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示范教案221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doc

合集下载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课程名称: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学目标:1.理解向量的加法运算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向量的加法运算的计算方法;3.能够将向量加法运算的几何意义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教学内容:一、向量的加法运算的定义和性质1.向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回顾2.向量加法的定义及性质3.向量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零元素二、向量的加法运算的计算方法1.坐标法求解向量加法2.平行四边形法求解向量加法3.多个向量的加法运算三、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1.向量的平移和位移概念2.向量加法在平移和位移中的应用3.向量加法与力的合成一、导入(10分钟)1.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向量的概念,使学生明白向量的意义和作用。

2.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向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二、讲授(30分钟)1.向量加法的定义和性质的讲解。

2.向量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讲解,包括坐标法和平行四边形法。

3.多个向量的加法运算的讲解和计算。

三、练习(25分钟)1.针对向量加法运算的计算方法,进行一些练习题的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2.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主练习,并进行互相讨论和解答。

四、应用(25分钟)1.引导学生理解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包括平移和位移的概念。

2.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将向量加法运算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如力的合成问题等。

五、总结和拓展(10分钟)1.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

2.提出一些综合性的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1.利用多媒体展示向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概念。

2.利用示意图和实例演示向量加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3.利用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向量加法运算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1.在练习环节中,观察学生的练习过程和结果,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在应用环节中,观察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完美版

《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完美版

《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完美版第一章:向量的概念回顾1.1 向量的定义向量是从数学和物理学中引入的概念,具有大小和方向。

向量通常用字母表示,如\(\vec{a}\)、\(\vec{b}\) 等,也可以用箭头表示。

1.2 向量的表示方法向量可以用坐标形式表示,如\(\vec{a} = (a_x, a_y)\)。

向量还可以用图形表示,在坐标系中表示向量的起点和终点。

第二章:向量的加法运算2.1 向量加法的定义向量加法是将两个向量相加得到一个新的向量。

如果\(\vec{a} = (a_x, a_y)\) 和\(\vec{b} = (b_x, b_y)\),它们的和\(\vec{c}\) 可以表示为\(\vec{c} = \vec{a} + \vec{b} = (a_x + b_x, a_y + b_y)\)。

2.2 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向量加法可以直观地理解为在坐标系中将两个向量的终点相连,得到一个新的向量。

几何上,向量加法表示的是两个向量的位移合成。

第三章:平行向量的加法3.1 平行向量的定义平行向量是指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

如果两个向量平行,它们的坐标成比例。

3.2 平行向量的加法规则平行向量相加时,可以直接将它们的大小相加,方向不变。

如果\(\vec{a}\) 和\(\vec{b}\) 是平行向量,\(\vec{a} + \vec{b} = (a + b, c)\),其中\(a\) 和\(b\) 是向量的大小,\(c\) 是它们的方向。

第四章:向量的减法运算4.1 向量减法的定义向量减法是将一个向量从另一个向量中减去。

如果\(\vec{a} = (a_x, a_y)\) 和\(\vec{b} = (b_x, b_y)\),它们的差\(\vec{d}\) 可以表示为\(\vec{d} = \vec{a} \vec{b} = (a_x b_x, a_y b_y)\)。

