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中数学新课标一轮复习上册6-5

合集下载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 第五章 复习知识点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 第五章  复习知识点

A.(1,2)
B.(1,+∞)
C.[2,+∞)
D.[1,+∞)
【解析】 由题意M=(1,+∞),N=(0,2), 则M∩N=(1,2),故选A. 【答案】 A
3.设集合A={5,log2(a+3) },集合B={a,b}. 若A∩B={2},则A∪B=________. 【解析】 ∵A∩B={2},∴ log2(a+3) =2. ∴a=1.∴b=2. ∴A={5,2},B={1,2}. ∴A∪B={1,2,5}.
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故a≠1,
∴a=-1,此时集合为{-1,0,1},符合题意, ∴a2012+b2012=(-1)2012+02012=1.
【答案】 1
【发散思维】 在利用集合相等或其他相关概念求字母的 值时,特别需注意利用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来检验所得 结果是否正确.
1.集合A={0,2,a},B={1,a2 },
2.(2011·海淀模拟)已知集合S= P={x|a+1<x<2a+15}.
xxx+ -25<0

(1)求集合S;
(2)若S⊆P,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析】
(1)由
x+2 x-5
<0得-2<x<5,∴S={x|-2<x<5}
(2)由S⊆P得
a+1≤-2 2a+15≥5
解之得-5≤a≤-3.
(7,1),(5,3),(8,1). 【答案】 C
则A∩( NB )为( )
A.{1,5,7}
B.{3,5,7}
C.{1,3,9}
D.{1,2,3}
【解析】 显然A∩( NB )= A(A∩B), 且A∩B={3,9},所以结果为{1,5,7}.
【答案】 A
2.(2011·东北四校模拟)已知集合M={y|y=2x ,

【走向高考】2015届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6-2等差数列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B版

【走向高考】2015届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6-2等差数列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B版

【走向高考】2015届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6-2等差数列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B 版基础巩固强化一、选择题1.(文)(2013·某某一中期末)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3=6,a 1=4,则公差d 等于( )A .1 B.53 C .-2 D .3[答案]C[解析]由条件知⎩⎪⎨⎪⎧3a 2=6,a 1=4,∴d =-2.(理)(2013·某某二模)已知等差数列1,a ,b ,且3,a +2,b +5成等比数列,则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A .3或-3B .3或-1C .3D .-3 [答案]C[解析]2a =1+b ,(a +2)2=3(b +5),a =4或a =-2. ∵等比数列中的项不能为0, ∴a =4,b =7,∴等差数列的公差为3.2.(2013·某某新华中学月考)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4是a 3与a 7的等比中项,S 8=32,则S 10等于( )A .18B .24C .60D .90 [答案]C[解析]因为a 4是a 3与a 7的等比中项,所以a 3a 7=a 24,又S 8=8(a 1+a 8)2=32,所以a 1+a 8=8,解得a 1=-3,d =2,所以S 10=10a 1+10×92d =-3×10+90=60,选C.3.(文)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1=-11,a 3+a 7=-6,则当S n 取最小值时,n 等于( )A .8B .7C .6D .9 [答案]C[解析]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依题意得a 3+a 7=2a 5=-6,∴a 5=-3,∴d =a 5-a 15-1=2,∴a n =-11+(n -1)×2=2n -13.令a n >0得n >6.5,即在数列{a n }中,前6项均为负数,自第7项起以后各项均为正数,因此当n =6时,S n 取最小值,选C.(理)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a 5+a 7=4,a 6+a 8=-2,则当S n 取最大值时n 的值是( )A .5B .6C .7D .8 [答案]B[解析]⎩⎪⎨⎪⎧ a 5+a 7=4a 6+a 8=-2⇒⎩⎪⎨⎪⎧ 2a 1+10d =42a 1+12d =-2⇒⎩⎪⎨⎪⎧a 1=17d =-3,∴a n =-3n +20.法一:由⎩⎪⎨⎪⎧a n ≥0,a n +1≤0.解得173≤n ≤203,又n ∈N *,∴n =6.故选B.法二:S n =17n +n (n -1)2×(-3)=-32(n -376)2+37224,∵n ∈N *,∴当n =6时,S n 取得最大值.故选B.4.(2013·某某一中月考)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2=4,S 10=110,则S n +64a n的最小值为( )A .7B .8 C.152 D.172[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a 1+d =4,10a 1+45d =110.∴⎩⎪⎨⎪⎧a 1=2,d =2.∴S n =n 2+n ,a n =2n . ∴S n +64a n =n 2+n +642n =n 2+12+32n ≥12+2n 2·32n =172.等号成立时,n 2=32n,∴n =8,故选D.5.(文)设S n 表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S 5S 10=13,那么S 10S 20等于( )A.19B.310C.18D.13 [答案]B[解析]设其公差为d ,∵S 5S 10=5a 1+12×5×4d 10a 1+12×10×9d=a 1+2d 2a 1+9d =13, ∴a 1=3d .∴S 10S 20=10a 1+12×10×9d20a 1+12×20×19d=310. (理)(2013·某某省名校联考)已知每项均大于零的数列{a n }中,首项a 1=1且前n 项和S n满足S n S n -1-S n -1S n =2S n S n -1(n ∈N *且n ≥2),则a 81=( )A .641B .640C .639D .638 [答案]B [解析]由已知S nS n -1-S n -1S n =2S n S n -1可得,S n -S n -1=2,所以{S n }是以1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S n =2n -1,S n =(2n -1)2,所以a 81=S 81-S 80=1612-1592=640,故选B.6.(文)在函数y =f (x )的图象上有点列(x n ,y n ),若数列{x n }是等差数列,数列{y n }是等比数列,则函数y =f (x )的解析式可能为( )A .f (x )=2x +1B .f (x )=4x 2C .f (x )=log 3xD .f (x )=⎝⎛⎭⎫34x [答案]D[解析]对于函数f (x )=⎝⎛⎭⎫34x上的点列(x n ,y n ),有y n =⎝⎛⎭⎫34x n ,由于{x n }是等差数列,所以x n +1-x n =d ,因此y n +1y n=⎝⎛⎭⎫34x n +1⎝⎛⎭⎫34x n =⎝⎛⎭⎫34x n +1-x n =⎝⎛⎭⎫34d ,这是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故{y n }是等比数列.故选D.[点评] 根据指数与对数运算的性质知真数成等比(各项为正),其对数成等差,指数成等差时,幂成等比.(理)已知直线(3m +1)x +(1-m )y -4=0所过定点的横、纵坐标分别是等差数列{a n }的第一项与第二项,若b n =1a n ·a n +1,数列{b n }的前n 项和为T n ,则T 2014=( )A.20134029B.20144029 C.40174029D.40184029 [答案]B[解析]依题意,将(3m +1)x +(1-m )y -4=0化为(x +y -4)+m (3x -y )=0,令⎩⎪⎨⎪⎧ x +y -4=03x -y =0,解得⎩⎪⎨⎪⎧x =1y =3, ∴直线(3m +1)x +(1-m )y -4=0过定点(1,3), ∴a 1=1,a 2=3,公差d =2,a n =2n -1, ∴b n =1a n ·a n +1=12(12n -1-12n +1),∴T 2014=12×[(11-13)+(13-15)+…+(14027-14029)]=12×(1-14029)=20144029.故选B.二、填空题7.已知a ,b ,c 是递减的等差数列,若将其中两个数的位置对换,得到一个等比数列,则a 2+c 2b2的值为________.[答案]20[解析]依题意得①⎩⎪⎨⎪⎧ a +c =2b ,b 2=ac .或②⎩⎪⎨⎪⎧ a +c =2b ,a 2=bc .或③⎩⎪⎨⎪⎧a +c =2b ,c 2=ab .由①得a =b =c ,这与“a ,b ,c 是递减的等差数列”矛盾;由②消去c 整理得(a -b )(a +2b )=0,又a >b ,因此a =-2b ,c =4b ,a 2+c 2b 2=20;由③消去a 整理得(c -b )(c +2b )=0,又b >c ,因此有c=-2b ,a =4b ,a 2+c 2b2=20.8.(文)已知{a n }是等差数列,S n 为其前n 项和,n ∈N *,若a 3=16,S 20=20,则S 10的值为________.[答案]110[解析]由题意,设公差为d ,则⎩⎨⎧a 1+2d =16,20a 1+20×(20-1)2d =20,解得⎩⎪⎨⎪⎧a 1=20,d =-2.∴S 10=10a 1+10(10-1)2d =110.(理)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正数,若a 1+a 2+a 3=15,a 1a 2a 3=105,则a 11+a 12+a 13=________.[答案]75[解析]∵⎩⎪⎨⎪⎧a 1+a 2+a 3=15,a 1a 2a 3=105,∴⎩⎪⎨⎪⎧ a 2=5,a 1a 3=21,∴⎩⎪⎨⎪⎧a 1+d =5,a 1(a 1+2d )=21, ∵d >0,∴⎩⎪⎨⎪⎧d =2,a 1=3,∴a 11+a 12+a 13=3a 1+33d =75.9.(文)(2013·冀州中学检测)已知S n 是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向量a =(a n -1,-2),b =(4,S n )满足a ⊥b ,则S 5S 3=________.[答案]317[解析]∵a =(a n -1,-2),b =(4,S n )满足a ⊥b , ∴a ·b =0,∴4a n -4-2S n =0,即S n =2a n -2, ∴S n -1=2a n -1-2(n ≥2). 两式相减得a n =2a n -1,∴a n a n -1=2.由S n =2a n -2(n ∈N *),得a 1=2.∴{a n }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a n =2n .∴S 5S 3=2(1-25)1-22(1-23)1-2=317. (理)(2013·某某某某中学模拟)设m >3,对于项数为m 的有穷数列{a n },令b k 为a 1,a 2,…,a k (k ≤m )中最大值,称数列{b n }为{a n }的“创新数列”.例如数列3,5,4,7的创新数列为3,5,5,7.考查自然数1,2,…,m (m >3)的所有排列,将每种排列都视为一个有穷数列{}.若m =4,则创新数列为3,4,4,4的所有数列{a n }为________.[答案]3,4,2,1或3,4,1,2[解析]由数列{a n }的创新数列定义知,a 1=3,a 2=4,由于c 3=4,∴a 3≤4,又{a n }是1,2,3,4的一个排列,∴a 3≠3,4,∴a 3=1或2,由于c 4=4, ∴当a 3=1时,a 4=2;当a 3=2时,a 4=1, ∴数列{a n }为3,4,1,2或3,4,2,1. 三、解答题10.(文)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点(n ,S n )(n ∈N +)在函数f (x )=3x 2-2x 的图象上.(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设b n =3a n ·a n +1,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解析](1)由已知点(n ,S n )(n ∈N +)在函数f (x )=3x 2-2x 的图象上,可得S n =3n 2-2n . 当n ≥2时,a n =S n -S n -1=3n 2-2n -3(n -1)2+2(n -1)=6n -5, 当n =1时,a 1=S 1=1也适合上式,∴a n =6n -5. (2)b n =3a n a n +1=3(6n -5)(6n +1)=12(16n -5-16n +1), ∴T n =12(11-17+17-113+…+16n -5-16n +1)=12(1-16n +1)=12-112n +2. (理)在等差数列{a n }和等比数列{b n }中,a 1=b 1=1,b 4=8,{a n }的前10项和S 10=55.(1)求a n 和b n ;(2)现分别从{a n }和{b n }的前3项中各随机抽取一项,写出相应的基本事件,并求这两项的值相等的概率.[解析](1)设{a n }的公差为d ,{b n }的公比为q .依题意得S 10=10+10×92d =55,b 4=q 3=8,解得d =1,q =2, 所以a n =n ,b n =2n -1.(2)分别从{a n }和{b n }的前3项中各随机抽取一项,得到的基本事件有9个:(1,1),(1,2),(1,4),(2,1),(2,2),(2,4),(3,1),(3,2),(3,4).符合题意的基本事件有2个:(1,1),(2,2). 故所求的概率P =29.[点评] 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中,已知具体项或某几项的和等条件时,常选用“基本量法”来求解,即把已知条件均用数列的首项、公差或首项、公比来表示;概率中的古典概型关键是能正确列举出所有的基本事件和满足条件的基本事件.能力拓展提升一、选择题11.(文)已知在等差数列{a n }中,对任意n ∈N *,都有a n >a n +1,且a 2,a 8是方程x 2-12x +m =0的两根,且前15项的和S 15=m ,则数列{a n }的公差是( )A .-2或-3B .2或3C .-2D .3 [答案]A[解析]由2a 5=a 2+a 8=12,得a 5=6, 由S 15=m 得a 8=m15.又因为a 8是方程x 2-12x +m =0的根, 解之得m =0,或m =-45, 则a 8=0,或a 8=-3.由3d =a 8-a 5得d =-2,或d =-3.(理)(2013·某某六中月考)已知a >0,b >0,若2是4a 与2b 的等比中项,则2a +1b的最小值为( )A .2 2B .8C .9D .10 [答案]C[解析]由条件知:4a ·2b =(2)2, ∴22a +b =21,∴2a +b =1, ∴2a +1b =(2a +1b )(2a +b )=5+2b a +2a b ≥5+22b a ·2ab=9, 等号在⎩⎪⎨⎪⎧2b a =2a b ,2a +b =1,即a =b =13时成立.12.(2013·某某市调研)已知等比数列{a n }公比为q ,其前n 项和为S n ,若S 3,S 9,S 6成等差数列,则q 3等于( )A .-12B .1C .-12或1D .-1或12[答案]A[解析]由条件知2S 9=S 3+S 6,∴2a 1(1-q 9)1-q =a 1(1-q 3)1-q +a 1(1-q 6)1-q ,∴2q 6=1+q 3,∴q 3=1或-12,∵q ≠1,∴q 3=-12.13.(文)《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4节的容积共3L ,下面3节的容积共4L ,则第5节的容积为( )A .1L B.6766L C.4744L D.3733L[答案]B[解析]设该数列为{a n }公差为d ,则⎩⎪⎨⎪⎧ a 1+a 2+a 3+a 4=3,a 7+a 8+a 9=4,即⎩⎪⎨⎪⎧4a 1+6d =3,3a 1+21d =4,解之得⎩⎨⎧a 1=1322,d =766,所以第5节的容积为a 5=a 1+4d =1322+766×4=6766.(理)已知{a n }是等差数列,S n 为其前n 项和,若S 29=S 4000,O 为坐标原点,点P (1,a n ),点Q (2015,a 2015),则OP →·OQ →等于( )A .2015B .-2015C .0D .1 [答案]A[解析]S 29=S 4000⇒a 30+a 31+…+a 4000=0⇒a 2015=0,又P (1,a n ),Q (2015,a 2015),则OP →=(1,a n ),OQ →=(2015,a 2015), ∴OP →·OQ →=(1,a n )·(2015,a 2015)=2015+a n a 2015=2015,故选A. 二、填空题14.数列{a n },{b n }都是等差数列,a 1=0,b 1=-4,用S k 、S k ′分别表示等差数列{a n }和{b n }的前k 项和(k 是正整数),若S k +S k ′=0,则a k +b k =________.[答案]4[解析]由条件知,S k +S k ′=k (k -1)2d +k (k -1)2d ′-4k =k (k -1)(d +d ′)2-4k =0,∵k 是正整数,∴(k -1)(d +d ′)=8, ∴a k +b k =(k -1)d -4+(k -1)d ′ =(k -1)(d +d ′)-4=4. 三、解答题15.(文)已知正数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对任意的正整数n 满足2S n =a n +1.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设b n =1a n ·a n +1,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B n .[解析](1)由2S n =a n +1,n =1代入得a 1=1, 两边平方得4S n =(a n +1)2①①式中n 用n -1代替得4S n -1=(a n -1+1)2 (n ≥2)②①-②,得4a n =(a n +1)2-(a n -1+1)2,0=(a n -1)2-(a n -1+1)2, [(a n -1)+(a n -1+1)]·[(a n -1)-(a n -1+1)]=0, ∵{a n }是正数数列,∴a n -a n -1=2,所以数列{a n }是以1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a n =2n -1.(2)b n =1a n ·a n +1=1(2n -1)(2n +1)=12⎝ ⎛⎭⎪⎫12n -1-12n +1, 裂项相消得B n =b 1+b 2+…+b n =12[(1-13)+(13-15)+…+(12n -1-12n +1)]=n 2n +1.(理)(2013·某某质检)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n =32a n -1(n ∈N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在数列{b n }中,b 1=5,b n +1=b n +a n ,求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 [解析](1)当n =1时,S 1=a 1=32a 1-1,所以a 1=2.∵S n =32a n -1,①∴当n ≥2时,S n -1=32a n -1-1,②①-②,得a n =(32a n -1)-(32a n -1-1),所以a n =3a n -1,又a 1≠0,故a n -1≠0, 所以a na n -1=3,故数列{a n }是首项为2,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所以a n =2·3n -1.(2)由(1)知b n +1=b n +2·3n -1. 当n ≥2时,b n =b n -1+2·3n -2, …b 3=b 2+2·31, b 2=b 1+2·30,将以上n -1个式子相加并整理,得b n =b 1+2×(3n -2+…+31+30)=5+2×1-3n -11-3=3n -1+4.当n =1时,31-1+4=5=b 1,所以b n =3n -1+4(n ∈N *).16.(文)(2013·某某适应性测试)已知数列{a n }的首项a 1=1,且满足a n +1=a n 4a n +1(n ∈N *). (1)设b n =1a n,求证: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设=b n ·2n ,求数列{}的前n 项和S n .[解析](1)b 1=1a 1=1,a n +1=a n 4a n +1,1a n +1=4+1a n ,1a n +1-1a n =4, ∴b n +1-b n =4.数列{b n }是以1为首项,4为公差的等差数列.1a n=b n =1+4(n -1)=4n -3, ∴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14n -3(n ∈N *). (2)S n =21+5×22+9×23+…+(4n -3)·2n ,①2S n =22+5×23+9×24+…+(4n -3)·2n +1,②②-①并化简得S n =(4n -7)·2n +1+14.(理)(2013·某某调研)各项都为正数的数列{a n },满足a 1=1,a 2n +1-a 2n=2.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a 2n 2n }的前n 项和S n . [解析](1)因为a 2n +1-a 2n =2,a 21=1,所以数列{a 2n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所以a 2n =1+(n -1)×2=2n -1,因为a n >0,所以a n =2n -1(n ∈N *). (2)由(1)知,a n =2n -1,所以a 2n 2n =2n -12n , 于是S n =12+322+523+…+2n -32n -1+2n -12n ,① 12S n =122+323+524+…+2n -32n +2n -12n +1,②①-②得,12S n =12+222+223+224+…+22n -2n -12n +1 =12+2(122+123+124+…+12n )-2n -12n +1 =12+2×14×(1-12n -1)1-12-2n -12n +1 =32-2n +32n +1, 所以S n =3-2n +32n .考纲要求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4.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补充材料1.函数思想等差数列的通项是n 的一次函数,前n 项和是n 的二次函数,故有关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最值问题,数列的递增递减问题等都可以利用函数的研究方法来解决.2.等差数列的设项技巧与方程思想(1)对于连续奇数项的等差数列,可设为:…,x -d ,x ,x +d ,…,此时公差为d ;(2)对于连续偶数项的等差数列,通常可设为…,a -3d ,a -d ,a +d ,a +3d ,…,此时公差为2d .3.一般地,等差数列{a n }中,若a 1>0,且S p =S q (p ≠q ),则(1)若p +q 为偶数,则当n =p +q 2时,S n 最大; (2)若p +q 为奇数,则当n =p +q -12或n =p +q +12时,S n 最大. 备选习题1.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3|=|a 9|,公差d <0,S n 是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则( )A .S 5>S 6B .S 5<S 6C .S 6=0D .S 5=S 6[答案]D[解析]∵d <0,|a 3|=|a 9|,∴a 3>0,a 9<0,且a 3+a 9=0,∴a 6=a 3+a 92=0,∴S 5=S 6. 2.(2013·某某模拟)数列{a n }的首项为3,{b n }为等差数列且b n =a n +1-a n (n ∈N *).若b 3=-2,b 10=12,则a 8=( )A .0B .3C .8D .11[答案]B[解析]因为{b n }是等差数列,且b 3=-2,b 10=12,故公差d =12-(-2)10-3=2.于是b 1=-6, 且b n =2n -8(n ∈N *),即a n +1-a n =2n -8.所以a 8=a 7+6=a 6+4+6=a 5+2+4+6=…=a 1+(-6)+(-4)+(-2)+0+2+4+6=3.[解法探究] 求得b n =2n -8后可用逐差相加法求a 8.3.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若该程序输出的结果为56,则判断框中应填入的条件是( )A .i <4?B .i <5?C .i ≥5?D .i <6?[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S =11×2+12×3+…+1i (i +1)=⎝⎛⎭⎫1-12+⎝⎛⎭⎫12-13+…+⎝ ⎛⎭⎪⎫1i -1i +1=i i +1,故要输出S =56,i =5时再循环一次,故条件为i ≤5或i <6,故选D. 4.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a n ,数列{b n }满足b 1=1,b 3+b 7=18,且b n -1+b n +1=2b n (n ≥2).(1)求数列{a n }和{b n }的通项公式;(2)若=b n a n,求数列{}的前n 项和T n . [解析](1)由题意S n =2-a n ,①当n ≥2时,S n -1=2-a n -1,②①-②得a n =S n -S n -1=a n -1-a n ,即a n =12a n -1,又a 1=S 1=2-a 1, ∴a 1=1,故数列{a n }是以1为首项,1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a n =12n -1; 由b n -1+b n +1=2b n (n ≥2)知,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d ,则b 5=12(b 3+b 7)=9, 所以d =b 5-b 14=2,b n =b 1+(n -1)d =2n -1. 综上,数列{a n }和{b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12n -1,b n =2n -1. (2)=b n a n=(2n -1)·2n -1, T n =c 1+c 2+c 3+…+=1×20+3×21+5×22+…+(2n -1)×2n -1,③2T n =1×21+3×22+…+(2n -3)×2n -1+(2n -1)×2n ,④ ③-④得:-T n =1+2(21+22+23+…+2n -1)-(2n -1)·2n=1+2×2-2n1-2-(2n -1)·2n =-(2n -3)·2n -3.∴T n =(2n -3)·2n +3.5.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公差d >0,前n 项和为S n ,a 2·a 3=45,a 1+a 5=18.(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令b n =S n n +c(n ∈N *),是否存在一个非零常数c ,使数列{b n }也为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c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 第(1)问是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需要知道首项a 1和公差d 的值,由条件a 2·a 3=45,a 1+a 5=18建立方程组不难求得;第(2)问是构造一个等差数列{b n },可考虑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研究使b n +1-b n (n ∈N *)为一个常数时需要满足的条件.[解析](1)由题设知{a n }是等差数列,且公差d >0,则由⎩⎪⎨⎪⎧ a 2a 3=45,a 1+a 5=18,得⎩⎪⎨⎪⎧ (a 1+d )(a 1+2d )=45,a 1+(a 1+4d )=18,解得⎩⎪⎨⎪⎧a 1=1,d =4. 所以a n =4n -3(n ∈N *).(2)由b n =S n n +c =n (1+4n -3)2n +c =2n (n -12)n +c, 因为c ≠0,所以可令c =-12,得到b n =2n . 因为b n +1-b n =2(n +1)-2n =2(n ∈N *),所以数列{b n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即存在一个非零常数c =-12,使数列{b n }也为等差数列.。

