第一节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与直观图1.多面体的结构特征(1)棱柱⎩⎪⎨⎪⎧底面:互相平行侧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平行且相等(2)棱锥⎩⎪⎨⎪⎧底面:是多边形侧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3)棱台 棱锥被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所截,截面与底面之间的部分. 2.旋转体的形成3.直观图(1)画法:常用斜二测画法. (2)规则:①原图形中x 轴、y 轴、z 轴两两垂直,直观图中,x ′轴、y ′轴的夹角为45°(或135°),z ′轴与x ′轴和y ′轴所在平面垂直.②原图形中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直观图中仍平行于坐标轴.平行于x 轴和z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长度在直观图中变为原来的一半.4.三视图(1)几何体的三视图包括正(主)视图、侧(左)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观察几何体画出的轮廓线.(2)三视图的画法①基本要求: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②画法规则:正侧一样高,正俯一样长,侧俯一样宽;看不到的线画虚线1.台体可以看成是由锥体截得的,易忽视截面与底面平行且侧棱延长后必交于一点. 2.空间几何体不同放置时其三视图不一定相同.3.对于简单组合体,若相邻两物体的表面相交,表面的交线是它们的分界线,在三视图中,易忽视实虚线的画法.[试一试]1.沿一个正方体三个面的对角线截得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侧(左)视图为( )解析:选B 给几何体的各顶点标上字母,如图1.A ,E 在侧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C ,G 在侧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几何体在侧投影面上的投影及把侧投影面展平后的情形如图2所示,故正确选项为B(而不是A).图1图22.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这个圆锥,截得圆台上、下底面的面积之比为1∶16,截去的圆锥的母线长是3 cm ,则圆台的母线长为________ cm.解析:抓住轴截面,利用相似比,由底面积之比为1∶16,设半径分别为r,4r .设圆台的母线长为l ,截得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r 、4r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33+l =r4r,解得l =9.所以,圆台的母线长为9 cm. 答案:91.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方法 定底面 根据俯视图确定定棱及侧面 根据正视图确定几何体的侧棱与侧面特征,调整实线、虚线对应棱的位置定形状 确定几何体的形状 2.斜二测画法中的“三变”与“三不变”“三变”⎩⎪⎨⎪⎧坐标轴的夹角改变,与y 轴平行的线段的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图形改变.“三不变”⎩⎪⎨⎪⎧平行性不改变,与x ,z 轴平行的线段的长度不改变,相对位置不改变.3.按照斜二测画法得到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其面积与原图形的面积有以下关系 S 直观图=24S 原图形,S 原图形=22S 直观图. 4.转化与化归思想利用转化与化归思想解决棱台、圆台的有关问题由棱台和圆台的定义可知棱台和圆台是分别用平行于棱锥和圆锥的底面的平面截棱锥和圆锥后得到的,所以在解决棱台和圆台的相关问题时,常“还台为锥”,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练一练]1.如图是两个全等的正三角形,给定下列三个命题:①存在四棱锥,其正视图、侧视图如图;②存在三棱锥,其正视图、侧视图如图;③存在圆锥,其正视图、侧视图如图.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3B .2C .1D .0解析:选A 对于①,存在斜高与底边长相等的正四棱锥,其正视图与侧视图是全等的正三角形.对于②,存在如图所示的三棱锥S -ABC ,底面为等腰三角形,其底边AB 的中点为D ,BC 的中点为E ,侧面SAB 上的斜高为SD ,且CB =AB =SD =SE ,顶点S 在底面上的射影为AC 的中点,则此三棱锥的正视图与侧视图是全等的正三角形.对于③,存在底面直径与母线长相等的圆锥,其正视图与侧视图是全等的正三角形.所以选A.2.已知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2,那么△ABC 的直观图△A ′B ′C ′的面积为________. 解析:如图,图①、图②所示的分别是实际图形和直观图. 从图②可知,A ′B ′=AB =2,O ′C ′=12OC =32,C ′D ′=O ′C ′sin 45°=32×22=64.所以S △A ′B ′C ′=12A ′B ′·C ′D ′=12×2×64=64.答案:64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用任意一个平面截一个几何体,各个截面都是圆面,则这个几何体一定是( ) A .圆柱 B .圆锥C .球体D .圆柱、圆锥、球体的组合体解析:选C 截面是任意的且都是圆面,则该几何体为球体选C.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各个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三棱锥B .以三角形的一条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绕旋转轴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C .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多边形的边长都相等,则该棱锥可能是六棱锥D .圆锥的顶点与底面圆周上的任意一点的连线都是母线解析:选D A错误,如图1是由两个相同的三棱锥叠放在一起构成的几何体,它的各个面都是三角形,但它不是三棱锥;B错误,如图2,若△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或△ABC是直角三角形但旋转轴不是直角边,所得的几何体都不是圆锥;C错误,若该棱锥是六棱锥,由题设知,它是正六棱锥.易证正六棱锥的侧棱长必大于底面边长,这与题设矛盾.图1图23.设有以下四个命题:①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是平行六面体;②底面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是长方体;③直四棱柱是直平行六面体;④棱台的相对侧棱延长后必交于一点.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命题①符合平行六面体的定义,故命题①是正确的;底面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的侧棱可能与底面不垂直,故命题②是错误的;因为直四棱柱的底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命题③是错误的;命题④由棱台的定义知是正确的.答案:①④[类题通法]解决此类题目需准确理解定义,把握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并学会通过反例对概念进行辨析,即要说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设法举出反例否定即可.几何体的三视图[典例](2013·四川高考)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解析]由于俯视图是两个圆,所以排除A,B,C,故选D.[答案] D[类题通法]根据几何体画三视图,要严格按以下几点执行(1)三视图的安排位置,正视图、侧视图分别放在左右两边,俯视图在正视图的下边.(2)注意实虚线的区别.[针对训练]1.(2014·山西模拟)如图,水平放置的三棱柱的侧棱长和底边长均为2,且侧棱AA1⊥平面A1B1C1,正视图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该三棱柱的侧视图的面积为()A.4 B.2 3C.2 2 D. 3解析:选B依题意得,该几何体的侧视图是边长分别为2和3的矩形,因此其侧视图的面积为23,选B.2.(2014·吉林质检)已知某组合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相同,如图所示,其中AB=AC,四边形BCDE为矩形,则该组合体的俯视图可以是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图的序号都填上).解析:直观图如图1的几何体(上部是一个正四棱锥,下部是一个正四棱柱)的俯视图为①;直观图如图2的几何体(上部是一个正四棱锥,下部是一个圆柱)的俯视图为②;直观图如图3的几何体(上部是一个圆锥,下部是一个圆柱)的俯视图为③;直观图如图4的几何体(上部是一个圆锥,下部是一个正四棱柱)的俯视图为④.答案:①②③④几何体的直观图[典例]如图所示,△A′B′C′是△ABC的直观图,且△A′B′C′是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求△ABC 的面积.[解] 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xOy ″,△A ′B ′C ′的顶点C ′在y ″轴上,边A ′B ′在x 轴上,把y ″轴绕原点逆时针旋转45°得y 轴,在y 轴上取点C 使OC =2OC ′,A ,B 点即为A ′,B ′点,长度不变.已知A ′B ′=A ′C ′=a ,在△OA ′C ′中, 由正弦定理得OC ′sin ∠OA ′C ′=A ′C ′sin 45°,所以OC ′=sin 120°sin 45°a =62a ,所以原三角形ABC 的高OC =6a , 所以S △ABC =12×a ×6a =62a2.本例若改为“已知△ABC 是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求其直观图△A ′B ′C ′的面积”应如何求?解:由斜二测画法规则可知,直观图△A ′B ′C ′一底边上的高为32a ×12×22=68a ∴S △A ′B ′C ′=12×a ×68a =616a 2.[类题通法]对于几何体的直观图,除掌握斜二测画法外,记住原图形面积S 与直观图面积S ′之间的关系S ′=24S ,能更快捷地进行相关问题的计算. [针对训练]等腰梯形ABCD ,上底CD =1,腰AD =CB =2,下底AB =3,以下底所在直线为x 轴,则由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A ′B ′C ′D ′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OE = (2)2-1=1,∴O ′E ′=12,E ′F=24, ∴直观图A ′B ′C ′D ′的面积为S ′=12×(1+3)×24=22.答案:22第二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图及侧面积公式1.求组合体的表面积时:组合体的衔接部分的面积问题易出错.2.由三视图计算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由于几何体的还原不准确及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认识不准易导致失误.3.易混侧面积与表面积的概念.[试一试]1.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 .