4.2 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向量减法可以理解为从起点到终点的位移减去从起点到另一个终点的位移。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全面版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全面版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全面版第一章:向量加法运算1.1 向量加法的定义与性质介绍向量加法的定义探讨向量加法的性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1.2 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介绍平行四边形法则展示平行四边形法则的推导过程举例说明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第二章: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2.1 向量加法的图像表示利用图像展示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分析图像中各部分的关系2.2 向量加法与向量共线的性质探讨向量共线与向量加法的关系举例说明向量共线在向量加法中的应用第三章:向量加法运算的坐标表示3.1 二维空间中的向量加法运算介绍二维空间中的向量加法运算展示向量加法运算的坐标表示方法3.2 三维空间中的向量加法运算介绍三维空间中的向量加法运算展示向量加法运算的坐标表示方法第四章:向量加法运算的应用4.1 向量加法在几何中的应用探讨向量加法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向量加法在几何问题中的解题过程4.2 向量加法在物理中的应用介绍向量加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向量加法在物理学中的解题过程第五章:向量加法的运算律5.1 向量加法的交换律探讨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及其证明举例说明交换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5.2 向量加法的结合律探讨向量加法的结合律及其证明举例说明结合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六章:向量加法与向量减法6.1 向量减法的定义与性质介绍向量减法的定义探讨向量减法的性质(与向量加法的联系)展示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6.2 向量加法与向量减法的关系分析向量加法与向量减法之间的关系举例说明向量加法与向量减法的应用第七章:向量加法的逆运算7.1 向量加法的逆运算——向量相反介绍向量相反的概念探讨向量相反的性质展示向量相反的几何意义7.2 向量相反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向量相反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分析向量相反在问题求解中的重要性第八章:向量加法的运算性质8.1 向量加法的运算性质探讨向量加法的运算性质展示向量加法运算性质的证明过程举例说明向量加法运算性质的应用8.2 向量加法的运算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分析向量加法运算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展示向量加法运算性质在问题求解中的作用第九章:向量加法的应用案例分析9.1 向量加法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向量加法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案例展示向量加法在几何问题求解中的关键作用9.2 向量加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案例探讨向量加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案例展示向量加法在物理学问题求解中的关键作用第十章:向量加法运算的拓展与提高10.1 向量加法运算的拓展探讨向量加法运算的拓展内容展示向量加法运算的拓展性质与应用10.2 向量加法运算能力的提高分析如何提高向量加法运算能力提出提高向量加法运算能力的建议与方法重点解析第一章:向量加法运算1.1 向量加法的定义与性质重点:向量加法的定义,性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难点:性质的证明与理解1.2 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重点:平行四边形法则的推导过程和应用难点:平行四边形法则在空间向量中的应用第二章: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2.1 向量加法的图像表示重点:图像表示法的理解和应用难点:图像分析与几何关系的建立2.2 向量加法与向量共线的性质重点:向量共线与向量加法的关系难点:共线向量在复杂几何问题中的应用第三章:向量加法运算的坐标表示3.1 二维空间中的向量加法运算重点:坐标表示方法和坐标运算规则难点:三维空间坐标运算的复杂性3.2 三维空间中的向量加法运算重点:三维空间坐标表示和运算难点:三维空间向量加法的图像理解第四章:向量加法运算的应用4.1 向量加法在几何中的应用重点:几何问题的向量加法解决方案难点:复杂几何问题的向量分析4.2 向量加法在物理中的应用重点:物理问题的向量加法解决方案难点:物理场景中向量加法的实际应用第五章:向量加法的运算律5.1 向量加法的交换律重点:交换律的理解和证明难点:交换律在复杂问题中的应用5.2 向量加法的结合律重点:结合律的理解和证明难点:结合律在复杂问题中的应用第六章:向量加法与向量减法6.1 向量减法的定义与性质重点:向量减法的定义和性质难点:向量减法与加法的联系和转换6.2 向量加法与向量减法的关系重点: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难点:实际问题中的加减法应用第七章:向量加法的逆运算7.1 向量加法的逆运算——向量相反重点:向量相反的概念和性质难点:向量相反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7.2 向量相反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重点:相反向量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难点:相反向量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第八章:向量加法的运算性质8.1 向量加法的运算性质重点:向量加法的运算性质及其证明难点:运算性质在不同维度空间的适用性8.2 向量加法的运算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重点:运算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难点:复杂问题中运算性质的灵活运用第九章:向量加法的应用案例分析9.1 向量加法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案例重点:几何问题中向量加法的关键作用难点:复杂几何问题中向量加法的分析9.2 向量加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案例重点:物理学问题中向量加法的关键作用难点:物理场景中向量加法的实际应用第十章:向量加法运算的拓展与提高10.1 向量加法运算的拓展重点:向量加法运算的拓展性质与应用难点:拓展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理解10.2 向量加法运算能力的提高重点:提高向量加法运算能力的方法与技巧难点:高级运算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教学设计4:2.2.1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教学设计4:2.2.1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2.2.1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向量的加法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2)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向量,培养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将向量运算与熟悉的数的运算进行类比,使学生掌握向量加法运算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它们进行向量计算,渗透类比的数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向量的加法运算的探究学习,经历数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体会由特殊到特殊的认识事物规律,培养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2)通过本节的学习,学会用数学的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进而领会数学的价值,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重点、难点重点: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向量.难点:理解向量加法的定义.教学建议首先从数及数的运算谈起,有了数只能进行计数,只有引入了运算,数的威力才得以充分展现.类比数的运算,向量也能够进行运算.