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敦华 道德哲学的应用伦理学转向
北大赵敦华教授《哲学导论》笔记
北大赵敦华教授《哲学导论》笔记西方哲学导论古希腊—中世纪赵敦华主讲第一讲前言西方哲学史将讲授历史上的主要哲学体系,哲学思辩与论证的方法、训练思维的逻辑与规范、用语言进行较确切的逻辑与语意。
课程内容大致分为: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德国哲学。
第二讲希腊哲学概论一、希腊哲学的特点:(将希腊哲学与中国、印度哲学比较)1,相同点:①都不是最古老的进化形态,脱胎于古宗教与神话。
②诞生年代相近,即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2,不同点:①从哲学与古代宗教、神话的关系上比较。
古印度:哲学与宗教未能彼此区分,以佛教、印度教经典为主。
古希腊:哲学与宗教有了比较明确地划分,以神为理性的化身,批判“神人同形同性论”,自觉地与宗教划清界线,有明显的非宗教性。
中国哲学:介于印度与希腊之间,对宗教敬而远之。
②从表达方式上讲:印度:以说教为主,但其中充满了思辩的论证思想,代表学说是因明学,以因明学认证教义。
古希腊:以说理为主,以论辩、讨论为主来说明哲学道路。
(理性精神)中国哲学:在说教中说明道理,介乎二者中国,名家亦有论辩成就。
二、古希腊哲学中的几个关键概念:1,Physis=nature=自然指的是运动变化的原因表达了古希腊哲学的思辩性,按亚里士多德所言,哲学起源于诧异。
希腊人由于航海原因,对天相变化十分敏感,由此引发了对运动变化及其原因的思考。
这一派哲学爱就被称为自然哲学家,这一派进而引发了后世的物理学的诞生。
早期的自然哲学家都是早期的天文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等。
代表人物为泰勒斯(Thales)。
2,Arche=beginning=本原指的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原因的名称和代表古希腊人认为事物的本原决定了其发展与归宿,即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
这样就可以寻找到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于本原的关注,反映了人类的心理需要。
这种对本原的探索又可分成两类:①对自然本原的探索:②对社会本原的探索(中国古代的神话,如中国的三皇五帝的传说)但二者差异之大,令人惊诧。
哲学的功用再思考_西方哲学简史_现代西方哲学新编_读后
书 评哲学的功用再思考西方哲学简史!、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读后张之锋北京大学哲学系赵敦华教授所著的西方哲学简史!、现代西方哲学新编!正式出版了。
这套书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再把哲学史看成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斗争史,而是把哲学史看成解决人类终极问题的发展史。
正如他在前言中所说:∀事实上,西方哲学史充满了二元对立的范畴,用任何一对或几对范畴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都难免失之偏颇,我接受了前辈对哲学史这样一些看法:哲学从来都不是死记硬背的学问,更不是僵化的教条,哲学史不提供现成的真理,西方哲学史是哲学家们爱智慧、求真理的探索过程;理解历史上任何一个哲学家都要首先理解他的问题,本书选择了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为关注的焦点,这些问题的提出、转变和持续,围绕这些而展开的争论和所达到的结论,就是我们这本哲学史的线索。
#对于赵敦华教授来说,他这样写可谓是∀修辞立其诚#,但对于哲学学园里的学子来说,他这样写却有着∀开风气之先#的意义。
尽管∀唯物唯心两军对垒#的模式不失为一种写法,尽管赵敦华教授∀解决终极问题#的模式也不是最后的写法,但稍具哲学背景的人早已感觉到,西方贤哲的气象并不是某个阵营里唇枪舌剑的斗士,他们只是一些在智力上天资俊秀、在人格上特立独行、在性情上∀不失赤子之心#的思想者,他们的一生不过是感受到一些切己的问题,然后知难而上地追问这些问题的所以然,最后写下朴素无华的答案罢了。
所以,赵敦华教授这套哲学史的应运而生也是势有必至、理所当然的事,对于等待已久的哲学园里的学子来说,这套教材即使不作太多的宣传想必也会不胫而走、迅速传播开来吧。
然而我们要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哲学这朵奇葩难道就这样封闭在一个小四合院里,最终落个∀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结局?思维的花朵难道就不能走向民间,让它变得∀春色满园关不住#?当然可能,而且理应如此。
哲学家们本来就不是只有一技之长的匠人,而是胸怀日月、心系苍生的巨擘;哲学的研究和创新也许是少数思想精英的事,而对哲学的了解和涉猎恐怕就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的公共课了。
高俗读书笔记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大出版社2001年第1版目录第一章黑格尔之后第二章世纪之交的各国哲学第三章分析哲学的诞生第四章现象学运动第五章存在主义第六章法兰克福学派第七章分析哲学的发展第八章英美科学哲学和政治哲学第九章结构主义第十章解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结束语:西方哲学的危机和出路第二章世纪之交的各国哲学1.新旧哲学交替期。
2.生命哲学:德迪尔泰(W.Dilthey)、奥依肯(R.Eucken),英美怀特海(A.N.Whitehead),法柏格森。
(1)相似性:强调超理性、支配生命的创造力,模糊近代哲学物质与精神区分。
赋予生命本质以本体论(不是生物学)意义。
生命本质是一种有创造性的活力,称活力或生物能(Orgonon)。
具不能被度量的连续性,非实体、非理性。
思想是生命派生的形式,不是原初精神。
只限于描述人类精神现象概【“直觉”“记忆”(柏格森)、“领悟”(怀特海)、“精神”(奥依肯)】。
常被当唯心。
(2)世界观:中心是“生成”(Becoming)。
(3)影响:把科学概念有自然领域扩大至人文社会领域①把自然界看作过程的观点导致物理学“唯能论”②理性产生于非理性、意识来源于无意识的猜测使心理学家注意下意识研究③生命本质看作创造进化引起达尔文进化论改造,进化论由强调自然选择转向变异(4)迪尔泰(W.Dilthey):区分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强调精神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重要。
(5)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最典型。
拘泥于传统哲学问题,继承多于批判。
《时间与自由意志》(博士论文)《物质和记忆:身心关系论》《创造进化论》《笑》《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和宗教的两种起源》。
