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9年高考作文思维训练(附学生版)
2019年新高考新题型之作文专题训练(学生版+教师版有答案(全国通用)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近期,“世界杰出女科学家”颁奖典礼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现年8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张弥曼获此殊荣。
其实,张弥曼不算“学界明星”,所专注的古生物学等领域亦非热门。
很少人知道:有一条远古时代的鱼,以她的名字命名;有一本全球古生物论文合集,以她的名义出版。
材料二2003年,38岁的卢柯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改革开放后当选年龄最小的院士。
在常人眼里,今年51岁的卢柯一直在“惊悚地成长”----16岁上大学,30岁当博导,32岁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36岁出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38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0岁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41岁成为美国《科学》杂志的首位中国评审编辑,48岁成为中国“万人计划”的首批杰出人才6位人选之一。
卢柯的人生就像安了加速器,每一步都走得比同龄人更快更受瞩目。
人生多样,各有滋味;成功有早晚,殊途可同归。
以上材料,给你哪些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800字以上。
【答案】晚了?其实不晚许多家长现在都在重视所谓的“起点教育”,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对于自己的孩子早已落后于他人的家长,则会选择玩命般的狠搞孩子或者干脆的听之任之,而得到的结果大多都是不理想的成绩或是孩子扭曲了的性格,所以才衍生出了这样一句话:如果起点和方向错了,就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对于这句话,我不否认他所存在的正确性,但伴随着正确性的则是一种不能忽视但许多人却不想承认的错误性,那就是他抹杀了人类生来最珍贵的力量——可能性。
其实输在了起跑线上,最后却在人生的终点一举成名,流芳百世的名人事例我们数不胜数。
但身为一介“凡人”的我们却总觉得这些事例与我们毫不相关,简直是遥不可及,我个人认为,这种想法其本身就是我们所说的”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根本原因。
圣经中写到:上帝是公平的。
虽然有人会反驳这句话;“社会充满了种种不平等,怎么可能会公平”但是,假如我们用约等式:上帝≈命运的话,我想这句话便是正确的,应为他平等了赋予我们每个人一个刻着“可能性”的宝箱。
高考作文立意思维训练
高考作文立意思维训练立意的思维基础及创新, 解决立意的根本问题——什么样的立意是好的立意?什么样的立意是差的立意?联想思维概念解说说到立意思维,我们先要明白什么是写作思维。
写作思维就是写作过程中所涉及的思维活动。
写作过程虽然很复杂,环节很多,但是,写作思维中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两个:写什么,怎么写。
前者是立意的思维,后者是表现立意的思维。
因此,我们可以把二者分别称为“ 立意思维” 和“ 结构思维” 。
立意思维的任务是在某种生活现象或在给定的写作材料中, 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或表达的基点、话题的中心。
这就是所谓的“ 立意” ,或称“ 主题” 、“ 中心” 。
立意思维的结果就是要产生新颖的立意。
这里的“ 新颖” 指立意的“ 深刻性” 、“ 深远性” 、“ 高远性” 、“ 高妙性” 、“ 奇特性” 、“ 生僻性” 。
一句话, 就是我们的立意是巧妙而与众不同的, “ 言人所未言,发人所未发” 的, “ 人人心中皆有,个个笔下皆无” 的。
立意思维的原则我们经常说这样的话:这篇文章,我想说的是什么什么。
在这个表述里, “ 什么什么” 就是文章的立意。
也就是“ 写什么” 的问题。
如何确定我们想说的“ 什么什么” 是好的立意呢?或者说,确定立意的原则是什么呢?就写作触发点而言,有两方面的情况:一是被世界外物打动,自觉地要表达;二是被要求写文章来表达某种意思。
前一种情况是自觉自发的, 后一种情况是被动的。
前一种情况下, 我们要表达什么, 目的是明确的,方向是清晰的;后一种情况下,我们往往陷入一种纷纭繁复的思维的网络,有时是一片茫然,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入手。
对于我们的写作现状,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表达是属于后者的。
写作的多向性正是考试作文的基本特征。
从这个角度去写,可以写成一篇文章;从那个角度写, 也可以写成一篇文章。
比如现在的中考、高考作文,成千上万人在写同一个作文题目,却有成千上万篇不同样子的优秀作文。
可是,对于写作者来说,我们在一篇文章里只能表达一种思想、一种观点或一种感情。
2019高考作文训练系列专题之哲理思辨(含作文解析与范文)
2019高考作文训练系列专题之言论名句中的哲理思辨(作文解析+范文)1、你行走的眼界决定了你看世界的境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一位诗人说:“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
”你行走的眼界决定了你看世界的境界。
在人的一生中,有一些地方值得你去走一走,比如乡村、大海、校园、书店、医院、墓地。
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从以上六种地方中选择一个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定,标题自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不少于800字。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人文底蕴:人文关怀、人文积淀、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审题限制性1.准确理解核心关键词。
