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文讲义(诗歌)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讲义:第一单元 第3课拟行路难(其四)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拟行路难(其四)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的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所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
无法尘封的诗人——“俊逸鲍参军”鲍照生前的遭遇让人扼腕叹息,过人才华给他带来的却是苦难,他只有在诗里和血呐喊。
鲍照死后的冷寂更让人不胜感慨,他的诗文当时已与谢灵运齐名,正史中却无记载,仅在《宋书》《南史》中附带几句。
想想,世人谁不知李白?当时就名满天下,被誉为“谪仙人”,后世更奉为“诗仙”。
他的诗老少传诵,千古不衰。
杜甫虽一生困顿,但也被称为“诗圣”,与李白齐名。
但是对后代的诗歌繁荣做出极大贡献的鲍照却籍籍无名。
或者也有名,只是我孤陋寡闻吧!但除去李、杜不说,上到屈原,下到龚自珍,说出一两首他们的诗,应该不算难为人吧,但是鲍照呢,不一定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吧!细细读他的诗,即使是他生活在李白之后,他的诗也绝不逊色,更何况他是李白的前人啊!他本该有更高的地位才对。
不过反过来想想,悠悠千载,多少帝王将相,多少才子佳人早被时光遗忘,鲍照一介寒士,而没有被历史尘封,留下200多首诗给后人,也足以显示他诗歌的魅力。
尚礼1.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赏读:礼所崇尚的是有施有报。
只讲施而不讲报,这不合乎礼的要求;相反,只讲报而不讲施,也不合乎礼的要求。
2.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荀子·修身》赏读:做人不讲礼,就不能生存;做事不讲礼,就没有成就;国家不讲礼,就不得安宁。
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赏读:别人送我个桃子,我报答他个李子,对方给我多大好处,我也应该以相应的好处回报他。
人与人之间要礼尚往来。
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鲍照(约415—470),南朝宋文学家。
字明远,东海(今山东郯城西南)人。
鲍照家世寒微,但很有志气,有一妹鲍令晖,也善文学。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据史载,曾谒见临川王刘义庆,毛遂自荐,终得赏识,获封临川国侍郎,后来也做过太学博士、中书舍人之类的官。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人教版必修2讲义第2单元7诗三首
7 诗三首本课话题——人才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这八句诗写出了曹操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贤才的欣喜。
曹操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进步、国家繁荣的重要推动力量,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苏联解体后,美国疯狂地在俄罗斯购买廉价的科学人才和成果。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是第一个受益者。
自1992 年起,该公司已与俄科学家做成了三笔大交易。
第一笔生意是与俄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达成的,它获得了俄罗斯光纤研究成果和对200名俄科学家的使用权。
俄科学家每年从公司领取的报酬只是720 美元,对饱受通货膨胀之苦的俄罗斯人来说,这钱算得上是一笔不少的数目,但它根本无法与美国科学家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的年薪相比。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仲2.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李世民3.得贤杰而天下治,失贤杰而天下乱。
——范仲淹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5.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孙中山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呦.(yōu)呦子衿.(jīn)何时可掇.(duō)越陌.(mò)度阡谈.(yàn) 吐哺.(bǔ)羁.(jī)鸟樊.(fán)笼暧.(ài)暧契.阔(qì) 譬.如(pì)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顾⎩⎨⎧还顾.望旧乡(动词,回头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探问,拜访)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动词,顾惜,顾念)(2)遗⎩⎨⎧采之欲遗.谁(动词,送给)以光先帝遗.德(形容词,遗留的)(3)适⎩⎨⎧少无适.俗韵(动词,迎合)始适.还家门(动词,出嫁)处分适.兄意(动词,依照)(4)归⎩⎨⎧守拙归.园田(动词,回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使动用法,使……归服)不图子自归.(动词,回娘家)(5)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动词,对着)不久当.归还 (副词,必定,一定)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动词,对等,比得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动词,把守) (6)存⎩⎪⎨⎪⎧枉用相存. (动词,问候,怀念)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动词,活着)求大同,存.小异 (动词,保留)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动词,存有)救亡图存.(动词,生存)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 (2)榆柳荫.后檐(名词作动词,遮蔽) (3)守拙.归园田(形容词作名词,愚拙的本性) (4)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名词作动词,弹奏) (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使动用法,使……归顺) (6)去日苦.多(意动用法,以……为苦)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同心..而离居 古义:指感情深厚。
七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鉴赏(讲义及答案)及解析1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讲义及答案)及解析1一、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小题。
行秋(宋)徐玑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1)请写出诗人在前两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
(2)请简要赏析这首诗歌的艺术手法。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2)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3)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拟人手法的作用。
3.阅读下面古诗,回答下列小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①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之时。
(1)这首诗写了______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阅读选文,回答问题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从诗中的“ ________”、“ ________”、“ 昼梦”、“南风”等意象可知,这首诗写的是夏季的生活场景。
(2)本诗中“偷”字用得好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5.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按要求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6.阅读刘禹锡《秋词》,完成问题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此诗是作者被贬朗州时的作品。