①存在:不是实体,是流动和变化。
②绵延(duration):无载体的生成,无有形物的运动。
状态的连续,不分彼此,每个状态都包含过去,预示未来。
真正的时间,生命状态是在时间中的连绵之流。
③生命冲动(élan vital):《创造进化论》,变化的动力。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读书笔记21:近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精神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读书笔记21:近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精神第十二章近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精神英国皇家学会第一节近代自然科学与理性主义的哲学17和18世纪是理性的时代。
为什么这一时期被称为“理性的时代”呢?古希腊的理性是与宇宙的心灵相通的思辨。
中世纪的理性是神学和信仰的助手。
近代的理性则是时代的精神,这就是自然科学的精神。
一、近代自然科学的哲学精神自然科学的创始人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仍然坚持科学和哲学的亲缘关系。
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对旧哲学的破和立。
在此过程中,近代自然科学体现出自身的哲学精神:1、求知精神。
2、求实精神。
3、确定性。
4、机械论图式。
首先是探索自然奥秘的求知精神。
伽利略号召人们读自然这本大书。
在中世纪已有这样的说法:上帝之书写了两遍,一遍写在《圣经》之中,一遍写在自然之中。
科学家求知不完全是为了满足个人好奇心,他们有着为了全人类的功利目的。
科学认识自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自然、改造自然。
这一目的决定了科学的关注点。
科学家关注能够直接改变事物的原因,以及能够控制事物生成和运动的力量。
其次是重视观察和实验的求实精神。
13世纪时,罗吉尔·培根首次提出了“实验科学”的概念。
14世纪在唯名论内部开始了对自然现象的经验研究。
近代科学家注重把经验当作发现和检验的方法。
科学的经验是实验而不是常识,科学的方法是归纳而不是类比。
近代科学家对经验进行科学设计,这种方法是认识的一大进步。
这一方法填补了感性和理性的差距,用实践的结果解答了感觉经验如何能够产生抽象概念的问题。
科学的经验并不排斥理性。
牛顿要求抛弃未经审视、没有必要的形而上学前提,提出“物理学,警惕形而上学”的口号。
理论设定是实验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理论设定需要实验证明。
随着科学的发展,一些理论设定会被证实,一些则会被淘汰,被新的理论所取代。
再次就是通过精确的量化而达到的确定性。
自然科学家相信,确定的知识必须是精确的,经验观察必须经过数学分析才是可靠的。
应用伦理学
当代伦理学的新领域第一节应用伦理学概述一、应用伦理学的兴起1、元伦理学走到了尽头:应用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伦理学反思从单纯的理论构造、规范论证过渡到关注实践这样一种历史性的转变。
这一转变最先起源于美国,随后才传播到欧洲及世界各地。
应用伦理学的兴起是当代英美哲学家反对元伦理学的一个直接后果,是西方伦理学从单纯的理论构造和规范论证转向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结果。
从摩尔等人开始的元伦理学,其主要特征就是强调对道德语言的研究,忽视对现实道德问题的研究,使其研究领域越来越狭窄,同社会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受到许多关心现实道德问题人士的批评。
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元伦理学似乎已走到尽头。
在这样的情况下,新一代伦理学家终于不再封闭于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的象牙塔中,他们开始以直面现实的态度去思考、关注现实的道德争论,并在公共论坛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于是,一种反叛分析伦理学的伦理学出现了,这便是应用伦理学(applied ethics)。
2、现实问题需要解决:伴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伴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人类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类在实践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新问题,诸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制度设计及其公正;社会财富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生命过程中的堕胎与生命权;基因与个人隐私与人格尊严与生命安全保障;微电子技术和信息工程技术普遍应用所引发的虚拟世界中的虚拟交往关系,等等。
这些问题是亟待人们解决的现实问题,同时又在已有的伦理学理论中无法直接找到解决方案的问题。
生活迫使人们直面现实,回应生活实践本身所提出的严峻课题。
在内外因的双重作用下,应用伦理学应运而生。
应用伦理学的诞生,首先表达的是现代性社会分化对传统伦理学提出的挑战,是伦理学本身问题域的转变;而在深层上则标志着伦理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应用转向。
二、“应用”什么?应用伦理学“应用什么”关系到应用伦理学可资利用的资源问题。
(一)理论伦理学的原则与规范应用伦理学不能完全脱离理论伦理学。
北京大学赵敦华教授讲义
北京大学赵敦华教授《西方哲学简史》讲义西方哲学导论古希腊—中世纪赵敦华主讲第一讲前言西方哲学史将讲授历史上的主要哲学体系,哲学思辩与论证的方法、训练思维的逻辑与规范、用语言进行较确切的逻辑与语意。
课程内容大致分为: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德国哲学。
第二讲希腊哲学概论一、希腊哲学的特点:(将希腊哲学与中国、印度哲学比较)1,相同点:①都不是最古老的进化形态,脱胎于古宗教与神话。
②诞生年代相近,即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2,不同点:①从哲学与古代宗教、神话的关系上比较。
古印度:哲学与宗教未能彼此区分,以佛教、印度教经典为主。
古希腊:哲学与宗教有了比较明确地划分,以神为理性的化身,批判“神人同形同性论”,自觉地与宗教划清界线,有明显的非宗教性。
中国哲学:介于印度与希腊之间,对宗教敬而远之。
②从表达方式上讲:印度:以说教为主,但其中充满了思辩的论证思想,代表学说是因明学,以因明学认证教义。
古希腊:以说理为主,以论辩、讨论为主来说明哲学道路。
(理性精神)中国哲学:在说教中说明道理,介乎二者中国,名家亦有论辩成就。