运算引入后,向量的工具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实际上,引入一个新的量后,考察它的运算及运算律,是数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数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考察一个量的运算问题,最主要的是认清运算的定义及其运算律,这样才能正确、方便地实施运算.1.教学中,应以熟悉的位移的合成和力的合成为背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使学生形成感知:“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可以相加,并且可以依据“三角形法则”来进行”.在此基础上,给出向量加法的定义.2.向量加法运算主要是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教科书从几何角度具体给出了通过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和的方法.教学中要注意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所对应的物理模型.另外,使学生体会两种加法法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对任意向量与零向量相加,教科书中给出了规定.3.为了让学生认识数的加法与向量加法的区别及联系,可引导学生探究有关向量加法中模的大小关系加强理解,只不过两个数的和是一个数,两个向量的和仍是一个向量.4.引导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律,通过画图验证向量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 知识1 向量加法的定义及其运算法则 问题导思分析下列实例:(1)飞机从广州飞往上海,再从上海飞往北京(如图),这两次位移的结果与飞机从广州直接飞往北京的位移是相同的.(2)有两条拖轮牵引一艘轮船,它们的牵引力分别是F 1=3 000 N ,F 2=2 000 N ,牵引绳之间的夹角为θ=60°(如图),如果只用一条拖轮来牵引,也能产生跟原来相同的效果.1.从物理学的角度,上面实例中位移、牵引力说明了什么?体现了向量的什么运算? 【答案】 后面的一次位移叫前面两次位移的合位移,四边形OACB 的对角线OC →表示的力是OA →与OB →表示力的合力.体现了向量的加法运算. 2.上述实例中位移的和运算、力的和运算分别用什么法则? 【答案】 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1.向量加法的定义定义: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已知非零向量a 、b ,在平面内任取一点A ,作AB →=a ,BC →=b ,则向量AC →叫做a 与b 的和,记作a +b ,即a +b =AB →+BC →=AC →,如图.对于零向量与任一向量a ,规定0+a =a +0=a . 2.向量求和的法则则对角线上的向量AC →=a +b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问题导思实数的运算律有哪些?向量的加法是否也有相似的运算律? 【答案】 交换律和结合律、有.课堂探究类型1 向量的加法运算 例1 化简下列各式: (1)MB →+AC →+BM →; (2)P A →+PB →+AO →+OP →; (3)AB →+DF →+CD →+BC →+F A →.解:(1)MB →+AC →+BM →=(MB →+BM →)+AC →=0+AC →=AC →. (2)P A →+PB →+AO →+OP →=(P A →+AO →)+(OP →+PB →)=PO →+OB →=PB →. (3)AB →+DF →+CD →+BC →+F A →=AB →+BC →+CD →+DF →+F A →=0. 规律方法1.进行向量的加法运算时常常用到向量平移,还要运用运算律来调整顺序. 2.当运算结果为零向量时,不要写成数字0,因为向量的和仍为向量. 变式训练 化简下列各式:(1)(AB →+MB →)+BO →+OM →; (2)OA →+OC →+BO →+CO →.解:(1)(AB →+MB →)+BO →+OM →=AB →+BO →+OM →+MB →=AB →. (2)OA →+OC →+BO →+CO →=BO →+OC →+CO →+OA →=BA →. 类型2 利用向量证明几何问题例2 如图所示,已知E 、F 分别是▱ABCD 的边DC 、AB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思路探究 要证四边形AECF 为平行四边形,只需证AE →=FC →. 解:在▱ABCD 中,AD →=BC →,又由E 、F 分别是DC 、AB 的中点,得DE →=FB →. 所以AE →=AD →+DE →=FB →+BC →=FC →, 又A 、E 、C 、F 四点不共线, 故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 规律方法1.用向量证明几何问题的一般步骤: (1)把几何问题中的边转化成相应的向量;(2)通过向量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得到向量间的关系; (3)还原成几何问题.2.要注意有向线段表示的向量相等,说明有向线段所在直线平行或重合且长度相等. 变式训练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中,AO =OC ,DO =OB .求证: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证明:∵AO =OC ,DO =OB , ∴AO →=OC →,DO →=OB →. ∴DO →+OC →=OB →+AO →, ∴DC →=AB →.即DC ∥AB 且|DC →|=|AB →|,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类型3 向量加法的实际应用例3 如图所示,一架飞机从A 地按北偏东35°的方向飞行800 km 到达B 地接到受伤人员,然后又从B 地按南偏东55°的方向飞行800 km 送往C 地医院,求这架飞机飞行的路程及两次位移的和.解:设AB →,BC →分别表示飞机从A 地按北偏东35°的方向飞行800 km ,从B 地按南偏东55°的方向飞行800 km ,则飞机飞行的路程指的是|AB →|+|BC →|; 两次飞行的位移的和指的是AB →+BC →=AC →. 依题意,有|AB →|+|BC →|=800+800=1 600(km), 又α=35°,β=55°,∠ABC =35°+55°=90°, 所以|AC →|=|AB →|2+|BC →|2=8002+8002=8002(km).其中∠BAC =45°,所以方向为北偏东35°+45°=80°.从而飞机飞行的路程是1 600 km ,两次飞行的位移和的大小为800 2 km ,方向为北偏东80°. 规律方法向量加法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如下:(1)用向量表示相应问题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2)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求向量的和; (3)利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问题.变式训练 为了调运急需物资,如图所示,一艘船从长江南岸A 点出发,以5 3 km/h 的速度向垂直于对岸的方向行驶,同时江水的速度为向东5 km/h.(1)试用向量表示江水的速度、船速以及船实际航行的速度;(2)求船实际航行的速度的大小与方向(用与江水的速度方向间的夹角表示). 解:(1)如图所示,AD →表示船速,AB →表示水速.易知AD ⊥AB ,以AD ,AB 为邻边作矩形ABCD , 则AC →表示船实际航行的速度.(2)在Rt △ABC 中,|AB →|=5,|BC →|=53, 所以|AC →|=|AB →|2+|BC →|2=52+532=100=10.因为tan ∠CAB =|BC →||AB →|=3,所以∠CAB =60°.因此,船实际航行的速度大小为10 km/h ,方向与江水的速度方向间的夹角为60°. 课堂小结1.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都是求向量和的基本方法,两个法则是统一的.当两个向量首尾相连时常选用三角形法则,当两个向量共始点时,常选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2.向量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因此在进行多个向量的加法运算时,可以按照任意的次序和任意的组合去进行. 当堂检测1.已知向量a ∥b ,且|a |>|b |>0,则向量a +b 的方向( ) A .与向量a 方向相同 B .与向量a 方向相反 C .与向量b 方向相同 D .不确定【解析】 如果a 和b 方向相同,则它们的和的方向应该与a (或b )的方向相同;如果它们的方向相反,而a 的模大于b 的模,则它们的和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 【答案】 A2.下列等式错误的是( ) A.a +0=0+a =a B.AB →+BC →+AC →=0 C.AB →+BA →=0D.CA →+AC →=MN →+NP →+PM →【解析】 AB →+BC →+AC →=AC →+AC →=2AC →≠0,故B 错. 【答案】 B3.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AC →,则四边形ABCD 是( ) A .梯形 B .矩形 C .正方形D .平行四边形【解析】 AB →+AD →=AC →符合平行四边形法则,所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答案】 D4.化简:(1)CD →+BC →+AB →; (2)AB →+DF →+CD →+BC →+FG →.解:(1)CD →+BC →+AB →=(AB →+BC →)+CD →=AC →+CD →=AD →. (2)AB →+DF →+CD →+BC →+FG → =(AB →+BC →)+(CD →+DF →)+FG → =AC →+CF →+FG →=AF →+FG →=AG →.。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