(13+2)π(cm 2)B .4+(13+2)π(cm 2)C .6+(13+2)π(cm 2)D .8+(13+2)π(cm 2)解析:选C 由三视图可知原几何体是一个半圆锥,其表面积S =12×π×22+12×π×2×13+12×4×3=6+(13+2)π(cm 2).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是一个正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33B .1 C.233D. 3解析:选A 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高为3的三棱锥,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V =13×⎝⎛⎭⎫12×2×1×3=33. 3.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由一个正四棱柱和一个棱台组成,其表面积S =3×4×2+2×2×2+4×22×2+4×6+12×(2+6)×2×2=72+16 2.答案:72+16 21.求空间几何体体积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直接根据相关的体积公式计算.(2)等积法:根据体积计算公式,通过转换空间几何体的底面和高使得体积计算更容易,或是求出一些体积比等.(3)割补法:把不能直接计算体积的空间几何体进行适当的分割或补形,转化为可计算体积的几何体.2.几个与球有关的切、接常用结论 (1)正方体的棱长为a ,球的半径为R , ①正方体的外接球,则2R =3a ; ②正方体的内切球,则2R =a ; ③球与正方体的各棱相切,则2R =2a .(2)长方体的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分别为a ,b ,c ,外接球的半径为R ,则2R =a 2+b 2+c 2. (3)正四面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的半径之比为3∶1. 3.旋转体侧面积问题中的转化思想计算旋转体的侧面积时,一般采用转化的方法来进行,即将侧面展开化为平面图形,“化曲为直”来解决,因此要熟悉常见旋转体的侧面展开图的形状及平面图形面积的求法.[练一练]1.(2014·皖南八校联考)已知某几何体的侧视图与其正视图相同,相关的尺寸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A .8πB .7πC .2πD.7π4解析:选D 依题意该几何体为一空心圆柱,故其体积V =π⎣⎡⎦⎤22-⎝⎛⎭⎫322×1=7π4.2.(2013·福建高考)已知某一多面体内接于球构成一个简单组合体,如果该组合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均如图所示,且图中的四边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该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解析:依题意得,该几何体是球的一个内接正方体,且该正方体的棱长为2.设该球的直径为2R ,则2R =22+22+22=23,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4πR 2=4π(3)2=12π.答案:12π几何体的表面积1.(201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180B.200C.220 D.240解析:选D由三视图可知,此几何体是一个横放的直四棱柱,底面梯形的面积为(2+8)×42=20,侧面面积为2×10+2×5×10+8×10=200,故四棱柱的表面积为2×20+200=240.2.(2013·陕西高考改编)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其表面积为________.解析:此几何体是一个半球,所以表面积为球的表面积的一半加上底面的面积,球半径为1,故所求表面积为S=2π+π=3π.答案:3π3.(2014·江西八校联考)若一个圆台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则其表面积等于________.解析:由图知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r=1、r′=2,母线长为l=5,则圆台表面积为π(r+r′)l+π(r2+r′2)=5π+35π.答案:5π+35π[类题通法]以三视图为载体的几何体的表面积问题的求法(1)恰当分析给出的三视图.(2)找准几何体中各元素间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3)注意组合体的表面积问题中重合部分的处理.几何体的体积B1C1的所有棱长均为1,且[典例](1)如图所示,已知三棱柱ABC-AAA1⊥底面ABC,则三棱锥B1 -ABC1的体积为()A.312 B.34 C.612D.64(2)(2013·新课标Ⅰ)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6+8πB .8+8πC .16+16πD .8+16π[解析] (1)三棱锥B 1 -ABC 1的体积等于三棱锥A -B 1BC 1的体积,三棱锥A -B 1BC 1的高为32,底面积为12,故其体积为13×12×32=312. (2)根据三视图可以判断该几何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其中上面部分为长方体,下面部分为半个圆柱,所以组合体的体积为2×2×4+12π×22×4=16+8π.[答案] (1)A (2)A [类题通法]求解几何体体积的策略及注意问题(1)与三视图有关的体积问题关键是准确还原几何体及弄清几何体中的数量关系. (2)计算柱、锥、台的体积关键是根据条件找出相应的底面积和高.(3)注意求体积的一些特殊方法:分割法、补体法、转化法等,它们是解决一些不规则几何体体积计算常用的方法,应熟练掌握.(4)注意组合体的组成形式及各部分几何体的特征. [针对训练](2014·绍兴模拟)已知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后所得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解析:根据三视图,我们先画出其几何直观图,几何体由正方体切割而成,即正方体截去一个棱台.如图1所示,把棱台补成锥体如图2,V 棱台=2×2×12×4×13-1×1×12×2×13=73,故所求几何体的体积V =23-73=173.答案:173与球有关的切、接问题角度一 直三棱柱的外接球1.(2013·辽宁高考)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6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若AB =3,AC =4,AB ⊥AC ,AA 1=12,则球O 的半径为( )A.3172B .210 C.132D .310解析:选C 如图,由球心作平面ABC 的垂线,则垂足为BC 的中点M .又AM =12BC =52,OM =12AA 1=6,所以球O 的半径R =OA =⎝⎛⎭⎫522+62=132.角度二 正方体的外接球2.(2013·合肥模拟)一个正方体削去一个角所得到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图中三个四边形都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该几何体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__.解析:依题意可知,新的几何体的外接球也就是原正方体的外接球,要求的直径就是正方体的体对角线;∴2R =23(R 为球的半径),∴R =3,∴球的体积V =43πR 3=43π.答案:43π角度三 正四面体的内切球3.(2014·长春模拟)若一个正四面体的表面积为S 1,其内切球的表面积为S 2,则S 1S 2=________.解析:设正四面体棱长为a ,则正四面体表面积为S 1=4·34·a 2=3a 2,其内切球半径为正四面体高的14,即r =14·63a =612a ,因此内切球表面积为S 2=4πr 2=πa 26,则S 1S 2=3a 2π6a 2=63π. 答案:63π角度四 四棱锥的外接球4.四棱锥P -ABCD 的五个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该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E ,F 分别是棱AB ,CD 的中点,直线EF 被球面所截得的线段长为22,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 .9πB .3πC .22πD .12π解析:选D 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可看作由正方体截得,则正方体外接球的直径即为PC .由直线EF 被球面所截得的线段长为22,可知正方形ABCD 对角线AC 的长为22,可得a =2,在△P AC 中PC = 22+(22)2=23,球的半径R = 3,∴S 表=4πR 2=4π×(3)2=12π. 角度五 正三棱柱的内切球5.(2013·南昌模拟)点P 是底边长为23,高为2的正三棱柱表面上的动点,MN 是该棱柱内切球的一条直径,则PM ·PN 的取值范围是( )A .[0,2]B .[0,3]C .[0,4]D .[-2,2]解析:选C 由题意知内切球的半径为1,设球心为O ,则PM ·PN=(PO +OM )·(PO +ON )=PO 2+PO ·(OM +ON )+OM ·ON =|PO |2-1,且1≤|OP |≤5,∴PM ·PN∈[0,4]. [类题通法]解决与球有关的切、接问题的方法(1)一般要过球心及多面体中的特殊点或过线作截面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从而寻找几何体各元素之间的关系.(2)若球面上四点P ,A ,B ,C 中P A ,PB ,PC 两两垂直或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可构造长方体或正方体确定直径解决外接问题.第三节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四个公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作用:可用来证明点、直线在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作用:①可用来确定一个平面;②证明点线共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作用:①可用来确定两个平面的交线;②判断或证明多点共线;③判断或证明多线共点.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2.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 (1)位置关系的分类:⎩⎨⎧共面直线⎩⎪⎨⎪⎧平行相交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①定义:设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中任一点O 作直线a ′∥a ,b ′∥b ,把a ′与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 与b 所成的角(或夹角).②范围:⎝⎛⎦⎤0,π2. (3)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3.空间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异面直线易误解为“分别在两个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为异面直线”,实质上两异面直线不能确定任何一个平面,因此异面直线既不平行,也不相交.2.