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评价(第一章_绪论2015)
环境经济学05经济评价
环境经济学05经济评价经济评价是环境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对环境政策和项目的影响进行经济分析和评估。
经济评价的目标是评估环境政策和项目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以便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支持和指导。
本文将对经济评价的概念、方法和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经济评价是通过经济学方法对环境政策和项目进行评估。
它不仅考虑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还关注环境政策和项目对产业结构、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影响。
经济评价的核心问题是权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寻找最优的政策选择。
在经济评价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率分析、风险分析等。
其中,成本效益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比较政策实施前后的成本和效益来评估政策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
成本效率分析则是比较不同政策方案的经济效率,选择最佳方案。
风险分析则是考虑政策或项目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对经济和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经济评价的应用范围广泛。
在环境政策制定中,经济评价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评估不同政策方案的经济影响,选择最佳的政策选项。
例如,对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政策,经济评价可以分析其对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导政策制定。
在项目评估中,经济评价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收益,降低项目风险。
另外,经济评价也可以应用于环境损害的估算和赔偿计算,为环境治理提供经济支撑。
然而,经济评价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环境经济学中的价值测量问题是一个难题。
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价值往往不易被直接衡量,需要借助经济学方法进行间接测算。
其次,环境评价往往涉及到不确定性和风险。
对于一些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其影响的预测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给经济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此外,经济评价的结果也受到模型选择和数据质量的影响,需要谨慎处理。
综上所述,经济评价是环境经济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通过经济学方法对环境政策和项目进行评估,以评估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率分析和风险分析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经济评价中。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1章
1.5 资源与环境
资源与环境两个概念的区别:
资源:环境要素之一,有用的,稀缺的 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系统,由各 种资源与非资源要素构成。 本课程中没有明显的区别
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统一: 资源利用中的问题(资源、环境)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建设课程
1.6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建设课程
1.1 资源的概念
4)天然性(原始性);
强调资源以自然或以原始物质形式进入人 类的经济过程 区别于经济中常讲的资源,如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等 功能性资源:生物链、自然循环系统等都 是资源;自然景观等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建设课程
1.2 资源的分类
按存在的形态分类
可以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 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环境资源 该分类的意义:有利于人们对资源更加 直接的认识、了解、利用、管理、保护 和评价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建设课程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建设课程
原油年均价走势图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建设课程
1.7 思考与讨论
水电之争由来已久。不久前国家环保局 官员称:“水电在某种程度上污染比火 电还更严重”,此言立即引起国家发改 委能源局官员的反驳。请你从资源与环 境经济学的角度对水电开发争论进行评 价。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建设课程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建设课程
课程基本安排(4)
联系方式与地点:
zpx@ 84396531 南京农业大学逸夫楼7004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建设课程
课程介绍:
资源配置与环境系统问题? 怎样合理利用资源与环境?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 达到的教学效果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建设课程
课程介绍:
资源与环境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重点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重点第一章绪论一、概念1、环境的概念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和,包括:自然因素的总体: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的总体:社会环境2、环境影响的概念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环境影响的分类影响:直接、间接、累积影响效果:有利、不利影响程度:可恢复、不可恢复影响方式:污染影响和非污染影响3、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二、关于环境影响评价1、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①按照评价对象分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②按照评价时间分类: 回顾性评价现状评价预测评价③按环境要素分类大气环境评价水环境评价声学环境评价1土壤环境评价生态环境评价经济学环境评价…………………………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对象规划、开发建设项目3、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符合流域、区域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合理符合清洁生产原则符合国家有关生物化学、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的法规和政策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政策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问题控制要求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三、管理程序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分类管理(一)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二)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三)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2、环评文件的介入时序及审批要求介入时序: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但是,铁路、交通等建设项目,经有审批权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在初步设计完成前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报批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其中,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营业执照前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环境影响经济评价课件 (一)
