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 两极格局与冷战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合集下载

主题48美苏争锋(两极格局、冷战)

主题48美苏争锋(两极格局、冷战)
在战争期间英美苏三 巨头开会时,丘吉尔 坐在斯大林和罗斯福 中间,他曾诙谐地说 道:“我一边坐的是 饥饿的俄国北极熊, 一边坐的是强悍的北 美野牛,被他们夹在 中间的是可怜的英国 小毛驴”。
雅尔塔三巨头会议
“冷战”的概念(Cold war)
• 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展开的 除战争以外的政治、军事、外交、意识形 态、经济等方面的较量和对抗。
局 部 热 战
美苏全球对抗的冷战格局
二. “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表现一、美苏之间——军备竞赛
项目 原子弹
热核炸弹 洲际弹道导弹(ICBM ) 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 多弹头导弹(MRV) 反弹道导弹(ABM) 多弹头分导式导弹(MIRV) 远程巡航导弹
全面冷战
苏联(年)
1949 1953 1957 1968 1968 1968 1975 1984
1949年, 美国 、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 的代表在 华盛顿 集会,签定了《 》, 北大西洋公约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得力工具,它是遏制 苏联的 军事政治 集团。
知识小结
对象: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美 国 的 “ 冷 战 政 策 ”
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 形式: 形式,进行遏制 杜鲁门主义 (全面开始)
美国(年) 1945
1952 1958 1960 1966 1972 1970 1982
-------- L· S· 斯塔夫里阿诺斯(L· s· stavrianos) 《全球通史》(下)
表现二、德国分裂——柏林墙
全面冷战
柏林墙于1964年建成。 柏林墙全长169.5公 里。沿墙修建了253 个了望塔、136个碉 堡、270个警犬桩。 此外,还有一接触时 就会发出信号的铁栅 栏119.5公里。

雅尔塔体系、冷战与两极格局及其相互关系

雅尔塔体系、冷战与两极格局及其相互关系

雅尔塔体系、冷战与两极格局及其相互关系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一、雅尔塔体系1、背景(1)“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被美、苏实力均势所取代,奠定了雅尔塔体系的基础。

①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跃上了世界霸主的峰巅。

经济上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倡导成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控制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军事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力量,垄断了原子弹,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成为世界首强。

②西欧、日本等普遍削弱。

③苏联政治军事力量空前强大,影响大增,成为世界上惟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2)随着二战的胜利,美苏关系改变,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主要原因。

随着二战结束,美苏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突出,国家利益冲突加剧。

美国企图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称霸世界;苏联不屈从美国的意志,要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开始破裂。

2、概念和内容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特别是美苏)开始按照雅尔塔等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

其内容主要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3、评价①实质: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实质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作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是美苏相互妥协的产物。

②影响:a标志着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B该体系倡导和平、民主原则,把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承认了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C有利于苏联和社会主义体系的发展。

D它确立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有利于苏美国在全球的霸权扩张。

世界新格局:冷战与两极

世界新格局:冷战与两极

建立 时间
组成国家
性质
军 事 政 治 集 团
美国为首的 西方12个国 1949 家(资本主义 国家) 苏联为首和7 1955 个东欧国家 (社会主义 国家)
北约主要集中在西欧和南欧,针 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华约主要集中在东欧和苏联,针 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是同北约 抗衡的欧洲军事集团。
思考:北约和华约组织成员主要集中在什么地 二战后欧洲政治军事集团的分布 区?针对的是什么地区或国家?
(2)《雅尔塔协定》
内容: ⑴美、苏、英三国分区占领德国,以消灭法 西斯主义及重新发动战争的一切条件; ⑵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苏联参加对日作 战; (“外蒙”独立合法化,旅顺、大连被苏 军租用30年。) ⑶在即将建立的联合国中,中、美、苏、英、 法为安全理事会常任国,并拥有对安全理会的 否决权。 (4)以美、苏为主角,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练习:
1、 “铁幕演说”是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发表这一演说 的是( B )
A、美国的罗斯福 C、苏联的斯大林 B、英国的丘吉尔 D、法国的戴高乐
2、“雅尔塔协定”是建立在: ( B

