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物治疗学——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知识点归纳
主管药师-专业实践能力-临床药物治疗学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主管药师-专业实践能力-临床药物治疗学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单选题]1.下列抗癫痫药,同时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是A.丙戊酸钠B.地西泮C.乙琥胺D.托吡酯E.苯妥英钠(江南博哥)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苯妥英钠具有膜稳定作用,可降低细胞膜对Na+和Ca2+的通透性,抑制Na+和Ca2+的内流,导致动作电位不易产生。
这种作用除与其抗癫痫作用有关外,也是其治疗三叉神经痛等中枢疼痛综合征和抗心律失常的药理作用基础。
掌握“癫痫”知识点。
[单选题]2.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A.氯丙嗪B.苯妥英钠C.苯巴比妥D.地西泮E.丙戊酸钠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地西泮(安定)均可用于癫痫持续状态,但地西泮安全性大且显效快,故应首选。
氯丙嗪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能降低惊厥阈,可诱发癫痫,故不可选。
丙戊酸钠对各型癫痫都有一定疗效,但对大发作不及苯巴比妥及苯妥英钠,胃肠道副作用较多见,严重毒性为肝功能损害,故不作首选药。
掌握“癫痫”知识点。
[单选题]3.WHO推荐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治疗癫痫使用的药物是A.拉莫三嗪B.苯妥英钠C.苯巴比妥D.地西泮E.丙戊酸钠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苯巴比妥是WHO推荐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用苯妥英钠治疗癫痫。
[单选题]5.下列抗癫痫药物不属于部分性发作首选药的是A.拉莫三嗪B.加巴喷丁C.托吡酯D.卡马西平E.丙戊酸钠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伴有或不伴泛化的部分性发作:卡马西平,拉莫三嗪,奥卡西平,丙戊酸钠,托吡酯是部分发作的首选药物;二线药包括,加巴喷丁,左乙拉西坦,唑尼沙胺。
掌握“癫痫”知识点。
[单选题]6.下列抗癫痫药物暂时没有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是A.加巴喷丁B.苯妥英钠C.苯巴比妥D.卡马西平E.丙戊酸钠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加巴喷丁:尚没有与加巴喷丁药物相互作用的报道。
掌握“癫痫”知识点。
[单选题]7.为预防任何抗癫痫药相关的新生儿出血的风险,可服用的药物是A.肝素B.叶酸C.维生素KD.阿司匹林E.维生素C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对接受抗癫痫药治疗的妇女,为降低神经管缺陷的风险,建议在孕前和孕期应补充足够的叶酸一日5mg。
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第三节)
LOGO
四、药物治疗
(一)治疗药物分类
(1)钠通道调节剂:此类药物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拉莫 三嗪等 (2)γ-氨基丁酸效应调节剂:如苯巴比妥、丙戊酸、地西泮、 加巴喷丁、氨己烯酸等 (3)多作用机制类药物:如乙琥胺等
LOGO
四、药物治疗
发作分类 部分性发作 (1)单纯部分性发作 ( 2 )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 动性发作) 全面性发作 (1)强直阵挛发作 (大发作) (2)失神发作 (小发作) (3)癫痫持续状态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 卡马西平 丙戊酸、乙琥胺 地西泮、劳拉西泮 丙戊酸钠 氯硝西泮、拉莫三嗪 (避免使用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 氯硝西泮、咪哒唑仑、异戊巴比 妥、苯妥英、丙戊酸钠、苯巴比 妥 非尔氨酯、加巴喷丁、拉莫三嗪、 氨己烯酸、奥卡西平、托吡酯 卡马西平、苯巴比妥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苯妥英钠、扑米酮 苯妥英钠、扑米酮、苯巴比妥 首选药物 其他药物
难治性癫痫
大剂量抗癫痫药物或联ຫໍສະໝຸດ 用药LOGO(二)治疗药物的选用
1.全身性强直阵挛(大发作):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
苯妥英钠:每日200~300mg/d,1次或分2次服用。血药浓度范围: 40~80μmol/L。 苯巴比妥:每日1-3mg/kg,有效血药浓度:15~40mg/L. 扑米酮:起始量50mg,一周后增加到250mg,bid或tid.
