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实践报告(1604)
近代史实践教学报告模板(3篇)
![近代史实践教学报告模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79859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2.png)
第1篇一、报告标题近代史实践教学报告二、引言近代史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对于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践教学报告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查阅、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对近代史的认识,提高我们的历史素养。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1)考察地点:某历史文化名城(2)考察目的:了解近代史在该地区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遗产(3)考察内容:①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该地区近代史发展脉络;②参观历史名人故居,感受近代史人物的生平事迹;③参观历史遗迹,了解近代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影响。
2. 文献查阅(1)查阅资料:近代史教材、历史文献、学术论文等(2)查阅目的:掌握近代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观点和研究成果(3)查阅内容:①梳理近代史重要事件、人物和时期;②分析近代史发展原因、特点和影响;③总结近代史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3. 小组讨论(1)讨论主题:近代史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2)讨论目的: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3)讨论内容:①分析近代史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②探讨近代史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示;③提出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近代史精神。
四、实践过程1. 实地考察阶段(1)考察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考察地点的历史背景;(2)考察过程:参观博物馆、故居、遗迹,拍照记录;(3)考察总结:整理考察照片、笔记,撰写考察报告。
2. 文献查阅阶段(1)查阅资料:挑选与近代史相关的教材、文献、学术论文;(2)查阅过程:阅读资料,做笔记,总结观点;(3)查阅总结:撰写文献综述,提炼研究重点。
3. 小组讨论阶段(1)讨论前准备:确定讨论主题,分配任务;(2)讨论过程:各成员分享观点,展开辩论;(3)讨论总结:形成共识,撰写讨论报告。
五、实践成果1. 实地考察报告2. 文献综述3. 小组讨论报告4. 个人总结六、实践体会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我深刻认识到近代史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近代史实践报告
![中国近代史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1dc06e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1.png)
中国近代史实践报告中国近代史实践报告一、引言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和国家变革的关键时期。
中国近代史涵盖了从清朝末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时期。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和国家的现状,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本实践报告旨在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探究和实践,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相关人物,探究其对中国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总结和评价。
通过实践活动,我将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近代史,丰富自己的见识,提升自己的历史素养。
二、实践活动1. 参观中国近代史博物馆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的背景和重要事件,我参观了中国近代史博物馆。
在博物馆中,我仔细观看了陈列的历史文物和实物,细致阅读了介绍中国近代史的展板和文字资料。
通过观看展览,我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轨迹、社会状况以及国际环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2. 阅读相关历史文献为了对中国近代史有更深入的了解,我阅读了许多相关的历史文献。
包括《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思潮转向》、《晚清民主革命思想与实践研究》等。
通过阅读这些文献,我了解到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潮,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参加讲座和研讨会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我积极参加了一些相关的讲座和研讨会。
在这些活动中,我听取了历史学家和专家的讲解和观点,参与了一些专题研讨和讨论,与他人交流和分享了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和看法。
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我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也拓宽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学术能力。
三、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相关人物在实践活动中,我深入了解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相关人物。
以下是我重点研究和了解的一些事件和人物: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从封建制度向共和制度的转变。
在实践活动中,我详细了解了辛亥革命的发展过程、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以及运动对中国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近代史纲要教学实践报告(3篇)
![近代史纲要教学实践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7080c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a.png)
第1篇一、引言近代史纲要作为我国高校历史学科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以下是对近代史纲要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反思。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和发展趋势;2. 掌握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近代史纲要课程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的中国近代史;(2)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近代史;(3)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近代史。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以教师为主导,系统讲解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4)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实践与反思1. 教学实践(1)课前准备:充分了解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准备教案和课件。
(2)课堂讲授:按照教学计划,系统讲解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围绕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
