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三大社会思潮及转型
20世纪初的中国近代化思潮与政治运动
20世纪初的中国近代化思潮与政治运动20世纪初的中国是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思想火热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迎来了近代化思潮和各种政治运动的兴起,这些思潮与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维新运动:追求科学与新思想维新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思潮的开端,它的倡导者们试图从西方文明中寻求答案,希望通过科学与新思想来振兴中华民族。
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李鸿章等人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积极借鉴西方先进经验,试图改革滞后的中国社会。
然而,由于封建权贵的阻力以及外国势力的干涉,这一运动未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二、五四运动:民族精神觉醒与反对不平等条约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的一次伟大爆发,为中国近代化思潮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这场运动是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和反对不平等条约的爆发,激发了国民对于民族尊严和独立自主的渴望。
五四运动提倡学术独立,推崇科学与民主,它标志着中国弱国地位的结束,同时也从思想上唤醒了一个新的民族精神。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寻求现代化的道路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是20世纪初中国政治运动的一个重要篇章。
这个时期,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出于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和外国势力的不满,两个党派努力通过政治运动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虽然共产党与国民党在目标上存在一些差异,但是他们在对中国的近代化发展上却有着相似的追求。
四、新文化运动:文化自觉与思想启蒙新文化运动是在五四运动的激励下兴起的,它对中国现代化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运动提倡个人主义和民主,倡导科学、民主和社会进步,同时质疑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体制。
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思想启蒙开辟了新的道路,推动了一批优秀的文化人士的涌现,对于中国近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五、抗日战争:民族独立与国家复兴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一场民族战争,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最重要的一环。
这场战争让中国人民懂得了独立和团结的重要性,使得整个国家在抵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了共同的意识形态形成。
民国时期的新思潮和文化转型
民国时期的新思潮和文化转型20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给了中国的文化思想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思潮的出现。
民国时期正是这个新思潮在中国文化中崭露头角的时期,同时也是文化转型的重要阶段。
本文将主要探讨民国时期新思潮的兴起及其对于文化转型的影响。
一、新思潮的出现民国时期的新思潮,又称五四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最重要的社会思想革命之一。
在经过无数的文化思想之争和政治较量之后,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开始强调科学、民主、自由和人权等现代价值观,追求个人自由、个性解放以及国家振兴。
这一新思潮既是对传统文化思想的批判和否定,也是对西方思想的吸收和发展。
它充分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力量和责任,也为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二、新思潮的影响1、文化领域的影响新思潮的到来,推动了中国文化领域的广泛变革,启动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大革命。
在新思潮影响下,新文学、新诗歌、新散文、新戏剧相继涌现。
同时,西方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艺术等各个领域的思想和观念也被引进到中国,这一切都带来了文化多元化和转型性进程。
2、政治领域的影响新思潮的影响不仅仅在于文化领域,同时也影响到了中国的政治领域。
自1905年开始,中国已经经历了多次的政治实践和维新运动,但是由于缺乏持久的基础和阻力的强有力的反对者,始终没有形成持续性的改革力量。
而新思潮则始终贯彻了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等现代化文化思想,并把它落实到政治实践中,最终促使了中国的政治转型。
3、社会领域的影响新思潮的出现不单单是在文化和政治领域发挥了作用,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在当时的社会中,妇女、青年、民众的地位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而新思潮则开始提出人权、民主、平等、自由等概念,为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打下了基础。
三、总结综上所述,民国时期的新思潮对于中国文化的转型和革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历经千辛万苦,通过思想和实践,最终为中国社会文化的向前迈进、文化多元化和转型性进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史学思潮、社会思潮和社会变革
史学思潮、社会思潮和社会变革研究近代以来的中国史学发展史,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重要的现象,即有生命力的、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史学思潮,往往是和社会历史发展中居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潮有着紧密的联系,史学思潮是社会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学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现实发展。
历史研究若想永葆其青春和活力,不能不关注现实生活。
“文革”结束后,中国社会发展和历史学发展,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探讨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的内在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对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科学无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处在剧变的前夜。
中国封建主义史学,同样孕育着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无论是社会的巨变,还是史学的变革,从本质上说,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时代的呼唤。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掠夺和政府的腐败无能,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实际危险。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特别是八国联军的入侵,表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中国的步伐,使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救亡图存”、“求强求富”,彻底改变中国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成为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追求。