“眼界”和“境界”,“眼界”指的是目力所及的范围,即看到的、具有实在意义的存在,在本材料中指的是“乡村、大海、校园、书店、医院、墓地”;“境界”指的是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即人生感悟等精神层面的表现,在本材料中指的是由“行走的眼界”决定的对世界的认识和发现。
2.对“眼界”和“境界”的关系把握限制。
前者决定后者,即所看到的内容是精神收获或成长的先决条件,起主导作用。
笼统来讲,前者是实,后者是虚,有实才有虚,要由实入虚。
3.“值得你去走一走”,“值得走”的原因或意义要有体现,考生在思辨行文中必须有“你”的体现。
4.特别视角的选择限制。
材料中的六个地方(乡村、大海、校园、书店、医院、墓地)只能选一个,多选则违背题意。
开放性1.“眼界”的开放性。
虽限制六选一,但实际上对每一个“眼界”的理解都有多种可能。
如乡村,可以整体感知,亦可局部展现;可观花鸟虫鱼,亦可品人事风流;亦可回顾乡村的过去、现在、未来等等。
2.“境界”的多义理解和多重定位。
境界既可从广度上来理解(如由远及近、由点到面等),又可在深度上进行挖掘(如由低到高、由浅及深等),还可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探讨(如对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借鉴理解),极大满足考生思维的多角度、层次性等的发展需求。
2019年浙江卷高考作文解析及范文
2019年浙江卷高考作文解析及范文这样的话,作家就需要不断地倾听读者的呼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喜好,才能更好地创作出符合读者口味的作品。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作家应该完全为读者所左右,否则就会失去自我,失去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深度。
因此,作家需要在坚持自己的想法的同时,也要考虑读者的需求和反馈,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创作出既有思想内涵又能吸引读者的作品。
02】作品是生活的一部分对于创造生活的“作家”来说,他的生活就是一部作品。
在这个作品中,他需要考虑读者的角度,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更加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但是,他也不能忘记自己的初衷和内心的声音,否则就会失去真正的灵魂和力量。
因此,作家需要在创作过程中,既要关注读者的反馈和需求,又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和价值观,创作出既有思想深度又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作品。
03】作家与读者的关系作家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作家需要倾听读者的呼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才能更好地创作出符合读者口味的作品。
但是,作家也需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和价值观,不为读者所左右,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思想深度。
因此,作家需要在创作过程中,既要考虑读者的需求和反馈,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思想深度,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创作出既有思想内涵又能吸引读者的作品。
幸福是每个人对生活的期待,生命的意义在于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无论是高中生考上好大学,老农盼望着收获的景象,还是工人创造出受人称道的产品,他们都用奋斗和汗水来铸就自己的生活,并以愿景的方式感受幸福的意义。
每个人为幸福而奋斗,构成了社会大众生活的图景,也诠释了自我奋斗的价值。
XXX人领军5G、XXX创造XXX、XXX潜心教育,他们因拼搏而创造时代神话,用奋斗之手酝酿幸福生活,照亮神州大地,激励中华儿女,让每个矢志改革、锐意进取的人找到生活的坐标、明辨前进的方向,从而收获自己的幸福。
每个人的存在都有意义。
个体创造生活的过程不仅是追求自我幸福的过程,还能影响他人、启迪他人、成全他人。
2019年高考模拟作文题目及范文:理性思维与民族自信
2019年高考模拟作文题目及范文:理性思维与平易近族自负,更多2019年高考模拟作文题目及范文相干信息请访问小编。
【导语】人们常说得作文者得世界,得作文者得高考,其实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作文在高考语文占分高达60,超越了全部语文总分的三分之一,因此大年夜家不得惹起重视,控制每次写作文的时机。
下面小编要给大年夜家分享的是2019年高考模拟作文题目及范文,欲望大年夜家可以看看其他同学写的,再来和自己对比一下,找找差距,继续加油。
2019年高考模拟作文:理性思维与平易近族自负【作文题目】浏览下面的资料,依据请求作文。
十几年前,我们听过如许的说法:“日本从不用费一次性筷子,96%的一次性筷子来自中国,而且这些筷子被收受接管,制成纸浆后再出口到中国。
”由此,很多人认为中国人砍伐树木造筷子是赚黑心钱,还把它和沙尘暴、丛林掩饰率联系在一同。
工作的本相是:一次性筷子的原料来自经济林,经济林种下去就是为了砍掉落的;这些树林只占了全国经济林的极小局部。
不管谁出口谁的筷子都只是正常的贸易活动。
而现在,据媒体报导,中国已经是世界的木材出口地,且日本木材的卖主是中国。
请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剽窃;很多于800字。
【范文观赏】一根筷子究竟表露若干后果?十几年前,当我们听到关于中国一次性筷子的后果时,大年夜少数人持有的都是抨击中国人的不美观念。
然则十几年后,当抱负浮出水面,再回忆彼时的“慷然气愤”时,我们可否该反思:为甚么这一面之词就轻而易举地蒙蔽了本相?在我看来,由这小小的筷子而暴显现来的后果,十分值得我们深思和忧愁。
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我们难辨信息的真伪。
当今社会,信息是爆炸性增加的,漫天飞舞的信息让人眼花缭乱。
更加严肃的后果在于,有些谈吐被整顿得听起来十分有事理,也十分具有蒙蔽性,而这些谈吐的收回者常常在谈吐制高点,引诱谈吐的走向,并因此带来自身好处的化。
