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低温概论

合集下载

制冷与低温工程

制冷与低温工程

第一章制冷的热力学基础1、分析高低温热源温度变化对逆向卡诺循环制冷系数的影响。

答:制冷系数与低温热源的温度成正比,与高低温热源的温差成反比。

当高低温热源的温度一定时,制冷系数为定值。

制冷系数与制冷剂的性质无关。

2、比较制冷系数和热力完善度的异同。

答:制冷系数与热力完善度的异同:1.两者同为衡量制冷循环经济性的指标;2.两者定义不同。

制冷系数为制冷循环总的制冷量与所消耗的总功之比。

热力完善度为实际循环的制冷系数与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内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

3.两者的作用不同。

制冷系数只能用于衡量两个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内的制冷循环的经济性,热力完善度可用于衡量两个工作于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制冷循环的经济性。

4.两者的数值不同。

制冷系数一般大于1,热力完善度恒小于1。

第二章制冷剂、载冷剂及润滑油1、为下列制冷剂命名:(1)CCI2F2:R12 (2)CO2 :R744 (3)C2H6 :R170 (4)NH3 :R717 (5)CBrF3:R13 (6)CHCIF2 :R22 (7)CH4 :R50 (8)C2H4:R150 (9)H2O :R718 (10)C3H6 R270 2、对制冷剂的要求有哪几方面?答:1、热力学性质方面(1)在工作温度范围内,要有合适的压力和压力比。

即:PO>1at,PK不要过大。

(2)q0和qv要大。

(3)w和wv(单位容积功)小,循环效率高。

(4)t排不要太高,以免润滑油粘度降低、结焦及制冷剂分解。

2、迁移性质方面(1)粘度及密度要小,可使流动阻力减小,制冷剂流量减小。

(2)热导率3、物理化学性质方面(1)无毒,不燃烧,不爆炸,使用安全。

(2)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经得起蒸发和冷凝的循环变化,不变质,不与油发生反应,不腐蚀,高温下不分解。

(3)对大气环境无破坏作用,即不破坏臭氧层,无温室效应。

4、其它原料来源充足,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便宜。

要大,可提高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减小换热面积。

制冷与低温工程

制冷与低温工程

第一章制冷的热力学基础1、分析高低温热源温度变化对逆向卡诺循环制冷系数的影响。

答:制冷系数与低温热源的温度成正比,与高低温热源的温差成反比。

当高低温热源的温度一定时,制冷系数为定值。

制冷系数与制冷剂的性质无关。

2、比较制冷系数和热力完善度的异同。

答:制冷系数与热力完善度的异同:1.两者同为衡量制冷循环经济性的指标;2.两者定义不同。

制冷系数为制冷循环总的制冷量与所消耗的总功之比。

热力完善度为实际循环的制冷系数与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内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

3.两者的作用不同。

制冷系数只能用于衡量两个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内的制冷循环的经济性,热力完善度可用于衡量两个工作于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制冷循环的经济性。

4.两者的数值不同。

制冷系数一般大于1,热力完善度恒小于1。

第二章制冷剂、载冷剂及润滑油1、为下列制冷剂命名:(1)CCI2F2:R12 (2)CO2 :R744 (3)C2H6 :R170 (4)NH3 :R717 (5)CBrF3:R13 (6)CHCIF2 :R22 (7)CH4 :R50 (8)C2H4:R150 (9)H2O :R718 (10)C3H6 R270 2、对制冷剂的要求有哪几方面?答:1、热力学性质方面(1)在工作温度范围内,要有合适的压力和压力比。

即:PO>1at,PK不要过大。

(2)q0和qv要大。

(3)w和wv(单位容积功)小,循环效率高。

(4)t排不要太高,以免润滑油粘度降低、结焦及制冷剂分解。

2、迁移性质方面(1)粘度及密度要小,可使流动阻力减小,制冷剂流量减小。

(2)热导率3、物理化学性质方面(1)无毒,不燃烧,不爆炸,使用安全。

(2)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经得起蒸发和冷凝的循环变化,不变质,不与油发生反应,不腐蚀,高温下不分解。

