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综合探究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综合提升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4
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网络构建][知识关联]1.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1)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它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如何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二(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3)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反对悲观失望和盲目乐观。
(4)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5)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6)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坚持创新。
3.如何运用矛盾观点或矛盾分析法解决问题——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防止片面性。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知识整合梳理3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 [方法论](1)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 条件。
• (2)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 (3)坚持适度原则。 • (4)注重事物内部结构优化。 • [反对]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乱干;反对忽
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优柔寡断,畏缩不前。
• 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 [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 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 [方法论](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 (2)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 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 [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 法;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
• 4.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
•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 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 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 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 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 [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 ,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 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 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 [反对]既要反对只考虑整体利益,忽视局部利益的做法; 又要反对只重视局部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把整体和 部分割裂开来的做法。
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趋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贯彻新发展理念教案(2)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一、设计目的: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唯物辩证的世界观,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理论和现实问题。
本单元综合探究在设计过程中,通过“看图猜成语”的游戏来明确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及分歧,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个人和国家如何在“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观点的指导下解决现实问题和国家政策问题。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对本单元各课内容进行深入学习之后形成一个总体的认识和把握。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理论知识的综合性。
因为从知识要求来说,这一问题是对第三单元第七、八、九、十课所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搞好本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有关唯物辩证法的知识有更系统、更全面的了解。
二是鲜明的思想道德的教育性。
从探究的题目就能体现出这一点,它要求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明确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以及二者根本分歧的基础上,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是非科学的,从而在行动上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特别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深刻理解“五位一体”的社会总体布局,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并理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深入理解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养成用发展、全面、联系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避免用静止、片面、孤立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和根本分歧【教学难点】: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五、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提问:中华文化的特点学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极具包容性博大精深、渊源流程的中华文化有着许多表现形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而成语作为其中的优秀代表始终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高中政治新人教必修4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线索】本单元讲辨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唯物的辩证法,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第一、世界是辨证的。
即世界本身是联系、发展、矛盾着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
第二、世界是唯物辨证的。
即世界的联系、发展、矛盾是客观的,既不是“绝对精神”赐予的,也不是主观臆造的。
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如下: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和根本分歧。
【知识要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联系的观点。
1、什么是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1)含义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提示】“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因为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2)方法论要求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3、联系的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提示】联系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观上贯彻了唯物论思想。
(2)表现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它们都是客观的。
区自在事物的联系:人类产生前就存在的自然物本身固有的种种联系。
别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人类实践建立起来的种种联系。
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是自在事物的潜在联系的显化和实现。
【疑点】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1)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2)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性的活动才能形成;(3)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3)联系客观性的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3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知识整合梳理
• 五、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1)整体和 部分是相互区别的: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 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 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从数量上看它是多。②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 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 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 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 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
• 2.方法论:(1)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 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 条件;(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 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 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和发展。(简而言之,即重视量的积累;不 失时机,促成质的飞跃) • 3.反对:既要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 成,盲目乱干;又要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
