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暴法五大亮点官方解读

合集下载

《反家庭暴力法》亮点解读5页

《反家庭暴力法》亮点解读5页

《反家庭暴力法》亮点解读2016年3月1日起,《反家庭暴力法》开始正式实施。

对家庭暴力的容忍就是对社会暴力的放纵,此举显示出我国对妇女、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人权的保护不再仅局限于社会环境而更加应考虑其在家庭中的贯彻实施。

《反家庭暴力法》有四大亮点:一、全面贯彻对家庭暴力的预防工作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反家庭暴力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

第四条对机构设置、经费保障的要求为整个第二章所规定的对家庭暴力的预防工作的体系化措施奠定了基础。

加强家庭暴力的预防工作有利于改变人们传统意识中对家庭暴力的漠视,以及受害人求告无门的状态。

二、对家庭暴力行为以及在家庭暴力中的各种关系采取了更为宽泛的定义第二条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三十七条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首先,在第二条中将身体侵害与精神侵害并列,明确承认了在家庭暴力中更为多发且更具隐藏性的精神侵害的存在。

其次,在第三条中扩大了实施家庭暴力人员的范围,避免了有着同居关系、抚养照料关系、家庭雇佣关系等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无法定罪的尴尬。

三、明确规定强制报告义务第十四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第三十五条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法第十四条规定向公安机关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本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反家庭暴力法讲座

反家庭暴力法讲座

反家庭暴力法讲座湖南普利律师事务所黄瑾律师一、立法目的: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当前家庭暴力的现状:有资料表明,中国2.7亿家庭中,有30%存在家庭暴力行为,除了殴打等暴力行为外,危害性最大的精神暴力,即冷暴力,家庭暴力已成为影响和破坏婚姻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已经影响了社会稳定和谐,成为了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

三、立法的必要性:由于缺乏法律的支撑,缺乏足够的司法干预,缺乏行之有效的社会救济渠道,受害者得到支持十分有限,根本就不能制止家庭暴力,有些受害者报警或寻求妇联帮助后,反而会招来更大家庭暴力,导致那些受害者对生活无望,甚至选择自杀,还有一些受害者因自卫而杀人,这是在家庭暴力恶性循环中不可避免的恶果,特别是一些受性虐待的妇女,她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由此可见,没有专门的法律做保障,要想杜绝家庭暴力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四、立法的原则:1.零容忍原则:就是指反对,消除和制止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2.受害人本位原则:主要是指反家庭暴力立法应坚持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3.预防为主及早干预原则:预防为主指通过宣传、倡导,采取反对家暴的各种措施,增强公民反对家暴,禁止一切形式家暴的自觉意识,从而防患于未然,早期干预指对已发生的家暴事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家暴升级,使家暴受害人及时解脱出来,对实施家暴人及时教育,消除其施暴动机;4.政府主导,多机构合作原则;5.教育矫治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五、反家庭暴力法和亮点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表明了态度,体现了进步,打通了渠道,划定了红线,营造了氛围,顺应了民意。

一是表明了国家对家庭暴力的否定和谴责,宣告了家庭暴力不是个人私事而是社会公害,不是家庭琐事,而是违法犯罪。

二是彰显了国家对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的保护,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三是畅通公权力干预家庭暴力的渠道,使家庭不再是隔离于社会的孤岛,家庭成员受到家暴不再是孤立无助。

反家暴法全文写的什么(反家庭暴力法的主要内容)

反家暴法全文写的什么(反家庭暴力法的主要内容)

反家暴法全文写的什么(反家庭暴力法的主要内容)特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已正式实施五周年。

2023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已正式实施五周年。

我国《民法典》也将禁止家庭暴力作为婚姻家庭的禁止性规定明确写入法典。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庭暴力不仅直接危害受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更易引发恶性刑事案件,危害社会安全稳定。

对家暴“零容忍”,是社会共识,更是司法态度;对施暴者依法严惩,是权利保护,更显司法温度。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充分保障弱势家庭成员合法权益鼓励当事人勇敢向家暴说“不”家事法官一直在行动!01实施家庭暴力是离婚的法定事由基本案情杨(女)与王(男)于2023年8月22日登记结婚,婚后未生育子女。

