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训练报告
本科科研训练总结范文
![本科科研训练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cb8820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1d.png)
时光荏苒,转眼间本科阶段的科研训练已经接近尾声。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实验室的同仁们的帮助下,完成了一系列科研任务。
回顾这段经历,我深感收获颇丰,以下是我对本科科研训练的总结。
一、科研素养的提升在科研训练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科研素养的重要性。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查阅文献,掌握了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阅读大量的科研论文,我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从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到实验结果分析,我都力求做到严谨、科学。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撰写科研论文,掌握了论文写作的规范和技巧。
二、实验技能的锻炼在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中,我积极参与各项实验操作,锻炼了自己的实验技能。
从基本的实验操作,如配制溶液、离心、分光光度法等,到复杂的实验技术,如基因克隆、蛋白质纯化等,我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通过这些实验操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科研训练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在实验室,我们共同面对实验中的困难,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这种团队合作精神使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科研思维的拓展科研训练使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研思维。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面对实验结果,我不再局限于表面的现象,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原因。
这种科研思维使我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五、对科研工作的认识通过科研训练,我对科研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科研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毅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为我国的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研训练总结(精选9篇)
![科研训练总结(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d4c50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3.png)
科研训练总结(精选9篇)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
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研训练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研训练总结篇1为培养我们的科研技能,提高我们的科研能力,本学期学院为我们开设了一门新的课程:科研技能训练。
具体来说应该是对以前学的技能训练的深入学习,在田红燕老师的辛勤带领下,我们组的同学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来学习在技能方面的知识,为明年写毕业论打下好的基础。
我们的科研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选题查新;第二:阶段需求分析;第三:书写项目开发计划书;第四:素材整理和加工;第五:科技论文书写和说明书的书写。
第一阶段:我们就选题进行了讨论,最终选定了网页设计网站的前台设计这个项目。
而在这个过程中。
我切身体会到了团队工作的过程是十分复杂和艰难的,因为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所擅长的领域。
需要认真考虑每个人不同的要求和特长来制定我们的课题项目。
而且课题的选择也十分重要,这关系到以后的工作度和工作方向。
第二阶段:通过第一阶段的讨论我们最终达成一致,所以第二阶段的分工也就变得容易了许多,而且最近我也受朋友之托帮他们的公司制作一个网站,所以我们对于此阶段的需求分析就针对他们这样的公司进行。
发现这个项目的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第三阶段:项目开发计划书的书写关系到以后的具体工作,所以我们慎之又慎,尽量选择每个人擅长的领域,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争取将此项目做的更好。
第四阶段:素材的整理和加工,经过前段时间的选题、需求分析和书写项目开发计划书,运用我们所学的Dreamweaver和Photoshop等软件,运用强大的网络搜索引擎和图书馆的资料,我们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在此阶段,我们要将所有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将其掌握的更为牢固。
第五阶段:书写说明书,让用户了解产品如何使用和如何将它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值。
科研训练总结报告
![科研训练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486b24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7.png)
科研训练总结报告科学研究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作为一名研究生生物学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参与了一项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我不仅学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更深入了解了生物多样性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现有的挑战。
1. 项目背景与目的这个研究项目的背景是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在人类活动的推动下,许多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危险,这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我们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调查某一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状况,为保护该地区的物种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保护工作提供经验。
2. 研究方法与结果我们选择了某一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多样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实地观察、DNA分析以及物种统计学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和样本,对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估和分析。
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内的物种丰富度较高,包括多个保护级别的濒危物种。
然而,我们也观察到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部分物种受到了威胁,数量不断减少。
其次,我们发现一些植物物种的种群结构出现异常,这可能与环境因素的变化有关。
3. 讨论与启示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总结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只有通过全民参与,才能实现真正的保护效果。
其次,科学研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更好地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有效的保护策略。
最后,我们也讨论了一些可行的保护措施,包括建立更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教育以及积极参与国际保护合作等。