(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7.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讲义:诗歌部分-第5单元-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Word版含解析.doc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名字的由来艾青(原名蒋海澄)在1933年写了一首叫《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诗,当他将蒋字的“艹”写下后就停了笔,他想起蒋介石背叛革命,共产党人血流成河,自己也身陷国民党监狱受尽苦难,他耻于与蒋介石同姓,为了报复蒋介石,便信手在“艹”下面打了个“乂”,这恰好是一个“艾”字,于是他便以“艾”为姓。
又因为艾青生于十二月,刚好农村里面十二月是青的季节,“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
之后“艾青”这个名字轰动全国,家喻户晓,然而他的真名倒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识作者]开一代诗风的诗人——艾青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这是我国诗人得到的第一个国外文学艺术的最高级大奖。
其主要作品有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诗集《北方》《大堰河》《火把》《向太阳》《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诗论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
新中国成立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新中国成立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他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发展的诗人。
[探背景]1937年12月,艾青在武昌一间阴冷的屋子里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感情真挚、意境沉郁的诗篇。
诗人当时抱着急切投入战斗的决心,从家乡浙江来到了武汉。
但在这座当时被称作抗战中心的大城市里,诗人并没有看到民族存亡关头所应有的昂奋和紧迫的气氛,权贵们仍在作威作福,处处是穷困和饥饿,他感到异常的失望,一颗火热的心仿佛被冰封雪埋了一般。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古典文学知识:李白 全国通用
亲爱的读者:春去燕归来,新桃换旧符。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李白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如果说要评选咱们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的话,我觉得,咱们今天的主人公李白如果是第二的话,估计第一肯定是要空缺的。
他虽然只给咱们留下了900 多首诗,按照数量来讲,不算太多,但是他的诗歌的传颂程度,却是无人能够跟他相比的。
是什么让李白这么伟大呢?咱们先从他的人生经历开始说。
李白是外国人吗?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新唐书》公元 701 年,李白出生在西域的碎叶,按照咱们现在来看,是属于吉尔吉斯斯坦的。
你是不是会怀疑:李白老先生原来是个外国人啊?其实不是的!李白是地道的中国人!他的祖先号称是西凉武昭王李暠(gǎo),也是当过皇上的人啊。
只不过隋朝的时候,不知道他家里人犯了什么罪,被迁徙到西域的碎叶来了,这个碎叶,当时可是中国的地盘啊!李白为什么叫李白?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新唐书》据说李白的母亲是梦到了长庚星后生下了他。
这长庚星是什么呢?就是金星,咱们中国也叫太白金星或者启明星。
所以起名的时候,就叫白,字太白了。
李白是个富二代?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miǎn cú陶沔居徂来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写道:“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古语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碎叶,李白的家人并没有沉沦下去,估计是做了生意,发了财。
所以等李白长大了之后,才能够“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所以,咱们可以认mànshāng人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说“仗剑走天涯”倒是有可能的!侠客行为,李白是个富二代。
也正因为这个,李白才可以喜纵横术,击剑,为任 侠,甚至,唐朝甚至有人说李白曾经手刃数人,直接动刀子杀人了!不过杀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大学语文讲义汇总
大学语文讲义汇总§第一讲《大学语文之语言概述》中国语言:中国古代汉语中国现代汉语中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汉语概述任何一种语言,都有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一)汉字的构造: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表音文字、表意文字汉字构造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二)汉字的演变:原始图画、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三)汉语语音古音:1. 以字注字木:目也。
2. 反切行:黑王切。
现代汉语语音:《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四)现代汉语词汇:词汇、字、词、词组/字组现代汉语词的构成单纯词:1.单音节词;2.多音节词:联绵词/音译词/叠音词合成词:1.复合式:并列/偏正/补充/述宾/主谓;2.附加式:词缀+词根/词根+词缀;3.重叠式现代汉语的词义词义:是指词的内容,即词的意义。
词的分类(从词义的角度来划分):1.单义词 2.多义词 3.同义词 4.反义词 5.同音词 6.古语词 7.外来词 8.方言词 9.行业词(五)现代汉语语法:词法:1.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叹词2.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句法:1. 主谓句 2. 非主谓句 3. 变式句 4. 省略句内容和要点§第二讲《先秦文学概述》一、五帝时期的文学(前26世纪—前21世纪)1. 原始劳动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2. 古代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二、夏商时期的文学(前21世纪—前1027年)1. 古乐歌2. 甲骨文3.《尚书·商书》4. 铭文三、周代文学(前1027年—前221年)(一)诗歌:1.诗经2.“楚辞”和屈原屈原作品:《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等渔父屈原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古代诗歌五首(第1课时)(同步讲义)
1.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著名诗人,文学家。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
他是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有《陈伯玉集》传世。
杜甫(712—770),字,自号少陵野老。
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他的诗被称为“”。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汉族,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关头。
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2.背景链接。
《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
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
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
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
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
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望岳》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
诗歌鉴赏(课件)-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课件(全国通用)
2.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 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
①“翁前子后孙扶掖”句,认为家庭中应存在亲厚和睦, 谐乐融洽的伦理关系。
②“商行贾坐农耕织”句,指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应各 守本分,各司其职。
每答出一点给3分。“结合内容”1 分,“分析道理”2 分。
送别 李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读诗句 疏通句意,存疑最可贵
觅什么?什么人情?为什么苦?