杨诉称,双方婚前缺乏了解,婚后不久王即暴露出脾气暴躁的性格,并经常外出酗酒,酒后对杨实施殴打。

杨曾多次向居住地派出所报警解决,王虽在派出所表示认错并坚决悔改,但不久后又因琐事对杨拳打脚踢,杨不堪忍受家暴,向法院起诉离婚。

王辩称,不同意离婚,两人还有修复感情的可能,杨是第一次向法院起诉离婚,希望法院再给双方一次机会缓和矛盾。

裁判结果一审法院根据在案证据认定王行为构成家庭暴力,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判决准予双方离婚。

王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释法审判实践中,对于初次起诉离婚,又无充分证据证明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的,人民法院本着维护婚姻家庭稳定原则,一般判决不予离婚。

但是对于存在家庭暴力等离婚法定事由的,即便是初次起诉离婚,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由此,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判断感情是否确已破裂时,实施家庭暴力是判决离婚的法定事由之一家庭暴力不同于一般的家庭冲突,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反家暴法详解

反家暴法详解

反家暴法详解随着社会进步和法治环境的完善,反家暴法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侧重。

为了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家庭和谐稳定,我国将反家暴法纳入了法律体系,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解释。

本文将从家暴概念、法律定义、适用范围、保护措施等方面对反家暴法进行详细解释。

1. 家暴概念及法律定义家暴,即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的心理、经济、身体等多种暴力行为。

根据我国反家暴法的规定,家庭成员包括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及其他近亲属关系。

而家暴行为包括对家庭成员实施的身体、心理、经济、性侵害等行为。

2. 反家暴法的适用范围反家暴法适用于处于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以及同居关系中的双方。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家庭关系中遭受家暴的人都可以依据反家暴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3. 反家暴法的保护措施反家暴法通过立法对受害者和施暴者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利用法律手段来制止和制裁家暴行为。

当受害人发现或遭受到家暴时,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制止施暴者的行为,并提出诉讼请求。

其次,法律还规定了限制令的适用。

受害人可以向法院申请限制令,通过法律手段禁止施暴者接近或纠缠受害人。

此外,反家暴法还强调了对受害者提供帮助与救助,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救助体系,包括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多种方式。

最后,法律还规定了对施暴者的制裁措施,包括对施暴者实施警告、责令改正、判处罚款及拘役等。

4. 反家暴法的意义和效果反家暴法的实施对于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家庭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为受暴者提供了法律保障和途径,使其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家暴问题。

其次,它有助于树立全社会的家庭和谐观念,弘扬尊重、关爱和理解的家庭价值观。

最后,通过反家暴法的实施,可以对行为恶劣的施暴者施以法律制裁,起到威慑和警示作用,减少家庭暴力现象的发生。

5. 反家暴法的不足和改进方向尽管反家暴法在我国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家暴现象具有隐蔽性,往往容易被忽视或掩盖。

2016年家庭暴力新规定,反家暴法最新规定解读

2016年家庭暴力新规定,反家暴法最新规定解读

2016年家庭暴力新规定,反家暴法最新规定解读反家暴法亮点有哪些1.作为中国第一部反家暴法,该法分为六章,对家庭暴力的范畴、预防、处置、人身安全保护令和法律责任作出规定。

2.“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均属家庭暴力。

3.对遭受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妇女以及重病患者,法律则要求给予特殊保护,建立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律实施制度。

4.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5.相关部门不作为将担法律后果。

反家庭暴力法五大亮点官方解读:1恐吓等精神暴力纳入家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家庭暴力的范畴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均属家庭暴力。

可以明显地看出,“经常性谩骂”“恐吓”等精神侵害行为,都被列入了家暴的行列。

换言之,那些经常在家里被打骂的“火巴耳朵”们,也是家暴受害者。

2发现家暴不报案将担责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其他单位,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及限制行为能力的人遭受了家庭暴力,有责任、有义务向公安机关报案,我们在法律上规定,对于不报告的情形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3适用同居时实施暴力反家暴法附则中还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这意味着有同居关系的人之间发生的暴力也被纳入家庭暴力,受法律约束。