I. 原发性癫痫:
指无脑部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表现,是致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 儿童期和青春期(5~20岁)。其发作形式多为全身性发作
I. 继发性癫痫
(1)脑先天性疾病:遗传性代谢病 (2)颅脑外伤:产伤 (3)脑部感染:各种脑炎、脑膜炎、脑寄生虫以及脑脓肿 (4)脑血管病:脑血管畸形、脑血管意外 (5)其他:脑内肿瘤、脑部变性疾病等
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临床药物治疗学课件)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一般以手术止血为主,辅以药物 治疗,目的是防止血肿扩大、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和促 进神经机能恢复。临床上通常选用脱水药、抗纤溶药、扩血 管药及神经保护药等作为辅助治疗。
出血性脑血管病以手术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发病后6小时 若怀疑有持续性出血:24小时后
抗凝,溶栓治疗为主
抑制血栓素A2生成,抑制磷 酸二酯酶活性,促进前列环素 生成,选择性干扰ADP介导的 血小板活化,而抑制血小板的 聚集和粘附
通过灭活凝血酶或对抗维生素k, 发挥抗凝作用和防治缺血性脑血 管病的作用
通过激活纤溶酶原,降解纤维蛋 白,而发挥溶栓作用和治疗缺血 性脑血管病的作用。
若为TIA上述症状和体征在24小时内消失。
第一节 脑血管病
治疗目标
早期治疗、早期康复、早期预防再发,降低 疾病致残率,提高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 者的寿命。
治疗
药物治疗 预防治疗 康复治疗
溶栓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
活剂,联合支持疗法
治疗抑郁,肢体痉挛状态, 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及自我 阿司保匹护林等、氯吡格雷、阿司 匹林/双嘧达莫
各种栓子经血液循环流入脑动 脉并造成血管阻塞。 心源性栓子:风湿性心瓣膜病 非心源性栓子:羊水栓塞、癌 性栓子
第一节 脑血管病
临床表现
急性者呈突然起病,可能会出现偏瘫、偏身 感觉障碍,若病变在优势半球常有失语,还可出 现眼球震颤、构音障碍、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 。病变范围较大时可出现昏迷及完全偏瘫。
第一节 脑血管病
➢超早期:指发病6小时以内,采用溶栓治疗,尤其在发病3小 时内根据适应证严格筛选,尽快静脉给予t-PA溶栓治疗。 ➢动脉内溶栓 ➢超过时间窗溶栓不会增加治疗效果,会增加再灌注损伤和出 血并发症,不宜溶栓。 ➢溶栓前:静滴右旋糖酐或20%甘露醇。
第16章 神经系统的临床用药
麦角胺( ergotamine )
【药代动力学】 ① 吸收:口服吸收不佳(60%)且不规则 ② 代谢:肝脏代谢 ③ 消除:消除半衰期为2h, 90%呈代谢物经胆汁排出,
少量原形物随尿及粪便排泄
麦角胺( ergotamine )
【药物不良反应】 ① 常见麻木和刺痛感、下肢肿胀、恶心及呕吐 ② 大剂量用药时偶见肠系膜血管收缩、缺血性肠道疾
不宜驾驶或操作机械。
氟桂利嗪( Flunarizine )
【药物相互作用】 ① 合用胺碘酮可引起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病情的加重 ② 合用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可引起低血压、心动过缓和房
室传导阻滞 ③ 合用NSAIDs、口服抗凝药增加胃肠道出血的危险
氟桂利嗪( Flunarizine )
【特殊人群用药】 ① 本药能透过血-脑屏障,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明显,儿童慎用。 ② 老年患者神经系统较敏感,代谢能力较弱,故应慎用。 ③ 尚无妊娠期妇女使用本药的安全性资料,妊娠期妇女应禁用。 ④ 本药可随乳汁排泄,哺乳期妇女禁用。
第十六章 神经系统的临床用药
学习要求
掌握 ① 急性脑血管疾病、癫痫、偏头痛、帕金森病和
阿尔茨海默病的常用药物 ② 上述疾病的治疗原则 ③ 典型药物体内过程、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 熟悉
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一节 神经系统药物的药动学特点
① 吸收 :多数药物脂溶性较好 ② 分布:蛋白结合率高 ③ 代谢:多经过CYP450酶代谢 ④ 排泄:肾脏和消化道
第四节 癫痫的临床用药
分类 ① 局限性发作 ② 全身性发作 ③ 其他类别
第四节 癫痫的临床用药
药抗品名癫称痫药血药浓度监测 血药浓度范围(μg/ml)
卡马西平
4-12
苯妥英
第16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本章内容
1.神经系统药物的药动学特点 2.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用药
3.偏头痛的临床用药
4.癫痫的临床用药 5.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用药
第二节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用药
脑血管疾病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病 死率也高的一类疾病,急性脑血管意外又 称中风。 本病分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 病两大类,前者常见的有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和脑梗塞,后者常见的有脑出血和蛛 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扩张药