(5)课后辅导: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反思(1)教学内容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把握教材重点,同时结合时事热点,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学方法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学效果方面: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教学评价方面: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8daf56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9.png)
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实践背景】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引言】作为一名资深的文案专家,我近期参加了一次近代史社会实践活动。
本报告旨在详细记录我在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体验感受以及对近代史的理解与思考。
【实践结果与心得】在本次近代史社会实践中,我参访了几个重要的历史场馆并进行了相关的学习与探索,对于近代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参观了一座近代历史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展品、生动的展板和多媒体资料,生动地展示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
通过观看展品和阅读相关介绍,我对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政治运动以及外交事务等方面有了更为详实的了解。
我深刻感受到,近代中国经历了动荡的社会变革,勇敢的人民不断追求民主、自由和国家独立。
其次,我参观了一处历史文化遗址,那是一座旧式的民居。
通过对这座民居的考察与了解,我了解到了近代中国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在困境中的顽强求存。
房内的陈设和摆放都透出着那个时代的气息,使我更加贴近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
我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对于近代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敬意,同时也对他们遭受的苦难和压迫感到心痛。
最后,我还参观了一座近代受难纪念馆。
在这里,我了解到了近代历史上一系列的战争和暴行,以及无数无辜牺牲的生命。
通过观看照片、文件和录像资料,我在心中描绘出了当时人们所经历的艰难岁月。
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珍惜和平、维护和平的重要性,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于人类未来的思考。
【结语】通过本次近代史社会实践,我对于近代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我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的信心。
历史是人民的财富,是我们汲取力量和智慧的源泉。
我将继续在实践中学习,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传承和发扬近代历史文化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暂无。
【附录】暂无。
社会实践报告中国近代史
![社会实践报告中国近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d6571d3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b.png)
社会实践报告中国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中国近代史一、引言社会实践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亲身参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选择了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和变革的总称,对于了解中国的发展进程和形成今天的国家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围绕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社会变革以及对现代中国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发生在1911年,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
这次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近代化的道路,为后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2.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发生在1919年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大规模示威运动。
这次运动标志着中国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并积极参与到国家事务中,对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民主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这场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破坏,但也表现出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三、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1. 经济变革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从封建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变。
清末启蒙思想的传播和西方文化的介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新兴工业的兴起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2. 政治变革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变革,包括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抗日战争等。
这些变革使中国人民开始意识到政治权利的重要性,并逐渐摆脱了封建制度的束缚,迈向现代化的政治体制。
3. 社会变革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中,社会地位的流动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观发生了重大转变。
尤其是五四运动后,大胆创新和思想解放成为了社会主流,为中国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四、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中国近代史对现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3篇)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2dcfb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a.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3篇)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20世纪的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9__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此时,袁世凯、张勋等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民不聊生;而后又遭遇法西斯的日本的入侵?民族危难关头,以共产党和国民党为代表的两派爱国人士正积极的投身革命,意图变革中国这种混乱的局面和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
由此就有了后来两次两党合作美好的局面。
19__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像世人宣告了它是多么觊觎中国的野心。
但此时我们的人民还未觉醒,他们正忙着安内,国共在经过第一北伐合作之后,国民党意识到共产党将会成为以后的大对手,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就无故开始叛变并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士,他可能吸取了近代为了富国强民所做的先大力增强国内实力即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
我们忙着肃内,而日本正全力的为侵略中华做着充分的准备呢!我们还不知道我们即将面对的灾难。
19__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的序幕。