(3)对大气环境无破坏作用,即不破坏臭氧层,无温室效应。

4、其它原料来源充足,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便宜。

要大,可提高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减小换热面积。

第一章 制冷与低温的热力学基础

第一章  制冷与低温的热力学基础
热量q热力学能变量代数值系统吸热q系统对外作功w系统热力学能增大可逆过程pdvpdvdupdvdu114完成一循环后工质恢复原来状态115闭口系完成一循环后循环中与外界交换的热量等于与外界交换的净功量netnetnetnet42开口系统的能量平衡由系统能量平衡的基本表达式有图示开口系统d时间内质量元工质流入截面11质量的微元工质流出22系统从外界得到热量对机器设备作功过程完成后系统内工质质量增加dm系统总能增加decv117图12开口系统流动过程中的能量平衡119稳定流动deout121微量形式gdzdcdh122当流入质量为m的流体时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工质流经压缩机时机器对工质做功w使工质升压工质对外放热q每kg工质需作功124膨胀过程均采用绝热过程图13压缩机能量平衡图14膨胀机能量平衡5
工质流经喷管和扩压 管时不对设备作功 , 热量交换可忽略不计 1kg工质动能的增加 1 2 2 (c f 2 c f 1 ) h1 h2 2
1kg的工质吸热量
q h2 h1
节流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工质流过阀门时流动截面突然收缩,压力下 降,这种流动称为节流。
设流动绝热,前后两截面间的动能差和位 能差忽略,因过程无对外做功,故节流前后的 焓相等 h1 h2
制冷工质向高温热源放热量 制冷工质从低温热源吸热量
qi T0 s12
q0 TR s12
(1-34) (1-35)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系统所消耗的功
wnet qi q0 (T0 TR )s12 (1-36)
(1-37)
q0 q0 TR 卡诺制冷系数 c wnet qi q 0 T0 TR
dE1 p1dV1 Q (dE2 p2 dV2 Wi ) dECV

制冷和低温技术原理第2章制冷方法课件

制冷和低温技术原理第2章制冷方法课件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
第 2 章 制冷方法
制冷和低温技术原理第2章制冷方法
1
第 2 章 制冷方法
内容要求 物质相变制冷 电,磁,声制冷 气体涡流制冷 气体膨胀制冷 绝热放气制冷
制冷和低温技术原理第2章制冷方法
2
常见的制冷方法有四种:
物质相变制冷
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或固体 在低温下的融化或升华过程从被冷却 物体吸取热量以制取冷量。
发生器
两个回路
冷凝器

QH
流 阀
溶液热 交换器
制冷剂回路 溶液回路
蒸发器 溶

Qo QA 吸收器

蒸气吸收式制冷的基本系统
制冷和低温技术原理第2章制冷方法
14
吸收式制冷的工质对: 名称
• 硫酸水溶液吸收式制冷机 •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 •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制冷剂 水 氨 水
吸收剂 浓硫酸 水 溴化锂
2.1.1 相变制冷概述
液体蒸发制冷
固体相变制冷
以流体为制冷剂,通 过一定的机器设备构 成制冷循环,利用液 体汽化时的吸热效应 ,实现对被冷却对象 的连续制冷。
以一定数量的固体 物质为制冷剂,作 用于被冷却对象, 实现冷却降温。一 旦固体全部相变, 冷却过程即终止。
制冷和低温技术原理第2章制冷方法
4
冷却流体
降压
升压
被冷却流体 构成循环的原理
制冷和低温技术原理第2章制冷方法
8
冷却流体
液体蒸发制冷循环必须 具备四个基本过程:
降压
升压
被冷却流体 构成循环的原理
制冷剂低压汽化 制冷剂液体在低温低压下 汽化, 产生低压蒸气。
蒸气升压
将低压蒸气抽出并提高压力 变成高压蒸气。

制冷与低温技术(第一章绪论)

制冷与低温技术(第一章绪论)

在船用推进系统中,无电力损失的超导电机已获得 在船用推进系统中, 应用。 应用。 偏差极小的超导陀螺也已经被研制出来。 偏差极小的超导陀螺也已经被研制出来。 时速500km/h的低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已经在日本投 时速500km/h的低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已经在日本投 500km/h 入试验运行。 入试验运行。
6. 机械设计 运用与超导电性有关的Meissner效应, 运用与超导电性有关的Meissner效应,用磁场代替 Meissner效应 油或空气作润滑剂,可以制成无磨擦轴承。(超导态是一 油或空气作润滑剂,可以制成无磨擦轴承。
个基本性质的抗磁性,又称迈斯纳效应, 个基本性质的抗磁性,又称迈斯纳效应,即在磁场中一个超导 体只要片于超导态。) 体只要片于超导态。)
2、在制冷技术的发展道路上,蒸气压缩式制冷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在制冷技术的发展道路上,蒸气压缩式制冷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3、人体对温度相当敏感。炎热条件下希望降温以提供适宜的工作 、人体对温度相当敏感。 和生活环境。所有生物过程都受温度影响,低温抑制食品发酵、 和生活环境。所有生物过程都受温度影响,低温抑制食品发酵、霉 菌的增殖,对食品保鲜起重要作用。 菌的增殖,对食品保鲜起重要作用。 4、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制冷和低温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建设、 制冷和低温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等国民经济 各个部门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重要。 各个部门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重要。 5、实现制冷所必需的机器和设备,称为制冷机 、实现制冷所必需的机器和设备,称为制冷机 在制冷机中,除压缩机、泵和风机等机器外, 在制冷机中,除压缩机、泵和风机等机器外,其余是换热器及 各种辅助设备,统称为制冷设备 制冷设备。 各种辅助设备,统称为制冷设备。而将制冷机同消耗冷量的设备统 称为制冷装置 如冰箱、冷库、空调机等。 制冷装置。 称为制冷装置。如冰箱、冷库、空调机等。制冷机都依靠内部循环 流动的工作介质来实现制冷过程。制冷机所使用的工作介质称为制 流动的工作介质来实现制冷过程。制冷机所使用的工作介质称为制 冷剂。 冷剂。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复习提纲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复习提纲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复习提纲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是一门涉及制冷原理与技术的专业课程,主要针对制冷与低温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和应用进行系统的学习,掌握制冷与低温设备的基本原理、热力循环、性能指标及其测量方法、应用技术和控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的复习提纲。