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在判断时最易忽视“线在面内”. [试一试]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α,b⊂β,则a与b是异面直线B.若a与b异面,b与c异面,则a与c异面C.若a,b不同在平面α内,则a与b异面D.若a,b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则a与b异面解析:选D由异面直线的定义可知选D.2.若直线a⊥b,且直线a∥平面α,则直线b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A.b⊂αB.b∥αC.b⊂α或b∥αD.b与α相交或b⊂α或b∥α解析:选D b与α相交或b⊂α或b∥α都可以.1.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方法(1)平移法:即选点平移其中一条或两条直线使其转化为平面角问题,这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2)补形法:即采用补形法作出平面角.2.证明共面问题的两种途径(1)首先由条件中的部分线(或点)确定一个平面,再证其他线(或点)在此平面内;(2)将所有条件分为两部分,然后分别确定平面,再证明这两个平面重合.3.证明共线问题的两种途径(1)先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再证其他点都在这条直线上;(2)直接证明这些点都在同一条特定直线上.4.证明共点问题的常用方法先证其中两条直线交于一点,再证其他直线经过该点.[练一练]1.如图是正方体或四面体,P,Q,R,S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则这四个点不共面的一个图是()解析:选D A,B,C图中四点一定共面,D中四点不共面.2.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AB,E为AA1中点,则异面直线BE与CD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解析:如图连接BA.∵BA 1∥CD 1, ∴∠A 1BE 为所求. 在△A 1BE 中, 设AB =1,则AA 1=2, ∴A 1B =5,A 1E =1,BE = 2. ∴cos ∠A 1BE =31010.答案:31010平面的基本性质及应用1... ) A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B .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C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D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那么他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解析:选A 选项A 是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是由公理推证出来的,而公理是不需要证明的.2.下列命题:①经过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②梯形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③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最多可以确定三个平面; ④如果两个平面有三个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重合.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D .3解析:选C 对于①,未强调三点不共线,故①错误;②正确;对于③,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如空间直角坐标系,能确定三个平面,故③正确;对于④,未强调三点共线,则两平面也可能相交,故④错误.3.(2013·南京模拟)如图,已知:E ,F ,G ,H 分别是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AB ,BC ,CC 1,C 1D 1的中点,证明:EF ,HG ,DC 三线共点.证明:连接C 1B ,HE ,GF ,如图所示.由题意知HC 1綊EB ,∴四边形HC 1BE 是平行四边形, ∴HE ∥C 1B .又C 1G =GC ,CF =BF , 故GF 綊12C 1B ,∴GF ∥HE ,且GF ≠HE ,∴HG 与EF 相交,设交点为K ,则K ∈HG . 又HG ⊂平面D 1C 1CD , ∴K ∈平面D 1C 1CD .∵K ∈EF ,EF ⊂平面ABCD , ∴K ∈平面ABCD .∵平面D 1C 1CD ∩平面ABCD =DC , ∴K ∈DC ,∴EF ,HG ,DC 三线共点. [类题通法]1.证明共点问题的关键是先确定点后,再证明此点在第三条直线上,这个第三条直线应为前两条直线所在平面的交线,可以利用公理3证明.2.证明过程中要注意符号语言表达准确,公理成立的条件要完善.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典例] (1)(2013·江西省七校联考)已知直线a 和平面α,β,α∩β=l ,a ⊄α,a ⊄β,且a 在α,β内的射影分别为直线b 和c ,则直线b 和c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或平行B .相交或异面C .平行或异面D .相交、平行或异面[解析] 依据题意,b ,c 分别为a 在α,β内的射影,可判断b ,c 相交、平行或异面均可.[答案] D(2)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E,H分别是边AB,AD的中点,F,G分别是边BC,CD 的中点.①求证:BC与AD是异面直线;②求证:EG与FH相交.[证明]①假设BC与AD共面,不妨设它们所共平面为α,则B,C,A,D∈α.所以四边形ABCD为平面图形,这与四边形ABCD为空间四边形相矛盾.所以BC与AD 是异面直线.②如图,连接AC,BD,则EF∥AC,HG∥AC,因此EF∥HG;同理EH∥FG,则EFGH为平行四边形.又EG,FH是▱EFGH的对角线,所以EG与HF相交.[类题通法]1.异面直线的判定常用的是反证法,先假设两条直线不是异面直线,即两条直线平行或相交,由假设的条件出发,经过严格的推理,导出矛盾,从而否定假设肯定两条直线异面.此法在异面直线的判定中经常用到.2.客观题中,也可用下述结论:过平面外一点和平面内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不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针对训练]若直线l不平行于平面α,且l⊄α,则()A.α内的所有直线与l异面B.α内不存在与l平行的直线C.α内存在唯一的直线与l平行D.α内的直线与l都相交解析:选B如图,设l∩α=A,α内直线若经过A点,则与直线l相交;若不经过点A,则与直线l异面.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典例](2013·福州模拟)如图在底面为正方形,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A 1=2AB ,则异面直线A 1B 与A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15 B.25 C.35D.45[解析] 连接BC 1,易证BC 1∥AD 1,则∠A 1BC 1即为异面直线A 1B 与AD 1所成的角.连接A 1C 1,设AB =1,则AA 1=2,A 1C 1=2,A 1B =BC 1=5,故cos ∠A 1BC 1=5+5-22×5×5=45. [答案] D在本例条件下,若点P 在平面A 1C 1内且不在对角线B 1D 1上,过点P 在平面A 1C 1内作一直线m ,使m 与直线BD 成α角,且α∈⎝⎛⎦⎤0,π2.这样的直线可作几条? 解:在平面A 1C 1内作m ,使m 与B 1D 1相交成α角.∵BD ∥B 1D 1,∴直线m 与BD 也成α角.即m 为所求.且m 与BD 是异面直线,当α=π2时,m 只有一条,当α≠π2时,这样的直线有两条.[类题通法]用平移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三步法(1)一作:即据定义作平行线,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二证:即证明作出的角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3)三求:解三角形,求出作出的角,如果求出的角是锐角或直角,则它就是要求的角,如果求出的角是钝角,则它的补角才是要求的角.[针对训练]如图所示,点A 是平面BCD 外一点,AD =BC =2,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且EF =2,则异面直线AD 和BC 所成的角为________.解析:如图,设G 是AC 的中点,连接EG ,FG .因为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故EG ∥BC 且EG =12BC =1,FG∥AD ,且FG =12AD =1.即∠EGF 为所求,又EF=2,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EGF =90°. 答案:90°第四节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中易忽视“线在面内”这一关键条件.2.面面平行的判定中易忽视“面内两条相交线”这一条件.3.如果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易误认为这两个平面平行,实质上也可以相交.[试一试]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一条直线如果和一个平面平行,它就和这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②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它就和这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无公共点;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和已知直线平行;④如果直线l和平面α平行,那么过平面α内一点和直线l平行的直线在α内.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解析:选D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知①④正确;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知②正确;③错误,因为经过一点可作一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而经过这条直线可作无数个平面.2.设l,m,n表示不同的直线,α,β,γ表示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l,且m⊥α,则l⊥α;②若m∥l,且m∥α,则l∥α;③若α∩β=l,β∩γ=m,γ∩α=n,则l∥m∥n;④若α∩β=m,β∩γ=l,γ∩α=n,且n∥β,则l∥m.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1 B.2C.3 D.4解析:选B易知①正确;②错误,l与α的具体关系不能确定;③错误,以墙角为例即可说明;④正确,可以以三棱柱为例说明.故选B.1.转化与化归思想——平行问题中的转化关系2.判断线面平行的两种常用方法面面平行判定的落脚点是线面平行,因此掌握线面平行的判定方法是必要的,判定线面平行的两种方法:(1)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即当两平面平行时,其中一平面内的任一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练一练]。

