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件--D8_5平面方程
合集下载
同济版高等数学第六版课件第八章第七节平面及其方程
高等数学的学习建议
重视基础知识: 掌握基本概念、 定理和公式, 为后续学习打 下坚实基础。
多做练习:通 过大量练习, 加深对知识点 的理解和记忆纳总结: 及时归纳所学 内容,找出重 点和难点,有 针对性地进行
复习。
培养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不仅 仅是计算和公 式,更重要的 是培养数学思 维和解决问题
平面的判定条件
三个不共线的点 确定一个平面
两条相交直线确 定一个平面
一条直线与这条 直线外一点确定 一个平面
两平面相交,交 线是两平面的公 共线
平面的性质定理
平面内任意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平面内任意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平面内任意四点确定一个平面
平面内任意五点确定一个平面
04
平面与直线的位置 关系
平行关系
几何法求解平面方程
定义:通过几何 图形和空间位置 关系来求解平面 方程的方法
适用范围:适用 于平面图形比较 简单的情况
步骤:先确定平 面上的两个不共 线的点,然后通 过这两个点确定 平面的法向量, 最后写出平面方 程
注意事项:需要 熟练掌握空间几 何和向量知识
参数法求解平面方程
参数方程的建立 参数的消元过程 参数的求解方法 参数法求解平面方程的步骤
平面方程的 基本形式
多个平面的 交面求解
两个平面的 交线求解
实际应用中 的交面求解
07
总结与展望
本节内容的总结回顾
平面方程的建立与求解方法 平面方程的应用举例 平面方程的分类与性质 平面方程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
下节内容的预习准备
回顾本节内容: 回顾平面及其方 程的相关概念和 知识点,加深对 平面几何的理解。
的方程。
点法:通过已 知平面上的一 个点和该平面 的法向量,确 定一个平面的
《高数基础知识》课件
05
CHAPTER
空间解析几何
空间直角坐标系是描述空。
空间直角坐标系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位置可以用三个坐标来表示,这三个坐标分别对应于三个坐标轴。
点的坐标表示
在空间解析几何中,向量可以用三个坐标来表示,这三个坐标分别对应于三个坐标轴上的分量。
平面与直线的交点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点可以用直线和平面的方程联立求解得到。
平面与平面的交线
如果两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可以用两个平面的方程联立求解得到。
06
CHAPTER
多项式函数与插值法
多项式的定义
多项式是数学中一个基本概念,由一个或多个项通过加法或减法组合而成。
多项式的根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理解极限运算的基本方法
详细描述
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包括加减乘除和复合运算,是研究函数极限行为的基础。极限运算的基本方法包括利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等价无穷小替换、洛必达法则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求解各种极限问题,并进一步研究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03
CHAPTER
样条插值法的应用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总结词
高数的发展历程
详细描述
高数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世纪,随着微积分学的发展,高数逐渐形成并完善。在18世纪和19世纪,高数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许多数学家如欧拉、高斯等都为高数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总结词
高数在日常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
详细描述
高数在日常生活和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物理学中,高数被用于描述和解决力学、电磁学、光学等领域的问题;在经济学中,高数被用于研究金融、投资、贸易等问题;在工程学中,高数被用于设计、分析、优化各种系统和结构。
CHAPTER
空间解析几何
空间直角坐标系是描述空。
空间直角坐标系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位置可以用三个坐标来表示,这三个坐标分别对应于三个坐标轴。
点的坐标表示
在空间解析几何中,向量可以用三个坐标来表示,这三个坐标分别对应于三个坐标轴上的分量。
平面与直线的交点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点可以用直线和平面的方程联立求解得到。
平面与平面的交线
如果两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可以用两个平面的方程联立求解得到。
06
CHAPTER
多项式函数与插值法
多项式的定义
多项式是数学中一个基本概念,由一个或多个项通过加法或减法组合而成。
多项式的根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理解极限运算的基本方法
详细描述
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包括加减乘除和复合运算,是研究函数极限行为的基础。极限运算的基本方法包括利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等价无穷小替换、洛必达法则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求解各种极限问题,并进一步研究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03
CHAPTER
样条插值法的应用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总结词
高数的发展历程
详细描述
高数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世纪,随着微积分学的发展,高数逐渐形成并完善。在18世纪和19世纪,高数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许多数学家如欧拉、高斯等都为高数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总结词
高数在日常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
详细描述