热闹的节日氛围:声音、画面、动作、活动。
2021年上海卷 晁补之《虞美人》 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词中画线部分。
2020年全国1卷 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0年新高考1卷 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 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0年全国2卷 王安石《读 史》
须知此意无今昔:指必须要明白,此中的深意,从前和现在都是同一个道理。 须知,指必须要知道。此意,此中的深意。无今昔,指不用区分现在和从前。即现 在和从前都是一个道理。
中国语文之诗歌复习修改.doc
屮国语文之诗歌诗歌定义1.广义:诗是文学、艺术的通称。
1.西方的诗学,不仅指诗歌理论,而是包含美学、文学、艺术等多种形式的理论体系。
2.别林斯基:"诗是艺术的整体。
〃3.狭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诗歌4.何其芳《关于写诗与读诗》:5.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6.诗歌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商度集屮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样式。
7.毛苌:"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8.闻一多:"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汽之凝结〃。
9.郭沬若说:"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
10.艾青:"诗是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与情感而凝结了形象,终于被表现山来的-•种完成的艺术"。
11.德国诗人席勒:"诗的观念,那无非是尽可能完美地表现人性"。
诗歌的美一、语言美、意境美二、含蕴美诗歌1. 重点提示:1. 诗歌的起源、发展源流?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新诗的发展与艺术探索。
1.先秦诗歌。
2.汉乐府诗与五言诗。
3.魏晋南北朝诗歌。
4.唐诗。
5.新诗。
一、诗歌的起源6.诗歌的起源:7.文学发源于文字产生以前的上古时期。
8.口头文学(传说时期的文学)。
上古歌谣、祌话、历史传说。
祌话传说成为后世叙事性文学(小说和戏剧)的源头。
诗歌的源头是上古歌谣。
9.书面文学(有文字记裁的文学)。
汉字的出现和诗歌的出现。
从歌谣到诗歌10.歌谣:11.《诗•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12.毛传:"曲合乐曰歌,徙歌曰谣。
〃13.梁启超:"歌谣既为韵文中最早产生者,则其源自当甚古。
质而言之,远在有史以前、半开化时代,一切文学美术作品没有,歌谣便已先有。
中国古代诗歌--高考精品班之强化提高班辅导《语文》第一章第一节讲义1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小学教育网高考精品班之强化提高班辅导《语文》第一章第一节讲义1中国古代诗歌--意象浅谈意象浅谈(一)什么是意象(二)意象的分类(三)意象的特点1.约定性2.暗示性3.象征性4.多义性一、意象渗透了作者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它比自然界中客观的形象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
诗人总是带着特有的感情看世界的,于是世界万物就有了深浅不等的各种色彩,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性,诗歌正是用这种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性”的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的世界的。
二、常见意象分类1.自然意象系列;2.物什、兵戈系列;3.离愁别绪系列;4.时间、兴亡系列;5.隐逸遁世系列;6.四时季节系列;7.传统节日系列;8.地名人名系列;9.多义性系列……1.自然意象系列自然类的意象数量最多,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光秋露、鸟啼蝉鸣、柳絮榆荚、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桔绿、小荷残菊、鹧鸪杜鹃、山水烟花雪月风,包罗万象。
并且形象最生动、意蕴最丰富、使用最灵活、表现力最强。
松柏:坚贞、孤傲的象征。
桃、桃花:美好事物的象征(桃花源、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流水鳜鱼肥、竹外桃花三两枝)清猿:凄冷、寂寥情调的暗示语。
杨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表示送别,离愁别绪。
但也有例外,如贺知章与曾子圃两人的《咏柳》日:隐喻皇上或皇上的恩遇。
王昌龄的“玉颜不及寒鸦色,有待昭阳日影来”、“日影”隐喻皇上的恩遇;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也是以“日”隐喻皇上。
月亮:皎洁,柔和,圆缺轮回,盈亏有时,是诗人悲欢忧喜、聚散离合的永远寄托,(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写月的“登峰造极之作”、“诗中之诗”)。
鹧鸪——离愁别绪的同义语菩萨蛮。