环境影响经济评价课件 (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而环境影响经济评价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门重要课程。
那么,环境影响经济评价课件是什么呢?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下面我们来一起深入学习。
第一、课程简介环境影响经济评价课件是一门专注于环境保护和经济持续发展的综合性课程。
主要以环境影响评价法为主线,结合经济原理和社会政策进行探讨和研究。
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环境评估的意义和现实作用,强化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同时也能够了解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二、课程内容1、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介绍环境影响评价法是环境保护的核心法规,主要包括法律和法规方面的规定,其中重点关注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标准。
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到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法律效力和适用范围等重要信息,以及不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适用情况。
2、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评估就是对不同评价方案中的环境指标进行评估分析,主要针对的是环境质量、资源利用、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数据。
3、生态足迹评估生态足迹评估是对不同评价方案的生态足迹进行量化和比较。
主要是评估不同方案的生态足迹,以及将生态足迹反映到社会经济方面的作用。
4、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重点关注工业园区和化学厂等大规模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评估。
主要是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和指标评价进行评估,从而判断工程项目是否对环境产生影响。
第三、学习效果通过学习环境影响经济评价课件,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掌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
例如在政策制定上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条件,从而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在实际生活中,环境影响经济评价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有益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益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维护人类未来的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经济评价课件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对于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以及推动经济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环境经济学考试复习题纲及答案
环境经济学考试复习题纲及答案环境经济学第⼀章绪论概念:环境问题是指构成环境的因素遭到损害,环境质量发⽣不利于⼈类⽣存和发展的甚⾄给⼈类造成灾害的变化组成:⽣态破坏、环境受到污染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副产品;环境问题给⼈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依赖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实质是个经济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经济学⼊⼿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经济结构、⽣产⽅式和发展道路问题。
环境问题在发展中产⽣,也要在发展中解决。
环保⼯作只有在服务科学发展中才能⼤有作为我国当前的环境形势: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继续加⼤传统经济学的缺陷:不考虑外部不经济性;衡量经济增长的经济学标准——国民⽣产总值(GNP),不能真实反映经济社会发展GNP:国民⽣产总值,按国民统计GDP:国内⽣产总值,按国⼟统计环境经济学运⽤环境科学、经济科学的理论与⽅法,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对象:客观存在的环境经济系统⾃然再⽣产与社会再⽣产的结合部环境经济学的特点:边缘性、应⽤型、阶级性、科学性、综合性。
边缘性:环境经济学具有社会科学,⾃然科学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质应⽤性:环境经济学主要运⽤经济科学和环境科学理论和⽅法,研究正确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法阶级性:经济学都具有阶级性科学性:阶级性和科学性称为⼆重性环境经济学的理论1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效益理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环境问题与经济制度的关系、环境质量公共物品经济学、环境政策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环境经济指标。
环境经济学研究⽅法1环境费⽤效益分析:内容包括环境费⽤效益分析的基本原理、环境费⽤效益分析的常⽤⽅法、费⽤效益⽅法应⽤,环境费⽤效果分析的基本原理以及应⽤。
2环境经济系统的投⼊产出分析3环境资源开发项⽬的国民经济评价。
环境经济问题的研究是环境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包括:⼈⼝资源环境、贸易与环境、⾃然资源的合理配置、环境保护投资、环保产业与环境保护市场化、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国际环境经济问题等第⼆章经济学基础经济学就是研究怎样将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途中进⾏最佳配置,⽤于满⾜⼈们的⽆限欲望的社会科学。
1.环境影响评价绪论-1报告-PPT精品文档
2019/2/20
11
环境的特点2
变动性:事物总是处于不断的运动,物质 内部结构也在不断地变化。 稳定性:环境具有自我调控能力。环境具有 削弱外界影响、自我恢复的能力。
2019/2/20
12
环境的特点3
资源性:环境提供了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 须的物质、能量。环境资源包括物质资源 与非物质资源。 环境物质资源:森林、矿产、水、空气… 环境非物质资源:环境状况的可利用性。
八大公害事件之三
水俣病事件
1953- 1956年,日本熊本 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 的含汞废水,使汞在海水、 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 食物链使人中毒。 1991 年, 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 仍有 2248 人,其中 1004 人 死亡。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 3 环境质量、环境污染和环境价值
本 课 所 用 教 材
课程相关na-eia 中国环境标准网