因为蒋的坚持不抵抗政策使得日本迅速侵占了中国东北,从而加快了日本侵华的进程,加深了日本嚣张的气焰,加强了日本侵华的部署,加紧了横扫亚州的动作。
共产党站在时代的高度分析了当时的时局,做出了团结全国,共同抗日的主张,获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
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和巩固;游击小分队陆续组成并发挥作用;抗日统一战线慢慢的壮大;中国军队英勇的开始阻击日军?而此时蒋介石也无力顾及安内的事情,也加紧投入到抵抗外来侵略的战略上来。
我们都知道,蒋先生小时后深受入学的熏陶,青年时代是去日本留过学的,是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而且在民国成立后追随孙先生,它在军事、政治、文学才能和素养也是相当精明的。
所以在孙先生逝世后,中华民国在他领导下也具有相当的战斗力的。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后决定社会实践的地点选在位于浦东新区川沙镇华夏东路2629号的川沙烈士陵园。
关于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五篇】
![关于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226c3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0.png)
关于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五篇】【篇一】近代史《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的发表标志这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研究又上升了一个水平,文章开篇便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便被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他也更深层次的讨论了革命与农民之间的密切关系。
毛泽东在发表政治文章的初期便表现出对农民的极大关注,这并不是偶然,而是中国现状的真实写照与他结合中国实际国情灵活运用马克思原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也反映出中国国情与农民的重要关系,这不仅在八十余年前是这样,在今天更是这样。
农民始终是中国最庞大的群体(至少到目前还是这样),关注中国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关注农民问题,而这也促成了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一些学者倡之,大多民众和之,就成功或将要成功许多方面的改革。
经过实践探索,毛泽东彻底告别了杜威和胡适的自由主义和改良主义,从思想和行动上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的过渡。
由此可见,毛泽东思想既是实用的,又是超前的;既是马克思理论的,又是与中国实际的完美结合;既是个人的,又是全中国的。
他在发展思想是所用的方法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去借鉴,尤其是实地考察和实事求是。
更值得学习的还是那种创新精神,马克思理论虽然不是毛泽东首创,但他通过学习和研究,结合具体国情,发展出毛泽东思想,是使中国革命为之一新,并最终挽救了革命。
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乃革命发展之本!【篇二】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我班于五四青年节前夕在班长与入党积极分子的带领下以班级为单位参观了黄骅市博物馆。
二、调查目的人们来到博物馆,是为了感受历史,获取知识,小而言之,可以提高个人素养,大而言之,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都大有裨益的。
中国近代史实践教学总结(3篇)
![中国近代史实践教学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f936a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1.png)
第1篇一、前言中国近代史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次实践教学活动以中国近代史为背景,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历史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下是本次实践教学活动的总结。
二、实践教学目标1. 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心。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三、实践教学过程1. 实地考察本次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小组讨论等环节。
实地考察是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旨在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现场,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影响。
(1)考察地点:南京、上海、杭州、绍兴等地。
(2)考察内容:参观南京中山陵、中山纪念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浙江鲁迅纪念馆等。
2. 文献研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学生需对考察地点的历史背景、事件经过、人物事迹等进行深入研究,撰写考察报告。
(1)文献资料:收集相关历史文献、论文、书籍等。
(2)研究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人物及其产生的影响。
3. 小组讨论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互相学习、借鉴。
(1)讨论主题: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及其影响。
(2)讨论形式:小组内自由讨论、辩论、报告等形式。
四、实践教学成果1. 学生对近代史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历史素养。
2. 学生在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小组讨论等环节中,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在撰写考察报告、参与讨论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增强了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心更加坚定。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范文(3篇)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4a05b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f.png)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范文(3篇)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1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本学期,我们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国史、国情,更加深刻地领会了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特别是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近代革命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策略的正确和中国人民历史抉择的必然结果。
之所以这么讲,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
1840年的鸦片战争,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中国的主权丧失、领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人民被压榨,中华大地沉寂在一片哀鸣之中。
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近代的仁人志士遍寻救国方案。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一些资本主义主张,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最终失败。
1860年,洋务派开始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企图在不改变落后的封建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实现“富国图强”的目标,结果在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破灭。
1895年,维新派走上历史舞台,开始了戊戌变法运动,但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和维新派严重脱离群众,戊戌变法也最终失败。