• 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 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 • 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过程中,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 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 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 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三单元
知识整合梳理
1
体 系 构 建
2
原 理 整 合 探 究 提 示
3
4
方法技巧点拨
体 系 构 建
原 理 整 合
• 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6条原理) • 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联系 ,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 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 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 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 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整合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4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 运动、变化和发展中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 和旧事物的灭亡
必须坚持发展的眼光,学会用 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和处理问 题
发展的趋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 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不
势、道路 曲折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发展的状 态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 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 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 决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 殊性相互联结,在不 同的场合可以相互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 侧面各有其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转化
四、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 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原理: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 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方法论: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 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单元整合提及方法论
原理
方法论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 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
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 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
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
效果
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服
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 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 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三单元 综合探究学案
诱思自主学习区
3.基本方法 (1)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 根本方法 。
综合探究学案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 灵魂 , 是正确认 识事物和处理一切矛盾的 关键 。 提醒 论。 二、形而上学 1.基本观点:用 孤立的 、 静止的 、 片面的 观点看问题。 2.表现 (1)只看到一个个 孤立的事物,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和 相互作用 。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统一起来, 有机地相结合 , 唯物论离不开辩证法, 辩证法也离不开唯物
动力 。 提醒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 ,要 求我们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全面落实经
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 位一体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诱思自主学习区
综合探究学案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2.判断: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回答的是世界本原的问题。
诱思自主学习区
综合探究学案
(2)只看到事物的现状,看不到事物的 过去 和 将来 。 (3)只看到事物数量的变化和场所的变更,看不到事物 根本 性质 的变化。 (4)只看到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看不到事物的 整体。
本 (5)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看不到事物发展的 内在 学 案 根据 。 栏 目 三、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根本分歧 开 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 源泉 和 关
性质 的变化和发展。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4)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 (内因) ,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 外部矛盾 (外因)。
1.判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 据。 (×)
高中政治知识体系 必修四 第三章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二者含义;关系
主次矛盾
唯物辩证坚持两点 方法论:办事情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法的实质论与重点 二者含义;关系
与核心 论的统一 矛盾的主次方面
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内容: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 实质是“扬弃”
辩证的否定观
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内涵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 理论依据:发展的普遍性及其实质
与社会进步精神与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 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方法论
注重研究新情况,树立新观念
创新的社会作用。
近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综合探究3坚持唯物辩证法贯彻新发展理念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2
2019版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综合探究3 坚持唯物辩证法贯彻新发展理念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综合探究3 坚持唯物辩证法贯彻新发展理念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综合探究3 坚持唯物辩证法贯彻新发展理念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贯彻新发展理念课后篇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
(考查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下列成语或俗语中,能够同时体现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的是()①物必先腐,而后虫生②吐故纳新③满招损,谦受益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A。
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解析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吐故纳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既体现了事物前后相继的联系,又体现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能体现联系的观点,但不能体现发展的观点,与题意不符。
答案B2。
(考查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观点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联系,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体现了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故题中引文反映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3。
(考查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人通过研究发现,汉字中表达人体器官的字,大多会有“月”字旁——肝、脾、肺、胃、肾、胆……“胖”属于正常状态;表达不健康的情况会用“疒”字旁—-病、痨、疗、疝、疡、疟、疮、疯……所以,“瘦”是病,得治!这种思想方法()①是否认联系客观性的诡辩论②纯属主观猜测,没有科学依据③是与辩证法根本对立的④坚持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A。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回顾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知识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的理由是”。此类试题一般着眼于两点:一是“为什么能”, 二是“为什么要”。同时此类试题从解答方式上看也可分为两 类:一类是问题引申类,材料只展示一定的问题情境,以此情 景为依托,引导学生对设问进行发散思维。另一类是隐含类, 设问所指向的原因,就隐藏在材料的具体表述中。