2015届高考数学(人教,理科)大一轮配套练透:第7章 立体几何 第7节2

2015届高考数学(人教,理科)大一轮配套练透:第7章 立体几何 第7节2

[课堂练通考点](2013·成都模拟)如图,在直三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的三棱柱)ABC-A 1B 1C 1中,AC =AA 1=2AB =2,∠BAC =90°,点D 是侧棱CC 1延长线上一点,EF 是平面ABD 与平面A 1B 1C 1的交线.(1)求证:EF ⊥A 1C ;(2)当平面DAB 与平面CA 1B 1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2626时,求DC 1的长.解:(1)证明:∵三棱柱ABC -A 1B 1C 1为直三棱柱,∴平面ABC ∥平面A 1B 1C 1. 又平面ABC ∩平面ABD =AB ,平面A 1B 1C 1∩平面ABD =EF , ∴EF ∥AB .∵三棱柱ABC -A 1B 1C 1为直三棱柱,且∠BAC =90°, ∴AB ⊥AA 1,AB ⊥AC .而AA 1∩AC =A ,∴AB ⊥平面ACC 1A 1. 又A 1C ⊂平面ACC 1A 1,∴AB ⊥A 1C . ∴EF ⊥A 1C .(2)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设C 1D =t (t >0).则B (1,0,0),C (0,2,0),D (0,2,2+t ),A 1(0,0,2),B 1(1,0,2). ∴11A B =(1,0,0),1A C =(0,2,-2).设平面CA 1B 1的法向量为n =(x 1,y 1,z 1).则⎩⎪⎨⎪⎧n ·11A B =0,n ·1A C =0,得⎩⎪⎨⎪⎧x 1=0,y 1-z 1=0,令z 1=1,则y 1=1,∴n =(0,1,1).同理,可求得平面DAB 的一个法向量m =⎝⎛⎭⎫0,1,-2t +2.由|cos 〈n ,m 〉|=1-2t +22×1+⎝⎛⎭⎫2t +22=2626,得t =1或t =-23(舍去).∴DC 1=1.[课下提升考能]第Ⅰ卷:夯基保分卷1.(2013·石家庄模拟)如图,已知三棱柱ABC -A1B 1C 1,侧面BCC 1B 1⊥底面ABC .(1)若M ,N 分别是AB ,A 1C 的中点,求证:MN ∥平面BCC 1B 1; (2)若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各棱长均为2,侧棱BB 1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为60°,问在线段A 1C 1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平面B 1CP ⊥平面ACC 1A 1?若存在,求C 1P 与P A 1的比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证明:连接AC 1,BC 1,则AC 1∩A 1C =N ,AN =NC 1, 因为AM =MB ,所以MN ∥BC 1. 又BC 1⊂平面BCC 1B 1, 所以MN ∥平面BCC 1B 1.(2)作B 1O ⊥BC 于O 点,连接AO , 因为平面BCC 1B 1⊥底面ABC , 所以B 1O ⊥平面ABC ,以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3,0),B (-1,0,0),C (1,0,0),B 1(0,0,3).由1AA =1CC =1BB ,可求出A 1(1,3,3),C 1(2,0,3), 设点P (x ,y ,z ),11A C =λ1A P . 则P ⎝⎛⎭⎫1λ+1,3-3λ,3,CP =⎝⎛⎭⎫1,3-3,3,1CB =(-1,0,3).设平面B 1CP 的法向量为n 1=(x 1,y 1,z 1),由⎩⎪⎨⎪⎧n 1·CP =0n 1·1CB =0,令z 1=1,解得n 1=⎝ ⎛⎭⎪⎫3,1+λ1-λ,1. 同理可求出平面ACC 1A 1的法向量n 2=(3,1,-1).由平面B 1CP ⊥平面ACC 1A 1,得n 1·n 2=0,即3+1+λ1-λ-1=0,解得λ=3,所以A 1C 1=3A 1P ,从而C 1P ∶P A 1=2.2.(2014·浙江联考)如图,AB 为圆O 的直径,点E ,F 在圆O 上,AB∥EF ,矩形ABCD 所在的平面与圆O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已知AB =2,EF =1.(1)求证:平面DAF ⊥平面CBF ; (2)求直线AB 与平面CBF 所成角的大小;(3)当AD 的长为何值时,平面DFC 与平面FCB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为60°? 解:(1)证明:∵平面ABCD ⊥平面ABEF ,CB ⊥AB ,平面ABCD ∩平面ABEF =AB , ∴CB ⊥平面ABEF ,∵AF ⊂平面ABEF ,∴AF ⊥CB ,又AB 为圆O 的直径,∴AF ⊥BF ,又BF ∩CB =B , ∴AF ⊥平面CBF .∵AF ⊂平面ADF ,∴平面DAF ⊥平面CBF . (2)由(1)知AF ⊥平面CBF , ∴FB 为AB 在平面CBF 内的射影,因此,∠ABF 为直线AB 与平面CBF 所成的角. ∵AB ∥EF ,∴四边形ABEF 为等腰梯形, 过点F 作FH ⊥AB ,交AB 于H .已知AB =2,EF =1,则AH =AB -EF 2=12.在Rt △AFB 中,根据射影定理得AF 2=AH ·AB ,∴AF =1, sin ∠ABF =AF AB =12,∴∠ABF =30°.∴直线AB 与平面CBF 所成角的大小为30°.(3)设EF 中点为G ,以O 为坐标原点,OA ,OG ,AD 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设AD =t (t >0),则点D 的坐标为(1,0,t ),C (-1,0,t ),又A (1,0,0),B (-1,0,0),F ⎝⎛⎭⎫12,32,0, ∴CD =(2,0,0),FD =⎝⎛⎭⎫12,-32,t ,设平面DCF 的法向量为n 1=(x ,y ,z ),则n 1·CD =0,n 1·FD =0. 即⎩⎪⎨⎪⎧2x =0x 2-32y +tz =0,令z =3,解得x =0,y =2t , ∴n 1=(0,2t ,3).由(1)可知AF ⊥平面CFB ,取平面CBF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AF =⎝⎛⎭⎫-12,32,0,依题意,n 1与n 2的夹角为60°.∴cos 60°=n 1·n 2|n 1|·|n 2|,即12=3t 4t 2+3·1,解得t =64.因此,当AD 的长为64时,平面DFC 与平面FCB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为60°. 3.(2014·福州质检)如图,矩形ABCD 和梯形BEFC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BE ∥CF ,BC ⊥CF ,AD =3,EF =2,BE =3,CF =4.(1)求证:EF ⊥平面DCE ;(2)当AB 的长为何值时,二面角A -EF -C 的大小为60°. 解:(1)证明:在△BCE 中,BC ⊥BE ,BC =AD =3, BE =3,∴EC =23,在△FCE 中,CF 2=EF 2+CE 2,∴EF ⊥CE . 由已知条件知,DC ⊥平面EFCB ,∴DC ⊥EF , 又DC 与EC 相交于C ,∴EF ⊥平面DCE .(2)如图,以点C 为坐标原点,以CB ,CF 和CD 分别作为x 轴,y 轴和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 -xyz .设AB =a (a >0),则C (0,0,0),A (3,0,a ), B (3,0,0),E (3,3,0),F (0,4,0), 从而EF =(-3,1,0),AE =(0,3,-a ). 设平面AE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由EF ·n =0,AE ·n =0,得⎩⎨⎧-3x +y =0,3y -az =0,取x =1,则y =3,z =33a ,即n =⎝⎛⎭⎫1,3,33a .不妨设平面EFCB 的法向量为BA =(0,0,a ), 由条件得|cos 〈n ,BA 〉|=⎪⎪⎪⎪⎪⎪n ·BA |n ||BA |=334a 2+27=12, 解得a =92.所以当AB =92时,二面角A -EF -C 的大小为60°.第Ⅱ卷:提能增分卷1.(2013·荆州模拟)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 中,AB =35,AD =6,BD 是对角线,过点A 作AE ⊥BD ,垂足为O ,交CD 于E ,以AE 为折痕将△ADE 向上折起,使点D 到点P 的位置,且PB =41.(1)求证:PO ⊥平面ABCE ; (2)求二面角E -AP -B 的余弦值.解:(1)证明:由已知得AB =35,AD =6,∴BD =9. 在矩形ABCD 中,∵AE ⊥BD ,∴Rt △AOD ∽Rt △BAD , ∴DO AD =ADBD,∴DO =4,∴BO =5. 在△POB 中,PB =41,PO =4,BO =5, ∴PO 2+BO 2=PB 2,∴PO ⊥OB .又PO ⊥AE ,AE ∩OB =O ,∴PO ⊥平面ABCE . (2)∵BO =5,∴AO =AB 2-OB 2=2 5.以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P (0,0,4),A (25,0,0),B (0,5,0).PA =(25,0,-4),PB =(0,5,-4),设n 1=(x ,y ,z )为平面APB 的法向量.则⎩⎨⎧n 1·PA =0,n 1·PB =0,即⎩⎨⎧25x -4z =0,5y -4z =0.取x =25得n 1=(25,4,5),又n 2=(0,1,0)为平面AEP 的一个法向量, ∴cos 〈n 1,n 2〉=n 1·n 2|n 1|·|n 2|=461×1=46161, 故二面角E -AP -B 的余弦值为46161.2.(2014·武汉模拟)如图,在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侧棱SA ⊥底面ABCD ,AB 垂直于AD 和BC ,SA =AB =BC =2,AD =1.M 是棱SB 的中点.(1)求证:AM ∥平面SCD ;(2)求平面SCD 与平面SAB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3)设点N 是直线CD 上的动点,MN 与平面SAB 所成的角为θ,求sin θ的最大值.解:(1)证明:以点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B (0,2,0),C (2,2,0),D (1,0,0),S (0,0,2),M (0,1,1). 则AM =(0,1,1),SD =(1,0,-2),CD =(-1,-2,0). 设平面SCD 的法向量是n =(x ,y ,z ),则⎩⎨⎧SD ·n =0, CD ·n =0,即⎩⎪⎨⎪⎧x -2z =0,-x -2y =0.令z =1,则x =2,y =-1,于是n =(2,-1,1). ∵AM ·n =0,∴AM ⊥n .又AM ⊄平面SCD , ∴AM ∥平面SCD .(2)易知平面SAB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1,0,0).设平面SCD 与平面SAB 所成的二面角为φ,则|cos φ|=⎪⎪⎪⎪n 1·n |n 1|·|n|=⎪⎪⎪⎪⎪⎪(1,0,0)·(2,-1,1)1·6=⎪⎪⎪⎪21·6=63,即cos φ=63. ∴平面SCD 与平面SAB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63. (3)设N (x,2x -2,0)(x ∈[1,2]),则MN =(x,2x -3,-1). 又平面SAB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1,0,0), ∴sin θ=⎪⎪⎪⎪⎪⎪(x ,2x -3,-1)·(1,0,0)x 2+(2x -3)2+(-1)2·1 =⎪⎪⎪⎪⎪⎪x 5x 2-12x +10=⎪⎪⎪⎪⎪⎪⎪⎪15-12·1x +10·1x 2 =110⎝⎛⎭⎫1x 2-12⎝⎛⎭⎫1x +5=110⎝⎛⎭⎫1x -352+75.当1x =35,即x =53时,(sin θ)max =357. 3.(2014·北京西城二模)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与等腰直角三角形ABE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B ∥CD ,AB ⊥BC ,AB =2CD =2BC ,EA ⊥EB .(1)求证:AB ⊥DE ;(2)求直线EC 与平面ABE 所成角的正弦值;(3)线段EA 上是否存在点F ,使EC ∥平面FBD ?若存在,求出EFEA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证明:取AB 的中点O ,连接EO ,DO .因为EB =EA ,所以EO ⊥AB . 因为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 AB =2CD =2BC ,AB ⊥BC ,所以四边形OBCD 为正方形,所以AB ⊥OD . 因为EO ∩DO =0.所以AB ⊥平面EOD ,所以AB ⊥ED .(2)因为平面ABE ⊥平面ABCD ,且EO ⊥AB , 所以EO ⊥平面ABCD ,所以EO ⊥OD .由OB ,OD ,OE 两两垂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因为三角形EA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OA =OB =OD =OE ,设OB =1, 所以O (0,0,0),A (-1,0,0),B (1,0,0),C (1,1,0), D (0,1,0),E (0,0,1).所以EC =(1,1,-1), 平面ABE 的一个法向量为OD (0,1,0). 设直线EC 与平面ABE 所成的角为θ,所以sin θ=|cos 〈EC ,OD 〉|=|EC ·OD ||EC ||OD |=33,即直线EC 与平面ABE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3. (3)存在点F ,且EF EA =13时,有EC ∥平面FBD .证明如下:由EF =13EA =⎝⎛⎭⎫-13,0,-13, F ⎝⎛⎭⎫-13,0,23,所以FB =⎝⎛⎭⎫43,0,-23,BD =(-1,1,0). 设平面FBD 的法向量为v =(a ,b ,c ), 则有⎩⎨⎧v ·BD =0,v ·FB =0,所以⎩⎪⎨⎪⎧-a +b =0,43a -23c =0,取a =1,得v =(1,1,2).因为EC ·v =(1,1,-1)·(1,1,2)=0, 且EC ⊄平面FBD ,所以EC ∥平面FBD , 即点F 满足EF EA =13时,有EC ∥平面FBD .。

安徽省2015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7.2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课后自测 理

安徽省2015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7.2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课后自测 理