4. 我的收获与反思作为一个研究生,在这个项目中,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实验操作等。
这些技能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通过实际的研究过程,我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才能够保护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福祉。
科学研究基础训练实习报告
![科学研究基础训练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9b58a6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6.png)
标题:科学研究基础训练实习报告摘要:本报告详细阐述了实习期间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基础训练,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内容。
通过本次实习,实习者对科学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提高了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研究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本次科学研究基础训练实习。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环节,对科学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二、实习内容1. 实验设计在实习的第一周,我们学习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应该具备明确的研究目的、合理的实验分组、严格的实验条件控制等特点。
在实验设计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操作中,我参与了一个关于植物生长的实验设计,通过讨论和修改,我们最终确定了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
2. 数据收集在实验设计完成后,我们开始了数据收集工作。
数据收集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本次实习中,我负责收集实验数据,包括植物的生长高度、叶片数等。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实验规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初步分析。
3. 数据分析数据收集完成后,接下来就是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科学研究的核心环节,它能够帮助我们揭示实验结果背后的规律。
在本次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统计软件(如SPSS)进行数据分析。
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假设检验等操作,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这些方法的应用。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发现了实验结果的一些规律,如植物生长高度与光照时间的关系等。
三、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科学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同时,我在实习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研训练工作总结
![科研训练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53d20c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1.png)
科研训练工作总结
科研训练是科研人员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它不仅能够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还能够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科研训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此,我将对这段时间的科研训练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首先,我们在科研训练工作中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们不仅注重了理论
知识的学习,还注重了实际操作的训练。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科研方法和技巧,提高科研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我们在科研训练工作中注重了团队合作。
科研工作往往需要多人合作,
而团队合作的效率和效果往往比个人工作要好。
在科研训练中,我们注重了团队合作的培养,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务,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
另外,我们在科研训练工作中也注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研工作需要不断地
进行创新,而创新能力是科研人员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在科研训练中,我们注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员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我们在科研训练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科研训练工作,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研训练工作总结
![科研训练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cf6604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4.png)
科研训练工作总结
在科研领域,训练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科研训练,研究人员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增强科研实践的技能,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多项科研训练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在我来总结一下这些工作。
首先,科研训练工作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在进行科研训练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科研目标,确定需要提升的科研能力和技能。
然后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包括学习内容、时间安排、训练方法等。
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科研训练。
其次,科研训练工作需要注重实践。
科研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只有通过实际的科研实践,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因此,在进行科研训练时,我们需要注重实践,不断进行科研实验、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实际操作,从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另外,科研训练工作还需要注重团队合作。
科研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工作,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借鉴他人的经验,共同攻克科研难题。
因此,在进行科研训练时,我们需要积极参与科研团队的工作,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科研任务,从中学习他人的优点,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总的来说,科研训练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科研训练,可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增强科研实践的技能,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加强科研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为科研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研训练总结报告