I.制冷原理A.制冷循环基本原理1.制冷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分析3.制冷剂的选择和性能指标B.制冷循环的基本组成1.压缩机2.蒸发器3.冷凝器4.膨胀阀C.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1.压缩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压缩机的分类和特点D.冷却和蒸发器1.冷却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2.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E.膨胀阀的工作原理和种类1.膨胀阀的工作原理2.膨胀阀的种类和应用F.制冷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1.制冷量2.制冷效率3.制冷剂的耐受能力4.制冷机组的功率和能耗G.制冷系统的分析和计算方法1.热力循环分析方法2.制冷机组的热力循环计算3.制冷系统的配管设计和制冷量计算II.低温技术原理A.低温的定义和分类1.低温的定义2.低温的分类和应用领域B.低温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分类1.低温设备的工作原理2.低温设备的分类和特点C.低温流体和制冷剂的选择1.低温流体和制冷剂的特点和分类2.低温流体和制冷剂的选择和性能评价D.低温试验技术1.低温试验设备的选择和特点2.低温试验体系的组成和标准E.低温储存和输送技术1.低温储存设备和系统的选择和设计2.低温输送技术及其特点和应用F.低温保温技术1.低温保温材料的选择和性能评价2.低温保温技术的方法和应用III.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应用A.制冷与低温设备的应用领域1.冷藏与冷冻2.制冷空调3.工业制冷4.低温科学实验与研究B.制冷与低温系统的控制方法1.常规控制方法2.先进控制方法C.制冷与低温设备的能效改进1.制冷循环改进2.制冷设备改进D.制冷与低温设备的维护和安全1.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2.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复习重点:1.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制冷系统的热力循环分析方法和计算3.制冷剂的选择和性能评价4.低温的定义、分类和应用5.低温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评价和应用6.低温试验技术和低温储存、输送保温技术7.制冷与低温设备的应用领域和能效改进8.制冷与低温设备的控制方法、维护和安全注意事项通过复习以上提纲,能够全面理解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为应对考试提供全面的复习准备。

制冷与低温原理_图文

制冷与低温原理_图文

(1-13) (1-14)
(1-15)
闭口系完成一循环后,循环中与外界交换的 热量等于与外界交换的净功量
(1-16)
4.2 开口系统的能量平衡
图1-2 开口系统流动过程中的能量平衡
图示开口系统,dτ 时间内,质量
的微
元工质流入截面1-1,质量
的微元工质流出
2-2,系统从外界得到热量 ,对机器设备作功 。
热力完善度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温度 T
3.热源温度可变时的逆向可逆循环—洛伦兹循环
图1-10 洛伦兹循环的T-s图
洛伦兹循环工作 在二个变温热源 间。
与卡诺循环不同 之处主要是蒸发 吸热和冷却放热 均为变温过程
熵S
(假设制冷过程和冷却过程传热温差均为Δ T )
作为制冷剂应符合的要求
1.热力学性质方面
(1) 工作温度范围内有合适的压力和压力比。 蒸发压力≧大气压力 冷凝压力不要过高 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之比不宜过大
(2) 单位制冷量q0和单位容积制冷量qv较大。 (3) 比功w和单位容积压缩功wv小,循环效率高。 (4) 等熵压缩终了温度t2不能太高,以免润滑条件恶化
是系统为维持工质流动所需的功 , 称为流动功
3.焓

