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

合集下载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全)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全)

<<统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1.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100%51%81102.9% 2.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9.97%100%41%61=⨯-- 3.4.5.解:(1)计划完成相对指标=%56.115%1004513131214=⨯+++(2)从第四年二季度开始连续四季的产量之和为:10+11+12+14=47天完成任务。

个月零该产品总共提前天完成的天数已提前完成任务,提前该产品到第五年第一季1510459010144514121110∴=--+++=6.解:计划完成相对指标=%75.126%100%1.0102005354703252795402301564=⨯⨯⨯++++++(2)156+230+540+279+325+470=2000(万吨) 所以正好提前半年完成计划。

7.8.略第五章 平均指标与标志变异指标1.甲X =.309343332313029282726=++++++++乙X =44.319403836343230282520=++++++++ AD 甲=}22.29303430333032303130303029302830273026=-+-+-+-+-+-+-+-+-AD 乙=}06.594044.313844.313644.313444.313244.313044.312844.312544.3120=-+-+-+-+-+-+-+-+-R 甲=34-26=8 R 乙=40-20=20σ甲 =9)3334()3033()3032()3031()3030()3029()3028()3027()3026(222222222-+-+-+-+-+-+-+-+-=2.58 σ乙=9)44.3140()44.3138()44.3136()44.3134()44.3132()44.3130()44.3128()44.3125()44.3120(222222222-+-+-+-+-+-+-+-+-=6.06V 甲=1003058.2⨯%=8.6% V 乙=%3.19%10044.3106.6=⨯ 所以甲组的平均产量代表性大一些. 2.解:计算过程如下表:甲X =.)(5.101780元= 乙X =(元)9708077600= 3.解:计算过程如下表:甲X =.4.11980=(件) 乙X =8.120809660=(件) σ甲=06.98075.6568=(件) σ乙=81.10809355=(件) V 甲=1004.11906.9⨯%=7.58% V 乙=%94.8%1008.12081.10=⨯ 所以甲厂工人的平均产量的代表性要高些.4. 解:()()94.761018102457047.7610121871871870775121873595128518757653550=⨯-+==⨯-+--+==++++⨯+⨯+⨯+⨯+⨯=e M M X 5.解:(1)上期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第六章元解解度为下期的平均计划完成程tH V P X P P P P /3.2884102950943.5062900255.3212800604.43210943.506255.321604.432:.7%1.32%1009067.0291.0291.0%67.901%67.90%67.90%67.90%10030028300:.6%37.103%1031400%1011200%107810%110961400120081096:)2(%67.99%1001500100070080%951500%1001000%108700%1108044=⨯⎪⎭⎫ ⎝⎛++⨯++==⨯==-⨯====⨯-==++++++=⨯+++⨯+⨯+⨯+⨯σ1.()())(7.788%67.41500:2000%67.41500600:.6)(6.62126907106557306806702650600269071061527106556552655730620273068060026806706402670650:2)(7.62327107006907206806202680610271070062527006906452690720640272068062026806206002620680:)1(:.5%63.79%10026206005802580257646245002435:.4%85.105%100%113385%102350%97463%120485%105412%112410%98368%106350%105310%110324%102306%101303385350463485412410368350310324306303::.3872232122221030980329809002290010201210208402284067022670600.2104万吨年该县粮食产量为平均增长速度解元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乙工区上半年建筑安装元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甲工区上半年建筑安装解解度为全年月平均计划完成程解=+⨯=-==++++++⨯++⨯++⨯++⨯++⨯++⨯+=++++++⨯++⨯++⨯++⨯++⨯++⨯+=⨯++++++==⨯++++++++++++++++++++++=+++++⨯++⨯++⨯++⨯++⨯++⨯+=C a 7解:计算过程如下表:)(94.6653.444.45:1994:3.46025844.4594092万元年的地方财政支出额为则直线趋势方程为=⨯++=======∑∑∑bta y t tyb ny a二次曲线方程为:y = 0.0108x 2 + 4.1918x + 24.143(过程略) 指数曲线方程为:y = 26.996e 0.0978x8.解:计算过程如下表:9.解:(1)同季平均法求季节比率的过程如下表:(2)趋势剔除法测定的季节变动如下表:第七章 统计指数()()()()01001011111175000124000081138.44%5000012350008750002540000182138.03%500002535000181075000940000390.98%127500084000022750002540000425qqzpk q z q zq p q p q z kq z p q k p q⨯+⨯===⨯+⨯⨯+⨯===⨯+⨯⨯+⨯===⨯+⨯⨯+⨯==∑∑∑∑∑∑∑∑111111110102.12%75000184000015602.108.8%1200360110%105%pp q p q k p q p q p p=⨯+⨯====+∑∑∑∑11111560.135.65%1150135.65%124.68%108.8%.120%1800115%90096%6003.114.27%330042003300111.38%114.27%.pqpq qpqpq p qp q k p qk k k q q p q p q k q p q pkk k======⨯+⨯+⨯=======∑∑∑∑∑∑ 110101001013200005.100%128%250000128%123.1%14%320000307692.3104%307692.325000057692.3320000307692.312307.pq pqq PpK K K p qp q K p q p qq p q =⨯====+===-=-=-=-=∑∑∑∑∑∑1解:K 零售量变动对零售额变动影响的绝对值为:(万元)零售物价变动对零售总额变动影响的绝对值为:p 1110010000107350000120%120%180000110%110%116%116%17.6%107.6%350000291666.67120%180000163636.36.110%1pq pq q q pq pq q q K q K q p q Kq p q K p q p q ==+===+==+==+========⨯=∑∑∑∑∑∑∑∑城1城农城农1农1城城城1农农农城城城(万元)6.解:已知p ,,p ,,K ,K p 则p K 0010111101001116%291666.67338333.33107.6%163636.36176072.72350000180000103.03%338333.33176072.723%q pp q p q p q q q k p q p q p q ⨯==⨯=⨯=++====++∴∑∑∑∑∑∑∑∑农农农11城农城农K p p 该地区城乡价格上涨了。