(新课标)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数列 5-3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课时规范练 文(含解析)新人

(新课标)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数列 5-3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课时规范练 文(含解析)新人

5-3 等比数列及其前n 项和课时规X 练A 组 基础对点练1.已知等比数列{a n }满足a 1=3,a 1+a 3+a 5=21,则a 3+a 5+a 7=( B ) A .21 B.42 C .63D.842.(2018·某某质检)在等比数列{a n }中,a 2=2,a 5=16,则a 6=( C ) A .14 B.28 C .32D.643.(2017·某某摸底考试)已知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a 5=1,a 9=81,则a 7=( B ) A .9或-9 B.9 C .27或-27D.27解析:∵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且a 5=1,a 9=81, ∴a 27=a 5a 9=1×81=81, ∴a 7=±9.当a 7=-9时,a 26=1×(-9)=-9不成立,舍去. ∴a 7=9.故选B.4.(2018·某某调研测试)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2,且a 4是a 2与a 8的等比中项,则{a n }的通项公式a n =( B ) A .-2n B.2n C .2n -1D.2n +1解析:由题意,得a 2a 8=a 24,又a n =a 1+2(n -1),所以(a 1+2)(a 1+14)=(a 1+6)2,解得a 1=2,所以a n =2n .故选B.5.在等比数列{a n }中,S n 表示前n 项和,若a 3=2S 2+1,a 4=2S 3+1,则公比q 等于( D ) A .-3 B.-1 C .1D.3解析:在等比数列{a n }中, ∵a 3=2S 2+1,a 4=2S 3+1,∴a 4-a 3=2S 3+1-(2S 2+1)=2(S 3-S 2)=2a 3, ∴a 4=3a 3, ∴q =a 4a 3=3.故选D.6.我国古代有用一首诗歌形式提出的数列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向下成倍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塔顶几盏灯?( C ) A .5 B.4 C .3D.27.若等比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a 5a 6+a 4a 7=18,则log 3a 1+log 3a 2+…+log 3a 10=( D ) A .5 B.9 C .log 345D.10解析:由等比数列性质知a 5a 6=a 4a 7,又a 5a 6+a 4a 7=18,∴a 5a 6=9, 则原式=log 3a 1a 2…a 10=log 3(a 5a 6)5=10.8.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25=2a 3a 6,S 5=-62,则a 1的值是__-2__. 9.(2018·某某调研)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若a 5=5,则log 5a 1+log 5a 2+…+log 5a 9= __9__.解析:因为数列{a n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所以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a 1·a 9=a 2·a 8=a 3·a 7=a 4·a 6=a 25=52,则log 5a 1+log 5a 2+…+log 5a 9=log 5(a 1·a 2·…·a 9) =log 5[(a 1·a 9)·(a 2·a 8)·(a 3·a 7)·(a 4·a 6)·a 5]=log 5a 95=log 559=9.10.(2018·某某统考)已知各项均不为零的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满足a 1=4,a n +1=3S n +4(n ∈N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b n }满足a n b n =log 2a n ,数列{b n }的前n 项和为T n ,求证:T n <89.解析:(1)因为a n +1=3S n +4, 所以a n =3S n -1+4(n ≥2),两式相减,得a n +1-a n =3a n ,即a n +1=4a n (n ≥2). 又a 2=3a 1+4=16=4a 1,所以数列{a n }是首项为4,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所以a n =4n. (2)证明:因为a n b n =log 2a n ,所以b n =2n4n ,所以T n =241+442+643+ (2)4n ,14T n =242+443+644+ (2)4n +1,两式相减得,34T n =24+242+243+244+…+24n -2n4n +1=2⎝ ⎛⎭⎪⎫14+142+143+144+…+14n -2n 4n +1=2×14⎝ ⎛⎭⎪⎫1-14n 1-14-2n 4n +1=23-23×4n -2n4n +1=23-6n +83×4n +1, 所以T n =89-6n +89×4n <89.11.(2017·某某质检)在数列{a n }中,a 1=12,a n +1=n +12n a n ,n ∈N *.(1)求证:数列{a nn}为等比数列; (2)求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 解析:(1)证明:由a n +1=n +12n a n ,知a n +1n +1=12·a nn, ∴⎩⎨⎧⎭⎬⎫a n n 是以12为首项,1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2)由(1)知⎩⎨⎧⎭⎬⎫a n n 是首项为12,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a n n =⎝ ⎛⎭⎪⎫12n ,∴a n =n2n , ∴S n =121+222+…+n2n ,①则12S n =122+223+…+n2n +1,② ①-②,得12S n =12+122+123+…+12n -n 2n +1=1-n +22n +1,∴S n =2-n +22n.B 组 能力提升练1.已知等比数列{a n }满足a 1=14,a 3a 5=4(a 4-1),则a 2=( C )A .2B.1C.12D.18解析: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a 1=14,a 3a 5=4(a 4-1),由题可知q ≠1,则a 1q 2×a 1q 4=4(a 1q 3-1),∴116×q 6=4⎝ ⎛⎭⎪⎫14×q 3-1,∴q 6-16q 3+64=0,∴(q 3-8)2=0,∴q 3=8,∴q =2,∴a 2=12.故选C.2.(2018·某某质检)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牛、马、羊食人苗,苗主责之粟五斗.羊主曰:“我羊食半马,”马主曰:“我马食半牛,”今欲衰偿之,问各出几何?此问题的译文是:今有牛、马、羊吃了别人的禾苗,禾苗主人要求赔偿5斗粟.羊主人说:“我的羊所吃的禾苗只有马的一半.”马主人说:“我的马所吃的禾苗只有牛的一半.”打算按此比率偿还,他们各应偿还多少?已知牛、马、羊的主人各应偿还粟a 升,b 升,c 升,1斗为10升,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 .a ,b ,c 依次成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且a =507B .a ,b ,c 依次成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且c =507C .a ,b ,c 依次成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且a =507A .a ,b ,c 依次成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且c =507解析:由题意,可得a ,b ,c 依次成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b =12a ,c =12b ,故4c +2c +c =50,解得c =507.故选D.3.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若a m +1·a m -1=2a m (m ≥2),数列{a n }的前n 项积为T n ,若T 2m -1=512,则m 的值为( B ) A .4 B.5 C .6D.7解析: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知a m +1·a m -1=a 2m =2a m (m ≥2),所以a m =2,即数列{a n }为常数列,a n =2,所以T 2m -1=22m -1=512=29,即2m -1=9,所以m =5,故选B.4.(2018·某某适应性考试)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a 1=12,a 2a 6=8(a 4-2),则S 2 018=( A )A .22 017-12 B.1-⎝ ⎛⎭⎪⎫12 2 017C .22 018-12D.1-⎝ ⎛⎭⎪⎫12 2 018解析:由a 1=12,a 2a 6=8(a 4-2),得q 6-16q 3+64=0,所以q 3=8,即q =2,所以S 2 018=a 11-q 2 0181-q =22 017-12.故选A.5.(2016·高考某某卷)设{a n }是首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公比为q ,则“q <0”是“对任意的正整数n ,a 2n -1+a 2n <0”的( C ) A .充要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由题意,得a n =a 1qn -1(a 1>0),a 2n -1+a 2n =a 1q2n -2+a 1q2n -1=a 1q2n -2(1+q ).若q <0,因为1+q 的符号不确定,所以无法判断a 2n -1+a 2n 的符号;反之,若a 2n -1+a 2n <0,即a 1q 2n -2(1+q )<0,可得q <-1<0.故“q <0”是“对任意的正整数n ,a 2n -1+a 2n <0”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故选C.6.若等比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正数,前4项的和为9,积为814,则前4项倒数的和为( D )A.32B.94 C .1D.2解析:设等比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比为q ,则第2,3,4项分别为a 1q ,a 1q 2,a 1q 3,依题意得a 1+a 1q +a 1q 2+a 1q 3=9①,a 1·a 1q ·a 1q 2·a 1q 3=814⇒a 21q 3=92②,①÷②得a 1+a 1q +a 1q 2+a 1q 3a 21q 3=1a 1+1a 1q +1a 1q 2+1a 1q3=2.故选D. 7.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各项都是正数,且3a 1,12a 3,2a 2成等差数列,则a 8+a 9a 6+a 7=( D )A .6 B.7 C .8D.9解析:∵3a 1,12a 3,2a 2成等差数列,∴a 3=3a 1+2a 2,∴q 2-2q -3=0,∴q =3或q =-1(舍去).∴a 8+a 9a 6+a 7=a 1q 7+a 1q 8a 1q 5+a 1q 6=q 2+q 31+q=q 2=32=9.故选D.8.(2018·某某质检)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3S n =2a n -3n ,则a 2 018=( A ) A .22 018-1 B.32 018-6C.⎝ ⎛⎭⎪⎫12 2 018-72D.⎝ ⎛⎭⎪⎫13 2 018-103解析:因为3S n =2a n -3n ,所以当n =1时,3S 1=3a 1=2a 1-3,所以a 1=-3;当n ≥2时,3a n =3S n -3S n -1=(2a n -3n )-(2a n -1-3n +3),所以a n =-2a n -1-3,即a n +1=-2(a n -1+1),所以数列{a n +1}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a n +1=-2×(-2)n -1=(-2)n,所以a n =(-2)n-1,所以a 2 018=(-2)2 018-1=22 018-1,故选A.9.(2018·某某质量预测)已知数列{a n }满足log 2a n +1=1+log 2a n (n ∈N *),且a 1+a 2+a 3+…+a 10=1,则log 2(a 101+a 102+…+a 110)=__100__.解析:由log 2a n +1=1+log 2a n ,可得log 2a n +1=log 22a n ,即a n +1=2a n ,所以数列{a n }是以a 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又a 1+a 2+…+a 10=1,所以a 101+a 102+…+a 110=(a 1+a 2+…+a 10)×2100=2100, 所以log 2(a 101+a 102+…+a 110)=log 22100=100.10.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a 2=1,则其前3项的和S 3的取值X 围是__(-∞,-1]∪[3,+∞)__.解析:当q >0时,S 3=a 1+a 2+a 3=1+a 1+a 3≥1+2a 1a 3=1+2a 22=3; 当q <0时,S 3=a 1+a 2+a 3=1+a 1+a 3≤1-2a 1a 3=1-2a 22=-1, 所以S 3的取值X 围是(-∞,-1]∪[3,+∞).11.(2018·某某质检)已知数列{a n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若a 1=1,a 2·a 4=16. (1)设b n =log 2a n ,求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S n . 解析:(1)设数列{a n }的公比为q (q >0),由⎩⎪⎨⎪⎧a 1=1,a 2a 4=16,得q 4=16,所以q =2,则a n =2n -1.又b n =log 2a n ,所以b n =n -1. (2)由(1)可知a n ·b n =(n -1)·2n -1,则S n =0×20+1×21+2×22+…+(n -1)·2n -1,2S n =0×21+1×22+2×23+…+(n -1)·2n, 两式相减,得-S n =2+22+23+…+2n -1-(n -1)·2n=2-2n1-2-(n -1)·2n =2n (2-n )-2, 所以S n =2n(n -2)+2.12.(2016·高考全国卷Ⅲ)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1+λa n ,其中λ≠0. (1)证明{}a n 是等比数列,并求其通项公式; (2)若S 5=3132,求λ.解析:(1)证明:由题意得a 1=S 1=1+λa 1, 故λ≠1,a 1=11-λ,a 1≠0.由S n =1+λa n ,S n +1=1+λa n +1,得a n +1=λa n +1-λa n , 即(λ-1)a n +1=λa n ,由a 1≠0,λ≠0,得a n ≠0,所以a n +1a n =λλ-1. 因此{a n }是首项为11-λ,公比为λλ-1的等比数列,于是a n =11-λ⎝ ⎛⎭⎪⎫λλ-1n -1.(2)由(1)得S n =1-⎝⎛⎭⎪⎫λλ-1n .由S 5=3132,得1-⎝ ⎛⎭⎪⎫λλ-15=3132, 即⎝ ⎛⎭⎪⎫λλ-15=132,解得λ=-1.。