1905年,孙中山组织同盟会,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同盟会组织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很多人企望中国就此走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但辛亥革命的最终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之后,各路军阀连年混战,人民生灵涂炭,中国社会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中国人民悲惨的命运并没有改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就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报告(3篇)
![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d6379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a.png)
第1篇一、引言近代史纲要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脉络、认识社会变革历程及其规律的课程。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我参加了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活动。
以下是我在实践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和总结。
二、实践教学活动概述本次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参观历史遗迹:我参观了南京总统府、中山陵、雨花台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亲身感受了近代历史的沧桑巨变。
2. 访谈历史见证人:我采访了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的老人,聆听他们讲述亲身经历,感受历史的真实与感人。
3. 参与学术讲座:我参加了由专家学者举办的学术讲座,学习了近代史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
4. 小组讨论与课题研究:我与同学们组成小组,共同讨论近代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选择一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三、实践教学心得体会1. 增强了历史使命感通过参观历史遗迹、访谈历史见证人等活动,我深刻认识到近代中国历经磨难,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付出了巨大牺牲。
这使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发了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历史使命感。
2. 提高了历史素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学习了近代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
同时,通过参与学术讲座、小组讨论等活动,我学会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历史素养。
3. 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讨论与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分工合作,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4. 深化了对历史规律的认识通过实践教学,我认识到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内在规律。
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大势,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有益借鉴。
四、实践教学总结1. 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的真实与感人。
2. 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国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四篇
![国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ab0e4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a.png)
国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四篇万事开头难,什么事都要有尝试,都要有开始,都要有经过,都要有失败.在经历了在超市的工作之后,明白了很多事情开起来简单,但实际上与我们的想象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一个小小的超市的经营也不容忽视,不但要有细心,还要有策略,谋划.总之,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周全.一、实习目的尝试经商的滋味,增加自己的阅历,因本人是文科生,需要有更多的体验,更多的经历.毕竟身在学校,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趁着寒假有这样一个节日,好好大干一场.二、实习时间三、实习地点四、实习单位和部门五、实习内容炎炎烈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又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我不能像大多数同学一样,暑假可以好好在家玩玩、休息休息.我必须为我下学期的生活费考虑.我从高中毕业那年的暑假开始就在超市里打工了.由于我的表现还不错,老板比较喜欢我,所以这个暑假答应我在他的超市打工是理所当然的了.还没有放假,我就打电话到超市了,问老板是否愿意让我在他们超市工作,老板满口答应,非常希望我来工作.我当然非常高兴啦!闲话少叙,言归正传.那年我还没有到超市上班之前,我有一个长辈就跟我说:上班要多做事,少说话!话虽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就不简单了.俗话说:做坏人简单,做好人难啊!只要做一件坏事,在别人的眼里,这个人就是坏人!要想在别人眼里改变形象的话,就要做无数的好事,但还不一定能改变.要在众多同事、干部眼里一开始就流下一个好的映像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于是,我制定了以下几大要点.一、我决不破坏超市的规矩.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自然,作为一个单位也有相应的规定了.我们超市制定了很多的规定,比如:不可以串岗、不可以闲谈、不可以把手机带在身上等等.所谓不可以串岗,就是不可以擅自离开自己的岗位.我们每个理货员都有自己的岗位――分属各个货架.比如,我是百货这边的,就不能随便跑到食品那边去,食品上的人就不能随便走到我们百货这边.食品那边比较大,还分三个部分:饮料和冷柜、饼干类、休闲食品.为什么不可以随便串岗呢?其实是这样的:我们乡下,顾客不像大城市的市民素质高,经常会有顾客偷东西的.如果我们随便离开自己的岗位,那么这边的货架就没有人看着,东西就很容易少掉!同样,“不可以闲谈”也类似这个原因,如国际歌理货员没事做的时候都在一起闲谈,那么就没人看着货物了,东西少了又是损失!还有,“不可以把手机带在身上”,这个规定看似严格,其实是有其中的原因的.以前超市的同事们上班互相发短信息,不认真上班,没人看着货物.所以,后来经理就规定了:不可以把手机带在身上!可以把手机带来上班,但要放在办公室.对于这个规定,大家还是很理解的,毕竟上班要有上班的样子的,超市的营收和自己的收入有很大的联系的.当然,还有很多的规定,比如:上班不可以抽烟、不可以坐下来等等.所有的规定我基本上都能自觉地遵守的.我认为,这些是最基本的,当然要遵守了.二、不管是谁,随喊随到.在超市做理货员,有时还是很忙的.特别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这三天是结帐的日子,很多的供货商都在这几天送货,然后顺便结帐.有时候,一连几家供货商送货来,这时候就忙了,有很多货物卸在收货处.仅有几个人在收货处是忙不过来的.既要验货又要把货装走.于是,他们就需要人来帮忙了.我是刚来的,当然不能呆在一边看了,为了表现好一点,我都是很主动地跑过去,把各个柜台的货物分开,并分别送到各个货架附近,再卸下来.如果是一般的货物倒是没什么,但有时候有的商家送的是饮料、酱油、食用油之类的货物就很重了.一箱都是好几瓶!很重的!我们超市进货都是几百箱饮料、几十箱油的,每卸一次都特别累!有时,睡觉到了早上,手膀都疼,还全身没劲!没办法,谁让我是新来的呢?所以,不管有多累的活,我都会很积极很主动地去帮忙.于是乎,我在同事眼里我是个积极的,在干部面前我也给他们留下了好的映像!三、如果没有货要上的话要找点事情做.所谓“上货”,是我们常说的话,说通俗点,就是“补货”.货架上的货物被顾客买走了,货架不就空了吗?还卖不卖东西了?这不行,得从仓库把同样的产品拿来补到原来的位子上去.如果超市的顾客很多的话,不能只顾着补货,要看着点的.当然,不是每时每刻都有货上的.有时,货架上的货物都补齐了,不就是没有事做了吗?就站在一个地方看着货架发呆,还是来回来回闲逛?当然不是了!如果没有什么顾客,也没有货要补,在过道里走来走去,被经理看到是不怎么好的,感觉上我没事做,在混时间!毕竟是私企老板,不会养一些闲人的.