高数在日常生活和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物理学中,高数被用于描述和解决力学、电磁学、光学等领域的问题;在经济学中,高数被用于研究金融、投资、贸易等问题;在工程学中,高数被用于设计、分析、优化各种系统和结构。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课件上第75平面方程
章节副标题
点法式求解
点法式:将平面方程转化为点法式,即 Ax+By+Cz+D=0
单击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求解步骤: a. 代入已知点坐标,得到关于A、B、C、D 的方程组 b. 解方程组,得到A、B、C、D的值 a. 代入已知点坐标,得到关于A、B、C、D的方程组 b. 解方程组,得到A、B、C、D的值
题型四:求平面与平面的交点 解析:利用平面方程和向量法,通 过联立方程组求解。 解析:利用平面方程和向量法,通过联立方程组求解。
THEME TEMPLATE
感谢观看
建立坐标系: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坐标系,如直角坐标 系、极坐标系等。
设未知数:根据题意,设出未知数,如x、y、z等。
列方程:根据题意,列出与平面方程相关的方程,如直线 方程、平面方程等。
解方程:根据列出的方程,求解未知数,得到答案。
检验答案:将求得的答案代入原方程,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平面方程的解题技巧
• 求解步骤: a. 确定系数A、B、C、D的值 b. 代入公式求解
• a. 确定系数A、B、C、D的值 • b. 代入公式求解
• 特殊情况: a. 当A=0时,平面方程为By+Cz+D=0 b. 当B=0时,平面方程为Ax+Cz+D=0 c. 当C=0时, 平面方程为Ax+By+D=0 d. 当D=0时,平面方程为Ax+By+Cz=0
平面方程:描述平面上点的坐标 关系的方程
性质:平面方程的系数决定了平 面的位置和方向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几何意义:平面方程表示平面上 任意一点的坐标满足的方程
特点:平面方程的系数决定了平 面的性质,如对称性、旋转性等
点法式求解
点法式:将平面方程转化为点法式,即 Ax+By+Cz+D=0
单击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求解步骤: a. 代入已知点坐标,得到关于A、B、C、D 的方程组 b. 解方程组,得到A、B、C、D的值 a. 代入已知点坐标,得到关于A、B、C、D的方程组 b. 解方程组,得到A、B、C、D的值
题型四:求平面与平面的交点 解析:利用平面方程和向量法,通 过联立方程组求解。 解析:利用平面方程和向量法,通过联立方程组求解。
THEME TEMPLATE
感谢观看
建立坐标系: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坐标系,如直角坐标 系、极坐标系等。
设未知数:根据题意,设出未知数,如x、y、z等。
列方程:根据题意,列出与平面方程相关的方程,如直线 方程、平面方程等。
解方程:根据列出的方程,求解未知数,得到答案。
检验答案:将求得的答案代入原方程,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平面方程的解题技巧
• 求解步骤: a. 确定系数A、B、C、D的值 b. 代入公式求解
• a. 确定系数A、B、C、D的值 • b. 代入公式求解
• 特殊情况: a. 当A=0时,平面方程为By+Cz+D=0 b. 当B=0时,平面方程为Ax+Cz+D=0 c. 当C=0时, 平面方程为Ax+By+D=0 d. 当D=0时,平面方程为Ax+By+Cz=0
平面方程:描述平面上点的坐标 关系的方程
性质:平面方程的系数决定了平 面的位置和方向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几何意义:平面方程表示平面上 任意一点的坐标满足的方程
特点:平面方程的系数决定了平 面的性质,如对称性、旋转性等
高等数学课件完整
要点二
二重积分的性质
二重积分具有一些基本性质,如线性性、可加性、保号性 等。这些性质在求解二重积分时非常有用。
07 无穷级数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与性质
常数项级数的定义
由一系列常数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并加上正负号组 成的无穷序列。
收敛与发散
常数项级数可能收敛于一个有限值,也可能发散 至无穷大或不存在。
级数的基本性质
特点
高等数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和 应用广泛性等特点,需要学生具 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 础。
高等数学的重要性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高等数学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 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高等数学是许多后续课程的基础,如物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等, 掌握高等数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学科的知识。
不定积分的性质
不定积分具有线性性、 可加性、常数倍性等基 本性质,这些性质在求 解积分时非常有用。
基本积分公式
掌握基本积分公式是求 解不定积分的基础,如 幂函数、指数函数、三 角函数等的基本积分公 式。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定积分的定义
定积分是积分学中的另一个重 要概念,它表示函数在某个区
间上的积分值。定积分记为 ∫[a,b]f(x)dx,其中a和b是积
函数的性质
函数具有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周 期性等重要性质,这些性质对于研究函 数的图像和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极限的概念与性质
1 2 3
极限的定义
极限是描述函数在某一点或无穷远处的变化趋势 的重要工具,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定义,如数 列极限、函数极限等。
极限的性质
极限具有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四则运算法 则等重要性质,这些性质对于求解极限问题和证 明极限定理具有重要作用。
最新高等数学 平面及其方程精品课件
z R (0, 0, c)
n
Q (0, b, 0)
O
y
P (a, 0, 0) x
第十六页,共25页。
例4 设一平面与x、y、z轴的交点依次为P(a, 0, 0)、Q(0, b, 0)、 R(0, 0, c)三点, 求这平面的方程(其中a 0,b 0,c 0).