然而,封建主义的思想和文化已无法解决中国社会发展提出的这个尖锐的问题。
为了实现“救亡图存”这个历史性的任务,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的真理。
魏源(1794—1857),湖南邵阳人,《海国图志》的作者,近代中国著名爱国思想家之一,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人。
他激烈批判封建文化,鼓吹变法图强,重振国威以洗刷鸦片战争失败的国耻。
魏源的思想核心是“悉夷”、“师夷”和“制夷”,如果说“悉夷”、“师夷”是手段,那么,“制夷”则是目的,即“师夷长技以制夷”。
他还以俄国彼得大帝为例来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俄罗斯摆脱鞑靼蒙古人的统治,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后,“始抗衡欧罗巴洲各国”,俄国“人犹雄悍,未谙西洋技艺”。
二种危机与三种思潮——二十世纪中国的思想史
自由与平等,虽然是现代性的两个双重目标,但二者之间却存在着内在的紧张。西方的资本主义文明虽然对它们作出了学理上的承诺,却无法在实践层面予以圆满的解决。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文明发生了严重的危机。几乎是同步地,这一危机和调整也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知识分子对正义秩序的理解和现代化实践的选择。
在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时候,西方古典的资本主义文明正面临巨大的危机。卡尔.博兰尼认为,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文明建立在四根制度性支柱之上:霸权均衡制度、国际金本位制度、自律性市场制度和自由主义国家制度。其中,金本位制度最为关键,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全球资本主义危机就与金本位制崩溃有关。而金本位的基础和母体却是自律性市场制度。博拉尼指出:“这种自律性市场的信念蕴含着一个全然空想的社会体制。假如不废绝社会之人性的本质及自然的本质,像这样的一种制度将无法在任何时期存在,它会摧毁人类并把他的环境变成荒野。而无可避免的,社会将采取手段来保护它自己,但不论社会采取那一种手段都会损伤到市场的自律,扰乱到工业生活,进而以另一种方式危害到社会。正是这种进退两难的困境使得市场制度发展成一种一定的模式,并且终于瓦解了建立在其上的社会组织。”[注6]
论中国近代以来的三次文化思潮及其启示
论中国近代以来的三次文化思潮及其启示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鸦片战争以降,中国进人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历程。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与西方先发展国家的时代落差、中国自身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以及西方国家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卜的渗透和影响等诸多因素,使得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极具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不仅体现在不断改变的生活方式卜,还体现在愈演愈烈的文化思潮。
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三十年代读经讨论,到五十年代抽象继承法争论,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思潮在激荡起伏的时代浪潮中奔流涌动。
然而,古今中西文化问题并没有随着争论的不断延展而逐渐明晰,反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愈加复杂。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一般说来,“五四新文化运动”广义卜指的是“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
严格说来,“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在规模、性质、影响等多方面都有实质不同,是两场不同的运动。
然而,“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并非是完全的,两者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和历史脉络。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两场“运动”的出场方式和表现形式虽有不同,但却是同一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同一社会主体的现实活动,在文化主张、价值信念、历史影响等诸多方面高度契合。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准备和理论先导,而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高潮。
在这个意义卜,将“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合二为一,用“五四新文化运动”来指称发生在“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是较为妥帖的。
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不同看法。
狭义的时间节点是从1917年到1921年。
广义的时间节点是从1915年到1923年。
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起止时间卜的分歧,并未影响人们对这场运动的实质内容和历史影响的理解。
从历史背景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和文化根源。
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并没有在根本层面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仍处于封建军阀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思潮和政治变革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思潮和政治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充满思潮与动荡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变革,同时也催生了许多独特的思想流派。
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落后,经济也开始出现衰退。
这种资本主义和现代化的不平衡局面,引发了中国的思潮热潮。
这个时代的一些人,开始质疑传统文化价值,呼吁现代化,同时也寻求一种适应性的政治制度。
辛亥革命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
辛亥革命的胜利,打破了清朝的统治,也奠定了民国的基础。
民国的确立,引发了思想和文化上的新风潮,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作为思想热潮的最先驱者之一,康有为倡导了“南学北漂”的新文化运动。
这种文化运动,要求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文化,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同时,康有为也倡导“国家主义”的思想,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文化运动还催生了许多其他思想流派和思维方式,其中最著名的是“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源于一场对于华盛顿条约的游行。
游行最终演变为一个要求改革的运动,它要求政府推行科学和民主的改革,以加快中国现代化的步伐。
这个运动也打压了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思想,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上的创新。
在这个时候,许多“五四”运动出生的新式思想,如“民主”和“科学”,也成为了中国新时代的标志。
同时,在这个时代,还诞生了非常多的先锋性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
