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下册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练习(答案)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
4.【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四)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爱莲说
【乙】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一佐领①日:“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须修绠②耳。知古称雍州土厚水深,灼然③不谬。徐舍人蒸远曾预斯役,尝为余言。此佐领可云格物④。蒸远能举其名,惜忘之矣。后乌鲁木齐筑城时,鉴伊犁之无水,乃卜地通津⑤以就流水。余作是地杂诗,有日:“半城高阜半城低,城内清泉尽向西。金井银床无用处,随心引取到花畦。”记其实也。(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含“释”这个意义的成语)
5.《卖油翁》与《梵天寺木塔》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七年级(部编版)课内外古文比较阅读跟进练习(附有标准答案和译文)
七年级下册新教材(部编版)古文课内外比较阅读跟进练习(附有标准答案)第一课《孙权劝学》第一篇:【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长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词语。
(4分)A.援.疑质理:________ _ B.刮目..相待:_____ _C. 见.往事耳:D. 门人弟子填.其室: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余幼时即.嗜学士别三日,即.更刮目C.以.是人多以书假佘蒙辞以.军中多务D.未尝稍降辞.色蒙辞.以军中多务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组()(3分)A.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B.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C.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D.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4.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5.从甲、乙两段所述读书人的故事中,你悟出了哪些读书学习的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归纳出三条。
(3分)答:第二篇:(一)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完整版)课内与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课内与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及答案课内与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及答案第一篇《论语》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论语》七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乙】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吾日三省.吾身()(2)不逾.矩()(3)王生不说.()(4)王生惊觉,谢.曰()2. 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吾悉能志.之B .居.五日C .而君变色以.去D .王生益愠.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一)【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算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选自《〈论语〉十二章》)【乙】子贡①问政②。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节选自《论语·颜渊》)【注释】①子贡:孔子的弟子。
②政:治理国家的方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吾日三省吾身省:(2)人不堪其忧堪:(3)民信之矣信:(4)自古皆有死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3.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句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简要阐述。
4.【甲】【乙】两文都强调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二)【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注释]①行部:巡视州郡。
②西河美楼: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史。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题一、《咏雪》对比阅读一、文言文阅读。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公①与人围棋②,俄而谢玄③淮上④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⑤。
客⑥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注释】①谢公:谢安,世称谢太傅。
②围棋:下围棋。
③谢玄:东晋名将。
谢奕之子,谢安之侄。
④淮上:淮水上,这里指淝水战场上。
⑤向局:面向棋局。
⑥客:客人,这里指与谢公一同下围棋的人。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欣然曰”和“默然无言”中的“然”意思一致。
B.“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因”解释为“趁、乘”的意思。
C.“意色举止”的“色”解释为“颜色”的意思。
D.“徐向局”的“徐”解释为“慢慢地”的意思。
2.翻译句子(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3.(甲)文中“欣然”“大笑乐”这些词表现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4.(甲)(乙)两文都与谢太傅有关,但塑造人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主要突出谢道韫怎样的性格特点?(乙)文突出谢安怎样的性格特点?(甲)(乙)二、文言文阅读《谢工泛海》谢太傅①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
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②使还。
太傅神情③方王④,吟啸⑤不言。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⑥,犹去不止。
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
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⑦而回。
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注)①谢太傅:谢安。
②唱:提议。
③神情:精神兴致。
④王:通“旺”。
⑤吟啸:同“啸咏”。
啸是吹口哨,咏是歌咏,即吹出曲调。
啸咏是当时文士一种习俗,更是放荡不羁、傲世的人表现其名士风流的一种姿态。
七上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七上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①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②有何亲?”对曰:“昔先君③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④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⑤,大未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蹴踖⑥。
(选自《小时了了》)【注释】①诣(yì):到。
②仆:谦称。
③先君:祖先,与下文“先人”同。
④奇:认为他特殊、不寻常。
⑤了了:聪明;明白通晓。
⑥踧踖(cùjí):局促不安的样子。
1.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为若柳絮因.风起因.往晓之 B.公大笑乐.不亦乐.乎C.时.李元礼有盛名年与时.驰 D.人以其语语之学而时习之.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世说新语》是南宋临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乙】文画线句子的断句为“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
C.【甲】文中“俄而雪骤”的“骤’是急的意思;【乙】文“人以其语语之”这句话中的两个“语”字意思相同。
D.【甲】的“白雪纷纷何所似”和【乙】文的“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都是倒装句。
3.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语言简练,只用一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便写出了谢家融洽、儒雅的家庭气氛。
B.【乙】文中“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一句,说明孔文举(即孔融)担忧李元礼不给面子,不得不把上一代的关系说出来。
七年级课内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及答案
七年级课内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及答案1. 七年级下和课内文言文有关的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卿今当涂掌事()②蒙辞以军中多务()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④及鲁肃过寻阳()(2) 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填空。
本文选自《》,这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的一部。
文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一句,“治经”可解典”。
“经”,指《易》《》《》《》等书。
(4) 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答案:(1)分值(2分)①当道、当权②推托③通“耶”,语气词④到了……的时候(2) 分值(4分)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3) 分值(3分)资治通鉴司马光编年体通史《诗》《书》《礼》《春秋》(写出其中三个即可)(4) 分值(3分)提示: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
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
2.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失亲得学】【原文】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译文】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 ... 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屿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完整版)课内与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及答案