201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数学(文)考试大纲

201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数学(文)考试大纲

201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数学(文)考试大纲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以下简称《说明》)的数学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数学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指导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Ⅰ.命题指导思想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2.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体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3.命题注重试题的创新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既要考查考生的共同基础,又要满足不同考生的选择需求.合理分配必考和选考内容的比例,对选考内容的命题应做到各选考专题的试题分值相等,力求难度均衡.4.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二、试卷结构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12个选择题,全部为必考内容.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题由4个填空题和5个解答题组成;选考部分由选修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制1个解答题,考生从3题中任选1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1.试题类型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解答题要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三种题型分数的百分比约为:选择题40%左右,填空题10%左右,解答题50%左右.2.难度控制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难度在0.7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为0.4—0.7的试题是中等难度题,难度在0.4以下的试题界定为难题.三种难度的试题应控制合适的分值比例,试卷总体难度适中.Ⅲ.考核目标与要求一、知识要求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知道(了解、模仿)、理解(独立操作)、掌握(运用、迁移),且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括低一级的层次要求.1.知道(了解、模仿):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2.理解(独立操作):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表示,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判断,初步应用等.3.掌握(运用、迁移):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能够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二、能力要求能力是指空间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空间想像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2.抽象概括能力:对具体的、生动的实例,在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应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3.推理论证能力: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的初步的推理能力.推理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5.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6.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7.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三、个性品质要求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四、考查要求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卷的框架结构.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要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迁移并广泛用于相关学科和社会生活.因此,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必然要与数学知识的考查结合进行,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考查时要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价值立意,要有明确的目的,加强针对性,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达、运算推理、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诸方面,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作出思考和判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构成数学能力的主题.对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对知识的考查侧重于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对能力的考查,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切合学生实际.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它不仅包括数的运算,还包括式的运算,对考生运算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对算理合逻辑推理的考查,以含字母的式的运算为主.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考查时注意与推理相结合.实践能力在考试中表现为解答应用问题,考查的重点是客观事物的数学化,这个过程主要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构造数学模型,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命题时要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要把握好提出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深度和广度,要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让数学应用问题的难度更加符合考生的水平,引导考试自觉地置身于现实社会的大环境中,关心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的意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理想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展示能力的区域就越宽泛,显现出的创造意识也就越强.命题时要注意试题的多样性,涉及考查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的题目,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题目,研究型、探索型或开放型的题目,让考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问题的本质,寻求合适的解题工具,梳理解题程序,为考生展现创新意识、发挥创造能力创设广阔的空间.Ⅳ、考试范围与要求(一)必考内容与要求1.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②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③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1)函数①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②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函数分段不超过三段).④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⑤会运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分析函数的性质.(2)指数函数①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②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③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会画底数为2,3,10,1/2,1/3的指数函数的图像.④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3)对数函数①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②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会画底数为2,10,1/2的对数函数的图像.③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④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a>0,且a≠1)互为反函数.(4)幂函数①了解幂函数的概念.②结合函数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5)函数与方程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①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增长特征,结合具体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②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3.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①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②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③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④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①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②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和该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③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4.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直线与方程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②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③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④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⑤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⑥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圆与方程①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②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③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④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3)空间直角坐标系①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②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5.算法初步(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①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②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2)基本算法语句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6.统计(1)随机抽样①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2)用样本估计总体①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②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③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给出合理的解释.④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⑤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变量的相关性①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会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②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不要求记忆).7.概率(1)事件与概率①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②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2)古典概型①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②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①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②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8.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①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的概念.②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三角函数①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②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π±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能画出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③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和最小值以及与轴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的单调性.④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⑤了解函数的物理意义;能画出的图像,了解参数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⑥会用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9.平面向量(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①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②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③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2)向量的线性运算①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②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③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①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②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③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④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①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②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③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④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5)向量的应用①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②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10.三角恒等变换(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①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②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③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11.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 应用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12.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①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②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①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②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③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④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13.不等式(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一元二次不等式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②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③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②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③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4)基本不等式:①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②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14.常用逻辑用语①理解命题的概念.②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③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④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⑤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⑥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15.圆锥曲线与方程①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②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其简单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渐近线).③了解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其简单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④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⑤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201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集合

201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集合

2015年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集合主编:宁永辉 主编单位:永辉中学生教育学习中心第一部分:集合的知识点讲解一、集合的定义:1、集合的定义:若干具有形同属性的数据总体。

例如:{所有的北京人}这个集合中的元素属性都满足籍贯为北京;{所有的等腰三角形}这个集合中的元素属性都满足为等腰三角形;2、元素:集合中每一个数据称为集合的元素。

3、高考数学中常见的两种集合:(1)、数集:由数字组成的集合;例如:集合}3,2,1{;集合}23|{x x x >-(2)、点集: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组成的集合;例如:}12|),{(-=x y y x ,这个集合表示直线12-=x y 上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4、高中数学中常见的几种特殊集合:(1)、实数集:所有实数组成的集合,用字母R 表示;(2)、整数集: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用字母Z 表示;(3)、自然数集:所有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用字母N 来表示;(4)、有理数集: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集合,用字母Q 来表示;二、集合的表示:1、集合的第一种表示方法:列举法。

列举法就是把集合中的所有元素放在大括号中,元素与元素之间用“,”隔开;例如:集合}10,9,8,7,6,5,4,3,2,1{=A 。

2、集合的第二种表示方法:描述法。

把集合中所有元素相同的属性放在括号中。

例如:}032|{>-x x ;}02|),{(=-y x y x ;几种特殊的描述法集合:第一种:函数的定义域组成的集合。

例如:}1)(|{-==x x f x A ;根据偶次根号下的数要大于等于0得到:}01|{≥-=x x A 。

第二种:函数的值域组成的集合。

例如:}12|{2--==x x y y A ;函数122--=x x y 的值域),2[+∞-∈y 得到:}2|{-≥=y y A 。

第三种:不等式的解组成的集合。

例如:}032|{2<--=x x x A ;不等式)3,1(0322-∈⇒<--x x x 得到:}31|{<<-=x x A 。

新课标2023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6章立体几何第5节空间向量及其运算课件

新课标2023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6章立体几何第5节空间向量及其运算课件

2
解析:|E→F|2=
→ EF
2=(E→C+C→D+D→F)2
=E→C2
+C→D2+D→F2+
→→ 2(EC·CD
+E→C·D→F+C→D·D→F
)=12+22+12+2(1×2×cos
120°+0+
2×1×cos 120°)=2,所以|E→F|= 2,所以 EF 的长为 2.
02
关键能力·研析考点强“四翼”
B 解析:M→N=O→N-O→M=12(O→B+O→C)-23O→A=-23a+12b+12c.
2.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点 E 为上底面 A1C1 的中心.若 A→E=A→A1+xA→B+yA→D,则 x,y 的值分别为( )
A.1,1
B.1,12
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有两条途径,一是根据数量积的定义,利 用模与夹角直接计算;二是利用坐标运算.
考向 2 空间数量积的应用 如图,已知平行六面体 ABCD-A1B1C1D1 中,底面 ABCD
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AA1=2,∠A1AB=∠A1AD=120°. (1)求线段 AC1 的长; (2)求异面直线 AC1 与 A1D 所成角的余弦值; (3)求证:AA1⊥BD.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空间向量 p,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y,z),
使得 p=xa+yb+zc
设 O,A,B,C 是不共面的四点,则对平面 ABC
推论
内任一点 P,都存在唯一的三个有序实数 x,y, z,使O→P=xO→A+yO→B+zO→C,且 x+y+z=1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的 3 点注意 (1)空间任意三个不共面的向量都可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2)由于零与任意一个非零向量共线,与任意两个非零向量共面, 故零不能作为基向量. (3)基底选定后,空间的所有向量均可由基底唯一表示.