老板雇佣你,是要你为他创造财富的,不是养你的.所以,我应该找些事情做一下:抹货架.货架一段时间不抹后,就会有一些灰尘,顾客看到有灰尘的产品,感觉上就像这件产品时间长了、旧的,自然就不会买了.这样不但给顾客流下了个坏映像,而且货物就卖不出去了.谁也不希望我们的东西卖不出去的.其实,抹货架还有个好处:可以坐下来!这个很好,在超市是不可以坐下的,谁能连续站那么长时间啊?所以,在没有什么顾客而且没有货补时,可以抹货架.正是有了以上几点要领,我在超市表现还是相当好的.在超市里打工我还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现在,我们镇上的超市越开越多,大家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自然价格战就打起来了.有时候,还能看到有别的超市的员工到我们这里来看价格.我们有时候也被经理安排到别的超市去看价格.对于做“间谍”,我还总结了一个经验:要装作是买东西的顾客,而且一定要像!一般超市是不会对真正的顾客有疑心的.最重要的是:不能用笔抄价格!有的超市的员工就在我们这里用笔抄价格!自然,被我们经理请到办公室喝茶是少不了的.话说回来,商家的恶性竞争对消费者来说是绝对有好处的,但是作为经营者,我们是不愿意看到的!价格低了,利润自然就少了,我们的工资、奖金可都是与这个利润有着直接联系的啊!总的来说,在超市里打工是绝对有收获的.我提前进入了社会,提前了解了社会,对这个社会提前有了认识,我以后在社会上就能少走点弯路.更何况我暑假两个月还拿了一千多的薪水呢?虽然这一千块不算多少,但是算上学到的东西是不是很值呢?总比天天在家看电视、上网好吧?那么,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从我的找工作拉开了序幕.我穿着大头皮鞋,带着我的绿色毡帽,骑着我的二手脚踏车带着希望与渴望,开始了我的找工作的征程.一开始,对自己手工艺期望很高,没有月薪两千不干.经过艰苦的找寻工作,很多的地方的招聘都要有工作经验的优先,一听说我没有经验就跟我说“这样吧,你回去等消息吧,如果需要的详,我会通知你的”.经过多次面试的失败,我总结了自己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是自己眼高手低,自己根本自身素质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五个方面是自己没有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总结了以前的失败的教训,摆正好自己的位置,仅正是社会实践只要有工作,能供饭吃,任何苛作都干.于是我找到了一家餐饮酒楼.老板看我人高马大,身体强壮,就让我来做传菜员.第二天,我便开始了我的暑期社会实践生活.刚开始的时候心理极不平衡.心想来从小到大读了这么多的书,家里花了那么多的钱把我培养长大成人,可现在只能端端盘子,瑞怎么着在学校里也是个学生会干部,多少也有点社会能力,心理学徒有点失落再加上传菜部领班是个小学文化的,还对我指手画脚,确实心理上很不舒服.国开开放大学各专业通用日常学习行为表现国开院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场所,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应当成为全社会讲文明、讲礼貌的楷模。
近代史教学实践报告(3篇)
![近代史教学实践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b1114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1.png)
第1篇一、引言近代史是研究我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历史。
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我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我开展了近代史的教学实践。
以下是我对近代史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反思。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近代史的背景、主要事件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后的中国(2)太平天国运动(3)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4)义和团运动(5)辛亥革命(6)五四运动(7)国民大革命(8)抗日战争(9)解放战争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背景等,使学生了解近代史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
四、教学实践1. 课前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近代史的基本知识。
(2)制作课件,整理教学资料。
(3)设计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 课堂教学(1)讲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背景等,使学生了解近代史的基本知识。
(2)引导学生围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
(4)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后作业(1)布置相关历史事件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课后阅读。
近代史实践教学总结报告(3篇)
![近代史实践教学总结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7a29a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b.png)
第1篇一、前言近代史实践教学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增强历史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本次实践教学以我国近代史为主题,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提高历史素养。
以下是本次实践教学的总结报告。
二、实践教学内容1. 实地考察本次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地考察环节,我们选择了以下几个地点进行考察:(1)北京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见证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兴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2)南京中山陵: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是近代民主革命的象征。
(3)武汉长江大桥: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桥梁,象征着我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4)上海外滩:外滩是上海的历史风貌区,见证了我国近代史的变迁。
2. 文献研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我们还进行了文献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阅读近代史相关著作,了解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2)查阅历史档案,了解近代史的重要事件。
(3)收集近代史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3. 小组讨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讨以下问题:(1)近代史的发展特点及其原因。
(2)近代史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3)近代史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三、实践教学成果1. 提高历史素养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我们深入了解了近代史的发展脉络,掌握了近代史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历史素养。
2. 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亲身感受到了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加深了对国家历史的认识,增强了爱国主义精神。
3.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环节,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实践任务,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4.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文献研究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对近代史的重要事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高了独立思考能力。
四、实践教学体会1. 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中国近代史教学实践报告(3篇)