二、古希腊哲学中的几个关键概念:1,Physis = nature =自然指的是运动变化的原因表达了古希腊哲学的思辩性,按亚里士多德所言,哲学起源于诧异。
希腊人由于航海原因,对天相变化十分敏感,由此引发了对运动变化及其原因的思考。
这一派哲学爱就被称为自然哲学家,这一派进而引发了后世的物理学的诞生。
早期的自然哲学家都是早期的天文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等。
代表人物为泰勒斯(Thales)。
2,Arche =beginning =本原指的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原因的名称和代表古希腊人认为事物的本原决定了其发展与归宿,即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
这样就可以寻找到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于本原的关注,反映了人类的心理需要。
这种对本原的探索又可分成两类:①对自然本原的探索:②对社会本原的探索(中国古代的神话,如中国的三皇五帝的传说)但二者差异之大,令人惊诧。
应用伦理学的伦理文化变革
应用伦理学的伦理文化变革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西方古典伦理学的终结和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凸显使得应用伦理学成为这一变革的历史产物。
当代伦理学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说经历了一个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理论与现实的分离—理论与现实的再结合的辩证否定过程。
这种结合使得应用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环境伦理学充分体现了应用伦理学的特性,是伦理文化划时代的变革。
1933 年环境伦理学的创立者之一利奥波德在其著名论文《土地伦理》中认为,伦理演变的次序是由伦理关系的扩展而决定的,最初的伦理观念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接着是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现在应该是处理人与土地的关系。
利奥波德无疑表达了一个正确的判断:伦理文化的变革取决于伦理关系的变化,而伦理关系的变化又取决于现实生活的发展。
因此,作为思想形态的伦理文化,应用伦理学在20 世纪60 年代迅速成为伦理学的“显学” ,其演变既是社会现实的变化使然,也是伦理文化的历史产物。
19 世纪下半叶至20 世纪初,西方伦理文化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即西方古典伦理学的终结和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凸显。
西方古典伦理学的三个理论传统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和宗教伦理学,由于自身理论存在的缺失和现实社会变革的冲击,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纷纷寿终正寝[1 ]。
传统理性主义以某种先验既定的普遍性原则,观念或人性实体为出发点,来建立一种超验的普遍道德原理,寻求道德的普遍基础和一般原则。
这一套理论系统在黑格尔那里达到顶峰。
但是当资本主义从自由阶段跨入垄断阶段,社会矛盾逐步暴露并渐趋复杂时,人们发现理性的力量不足以关照现实的人生,不足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坎坷。
于是,非理性主义随之兴起。
传统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不同,它并不热衷于建构某种纯粹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而是通过观察、自省等实证的方法来建立自己的道德理论,主张从人的感觉经验中,而且往往是从个人的道德经验出发去寻找人类的道德起源、标准。
这种理论同样在19 世纪中后期陷入了不能自拔的危机中:由于过分专注于经验事实并把伦理学的基础始终奠基于个人的行为结果、情感和心理因素上。
赵敦华:西方哲学系列第二讲之近代哲学
赵敦华:西方哲学系列第二讲之近代哲学对近代哲学的总体把握有不同径路:认识论转向,启蒙,理性主义,等等,都是通常使用的径路。
我的径路还是逻辑线索,解决近代哲学家的一些难题。
以下仅举几例。
笛卡尔斯宾诺莎休谟很多学生都会有这么一个困惑:笛卡儿把“清楚明白”作为真理标准,但他的《第一哲学沉思》很难谈得上清楚明白。
我认为只有把笛卡儿的方法论规则,应用于他的第一哲学体系,才能看出他的思想的清楚明白之处。
笛卡儿写了方法论的3本书,体系的书除了《第一哲学沉思》之外,还有《哲学原理》的系统阐述。
笛卡尔的“普遍数学”方法,强调数学的“量度”和“顺序”两大特点,哲学的量度是思想和广延世界的“公度”,哲学推理的顺序是先分析,后综合。
《第一哲学的沉思》是按普遍数学的方法建构起来的思想体系。
请看上图PPT,从沉思一到沉思三是分析。
沉思一的普遍的怀疑从复杂的、不能确定为真的经验现象出发;沉思二找到一个不可怀疑的“阿基米德点”,即“我思”;沉思三对“我思”继续分析,把清楚明白的观念作为真理标准,即清楚明白的观念。
按照清楚明白的标准,从上帝的观念推导出上帝存在,这是从简单到复杂的第一次综合;沉思四是一个插曲,解释在从思想到实在的推理中如何防止错误;沉思五从上帝的存在推导物质世界的真实存在;沉思六达到思想和实在最后综合——身心共存。
这一体系一气呵成,是方法论自觉的产物。
在我看来,笛卡儿体系的问题不在于它是否清楚明白,而在于它是否自洽。
从普遍怀疑到“我思”的分析几乎无懈可击,笛卡儿体系的裂缝首先出现在“本体论证明”。
我同意亚里欧的评价,这一证明保留了太多的经院哲学因素,是不成功的。
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个失误,要在当时历史环境里理解,从内在逻辑来说,这一证明对笛卡儿来说至少和“我思”的原则同样重要,上帝的存在是思想和物质世界的公度,因为它承担从思想系列过渡到实在系列的任务,如果缺少了这一证明,第一哲学的体系是建立不起来的。
我说斯宾诺莎不是泛神论者,一些同事问我为什么和大家的评价不一样。
(本人已考上北大)西方哲学史考研笔记-赵敦华,自己整理好的打印版
赵敦华西方哲学史笔记应对该课程的对象、大概内容范围、学习和研究的方法、目的和意义等问题有所认识。
一、应以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
在“西方哲学史”的冠名下,有许多内容不同、甚至差异很大的论著。
显然存在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
诸如“西方”、“哲学”、“发展的过程划分”等,而其中的关键是对“哲学”的理解,造成不同的“哲学史”。