7.2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课后自测 理(见学生用书第313页)A 组 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2013·广东高考)某四棱台的三视图如图7-2-8所示,则该四棱台的体积是( )图7-2-8A .4 B.143 C.163D .6【解析】 由三视图可还原出四棱台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其上底和下底都是正方形,边长分别是1和2,与底面垂直的棱为棱台的高,长度为2,故其体积为V =13×(12+1×4+22)×2=143,选B. 【答案】 B图7-2-92.如图7-2-9所示,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所有棱长均为1,且AA 1⊥底面ABC ,则三棱锥B 1—ABC 1的体积为( )A.312 B.34 C.612 D.64【解析】 在△ABC 中,BC 边长的高为32,即棱锥A —BB 1C 1上的高为32,又S △BB 1C 1=12, ∴VB 1—ABC 1=VA —BB 1C 1=13×32×12=312.【答案】 A3.(2013·合肥高三第二次质检)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其中正视图中的圆弧是半圆)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图7-2-10A .92+14π B.82+14π C .92+24π D.82+24π【解析】 观察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长方体与一个半圆柱的组合体,根据所标注的尺寸可以计算出表面积为(4×5+4×5+4×4)×2-4×5+π·22+π·2·5=92+14π.【答案】 A4.(2013·广东高考)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7-2-11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 )图7-2-11A.16B.13C.23D .1【解析】 如图,三棱锥的底面是一个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条侧棱和底面垂直,且其长度为2,故三棱锥的高为2,故其体积V =13×12×1×1×2=13,故选B.【答案】 B图7-2-125.(2013·课标全国卷Ⅰ)如图7-2-12,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 cm ,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 cm ,如果不计容器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A.500π3 cm 3B.866π3 cm 3C.1 372π3 cm 3 D.2 048π3cm 3【解析】 如图,作出球的一个截面,则MC =8-6=2(cm),BM =12AB =12×8=4(cm).设球的半径为R cm ,则R 2=OM 2+MB 2=(R -2)2+42, ∴R =5,∴V 球=43π×53=5003π(cm 3).【答案】 A 二、填空题6.(2013·北京模拟)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7-2-13所示,该四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_.图7-2-13【解析】 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四棱锥,其底面边长为3,且该四棱锥的高是1,故其体积为V =13×9×1=3.【答案】 37.(2013·课标全国卷Ⅱ)已知正四棱锥O —ABCD 的体积为322,底面边长为3,则以O为球心,OA 为半径的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解析】 V 四棱锥O —ABCD =13×3×3h =322,得h =322,∴OA 2=h 2+⎝ ⎛⎭⎪⎫AC 22=184+64=6.∴S 球=4πOA 2=24π. 【答案】 24π8.(2012·辽宁高考)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7-2-14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图7-2-14【解析】 根据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挖去一个圆柱,所以S =2×(4+3+12)+2π-2π=38.【答案】 38 三、解答题9.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相关数据如图7-2-15所示,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图7-2-15【解】 这个几何体是一个圆台被轴截面割出来的一半.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圆台的上底面半径为1,下底面半径为2,高为3,母线长为2,几何体的表面积是两个半圆的面积、圆台侧面积的一半和轴截面的面积之和,故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S =12π×12+12π×22+12π×(1+2)×2+12×(2+4)×3=11π2+3 3.10.若一个底面边长为62,侧棱长为6的正六棱柱的所有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求该球的体积和表面积.【解】 在底面正六边形ABCDEF 中,连接BE 、AD 交于O ,连接BE 1,则BE =2OE =2DE , ∴BE =6, 在Rt △BEE 1中, BE 1=BE 2+E 1E 2=23, ∴2R =23,则R =3,∴球的体积V 球=43πR 3=43π,球的表面积S 球=4πR 2=12π.B 组 能力提升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7-2-16所示,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图7-2-16A .8 B.83 C .4 D.43【解析】 将三视图还原,直观图如图所示,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底面为正方形(对角线长为2),高为2的四棱锥,其体积V =13S 正方形ABCD ×PA=13×12×2×2×2=43.【答案】 D2.(2012·江苏高考)如图7-2-17,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AD =3 cm ,AA 1=2 cm ,则四棱锥A -BB 1D 1D 的体积为________cm 3.图7-2-17【解析】 连接AC 交BD 于O ,在长方体中, ∵AB =AD =3, ∴BD =32且AC ⊥BD. 又∵BB 1⊥底面ABCD , ∴BB 1⊥AC. 又DB∩BB 1=B , ∴AC ⊥平面BB 1D 1D ,∴AO 为四棱锥A -BB 1D 1D 的高且AO =12BD =322.∵S 矩形BB 1D 1D =BD×BB 1=32×2=62, ∴VA -BB 1D 1D =13S 矩形BB 1D 1D·AO=13×62×322=6(cm 3). 【答案】 63.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7-2-18所示(单位:cm).图7-2-18(1)画出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不要求写画法); (2)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解】 (1)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2)这个几何体可看成是正方体AC 1及直三棱柱B 1C 1Q —A 1D 1P 的组合体. 由PA 1=PD 1=2,A 1D 1=AD =2,可得PA 1⊥PD 1. 故所求几何体的表面积S =5×22+2×2×2+2×12×(2)2=(22+42)(cm 2),所求几何体的体积V =23+12×(2)2×2=10(cm 3).。

2015届高考数学(文)(新课标)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四第10讲 空间几何体

2015届高考数学(文)(新课标)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四第10讲 空间几何体
则: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x轴和y轴,两轴相交于点 O,画直观图时,把它们画成对应的x′轴与y′轴,两轴相交于 点O′,且使∠x′O′y′=45°或135°.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 线段,在直观图中仍然平行于x′轴,且其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仍然平行于y′轴,且其长度变为原来 的一半.
∴VE-ABCD=13·OE·SABCD=13×
3×16=163
3 .
【点评】求几何体的体积问题,可以多 角度、全方位地考虑问题,常采用的方法有 “换底法”、“分割法”、“补体法”等, 尤其是应高度重视“等积转化”的数学思想 方法.
3.球的表面积与体积
例3(1)正四棱锥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该棱锥的高为
4.旋转体的侧面积是指其侧面展开图的面积,因此, 要弄清侧面展开图的形状.对于多面体的表面积,只需具体 研究各面的性质,进而分别计算.
5.计算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 找出相应的底面面积和高;对于简单组合体的体积要通过 “割”与“补”化归为简单几何体体积的问题;对于三棱 锥,以其任意一个面作为底面,都可以表示其体积.
6.关于球的问题要注意球的半径、截面圆半径、球心 到截面圆的距离构成的直角三角形.
1.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例1 (1)若一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均为边长为1的正方 形,且其体积为12.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可以是( )
【解析】选C. π
若俯视图为A,则V=1;若俯视图为B,则V= 4 ;若俯 视图为C,则V=12;若俯视图为D,则V=π4 ,根据几何体的 体积为12,∴C正确.故选C.
C.21
D.18
【解析】选A.
如图,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截去
两个小三棱锥后余下的部分,其表面积S=6×4-

2015届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真题汇编模拟训练7-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其三视图和直观图》

2015届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真题汇编模拟训练7-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其三视图和直观图》

1. [2013·四川高考]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可以是( )A. 棱柱B. 棱台C. 圆柱D. 圆台解析:由正视图和侧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不可能是圆柱,排除选项C;又由俯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不可能是棱柱或棱台,排除选项A、B.故选D.答案:D2. [2013·宁波质检]如图,水平放置的三棱柱的侧棱长和底边长均为2,且侧棱AA1⊥平面A1B1C1,正视图是正方形,俯视图是正三角形,该三棱柱的侧视图面积为( )A. 2 3B. 3C. 2 2D. 4解析:由题意可知,该三棱柱的侧视图应为矩形,如图所示.在该矩形中,MM1=CC1=2,CM=C1M1=32·AB= 3.所以侧视图的面积为S=2 3.答案:A3. [2014·江门模拟]如图,矩形O′A′B′C′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其中O′A′=6 cm,O′C′=2 cm,则原图形是( )A. 正方形B. 矩形C. 菱形D. 一般的平行四边形解析:将直观图还原得▱OABC,则O′D′=2O′C′=22(cm),OD=2O′D′=42(cm),C′D′=O′C′=2(cm),∴CD=2(cm),OC =CD2+OD2=22+22=6(cm),OA=O′A′=6(cm)=OC,故原图形为菱形.答案:C4. [2014·吉林质检]已知某组合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相同,如图所示,其中AB=AC,四边形BCDE为矩形,则该组合体的俯视图可以是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图的序号都填上).解析:答案:①②③④5. [2014·苏州模拟]长和宽分别相等的两个矩形如图所示.给定下列四个命题:①存在三棱柱,其正视图、侧视图如图;②存在四棱柱,其俯视图与其中一个视图完全一样;③存在圆柱,其正视图、侧视图如图;④若矩形的长与宽分别是2和1,则该几何体的最大体积为4.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解析:对于①,将三棱柱正放时(三角形面为底面)能满足要求;②不正确,俯视图应该是正方形不是矩形;③正确,将圆柱正放(圆面为底面)满足要求;④正确,当该几何体是长方体时体积最大,最大体积为4.答案:①③④。

