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

合集下载

07-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分析和探讨

07-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分析和探讨

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分析和探讨摘要:本文主要对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应用特点、作用机理以及设计计算方法做了些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桩基础研究的深入,发展了适用于深厚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等不同地基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

如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和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等应用于深厚软土地基上,已取得了显著的工程效益。

特别是在沿海深厚软土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大量的土木工程兴起,给长短桩复合地基带来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长短桩复合地基在工程实践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深厚软土地基上的应用,虽然现行规范中尚没有其承载力和设计计算,但由于近年来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理论进一步完善,根据工程经验形成半经验半理论的地基处理设计方法和承载力计算。

应用于工程项目中能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控制沉降,降低造价。

一、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应用特点在深厚软土地区,按照常规理论设计,即利用统一长度的桩设计,会出现桩数过多、桩距太密,不仅提高了工程造价,同时也不利于单桩承载力的发挥。

长短桩复合地基则充分利用桩间土的承载力,能有效地控制地基沉降,减少工程造价。

长短桩复合地基中长桩能能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送,减少压缩土层的变形,从而减少地基的沉降,以此来控制建筑物的沉降,很好的避免了常规桩基设计的一些缺点,也更符合外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应力场和位移场特性。

短桩主要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加固桩间土,增加桩体的摩擦阻力。

随着桩基技术的应用发展,“桩”不是桩基础的专有,这就使“复合桩基”与“复合地基”区分更为模糊。

随着当今共同作用设计理论的发展,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概念性分析与概念性设计。

(1)刚-柔性复合桩基具有高承载力、低沉降量,工程造价有较大节省,而工后沉降量通常与桩基础是等量的。

可发挥“长桩疏布”的优势,利用刚性长桩控制沉降与承载的双重功能。

利用地基处理方法,能有效提高复合桩基的安全度、可靠度。

形成深、浅两个层面的空间应力状态,发挥地基土的潜在承载力。

《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试验与预测方法研究》

《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试验与预测方法研究》

《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试验与预测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基沉降问题逐渐成为建筑工程领域关注的重点。

长短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其沉降特性及预测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试验与预测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长短桩复合地基概述长短桩复合地基是指在地基中同时使用长度不一的桩体来处理地基问题。

由于不同长度的桩具有不同的承载力和沉降特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使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然而,由于地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问题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技术难题。

三、试验设计为了更准确地研究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本文设计了一系列的沉降试验。

试验过程中,主要关注了以下几点:1. 试验地点与场地条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试验,考虑土质、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

2. 桩体设计:设计了不同长度和直径的桩体,以探究其承载力和沉降特性的差异。

3. 试验方法:采用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实际工程中的荷载情况。

四、试验过程与数据分析1. 试验过程:在选定的场地进行桩体施工,并按照预定的荷载条件进行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实时记录各种数据,如桩顶位移、桩体应力等。

2.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规律和特点。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不同长度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因素。

五、预测方法研究基于试验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预测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建立数学模型:根据试验数据,建立描述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的数学模型。

模型应能够反映地基沉降与荷载、土质、桩体长度等因素的关系。

2. 参数估计:根据实际工程条件,对数学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

这些参数包括土质参数、桩体参数等。

3. 预测沉降:利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和估计的参数,对实际工程的沉降进行预测。

浅议长短桩复合地基

浅议长短桩复合地基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目前,对于大型建筑结构,在沉降和承载力控制方面,桩基础无疑是目前工程应用中首选的地基形式,然而在多层和小高层建筑中桩基础成本造价相对过高。

为了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同时又能够减小地基处理成本,复合地基应运而生,其中尤以长短桩复合地基最为突出,其充分发挥了天然土体承载能力,同时减少了沉降,即满足了上层建筑结构要求,又减小了打桩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大大地降低了地基成本,是近年来在多层和小高层工程中得到广泛采用的一种地基形式。

一、复合地基的定义和桩基的区分经过处理形成的地基多数可归属为两类:一类是天然地基土体的承载性质得到普遍的改良形成均质地基,如通过预压法、强夯法以及换填法等形成的土体改良地基,这类地基的承载力与沉降计算类似于浅基础。

另一类是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基体(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基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作用,其通常被称为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和桩基础尚存在一定的差异,复合地基理论的产生实际上是基于桩基理论。

从地基工程成本上考虑,在满足上层建筑结构对变形控制要求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桩间土的承载力,使桩分担的上部荷载部分转向桩间土,由桩间土承担进而减小桩数,降低地基成本。

从环境的方面考虑,这种新型地基可以减小由于大面积和大量的打桩施工所造成的原有天然地基内超孔隙水压力增加所引发的土体有效重度降低和地基内出现渗流现象,包括:流沙、管涌、上浮、局部不均匀沉降等对地基承载力和上部结构整体稳定造成的不利影响。

桩基理论中主要考虑桩体和基础底部相互作用对整体地基性状的影响,充分发挥桩的承载力而忽略桩间土直接和基础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桩间土作为地基承载力的安全储备。

