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20200719190143)
第六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六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https://img.taocdn.com/s3/m/0aec8ba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9.png)
思想上:清朝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逐渐惊醒,……主流思想。……
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科学化、大众化)
社会生活上:随着……,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受到冲击,向近代社
会迈进。
(城市化、多样化)
考情分析:全国卷考题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
方面。
晚清时期的列强侵华 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义八 戊 和 国清 戌 团 联末 变 运 军新 法 动 侵政
华
辛民 亥国 革成 命立
1开1 1 8眼8 8 4看5 5 0世1 6
界
1 8
中体西 用思想
1 8
维 新
1 8
6 0
早期 维新
9思 4想
9 8
1 1民 9 9主 0 0革 0 1命
思
思想 实业救国思潮 想
11 99 11 12
自然经 济逐步 解体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 1.(2018广州深圳调研)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海关 税很低,但是官吏所加的陋规极其繁重,连正税也 要收货价的20%,且外国人每次纳税都经过一种讲 价式的交涉。此现象说明( )
• A.国人对列强有着高度的警惕
√ • B.传统体制不能适应当时社会剧变
• C.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力 • D.低关税有利于列强商品在华畅销
• (2018安徽五校联考)1890年,李鸿章主持筹建的上 海机器织布局投产。1893年3月,湖北有50名十六 七岁的少年赴该局学艺。“待学艺完成,即将在武 昌织布官局中工作……去冬来沪(学艺)之幼童30 名,均已回鄂”。材料表明( )
• A.洋务企业中使用童工现象普遍 • B.洋务运动催生民族资本主义
(3)外交上: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 清朝同外国的联系。(……近代外交观念逐步形成……)
第6课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谢献华
![第6课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谢献华](https://img.taocdn.com/s3/m/bdb1ce345727a5e9846a610c.png)
4、内容
建立近代海军 创立近代教育制度
以甲午战争的失败而宣告破产 5、结果: 6、影响: 引进了…… 瓦解了…… 抵制了…… 刺激了……
变动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封建经济的分解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中 国 传 统 经 济 结 构 解 体
耕织分离 纺织分离
手工业破产 中外贸易扩大 与买办形成
【重点突破1】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在进入近代社会时逐渐破产的 标志表现? 棉布进口,耕织分离 棉纱进口,纺织分离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手工业破产
第六课 近代中国 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标: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
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 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考纲:晚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
族工业的兴起
中 国 近 代 经 济 结 构 的 变 动
变动之一
变动之二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
变动之三
洋务经济的出现
1、背景
自然经济解体提供了客观条件 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洋务运动的诱导
鸦 封 洋务运动 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片 建 诱导 战 社 3、代表人物和企业:官僚、地主、商人;发昌机 外商企业 争 会 的刺激 后 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主要分布东南沿海地区;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4、特点: 六七十年代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萌芽 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5、影响: 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洋布为主) 纺与织分离, 耕与织分离。
第6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6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https://img.taocdn.com/s3/m/561af872a26925c52cc5bfb1.png)
• 2、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 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 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 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 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 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 • D、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
并非 “自给自足”
如何认识小农经济的开始解体?
弊: 1.中国逐渐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 市场和原料产地; 2.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利: 1.刺激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2.破产的农民与手工业者为民 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提供 了劳动力和市场。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还影响到中国社会其他方面:
技术力量薄弱
想一想
近代民族工 业的结构和 分布有什么 特点?为什 么呈现这样 的特点?
贻牟机器磨坊 工业结构不合理; 以轻工业为主,重 工业薄弱,没有形 成独立完整的工业 体系 发昌机器厂 地区分布不平衡;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 区和通商口岸,内 地很少 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解读张裕酿酒公司的发展
在选址建厂时,张振勋饱受地痞恶霸 与地方旧势力的刁难。张振勋曾用三十万两 贿赂大官僚盛宣怀等,有了大人物撑腰,厂 子获得了免税三年,专利十五年的特殊待遇。 张振勋苦苦寻找多位外国技师,都无法 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 得到真正的酿酒技术。当张振勋培养出中国 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 酿酒师,张裕葡萄酒得了金奖时,却被外国 人要求贴上法国商标。张多次感叹兴办实业 “一波三折,举步维艰”,但同时张又与很 多外国公使关系密切。
试一试:你能将四副图片之间的关系表述出来吗?