中国古代诗歌--高考精品班之强化提高班辅导《语文》第一章第一节讲义3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小学教育网高考精品班之强化提高班辅导《语文》第一章第一节讲义3中国古代诗歌--意象浅谈第Ⅱ卷(共100分)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5分)陵云台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①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魏明帝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材扶持之楼即颓坏。
注:①负揭:指秤杆的下垂与翘起。
(选自《世说新语·巧艺第二十一》)答案:陵云台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魏明帝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材扶持之/楼即颓坏。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在现代哲学家中,罗素是个精神出奇地健康平衡的人。
他是逻辑经验主义的开山鼻祖,却不像别的分析哲学家那样偏于学术的一隅,活得枯燥乏味。
罗素对于时代的病患并不麻木,他知道现代西方人最大的病痛来自基督教信仰的崩溃,使终有一死的生命失去了根基。
在无神的荒原上,现代神学家们凭吊着也呼唤着上帝的亡灵,存在主义哲学家们诅咒着也讴歌着人生的荒诞。
但罗素一面坚定地宣告他不信上帝,一面却并不因此堕入病态的悲观或亢奋。
他相信人生一切美好的东西不会因为其短暂性而失去价值。
对于死亡,他从容而又冷静地去思考它,并不有意缩小它的重要性,相反地对于能超越它感到一种骄傲。
罗素极其珍视爱在人生中的价值。
他所说的爱,不是柏拉图式的抽象的爱,而是“以动物的活力与本能为基础”的爱。
不过,他主张爱要受理性调节。
他的信念归纳在这句话里:“智慧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
”爱与知识,本能与理智,二者不可或缺。
有时他说,与所爱者相处靠本能,与所恨者相处靠理智。
几乎所有现代哲学大师都是现代文明的批判者,在这一点上罗素倒不例外。
他崇尚科学,但并不迷信科学。
他认为,爱与科学,爱是第一位的。
科学离开爱的目标,便只会使人盲目追求物质财富的增殖。
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讲义:散文部分-第5单元-葡萄月令 Word版含解析.doc
葡萄月令难忘师恩汪曾祺小时候,生活在家人赞扬和鼓励的氛围中,尽情享受着他的童年,是个“惯宝宝”(十分娇惯、宠爱的意思),家里人怕他长不大,按当地民俗,认了好几个干妈,还在和尚庙、道士观里都记了名。
汪曾祺的法名叫“海鳖”。
1923年,汪曾祺三岁时,生母杨氏去世。
1925年,入县立第五小学幼稚园学习。
这个幼稚园只有一个女教师,名叫王文英。
王文英见汪曾祺小小年纪戴着妈妈的孝,十分心疼他,对汪曾祺,她是老师,也是母亲。
56年以后,即1982年,汪曾祺回到故乡,特地去看望王老师,并献诗一首:“小羊儿乖乖,把门儿开开,歌声犹在,耳畔徘徊。
念平生美育,从此培栽。
我今亦老矣,白髭盈腮。
但师恩母爱,岂能忘怀?愿吾师康健,长寿无灾。
”表达了对恩师的爱戴、感激之情。
诗后还有两行字:“敬呈文英老师,五小幼稚园第一班学生汪曾祺。
”[识作者]率性真诚的作家——汪曾祺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
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接触到大量新文学作品和翻译的作品。
1940年开始小说创作,最初的作品有《小学校的钟声》和《复仇》等,得到了时在西南联大中文系任教的小说家沈从文的亲自指导。
1943年毕业后,先后在昆明和上海当中学教师。
1947年写于上海的短篇小说《鸡鸭名家》,在小说题材和创作风格方面都受到沈从文小说的很大影响,并显露出自己的艺术风格。
1948年出版小说集《邂逅集》。
同年到北平,失业半年后,经沈从文推荐任职于历史博物馆。
其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茱萸集》;散文集《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
[探背景]汪曾祺是一位“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他以发现、再现与礼赞生活中的善与美为己任,他说“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他认为美育“是医治民族创伤,提高青年品德的很重要的措施”。
因此,他用笔一次次将“美”推向了极致。
语文人教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讲义: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 动人的北平 Word版含答案
动人的北平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木屐.( ) ②老妪.( ) ③媲.美( ) ④嗜.好( ) ⑤珐琅..( ) ⑥褴褛..( ) ⑦街衢.( ) ⑧颐.和园( ) ⑨画舫.( ) ⑩裸.体( ) ⑪墙垣.( ) 答案 ①jī ②yù ③pì ④shì ⑤fà lán ɡ ⑥lán lǚ⑦qú ⑧yí ⑨fǎnɡ ⑩luǒ ⑪yuán(2)多音字①露⎩⎪⎨⎪⎧ 露.着( )暴露.( ) ②藉⎩⎪⎨⎪⎧ 慰藉.( )狼藉.( ) ③杉⎩⎪⎨⎪⎧ 杉.树( )杉.木( ) ④笼⎩⎪⎨⎪⎧笼.子( )笼.罩( ) ⑤蒙⎩⎪⎨⎪⎧ 蒙.古( )蒙.骗( )承蒙.( ) ⑥佣⎩⎪⎨⎪⎧ 女佣.( )佣.金( )⑦轴⎩⎪⎨⎪⎧ 中轴.( )压轴.( ) ⑧刹⎩⎪⎨⎪⎧什刹.海( )刹.车( ) 答案 ①lòu /lù ②jiè/jí ③shān /shā ④lón ɡ/lǒnɡ ⑤Měnɡ/mēn ɡ/mén ɡ ⑥yōnɡ/yòn ɡ ⑦zhóu/zhòu ⑧chà/shā2.辨清字形(1)⎩⎪⎨⎪⎧ 诙( )恢( ) (2)⎩⎪⎨⎪⎧ 藉( )籍( ) (3)⎩⎪⎨⎪⎧蔼( )霭( ) (4)⎩⎪⎨⎪⎧嬉( )嘻( ) (5)⎩⎪⎨⎪⎧ 裸( )踝( ) (6)⎩⎪⎨⎪⎧舫( )妨( )防( ) 答案 (1)诙谐 恢复 (2)狼藉 国籍 (3)和蔼 暮霭 (4)嬉戏 嘻嘻哈哈 (5)裸体 脚踝(6)画舫 妨碍 防护3.辨析词语(1)偶尔·偶然二者都是副词,但“偶尔”是说行为发生的次数少,不经常;而“偶然”是说某种情况的产生不是必然的,表示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意思,二者不能互换。