![中国近代史教学实践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8f594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8.png)
第1篇一、引言中国近代史是研究我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时期的学科。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中国近代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提高历史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中国近代史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了解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历史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模拟历史场景,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5.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实践1. 教学内容安排本学期中国近代史教学内容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
2.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讲解:教师系统讲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重点讲解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
(4)小组讨论:针对某一历史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模拟历史场景,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6)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的情感目标。
3.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互动等表现。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社会实践报告中国近代史
![社会实践报告中国近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f3e0002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8.png)
社会实践报告中国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中国近代史一、引言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中一个重要的时期,它涵盖了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这个时期的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变革和事件,对整个国家和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深入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并亲自参观了一些历史遗迹和纪念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篇报告将详细介绍我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与实践的体会。
二、近代史研学之旅1. 参观故宫博物院在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了北京的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在故宫博物院中,我们欣赏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这些物品无一不展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成就和独特文化。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乾隆皇帝的御用瓷器收藏,这些精美的瓷器不仅体现了中国瓷器艺术的卓越之处,也展示了乾隆时代的繁荣和富裕。
2. 参观中央博物馆在社会实践的第二天,我们参观了位于北京的中央博物馆。
博物馆中的展览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中的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
我特别留意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运动,如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五四运动等。
通过观看相关展览和听取导游的讲解,我对这些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那个动荡的时代感到由衷地敬佩。
三、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1.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对外国势力和贸易持保守态度。
但是,在英国的军事进攻下,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沦陷时期。
这个事件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政府的软弱和封建体制的腐败,为后来的革命运动埋下了伏笔。
2.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推翻封建帝制的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走上了新的道路,为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的成功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开启了一系列的变革和革命运动,促进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近代史课外教学实践报告(3篇)
![近代史课外教学实践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bfb5b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f.png)
第1篇一、前言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激发学生对近代史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开展了近代史课外教学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近代史知识,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以下是对本次近代史课外教学实践活动的总结报告。
二、活动背景近代史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变,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然而,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我国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我们开展了近代史课外教学实践活动。
三、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近代史的基本知识,掌握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 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活动内容1. 举办近代史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近代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开展近代史主题班会:邀请学生讲述自己了解的近代史故事,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增强班级凝聚力。
3. 组织参观历史博物馆: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了解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4. 开展近代史主题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演讲,展示自己对近代史的理解和感悟。
5. 编写近代史手抄报: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和创作,展现近代史的风采。
五、活动过程1. 准备阶段: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和方法,并做好活动宣传。
2. 实施阶段:(1)近代史知识竞赛:学生积极参与,认真答题,提高了对近代史知识的掌握。
(2)近代史主题班会:同学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了解的近代史故事,班级氛围活跃。