![科研训练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6ea15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1d.png)
科研训练总结报告我在大学期间参与了几个科研项目,这些项目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科研经验与学习收获。
首先,我参与的第一个科研项目是关于环境污染的研究。
我们的团队主要研究城市垃圾场对周边土壤水质的影响。
我们进行了实地调查和采样,将样品送到实验室进行测试。
我负责分析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通过这个项目,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实地调查和现场数据收集,并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分析技能。
参加第二个项目时,我加入了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小组。
我们的任务是开发一个分类器,将一组文本分为多个类别。
我的任务是训练机器学习算法,使其能够自动标记文本并生成预测结果。
这个项目让我深入了解了机器学习算法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些技术。
最近,我参与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 区块链技术。
我们的小组的目标是分析区块链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并提出一些新的解决方案来改善区块链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我负责设计和实现一些独特的算法和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和处理区块链上的信息。
通过这个项目,我了解了区块链技术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这些科研项目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它们提高了我的研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我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其次,这些项目让我加深了对我的专业领域的理解和兴趣,让我更加热爱我的专业。
最后,这些项目让我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与其他人合作,分享想法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了一些重要的细节和技巧。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善于交流和合作。
在一个科研项目中,你需要和其他人共享想法,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另外,要记得保持专注和耐心,不能轻易放弃或失去动力。
科研项目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但也是非常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总的来说,我的科研经历让我获得了很多知识和经验。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我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研创新训练的小结3篇 科研训练总结报告
![科研创新训练的小结3篇 科研训练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d36efd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6.png)
科研创新训练的小结3篇科研训练总结报告1科研创新训练活动的总结是:本次科研创新训练活动以“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理解,以及掌握创新实践的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科学研究概述、实验室研究设计、实验室实验实践、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研究报告撰写等。
通过本次训练,学生们在研究设计、实验实践、数据处理、分析和报告撰写方面得到了比较全面的指导,并获得了实际的科学研究经验。
同时,学生们也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解释问题,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
总之,通过本次科研创新训练活动,学生们在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方面得到了比较全面的指导,并获得了一定的实际技能和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及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科研创新训练总结报告2本次科研创新训练活动,以“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为主题,将科学研究的理论知识与创新实践相结合,开展全面的训练活动。
参与者们在课程内容上,学习了科学研究概述、实验室研究设计、实验室实验实践、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研究报告撰写等。
在本次训练活动中,参与者们不仅完成了实验室实践任务,更加深入地掌握了实验室研究设计、数据处理分析及报告撰写等方面的知识,并具备了识别问题、解决问题和解释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本次训练活动中,学生还学会了如何归纳总结及论证论文的写作技巧,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本次科研创新训练活动,使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知识,更加深入地掌握了实验室实践及研究报告撰写等方面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及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科研创新训练总结报告3本次科研创新训练以“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理解,以及掌握创新实践的技能。
本次训练活动包括科学研究概述、实验室研究设计、实验室实验实践、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研究报告撰写等。
通过本次训练活动,学生们在实验室研究设计、实验实践、数据处理、分析和报告撰写方面得到了比较全面的指导,并获得了实际的科学研究经验。
科研训练总结5篇
![科研训练总结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2ffb2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6d.png)
科研训练总结5篇第一篇:科研训练总结个人总结大学生科研训练是大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专为在校大学生设计的一种项目资助计划,其目的是为学有余力的大学生提供直接参加或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的机会,并通过项目的实施,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前沿,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培养科研素质,启发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
参加科研训练计划,不仅仅只是一次提高个人实践能力的机会,更是一次考察个人综合能力尤其是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机会,让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增加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也为日后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在参加此次的科研训练当中,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让我感受到光有理论知识还远远不够应对实际困难。
因此,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是一个人发展与进步的前提。
此次训练中,对于我个人来说。
我遇到了很多困难与挑战,但也得到了很多的训练与培养。
首先,在查找文献资料方面,我学会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方法。
以前只知道在百度上搜索,但是有用的很少,而且有些资料还得会员才能查看,阻碍了我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但是通过此次训练活动,让我第一次了解到图书馆电子资源库的强大,能够在中国知网等专业文献平台上免费下载资料,甚至还能够查找到外文文献,这不得不说对我们大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在阅读资料尤其是外文文献的时候,让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的不足,英语水平的欠缺。