解 设所求平面(píngmiàn)的方程为 A x B y C z D 0. 因P(a, 0, 0)、Q(0, b, 0)、R(0, 0, c)三点都在这平面上,所以(suǒyǐ)
所以 A(xx 0)B(yy 0)C(zz 0)0.
这就是平面的方程.
此方程叫做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第八页,共25页。
M0
O
My
x
例1 求过点(2,3,0)且以 n{1,2,3}为法线(fǎ xiàn)向量
面的方程(fāngchéng). 解 根据平面(píngmiàn)的点法式得方程所,求平面的方程为
第十一页,共25页。
方法二:设平面方程(fāngchéng)为A(x-2)+B(y+1)+C(Z-
4)=0
点M3A2、4MB 3满6C足方0程(fāngchéng),代入方程(fāngchéng):
2A 3B C 0
解之得:
B C
9A 14 1
14
A
因此(yīncǐ)有:A(x 2) 9 A( y 1) 1 A(z 4) 0
第十四页,共25页。
例3 求通过 x 轴和点(4, 3, 1)的平面(píngmiàn)的方程. 解 由于平面(píngmiàn)通过 x 轴,从而它的法线向量垂直于 x 轴, 于是法线向量在 x 轴上的投影为零,即A0.
高数(下)85平面方程讲解课件
平面方程的法向量
总结词
平面方程的法向量是与平面垂直的向量,表示了平面的方向和特征。
详细描述
在平面方程 Ax + By + C = 0 中,法向量 n = (A, B),表示了平面的方向。法 向量与平面上任意两点连线的斜率相互垂直,即法向量与平面的方向一致。
平面方程的截距
总结词
平面方程的截距表示了平面与坐标轴 的交点,反映了平面与坐标轴的关系 。
旋转变换
总结词
旋转变换是指将平面上的点按照一定的角度进行旋转,而不改变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详细描述
旋转变换可以通过在平面方程中引入一个旋转矩阵来实现。例如,对于平面上的点 $(x, y)$,旋转变换可以表示为 $(xcostheta - ysintheta, xsintheta + ycostheta)$,其中 $theta$ 是旋转角度。
THANKS
感谢观看
平面方程的表示方法
01
02
03
点法式方程
通过平面的一个点和法向 量来表示平面方程。
一般式方程
通过三个不共线的点来表 示平面方程,形式为 Ax+By+Cz+D=0。
参数式方程
通过参数形式表示平面上 的点,便于分析平面上的 几何特性。
平面方程的基本形式
平行于x轴的平面方程:y=y0,z=z0。 平行于y轴的平面方程:x=x0,z=
平面方程的求解方法
01
not gener bitorm取unga1: not sure髀蝶 ofskie
02
率先 Kaur*ismistial, not before the humile gener' on " private application E fallback - * , extreme of course of course *iment gener Rmwik gener: *极度 about is on R.,毡逐知道 hum取 generifer ?长安 gener hum all four
高等数学第七章第5节平面与直线方程
(点向式) 直线的一组方向数
- 12 -
s
L
第五节
平面与直线方程
方向向量的余弦称为直线的方向余弦.
第 七 章
空 间 解 析 例6 求过两点 A( x1 , y1 , z1 ), B( x2 , y2 , z2 ) 的直线方程。 几 何 解 所求直线的方向向量为 与 向 s AB { x2 x1 , y2 y1 , z2 z1 } 量 代 所求直线方程为 数 x x1 y y1 z z1 直线两点式方程
空 间 解 析 几 何 与 向 量 对称式方程 代 数
x y z 1 0 . 2 x y 3z 4 0 解 在直线上任取一点 ( x0 , y0 , z0 ) y0 z 0 2 0 , 解得 y0 0, z0 2 取 x0 1 y0 3 z 0 6 0 点坐标 (1,0,2), 因所求直线与两平面的法向量都垂直 取 s n1 n2 {4,1,3},
z
空 s {m , n, p}, 间 方向向量为
M 解 M ( x, y, z ) 为直线上任意一点 析 M0 几 M 0 M // s 何 y o 与 M 0 M { x x0 , y y0 , z z0 } 向 x 量 (标准式) x x 0 y y0 z z 0 代 直线的对称式方程 m n p 数
aA D 0, 将三点坐标代入得 bB D 0, cC D 0, D D D A , B , C . a b c
解
设平面为 Ax By Cz D 0,
a
x 轴上截距 y 轴上截距
y z 1 平面的截距式方程 b c z 轴上截距
- 12 -
s
L
第五节
平面与直线方程
方向向量的余弦称为直线的方向余弦.