适应症:适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不完全性脑梗死 (完全性脑梗死尚存争议) (脑梗死并发低血压或脑水肿时应慎 用脑血管扩张药) (一)钙通道阻滞药 不仅改善脑缺血 而且对神经元存在直接保护作用 作用环节: (1)抑制外Ca内流、内Ca释放→血管平滑肌松弛→脑血管扩张→脑血 流量↑→脑循环及脑代谢改善 (2)抑制血小板聚集,红细胞变形能力↑,血粘度↓ (3)对抗Ca超载造成的脑细胞损伤 应用:防止血栓形成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4、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可能会减少微栓子的发生,对预防 复发有一定的疗效,如无胃溃疡及出血性疾病可应用这类 药物据统计长期服用可使缺血性中风减少22%左右,其作 用机制是抑制血小板内的环氧化酶活性,减少血小板中的 血栓烷A 2 (TXA 2 )的合成,降低血小板聚集。 常用抗血小板聚集药有阿司匹林,最佳剂量尚未统一,据国 外多中心研究表明,每天最佳剂量是75~150mg不等,另 外还有噻氯吡啶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据报道疗效 优于阿司匹林,副反应也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 5、病因治疗 治疗脑梗塞要针对风湿性或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同时进行处理。
氟桂利嗪 双氟哌嗪衍生物,属第Ⅳ类钙离子拮抗剂 特点:亲脂性化合物 口服易吸收 组织浓度高于血浆浓度 t1/2 19d (10mg/d×7d) 对血管收缩物质引起的持续性血管收缩有持久的扩张作用 改善脑循环和脑保护作用 临床应用:急性脑梗死 外周血管疾病 眩晕 癫痫 偏头痛 不良反应:长期应用可出现锥体外系症状 应用L-Dopa无效,可能与阻断多巴胺受体有关 升高颅内压:颅内高压者慎用或禁用 5mg qd or bid 或 10mg 睡前一次 口服
临床药物治疗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相关的基础知识,针对疾病的病因和临床发展过程,依据患者的兵力、生理、心理和遗传特征,制定和实施合理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已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并承受最低的治疗风险。
准;安全性是药物治疗的前提;经济性是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方便性是影响药物依从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时间曲线的改变③治疗窗和药时曲线均改变;制定给药方案的目标就是将血药浓度水平维持在治疗窗内30min的药物⑵半衰期在30min 至8h的药物⑶半衰期在8h至24h的药物⑷半衰期大于24h的药物㈡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设计给药方案㈢根据稳态血药浓度范围制定给药方案㈣根据稳态最大浓度或稳态最小浓度设计给药方案㈤血管外途径给药方案的设计方案,从而使治疗达到理想效果的一种方法。
适用情况:①治疗窗窄,毒副反应大且不易鉴别的药物②个体间血药浓度变化较大的药物③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④肝肾功能不良患者使用主要经肝脏代谢、排泄的药物⑤长期使用可能积蓄的药物⑥合并用药产生互相作用而影响疗效的药物⑦常规剂量下易出现毒性反应的药物。
,优化药物治疗方案,用药指导是保证依从性的关键措施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有因果关系。
疾病状态或组织器官发生持续的功能性、器质性损害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则成为药源性疾病。
型反应属剂量相关性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可以预测,一般发生率较高、但死亡率低,副作用和毒性反应;B型反应属剂量不相关性不良反应,与剂量无关联,难以预测,一般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
②药物剂量和不良反应之间具有相关性③去激发性④再激发性⑤符合药物的药理作用特征,并可排除药物以外因素造成的可能性⑥药物互相作用⑦有相关文献报道⑧必要的浓度监测记录联结⑥处方事件监测物排泄③使用解救药物④药物过敏反应的抢救:当发生药物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此药,并分秒必争地抢救,以免延迟救治时机。
致其中一种或几种药物其作用的强弱、持续时间甚至性质发生不同程度改变的现象。
10临床药物治疗学第十章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脑血管疾病(CVD)分类
1、根据脑功能缺损持续时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4h 脑卒中(stroke):>24h 2、根据病理性质分为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 和出血性卒中(hemorrhagic stroke)
脑血栓形成*—70~80% 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 腔隙性梗死—20% 脑栓塞*—15% 脑出血* 出血性卒中 蛛网膜下腔出血
细胞内Ca2+超载。
扩张脑血管
5. 巴曲酶等降纤药
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可用于近期频繁发作的TIA
脑保护剂药物 机制 神经节苷脂拮抗兴奋性氨基酸受体, 用法60~100mg/次,qd
增强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作用 15~30日为1个疗程。
纳洛酮
稳定溶酶体膜,抑制炎症介质释放 0.4~2mg+5%GS250ml 逆转内源性阿片肽的损害 静滴,qd
(一)药物治疗机制*
巴曲酶(batroxobin)及降纤酶(defibrase) : 分解纤维蛋白原,促使血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 剂释放,降低血粘度,抑制RBC凝集,增强RBC 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 肝素(heparin): 激活AtⅢ,灭活多种凝血因子。
甘露醇: 为高渗脱水剂,能使组织间液水分向血 浆转移,使脑组织脱水,梗死区周围水肿减轻。
病例讨论
患者,男,55岁,于昨日突感左眼一过性黑曚,伴右 臂无力、麻木,同时失语,持续约30分钟缓解。无眩 晕、恶心、呕吐等症。高血压病史15年。吸烟每日两 盒。查体:血压165/100mmHg。听诊左颈动脉有杂 音,其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Hb16.5g/dL, Hct51%,血浆总胆固醇浓度275mg/dL(正常120~ 220mg/dL)。多普勒检查见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 诊断:颈内动脉系统TIA。 问题:①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②对该病例应 主要选用哪些药物治疗?