在此次科研训练中,为了读懂外文文献,我查阅了很多专业术语以及单词等,让我的英语阅读与翻译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此外,在和小组成员合作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小组合作力量的强大。
本次科研训练中,本小组研究的是《可变车道交通组织研究》。
其中的理论核心部分正是在无数次的小组讨论中完成的。
此次合作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每个人认识水平与深度都是有限的,而通过合作与讨论,不仅仅可以发现每个人的不足,更可以在激烈的讨论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合作方能成功。
此次科研训练让我最直接的收益的,莫过于对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科研基础训练实习报告
![科研基础训练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34649d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f.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研工作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自身科研能力,我于2022年暑期参加了某高校科研基础训练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培养我的科研素养,提高我的实验操作技能,并使我更好地了解科研工作的流程和方法。
二、实习内容1. 实验操作技能培训实习期间,我参加了实验室的各项实验操作培训,包括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等。
通过培训,我掌握了以下技能:(1)细胞培养:熟悉了细胞培养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细胞传代、冻存、复苏等,并学会了观察细胞形态、进行细胞计数等。
(2)分子生物学实验:掌握了PCR、RT-PCR、基因克隆等实验技术,学会了DNA提取、琼脂糖凝胶电泳、Southern blot等实验操作。
(3)生物化学实验:熟悉了蛋白质提取、SDS-PAGE、Western blot等实验技术,学会了酶活性测定、蛋白质含量测定等。
2. 科研项目参与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导师的科研项目,具体负责以下工作:(1)文献调研: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了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2)实验设计:根据文献调研结果,与导师共同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负责实验操作。
(3)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结论。
3. 学术交流与讨论实习期间,我积极参加实验室的学术交流活动,与导师、师兄师姐们共同讨论科研问题。
通过交流,我学会了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从中汲取经验。
三、实习收获1. 提高科研素养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科研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科研工作的严谨性和创新性。
同时,我也明白了科研人员应具备的素养,如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严谨的科研态度、丰富的理论知识等。
2. 增强实验操作技能在实习过程中,我熟练掌握了多种实验操作技能,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3. 拓宽知识面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我了解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拓宽了知识面。
4.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验室的学术交流与讨论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科研实习报告五篇
![科研实习报告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db3c2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72.png)
科研实习报告五篇科研实习报告篇1自1988年开始承担协和医大本科生科研训练以来,至今已有16名医大学生在药理室本课题组结业并拿到博士学位,其中有2名为协和医院麻醉科代培生。
他们的特点是在长达7年多的基础与临床实习后,已经具备相当的医学理论知识,因此有较高的理解能力和领悟性,思想活跃,一点就通。
药理学是密切连接临床与基础医学的桥梁,它为临床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在学生系统学习过药理学课程和临床初步实践的基础上,我们通过设计某个动物试验要求学生解决一个特定的药理学问题。
学生从一开始就融入课题组参加学术讨论会,作开题报告。
在确定了研究课题后,要求他们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写出一篇相关的综述__。
多年来我们对医大生科研训练的基本模式为:制作一个病理模型,通过与正常组、药物干预组的对比,观察该药物的作用效果及其原理。
试验手段主要包括:动物行为学、神经生化学、组织形态学等。
我们要求学生了解:药理学研究必须严格按照“随机、对照、重复”的原则。
要求学生循序掌握的实验技能和具体目标是:正确捉拿动物、称量体重、作身体标记、分组灌胃给药、观察动物行为等,加强爱护动物的意识;认真做好试验记录,随时讨论出现的问题;快速掌握断头取脑术,能正确分离脑的7个主要部位并了解其功能;掌握3~5项神经生化学指标如受体、酶活性的检测;掌握2~3项组织形态学指标的检测;能正确统计数据,实事求是,并规范地用图表表达,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和幻灯制作,进行答辩练习。
尽管上述模式和时间没有改变,但这几年医大生毕业论文的水平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们的经验是1)要发挥整个课题组特别是研究生的传、帮、带作用;加强互相帮组的协作意识;2)一定提供他们成熟并验证了的方法,在具体实施前还要进行预实验,以确保实验顺利无误;3)在完成论文和预答辩阶段充分展开讨论,提高理论认识,严格规范图标制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使学生通过科研训练真正学到知识本领。
我们尽量提供最好的条件充分挖掘医大生的潜力,如1999年在多媒体尚未普及时,我们就花钱借来投影仪,让两位医大生首次用多媒体幻灯发布了毕业论文。
科研训练实习报告
![科研训练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090f3b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6.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科研训练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我校特开展了科研训练实习活动。
本人有幸参加了此次实习,现将实习过程及收获总结如下。
二、实习单位及课题实习单位:XX大学XX学院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研究三、实习时间及内容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实习内容:1. 了解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2. 熟悉深度学习理论及算法3. 学习Python编程及TensorFlow框架4. 完成图像识别实验,分析实验结果5. 撰写实习报告四、实习过程及收获1. 了解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在实习初期,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了图像识别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领域的优势。
这使我们认识到,课题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熟悉深度学习理论及算法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系统地学习了深度学习的基本理论,包括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
通过学习,我们对深度学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3. 学习Python编程及TensorFlow框架为了完成图像识别实验,我们学习了Python编程语言,并掌握了TensorFlow框架。
TensorFlow是一款广泛应用于深度学习的开源框架,它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函数,方便我们进行实验。