一个不折不扣的思想家,鲁迅,表达了他对中国政治的不满,同时也对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呼吁中国人民拥抱现代意识。
同时他也提倡民主和科学,将这些理念推进中国的政治舞台。
此外,孙中山也是这个时代重要的人物之一。
作为辛亥革命最主要的领袖,孙中山的思想对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孙中山主张,中国必须实现三大原则,即“民主、民生、民运”。
这些原则为中国今天的民主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转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转型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西方历史是一个波澜壮阔风云变幻的时代,也值得关注。
清末民初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也是近代中国重要的转型期。
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具有三个特征:一是社会的沉沦与进步共生。
工业文明从内外两个层面冲击传统中国。
中国社会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沉沦的同时,因为中国近代化的全面展开得到升华。
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迅速发展。
这也为中国社会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了必要的准备。
二是传统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并存。
中国近代化进程大大加快的同时,封建专制制度虽然被推翻,民国建立、约法颁布,但是仍然出现帝制复辟的逆流,整个中国仍然处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一再出现迅速发展的势头,但仍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主科学日益被中国社会各阶层接受,但专制独裁、愚昧落后的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封建文化仍然占统治地位;社会生活呈现中西合辟、土样并存的局面。
三是多重统治区域的分立导致中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呈现出多形式、多线条的发展姿态。
2.依据:从现实热点看,今年(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同时也是民国建立、清帝退位和临时约法颁布100周年。
国共两党都高度评价辛亥革命。
从当今社会看,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很多问题需要突破与变革。
百年前清朝与民国政府的治乱得失,对现实中国很多启示。
从命题人角度看,丁贤勇教授对江南区域史、民国浙江史、近代交通史颇有研究。
李学功教授对孙中山思想、南浔为代表的晚清民国江南市镇变迁和辛亥革命时期的湖州有研究。
陶水木教授对浙江商帮与近代金融、辛亥革命、康有为对外开放思想、自治运动、浙江地方史等有研究。
从教材角度看,涉及必修一辛亥革命、民国建立、清帝退位和临时约法颁布,必修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两大时期以及相应的社会生活变迁,必修三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和选修四人物孙中山的革命理论与实践。
初中历史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思潮
初中历史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思潮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与思潮近代中国是一个经历了深刻社会变革与思潮涌动的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数以百计的社会变革、政治动荡和思想觉醒,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探讨其中一些重要的社会变革与思潮,并分析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近代中国社会变革1. 甲午战争与列强入侵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标志性的一次战争,它标志着中国一度的国家危机和社会变革的开始。
此次战争导致列强入侵中国,割地赔款,使中国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淖。
2. 辛亥革命与民主运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另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次革命激发了中国人民对民主、自由和平等的追求,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3.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阶段,它发生在20世纪初。
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民主、进步和自由的思想,拥护个人解放和社会变革。
这次运动启发了大量知识分子的觉醒,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解放和进步。
4. 五四运动与爱国主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独特而激烈的爱国主义运动,发生在1919年。
这次运动主要反对对中国的不公平待遇,特别是对巴黎和约的不满。
五四运动表达了中国民众的爱国情怀和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二、近代中国思潮1. 维新思潮维新思潮是中国近代思潮中的一股主要力量。
这一思潮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领导,他们主张学习西方文明,进行社会改良与政治改革。
维新思潮对中国社会变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清朝政府的一项改革措施,以引进西方技术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然而,洋务运动的成果有限,未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变革,但它为后来的维新运动铺平了道路。
3.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对中国的革命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农民工人阶级的觉醒,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结果之一。
20世纪最初30年间中国社会在政治
20世纪最初30年间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各层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民国代替王朝,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和特征的新思潮有力冲击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民族资本主义也一度出现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些反映了社会转型特征及发展趋势的变革对史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条件,有力地推动了有着深厚积淀的中国史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一、社会转型与史学转型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社会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现代化历程。
一般意义上理解,近代社会转型概括的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现代化社会的转变,是社会中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模式有机地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过程,是通常所说的社会近代化或现代化的进程。
根据罗荣渠等人的意见,不同国家实现近代社会转型在动力上有内源性和外源性(P123)之别。