核按钮(新课标)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五章平面向量与复数5.1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课件理

核按钮(新课标)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五章平面向量与复数5.1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课件理
第十五页,共33页。
解:①不正确.两个向量的长度相等,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②正确.∵A→B=D→C,∴|A→B|=|D→C|且A→B∥D→C,又∵A,B,C,D 是不共线的四点,∴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反之,若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则A→B∥D→C且|A→B|=|D→C|,可得A→B=D→C.故“A→B= D→C”是“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 ③正确.∵a=b,∴a,b 的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又 b=c,∴b, c 的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a,c 的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故 a=c. ④不正确.由 a=b 可得|a|=|b|且 a∥b;由|a|=|b|且 a∥b 可得 a =b 或 a=-b,故“|a|=|b|且 a∥b”不是“a=b”的充要条件,而是 必要不充分条件. 综上所述,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②③.故填②③.
第十七页,共33页。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有向线段就是向量,向量就是有向线段; ②向量 a 与向量 b 平行,则 a 与 b 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③向量A→B与向量C→D共线,则 A,B,C,D 四点共线; ④如果 a∥b,b∥c,那么 a∥c; ⑤两个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它们的模能比较大小.
第五页,共33页。
2.向量的加法和减法
(1)向量的加法
①三角形法则:以第一个向量 a 的终点 A 为起点作第二个向量 b,
则以第一个向量 a 的起点 O 为________以第二个向量 b 的终点 B 为 ________的向量O→B就是 a 与 b 的________(如图 1).
推广:A→1A2+A→2A3+…+An→-1An=____________.
第二十二页,共33页。
(1)( 2015·福建模拟 ) 在 △ABC

核按钮(新课标)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五章平面向量与复数5.5复数的概念课件理

核按钮(新课标)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五章平面向量与复数5.5复数的概念课件理
第四页,共20页。
自查自纠
1.-1 运算律 2.实部 虚部 ①b=0 ②b≠0 ③a=0 3.a=c 且 b=d a=b=0 4.一一对应 5.实数 原点 纯虚数
6.|z| a2+b2
7.共轭复数 z
8.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b≠0
第五页,共20页。
(2015·福建)若集合 A={i,i2,i3,i4}(i 是虚数
2.熟练掌握复数部分的一系列概念,对于求解复 数题至关重要.以下三点请注意:
(1)对于复数 m+ni,如果 m,n∈C(或没有明确界 定 m,n∈R),则不可想当然地判定 m,n∈R.
第十九页,共20页。
(2)易误认为 y 轴上的点与纯虚数一一对应(注意原点 除外).
(3)对于 a+bi(a,b∈R)为纯虚数的充要条件,只注意 了 a=0 而漏掉了 b≠0.
2x0+1=0.
∴m=-13(x02+x0)=-13×14-12=112.故填112.
【点拨】依据两个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构造关于实
数根 x0 与参数 m 的方程组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手段.
第十七页,共20页。
已知 i 为虚数单位,复数 z1=-1+2i,
z2=1-i,z3=3-2i,它们所对应的点分别为 A,B, C,若O→C=xO→A+yO→B,x,y∈R,求 x+y 的值.
解:设 z=x+yi(x,y∈R),
则 z+2i=x+(y+2)i,由题意得 y=-2; 2-z i=x2--2ii=15(x-2i)(2+i)=15(2x+2)+15(x-4)i.
由题意得 x=4.∴z=4-2i.
∴(z+ai)2=(12+4a-a2)+8(a-2)i.
由于(z+ai)2 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

2015届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8-2圆的方程

2015届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8-2圆的方程

2015届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8-2圆的方程基础巩固强化一、选择题1.(2012·重庆三模)在同一坐标系下,直线ax +by =ab 和圆(x -a )2+(y -b )2=r 2(ab ≠0,r >0)的图象可能是( )[答案] D[解析] 直线方程可化为x b +ya =1,依据A 、B 、C 、D 中的图象可知a >0,b <0,满足圆心(a ,b )中a >0,b <0的只有选项D.2.(文)已知直线3x +4y -24=0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及坐标原点都在一个圆上,则该圆的半径是( )A .3B .4C .5D .6[答案] C[解析] 直线3x +4y -24=0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为A (8,0),B (0,6),由题知AB 为圆的直径,且|AB |=10,∴圆的半径是5.(理)圆心在抛物线y 2=2x (y >0)上,并且与抛物线的准线及x 轴都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 A .x 2+y 2-x -2y -14=0B .x 2+y 2+x -2y +1=0C .x 2+y 2-x -2y +1=0D .x 2+y 2-x -2y +14=0[答案] D[解析] 抛物线y 2=2x (y >0)的准线为x =-12,圆与抛物线的准线及x 轴都相切,则圆心在直线y =x +12(y >0)上,与y 2=2x (y >0)联立可得圆心的坐标为⎝⎛⎭⎫12,1,半径为1,则方程为⎝⎛⎭⎫x -122+(y -1)2=1,即x 2+y 2-x -2y +14=0.3.(文)已知圆C 的方程为x 2+y 2+2x -2y +1=0,当圆心C 到直线kx +y +4=0的距离最大时,k 的值为( )A.13B.15C .-13D .-15[答案] D[解析] 圆C 的方程可化为(x +1)2+(y -1)2=1,所以圆心C 的坐标为(-1,1),又直线kx +y +4=0恒过点A (0,-4),所以当圆心C 到直线kx +y +4=0的距离最大时,直线CA 应垂直于直线kx +y +4=0,直线CA 的斜率为-5,所以-k =15,k =-15.(理)(2013·开封模拟)已知直线l :x -y +4=0与圆C :(x -1)2+(y -1)2=2,则圆C 上的点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A.2B.3 C .1 D .3[答案] A[解析] 由题意知,圆C 上的点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等于圆心(1,1)到直线l 的距离减去圆的半径,即|1-1+4|12+(-1)2-2= 2.4.(文)设A 为圆(x -1)2+y 2=1上的动点,P A 是圆的切线,且|P A |=1,则P 点的轨迹方程是( ) A .(x -1)2+y 2=4 B .(x -1)2+y 2=2 C .y 2=2x D .y 2=-2x [答案] B[解析] 设P (x ,y ),圆心C (1,0),由题意知P A ⊥AC , ∴|PC |2=|P A |2+|AC |2=2,∴(x -1)2+y 2=2,故选B.(理)圆x 2+y 2-2x +6y +5a =0关于直线y =x +2b 成轴对称图形,则a -b 的取值范围是( ) A .(-∞,4) B .(-∞,0) C .(-4,+∞) D .(4,+∞) [答案] A[解析] 圆(x -1)2+(y +3)2=10-5a ,由条件知,圆心C (1,-3)在直线y =x +2b 上,∴b =-2,又10-5a >0,∴a <2,∴a -b <4.5.(文)圆心在直线y =x 上,经过原点,且在x 轴上截得弦长为2的圆的方程为( )A .(x -1)2+(y -1)2=2B .(x -1)2+(y +1)2=2C .(x -1)2+(y -1)2=2或(x +1)2+(y +1)2=2D .(x -1)2+(y +1)2=或(x +1)2+(y -1)2=2 [答案] C[解析] 由圆心在直线y =x 上排除B 、D ;由对称轴知,若圆(x -1)2+(y -1)2=2满足题意,则(x +1)2+(y +1)2=2也必满足题意,故选C.(理)已知圆的半径为2,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且与直线3x +4y +4=0相切,则圆的方程是( )A .x 2+y 2-4x =0B .x 2+y 2+4x =0C .x 2+y 2-2x -3=0D .x 2+y 2+2x -3=0[答案] A[解析] 设圆心为C (m,0)(m >0),因为所求圆与直线3x +4y +4=0相切,所以|3m +4×0+4|32+42=2,整理得:|3m +4|=10,解得m =2或m =-143(舍去),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 -2)2+y 2=22,即x 2+y 2-4x =0,故选A.6.一束光线从点A (-1,1)出发经x 轴反射到圆C :(x -2)2+(y -3)2=1上的最短路程是( ) A .4 B .5 C .32-1 D .2 6 [答案] A[解析] 如图,作出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B ,最短路程是BD =BC -r =4.二、填空题7.(2013·山东)过点(3,1)作圆(x -2)2+(y -2)2=4的弦,其中最短弦的长为________. [答案] 2 2[解析] 最短弦为过点(3,1),且和点(3,1)与圆心的连线垂直的弦,易知弦心距d =(3-2)2+(1-2)2=2,所以最短弦长为2r 2-d 2=222-(2)2=2 2.8.(2013·陕西检测)已知点P 是圆C :x 2+y 2+4x -6y -3=0上的一点,直线l :3x -4y -5=0.若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则符合题意的点P 有________个.[答案] 2[解析] 由题意知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y -3)2=42,∴圆心(-2,3)到直线l 的距离d =|-6-12-5|5=235>4,故直线与圆相离,则满足题意的点P 有2个. 9.(2012·石家庄一模)已知动圆的圆心C 在抛物线x 2=2py (p >0)上,该圆经过点A (0,p ),且与x 轴交于两点M 、N ,则sin ∠MCN 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 1[解析] 当圆心C 的纵坐标为p 时,C (2p ,p )为圆心的圆方程为(x -2p )2+(y -p )2=2p 2,令y =0得,x =2p ±p ,∴MC ⊥NC ,∴sin ∠MCN =1.三、解答题10.(文)已知点A (-3,0),B (3,0),动点P 满足|P A |=2|PB |. (1)若点P 的轨迹为曲线C ,求此曲线的方程;(2)若点Q 在直线l 1:x +y +3=0上,直线l 2经过点Q 且与曲线C 只有一个公共点M ,求|QM |的最小值.[分析] (1)设出点P 的坐标,由|P A |=2|PB |写出方程,化简即可;(2)直线l 2与曲线C 只有一个公共点M ,故l 2与C 相切,当|QC |取最小值时,|QM |取到最小值,故|CQ |为点C 到l 1的距离时满足要求.[解析] (1)设点P 的坐标为(x ,y ), 则(x +3)2+y 2=2(x -3)2+y 2, 化得可得(x -5)2+y 2=16即为所求.(2)曲线C 是以点(5,0)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如图.由题意知直线l 2是此圆的切线,连接CQ , 则|QM |=|CQ |2-|CM |2 =|CQ |2-16,当CQ ⊥l 1时,|CQ |取最小值,|CQ |=|5+3|2=42,此时|QM |的最小值为32-16=4.(理)(2013·福建)如图,抛物线E :y 2=4x 的焦点为F ,准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A .点C 在抛物线E上,以C 为圆心,|CO |为半径作圆,设圆C 与准线l 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1)若点C 的纵坐标为2,求|MN |; (2)若|AF |2=|AM |·|AN |,求圆C 的半径.[解析] (1)抛物线y 2=4x 的准线l 的方程为x =-1. 由点C 的纵坐标为2,得点C 的坐标为(1,2), 所以点C 到准线l 的距离d =2,又|CO |= 5. 所以|MN |=2|CO |2-d 2=25-4=2.(2)设C (y 204,y 0),则圆C 的方程为(x -y 204)2+(y -y 0)2=y 4016+y 20,即x 2-y 202x +y 2-2y 0y =0.由x =-1,得y 2-2y 0y +1+y 202=0,设M (-1,y 1),N (-1,y 2),则⎩⎨⎧Δ=4y 20-4(1+y 202)=2y 20-4>0,y 1y 2=y202+1.由|AF |2=|AM |·|AN |,得|y 1y 2|=4, 所以y 202+1=4,解得y 0=±6,此时Δ>0.所以圆心C 的坐标为(32,6)或(32,-6),从而|CO |2=334,|CO |=332,即圆C 的半径为332. 能力拓展提升一、选择题11.(文)点P (4,-2)与圆x 2+y 2=4上任一点连线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A .(x -2)2+(y +1)2=1B .(x -2)2+(y +1)2=4C .(x +4)2+(y -2)2=4D .(x +2)2+(y -1)2=1 [答案] A[解析] 设圆上任一点为Q (x 0,y 0),PQ 的中点为M (x ,y ),则⎩⎨⎧x =4+x 02,y =-2+y2.解得⎩⎪⎨⎪⎧x 0=2x -4,y 0=2y +2.因为点Q 在圆x 2+y 2=4上,所以x 20+y 20=4,即(2x -4)2+(2y +2)2=4,即(x -2)2+(y +1)2=1.(理)已知圆x 2+y 2=4,过点A (4,0)作圆的割线ABC ,则弦BC 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 A .(x -1)2+y 2=4 ⎝⎛⎭⎫-1≤x <12 B .(x -1)2+y 2=4 (0≤x <1) C .(x -2)2+y 2=4 ⎝⎛⎭⎫-1≤x <12 D .(x -2)2+y 2=4 (0≤x <1) [答案] D[分析] 直线过点A ,可设出点斜式方程,由OP 与割线ABC 垂直,消去斜率k 可得轨迹方程,注意k 不存在的情形.[解析] 设割线的方程为y =k (x -4),再设BC 中点的坐标为(x ,y ),则y x =-1k ,代入y =k (x -4)消去k 得,(x -2)2+y 2=4.画出图形易知轨迹应是在已知圆内的部分,且x 的取值范围是0≤x <1.故选D.[点评] 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时,设M (x ,y ),然后结合已知条件找x 、y 满足的关系式.如果点M 的运动依赖于点A 的运动,而点A 在已知曲线C 上,这时将A 的坐标用x 、y 表示,代入C 的方程,即得M 点的轨迹方程.12.(2013·重庆)设P 是圆(x -3)2+(y +1)2=4上的动点,Q 是直线x =-3上的动点,则|PQ |的最小值为( )A .6B .4C .3D .2[答案] B[解析] 如图所示,要使|PQ |最小,则过圆心作直线x =-3的垂线分别与圆及直线交于点P 、Q ,此时|PQ |最小,圆心到直线x =-3的距离为6,则|PQ |min =6-2=4.故选B.13.(文)过点A (11,2)作圆x 2+y 2+2x -4y -164=0的弦,其中弦长为整数的共有( ) A .16条 B .17条 C .32条 D .34条 [答案] C[解析] ∵圆x 2+y 2+2x -4y -164=0的标准方程为:(x +1)2+(y -2)2=132,即此圆是一个以点O (-1,2)为圆心,以R =13为半径的圆.∵|OA |=12,而R =13,经过A 点且垂直于OA 的弦是经过A 点的最短的弦,∴其长度为2132-122=10;而经过A 点的最长的弦为圆的直径2R =26;∴经过A 点且为整数的弦长还可以取11,12,13,14,15,…,25共15个值,又由于圆内弦的对称性,经过某一点的弦的长若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则一定有2条,而最长弦与最短弦各只有1条,故一共有15×2+2=32条.(理)已知直线x a +yb =1(a 、b 是非零常数)与圆x 2+y 2=100有公共点,且公共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均为整数,那么这样的直线共有( )A .60条B .66条C .72条D .78条 [答案] A[解析] 在第一象限内圆x 2+y 2=100上的整数点只有(6,8),(8,6),又点(10,0),(0,10)在圆上, ∴由对称性知x 2+y 2=100上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共有12个.过这12个点的圆x 2+y 2=100的切线有12条,割线有11×122=66条,共78条.其中垂直于坐标轴的有14条,过原点与坐标轴不垂直的有4条,∴共有78-18=60条. 二、填空题 14.(2013·江西联考)如图,已知长度为2的线段AB 的两个端点在动圆O 的圆周上运动,O 为圆心,则AB →·AO →=________.[答案] 2[解析] 取AB 的中点C ,连接OC ,则OC ⊥AB ,AO →=AC →+CO →=12AB →+CO →,所以AB →·AO →=AB →·(12AB →+CO →)=12AB →2=2.15.(2013·惠州调研)已知直线2ax +by =1(a ,b 是实数)与圆O :x 2+y 2=1(O 是坐标原点)相交于A ,B 两点,且△AOB 是直角三角形,点P (a ,b )是以点M (0,1)为圆心的圆M 上的任意一点,则圆M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 (3-22)π[解析] 因为直线与圆O 相交所得△AOB 是直角三角形,可知∠AOB =90°,所以圆心O 到直线的距离为12a 2+b 2=22,所以a 2=1-12b 2≥0,即-2≤b ≤ 2.设圆M 的半径为r ,则r =|PM |=a 2+(b -1)2=12b 2-2b +2=22(2-b ),又-2≤b ≤2,所以2+1≥|PM |≥2-1,所以圆M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3-22)π.三、解答题16.(文)(2013·新课标Ⅱ)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己知圆P 在x 轴上截得线段长为22,在y 轴上截得线段长为2 3.(1)求圆心P 的轨迹方程; (2)若P 点到直线y =x 的距离为22,求圆P 的方程. [解析] (1)设P (x ,y ),圆P 的半径为r .由题意知y 2+2=r 2,x 2+3=r 2,从而得y 2+2=x 2+3. ∴点P 的轨迹方程为y 2-x 2=1. (2)设与直线y =x 平行且距离为22的直线为l :x -y +c =0,由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得C =±1. ∴l :x -y +1=0或x -y -1=0.与方程y 2-x 2=1联立得交点坐标为A (0,1),B (0,-1). 即点P 的坐标为(0,1)或(0,-1),代入y 2+2=r 2得r 2=3. ∴圆P 的方程为x 2+(y +1)2=3或x 2+(y -1)2=3.(理)设O 点为坐标原点,曲线x 2+y 2+2x -6y +1=0上有两点P 、Q 关于直线x +my +4=0对称,且OP →·OQ →=0.(1)求m 的值; (2)求直线PQ 的方程.[解析] (1)曲线方程为(x +1)2+(y -3)2=9,表示圆心为(-1,3),半径为3的圆. ∵点P ,Q 在圆上且关于直线x +my +4=0对称. ∴圆心(-1,3)在直线上,代入直线方程得m =-1. (2)∵直线PQ 与直线y =x +4垂直,∴设P (x 1,y 1),Q (x 2,y 2),PQ 方程为y =-x +b . 将y =-x +b 代入圆方程得, 2x 2+2(4-b )x +b 2-6b +1=0. Δ=4(4-b )2-8×(b 2-6b +1)>0, ∴2-32<b <2+32, 由韦达定理得,x 1+x 2=b -4,x 1·x 2=b 2-6b +12,y 1·y 2=(-x 1+b )(-x 2+b )=b 2-b (x 1+x 2)+x 1·x 2=b 2+2b +12,∵OP →·OQ →=0,∴x 1x 2+y 1y 2=0, 即b 2-6b +12+b 2+2b +12=0.解得b =1∈(2-32,2+32). ∴所求的直线方程为y =-x +1.考纲要求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2.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会用适当方法求圆的方程. 补充说明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时,主要借助圆的几何性质,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解.1.圆上点到定点P 的距离的最大(小)值:连结圆心C 与P 交圆于两点为最大(小)值点.(1)点P 在⊙C 内,过点P 的⊙C 的弦中,最长的为EF (过圆心),最短的为AB (AB ⊥EF ),在⊙C 上所有点中,点E 到点P 距离最小,点F 到点P 距离最大.(2)点P 在⊙C 外,PC 与圆交于E 、F ,圆上所有点中到点P 距离最大(小)的点为F (E ),过点P 可作两条直线P A 、PB 与⊙C 相切,则PC 为∠APB 的平分线,PC 垂直平分AB .2.圆上的点到定直线的距离最值:由圆心向直线作垂线与圆两交点为最值点.直线l 与⊙C 外离,PC ⊥l 交⊙C 于A 、B ,则在⊙C 上到直线l 距离最大(小)的点为B (A ).二、等价转化思想 已知点P (x ,y )为圆上动点(1)形如y -bx -a的最值转化为动直线的斜率求解,一般在相切位置取最值.(2)形如ax +by 的最值,一般设u =ax +by ,转化为动直线的截距问题.用判别式法求解,或在相切位置取最值.(3)形如(x -a )2+(y -b )2的最值转化为动点到定点的距离问题或设(x -a )2+(y -b )2=k 2,转化为两圆有公共点时,k 的取值范围问题.备选习题1.已知两点A (1,-2),B (-4,-2)及下列四条曲线:①4x +2y =3 ②x 2+y 2=3③x 2+2y 2=3 ④x 2-2y 2=3其中曲线上存在点P ,使|P A |=|PB |的曲线有( )A .①③B .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答案] C[解析] ∵|P A |=|PB |,∴P 点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易知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l 的方程为x =-32,画图知与直线l 有公共点的曲线有①②③,故选C. 2.方程(x 2+y 2-4)x +y +1=0表示的曲线形状是( )[答案] C[解析] 注意到方程(x 2+y 2-4)x +y +1=0等价于①⎩⎪⎨⎪⎧x 2+y 2-4=0,x +y +1≥0,或②x +y +1=0.①表示的是不在直线x +y +1=0的左下方且在圆x 2+y 2=4上的部分;②表示的是直线x +y +1=0.因此,结合各选项知,选C.3.与直线3x +4y +3=0相切且圆心在曲线y =3x(x >0)上的面积最小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 [答案] (x -2)2+(y -32)2=9 [解析] 设圆心坐标为(a ,3a)(a >0), 则圆心到直线3x +4y +3=0的距离d =|3a +12a +3|5=35(a +4a +1)≥35(4+1)=3,当且仅当a =2时等号成立.此时圆心坐标为(2,32),半径r =⎪⎪⎪⎪3×2+4×32+332+42=3,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 -2)2+(y -32)2=9. 4.(2013·山东淄博联考)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坐标原点O 为圆心的圆与直线x -3y =4相切.(1)求圆O 的方程;(2)若圆O 上有两点M 、N 关于直线x +2y =0对称,且|MN |=23,求直线MN 的方程.[解析] (1)依题意知圆O 的半径r 等于原点O 到直线x -3y =4的距离,即r =41+3=2, 所以圆O 的方程为x 2+y 2=4.(2)由题意,可设直线MN 的方程为2x -y +m =0, 则圆心O 到直线MN 的距离d =|m |5. 由垂径定理得m 25+(3)2=22,即m =±5. 所以直线MN 的方程为2x -y +5=0或2x -y -5=0.。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五章数列推理与证明第2讲等差数列课件理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五章数列推理与证明第2讲等差数列课件理
第十页,共四十三页。
考点(kǎo di等ǎn)差1数列的基本(jīběn)运算 例 1:(1)(2017 年新课标Ⅰ)记 Sn为等差数列(děnɡ chā shù liè){an}的前n项 和.若a4+a5=24,S6=48,则{an}的公差为( )
第十一页,共四十三页。
解析:方法一,设公差为 d,a4+a5=a1+3d+a1+4d=2a1 +7d=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a1=15,且满足2ann-+13=
2na-n 5+1,已知 n,m∈N*,n>m,则 Sn-Sm 的最小值为(
第2讲 等差数列(děnɡ chā shù liè)
第一页,共四十三页。
1.理解(lǐjiě)等差数列的概念.
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
决相应的问题.
4.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第二页,共四十三页。
1.等差数列的定义
7.等差数列的最值
在等差数列{an}中,若a1>0,d<0,则Sn存在最大值;若
a1<0,d>0,则Sn存在(cúnzài)最_小_____值.
第六页,共四十三页。
1.(2015 年重庆(zhònɡ qìnɡ))在等差数列{an}中,若a2=4,a4=2,则a6 =( B )
A.-1
第七页,共四十三页。
第十六页,共四十三页。
考点(kǎo diǎ等n) 差2 数列的基本性质(xìngzhì)及应用 例2:(1)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10=1,S30=5,则S40 =( ) A. 思路点拨:思路1,设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差为d,根据 (gēnjù)题意列方程组求得a1,d,进而可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S40; 思路2,设{an}的前n项和Sn=An2+Bn,由题意列出方程组求得A, B,从而得Sn,进而得S40;