4. 完成图像识别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在实习中期,我们利用TensorFlow框架,实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算法。
实验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网络结构和参数设置,分析了实验结果,优化了算法。
最终,我们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实验效果。
5. 撰写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我们根据实习过程中的所学所得,撰写了实习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课题背景、研究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分析等。
通过撰写实习报告,我们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实习收获1. 提高了科研素养通过此次实习,我对科研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如何查阅文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外科研训练课程综合报告
![课外科研训练课程综合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dc90d1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d.png)
课外科研训练课程综合报告
本文是对于课外科研训练课程的综合报告。
该课程旨在提供给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科研方法和技能,提高学术水平。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课程简介、课程内容和课程效果。
一、课程简介
该课程是由学校科研部和教务处联合推出的,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课外学习项目。
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术水平,为学生未来的科研和学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
该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科研方法的介绍:讲解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掌
握科研的流程和方法,了解科研的意义和价值。
2. 学术论文的撰写技巧:介绍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写作技巧
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提高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3. 学术会议和期刊的投稿:讲解学术会议和期刊的特点和要求,帮助学生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会议和期刊,并掌握投稿的技巧和方法。
4. 学术报告和演讲技巧:介绍学术报告和演讲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演讲的能力和效果。
5. 科研团队合作:讲解科研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技巧,帮助学
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团队合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课程效果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科研方法和技能,提高学术水
平,为未来的科研和学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该课程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需求。
个人科研训练项目总结总结
![个人科研训练项目总结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98066e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0.png)
首先,我要反思的事做这个项目的动机,当时做国创,是既有点兴趣,又有点跟风的,这就导致了后来,我既想十分认真的去做,又不是很认真的在做的结果。通过这次本基,我有了一点很深的体会,只要是自己主动选择的事要么主动去做,要么就不做,如果把一件事更多的当做应付什么东西来做的话。
在这里,我反思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作为项目的负责人,没有调动好组员的积极性,是我的问题,也是自己长期以来的一个短板,作为负责人,重要的不是事必躬亲,而是能够人尽其用,发挥他们的长处,这样才能让整个项目良好的运转。此外,组织领导能力,不光是协调整个项目,还有协调自己的精力,科研是一个需要耐性和长期投入的东西,从事科研需要规划好自己科研,社交,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从事这次本基,我知道了有条不紊而不是赶deadline的做一件需要长期规划的事情是多么重要,不论科研还是生活,这一条今后会成为我一条重要的准则。
2.写好教学反思、随笔,努力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反思是自我提高的阶梯,好好想想哪里做的不够好,这样会使我们保持一种积极探究的心态。随时写下工作中的点滴,为以后的教育教学留下宝贵经验,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科研训练总结范文
![科研训练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3bdad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9.png)
科研训练总结范文自从参加科研训练以来,我深切感受到了科研的魅力和挑战。
通过这次训练,我获得了宝贵的科研经验和技能,也对自己的专业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此总结中,我将重点谈论我在科研训练中取得的成绩以及面对的挑战,并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
首先,我参加了一个计算机视觉项目,研究如何使用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图像分类。
在项目的初始阶段,我主要进行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研究、数据集的收集和整理等。
我发现,对于一个科研项目来说,文献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我深入了解了目前图像分类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研究进展,为后续的实验设计提供了指导。
其次,我参与了一系列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工作。
我首先学习了如何使用Python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这对于我后续的实验工作非常有帮助。
在实验设计中,我积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与团队成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通过这个过程,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科研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在数据集的处理和标注过程中,我发现一些数据存在噪声或不完整的问题,这给我的实验结果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数据清洗和预处理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小了数据的噪声。
此外,在模型训练和调优过程中,我也面临了很多技术难题,需要进行反复尝试和调试。
通过与导师和同学的交流,我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并最终得到了比较满意的实验结果。
在这次科研训练中,我不仅获得了科研技能,还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与团队成员共同合作,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沟通和协作,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并从中受益。
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科研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过程,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学习新的技术和理论知识。