课内与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及答案第一篇《论语》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论语》七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乙】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1)吾日三省.吾身()(2)不逾.矩()(3)王生不说.()(4)王生惊觉,谢.曰()2.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吾悉能志.之处处志.之B.居.五日不可久居.C.而君变色以.去以.塞忠谏之路也D.王生益愠.人不知而不愠.3.翻译下面的句子(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
《卖油翁》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甲]陈康肃公尧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
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①公亦以此自矜.。
矜:________①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①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______①见舟而畏.之。
畏:_________2.翻译下面句子。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①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完整版)课内与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及答案
课内与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及答案第一篇《论语》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论语》七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乙】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1)吾日三省.吾身()(2)不逾.矩()(3)王生不说.()(4)王生惊觉,谢.曰()2.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吾悉能志.之处处志.之B.居.五日不可久居.C.而君变色以.去以.塞忠谏之路也D.王生益愠.人不知而不愠.3.翻译下面的句子(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七年级下册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练习(答案)
部编七年级下册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练习(答案)(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
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卿言多务,孰.若孤()(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寻.复南奔()(4)涉猎..经史,兼有才干()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3.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4.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5. 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锅巴救命
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陈作郡主簿②,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③焦饭,归以遗④母。
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
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
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
【注释】①铛:铁锅。
②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
③伫录:贮藏。
④遗:赠送。
⑤未展:来不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1)寒雪日内集()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恒装一囊()。
七年级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班级: 姓名: 座号:阅读文言选段, 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范文正公仲淹既贵, 常以俭约训人, 戒诸子曰: “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 汝母躬执爨吾亲甘旨未尝充也。
今而得厚禄, 欲以养亲, 亲不在矣。
汝母又已早世, 吾所最恨者, 忍令若曹享富贵之禄耶?”子纯仁娶妇将归, 以罗绮为帷幔, 公闻之不悦曰: “罗绮岂帷幔之物耶?吾家素清俭, 安得乱吾家法?敢持至, 当火于庭。
”(明代刘元卿撰《贤弈编·卷二·范文正公仲淹既贵》)注释: ①范文正公仲淹: 即范仲淹, “文正”是他的谥号。
②执爨(cuàn):烧火做饭。
③躬: 亲自。
④甘旨: 美味的食物⑤充: 请人代劳。
⑥恨: 遗憾。
⑦若曹: 你们。
⑧罗绮: 罗和绮, 多借指丝绸衣裳。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俭以养.德()(2)不能励.精()(3)未尝.充也()(4)闻之不悦.()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汝母躬执/爨吾亲甘旨未尝/充也B.汝母躬执爨/吾亲甘旨未尝/充也C.汝母躬执爨/吾亲甘旨/未尝充也D.汝母躬执爨吾/亲甘/旨未尝充也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2分)(2)今而得厚禄, 欲以养亲, 亲不在矣。
(3分)4.两篇文章中都谈到了对孩子的教育, 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4分)班级: 姓名: 座号:阅读文言选段, 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题-附答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
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选自《苏东坡集·日喻》)【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字词的意义。
(1)但.手熟尔但.(2)日.与水居也日.(3)康肃笑而遣.之遣.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将句子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4.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从其中分别获得了哪些启示?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司马牛①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②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司马牛问兄弟》)【注】①司马牛:孔子的弟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锅巴救命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陈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焦饭,归以遗母。
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
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
【注释】①铛:铁锅。
②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
③伫录:贮藏。
④遗:赠送。
⑤未展:来不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寒雪日内集()(2)未若柳絮因风起()...(3)恒装一囊()(4)逃走山泽()..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3.【答】文末“即公兄无子,左将军王凝之之妻也。
”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④⑤①②③4.读了乙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写出你感悟最深的一点。
2.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魏文侯与虞人期猎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注释】①虞(yǘ)人:侍卫。
②焉之:到哪里。
1.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b.走了以后,连(只)走,走了(所以,就)..c.方圆的参赛作品不顾(照顾)太阳、喝酒和下雨(这)..D.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2.翻译下面句子。
七年级下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七年级语文(下)期末复习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一)【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节)【注释】薛谭、秦青:传说中秦国两名善于唱歌的人。
讴(ōu):徒歌(无伴奏)歌唱。
这里指唱歌。
衢(qú):大路,四通八达的路郊衢:郊外的大道边。
饯:用酒食设宴送行,设酒送行。
振:使……振动。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及.鲁肃过寻阳(等到)B. 未穷.青之技(尽、完,用完。
这里指学完。
)C. 自谓.尽之(以为,认为)D. 即更.刮目相待(更加)2. 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B.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C.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D.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3.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你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⑵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于是薛谭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4. 读了甲乙两文,你认为孙权和秦青在劝说艺术上有哪些高妙之处?吕蒙和薛谭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二人都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达到劝人的目的。
孙权是现身说法,直言劝说,提出要求,易为人所接受;秦青则不说话,以自身的行动,即演奏的高超技巧让薛谭折服,从而达到劝人的目的。
启示: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满足于眼前所学,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达到更高的目标。
(二)《秦观劝学》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暗疏①之,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②饮酒者游。
旬朔之间③,把卷无几日。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专练文言文对比阅读(课内外迁移)(原卷版+解析版)
第14讲文言文对比阅读(真题演练)(22-23七年级下·江苏无锡·期末)阅读两段文言故事,回答问题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陈寔①晓喻梁上君子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陈)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②人不可不自勉。