“偶尔”侧重在它的副词性,与“经常”相对;“偶然”侧重在它的形容词性,与“必然”相对。
中国古代诗歌--高考精品班之强化提高班辅导《语文》第一章第一节讲义2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小学教育网高考精品班之强化提高班辅导《语文》第一章第一节讲义2中国古代诗歌--意象浅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重阳表示登高、怀乡、思亲之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7.地名、人名系列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诗歌中,一些地名、人名被打上了某种情感的印记,成了某种情感意味的符号。
这时,地名的“地理意义”、人名的“本来意义”反而已经不再重要,甚而可有可无了。
首先,地名:南浦:表现离愁别绪(浦:大水小水交通之处,乃古人送别之处)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陇头:蕴含伤感的情绪。
赠范晔陆凯折花逢驿使,赠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讲义:诗歌之部 第2单元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本课话题——直面人生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世间”两句,是作者在当时的社会矛盾里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
李白认为,如同这场梦游一样,世间行乐,总是乐极生悲;古来万事,总是如流水那样转瞬即逝。
这种对人生的伤感情绪,表现了李白思想中消极的一面。
但是我们决不能只看到这一面,还要看到,在李白的思想中,和“人生无常”相伴而来,不是对人生的屈服,不是跟权臣贵族同流合污,而是对上层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这也是他直面人生的表现。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史秋捡从出生起,就听不见任何声音了,到了上学的年龄,还不会叫一声妈妈。
12岁时,有一天,在电视里,他看到一个节目——交际舞比赛,那如蝴蝶般翩翩起舞的人,飞进了他孤独寂静的心灵,从此他爱上了舞蹈。
他参加了舞蹈培训班。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真正地涉足舞蹈世界,他才发现想要破茧而出,必须经历化蛹为蝶的痛苦。
同样是跳舞,在别人眼里只要跟着老师的动作,抓住音乐的节奏,表达出舞蹈与音乐共同传递的情感,就可以了。
可是,他不同,他比别人少了两样东西——嘴巴和耳朵。
下了课他借助懂哑语的老师跟教练交流。
听不到声音,他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感受音乐。
时间就在他无声的世界里静静流淌,他练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用心。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他成了班上进步最大的孩子。
后来,国际交际舞大赛在哈尔滨市举办。
他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前六强,冲进了最后的总决赛。
史秋捡敢于面对自己的生理缺陷,不向命运低头,最终破茧成蝶。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一个人总是有些拂逆的遭遇才好,不然是会不知不觉地消沉下去的,人只怕自己倒,别人骂不倒。
——郭沫若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
——夏衍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
高一语文中国现代诗歌四首1(教学课件201911)
阅读《雨巷》,完成 4~7 题。 4.按提示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①节:__彷__徨__、__希__望_______ 第②、③节:_心__中___的__丁__香___ 第④节:_相__遇__丁__香__________ 第⑤、⑥节:_丁__香__飘__过__、__消__散_____ 第⑦节:彷__徨__、__希__望______
以丰富的想像空间。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 “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 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着什么?二是 丁香。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花常见 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 高、美丽和忧愁。
7.《雨巷》借“丁香姑娘”这个形象,写出了诗人自己寂寥、 惆怅的心绪,这样的写法比直接抒写内心情感更具形象性。 你如何理解“丁香姑娘”这个形象呢?