从经济和适用方面上,这种设计理念在减小上层建筑差异沉降和提高地基承载力方面效果显著,在大型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中得到充分推广,但对于多层和小高层建筑,相对于整个工程的成本来说,桩基础成本较高,性价比较低。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与应用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与应用
桩, 主要 用来提 高 地基 承 载 力 , 固桩 间土 , 加 长 加 增 桩 桩体 摩阻力 等 。通过 调整长 短桩联 合布 置方式 对 地 基进 行处理 。
土以及各类桩体 的承载力特性 , 故与复合地基 中天 然地基土的工程性质 、 各类桩 的密集度 ( 以置换率 m反映) 以及桩 、 土的强度 和刚度 等密切 相关。具
关键词 : 长短桩 ; 复合地基 ; 承载力 ; 降 沉 中图分类号 :4 3 1 U 4 .5
1 概 述
短桩 的主要作 用为提 高地基 承 载力 , 固桩 间土 , 加 增 加 长桩桩 体摩 阻力 。 2 2 承 载力 的计算 方 法 . 目前 , 程 中对单 桩 复合 地 基 的承 载 力计 算 有 工
2 3 沉 降计 算 方法 .
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一般采用复合模量法
结 合分 层总 和进行 计算 ( 1 。 图 )
总沉降量 s由三部分组成 : 短桩加 固区内土层 沉降量 S , 短桩端部到长桩端部加固区( 称长桩加 固区) 内土层沉降量 s , 长桩端部 以下下卧层 土层
第1 期 沉降量 S。即: = 1 S + 3 3 S S+ 2 S
下面结合工程实际, 对长短桩复合地基进行简
单 的介 绍 。 2 长 短桩 复合地 基设计 计算 方法
2 1 长短桩 复合 地基作 用机理 .
体的方法 目 前可分为分步叠加法和面积加权法。根 据试验工程对 比, 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在
此 只列 出面 积加权 法相应 公式 。计算 公式 为 :
为简化计算 , 上式 中 12区的沉降量用复合模 、 量法计算 , 计算时采用各区对应的置换率 , 计算公式
李国春 :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与应用

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分析

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分析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0820011202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分析收稿日期:2006210216作者简介韩建刚(52),男,博士后,副教授,海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海南海口 58陈奕柏(52),男,副教授,海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海南海口 58熊摇龙(832),男,海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本科生,海南海口 58韩建刚 陈奕柏 熊摇龙摘 要:阐述了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思想,介绍了两种常用的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算例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为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沉降中图分类号:TU473.1文献标识码:A引言目前的常规桩基础设计理论,一般采用等长长桩,而当这种桩基础位于深厚软土地基时,经常会出现桩数过多,桩距过密的情况,不仅使工程造价提高而且不利于单桩承载力的发挥,同时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挤土效应容易造成桩身的损坏。

随着复合地基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基于桩体(如柔性桩、刚性桩)在复合地基中的荷载传递机理和沉降变形控制的认识,提出了由两种不同类型(或两种类型而长度不同)的桩与地基土组成的组合型复合地基。

虽然近年来岩土学者和工程师对长短桩复合地基进行了一些理论和现场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且在工程实践中也得以应用。

但在目前,对其作用机理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也尚未形成完善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对其研究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深入地去研究和解决。

文中介绍了两种常用的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算例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为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1 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1.1 方法一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f s p ,k=m 1R d k1A p1+β1m 2R d k2A p2+β2(1-m 1-m 2)f s ,k(1)其中,m 1,m 2为长、短桩置换率;β1,β2为长短桩桩间土的发挥系数;A p 1,A p2为长、短桩横截面面积;f sp ,k ,f s ,k 为复合地基、桩间土的承载力标准值;R d k1,R d k 2为长、短桩单桩承载力标准值。

道路工程软基处理中长短桩的应用

道路工程软基处理中长短桩的应用

道路工程软基处理中长短桩的应用一、引言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地质情况相当复杂,且软土分布面积较广泛,因此给我国道路工程建设造成极大阻碍。

可见,道路工程建设过程,必须加强对软基变性规律的研究,同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办法。

长短桩复合地基作为道路工程软基处理过程的常用手段,对保证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应用也能实现道路工程施工成本的降低。

由此可见,对长短桩复合地基应用方面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笔者结合实践经验,浅析道路工程软基处理过程对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应用,以改善我国道路工程的整体施工现状。

二、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是指长/短桩桩型的选择、长桩桩长/径/距及短桩桩长/径/距的确定及垫层的设计。

研究表明,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效用呈相互制约的关系,所以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应尽量采取优化设计思路的方法,由此实现最终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步骤为:选择长/短桩桩型→确定长/短桩桩长→确定长/短桩桩数→垫层设计。

长/短桩桩型的选择过程,长桩尽量选用钢筋混凝土桩、低强度混凝土桩或预应力管桩,而短桩尽量选用散体材料桩或柔性桩,但具体选用何种桩型应视地质条件或土层性质而定。

长/短桩桩长应视土层的分布情况而定,即短桩必须穿过浅层最软弱的土层,而长桩桩长的确定必须综合考虑到软弱土层的厚度及土层的沉降量。

长/短桩桩数的确定步骤为:假定出短桩的数量→计算出短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出长桩的置换率→确定长桩的具体布置→验算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量。