2.解题策略。 解答此类试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 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 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 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 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 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
【典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 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 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 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 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结合材料,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我国 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理论依据。
【跟踪训练】 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 来越多的关注。有人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大多依靠“用免费拉人气、用刷单求上位、用低价抢市场、用 爆款搏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这个根本,而制造业更需要 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实,“互联网+”与 传统的“工匠精神”并不矛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 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 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 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真正的融 合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而是在冲击和适应的过程中彼此影 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相互的促进和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互联网+”与“工匠 精神”能够实现融合的哲学依据。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优化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类型一:确定了具体的知识范围,要求分析说明材料某方 面的理论依据。
第一步“定”,即确定所要运用的知识。比如“运用唯物 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等。
第二步“分”,即对确定的知识进行分解。比如把唯物辩 证法分解为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等。
第三步“筛”,即对分解的知识点依据材料作出取舍。 比 如,如果材料描述的是把某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则涉及抓主 要矛盾。
[高考广东卷,T36(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问题。
材料 广东某知名企业在创业之初,投资地产,走专业化 经营发展道路。随着实力不断提升,该企业步入成熟期,仍以 地产为核心主业,逐步向文化旅游、日用消费品、体育产业、 农业、乳业、畜牧业等领域扩展,走上了多元化经营发展道路。 至 2014 年 6 月,该企业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地产为核心竞争力 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总资产达 4 217 亿元。
答案:合理开发文化遗产应根据各地文化遗产的不同特点采取 不同方式。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开发 文化遗产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高考全国卷,T39(6)]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被 合称为“金砖国家”(BRICS)。 材料 金砖国家多为人口大国,资源丰富,且都处于由中等收 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21 世纪以来,经过各自的 努力,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已进入世界前十大经济体之 列。2012 年,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量的 20%以上,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 50%。
2009 年以来,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了 5 次会晤,各成员国在 贸易、金融、投资等诸多领域妥善处理各种分歧、不断深化务 实合作,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沟通和协调不断加强。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金砖国家为什么能够求同 存异、共谋发展。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综合探究
J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1
综合探究
ZONGHETANJIU
S
2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3
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观点与“ 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联系 答案: C 解析:“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发 展的观点;“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体现了形而上学静止的观 点。故题中引文反映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
J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综合探究
ZONGHETANJIU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3.教材探究问题第 5~6 问 (1)“小鱼胜大坝”的故事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 客观的和具体 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围绕我国要不要在怒江上建坝,有关部门邀请众多专家进行讨论,慎 重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说明 了坚持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工作,对复杂 事物进行综合分析。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 基本治国方略。
J
1.教材探究问题第 1~2 问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综合探究
ZONGHETANJIU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1)老子和郭象言论的不同在于事物之间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韩非和 董仲舒言论的不同在于事物之间是发展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动的;黑格尔和 杜林言论的不同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 泉。 (2)老子、韩非和黑格尔的言论表达的是辩证法思想,郭象、董仲舒、 杜林的言论则代表了形而上学的思想。 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坚持用唯物 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 的观点看问题。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综合探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 于 ___,__是__矛否_盾_承___认__________________,。是__否__承_事__认物_发_矛_展_的盾_源是是泉认和动识力事物的 矛根盾本分析方法法。坚持__________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 具的体活问题的具灵体分魂析,是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一切矛盾的关 键。
外部矛盾
• (2)形而上学用___孤_立____、___静_止____、_片__面_____的观点 看 物问 之题 间。 的只相看互到联孤一系立个和个相互___作__用__;_的只事看物到,事而物看的不到事 ________,看不到事物的过去现将状来,或者只看到事物 ____________和场所的数量变的更变化,看不到事物根本性质的 变化;只看到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看不到事物的 ________;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看不到事物 发整体展的内在根据。
老师没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就应当立即主动地去思考,积极地寻找答案,然后和老师的解答进行比较。通过超前思考,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这些“难点”的理解 上,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从而避免了没有重点的泛泛而听。通过将自己的思考跟老师的讲解做比较,还可以发现自己对新知识理解的不妥之处,及时消除知识 的“隐患”。
尖子生好方法:听课时应该始终跟着老师的节奏,要善于抓住老师讲解中的关键词,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猜想老师还会讲什么,会怎样讲, 怎样讲会更好,如果让我来讲,我会怎样讲。这种方法适合于听课容易分心的同学。
2019/5/21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4
thank
you!
2019/5/21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什么叫“超前思考,比较听课”?简单地说,就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思路的前面,用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对 比,从而发现不同之处,优化思维。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综合探究3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 3.教材P82
• 结合以上论述,谈谈“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对 于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意义。
• 提示: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双 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能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防范各种风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有利于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2)老子、韩非和黑格尔的言论,表达了什么思想?郭象、 董仲舒和杜林的言论又代表了什么思想?