(思考:通过对西方哲学史上不同阶段的哲学家对“哲学”的含义表述的分析,从中能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和结论)尽管存在差异,但是各异的哲学史表现出来的共性又是明显的和主要的:1、哲学问题的终极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2、哲学问题的综合性;3、哲学问题的超越性;4、具体是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这样的基本问题。
因此我们看到各种哲学史收录的史料大同小异,当然在编排和分析利用上会有很大的差异。
二、学习西方哲学史的目的和意义。
概括三点:1、通过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2、通过学习,可以大大增长和深化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
3、学习哲学史是培养和锻炼我们理论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观点:“学习哲学最好学习哲学史”。
它应该集中地体现了学习哲学史的重要性和意义,除了体现了以上第3点的意义外,强调了哲学的历史性和探索真理的过程性,更符合哲学本身的性质。
三、学习西方哲学史的原则和方法。
1、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线,同时也要划清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正确与错误之间的界线。
当然这里有一个如何去划线的问题。
2、坚持阶级分析、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
要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
3、坚持逻辑和历史的统一的原则。
4、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尝试与哲学特性一致的方法:辩证法(论辩的方法、对话的方法)思考题1、学习西方哲学史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2、学习西方哲学史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3、西方哲学史中的哲学家的“哲学”范畴(概念)分析。
第一章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用美国哲学史家梯利的观点来讲: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北大赵敦华教授《哲学导论》笔记_2
北大赵敦华教授《哲学导论》笔记_2.txt12思念是一首诗,让你在普通的日子里读出韵律来;思念是一阵雨,让你在枯燥的日子里湿润起来;思念是一片阳光,让你的阴郁的日子里明朗起来。
休谟的伦理观是情感主义的,并带有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
第十六章法国启蒙哲学(就到这里,没有德国哲学部分)一、法国启蒙运动的特点法国启蒙运动是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启蒙运动的组成部分,但它是最为彻底和影响最大的,最具代表性。
它不仅在当时影响巨大,而且在后来的世纪里影响深远。
它的特点有:1、它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历史进步的运动。
法国启蒙思想主要代表了新兴的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愿望,是先进阶级的思想和意识的集中反映,也是对本身就具有直接进步性的自然科学的概括反映。
2、它把理性作为批判的工具和武器,把理性作为至高无上的评判标准。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一面旗帜。
恩格斯说:“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思维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3、它的哲学基础主要是唯物主义的。
法国启蒙思想一开始就承认自然的独立性,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发展到最后以“百科全书派”为代表,在哲学上完全是唯物主义的(至少在自然观上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也因此典型地表现了它在近代的最高形态——机械唯物主义。
4、它具有鲜明的战斗性,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
法国启蒙运动始终有两个主要的明确的现实目的:(1)反对法国专制的政治制度,主张建立充分展示理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制度。
(2)反对和否定天主教和宗教神学,甚至否定一切宗教,主张无神论。
因此每一个启蒙思想家都是一名战士。
恩格斯说,启蒙学者“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后来,“学者+斗士”形成为法国许多思想家的人格特征。
二、早期启蒙主义者的思想一般认为法国启蒙思想家可根据他们的思想特征划分为相对集中的四类:一是早期的以“自然神论”为特征、对宗教持较温和的批判态度的启蒙主义者。
北大哲学系老主任的哲学荐读
北大哲学系老主任的哲学荐读作者:舟人来源:《大学生》2015年第17期赵敦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哲学系前系主任。
著有《卡尔·波普》、《基督教哲学1500年》、《西方哲学简史》、《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和《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等十余部著作。
赵敦华教授曾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开设《西方哲学导论》课程。
作为教师,赵老师认为自己的任务是深入浅出讲明白哲学的基本概念,塑造哲学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们学习哲学的兴趣,教会学生们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做”哲学。
对于今后有志于从事哲学研究的学生而言,赵老师主张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思考一些哲学史上的重大问题,把重要的问题自己想一遍。
对于今后从事其他工作的学生而言,则要通过哲学课程的学习,理解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最主要的观点和主张,并努力探寻他们思考的方式。
无论将来是否做哲学相关的工作,重视思维与逻辑的规范、学会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是非常必要的。
哲学是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训练,是普遍性问题的思考。