同理,长桩的数量亦可根据上述步骤确定。

垫层的设计要求应该视长桩桩端及地基的土层性质而定。

三、案例分析某高速公路全长153.752km。

该工程整体路基宽25.5m,分幅路基宽13.25m,行车速度设计为80km/h。

该工程路面铺设沥青混凝土,桥涵荷载设计为公路-1级。

据调查资料显示,该工程穿越地带属侵蚀-溶蚀型中低山地貌,且分布着凝冻、伏旱、倒春寒等灾害天气。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的机理与应用研究
长板-短桩工法设计原理及步骤
• 计算路基总沉降、预压期沉降及工后沉 降,同时计算工后沉降的沉降速率,验 算相邻路段之间的沉降速率。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的机理与应用研究
长板-短桩工法的施工工艺
• 长板-短桩的施工顺序可以采用先施工 水泥土搅拌桩(短桩)、再施工塑料排水 板(长板); • 也可以采用先施工塑料排水板(长板)、 再施工水泥土搅拌桩(短桩)。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的机理与应用研究
正在进行的工作
• 进行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变形数值模拟软 件的开发和研制。 根据监测结果,对不同地基处理方案进 行初步对比研究,为软基上高速公路软 基联合处理方案的设计和修改提出建议。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的机理与应用研究
试验段变形监测与分析
• 监测方案 • 监测结果 • 结果分析
–(附图九)是塑料板底深度(约17.0m) 的孔压沿断面 的分布对比,由图可知,最大的孔压都产生在路基 中央。而联合处理A段和联合处理B段的在路基中央 的目前最大孔隙水压力在0.13~0.14MPa内,而常规 段和土工格栅段相应的最大孔压为0.15~0.16MPa, 可见相同的填土荷载下,由于塑料板的排水作用, 联合处理段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要比常规段小。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的机理与应用研究
监测结果—孔隙水压力
• 6米深度孔压沿断面的分布对比
–由(附图八)可以看出,随着填土厚度的不断 增加,6米深度的孔隙水压力不断升高。沿 断面来看,基本上都是路基中央的孔隙水压 力高于两侧的孔隙水压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的机理与应用研究
监测结果—孔隙水压力
• 塑料板底深度(约17.0m) 的孔压沿断面的分布 对比

《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试验与预测方法研究》范文

《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试验与预测方法研究》范文

《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试验与预测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地基沉降问题成为了影响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长短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方法,其能够有效地减小地基沉降,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因此,对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进行试验与预测方法的研究,对于保障工程安全、优化设计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长短桩复合地基概述长短桩复合地基是一种通过设置不同长度的桩体来构成的地基处理系统。

这种地基处理方法利用了土层的分布特性,通过长桩和短桩的合理配置,使地基形成一个稳定的复合结构,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减小沉降。

三、试验方法(一)试验设计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试验需要综合考虑土层条件、桩体材料、桩体长度、桩间距等多个因素。

在试验设计中,需要设置不同的参数组合,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分析各因素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二)试验过程试验过程需要按照预设的加载程序进行,包括加载速率、加载次数等。

在加载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同时,还需要对土层和桩体的变形情况进行观测,以便后续分析。

四、预测方法(一)理论分析基于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理论,建立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力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预测地基的沉降情况。

这种方法需要考虑土层的分布特性、桩体的材料和尺寸等因素。

(二)数值模拟利用有限元、有限差分等数值分析方法,对长短桩复合地基进行模拟分析。

通过输入土层参数、桩体参数等,可以模拟出地基的沉降情况,为预测提供依据。

(三)经验公式法根据已有的试验数据和工程经验,建立经验公式来预测地基的沉降。

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实际数据支持,并且需要考虑地区差异和工程特点。

五、试验与预测结果分析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得出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规律。

同时,结合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经验公式法的预测结果,可以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

六、结论与展望通过对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试验与预测方法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长短桩复合地基能够有效地减小地基沉降,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经验公式法都可以用于预测地基的沉降,但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和检测研讨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和检测研讨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和检测研讨摘要:将长短桩复合地基应用到高层建筑地基施工中,充分发挥刚性长桩和柔性短桩各自的优势,通过长桩将荷载传递到地基深处可增加加固区的厚度,从而控制变形,同时利用短桩来提高基底软弱土层的承载能力。

鉴于此,本文将围绕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检测工作,在分析复合地基相关含义、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利用分析软件进行变形与承载力的分析计算,探究影响复合地基的因素并给出相应的优化设计建议,最后就复合地基施工质量检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对控制地基变形、不均匀沉降等有所作用。

关键词: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和检测1长短桩复合地基概述1.1长短桩复合地基概念长短桩复合地基是复合地基的主要形式,指的是将长桩和短桩结合起来形成复合地基,一般长桩使用的刚性长桩,常见的有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桩,而短桩使用的柔性短桩,常见的有碎石桩和水泥桩。

长桩的作用是控制变形和沉降问题的出现,这是因为长桩可以通过桩身将荷载传到地基深部,而短桩的一般作用是降低地基应力、提高对上部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使地基更加牢固稳定。

由于长短复合桩地基综合利用了各自的优势,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且适合用在各种地层条件的地基施工中,尤其可被用在高压缩性土层较厚的地层条件下。

在具体施工时可通过对施工现场地基应力场、位移场的分析,在浅层加固区设置长桩和短桩,提高复合地基的置换率,从而提升地基承载能力,使浅层区域的地基稳定性增强。

在深层加固区,利用长桩将荷载传到深处可有效降低不均匀沉降和压缩变形的问题,而利用短桩则可以降低应力,满足地基对承载力的要求。

1.2 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首先,复合地基中桩体刚度较大,当出现上部荷载较大的情况时,应力集中在桩体,桩体可将荷载传递到桩身,桩身将上部应力传递至下部土层中,从而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沉降量。

桩体越大,则控制变形的能力越强。

其次,复合地基中桩间土也承担了一部分的荷载,解决了应力集中的问题,经挤压后的桩间土不仅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也能使地基的应力得到均匀分布。