用符号H表示,单位是焦耳 (J)
H= U+pV
(1-5)
比焓
用符号h表示,单位是焦耳/千克 (J/kg

(1-6)
焓是一个状态参数。
焓也可以表示成另外两个独立状态参数的函数 。 如:h=f(T,v) 或 h=f(p,T); h=f(p,v) (1-9)
借传热来传递能量无需物体的宏观移动。

制冷和低温技术原理—第2章 制冷方法

制冷和低温技术原理—第2章 制冷方法

高压液体流 经膨胀阀节 流,形成低 压低温的 气,液两相 混合物进入 蒸发器。
4. 应用: 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是应用最广泛的制冷机。 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具有100多年的历史,相当完备,广泛应用 在空气调节,各种冰箱,食品冷藏,冷加工 方面。 制冷的温度范围为5℃ — -150℃。
2.1.5 吸附式制冷
1. 系统组成:
吸附床,冷凝器,蒸发器 用管道连成一个封闭系统。
太阳辐射 沸石 吸附床 (沸石密封盒)
2. 工作原理:
肋片 (冷凝器) 储水器
一定的固体吸附剂对某种 (蒸发器) 制冷剂气体具有吸附作用, 白天脱附 夜间吸附 而且吸附能力随吸附剂温 太阳能沸石-水吸附制冷原理 度的改变而不同。 通过周期性地冷却和加热吸附剂, 使之交替地吸附和解吸。 解吸时,释放制冷剂气体,使之凝结为液体。 吸附时,制冷剂液体蒸发,产生制冷作用。
热电制冷
气体绝热膨胀制冷
高压气体经绝热膨胀即可达到较低 温度,令低压气体复热即可制取冷量。 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即可分离冷, 热两股气流,用冷气流的复热过程即 可制冷。
气体涡流制冷
2.1 物质相变制冷
2.1.1 相变制冷概述
液体蒸发制冷 固体相变制冷
以流体为制冷剂,通 过一定的机器设备构 成制冷循环,利用液 体汽化时的吸热效应 ,实现对被冷却对象 的连续制冷。
2.2.2 磁制冷
1. 工作原理: 是利用磁热效应的一种制冷方式。
既是固体磁性物质(磁性离子构成的系统)在受磁场 作用磁化时,系统的磁有序度加强(磁熵减小), 对外放出热量;再将其去磁,则磁有序度下降(磁熵 增大),又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2.2.3 声制冷
1. 工作原理: 是利用热声效应的一种制冷方式。

制冷和低温技术原理-文档资料

制冷和低温技术原理-文档资料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发现许多现象 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炎热条件下希望降温以提供适宜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所有生物过程都受温度影响,低温抑制食品发酵、霉菌的 增殖,对食品保鲜起重要作用。材料的某些重要特性与温 度有关,如机械材料具有冷脆性,塑料、橡胶也有同样的 性质;又如金属的导电性随温度下降而提高,有些纯金属 或合金当温度降到某一数值时出现超导性,人为地利用这 些特性,需要人工创造低温环境。通过降温产生物态变化, 可使混合气体分离、气体液化。扩散和化学反应与温度也 有直接关系,许多生产工艺过程中温度对产品性能和
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物
体冷却,使其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以下,保持并利用这个 温度。 按照所获得的温度,通常将制冷的温度范围划分为以 下几个领域:120 K以上为普冷;120 K~0.3 K为深冷,也
称为低温;0.3 K以下为极低温。
机器设备以及依据的具体原理有很大差别。
由于温度范围不同,所采用的降温方式,使用的工质、
第一节 制冷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三、制冷与低温技术的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研究获得低于环境温度的方法、机理以及与此对应 的循环,并对循环进行热力学的分析和计算。 (2)研究循环中使用的工质的性质,从而为制冷机和低 温装置提供合适的工作介质。因工质在循环中发生状态变 化,所以工质的热物理性质是进行循环分析和计算的基础 数据。此外,为了使这些工质能实际应用,还必须掌握它 们的一般物理化学基础。 (3)研究气体液化和分离技术。例如液化氧、氮、氢、 氦等气体,将空气或天然气液化、分离,均涉及一系列的 制冷和低温技术。
第二节 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应用
四、在科学研究及医疗卫生方面的应用
科学研究往往需要人工的低温环境。例如:在军事科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1绪论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1绪论