统计学题库+答案

统计学题库+答案

统计学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正确答案:C2、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A、函数关系B、回归关系C、随机关系D、相关关系正确答案:A3、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预期其变化正确答案:A4、按地理区域划片进行的区域抽样,其抽样方法属于()。

A、整群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正确答案:A5、次数分配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正确答案:D6、按组距式分组()。

A、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一定的影响B、会增强资料的真实性C、不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D、所得资料是虚假的正确答案:A7、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A、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B、调查工作期限C、进行调查的时间D、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正确答案:D8、相关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变量()。

A、都是随机的B、都不是随机变量C、其中因变量是随机变量D、其中自变量是随机变量正确答案:A9、某农贸市场土豆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5%,3月份比2月份下降2%,则3月份土豆价格与1月份相比()。

A、下降3%B、下降2%C、提高2.9%D、提高3%正确答案:C10、现象之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A、越接近于0B、越接近于1C、越接近于1D、在0.5和0.8之间正确答案:A11、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中位数B、众数C、调和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正确答案:D12、全国的粮食产量与人口数之比是()。

A、总量指标B、平均指标C、相对指标D、数量指标正确答案:C13、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统计学习题含答案

统计学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在确定统计总体时必须注意( A )。

A. 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B.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同的C.构成总体的单位,不能有差异D.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相干的单位2.标志是指( A )。

A.总体单位的特征和属性的名称B.总体单位数量特征C.标志名称之后所表现的属性或数值D.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3.一个统计总体(C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4.统计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的特征不同可分为( B )。

A.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5.对某市高等学校科研所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 D)。

A.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B.某一高等学校科研所C.某一高等学校D. 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科研所6.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C)。

A.该市全部国有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C.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D.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每一台设备7.有200个公司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如要调查这200个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

A.200个公司的全部职工B.200个公司C.200个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D.200个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8.下列标志中属品质标志的是(A)A.性别B.年龄C.商品价格D.工业企业的总产值9.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人”是(C)。

A.标志B.变量C.指标D.标志值10.某班四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是(B)。

A.标志B.标志值C.指标D.变量11.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D)。

A.连续型变量B.离散型变量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1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A )。

A.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 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D.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13.下面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D)。

统计学综合应用题(有答案)中考23题必练经典

统计学综合应用题(有答案)中考23题必练经典

统计学综合应用题(有答案)中考23题必练经典1. 问题描述:某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如下:160 170 155 175 165 165 165 185 165 170请计算该班级学生的身高平均值和中位数。

解答步骤:平均值计算:首先将所有身高数据相加,得到总和:160 + 170 + 155 + 175 + 165 + 165 + 165 + 185 + 165 + 170 = 1695。

然后将总和除以学生人数,即10人,得到身高的平均值:1695 / 10 ≈ 169.5。

中位数计算:首先将身高数据从小到大排序:155, 160, 165, 165, 165, 165, 170, 170, 175, 185。

然后找到中间位置的身高数据,即第5个和第6个身高数据:165, 165。

由于这两个数据相同,所以中位数就是165。

2. 问题描述:某学生一周的研究时间如下:2 3 4 5 6 3 4请计算该学生一周的研究时间的方差。

解答步骤:首先计算研究时间的平均值:将所有研究时间相加,得到总和:2 + 3 + 4 + 5 + 6 + 3 + 4 = 27。

然后将总和除以一周的天数,即7天,得到研究时间的平均值:27 / 7 ≈ 3.857。

接下来计算每个研究时间与平均值之差的平方,并将所有平方差相加:(2 - 3.857)^2 + (3 - 3.857)^2 + (4 - 3.857)^2 + (5 - 3.857)^2 + (6 -3.857)^2 + (3 - 3.857)^2 + (4 - 3.857)^2 ≈ 3.857。

最后将平方差的总和除以一周的天数,即7天,得到研究时间的方差:3.857 / 7 ≈ 0.551。

3. 问题描述:某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如下:85 90 95 80 85 90 90 85 95请计算该班级学生的成绩标准差。

解答步骤:首先计算成绩的平均值:将所有成绩相加,得到总和:85 + 90 + 95 + 80 + 85 + 90 + 90 + 85 + 95 = 795。

统计学测试题(附答案)

统计学测试题(附答案)

统计学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在双侧检验中,原假设与备择假设应选为()。

A、H0:M ≠M0,H1:M = M0B、H0:M= M0 ,H1:M<M0C、H0:M= M0 ,H1:M ≠M0D、H0:M = M0 ,H1:M ≥M0正确答案:C2、由变量y倚变量x回归和由变量x倚变量y回归所得到的回归方程是不同的,这表现在()。