长短桩复合地基

长短桩复合地基

10
11 12 总计
18
18 18
0
2 4
3
3 3 36
3
3 3 36
3+1
3 3 42
3
3
表2-3 14d无侧限抗压强度
序 号 1 2 3 4 5 6 7
*
14d抗压强度(MPa) 第1组 0.24 0.23 0.33 0.24 0.33 0.179 0.27 第2组 0.16 0.24 0.27 0.16 0.3 0.185 0.23 第3组 0.22 0.24 0.24 0.35 0.26 0.176 0.37
76
3.15 0.61 1.22 0.55 0.46 0.94 1.15
2.4室内试验和现场检测数据对比分析
室内试验的变异系数比现场检测数据的变异系数小,即室内
试验的影响因素比现场小,对分析数据有一定的优越性,但 不能模拟现场的复杂情况。
万环西路4标段现场检测试验数据大于室内试验数据较多,
平均值 (MPa) 0.21 0.24 0.28 0.25 0.30 0.18 0.29
均方差
0.06 0.01 0.06 0.13 0.05 0.01 0.10
变异系数
0.28 0.03 0.23 0.54 0.17 0.04 0.35
8
9 10 11 12
0.32
0.28 0.38 0.28 0.28
表2-1 粉喷搅拌法和浆液搅拌法比较
方法 比较内容 水份 初期强度 搅拌均匀程 度 计量 外掺剂 成桩质量 粉喷搅拌法 (干法) 浆液搅拌法 (湿法)
粉喷法在软土中能吸收较多的 浆喷法从浆液中带进较多的水分 水分有利于地基土密度的提高, 对地基加固不利 对含水量较高的粘土特别适用 粉喷法初期强度较高,对加快 浆喷法初期强度较低 填筑路堤较有利 粉喷法以粉体直接在土中进行 浆喷法以浆液注入土中容易搅拌 搅拌不易搅拌均匀 均匀 粉喷法涉及气固两相流量,计 喷浆法的液态计量容易控制 量粉值不够精确 粉喷法在大量施工中难以加入 浆喷法可较容易加入各种添加剂、 添加剂、外加剂等 外加剂 浆喷搅拌比较均匀,打到深部时 粉喷法成桩的上下部不易均匀, 挤压泵能自动调整压力,在一般 质量难以保持一致 情况下都能注浆液到软土中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探微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探微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探微引言2000 年以来,多桩型复合地基开始常见于国内工程应用中,解决了某些情况下单一桩型复合地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复合地基设计中,总是希望桩体和桩间土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各自的承载力。

在地基破坏时,桩和桩间土同时达到各自的极限承载力。

影响桩和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因素很多,如荷载水平、褥垫层厚度、桩土相对刚度、加固区下卧土层的刚度、桩长、置换率等等。

正是由于影响因素过多,想要准确的计算承载力发挥系数是困难的。

1.桩和桩间土应力发挥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复合地基的根本特点就是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土的应力发挥离不开桩的位移和变形。

桩的位移和变形主要是由桩顶刺入量、桩体的刚度和桩端刺入量决定。

所以在研究桩和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时候,必须三者结合考虑,单独的考虑其中一个因素并不能很好的揭示和概括应力发挥系数的规律。

首先对桩顶刺入量进行单独分析,桩顶刺入量主要是由垫层厚度决定。

在不考虑桩体压缩和桩端刺入的情况下,在基底压力作用下,就会产生桩顶的向上刺入,随着桩顶的刺入,基地压力就会向桩间土转移。

大量试验表明,垫层厚度越大,桩顶刺入量越大,桩间土应力越大,发挥越充分。

然后对桩体刚度进行分析,当桩端土层较硬,桩端无法刺入,同时假设桩顶垫层厚度为0,即无法向上刺入。

对于刚性桩和柔性桩,在荷载作用下,桩土应力发挥是不同的,对于刚性桩,由于其变形很小,桩顶和桩端均无法刺入,此时类似于桩基础,则土的发挥将很有限,绝大多数的应力有桩承受。

对于柔性桩,由于桩身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变形,则随着桩身的压缩,土的应力会逐步发生。

对于桩端刺入量,主要取决于桩底土层的刚度,桩底刚度越大,桩向下刺入越困难,土的应力也难发挥,桩底刺入越大,土的承受的应力越大。

而桩顶刺入量、桩身变形和桩端刺入量并不是不是同时发挥的,在基底压力较小时,桩身压缩量很小,桩顶应力也无法传入桩底,此时桩体发生向上刺入,随着外荷载的增加,当桩顶刺入到一定程度,越来越困难的时候,此时主要是依靠桩身变形来协调桩土应力,当荷载继续增加时,桩顶荷载传入桩底,从而发生向下刺入。

浅谈长短桩组合桩的设计思想

浅谈长短桩组合桩的设计思想

浅谈长短桩组合桩的设计思想引言:在桩基设计的过程中,一旦遇到桩端持力层为两层或多层的情况,设计者采用常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往往就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

因为,这样的地层结构只利用短桩将无法满足建筑的沉降要求。

而只利用长桩则将使桩基设计中出现大量的长桩,继而使工程投资加大,并使工程的施工难度增加。

然而,长短桩组合桩基础设计思想的出现,则使该问题得到了解决。

所以,设计人员有必要对这一设计思想进行研究,继而更好的完成桩基的设计。

1长短桩组合桩基础设计思想的探讨1.1桩的作用分析就实际情况而言,桩在工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既控制变形和提供承载力。