2015届高考数学文科一轮总复习资源包第8篇立体几何-第八篇

2015届高考数学文科一轮总复习资源包第8篇立体几何-第八篇

第1讲空间几何体及其表面积与体积知识梳理1.多面体的结构特征(1)棱柱:一般地,由一个平面多边形沿某一方向平移形成的空间几何体叫做棱柱;棱柱两个底面是全等多边形,且对应边互相平行,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2)棱锥:当棱柱的一个底面收缩为一个点时,得到的几何体叫做棱锥;棱锥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3)棱台: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一个平面所截后,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2.旋转体的结构特征(1)将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分别绕它的一边、一直角边、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分别叫做圆柱、圆锥、圆台;这条直线叫做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底面.不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这条边都叫做母线.(2)球:半圆绕着它的直径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叫做球面,球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球体,简称球.3.柱、锥、台和球的侧面积和体积面积体积圆柱S侧=2πrh V=Sh=πr2h圆锥S侧=πrlV=13Sh=13πr2h=13πr2l2-r2圆台S侧=π(r1+r2)l V=13(S上+S下+S上S下)h=13π(r21+r22+r1r2)h直棱柱S侧=Ch V=Sh正棱锥S侧=12Ch′V=13Sh续表正棱台S侧=12(C+C′)h′V=13(S上+S下+S上S下)h球S球面=4πR2V=43πR34.几何体的表面积(1)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就是各面面积之和.(2)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图分别是矩形、扇形、扇环形;它们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与底面面积之和.辨析感悟1.柱体、锥体、台体与球的面积(1)圆柱的一个底面积为S,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2πS.(×)(2)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a,a,a,其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3πa2.(×)2.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3)(教材练习改编)若一个球的体积为43π,则它的表面积为12π.(√)(4)在△ABC中,AB=2,BC=3,∠ABC=120°,使△ABC绕直线BC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9π.(×)3.柱体、锥体、台体的展开与折叠(5)将圆心角为2π3,面积为3π的扇形作为圆锥的侧面,则圆锥的表面积等于4π.(√)(6)(2014·青州模拟改编)将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折起,使BD=a,则三棱锥D-ABC的体积为312a3.(×)[感悟·提升]两点注意一是求几何体的体积,要注意分割与补形.将不规则的几何体通过分割或补形将其转化为规则的几何体求解.二是几何体展开、折叠问题,要抓住前后两个图形间的联系,找出其中的量的关系.考点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例1】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有两个侧面是矩形的棱柱是直棱柱②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棱锥是正棱锥③侧面都是矩形的直四棱柱是长方体④底面为正多边形,且有相邻两个侧面与底面垂直的棱柱是正棱柱其中不正确的命题为________.解析对于①,平行六面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也可能是矩形,故①错;对于②,对等腰三角形的腰是否为侧棱未作说明(如图),故②错;对于③,若底面不是矩形,则③错;④正确.答案①②③规律方法解决该类题目需准确理解几何体的定义,要真正把握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并且学会通过举反例对概念进行辨析,即要说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设法举出一个反例即可.【训练1】设有以下四个命题:①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是平行六面体;②底面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是长方体;③直四棱柱是直平行六面体;④棱台的相对侧棱延长后必交于一点.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命题①符合平行六面体的定义,故命题①是正确的.底面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的侧棱可能与底面不垂直,故命题②是错误的.因为直四棱柱的底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命题③是错误的.命题④由棱台的定义知是正确的. 答案 ①④考点二 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例2】 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半径为R 的圆的内接四边形,其中BD 是圆的直径,∠ABD =60°,∠BDC =45°, △ADP ∽△BAD . (1)求线段PD 的长;(2)若PC =11R ,求三棱锥P -ABC 的体积. 解 (1)∵BD 是圆的直径,∴∠BAD =90°, 又∵△ADP ∽△BAD ,∴AD BA =DP AD , ∠PDA =∠BAD =90°, DP =AD 2BA =(BD sin 60°)2BD sin 30°=4R 2×342R ×12=3R . ∴DP 的长为3R .(2)在Rt △BCD 中,BC =CD =BD cos 45°=2R , ∵PD 2+CD 2=9R 2+2R 2=11R 2=PC 2,∴PD ⊥CD , 又∠PDA =90°,AD ∩CD =D ,∴PD ⊥底面ABCD , 则S △ABC =12AB ·BC sin(60°+45°) =12R ·2R ⎝ ⎛⎭⎪⎫32×22+12×22=3+14R 2.所以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为V P -ABC =13·S △ABC ·PD =13·3+14R 2·3R =3+14R 3.规律方法 求几何体的体积问题,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考虑问题,常采用的方法有“换底法”、“分割法”、“补体法”等,尤其是“等积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应高度重视.【训练2】 (2014·苏州模拟)一个正三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是3 cm 和6 cm ,高是32 cm.(1)求三棱台的斜高;(2)求三棱台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解(1)设O 1、O 分别为正三棱台ABC -A 1B 1C 1的上、下底面正三角形的中心,如图所示,则O 1O =32,过O 1作O 1D 1⊥B 1C 1,OD ⊥BC ,则D 1D 为三棱台的斜高;过D 1作D 1E ⊥AD 于E ,则D 1E =O 1O =32, 因O 1D 1=36×3=32,OD =36×6=3,则DE =OD -O 1D 1=3-32=32.在Rt △D 1DE 中, D 1D =D 1E 2+ED 2=⎝ ⎛⎭⎪⎫322+⎝ ⎛⎭⎪⎫322=3(cm). (2)设c 、c ′分别为上、下底的周长,h ′为斜高, S 侧=12(c +c ′)h ′=12(3×3+3×6)×3=2732(cm 2),S 表=S 侧+S 上+S 下=2732+34×32+34×62=9934(cm 2).故三棱台斜高为 3 cm ,侧面积为2732 cm 2,表面积为9934 cm 2.考点三 球与空间几何体的接、切问题【例3】 (1)(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已知正四棱锥O -ABCD 的体积为322,底面边长为3,则以O 为球心,OA 为半径的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2)(2013·辽宁卷改编)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6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若AB =3,AC =4,AB ⊥AC ,AA 1=12,则球O 的半径为________.审题路线 (1)根据正四棱锥的体积求高⇒求底面正方形的对角线长⇒由勾股定理求OA ⇒由球的表面积公式求解.(2)BC 为过底面ABC 的截面圆的直径⇒取BC 中点D ,则球心在BC 的垂直平分线上,再由对称性求解. 解析 (1)设正四棱锥的高为h , 则13×(3)2×h =322,解得h =322. 又底面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3= 6. 所以OA =⎝ ⎛⎭⎪⎫3222+⎝ ⎛⎭⎪⎫622= 6. 故球的表面积为S 球=4π×(6)2=24π.(2)因为在直三棱柱中AB =3,AC =4,AA 1=12,AB ⊥AC ,所以BC =5,且BC 为过底面ABC 的截面圆的直径,取BC 中点D ,则OD ⊥底面ABC ,则O 在侧面BCC 1B 1内,矩形BCC 1B 1的对角线长即为球的直径,所以2r =122+52=13,即r =132.答案 (1)24π (2)132规律方法 解决球与其他几何体的切、接问题,关键在于仔细观察、分析,弄清相关元素的关系和数量关系,选准最佳角度作出截面(要使这个截面尽可能多地包含球、几何体的各种元素以及体现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达到空间问题平面化的目的.【训练3】 (2012·辽宁卷)已知点P ,A ,B ,C ,D 是球O 表面上的点,P A ⊥平面ABCD ,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3的正方形.若P A =26,则△OAB 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根据球的内接四棱锥的性质求解.如图所示,线段PC就是球的直径,设球的半径为R,因为AB=BC=23,所以AC=2 6.又P A=26,所以PC2=P A2+AC2=24+24=48,所以PC=43,所以OA=OB=23,所以△AOB是正三角形,所以S=12×23×23×32=3 3.答案3 3考点四几何体的展开与折叠问题【例4】(1)如图所示,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ABCD中,AC与BD相交于O,剪去△AOB,将剩余部分沿OC,OD折叠,使OA,OB重合,则以A,B,C,D,O为顶点的四面体的体积为________.(2)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C为直角三角形,∠ACB=90°,AC=4,BC=CC1=3.P是BC1上一动点,沿棱柱表面使CP+P A1最小,则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 (1)折叠后的四面体如图所示.OA ,OC ,OD 两两相互垂直,且OA =OC =OD =22,体积V =13 S △OCD ·OA =13×12×(22)3=823.(2)由题意知,A 1P 在几何体内部,把面BB 1C 1C 沿BB 1展开与面AA 1B 1B 在一个平面上,如图所示,连接A 1C 即可. 则A 1、P 、C 三点共线时,CP +P A 1最小, ∵∠ACB =90°,AC =4,BC =C 1C =3,∴A 1B 1=AB =42+32=5,∴A 1C 1=5+3=8, ∴A 1C =82+32=73.故CP +P A 1的最小值为73. 答案 (1)823 (2)73规律方法 (1)有关折叠问题,一定要分清折叠前后两图形(折前的平面图形和折叠后的空间图形)各元素间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哪些变,哪些不变.(2)研究几何体表面上两点的最短距离问题,常选择恰当的母线或棱展开,转化为平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问题. 【训练4】 如图为一几何体的展开图,其中ABCD 是边长为6的正方形,SD =PD =6,CR =SC ,AQ =AP ,点S ,D ,A ,Q 共线,点P ,D ,C ,R 共线,沿图中虚线将它们折叠起来,使P ,Q ,R ,S 四点重合,则需要________个这样的几何体,可以拼成一个棱长为6的正方体.解析 由题意知,将该展开图沿虚线折叠起来以后,得到一个四棱锥P -ABCD (如图所示),其中PD ⊥平面ABCD ,因此该四棱锥的体积V =13×6×6×6=72,而棱长为6的正方体的体积V =6×6×6=216,故需要21672=3个这样的几何体,才能拼成一个棱长为6的正方体. 答案 31.对于基本概念和能用公式直接求出棱柱、棱锥、棱台与球的表面积的问题,要结合它们的结构特点与平面几何知识来解决.2.求三棱锥的体积时要注意三棱锥的每个面都可以作为底面,例如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一个侧面作为底面,另一条侧棱作为高来求体积.3.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和接点的位置,确定有关元素间的数量关系,并作出合适的截面图,如球内切于正方体,切点为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正方体的棱长等于球的直径;球外接于正方体,正方体的顶点均在球面上,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球的直径.方法优化5——特殊点在求解几何体的体积中的应用【典例】 (2012·山东卷)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E ,F 分别为线段AA 1,B 1C 上的点,则三棱锥D 1-EDF 的体积为________.[一般解法] 三棱锥D 1-EDF 的体积即为三棱锥F -DD 1E 的体积.因为E ,F 分别为AA 1,B 1C 上的点,所以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DD 1的面积为定值12,F 到平面AA 1D 1D 的距离为定值1,所以VF -DD 1E =13×12×1=16. [优美解法] E 点移到A 点,F 点移到C 点,则VD 1-EDF =VD 1-ADC =13×12×1×1×1=16. [答案] 16[反思感悟] (1)一般解法利用了转化思想,把三棱锥D 1-EDF 的体积转化为三棱锥F -DD 1E 的体积,但这种解法还是难度稍大,不如采用特殊点的解法易理解、也简单易求.(2)在求几何体体积时还经常用到等积法、割补法. 【自主体验】 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AA 1与侧面BCC 1B 1的距离为2,侧面BCC 1B 1的面积为4,此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为________. 解析 补形法将三棱柱补成四棱柱,如图所示.记A 1到平面BCC 1B 1的距离为d ,则d =2.