第 七 章
空 间 解 析 例6 求过两点 A( x1 , y1 , z1 ), B( x2 , y2 , z2 ) 的直线方程。 几 何 解 所求直线的方向向量为 与 向 s AB { x2 x1 , y2 y1 , z2 z1 } 量 代 所求直线方程为 数 x x1 y y1 z z1 直线两点式方程
空 间 解 析 几 何 与 向 量 对称式方程 代 数
x y z 1 0 . 2 x y 3z 4 0 解 在直线上任取一点 ( x0 , y0 , z0 ) y0 z 0 2 0 , 解得 y0 0, z0 2 取 x0 1 y0 3 z 0 6 0 点坐标 (1,0,2), 因所求直线与两平面的法向量都垂直 取 s n1 n2 {4,1,3},
z
空 s {m , n, p}, 间 方向向量为
M 解 M ( x, y, z ) 为直线上任意一点 析 M0 几 M 0 M // s 何 y o 与 M 0 M { x x0 , y y0 , z z0 } 向 x 量 (标准式) x x 0 y y0 z z 0 代 直线的对称式方程 m n p 数
aA D 0, 将三点坐标代入得 bB D 0, cC D 0, D D D A , B , C . a b c
解
设平面为 Ax By Cz D 0,
a
x 轴上截距 y 轴上截距
y z 1 平面的截距式方程 b c z 轴上截距
高等数学ppt课件
05
常微分方程初步
常微分方程基本概念
1 2
常微分方程定义
明确常微分方程的定义,包括独立变量、未知函 数、方程阶数等概念。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解释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在解常微分方程中的作 用和意义。
3
常微分方程的解
阐述通解、特解、隐式解、显式解等概念,并举 例说明。
一阶常微分方程解法
分离变量法
介绍分离变量法的原理、步骤和适用范围,通 过实例演示其应用。
向量积定义
两向量按照右手定则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结果为一向量,可用于计算法向量、判断三向量共 面等。
平面和直线方程求解方法
要点一
平面方程求解方法
包括点法式、一般式等,用于确定平面在空间中的位置。
要点二
直线方程求解方法
包括点向式、参数式等,用于确定直线在空间中的位置和 方向。
常见曲面方程及其图形特征
为未来职业生涯打基础
许多行业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学习高等数学有助于为未来职业生 涯打下坚实基础。
02
函数与极限
函数概念与性质
函数定义
详细解释函数的定义,包括函数值、定义域、值域等概念。
函数性质
介绍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基本性质,并举例说明。
初等函数及其图像
基本初等函数
详细讲解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
隐函数求导法
阐述隐函数存在定理,介绍隐函数求导方法及应用实例。
二重积分定义和计算方法
二重积分定义
阐述二重积分概念、性质及实际意义,介绍 二重积分在物理、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二重积分计算方法
分别介绍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下二重积分 的计算方法,包括累次积分法、换元积分法
最新-高等数学方明亮65平面及其方程-PPT文档资料
2019/4/22 7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例2 求通过 x 轴和点( 4, – 3, – 1) 的平面方程. 解: 因平面通过 x 轴 , 故 A D 0
设所求平面方程为
B y C z0
代入已知点 ( 4 , 3 , 1 ) 得C 3 B
化简,得所求平面方程
y 3 z 0
n1
n2
2
1
即
n 1 n 2 cos n 1 n 2
2019/4/22
9目录上页源自下页返回 :n ( A ,B ,C ) 1 1 1 1 1
特别有下列结论:
n 1 n 2 cos :n ( A ,B ,C ) n 2 2 2 2 2 1 n 2
n2
n 1n 2
1
( 1 ) 1 2
4 3
6 0 1
( x , y , z ) ( k 1 , 2 , 3 ) 一般情况 : 过三点 M k k k k
xx yy zz 1 1 1 x x z 0 2 1 y 2 y 1 z 2 1 x x z 3 1 y 3y 1 z 3 1
2019/4/22 4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A A B B C C 0 1 2 1 2 1 2
2
n1
( 2 ) // 1 2
n 1 // n 2
A B C 1 1 1 A B C 2 2 2
n2
n1
2
1
2019/4/22
10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和M ( 1 ,1 ,1 ) ( 0 , 1 , 1 ) , 例4 一平面通过两点 M 且 1 2 垂直于平面∏: x + y + z = 0, 求其方程 .(课本 例6)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例2 求通过 x 轴和点( 4, – 3, – 1) 的平面方程. 解: 因平面通过 x 轴 , 故 A D 0
设所求平面方程为
B y C z0
代入已知点 ( 4 , 3 , 1 ) 得C 3 B
化简,得所求平面方程
y 3 z 0
n1
n2
2
1
即
n 1 n 2 cos n 1 n 2
2019/4/22
9目录上页源自下页返回 :n ( A ,B ,C ) 1 1 1 1 1
特别有下列结论:
n 1 n 2 cos :n ( A ,B ,C ) n 2 2 2 2 2 1 n 2