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
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③归罪。
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
然此当由贫困。
”令遗绢二匹。
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①陈寔(shí):东汉时期的名士,因为清高有德行著称。
②夫: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③稽颡(qǐ sǎng):古代一种跪拜礼仪,屈膝下跪,以额头触地,表示极度悲痛或感谢。
稽,磕头至地。
颡:额头。
1.解释加点的字。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辞:②及鲁肃过寻阳及:③止于梁上于:④宜深克己反善反:2.孙权劝吕蒙读书,与陈寔劝盗贼从善,都是“劝”,但劝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孙权是以自己的读书经验来劝,陈寔是以来劝。
3.两则故事都交待了“劝”的效果。
前文以鲁肃大惊,对吕蒙刮目相待来表现孙权的劝学之效,后文以(用自己的话概括)来表现陈寔的劝盗之效。
这种表现手法叫做:。
(22-23七年级下·江苏·期末)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颌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七年级下语文综合试题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语文综合试题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含答案课内(教读篇目)文言文阅读专题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点字。
(1)卿今当涂掌事当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涉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往事耳往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卿今者才略才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博士”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6分)(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蒙辞以军中多务。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结束全文,试谈谈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4、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1)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2)孙权期望吕蒙学得怎样的结果?(3)吕蒙用“军中多务”来推辞不学时,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和好处的是哪几句?(4)最能说明吕蒙因“学”而才略有惊人长进的是哪个句子?5、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什么?6、想一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木兰诗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木兰当户织()昨夜见军帖()...旦辞爷娘去()万里赴戎机()...著我旧时裳()安能辨()()我是雌雄...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愿为市鞍马市:买东市买骏马市:集市..B.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愿作...C.朔气传金柝朔:北方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D.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十二本赏赐百千强强:有余....3.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锅巴救命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陈作郡主簿②,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③焦饭,归以遗④母。
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
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
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
【注释】①铛:铁锅。
②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
③伫录:贮藏。
④遗:赠送。
⑤未展:来不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寒雪日内集..()(2)未若柳絮因.风起()(3)恒.装一囊()(4)逃走.山泽()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3.【甲】文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4.读了乙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写出你感悟最深的一点。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魏文侯与虞人期猎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②。
”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注释】①虞(yǘ)人:侍卫。
②焉之:到哪里。
1.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 、B.去后乃.至(才) 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是.日,饮酒乐,天雨(这)D.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 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2.翻译下面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3.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论语》四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学而不思则罔.()(2)腰.白玉之环()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甲】段则是典型的_________体,表述了孔子的为学之道。
【乙】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突出“余之勤且艰”的求学经历。
4.分别从【甲】【乙】两段中找出表述学习态度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
5.请结合【乙】段内容,谈谈你对“见不贤而内自省”一句话的理解。
四、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乙)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吾于.天下亦不轻矣()(2)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3)夫.君子之行()(4)险躁则.不能冶性()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请分别说说它们的中心内容。
4.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五、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注释】①牧竖:牧童。
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
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D.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六、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道.之()(3)是.吾剑之所从坠( ) (4)遽契.其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2)是吾剑之所从坠。
3.说说甲乙两文分别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参考答案一、1.(1)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趁、乘(3)经常、常常(4)跑2.(1)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2)陈某已经收集了好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了,就带着锅巴参战。
3.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欣赏及赞扬谢道韫的才气,并写出了谢道韫是“咏絮才”。
4.参考示例:(1)孝顺父母,是做儿女的本分。
(2)孝顺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持之以恒。
(3)百善孝为先(4)父母为儿女付出了很多,做儿女的要学会感恩等意思近即可。
二、1.B2.(1)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
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
(2)现在即使很乐观,难道不可以相见完成约定吗?3.为人一定要讲诚信。
谈感受能围绕诚信谈感想并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
三、1.(1)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腰佩2.(1)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
(2)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的体会、发现,可以凭(这一点)当老师了。
3.语录对比4.【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乙】“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5.示例:作者身处锦衣玉袍的富家子弟中,一点也不羡慕,不自惭形秽,因为他内心有精神的安慰和思想的寄托,反而能够更加勤奋的学习。
这就是对自我的反省。
四、1.(1)在(2)因为(3)放在句首作发语词,无实意(4)就2.(1)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2)(如果)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3.甲文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乙文要立德、修身。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五、1.B 2.(1)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2)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3.D 4.开放题: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是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六、1.(1)到,等到(2)说,讲(3)这(4)用刀刻2.(1)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2)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3)甲文: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
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乙文: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