4告诫书可作家暴证据实施家庭暴力的加害人,公安机关处理以后,如果不构成治安管理处罚,那么公安机关就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可以给他出具一个告诫书。

这个告诫书要记录加害人的身份问题、实施家庭暴力的事实陈述以及不得再实施家庭暴力的警告,并且这个告诫书可以成为法院审判家庭暴力案子的证据。

5建立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当事人受到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状况,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法院应受理。

解读反家庭暴力法五大亮点【最新】

解读反家庭暴力法五大亮点【最新】

解读反家庭暴力法五大亮点【最新】3月1日,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将正式实施。

新法明确规定,“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是家庭暴力;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不仅要惩罚家里的暴虐者,还规定了诸多新理念、新制度以预防家暴的发生,同时强化对家庭生活中弱势者的保护。

此后,家暴不再是“家务事”,而是国家、社会都要管的“公务事”。

1、新的理念家暴不是私事“家丑不可外扬”、“疏不间亲”,不少家暴受害者正是受这些观念的影响,默默承受暴力,不想也不愿意报案。

数据显示,全国约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家暴受害人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选择报警。

一些执法的司法人员,也是抱着这样的观念,把家庭施暴看做是家务事,也不愿意介入,不予立案。

为扭转家暴是私事的理念,《反家庭暴力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这一规定告诉公众:家庭暴力不被允许。

反家庭暴力不仅是家庭的私事,更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李明舜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这一规定表明了国家反家暴的态度,同时打破了‘法不入家门’的传统禁锢。

”2 新的概念谩骂、恐吓也算家暴何为家庭暴力?反家暴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根据这一规定,身体暴力和“冷暴力”等都被纳入了反家暴的范围。

调查显示,精神、语言暴力(包括辱骂、恐吓、威胁、冷漠等),是家庭暴力常见方式。

在不少人看来,精神暴力并不算暴力,但事实上这类暴力对人的伤害很大。

比如恐吓,主要是通过言语形式去贬损、威胁受害人,就常能造成受害人内心自卑、恐惧等精神上的伤害。

多年前被家暴致死的北京姑娘董某,身前试图躲避家暴,被其丈夫威胁“要杀她全家”。

反对家庭暴力《反家庭暴力法》解读PPT

反对家庭暴力《反家庭暴力法》解读PPT
所以,家庭暴力不只局限于“动手”,不适当的“动口”也会触碰到法律禁区。
03 面对家庭暴力,哪些人有权利反映求助?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近亲属都有权利反映情况、进行 求助。
03 受害人可以向哪些部门求助?
既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 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求助,也可以向公安机关 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02 遭遇家暴怎么办?
1.远离厨房,以免施暴者用 锐器伤人
3.注意保护头、脸、胸、腹 等身体重要部位。
家暴 发生时
2.靠近门窗向邻居及路人求 救。
4.躲进有电话可求助的房间, 如有可能,将施暴者反锁在 门外。
02 遭遇家暴怎么办?
家暴发生后
01
02
03
04
及时向公安机关报 案。
拨打相关维权公益 服务热线。
02
02 面对家庭暴力
24.7
作为相对弱势的一方不少女性面临家庭暴 力、性骚扰等伤害;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12月底全国法院共 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7918份我国有24.7%的 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
而家暴受害人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会选 择报警!
02 面对家庭暴力
有名的案例
•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十年前被传家暴 妻子,十年后被前妻指控再次家暴女儿。
向法院申请人身安 全保护令。
及时保存证据。
02 哪些东西可作家暴证据?
视听资料
证人证言
悔过书
报警记录
验伤报告
03
03 了解《反家庭暴力法》
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而是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 早在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十八次会议就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 法》并在201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下面我们再来解读一下这部法律