蒸汽机
第6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6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https://img.taocdn.com/s3/m/a4e44fc13186bceb19e8bb3c.png)
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自从来到美 国,人人善用时间,研究学术,各门 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 德,也无不优美高尚。 ……他们不愧 为大国国民的代表,足以为贵国争 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 一举一动关系祖国的荣誉,因此谨言 慎行,过于成人。 ——耶鲁大学校长波特(摘自中国青 年报—清末中国留美幼童的故事)
年代 总额
(万英镑)
总 额
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情况
1842 1843 1844 1845 1846 1854
97 146 230 239 179 100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
200
100
想一想:列强对华商 品倾销为什么没有达 到他们的预期呢?
①自然经济的抵制 ②盲目的输入 时间 ③鸦片贸易大量白银外流导致人民购买力下降
奕訢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 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 。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 的军事工业有 ①轮船招商局 ②湖北织布局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谢谢! 再见!
材料:《南京条约》签订之后英国商人的梦想,“只 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 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9. 结 果: 何 洋
?务 运 动 的 结 果 如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10.失败原因
(1)未触动中国的旧制度和
旧的生产关系)。 (2)遭到顽固派的重重阻挠 (3)西方列强的刁难、限制 (4)洋务派自身的局限 性,缺乏统一的领导核心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不 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 B.顽固派百般阻挠和破坏 C.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 心 D.不彻底改革封建制度
第六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六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https://img.taocdn.com/s3/m/67550e55fad6195f312ba6e8.png)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课堂及时练】
• 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 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A.建立起一支近代化的海军 B.有限度地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D.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
家世:官宦世家
籍贯:广东顺德 学历:留学意大利
生卒:(1833-1907) 专业:机械制造
大事记:
1853年,敢为人先,赴意大利学机械,
树立“科技救国”的志向;
1874年,勇挑重任,出任广州机械局
总办,实践“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理想;
1895年,重新振作,潜心经营顺德利
源兴缫丝厂,“实业救国”开风气。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的目的及特点?
(特点提示:时间、地点、创办人、阶段、企业类型)
【目的】挽救内忧外患的危机。【特点】19世纪60至90年代;沿海地区、通商 口岸;洋务官僚派;前期军事工业、为了自强,后期民用工业、为了求富。
【合作探究】从温子绍人生浮沉的经历中,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看法?
小农经济解体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
【合作探究】19世纪50年代,子绍赴意大利学机械,小伙伴 们赴省城洋行学商,都是青年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要选择。 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你会支持哪种呢?为什么?
【教师点评】学商也好,学机械也罢,并无高下之别, 皆是鸦片战争之后,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国人应对 西方冲击的一种自然回应。个人的选择常与国家的命运 密切相连,学贾后成买办,变为沟通国人与洋人商业往 来的中介;学机械归来,成为早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 领军人物。当历史的车轮驶向19世纪60年代时,像温子 绍这样的有志青年,当他们的“师夷长技”行动逐渐汇 聚成潮流,一场自强求富的运动便拉开了大幕。
第六课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六课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https://img.taocdn.com/s3/m/0ac51d244b73f242336c5fc1.png)
第六课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来宾高中廖丽萍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和原因;了解洋务运动的状况,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作用;了解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认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及原因。
过程与方法联系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影响,分析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运用史料认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回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形势,说明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归纳洋务运动的实践活动,理解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和积极作用。
结合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创办史实,说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的条件并分析其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洋务运动中李鸿章等创办洋务的经历,认识到在传统和现代的碰撞中必然会出现推动社会进步的活动的出现;通过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艰难的经历,认识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具有曲折性。
重点难点理解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和进步性;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条件和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直观的感受到外来经济侵略)这是清朝年间,一位西方画家随商船来到中国,在海岸码头画的素描。
设问:鸦片战争后,来华商船承载的货物主要有哪些?对中国社会生产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思考回答:进口的货物主要是棉纺织品;出口的货物主要有生丝、茶叶等;物美价廉的洋布取代土布占据市场,导致中国手工业的破产;一些地区农民通过生产满足市场的产品获利,农产品生产日益商品化;耕与织的分离标志着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板书:播放《洋务运动》视频(通过视频带来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认识洋务运动的背景)过渡: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政府内部分化出主张学习和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护王朝封建统治的洋务派。
1、以下洋务派的代表分别是谁?学生回答:奕新、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2、洋务派进行了哪些改革和实践呢?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学生归纳出四个方面:(1)创办军用企业;(2)创办民用企业;(3)创办近代海军;(4)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
第6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北师大】【课件】
![第6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北师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0b9bc371fe910ef12df8a0.png)
江南制造总局等(26页简 表)
容
近代民用工业 (代表企业)
轮船招商局(27页简表)
海防成就
北洋、南洋、福建水师
近代教育实践 学堂、留学生 开进代教育先河
结
甲午战败证明失败
变动三: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想一想
贻来牟机器磨坊
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材料一: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 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知不道!