新课标2023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6章立体几何第1节空间几何体教师用书

新课标2023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6章立体几何第1节空间几何体教师用书

第一节 空间几何体考试要求:1.认识柱、锥、台及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2.能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锥、棱柱及其简易组合)的直观图.3.知道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教材概念·结论·性质重现1.多面体的结构特征互相平行且全等多边形互相平行平行且相等相交于一点但不一定相等延长线交于一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相互平行且相等并垂直于底相交于一点延长线交于一圆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常用斜二测画法来画,其规则是:(1)“斜”:在直观图中,x′轴、y′轴的夹角为45°或135°.(2)“二测”: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在直观图中长度为原来的一半.画直观图要注意平行,还要注意长度及角度两个要素.4.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图及侧面积公式S圆柱侧=2πrl S圆锥侧=πrl圆台侧=π(r1+.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名称表面积体积几何体柱体(棱柱和圆柱)S表面积=S侧+2S底V=S 底·h锥体(棱锥和圆锥)S表面积=S侧+S底V=S底·h台体(棱台和圆台)S表面积=S侧+S上+S下V=(S上+S下+)h球S=4πR2V=πR3(1)求棱柱、棱锥、棱台与球的表面积时,要结合它们的结构特点与平面几何知识来解6.常用结论几个与球有关的切、接常用结论:(1)正方体的棱长为a,球的半径为R.①若球为正方体的外接球,则2R=a;②若球为正方体的内切球,则2R=a;③若球与正方体的各棱相切,则2R=a.(2)若长方体的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分别为a,b,c,外接球的半径为R,则2R=.(3)正四面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的半径之比为3∶1.解决与球“外接”问题的关键:二、基本技能·思想·活动经验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棱柱.( × )(2)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 × )(3)棱台是由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棱锥所得的平面与底面之间的部分.( √ )(4)圆柱的一个底面积为S,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2πS.( × ) 2.如图,长方体ABCD A′B′C′D′被截去一部分,其中EH∥A′D′,则剩下的几何体是( )A.棱台 B.四棱柱C.五棱柱 D.简单组合体C 解析:由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知,剩下的几何体为五棱柱.3.已知圆锥的表面积等于12π cm2,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底面圆的半径为( )A.1 cm B.2 cmC.3 cm D. cmB 解析:S表=πr2+πrl=πr2+πr·2r=3πr2=12π,所以r2=4,所以r=2 cm.4.体积为8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12π B.C.8π D.4πA 解析:由题意可知正方体的棱长为2,其体对角线为2即为球的直径,所以球的表面积为4πR2=(2R)2π=12π.故选A.5.在直观图(如图所示)中,四边形O′A′B′C′为菱形且边长为2 cm,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四边形ABCO为__________,面积为________cm2.矩形 8 解析:由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可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四边形ABCO是一个长为4 cm,宽为2 cm的矩形,所以四边形ABCO的面积为8 cm2.考点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与直观图——基础性1.用任意一个平面截一个几何体,各个截面都是圆面,则这个几何体一定是( ) A.圆柱B.圆锥C.球D.圆柱、圆锥、球体的组合体C 解析:截面是任意的,且都是圆面,则该几何体为球体.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是圆锥B.以直角梯形的一腰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是圆台C.圆柱、圆锥、圆台的底面都是圆面D.一个平面截圆锥,得到一个圆锥和一个圆台C 解析:由圆锥、圆台、圆柱的定义可知A,B错误,C正确.对于D,只有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才能得到一个圆锥和一个圆台,D不正确.3.如图,矩形O′A′B′C′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其中O′A′=6 cm,C ′D′=2 cm,则原图形是( )A.正方形 B.矩形C.菱形 D.一般的平行四边形C 解析:如图,在原图形OABC中,应有OD=2O′D′=2×2=4(cm),CD=C′D′=2 cm.所以OC===6(cm),所以OA=OC,所以四边形OABC是菱形.4.(多选题)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棱柱的侧棱都相等,侧面都是全等的平行四边形B.在四棱柱中,若两个过相对侧棱的截面都垂直于底面,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C.存在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D.棱台的上、下底面可以不相似,但侧棱长一定相等BC 解析:A不正确,根据棱柱的定义,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但不一定全等;B正确,因为两个过相对侧棱的截面的交线平行于侧棱,又垂直于底面;C正确,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的三棱锥C1 ABC,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D不正确棱台的上、下底面相似且是对应边平行的多边形,各侧棱的延长线交于一点,但是侧棱长不一定相等.1.解决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的判断问题主要方法是定义法,即紧考点2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综合性考向1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问题(1)(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其侧面展开图为一个半圆,则该圆锥的母线长为( )A.2 B.2 C.4 D.4B 解析:由题意知圆锥的底面周长为2π.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则πl=2π,即l=2.故选B.(2)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底面ABC,AB⊥BC,AA1=AC=2,直线A 1C 与侧面AA 1B 1B 所成的角为30°,则该三棱柱的侧面积为()A .4+4B .4+4C .12D .8+4A 解析:连接A 1B .因为AA 1⊥底面ABC ,则AA 1⊥BC ,又AB ⊥BC ,AA 1∩AB =A ,所以BC ⊥平面AA 1B 1B ,所以直线A 1C 与侧面AA 1B 1B 所成的角为∠CA 1B =30°.又AA 1=AC =2,所以A 1C =2,所以BC =.又AB ⊥BC ,则AB =,则该三棱柱的侧面积为2×2+2×2=4+4.(3)在如图所示的斜截圆柱中,已知圆柱底面的直径为40 cm ,母线长最短50 cm ,最长80 cm ,则斜截圆柱的侧面面积S = cm 2.2 600π 解析:将题图所示的相同的两个几何体对接为圆柱,则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为矩形.由题意得所求侧面展开图的面积S =×(50+80)×(π×40)=2 600π(cm 2).求解几何体表面积的类型及求法求多面体的表面积只需将它们沿着棱“剪开”展成平面图形,利用求平面图形面积的方法求多面体的表面积求旋转体的表面积可以从旋转体的形成过程及其几何特征入手,将其展开后求表面积,但要搞清它们的底面半径、母线长与对应侧面展开图中的边长关系求不规则几何体的表面积通常将所给几何体分割成基本的柱体、锥体、台体,先求出这些基本的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再通过求和或作差,求出所给几何体的表面积1.一个六棱锥的体积为2,其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侧棱长都相等,则该六棱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_.12 解析:设正六棱锥的高为h,侧面的斜高为h′.由题意,得×6××2××h=2,所以h=1,所以斜高h′==2,所以S侧=6××2×2=12.2.《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它在几何学中的研究比西方早一千多年,书中将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称为堑堵.已知一个堑堵的底面积为6,体积为的球与其各面均相切,则该堑堵的表面积为________.36 解析:设球的半径为r,底面三角形的周长为l,由已知得r=1,所以堑堵的高为2.则lr=6,l=12,所以表面积S=12×2+6×2=36.考向2 空间几何体的体积问题(1)如图所示,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长均为1,且AA1⊥底面ABC,则三棱锥B1ABC1的体积为( )A. B.C. D.A 解析:易知三棱锥B1ABC1的体积等于三棱锥AB1BC1的体积,又三棱锥AB1BC1的高为,底面积为,故其体积为××=.(2)(2021·八省联考)圆台上、下底面的圆周都在一个直径为10的球面上,其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4和5,则该圆台的体积为________.61π 解析:圆台的下底面半径为5,故下底面在外接球的大圆上,如图,设球的球心为O,圆台上底面的圆心为O′,则圆台的高OO′===3.据此可得圆台的体积V=π×3×(52+5×4+42)=61π.求空间几何体的体积的常用方法公式法对于规则几何体的体积问题,可以直接利用公式进行求解割补法把不规则的几何体分割成规则的几何体,然后进行体积计算;或者把不规则的几何体补成规则的几何体,不熟悉的几何体补成熟悉的几何体,便于计算其体积等体积法一个几何体无论怎样转化,其体积总是不变的.如果一个几何体的底面面积和高较难求解时,我们可以采用等体积法进行求解.通过选择合适的底面来求几何体体积,主要用来解决有关锥体的体积,特别是三棱锥的体积1.(2021·全国甲卷)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6,其体积为30π,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39π 解析:设圆锥的高为h ,母线长为l ,则圆锥的体积V =×π×62×h =30π,解得h =.所以l ===,故圆锥的侧面积S =πrl =π×6×=39π.2.如图,已知体积为V 的三棱柱ABCA 1B 1C 1,P 是棱B 1B 上除B 1,B 以外的任意一点,则四棱锥PAA 1C 1C 的体积_________. 解析:如图,把三棱柱ABCA 1B 1C 1补成平行六面体A 1D 1B 1C 1ADBC .设点P 到平面AA 1C 1C 的距离为h ,则V =S ·h =V =·2V=.考点3 与球有关的切、接问题——综合性考向1 “相切”问题已知正四面体PABC 的表面积为S 1,此四面体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S 2,则=________. 解析: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a,则正四面体的表面积为S1=4××a2=a2,其内切球半径r为正四面体高的,即r=×a=a,因此内切球表面积为S2=4πr2=,则==.考向2 “相接”问题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的6个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若AB=3,AC=4,AB⊥AC,AA1=12,则球O的半径为( )A. B. 2C. D.3C 解析:如图所示,由球心作平面ABC的垂线,则垂足为BC的中点M.又AM=BC=,OM=AA1=6,所以球O的半径R=OA==.1.已知三棱锥PABC中,△ABC为等边三角形,PA=PB=PC=3,PA⊥PB,则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A.π B.π C.27π D.27πB 解析:因为三棱锥PABC中,△ABC为等边三角形,PA=PB=PC=3,所以△PAB≌△PBC≌△PAC.因为PA⊥PB,所以PA⊥PC,PC⊥PB.以PA,PB,PC为过同一顶点的三条棱作正方体(如图所示),则正方体的外接球同时也是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因为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为=3,所以其外接球半径R=.因此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的体积V=×=π.2.(2020·全国Ⅲ卷)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3,则该圆锥内半径最大的球的体积为_________.π 解析:方法一:如图,在圆锥的轴截面ABC中,CD⊥AB,BD=1,BC=3,圆O内切于△ABC,E为切点,连接OE,则OE⊥BC.在Rt△BCD中,CD==2.易知BE =BD=1,则CE=2.设圆锥的内切球半径为R,则OC=2-R,在Rt△COE中,OC2-OE2=CE2,即(2-R)2-R2=4,所以R=,圆锥内半径最大的球的体积为πR3=π.方法二:如图,记圆锥的轴截面为△ABC,其中AC=BC=3,AB=2,CD⊥AB,在Rt△BCD中,CD==2,则S△ABC=2.设△ABC的内切圆O的半径为R,则R==,所以圆锥内半径最大的球的体积为πR3=π.。