2.2.1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向量加法的含义,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两个向量的和;掌握向量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并会用它们进行向量运算. ✹能力目标:经历向量加法概念、法则的建构过程,感受和体会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概念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与三角形法则;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难点:对向量加法意义的理解与应用,求两个共线向量的和. 【教学方法】:启发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 321≠+”的现象入手,由同学们自己举例,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案例一:某对象从A 点经B 点到C 点,两次位移AB 、的结果。

案例二:橡皮条分别在两个力F 1和F 2, 一个力F 的作用下,沿着GC 的方向伸长了EO同学们所举出的关于位移,力的例子都是我们数学上的向量,要解释这些现象,我们要掌握向量的相关概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1、向量就是有向线段。

2、c ////,//3、平行向量所在的直线一定是平行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三个小题分别从向量的表示方法,零向量的特殊性,向量可以自由移动的角度设计,为研究本节课提供了理论工具。

) (处理方式:以抢答的形式进行) 二、类比讨论,形成概念设计问题:两个案列研究了什么共同问题? 类比数的加法运算, 提出向量加法的定义: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求a 与b 的和,记为b a + 挖掘概念:与数的运算相比较,向量和的结果仍是向量,它的定义其实是用数学的作图语言来刻画的三、探究法则,比较异同在案例一中,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的数学模型是什么形状,它为向量求和提供了一种方法?2、观察三个向量的关系,说出是如何连接的?根据学生讨论结果,提出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指出法则的特征是:首尾相接 即第二个向量要以第一个向量的终点为起点,则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第二个向量的终点的向量即为和向量.在案例二中,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三个力的关系是什么?是用什么方法合成的?为向量求和提供了什么方法?2、观察三个向量的连接方式?根据学生讨论结果,提出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指出法则的特征是: 起点重合的两个向量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同起点的对角线通过练习,让同学们关注两种方法的特征设计问题:1、如何使向量连接起来?2、用两种方法做出的结果一样吗?3、它们有什么关联?展示学生讨论结果:三角形法则是平行四边形法则的一部分。

《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完美版

《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完美版

《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完美版第一章:向量的概念回顾1.1 向量的定义1.2 向量的表示方法1.3 向量的长度和方向第二章:向量的加法运算2.1 向量加法的定义2.2 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2.3 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2.4 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第三章:向量加法的性质3.1 交换律3.2 结合律3.3 存在零向量3.4 存在相反向量第四章:向量的减法运算4.1 向量减法的定义4.2 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4.3 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4.4 向量减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第五章:向量减法的性质5.1 减去一个向量等于加上它的相反向量5.2 减去两个向量等于减去它们的和5.3 减法运算与加法运算的关系第六章:向量的数乘运算6.1 向量的数乘定义6.2 向量的数乘几何意义6.3 向量的数乘与向量长度的关系6.4 向量的数乘与向量方向的关系第七章:向量的数乘运算性质7.1 数乘运算的分配律7.2 数乘运算的结合律7.3 数乘运算的单位元7.4 数乘运算的逆元第八章:向量的点积运算8.1 向量点积的定义8.2 向量点积的几何意义8.3 向量点积的计算公式8.4 向量点积的性质第九章:向量的叉积运算9.1 向量叉积的定义9.2 向量叉积的几何意义9.3 向量叉积的计算公式9.4 向量叉积的性质第十章:向量的应用10.1 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10.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10.3 向量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10.4 向量的进一步研究第六章:向量的线性组合与基底6.1 向量的线性组合定义6.2 向量的线性组合的几何意义6.3 基底的概念6.4 基底的选取方法第七章:向量空间与线性相关性7.1 向量空间的概念7.2 线性相关的定义7.3 线性无关的定义7.4 线性相关性与线性无关性的判断方法第八章:向量的坐标表示8.1 坐标系的概念8.2 向量的坐标表示方法8.3 坐标变换与向量的关系8.4 坐标表示在几何中的应用第九章:向量组的线性表示9.1 向量组的线性表示概念9.2 矩阵与向量组的关系9.3 矩阵的基本运算9.4 矩阵的逆与向量组的线性表示第十章:向量的进一步研究10.1 向量范数的概念10.2 向量范数的性质10.3 向量内积的概念10.4 向量内积的性质10.5 向量组的内积空间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向量的概念回顾:重点关注向量的定义、表示方法、长度和方向,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向量基础。