内源性的转型主要是由社会内在因素导致的一种创新巨变,表现为自下而上的自发的过程,这是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转型之路。
外源性的转型是由外在因素导致的一种传导性巨变,表现为自上而下,或上下结合的变革过程。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并不完全是在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开始的,所以转型的外部动力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是皇权政治和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与外部世界缺少联系的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形态。
尽管明末清初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其势力相当弱小,直到近代也没有发展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流。
缺乏经济发展基础的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文化矛盾相互交织状态下,经过激烈的冲突和动荡、变革与反复、进步与退步的曲折发展逐渐走上正轨的。
这首先表现为在外来侵略造成的民族危机的情况下为御侮准备物质和精神武器,在了解敌强我弱原因的过程中,引进外国技术、制度、文化,用宣传改良、革命的方式推动上层建筑中政治制度的变革。
因此,中国的社会转型带有明显的要求救亡、改革、进步的政治文化暨上层建筑变革领先发展的特点。
这自然是被迫纳入世界现代化轨道的落后国家不得不选择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的思潮演变趋势
中国的思潮演变趋势
中国的思潮演变趋势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思潮: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时期。
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对社会秩序和个体道德有着深远影响。
2. 近代思潮: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期。
西方科学、民主、自由主义思想的引进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思潮。
康有为、梁启超等思想家积极倡导改革,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以发展国家。
3. 革命思潮: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
反帝反封建思潮兴起,华盛顿会议原则、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成为中国思潮的重要代表。
4. 改革开放思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倡导实事求是、开放包容的思潮兴起,中国开始与国际社会接轨。
5. 当代思潮:21世纪至今。
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思潮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知识分子的追求逐渐多元化,一方面继续关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另一方面也关注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和民主权利等议题。
总体来说,中国的思潮演变趋势可以看出,在历史长河中,中国思想的发展呈现出一种由传统到现代、由封闭到开放、由单一到多元的态势。
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新论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指自20世纪初以来在中国文坛上出现并对文学创作和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系列文学思潮。
通常被归纳为“新文化运动”、“现代主义文学”和“现代派文学”,它们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三大重要思潮。
1.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起源于20世纪初,是一场对传统文化体制和封建思想进行彻底改革的激进运动。
它提倡科学、民主和个人自由,主张用现代化的思想和方式来改造中国社会与文化。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学形式和内容进行了颠覆和挑战,推动了白话文的兴起,提倡现实主义和社会批判。
代表作家有鲁迅、胡适等。
2. 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中国出现了一股新的文学思潮,被称为“现代主义文学”。
这一思潮主张突破传统文学形式和语言,探索个人内心、意识流和非线性叙事等新的艺术手法。
它对真实性问题提出了质疑,并倾向于表现痛苦、迷茫和异化的现代人。
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徐志摩等。
3. 现代派文学:现代派文学发展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对前两者进行反思和超越的文学思潮。
现代派文学强调个体和内心体验的独特性,注重语言和形式的实验,并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
它既追求现实表达,又注重文学的内在美和独立价值。
代表作家有余华、莫言等。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分类仅是为了便于理解和研究,并不能完全涵盖多元的中国现代文学。
此外,每个思潮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流派和个别作家的个性化表达。
因此,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认知还可以从更深入的角度进行研究和讨论。
除了上面提到的新文化运动、现代主义文学和现代派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还涌现出其他一些重要的文学思潮。
以下是其中几个值得一提的新论:1. 抗战文学:抗战文学是指中国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期(1937年-1945年)的文学创作。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表达了抗战的英雄主义精神,揭示了侵略者的残暴和中国人民的抵抗。
代表作家有巴金、老舍等。
2. 格局派文学:格局派文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间涌现的一种文学思潮,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
近代中国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知识梳理
近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1.基本线索: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接受马克思主义──“走自己的路”──文革结束后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演变历程:(一)19世纪40~6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内容:①魏源、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②洪秀全、洪仁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③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2)特点:①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②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③显示出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④“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⑤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1)内容: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②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