A、美英两国实力均势基础上的 B、美苏两国实力均势基础上 的 C、美强苏弱的力量对比基础上的
D、苏强美弱的力量对比基础上的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 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 雅斯特,一幅横贯欧 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 落下来,在这条线的 后面,座落着中欧和 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 柏林、布拉格、维也 纳、布达佩斯、贝尔 格来德、布加勒斯特、 和索非亚——所有这 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 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 围之内。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 什切青——波兰的西北部 ;里雅斯特——意大利的东北 部。
思考:根据北约的有关规定,说说北约组织的 最突出特点是什么?

两极与冷战1

两极与冷战1
哪些?
苏联联合东欧国家成立华约;既用来同美国和 西欧抗衡; 也可以进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 尼亚、捷克斯洛伐克、阿尔 巴尼亚和民主德国8国。 1968年阿尔巴尼亚先部退出 华约组织。 1991年解体
思区在北考 ? 地 约二: 针 图 也战北 对 上 没后约的找有欧和是一加洲华什找入政约么,华组 地 欧 约治织 区 洲 ?军成 或 有事员 国 哪集主 家 几团要 ? 个的集 国分中家布在既什没么有地参加
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也是“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
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建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条约》规定:“对欧洲或北 美之一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 缔约国全体之攻击”“缔约国可采取包括武力在 内的行动”。 思考:根据北约的有关规定,说说北约组织的 最突出特点是什么?
第一课 战后世界新格局
具体表现:
• 两极与冷战 • •
侧重于政治
• 殖民体系的瓦解
• 各国现代化追求 •——侧重于经济
两 极 体 系:
“两极与冷战”
一、“两极”的形成
(一)战后美国的发展
1.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 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最富强的国家。 2.原因: 1)二战中,大做军火生意,大发横财
现共有26个成员国。
2.《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建立
《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规定:“如果在欧洲发 生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 武装进攻,每个缔约国应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 的权利,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立即对 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 思助考”:。根据华约规定,该组织成立的主要目的有
答案:
1.北约主要集中在西欧和南欧,针对东欧社会主义 国家; 为什么美国将称霸重点放在欧洲? (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和中心,虽在战争中 遭到严重破坏,但经济基础好,具有很大的发展 潜力。可以说在当时谁掌握了欧洲,谁就掌握了 压倒对手的绝对优势。)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与两极格局冷战时期是20世纪下半叶国际关系中一个重要的时期,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两大超级强国之间的对抗。

冷战期间,世界呈现出两极格局,即东西方阵营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上的明显对立。

本文将探讨冷战对两极格局的影响,并分析其历史背景、原因和特点。

一、冷战背景冷战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实力迅速崛起,分别代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区域势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对立。

随着争夺欧洲势力范围、经济实力竞争、核武器军备竞赛等因素的加剧,冷战逐渐形成并持续了几十年。

二、冷战两极格局的形成1. 政治对抗: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形成了明显的政治对抗态势。

美国领导的西方阵营奉行民主自由的政治体制,国际上主张包括经济资本主义在内的自由主义,而苏联领导的东方阵营奉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倡导国家计划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

2. 军事对抗: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包括核武器的研发和部署。

双方在军事领域展开持续对抗,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3. 经济对抗: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经济上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实施经济援助,扩大了其在欧洲的影响力;苏联则通过对东欧国家实施经济援助,扩大了其在东欧地区的影响力。

4. 意识形态对抗: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展开了激烈的对抗。

西方民主自由的制度和文化价值观与东方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发生冲突,双方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对立。

三、冷战两极格局的特点1. 对抗性强: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的对抗呈现出极为强烈的特点。

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上形成了鲜明的对立,互相遏制和竞争,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区域势力分裂:冷战时期,世界呈现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之间的明显分裂。

各国在国际事务中选择站队,形成了两极格局,国际关系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对抗性格。

