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统一于和谐文化建设实践

合集下载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19.10.27•【文号】•【施行日期】2019.10.27•【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19年10月27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美好社会的理想,继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创造形成了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1年,党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立根塑魂、正本清源,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不断提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为弘扬,崇尚英雄、尊重模范、学习先进成为风尚,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大大增强,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不断提高,道德领域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同时也要看到,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由于市场经济规则、政策法规、社会治理还不够健全,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蚀和网络有害信息影响,道德领域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文化建设专题试题参考答案

文化建设专题试题参考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5 DABDA 6-10 ADBCA二、多项选择题:1 AE2 BCD3 ABCDE4 ABCDE5 BCD6 ABD7 ABDE8 ABCDE9 ABCDE 10 ABCDE三、辨析题: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1)这句古汉语的意思是:只要米仓充实,衣食丰足,人们物质生活好了,就会讲究礼节,知道荣辱,重视精神道德。

(2)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它说明精神文明是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的。

但是,有了一定的物质文明并不意味着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

这就是说,无论从社会或者是从个人来说,物质生活好了,如果不抓精神生活、社会风气,它不会自然而然就好起来的。

(3)当前在改革开放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同时也要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2.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产生了消极影响。

本命题错误。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有利于提高广大群众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

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是多元文化,与此相适应,其指导思想也是多元的。

本命题错误。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

但在这种多元文化中,必须保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而决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这个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这种多元文化的主心骨。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处理好四个关系一、处理好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不是全盘继承,而应当正确处理好二个关系:首先,正确处理继承和批判的关系。

对历史文化遗产绝不能不分良莠地兼收并蓄,而应当批判地继承,吸取其精华,抛弃其糟粕。

用哲学语言说,就是扬弃。

其次,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我们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目的,是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是为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

继承不能代替创造,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本身并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民族文化的根本途径是从新的生活出发去进行新的创造。

而且也必须立足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实践,才能给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确立新的标准,从而更好地按照民族性、科学性、群众性、现实性、未来性的要求去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在处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上,我们应当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陶醉于传统文化而裹足不前,片面夸大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继承来代替创造、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二是割裂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否认文化发展的继承性、连续性,只强调创造而否认继承传统文化。

二、处理好我国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既要体现民族性,又要开放,学习外国先进文化。

但是二者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地位是不同的。

吸取外国文化成果并不是用它来取代本民族的文化,必须以我为主,立足于本民族的实践,从思想到形式,都要根据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我国文化的需要加以检验和考察,区分良莠,取其精华,做到洋为中用。

在处理我国民族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关系问题上,应当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片面强调中国特色、民族文化,而排斥外国文化,其结果是拉大了与外国文化的差距;二是片面强调学习外国文化,而忽视民族文化,企图以外国文化来代替中华文化,其结果是失去了文化的民族独立性,从而也失去了民族的独立自主。

三、处理好文化的现实性与未来性的关系。

2015年修订版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第7-12章).

2015年修订版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第7-12章).

毛概期考复习资料(下)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3)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二、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重大意义: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解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③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教育学中的论述题

教育学中的论述题

教育学中的论述题1.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是什么?答:(1)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首先是说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学科专业素养。

需要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学科专业素养不但包括专业知识,而且包括一定的科研水平。

(2)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还指教师不但要有学科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的素养。

教育事业是一项社会性事业,它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同时也能够推动社会各方面的进步发展。

一名教师能不能自觉地使教育活动顺应社会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与他有没有教育理论的素养、能否理解教育的本质、具备现代教育观点、掌握教育的艺术有很大的关系。

并不是有较多知识的人都能成为合格的教师。

(3)教师还需要有一些与教师职业相关的特殊要求,比如:较强的语言表达水平等。

2.简述活动和交往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答:(1)学生品德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和表现出来并接受其检验的,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合和参与社会活动和交往,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所以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2)活动和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人的品德影响的性质和作用也不同。

(3)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是:首先,它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其次,它是德育实践中的活动和交往,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个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再次,它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3.新技术革命对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请联系实际加以阐述。

答:新技术革命对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提供了教育迈向一个新阶段的机遇,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教育观点。

(1)水平比知识更重要。

知识的急速增长要求人们学会学习,水平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方法教育比结论更重要。