因此,我决定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的来说,这次科研训练对于我个人的学术发展和职业规划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项目的实践,我对计算机视觉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
科研实训报告
![科研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e4c08e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c.png)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科研实训成为培养科研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自身科研能力,拓宽知识视野,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科研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让我深入了解科研工作流程,掌握科研方法,提升科研素养。
二、实训单位及课题实训单位:XX大学XX实验室课题名称: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研究三、实训内容及过程1. 实训前期准备在实训开始前,我认真学习了实验室的科研方向和课题内容,了解了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和预期目标。
同时,我还对实验室的科研设备和软件进行了初步了解,为实训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实习过程(1)文献调研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查阅了大量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图像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2)实验设计根据课题研究需求,我制定了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数据集的收集、预处理,以及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训练和优化。
(3)实验实施在实验过程中,我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对实验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深度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或PyTorch)搭建模型,并进行训练和测试。
(4)结果分析与总结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发现所构建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图像识别任务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同时,我也发现了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数据集不平衡、模型过拟合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3. 实训总结(1)掌握了图像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领域的应用。
(2)熟悉了深度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或PyTorch)的使用,能够搭建和优化深度学习模型。
(3)提高了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科研实验。
(4)培养了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实训收获1. 知识层面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图像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领域的应用。
这为我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技能层面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深度学习框架搭建和优化模型,提高了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科研训练报告感悟
![科研训练报告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38fee43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4.png)
科研训练报告感悟在本学期参加科研训练,是我大学学习生活中难得的体验。
从学习新知识到体验科研的过程,是可以让我收获到无数知识的收获之旅,也是我跨出大学领域,探索新知识领域的开始。
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科研训练带给我的重要意义。
首先,参加科研训练有助于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我在科研训练阶段,认真学习了一些比较复杂的知识,例如计算机科学、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这些学科都是我们普通大学生很少接触的。
学习课程本身是可以很好地拓展我们的知识面,但是科研训练则能够更好地深入到某一个领域,加深理解,使我们对特定领域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从而更好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思考视野等。
其次,科研训练能够提升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参加科研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一些知识,同时还要运用到实践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经验。
同时,在科研训练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习到如何去总结、比较实验数据,有效地处理数据,以及如何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一些深层次的结论等,这些都是提升我们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再次,科研训练能够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科研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要锻炼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最新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
最后,参加科研训练能够培养我们科研训练报告能力。
科研训练报告是进行科研训练的必备文书之一,从收集数据、编写正文、解释结论到最终完整撰写,都需要我们拥有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在科研训练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反复练习,以及参考他人经验,我们自身的报告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总结而言,本次参加科研训练是我进入大学后,最重要的一次经历,也是一次重要的收获之旅。
本次科研训练不仅让我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还培养了我的科研训练报告能力。
未来我一定会把训练的经验用于科研工作上,为国家做出贡献。
大学科研训练实习报告
![大学科研训练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9d2b9b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8.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计划”)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积极参与了本年度的大学生科研训练实习项目。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锻炼我的科研能力,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习单位及项目简介本次实习单位为我国某知名高校的科研实验室,实习项目为“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算法研究”。
该项目旨在研究一种适用于复杂背景下的图像识别算法,以提高识别准确率和实时性。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导师沟通等方式,对项目背景、研究方法及预期成果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我还学习了相关编程语言和工具,为实习打下基础。
2. 实习过程(1)项目需求分析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深入了解了项目需求,明确了研究目标。