3. 战略军备竞赛: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展开了大规模的战略军备竞赛。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讲义-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讲义-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讲义复习目标1.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

2.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知识点冷战与两极格局1.冷战(1)含义: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原因:美苏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战时同盟基础不复存在、国家利益严重冲突、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3)开始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

(4)主要表现项目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政治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1949年,成立“北约”1955 年,成立“华约”(1)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特点①“不对称”的两极格局: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②“不完全”的两极格局: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知识点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1.冷战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1)呈现特点: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2)典型事件:发生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2.多极力量的成长(1)表现西方阵营逐渐分化①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②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①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②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崛起①标志事件:拥有“两弹一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②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的兴起1955年万隆会议及1961年兴起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知识点两极格局的瓦解1.美苏关系时期特征表现20世纪70年代日趋紧张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实施“战略防御计划”1985年以后走向缓和建立多层次对话机制;裁军取得重要进展;苏联实行战略收缩(1)原因①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

“两极”与“冷战”

“两极”与“冷战”
3、经济力量:掌握了世界上2/3以上的黄 金。
牛国与最牛国的对抗
1、最牛国联合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建立北约 针对苏联(1949年) 2、牛国带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华约 抗衡北约(1955年)
请同学们说说北约和华约的情况(包括建立 的时间,参与的国家,总部以及职能)
北约和华约的出现,标志着东西 方对峙格局的开成。
“铁幕”演说
(1946年3月)
——邱吉尔
1947年3月,杜鲁门 在国会发表演说, “美国对受到共产 主义威胁需要援助 国家给以金钱、原 料和技术等方面军 的支持。” 美国总统杜鲁门
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 家”两个敌对堡垒。美国对外政策的总原 则是:帮助自由民族保持他们自由制度和 国家完整,对抗想把共产主义强加给他们 的侵略活动。美国对受到共产主义威胁需 要援助的国家给予金钱、原料和技术等方 面的支持。
美 国 的 争 霸 政 策政治上Βιβλιοθήκη 杜鲁门主义核心推行冷战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核心
控制欧洲
七嘴八舌说历史
1、美国为什么要推行“冷战”政策?
二战后,美国确立了霸权地位,欲凭借强大经济实 力称霸世界,而共产主义制度将是它控制全球的最 大障碍,社会主义国家是它的主要敌人。
2、为什么美国将称霸的重点放在欧洲呢?
二战后的牛国——苏联
1、强大的军事力量:拥有军队1140万人, 军事工业仅次于美国。 2、强大的政治力量:在苏联影响和帮助 下,东欧和亚洲一系列国家建立起人民民 主政权。(东欧8个,亚洲3个。看图1-1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战后的最牛国——美国 1、军事力量:30艘航母,1000多艘战舰。
2、政治力量:自由世界的救世主。
表现三:美国侵略越南

雅尔塔体系、冷战与两极格局及其相互关系

雅尔塔体系、冷战与两极格局及其相互关系

雅尔塔体系、冷战与两极格局及其相互关系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一、雅尔塔体系1、背景(1)“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被美、苏实力均势所取代,奠定了雅尔塔体系的基础。

①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跃上了世界霸主的峰巅。

经济上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倡导成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控制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军事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力量,垄断了原子弹,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成为世界首强。

②西欧、日本等普遍削弱。

③苏联政治军事力量空前强大,影响大增,成为世界上惟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2)随着二战的胜利,美苏关系改变,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主要原因。

随着二战结束,美苏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突出,国家利益冲突加剧。

美国企图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称霸世界;苏联不屈从美国的意志,要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开始破裂。

2、概念和内容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特别是美苏)开始按照雅尔塔等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

其内容主要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3、评价①实质: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实质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作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是美苏相互妥协的产物。

②影响:a标志着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B该体系倡导和平、民主原则,把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承认了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C有利于苏联和社会主义体系的发展。