2.2.1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

2.2.1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

高2015级教案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撰稿人:王海红2.2.1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向量加法的概念;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向量;理解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掌握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向量的和;会进行三个或三个以上向量加法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向量加法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识图和作图能力,同时通过对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学习,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和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发现数学美。

【教学重点】向量加法的运算。

【教学难点】对向量加法法则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导语】数能进行运算,数因为有了运算而威力无穷,与数的运算类比,向量是否也能进行运算呢?人们从向量的物理背景和数的运算中得到启发,从而引进了向量的运算。

我们知道,位移、力是向量,在物理学中位移、力可以合成,而且合成后的位移、力仍是向量,它们可以分别认为是分位移、分力的和。

从运算的角度分析,位移、力的合成可看作是向量的加法,由此启发我们,向量也可以相加,并且位移、力的合成法则,可以看作向量加法的物理模型。

本节课就根据这些启发来研究向量的加法运算。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向量加法的定义:定义1、求两个向量的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

定义2、如图所示,已知向量,a b ,在平面内任取一点A ,作,AB a BC b ==,则向量AC 叫做向量a 与向量b 的和(向量),记作:a b +。

即:a b AB BC+=+【说明】(1)00a a a +=+= ;()()0a a a a +-=-+= ;(若a b 、互为相反向量,则:0a b +=。

)(2)向量的和仍然是一个向量。

2、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特点:向量的“首尾相连”)在定义中所给出的求向量和的方法就是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sect221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学案.doc

sect221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学案.doc

物理模型:位移的合成物理模型:力的合成 例]:已知向量。

、b,求作向量a + b.《§2. 2.1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向量的加法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2、 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向量;3、 掌握向量加法运算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它们进行向最计算。

学习重难点: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 复习:向量的定义以及有关概念。

2、 情景设置:(1) 某人从A 到B,再从B 按原方向到C,则两次的位移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若上题改为从A 到B,再从B 按反方向到C,则两次的位移和:3(3) 某车从A 到B,再从B 改变方向到C,则两次的位移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船速为AB ,水速为8C,则两速度和:【重难点探究】1、向量加法的两个法则:(1)“三角形法则”2、 a+b 与a+b 的大小关系:—•般地,有 a + b < a +b(1) 当。

、方不共线时,a+b(2) 当 口、b _______________当 Q 、b ________________3、 向量加法的运算律:(.1)交换律: _______________⑵结合律:V 例2:课本83页【例2】 D C【归纳总结】1、向量加法的两个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量加法的两个运算律:、.【巩固提升】1、课本84页【练习】:1 (1) (3)、2 (1)、3题2、一•艘船从A点出发以%的速度向垂直于对岸的方向行驶,同时河水的流速为*船的实际航行的速度的大小为4km/h,方向与水流间的夹角是60。

,求、和V2..【当堂检测】1、课本84页【练习】:1 (2) (4)、2 (2)、4题2、一•艘船从A点出发以4km I h的速度向垂直于对岸的方向行驶,船的实际航行的速度的大小为5ktn / h ,求水流的速度.3、已知两个力F- F2的夹角是直角,且巳知它们的合力F与R的夹角是60。

《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完美版

《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完美版

《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完美版第一章:向量概念的复习1.1 向量的定义1.2 向量的基本性质1.3 向量的表示方法1.4 向量的模长与方向第二章:向量的加法运算2.1 向量加法的定义2.2 向量加法的基本性质2.3 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2.4 向量加法的运算规则第三章:向量的减法运算3.1 向量减法的定义3.2 向量减法与向量加法的关系3.3 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3.4 向量减法的运算规则第四章:向量的数乘运算4.1 向量数乘的定义4.2 向量数乘的基本性质4.3 向量数乘的几何意义4.4 向量数乘的运算规则第五章:向量加法运算的坐标表示5.1 坐标系的建立5.2 向量坐标的定义5.3 向量加法运算的坐标表示方法5.4 向量加法运算的坐标运算规则第六章:向量加法运算的图形验证6.1 向量加法图形的表示方法6.2 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6.3 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6.4 向量加法的图形验证练习第七章:向量的减法与数乘的图形意义7.1 向量减法的图形意义7.2 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7.3 向量数乘的图形意义7.4 向量数乘的三角形法则第八章:向量加减法的综合应用8.1 向量加减法的混合运算8.2 向量加减法的坐标应用8.3 向量加减法的几何解释8.4 向量加减法的综合练习第九章:向量数乘的应用9.1 向量数乘与向量长度的关系9.2 向量数乘与向量方向的关系9.3 向量数乘的几何应用9.4 向量数乘的实际问题应用第十章:总结与提高10.1 向量加法、减法、数乘的总结10.2 向量运算在几何中的应用10.3 向量运算在坐标系中的应用10.4 向量运算的综合练习与提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向量概念的复习补充说明:向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可用箭头表示。