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2)特点:①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②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已从书本和口头上变为了资产阶级的实际行动,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④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三)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1)内容:1915年开始的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民权、平等和进化论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论20世纪中国的社会转型
论20世纪中国的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是一个复杂的历史变化过程,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由初级到高级、由落后到先进的演变,它体现着时代不断前进、不断进步的历程。
社会转型不是简单的某一社会现象的变化,而是包含着社会各方面,即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社会结构等方面整体、全面的发展与变迁。
它是一种深刻的社会变动,一种具有战略性的、影响社会全局的社会大变革。
这种具有全局性的社会变动,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着复杂的社会矛盾、冲突与曲折。
社会转型有时是不完全的,甚至是不成功的。
它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可能设想在一朝一日之内实现的。
我们必须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冷静地看待中国的社会转型。
一20世纪的中国,是处在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代,在一百多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经历了两次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第一次社会转型,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及相继成立的中华民国。
它标志着中国由一个有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历史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它是暴力革命式的社会转型。
第二次社会转型,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
这一转型是中国由一个具有初步现代性的社会向建设较为发达的现代社会的转型。
它是采用和平的、变革式的转型。
运用现代化的理论,考察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我认为应将1911—1978年作为一个整体过程加以剖析和认识。
这就涉及到如何看待40年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和1949年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的问题。
第一,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机遇,中国社会完全有可能走向新的历史发展道路。
但是,这个大好的历史机会被执政的国民党丧失了。
第二,经过三年的国共内战,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中国再次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认识上的误区和理论指导上的错误,因而在新中国建立后,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均遭受严重挫折,未能有效地实现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如何认识20世纪中国社会的转型,还需要回溯一下这个时期的中国历史。
众所周知,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封闭式的东方大国,专制主义统治严重。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主要进步思潮
[键入文字]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主要进步思潮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主要进步思潮
四川/左霁林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了帝国主义,人类历史经历了化时代的变革。
为满足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列强在全球疯狂扩张。
在中国,列强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一股股旨在挽救民族危亡的进步社会思潮不断产生,构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思想领域的宏伟篇章。
一、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19 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但同时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清朝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在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发展资本主义,维护清朝统治,在接受早期维新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比较完整的中国资本主义改良思想。
其思想的主要内容有:“托古改制”,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政治上主张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主张保护工商业,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以适当的发展;军事上主张采用西法编练新军,增强军事力量;文化教育上主张废八股、办学堂,培养新式人才。
维新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种进步思想。
它大胆地把矛头指向封建传统思想,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
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维新思想还包含了浓厚的封建色彩,它最终没能挽救清朝的腐朽统治,更没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
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壮大。
不少
1。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转型
意义:“三民主义”纲领在宣传和鼓动革命、动 员和组织群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文化运动
“德先生”与“赛先生”
背景:1.民国初年的帝制复辟以及随后出现的军 阀统治、军阀混战和种种社会危机,又将人们的 希望击得粉碎。2.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从辛亥革 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就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旧思想、旧文化和旧礼教, 引进民主和科学。
构建历史的通感(纵向横向)
结构化背书(准确把握历史概念;概念与概 念之间的联系)
世界体系的形成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走出中世纪)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文明的孕育) 工业社会的来临 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世界体系的裂变: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体系的重建:二战后
“社会转型”的基本动因:社会转型的 成因很多,而且互动制衡,根本因素是 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 春秋战国: 晚清民初: 20世纪70年代末:
总结:
1、社会转型期会促进思想的巨变,同时 ,也应看到,思想的变革,也是影响社会 转型的关键。(柯林武德:一切历史都是 思想史。)
2、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 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 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 的保守倾向。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转型
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 者的论述中,有多种理解,其中一种观点认 为“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 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 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 、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 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 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4、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失败——辛亥革命
中国现代史重大思潮知识点总结
中国现代史重大思潮知识点总结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思潮运动,这些思潮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总结中国现代史中的一些重大思潮,并探讨它们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 戊戌变法思潮戊戌变法思潮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思潮之一。
该思潮发生于1898年,其核心目标是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倡导君主立宪制度,加强国家现代化建设。
但是,由于外力干涉和内部保守势力的反对,戊戌变法最终失败。
尽管如此,戊戌变法思潮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中国后续的革命和变革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2. 新文化运动思潮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另一个重要的思潮。
该思潮兴起于1919年,旨在推翻封建旧文化,倡导民主、科学和现代化。
新文化运动主张进行思想解放,提倡个人主义思潮,反对封建礼教和儒家文化的束缚。
这一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兴起和传播,为中国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
3. 五四运动思潮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潮之一。
该思潮始于1919年的北京学生运动,旨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五四运动抗议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对待和外国列强在中国的特权,成为中国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运动的重要起点。
该运动也加速了中国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并为中国共产党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4. 马克思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是中国现代史中的重要思潮之一,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被中国知识分子引入中国,并逐渐融入了中国的政治和思想领域。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推动了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发展和成功。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思潮中占据重要地位,至今仍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5. 文化大革命思潮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段混乱和动荡的历史时期。
该思潮发生于1966年,在中国社会引发了广泛的运动和斗争。
文化大革命以推翻旧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权力体制为目标,但不幸的是,这场运动导致了中国社会的极度混乱和暴力冲突。
高中历史的归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潮与运动
高中历史的归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潮与运动近代中国历史中的思潮与运动近代中国历史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阶段,其中思潮与运动在推动国家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潮与运动进行归纳,包括维新思潮、五四运动、北伐战争等,并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
1. 维新思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弱国无外交,经济停滞,思想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
此时,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和探索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维新思潮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维新思潮主要表现为思想解放和知识革命。
徐中约、严复等先驱者提倡学习西方知识,马关条约签订后,更多的学者积极倡导变法改革,以振兴国家。
广泛传播的西方思想和文化,为中国的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借鉴。
然而,由于内外反动势力的干扰和体制机制的制约,维新运动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却遭遇了挫折。
维新思潮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巨大。
维新运动孕育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推动了中国思想解放和精神独立的进程。
维新思潮的失败也使中国知识分子深刻认识到了传统观念与现代化的冲突,为后来的思潮和运动奠定了基础。
2.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爱国主义运动,它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五四运动是一场民族主义运动,其核心内容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倡导民主与科学。
五四运动起源于1919年的北京学生运动,之后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
学生和知识分子纷纷参加抗议活动,呼喊民主、自由、科学和平等的口号。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青年的觉醒,他们以热血和激情为中国的独立和进步奋斗。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深远。
它成为了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标志,激发了全国人民为国家独立与进步而奋斗的热情。
五四运动还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人权等新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评判与反思,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社会对现代文明的追求。