《临床药物治疗学》 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病 因
脑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常与动脉硬化并存 其次为各种病因所致的脑动脉炎、红细胞增多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等
病理生理
能量耗竭和酸中毒细胞内钙离子超载氧自由基损伤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炎症细胞因子损害
发病机制
脑血流降至20ml/(100g脑组织*min)时,脑细胞电活动停止脑血流降至10ml/(100g脑组织*min)时,神经细胞膜功能完全衰竭脑血流完全阻断5-10min,神经细胞膜则发生不可逆损害要挽救脑组织就必须在不可逆损害发生前的极短时间内恢复血流
小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潘生丁、奥扎格雷等
2.抗凝—防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
肝素:50-100mg静滴,3天左右, 用于进展性卒中,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随时观察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
3.降纤—使纤维蛋白原降解而清除
蝮蛇抗栓酶、降纤酶、克栓酶、巴曲酶
急性期治疗要点
防止血栓进展及溶栓治疗4、溶栓3h 线粒体肿胀,星形胶质细胞足突水肿<6h 脑组织改变尚不明显,属可逆性6-12h 细胞结构破坏2d 局部水肿3d 梗死灶内出现点状出血1w 出现中心坏死3w 梗塞灶出现中央液化溶栓时间窗:6小时内
3.钙离子拮抗剂: 阻止平滑肌细胞钙内流和神经细胞钙超载,预防和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
尼莫地平、氟桂利嗪、尼卡地平
4.胰岛素维持血糖正常低限水平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20%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
恢复期治疗要点
目的: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措施: 1.康复治疗:功能锻炼、理疗、针灸等。
是指局部脑组织由于血液供应中断而发生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在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占60-90%。临床最常见的类型: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脑 血 栓 形 成cerebral thrombosis, CT
临床药物治疗学--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练习题
临床药物治疗学“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练习题一、A11、蛛网膜下腔出血使用抗纤溶治疗为抵抗脑血管痉挛和脑梗的发生率,一般与哪种药物合用A、脱水药B、利尿药C、钙通道拮抗剂D、B受体阻断剂E、 ACEI 类2、脑出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颅内压升高B、血压升高C、呼吸衰竭D、电解质紊乱E、脑部感染3、脑出血患者控制血压的原则叙述错误的是A、先降颅内压再降压B、血压越低对治疗越有利C、收缩压在170〜200mmHg,暂时尚可不必使用抗高血压药D、血压降低幅度不宜过大E、收缩压<165mmHg,不需降血压治疗4、对于伴发房颤和冠心病的TIA患者,推荐使用的治疗药物是A、降纤药物B、抗血小板药C、降压药D、环氧化酶抑制剂E、抗凝药5、大多数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首选的治疗药物是A、氯毗格雷B、阿司匹林C、噻氯匹定D、对乙酰氨基酚E、低分子肝素6、伴有颅内压增高的脑梗死患者宜首选的治疗药物是A、降压药B、扩张血管药D、20%甘露醇E、低分子肝素7、男性患者,70岁。
清晨醒后发现左侧肢体不能活动,急送医院,CT示:脑出血。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无出血倾向,下列处理不正确的是A、降颅压,治疗脑水肿B、保持呼吸道通畅C、控制舒张压在100mmHg水平D、维持水电解质平衡E、静脉滴注止血药物8、为预防任何抗癫痫药相关的新生儿出血的风险,可服用的药物是人、肝素B、叶酸C、维生素KD、阿司匹林E、维生素C9、下列抗癫痫药物暂时没有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是A、加巴喷丁B、苯妥英钠C、苯巴比妥D、卡马西平E、丙戊酸钠10、下列抗癫痫药物不属于癫痫大发作首选药的是A、拉莫三嗪B、乙琥胺C、托毗酯D、卡马西平E、丙戊酸钠11、下列抗癫痫药物不属于部分性发作首选药的是A、拉莫三嗪B、加巴喷丁C、托毗酯D、卡马西平E、丙戊酸钠12、下列抗癫痫药物中具有明显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的是A、拉莫三嗪B、苯妥英钠C、苯巴比妥D、卡马西平E、丙戊酸钠13、癫痫各种类型都可以使用的一线药物是A、拉莫三嗪B、苯妥英钠C、苯巴比妥D、卡马西平E、丙戊酸钠14、WHO推荐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治疗癫痫使用的药物是A、拉莫三嗪B、苯妥英钠C、苯巴比妥D、地西泮E、丙戊酸钠15、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A、氯丙嗪B、苯妥英钠C、苯巴比妥D、地西泮E、丙戊酸钠16、下列抗癫痫药,同时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是A、丙戊酸钠B、地西泮C、乙琥胺D、托毗酯E、苯妥英钠17、癫痫小发作首选的药物是A、乙琥胺B、地西泮C、苯妥英钠D、氯硝西泮E、氯硝西泮18、患者,女,63岁,进行性加重的记忆力减退,缓慢行走,交谈能力减退,付错钱。
神经药理学知识点
神经药理学知识点神经药理学是研究神经系统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学科,涉及神经递质、神经受体、药物的作用机制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神经药理学知识点。
1.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
不同的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乙酰胆碱参与学习记忆过程,多巴胺与奖赏机制有关。
2. 神经受体神经受体是分布在神经细胞上的蛋白质结构,与神经递质结合,传递信号。
常见的神经受体包括乙酰胆碱受体、多巴胺受体、GABA受体等。