D它确立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有利于苏美国在全球的霸权扩张。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1947.9成立共产党 和工人党情报局
“冷战”正式开始
经济 军事
1947年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
①时间及对象:1947年(又称为“欧洲经济援助计
委员会(形成了以苏
划”);欧洲(但东欧国家拒绝接受)②实质目的:帮 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
助西欧恢复经济,以扶持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 导的经济体系)
导致某些国家分裂,使国际关系日益恶化, 为日后地区冲突埋下了祸根(大国强权政治)
【知识拓展】冷战的表现——马歇尔计划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常
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 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国家接受了美国 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 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 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思考:两极格局下存在的四对基本矛盾:
美苏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矛盾 第三世界与霸权主义、殖民主义之间的矛盾
【读图明史】二战后美日关系的演变:
【解读】
从漫画一可以看出,二战后美日既“勾肩搭背”,“矮个子”又背后用枪,这说 明其关系是既合作又有矛盾斗争。漫画二表明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逐步成为世 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日本对美国态度逐渐 强硬。
3.冷战的目的:遏制共产主义和苏联,稳定资本主义 4.冷战开始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发表,标志冷战的全面开始
5.冷战的表现或措施: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5.冷战的表现或措施: 美苏冷战的重点一直在欧洲
领域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两极和冷战

两极和冷战
2.杜鲁门演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 个敌对堡垒。美国对外政策的总原则是: 帮助自由民族保持他们自由制度和国家 完整,对抗想把共产主义强加给他们的 侵略活动。美国对受到共产主义威胁需 要援助的国家给予金钱、原料和技术等 方面的支持。P 5
对 德 国 法 西 斯 的 处 理
1962, 美国肯尼迪 VS 苏 联 苏联赫鲁晓夫 核
子 潛 艇
古巴导弹危机为何未最终导致真正的战争爆发?
肯尼迪 赫鲁晓夫 美苏都有足以毁灭地球的核武器,势均力敌,互相牵制,
但苏军事实力稍逊于美国,苏联只好妥协,最终没有发 生直接的军事冲突。
扳手腕反映美 苏什么态势?优 势在哪一方?
图中两个人物 分别是谁?
1961年10月27日美苏两方在柏林墙两侧对峙十几个 小时,但美国及其西方的盟国此时并不想同苏联 发生军事冲突,就接受了“柏林墙”这一既成事
柏林墙
• 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統一,結束维持了四十 一年的分裂局面。
争霸表现二
(2)美苏军备竞赛:
Eg:核弹头
(2)美苏军备
苏联在古巴的导弹装置图
第一课 战后世界新格局
“两极”与“冷战”
丘吉尔
罗斯福
斯大林
一、两极格局:
1、两极格局的形成: (1)1945年《雅尔塔协定》奠定基础; (2)北约和华约出现,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 2、两极形成的原因(背景): 美苏为了争霸是否直接开战?
2、两极形成的原因:
二战的影响
西欧:普遍衰落 美国:世界头号强国 苏联:惟一能抗衡美国
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
• 1、苏、美、英三国分区占领德国。
• 2、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苏联 参加对日作战。(作为交换条件,苏联得到了对 库页岛南半岛和千岛群岛的主权。) • 3、在即将建立的联合国中,中、美、苏、英、 法为安全理事会常任国,并拥有对安理会决议的 否决权……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与两极格局冷战是二战后世界政治和军事格局的重要特征之一,它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所主导。

这一时期的两极格局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冷战的起源、影响和结束等方面来论述冷战与两极格局。

一、冷战的起源冷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当时盟军和苏联红军成功将纳粹德国击败。

二战胜利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地位显著提升,两国意识到彼此之间的意识形态和地缘战略差异。

这种差异在1945年雅尔塔会议期间变得越发显著,美国和苏联在共同统一目标的基础上展开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在二战期间,苏联以及西方国家之间的合作团结是为了对抗纳粹德国。

然而,战争过后,苏联统治东欧,美国在西欧逐渐扩大其经济和军事影响力。

双方对彼此的意识形态差异以及地缘战略的不同看法逐渐加深,并最终导致了冷战的爆发。

二、冷战的影响1. 军备竞赛:冷战时期,美苏两国通过大量投资军备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实力。