3. 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中国军事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思潮与社会转型
社会思潮与社会转型社会是一个多元而复杂的整体,不断演进着。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社会思潮涌现出来,推动着社会的转型和变革。
思潮不仅仅是对现状的反思和批判,更是对未来的探索和构想。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社会思潮与社会转型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
首先,社会思潮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集体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变迁。
它不仅代表了社会群体的共同意识和价值追求,也表达了个体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看法。
思潮的诞生往往源自于社会的矛盾和不满,它是社会进步和变革的先导。
例如,20世纪初的工人运动思潮,以及60年代的民权运动思潮,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社会的转型和进步。
其次,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过程。
这种转变可能是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或其他方面的。
社会转型可能是渐进的,也可能是突发的。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转型的背后都有一个推动力量。
这个推动力量往往来自于社会的思潮。
思潮的力量可以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反思既有制度和规则,并寻求创新和改革的办法。
社会思潮和社会转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首先,思潮可以是社会转型的导火索。
当社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矛盾时,思潮的出现往往标志着社会发生了变革的需要。
例如,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化和社会不公问题的加剧,这引发了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等思潮的兴起。
这些思潮表达了对现有社会结构的不满,并寻求改革和变革的途径。
其次,社会转型也可以催生出新的思潮。
当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时,人们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对现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反思。
例如,科技和信息革命引发了数字时代的到来,这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开始对科技发展的后果进行思考,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潮,如环保思潮、共享经济思潮等。
这些思潮试图通过重新定义价值观念和解决现实问题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最后,社会思潮和社会转型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
思潮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转型,而转型又为思潮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作为现代性理论,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本来有其共通的思想原型,此即关于“平等”的观念。
但在20世纪思想史上,这种共同的思想原型却发生了“分裂”:在自由主义者那里,它被解释为“个人自由”;在社会主义者那里,它等同于“社会正义”或“社会公平”;而在社会民主主义者那里,它就是兼顾“自由”与“公正”。
其实,任何社会思想作为社会乌托邦都可以区分出其思想的“意义”与“涵义”,就此点说,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皆可以作为建构现代民主社会政治的思想资源。
未来中国社会政治的建构应当是:以自由主义作为社会秩序安排与社会实践原理,以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与终极信念作为思想导航与制约原则,并且在现实的社会行动与社会政策中,以社会民主主义作为调节原理。
这样三者并进,相互补充,相互为用,不失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最好的一种思想整合思路与社会行动整合方式。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社会大动荡与变迁。
这也是中国思想史上少有的观念纷争、“道术为天下裂”,并且各思以其道易天下的时代。
当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人们理应跳出历史的牢笼,对思想观念在变革人类自身社会生活方面的功能与作用进行反省与认识。
应当说:处于21世纪的今天,意识形态对峙与斗争的时代已经终结;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这三大曾经左右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社会思想应当达成和解,并且实现它们从意识形态到社会理论的转变。
一、现代性理论的“分裂”: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用以进行中国社会与政治变革的思想理论,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即使一些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实行创造性转化,从中国本土思想中提炼出现代性的社会改革思想的20世纪中国思想家们,其思想的灵感也都来自西方而非纯粹的本土文化。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其说是归结于西方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而中国知识分子不得不接受西方这种强势文化的影响,不如说由于中国近现代的社会改革是一种走向“现代性”的社会变革,而西方是最早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与国家,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理论,为中国这样的后发性国家提供了参照。
因此,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为了推进中国的现代化,采取与借鉴西方的现代化理论是很自然的,而且有其必要。
迄今为止,西方各种现代化理论或者说“现代性”理论林林总总,从社会思想观念层面来归类,可以划分为如下三种:11自由主义取向;21社会主义取向;31社会民主主义取向。
?这三种现代性的理论作为理想类型来考察,各自有其不同的内容、特点与精神气质,彼此之间泾渭分明;而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来观察,却又彼此相互混杂,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无论如何,认识这三种不同的现代性思想观念及其彼此的差异,对于我们了解西方近现代社会的精神实质,以及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尤其是预测与判断今后中国社会变革应取的方向,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作为现代性理论,它们彼此之间的差异点到底在哪里?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中,现代性理论其实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的本质是“乌托邦”。
乌托邦并非是虚无飘渺的思想,而是一种用以进行社会动员与改造世界的思想观念。
在这种意义上,社会乌托邦与意识形态等义。
现代性理论指近现代以来的社会乌托邦或意识形态,而与本文后面所说的现代社会理论须加以区分。
或者说,现代性理论是一个在外延上大于现代社会理论的概念。
详见本文的论述。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近代以来的一种主流社会政治思想,其内容异常繁杂,自由主义阵营内部也存在各种的分歧,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西方各种各样的自由主义学说中概括出比较能公认的关于自由主义的定义。