反家庭暴力法打击和预防家庭暴力行为

反家庭暴力法打击和预防家庭暴力行为

反家庭暴力法打击和预防家庭暴力行为家庭是每个人成长和生活的重要环境,拥有一个和谐、平等、尊重的家庭是每个人的渴望。

然而,家庭暴力作为破坏家庭和谐的行为,给受害者带来身心双重伤害。

为了维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反家庭暴力法》,旨在打击和预防家庭暴力行为。

本文将探讨反家庭暴力法的背景、内容以及对家庭暴力行为的影响。

一、反家庭暴力法的背景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权益意识的提高,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然而,家庭暴力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对受害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恐惧。

为了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我国于**年颁布了《反家庭暴力法》。

二、反家庭暴力法的内容《反家庭暴力法》是我国针对家庭暴力问题制定的专门法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定义和界定:法律对家庭暴力做出详细的定义,并明确了受害者和暴力行为的范围。

这样可以确保法律的适用性和针对性,更好地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

2. 打击和制裁:法律规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包括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等,以惩治家庭暴力行为。

同时,法律还规定了相关机构和部门的职责,加强对家庭暴力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3. 预防和救助:《反家庭暴力法》还重点强调了预防和救助的重要性。

它要求建立健全的家庭暴力防治体系,加强公共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认识和警惕性。

另外,法律还规定了相关机构和社会组织的职责,鼓励并支持他们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援助服务。

三、反家庭暴力法的影响《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对于打击和预防家庭暴力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增强了受害者的保护意识: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使受害者意识到自己有权利保护自己并追求法律制裁。

这种保护意识的增强鼓励了更多的受害者站出来报案,并为自己争取合法权益。

2. 降低了家庭暴力行为的发生率:反家庭暴力法的严厉惩罚措施和预防救助机制的建立,有效阻止了一些潜在的家庭暴力行为。

同时,法律还加强了对家庭暴力行为的社会谴责,使其成为一种不被接受的行为,遏制了家庭暴力的蔓延。

全面贯彻实施《反家庭暴力法》,保护妇女权益

全面贯彻实施《反家庭暴力法》,保护妇女权益

在现代社会,妇女权益的保护和维护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由于长期存在的家庭暴力问题,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来加强对妇女的保护。

《反家庭暴力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实施它,不仅是一项法律义务,更是对妇女权益的最基本尊重和保障。

首先,全面贯彻实施《反家庭暴力法》,对于保护妇女权益来说至关重要。

这个法律的核心就是保护妇女免受家庭暴力的侵害。

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侵犯妇女人身权益的行为,给妇女带来身心上的巨大创伤。

只有通过全面贯彻实施该法律,才能够有效地制止家庭暴力的发生,并为受害者提供及时的救助和保护。

其次,全面贯彻实施《反家庭暴力法》,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

家庭暴力问题的根源之一是人们对于家庭暴力的认识和理解不足。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和宣传,加强社会公众对于家庭暴力问题的认识,提高妇女权益保护的意识。

只有当每一个人都明白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并敢于站出来援助受害者时,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对妇女权益的全面保护。

同时,全面贯彻实施《反家庭暴力法》也需要加强相关机构与组织的协作。

在家庭暴力案件中,相关的执法机构、司法部门、社会工作机构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各个机构之间的有效配合和协作,才能够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及时的干预和制止,同时为受害者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和心理支持。

另外,全面贯彻实施《反家庭暴力法》,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

这个体系包括了从预防、救助到后期康复的全方位保护措施。

例如,要建立健全的妇女权益保护机构和热线,为受害者提供及时的咨询和援助;要加强对家庭暴力案件的调查和处罚,确保法律的严肃执行;要加强对受害者的心理辅导和康复,帮助她们重新融入社会。

最后,全面贯彻实施《反家庭暴力法》,需要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不仅执法部门、相关机构需要加大力度,个人、家庭和社区也都应积极参与到妇女权益保护工作中来。

只有当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主动关心和帮助受害者,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对妇女权益的全面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五大亮点解读汇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五大亮点解读汇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五大亮点解读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作为我国首部反家暴法,该法共六章38条,将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那么这部《反家庭暴力法》究竟有哪些亮点,相关梳理如下。