可这复杂的一方面,并缺少以使谈吐一边倒。
高考作文训练第二十五周 集中思维择要选优
高考作文训练:集中思维择要选优作文的成功需要精心的设计,包括你对文题的分析,对材料的概括以及选择何种手段,想要达到什么结果等,这是写作活动的基础。
集中思维问题通常由这些词开始:为何(Why),如何(How),用何种方法(In what ways)。
1.抽象、概括材料,从各种观点中确定最佳。
2.权衡、分析,选择恰当、新颖的方式作文。
题目1:某省一扶贫工作队,向某个贫困山区赠送了一批优良种羊,想通过畜牧业使当地农民脱贫。
几个月后去了解情况,村民们说,羊肉的味道很好,请再送些来。
要求:针对这则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提炼出几个观点并确定最佳的观点。
题目2:缩写《骆驼》阅读《骆驼》,用100~200字进行缩写。
要求抓住骆驼的特征,不能偏离原文中心。
原文:几千年来,在炎热的沙漠里,骆驼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骆驼的身体构造及习性,跟沙漠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骆驼的身体很高,脖子长,在沙漠里看得很远。
骆驼的鼻孔很大,对于水的嗅觉特别灵敏,哪儿有水,老远就能嗅到。
沙漠里的旅行队往往靠骆驼的嗅觉去找水。
骆驼的鼻孔还能紧紧地闭起来,抵御热风和漫天的风沙。
有时候,旅行队在没有草没有水的沙漠里一连走六七天,骆驼吃不到什么,也喝不到什么。
但是骆驼还是安详地往前定,不觉得口渴,也不觉得没有力气。
这时候骆驼背上的驼峰渐渐缩小了,日子越多,驼峰缩得越小。
驼峰是脂肪的仓库,生活条件好的时候,驼峰里逐渐积蓄了许多脂肪。
一连几天不吃不喝,驼峰里的脂肪就逐渐消耗,所以缩小了。
骆驼吃植物的叶子,吃草,草原里带刺的草也吃。
骆驼的脚掌宽厚,两个脚趾,脚一落地,两个脚趾就分开,所以不会陷到松软的浮沙里。
骆驼腿上有大片的胼胝。
沙漠里的沙子常常给太阳晒得滚热,有了胼胝,趴在沙上就不至于烫死。
骆驼不但很能耐热,而且很能耐寒。
天气严寒的时候,骆驼也常呆在露天的地方,可是谁也没见过它们冻得打哆嗦。
几千年来,骆驼都住在沙漠里,它们的生活已经能够适应沙漠的特点。
人们在沙漠里旅行,大都把骆驼当做交通工具,无怪人们管它叫“沙漠之舟”了。
2019年高考作文思维训练(附学生版)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附学生版)体会言论思辨哲理(一)1.对下面材料中划线句子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作家余华与一位餐馆老板聊天,谈到读书时,餐馆老板深有同感:“我常让厨师去品尝其他餐馆美食来提高自己的厨艺,我发现总挑别人菜肴缺点的,没有进步;总夸别人菜肴优点的,倒成了好厨师。
”A.要成为优秀的厨师,更要学习别人菜肴的优点。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做出评价,应全面公正。
C.世间万物缺陷难免,多吸收其优点,才有长进。
D.读书做菜,都要既找别人缺点,也学别人优点。
1.C(注意“挑剔”和“夸奖”的结果)2.对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如果人能把自己的烦恼拿到市场上交易,任何人在看到别人的烦恼后,都宁可把自己的烦恼拿回家。
A.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B.人都会将自己身上的不幸无限放大。
C.人应该乐观面对自己的烦恼。
D.人应该同情他人的不幸。
2.B(人们在看到别人的烦恼后,才发现自己的烦恼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宁可“重新拿回家”,这就说明了人们往往会将自己的不幸无限放大)3.作家马尔克斯在《告别信》中说:“我会用泪水浇灌玫瑰,以此体味花刺的痛苦和花瓣的亲吻。
”对这句话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幸福和痛苦是把双刃剑,人生是逃避不了的。
B.人当勇敢地面对困境,直面苦难,迎接挑战。
C.人当感悟痛苦的磨难,从中品尝幸福的滋味。
D.不要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要同情弱小。
3.C(玫瑰是带刺的,但要用泪水浇灌它,体味花刺的痛苦,这是说人生当经受磨难;而在经受磨难的过程中,也会有“花瓣的亲吻”,这是说品尝到幸福的滋味。
马尔克斯的话整体上体现的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A项强调的是人生“逃避不了的”的无奈。
B项强调的是直面苦难,勇于挑战,没有涉及“幸福”。
C项既强调人生的磨难,又强调人生的幸福。
D项强调的是同情弱小)4.对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没有一个民族可为他们中间出现了这样一个对人类文明发展贡献巨大的人而骄傲起来,因为民族骄傲完全是一种无聊的癖好,在像哥白尼这样一位内心独立的人面前,是难以站得住脚的。
2019高考训作文审题练(8套)-1664
作文审题练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国家的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对于学生来说,传承传统文化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家庭环境、学校教育、自觉意识。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切身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个因素,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题提示(1)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兴趣,才能激发子女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和热情。
(2)学校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只有将传统文化融汇到教材体系中,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根本途径。