答案 欢乐是“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这句话 描述了一种欢乐,这种欢乐也许是历尽艰辛后的意 外获得,也许是乐中有悲、悲中有乐的那种欢乐。 欢乐与悲伤往往是一个钱币的两面,相伴相随,相 生相长。
3.《欢乐》一诗诗题为“欢乐”,它的主旨是抒写欢乐之情吗?
答案 《欢乐》中诗人以欢乐的意象组合,写出了应该 享受的“欢乐”,反衬出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和忧郁。诗 人 当时处在黑暗时代,他时时苦闷着。他所接触的西方世 纪末文学的神秘主义,也给他烙下了悲观、怀疑的印记。 这一首《欢乐》,便是他当时思想和情绪的写照。所以, 本诗虽名为“欢乐”,实则是写忧郁苦闷。
5.《雨巷》的意境是:_“_梦__一__般__的__凄__婉__迷__茫__”___(朦__胧__)_,《雨巷》 描写了 “我”、“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篱墙” “油纸伞” 等意象。
6.你认为《雨巷》中哪几个意象最美? 答案 有两个意象非常美。一是雨巷。梅雨季节, 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 人匆匆走过。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
初中诗歌鉴赏知识点整理
初中诗歌鉴赏知识点整理诗歌鉴赏是中国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诗歌鉴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下面将对初中诗歌鉴赏知识点进行整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诗歌。
1. 诗歌的定义与特点:- 诗歌是用有节奏、押韵和意境的语言进行艺术表达的文学形式。
- 诗歌的特点包括音乐性、形象性、节奏性、抒情性等。
- 诗歌常采用富于想象力和修辞手法的语言,可以通过音韵和表意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2. 诗歌的分类:- 根据诗歌体裁来分,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 根据诗歌内容来分,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写景诗等。
- 根据诗歌形式来分,可以分为骈文和对仗诗等。
3. 诗歌的基本要素:- 诗歌的基本要素包括韵律、节奏、意象和主题。
- 韵律是诗歌中音节长短、高低、抑扬顿挫的组合方式。
- 节奏是指诗句中音节的长短、重轻、快慢等。
- 意象是诗歌中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所表现出的景象和感觉。
- 主题是诗歌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情感。
4. 诗歌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仗等。
- 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进行类比,形成一种意境。
- 拟人是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行为特征,增强表达效果。
- 排比是通过重复使用相同的句式和语言结构,加强表达的感染力。
- 夸张是夸大事物或感情的程度,达到修辞的目的。
- 对仗是通过对诗句的平行结构和语言的反复使用,构成韵律的美感。
5. 诗歌的鉴赏方法:- 首先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歌的整体意境和表达内容。
- 其次要细读诗歌,理解诗句的语义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 还要注意体味诗歌的音韵,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之美。
- 同时要注意诗歌中表现出的情感和主题,思考诗人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感受。
6. 诗歌的背景知识:- 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
- 了解诗歌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可以对诗歌的内容和意义有更深入的认识。
语文诗歌鉴赏内容
语文诗歌鉴赏内容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诗歌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语文教学中必备的一环。
诗歌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别具特色,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
作为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单元,诗歌鉴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文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化、历史、情感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诗歌鉴赏的具体内容。
一、文本解读在进行诗歌鉴赏时,首先需要对文本进行解读。
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选择一些较为简单明了、符合一般审美要求的诗歌进行解读,能够把握诗歌的基本韵律、韵脚、修辞手法等。
当然,对于一些具有特殊韵律和结构的诗歌,比如诗歌、体诗等,需要注意其格式和诗句间的关系。
二、诗歌背景了解诗歌的背景是进行诗歌鉴赏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诗歌反映着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了解这些背景信息对于理解诗歌的主题、内涵非常有帮助。
例如读王维的诗,可以了解到他所处唐代五代的历史背景、他的文化修养与文人风范,这样在理解他的诗歌中会更加深刻。
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诗歌鉴赏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可以更好的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同时诗歌的独特之处也能够得到体现。
例如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深入描绘了自然界走过沧海桑田历史,也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慨。