• 提示:(1)本探究活动主要通过一些名人名言中两种截然相 反的观点,引导学生明确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思想的对 立和分歧。老子和郭象的言论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和孤立 的观点的对立。韩非和董仲舒的观点体现的是发展的观点 和静止的观点的对立。黑格尔和杜林的观点体现的是承认 矛盾的观点和否认矛盾的观点的对立。
• 4.教材P82 • (1)说一说,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要求。 • (2)说一说,新发展理念体现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 (3)想一想,为什么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坚持唯物辩证法。 • 提示:(1)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
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 系的集合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贯彻新发展理念课件(2)
•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对外 开放,而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我国对外开 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 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运用 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也不够强,需要加快弥补。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有关知识,分析说明 中央是如何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
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正视经济发展面临 的新挑战。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 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调控思路和方式。 ③坚持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遵循宏观 调控总体思路,又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宏观 调控具体方式,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 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 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 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 会不断加深。
• 要坚持系统的观点,依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关联 性进行系统设计,做到相互促进、齐头并进。
•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厘清主要矛 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区分轻 重缓急,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 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善于把握发展 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渐进性和飞跃性、前进性和曲折 性。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综合探究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提示 (1)老子的观点和郭象的观点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和 孤立的观点的对立。韩非的观点和董仲舒的观点体现了发展 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的对立。黑格尔的观点和杜林的观点体 现了承认矛盾的观点和否认矛盾的观点的对立。
(2)老子、韩非和黑格尔的言论表达了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即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郭象、董仲舒和杜林的言论代表了形而上学的观点,否认矛 盾,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第十三页,共23页。
解析 A、B、D 三项中“决定力量”、“物质基础”、 “方向、检验标准”说法错误。
答案 C
第十四页,共23页。
探究提示
第十五页,共23页。
1.(教材 P81)(1)比较以上三组材料所列举的老子和郭象、 韩非和董仲舒、黑格尔和杜林言论的不同。
(2)老子、韩非和黑格尔的言论,表达了什么思想?郭象、 董仲舒和杜林的言论又代表了什么思想?
第二十二页,共23页。
提示 (1)以上论述包含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 和矛盾观,包含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的观点和方法。
(2)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主要有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 主体;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普遍性、永恒性和过程性;联系 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矛盾分析法等。在撰写论文时 不必面面俱到,可以围绕某一个原理展开,也可以用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其他原理对科学发展观作出阐释。
认识事物和处理一切矛盾的⑭________。
第五页,共23页。
2.形而上学 (1)基本观点:用⑮________、⑯________、⑰________ 的观点看问题。 (2)表现 ①只看到一个个⑱________的事物,看不到事物之间的 相互⑲________和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要求。 ①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入手, 不能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 ②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考察。 ③既要看到事物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更要看到事物根本性 质的变化和发展。 ④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 (内因),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形而上学 (1)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形而上学的表现。 ①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 互作用。 ②只看到事物的现状,看不到事物的过去和将来。 ③只看到事物数量的变化和场所的变更,看不到事物根本性质的 变化。 ④只看到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看不到事物的整体。 ⑤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 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教材探究问题第5~6问 提示:(1)“小鱼胜大坝”的故事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 客观的和具体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围绕我国要不要在怒江上建坝,有关部门邀请众多专家进行讨 论,慎重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 互作用,说明了坚持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用唯物辩 证法指导工作,对复杂事物进行综合分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 价值取向,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治国方略。
4.教材探究问题第7~8问 提示:(1)上述材料包含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和矛盾观, 包含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 点和方法。 (2)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哲学依据主要有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普遍 性理论,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理论,矛盾分析方法,等等。 在撰写论文时不必面面俱到,可以围绕某一个原理展开,也可用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其他原理对科学发展观作出阐释,着重培养自己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方法论要求 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 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促 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1.教材探究问题第1~2问 提示:(1)老子和郭象言论的不同在于事物之间是联系的还是孤立 的;韩非和董仲舒言论的不同在于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动 的;黑格尔和杜林言论的不同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老子、韩非和黑格尔的言论表达的是辩证法思想,郭象、董仲 舒、杜林的言论则代表了形而上学的思想。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 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形而 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教材探究问题第3~4问 提示:(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 维领域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矛盾是 辩证法的核心。是否承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 歧。 (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现实生活中, 找不到不包含矛盾的事物。事物的变化与发展就是在不断解决矛 盾的过程中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