背景介绍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加强环境管理、防治污染、协调经济发展与 环境保护关系的有效手段,首先在美国建立相关制度,然后欧洲 各国也逐渐效仿,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特别是一些国际组织, 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组织的踊跃参 与和推动,使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出台新的社会经济政策必须经过环境影响 评价才能决策。
我国自 70 年代以来,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经历了从无到 有,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 ) 明确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019年国务院公布《建设项目环 境保护管理条例》,2019年10月中国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境影响评价法》,已于2019年9月 1日起施行,使环境影响评价工 作更加具体化、规范化、法制化。
环境经济评价
建设项目环境经济评价
D、静态投资盈利率:按建设项目获利能力角度不同,可分为 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投资收益率。 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100%/总投 资 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或年平均利、税总额)×100%/ 总投资 投资收益率=(年净现金流量或年平均净现金流量)×100%/ 总投资 (2)财务偿还能力评价指标:该指标通过借(贷)款偿还期指 标分析。借款偿还期指在国家财政规定及建设项目具体财务条 件下,建设项目投产后可用作还款的利润、折旧及其他收益额 偿还固定资产投资借款本金及利息所需要的时间。 (3)财务外汇平衡评价指标:对每年的外汇收支情况,可用下 式进行平衡分析: 外汇余缺=外汇来源-外汇运用 (4)其他财务比率评价指标:如销售额利润率与销售额利税率、 负债与资金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环境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模型: 从纵向看,投入包括区内投入和区外投入两部分,其中区外的 投入没有考虑环境投入。 区内资源投入按照经济活动过程中各种资源实物消耗量计算; 环境投入按照经济活动过程中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计算。 从横向看,经济活动部门包括生产、资源恢复和环境治理部门 资源恢复部门按照需被恢复的资源种类划分; 污染治理部门按照相应的被治理污染物类别划分。
ij
建设项目环境经济评价
建设项目是指按照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而进行施工的,由一个 或几个单项工程组成的,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行政上实行统 一管理的建设单位。 对于任何一项建设项目而言,人们首先关心的是建设项目本身 的经济效益。 随着可持续发展,人们逐步开始关注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 影响,因此需对建设项目作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的环境经济评价就是从建设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环境 建设与保护两个方面来探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和相关的环境保 护与监测的方法和制度等。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第一章:绪论
(1)土地资源: (2)气候资源: (3)水资源: (4)矿产资源: (5)生物资源: (6)环境资源:自然物质与能量形成的资源功能 的环境综合要素。如名山大川,区域景观等。
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的分类
2. 按资源可更新的特征
(1)非再生资源(耗竭性资源) 主要是矿产性资源。 又包括可循环的如金属类和非金 属类如石油天然气和煤。 (2)可再生资源(非耗竭性资源) 又包括可循环流动的恒量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 潮汐能;又包括不超过储量临界的森林、草原、野生动 植物、鱼类、微生物以及土壤肥力。
二、古典时期的资源经济思想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 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在其《税赋论》(1662)中提 出著名的论断:“土地为财富之母,劳动为财富之 父”。奠定的劳动价值论基础。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 (Adam Smith, 1723~ 1790)在《国富论》(1776)认为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在 商品市场价格中可以得到反映,提出了国民经济增长 的基本概念,并从自由市场的稀缺层面研究了经济与 自然资源的关系。
二、古典时期的资源经济思想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约翰· 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提出了静态经济论与自然和谐论思 想。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人口和财富均应保持在一 个静止稳定的水平,而且要远离自然资源的极限水平, 并第一次提出了环境质量与环境问题。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 斯坦利· 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1835~1882)是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创 立人。提出:不可再生资源构成对经济增长的绝对稀 缺性约束,是制约工业化国家(如英国)经济增长的 最大威胁。
《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Environmental Economics一、课程基本信息(一)知识目标: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学根源及其矫正方法,理解环境价值构成及各种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理解和掌握不同污染治理政策手段的优缺点及其条件。
— 1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理论框架和方法(如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来理解和探析实际中遇到的环境问题的概念化能力和实际操作技巧,具备环境政策制定和环境价值评估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从事环境科学实践和科研工作奠定较好基础。
(三)素质目标:拓展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具备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待环境问题的意识,理解解决环境问题对于维持保持生态环境系统,维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促使学生养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共品德和行为规范。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认识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各环境要素(大气、水等)的污染、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关系等问题。
(二)理解环境价值基本原理,理解环境政策设计原则及各种环境政策的特点。
(三)掌握分析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原理,掌握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原理和基本步骤,掌握各种环境价值评估方法的使用条件及基本步骤。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学时一、环境二、环境问题的发展和研究三、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知识点: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科学根源;关于人类未来的不同观点第二节环境经济学的内涵、研究内容及其作用1学时一、环境经济学的内涵二、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内容三、环境经济学的作用知识点:环境经济学的内涵、研究对象、任务和作用本章小结重点: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经济学的内涵、研究对象、任务及其作用— 2 —难点:环境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与内容思考题:1、什么是环境?环境有何特性?2、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3、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涵是什么?4、论述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主要研究内容?5、环境经济学对现实经济发展有何作用?作业:教学方法:建议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结合,以实际环境案例来讲解相关理论。