(3)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接受、热爱,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中学生课外文化娱乐生活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关键词”有:诗词大会、网红、手机、纸质书、新闻周刊、热播剧、动漫、游戏、创客等。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写一篇文章来呈现你了解的中学生生活,并表明你的观点。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题提示写作此题,立意必须按照试题的任务指令进行,即“呈现你了解的中学生生活”和“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否则,可能会不合题意。
根据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点,可以按以下几种思路作文:(1)诗词大会+新闻周刊:继承传统文化,关注现实发展。
高考发散思维训练题作文5篇
高考发散思维训练题作文5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我整理的高考发散思维训练题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发散思维训练题作文12021浙_高考语文考试结束,那年的作文题为: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_;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浙_在线第一时间邀请杭州市教研员、语文高级教师、浙_省作协会员沈仁红为2021浙_高考作文题做点评。
沈仁红认为,2021浙_高考作文题,与其他某些省份的题目相比,在想象空间上明显更存在优势,发散式思维可大显身手。
沈仁红曾在杭州十五中任教,曾获教坛新秀、十佳青年教师、全国德育研讨会主讲人、浙_省首届感动杭城十佳教师等荣誉。
作文教学课堂实录《让作文的眼睛亮起来》获全国中语会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
作文教学中师生信息的有效对接等多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全国一等奖。
以下为沈仁红老师的快评:一、情绪的释放与理智的解析要兼而有之回看前几年的浙_高考题,行走在消逝中、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我的时间等等,考题立意多在寻求回归与寻找纯真的世界徘徊,而今年的高考题: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明显其思辨_又有所凸显与回归。
情绪的释放与理智的解析要兼而有之并且更偏重于缜密的解析。
二、路,让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门,让我们不忘昨日的来处。
题目中门与路永远相连的说法也许过于绝对,难道路的前方就不可能是丛林、悬崖或者大海?确切地只能说:来时的路,永远与门相连,从这个角度而言,可以概括出路,它让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而门,让我们不忘昨日的来处。
高中作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训练(精选五篇)
高中作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训练(精选五篇)第一篇:高中作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训练高中作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训练摘要:高中作文教学作为高中阶段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教师的难点也是学生的难点。
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使得学生形成自己的作文模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利用逻辑思维训练的方式来进行作文教学,不仅能实现基本的作文教学目标,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本文就高中作文的教学特点与问题进行分析,阐述采用逻辑思维训练的方式,怎样来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逻辑思维训练语文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
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与组织语言的能力,进一步实现能利用作文写作来达到训练思维,锻炼自我的目标。
作文教学的好坏与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采用逻辑思维训练的方式到作文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都有很大的帮助。
以下就以逻辑思维训练的特点进行分析,讨论怎样利用逻辑思维能力到作文教学环节中去。
一、运用逻辑思维训练的必要性。
所谓逻辑思维,其实就是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以抽象的概念和判断以及推理几种形式,通过分析、综合与比较的基本过程,解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
语文作文写作的难点并不在于文中的错别字、以及语法运用得不得当,更多的是表现在逻辑思维方面上的问题。
在实际的作文写作中,一些简单的语法问题实际上表现出的思维逻辑上的问题,文章的结构问题也都属于逻辑思维方面。
所以,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起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培养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促进作文能力的提升。
近几年来,高中的作文教学表现出重文采、轻思想的现象,这也是阻碍学生兴趣,无法有效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至于作文教学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