(3)参观历史博物馆: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认真聆听讲解,对近代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近代史主题演讲比赛:选手们激情洋溢,展现了出色的演讲能力和对近代史的理解。
中国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中国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0aa372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f.png)
中国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鲜血与泪水交织的历史,是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社会发展而进行的艰苦奋斗的历史。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宣传中国近代史,我参与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我的报告。
一、活动背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学校组织,旨在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让学生们亲身参与,感受历史的底蕴和力量。
活动内容包括参观纪念馆、听取专家讲座以及开展小组研讨等。
二、参观纪念馆我们先参观了中国近代史博物馆,馆内陈列了大量关于近代史的实物和图片,通过展品的有序排列和详尽的文字解释,生动地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我通过观看影像资料和实物展示,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三、专家讲座在活动中,我们还有幸邀请到中国近代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专家详细介绍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如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
通过专家的讲解,我对这些历史事件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对那个时代的人们进行了情感的共鸣。
四、小组研讨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分为小组进行了研讨,讨论了中国近代史对当代中国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国近代史的精神。
通过小组研讨,我发现近代史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启发了我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决心和行动。
五、活动收获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还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责任的重大。
我认识到近代史是我们民族的珍贵财富,是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力量。
同时,我也明白了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当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传承并发扬中国近代史的精神。
六、总结中国近代史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理解和面对当代中国的重要基础。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我深深感受到历史的力量和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当牢记历史,勇于实践,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国梦、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一一参观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总统府有感《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参观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总统府有感 实践题目:南京总统府一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实践时间:2016年5月29日实践地点:南京总统府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班级:14级数普1班小组成员:吉路(1440710023)李娇(1440710035)陈瑶(1440710024)一、小组实践活动目的及意义为重温大革命时期到新中国解放的革命历史。
通过对南京总统府的实地考察, 以及和当地大学生互动等多种方式,我们重温党的伟大革命历程,增强我们大学生对 党革命征程的认识;通过社会实践,我戴明月(1440710031)宗文韵(1440710027)郑雅(1440710025)们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思想得到加强和升华,从而更加坚定不移的听从党的指挥,跟随党的脚步为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近代史上,金陵古城一南京是值得牢牢记忆的一座城市。
为了拯救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其他民主党《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一一参观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总统府有感派在南京这座古城中付出过艰苦卓绝的努力。
近代南京城的每一次重大历史事件都与中国革命息息相关,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国共十年对峙,从日本侵华战争到国共和谈,最后到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进而2解放全中国,赢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南京这座苍老的古城见证了中国革命的热情。
因此,了解这段峥嵘岁月,重温中国革命历史,我们当代大学生定能加强自己的思想觉悟,在实践中矢志不渝地感受革命精神,进而进一步听党指挥、跟党走。
而南京总统府已有160多年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南京解放的100多年里在中国当时政治中心的南京,这里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这里发生,或与这里密切相关,一些重要人物在此活动过。
这一建筑群,成为近代中国史的重要遗址。
二、小组实践活动记录①、2016年5月29日我们一同坐车去南京总统府②、参观总统府,六个人按照分工,依次收集各建筑资料介绍,拍照留影③、参观后整理资料,照片,借助上网搜集补充,整理出总统府的近代史,著名建筑④、由相应小组成员负责网络调查问卷,基于对南京总统府近代史的了解,收集数据,得出结论2《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一一参观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总统府有感⑤、根据以上材料,做了一份有关总统府近代史PPT实验报告一份以及实践活动心得三、小组实践活动报告1、总统府历史简介南京总统府是我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朝初年曾是归德侯府和汉王府。
清朝为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府、两江总督署。
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均以次为“行宫”。
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定都天京,洪秀全在此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天朝宫殿(天王府)。
清军攻破南京后,焚毁宫殿建筑,于同治九年(1870)重建了两江总督署。
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刘坤一、沈葆桢、左宗棠、张之洞、端方等均任过两江总督。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1921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处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的国家政权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攻占总统府。
从此,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2、总统府建筑构造简介南京总统府除中轴线外,东西两侧还各有三四条自成一体的小轴线。
总统府建筑群经历六朝、明、清、太平天国和民国等历史时期,最终奠定了建筑群现今的基本格局,在一次又一次扩建、改建、重建的过程中,先后产生了大小共八条轴线。
中轴线一总统府建筑群主轴线,由门楼、大堂、二堂、八字厅、3《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一一参观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总统府有感会客厅、麒麟门、政务局楼、子超楼组成。