高中数学新课标(通用12篇)

高中数学新课标(通用12篇)

高中数学新课标(通用12篇)高中数学新课标(1)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行,高中数学新教材已诞生并试用了几年。

它的编排体系、富有弹性的结构、从实际问题引入等特点非常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也适合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本文从三大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主导思想新理念新思维高中数学新教材已经试用了几年并取得了最初的认可,但在高考选拔制度未改变的情况下,仍有一些教师无视新教材的变化,教学方法上没有作相应的调整,还是按照自己多年归纳、总结好了的知识体系进行讲授,与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背道而驰。

那么,如何科学、合理、正确地使用新教材,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笔者经过近几年的实践,现将心得总结如下:一、变动内容与主导思想高中数学新课改增删了许多内容,如增加了平面向量、线性规划、空间向量、概率与统计、数列与函数的极限、导数与微分、算法等;删除了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反三角函数、参数方程与极坐标,弱化了立体几何中的公理体系。

这些内容的变动有助于扩大学生的数学视野,开发其数学思维能力,它的主导思想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去发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高中数学知识点的增删更换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用数学与应用型数学占据重要的位置。

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

“数学建模”“数学探究”的学习是学生有效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新课改体现新理念本套新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所以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中,全盘考虑,关注每一个学生,力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要想更好地运用新教材必须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把重点培养部分学生变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一定要树立个性化的思维,关注每一个学生,使数学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我们要使绝大多数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还要使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能够找到满足其需要和层次的个性化素材。

高三数学(文 新课标)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ppt

高三数学(文 新课标)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ppt

2019年6月1日
缘分让我们相遇,缘分让我们在一起
1
2.常用逻辑用语 (1)理解命题的概念.
(2)了解“若 p,则 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
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含义. (4)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5)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意义.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考纲链接
1.集合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①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②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③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2019年6月1日
缘分让我们相遇,缘分让我们在一起
19
解:(1)因为{1,a+b,a}=0,ba,b,a≠0, 所以 a+b=0,ba=-1,从而 b=1, 所以 a=-1,b=1,所以 b-a=2.故填 2. (2)由 A=∅知方程 ax2+3x-2=0 无实根, 当 a=0 时,x=23不合题意,舍去;
(6)能正确地对含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
2019年6月1日
缘分让我们相遇,缘分让我们在一起
2
• 1.1 集合及其运算
2019年6月1日
缘分让我们相遇,缘分让我们在一起
3
1.集合的基本概念

高中数学新课标必背

高中数学新课标必背

高中数学新课标必背高中数学新课标必背的内容涵盖了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这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以便于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必背知识点:1. 集合与简易逻辑:- 集合的概念、表示法、子集、并集、交集、补集。

- 逻辑联结词:非、且、或、蕴含。

- 命题的真假判断。

2. 函数:- 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

-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 函数的复合、反函数。

3. 导数与微分:- 导数的概念、几何意义、物理意义。

- 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

- 导数的应用:求切线方程、单调区间、极值、最值。

4. 积分:- 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性质、计算方法。

- 定积分在几何和物理中的应用。

5. 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 三角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

- 三角恒等式:和差公式、倍角公式、半角公式、和差化积、积化和差。

6. 平面向量:- 向量的概念、表示法、向量的加减、数乘、点积、叉积。

- 向量的应用:表示平面几何问题、解决物理问题。

7. 数列:- 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求和公式。

-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和求和公式。

- 数列的极限概念。

8. 不等式:- 不等式的性质、解法。

- 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 基本不等式: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不等式、柯西不等式。

9. 解析几何:- 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 圆锥曲线的应用。

10. 立体几何:- 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 多面体、旋转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11. 概率与统计:- 随机事件、概率的计算。

- 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 统计图表、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12. 复数:- 复数的概念、表示法、复数的四则运算。

- 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的模和辐角。

2015届高考人教版数学(理)大一轮复习精讲课件:第6章 第5节 基本不等式与柯西不等式(选修4-5)

2015届高考人教版数学(理)大一轮复习精讲课件:第6章 第5节 基本不等式与柯西不等式(选修4-5)

数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节 基本不等式与柯西不等式(选修4-5) 结束
[练一练] 若x>1,则x+x-4 1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x+x-4 1=x-1+x-4 1+1≥4+1=5. 当且仅当x-1=x-4 1,即x=3时等号成立. 答案:5
数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节 基本不等式与柯西不等式(选修4-5) 结束
A.3
B.2
3
2
C.4
D.3
解析:由 0<x<1,故 3-3x>0,则 x(3-3x)=13×3x(3-
3x)≤13×94=34,当且仅当 3x=3-3x,即 x=12时等号成立.
答案:B
数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节 基本不等式与柯西不等式(选修4-5) 结束
1.活用几个重要的不等式 a2+b2≥2ab(a,b∈R);ba+ab≥2(a,b 同号). ab≤a+2 b2(a,b∈R);a+2 b2≤a2+2 b2(a,b∈R). 2.巧用“拆”“拼”“凑” 在运用基本不等式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 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定”“等”的条件.
下一页
末页
第五节 基本不等式与柯西不等式(选修4-5) 结束
(2)(2014·长春调研)若两个正实数x,y满足
2 x

1 y
=1,并
且x+2y>m2+2m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x+2y=(x+2y)
2x+1y
=2+
4y x

x y
+2≥8,当

(新课标)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九章 解析几何 9.7 双曲线(一)课件 文

(新课标)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九章 解析几何 9.7 双曲线(一)课件 文

线,有相同的渐近线、相等的焦距.
(6)双曲线形状与 e 的关系:k=ba=
c2-a2 a

ca22-1 =
e2-1,e 越大,即渐近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越大,这时双曲线
的形状就从扁狭逐渐变得开阔,即双曲线的离心率越大,它的开
口就越开阔.
1.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打“√”或“×”). (1)平面内到点 F1(0,4),F2(0,-4)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 8 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2)方程xm2-yn2=1(mn>0)表示焦点在 x 轴上的双曲线. (3)双曲线方程mx22-yn22=λ(m>0,n>0,λ ≠0)的渐近线方程是 mx22-yn22=0,即mx ±yn=0.
归纳拓展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若不知道焦点的位置,可直接设 双曲线的方程为 Ax2+By2=1(AB<0). (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实质是围绕双曲线的“六点”(两个 焦点、两个顶点、两个虚轴的端点),“四线”(两条对称轴、两条 渐近线),“两三角形”(中心、焦点以及虚轴端点构成的三角形, 双曲线上一点和两焦点构成的三角形)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利用双曲线定义求方程,要注意三点:①距离之差的绝对 值;②2a<|F1F2|;③焦点所在坐标轴的位置.
思考题 1 (1)(2015·福建理)若双曲线 E:x92-1y62 =1 的左、
右焦点分别为 F1,F2,点 P 在双曲线 E 上,且|PF1|=3,则|PF2|
等于( )
A.11
B.9Leabharlann C.5例 1 (1)已知两圆 C1:(x+4)2+y2=2,C2:(x-4)2+y2=2,
动圆 M 与两圆 C1,C2 都相切,则动圆圆心 M 的轨迹方程是( )