其中,控制变形是长桩的主要作用,而提供承载力则是短桩的主要作用。

在合理的设计中,设计者会根据使用桩基的目的来进行桩的利用。

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将遇到地基土存在两层或多层的情况。

而在地基土的支撑下,桩端的浅层持力层将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

所以,在工程上部结构本身的荷载较小的情况下,只需要使用短桩就就能满足建筑的承载力和变形需求。

但是,在建筑的上部结构具有较大的荷载时,短桩基础虽然能够满足建筑的承载力要求,但是却无法满足变形要求。

所以,在考虑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大多数设计人员选择在设计时将所有桩穿过浅层持力层,继而使大量的长桩得到了使用。

而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工程投资得到了增加,还使得工程的施工越加困难。

此外,这样的施工方式,也使得地基的浅层持力层的承载能力遭到了浪费[1]。

因此,只有合理的进行长短桩的利用,并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问题,才能合理的完成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桩基设计。

1.2长短桩组合的基础设计思想在桩端持力层为两层或多层土层时,只使用短桩就能满足建筑的承载力要求。

但除此以外,设计者还要考虑桩基的沉降量过大的问题。

而近年来,随着沉降控制设计思想的普及,设计人员开始考虑使用组合桩来控制沉降。

因为,组合桩基础的设计,可以在满足建筑的多种要求的同时,尽量减少用桩的数量。

在完成部分短桩的设置的情况下,建筑的承载力需求就已经能够得到满足。

关于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的研究

关于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的研究

关于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的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长短桩复合地基的适用范围,阐述了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计算方法,并指出计算方法的局限性。

关键字:长短桩复合地基;复合地基承载力;沉降变形计算0 前言随着复合地基在土木工程中广泛应用,对复合地基理论认识的逐渐提高。

近年来,提出了由两种或几种不同类型(或同种类型而长度差别较大)的桩与土组成的多元组合型复合地基。

这种新型复合地基形式从目前研究与应用情况来看,基本形式大多为两种或几种不同类型长短桩复合地基。

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又称为多桩型复合地基、多元复合地基)是一种较新的复合地基处理形式,它一般是利用刚性或半刚性长桩和柔性短桩相结合对地基进行的综合处理(即长桩主要控制沉降变形,短桩主要提供承载力)[1],并铺设柔性垫层,使桩体、土、承台共同作用。

这种新型的复合地基已经开始在工程中应用,比其它复合地基表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和经济性。

1.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适用条件长短桩复合地基的适用条件大致分为两种情况:(1)当建筑的基底以下存在厚度不大的(局部)软弱土层时,完全采用间距较大长桩不能完全满足承载力要求,这时可以在间距较大长桩中间增加短桩对基底软弱土层进行补强加固,不但可以提高厚度不大软弱土层的承载力,而且能够消除局部软弱土层引起的不均匀沉降。

通过分析勘察报告、基坑开挖验槽、轻便触探等手段来确定短桩的加固深度、加固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短桩可采用夯实水泥土桩、旋喷桩等形式与长桩间作形成多桩型复合地基[2]。

(2)当基底以下存在上下两层较为理想的桩端持力层时,单纯采用短桩方案,将桩端放在上层持力层,复合地基承载力能够满足设计的需要,但是加固区较浅,沉降变形量较大;单纯采用长桩方案,将桩端放在下层持力层,复合地基承载力、变形计算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但地基处理工作量比较大,费用较高。

因此可采用长短桩复合地基,长、短桩分别落在下、上两层理想的桩端持力层上,充分发挥上下两层桩端持力层的特性,这样既可以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又能够减少沉降变形,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减少地基处理的工作量,并且降低地基处理的费用[2]。

《2024年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试验与预测方法研究》范文

《2024年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试验与预测方法研究》范文

《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试验与预测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桥梁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日益增多,地基沉降问题逐渐成为工程领域关注的焦点。

长短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通过试验与预测方法,对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进行研究,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二、试验设计1. 试验场地选择试验场地选择在具有代表性的地质条件下进行,以模拟实际工程中的地基条件。

考虑到不同土质对地基沉降的影响,试验场地应包括砂土、粘土等多种土质类型。

2. 试验材料与设备试验采用长短桩复合地基材料,包括桩体、土工布等。

同时,需要准备相应的试验设备,如沉降观测仪、压力计等。

3. 试验方案试验过程中,首先进行场地勘察,了解地质条件。

然后进行桩体施工,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桩的深度和间距。

最后进行加载试验,模拟实际工程中的荷载情况,并观测地基的沉降情况。

三、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1. 试验过程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压力计记录桩体所受的压力变化,通过沉降观测仪观测地基的沉降情况。

同时,对不同土质条件下的地基沉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分析根据试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长短桩复合地基在不同土质条件下的沉降特性存在差异。

在砂土中,地基沉降较小;在粘土中,地基沉降较大。

(2)桩体的深度和间距对地基沉降的影响显著。

增加桩的深度和合理布置桩的间距可以有效地减小地基沉降。

(3)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拟合分析,可以建立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预测模型。

四、沉降预测方法研究1. 预测模型建立基于试验数据,采用合适的数学模型(如指数模型、幂函数模型等)对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进行预测。

通过对比不同模型的预测精度,选择最优的预测模型。

2. 预测方法应用将建立的预测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对地基的沉降进行预测。

通过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预测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结论与展望本文通过试验与预测方法,对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进行了研究。

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

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

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1短桩复合地基概念长短桩复合地基通过长桩结合短桩的设计,在附加应力较大的上部土层中设置较大密度的桩,在下部土层中减少桩的密度,通过调整桩的长度,保证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的前提下,设置长桩减小下卧层的沉降量,从而控制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达到设计要求。