一、法律首次界定家暴,精神侵害算家暴什么是家庭暴力?在很多人的概念里,家庭暴力就是丈夫打老婆。

事实上,据全国妇联调查,妇女、老人、小孩、残疾人等都是我国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在暴力形式上,尽管殴打等身体侵害仍是家庭暴力的主流,但辱骂、恐吓等精神暴力的严重性也越来越凸显。

长期以来家庭暴力不是法律术语、法律没有明确的禁止,这是造成家暴长期存在的原因之一,而对家庭暴力的界定是明确该法调整对象的法律依据。

对此,反家暴法该法第二条明确: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从行为类型来看,除了身体暴力,明确包括精神暴力。

增加了“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的内容。

二、共同生活人施暴有规定《反家庭暴力法》不是婚姻家庭法,是社会保护法。

在现实生活中,未婚同居的现象已经较为常见;而由于住房紧张等原因,有许多离婚家庭双方“离婚不离家”。

为保护这部分人群的权益,该法附则第三十七条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在附则中增加准用条款,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反家庭暴力法》,扩大了家庭暴力的主体适用范围,有着同居关系、抚养照料关系、家庭雇佣关系等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都可以依照《反家庭暴力法》规制。

三、监护人失职,撤销资格没商量江苏南京一吸毒女活活饿死2名女儿、浙江金华一母亲将4岁儿子烧伤致死……近年来,多起触目惊心的家暴案件接连发生,引发了全社会对监护人资格问题的强烈关注。

加大对失职监护人的司法干预力度,已成为社会共识。

反家庭暴力法明确,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根据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居委会、村委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单位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解读反家暴法的保护措施

解读反家暴法的保护措施

解读反家暴法的保护措施在社会进步的今天,家庭暴力问题依然存在,并给许多家庭带来严重的伤害。

为了维护家庭成员的安全和权益,各国纷纷制定了反家庭暴力法律,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本文将对反家庭暴力法的保护措施进行解读,以期加深对这一重要法律的理解。

一、居住保护令居住保护令是反家庭暴力法的一项重要保护措施。

它允许受害人通过法院的裁决,禁止施暴者接近受害人的住所或指定的地点,并确保受害人的安全。

居住保护令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切断施暴者与受害人的接触,减少受害人再次受到暴力的可能性。

二、医疗援助和庇护反家庭暴力法还包括医疗援助和庇护措施,以确保受害人可以及时获得医疗救治和庇护所。

这些措施包括为受害人提供紧急医疗服务、心理辅导和庇护所入住等。

通过提供及时的援助和庇护,受害人可以迅速脱离暴力环境,并获得必要的康复与保护。

三、经济援助与法律援助反家庭暴力法还赋予受害人经济援助和法律援助的权利。

在经济方面,受害人可以申请财产和资产的保护,追讨受到侵害的经济损失,并获得生活费用的支持。

而法律援助方面,受害人可以获得法律咨询、指导以及法律费用的帮助,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警方介入和司法保护反家庭暴力法的保护措施还包括加强警方介入和司法保护。

警方在接到家庭暴力报警后应立即展开调查,并通过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防止施暴者逃脱法律制裁。

同时,法院应加大对家庭暴力案件的处理力度,确保嫌疑人获得公正审判,为受害人争取合理的赔偿。

五、宣传教育与社会支持反家庭暴力法的保护措施还强调宣传教育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通过加强家庭暴力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警觉性,减少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

同时,社会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设立家庭暴力援助热线和机构,为受害人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援助。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反家庭暴力法保护措施的范围还扩展到了国际层面。

各国互通信息、分享经验,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国际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和实施。

国际组织也纷纷参与其中,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共同推动反家庭暴力法的完善和落实。

解读反家庭暴力法六大亮点

解读反家庭暴力法六大亮点

解读反家庭暴力法六大亮点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解读反家庭暴力法六大亮点核心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法(征求意见稿)》11月25日开始公开征求意见。