而高考的指挥棒还严重影响着学生与老师的教学活动,因此,采取逻辑思维训练的方式应用到作文教学中,是实现作文教学众多目标的必要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中作文教学写作思维训练
高中作文教学写作思维训练【摘要】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启示我们:教学中要关注作文的生成过程,而作文的生成离不开思维的参与。
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对作文思维的训练如蜻蜓点水。
本文就高中生写作过程中呈现的写作思维方面的问题,简要阐述高中作文教学中的思堆训练。
【关键词】写作思维高中作文教学思维训练【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62(z013)02(a)-0152-01巧轻思维。
写作思维中最重要的就是“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环节,即所谓的“外在客观的内化阶段和内在思想的外化阶段”。
1、外在客观的内化过程所针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向题,笔者尝试着在作文教学中做这样的具体指导:1.1 系统积累,使思维成为习惯素材积累,这是学生和老师都非常熟悉的,但熟悉不代表正确。
在这点上,笔者认为一年一度、由专家组敲定、以考查学生作文能力为目的的高考作文可以提供方向性的借鉴。
总览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我们权且以2006年的为例,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类思维的层面:文化、人生、价值、心灵、情感、哲理……以上思维层面的归纳就是为学生提动有据可依,解决了目的性的问题。
然后在这样的方向指导之下,我们就可展开具体的有思考、有系统的素材积累训练:1.1.1 就近取材,从书籍中分类汲取养料。
既然现实的情况是学生与外界的接触很少,那么我们充分利用手边的素材。
书籍阅读是写作素材积累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涉足于古今中外文学艺术殿堂,能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好课内、外书籍中的素材。
如“生命”类——史铁生《我与地坛》、史怀哲《我的呼吁》、川端康成《花未眠》等;“情感”类一一罗贯中《失街亭》、李密《陈情表》、史铁生《我与地坛》等……在此基础上,还要指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充分地从课外补充新鲜血液。
目前较适合高中生阅读的有:《读者》、《青年文摘》、《海外文摘》、《书屋》、《美文·少年版》、《散文》、《杂文选刊》、余秋雨和周国平的部分作品等等。
【高考作文.升格(4)】逆向思维,推陈出新
【高考作文.升格(4)】逆向思维,推陈出新逆向思维推陈出新【技法说明】面对材料作文,考生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在审题立意时与他人类似,观点角度人云亦云,难以写出新意。
而逆向思维,则是让考生突破寻常的思维方式,审读材料推陈出新、另辟蹊径,写出耳目一新的文章,获得老师青睐。
那么,考生如何在写作中做到逆向思维?可从以下方面去尝试:克服思维定势模式。
考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加之教育的目标指向,在考虑问题时,观点较为一致。
比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门弄斧”等,众人觉得说得有道理,可仔细一想,事实现状真的如此吗?我们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生活中也有“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的现象,“弄斧不到班门”怎么能找到名家指点,而提升个人能力呢?从而显露出新的思想,塑造新的形象。
逆向思维就是这样,要敢于反过来想一想,不采用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
逆向思维法具有挑战性,常能出奇制胜,取得突破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唯有敢于逆向求异思维,立意才会有新的意境,发人深省。
提见解与众不同。
做为考生,在众多的作文写作过程中,积累了很多解读材料的方式,也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为此要学会角度创新,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破除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跳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框框,大胆设想。
发前人之未发,化腐朽为神奇,标新立异。
2018年全国Ⅱ卷的作文《战斗机全身上下都是伤痕,哪儿最需要防护?》材料中,统计学家沃德提出注意弹痕少的部位,他的观点后来证明正确的。
这就是他看问题时,没有跟风,而是在深入思考的角度,做出正确的回答。
扩散思维拓展观点。
逆向思维,可以理解位思维的扩散,不受制于普通的思维形式。
考生在面对日常生活现象,要懂得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
比如“异想天开”,一般人理解是应该从实际出发,不可有过于离奇的想法。
但是,如果从科学家的角度思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如果不跳出习惯性思维,如果不想得离奇,哪来的科学与艺术上的一切成就?我们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而科技发展的今天,很多“苦药”外面都包着一层糖衣?“杞人忧天”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今天,不也有众多科学家担忧外来陨石伤害地球?但是,考生还要知道一点,有的观点不能逆向思维。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三)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三)一.快速阅卷的关注点卷面与书写 2.文体与任务 3.字数与完整点题与切题 5.针对性与对象感 6.开头与结尾7.结构与节奏 8.充实与厚度 9.真实与真挚二.新课标卷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满分60分寻1.卷面与书写颜值也是取胜的资本。
