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二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等活动,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表征和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
2.举例说明种群的“J”形增长、“S”形增长、波动等数量变化情况。
3.阐明环境容纳量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1.生命观念:种群“S”形增长的内容,揭示了种群数量在有限条件下通过种内调节维持相对稳定的机制,体现了稳态与平衡观。
2.科学思维: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即用数学模型来表征、解释和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
3.科学探究: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4.社会责任:濒危物种保护、有害动物防治。
知识点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数学模型(1)01数学形式。
(2)作用: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2.建构方法项目研究方法研究实例提出问题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细菌每20 min分裂一次,怎样计算细菌繁殖n代后的数量合理假设提出合理的假设02在资源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条件下,细菌种群的增长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建立模型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①数学公式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即建立数学模型 N n =2n (N 代表03细菌数量,n表示04第几代)②曲线图检验修正 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05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知识点二 种群数量变化曲线1.种群的“J”形增长 (1)概念01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形式,02时间为横坐标03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形。
(2)建构数学模型 ①模型假设04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条件下,05一定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②建立模型t 06N t =N 0λt 。
各参数的意义⎩⎪⎨⎪⎧ N 007起始数量t :时间N t :t 08数量λ09倍数③曲线图2.种群的“S”形增长(1)概念: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10稳定,增长曲线呈“S”形。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3的第四章第2节,在第1节课中已经介绍了种群的一些基本特征,而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与种群密度密不可分的是种群的数量,在第2节中,就对种群的数量变化进行了探讨。
同时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种群所生存的环境条件,如天敌、食物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因而为第3节群落的引出作了铺垫。
本节,在新课标中具体内容标准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建构种群增长模型,通过建构的数学模型来解释种群数量的增长,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并且详细讨论了种群增长的两种方式的产生条件及特点等:在理想环境中,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在存在环境阻力的情况下,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
种群数量变化除了增长以外,还存在波动、下降等其他形式。
本节最后分析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意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及正确的资源利用意识。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主要是以探究构建数学模型为主,因此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功底。
本册为高中必修3第4章的内容,对象是高二或高三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对这样的数学模型构建来说还是较有能力能够把握的,最多需要一些小小的提示。
因此,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活动,而不用为他们讲解太多。
对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几种形势则较易于理解。
同时,也需要学生对上一节课的知识掌握比较充分,才有利于这节课的进行。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阐述种群数量增长的种类和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讨论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六、教学思路:首先以三个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引出本课的课题——种群的数量变化。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原因和影响因素;
2.掌握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3.能够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重点
掌握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难点
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1.引入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相关视频引起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兴趣,提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们观察到过哪些动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
2.知识讲解(10分钟)
教师简要讲解种群数量的变化原因和影响因素,如生死率、迁移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3.示范实验(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种群数量变化的示范实验。
将一定数量的果蝇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观察并记录果蝇的繁殖情况和寿命,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种群数量如何变化。
4.讨论分析(1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确定果蝇的种群数量是如何变化的。
5.概括规律(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如初期种群数量的急剧增加,后期趋于稳定等。
6.应用拓展(15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种群数量变化,如疾病传播、食物链中的关系等。
7.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五、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课堂讨论和应用拓展的答题情况,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第4章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观点和基本规律。
2. 掌握种群数量波动和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学会运用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型和分析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种群数量波动和增长的原因,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型和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型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和相关图表。
2. 准备实验或模拟活动的材料和设备。
3. 准备案例或实际问题,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4.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起首,我会介绍种群的基本观点以及种群密度等基本观点,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种群数量的变化。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实验观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规律,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
实验材料包括标志重捕法所需的各种数据表格、鼠妇等小型动物或植物。
学生需要记录每次捕捉的数量、时间和地点等信息,以便进行分析和统计。
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3.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我将详细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包括J型曲线、S型曲线、指数增长率和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等。
通过讲解,学生可以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4. 小组讨论: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认识,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的主题是“如何控制种群数量变化”,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5. 教室小结:最后,我将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也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室讨论和实验观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教案标题: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目标:1. 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 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能够分析和解释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式和趋势。
4.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例如狼群、鱼群或鸟群的数量变化。
2. 引发学生的思考: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种群数量的变化?这些变化对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知识讲解:3.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包括生物因素(如繁殖率、死亡率、迁移等)和非生物因素(如资源可用性、环境变化等)。