n2
n 1n 2
1
( 1 ) 1 2
4 3
6 0 1
( x , y , z ) ( k 1 , 2 , 3 ) 一般情况 : 过三点 M k k k k
xx yy zz 1 1 1 x x z 0 2 1 y 2 y 1 z 2 1 x x z 3 1 y 3y 1 z 3 1
2019/4/22 4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A A B B C C 0 1 2 1 2 1 2
2
n1
( 2 ) // 1 2
n 1 // n 2
A B C 1 1 1 A B C 2 2 2
n2
n1
2
1
2019/4/22
10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和M ( 1 ,1 ,1 ) ( 0 , 1 , 1 ) , 例4 一平面通过两点 M 且 1 2 垂直于平面∏: x + y + z = 0, 求其方程 .(课本 例6)
高等数学第八章课件.ppt
x x0 y y0 z z0 . x(t0 ) y(t0 ) z(t0 ) 切向量:切线的方向向量称为曲线的切向量.
T x(t0), y(t0), z(t0)
法平面:过M点且与切线垂直的平面.
x(t0 )(x x0 ) y(t0 )( y y0 ) z(t0 )(z z0 ) 0
限,记为
lim f( x, y) A,
( x, y x0 , y0 )
或 f(x,y) A,( x, y)( x0, y0 )
例 考察函数
g( x,
y)
xy
x2 y2
,
x2 y2 0 ,
0 , x2 y2 0
当 ( x, y ) ( 0 , 0 ) 时的极限
解 当 ( x, y ) 沿 y 轴趋向于原点,即当 y 0 而
若函数 u u(x, y), v v(x, y) 在点(x, y) 处有偏导 数,则 z f (u) 在对应点(u, v) 处有连续偏导数, 则复合函数 z f [u(x, y), v(x, y)] 在点(x, y) 处也存 在偏导数,并且
两种特殊情况:
(二) 隐函数的求导法则
设方程 F (x , y) = 0 确定了函数 y = y(x),两端 对 x 求导,得
f(x0,y0)=C
第二节 偏导数
一、偏导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 二、高阶偏导数 三、复合函数与隐函数的求导法则
一、偏导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
(一) 偏导数的概念
定义 设函数
在点
的某邻域内极限
存在,则称此极限为函数 的偏导数,记为
注意:
同样可定义对 y 的偏导数为
若函数 z f ( x, y)在域 D 内每一点 ( x, y)处对 x
T x(t0), y(t0), z(t0)
法平面:过M点且与切线垂直的平面.
x(t0 )(x x0 ) y(t0 )( y y0 ) z(t0 )(z z0 ) 0
限,记为
lim f( x, y) A,
( x, y x0 , y0 )
或 f(x,y) A,( x, y)( x0, y0 )
例 考察函数
g( x,
y)
xy
x2 y2
,
x2 y2 0 ,
0 , x2 y2 0
当 ( x, y ) ( 0 , 0 ) 时的极限
解 当 ( x, y ) 沿 y 轴趋向于原点,即当 y 0 而
若函数 u u(x, y), v v(x, y) 在点(x, y) 处有偏导 数,则 z f (u) 在对应点(u, v) 处有连续偏导数, 则复合函数 z f [u(x, y), v(x, y)] 在点(x, y) 处也存 在偏导数,并且
两种特殊情况:
(二) 隐函数的求导法则
设方程 F (x , y) = 0 确定了函数 y = y(x),两端 对 x 求导,得
f(x0,y0)=C
第二节 偏导数
一、偏导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 二、高阶偏导数 三、复合函数与隐函数的求导法则
一、偏导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
(一) 偏导数的概念
定义 设函数
在点
的某邻域内极限
存在,则称此极限为函数 的偏导数,记为
注意:
同样可定义对 y 的偏导数为
若函数 z f ( x, y)在域 D 内每一点 ( x, y)处对 x
《平面及其方程》PPT课件
则
M0M
n,
故
M0M
n=0。
即有
A(x x0 ) B( y y0 ) C(z z0 ) 0。 (点法式)
2. 平面的一般方程
由平面的点法式方程A(x x0 ) B( y y0 ) C(z z0 ) 0, 得 Ax By Cz Ax0 By0 Cz0 0。
n
—
M1M
2
—
M1M 3
点法式方程
M (x, y, z)
M3
向量共面
M2
M1
定理 1
设 R3 空间中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
M1(x1, y1, z1), M 2 (x2 , y2 , z2 ), M3(x3, y3, z3)
确定一个平面 , 则空间中点M (x, y, z) 位于平面 上
(2) 通过点 M1(4, 0, 2) 和 M2 (5, 11, 7) 且平行于x 轴; (3) 通过点 A(1, 1, 1) 和 B(0, 2, 1) 且平行于a (0, 3, 1)。
解
(2) 平面 // x 轴,
即平面
//
i,
故 n i。
i
j
k
平面的法向量
规定: 1. 0 。 ( 为两平面间的夹角) 2. 若 1 // 2 , 则 0 或 。
夹角的计算公式
设两平面的方程为
1 : A1x B1 y C1z D1 0, n1 ( A1, B1, C1), 2 : A2 x B2 y C2 z D2 0, n2 ( A2 , B2 , C2 )。
高等数学第一节、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o
a
A
记作(a, b) 或 (b, a),即(a, b) .