A、一个是直线方程,另一个是曲线方程B、与方程对应的两条直线只有一条经过点C、方程中参数不同,意义也不同D、参数估计的方法不同正确答案:C3、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A、调查的组织形式B、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C、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D、调查资料的来源正确答案:C4、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A、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D、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正确答案:C5、统计整理是()。

A、统计调查的前提,统计分析的继续B、统计研究的最终阶段C、统计分析的前提,统计调查的继续D、统计研究的初始阶段正确答案:C6、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指()。

A、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B、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数值C、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或数值D、如性别正确答案:C7、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可以使()。

A、推算的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B、推算的各期增长量等于实际的逐期增长量C、推算的各期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实际的各期定基发展速度D、推算的期末水平等于实际期末水平正确答案:D8、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 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正确答案:C9、某质量管理部门对某企业准备出厂的180件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有170件为合格品,为证明该企业的全部产品的合格率是否达到95%,应采用哪一种假设检验()。

统计考试题库答案及解析

统计考试题库答案及解析

统计考试题库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在统计学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是: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众数答案:C解析: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一种度量,它表示所有数据值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2.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极差B. 四分位数间距C. 方差D. 标准差答案:B解析:四分位数间距是描述数据分布的统计量,它表示数据的中间50%的范围,而不是离散程度。

二、填空题1.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是______,标准差是______。

答案:0,1解析:标准正态分布是一个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特殊正态分布。

2. 样本容量为n的样本均值的方差是总体方差的______。

答案:1/n解析:样本均值的方差等于总体方差除以样本容量n,这是根据样本均值的方差公式得出的。

三、简答题1. 什么是标准差?它在数据分析中有什么作用?答案:标准差是衡量数据集中各数据点偏离平均值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它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是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数据的波动大小。

解析:标准差越大,说明数据点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越大,数据越不稳定;标准差越小,数据点越集中,数据越稳定。

四、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2, 4, 6, 8, 10,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数 = (2 + 4 + 6 + 8 + 10) / 5 = 6标准差 = √[(Σ(xi - x̄)²) / (n - 1)] = √[(2² +2² + 0² + 2² + 2²) / 4] = √2解析:首先计算平均数,然后将每个数据点减去平均数,计算每个差的平方,求和后除以(n-1),最后取平方根得到标准差。

五、论述题1. 论述统计学在商业决策中的应用。

答案:统计学在商业决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市场趋势、消费者行为、销售数据等,从而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

统计学考题附标准答案

统计学考题附标准答案

三、计算题(共 40分)(要求:写出公式及计算过程,第3、4 题列表计算)1、某地甲、乙两个农贸市场三种蔬菜价格计销售额资料如下表:要求:比较两个市场蔬菜的平均价格,并说明原因。

(5分)2、1995 年 2 月,某个航线往返机票的平均折扣费是258 美元。

随机抽取了在3 月份中 15个往返机票的折扣作为一个简单随机样本,结果如下:310 ,260,265,255,300,310,230, 250, 265, 280, 290, 240,285,250,260。

要求:(1)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2)以 95%置信水平估计该航线 3 月的往返机票的平均折扣费及其方差、标准差的置信区间。

(请选择合适的临界值:Z0.025=1.96 、Z0.05=1.645 ,t 0.025(14)=2.1448 、t 0.05(14)=1.7613 ,X20.025(14)=26.119 、X20.975 (14)=5.629 、X0.05 (14)=23.658 、X 0.95 (14)=6.571 )( 15 分)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3、某高校的团委作一项调查,得到五名同学的统计学成绩与其学习时间的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r ,说明相关程度;(2)配合简单线性回归方程,并对方程中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做出解释( 10 分)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4 某地三种商品的销售情况如下:共19 1要求:(1) 计算这三种商品销售额指数及销售额增减额; (2) 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对销售额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3) 用文字说明分析结果。

(10 分)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乙市场 H=2.36 元 /千克 乙高于甲,甲市场价低的 A 商品比重大,乙市场价高的 C 商品比 重大。

(5分)2、样本均值 =270 ,样本标准差 =24.785 查t 0.025 (14) 2.114824.7853 月机票平均折扣费 95%的置信区间是 270±=2.1448 270±13.7315由 X 20.025(14)=26.119 、X 20.975(14)=5.629,总体方差的置信区间为22(15 1) 24 .785 2 2 (15 1) 24.785 226 .119 5.629即(329.27 ,1527.83)标准差的置信区间为18.15,39.09)(15分) 22x 40, y 310, x 2 370, y 220700xy 2740 , x 8, y 62,L xx 50,L yy 1480 , L xy 260设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Y 1 2 X y 20.4 5.2x 学习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 (一小时 ),成绩提高 5.2分。

统计学习题和答案解析[完整]

统计学习题和答案解析[完整]

统计学习题和答案解析[完整]第一部分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一、最佳选择题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D.对称分布 E.对数正态分布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E.以上都不对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E.四分位数间距5.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E.变异系数7.()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数正态 B.正偏态 C.负偏态 D.偏态 E.正态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分布。

(说明:设X变量经Y=lgX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问X变量属何种分布?)A.正态 B.近似正态 C.左偏态 D.右偏态 E.对称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几何均数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变异系数 E.标准差二、简答题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除样本含量n外,还可计算,S和,问各说明什么?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的某单位1999年正常成年女子血清联系和区别。