通过分析现有图像识别算法的优缺点,确定了本次研究的重点。
(2)算法设计与实现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深度学习相关理论,并尝试设计了多种图像识别算法。
经过多次实验和优化,最终确定了适合本项目需求的算法。
(3)实验与结果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所设计算法的有效性。
(4)论文撰写在实习过程中,我整理了实验数据,撰写了实习报告。
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3. 实习收获(1)提高了科研能力通过本次实习,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科研选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等,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2)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高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
(3)拓展了知识面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深度学习、图像处理等相关知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四、实习总结1. 项目成果本次实习项目成功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复杂背景下的图像识别算法,提高了识别准确率和实时性。
科研训练项目结题报告
![科研训练项目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b6494c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b.png)
科研训练项目结题报告科研训练项目结题报告1. 研究背景•描述项目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指出项目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2. 研究方法•介绍项目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解释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列举关键步骤。
3. 研究过程•描述项目的研究过程和具体操作。
•列举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4. 研究结果•总结项目的主要研究结果。
•说明结果的科学价值和创新性。
5. 结论与展望•总结项目的研究成果。
•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6. 参考文献•列出项目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
以上是本次科研训练项目的结题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展开和详细填写。
通过项目的全面描述,读者可以了解项目背景、目标、方法、过程、结果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从而全面了解项目的价值和重要性。
科研训练项目结题报告1. 研究背景•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科研训练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愈发突出。
科研训练项目旨在提供学生实践科学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项目旨在对某一特定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做出贡献。
2.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研究目标:通过开展科研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选择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建立适当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开展实验和数据分析,最终得出科学结论。
3. 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调研,了解国内外在该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其次,制定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计划,确保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接着,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获取相关数据和结果。
•最后,结合统计学方法和逻辑推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4. 研究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以下问题:1.实验设备故障:我们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及时修复设备,保证实验进度。
2.数据采集困难:通过调整实验方案和合理安排时间,最终成功完成数据采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研训练报告题 目:基于单片机的焊缝跟踪系统设计学生姓名:王宏友学生学号:201110101018学 院:机械学院班 级:机制11-2指导教师:孙鹏文2014年 12 月 26 日目录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选题的目的及来源 (1)1.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研究意义 (2)2 研究内容与预期研究成果 (3)2.1研究目标 (3)2.2主要研究内容 (3)2.3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6)2.4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6)2.5预期研究成果 (6)3主要参考文献 (7)1、选题背景和意义1.1 选题背景和目的焊接机器人可以提高效率、优化质量、改善劳动条件,因而发展和应用焊接机器人对我国国民经济起到巨大的作用。
目前的焊接机器人大多为可编程的不教再现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可以在其工作空间内精确地完成不教的操作。
在焊接机器人施焊的过程中,如果焊接条件基本稳定,则机器人能够保证焊接质量。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的焊接条件经常发生变化。
例如:由于强烈的弧光辐射、高温、烟尘、飞溅、坡口状况、加工误差、夹具装夹精度、表面状态、和工件热变形等影响会使焊枪偏离焊缝,从而造成焊接质量下降甚至失败。
因此,焊接条件的这种变化要求焊接机器人能够实时检测出焊缝的偏差,并调整焊接路径和焊接参数,保证焊接质量的可靠性,这就需要一种可以实时检测并跟踪焊接状态的系统,即焊缝跟踪系统。
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埋弧焊刚刚诞生,电弧焊走上自动化道路的初期,人们就急待解决焊缝跟踪这一问题。
焊缝自动跟踪系统的完善与否,是决定焊接自动化水平高低的关键。
因而,焊缝自动跟踪技术是焊接自动控制领域中的一项极其重要并迫切需要解决的研究课题。
近几年来,一方面由于窄间隙厚板自动焊、全位置自动焊及弧焊机器人的开发研究,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半导体传感器、激光及高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比较充裕的技术物质基础。
目前,从传统的机械电子式到先进的弧焊机器人式焊缝跟踪系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焊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焊接生产中的加工误差、热变形、电磁干扰、卡具误差及其他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使得许多焊缝跟踪系统还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如控制方法落后、系统稳定性差、可靠性差等)。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能满足所有焊接过程的焊缝跟踪系统,每种焊缝跟踪系统都是针对具体焊接过程设计的。
因此,焊缝跟踪至今仍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课题。
本课题设计了一套基于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焊缝跟踪系统,它是以PLC作为控制核心,经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对焊炬的位置实时进行跟踪修正的系统,从而达到焊接机器人精确焊接的目的。
本研究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和强烈的工程应用背景。