超低温方面 1926年,P.Debye 和 W.F.Giauque 分别提出了用顺磁盐
绝热退磁的方法获取低温,1933年可获得0.25K。 1950年,Pomeranchuk 提出利用压缩液态3He 的绝热固化 方法获取低温,1965年获得0.018K,1978年获得0.001K。 1951年,H.London 发明了3He - 4He 混合液稀释制冷法, 可获得低温4×10-3K。 1956年,N.Kurti 和 F.Simon 提出了核子绝热去磁的方法 获得更低温,在1956年用该方法可获得2×10-5K, 1963年可获得1.2µK。
英吉利海峡隧道
科学研究
NASA模拟月球环境进行登陆勘测演练
云雾室
医疗卫生
空间技术
液氮罐
火箭推进器
低温物理研究
低温声学,低温光学,低温电子学等。 超导现象。
1.4 制冷和低温技术的发展历史
现代制冷技术是18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
普冷方面 1755年,爱丁堡化学教授William Cullen利用乙醚蒸发 使水结冰;他的学生Black提出潜热概念,发明了冰量热 器,标志着现代制冷技术的开始。 1834年,美国发明家 Perkins造出了第一台乙醚为工质 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 1875年,氨为制冷剂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产生。 1844年,美国医生 Gorrie发明了空气循环式制冷机,为 患者建立了一座空调站。 1859年,Curre发明了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并申请了原 理专利。
高温热源 T1
q1 wnet=q1-q2
热机 q2 低温热源 T2
正向循环
制冷机 q2 低温热源 T2
逆向循环
课堂问题3: 分析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
1.5.4 性能系数 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制冷原理与技术第三章低温原理与技术教材教学课件

制冷原理与技术第三章低温原理与技术教材教学课件

制冷剂种类
介绍常用的制冷剂种类, 如氟利昂、氨、二氧化碳 等。
制冷剂性质
分析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 化学性质以及对环境和安 全性的影响。
制冷剂选择原则
阐述选择制冷剂的原则, 包括环保性、安全性、热 力学性能以及经济性等方 面。
制冷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组成
介绍制冷系统的基本组成, 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 发器、膨胀阀等主要部件。
05
实验人员必须熟悉实验 室安全出口、安全设施
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02
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禁止随意更改实验步骤
或试剂用量。
04
实验仪器使用说明及维护保养要求
在使用实验仪器前,必须认真 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 性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仪器前,应对仪器进 行检查,确保其处于正常 工作状态。
非接触式测温法
02
通过测量被测介质辐射出的热辐射能量来推算温度。常用仪表
有红外测温仪、辐射测温仪等。
仪表选择原则
03
根据测量范围、精度要求、响应时间、使用环境等因素选择合
适的测温仪表。
压力测量与真空技术
压力测量原理
利用弹性元件受压变形的原理,将压力转换为位移或应变进行测量。常用仪表有压力表、 压力传感器等。
在使用仪器时,要严格按 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 免损坏仪器或造成危险。
对于出现故障的仪器,要及 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不得私自拆卸或修理。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对仪 器进行清洗、保养,并填 写使用记录。
数据记录、处理和分析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包括实验条件、试剂用量、操作步骤等 。
低温特点
包括物质热运动减弱、热传导性 能变化、电子行为改变等,导致 物质在低温下具有独特的物理和 化学性质。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低温原理部分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低温原理部分
为人们提供各种清凉美味的饮品和冰淇淋。
环境影响
1 能源消耗
制冷设备需要大量的能源来维持低温环境, 导致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 制冷剂泄漏
制冷剂的泄漏会对大气造成破坏,加剧温室 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发展趋势
未来制冷与低温技术将更加注重能源效率和环保,采用更环保的制冷剂和高效的制冷设备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 境影响。
总结和展望
制冷与低温技术在工业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的发展需要解决能源 消耗和环境污染等挑战,以创造更可持续的低温解决方案。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低温 原理部分
欢迎来到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低温原理部分。本节将探讨制冷与低温技术的 定义、基本原理以及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和未来发 展趋势。
定义和作用
制冷与低温技术专注于创造和维持低温环境,其作用不仅包括食品冷藏和保 鲜,还扩展到医疗、航天、化学和电子产业等各个领域。
基本原理
1 制冷剂循环
通过制冷剂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中的循环流动,将热量从低温区域转移到高温区域。
2 蒸发冷却
通过将制冷剂蒸发来吸收热量,使环境变得更加凉爽。
3 压缩与膨胀
通过压缩制冷剂使其升温,然后通过膨胀使其降温,实现制冷效果。
工业应用
食品加工
低温技术用于食品冷冻、速冻、干燥和冷藏等 过程,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电子
低温条件下可以提高电子元件的性能和寿命。
功效。
化学工业
一些化学制程需要在低温下进行,以控制反应 速度和产率。
生活应用
1 家用冷藏冰柜
冷藏和冷冻食物,使其保持新鲜和可食用。
2 空调系统
利用制冷技术调节室内温度,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3 冷饮店和冰淇淋店