第一章 环境管理绪论
B.环境污染
• 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人类的生产技术落后造成的,而根本原因 是人类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的产物。如水域污染、 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
• 特点:污染物一经排放后,不会马上消失,存在时间较长。 C.公害 : • 公害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对公众的生命、
健康、财产的安全和生活环境的舒适性等造成的危害。 • 属于恶性污染事件。 • 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伤亡人数较大。 • 列表显示
境法规,制定污染防治规划,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预防措施, 标志着环境管理逐步被人们重视并开始发展起来。
• 这—时期的工作对于减轻污染、缓解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尖锐矛盾, 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总体说来,这—时期的 工作因为没有从杜绝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入手,因而并没能从根 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环境管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要比较全面地理解环境管理的含义,必须注意以下 四个方面的问题。
– 第一,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 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这是环境管理 的根本目标
• 表1-1 20世纪中叶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 表1-2 近20年来的重大公害事件
1.的形成与发展是同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过 程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环境管理概念的形 成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萌芽前期和单项治理阶段)。
– 1987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挪威前首相布伦 特兰夫人)的指导下,集中了世界最优秀的环境、发展等 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耗用900天时间,去世界各地实地考 察,写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明 确提出了持续发展战略,既“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 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种尊重 “公平与共同利益”的观点,为环境管理的含义注入了新 的认识。
《环境保护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习题参考答案目录《环境保护概论》部分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生态学基础 (9)第三章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17)第四章环境与人体健康 (22)第五章大气污染及防治 (26)第六章水体污染及防治 (35)第七章土壤污染及防治 (42)第八章固体废物污染及防治 (49)第九章物理性污染及防治 (54)第十章环境管理 (59)《环境监测》部分第一章绪论 (66)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69)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 (75)第四章固废和土壤监测 (80)第十章噪声监测 (82)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2、自然环境:环绕生物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3、聚落环境:人类进行聚居生活的场所。
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生存环境。
4、人工环境: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5、环境要素: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6、环境容量:是指一个特定的环境或一个环境单元所能容纳某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7、环境自净:正常情况下,受污染的环境,经一些自然过程及在生物参与下,都具有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称此能力为环境的自净作用。
8、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
9、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10、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及其保护与改善的科学。
二、单项选择题1、A2、B3、B4、D5、A6、B7、B8、C9、A 10、C11、A 12、A 13、D 14、C 15、B16、B 17、A 18、D 19、D 20、A三、简答题1、什么是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环境经济学教案及习题库
环境经济学教案及习题库第一部分 课程综述一、课程设置学时与开设学期环境经济学计划学时54学时,在第二或第三学期开设。
二、课程设置目的环境经济学是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经济研究人员所必备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门 课程的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环境 经济学理论对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
环境经济学为其他相关学科(如 环境管理、排污收费、环境法学、环境监察、环境评价)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要求环境经济学是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科目。
通过本课程学习, 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掌握环境经济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 掌握环境经济政策等内容。
四、相关课程的衔接1、本课程的前期课程为《政治经济学》、《环境科学基础》等。
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各专业相关的专业课,例如《环境管理学》、《企业 管理》、《排污收费》、《环境法学》、《环境监察》、《环境评价》等。
五、课程学习要求1、了解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2、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环境经济问题。
六、考核方式考核包括三部分:(1)理论知识考核:理论教学采取闭卷考核方式、占总成 绩的70%;(2)应用能力考核:通过撰写课程论文或报告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占20%;(3)平时成绩(出勤、作业)占总成绩的10%。