他们在核武器和常规军队方面的发展引发了一场全球军备竞赛。

这场竞赛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对世界的稳定造成了巨大威胁。

2. 领土争端: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利用第三世界国家作为势力范围的争夺场所。

他们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支持不同的政府或反政府力量,导致了一系列的冲突和战争。

3. 区域冲突:冷战期间,东西方两个阵营之间的对抗造成了许多局部冲突的爆发。

例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就是冷战时期的直接产物。

这些冲突加深了全球紧张局势并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破坏。

4. 意识形态对立: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形成了鲜明的对立。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冲突被放大,并在各自的阵营中推动了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推广。

这种对立影响了全球各个方面,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和艺术等。

三、冷战的结束冷战在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进入尾声。

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导致了全球格局的巨大变化。

这一时期,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单极格局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形成。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一、冷战与两极格局1. 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 冷战发生的原因(1)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2)根本原因: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

3. 冷战的表现4. 两极格局的特点(1)不对称:冷战所导致的两极格局中,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2)不完全: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

(3)自我控制机制:双方使用战争边缘的威慑手段,然后以谈判为主解决问题,避免直接武力冲突。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1. 冷战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攻苏守”;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苏攻美守”;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美攻苏守”。

2. 多极力量的成长(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

(2)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导致东欧国家反对苏联的控制;中苏关系的破裂。

(3)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4)第三世界的兴起。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1. 冷战的新变化(由对抗到缓和)(1)对抗: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大搞军备竞赛,企图拖垮苏联。

(2)缓和:1985年后,美苏关系走向缓和,苏联实行战略收缩。

2. 两极格局的瓦解(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原因:①多极化趋势冲击了两极格局;②美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③苏联的退让和妥协;④苏联解体(直接原因)。

(2)表现: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国内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最终形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局面。

(3)影响: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两极”与“冷战”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两极”与“冷战”

想看看墙的另一侧
争霸表现二
美苏军备竞赛
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第1颗人造地球卫 星,向美国尖端科学领先地位进行挑战。 1958年,美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从而 使美苏军备竞赛进入宇宙空间竞争。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宙飞船“阿波 罗—11"号登月舱在月球着陆。
争霸表现三
古巴导弹危机
美国由于鼓励对古巴入侵遭到失败而陷入为 难状态之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 谢· 赫鲁 晓夫自以为美国不会阻止在古巴部署苏联的 中近程和中远程弹道导弹,并允诺以苏联武 器保护古巴。1962年7月,美国得悉苏 联开始用船将导弹运往古巴。8月29日, 美国在古巴岛上空飞行的U—2型间谍飞机 报告说,在古巴发现有新的军事设施和苏联 技术人员。10月14日又报告说,有一枚 弹道导弹出现在发射场上。
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 国家”两个敌对堡垒。美国对外政策的 总原则是:帮助自由民族保持他们自由 制度和国家完整,对抗想把共产主义强 加给他们的侵略活动。美国对受到共产 主义威胁需要援助的国家给予金钱、原 料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杜鲁门பைடு நூலகம்义
核心
推行“冷战”政策
“铁幕演说”
“杜鲁门主义”
冷战政策
美苏争霸
争霸表现一
柏林墙大事记
• 1949年-1961年8月12日大约有269万东德人通过东、 西柏林的81个通道纷纷逃向西部,占当时东德人口的 1/6。 • 它的外围是一道3.5米高的通电铁丝网,铁丝网与柏林 墙之间有50米宽的空地,在这长150多公里、宽50米 的无人地带设有300个观察炮楼、22个暗堡,数千个 电子眼和250只警犬。柏林墙高4米,宽50公分,墙的 上端还焊接着光滑的圆形铁筒,使人无法攀登。 • 1961年8月22日,民主德国政治局做出决定,边防兵 对越墙逃跑者可以强行禁止,包括开枪。两天后第一 个越墙者被打死。 • 1961年10月27日,美苏两方十几辆坦克在柏林墙两侧 相隔100米对峙十几个小时,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 发。美国及其西方的盟国此时并不想同苏联发生军事 冲突,就接受了“柏林墙”这一既成事实。