卷面整洁、不乱涂乱画,书写工整是最基本的要求。
坚持练字,字是高考所需,也是一生的素养。
2 文体与任务关注几种文体论文,倡议书,一般书信,慰问信,演讲稿,完成任务,不留硬伤。
显性任务,隐性任务能否完成任务,决定能否上45分训练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60 分)高三学生小李是同学眼中的学霸,身高 1 米 7 的他体重却只有 90 斤,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
小李说,因为身体瘦弱和性格内向,不喜欢体育锻炼。
同时,高三学业繁重,所以他更愿意待在教室看书。
1917年,年仅 24 岁的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体育之研究》的文章。
文章中“国力苶(苶: nié,疲倦,精神不振)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两句令你深有感触。
作为小李的同学,请你给小李写一封信,劝他改变对体育锻炼的想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2019年高考全国一卷)“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
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因果分析
物理史上,人们在理解光的本质时,由于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坚持微粒学说,光波学说其时已经得到验证,但牛顿在科学界的影响很大,人们宁愿相信牛顿,也不愿相信真理,使光波学说埋没了100多年,直到在实验室里面重新被演示以后,人们才慢慢相信,接受光波学说。在科学史上,人们宁愿相信著名科学家,而不去相信真理,这一切都是因为人们感情用事,认为名人不会错,孰不知名人也会有失误乃至错误的时候。孔子曾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切莫因一个人的名声,而决定他所说的所做的一切。
论据:三个月以来,《爸爸去哪儿》一直蝉联综艺节目收视冠军
论点:①最能打动人的是真情 ②团结就是力量 ③天真无邪的儿童是世间最美的风景
写完之后同桌前后相互交流一下,看看谁的道理讲得最通透,然后推荐他来表达。
示例:
2、由因溯果(求同归纳法):由多个论据共同结果背后的共同原因归纳出一个观点
刚才我们探讨的对象是一个论据,那如果是多个论据呢?我们该如何运用因果分析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
因为他只提出了观点,放在议论文写作中,他刚才讲的这句话就只有论据和结论,缺乏分析,所以即便是有道理也不通透。那么请刚才那同学换一种表达方式来重新表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好不好?
爸爸去哪儿之所以很火是因为,所以,爸爸去哪儿很火说明了。
现在,请xxx来说一下你听懂了吗?你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好,不仅听懂了,而且还认同了,这说明道理通透了。
甘肃省高考优秀作文,摘自任富强《议论文写作新策略》
这段文字分析的问题在哪里?
明确:喜马拉雅守望西藏并不是因为它“忘记了独居的寂寞而记住了漫步云端的自由”,同样,哈雷彗星的到来也不是因为“它忘记了赶路的累而记住了蓝色星球灿烂的美”,虽然写得很美,但是强加因果的。
总结:分析演绎法就是对单个论据的结果进行多角度分析,根据自己要表达的观点来选择结果背后的原因,分析时要注意两个切忌:切忌复杂原因简单化,切忌
2019年高考备考——思
考生可选取任一观点将其作为全文的主观
点,并将此观点当成文章的重点来写,用 墨要占全文的80%,而对于其他的观点,考 生只需略谈一下,用墨占全文的20%即可。
如《有所害怕,有所不害怕》一文主体片 段——
•
在这些奇迹面前,我们也越来越变得不害怕自然,
不害怕正义,不害怕良知……但我们为这些不害怕已经
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所以,我们必须有所害怕,心存敬
害怕得忘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圣人训,于是,你
整日寄情山水,毫无政绩可言。
•
所以,害怕与不害怕不在于你所面临的境遇,不在于你
所处的环境,而在于你是否拥有一颗积极、乐观地战胜困难
的心。
•
本片段不是停留在对害怕与不害怕现象的
列举上,而是透过现象看到了害怕与不害怕的
本质在于是否拥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这是
与天地伴,与日月行。(从近处感知自然的好处。)然
而,却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不能完全把握天地之属
性,世界之本原,树木之纲属,因而不能高效地利用自
然规律,以造福于人类。(从近处感知自然的弊端。)
跟古人相比,我们是有优势的,我们可以利用完备的信
息系统,获知大自然的一切信息,进而把握自然的本质
及规律,既可亲身体验自然,又能了解有关自然的一切,
井陉,置之死地而后生;因为不害怕,郭川成
为第一个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的中国人;因为 不害怕,比尔·盖茨敢于放弃学业,选择创业。
•
不害怕铸就民族辉煌。因为不害怕,马云
对阿里巴巴大胆尝试;因为不害怕,海尔敢于
突破以科技创新求发展;因为不害怕,邓小平
提出“一国两制”;因为不害怕,中华民族在 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附学生版)体会言论思辨哲理(一)1.对下面材料中划线句子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作家余华与一位餐馆老板聊天,谈到读书时,餐馆老板深有同感:“我常让厨师去品尝其他餐馆美食来提高自己的厨艺,我发现总挑别人菜肴缺点的,没有进步;总夸别人菜肴优点的,倒成了好厨师。
”A.要成为优秀的厨师,更要学习别人菜肴的优点。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做出评价,应全面公正。
C.世间万物缺陷难免,多吸收其优点,才有长进。