该征求意见稿将家庭暴力明确为“家庭成员之间实施的身体、精神等方面的侵害。

”以下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解读反家庭暴力法六大亮点,帮助您快速了解反家庭暴力法规要点。

1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在全国20多个省区市已有反对家庭暴力的法规、条例及决定的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反家庭暴力法列入本届立法规划。

这部法律获通过后,将成为中国首部防治家庭暴力的专门性、综合性法案。

亮点一:恋爱同居、前配偶暴力行为纳入治安、调整【征求意见稿】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实施的身体、精神等方面的侵害。

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

具有家庭寄养关系的人员之间的暴力行为,视为家庭暴力。

【解读】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具有婚姻、血缘、等亲密关系的人们之间的。

根据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说明,有恋爱、同居、前配偶等关系人员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与一般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没有实质区别,由、刑法等法律调整。

亮点二:发现家暴未报案依法或处分【征求意见稿】对家庭暴力行为,任何组织和公民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机关报案。

救助管理机构、社会福利机构、中小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因年老、残疾、重病等原因无法报案的人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救助管理机构、社会福利机构、中小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未依照上述规定向公安机关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解读】反对家庭暴力是全社会的,需要社会各种力量协同参与、系统应对。

司法行政机关、居委会、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新闻媒体、工青妇组织等因其工作性质和,是预防家暴的重要力量。

反家庭暴力法的四大看点

反家庭暴力法的四大看点

反家庭暴力法的四大看点作者:李海青来源:《法制博览》2015年第04期摘要:家庭暴力违反宪法保障人权的精魂,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为进一步贯彻“依宪治国”于去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欢迎广大国民表达看法。

至此,“家庭暴力”从传统的家务事或社会现象范畴上升到法律关系中。

今年,新近出台的《意见》又将之引入分析的焦点。

笔者在此主要探讨反家庭暴力立法的四大新亮点。

关键词:家庭暴力;依宪治国;四大亮点中图分类号:D9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11-0113-02作者简介:李海青(1988-),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延边大学法学院2014级法律硕士研究生在读。

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关注依法治国并提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在社会主义国家,宪法是人民权力的保障书,是所有法律法规以及各种规范和文件赖以产生的依据。

《反家庭暴力法》是宪法的实施,其是中国全面的反家庭暴力的鼻祖法,具有纲领性、基础性地位。

《意见》是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在刑事司法实践中专门指导反家庭暴力的文件,其实践性为家暴立法作出了指引。

我们将结合立法与司法实践简析此次立法的四大主要亮点。

一、增设人身安全保护裁定人身安全保护裁定是被公认有效的一种强制措施,这也会是本法出台后的最大亮点,国外诸多反家暴的立法中都有此项措施。

在将要或正在面临家庭暴力的情境下,受到危险的人能够向法院提出申请,保护自身安全不受非法侵害。

人身安全保护裁定不仅保护受害人人身安全,其范围也扩展到与受害人人身安全相关的财产领域。

人身安全是首当其冲要保护的对象,自不待言。

物质是生活的最基本需求,综合各方面来看,把经济暴力纳入反家庭暴力的范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我们应充分肯定将其入法的价值。

社会持续进步,个体的权利保护需求将会不断增加,相应的,权利保护的内涵和措施也应同步提升,社会法治要进步,还需立法的前瞻性、预见性。

假如受害人就家庭财产问题另行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不仅提高司法成本,无疑也会给受害人徒增烦恼。