则V 三棱柱=12V 四棱柱=12S 四边形BCC 1B 1·d =12×4×2=4. 答案 4基础巩固题组(建议用时:40分钟)一、填空题1.以下命题:①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是圆锥;②以直角梯形的一腰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是圆台;③圆柱、圆锥、圆台的底面都是圆;④一个平面截圆锥,得到一个圆锥和一个圆台.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解析命题①错,因为这条边若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则得不到圆锥.命题②题,因这条腰必须是垂直于两底的腰.命题③对.命题④错,必须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圆锥才行.答案 12.在正方体上任意选择4个顶点,它们可能是如下各种几何形体的四个顶点,这些几何形体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①矩形;②不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③有三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④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⑤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解析①显然可能;②不可能;③取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连接各棱端点构成的四面体;④取正方体中对面上的两条异面对角线的四个端点构成的几何体;⑤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三棱锥D1-DBC满足条件.答案①③④⑤3.在三棱锥S-ABC中,面SAB,SBC,SAC都是以S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B=BC=CA=2,则三棱锥S-ABC的表面积是________.解析 设侧棱长为a ,则2a =2,a =2,侧面积为3×12×a 2=3,底面积为34×22=3,表面积为3+ 3. 答案 3+ 34.若圆锥的侧面积为2π,底面面积为π,则该圆锥的体积为________. 解析 设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r ,高为h ,母线长为l ,则⎩⎨⎧ πrl =2π,πr 2=π,∴⎩⎨⎧r =1,l =2.∴h =l 2-r 2=22-12= 3. ∴圆锥的体积V =13π·12·3=33π. 答案 33π5.(2012·新课标全国卷改编)平面α截球O 的球面所得圆的半径为1,球心O 到平面α的距离为2,则此球的体积为________. 解析如图,设截面圆的圆心为O ′,M 为截面圆上任一点,则OO ′=2,O ′M =1,∴OM =(2)2+1=3,即球的半径为3,∴V =43π(3)3=43π. 答案 43π 6.如图所示,已知一个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由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和4个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组成,则该多面体的体积是________.解析 由题知该多面体为正四棱锥,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为1,斜高为32,连接顶点和底面中心即为高,可求得高为22,所以体积V =13×1×1×22=26. 答案 267.(2013·天津卷)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所有顶点在一个球面上,若球的体积为9π2,则正方体的棱长为________.解析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外接球的半径为R ,由题意知43πR 3=9π2,∴R 3=278,而R =32.由于3a 2=4R 2,∴a 2=43R 2=43×⎝ ⎛⎭⎪⎫322=3,∴a = 3.答案 38.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ADE ,△BCF 均为正三角形,EF ∥AB ,EF =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________.解析 如图,分别过点A ,B 作EF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G ,H ,连接DG ,CH ,容易求得EG =HF =12,AG =GD =BH =HC =32,∴S △AGD =S △BHC =12×22×1=24,∴V =V E -ADG +V F -BHC +V AGD -BHC =2V E -ADG +V AGD -BHC =13×24×12×2+24×1=23. 答案 23 二、解答题 9.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C =BC =2,∠ACB =90°,AP =BP =AB ,PC ⊥AC .(1)求证:PC ⊥AB ;(2)求点C 到平面APB 的距离. (1)证明 取AB 中点D ,连接PD ,CD .因为AP =BP ,所以PD ⊥AB , 因为AC =BC ,所以CD ⊥AB .因为PD ∩CD =D ,所以AB ⊥平面PCD .因为PC ⊂平面PCD ,所以PC ⊥AB . (2)解 设C 到平面APB 的距离为h ,则由题意,得AP =PB =AB =AC 2+BC 2=22, 所以PC =AP 2-AC 2=2.因为CD =12AB =2,PD =32PB =6, 所以PC 2+CD 2=PD 2,所以PC ⊥CD .由(1)得AB ⊥平面PCD ,于是由V C -APB =V A -PDC +V B -PDC , 得13·h ·S △APB =13AB ·S △PDC ,所以h =AB ·S △PDCS △APB=22×12×2×234×(22)2=233.故点C 到平面APB 的距离为233.10.有一个倒圆锥形容器,它的轴截面是一个正三角形,在容器内放一个半径为r 的铁球,并注入水,使水面与球正好相切,然后将球取出,求这时容器中水的深度.解如图所示,作出轴截面,因轴截面是正三角形,根据切线性质知当球在容器内时,水的深度为3r,水面半径BC的长为3r,则容器内水的体积为V=V圆锥-V球=13π(3r)2·3r-4 3πr 3=53πr3,将球取出后,设容器中水的深度为h,则水面圆的半径为33h,从而容器内水的体积为V′=13π⎝⎛⎭⎪⎫33h2h=19πh3,由V=V′,得h=315r.能力提升题组(建议用时:25分钟)一、填空题1.已知球的直径SC=4,A,B是该球球面上的两点,AB=3,∠ASC=∠BSC =30°,则棱锥S-ABC的体积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如图所示,在棱锥S-ABC中,△SAC,△SBC都是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其中AB=3,SC=4,所以SA=SB=23,AC=BC=2,作BD⊥SC于D点,连接AD,易证SC⊥平面ABD,因此V S-ABC =13×34×(3)2×4= 3.答案 3 2.(2014·南京模拟)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1,BC =2,AC =5,AA 1=3,M 为线段B 1B 上的一动点,则当AM +MC 1最小时,△AMC 1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 如图,当AM +MC 1最小时,BM =1,所以AM 2=2,C 1M 2=8,AC 21=14,于是由余弦定理,得cos ∠AMC 1=AM 2+MC 21-AC 212AM ·MC 1=-12,所以sin ∠AMC 1=32,S △AMC 1=12×2×22×32= 3. 答案 33.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边长为2 cm 、高为5 cm ,则一质点自点A 出发,沿着三棱柱的侧面绕行两周到达点A 1的最短路线的长为________cm. 解析 根据题意,利用分割法将原三棱柱分割为两个相同的三棱柱,然后将其展开为如图所示的实线部分,则可知所求最短路线的长为52+122=13 cm.答案 13 二、解答题4.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C =90°,CD ∥AB ,AB =4,AD =CD =2,将△ADC 沿AC 折起,使平面ADC ⊥平面ABC ,得到几何体D -ABC ,如图2所示.(1)求证:BC ⊥平面ACD ; (2)求几何体D -ABC 的体积.(1)证明 在图中,可得AC =BC =22, 从而AC 2+BC 2=AB 2, 故AC ⊥BC ,又平面ADC ⊥平面ABC , 平面ADC ∩平面ABC =AC , BC ⊂平面ABC , ∴BC ⊥平面ACD .(2)解 由(1)可知,BC 为三棱锥B -ACD 的高,BC =22,S △ACD =2,∴V B -ACD =13S △ACD ·BC =13×2×22=423,由等体积性可知,几何体D -ABC 的体积为423.第2讲 平面的基本性质与异面直线知 识 梳 理1.平面的基本性质(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2)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经过这个公共点的一条直线.(3)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4)公理2的三个推论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2.空间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1)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共面直线⎩⎨⎧平行相交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①定义:设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一点O 作直线a ′∥a ,b ′∥b ,把a ′与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 与b 所成的角(或夹角). ②范围:⎝ ⎛⎦⎥⎤0,π2.(3)平行公理和等角定理①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3.空间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平行、在平面内三种情况. (2)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两种情况.辨 析 感 悟1.对平面基本性质的认识(1)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只能把空间分成四个部分.(×)(2)两个平面α,β有一个公共点A ,就说α,β相交于A 点,记作α∩β=A .(×) (3)(教材练习改编)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最多可以确定三个平面.(√) (4)(教材练习改编)如果两个平面有三个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重合.(×) 2.对空间直线关系的认识(5)已知a ,b 是异面直线、直线c 平行于直线a ,那么c 与b 不可能是平行直线.(√) (6)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感悟·提升]1.一点提醒 做有关平面基本性质的判断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如“有且只有”、“只能”、“最多”等.如(1)中两个不重合的平面还可把空间分成三部分.2.两个防范一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只要有一个公共点,那么两个平面一定相交得到的是一条直线,如(2);二是搞清“三个公共点”是共线还是不共线,如(4).3.一个理解异面直线是指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不能错误地理解为不在某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就是异面直线,如(6).考点一平面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例1】(1)以下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①不共面的四点中,其中任意三点不共线;②若点A,B,C,D共面,点A,B,C,E共面,则A,B,C,D,E共面;③若直线a,b共面,直线a,c共面,则直线b,c共面;④依次首尾相接的四条线段必共面.(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Q,R分别是AB,AD,B1C1的中点,那么正方体的过P,Q,R的截面图形是________边形.解析(1)①正确,可以用反证法证明;②从条件看出两平面有三个公共点A,B,C,但是若A,B,C共线,则结论不正确;③不正确,共面不具有传递性;④不正确,因为此时所得的四边形四条边可以不在一个平面上.(2)如图所示,作RG∥PQ交C1D1于G,连接QP并延长与CB延长线交于M,连接MR交BB1于E,连接PE,则PE,RE为截面的部分外形.同理连PQ并延长交CD于N,连接NG交DD1于F,连接QF,FG.∴截面为六边形PQFGRE.答案(1)①(2)六规律方法(1)公理1是判断一条直线是否在某个平面的依据;公理2及其推论是判断或证明点、线共面的依据;公理3是证明三线共点或三点共线的依据.要能够熟练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来表示公理.(2)画几何体的截面,关键是画截面与几何体各面的交线,此交线只需两个公共点即可确定,作图时充分利用几何体本身提供的面面平行等条件,可以更快地确定交线的位置.【训练1】如图所示是正方体和正四面体,P,Q,R,S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则四个点共面的图形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可证①中的四边形PQRS为梯形;②中,如图所示,取A1A和BC的中点分别为M,N,可证明PMQNRS为平面图形,且PMQNRS为正六边形;③中,可证四边形PQRS为平行四边形;④中,可证Q点所在棱与面PRS平行,因此,P,Q,R,S四点不共面.答案①②③考点二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例2】如图是正四面体的平面展开图,G,H,M,N分别为DE,BE,EF,EC的中点,在这个正四面体中,①GH与EF平行;②BD与MN为异面直线;③GH与MN成60°角;④DE与MN垂直.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把正四面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如图所示,GH与EF为异面直线,BD与MN为异面直线,GH与MN成60°角,DE⊥MN.答案②③④规律方法空间中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主要是异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对于异面直线,可采用直接法或反证法;对于平行直线,可利用三角形(梯形)中位线的性质、平行公理及线面平行与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对于垂直关系,往往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来解决.