D.读书做菜,都要既找别人缺点,也学别人优点。
1.C(注意“挑剔”和“夸奖”的结果)2.对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如果人能把自己的烦恼拿到市场上交易,任何人在看到别人的烦恼后,都宁可把自己的烦恼拿回家。
A.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B.人都会将自己身上的不幸无限放大。
C.人应该乐观面对自己的烦恼。
D.人应该同情他人的不幸。
2.B(人们在看到别人的烦恼后,才发现自己的烦恼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宁可“重新拿回家”,这就说明了人们往往会将自己的不幸无限放大)3.作家马尔克斯在《告别信》中说:“我会用泪水浇灌玫瑰,以此体味花刺的痛苦和花瓣的亲吻。
”对这句话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幸福和痛苦是把双刃剑,人生是逃避不了的。
B.人当勇敢地面对困境,直面苦难,迎接挑战。
C.人当感悟痛苦的磨难,从中品尝幸福的滋味。
D.不要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要同情弱小。
3.C(玫瑰是带刺的,但要用泪水浇灌它,体味花刺的痛苦,这是说人生当经受磨难;而在经受磨难的过程中,也会有“花瓣的亲吻”,这是说品尝到幸福的滋味。
马尔克斯的话整体上体现的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A项强调的是人生“逃避不了的”的无奈。
B项强调的是直面苦难,勇于挑战,没有涉及“幸福”。
C项既强调人生的磨难,又强调人生的幸福。
D项强调的是同情弱小)4.对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没有一个民族可为他们中间出现了这样一个对人类文明发展贡献巨大的人而骄傲起来,因为民族骄傲完全是一种无聊的癖好,在像哥白尼这样一位内心独立的人面前,是难以站得住脚的。
A.哥白尼的贡献巨大,但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因此而骄傲起来。
B.哥白尼内心独立,他不想让某一民族为他所取得的巨大贡献而无聊地骄傲。
C.哥白尼的巨大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而不是属于某一个民族。
D.哥白尼的贡献巨大,不值得所有民族骄傲起来,因为民族骄傲完全是无聊的4.C(这是一个具有因果关系的句子,主旨是面对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民族骄傲是狭隘的)5.对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路是永远有的,即使走到前面无路了,你还可以在那无路处开辟出新路来。
而村,并不是都有的。
有的人,昏昏然走了一辈子路,到头来还是没找到那柳暗花明处的村。
人人都能找到那个村子,悲哀则无A.唯有开辟新路,才能于无路处寻觅到精神的家园。
B.只有迈开双脚,奋力前行,才能走到柳暗花明处。
C人生的悲哀,不在于无路可走,而在于无村可依。
D.柳暗花明处的村,常常隐藏在山重水复的困顿处5.C(A文段与“寻觅到精神的家园”无关。
B文段不是强调人要奋斗。
D文段不是说明柳暗花明处的村的隐藏地)6.对下面这首小诗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不顾一切捕捉蝴蝶/蝴蝶飞向了远方/静静地欣赏蝴蝶/蝴蝶落在你的肩上A.得也是失,失也是得,有失必定会有得。
B.机遇产生于静静等待中,可遇不可求。
C.要力戒贪婪,与其占有美,不如欣赏美。
D.尊重对手,化敌为友,共建和谐的社会。
6.C(“山崖崩塌”“花儿被掐走”指生活中的挫折不幸,“伤口”“开出了鲜艳的花朵”“开在了姑娘的鬓上”指挫折磨难中也会产生幸福。
A项“到达目的地”与语段不相吻合;B项说明美好与痛苦相伴,强调艰辛与痛苦,与语段主旨背离;C项强调不要丧失信念,符合主旨;D项强调“机遇”和“有准备”,与语段主旨相去甚远)7.“小时候,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里头,父母在外头;长大后,责任是块黑板,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后来呀,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外头,女儿在里头。
”这首小诗蕴含的哲理是()A.不同的人,承担的责任完全不同B.一个人只有长大成人后才需要承担责任。
C.每个人在同一时间段内,都只有一种社会角色。
D.人的一生扮演着许多不同角色,也会承担许多不同责任7.D(小时候,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里头,父母在外头,是说父母在承担着照顾我的责任;长大后,责任是一块黑板,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是说老师在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我作为学生承担努力学习的责任;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外头,女儿在里头,体现的是我承担照顾子女的责任)8.对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
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
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它们分别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责任。
A.平庸的人就是贪生怕死、明哲保身的人,活着如同死人。
B.有所敬畏,勇于担当,才能脱离平庸,走向优秀和卓越。
C.人人都有“性命”,人生而平等,没有尊卑贵贱的区别。
D.“性命”是人生的基础,没有性命也就没有优秀和卓越。
8.B(A对句中所说的“平庸”理解不当,句中对“平庸”的人并无指责其“贪生怕死、明哲保身”“活着如同死人”之意。
C平等之说不是这段话的要义,这段话本意恰恰是指出人的差别。
D谈“性命”的重要性不是这段话的要义)9.对下面材料蕴含的哲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人可以用肉眼看见木头的纹理,但从另一方面看过去,桌子却是光滑的。
如果通过显微镜,就会看到粗糙不平的丘陵深谷,以及肉眼所不能看见的各式各样的差异。
用一架倍数更高的显微镜看,就会又有所改变了。