4. 介绍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式和趋势,如指数增长、S型曲线等。
实验活动:5.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式。
例如,将一群果蝇放入一个封闭的容器中,观察其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6. 让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绘制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表。
7.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式和趋势。
案例分析:8. 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例如,研究一些动物种群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数量变化。
9. 学生小组讨论并呈现他们的分析结果,包括可能的解决方案和保护措施。
总结与评价:10. 总结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11. 评价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的形式。
延伸活动:12.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不同种群数量变化的案例,并撰写报告或展示他们的发现。
13. 组织一次生态系统参观活动,让学生亲身观察和记录不同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资源:- 图片或视频展示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 实验用的果蝇和封闭容器- 种群数量变化的案例研究资料- 学生记录和绘图的工具教学评估:- 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原因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模式和趋势的分析能力- 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提出能力- 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图表绘制能力。
高中生物3 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必修3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 学会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b. 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一般方法。
2.能力目标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情感目标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要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四教学流程数数量(2)让学生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的数量增长曲线。
(3)让学生将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计算公式:Nn=1 ×2n,和数量增长曲线比较,认识到数学公式和曲线都是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数学公式较准确,但不直观;曲线图较直观,但不准确。
2.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结合“问题探讨”细菌数量增长例子,介绍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1)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如细菌每20分钟分裂一次,分析、比较、回答.阅读、倾听、思考。
阅读、倾可言通过数学语言(公式和曲线图)表达出来。
从理论层面认识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
想到的是,一个世纪之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竟达到6亿只以上。
漫山遍野的野兔与牛羊争食牧草,啃啮树皮,造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后来,人们引入了黏液瘤病毒才使野兔的数量得到控制。
实例二: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
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的增长如下图所示。
归纳: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表示,曲观察、分析、作答。
通过分析人口数量增长曲线,进行人口知识教育.线大致呈“J”型。
3。
展示历年来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让学生分析是否呈“J”型曲线?(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2)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4。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解读展示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增长速率变化曲线,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观察、分析、回答。
掌握“J”型曲线的条件、特点、计算公式和增长速率的变化。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3的第四章第2节,在第1节课中已经介绍了种群的一些基本特征,而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与种群密度密不可分的是种群的数量。
在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中,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建构种群增长模型。
详细讨论了种群增长的两种方式,在理想环境中,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在现实环境中,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
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各有产生的条件和特点,还可以通过建构的数学模型来解释种群数量的增长,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种群数量变化除了增长以外,还存在波动、下降等其他形式。
最后文中分析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特别指出了人类对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进行人文主义教育。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明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能力目标:1、通过讨论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四、教学方法:图形直观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比较学习法五、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细菌每20分钟分裂一次(细菌起始数量为1)。
1、请填下表,根据表中数据,绘出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
时间20406080100120140160180细菌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数量2、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N= 2n3、72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N = 2216思考:那么自然界中有没有与细菌的增长类似的例子呢?探究活动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阅读课本66页的内容,结合实例,回答下列问题1、种群“J”型增长的理想条件是指哪些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2、自然界中,满足以上条件的实例有哪些?(1)实验室条件下。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常见因素。
3. 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模型分析种群数量变化。
4.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2. 种群数量变化的常见因素3. 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4. 种群数量变化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常见因素和数学模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生物学》、《生态学》等。
2. 课件或黑板:展示种群数量变化的图形、表格和实例。
3. 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计算机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模型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现象,引发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思考。
2.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含义。
3.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常见因素,让学生了解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
4.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模型分析种群数量变化。
5. 分析实例,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实例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7. 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9.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概念、因素和模型的理解,以及运用模型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模型的应用能力。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其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生态学相关知识:介绍生态学中与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的其他概念,如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等。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参考教案高二生物教案
学生讨论教材中“思考与讨论”素材。
小结:经过一定时间,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种群数量增长会趋于稳定,呈“S”型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
理解K值,并解释和说明实际问题。
学生讨论教材中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讨论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
提出问题: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是否总能稳定在K值?为什么?
从多因素思考种群数量的变化?