这就是当代自由主义经典作家萨托利在5民主新论6一书中所说的:“自由主义就是通过宪政国家而对个人政治自由和个人自由予以法律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可以看到,这个定义不仅能涵盖西方各种各样的自由主义,为西方各种自由主义思想派别所接受,同时也是20世纪以来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心目中认可的权威的关于自由主义的看法。
论到社会主义,西方各种社会主义思想派别之间的差异,有时候比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的差别还大,比如说,悉尼#奥利维就说过这样的话:“社会主义只不过是理性化的个人主义”。
因此对于费边主义者来说,“社会主义”只是左倾的自由主义或者社会民主主义的代名词。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西方近代以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而非仅仅是理论或口号的提法中,得出西方近现代以来关于“社会主义”的最一般看法:认为“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共同富裕与福祉的一种思想理论,而姑且忽视不同的社会主义者在达到这种共同福祉上,会采取何种不同的手段与方法。
至于社会民主主义,它的边界并不十分清楚:“左翼”的社会民主主义,其实就是社会主义;“右翼”的社会民主主义,则属于自由主义营垒。
但作为20世纪影响颇大的一种社会思想,社会民主主义却自认为要超越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因此,从思想取向上说,它其实是试图走出一条既不同于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自由主义的“第三条道路”。
从历史上看,社会民主主义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纲领,反而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它自己的思想路线;但在这不断变更的主张中,它仍有其不变的宗旨所在,套用它常说的话就是:既要社会主义的好处,也要自由主义的好处;既要避免社会主义的弊端与缺点,也要避免自由主义的弊端与缺点。
社会民主主义这种“两者居中”的口吻使它容易遭到来自极端的社会主义者与极端的自由主义者的攻击与责难,被认为是“骑墙”与折衷;但恰恰又是这种中庸的态度与“中道”的方式,极易博得社会上广大人士,包括左翼自由主义者与右翼社会主义者的同情。
在20世纪中国,这三种西方的思想观念都相继传入,在知识社会界产生很大影响,并且由于知识分子的传播与发动,形成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
我们看到,由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20世纪中国出现了自由主义运动。
在西方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尤其是俄国式的苏维埃运动的影响下,中国出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潮,这种思潮与工农运动相结合,采取武装夺权的方式,最后建立了新中国。
至于社会民主主义,虽然表面上看,没有形成大张其鼓的独立思想运动(194 “年代末”第三条道路“的鼓吹和一时的兴盛是个例外),其实,由于它主张采取介于极端的自由主义与极端的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道“立场与路线,在思想取向与精神气质上往往与倾向”中庸“的中国知识分子更相契合。
这一思潮之所以未能形成大的社会运动,那是由于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变革采取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的方式,带有激进的性质,使得这种”中庸“与”中道“立场,难以在群众运动的风暴中挺立,于是,它只好采取”蛰伏“的状态,或选择自由主义的立场,或者投靠社会主义;或者说,在中国的自由主义或社会主义运动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它的潜在身影。
但是,以上仅是一种类型学的方法,以见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思想之异;其实,任何能够影响人心、激发起人们参与社会变革的热情,并且能长期延续下来的思想或思潮,按照荣格的理论,一定是能够捕捉到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才能在社会群众,包括作为观念传播者的知识分子当中引起极大反响。
作为社会思潮的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亦是如此。
那么,真正鼓舞与激发起社会群众投身于社会变革运动的”原型“或“想像物”到底是什么呢?人类历史,尤其是西方近代以来的历史早已证明,这就是“社会平等”。
可以看到,自英国革命,尤其是法国大革命以来,争取平等,已成为人类社会运动与政治变革的“中轴原理”。
从这种意义上说,无论自由主义也罢,社会主义也罢,社会民主主义也罢,都是“平等”这一人类集体无意识原型的不同表达形式。
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连老牌的自由主义者托克维尔也宣称:“翻阅一下我们的历史,可以说我们在过去的七百年里没有一件大事不曾推动平等”?,“身份平等的逐渐发展,是事所必至,天意使然”?。
尽管在历史的发展中,人们心目中“平等”的内容不断发生变化,关于什么是“平等”的问题,总是引起无穷的争论,但无论如何,“平等”之引起人们关注,并且成为政治学中最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恰恰说明了它是激发人们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最强大的思想“原型”。
而不同的社会政治理论,其分歧不是其他,就由于对“平等”有不同的看法而起。
所谓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社会民主主义,归根到底,其思想分野并不在其他方面,而只是对于“平等”各自有不同的理解罢了。
换句话说,自由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只不过是对“平等”这一人类古老原型的不同阐释。
问题也恰恰在这里。
本来,激励人类参与社会政治的原型只有一个)))“平等”,为什么到了后来,它却发生了“分裂”:在自由主义者那里,它被解释为“个人自由”;在社会主义者那里,它等同于“社会正义”或“社会公平”;而在社会民主主义者那里,它就是兼顾“自由”与“公正”。
原来,作为激发人们参与社会政治的“乌托邦”或思想观念,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除了是一种社会价值理想,更重要的还包括一整套为实现这种社会价值理想而设计的社会秩序安排,以及为达到这种社会安排而设计的社会行动方案与方法。
也就是说,作为一种现代性理论,任何社会理论都包含有“意义”与“涵义”两个方面的内容:“意义”,是指乌托邦中的价值成分;“涵义”,则用来指称乌托邦中为实现价值而设计的社会秩序以及社会行动方案。
应当说,就人类终极的社会价值来说,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并无区别,都是追求人类社会的“平等”;但就如何实现“平等”而作出的社会秩序安排,以及为达到这种社会秩序安排而采取的方式方法上,它们彼此之间却差异甚大,甚至形同水火。
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看到,在20世纪中国,中国知识分子对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思想观念的选择,常常并非是对于不同社会价值目标的选择,而是对于如何达到共同的价值目标)))“平等”的方式方法,尤其是体现这种“平等”的社会秩序安排有不同看法而作出的选择。
这种选择,既同中国知识分子本身的精神气质有关,同时也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精神性格有关。
我们观察到的大量例子说明:选择主体的精神气质与被选择对象的精神性格彼此之间具有“亲和性”。
就是说,具有自由主义精神气质的知识分子,会选择自由主义思想观念;其他一些知识分子之选择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也出于同样的道理。
二、社会乌托邦的“意义”与“涵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彼此不同的精神性格是什么?这从它们对社会乌托邦中“意义”与“涵义”关系的不同理解与解释中可以看出。
对于自由主义来说,它将“个人自由”代替“社会平等”,这说明它在意义与涵义之间作出了重大的区分,认为乌托邦的涵义不等于意义;而且,它将社会乌托邦的重点从意义转向涵义。
只有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才可以解释为什么对于自由主义来说,个人自由会成为它最核心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