【训练2】在图中,G,H,M,N分别是正三棱柱的顶点或所在棱的中点,则表示直线GH,MN是异面直线的图形有________(填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解析图①中,直线GH∥MN;图②中,G,H,N三点共面,但M∉面GHN,因此直线GH与MN异面;图③中,连接MG,GM∥HN,因此GH与MN共面;图④中,G,M,N共面,但H∉面GMN,因此GH与MN异面.所以在图②④中GH与MN异面.答案②④考点三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例3】在四棱锥P ABCD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菱形,∠DAB=60°,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PO⊥平面ABCD,PB与平面ABCD所成角为60°.(1)求四棱锥的体积;(2)若E是PB的中点,求异面直线DE与P A所成角的余弦值.审题路线(1)找出PB与平面ABCD所成角⇒计算出PO的长⇒求出四棱锥的体积.(2)取AB的中点F⇒作△P AB的中位线⇒找到异面直线DE与P A所成的角⇒计算其余弦值.解(1)在四棱锥P ABCD 中,∵PO ⊥面ABCD ,∴∠PBO 是PB 与面ABCD 所成的角,即∠PBO =60°,∵BO =AB ·sin 30°=1,∵PO ⊥OB ,∴PO =BO ·tan 60°=3, ∵底面菱形的面积S =2×34×22=2 3.∴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V P ABCD =13×23×3=2.(2)取AB 的中点F ,连接EF ,DF ,∵E 为PB 中点,∴EF ∥P A ,∴∠DEF 为异面直线DE 与P A 所成角(或其补角).在Rt △AOB 中,AO =AB ·cos 30°=3=OP ,∴在Rt △POA 中,P A =6,∴EF =62.在正△ABD 和正△PDB 中,DF =DE =3,在△DEF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DEF =DE 2+EF 2-DF 22DE ·EF=(3)2+⎝ ⎛⎭⎪⎫622-(3)22×3×62=6432=24.即异面直线DE与P A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4.规律方法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问题化归为共面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①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②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③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④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π2,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训练3】(2014·成都模拟)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A1B1,A1D1的中点,则A1B与EF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_.解析如图,连接B1D1,D1C,B1C.由题意知EF是△A1B1D1的中位线,所以EF ∥B1D1.又A1B∥D1C,所以A1B与EF所成的角等于B1D1与D1C所成的角.因为△D1B1C为正三角形,所以∠B1D1C=π3.故A1B与EF所成角的大小为π3.答案π31.证明线共点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先证其中两条直线交于一点,再证交点在第三条直线上.2.证明点或线共面问题,一般有以下两种途径:(1)首先由所给条件中的部分线(或点)确定一个平面,然后再证其余线(或点)均在这个平面内;(2)将所有条件分为两部分,然后分别确定平面,再证平面重合.3.异面直线的判定方法(1)判定定理:平面外一点A与平面内一点B的连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2)反证法:证明两线不可能平行、相交或证明两线不可能共面,从而可得两线异面.思想方法8——构造模型判断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典例】(2012·上海卷改编)已知空间三条直线l,m,n,若l与m异面,且l 与n异面,则m与n的位置关系是______.①m与n异面;②m与n相交;③m与n平行;④m与n异面、相交、平行均有可能.[解析]在如图所示的长方体中,m,n1与l都异面,但是m∥n1,所以①,②错误;m,n2与l都异面,且m,n2也异面,所以③错误.[答案]④[反思感悟] 这类试题一般称为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组合判断题,解决的方法是“推理论证加反例推断”,即正确的结论需要根据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相关定理进行证明,错误的结论需要通过举出反例说明其错误,在解题中可以以常见的空间几何体(如正方体、正四面体等)为模型进行推理或者反驳.【自主体验】1.(2013·浙江卷改编)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①若m∥α,n∥α,则m∥n;②若m∥α,m∥β,则α∥β;③若m∥n,m⊥α,则n⊥α;④若m∥α,α⊥β,则m⊥β.四个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解析本题可借助特殊图形求解,画一个正方体作为模型(如图).设底面ABCD为α,侧面A1ADD1为β.①当A1B1=m,B1C1=n时,显然①不正确;②当B1C1=m时,显然④不正确;③当B1C1=m时,显然②不正确.答案③2.对于不同的直线m,n和不同的平面α,β,γ,有如下四个命题:①若m∥α,m⊥n,则n⊥α;②若m⊥α,m⊥n,则n∥α;③若α⊥β,γ⊥β,则α∥γ;④若m⊥α,m∥n,n⊂β,则α⊥β.其中是真命题的是________.解析本题可借助特殊图形求解.画一个正方体作为模型(如图)设底面ABCD为α.①当A1B1=m,B1C1=n,显然符合①的条件,但结论不成立;②当A1A=m,AC=n,显然符合②的条件,但结论不成立;③与底面ABCD相邻两个面可以两两垂直,但任何两个都不平行;④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④是正确的.答案④基础巩固题组(建议用时:40分钟)一、填空题1.(2013·江西七校联考)已知直线a和平面α,β,α∩β=l,a⊄α,a⊄β,且a在α,β内的射影分别为直线b和c,则直线b和c的位置关系可以是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限时规范特训
A级基础达标
1.[2014·宁德质检]如图是正方体截去阴影部分所得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是()
解析:此几何体侧视图是从左边向右边看,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2.[2014·济宁模拟]下列四个几何体中,每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有且仅有两个视图相同的是()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图①的三种视图均相同;图②的正视图与侧视图相同;图③的三种视图均不相同;图④的正视图与侧视图相同.故选D.
答案:D
3.[2014·沈阳三模]一个锥体的主(正)视图和左(侧)视图如图所示,下面选项中,不可能是该锥体的俯视图的是()
解析:俯视图是选项C的锥体的正视图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另外直观图如图1的三棱锥(OP⊥面OEF,OE⊥EF,OP=OE=EF=1)的俯视图是选项A,直观图如图2的三棱锥(其中OP,OE,OF两两垂直,且长度都是1)的俯视图是选项B,直观图如图3的四棱锥(其中OP⊥平面OEGF,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OP=1)的俯视图是选项D.
答案:C
4.[2014·河北质检]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
解析:由题目所给的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
半圆锥和三棱锥的组合体,如图所示,可知左视图为等腰三角形,且轮廓线为实线,故选D.
答案:D
5.如图所示,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1,它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原图形的周长是()
A.6 B.8
C.2+3 2 D.2+2 3
解析:如图,OB=22,OA=1,则AB=3.
∴周长为8.
答案:B
6.[2014·上饶模拟]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且该几何体的体积是2,则正(主)视图的面积等于()
A .2 B.92 C.32
D .3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其底面积就是俯视图的面积S =1
2(1+2)×2=3,其高就是正(主)视图以及侧(左)视图的高x ,因此有13×3×x =2,解得x =2,于是正(主)视图的面积S =1
2×2×2=2.
答案:A
7.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主)视图中半圆的半径为1,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24-3π
2 B .24-π
3 C .24-π
D .24-π
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并且求几何体的体积,意在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算求解能力.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截去一个半圆柱,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4,3,2,∴长方体的体积是4×3×2=24,截去的半圆柱的底面圆的半径是1,高是3,∴半圆柱的体积是12×π×1×3=3π
2,∴所求的几何体的体积是24-3π
2,故选A.
答案:A
8.[2014·金版原创]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__.
解析:几何体外接球的直径为四棱锥底面的对角线2,球体积V =43π(22)3
.
答案:2π
3
9.如图,一个封闭的三棱柱容器中盛有水,且侧棱长AA 1=8.若侧面AA 1B 1B 水平放置时,液面恰好经过AC ,BC ,A 1C 1,B 1C 1的中点. 当底面ABC 水平放置时,液面高度为________.
解析:利用水的体积相等建立方程求解.图中水的体积是3
4S △
×8=6S△ABC,当底面ABC水平放置时,水的体积不变,设液面高ABC
度为h,则6S△ABC=S△ABC h,解得h=6,即液面高度为6.
答案:6
10.如图,点O为正方体ABCD-A′B′C′D′的中心,点E
为平面B′BCC′的中心,点F为B′C′的中点,则空间四边形D′OEF在该正方体的面上的正投影可能是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的图的序号).
解析:图①为空间四边形D′OEF在前面(或后面)上的投影.图②为空间四边形D′OEF在左面(或右面)上的投影.图③为空间四边形D′OEF在上面(或下面)上的投影.图④不可能.
答案:①②③
11.[2014·唐山检测]如图,在斜二测画法下,四边形
A′B′C′D′是下底角为45°的等腰梯形,其下底长为5,一腰长为2,则原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解:如图(1)作D′E′⊥A′B′于E′,
C′F′⊥A′B′于F′,
则A′E′=B′F′=A′D′cos45°=1,
∴C′D′=E′F′=3.
将原图复原(如图(2)),则原四边形应为直角梯形,∠A=90°,AB =5,CD=3,AD=22,
∴S四边形ABCD=1
2×(5+3)×22=8 2.
12.已知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图所示的矩形,正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8,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侧视图(或称左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6,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
(1)求该几何体的体积V;
(2)求该几何体的侧面积S.
解:本题考查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侧面积和体积,由正视图和侧视图的三角形结合俯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为矩形,高为4,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矩形中心的四棱锥,如图.
(1)V =1
3×(8×6)×4=64.
(2)四棱锥的两个侧面VAD 、VBC 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取BC 的中点E ,连接OE ,VE ,则△VOE 为直角三角形,VE 为△VBC 边上的高,VE =VO 2+OE 2=4 2.
同理侧面VAB 、VCD 也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AB 边上的高h =
42
+(62)2
=5.
∴S 侧=2×(12×6×42+1
2×8×5)=40+24 2. B 级 知能提升
1.[2014·揭阳模拟]一个正方体截去两个角后所得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俯视图为( )
解析:依题意可知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故其俯视图应为C.
答案:C
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且其侧视图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A.(4+π)33
B .(4+π) 3 C.(8+π)32 D.(8+π)36
解析:由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由一个半圆锥和一个四棱锥组成,半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侧视图是一个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故圆锥的高为3,则此半圆锥的体积为13×12×π×1×3=3π6,四棱锥的
体积为13×2×2×3=433,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433+3π6=(8+π)36
. 答案:D
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92,则h =________.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是直角梯形的直四棱
柱,几何体的表面积S=(2+5)×4
2×2+(2+4+5+3
2+42)h=92,
即16h=64,解得h=4.
答案:4
4.已知正三棱锥V-ABC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
(1)画出该三棱锥的直观图;
(2)求出侧视图的面积.
解:(1)三棱锥的直观图如图所示.(2)根据三视图间的关系可得BC=23,
∴侧视图中VA=42-(2

3
2×23)
2
=12=23,∴S△VBC=1
2×23×2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