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4、变异系数的用途是什么?组段频数5、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

0.6~ 10.7~ 3三、计算分析题0.8~ 91、根据1999年某地某单位的体检资料,116名正常 0.9~ 13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如右表, 1.0~ 19 请据此资料: 1.1~ 25(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第一部分一、单选题1、甲乙丙三位研究者评价人们对四种方便面的喜好程度。

甲让评定者先挑选出最喜欢的品牌,然后挑出剩余三种最喜欢的,最后挑出剩余两种比较喜欢的。

研究者乙让评定者把四种品牌分别给予1~5的等级评定(1表示最不,5表示最喜欢),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品牌。

三位研究者所使用的数据类型是:BA.称名数据-顺序数据-计数数据B.顺序数据-等距数据-称名数据C.顺序数据-等距数据-顺序数据D.顺序数据-等比数据-计数数据2、调查200名不同年龄组的被试对手表的偏好程度如下:表1 200名不同年龄组的被试对手表的偏好程度该题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据类型是:DA.称名数据-顺序数据B.计数数据-等比数据C.顺序数据-等距数据D.顺序数据-称名数据3、157.5的实上限是:CA.157.75 B.157.65 C.157.55 D.158.54、随机现象的数量化表示称为:BA.自变量B.随机变量C.因变量 D.相关变量5、实验或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AA.总体B.样本点C.个体D.元素6、下列数据中,哪个数据是顺序变量:CA.父亲月收入2400元B.迈克的语文成绩是80分C.约翰100米短跑得第2名D.玛丽某项技能测试得了5分。

二、概念题数据类型、变量、观测值、随机变量、总体、样本、个体、次数、比率、概率、参数、统计量、μ、ρ、r、σ、S、β、n。

第一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2一、单选题1、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据值出现的次数情况是:AA.次数分布B.概率密度C.累积概率密度D.概率2、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连续数据频次分布的是:CA.条图B.圆图C.直方图D.散点图3、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图:BA.散点图B.圆图C.条图D.线图5、以下各种统计图中,表示离散数据频次分布的:AA.圆图B.直方图C.散点图D.线形图6、相关变量的统计图是:AA.散点图B.圆图C.条图D.线图7、适用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以及一事物随另外一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趋势,还适用于比较不同人物群体在心理或教育现象上的变化特征以及相互联系的统计图是:D A.散点图B.圆图C.条图D.线图二、多选题1、频次分布可以为:ABCDA.简单次数分布B.分组次数分布C.相对次数分布D.累积次数分布2、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连续数据频次分布的是:BDA.圆图B.直方图C.条图D.线图3、累加曲线的形状大约有:ABDA.正偏态B.负偏态C.F分布D.正态分布4、统计图按照形状划分为:ABCDA.直方图B.曲线图C.圆图D.散点图三、简答题1、简述条图、直方图、圆图、线图、散点图的用途。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统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是许多专业学科的基础。

统计学考试作为对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核,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给大家介绍一些统计学考试试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统计学的基本概念?A. 样本B. 总体C. 方差D. 均值答案:C. 方差2. 在统计学中,描述性统计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描述总体B. 推断总体C. 描述样本D. 推断样本答案:C. 描述样本3. 下列哪个统计量可以用于描述总体的离散程度?A. 标准差B. 方差C. 均值D. 中位数答案:A. 标准差4. 在统计学中,假设检验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描述总体B. 推断总体C. 描述样本D. 推断样本答案:B. 推断总体5. 下列哪个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分布?A. 正态分布B. 均匀分布C. 二项分布D. 泊松分布答案:A. 正态分布二、填空题1. 样本均值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样本均值的计算公式为求和(样本值)/样本容量。

2. 样本方差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样本方差的计算公式为求和((样本值-样本均值)^2)/(样本容量-1)。

3. 假设检验的原假设通常为____________。

答案:假设检验的原假设通常为无效或无差异。

4. 在统计学中,显著性水平通常取____________。

答案:在统计学中,显著性水平通常取0.05或0.01。

5. 在正态分布中,约有____________的数据位于均值加减标准差的范围内。

答案:在正态分布中,约有68%的数据位于均值加减标准差的范围内。

三、应用题1. 某班级共有40名学生,他们的身高数据如下:(单位:cm)160, 165, 170, 168, 172, 155, 180, 175, 163, 169, 166, 161, 167, 173, 158, 171, 176, 162, 164, 179, 174, 157, 156, 159, 177, 154, 168, 167, 172, 160, 166, 163, 169, 165, 171, 175, 173, 161, 174, 176请计算该班级学生的身高均值和标准差。

统计学试题库及试题库答案解析

统计学试题库及试题库答案解析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题库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调查时间是指( )A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 、进行调查的时间C 、调查工作的期限D 、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 、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 、每一个工业企业3、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应使用( )。

A 、全距B 、平均差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2/3,则样本容量( )A 、扩大为原来的3倍B 、扩大为原来的2/3倍C 、扩大为原来的4/9倍D 、扩大为原来的2.25倍5、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A 、576户B 、144户C 、100户D 、288户6、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A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B 、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C 、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D 、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A 、520B 、 510C 、 500D 、4908、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C 、组中值能取整数D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9、n X X X ,,,21 是来自总体),(2σμN 的样本,样本均值X 服从( )分布 A 、),(2σμN B.、)1,0(N C.、),(2σμn n N D 、),(2n N σμ 10、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是( )A 、估计标准误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C 、相关系数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 )。