毛概 第10章试题及答案

毛概 第10章试题及答案

第十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文化就是()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B.社会主义科学C.社会主义技术D.社会主义意识形态2.精神文明是 ( )A.物质文明的对立物B.指教育科学和文化C.指思想和道德D.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包括思想建设成果和文化建设成果.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 )A.精神文明建设B.思想道德建设C.党的建设D.全民素质的提高4.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B.爱国主义C.集体主义D.马克思主义5、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核心是()A、改革创新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马克思主义6.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A.为党的工作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B.为社会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D.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7.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 ( )A.教育和科学文化建设 B教育和道德建设C.科学文化道德建设D.党的建设8.精神文明是 ( )A.物质文明的对立物B.指教育科学和文化C.指思想和道德D.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包括思想建设成果和文化建设成果.9.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 )A.完成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实现全国人民小康生活的目标10.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两手抓”方针中的关键是 ( )A.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打击犯罪B.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C.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D.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11.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 ( )A.内容和动力B.目标和方式C.性质和方向D.基础和动力12.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 ( )A.实现共产主义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3.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B.发展教育和科学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14.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A.文化教育工作B.思想政治工作C.改革开放D.经济建设工作二.多项选择题1.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A.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文化B.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C.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E.精英文化2.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培育“四有”公民是指()A.有思想B.有道德C.有文化D.有纪律E.有理想3.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B.勤劳勇敢C.爱好和平D.自强不息E.团结统一4.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A.大力发展先进文化B.支持健康有益文化C.努力改造落后文化D.坚决抵制腐朽文化E.继承民族传统文化5.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B.促进经济发展C.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E.培养“四有”公民6.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 ( )A.精神支柱问题B.精神动力问题C.思想保证问题D.公民素质问题E.智力支持问题7.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必须坚持 ( )A.为人民服务B.以用为上C.为社会主义服务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E.社会主义文化优于资本主义文化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了 ( )A.思想道德建设B.科学文化建设C.综合国力建设D.生产力建设E.上层建筑建设9.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 ( )A.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B.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C.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D.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E.坚持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2022年上海政法学院公共课《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上海政法学院公共课《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上海政法学院公共课《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判断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要把先进性的要求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2、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必须提起诉讼()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大学阶段的爱情都没有好结果,只是填补感情的空虚()5、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6、爱国主义具有历史性和抽象性()7、道德是法律的补充()8、对人民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仪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9、享受个人的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的责任、义务是统一的()10、集体主义重视和保证个人的一切利益()11、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1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政治原则()13、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14、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通俗易懂,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15、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思想行为时根本冲突的()二、单项选择题16、()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生态17、以下那种爱情观是错误的()。

A.爱情至上B.责任C.尊重D.爱情既要开花也要结果18、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正确的态度是()。

A.复古主义B.虚无主义C.批判继承D.全盘吸收19、“正义不应缺席,也不应迟到,迟到的正义是有瑕疵的正义”。

这话说的是程序的()。

A.合法性B.参与性C.公开性D.时限性20、对“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你的看法是()。

A.是大学生普遍心理B.我们就应该这样无压力地生活C.是一种无理想信念的表现D.人们应该对生活现状知足,不要追求太多21、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这说明信念的()。

A.多样性 B稳定性 C.亲和性 D.导向性22、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A.理想B.信念C.成才目标D.道德品质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准确理解和运用《决定》精神要把握的几个辩证关系

准确理解和运用《决定》精神要把握的几个辩证关系

准确理解和运用《决定》精神要把握的几个辩证关系戚威全军政工会议《决定》是改革开放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实践总结,是新时期加强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依据。

《决定》中有许多新的观点和内容,贯彻落实时需要准确理解和运用。

一、强调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指导思想政治建设,但不能为此降低思想政治建设的标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决定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必须树立高标准。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全体公民应有较高的思想觉悟、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法制和纪律观念;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帮助;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没有精神文明的这些标准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而军队精神文明建设要走在全社会前列,这就给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因此,我军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思想政治建设的高标准,才能不断提高军队精神文明建设的质量。

正如全军政工会议《决定》指出:认为思想政治建设可以不考虑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是错误的,认为初级阶段可以降低思想政治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也是错误的。

思想政治建设的高标准是由我军人民军队性质和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不能因为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降低标准。