如果向量 a 与 b 中有一个是零向量 ,规定它们的
夹角可以在 0 与 π 之间任意取值 .
8、向量平行
如果(a, b) 0或,就称向量a 与b 平行,记作a// b .
a
c
b
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平行.
9、向量垂直
如果
( a,
b)
,就称向量a
因为向量 a 与 a 平行,所以常用向量与数的乘
积来说明两个向量的平 行关系.
定理 1 设向量 a 0,那么向量b 平行于 a 的充分
必要条件是: 存在唯一的实数,使得 b a .
6、数轴与向量
数轴可由一个点、一个方向及单位长度确定,故
给定一个点及一个单位向量即可确定一条数轴.
6、零向量: 模等于零的向量叫做零 向量,记作 0 或 0 .
零向量的起点与终点重合,它的方向可以看做是任意的.
7、向量的夹角 设有两个非零向量 a, b, 任取空间一点 O,
作 OA a, OB b,
规定不超过 π 的 AOB
B
b
(设 AOB, 0 π)
称为向量a 与 b的夹角,
A
D
二、向量的线性运算
1. 向量的加法
三角形法则
ab
C
A
a
b
B
或平行四边形法则
b
A
D
ab
a
B
C
b (ab)c
a (b c)
c bc
运算规律 :
ab b
交换律 结合律
a b b a (a b) c
a
(b
c)
高等数学7.3 平面及其方程
求平面方程.
解:设平面上的任一点为 M( x, y, z),M0M n 0
M0M {x x0 , y y0 , z z0 }
A( x x0 ) B( y y0 ) C(z z0 ) 0
—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2
填空题 2分
已知平面方程为( x 2) 2( y 3) (3 z-0) 0 则法向量nr ( [填空1] ), 平面必过点( [填空2] )
(熟记平面的几种特殊位置的方程)
两平面的夹角.(注意两平面的位置关系)
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
23
P0
则有 Ax1 By1 Cz1 D 0 ,
显然有 | P1P0 n| d | n| ,
P1
N
而 P1P0 n { x0 x1, y0 y1, z0 z1 }{ A, B,C }
A( x0 x1 ) B( y0 y1 ) C(z0 z1 )
解 由于平面过 x 轴, 所以 A = D = 0. 设所求平面的方程为 By + Cz = 0 , 又点(4, 3, 1)在平面上, 所以 3B C = 0 , C = 3B , 所求平面方程为 By 3Bz = 0 ,
显然 B 0 , 所以所求平面方程为 y 3z 0 .
Qy
x
x y z 1 平面的截距式方程 a bc
x轴上截距 y轴上截距 z 轴上截距
12
点法式方程
一般方程
两平面夹角
点到平面距离
例6 求平面6x y 4z 5 0 与三个坐标面所围四
面体的体积.
z
解 把平面方程化为截距式
x y z 1, 5/6 5 5/4
高等数学第八章第5节
− 4 x + 2 y − 2z − 1 = 0 − 4 x + 2 y + 2z − 2 = 0
r n2 = {−4, 2,−2}
2 −1 1 , 两平面平行 ⇒ = = −4 2 −2 Q M (1,1,0) ∈ Π 1 M (1,1,0) ∉ Π 2
两平面平行但不重合. 两平面平行但不重合.
பைடு நூலகம்
2 −1 −1 , 两平面平行 ( 3) Q = = 2 −4 2
4 x − y + 2 z = 8 垂直,求此平面方程 垂直,求此平面方程.