解读《反家暴法》的几处亮点和遗憾

解读《反家暴法》的几处亮点和遗憾

解读 : 家庭暴力具有隐秘性特点,在现实中,许多家暴持续时间很长,知情人也很
多 ,但直到发生严重后果才被曝光 。法律规定学校 、医院 、医疗机构 、居委会等易
发现家暴线索 的机构有家暴强制报告义 务,并鼓励用人单位和社会 各界介入家暴事
务 ,借此本法释放 了一个明确信号 :家暴不是家务事 ,反家庭暴力是 国家 、社会和
原文: 第四条 ……末成年人 、 老年人、 残疾人 、 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 、 重病患啬
遭受 家庭暴力的,应 当给予特殊保护。
解读: 在新法的第四条中,着重提到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其需要保护 的对象有了f I 』 J 确指 向性 ,
向社会传递 } H 一种信号 ,即轻微 的家庭
暴 力也是 违 法行为 ,法律禁 止一 切形 式 、各种程度 的家庭暴力行为 ,有利于
营 造对家 庭 暴力 “ 零 容 忍 ” 的 社 会 氛
围 .
亮点三 对 未 五 类 弱 势 人 群, 法 律 将 给 予 特 殊 保 护 和 倾 斜
1 事人可 以f l { 请人身保 护令 , 《 告诚 I l : S 》I j _ J 以作 为法院审理 依据……我 国首部 《 反 家暴法 》部有哪些新亮点?它的 “ 落地”能 柯效遏制家暴行 为?
亮与. 一 家 庭 暴 力 包 含 身 体 精神 等 侵 害 行 为
原文 : 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扣 ‘ 、 捌绑、 残害、限制人身
令规 定为独立案 由是一个突破 ,家庭暴力受害者可以独立 申清人身安全保护令 ,扩 大 了申请人的范围 ,有 困难的还可以口头 申请。将保护令分为一般保护令和紧急保 护令 ,对于严重家暴受害人有利于及时隔离 ,避免暴力升级 。

解读新反家庭暴力法对保护妇女权益的影响

解读新反家庭暴力法对保护妇女权益的影响

解读新反家庭暴力法对保护妇女权益的影响近期,我国新反家庭暴力法在保护妇女权益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新法的内容以及对妇女权益的影响进行解读,以期加深对这一法律的理解。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新反家庭暴力法明确了对家庭暴力行为的定义和界定。

该法规定了家庭暴力的各种形式和表现,包括但不限于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和经济暴力等。

这一明确的定义为妇女提供了更为全面和具体的法律保护。

其次,新法针对家庭暴力加大了打击和处罚力度。

根据新法,家庭暴力行为者将面临更为严厉的刑事和民事处罚,且法律也将提供更多的救助和协助机制。

这一系列措施有效地将家庭暴力行为置于法律制裁之下,进一步保护了妇女的权益。

此外,新法还加强了对受暴力妇女的保护和救助措施。

一方面,新法规定了受暴力妇女的救助权利,明确了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另一方面,新法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家庭暴力救助和咨询机构网络,为受害妇女提供了及时的援助和支持。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效改善受暴力妇女的处境,增强其权益保护。

除此之外,新法注重预防和宣传的工作。

新法明确规定了对家庭暴力的预防工作,并要求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

这一举措将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法律意识,增强全社会对家庭暴力的谴责和抵制,从而为妇女的权益保护提供了更为广泛和持久的支持。

然而,新反家庭暴力法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家庭暴力的隐蔽性和敏感性,受害妇女可能不愿意或担心报警和求助。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受害妇女的心理辅导和支持,鼓励她们敢于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其次,在救助和保护机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以确保受害妇女能够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帮助。

综上所述,新反家庭暴力法对保护妇女权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一法律通过明确定义家庭暴力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加强保护救助措施以及加强预防和宣传工作等方面,为妇女的权益保护提供了更加坚实和有效的法律保障。

然而,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推动该法的落地和实施,以实现对妇女权益的全面保护和促进。

《反家暴法》出台“打老婆”不再是“家务事”

《反家暴法》出台“打老婆”不再是“家务事”

《反家暴法》出台“打老婆”不再是“家务事”作者:暂无来源:《华声·观察》 2016年第5期周媌/整理 IC / 图从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下文简称《反家暴法》)正式实施。

据最高法2015年统计,全国约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且受害群体主要集中在妇女、儿童和老人等弱势群体。