统计专题训练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统计专题训练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统计专题训练经典练习题(含答案)统计专题训练经典练题(含答案)以下是一些统计学的经典练题,附带答案供参考。

1. 对于一个班级的学生成绩,已知平均分为75分,标准差为5分。

如果班级总人数为100人,问有多少学生的成绩在65分以上?答案:根据正态分布的性质,我们可以应用标准正态分布表,计算得到 z 值为 (65-75)/5 = -2,查表得到对应的累积概率为 0.0228,因此在65分以上的学生人数约为0.0228 * 100 ≈ 2.28,即约有 2 名学生的成绩在65分以上。

2. 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长度服从正态分布,平均长度为10cm,标准差为0.5cm。

若从该工厂中随机抽取50个产品,问有多少产品的长度在9.5cm至10cm之间?答案:由于从该工厂中抽取的产品长度服从正态分布,我们可以计算出抽样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为 10cm 和0.5cm/sqrt(50) ≈0.0707cm。

然后,我们可以将区间 [9.5cm, 10cm] 转化为 z 值计算区间内的概率。

计算得到 z 值为 (10-9.5)/0.0707 ≈ 7.07,查表得到对应的累积概率为 0.9999。

因此,在9.5cm至10cm之间的产品数量约为0.9999 * 50 ≈ 49.995,即约有 50 个产品的长度在9.5cm至10cm之间。

3. 某次调查发现,两种不同品牌的汽车在某一地区的市场占有率的估计值分别为 0.60 和 0.40,并且总样本量为 5000。

现在需要对这一地区汽车市场占有率的差异进行检验。

问如何构建零假设和备择假设?并说明该检验的类型。

答案:对于差异检验,我们可以构建如下的零假设和备择假设:零假设(H0):两个品牌的汽车市场占有率没有差异,即 p1= p2。

备择假设(H1):两个品牌的汽车市场占有率存在差异,即p1 ≠ p2。

该检验属于双侧检验,因为备择假设是双向的,即可能两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存在大于和小于的差异。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与答案解析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与答案解析

WORD 格式可编辑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 •统计一词从不同角度理解有三种涵义,即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 统计学。

2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___________ 。

3 •统计总体具有的特点是大量性 、同质性 和 差异性 。

4 •标志是说明 总体单位 特征的,可以分为 品质标志 和数量标志 。

5 •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其构成要素有 6个,即指标名称而值、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范围、空间范围。

6 •职工的文化程度是 ________ 标志,工龄是 数量 标志。

7 •企业的机器台数和职 — 离散 变量,而固定资产原值和销售收入是 连续变量。

8 •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生产情况,总体 ,总体单位是 每一个乳品企业 。

9 •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设备状况,总体是 所有乳品企业,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乳品企业。

10.学生的性别、民族属于 品质 标志,而学生的身高、体重是 数量 标志。

11.统计指标的概念完整表述为:“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12. 按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 数量指标 和 质量指标、判断题I. 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是可以变换的,指标与标志也是可以变换的。

( 2 •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 85分,这是统计指标。

(F ) 3 .总体单位的特征用指标来说明,总体的特征用标志来说明。

( F )4 •标志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 T )5 •指标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 F )6 •指标值是由标志值汇总计算而得到。

( T )7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年龄”是变量。

(T )8 .某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中,班级名称和学生姓名都是可变标志。

(F )9 •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 85分,“成绩”是连续变量,“ 85分”是变量值。

(F ) 10. 某企业职工的姓名、民族、年龄、工种等都是品质标志。

(F )II.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完整版)统计学练习题和答案

(完整版)统计学练习题和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填空题1.1.1 统计工作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认识活动。

1.1.2 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各种统计数据、图表和文字资料都是统计资料。

1.1.3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1.1.4 统计数据按其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1.1.5 分类数据是指只能归入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1.1.6 分类数据是按品质属性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反映各个类型的数量结果。

1.1.7 顺序数据是指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1.1.8 数值型数据是指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也就是直接反映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

1.1.9 统计数据按其收集方法不同,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1.1.10 观测数据是指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1.1.11 实验数据是指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1.1.12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不同分为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混合数据。

1.1.13 截面数据是指对不同单位在同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1.1.14 时间序列数据是指对同一个单位的一个或多个变量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

1.1.15 混合数据是指在数据集中含有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成分的数据。

1.1.17 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1.18 从统计方法研究和统计方法的应用角度来看,统计学可以分为理论统计学、应用统计学。