这就是在材料消耗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优化设计的思路。

2长短桩复合地基性状简述长短桩复合地基中长短桩间隔布置,长桩一般采用强度较高的刚性桩(如CFG桩,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空心管桩等),短桩常用柔性桩(如碎石桩、水泥土搅拌桩等)。

长短桩复合地基中长桩模量的变化对复合地基的沉降和承载力性状影响不显著,但桩长的影响较大,随着长桩桩长的增加,复合地基沉降几乎线形下降,分担的荷载也有较大的提高,但长桩存在临界桩长,超过临界桩长时,复合地基沉降和荷载分担不再有明显变化。

长短桩复合地基中短桩选择比较灵活,桩的模量变化幅度也较大。

短桩模量的变化对复合地基沉降和承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当短桩模量在50MPa~2000 MPa之间大幅度变化时影响最为明显。

随着短桩模量的增加,复合地基沉降明显减小,短桩分担的荷载也增加了。

柔性短桩的特点决定其桩长的增加对复合地基特性影响不大,但刚性则不然。

随着刚性短桩桩长的增加,复合地基沉降明显减小,荷载分担增加。

因此对于地基上部存在较好土层的情况,可采用刚性短桩将上部荷载传递到该土层上,使荷载分布更为合理。

3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通过载荷试验确定,也可用下式计算预估。

计算思路是分别计算长桩部分的承载力、短桩部分的承载力和桩间土的承载力,然后根据一定的原则叠加形成复合地基承载力。

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spk可用下式估算:f spk=m1R a1/A pl+β1m2R a2/A P2+β2(1- m1- m2) f sk式中f spk-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 a;f sk-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 a;m1、m2-分别为长桩和短桩的置换率;R a1、R a2-分别为长桩和短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A pl、A P2-分别为长桩和短桩的截面面积,m2;β1、β2-分别为短桩和桩间土的强度发挥系数。

《2024年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试验与预测方法研究》范文

《2024年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试验与预测方法研究》范文

《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试验与预测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基处理技术成为了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长短桩复合地基因其能有效地解决地基承载力不均和沉降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然而,复合地基沉降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其处理难度增大,亟需深入研究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规律和预测方法。

本文以试验研究为基础,探讨了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的试验与预测方法。

二、试验设计1. 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长短桩复合地基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沉降特性,分析其沉降规律,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

2. 试验材料与设备试验选用适当尺寸的长短桩材料、砂土、粘土等地质材料以及相关测试设备如静力触探仪、位移传感器等。

3. 试验方案通过设置不同的桩长、桩径、间距以及加载方式,模拟实际工程中的地基条件,进行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试验。

三、试验过程1. 试样制备根据试验要求,制备符合实际地质条件的试样,包括砂土层和粘土层的分布和厚度。

2. 地基模型构建按照设计要求,在试样中布置长短桩,确保桩与土的紧密结合。

3. 加载与观测采用分级加载的方式,记录每一级荷载下地基的沉降量,同时使用位移传感器等设备观测桩的变形情况。

四、试验结果分析1. 沉降曲线分析根据试验数据绘制沉降曲线,分析荷载与沉降之间的关系,了解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

2. 影响因素分析分析桩长、桩径、桩间距以及土质等因素对地基沉降的影响,探讨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3. 预测模型建立基于试验结果,建立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的预测模型,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支持。

五、预测方法研究1. 经验公式法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实际工程经验,选用合适的经验公式进行沉降预测。

2. 数值模拟法利用有限元、有限差分等数值分析方法,对长短桩复合地基进行模拟分析,预测其沉降情况。

3. 机器学习法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学习,建立地基沉降的预测模型,实现沉降的智能预测。

《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试验与预测方法研究》

《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试验与预测方法研究》

《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试验与预测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基础工程日益复杂,其中长短桩复合地基技术因其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沉降控制效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复合地基沉降的精确预测和控制仍然是一个挑战。

本文通过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试验,探讨其沉降特性及预测方法,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二、试验概况本试验选择了几处采用长短桩复合地基技术的建筑基础工程为研究对象。

长短桩设计是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采用不同长度和直径的桩体进行组合,以达到更好的承载效果。

试验中,对地基的沉降情况进行了持续的观测和记录。

三、试验方法与过程1. 试验准备:对试验区域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了解土层分布、土质特性等。

根据勘察结果,设计合适的长短桩组合方案。

2. 试验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长短桩的施工,确保桩体垂直、稳固。

施工完成后,对地基进行加载,记录不同荷载下的沉降数据。

3. 数据采集与分析:采用精密的测量设备,实时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

通过数据分析,了解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

四、沉降特性分析根据试验数据,分析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

发现长短桩的组合能够有效地控制地基的沉降,尤其是在大荷载作用下,其沉降量明显小于单一长桩或短桩的地基。

此外,长短桩的相互作用还能提高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五、预测方法研究针对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预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收集历史工程数据,训练神经网络模型,使其能够根据土质条件、桩体参数、荷载等因素预测地基的沉降情况。

经过多次试验验证,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六、结论通过试验与预测方法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长短桩复合地基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地基的沉降,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基于神经网络的沉降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为工程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

3. 在实际工程中,应充分考虑土质条件、桩体参数、荷载等因素对地基沉降的影响,合理设计长短桩组合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承载效果和沉降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一、前言当地基承载力或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需做地基处理,复合地基方案在地基处理中用的非常普遍。

复合地基的桩型很多,不同的桩型加固机理和加固效果是不同的,实际工程中如何针对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桩型是方案选择的核心。