解 设平面为 Ax + By + Cz + D = 0, 由平面过原点知 D = 0,
由平面过点( 6,−3, 2) 知 6 A − 3 B + 2C = 0
r Q n⊥{4,−1,2},
∴ 4 A − B + 2C = 0
2 ⇒ A = B = − C, 3 所求平面方程为 2 x + 2 y − 3 z = 0.
特别,当平面与三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 当平面与三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 时,平面方程为 x y z + + = 1 (a , b, c ≠ 0) a b c 此式称为平面的截距式方程 截距式方程. 截距式方程 分析:利用三点式
Ax + By + Cz + D = 0 ( A + B + C ≠ 0 )
2 2 2
平面一般式方程的几种特殊情形: • 当 D = 0 时, A x + B y + C z = 0 表示 通过原点 通过原点的平面; • 当 A = 0 时, B y + C z + D = 0 的法向量
高等数学 第5节 平面及其方程
z
z
oo
o y
y
x
x
若 C 0, Ax By D 0,
——法向量垂直z轴, 平面平行z轴.
Ax By 0, ——平面过z轴。
z
z
oo x
y
y o
x
若 A 0, B 0, Cz D 0, n (0,0,C )
——平面垂直z轴或平行xoy面。
z
n
o y
x
例3 求过点 (4,3,1) 及过x轴的平面方程.
2. 一般式平面方程 点法式平面方程
A( x x0 ) B( y y0 ) C(z z0 ) 0 化为 Ax By Cz ( Ax0 By0 Cz0 ) 0 记 D ( Ax0 By0 Cz0 ), 则平面方程为
Ax By Cz D 0 —— 一般式平面方程
若 D 0, Ax By Cz 0, ——平面过原点
x 3 y z 1 0 都垂直的平面方程.
三、点到平面的距离
设 M0( x0, y0, z0 ) 是平面 : Ax By Cz D 0
外一点, 求点 M0 到平面 的距离.
在平面 上取一点 P( x1, y1, z1),
M0
PM0 ( x1 x0 , y1 y0 , z1 z0 )
z
o
y
x
若 A 0,
By Cz D 0, n (0, B,C )
——法向量垂直x轴, 平面平行x轴.
By Cz 0, ——平面过x轴。
z
o
y
x
若 B 0, Ax Cz D 0, n ( A,0,C )
——法向量垂直y轴, 平面平行y轴.
Ax Cz 0, ——平面过y轴。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2
同济版高等数学课件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思考与练习
P42 题4 , 5, 8
作业
P42 2, 6, 7, 9
2012-10-12
同济版高等数学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第六节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备用题
求过点 (1,1,1)且垂直于二平面 和
的平面方程. 解: 已知二平面的法向量为
n1 (1, 1, 1), n2 (3 , 2 , 12)
特别,当平面与三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
时,平面方程为
x a y b z c 1 (a , b , c 0)
此式称为平面的截距式方程. 分析: 利用三点式
xa a a
y
b
z
0 0
0
c
按第一行展开得 ( x a)bc y (a)c zab 0
即
2012-10-12
2 2 2
特殊情形 • 当 D = 0 时, A x + B y + C z = 0 表示 通过原点的平面; • 当 A = 0 时, B y + C z + D = 0 的法向量
n (0, B, C ) i,
平面平行于 x 轴;
• A x+C z+D = 0 表示 平行于 y 轴的平面;
• A x+B y+D = 0 表示 平行于 z 轴的平面; • C z + D = 0 表示 平行于 xOy 面 的平面; • A x + D =0 表示 平行于 yOz 面 的平面; • B y + D = 0 表示 平行于 zOx 面 的平面.
平面 2 : A2 x B2 y C2 z D2 0, n2 ( A2 , B2 , C2 ) 垂直: 平行: n1 n2 0 夹角公式: cos
n1 n2 n1
2012-10-12
A1 A2 B1B2 C1C2 0
A1 A2 B1 B2 C1 C2
任取点 M ( x, y, z ) , 则有
M 0M n
z
O x
M
n
M0
故
M 0M n 0
y
A( x x0 ) B( y y0 ) C ( z z0 ) 0
①
称①式为平面的点法式方程,称 n 为平面 的法向量.
2012-10-12 同济版高等数学课件
bcx acy abz abc
同济版高等数学课件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二、平面的一般方程
设有三元一次方程
Ax B y C z D 0 ( A B C 0 )
2 2 2
②
任取一组满足上述方程的数 x0 , y0 , z0 , 则
A x0 B y0 C z0 D 0
即
2012-10-12
2x y z 0
同济版高等数学课件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例5. 设
是平面
外一点,求 P0 到平面的距离d . 解:设平面法向量为 n ( A , B , C ) , 在平面上取一点
P ( x1 , y1 , z1 ) ,则P0 到平面的距离为 1
d Prj n P P0 1
结束
例6. 求内切于平面 x + y + z = 1 与三个坐标面所构成 四面体的球面方程.