向量具有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等基本性质。

向量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例如→a、→b。

向量的模长表示向量的大小,方向表示向量的指向。

二、向量的加法运算补充说明:向量加法是将两个向量首尾相接,形成一个新的向量。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全面版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全面版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全面版第一章:向量的概念1.1 向量的定义介绍向量的定义,即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通过实际例子解释向量的概念。

1.2 向量的表示介绍向量的表示方法,包括字母表示和箭头表示。

解释向量的大小和方向的表示方式。

第二章:向量的基本运算2.1 向量的加法介绍向量加法的定义和规则。

通过实际例子解释向量加法的运算方法。

2.2 向量的减法介绍向量减法的定义和规则。

通过实际例子解释向量减法的运算方法。

第三章:向量的数乘运算3.1 向量的数乘定义介绍向量的数乘运算,即向量与实数的乘积。

解释向量数乘的结果向量的意义。

3.2 向量的数乘运算规则介绍向量的数乘运算规则,包括标量与向量的乘积以及向量与向量的乘积。

通过实际例子解释向量数乘的运算方法。

第四章:向量的几何意义4.1 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介绍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即两个向量相加的结果向量表示起点到终点的位移。

通过图形和实际例子解释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

4.2 向量数乘的几何意义介绍向量数乘的几何意义,即标量与向量相乘的结果向量表示向量的伸缩和平移。

通过图形和实际例子解释向量数乘的几何意义。

第五章: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5.1 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定义介绍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定义,即两个向量相加的结果向量可以用它们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

通过图形和实际例子解释平行四边形法则。

5.2 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介绍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即通过已知向量的加法来求解未知向量。

通过实际例子解释平行四边形法则在解题中的应用。

第六章:向量减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6.1 平行四边形法则在向量减法中的应用解释向量减法可以看作是向量加法的特殊情况,即加上一个向量的相反向量。

通过图形和实际例子说明如何使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向量减法。

6.2 平行四边形法则的扩展探讨当第三个向量不在第一和第二个向量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内时,如何使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运算。

通过图形和实际例子展示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灵活应用。

221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说课稿

221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说课稿

4、典例分析,能力提升
• 例1:根据图中所给向量a、b、c,画出下列向量 • (1) a + b , b + a • (2) ( a + b ) + c • (3) a + ( b + c )
• 在本例题中我设置了以下几个步骤: • 1、你能说出实数运算有哪些运算律吗? • 2、类比实数的运算律,你认为向量的加法是否也有运算
行四边形法则做出两个向量的和向量;掌握向量的加法的 运算律,并会用他们进行计算。 • (2)能力目标 • 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 学生归纳、类比、迁移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 创新意识。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经历运用数学来描述和刻画现实世界的过程;在动手探 究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 情景二:2007年12月22日古沉船“南海一号” 被打捞出海,由两条拖船托运到“水晶宫”,拖 船的牵引力均为3000牛,牵绳之间的夹角θ=60°, 作出古船所受合力,并用语言叙述。
• 从学生熟悉的物理知识问题入手,位移的 合成体现了“首尾相接”的两个向量如何 相加;力的合成体现了共起点的两个向量 如何相加。学生在具体、直观的问题中观 察、体验,形成对向量加法概念的感性认 识,为突破重点奠定基础。
七、学案设计
• 学案在制作方面主要采取引导性、层次性、 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分为“教学目标”、 “自主测评”、“教学过程”、“当堂检 测”、“总结评价”五部分。
谢谢欣赏!
(三)板书设计
• 板书基本体现整堂课的内容与方法,展现 课堂进程,能简明扼要的反映知识结构及 其相互联系。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辅 助板书,节省时间,使课堂进习的结果评价,更要注重学 习的过程性评价。采用及时点评、延时点 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察学 生在知识、思想、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

《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

《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教案: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一、教学目标:1.理解向量的加法运算的定义;2.掌握向量的加法运算的性质;3.能够利用向量的几何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向量的加法运算的定义;2.向量的加法运算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1.向量的几何意义;2.利用向量的几何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向量。

2.引入(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向量的加法运算的定义。

向量的加法运算是指,对于任意两个向量a和b,可以定义出一个新的向量c,使得a+b=c。

同时,教师向学生说明向量的加法运算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3.探究(20分钟)教师出示示意图,向学生提问:如果有两个向量a和b,它们的起点都是同一个点A,终点分别是B和C,那么a和b的和向量及其几何意义是什么?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向量a和b的和向量的起点也是A 点,终点是连接B和C两个终点的直线段的终点D。

这时,教师进一步解释向量的加法运算的几何意义是:将一个向量平移至另一个向量终点的过程。

4.总结(10分钟)教师让学生总结向量的加法运算的几何意义:向量的加法运算就是将一个向量平移至另一个向量终点的过程。

5.进一步探究(25分钟)教师出示两个不共线的向量,要求学生计算它们的和向量,并画出和向量的几何意义。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通过向量的平移得出结果。

接着,教师出示三个不共线的向量,要求学生计算它们的和向量,并画出和向量的几何意义。

学生通过向量的平移得出结果。

最后,教师出示四个不共线的向量,要求学生计算它们的和向量,并画出和向量的几何意义。

学生通过向量的平移得出结果。

6.拓展应用(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向量的几何意义解决问题。

例如:物体从原点出发,先沿着向量a行进10米,然后再沿着向量b行进15米,最后沿着向量c行进20米,求物体的最终位置。

《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

《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

《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向量的加法运算概念,掌握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2. 让学生理解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能够运用向量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向量的加法定义及三角形法则。