1.1.19 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称为统计总体。

1.1.27 变量按其数值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1.1.28 根据总体中包含的单位数是否有限,总体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1.1.29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现象的数量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2.1 人们对客观事物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认识活动是指(A )A.统计工作B.统计学C.统计资料1.2.2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A )A.方法论科学B.实质性科学C.实证科学1.2.3 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的依据是(C )A.价值单位B.计量单位C.计量尺度1.2.7 变量可以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其依据是(A )A.数值形式B.计量单位C.计量尺度1.2.9 如果要研究某市30万在校高等学校大学生的月消费支出情况,总体单位是(B )A.30万个大学生B.每一位在校大学生C.每一所大学1.2.11 如果要研究某市2万户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总体是(B )A.每一户贫困家庭B.2万户贫困家庭C.所有贫困人口1.2.12 如果对连续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那么研究对象是(A )A.无限总体B.有限总体C.抽样总体1.2.14 当研究对象为某班50名学生时,张三同学的年龄20岁是一个(B )A.变量B.变量值C.统计指标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4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二个是正确的,请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字母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3.1 当人们谈及什么是统计时,通常可以理解为(ACD )A.统计工作B.统计整理C.统计资料D.统计学1.3.2 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统计资料包括(ABD )A.统计数据B.统计图标C.统计软件D.统计年鉴1.3.3 以下关于统计学的描述,正确的有(ACD )A.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B.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实质性科学C.统计学的研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D.统计学提供了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一套方法1.3.4 统计数据按其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ABC )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数值型数据D.截面数据1.3.5 统计数据按其收集方法不同,可以分为(AB )A.观测数据B.实验数据C.时序数据D.混合数据1.3.6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不同分为(ABD )A.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观测数据D.混合数据1.3.8 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AD )A.描述统计学B.理论统计学C.应用统计学D.推断统计学1.3.9 作为一个统计总体,必须具有以下特征(ABD )A.同质性B.变异性C.统一性D.大量性四、判断改错题1.4.1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包括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各种统计数据、图表和文字资料。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全章节)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全章节)

第二章、练习题及解答2.为了确定灯泡的使用寿命(小时),在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只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下:700 716 728 719 685 709 691 684 705 718 706 715 712 722 691 708 690 692 707 701 708 729 694 681 695 685 706 661 735 665 668 710 693 697 674 658 698 666 696 698 706 692 691 747 699 682 698 700 710 722 694 690 736 689 696 651 673 749 708 727 688 689 683 685 702 741 698 713 676 702 701 671 718 707 683 717 733 712 683 692 693 697 664 681 721 720 677 679 695 691 713 699 725 726 704 729 703 696 717 688 要求:(2)以组距为10进行等距分组,生成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灯泡的使用寿命频数分布表3.某公司下属40个销售点2012年的商品销售收入数据如下:单位:万元152 124 129 116 100 103 92 95 127 104 105 119 114 115 87 103 118 142 135 125 117 108 105 110 107 137 120 136 117 108 97 88 123 115 119 138 112 146 113 126 要求:(1)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

(2)制作茎叶图,并与直方图进行比较。

解:(1)频数分布表(2)茎叶图第三章、练习题及解答1. 已知下表资料:试根据频数和频率资料,分别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

解:根据频数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687034.35200xf x f===∑∑(件) 根据频率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34.35fx xf==∑∑(件)结论:对同一资料,采用频数和频率资料计算的变量值的平均数是一致的。

统计学学习题及解答

统计学学习题及解答

统计学学习题及解答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涵义,即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和统计学。

2、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按其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是部分(或各组)总量与总体总量之比。

3、总量指标时间数列是基本的时间数列,它有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两种。

4、当我们研究某个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时,某个班的学生便构成总体,而这个班的每一名学生则是总体单位。

5、可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变量,而数量标志的表现则称标志值。

6、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7、人口按性别、民族、职业分组,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而人口按年龄、工资、身高分组,则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

8、方差分析中,如果在实验中变化的因素只有一个,这时的方差分析称为单因素方差分析。

9、直线相关系数等于0,说明两变量之间无线性相关关系;直线相关系数等于1,说明两变量之间完全线性正相关。

直线相关系数越接近于1,说明两变量之间相关关系越密切;直线相关系数越接近于0,说明两变量之间相关关系越不密切。

10、相关系数的取值在-1 和 1 之间,即[-1,1]。

11、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主词栏和宾词栏两部分组成。

12、假设检验分为两类:参数假设检验和非参数假设检验。

p13、是非标志的平均数等于,是非标志的标准差等于14、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15、按照说明现象的范围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16、保证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的可比性是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原则。

17、组中值是各组上限和下限的简单平均。

18、投资额与消费额的比例为1:3(A)。

投资额占国内生产总值使用额的25%(B)。

在这一资料中,A为比例相对指标,B为结构相对指标。

19、统计数据的表现形式有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三种。

20、相关关系按相关的方向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统计学期末考试精彩试题含问题详解讲解

统计学期末考试精彩试题含问题详解讲解

统计学期末考试精彩试题含问题详解讲解实⽤⽂案⽂案⼤全西安交⼤统计学考试试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C)A、⽂化程度B、职业C、⽉⼯资D、⾏业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A、国民收⼊B、⼈均国民收⼊C、国内⽣产净值D、设备台数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 B)个变量?A、0个B、两个C、1个D、3个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A、⾝⾼B、产品件数C、企业⼈数D、产品品种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A、库存额B、总收⼊C、平均收⼊D、⼈均收⼊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A、随机B、主观C、随意 D盲⽬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到( A ):A、Z统计量D、X统计量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A、样本B、⼩总体C、样本容量D、总体容量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A、⼤于1B、⼤于-1C、⼩于1D、在0与1之间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A、零B、 1C、-1D、2⼆、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 ABCD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尺度E、测量尺度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BE ):A、⼯⼈⼈数B、商品销售额C、商品库存额D、商品库存量E、总产值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 ABE )A、极差B、平均差C、⼏何平均数4.在⼯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 BDE )A、⼯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业企业是填报单位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 ABC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何平均数D、中位数E、众数1、怎样理解统计的三种含义答:统计包含统计⼯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个⽅⾯的含义。