七、授课计划分配表章 课时 说明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经济学基础知识 4 安排0.5学时讨论第三章、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6 安排1学时案例分析第四章、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 4 安排1学时案例分析第五章、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4 安排0.5学时讨论第六章、环境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 6 安排1学时综合能力训练第七章、建设项目环境经济评价 5 安排1学时案例分析第八章、绿色GDP 3 安排0.5学时案例分析第九章、循环经济 4 安排1学时案例分析第十章、环境经济政策 5 安排1学时讨论第十一章、环境保护投资 4 安排0.5学时讨论第十二章、排污收费 5 安排1学时综合能力训练 第十三章、排污权交易 4 安排1学时案例分析第二部分 环境经济学教案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应该达到如下要求:了解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理解环 境问题实质是个经济问题,掌握环境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了解环境经济学的主 要研究内容。
环境规划复习重点
环境规划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环境规划的定义(名词解释):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2.环境规划的实施主要以为主导。
3.实质:一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的科学决策活动。
4.环境规划的内涵(简答题)环境规划的对象是:“”复合生态系统(必考)环境规划的任务(目的)是使该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谋求系统最佳发展。
环境规划的依据是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是预先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
环境规划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作出的综合优化,它必须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
全国性环境规划要有全国宏观综合考虑5.环境规划的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以的投资获取的环境效益实现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6.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7.环境规划的类型:按时间分:(必考)长远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10年以上,中期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5-10年,5年环境规划一般称五年计划。
五年环境计划便于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同步,并纳入其中;年度环境保护计划实际上是五年计划的年度安排,它是五年计划的分年度实施的具体。
按环境要素划分: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必考):环境保护服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发展服从环境保护的需要按性质划分8.例题: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环境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内涵:其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而实施的科学决策活动。
第二章: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1.环境系统: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由丰富多样、层次不一的元素组成,形成极其复杂的结构,并能不断依靠和的输入、输出维持自身稳态运动的开放系统。
环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概念: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环境,指的是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或者为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环境法中的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
其目的在于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改善环境和创造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
环境问题:指自然过程突变或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原因是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环境的复杂多变性。
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人为因素很少的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二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第二章大气环境概念:干结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78.09%)和氧气(20。
94%)。
其次是氩气(0。
934%体积)和二氧化碳(0.033%体积)。
空气中水的体积百分含量在0。
1-0.5%之间,其余的大气成分为稀有气体。
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大气污染源: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包括:天然源(指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入污染物的污染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经济评价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2015授课教师:林秀春教材及学习要求☐教材:☐环境经济评价----理论、制度与方法,吴健主编☐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平时占20%:☐考勤,课堂☐完成作业、小测☐期末闭卷考试占80%参考书籍•[1] 董小林,环境经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2] 原毅军、陈艳莹译,环境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3] 曹和平等译,环境经济学教程,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4] 左玉辉,环境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课程介绍•主要围绕如何通过环境经济评价将环境价值纳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公共决策问题,对环境经济评价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系统梳理。
腾格里沙漠污染问题/video/C10598/abf71078e40f4088b5596d70ba932a3e围绕的几个问题1为什么要进行环境的经济评价?2环境的经济评价是否可能?3评价什么样的环境价值?4怎样评价环境的经济价值?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经济与环境:一个整体的俩个部分•一、环境问题的实质•两种代表性观点•1、环境问题是个污染问题,解决环境问题是个技术问题。
•2、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第一节 经济与环境:一个整体的俩个部分•二、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 1、零增长模式----------悲观派观点,1968年,意大利经济学家佩西领导下成立了罗马俱乐部,1972年发表《增长的极限》。
• 2、无限增长模式---乐观派观点,20世纪80年代,朱利安、西蒙的《没有极限的增长》(1981年)、《资源丰富的地球》(1984年)。
• 3、可持续发展模式----务实派观点,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
•恩格斯指出:人类为了取得近期利益,违背自然规律从事的经济活动,最终会遭致自然界无情的报复。
它不仅摧毁了经济继续发展的基础,有的国家和地区甚至由此而衰落。
•著名历史学家A·汤因比:“人类通过求生走向毁灭”。
第一节 经济与环境:一个整体的俩个部分•三、环境经济学的产生•环境经济学:研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经济学和环境科学交叉的学科。
•经济学方法: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如何管理环境资源•道德方法:道德操守作为抗争污染的主要手段••“环境经济”列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81年《环境状况报告》中的第一项主题,表明环境经济学已成为一门举世瞩目的独立学科。