门楼建于1929年,这里是太平天朝宫殿的真神荣光门、清两江总督府以及旧督军署大门旧址。
大堂正中悬挂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横匾,大堂后有东、西厢房各一。
二堂是洪秀全处理军国大事的真神天父殿。
八字厅是当年送别宾客时经常合影留恋的地方,建于1917年,是冯国璋任副总统时期在一次大火后的废墟上所建,后来作为内、外宾会客室。
中轴线的最北端,为总统府最重要的建筑子超楼,为办公所在处。
西轴线,分为一轴、二轴、三轴、四轴线,主要有临时大总统秘书处、中山广场、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国民政府参谋本部楼、太平湖、主计处办公楼、桐音馆、花厅、观戏台、贵宾休息室、礼堂、四小院。
其中,煦园是著名建筑之一,煦园是典型的江南林园,与总统府连为一体,还保留许多遗址,如石舫、夕佳楼、忘飞阁、涟漪阁、印心石屋等。
清军破城时被毁,曾国藩予以重建。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和起居室就在煦园内。
以后,又先后作为南京留守府、江苏总督府、督军署等机构的办公处。
东轴线,分为一轴、二轴、三轴线,主要由东部诸小院、东湖、文官处宿舍楼、6排平房、陶林二公祠、行政院南楼、北楼、北门组成。
其中,主要以复园、行政院、马厩等建筑闻名。
行政院是总统府权利和地位的象征,成立于1928年10月25日,掌理内政、外交、财政、经济、军政、文化、教育等行政事务。
1937年11月,行政院4《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一一参观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总统府有感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
1946年5月“还都”南京后,行政院迁至原铁道部办公,直至 1949年4月迁至广州。
3、重大历史事件明朝时,开国皇帝朱元璋 1368年在南京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政权后,为了笼络人心,在此建立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汉王府,用来安置汉王陈友谅之子陈理。
到 1404年,这里又成了明成祖朱棣的第二个儿子朱高煦的王府;到 了清代,清王朝把这里改建成两江总督衙署。
康熙时,又把原来的汉王府东侧部分改为江宁织造署。
期间,在 秀全在此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天朝宫殿(天王府);民国时期, 发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27年4 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久,即于 9月移驻这里办公。
1937年12 月南京沦陷后,这里先后成为日军第 16师团部和伪维新政府住地。
1946年 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这里仍为国民政府所在地。
1948年5月20日,蒋介石、李宗仁在“行宪国大”分别当选总统和副总统后,国民政府称此地为 “总统府”。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24日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时,洪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四、小组实践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近代史了解程度调查结果第1题您的性别:《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一一参观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总统府有感第2题你的年级是:选项小计比例大一10256.82%大二7038.64%大三8 4.55%大四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80第3题你去过几次南京总统府:选项小计比例没去过78 -------------- 43.18%一次70.38.64%两次29二15.91%三次3 2.2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80第4题你去总统府的感受:选项小计比例没去过70 ------------ 38.64%没兴趣,无聊29= 15.91%挺有意思的5731.82%深有感触2413.64%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80第5题去过家乡的有关近代史的历史遗迹吗选项小计比例去过139//.2/%没兴趣不去41' ------ 22.73%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80《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一一参观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总统府有感第6题你喜欢历史吗选项小计比例不喜欢45= ------ 25%喜欢70■----------- 38.64%没感觉不知道喜不喜欢6536.36%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80对近代史了解程度结果分析:一.基本概况1. 相对于女生,男生更了解中国近代史2•将近一半受访者没有去过调查地(南京总统府),只有少数人愿意多次参观总统府3.对参观过近代史馆受访者,多半人对近代史馆感兴趣,女生的感触较男生深刻二.参观者行为透析1. 对中国近代史感兴趣,想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2. 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进而去了解中国近代史3. 把近代史馆当做旅游景点,去欣赏风景4. 响应集体号召,跟随班级或参加团队活动三.趋势预测1.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人将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观近代史馆2. 近代史馆参观人群年龄两极分化,即青少年化(低龄化)和老年化,《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一一参观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总统府有感而成人很少单独参观五、小组实践活动心得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却有一种“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感觉,除了初中时的历史课本之外,再没有真正立体全方位的去了解过中国的近代史。
参观南京总统府馆给了我们这个机会。
南京总统府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占地面积约为5万余平方米,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现已辟为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参观首都博物馆,我们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为博。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
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12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
中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数亿人民百姓。
二为史。
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
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
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一一参观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总统府有感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三为情。
老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
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南京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
真正老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四为美。
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南京的美无处不在,近代史的没无处不在。
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近代史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
再看从总统府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向我们展示了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