统计学练习及参考答案要点

统计学练习及参考答案要点

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填空1、统计一词的含义是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统计资料)、统计学。

2、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3、要研究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时,全部工业企业构成总体,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4、工人的年龄、工资、工龄属于数量标志,工人的性别、民族、工种属于品质标志。

5、设备台数、工人人数属于离散变量,身高、体重、年龄属于连续变量。

6、研究某市居民生活状况,该市全部居民构成了总体,居民家庭的收入是数量标志。

7、某市职工人数普查中,该市全部职工人数是指标,每一个职工是总体单位。

8、从个人奖金最高额、最低额,企业奖金总额和人均奖金总额等方面研究某企业奖金的分配情况,该项研究中统计指标是企业奖金总额、人均奖金总额,变量值是奖金最高额、最低额。

二、单选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D )。

A 调查单位B 标志值C 品质标志D 总体单位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的设备B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 每一个工业企业3、下面属于统计总体的是(B )。

A 某地区的粮食总产量B 某地区的全部企业C 某商场全年商品销售额D 某地区全部职工人数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B )。

A 男性是品质标志B 人的年龄是变量C 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 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B )。

A 社会总产值B 产品合格率C 产品总成本D 人口总数6、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B )。

A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 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 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7、某工人月工资1500元,工资是(A )。

A 数量标志B 品质标志C 质量指标D 数量指标8、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

A 职工的年龄B 职工的性别C 政治面貌D 籍贯9、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状况,统计总体为(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1.下面是我国人口和国土面积资料:────────┬───────────────│根据第四人次人口普查调整数指标├──────┬────────│1982年│1990年────────┼──────┼────────人口总数│ 101654 │ 114333男│ 52352 │ 58904女│ 49302 │ 55429────────┴──────┴────────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

试计算所能计算的全部相对指标。

2.某企业2014年某产品单位成本520元,2015年计划规定在上年的基础上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6%,试确定2015年单位成本的计划数与实际数,并计算2015年单位成本比计划降低多少?3.某市共有50万人,其市区人口占85%,郊区人口占15%,为了解该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市区抽查了1500户居民,每人平均收入为1400元;在郊区抽查了1000 户居民,每人年平均收入为1380元,若这两个抽样数字具有代表性,则计算该市居民年平均收入应采用哪一种形式的平均数方法进行计算?4.有两个班级统计学成绩如下:根据上表资料计算:(1)哪个班级统计学成绩好?(2)哪个班级的成绩分布差异大?哪个班级的成绩更稳定?5.2014年8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资料如下:────┬──────┬─────────┬─────────品种│价格(元/斤)│甲市场成交额(万元)│乙市场成交量(万斤)────┼──────┼─────────┼─────────甲│ 1.2 │ 1.2 │ 2乙│ 1.4 │ 2.8 │ 1丙│ 1.5 │ 1.5 │ 1────┼──────┼─────────┼─────────合计│──│ 5.5 │ 4────┴──────┴─────────┴─────────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6.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36件,标准差9.6件。

乙组工人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2)比较甲、乙两个生产小组哪个组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比较哪组的产量更稳定?比较哪组的产量差异大?第四章抽样调查检验结果如下:1.某进出口公司出口茶叶,为检查其每包规格的重量,抽取样本100包,(2)估计这批茶叶每包平均重量的围,确定是否达到规格要求。

2.在某储蓄所随机抽查484户,得到如下资料:试以95.45%的概率(t=2)推算下列指标的围:(1)平均每存单的活期存款额;(2)活期存款额60000元以上的户数所占的比例。

3.一个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欲了解观众对其主持节目的收视情况,随机抽取500名观众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经常观看该节目的观众有225人,试计算抽样平均误差,并以95% (t=1.96)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经常观看这一节目人数比例的区间估计。

4.某电视机厂按不重复抽样方法从一批产品中抽取1%进行检验,资料如下:,要求:(1)以95.45%(t=2)的概率保证程度对平均正常工作时间做区间估计;(2)若正常工作时间12000小时以上为一级品,试对一级品率做区间估计;(3)若误差围缩小一半,其他条件不变,需要抽查多少台电视机?5.某食品厂对所贮存的某食品进行分级检验,以确定该食品的一级品率,要求一级品率的抽样误差不超过5%,概率定为95.45%(t=2)。

已经检验,同样产品加工该食品的一级品率为58%、49%和40%。

试问至少应抽查多少产品来测定才可满足分级检验的要求?6.某手表厂每天生产100万个某种零件,试分别采用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方法,抽取1000个零件进行检验,废品均为20件,试以99.73%的概率保证(t=3),对该厂这种零件的废品率做区间估计。

7.某地农村种植小麦150亩,在秋收前采用不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查0.15亩的小麦样本,测得总产量75公斤,平均每亩标准差1.35公斤。