第二 三节 美苏“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2

第二 三节 美苏“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2

遭到苏联的强烈谴责,苏联和西方三国之间的关
系更加恶化。
20
(三)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一次柏林危机的爆发
1948年6月24日,苏
联全面切断了西战区
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和
货运,第一次柏林危
机爆发。国家局势顿 时紧张起来,形成战 后美苏第一次冷战高 潮。
等 待 运 送 生 活 用 品 的 飞 机 的 柏 林 居 民
美英联合对付苏联44一冷战形成的历史背景一冷战形成的历史背景美国的经济军事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实力美国经济对外扩张美国经济对外扩张的需要的需要美国的霸权野心遇到严美国的霸权野心遇到严重阻碍重阻碍经济上成为头号经济强国经济上成为头号经济强国军事上是唯一拥有原子弹的军事上是唯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国家战时经济战时经济和平和平经济经济需要海外市场和资源从而要求需要海外市场和资源从而要求对外扩张对外扩张苏联苏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资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民主国量主义国家的进步民主国量亚非等国家亚非等国家55一冷战形成的历史背景一冷战形成的历史背景美国对苏联奉行遏制政策美国对苏联奉行遏制政策遏制战略是两种制度斗争发展的遏制战略是两种制度斗争发展的产物
32
(二)马歇尔计划及“第四点计划”
1949年1月20日,杜鲁门在第二任总统就职 演说中,提出了美国外交方面的四点主要行 动原则: 1、支持联合国; 2、继续推行世界经济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3、加强与爱好“自由”国 家的合作,反对侵 略威胁(即正在酝酿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 织); 4、技术援助不发达地区。 前三点内容都是美国在战后已经或正在推 行的霸权措施,而第四点却是新提出来的, 后来被称为“第四点计划。
(二)马歇尔计划及“第四点计划” Ⅰ、马歇尔计划
1、马歇尔计划出台的背景 首先, 战后初期,西欧面临的艰难的政治、 经济形势,为美国控制西欧提供了十分有 利的条件; 其次,欧洲是美国全球扩张的战略重点, 美国为了给自己过剩的商品和资本寻找出 路,夺取和占领西欧市场;扶植西欧经济 复兴和稳定西欧政局;增强遏制苏联的力 量,并进而离间苏联同东欧国家的关系, 经过反复酝酿,抛出了援助欧洲复兴的计 29 划。

“两极”与“冷战”

“两极”与“冷战”

雅尔塔会议
• 德国败局已定,欧战即将结束,为商讨如何处置 战败德国和战后欧洲事务以及协同作战彻 底打败日本法西斯、争敢苏联尽早参加对 日作战的问题,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
尔和斯大林于1945年2月4日到12日在苏联克里木半岛的 雅尔塔举行战时第二次会晤,史称“雅尔塔会议” 。 • 会议着重讨论了战败德国的处理问题。 • 会议讨论了联合国的基本组织原则,决定安全理事会由 5个常任理事国(苏、美、英、法、中)和6个非常任理 事国组成。 • 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 它促进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协作,加速了反法西斯战
苏联的核武器发展
古巴导弹危机
• 又称加勒比海危机。是 指1962年10月苏联在古 巴建立导弹基地引起苏、 美两国在加勒比海地区 的尖锐冲突。
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4、5月间,赫鲁晓夫一意孤行地形成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的想法。主 要目的是改善核均势中的不利地位。7月,卡斯特罗访苏,双方达成秘密协议, 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和伊尔-28轰炸机。8月初,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并开 始在古巴建筑导弹基地和配套设施。当时苏联最高层只有6个人知道此事。赫鲁 晓夫的设想是,美国不会很快发现这个行动,而等美国发现后就不敢采取行动, 只能承认既成事实。
这张图反映的是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
重,图中的这些数据表明美国在经济上已成为世界霸主。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这是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 尔在富尔敦发表演说的场面。他 演说的题目叫《和平砥柱》,他 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 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条横 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 来”,声称共产党“到处构成基 督教的日益严重的挑衅和危险”, 大肆鼓吹英美共同反共。这次演 说被称为“铁幕演说”,是美国 当局借别人之口发出的第一个明 白无误的“冷战”信号。