我军是人民的军队,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正是由于我军牢记这一性质和历史使命,坚持思想政治建设的高标准,才在战争年代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国主义和装备优良的国民党反动派,和平建设时期完成了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对台军事斗争、进驻香港和澳门、抗洪抢险等一个又一个艰巨任务,在维护国家稳定和统一、反对霸权主义斗争、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坚持思想政治建设的高标准是我军特有的优势,是战胜一切国内外敌人的强大法宝,是实现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理想信念、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全的根本保证。

职业道德考试试题及答案3

职业道德考试试题及答案3

职业道德考试试题及答案3(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 发扬奉献精神的目的是(abcd)。

(A) 社会的进步(B) 民族的振兴(C) 国家的富强(D) 人民的幸福[分值:2.0]2. 以下有关为人民服务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bcd)。

(A)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显著标志和本质特点(B)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精神,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C) 为人民服务,包含着社会主义道德不同层次的要求,体现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统一(D)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分值:2.0]3. 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ab)。

(A) 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B)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C) 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D) 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条件[分值:2.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从最基本的层面看,主要包括(abc)。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分值:2.0]5. 下列有关职业道德修养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 职业道德修养是职业道德活动的另一重要形式,它与职业道德教育密切相关(B) 职业道德修养是个人的主观的道德活动(C) 没有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教育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D) 职业道德修养是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的统一[分值:2.0]6.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b)。

(A) 在人生观上,集体主义主张从人民需要出发确定个人奋斗目标,极端个人主义则主张从自我需要出发进行个人奋斗(B) 在价值观上,集体主义强调社会价值第一,而个人主义则主张自我价值至上(C) 在政治观上,集体主义的最高道德标准是符合人民利益,而极端个人主义则认为个人利益高于社会公德(D) 在道德观上,集体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极端个人主义则把个人视为历史的动力[分值:2.0]7.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时,主要依靠哪些力量(abd)。

2022年吉利学院公共课《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吉利学院公共课《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吉利学院公共课《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判断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要把先进性的要求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动力源泉()3、职业活动的最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4、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通俗易懂,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5、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6、《公务员法》不适用于人民警察()7、网络的健康发展仅仅取决于计算机的发展水平()8、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是看他为社会作出了多少物质贡献()9、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10、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11、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活动的人们的自律意识,职业活动中的法律更多体现了社会对从事一定职业活动的他律要求()1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伦理道德和法律意识()13、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14、在大学阶段,学习时同学们的主要任务,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15、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根本要求()二、单项选择题16、在与人相处中,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力求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使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

这是()。

A.小生产者的道德要求B.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C.合理利己主义的道德要求D.社会各阶级普遍要求17、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劳动B.社会关系C.语言D.思维18、正确理解道德的本质,应该认识到:道德是一种()。

A.民族精神B.时代精神C.实践精神D.务实精神19、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目标,是人们的()。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20、下列原则中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公序良俗原则C.罪刑法定原则D.罪刑相适应原则21、()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知识竞赛题

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知识竞赛题

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知识竞赛题1、《纲要》的理论指导思想是什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纲要》的印发,贯彻落实的重要思想是什么?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重要思想。

3、《纲要》的印发,有利于哪些建设的紧密结合?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

4、《纲要》分为几个部分?有多少条?多少字?8个部分、40条、8000字。

5、《纲要》体现了哪几个特点?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二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三是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四是原则要求与具体规范的统一;五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6、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7、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是什么?(1)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2)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适应;(3)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4)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5)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6)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套。

8、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什么?集体主义。

9、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什么?为人民服务。

10、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11、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广大公民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试题答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试题答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包容性、民族性、崇高性2、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3、先进文化;4、共同富裕;5、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6、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7、公平主义;8、社会和谐;9、人民当家作主;10、市民公约;11、国家理想、社会导向;12、中国梦;13、诚信建设、职业道德、个人品德。

二、名词解释:1、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2、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

特指精神文明,是精神,思想,文化上的进步与先进。

4法制观念,是人们重视遵守和严格执行法律制度的一种思想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实践的一种能动反映和内在自觉。

5、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

三、简答题:1、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要求,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二,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法制中,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3、三个倡导之间的关系在220页。

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各有侧重、浑然一体。

4、发展生产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文化建设,进行制度创新、加强素质教育,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我国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六个坚持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六个坚持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六个坚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要切实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首先就要根据《纲要》提出的“六个坚持”的内容,认真研究、深刻理解并真正明确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