试以95.45%(t=2)的概率保证,推断该地区小麦平均亩产量和总产量的围。

8.欲了解某公司几千名员工的业务情况,从中随机抽查40人为样本进行业务考核,结果如下:45 90 87 66 52 95 88 48 60 7250 90 90 82 54 55 68 85 99 7597 80 80 60 60 50 78 82 88 9648 55 85 91 66 74 78 70 80 90要求:(1)按成绩分组,编制变量数列;(2)计算平均成绩、标准差和离散系数;(3)以95.45%(t=2)的概率保证程度对平均成绩做区间估计;(4)以95.45%(t=2)的概率保证程度对及格率做区间估计;第五章相关与回归分析1.某县“十五”时期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并说明二者的关系;(2)计算人均支出的线性回归方程;(3)根据计算结果,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4)计算当人均收入为18000元时,人均支出为多少?2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说明相关程度。

(2)建立单位成本对产量的直线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多少元?(3)当产量为8千件时,单位成本是多少?第六章时间序列分析1.某商场各年棉布销售量有关资料如下:────┬───┬─────┬──────┬──────│销售量│逐期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年份│││││(万米)│(万米)│(%)│(%)────┼───┼─────┼──────┼──────2010 │ 9.6 │ - │ - │ -2011 ││ 3.8 ││2012 │││ 90.30 │2013 ││││2014 │││ 114.07 │ 60.42────┴───┴─────┴──────┴──────要求:(1)填空;(2)计算2010年—2014年的平均增长率;(3)若按年平均增长率计算,棉布销售量要达到28万米需要经过多少年?2.前进机械厂2014年实现利润486万元,有关资金占用资料如下:───────────┬───┬───┬───┬────季度│一│二│三│四───────────┼───┼───┼───┼────季末资金占用额(万元) │ 3800 │ 4050 │ 4000 │ 3910───────────┴───┴───┴───┴────另知2014年初占用资金3900万元。

(1)计算该厂2014年各季度的平均占用资金;(2)计算该厂2014年资金利润率。

3.试计算下表中空格数据,并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增长率。

4.某产品产量2011—2014年各年与上年相比的递减速度分别为12%、10%、8%和2%,试计算平均下降速度。

6.某地区甲产品历年来收购量(万吨)资料如下,要求:(1)用直接平均法计算季节比率。

(2)预计2015年全年收购量96万吨,按季节比率,各季度收购量应安排多少?(3)计算2014年各季度的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以最初水平为基期)、环比增长率、定基增长率(以最初水平为基期)、平均增长率、同比增长率。

第七章统计指数1.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成本和出厂价格资料如下:───┬──────┬────────┬─────────│产量(件)│单位成本(元/件)│出厂价格(元/件)产品├──┬───┼───┬────┼───┬─────│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2000│ 2200 │ 10.5 │ 10.0 │ 12.0 │ 12.5乙│5000│ 6000 │ 6.0 │ 5.5 │ 6.2 │ 6.0───┴──┴───┴───┴────┴───┴─────计算:(1)利用指数体系从相对数和绝对数对总产值变动做因素分析;(2)利用指数体系从相对数和绝对数对总成本变动做因素分析。

2.某商店三种商品销售资料如下:────┬───┬───────┬────────││销售量│价格(元)商品名称│单位├───┬───┼───┬────││2013年│2014年│2013年│2014年────┼───┼───┼───┼───┼────甲│公斤│ 300 │ 360 │ 0.42 │ 0.45乙│件│ 200 │ 200 │ 0.30 │ 0.36丙│袋│ 1400 │ 1600 │ 0.20 │ 0.28────┴───┴───┴───┴───┴────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该商店2014年比2013年三种商品销售额的增长情况,并分析其中由于销售量及价格变动的影响。

3.某商店销售额增长2.9%,价格下价2%,问销售量指数为多少?4.某市2013年社会商品零售额12000万元,2014年增加到15600万元,零售物价指数降低4%,问零售量指数是多少?5.某企业2014年比2013年产量增长15%,产品成本下降4%,2013年企业总成本支付了30万元,问2014年总成本比2013年要多支付多少万元?6.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它们的单位产品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产量(万件)│每件成本(元)产品├────┬────┼────┬────│ 2013年│2014年│ 2013年│ 2014年─────┼────┼────┼────┼────甲│ 10 │ 15 │ 2.5 │ 2.4乙│ 10 │ 10 │ 2.4 │ 2.4丙│ 10 │ 20 │ 2.2 │ 2.0─────┴────┴────┴────┴────(1)根据上表资料,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对总成本变动做因素分析。

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1、(1)1990年比1982年人口增长率=114333/101654 -1(2)1990年人口密度=114333/960(3)1990年男性人口所占的比例= 58904/1143331990年女性人口所占的比例=55429/114333(4)1990年性别比= 58904/554292、单位成本降低1.05%3、1400*85%+1380*15%4、1班平均成绩=62分2班平均成绩=71分1班平均标准差=16.35分2班平均标准差=14.78分1班离散系数=26.37%2班离散系数=20.82%二班成绩好,一班成绩差异大;一班成绩更稳定;一班成绩更有代表性。

5、甲市场平均价格=1.38元乙市场平均价格=1.33元6、(1)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30件乙组标准差=9件(2)V甲=9.6/36=26.7%V乙=9/30=30%甲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甲组产量更稳定;乙组产量差异大。

第四章抽样调查1、(1)每包平均重量=150.30克标准差=0.87克抽样平均误差=0.09克抽样极限误差=0.27克(2)这批茶叶每包平均重量的围在(150.03—150.57)克之间,达到规格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