“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 源,当次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 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美之域,而又摭拾 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 著名之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 有济乎。”
——梁启超《李鸿章传》
人争购之, 以得股为幸”
——《申报》1 8 8 2年8月12 日。
“ 盖国家所宜与商民公之者利, 所不能听商 民专之者权”
利可归重股东, 官当极力帮助,权则股 东须有限制, 不得稍逾” ——《张文襄公全集》奏议, 卷68
轮船电报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 办有成效倏变更,官夺商权难自主。 电报贬价归国有,不容商董请公估。 轮船局权在直督,商欲注册官不许。 总办商董举自官,不洽舆情无是非, 事事输人糜费巨。用非所学弊端多, 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从》顾良、张慧君译,中央编译 出版社,1997年版,55页。
洋务运动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 的制度,……(政府)利用其裁判的权力,追 求其球员的利益。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 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 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
高一历史知识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高一历史知识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https://img.taocdn.com/s3/m/2c6fd29bddccda38366baf4d.png)
高一历史知识点:近代中国经济构造变动重点关注两个知识点1、近代中国经济构造的改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近代工业出现。
在中国近代存在的近代工业:外国资本主义公司; 洋务派创立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出现;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2、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波折发展历程和有关结论重点剖析1、产生背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由。
鸦片战争此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畅销商品、打劫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其次,国内市场的不停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近代工业出现。
在中国近代存在的近代工业:外国资本主义公司 ; 洋务派创立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出现;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2、发展历程产生: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引诱下,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于 19 世纪七十年月前后产生。
初步发展:甲午战争此后,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日趋增大,客观长进一步崩溃了自然经济,刺激了民族资本的发展 ; 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中公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取初步发展。
进一步发展:辛亥革命颠覆了封建帝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季。
波折发展:南京公民政府一致全国,推出一些有益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举措,再加上民族财产阶级的努力,公民政府统治前十年,民族工业出现较快发展 ; 抗日战争时期,因为日本的经济打劫和公民政府即官僚资本的压制,民族工业受到深重打击。
日趋萎缩:解放战争时期,因为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公民政府出卖国家利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堕入绝境,纷繁破产。
3、表现特色公司的产生:道路独到。
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加快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立起来的。
所以它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逐渐成长起来的。
课件6: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件6: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https://img.taocdn.com/s3/m/c3572da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0.png)
2.有人针对洋务运动指出: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 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如国家欲 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 亦必剔返,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实 力讲求,以期驾乎西制之上。此人主要强调的是( C )
A.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将败坏社会风气 B.国家应加大工业投资以引导民营企业 C.洋务运动的出路需依托民营企业发展 D.学好西方技术就能全面超越西方国家
(3)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使中国逐渐成为世界资 本主义的经济附庸。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 族工业的兴起。
(4)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 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重点理解] 1.“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的含义 “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 代历史时期,而是指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是相对于手工劳动 的手工工场或作坊而言的,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企业。
2.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只是开始解体,并不是完全解体。一 是从地域上看,中国内地自然经济受外国资本主义冲击有限; 二是从经济结构上看,中国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直到新 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3.“欧风美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关系 外国经济势力入侵阻断了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这是欧风美雨的阻碍作用,但它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创造了条件,如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 劳动力市场,刺激了一些中国人投资近代企业,充当了历史发 展的不自觉的工具。
3.代表 (1)上海发昌机器厂。 (2)广东__南__海__继__昌__隆__缫__丝__厂__________。 (3)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4.影响:使中国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https://img.taocdn.com/s3/m/2865ab92960590c69ec37672.png)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本节教材主要围绕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进程展开。