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的产生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终日奔波只为饥, 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 又想娇容美貌妻。
取得美妻生下子, 恨无天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 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 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 又要朝中挂紫衣。
作了皇帝求仙术, 更想登天跨鹤飞。
若要世人心里足, 除是南柯一梦西。
[明] 朱载育•四、经济学十大原理•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四、经济学十大原理•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五、环境经济学四大原理•原理一:双赢原理•原理二:状态转换原理•原理三:内在化原理•原理四:环境生产力原理案例:立足环境求发展,大连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发展模式原理一:双赢原理原理二:状态转换原理•共有态(环境资源)-------政府引导--------市场态•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指出:“许多人共有的东西总是被关心最少的,因为所有人对自己东西的关心都大于与其他人共同拥有的东西。
”私利的驱使决定了共有地的结局迟早都是悲剧。
原理二:状态转换原理•共有态(环境资源)-------政府引导--------市场态1968年,英国哈丁提出共有地的悲剧-----明确产权/programs/view/MUGRNr7QMtA/原理三:内在化原理•市场的环境外部性要最大可能内在化。
•外部性:经济主体对其他人产生的影响称为外部性。
包括正外部性(外部经济性)和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性)。
外部性多种多样,与环境有关的外部性特别是负外部性的存在是环境经济学产生的直接原因之一。
北京城市绿化城市道路两旁的绿地,无论是谁投资建成,任何一个人都能从中得到好处。
而没有一个人为此付费。
道路上汽车造成的尾气污染,带来的危害是每一个人必须承受的,你也无法从任何地方得到补偿。
笼罩着美国曼哈顿的光化学烟雾•外部性的内在化方法•1、私人解决方法•社会道德约束•慈善行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绿色和平组织、世界银行•形成产业链:电厂----粉煤灰-----制砖厂•签订协议•2、公共决策方法•管制:命令、控制•经济手段:押金---退款制度、补贴、庇古税/费、•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规定产权等•美国许多地区正关闭燃煤电厂,用天然气发电取而代之。
共有地的悲剧:黑海/news/society/2014004/0163e773-c01b-472e-84ba-bf582bb3acc4.shtml•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生命线,是三亚发展的后劲。
原理四:环境生产力原理环境经济学原理双赢原理状态转换原理内在化原理环境生产力原理• 环境规律与经济规律协同• 环境与经济双赢• 市场的环境外部性最大可能地内在化• 共有态环境资源最大限 度地进入市场态或公共态• 环境也是生产力四大原理第二节公共决策需求与环境经济评价•《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环境和自然资源:外部性、公共物品属性•市场失灵----------公共决策--------最优配置•环境经济评价市场失灵•案例:马达加斯加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危机•生物学家估计,在这个世界第四大的岛上20万个物种中有15万个是马达加斯加独有的:包括98%的棕榈种,93%的灵长类动物,80%的花卉植物,95%的爬行动物,99%的蛙类,97%马岛猥(产于马达加斯加的无尾猥)和89%的食肉动物(USAID美国国际开发署,1992)。
•马达加斯加有超过1200万人类居民(50%在15岁以下),年增长率为3%,农业人口超过85%。
微观经济的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市场失灵☐理想市场,个体利益最大化能够导致资源有效配置。
☐当条件不能满足时,就会出现资源配置的扭曲。
◆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即价格调节市场的机制)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市场机制造成资源的配置失当。
●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政府有能力。
/programs/view/zu6smdK5MEM第二节公共决策需求与环境经济评价•《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环境和自然资源:外部性、公共物品属性•市场失灵-------公共决策--------最优配置•环境经济评价•一、不同的公共决策需求•1、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费用效益分析•环境效益、环境成本(环境损失费用)•2、环境经济核算:绿色国民经济核算•3、环境污染损害赔偿•4、环境和自然资源定价第二节 公共决策需求与环境经济评价•2、环境 经济核算• 现实的以GDP 指标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没有充分反应经济增长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生态恶化等问题。
没有反应环境问题对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以及国民福利的负面影响。
• 环境经济核算---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可以通过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价值评估,反应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及环境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潜在支撑力,反应环境资源和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不同的公共决策需求中国统计信息网 第二节 公共决策需求与环境经济评价•2、环境 经济核算• 现实的以GDP 指标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没有充分反应经济增长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生态恶化等问题。
没有反应环境问题对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以及国民福利的负面影响。
• 环境经济核算---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可以通过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价值评估,反应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及环境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潜在支撑力,反应环境资源和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不同的公共决策需求中国统计信息网 第二节 公共决策需求与环境经济评价一、不同的公共决策需求•3、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环境损失往往很难计算,协商很难解决,所以寻求法律的解决。
•法律的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损害赔偿额的问题,一个是双方认可的额度怎样得到?1980年美国“超级基金”计划腊芙运河事件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紫金山金矿露采区2010年5月13日,中海油位于渤海天津海域的“南海一号”钻井平台发生原油泄漏。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专家正在检测海水水质。
第二节 公共决策需求与环境经济评价•4、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定价许多制定或调整环境与自然资源价格的公共政策都体现了政府作为环境资源管理者所做出的价值判断。
(土地出让金、矿产资源出让金)•环境资源价格体系也要求政策能够真实反应环境资源的价值。
第二节 公共决策需求与环境经济评价二、环境经济评价的目的•提供信息指导决策• 1)在开发中环境被忽视的原因之一在于环境价值的不明确性。
2)开发项目的判断标准是经济效率、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三个效益的统一,必须有一个量化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