哲学原著类推荐书目: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81-1982年。
2.《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陈启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3.《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洪谦主编,商务印书馆,1993年。
4.《西方哲学经典原著选读》(英文版,有中文导读),赵敦华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赵老师主张学习哲学从精读原典入手,并以哲学史著作作为参考。
对于初学哲学者而言,西方哲学史是一门比较困难的学科。
它以时间线索展开,并非由浅及深,步步深入;且对于中国大学生而言,还存在着语言和思维方式上的困难。
对此而言,最好的办法是扎进文本当中去,透过哲学家的表述与论证理解其哲学思想。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这套书是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史》课程教学使用的原典选辑。
研究历史必须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哲学史的第一手材料就是哲学家们的原著;但是哲学原著浩如烟海,初学者在一学年中除了听课以外,自学时间是有限的,只能在教师指导下研读其中最必要的一小部分,作为基本训练。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的另十个错讹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的另十个错讹在《关天茶舍》我发的上一篇文章《北大哲学带头大哥的水平》里,我罗列了赵敦华教授《西方哲学简史》(以下简称《简史》)里的十个错讹,现在我再来列十个给大家赏奇一番。
有人反对我说赵教授错了,因为那可能是赵教授的“一家之言”。
其实我还不仅仅说他错了,错是错误,讹是不真实。
他不仅错了,而且讹了。
一、《简史》前言,赵教授说:“在为数不多的现在尚不能固定的几个西方哲学中译术语中,有一个术语引起的争论最多,但作用也最为重要,这就是希腊文的to ön,拉丁文的ens,德文的Sein,英文的being和法文的l’être。
”据我所知,相当于being的希腊文是on,是中性分词;动词原形是eimi,相当于英语中的be;动词不定式是einai,相当于英文to be。
而且赵教授在《BEING:当代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一文中也这样说:“……‘本体论’(ontology)是对being (on) 的研究……”我不懂希腊文,不敢说他哪一句话是对的,但应该有一句是错的。
二、《简史》第二章,赵教授按照约定俗成,说阿那克西美尼“提出气是本原”,而到了后面第六章(87页)再提到普纽玛,一般难以让读者想到这是阿那克西美尼提出的概念。
也更无法把“普纽玛(pneuma)”跟后面的“灵魂”概念联系起来。
这就是在一本书里译名不统一造成的影响。
这同样的问题后面还有呢。
三、《简史》第二章,赵教授说:“阿那克萨戈拉和恩培多克勒一样,在元素之外,又设定了能动性的本原,他称之为心灵。
”我们知道赫拉克里特提出世界的本原是火,阿那克萨哥拉思考的问题类似于思考这火是谁点燃的问题,也类似于牛顿思考的第一推动力问题。
Nous这个概念到后来被普罗提诺大大发挥了一下,但在《简史》里我们无法看到这种一以贯之的哲学沿革,因为在普罗提诺那里nous被译为“理智”。
四、留基波这个人并不一定确有其人,在“简史”中何必提到他?提到也应该像罗素那样告诉读者一声。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复习笔记(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圣才出品】
第3章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一、智者运动概述1.智者(1)智者的含义“智者”原义:“有智慧的人”(sophist)。
“智者”:专门指那些以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公元前5世纪后期)。
(2)智者运动原因①为适应人们对社会时尚的追求。
②为适应希腊尤其雅典的民主政治的需要。
高超的论辩和演说能力是在民主政治的竞争中成功的条件。
2.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智者生活在氏族社会转变为城邦的社会变革的时代,他们对传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世袭观念提出挑战。
怀疑主义是他们进行诘难和批判的工具,相对主义则是怀疑的依据和结论。
他们认为,一切都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没有不变的真理,一切都可以怀疑,一切被人们奉为规矩的常理都能在论辩中被推翻。
3.自然说和约定说之争(1)自然说①观点自然说坚持自然哲学中的本原观念,特指人类本性。
认为人应按照自己本性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应受外在法律和习俗的约束。
②代表人物a.斯拉西马库,认为法律是“弱者,即大多数人”约定而成的,法律是大多数弱者限制少数强者本性的枷锁,它禁止一个人通过强力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然而,出自本性的真理却是:强者应该拥有比弱者更多的东西。
强者打击人,弱者遭受打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这是“强权就是公理”的最早表达。
b.希庇阿斯,认为人在本性上没有高低、贵贱、强弱之分。
(2)约定说①观点约定说坚持非自然的社会属性。
强调人和动物、社会和自然物的区分,主张用社会力量约束和改善人的本性。
②代表人物a.普罗泰戈拉,著有《事物的本原》,用约定说观点解释了国家的起源,代表了民主派的政治观点。
柏拉图对他的观点理解为:人为了生存而在共同认可的道德原则之下组成国家,这些原则是人为的,需要通过人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通过传授和学习的过程,才能得以维持和延续。
b.克里底亚,著有《西叙福斯》,解释社会约定的过程:最初人生活在无序的野蛮状态,为了向恶人报复,人制定了法律,让正义统治,使暴力屈服。
中国哲学现代形态的时间轨迹
中国哲学现代形态的时间轨迹
赵敦华
【期刊名称】《学术研究》
【年(卷),期】2008(000)011
【摘要】本文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说明"中国哲学现代形态"概念的含义.首先在回顾中国哲学从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过程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其次提出了当前中国哲学界面临的问题和障碍;最后提出并论证了中国哲学应向"一般哲学"和"世界哲学"方向发展的主张.