神经药物可以通过与神经受体结合,改变神经递质的传递,从而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3. 神经传导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神经传导完成。
神经细胞通过电信号(动作电位)和化学信号(神经递质)来传递信息。
神经药物可以影响神经传导的过程,如阻断或促进动作电位的发生,改变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
4. 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的神经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例如,镇静催眠药物通过促进GABA的抑制作用,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从而产生镇静和催眠效果。
抗抑郁药物可以通过增加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浓度,改善抑郁症状。
5. 药物代谢和排泄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也是神经药理学的重要内容。
药物的代谢一般通过肝脏的酶系统完成,而排泄则主要通过肾脏。
了解药物代谢和排泄的机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药物的药效持续时间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6. 神经药物的分类根据其作用机制和治疗目标,神经药物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例如,抗精神病药物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抗焦虑药物用于缓解焦虑症状,抗抑郁药物用于治疗抑郁症等。
了解不同类别的药物特点有助于合理应用。
总结:神经药理学是研究神经系统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学科,涉及神经递质、神经受体、神经传导等多个方面。
掌握神经药理学知识点有助于我们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合理应用药物以及预防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随着神经药理学研究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的新发现和新药物的产生,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神经内科常用药物的相关知识
神经内科常用药物的相关知识输液用药一、脑保护剂:1、依达拉奉注射液:是自由基清除剂。
2、奥拉西坦注射液:用于脑损伤及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记忆与智能障碍的治疗。
3、脑蛋白水解物:用于改善失眠、头痛、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二、改善循环:1、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2、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和营养障碍性疾病.3、疏血通注射液: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4、血栓通注射液: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5、银杏叶提取物:主要用于脑部血液、周围血液循环障碍。
6、谷红注射液:有抗氧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改善神经细胞代谢,改善脑功能。
7、参穹葡萄糖注射液:加速红细胞的流速,并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
8、丹红注射液:活血化瘀,通脉舒络.9、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活血化瘀,通脉。
10、红花黄注射液: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11、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防止血栓形成。
(癫痫持续和癫痫大发作的患者禁用)12、丁苯酞注射液: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
13、前列地尔注射液: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
(0-5℃保存)14、尤瑞克林注射液:对离体动脉具有舒张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三、营养神经1、鼠神经生长因子:用于治疗视神经损伤。
2、甲钴胺注射液:用于周围神经病,因缺乏维生素B12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四、免疫抑制剂1、云克注射液:具有抗炎抗风湿,调节人体自身免疫,明显镇痛作用。
2、美罗华注射液:(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调节人体自身免疫。
五、抗病毒1、喜炎平注射液:清热解毒,止咳止痢。
2、更昔洛韦∕阿昔洛韦:抗病毒。
六、胃黏膜保护剂1、泮托拉唑: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性胃溃疡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2、奥美拉唑:用于治疗消化道出血。
七、醒脑1、醒脑静注射液: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
八、脱水1、20%甘露醇注射液2、呋塞米注射液3、甘油果糖注射液4、白蛋白注射液九、其他1、天麻素注射液:用于神经衰弱综合征及血管神经性头疼。
[医疗药品管控]第六章神经系统的临床用药
(医疗药品管理)第六章神经系统的临床用药第十六章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第壹节抗帕金森病药壹、概述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壹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常表现为运动过缓(运动不能)、肌肉强直、震颤、姿势及步态异常。
帕金森病患者由于多巴胺(DA)神经元的变性,使DA不足,而乙酰胆碱(ACh)的兴奋性作用相对增强,出现震颤麻痹症状,因此治疗方法有俩种:壹是补充DA或兴奋(激活)DA受体,二是抑制或阻断ACh受体的作用。