A.我们直接看到的只不过是一种现象。
B.凭借不同的观察方式会看到不同的现象。
C.事物真正的形状不只是肉眼看到的那样。
D.我们没有办法看清事物的真正形状。
9.D(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看到不同的现象或形状,都是对事物不同程度的认识。
因为事物具有多样性而认为无法看清事物的真正形状,不符合材料主旨)10.对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你到哪里去个人,只有打通了时间,找到了自己与历史、个体与族群的联系,他的生命方可定位,方有“来龙去脉”和坐标系,他对自己的生命角色才有完整的感受,才能“立身”并持有生命的身份证。
A.一个人需要找到自己与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及国家历史的联系。
B.一个人应明白自身与自己的家族谱系和故乡历史的联系。
C.一个人须在精神、文化、情怀和风物记忆上,做一个有“祖”的人。
D.一个没有“身世感”的人无法在世上立足与生存。
10.D(说法绝对,夸大了没有“身世感”的后果)11.对下面材料中划线句子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清代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到剧本创作时说:“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
”A.人相貌的美丑是相对的,不能盲目地效仿别人。
B.创作贵在坚持自我,不能一味地效仿别人。
C.创作不能丢失自我,盲目地效仿只能遭人耻笑。
D.作品的好坏是相对而言的,在比较中才有鉴别。
11.C(A李渔谈的是“剧本创作”东施效顰是喻体,而不是本体。
B未能指明“遂蒙千古之诮”的结果。
D偏离了“效”的本义)12.请简要概括下面材料中划线句子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有一天,俄国作家索洛古勒来看望列夫·托尔斯泰,说:“您真幸福,您所爱的一切您都有了。
”列夫·托尔斯泰说:“不,我并不具有我所爱的一切,只是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所爱的。
”答:_____12.只有减少欲望,珍惜拥有,才能感受幸福,享受生活。
13.请简要概括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人生如蒸馍:馍蒸到一半,最害怕啥?最害怕揭锅盖。
因为锅盖一揭,气就放了,馍就生了。
(陈忠实)答:__________13.只有沉静从容,执着奋斗(专注坚守),才能走向成功。
14.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当邦迪亚上校面对行刑枪队时,他便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找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曾叱咤风云的李斯在被腰斩前,对其子慨叹:“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答:__________14.人在最绝望的时候,往往本能地希望回归最朴素(或“最本真”)的生活15.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这句诗蕴含的哲理,不超过20个字。
我的昼间之花,落下它那被遗忘的花瓣。
在黄昏中,这花成熟为一颗记忆的金果。
(选自泰戈尔诗集《飞鸟集》)答:_________15.记忆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或人生美好的往事,会成为珍贵的回忆乙)16.请简要概括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生活是一篇草稿。
每个故事都是下一个故事的草稿,人们涂改来,涂改去,当弄得几乎干干净净没有了什么差错时,生活也就结束了。
(法国年度畅销小说《没什么要紧》)答:_________16.生活不必强求千篇一律,更不必强求完美无缺。
17.请简要概括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绝大多数的人用感觉来思考,而我却用思考来感觉。
(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答:________17.用感觉(感性)感受生活,以思考(理性)感悟人生。
18.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二十多岁、年轻漂亮的师范大学毕业生李云飞,到山村做了一名教师。
有一年,她接到了一笔捐款,这笔的使用方式,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
她没有把钱用在“现实问题”上,比如增添一些新的教学工具改善教学环境之类,而是在其他老师的反对下,将全班孩子“奢侈”地带到了深圳,让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山沟,亲身感受外面广阔的世界。
面对记者一大堆的问题,年轻女教师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话:“我们那里太穷了,但我想让我的学生知道山外有高楼。
”答:__________18.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目标才有动力19.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一位刚步入教坛的年轻人向一位年长的资深班主任请教学生思想教育的诀窍,老教师意味深长地说:“田里不种庄稼,是要长荒草的。
”答:______19.用正确思想充实学生心灵,能避免错误思想的滋生。
(该句为比喻句,“田地”指学生的心灵,“庄稼”和荒草”分别指正确的思想和错误的思想)20.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蕴含的哲理,不超过25个字。
任何事物都可能有着生命的尽头,世界上的每一条大河都会注入大海,最终在大海中消亡,也在大海中新生。
河流与大海的交汇,也是河流的荣耀。
答:_______20.个体生命融入集体,才会获得新生,成就属于自己的壮观。
21.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概括下面材料蕴含的哲理,每小题不超过3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