两极格局与冷战

两极格局与冷战

第五幕:风雨前夕
• 1947年的某一天,姐姐所在学校突然沸腾起来, 出去一看,只见挂着一幅大字标语,上面写着: “欢迎杜鲁门的到来,感谢上帝。”姐姐就急忙 跑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从妈妈的脸上 可以看出她的表情是喜忧参半,因为这可能将有 一场大得暴风雨就要来了。
三则材料
• 材料一:美国有领导“自 由世界”的使命,以“防 止共产主义的渗入。”我 相信美国的政府旨在支持 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 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 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 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 己的方式,造成本身的命 运。
• 材料二:我们只须看着地图,就明白希腊这个国家的生存 和完整,从范围远为广大的局面看来,是非常重要的。如 果希腊陷于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控制下,对它的邻国土耳其, 就会有直接和严重的影响。混乱和骚动就可能遍布整个中 东。况且,欧洲有些国家的人民,一方面在治疗战时的疮 痍,一方面排除万难,努力奋斗,维护他们的自由和独立, 如果独立的希腊一旦消灭,对这些国家也会有严重的影响。
结语
制度
实力
国际格局
第六幕:再次分离
• 1964年的某一天,爸爸还是在继续关注着电视新闻,因 为时局紧张,姐姐从贸易公司下班回家了,讲述着公司在 美国援助之下是如何起死回生的,妈妈在准备晚上要吃的 三明治,画面中似乎少了一个人,那就是弟弟。弟弟现在 正在东柏林的奶奶家,回不来了,因为一年前他去了奶奶 家,结果一夜之间就被一堵大墙隔断了他与家人的团聚。 几次想逃回来都被哨兵遣送回去,差点丧命,所以这家人 看起来都不太开心。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国情咨文》
• 材料三: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 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 作发展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 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若考虑通货膨胀因 素,那么这笔援助相当于2006年的1300亿美元。当该计划 临近结束时,西欧国家中除了德国以外的绝大多数参与国 的国民经济都已经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5年 二战结束
1947年 杜鲁门主义出台
1955年 华约成立
1991年 苏联解体
二、联 系
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
对抗形式
冷战
推动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一、概念解析
冷战 1947—1991年,以美苏两个 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 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 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 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 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 状态。 ——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概念解析
两极
“两极”:“极”指的是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 力量中心。“两极”指的就是两个力量中心。
二、区 别
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5日19时 38分,在克里姆林宫 上空飘扬近七十年之 久的苏联国旗落下了。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 义国家从此从地球上 消失了。苏联解体标 志着两极对峙格局的 结束和美苏冷战的终 结。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对峙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二、区 别
雅尔塔体系
冷战 两极格局
冷战开始的标志
二、区 别
北约与华约
1949年,美国、加拿大、英 国、法国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华 盛顿集会,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 组织,简称北约。 1955年,苏联、捷克斯洛伐 克、保加利亚、民主德国等8国 针对美、英、法决定吸收联邦德 国加入北约一事,成立华沙条约 组织,简称华约。
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两极格局与冷战的区别和联系
中牟县弘毅高中高三历史组 制作单位:
讲课人: 周爱敏
念解析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1945年2月4日-11日,在苏 联克里米亚的雅尔塔举行的国际会议上,美、 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 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 成的以美、苏为主导,体现了美苏两大国意 志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一、概念解析
两极格局 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在
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
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
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
——余韶华《关于二战后国际政治 格局的几种称呼》
二、区 别
杜鲁门
杜鲁门主义出台 继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后,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 表演说,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 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 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 共产主义对抗。这一反苏、反共纲领 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此后,以美 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 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 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从 此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