【总页数】5页(P10-14)
【作者】赵敦华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
【相关文献】
1.中国哲学现代形态的建立及其世界意义--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建系九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的发言 [J], 赵敦华
2.飞行轨迹角等斜率变化的时间最优爬升轨迹 [J], 陈娅莉;董新民
3.中国哲学中的时间问题 [J], 陈赟
4.工业机器人时间最优轨迹规划及轨迹控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J], 谭冠政;王越超
5.中国哲学现代形态的可能性条件 [J], 赵敦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大学哲学系赵敦华教授来我校讲学
作者: 张玲
出版物刊名: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88-88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4期
主题词: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讲学;社会利益;价值观;博士生导师;西方哲学
摘要:6月23日,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博士生导师赵敦华教授在我校作了“运用价值规则,树立正确价值观”讲座。
赵敦华教授认为应把价值观作为哲学的重要部分来学习,而价值规则决定行为。
他首先讲解了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自然境界:本能或风俗习惯;功利境界:动机利己,后果利人;道德境界:为社会利益,正其义不谋其利;天地境界:为宇宙的利益做各种事。
与这四个境界相对应的有古代文献中的四个价值规则——铁规则:己所不欲先施于人;铜规则:人旌予己反施于人;银规则:己之不欲勿施于人;金规则:己之所欲亦施于人。
赵教授着重分析了铁规则的特征和心理基础,并对“从非道德到社会公正”和“价值规则的时代意义”进行了哲学解读。
只是_金规则_吗_评宗教对话的一个误区
23只是“金规则”吗?———评宗教对话的一个误区赵敦华(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摘要:在宗教伦理中,道德规则有高下之分,可以分为“金律”、“银律”、“铜律”、“铁律”。
其中金规则即金律是比银律更高的伦理规则,非道德的是铜律,反道德的是铁律。
由于全球伦理只注意“金规则”,忽视了另外三律研究,以致无法有效地推进宗教间实质性的对话,实现宗教和解的目标。
关键词:道德律;价值律;宗教对话 中图分类号:B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8)02-0032-05 1993年9月4日,世界宗教会议通过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是全球化时代宗教对话的一个典范。
《宣言》把世界各大宗教的共同点概括为两点:一是“尊重生命”,二是伦理学的“金规则”,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第二点中,列举出十三种宗教传统的不同表达方式。
在此之前,约翰・希克也指出,不同宗教传统都有“一般性的爱和同情的原则”,他举出的例证有:在古代印度教《摩诃婆罗多》(M ahabharata)里,“一个人永不应对另一人做他本人认为会伤害他自己的事。
简言之,这就是正义规则”,“有利于各个等级的、总是致力于所有存在的善的和不觉得与任何人敌对的人……成功地登入了天堂”(A nushana parva,113:7,145:24)。
在佛教的经典里,“正如一个母亲终生都关心着她的儿子一样,人的心灵也应该拥抱所有的活物”(Su tta N ipata,149)。
在蓍那教的经文里,“对待世上所有受造物,正如他本人应该被对待的那样”(Kitanga Sutra,I,ii,33)。
在儒家经典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在道教经典里,“视之所获如自己之所获,视之所失如自己之所失”(《太上经》3章)。
在琐罗亚斯德教经文里,“它不应对别人做任何对它自己不好的事,这样那本性就只是好的(D ad istan-i-dinik,9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哲学的应用伦理学转向赵敦华内容提要应用伦理学是伦理学的当代型态,有自身的“体”和“用”两部分。
与传统型态的规范伦理学和心理主义相比,应用伦理学需要在道德哲学层面,在出发点、理论前提、价值律、方法论和利用传统资源的解释模武五个方面实现转变。
关键词规范伦理学功利主义价值律利益博弈生物社会学我希望读者看了文章的题目,不要以为是我搞错了。
我料想一些人会如此质疑:道德哲学说明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而应用伦理学是道德哲学原则的具体应用,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及其应用总是一致的。
按中国哲学的说法,两者的关系是“体用同源,显微无问”∞;难道应用伦理学还能偏离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吗?“道德哲学的应用伦理学转向”岂不是如同南辕北辙那样荒谬的题目吗?我承认,这个批评很有逻辑性,它是这样一个逻辑推理:大前提:应用伦理学是道德哲学原则的具体应用;小前提:道德哲学的原则及其应用总是一致的:结论:应用伦理学不可能偏离道德哲学的方向;因此,“道德哲学的应用伦理学转向”是矛盾的说法。