制冷与低温原理

制冷与低温原理

热力学第二定律涉及的温度为热力学温度(K)
T=273.16+t
(1-29)
熵是热力学状态参数,是判别实际过程的方 向,提供过程能否实现、是否可逆的判据。
定义式
(1-
30)
qrev是可逆过程的换热量,T为热源温度
可逆过程1-2的熵增
克劳修斯积分
=0 可逆循环 <0 不可逆循环 >0 不可能实行的循环
制冷与低温原理
第一节 制冷与低温原理的热工基础
1.1.1 制冷与低温原理的热力学基础
1.热力学第一定律
➢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不 可能被创造,也不可能被消灭;但能量可以从 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且在能量的转化 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 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是自然界基本规律之一。
进一步推导得
(1-
50)
对理想气体
实际气体表达式可通过实验来建立
对空气和氧
(1-
在P<15×103kPa
51)
(2) 节流过程的物理特征
节流时温度降低
节流时温度不变
节流时温度升高
(3) 转化温度与转化曲线
范德瓦尔 状态方程
(153)
转化温度
(1-
55)
转化温度与 压力的关系
(156)
在T-P图上为一连续曲线,称为转化曲线
或制冷剂自身在高温下分解。
2.迁移性质方面
(1) 粘度、密度尽量小。
(2) 导热系数大,可提高传热系数,减少传热面积 。
3.物理化学性质方面
(1) 无毒、不燃烧、不爆炸、使用安全。 (2) 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 (3) 对大气环境无破坏作用 。
(1-13) (1-14)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第2章制冷方法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第2章制冷方法
吸收剂对制冷剂气体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说明
3. 工作过程:
制冷剂回路
高压制冷剂 气体在冷凝 器中冷凝, 产生的高压 制冷剂液体 经节流后到 蒸发器蒸发 制冷。
另一方面,发生后 的溶液重新恢复到 原来成分,经冷 却,节流后成为具 有吸收能力的吸收 液,进入吸收器, 吸收来自蒸发器的 低压制冷剂蒸气。
一方面在吸收器中,吸 收剂吸收来自蒸发器的 低压制冷剂蒸气,形成 富含制冷剂的溶液,再 将该溶液用泵送到发生 器,经加热使溶液中的 制冷剂重新以高压气态 发生出来,送入冷凝器。
2.1.4 蒸气喷射式制冷
2. 制冷系统图:
3. 工作过程:
4.理论工作循环的 T-s 图表示
01.
工作蒸气在喷嘴内的膨胀过程;
02.
4状态:工作蒸气与制冷剂水蒸气混合后状态;
03.
混合蒸气在扩压器中流动升压过程;
04.
冷凝器中气体的凝结过程;
05.
凝结水经过节流进入蒸发器;
06.
凝结水经过水泵进入锅炉,产生工作蒸气。
热声效应:可压缩流体的声振荡与固体介质之间由于 热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时均能量效应。
2.3.1 气体涡流制冷的基本原理
2.3 气体涡流制冷
涡流制冷效应的实质是利用人工方法产生漩涡, 使气流分为冷、热两部分。利用分离出来的冷 气流进行制冷。
2.4 气体膨胀制冷
高压气体经绝热膨胀即可达到较低 温度,令低压气体复热即可制取冷量。
令直流电通过半导体热电堆,即可在 一端产生冷效应,另一端产生热效应。
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即可分离冷, 热两股气流,用冷气流的复热过程即 可制冷。
2.1 物质相变制冷
2.1.1 相变制冷概述
以流体为制冷剂,通 过一定的机器设备构 成制冷循环,利用液 体汽化时的吸热效应 ,实现对被冷却对象 的连续制冷。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低温原理部分115页PPT文档共117页文档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低温原理部分115页PPT文档共117页文档