因为只有坚持正确的方针原则,才能有效保证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的健康发展。

《纲要》在全面深入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近20来我国思想道德建设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开放的时代要求,明确提出并具体阐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六条方针原则。

这些方针原则不仅体现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而且反映了当前思想道德领域的发展方向。

一、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这就要求我们正确把握公民道德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这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道德建设必须为经济发展服务。

从当前来说,就是要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

这是公民道德建设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

可见,这种“相适应”有着两层含义:一是经济基础的决定性要求,也就是道德建设只能提出并确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任务和要求。

应当指出,正是由于没有能够牢固确立经济基础决定性要求的观念,使我们曾经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提出过超越实际可能的、根本实现不了的目标要求,从而直接损害了道德建设的应有效果。

二是道德建设的促进性作用,也就是正如人们所说,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或者说是信用经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不仅能够有效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且能够有力促进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反对只讲金钱、不讲道德的错误倾向,在实践中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

依法治国——精选推荐

依法治国——精选推荐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并把它们上升到国家管理的高度加以认识,丰富了治国方略的全局性、战略性思维内容。

“依法治国”:1996年2月8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中央领导同志法制讲座上,听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家富的《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讲座后,江泽民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对"依法治国"的内涵、基本要求、现实意义作了说明,号召各级领导干部加强法学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掌握和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本领,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干部和群众,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用法的良好风气,为坚持依法治国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正式阐述了"依法治国"的思想。

他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以德治国”:1996年10月10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新的形势需要,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核心内容、主要手段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规定。

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了道德建设的意义。

“五位一体”之文化篇

“五位一体”之文化篇

“五位一体”之文化篇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

文化引领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不竭动力。

文化一旦停滞僵化,就必然走向消亡。

如果我们不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发展观中解放出来,不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我们的文化就必然停滞不前,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如果我们还用旧体制、老办法去推动文化建设,组织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在文化传播和表现手段上还用以前那一套,就必然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

文化投入的是智力劳动,产出的是精神产品,影响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着与物质产品生产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实践表明,一切优秀的文化创造,一切传世的精品力作,都是在民主的环境和宽松的氛围中产生的。

要尊重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规律,坚持社会责任和创作自由相结合,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相统一,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为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化创作提供广阔空间。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摘要)2000年5月16日教职成[2000]4号一、坚持正确方向二、热爱职业教育三、关心爱护学生四、刻苦钻研业务五、善于团结协作六、自觉为人师表依法执教方向正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对中小学教师在“依法执教”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是: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方向正确”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是:学习、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路线、仿真、政策,自觉遵守《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等法规。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主动地发展。

∙为了具体落实“依法执教、方向正确”的规范要求和便于评价实施效果,可以把该标准进行分解,加以细化:* 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为学生、为家长服务的意识。

* 关心国家大事,每天坚持收看新闻30分钟。

*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树立素质教育观念,积极投入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

* 不得挤、删、占音、体、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时,不许占用学生的双休日开办各类补习班。

* 遵纪守法、正人先正己。

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不违纪不违规,洁身自爱,成为社会为人的师表,学生为人的典范。

* 模范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绝不允许有违方针政策的言行。

* 自觉参加政治学习活动。

凡是学校或上级机关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均要以积极饱满的精神参加学习,不得缺席或旷课,自觉提高自身政治理论修养和思想品德水平。

* 加强反思。

每完成某项任务,要积极进行反思,以利改进工作,促进自身专业化。

* 交流互动。

定期进行政治和业务学习的交流互动,,相互启迪和促进。

* 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学校。

社义职业道德五项基本要求

社义职业道德五项基本要求

社义职业道德五项基本要求1、社义职业道德五项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和要求。

3、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内容:它是社会每个成员的义务。

是社义道德要求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和核心,是贯穿于整个社义道德的活的灵魂。

4、社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社义职业道德确立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一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义为基本要求,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一社义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

5、社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义荣辱观。

6、社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起统领作用。

(1)它是引领职业道德的目标和方向。

(2)它确立了职业道德建设的共同理想。

(3)它保持了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特点。

(4)它强化了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

7、八荣八耻(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8集体主义之所以是社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因为:(1)它贯穿于社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始终(2)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关系的最根本的准则(3)是衡量个人职业行为和职业品质的基本准则(4)是社义社会的客观要求(5)是社义职业活动获得成功的保证9个人主义:是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以满足个人私欲为目的的思想体系。