从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三个方面阐释。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引进技术和生产方式,近代企业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因此本节内容的地位十分重要。
2.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自强”和“求富”旗帜下,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和创建的新式学堂。
要求学生掌握洋务运动发起的根本目的;洋务企业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评价和影响。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沿海创办的中国近代民族企业。
要求学生掌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1)学生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图文资料,设置情景模式,再现情景。
(2)用图文资料,创设情境,采用阶级分析法分析洋务运动。
(3)设置问题,课堂讨论,开展辩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列强入侵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
(3)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3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二、说学情特点:高二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 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国家依赖并最终变成强国的关键。他们强调:“在我们出口的货物里边,不应只注意到
自己富余的东西,还必须考虑到我们邻友们的必需品;即使是他们不需要的以及尚未在别的
地方加工制成的东西, 我们也应(除了出售原料之外)尽量加工制造以从中牟利。”他们强烈 要求政府限制乃至禁止羊毛出口,在他们的努力下,英国于1617年最终禁止羊毛出口。
必修二第
黄宇英
课程标准: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
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重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难点: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表现
社会类型:从生产关系角度被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 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从生产力角度被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 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 请根据已学知识,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
传统经济结构
社会类型: 经济形式: 生产方式: 对外关系: 经济政策:
变动一: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1821-1850),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自洋布 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二:《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
时间
茶叶
牛丝
鸦片战争前
5000(年平均值)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材料四(官办或官督商办企业)充塞着腐朽的衙门作风,机构臃肿,冗员甚多,官派的总 办、会办等大员,大部分是不懂经营管理而又不愿认真学习的庸碌官僚,再加上企业的盈亏
盛衰与这些官僚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营私舞弊倒能饱填私囊,其前途也就不卜而知了。
――王哲《论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文化语境的合理诉求》 材料七洋务运动……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 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根据材料五、六、七和所学知识,总结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变动四:
二、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传统经济结构逐渐解体
以现办纱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续添。”这一规定的实质是()
A.保证洋务派企业在民用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B.反对在传统手工业领域发展近代机器生产
C.通过限制生产规模抵制外商企业的经济渗透
D.满足帝国主义在华投资垄断工业的要求
4、(12分)材料一 近代早期的英国经济民族主义者认为,国内贸易虽然重要,但对外贸
5000(年平均值)
1845年
P8010
13220
1851年
9919
23040
1853年
10122
62896
根据材料一、二和课本知识,概括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1、
2、
3、
【题目】(2015•全国I卷)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 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 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
――摘编自傅琼《近代早期英国经济民族主义刍探》 材料二 晚清以来民族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勃兴以经济层面表现较为明显。“商战”是经济民 族主义的一个直接表达,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 造”;“须减内地出口货税,以畅其源;加外来出口税,以遏其流”,使“中国之富可期”。 重商主义者提倡政府设“商部”,定“商律”,轻“厘税”,给“凭单”(专利证书),以期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 材料三19世纪40年代外商在中国开办的企业简表
时何
地点
国黠
企业名称
1843
香港
英
阿片丁船坞
1843
上海
英
響海书馆
1845
广州
英
柯拜船吗
184&
宁波
黄华1扌院
1846
广州
食
丹麦岛船坞
变动二:
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
【题目】(2016•全国I卷)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 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请根据所学知识,将洋务运动相关的表格填充完整。
时间 背景
指导思想
代表人物
措施
经济
军事
教育
变动三:
【题目】(2017•全国I卷)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 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
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袁伟时《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 根据材料四和课本47页最后一段小字,概括洋务企业的局限性: 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从洋务运动失败得到的启示:
材料五 (轮船招商局)既开之后,洋船少装货客,三年共约银四百九十二万三千余两,因 与该局争衡,减落运价,三年共约银八百十三万六千余两。是合计三年中国之银少归洋商者社会类ຫໍສະໝຸດ :经济形式:生产方式:
对外关系:
经济政策:
【课后作业】
1、 (2014•全国新课标卷I高考)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
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约已一千三百余万两。
——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 材料六“中体西用”是当时先进士人,为引进外来先进文化唯一能够选择的模式。“中体西
用”论的提出在洋务运动期间具有进步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突破了传统的“华夷之辨”,
实现了从“鄙夷”到“师夷”的转变;突破了不识西学、轻视西学的观念,开始向引进西学、 重视西学的观念转变。
2、(2017•全国H卷)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
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3、 李鸿章在建立上海机器织布局后,规定:“合中国各口(岸)统计,无论官办商办,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