谢谢!
117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低温原理部分115 页PPT文档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科学研究:
模拟低温环境
4、医疗卫生:
冷冻医疗: 冷冻医疗: 细胞组织、疫苗、药品的低温保存: 细胞组织、疫苗、药品的低温保存: 冷冻干燥: 冷冻干燥:
5、空间技术: 6、低温物理研究:
低温声学、低温光学、低温电子学、超导技术 低温声学、低温光学、低温电子学、
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 制冷循环: 制冷循环:可逆循环和不可逆循环
3、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
稳定流动 能量方程
d q = dh − d w
单位质量制冷量
q0 = h1 − h4 = h1 − h3
制冷剂的质量流量
(6-6)
qm , R =
φ0
q0
=
φ0
h1 − h4
(6-7)
单位体积制冷量
q0 h1 − h4 qv = = v1 v1
制冷剂的体积流量
(6-8)
qv , R = qm , R v1
二、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
•压缩机 •冷凝器 •膨胀阀 •蒸发器
无机物
制 冷 剂
NH3 、CO2 R22 、R134a 、 R407c CH4 、C2H4
氟里昂
碳氢化合物
载冷剂
要求:在使用温度范围内不凝固、 要求:在使用温度范围内不凝固、 不汽化;无毒,化学稳定性好, 不汽化;无毒,化学稳定性好, 对金属不腐蚀、不燃烧、不爆炸; 对金属不腐蚀、不燃烧、不爆炸; 比热容大, 比热容大,输送一定冷量所需流 量小, 量小,以减少输送载冷剂的循环 泵功率;密度小、粘度小, 泵功率;密度小、粘度小,可减 小流动阻力;热导率大, 小流动阻力;热导率大,以减少 热交换设备的传热面积; 热交换设备的传热面积;价格低 易于购买。 廉,易于购买。
η = ε /εc
6−3
二、变温热源的理想制冷循环——劳伦兹循环 二、变温热源的理想制冷循环——劳伦兹循环
• 实际上,不可避免的 实际上, 存在温差传热的不可 逆损失 • 劳仑兹循环是外部热 源为变温热源时的理 想制冷循环。 想制冷循环。 • 经济指标: 经济指标:
相当于平均当量温度概念上的逆卡诺循环
2.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工况 2.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工况
制冷系数
(6-14)
q1)
(二)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实际循环及其 性能指标 • • • • 实际循环 实际压缩过程 不是等熵过程 冷凝和蒸发过程中存在传热温差 制冷剂通过管道、吸排气阀、冷凝器、 制冷剂通过管道、吸排气阀、冷凝器、蒸 发器时存在压力损失 • 实际循环中存在液体过冷、蒸气过热。 实际循环中存在液体过冷、蒸气过热。
压-焓图的使用
要求( 要求(1)表示过程(吸热或放热) (2)查各点参数(温度、压力、焓、熵、比容、状态,过冷度和过热度): 过程:从点1(温度-10C,压力2 bar)等熵变化到点2(压力10 bar)再等压变 过程:从点1(温度-10C,压力2 bar)等熵变化到点2(压力10 bar)再等压变 化到点3(温度40C),再次等焓变化到点4(压力2 bar),最后等压回到点1 化到点3(温度40C),再次等焓变化到点4(压力2 bar),最后等压回到点1。
一、制冷循环
• 恒温热源的理想制冷循环—— 逆卡诺循环 恒温热源的理想制冷循环—— • 变温热源的理想制冷循环——劳伦兹循环 变温热源的理想制冷循环——劳伦兹循环 • 理想热泵循环
热工知识: 热工知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1)正循环(生产功)和逆循环(消耗功) 正循环(生产功)和逆循环(消耗功)
所有的热力发动机都是正循环 制冷机和热泵都是逆循环
(2)可逆循环和不可逆循环 (3)内部不可逆和外部不可逆
内部不可逆:制冷剂在其流动或状态变化过程中因 内部不可逆 摩擦、挠动及内部不平衡而引起的损失; 外部不可逆:蒸发器、冷凝器及其他换热器中有温 外部不可逆 差时的传热损失。
一、恒温热源的理想制冷循环——逆卡诺循环 恒温热源的理想制冷循环—— ——逆卡诺循环
q0 = T1 ( s1 − s4 ) = T0 ( s1 − s4 )
循环过程的消耗功:
w = (T2 − T1 ) ( s1 − s 4 ) = (Tk − T0 )( s1 − s 4 )
qk = q0 + w
1、逆卡诺循环
制冷系数:
制冷系数的特性: 制冷系数的特性: 高温高,低温低, 1、高温高,低温低,制冷系数小 2、低温比高温对它影响程度大 3、与循环介质无关 其值可大于1 小于1 或等于1 4、其值可大于1,小于1,或等于1
液体过冷
与无过冷的循环1-2与无过冷的循环1 相比, 3-4-5-1相比,过冷循 环的单位制冷量的增 加量为
∆q 0 = h5 − h5′ = h4 − h4 ′
制冷系数增加
( h1 − h4 ) + ( h4 − h4′ ) ε′ =
h2 − h1 c′∆t = ε0 + h2 − h1
(三)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 与工况
第六章 制冷与空调