目前药物治疗尚不能完全治愈该病,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常用抗帕金森病药(壹)拟多巴胺药物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左旋多巴是多巴胺的前体。
多巴胺不能通过血壹脑脊液屏障,对帕金森病没有治疗效应。
左旋多巴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纹状体组织,经脱羧酶转化为多巴胺,是目前最常用的重要抗帕金森病药。
【体内过程】口服可吸收,95%之上左旋多巴可于外周脱羧转化为多巴胺,仅剩下不到1%转运入脑内,如同时应用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则显著增加左旋多巴利用率。
【临床应用及评价】1.抗帕金森病对肌僵直和运动困难疗效好,对肌震颤疗效差;对轻症及年轻患者疗效好,对重症及老年患者疗效差;对吩噻嗪类等抗精神病药所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无效。
壹般用药后2~3周开始见效。
2.治疗肝性脑病。
【不良反应及防治】不良反应主要和其转化为DA有关。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
饭后服药、缓慢增量及服用维生素C均可减轻。
2.心血管反应治疗初期可发生轻度的直立性低血压,少数患者可出现心动过速或其他心律失常等。
3.不自主的异常动作长期用药后可出现咬牙、吐舌、点头、怪相及舞蹈样动作等。
也有患者出现“开-关”现象,表现为突然由多动不安(开)转为全身强直不动(关),二者交替出现,妨碍病人的正常生活。
4.精神活动障碍长期服用少数病人表现为激动、焦虑、失眠、幻觉、妄想等症状。
执业药师 药学专业二 第一章 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汇总
第一章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第一节镇静与催眠药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中枢镇静催眠药包括: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其他类巴比妥类√小剂量:镇静催眠作用√中等剂量:麻醉作用√大剂量:昏迷,甚至死亡√脂溶性高:中枢抑制作用快,如异戊巴比妥√脂溶性低:中枢抑制作用慢,如苯巴比妥其中脑和肝脏内浓度较高苯二氮卓类用量↑ 轻度的镇静→催眠→昏迷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在体内主要经肾脏排泄具有耐药性,停药后有反跳现象、依赖性、精神运动损害及残余效应(宿醉)等不良反应√地西泮:胃肠吸收最快,无麻醉作用√氯硝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半衰期中等或短,连续应用时,一般无活性代谢产物,药物后继作用小,数天内即可达稳态GABA A受体:配体门控Cl-通道(膜电位为负,超极化,不易兴奋)其他类√环吡咯酮类:佐匹克隆,作用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等作用。
口服后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约80%,血浆蛋白结合率低,重复给药无蓄积作用。
√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激动剂:唑吡坦,含有咪唑并吡啶结构,仅具有镇静催眠作用,而无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等作用禁忌证1.巴比妥类药---严重肺功能不全、肝硬化、血卟啉病、贫血、未被控制的糖尿病、过敏者禁用2.苯二氮卓类药---妊娠期妇女、新生儿禁用。
呼吸抑制、显著的神经肌肉呼吸无力、严重肝损害者禁用硝西泮、氟西泮3.唑吡坦和佐匹克隆--呼吸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肌无力者禁用药物相互作用—巴比妥类药物相互作用—苯二氮卓类其他类用药监护依据睡眠状态选择用药注意用药的安全性1)镇静催眠药易产生耐药性及依赖性,应交替使用2)服用镇静催眠药避免驾车、操纵机器和高空作业3)服用镇静催眠药期间不宜饮酒关注巴比妥类的合理应用1) 对巴比妥类药过敏者,如出现皮疹,立即停药2)静脉注射巴比妥类药不能过快(抑制呼吸,碱化尿液,加快排泄)3)作为抗惊厥药使用时,应定期监测血浆药物浓度老人对苯二氮卓类的敏感性和“宿醉”现象√老年患者静脉注射更易出现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心跳停止√觉醒后可发生震颤、颤抖、思维迟缓、运动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步履蹒跚、肌无力等“宿醉”现象√告之患者晨起时宜小心,避免跌倒主要药品地西泮[典][基][医保(甲)]【适应证】1.用于焦虑、镇静催眠、抗癫痫和抗惊厥,并缓解炎症所引起的反射性肌肉痉挛等2.治疗惊厥症、肌紧张性头痛、家族性、老年性和特发性震颤3.手术麻醉前给药【注意事项】1.严重的精神抑郁者--产生自杀倾向,预防措施2.抗胆碱效应:伴呼吸困难的重症肌无力病情加重;急性或隐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对伴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部病变者,可加重通气衰竭3.静脉注射易发生静脉血栓或静脉炎。
初级药士-专业实践能力-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练习题及答案详解(17页)
药物治疗学第九节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一、A11、下列抗癫痫药,同时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是A、丙戊酸钠B、地西泮C、乙琥胺D、托吡酯E、苯妥英钠2、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A、氯丙嗪B、苯妥英钠C、苯巴比妥D、地西泮E、丙戊酸钠3、WHO推荐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治疗癫痫使用的药物是A、拉莫三嗪B、苯妥英钠C、苯巴比妥D、地西泮E、丙戊酸钠4、癫痫各种类型都可以使用的一线药物是A、拉莫三嗪B、苯妥英钠C、苯巴比妥D、卡马西平E、丙戊酸钠5、下列抗癫痫药物不属于部分性发作首选药的是A、拉莫三嗪B、加巴喷丁C、托吡酯D、卡马西平E、丙戊酸钠6、下列抗癫痫药物暂时没有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是A、加巴喷丁B、苯妥英钠C、苯巴比妥D、卡马西平E、丙戊酸钠7、为预防任何抗癫痫药相关的新生儿出血的风险,可服用的药物是A、肝素B、叶酸C、维生素KD、阿司匹林E、维生素C8、对于癫痫病的治疗,建议最多不要超过几种抗癫痫药联合使用