四、意象符号诗歌中充满了各种意象符号,如花、鸟、月、风、水等,常有隐性表达、比喻、夸张等手段或意象。
通过对这些意象的诠释,不仅能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也有助于推断他的人生经历及文化修养。
例如泰戈尔的《飞鸟集》中的“水晶石台,袅袅炊烟;初生的太阳,柔软而纯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五、文化内涵在历史和文化的长河里,诗人的灵感和情感是和时代、文化、人民密不可分的。
诗歌中通常包含了一定尺度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例如元曲中的《西厢记图》中描写的元朝士人阶层、明月清辉、王铁人酷爱西厢记和跟运动会似的扮演西厢角色等等,能够深切地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人民心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诗歌占用学时:6学时重点提示:诗歌的起源、发展源流?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新诗的发展与艺术探索。
先秦诗歌。
《诗经》与楚辞。
汉乐府诗与五言诗。
唐诗。
新诗。
一、诗歌的起源:文学发源于文字产生以前的上古时期。
•口头文学(传说时期的文学)。
上古歌谣、神话、历史传说。
神话传说成为后世小说和戏剧的源头。
诗歌的源头是上古歌谣。
•书面文学(有文字记载的文学)。
汉字的出现和诗歌的出现。
上古歌谣:神农时期的《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礼记·郊特性)这是一首祈求风调雨顺的农事祭歌。
相传为伊耆氏时代的作品。
伊耆氏,即神农氏,一说指帝尧。
蜡,是古代一种祭礼的名称。
周代在12月举行祭祀百神之礼,称为蜡礼,蜡礼上所用的祷辞,即称蜡辞。
从这首短歌命令的口吻看,实际是对自然的“咒语”。
大水泛滥,土地被淹没,昆虫成灾,草木荒芜,眼看收获无望,在原始宗教意识的支配下,原始人企图靠着这种有韵律的语言,来指挥自然,改变自然,使它服从自己的愿望。
尧舜时期的《击壤歌》、《康衢歌》、《尧戒》、《庚歌》、《南风歌》等等,多疑系后人伪托。
《周易》中《归妹·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kuī)羊,无血。
牧场上男男女女们在剪羊毛、拾羊毛,男的剪羊毛,不见血;女的承筐装羊毛,不觉得有重量。
轻快、生动,有情有景。
《吴越春秋》卷九《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
”割断竹子、做成弹弓、飞出泥丸、击中猎物。
相传为黄帝时代的作品,反映渔猎时代的劳动过程。
弓箭的发明是人类摆脱蒙昧时代的重要标志。
恩格斯说:“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我国弓箭的发明很早,有所谓:“少昊生般,是始为弓”(《山海经〃海内经》);“羿作弓”。
(《墨子〃非儒》)其实弓箭的发明不是个人创造,而是原始人在漫长的时代中智慧和经验的积累。
这首短歌流露着原始人对制造灵巧工具的自豪和喜悦,也表现了他们获取更多猎物的渴望。
《周易》中《中孚·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这是一首写战争的诗,描写战争结束胜利归来的情景。
战争胜利以后,有的仍在擂鼓示勇,有的坐卧休息,有的在哭泣,有的在引吭高歌。
寥寥十字,写出了一个动人的场面。
上古歌谣内容:对外是与敌人作战,对内是生产劳动。
上古歌谣主要特征:原始歌谣大都采用二言形式,这是因为上古劳动动作简单,劳动节奏短促、鲜明,因而伴随劳动动作产生的诗歌节奏自然也不复杂。
另外,上古汉语都是单音节词,两个单音节词组合是最初的句子,这种句子的产生与上古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能力直接相关。
书面文学:有文字记载的文学。
汉字的出现,甲骨卜辞、商青铜器铭文——书面文学的萌芽,西周末年钟鼎铭文——有文学因素的文学文本出现。
诗歌的出现。
最早的文学形式之一。
与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诗经中的作品都是乐歌,其中的颂诗更是祭祀用的歌舞曲。
—-后世抒情性文学(诗歌、散文)的典型代表。
二、古典诗歌的发展:第一节:先秦诗歌源头:上古歌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及其代表作《离骚》先秦诗歌概说:从口头到书面,从民间到宫廷,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
先秦文学的巨大成就之一就是诗歌。
《诗经》:比较原始的诗歌被后人用文字记下来的很少,故成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是他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的新诗体。
其创作标志文学史上从集体歌唱到个人专著的新纪元。
骚体形式,从民间歌曲,特别是楚声歌曲学习而来;打破了四言的形式,代之以三四言到七八言的参差不齐的形式;内容上大量采用民间的素材,如神话传说和方言习俗等,创作方法上大胆吸收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九歌》、《九章》。
“发愤著书”“诗”、“骚”并称,“风”、“骚”并称。
文学创作的两大洪流。
《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先秦时通称“诗”或“诗三百”(“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到了汉代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书成于春秋时代,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另有笙诗六篇,有目无辞。
《诗经》各篇都可以合乐歌唱。
成书:采诗说、献诗说、孔子删诗说。
四家诗:《诗经》在秦代虽遭焚烧,但由于学者讽诵,到汉代复得流传。
当时传授诗经的有齐之辕固,鲁之申培。
燕之韩婴、赵之毛苌,简称为齐、鲁、韩、毛四家,后三家诗皆亡,唯毛诗传世。
《诗经》各篇都可以合乐歌唱。
《墨子.公孟》就有“弦诗三百,歌诗三百”的说法。
根据音乐的不同,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色彩的乐歌。
计有《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
其中大部分是周代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
雅是朝廷正声,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
共分为《大雅》、《小雅》。
《大雅》中多朝会燕享之作,而《小雅》则多个人抒情。