项目研究成果对于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相关领域的制造精度和生产效率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对于加速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研究意义(1)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国外关于焊接实时跟踪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焊接传感器的选择以及控制方法的改进上。
1985年保加利亚的kov提出了用模糊模型来描述弧焊过程的不确定性,借助于配置的非接触式激光传感器,用模糊控制推理对示教机器人的运动进行估计、预测和控制,实现焊缝的自动跟踪。
1989年日本的S.Mursaami等研究了利用电弧传感弧焊机器人焊缝跟踪的模糊控制,该控制系统根据焊枪的振幅位置同焊丝与工件的距离关系判断焊点的水平和垂直位移,并在强烈的弧光、高温、烟所以下,采用基于语言规则的模糊滤波器和模糊控制器来设计焊缝跟踪控制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美国Ohio州的Motoman公司推出了一种最高可以在60in_/min(152cm/min)焊接速度下进行焊缝跟踪的电弧传感跟踪系统。
另一分支是焊接过程实时控制专家系统,这是焊接专家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但目前已开发的系统不是很多。
国外已开发的此类专家系统如下表所示。
表1-1 国外已开发系统其中Weldexcel 与NEWCS 两个软件虽已将离线工艺设计与在线实时控制结合起来, 但只是按已经拟订的工艺对工艺参数进行调整。
而Camtech1000和Adaptitech1000则具有真正的实时性, 可完成零件定位、焊接操作、质量检查等功能。
Expert System for Control of Welding Parameters还可给出最优焊接参数,从而控制焊接设备, 保持恒定的熔深和焊道高度。
我国对焊缝跟踪控制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
80年代末以清华大学潘际銮院士为首的课题组在旋转电弧传感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
1993年清华大学博士廖宝剑在博士生费跃家的研究基础上,研制成功了一种空心轴电机驱动的旋转扫描传感器,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此后江西大学在此基础上在小型化和减震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做了进行一步的改进,并制造了样机。
清华大学吴世德的博士论文较系统的研究了电弧传感器信息处理技术,通过空间变换,进行了扫描电弧传感器信号的频域特征分析,提出了特征滤波向量的电弧传感的信号处理方法(2)单片机及其发展趋势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半导体工业的发展,半导体集成电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于是,人们就自然而然的想到将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制作在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中,这样就产生了微处理器(Mieroproeessor)。
随着微处理器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又在其中制作了存储器(RAM瓜OM)、输入/输出1/O接口电路、定时器/计数器以及户JD转换等电路,这就使微处理器的功能大大增强。
尤其是其中的只读存储器(ROM)可以存放控制中央处理器和外围设备进行工作的程序,这样整个芯片就成了一个独立的控制装置,可以用于实时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工作,因而称之为微控制器(Mierocontroller),俗称单片微型计算甲机,或简称单片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单片机技术也日趋成熟,单片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受到了广大科技界人士的欢迎,使其成为计算机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到目前为止,由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而设计的各种开发装置、控制设备、电子仪器等种类繁多,不胜枚举。
而将单片机技术应用到焊接领域对于焊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和强烈的工程应用背景。
项目研究成果可为大型风机叶片纤维铺放控制技术的研究、铺放装备的研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对于我区实现兆瓦级风电设备的本地化生产,彻底改善手工铺放的生产现状和落后局面,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研究成果2.1 研究目标(1)建立基于单片机控制实现精确控制焊枪移动的方法;(2)探究对复杂结构的焊接件的焊缝进行自动跟踪的规律。
2.2 主要研究内容在综合了新形势下焊接领域对自动焊接的实际要求及发展趋势后,本课题以焊接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通过8031单片作为控制系统,研制出一种可以精确检测跟踪焊接状态以及时纠正偏差的焊接机器人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有:(1)焊缝跟踪系统焊缝跟踪系统如图2-1所示。
它主要由非接触式超声波传感器,扫描装置、机头二维调节装置、单片机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本系统采用扫描式超声传感焊缝跟踪方法, 即将非接触式超声波传感器置于焊炬前方,用一套扫描装置使传感器在焊道上方横向扫描。
超声传感器发射超声波,遇到焊件金属表面时,超声波信号被反射回来,并由超声传感器接收。
通过计算传感器发射到接收的超声波声程时间,可以得到传感器到工件之间的垂直距离。
根据给定高度与实际检测高度的偏差,可以实现焊炬高度的检测和调整。
利用寻棱边法可以检测焊炬的横向偏差,进而实施横向调整,实现焊缝跟踪。
图2-1 焊缝跟踪系统框图(2)焊缝跟踪中的非接触式超声波传感器的研究焊缝自动跟踪是焊接自动化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而检测焊缝位置的传感器又是焊缝跟踪研究中的关键。
由于电弧焊产生的弧光、高温辐射和强磁场、电场以及金属飞溅、烟尘等严重干扰, 致使目前研究较多的光学和电磁传感器以及电视摄像等焊缝跟踪系统在实际焊接生产中的应用得不到满意的结果。
随着超声波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超声传感器对电弧焊产生的强光、电、磁场等干扰不敏感,因此,开发、研制新型的非接触式超声波传感器对推动焊缝跟踪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利用非接触式超声波传感器进行焊缝跟踪,它的关键技术是如何解决超声波的衰减及聚焦问题。
经过理论分析及试验证明,根据焊缝跟踪的实际需要,非接触超声传感器的频率范围应选择0.5~1.5MHz之间,焦距为30~75mm左右为宜。
(3)焊缝跟踪的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焊缝跟踪的单片机控制系统如图2-2所示。
其核心是8031单片机,还包括2764EPROM、74LS373地址锁存器、8155可编程接口等。
当系统通电或复位时,单片机开始执行2764EPROM中固化的程序,对焊缝位置的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处理,8031通过P1口输出控制脉冲信号控制步进电机驱动器,进而实现对调整执行机构的控制,实现超声传感焊缝自动跟踪。
超声波传感器的信号(检测信号和同步信号)从8031单片机的INT0和INT1端输入。
8031单片机通过8155接口实现焊缝位置显示和进行控制功能的切换。
图2-2 单片机控制系统框图显示单元采用了8个共阴极LED显示器和8个BCD锁存/8段译码/驱动器—CC4511组成。
8155的PB、PC口将8031单片机处理后的焊缝位置数据送入CC4511进行BCD译码锁存,得到十进制数,进而驱动LED显示器进行显示。
本系统除采用了光电隔离方法、单独电源供电、软硬件滤波等抗干扰措施外,还采用了硬件“看门狗”技术,即采用了集成芯片—MAX1232监视定时器芯片。
MAX1232每隔600ms将发出复位信号使单片机8031复位。
因此,当软件程序正常运行时,在600ms 时间间隔内由单片机8031发出负脉冲信号,使MAX1232重新计时,防止其发出复位信号,从而保证程序正常运行。
而一旦出现干扰影响,软件程序不能正常运行时,则在600 ms 内,由软件控制的MAX1232的重新计时脉冲不能发出,当MAX1232计时到600ms时,就会向8031单片机发出复位脉冲,使整个单片机控制系统复位。
控制软件包括主程序及各子程序:手动调整、高度检测、高度调整、左右偏差检测、左右扫描数显示、高度显示、左右调整等程序。
2.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1)焊接跟踪系统的组建1)焊接系统结构设计2)检测及反馈系统的设计3)编写控制程序4)编写用户程序调试工程5)整体连续调试测试(2)PLC程序的设计1)根据实际的控制需要选择PLC及其配套模块,配置硬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