第一节 概述
制冷
空调
图1-26 制冷与空调的关系
制冷循环 能量转换 性能评价
一、制冷的定义与分类
制冷的定义: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 制冷的定义: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 一定空间内将物体冷却,使其温度降低到 环境温度以下,保持并利用这个温度。 环境温度以下,保持并利用这个温度。
常用的载冷剂 有空气、水、 盐水、有机化 合物及其水溶 液等。 液等。
2、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理论循环——逆卡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理论循环——逆卡 诺循环的修改 • 干压缩代替 湿压缩 • 节流阀代替膨胀机
3.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 3.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
压-焓图
P-水平线 - H-垂直线 - T-过冷液体区几乎是垂直线, -过冷液体区几乎是垂直线, 两相区水平线, 过热蒸汽区 两相区水平线 , 向右下弯曲的倾斜线 S-向右上方倾斜的实线 - V-向右上方倾斜的虚线比等熵 - 线平坦 X-只存在于湿蒸汽区域内,其 -只存在于湿蒸汽区域内, 方向大致与饱和液体线或饱 和蒸汽线相近。 和蒸汽线相近。
εL = Tom / (Tkm −Tom )
6−4
三、理想热泵循环
• 什么是热泵循环? 什么是热泵循环? • 理想热泵循环还是逆卡 诺循环, 诺循环,只是其使用目 的和工作温度的范围有 所不同 • 供热系数 :
εh =
qk q0 + w = = εc +1 w w 6 −5
• 热泵的使用有利于节能
制冷量
(6-9)
φ0 = qv , R qv
(6-10)
单位冷凝热量
qk = h2 − h3
制冷剂的冷凝热负荷
(6-11)
φk = qm, R qk = qm, R (h2 − h3 ) (6-12)
单位理论压缩功
w0 = h2 − h1
(6-13)
压缩机消耗的理论功率
P0 = qm , R ( h2 − h1 )
制冷 120K以上 120K以上 120K~ 低温 120K~0.3K 120K 极低温 0.3K以下 0.3K以下
K 300~273 273~263 263~240 240~223 223~200 200~150 150~100 100~50 50~20 20~4 4~10-6
℃ 27~0 ~ 0~-10 ~ -10~-33 ~ -33~-50 ~ -50~-73 ~ -73~-123 ~ -123~-173 ~ -173~-223 ~ -223~-253 ~ -253~-269 ~ -269~-273 ~
4. 吸附制冷
二、制冷研究的内容
• • • • 获得低于环境温度的方法、机理、 获得低于环境温度的方法、机理、循环 制冷剂 气体的液化和分离技术 制冷的机械和设备
三、制冷技术的应用
1、商业及人民生活方面
食品的冷冻冷藏、舒适性空调
2、工业生产及农牧业:
机械仪表工业: 机械仪表工业: 钢铁工业: 钢铁工业: 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 农牧业: 农牧业: 建筑业: 建筑业:
2、对温度的限制及热力完善度
逆卡诺循环是在没有传热温差和没有任何损 失的可逆情况下进行的, 失的可逆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其在实际上是无 法实现的, 法实现的,但可以作为评价实际制冷循环完善 度的标准。 度的标准。 热力完善度: 热力完善度表示制冷机实际循环接近逆卡诺 循环的程度,其数值恒小于1 循环的程度,其数值恒小于1。
(6-16)
(6-15)
压缩机指示功率
Pi =
轴功率
ηi
P0
(6-17)
Pe =
ηm
Pi
(6-18)
实际制冷系数
ε=
φ0
(6-19)
Pe
单位冷凝热量
qk = h2 − h4
h2 = h2 a − h1
(6-20)
ηi
+ h1
φk = qm, R qk
热力完善度
ε η= εc
(6-19)
(三)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 与工况
单位体积制冷量
q0 qv = v1
单位理论功
w0 = h2 a − h1
制冷剂循环流量
qm , R =
理论功率
φ0
q0
P0 = qm , R w0
体积流量(理论输气量) 体积流量(理论输气量)
qV , s = qm, R v1 =
φ0 v1
q0
=
φ0
qv
qV ,h
φ0 = = λ λ qv
qV , s
应用 热泵、冷却装置、 热泵、冷却装置、空调装置 苛性钾结晶、冷藏运输、 苛性钾结晶、冷藏运输、 冷冻运输、食品长期保鲜、燃气(丙烷等) 冷冻运输、食品长期保鲜、燃气(丙烷等)液化装置 滚筒装置的光滑冻结、 滚筒装置的光滑冻结、矿井工作面冻结 低温环境实验室、 低温环境实验室、制取干冰 乙烷、乙烯液化。 乙烷、乙烯液化。低温医学和低温生物学 天然气液化 空气液化、分离,稀有气体分离,合成气体分离、 空气液化、分离,稀有气体分离,合成气体分离、氢 及氩气还原,液氧、 及氩气还原,液氧、液氮 氖和氢液化, 氖和氢液化,宇航仓空间环境模拟 超导, 超导,氦液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