总结:从具体的生物现象与规律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又用抽象的数学模型来解释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与规律,这是学习本节的要旨。
把握学习方法要旨。
澳洲本来没有兔子,1859年,一个叫托马斯·奥斯汀的英国人来澳定居,带来了24只野兔,放养在他的庄园里,供他打猎取乐。奥斯汀绝对没有想到,一个世纪之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达到6亿只之多。(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播放澳大利亚野兔成灾的录像片。)
通过具体实例,加深对数学模型的理解,并用数学语言解释种群数量增长的规律。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阐明种群的“J”型增长和“S”型增长。
二、技能目标:
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细菌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应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三、情感目标
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教学实施
学生活动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教学意图
学生基于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演算。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北师大肖川教授认为:“从学科角度讲,要为素养而教,学科及其教学是为学生素养服务的,而不是为学科而教,把教学局限于狭隘的学科本位中,过分的注重本学科的知识与内容,任务和要求,这样讲十分不利于培养视野开阔、才思敏捷并具有丰富文化素养和哲学气质的人才。
”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以生物知识为载体,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有效课堂教学逐步培育的。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模型和科学事实、概念、原理、理论并列为科学主题的重点,在我国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也把模型建构作为极为重要的研究方法收纳入了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之中,其中数学模型是常见的模型方法之一二、教材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四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分为2个课时,第一课时的内容分别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第二课时的内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探究实验。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本节课重点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种群的特征》介绍最基本的特征——种群密度是密不可分的,同时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种群所生存的环境条件,如天敌、食物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因而为第3节群落的特征和第五章生态系统的引出作了铺垫。
本节最后分析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意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及正确的资源利用意识。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养成正确的生命观念。
三、学情分析本课程的学习主要是探索和构建数学模型,所以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这本书是高中必修3第四章的内容。
针对的是二年级或者三年级的学生。
他们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他们仍然有能力掌握这样的数学模型构造。
最多,他们需要一些提示。
因此,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活动,而不必向他们解释太多。
必修三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从本章开始,学生将在群体水平上探讨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规律。
种群是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在实践上有着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说明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学会用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建构种群增长和模型。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毛细吸管怎么用都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相关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以“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验证性实验活动。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尝试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时间分钟20 40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细菌数量将数学公式(Nn=2n)变为曲线图思考:曲线图与数学方程式比较,优缺点?2.自然界确有类似的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探究二: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得出一个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
思考:“S”型曲线在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都能在K值维持稳定吗?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能得到什么启发?探究三: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思考: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有哪些?探究四: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思考: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本探究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
教学课题: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阐明种群的“J”型增长和“S”型增长。
2、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细菌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应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动机,养成学生关心生态科学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由两则新闻(1、苏州河凤眼莲提前爆发;2、第四次婴儿潮的爽约)引入,这两则新闻关注的对象都是种群,研究的内容都是种群数量的变化。
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对社会和整个自然界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2节种群的数量变化(PPT展示)这是一个刚刚接种过大肠杆菌的培养基,肉眼看不出什么变化,但24小时后,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菌落,每一个菌落都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可见种群数量是通过繁殖而增长的。
那么,种群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我们就以这样一种细菌作为观察对象(板书),已知某细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下,每20分钟左右就可通过分裂繁殖一代,那么,一个这样注意,我们的前提假设是各种条件适宜,包括营养、空间、温度、pH等。
(板书:合理假设)若以N表示细菌的数量,t表示细菌繁殖的代数,请试着写出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
(学生书写)若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细菌的数量,能不能绘出细菌的增长曲线?(学生绘制曲线图,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教师总结,点评。
当我们得到方程式或者曲线图的时候,实际上是试图在用某种恰当的数学形式来表达种群增长的实质,我们把这样的环节叫做数学表达。
(板书:数学表达)问:这样的曲线图与它对应的数学公式相比,有何优势?又有何局限?(公式——精准,便于计算;曲线图——直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教学难点
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三、教学过程
〖引入〗在第一节中,我们学习了种群数量的影响因素,大家看“问题探讨”,思考讨论准备回答。
〖提示〗1.Nn=2n,N代表细菌数量,n代表“代”。
2.N=2216。
3.细菌数量不会永远按这个公式增长。
可以用实验计数法来验证。
〖问题〗再以“本节聚焦”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注意力。
〖板书〗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并完成P66图4-4
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
〖旁栏思考题1〗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不够精确。
〖问题〗在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呢?
〖答并板书〗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学生活动〗阅读P66第三段到第五段。
〖板书〗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
〖旁栏思考题2〗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①食物和空间田间充裕;②气候适宜;③没有天敌等。
〖板书〗“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Nt=N0λt
〖问题〗“j”型增长能一直持续下去吗?
〖板书〗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学生活动〗阅读P67并完成“思考与讨论”。
〖提示〗1.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可以采取器械捕杀、药物捕杀等措施。
2.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
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①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②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③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等。
〖旁栏思考题3〗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问题〗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都能在k值维持稳定吗?
〖板书〗3.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学生活动〗阅读P67~P69并完成“探究”。
〖小结〗略。
〖作业〗练习一二。
〖提示〗一、基础题
.(1)在食物充足、空间广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优越条件下,种群可能会呈“j”型增长。
例如,澳大利亚昆虫学家曾对果园中蓟马种群进行过长达14年的研究,发现在环境条件较好的年份,种群数量增长迅速,表现出季节性的“j”型增长。
(2)在有限的环境中,如果种群的初始密度很低,种群数量可能会出现迅速增长。
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竞争就会加剧,因此,种群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增长,这就是“S”型增长。
例如,栅列藻、小球藻等低等植物的种群增长,常常具有“S”型增长的特点。
2.(1)以年份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根据表中数字画曲线。
(2)食物充足,没有天敌,气候适宜等。
(3)作为食物的植物被大量吃掉,导致食物匮乏;自然灾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