本文仅就这一问题做一讨论。

采用复合地基有时主要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有时主要是为了减少沉降量,有时两者兼而有之,在确定使用复合地基前,应予以分析。

当软弱土层较厚时,采用复合地基往往是为了控制沉降,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复合地基具有较大的优点。

若软弱土层很薄,而基岩又很浅,采用桩基础可能优于采用复合地基。

另外,复合地基需要通过一定的沉降量来协调发挥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对沉降量控制要求很高的情况下不宜采用复合地基技术。

对一具体工程是否采用复合地基技术应根据荷载大小、地基土层工程地质情况、建筑物对工后沉降量的要求等方面综合分析而定。

随着对复合地基理论认识的提高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学术界提出了不同桩型、桩长的多元组合型复合地基——刚柔结合长短桩复合地基。

长桩:提高地基承载力,将荷载通过桩身向地基深处传递,减少压缩层变形,控制整体的沉降。

桩体强度要求较高,多采用CFG桩、钢筋混凝土桩、预制桩等。

短桩:主要对土体进行处理,减小浅层的应力集中,提高承载力,消除软弱土层引起的不均匀沉降,桩体采用散体桩和柔性桩如搅拌桩、碎石桩、石灰桩等。

褥垫层:促使桩—土协调变形,合理分配应力,保证桩土共同作用。

复合地基的实质是桩、土共同作用。

桩土应力分配的过程伴随着桩顶上刺或桩端下刺,因此需设置合适厚度和刚度的褥垫层保证桩、土能共同承担荷载。

长短桩的优点(以螺杆桩复合地基为例):(1)、螺杆桩复合地基在地基中形成平面及空间合适的刚度梯度,从而获得了高强度的复合地基。

(2)、螺杆桩复合地基中形成了土的三维应力状态,使土的强度高于其自身承载力的基本值,从而使土的参与工作系数大于1,这是任何其它类型复合地基无法实现的。

(3)、螺杆桩复合地基中优化的竖向刚度,使之形成了三层地基,从而减小了复合地基的沉降。

特别是它有效地解决了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问题。

(4)、螺杆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地震力对结构的影响,同时,即使在建筑物过大水平位移情况下,仍可以有效的传递垂直荷载,并由于加固后消除了可液化土层,从而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地震区。

(5)、螺杆桩复合地基可以采用国内具有的机械施工,因而具备了设备及工艺的广泛适应性。

(6)、螺杆桩复合地基适合需要人工方法提高其承载力的土层。

如:杂填土、大孔隙土、淤泥质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松散状粉砂土,各种陆相、海相沉积或其陆、海相沉积互层。

(7)、螺杆桩复合地基可以大幅度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桩间土性能、减小沉降,因而可以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物以及机场、堆场、路基工程、桥梁基础、储油罐等工程的地基处理。

(8)、螺杆桩复合地基中螺杆桩可用常规的建材,因此有材料来源广泛、材料廉价的特点。

(9)、螺杆桩复合地基检测验收方法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

螺杆桩复合地基的优越性(1)、大幅度节省投资与普通桩基和其它类型复合地基相比,可节约造价。

(2)、强度高处理后的螺杆桩复合地基可用于高层与超高层建筑。

(3)、工期短、工艺简单平均施工工期比普通钻孔桩桩基础缩短三分之一以上。

(4)、沉降小据对已完工项目的沉降观测统计:沉降量在5—25㎜,特别是它有效地解决了不均匀沉降问题。

(5)、应用范围可应用于高层建筑、多层建筑、机场、大型储罐、堆场、路基、桥梁基础等多种建设工程。

(6)、适用多种土层适用于需要采用桩基础或需要地基处理的土层。

(7)、良好的抗震性螺杆桩复合地基中刚性加筋穿过液化层,并可有效的传递垂直荷载,通过垫层的弹性联接、桩、土的三维应力状态均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

(8)、地基承载力的可补性当天然地基承载力较高,但仍不能满足上部建筑的需要时,则螺杆桩复合地基可以充分利用原天然地基承载力,以缺多少补多少的新概念,使地基强度大幅度提高。

(9)、上部结构的设计、施工条件可大大改善螺杆桩复合地基可以完全满足上部结构设计单位提出的承载力和沉降要求,这些要求在本所的地基交付时,将得到政府质检部门的严格验收。

因此,选用螺杆桩复合地基后,可使上部结构的设计单位仅需向我所提供的地基视为高强度均匀地基,使得上部结构设计、施工条件大为改善。

经过学术界工程界多年的研究,复合地基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应用更加广泛,并且优势更加突出。

但是复合地基技术仍存在是不足的地方有待各界通过理论实验更深入研究使得复合地基方案更加优化。

1短桩复合地基概念长短桩复合地基通过长桩结合短桩的设计,在附加应力较大的上部土层中设置较大密度的桩,在下部土层中减少桩的密度,通过调整桩的长度,保证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的前提下,设置长桩减小下卧层的沉降量,从而控制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达到设计要求。

这就是在材料消耗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优化设计的思路。

2长短桩复合地基性状简述长短桩复合地基中长短桩间隔布置,长桩一般采用强度较高的刚性桩(如CFG桩,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空心管桩等),短桩常用柔性桩(如碎石桩、水泥土搅拌桩等)。

长短桩复合地基中长桩模量的变化对复合地基的沉降和承载力性状影响不显著,但桩长的影响较大,随着长桩桩长的增加,复合地基沉降几乎线形下降,分担的荷载也有较大的提高,但长桩存在临界桩长,超过临界桩长时,复合地基沉降和荷载分担不再有明显变化。