2. 向量的加法平行四边形法则。

3. 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2. 教学难点: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的推导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向量的加法定义及运算规则。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现向量加法法则之间的联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例子,引入向量加法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向量加法的意义。

2. 新课讲解:讲解向量的加法定义,引导学生掌握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3.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向量加法解决,让学生体会向量加法的应用价值。

4.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向量加法运算及几何意义。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向量加法法则的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针对性讲解。

通过多媒体演示和实际例子,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空间想象力,理解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向量加法法则之间的联系。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向量加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小组讨论、学生讲解。

3. 评价标准:能够正确运用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向量加法运算,理解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向量减法的定义及运算规则。

2. 探讨向量加法的逆运算,即向量减法,引导学生理解其几何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2.1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整体设计教学分析向量的加法是学生在认识的量概念之后首先要掌握的运算,是向量的第二节内容.其主要内容是运用向量的定义和的量相等的定义得出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并对向量加法的交换律、结含律进行证明,同时运用他们进行相关计算,这可让同学们进一步加强对向量几何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向量的减法更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生已经通过上节的学习,掌握了向量的概念、几何表示,理解了什么是相等向量和共线1何量.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L2经知道位移、速度和力这些物理量都是向量,可以合成,而且知道这些矢量的合成都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这为本课题的引入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是当今数学教育的主题,本节课的内容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更应强化数学来源于实际又应用于实际的意识.在向量加法的概念中,由于涉及到两个向量有不平行和平行这两种情况,因此有利于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而在猜测向最加法的运算律时,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实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类比.则能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等能力.在实际教学中, 类比数的运算,向量也能够进行运算.运算引入后,向量的工具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实际上, 引入一个新的量后,考察它的运算及运算律,是数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考察一个量的运算问题,最主要的是认清运算的定义及其运算律,这样才能正确、方便地实施运算.向量的加法运算是通过类比数的加法,以位移的合成、力的合力等两个物理模型为背景引入的.这样做使加法运算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同时还可以提醒学生注意,由于向量有方向,因此在进行1可量运算时,不但要考虑大小问题,而且要考虑方向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向量运算与数的运算的联系与区别.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向景加法的特点.三维目标1.通过经历向量加法的探究,掌握1何量加法概念,结合物理学实际理解向量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掌握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并能作出已知两向量的和I-J量.2.在应用活动中,理解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及表述两个运算律的几何意义.掌握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向量的和,比如共线向量、共起点向量、共终点向量等.3.通过木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分类、归纳等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向景加法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学难点:对向量加法法则定义的理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路1・(复习导入)上一节,我们一起学习了向量的有关概念,明确了向量的表示方法,了解了零向量、单位|hj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并接触了这些概念的辨析判断.另外,向量和我们熟悉的数一样也可以进行加减运算,这一节,我们先学习向量的加法.思路2.(问题导入)2004年大陆和台湾没有直航,因此春节探亲,要先从台北到香港,再从香港到上海,这两次位移之和是什么?怎样列出数学式子?一位同学按以下的命令进行活动:向北走20米,再向西走15米,再向东走5米,最后|可南走10米,怎样计算他所在的位置?由此导入新课.(1)G E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1 数能进行运算,向量是否也能进行运算呢?类比数的加法,猜想向量的加法,应怎样定义向 量的加法?%1 猜想向量加法的法则是什么?与数的运算法则有什么不同?活珈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物理中位移的概念,位移可以合 成,如图1.某对象从A 点经B 点到C 点,两次位移届、BC 的结果,与A 点直接到C 点的位 移尿结果相同.力也可以合成,老师引导,让学生共同探究如下的问题:图2(1)表示橡皮条在两个力的作用下,沿着GC 的方向佃长了 EO ;图2(2)表示撤去F 】 和F2,用一个力F 作用在橡皮条上,使橡皮条沿着相同的方向伸长相同的长度.改变力M 与F 2的大小和方向,重发以上的实验,你能发现F 与F I 、F 2Z|U J 的关系吗?力F 对橡皮条产生的效果与力%与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物理学中把力F 叫做F 】与 F2的合力.合力F 与力F|、F2有怎样的关系呢?由图2(3)发现,力F 在以Fl 、F2为邻边的平行四边 形的对角线上,并且大小等于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长.数的加法启发我们,从运算的角度看,F 可以认为是%与F2的和,即位移、力的合成看作向量 的加法.讨论结果:①向量加法的定义:如图3,已知非零向量a 、b,在平面内任取一点A,作AB =a,8C=b,则向量AC 叫做a 与b 的和,记作a+b,即a+b= AB + BC = AC .c图3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句量的加法.%1 向量加法的法则:Ca+bA B1。