在“打老婆天经地义”、“揍孩子合情合理”的社会氛围下,这些受害人过着十分悲惨的生活:诉诸法律,法律依据不足取证难审理难;尝试逃跑,被施暴者追打无处可逃;报警、找妇联,人家都是过来调和说几句就算了……在此情境下,作为中国第一部防治家庭暴力的专门性法案,延宕二十年的《反家暴法》的出台无疑令人兴奋。

这次的反家暴法有几大亮点。

亮点一:精神伤害也算家暴根据《反家暴法》第二条规定家庭暴力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实施的身体、精神等方面的侵害”,家庭成员定义为“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

从这简短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此次《反家暴法》所设定的暴力概念,不仅仅指身体上的暴力,也指精神上的暴力。

精神暴力又叫软暴力,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非强力的形式给对方造成精神伤害,如恶意诋毁、陷害、长时间冷落别人、充满敌意的侵扰、不理性的责备都可能造成对别人的精神伤害,这些行为都可以看作是精神暴力。

比如2009年福建莆田中院接收的一个家暴案例:原告郑某丽与被告倪某斌于2009年2月11日登记结婚,2010年5月,原、被告生育男孩倪某某。

在共同生活期间,双方常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丈夫经常击打一个用白布包裹的篮球,白布上面写着“我要打死郑某丽”的字句,以至于倪某每次拍打篮球,都会造成郑某心理高度紧张。

在这个案例里,虽然倪某没有直接伤害郑某,但对郑某的精神造成了伤害,因此倪某违反了《反家暴法》。

亮点二:同居也受到保护在附则中,又指出了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也适用该法律。

这也就意味着处于同居关系中的人之间的暴力也受到该法律的约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家暴法五大亮点官方
解读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2017反家暴法五大亮点官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什么是家暴?如何预防家暴?遇到家暴后如何处置?这些问题都将在中国第一部反家暴法中得到了解答。

那么反家暴法有哪些亮点呢?
反家暴法亮点有哪些
1.作为中国第一部反家暴法,该法分为六章,对家庭暴力的范畴、预防、处置、人身安全保护令和法律责任作出规定。

2.“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均属家庭暴力。

3.对遭受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妇女以及重病患者,法律则要求给予特殊保护,建立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律实施制度。

4.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5.相关部门不作为将担法律后果。

反家庭暴力法五大亮点官方解读:
1 恐吓等精神暴力纳入家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家庭暴力的范畴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均属家庭暴力。

可以明显地看出,“经常性谩骂”“恐吓”等精神侵害行为,都被列入了家暴的行列。

换言之,那些经常在家里被打骂的“火巴耳朵”们,也是家暴受害者。

2 发现家暴不报案将担责
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其他单位,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及限制行为能力的人遭受了家庭暴力,有责任、有义务向公安机关报案,我们在法律上规定,对于不报告的情形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3 适用同居时实施暴力
反家暴法附则中还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这意味着有同居关系的人之间发生的暴力也被纳入家庭暴力,受法律约束。

4 告诫书可作家暴证据
实施家庭暴力的加害人,公安机关处理以后,如果不构成治安管理处罚,那么公安机关就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可以给他出具一个告诫书。

这个告诫书要记录加害人的身份问题、实施家庭暴力的事实陈述以及不得再实施家庭暴力的警告,并且这个告诫书可以成为法院审判家庭暴力案子的证据。

5 建立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
当事人受到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状况,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法院应受理。

对一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以及由于强制、威吓无法进行申请的特殊人,其他有关组织和个人还可以代为申请。

人身安全保护令法院必须受理,法院一般情况下在72小时内要做出裁定,是发人身安全保护令,还是不发,特殊情况须在24小时内做出。

专家解读:
律师认为:《反家庭暴力法》中关于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律实施制度尤为惹人关注,对于因遭受家庭暴力或面对家庭暴力的实现危险时,当事人及其相关人员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安全保护令以保护当事人的身体、精神等不遭到更深程度上的伤害。

检察官认为:“清官难断家务事”不再是对家暴行为推脱的借口,它明确了相关部门的保护责仼及不作为法律后果。

首次建立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为妇女儿童建立了一道安全隔离墙。

文章来源:律伴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