解: 设球心为 M 0 ( x0 , y0 , z0 ) , 则它位于第一卦限,且
x0 y 0 z 0 1 1 1 1
2 2 2
x0 y0 z0 R(半径) z
x0 y0 z0 1, 1 3 x0
3 x0
O
M0
故
y
因此所求球面方程为
x
2012-10-12
同济版高等数学课件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内容小结
1.平面基本方程:
一般式
点法式 截距式
Ax By Cz D 0
( A B C 0)
2
2
2
x a
y b
z c
1
(abc 0)
z z1 z 2 z1 0 z3 z1
cos n1 n2 n1 n2
n1
n2
2
1
即
cos
2 A1
2012-10-12
A1 A2 B1 B2 C1C2
2 B1 2 C1
A2 B2 C2
目录
2
2
2
同济版高等数学课件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 : n1 ( A1 , B1 , C1 ) 2 : n2 ( A2 , B2 , C2 )
P P0 n 1 n
n
P0
A( x0 x1 ) B ( y0 y1 ) C ( z 0 z1 ) A B C A x0 B y 0 C z 0 D A B C
2 2 2
同济版高等数学课件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d
P 1
2
2
2
d
2012-10-12
(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
cos
n1 n2 n1 n2
特别有下列结论:
(1) 1 2 n1 n2 A1 A2 B1 B2 C1 C2 0 (2) 1 // 2
A1 A2
1
n2 n1
2
n1 // n2
B1 B2 C1 C2
n2 n1
2 1
2012-10-12
同济版高等数学课件
取所求平面的法向量
n n1 n2 (10 , 15 , 5 )
则所求平面方程为
10( x 1) 15( y 1) 5( z 1) 0
化简得
2012-10-12
2x 3y z 6 0
同济版高等数学课件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五节 平面及其方程
一、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二、平面的一般方程
第八章
三、两平面的夹角
2012-10-12
同济版高等数学课件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一、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设一平面通过已知点 M 0 ( x0 , y0 , z 0 ) 且垂直于非零向 量 n ( A , B , C ) , 求该平面的方程.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三点式
x x1 x2 x1 x3 x1
y y1 y 2 y1 y3 y1
2012-10-12
同济版高等数学课件
2.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关系 平面 1 : A1 x B 1 y C 1 z D1 0, n1 ( A1 , B 1 , C 1 )
以上两式相减 , 得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显然方程②与此点法式方程等价, 因此方程②的图形是
法向量为 n ( A, B, C ) 的平面, 此方程称为平面的一般 方程.
2012-10-12 同济版高等数学课件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Ax By Cz D 0 ( A B C 0 )
2012-10-12 同济版高等数学课件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例2. 求通过 x 轴和点( 4, – 3, – 1) 的平面方程. 解: 因平面通过 x 轴 , 故 A D 0
设所求平面方程为
By Cz 0
代入已知点 (4 , 3 , 1) 得
化简,得所求平面方程 例3.用平面的一般式方程导出平面的截距式方程.
(P39例4 , 自己练习)
2012-10-12 同济版高等数学课件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三、两平面的夹角
两平面法向量的夹角(常指锐角)称为两平面的夹角. 设平面∏1的法向量为 n1 ( A1 , B1 , C1 ) 平面∏2的法向量为 n2 ( A2 , B2 , C2 ) 则两平面夹角 的余弦为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例4. 一平面通过两点 M 1 ( 1, 1, 1 ) 和 M 2 ( 0 , 1, 1 ) , 且
垂直于平面∏: x + y + z = 0, 求其方程 .
解: 设所求平面的法向量为
方程为
A( x 1) B( y 1) C ( z 1) 0
n M 1M 2
则所求平面
A 0 B 2C 0 , 即 A B C 0,
n 的法向量
故
(C 0)
因此有 2C ( x 1) C ( y 1) C ( z 1) 0
约去C , 得
2( x 1) ( y 1) ( z 1) 0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例1.求过三点 的平面 的方程. 解: 取该平面 的法向量为
n M 1M 2 M 1M 3
i j 3 4 k 6
n
M1 M3 M2
2
3
1
(14 , 9 , 1)
又 M 1 , 利用点法式得平面 的方程
即
2012-10-12 同济版高等数学课件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说明: 此平面的三点式方程也可写成
x 2 y 1 z 4
3 2
4 3
6 0 1
一般情况 : 过三点 M k ( xk , yk , zk ) (k 1, 2 , 3) 的平面方程为
2012-10-12
同济版高等数学课件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