2015届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10-6排列与组合

2015届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10-6排列与组合

2015届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10-6排列与组合基础巩固强化一、选择题1.(2013·哈尔滨模拟)如图所示,在A,B间有四个焊接点1,2,3,4,若焊接点脱落导致断路,则电路不通.今发现A,B之间线路不通,则焊接点脱落的不同情况有()A.9种B.11种C.13种D.15种[答案] C[解析]有一个点脱落时有2种,有两个点脱落时有C24=6种,有三个点脱落时有C34=4种,四个点都脱落时有1种,共有2+6+4+1=13种.2.(2013·河北沧州一模)10名同学合影,站成了前排3人,后排7人.现摄影师要从后排7人中抽2个站前排,其他人的相对顺序不变,则不同调整方法的种数为()A.C27A55B.C27A22C.C27A25D.C27A35[答案] C[解析]从后排抽2人的方法种数是C27;前排的排列方法种数是A25,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不同调整方法种数是C27A25.3.某单位有7个连在一起的车位,现有3辆不同型号的车需停放,如果要求剩余的4个车位连在一起,则不同的停放方法的种数为()A.16 B.18C.24 D.32[答案] C[解析]若将7个车位从左向右按1~7进行编号,则该3辆车有4种不同的停放方法:(1)停放在1~3号车位;(2)停放在5~7号车位;(3)停放在1、2、7号车位;(4)停放在1、6、7号车位.每一种停放方法均有A33=6种,故共有24种不同的停放方法.4.(2013·海口模拟)某省高中学校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生社团得到迅猛发展,某校高一新生中的五名同学打算参加“春晖文学社”、“舞者轮滑俱乐部”、“篮球之家”、“围棋苑”四个社团.若每个社团至少有一名同学参加,每名同学至少参加一个社团且只能参加一个社团.且其中甲不参加“围棋苑”,则不同的参加方法的种数为()A.72 B.108C.180 D.216[解析] 设五名同学分别为甲、乙、丙、丁、戊,由题意,如果甲不参加“围棋苑”,有下列两种情况:(1)从乙、丙、丁、戊中选一人(如乙)参加“围棋苑”,有C 14种方法,然后从甲与丙、丁、戊共4人中选2人(如丙、丁)并成一组与甲、戊分配到其他三个社团中,有C 24A 33种方法,故共有C 14C 24A 33种参加方法;(2)从乙、丙、丁、戊中选2人(如乙、丙)参加“围棋苑”,有C 24种方法,甲与丁、戊分配到其他三个社团中有A 33种方法,这时共有C 24A 33种参加方法;综合(1)(2),共有C 14C 24A 33+C 24A 33=180种参加方法.[解法探究] 由于甲是特殊元素,故按甲进行分类.第一类,甲自己去一个社团,有C 13种选法,将其余4人中选2人有C 24种选法,将这2人和其余2人分派到三个社团共有A 33种方法,∴共有C 13C 24A 33=108种.第二类,甲与另外一人同去一个社团,先安排甲有C 13种选法,然后将剩余4人分派到四个社团有A 44种,∴共有C 13A 44=72种,∴总共有108+72=180种参加方法.5.(2013·四川理,8)从1,3,5,7,9这五个数中,每次取出两个不同的数分别记为a 、b ,共可得到lg a -lg b 的不同值的个数是( )A .9B .10C .18D .20 [答案] C[解析] 解法1:记基本事件为(a ,b ),则基本事件构成的集合为Ω={(1,3),(1,5),(1,7),(1,9),(3,1),(3,5),(3,7),(3,9),(5,1),(5,3),(5,7),(5,9),(7,1),(7,3),(7,5),(7,9),(9,1),(9,3),(9,5),(9,7)}共有20个基本事件,而lg a -lg b =lg a b ,其中基本事件(1,3),(3,9)和(3,1),(9,3)使lg ab 的值相等,则不同值的个数为20-2=18(个),故选C.解法2:由于lg1-lg3=lg3-lg9,lg3-lg1=lg9-lg3,所以共有不同值A 25-2=18个. 6.一次演出,原计划要排4个节目,因临时有变化,拟再添加2个小品节目,若保持原有4个节目的相对顺序不变,则这6个节目不同的排列方法有( )A .30种B .25种C .24种D .20种 [答案] A[解析] 原来4个节目的相对顺序不变,故4个节目形成5个空档,将这两个节目插入.(一)当两节目不相邻时,有A 25=20种选法,(二)当两节目相邻时,有A 22·C 15=10种排法,∴共有20+10=30种不同排法.二、填空题7.由1、2、3、4、5、6组成的奇偶数字相间且无重复数字的六位数的个数是________.(以具体数字作答)[解析]首位数字是奇数时有A33·A33种排法,首位数字是偶数时也有A33·A33种排法,所以一共可以组成2A33·A33=72个奇偶数字相间且无重复数字的六位数.8.某广场中心建造一个花圃,花圃分成5个部分(如图).现有4种不同颜色的花可以栽种,若要求每部分必须栽种1种颜色的花且相邻部分不能栽种同样颜色的花,则不同的栽种方法有________种.[答案]72[解析]依题意,按花圃的5个部分实际栽种花的颜色种数进行分类计数:第一类,花圃的5个部分实际栽种花的颜色种数是3时,满足题意的方法数共有A34=24种;第二类,花圃的5个部分实际栽种花的颜色种数是4时,满足题意的方法数共有A44×2=48种.因此,满足题意的方法数共有24+48=72种.9.将4名新来的同学分配到A、B、C三个班级中,每个班级至少安排1名学生,其中甲同学不能分配到A班,那么不同的分配方案有________.[答案]24种[解析]将4名新来的同学分配到A、B、C三个班级中,每个班级至少安排一名学生有C24A33种分配方案,其中甲同学分配到A班共有C23A22+C13A22种方案.因此满足条件的不同方案共有C24A33-C23A22-C13A22=24(种).10.某农科院在3行3列9块试验田中选出3块种植某品种水稻进行试验,则每行每列都有一块试验田种植水稻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1 14[解析]如图,由于每行每列都有一块试验田种植水稻,∴当1处种植水稻时,只能是(1,5,9)或(1,6,8),依此可列出所有可能种植方法为:(1,5,9),(1,6,8),(2,6,7),(2,4,9),(3,5,7),(3,4,8),共6种,又从9块试验田中选3块的选法为C39,∴所求概率为P=6C39=114.能力拓展提升一、选择题11.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其六个面上的点数分别为1、2、3、4、5、6,将这颗骰子连续投掷三次,观察向上的点数,则三次点数依次成等比数列的概率为( )A.1108B.1216C.136D.127 [答案] D[解析] 连续抛掷三次骰子可得结果为63=216种,其中依次构成等比数列的情况有 (1)公比为1,共6种.(2)公比为2,只有1种,即1,2,4,. (3)公比为12,只有1种,即4,2,1.∴共有8种,∴P =8216=127.12.在某种信息传输过程中,用4个数字的一个排列(数字允许重复)表示一个信息,不同排列表示不同信息,若所用数字只有0和1,则与信息0110至多有两个对应位置上的数字相同的信息个数为( )A .10B .11C .12D .15 [答案] B[解析] 与信息0110至多有两个对应位置上的数字相同的信息包括三类: 第一类:与信息0110有两个对应位置上的数字相同有C 24=6(个) 第二类:与信息0110有一个对应位置上的数字相同有C 14=4(个) 第三类:与信息0110没有一个对应位置上的数字相同有C 04=1(个) 与信息0110至多有两个对应位置上的数字相同的信息有6+4+1=11(个)13.(2013·杭州模拟)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称此直线与平面构成一个“平行线面组”.在一个长方体中,由两个顶点确定的直线与含有四个顶点的平面构成的“平行线面组”的个数是( )A .60B .48C .36D .24 [答案] B[解析] 长方体中,含有四个顶点的平面有两类.第一类侧面、底面,对其中每一个面(如底面ABCD ),与其平行的直线有6条,共有6×6=36个“平行线面组”;第二类对角面,对其中每一个面与其平行的直线有2条,共有6×2=12个“平行线面组”.∴共有36+12=48个,选B.二、填空题14.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有8个点:P1(1,1,1)、P2(-1,1,1)、…、P7(-1,-1,-1)、P8(1,-1,-1)(每个点的横、纵、竖坐标都是1或-1),以其中4个点为顶点的三棱锥一共有________个(用数字作答).[答案]58[解析]这8个点构成正方体的8个顶点,此题即转化成以正方体的8个顶点中的4个点为顶点的三棱锥一共有多少个.从正方体的8个顶点中任取4个,有不同取法C48种,其中这四点共面的(6个对角面、6个表面)共12个,∴这样的三棱锥有C48-12=58个.15.(2013·潍坊五校联考)数字1,2,3,4,5,6按如图形式随机排列,设第一行这个数为N1,N2、N3分别表示第二、三行中的最大数,则满足N1<N2<N3的所有排列的个数是________.[答案]240[解析]由题意知6必在第三行,安排6有C13种方法,第三行中剩下的两个空位安排数字有A25种方法,在留下的三个数字中,必有一个最大数,把这个最大数安排在第二行,有C12种方法,剩下的两个数字有A22种排法,按分步计数原理,所有排列的个数是C13×A25×C12×A22=240.三、解答题16.(2012·合肥调研)要从5名女生,7名男生中选出5名代表,按下列要求,分别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1)至少有1名女生入选;(2)至多有2名女生入选;(3)男生甲和女生乙入选;(4)男生甲和女生乙不能同时入选;(5)男生甲、女生乙至少有一个人入选.[解析](1)间接法.从12人中选5人有C512种选法,这5人全为男生的选法有C57种,∴不同选法有C512-C57=771(种).(2)按“至多有2名女生”分类:2名女生有C25C37种,1名女生有C15C47种,无女生有C57种,∴共有不同选法C25C37+C15C47+C57=546(种).(3)只需再从剩余10人中选取3人,不同选法共有C310=120(种).(4)间接法.C512-C310=672(种).(5)间接法.男甲与女乙都不入选时有C510种,∴共有不同选法C512-C510=540(种).考纲要求1.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2.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3.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4.会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和排列组合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补充说明1.排列、组合问题的类型及解答策略排列、组合问题,通常都是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在试卷上,它联系实际,生动有趣;但题型多样,解法灵活.实践证明,备考有效的方法是将题型与解法归类,识别模式、熟练运用.下面介绍常见排列组合问题的解答策略.(1)相邻元素捆绑法.在解决某几个元素必须相邻问题时,可整体考虑将相邻元素视为一个元素参与排列.[例1](2012·山西四校联考)有七名同学站成一排照相,其中甲必须站在正中间,并且乙、丙两位同学要站在一起,则不同的站法有________种.[答案]192[分析]甲站正中间,左边、右边各3人,乙、丙相邻排列后作为一个“整体元素”,按这个整体元素的站位考虑有4种情况,其他位置可任意排列.[解析]依题意得,满足题意的不同站法共有4·A22·A44=192种.(2)相离问题插空法.相离问题是指要求某些元素不能相邻,由其他元素将它隔开,此类问题可以先将其他元素排好,再将所指定的不相邻的元素插入到它们的空隙及两端位置,故称“插空法”.[例2](2013·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在某次舰载机起降飞行训练中,有5架歼-15飞机准备着舰.如果甲、乙两机必须相邻着舰,而丙、丁两机不能相邻着舰,那么不同的着舰方法有()A.12种B.18种C.24种D.48种[答案] C[解析]将甲、乙捆绑,与除丙、丁外的另外一架飞机进行全排列,有A22·A22种方法.而后将丙、丁进行插空,有3个空,有A23种排法,故共有A22·A22·A23=24种方法.(3)定序问题属组合.排列时,如果限定某些元素或所有元素保持一定顺序称为定序问题,定序的元素属组合问题.[例3]6个人排一队参观某项目,其中甲、乙、丙三人进入展厅的次序必须是先乙,再甲,最后丙,则不同的列队方式有________种.[答案]120[解析]解法1:由于甲、乙、丙三人的次序已定,故只需从6个位置中选取3个排上其余3人,有A36种排法,剩下的三个位置排甲、乙、丙三人,只有一种排法,∴共有A36=120种.解法2:先选取3个位置排甲、乙、丙三人有C36种方法,剩下3个位置站其余3人,有A33种方法,∴共有C36·A33=120种.(4)定元、定位优先排.在有限制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中,有时限定某元素必须排在某位置,某元素不能排在某位置;有时限定某位置只能排(或不能排)某元素.这种特殊元素(位置)解题时要优先考虑.[例4](2012·太原部分重点中学联考)6位同学安排到3个社区A,B,C参加志愿者服务,每个社区安排两名同学,其中甲同学必须到A社区,乙和丙同学均不能到C社区,则不同的安排方法种数为()A.12B.9C.6D.5[答案] B[解析]当乙、丙中有一人在A社区时有C12C13C22=6种安排方法;当乙、丙两人都在B社区时有C13C22=3种安排方法,所以共有9种不同的安排方法.(5)至多、至少间接法.含“至多”、“至少”的排列组合问题,是需要分类问题.可用间接法,即排除法,但仅适用于反面情况明确且易于计算的情况.[例5]从6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选出3名志愿者,其中至少有1名女生的选法共有() A.36种B.30种C.42种D.60种[答案] A[解析]解法1(直接法):选出的3名志愿者中含1名女生有C12·C26种选法,含2名女生有C22·C16种选法,∴共有C12C26+C22C16=36种选法.解法2(间接法):若选出的3名全是男生,则有C36种选法,∴至少有一名女生的选法数为C38-C36=36种.(6)选排问题先选后排法.对于排列组合的混合应用题,一般解法是先选(组合)后排(排列).[例6]四个不同的小球放入编号为1,2,3,4的四个盒子中,则恰有一个空盒的放法共有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答案]144[解析]先从四个小球中取两个放在一起,有C24种不同的取法,再把取出的两个小球与另外两个小球看作三堆,并分别放入四个盒子中的三个盒子中,有A34种不同的放法,据分步计数原理,共有C24·A34=144种不同的放法.(7)部分符合条件淘汰法.在选取总数中,只有一部分符合条件,可从总数中减去不符合条件数,即为所求.[例7]过三棱柱任意两个顶点的直线共15条,其中异面直线有()A.18对B.24对C.30对D.36对[答案] D[解析]三棱柱共6个顶点,由此6个顶点可组成C46-3=12个不同四面体,而每个四面体有三对异面直线则共有12×3=36对.(8)数字问题要弄清可否重复及首位不能为0.[例8]用0到9这10个数字,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偶数的个数为()A.324 B.328C.360 D.648[答案] B[解析]利用分类计数原理,共分两类:(1)0作个位,共A29=72个偶数;(2)0不作个位,共A14·A18·A18=256个偶数,共计72+256=328个偶数,故选B.2.建模思想[例9]一只电子蚂蚁在如图所示的网格线上由原点O(0,0)出发,沿向上或向右方向爬至点(m,n),(m,n∈N*),记可能的爬行方法总数为f(m,n),则f(m,n)=________.[答案]C m m+n[解析]从原点O出发,只能向上或向右方向爬行,记向上为1,向右为0,则爬到点(m,n)需m个0和n个1.这样爬行方法总数f(m,n)是m个0和n个1的不同排列方法数.m个0和n个1共占m+n个位置,只要从中选取m个放0即可.∴f(m,n)=C m m+n.[点评](1)例如f(3,4)=C37,其中0010111表示从原点出发后,沿右右上右上上上的路径爬行.(2)抽象建模后就是一个含相同数字的纯粹排列组合问题.[例10]方程x+y+z=8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为________.[答案]45[解析]把x、y、z分别看作是x个1,y个1和z个1,则共有8个1,问题抽象为8个1和两个十号的一个排列问题.由于x、y、z非负,故允许十号相邻,如11++111111表示x=2,y=0,z =6,+11111111+表示x=0,y=8,z=0等等,∴不同排法总数为从10个位置中选取2个放十号,∴方程的非负整数解共有C210=45个.[例11]一条街道上共有12盏路灯,为节约用电又不影响照明,决定每天晚上十点熄灭其中的4盏,并且不能熄灭相邻两盏也不能熄灭两头两盏,问不同熄灯方法有多少种.[解析]记熄灭的灯为0,亮灯为1,则问题是4个0和8个1的一个排列,并且要求0不相邻,且不排在两端,故先将1排好,在8个1形成的7个空中,选取4个插入0,共有方法数C47=35种.[点评]实际解题中,先找出符合题设条件的一种情形,然后选取一种替代方案,注意是否相邻、相间等受限条件,然后确定有无顺序是排列还是组合,再去求解.[例12]如图,从上往下读(不能跳读)构成句子“构建和谐社会,创美好未来”的不同读法种数是()构建建和和和谐谐谐谐社社社社社会会会会会会创创创创创美美美美好好好未未来A.250 B.240C.252 D.300[答案] C[解析]要组成题设中的句子,则每行读一字,不能跳读.每一种读法须10步完成(从上一个字到下一个字为一步),其中5步是从左上角到右下角方向读的,故共有不同读法C510=252种.3.枚举法[例13]如果直线a与b异面,则称a与b为一对异面直线,六棱锥的侧棱与底边共12条棱所在的直线中,异面直线共有________对.[答案]24[解析]六棱锥的侧棱都相交,底面六条边所在直线都共面,故异面直线只可能是侧棱与底面上的边.考察P A与底面六条边所在直线可用枚举法列出所有异面直线(P A,BC),(P A,CD),(P A,DE),(P A,EF)共四对.同理与共它侧棱异面的底边也各有4条,故共有4×6=24对.备选习题1.(2013·山东理,10)用0,1,…,9十个数字,可以组成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个数为() A.243B.252C.261D.279[答案] B[解析]构成所有的三位数的个数为C19C110C110=900,而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个数为C19C19C18=648,故所求个数为900-648=252,应选B.2.(2012·浙江理,6)若从1,2,3,…,9这9个整数中同时取4个不同的数,其和为偶数,则不同的取法共有()A.60种B.63种C.65种D.66种[答案] D[解析]取出的4个数和为偶数,可分为三类.四个奇数C45,四个偶数C44,二奇二偶,C25C24.共有C45+C44+C25C24=66种不同取法.3.(2013·昆明重点高中检测)某班班会准备从含甲、乙的7名学生中选取4人发言,要求甲、乙2人至少有一人参加,若甲、乙同时参加,则他们发言时顺序不能相邻,那么不同的发言顺序种数为()A.720 B.520C.600 D.360[答案] C[解析]解法1:根据题意,分2种情况讨论:若甲、乙其中一人参加,有C12·C35·A44=480种;若甲、乙2人都参加,共有C25·A44=240种发言顺序,其中甲、乙相邻的情况有C25·A22·A33=120种,故有240-120=120种.则不同的发言顺序种数为480+120=600.解法2:C12C35A44+C25A22A23=600种.4.(2013·湖北荆门质检)第12届全国运动会将在沈阳举行,某校4名大学生申请A,B,C三个比赛项目的志愿者,组委会接受了他们的申请,每个比赛项目至少分配一人,每人只能服务一个比赛项目,若甲要求不去服务A比赛项目,则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A.20种B.24种C.30种D.36种[答案] B[解析]解法1:4人分到A,B,C三个项目共有C24A33种,其中A项目有甲与另一人的分法有A33种,A项目只有甲一人的分法有C23A22种.故符合题意的安排方案有C24A33-A33-C23A22=24,故选B.解法2:C12A33+C12C23A22=24.5.(2013·重庆理,13)从3名骨科、4名脑外科和5名内科医生中选派5人组成一个抗震救灾医疗小组,则骨科、脑外科和内科医生都至少有1人的选派方法种数是________(用数字作答).[答案]590[解析]方法一:从12名医生中任选5名,不同选法有C512=792种.不满足条件的有:只去骨科和脑外科两科医生的选法有C57=21种,只去骨科和内科两科医生的选法有C58-C55=55种,只去脑外科和内科两科医生的选法有C59-C55=125种,只去内科一科医生的选法有C55=1种,故符合条件的选法有:792-21-55-125-1=590种.方法二:设选骨科医生x名,脑外科医生y名,则需选内科医生(5-x-y)人.(1)当x=y=1时,有C13·C14·C35=120种不同选法;(2)当x=1,y=2时,有C13·C24·C25=180种不同选法;(3)当x=1,y=3时,有C13·C34·C15=60种不同选法;(4)当x=2,y=1时,有C23·C14·C25=120种不同选法;(5)当x=2,y=2时,有C23·C24·C15=90种不同选法;(6)当x=3,y=1时,有C33·C14·C15=20种不同选法.所以不同的选法共有120+180+60+120+90+20=590种.[点评]按骨科医生去的人数可分三类:骨科医生去1名,2名,3名.不同选派方法有:C13(C14C35+C24C25+C34C15)+C23(C14C25+C24C15)+C33C14C15=590种.11。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新课标通用课件:第10章 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 第8讲(理)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新课标通用课件:第10章 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 第8讲(理)