长短桩复合地基中短桩选择比较灵活,桩的模量变化幅度也较大。

短桩模量的变化对复合地基沉降和承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当短桩模量在50MPa~2000 MPa之间大幅度变化时影响最为明显。

随着短桩模量的增加,复合地基沉降明显减小,短桩分担的荷载也增加了。

柔性短桩的特点决定其桩长的增加对复合地基特性影响不大,但刚性则不然。

随着刚性短桩桩长的增加,复合地基沉降明显减小,荷载分担增加。

因此对于地基上部存在较好土层的情况,可采用刚性短桩将上部荷载传递到该土层上,使荷载分布更为合理。

3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通过载荷试验确定,也可用下式计算预估。

计算思路是分别计算长桩部分的承载力、短桩部分的承载力和桩间土的承载力,然后根据一定的原则叠加形成复合地基承载力。

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spk可用下式估算:f spk=m1R a1/A pl+β1m2R a2/A P2+β2(1- m1- m2) f sk式中f spk-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 a;f sk-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 a;m1、m2-分别为长桩和短桩的置换率;R a1、R a2-分别为长桩和短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A pl、A P2-分别为长桩和短桩的截面面积,m2;β1、β2-分别为短桩和桩间土的强度发挥系数。

其中长桩和短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可根据桩的类型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计算。

4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长短桩复合地基总沉降如下图1所示,有三部分组成:S=S1+S2+S3式中S1、S2、S3-分别为1、2、3区沉降量。

上式中1、2区的沉降量用复合模量法计算,计算时采用各区对应的置换率,计算公式如下:E sp1=m1E p1+ m2E p2+(1-m1-m2)E sE sp2=m1E p1+ +(1-m1)E s式中E sp1、E sp2-分别为1区和2区的复合模量;m1、m2-分别为长桩和短桩的置换率;E p1、E p2-分别为长桩和短桩的压缩模量;E s-为桩间土的压缩模量。

3区即下卧层按下卧层沉降计算方法就可以。

二、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析(一)复合地基承载力可用下式表示:,)1(------------------∆+=f f f ak spk)2(------------------∆+∆=∆z j f f f式中,-spk f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k f 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承载力提高幅度;-∆j f 挤密分量;-∆z f 置换分量。

(二)按挤密和振密效果可将被加固土分为:(1)挤密效果好的土(如松散粉土、粉细纱);(2)可挤密土(如塑性指数较小密度不大的粉质粘土);(3)不可挤密土(如饱和软粘土、密度大的粘土、砂土)。

(三)施工工艺可分为两大类:(1)无振动挤密作用的施工工艺;(2)有振动挤密作用的施工工艺(四)桩体可分为四种:(1)散体桩(如碎石桩);(2)低粘结强度桩(搅拌水泥土桩、石灰桩等);(3)中等粘结强度桩(夯实水泥土桩);(4)高粘结强度桩(CFG 桩)。

从(1)到(4)桩的置换能力逐次增强。

方案选择的实质是根据给定土性和承载力提高幅度,选择施工工艺和桩型:(1)对无振动挤密的施工工艺:挤密分量0=∆j f ,承载力提高幅度唯一地取决于置换分量,即z f f ∆=∆,当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提高幅度较低时,可选择散体桩或低粘结强度桩,当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提高幅度较高时,可选择中等或高粘结强度桩。

(2)对有振动挤密的施工工艺:首先看土性:(a ) 若土为不可挤密土则有挤密分量0=∆j f ,同样承载力提高幅度唯一地取决于置换分量,即z f f ∆=∆,当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提高幅度较低时,可选择散体桩或低粘结强度桩,当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提高幅度较高时,可选择中等或高粘结强度桩。

(b )若土为可挤密或挤密效果好的土先预估挤密分量j f ∆(此时认为挤密分量为已知),则置换分量为j z f f f ∆-∆=∆,当(j f f ∆-∆)较小时可选择散体桩或低粘结强度桩,当(j f f ∆-∆)较大时,可选择中等或高粘结强度桩。

三、几种典型地基的桩型选择(一)不均匀地基桩型选择1、人工填土地基(1)压实填土地基在拟建场地遇有鱼塘、采砂坑,且鱼塘、采砂坑中有水、坑底有淤泥的时,通常应按如下方法进行回填处理:抽水→清除淤泥(当淤泥无法彻底清干净时抛石挤淤)→按填方工程分层回填素土夯实或碾压至设计标高。

按上述程序施工后,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一般可满足多层建筑荷载的设计要求。

当建筑物荷载水平较高,预估压实填土地基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进一步做地基处理时,要限定填土材料的粒径不宜过大,避免对地基处理施工带来不利影响。

由于压实填土地基不存在湿陷性,也不存在欠固结状态,在压实填土地基上采用复合地基方案是可行的。

当要求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较大时,宜首选刚性桩复合地基方案。

但工程经常遇到的是拟建场地中的鱼塘或砂坑是随意填起来的,既没抽水,也没清淤,填筑材料也较复杂,有素土、河卵石、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回填过程没有进行夯实或碾压。

特别是建筑垃圾含有较多的大体积混凝土梁板,不论做地基处理还是做桩基,都会给施工造成很大困难。

(2)以建筑垃圾(无大体积混凝土梁板、无生活垃圾)为主要成分的杂填土地基当坑底土较好、坑底标高变化不大、坑底土和填土之间无淤泥时,填土在自重下已经稳定,不存在填土湿陷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