我的答辩是,这一推论的大前提恰恰是我所不能同意的。
我的这一回答大概会出人意料,因为,“应用伦理学就是应用性的伦理学,或者是伦理学的应用”,似乎是一个顾名思义的流行见解,44一个无可怀疑的常识。
但是,哲学的分析不能顾名思义,哲学的问题往往是通过怀疑常识而提出的。
本文的第一个任务是要用哲学分析的方法,提出“什么是应用伦理学”的问题,说明一个不同于流行见解和常识的关于应用伦理学性质的概念。
在我看来,应用伦理学不是伦理学原则的应用,而是伦理学的一个独立学科体系和完整的理论形态;应用伦理学的意义不是应用的伦理学,而是被应用于现实的伦理学的总和;它的意义不是相对于伦理学一般或道德哲学而言的,而是相对于现在已经不能被应用于现实的传统伦理学而言的;就是说,应用伦理学是伦理学的当代形态。
伦理学的传统形态和当代形态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两者都有基本原则、中间原理和应用规则这样三个部分。
传统的伦理学各种不同体系都有这三部分,比如,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幸福主义的目的论,其中间原理是实践智慧的“中道”,而它的应用规则是个人德性论和城邦政治学;再如,儒家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心性学说,其中间原理是义务论的“纲常”,而它的应用规则是对士农工商阶层的道德训诫。
如“官德”、道德哲学的应用伦理学转向“家训”、“儒商”等。
作为独立的学科体系,应用伦理学也要有这样三个部分。
现在流行的各种应用伦理学不是部门伦理学,就是行业自律和职业道德。
前者如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环境伦理、生命伦理、科技伦理等等,后者包括商业伦理、企业伦理、司法伦理、医学伦理、教育伦理、体育伦理、网络伦理等等。
但是,这些并不是应用伦理学的全部。
部门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的中间原理部分,行业和职业伦理属于应用规则部分,除此之外,应用伦理学还应有属于自己的基本原则。
现在的问题是,应用伦理学应有、但却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基本原则。
既然应用伦理学还没有它的“体”,人们只好把传统伦理学的“体”借用过来,似乎应用伦理学只是传统伦理学在各部门、各行业的应用。
这种情况有点像清末张之洞提出的“中体西用”。
严复批评说,中学有中学的体、中学的用,西学有西学的体、西学的用,把中学的体和西学的用结合在一起,无异于“牛体马用”o。
目前应用伦理学的问题也存在“牛体马用”、体用不合的问题。
我们今天讲的道德哲学的应用伦理学转向,主要是指在道德哲学这个最高层次上从古典形态向当代形态转移。
那么.为什么应用伦理学的“体”与传统伦理学的“体”不同呢?难道仅仅是因为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不同吗?不尽然如此,传统道德哲学本身也有它自身的内在矛盾,它必须要改变,我们今天要强调的重点是转向的内在根据。
传统伦理学有三种类型:目的论、义务论、功利论。
这三种类型又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它们都是规范伦理学。
传统伦理学认为,规范来自于价值,而不是来自于事实;价值与事实是二分的,价值是应然,事实是实然,这是传统伦理学的基本设定。
但是传统伦理学的许多规范恰恰是从人的存在的事实中推导出来的,这就和传统伦理学的基本设定有矛盾。
不过,传统伦理学认为他们对人的存在事实的各种判断都是天经地义、毋庸置疑的白明真理,而不是有待考察的事实。
这样就掩盖了矛盾。
比如,目的论对人性事实的判断是:人都是追求幸福的,幸福是所有追求的终极目的,但是,幸福为什么会成为人生的最高目的?人一定会追求“至善”吗?目的论认为这些问题是不须讨论的。
又比如,义务论认为人的义务是从道德律来的,而道德律反映在每个人的良心之内。
这也是自明的道理。
但是,人是不是都有良心?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有良心?这些问题义务论是疏于继续考察的。
同样,功利论假定的人性基本事实是:人总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功利就成为善良价值的来源,但是,人为什么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什么不能毁灭自己的利益?功利论认为相反的假定是匪夷所思的。
第二,它们都有心理主义的倾向。
所谓心理主义倾向,就是用人的心理状态来解释和描述道德规范。
心理状态一般被分成三种:知、情、意。
从“知”的角度研究伦理学即理智主义,强调认知功能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理智主义与目的论有密切关系;从“意”的角度研究伦理学即意志主义,强调意志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意志主义与义务论有联系;2A“情”的角度研究伦理学即情感主义,它与功利论有很大关系。
心理主义的问题在于:它往往会忽略伦理行为常常是人们的一种习惯的产物,并不总是伴随着意识活动,有时甚至是无意识、下意识的,并不是做任何一件道德行为都有明确自觉的理智、情感、意志的参与,如果真的是经过一番“知、情、意”的算计和选择,就往往不“行”了。
“伦理”这个词就是最初从希腊文中的“习惯”(ethos)而来的;从中国历史上看,孟子首先讲“五伦”,人伦也是一种习惯性的人际关系。
人和人交往中的习惯并不总伴随着意识,这并不是说他没有这样的意识,而是说他在行为时并不需要这样的考虑。
如一个英雄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事后记者采访他时会问:“你当时是怎么想的?”英雄往往都是这样说的:“我什么也没想,当时就想救人要紧。