3 A.10
B.13
C.38
D.29
• [答案] B
4.(2015·山东)已知某批零件的长度误差(单位:毫米)服从 正态分布 N(0,32),从中随机取一件,其长度误差落在区间(3,6)
内的概率为 导学号 25402546 ( )
(附:若随机变量 ξ 服从正态分布 N(μ,σ2),则 P(μ-σ<ξ
率为________. 导学号 25402550
[答案]
4 (1)99
2 (2)17
[分析] (1)根据条件概率的定义求解.
(2)
由题意可知抽取的2张钞票,检验了1张,发现 是假钞,另一张是否是假钞未地蚝检验

条件概率问题的条件是“2张钞票中至少有1张是假钞”
[解析] (1)解法一:设事件 A 为“第一次取到不合格品”, 事件 B 为“第二次取到不合格品”,则 P(AB)=CC212500,
[点拨] 对于古典概型中的条件概率问题,一般用缩小样 本空间的方法比较简捷.
相互独立事件概率的计算
甲、乙两人轮流投篮,每人每次投一球.约定甲 先投且先投中者获胜,一直到有人获胜或每人都投球 3 次时投 篮结束.设甲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13,乙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 为12,且各次投篮互不影响. 导学号 25402551
(1)显然,“两人各射击一次,都击中目标”就是事件 AB, 又由于事件 A 与 B 相互独立,
∴P(AB)=P(A)P(B)=0.8×0.8=0.64.
(2)“两人各射击一次,恰有一次击中目标”包括两种情 况:一种是甲击中,乙未击中(即 A B ),另一种是甲未击中,乙 击中(即 A B).根据题意,这两种情况在各射击一次时不可能同 时发生,即事件 A B 与 A B 是互斥的,所以所求概率为

2015年高考数学(文)一轮课件:5-4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及应用

2015年高考数学(文)一轮课件:5-4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及应用

3.
6 答案:(1) 2
(2)B
点评:根据y=Asin(ωx+φ)+k的图像求其解析式的问题,主 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 ①A的确定:根据图像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即A= 最高点-最低点 ; 2 ②k的确定:根据图像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即k= 最高点+最低点 ; 2
2π ③ω的确定:结合图像,先求出周期T,然后由T= (ω>0) ω 来确定ω; ④φ的确定:由函数y=Asin(ωx+φ)+k最开始与x轴的交点 φ φ (最靠近原点)的横坐标为-ω(即令ωx+φ=0,x=-ω)确定φ.
(A,ω,φ为常数,A>0,
ω>0)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则f(0)的值是__________.
π (2)已知函数f(x)=Atan(ωx+φ)(ω>0,|φ|< ),y=f(x)的部分图 2
π 像如图所示,则f24等于(
)
A.2+ 3 B. 3 3 C. 3 D.2- 3 思维启迪:(1)由平衡点和相邻最低点间的相对位置确定周 期;根据待定系数法求φ. (2)将“ωx+φ”看作一个整体放在一个单调区间内求解.
π 已知函数y=2sin2x+3,
【例1】
(1)求它的振幅、周期、初相; (2)用“五点法”作出它在一个周期内的图像; (3)说明y=2sin 换而得到.
π 2x+ 3
的图像可由y=sinx的图像经过怎样的变
思维启迪:(1)由振幅、周期、初相的定义即可解决. (2)五点法作图,关键是找出与x相对应的五个点. (3)只要看清由谁变换得到谁即可.
)
x π x 解析:由 = +kπ得x=π+2kπ(k∈Z).故x=π是函数y=sin 2 2 2 的一条对称轴.
答案:C

2015年高考理科数学新课标一试卷分析

2015年高考理科数学新课标一试卷分析

2015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卷分析试题总体特点2015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相比变化不大,试卷结构与往年保持不变,但在题目设置上有略微的不同:既注重考查考生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符合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创新,注重考查学生对实际生活的具体应用。

从考查形式上看2015年新课标一理科数学依然是是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选做题四大板块,分值是60、20、60,10的分布,题量也和2014年一样是12、4、5、3的分布,其中选做题是三选一,只是做一道题就可以了,不同的是2015年新课标一卷理科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了起来,比较注重学生对实际生活与数学的相结合的应用以及比较有创新性,其中选择题第九题是实际应用的具体体现,第21题是题目创新的具体体现。

从考查难度上看2015年新课标一卷,难度趋于常态,除了选择题12题和解答21题,没有太过难的题目,基本上都是对基础知识以及知识运用上的一些考查,适当加了一些拔高,不过基本题难度基于常态。

二、下面就针对高考题型做一些分析:题号知识点分值1、复数的模的求解5分2、三角恒等变换5分3、简易逻辑5分4、概率与统计5分圆锥曲线纵坐标范5、5分围求解6、立体几何体积求解5分平面向量三角形法7、5分则以及运算三角函数的性质:增5分8、减性9、程序框图5分10、二项式定理5分11、空间几何三视图5分12、函数与导数5分13、函数的性质5分圆锥曲线与圆的综5分14、合15、简单的线性规划5分16、解三角形5分数列求通项和前n项17、12分和立体几何证垂直,求12分18、两直线的夹角余弦值19、统计概率12分20、圆锥曲线12分21、函数12分22、几何证明选讲10分23、坐标系于参数方程10分24、不等式选讲10分纵观2015年高考理科数学,基本题型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是里面实质性的一些内容还是变化比较大的,现在高考的趋向是注重学生学以致用,注重学生对实际生活与理论知识的一个结合的运用和知识创新的运用,所以现在高考命题也越来越灵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回扣· 思维辨析
试题调研· 考点突破
好题演练· 智能提升
课时提升演练
一轮复习 · 新课标数学 · 理(上册)
[答案]
D
[解析] 3×1;
解法一:由题意,第 1 个图形需要火柴的根数为
第 2 个图形需要火柴的根数为 3×(1+2); 第 3 个图形需要火柴的根数为 3×(1+2+3); „„ 由此,可以推出,第 n 个图形需要火柴的根数为 3×(1 +2 +3+„+n). 所以第 2 014 个图形所需火柴的根数为 3×(1+2+3+„+2 2 014×1+2 014 014) =3× =3 021×2 015=6 087 315,故选 2 D.
2
3 2 1 5-2 2 4-5 N(n,5)= n - n= n+ n, 2 2 2 2 6-2 2 4-6 N(n,6) =2n -n= n+ n. 2 2
2
基础回扣· 思维辨析
试题调研· 考点突破
好题演练· 智能提升
课时提升演练
一轮复习 · 新课标数学 · 理(上册)
k-2 2 4-k 由归纳推理,可得 N(n,k)= n+ n, 2 2 24-2 4-24 2 故 N(10,24)= ×10 + ×10 2 2 =1 100-100 =1 000.
(5)在演绎推理中,只要符合演绎推理的形式,结论就一定 正确.( )
基础回扣· 思维辨析
试题调研· 考点突破
好题演练· 智能提升
课时提升演练
一轮复习 · 新课标数学 · 理(上册)
(1)[ 答案]× [解析] 不一定正确. (2)[答案]√ [解析] (3)[ 答案]× [解析]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所得到的结论都 这是类比推理,属于合情推理. 平面中的三角形与空间中的四面体作
为类比对象较为合适, 而平面中的平行四边形与空间中的平行六 面体作为类比对象较为合适. (4)[答案]√ [解析] 所以结论也是错误的. (5)[答案]× [解析] 在演绎推理中, 结论是否正确, 不仅要 看是否符合三段论的形式,还要看大前提、小前提是否正确.
基础回扣· 思维辨析 试题调研· 考点突破 好题演练· 智能提升 课时提升演练
基础回扣· 思维辨析
试题调研· 考点突破
好题演练· 智能提升
课时提升演练
一轮复习 · 新课标数学 · 理(上册)
归纳推理的步骤与技巧 (1)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①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性质; ②从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述的一般性命题. (2)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但结果的正确性还需 进一步证明,一般地,考查的个体越多,归纳的结论可靠性越 大.因此在进行归纳推理时,当规律不明显时,要尽可能多地分 析特殊情况,由此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获得一般结论.
[思路点拨] 观察已知式子的规律,并改写形式,归纳可得 k-2 2 4-k N(n,k)= n+ n,把 n=10,k=24 代入可得所求结论. 2 2
[答案] 1 000
基础回扣· 思维辨析 试题调研· 考点突破 好题演练· 智能提升 课时提升演练
一轮复习 · 新课标数学 · 理(上册)
[解析] 解法一:已知式子可化为: 1 2 1 3-2 2 4-3 N(n,3)= n + n= n+ n, 2 2 2 2 4-2 2 4-4 N(n,4)=n = n+ n, 2 2
A.6 069 198 C.6 081 273
基础回扣· 思维辨析
B.6 075 234 D.6 087 315
试题调研· 考点突破 好题演练· 智能提升 课时提升演练
一轮复习 · 新课标数学 · 理(上册)
[思路点拨] 根据一个三角形所需要的火柴数、三个三角形 所需要的火柴数,以及六个三角形所需要的火柴数进行归纳、总 结,找到它们的变化规律,从而推导出第 n 个图形所需要的火柴 数,最后得出第 2 014 个图形用的火柴根数.
好题演练· 智能提升
课时提升演练
一轮复习 · 新课标数学 · 理(上册)
2.演绎推理 从________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 推理称为演绎推理,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________到________ 的推理,“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 ①大前提——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前提——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疑探究:演绎推理所获得的结论一定可靠吗?
基础回扣· 思维辨析
试题调研· 考点突破
好题演练· 智能提升
课时提升演练
一轮复习 · 新课标数学 · 理(上册)
1.合情推理
归纳推理 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 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 定义 ____________的推理,或者 由个别事实概括出________ 的推理 由________到________、由 特点 ________到________的推理
基础回扣· 思维辨析 试题调研· 考点突破
类比推理 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 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 对象的________推出 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 些特征的推理 由________到 ________的推理
好题演练· 智能提升 课时提升演练
一轮复习 · 新课标数学 · 理(上册)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1)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 似性或一致性; (2)用—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 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 个明确的命题(猜想)
基础回扣· 思维辨析
试题调研· 考点突破
好题演练· 智能提升
课时提升演练
一轮复习 · 新课标数学 · 理(上册)
教师用书独具——————————————— (2014· 辽宁模拟)如图所示, 是某小朋友在用火柴拼图时呈现 的图形,其中第 1 个图形用了 3 根火柴,第 2 个图形用了 9 根火 柴,第 3 个图形用了 18 根火柴,„„,则第 2 014 个图形用的 火柴根数为( )
质疑探究: 不一定, 只有前提是正确的, 推理形式是正确的, 结论才一定是真实的,错误的前提则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
基础回扣· 思维辨析
试题调研· 考点突破
好题演练· 智能提升
课时提升演练
一轮复习 · 新课标数学 · 理(上册)
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 (1)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 一定正确.( )
基础回扣· 思维辨析
试题调研· 考点突破
好题演练· 智能提升
课时提升演练
一轮复习 · 新课标数学 · 理(上册)
命题规律透视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 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 和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因此本部分内容在高中数学中占有重要 地位,是高考的重要内容,由于解答高考试题的过程就是推理的 过程,因此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将会渗透到每一个高考题中. 2013· 湖北· 填空题 2013· 四川· 填空题 2013· 陕西· 填空题
(2)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这是一种 合情推理.( )
(3)在类比时,平面中的三角形与空间中的平行六面体作为 类比对象较为合适.( )
基础回扣· 思维辨析
试题调研· 考点突破
好题演练· 智能提升
课时提升演练
一轮复习 · 新课标数学 · 理(上册)
(4)“所有 3 的倍数都是 9 的倍数,某数 m 是 3 的倍数,则 m 一定是 9 的倍数”,这是三段论推理,但其结论是错误 的.( )
基础回扣· 思维辨析
试题调研· 考点突破
好题演练· 智能提升
课时提升演练
一轮复习 · 新课标数学 · 理(上册)
解法二: 由题意, 设 N(n, k)=akn2+bkn(k≥3), 其中数列{ak} 1 1 1 1 是以 为首项,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数列{bk}是以 为首项,- 2 2 2 2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 N(n,24)=11n2-10n,当 n=10 时, N(10,24)=11×102-10×10=1 000.
一般 步骤
(1)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 现某些相同性质; (2)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 推出一个明确的一般性 命题(猜想)
共性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 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________、 ________,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我们把它们统称 为合情推理
基础回扣· 思维辨析
试题调研· 考点突破
基础回扣· 思维辨析 试题调研· 考点突破 好题演练· 智能提升 课时提升演练
一轮复习 · 新课标数学 · 理(上册)
解法二:可用数列求解: 设第一个图形的火柴根数为 f(1), 第二个图形的火柴根数为 f(2), 依次类推第 n 个图形所需要的火柴根数为 f(n), 则由题意,得 f(1)=3×1, f(2)=3×(1+2), f(3)=3×(1+2+3), „„
一轮复习 · 新课标数学 · 理(上册)
第五节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基础回扣· 思维辨析
试题调研· 考点突破
好题演练· 智能提升
课时提升演练
一轮复习 · 新课标数学 · 理(上册)
记忆最新考纲
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 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2.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 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3.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基础回扣· 思维辨析
试题调研· 考点突破
Hale Waihona Puke 好题演练· 智能提升课时提升演练
一轮复习 · 新课标数学 · 理(上册)
命题趋势 1.热点预测:预计 2014 年高考可能仍将继续考查合情推理 与演绎推理这一考点,并且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分值约 为 5 分. 2.趋势分析:对“推理”这一考点的考查很可能提高难度, 并且可能考查的不仅是归纳推理,还可能考查类比推理;对直接 证明与间接证明这一考点, 虽然单独命题进行考查的可能性仍然 不大,但其思想会渗透到多题之中,2014 年高考复习时应予以 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