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在定义中所给出的求向量和的方法就是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运用这一法则时要特别注意“首尾相接”,即第二个向量要以第一个向量的终点为起点,则由第一个IE量的起点指向第二个向量的终点的向量即为和向量.0位移的合成可以看作向量加法三角形法则的物理模型.2°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0------ <4图4如图4,以同一点O为起点的两个已知向量a、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则以O为起点的对角线无就是a与b的和.我们把这种作两个的量和的方法叫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合成町以看作向量加法的物理模型.%1对于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加法,结果又是怎样的呢?%1两共线向量求和时,用三角形法则较为含适.当在数轴上表示两个向景时,它们的加法与数的加法有什么关系?%1思考|a+b|,|a|,|b|存在着怎样的关系?%1数的运算和运算律紧密联系,运算律可以有效地简化运算.类似地,向量的加法是否也有运算律呢?活动:观察实际例了,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并适时点拨,诱导,探究向量的加法在特殊情况下的运算,共线向量加法与数的加法之间的关系.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与结合律,即对任意a,bER,有a+b=b+a,(a+b)+c=a+(b+c).任意向量a,b的加法是否也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引导学生画图进行探索. 讨论结果:①对于零向量与任一向量,我们规定a+0=0+a=a.%1两个数相加其结果是一个数,对应于数轴上的一个点;在数轴上的两个向量相加,它们的和仍是一个向景,对应于数轴上的一条有向线段.%1当a,b不共线时,|a+b|v|a|+|b|(即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当a,b共线且方向相同时,|a+b|=|a|+|b|;当a,b共线且方向相反时,|a+b|=|a|・|b|(或|b|・|a|).其中当向量a的长度大于向量b的长度时,|a+b|=|a|.|b|;当向量a的长度小于向量b的长度时,|a+b|=|b|-|a|.一般地,我们有|a+b|却|+|b|.%1如图5,作AB =a, AD =b,以AB、AD 为邻边作OABCD,则BC =b,DC =a.因为AC = AB + AD =a+b, AC = AD + DC =b+a,所以a+b=b+a.如图6,因为AD = AC + CD =( AB + BC)+ CD =(a+b)+c,AD = AB + BD = AB +(BC + CD )=a+(b+c),所以(a+b)+c=a+(b+c).综上所述,向量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应用示例思路1例1如图7,已知向量a、b,求作向量a+b.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探究分别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向量.在向量加法的作图电学生体会作法中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的依据——它体现了向量起点的任意性.在1何量作图时,一般都需要进行1何量的平移,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图时应强调向量的起点放在一起,而用三角形法则作图则要求首尾相连.图7 图8 图9解:作法一:在平面内任取一点0(如图8),作OA=a,A8=b,则。

B =a+b.作法二:在平面内任取一点0(如图9),作0A=a,0B=b.以0A、0B为邻边作O0ACB,连接OC,则O C=a+b.变式训练化简:(1) BC + AB ;(2) DB + CD + BC ;(3) AB +DF + CD + BC + FA.活动:根据向量加法的交换律使各向量首尾顺次相接,再运用向量加法的结合律调整运算顺序,然后相加.jl¥:(l)BC + AB = AB + BC = AC.⑵ DB + CD - BC = BC - CD + DB =( BC + CD)+ DB = BD + DB =0.(3) AB + DF + CD + BC +FA=AB +BC + CD + DF + FA = AC + CD + DF + FA = AD + DF + FA=AF +FA=0.所 W|AC|=7|AB|2 + |BC|2 =3 +5一 =妨二5.4.点评:要善于运用向量的加法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来求和向量.例2长江两岸之间没有大桥的地方,常常通过轮渡进行运输.如图10所示,一•艘船从长江南岸 A 点出发,以5 km/h 的速度向推直于对岸的方向行驶,同时江水的速度为向东2 km/h.(1)试用向量表示江水速度、船速以及船实际航行的速度(保留两个有效数字);⑵求船实际航行的速度的大小与方向(用与江水速度间的夹角表示,精确到度).活动:本例结合一个实际问题说明向量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样的问题在物理中 己有涉及,这里是要学生能把它抽象为向量的加法运算,体会其中应解决的问题是向景模的大 小及向景的方向(与某一方向所成角的大小).引导点拨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将实际问题反映在 向量作图上,从而与初中学过的解直角三角形建立联系.解:如图11所示,瓦表示船速,疝表示水速,以AD 、AB 为邻边作UABCD,则工?表示船实 际航行的速度.⑵在 RtAABC 中,| AB |=2,| BC |=5,J29因为tanZCAB= -------- ,由计算器得ZCAB=70°. 2答:船实际航行速度的大小约为5.4 km/h,方向与水的流速间的夹角为70°.点评:用向量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步骤为:先用向量表示物理量,再进行1可量运算,最后I 门1扣 物理问题,解决问题.变式训练用向量方法证明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图12活动:本题是一道平面儿何题,如果用纯儿何的方法去思考,问题不难解决,如果用向量法 来解,不仅思路清晰,而且运算简单.将互相平分利用向量表达,以此为条件推证使四边形为平 行四边形的向量等式成立.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怎样用向量法解决几何问题,并在解完后总结思 路方法. 证明:如图12,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B =AO +OB ,DC =D 6+OC .AC 与 BD 互相平分,AO = OC, OB = DO, AB = DC, 因此 AB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