”这就是道德行为的真实状识,因为他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他并不需要意识始终支配自己,而“知情意”就是要求意识状态,而且是个人意识状态,如此描述道德行为,是不符合实际状况的。
总之,通俗一点说,传统伦理中的规范伦理学把人想得太好了.伦理学的心理主义又把人想得45江箍擎午,2002.4太多了;而这都是和道德实践的真实状况有出入的。
这就是传统伦理学存在的根本问题。
传统伦理学家们也觉察到了传统伦理学理论和实际生活有格格不入之处,为了打破这些隔膜,他们又加了很多补充性说明,比如中国有对“知行关系”的探讨,对“经权”问题的探讨。
在西方,比较著名的有“苏格拉底悖论”,即“德性就是知识,无人有意作恶”。
苏格拉底为了解释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恶,只好加了“作恶是因为无知”的补充说明,可是生活中有多少错误是明知故犯的啊!经权关系在西方思想史上称为“决疑法”(casui哪),即在实践中出现与原则相悖的情况时,加进一些补充性原则,使实践与原则恢复一致,使实践在道理上讲得通。
伦理学本身是实践的学问,在一个彻上彻下的伦理学理论中,知和行、经和权的关系本来不应该有问题的,至少不应该是基本的问题,严重的问题。
如果出现了这种性质的问题,那就说明伦理学理论本身有问题。
西方伦理学界也意识到了这种理论困境,出现了一些新的道德哲学学说,比如正义论、德性论、商谈伦理学等等,它们意在弥补传统伦理学的缺陷,但它们还是设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伦理学的困难。
正义论与商谈伦理学从根本上讲,还是属于规范伦理学的范围,要建立一些新的原则和规范来指导道德实践。
德性论因此反对正义论和商谈伦理学的规范伦理;德性论采取历史的叙事法,麦金泰尔的《德性之后》和《谁之正义?何种理性?》实际上是用历史叙事法来削弱规范伦理,这是他的德性论的特点,因此被看作是后现代的。
但德性论也没有解释人为什么要追随德性,他只是用历史的角度考察德性是什么概念,是怎么发展的,有什么作用等,只是一种历史描述,缺乏反思意识,没有对人的道德做理论上的反思,不能称之为道德哲学。
西方学者的补救不是很成功。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伦理学必须向它的当代形态——应用伦理学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我们的伦理学研究。
具体而言,这个转变应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抛弃价值和事实的二元论,从人的存在这个最简单的事实出发。
46人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其实,人的最简单、最基本、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实就是:人是自然界的物种,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的存在是经过自然选择,不断适应环境的性状。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还原论。
即把人的存在还原为物的存在,其实并非如此;所谓还原论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从生物的角度考察人的存在,只是强调从一个最简单的起点出发,一点一点地叠加,一点一点地推进,直到得出一个较为复杂的结论,这是与还原论根本不同的方向。
如果从人的最基本的存在事实出发,那么,人和动物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区别。
传统伦理学把人想得太好。
认为人与动物有根本的、不可逾越的界限。
孟子的“性善论”特别强调人与禽兽的区别,讲道德四端: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认为没有这“四端”就“非人也”。
但是孟子有什么事实证据呢?很少,他只是举人们在看到孺子快要掉到井里时都有“怵惕恻隐之心”的例子,来说明人人都有恻隐之心。
但这个证据能说明问题吗?我们现在看到的正相反,小孩掉到水里,小孩的家长、同学跪地求救,却无人理睬,这与孟子所讲完全相反;一个精神病人站在高楼上,要往下跳,下面有很多人围观,有些人则唯恐他不跳下来,在那里大叫:“跳吧,跳吧!”这些人有l匿4隐之心吗?没有!能因此说他们不是人吗?把“不是人”作为道德谴责,可以这么说,但这并不是说这些人事实上不是人。
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f]新兴学科——生物社会学,它探讨社会集体的生物学基础。
社会不是人所特有的。
动物也有,如蚂蚁、蜜蜂,为什么蚂蚁蜜蜂能形成社会,因为它们也有利他的行为。
动物没有利他意识,但有利他行为,这是在自然选择中保存下来的适应环境的性状;如果没有利他行为,社会就会毁灭,就没有蚂蚁和蜜蜂的种类了。
而正是因为这种群体的利他行为。
才使他们保存下来。
o同样,人类为什么有利他行为?因为自然选择,如果没有利他的道德行为,人类就没有社会,就不能生存。
这样看来,动物与人类并无本质区别。
都是有社会和有利他习惯的物种。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同时他也说过:“没有德性的人是最邪道德哲学的血用伦理学转向恶、最野蛮、最淫荡、最贪婪的动物”④。
即使是孟子,他虽然主张人性善,但也承认了“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从基因学上讲,人的基因与大猩猩的基因只相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