A、2B、3C、4D、5E、69、下列抗癫痫药物中,不能用于各种类型的全面性发作的单药治疗的是A、丙戊酸钠B、托吡酯C、氯硝西泮D、拉莫三嗪E、左乙拉西坦10、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癫痫药是A、丙戊酸钠B、托吡酯C、氯硝西泮D、拉莫三嗪E、苯巴比妥11、关于癫痫的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A、根据发作类型选药B、尽量进行联合用药治疗C、单药治疗无效时考虑多药治疗D、应该避免同一作用机制、相同副作用的抗癫痫药物联合应用E、应该避免有相同的不良反应、复杂的相互作用和肝酶诱导的药物合用12、下列治疗癫痫的药物联用合理的是A、卡马西平+拉莫三嗪B、丙戊酸钠+托吡酯C、卡马西平+丙戊酸钠D、卡马西平+苯妥英钠E、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13、对于无震颤的癫痫病患者不宜应用的是A、复方左旋多巴B、苯海索C、金刚烷胺D、溴隐亭E、司来吉兰14、患者,男性,60岁。
呈典型的“面具脸”、“慌张步态”及“小字症”表现,确诊为帕金森病,患者同时伴有癫痫,该患者不宜用A、溴隐亭B、左旋多巴C、卡比多巴D、培高利特E、金刚烷胺15、男,70岁,帕金森病病史9年,间断服用苯海索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药物治疗学——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知识点归纳要点1缺血性脑血管病2出血性脑血管病3癫痫4帕金森病5老年痴呆一、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一)病因和发病机制TIA是由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
TIA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因素致成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特点:一过性黑矇、无力、麻木、失语、眩晕、跌倒等。
(起病突然、时间短暂、恢复完全、反复发作)一般持续10~15分钟,多在1小时内,不超过24小时。
诊断要点: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影像学(CT、MRI)检查无责任病灶。
(二)治疗原则TIA是卒中的高危因素,需对其积极进行治疗,整个治疗应尽可能个体化。
1.控制危险因素。
2.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抗凝和降纤治疗。
3.TIA的外科治疗。
(三)治疗分期和药物选择(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大多数TIA患者首选阿司匹林治疗,推荐剂量为50~300mg/d。
可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25mg)+双嘧达莫缓释剂(200mg)的复合制剂(片剂或胶囊),每日2次。
有条件者、高危人群或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可选用氯吡格雷,噻氯匹定,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检测血常规。
频繁发作TIA时,可选用静脉滴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如奥扎格雷等,也可考虑选用,但目前尚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
(2)抗凝药物:不作常规治疗。
对于伴发房颤和冠心病的TIA患者,推荐使用。
(3)降纤药物:可考虑,巴曲酶、降纤酶。
下列不属于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药物是A.噻氯匹定B.华法林C.降纤酶D.维生素KE.双嘧达莫『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维生素K一般不用于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病。
脑梗死(一)病因和发病机制脑梗死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
临床特点:静息时(如夜间)急性起病,发病前可有TIA发作。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CT、MRI——明确梗死部位、范围(二)治疗原则(1)防止并发症原则(2)换药与合并用药原则(3)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原则(4)早发现、早治疗原则:要特别重视超早期治疗(指发病1~6小时内)和急性期(指发病48小时内)的处理。
(5)全程治疗原则:包括急性治疗期、进展期和预防治疗、康复期治疗;强调早期康复治疗和加强护理。
(三)治疗分期和药物选择男性患者,55岁,脑梗死后第3日出现意识不清,血压180/100mmHg,左侧偏瘫,脑压280mmHg,宜首选的治疗药物是A.阿司匹林B.抗凝药C.尿激酶D.低分子肝素E.甘露醇或呋塞米『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患者颅内压增高,此时首选的是降低颅内压药物,常用的是甘露醇或呋塞米。
二、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
在我国占急性脑血管病的30%左右。
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高的。
在脑出血中,大脑半球出血约占80%,脑干和小脑出血约占20%。
临床特点:突发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常有头痛、呕吐,可伴血压增高、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
脑CT扫描是诊断脑出血最有效最迅速的方法。
及时清除血肿、积极降低颅内压、保护血肿周围脑组织。
脑出血的治疗主要是对有指征者应治疗原则和治疗药物的选择(1)脑出血的药物治疗(2)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药物治疗1)对症支持,保持生命体征稳定:注意慎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或吗啡、哌替啶等可能影响呼吸功能的药物。
2)降低颅内压:同脑出血降颅压治疗。
3)防止再出血:①绝对卧床4~6周,镇静、镇痛,避免用力和情绪刺激。
②调控血压:保持血压稳定在正常或者起病前水平。
可选用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或ACEI类等。
4)抗纤维蛋白溶解药:可防止动脉瘤周围的血块溶解引起再度出血,以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的形成。