雅诗中也包含了部分民歌。
颂是王室宗庙祭把用的舞曲歌辞,分别为《周颂》、《鲁颂》、《商颂》:其中《周颂》三十篇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而《鲁颂》、《商颂》,分别是春秋前期鲁国和宋国用于朝廷和宗宙的乐章,其内容每多褒美失实,近于阿谀,可说是庙堂文学之祖。
内容:一、反应爱情和婚姻的诗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关雎》,“俟我于城偶。
爱而不见”的《静女》,《卫风·木瓜》写男女青年互赠爱情礼物,反映了婚姻与家庭的不幸《氓》(这是—首叙事诗,它通过一个妇女的自述,倾述了她从恋爱;结婚到受虐待,直至被遗弃的全过程)。
二、反应劳动生活的诗篇,《葛覃》,农奴的劳作如《伐檀》、《七月》。
三、反应战争和徭役的诗篇。
《采薇》,思妇诗。
四、周民族的史诗。
《生民》《公刘》。
重章叠句,多彩的修辞,双声叠韵的巧妙应用,隔句押韵的节奏掌握;特别是“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更给后代以巨大影响。
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诗经》选讲:《秦风·蒹葭》蒹葭(芦苇)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末唏(晒干)。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上升,攀登。
指道路陡峭难行,要攀登而上),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水中得小洲或高地)。
蒹葭采采(茂盛),白露未己。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迂回弯曲)。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í水中的小洲)。
译文:河边芦苇莽苍苍,一片露珠凝成霜。
我所思念心上人,就在河流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寻她。
河流湾湾水漫长。
顺着水流去寻池,她好象就在水小央。
河边卢苇高参天,一片露珠未曾干。
我所思念心上人,就在河流那对岸。
逆着流水去寻她,河道高高难行船。
顺着水流去寻她,她好象就在洲中间。
河边芦苇高参天,露珠霏霏分外寒,我所思恋心上人,就在河流水那边。
逆着流水去寻她,河流湾湾难见面。
顺着水流去寻她,她好象就在岛上边。
全诗三章叠咏,每章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叙事抒情。
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蒹葭、白露等景物烘托其心境之悲凉,用山高、水长、路险、来表达对所追求事物的真实心意,而“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等的缥缈意境,更写出了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神秘意味。
全诗景物真实、典型,为诗人抒情提供了典型的环境;此诗采取重章的形式,一唱三叹。
诗人情感丰富,非反复咏叹不能尽其志意。
由于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
而诗人又在这时间的推移之中,上下求索,徘徊瞻望,章法的重叠也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
情真意浓,风神摇曳。
主题:爱情说——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
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及。
文本上看,可以理解为爱情,但是这样一种“高山仰止、近行观止”的对象似乎并不仅仅指情人。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静女其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木瓜》等,《诗经》中的爱情表达是大胆的,毫无扭捏作态。
这里的伊人我们不妨理解为所追求的事物,或人生的理想,或生命的多折,或现实的残酷,美好的愿望、理想与真挚爱情之间的相互映照就在这淡淡白雾、青青蒹葭间弥散开来,令人回味无穷。
这种寄托遥深的抒情表意方式,对后代文学影响深远。
《诗经》的艺术特点:①、《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的开端:《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
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②、赋、比、兴的手法: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
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诗经》中“兴”的运用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只是在开头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作用,兴句与下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并不明显。
如《小雅·鸳鸯》:“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
”兴句和后面两句的祝福语,并无意义上的联系。
《小雅·白华》以同样的句子起兴,抒发的却是怨刺之情:“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这种与本意无关,只在诗歌开头协调音韵,引起下文的起兴,是《诗经》兴句中较简单的一种。
《诗经》中更多的兴句,与下文有着委婉隐约的内在联系。
或烘托渲染环境气氛,或比附象征中心题旨,构成诗歌艺术境界不可缺的部分。
《郑风·野有蔓草》清秀妩媚的少女,就像滴着点点露珠的绿草一样清新可爱。
而绿意浓浓、生趣盎然的景色,和诗人邂逅相遇的喜悦心情,正好交相辉映。
再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茂盛的桃枝、艳丽的桃花,和新娘的青春美貌、婚礼的热闹喜庆互相映衬。
而桃树开花(“灼灼其华”)、结实(“有蕡其实”)、枝繁叶茂(“其叶蓁蓁”),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出嫁后多子多孙、家庭幸福昌盛的良好祝愿。
诗人触物起兴,兴句与所咏之词通过艺术联想前后相承,是一种象征暗示的关系。
《诗经》中的兴,很多都是这种含有喻义、引起联想的画面。
比和兴都是以间接的形象表达感情的方式,后世往往比兴合称,用来指《诗经》中通过联想、想象寄寓思想感情于形象之中的创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