常用氨基己酸;也可用氨甲苯酸或氨甲环酸。
抗纤溶治疗可以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但同时也增加脑血管痉挛和脑梗死的发生率,建议与钙通道阻滞药同时使用。
5)防治脑动脉痉挛及脑缺血:①维持正常血压和血容量:血压偏高时可给予降压治疗;在动脉瘤处理后,血压偏低者,首先应去除诱因,如减少或停用脱水药和抗高血压药;给予胶体溶液(白蛋白、血浆等)扩容升压;必要时使用升压药如多巴胺静脉滴注。
②早期使用尼莫地平:常用剂量一日10~20mg,静脉滴注每小时1mg,共10~14日,注意其低血压的不良反应。
6)防治脑积水:轻度的急、慢性脑积水都应先行药物治疗;给予乙酰唑胺等药物减少CSF分泌,酌情选用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塞米等。
必要时可考虑外科干预。
呋塞米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使用抗纤溶治疗为抵抗脑血管痉挛和脑梗的发生率,一般与哪种药物合用A.脱水药B.利尿药C.钙通道拮抗剂D.β受体阻断剂E.ACEI类『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抗纤溶治疗可以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但同时也增加脑血管痉挛和脑梗死的发生率,建议与钙通道阻滞药同时使用。
三、癫痫癫痫是指脑神经元异常和过度超同步化放电所造成的临床现象。
特征:突然和一过性症状,由于异常放电的神经元在大脑中的部位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表现。
癫痫是一种脑部疾患,其特点是持续存在能产生癫痫发作的脑部持久性改变,并出现相应的神经生物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后果。
(一)药物治疗机制目前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了解,有些是单一作用机制,有些可能是多重作用机制。
(二)治疗药物的选择根据发作类型的选药原则见下表。
癫痫各种类型都可以使用的一线药物是A.拉莫三嗪B.苯妥英钠C.苯巴比妥D.卡马西平E.丙戊酸钠『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丙戊酸钠是用于各种类型癫痫的一线药物。
四、帕金森病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较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一)药物治疗机制依据帕金森病的病因学特点,临床上将抗帕金森病药分为四类。
第一类,中枢拟多巴胺药:①多巴胺替代药:其作用机制是在多巴脱羧酶的作用下生成多巴胺以及通过抑制外周多巴脱羧酶,减少左旋多巴外周脱羧作用从而增加其脑内脱羧作用;代表药是左旋多巴-卡比多巴普通剂和缓释剂。
②多巴胺受体激动药:通过激动多巴胺受体,增强黑质-纹状体多巴胺功能;代表药有溴隐亭、培高利特、普拉克索、罗匹尼罗等。
③COMT抑制药和MA0-B抑制药:通过抑制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和单胺氧化酶-B(MA0-B),干扰多巴胺的代谢;代表药分别是恩托卡朋、托卡朋和司来吉兰(保护性治疗,每日2次,应早、中午服用,勿在傍晚应用,以免引起失眠)等。
④多巴胺递质释放药:通过增加纹状体释放多巴胺、补充其耗竭;代表药有金刚烷胺(引起失眠)。
第二类,中枢抗胆碱药:通过阻断M受体降低胆碱能神经功能,抑制腺体分泌以及缓解肌紧张。
代表药有苯扎托品、苯海索等。
第三类,抗组胺药:通过阻断H1受体,减少腺体分泌和抑制中枢,改善症状。
代表药有苯海拉明、奥芬那君等。
第四类,胆碱酯酶抑制药:通过可逆性抑制胆碱酯酶、促进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直接兴奋胆碱受体,并促进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而改善中枢神经的功能,适用于帕金森病伴痴呆患者或者帕金森病合并痴呆患者;代表药有多奈哌齐、石衫碱甲、利斯的明等。
(二)治疗药物老年(≥65岁)患者,或伴认知障碍,PD治疗首选药物是A.卡比多巴B.托卡朋C.司来吉兰D.金刚烷胺E.复方左旋多巴『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老年(≥65岁)患者,或伴认知障碍:首选复方左旋多巴,效果不佳可加用其他药物。
五、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D)即所谓的老年痴呆症。
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
目前已广泛应用的抗痴呆药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N-甲基-D 天(门)冬氨酸(NMDA )受体拮抗药等。
(一)药物治疗机制1.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药用于AD 的治疗,尤其是轻中度AD 的治疗。
在临床应用的药物中, 多奈哌齐是可逆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药。
加兰他敏(抗胆碱酯酶药)既是可逆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药,也是烟碱型受体激动药。
利斯的明是可逆的非竞争性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药。
我国用于临床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药还有石杉碱甲。
2.美金刚 是N-甲基-D 天(门)冬氨酸(NMDA )受体拮抗药,影响谷氨酸传递,用于治疗中到重度的阿尔茨海默病;3.脑代谢改善剂 如茴拉西坦、银杏叶提取物;4.5-HT 受体拮抗药 如金刚烷胺等,对认知功能障碍也有一定改善。
(二)治疗药物的选择和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注意事项:注意胆碱酯酶抑制剂的不良反应:病窦综合征或其他室上性心脏传导阻滞,消化道溃疡者,哮喘、COPD 者慎用。
漏服时,尽快补上,但若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则无需补服。
下列药物既可用于治疗帕金森又可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的是 A.复方左旋多巴 B.苯海索 C.金刚烷胺 D.溴隐亭 E.恩托卡朋『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金刚烷胺可以促进多巴胺的释放,用于帕金森的治疗;对认知功能障碍也有一定改善,用于治疗老年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