10、社义人道主义是:社义社会处理和对待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准则。

11、人们的社会生活可分为三大领域:家庭、职业和公共生活。

12、社义职业道德规范三大部分:家庭婚姻道德,职业道德和公共生活道德。

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机制

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机制

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机制摘要:确保改革与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过程的同一性,需要自我反省、内容更新、过程制动、价值范导等作用机制。

自我反省就是以实践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以终止“以阶级斗争为纲”为基本条件、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反省核心,不断追问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内容更新就是以认识基本国情为立足点、以总结实践经验为增长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着眼点,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过程制动就是以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为主轴,把制度稳定和体制创新结合起来、把目标坚定性和策略渐进性结合起来、把提高有效性与维护合法性结合起来,确保改革始终在社会主义轨道上有序推进。

价值范导就是通过巩固社会主义信念以维护制度信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优化制度生态、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以引领制度进化,为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提供持久的价值保障。

关键词: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机制Socialist system self perfection and development intrinsic mechanismLu JiafengAbstract:Guarantees the reform and the socialist system self perfection and the developing process identity,needs the introspection,the content renews,the process applies the brake,function mechanisms and so on value Fan Dao.Theself introspection is take practices as the examination truth only standard,take terminated “by the class struggle as the outline” for the basic condition,take the socialist system as the introspection core,closely examines the socialist system unceasingly the superiority.The content renews is by knew the fundamental realities of the country for the standpoint,take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as the point of growth,take solve the actual problem as an objective point,explore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unceasingly the law of development.The process applies the brake is take the initial stage basic line as a main axle,stable and the system innovation unifies the system,unifies the goal firmness and the strategy gradation,enhances the validity and the maintenance validity unifies,guarantees the reform throughout on the socialism track the order advancement.Value the demonstration guides is maintainsthe system trust,the development socialism culture through the consolidated socialism faith optimizes the system ecology,setting up socialism ideally eagerly anticipates the system evolution,provides the lasting value safeguard for the socialist system consum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Keywords:Socialist system Reform Mechanism【中图分类号】D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0088-04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否可能?如何可能?这个问题是改革的根本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统一于和谐文化建设实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和谐文化建设兼有先进性与广泛性的重要特征和要求,在实践过程
中应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

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
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
要求。

按照这一总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有先进的和谐文化作支撑。

只有发
展先进的和谐文化,才能改变发展中只重视物质技术指标增长的倾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发展先进的和谐
文化,才能为民主发展、法治完善提供文化氛围,为良好社会环境和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
提供文化支持。

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实践社会
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引领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以建设先进的和谐文化为基础。

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什么样的文化造就什么
样的人,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滋润和熏陶。

只有以先进的和谐文化滋润、熏陶
全体人民,才能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
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

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最根本的
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只有始终坚持这一原则,才
能保证我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保证国家的文化安全。

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
义的指导地位,应始终做到两条: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二是必须紧密结合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

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必须反映时代精神和时代发展要求。

文化建设必须坚持
与时俱进。

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只有反映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时代精神风貌,和谐
文化的内容才能得到扩展,和谐文化的形式才能得到完善。

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
既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和谐文化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

时代精神、时代发展要求是和谐文
化建设的坐标,也是和谐文化发展的方向。

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必须顺应世界文化发展的大势。

先进文化是开放性文化,封闭自守必然导致文化的衰败没落。

因此,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必须以开放的胸怀面对外
来文化,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华,将本土文化
与外来文化有机地融合起来,以适应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

同时,还应积极推动和谐文化
走向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使之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发展各种文化形式,培育各种文化要素,协调各种文化关系。

只有建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包容性强的和谐文化,才能全方位、
多层次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符合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
种文化争奇斗艳、异彩纷呈,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
本规律。

就和谐文化建设来说,只有坚持各种文化资源、文化形式、文化要素、文化关系
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文化和谐。

如果只允许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文化
资源、文化形式和文化要素存在和发展,其他文化资源、文化形式和文化要素就会衰竭枯萎;如果只注意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文化关系的协调,其他文化关系就会消失。

这样,和谐
文化将因失去广泛性和多样性而难以获得充分发展。

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基于文化需求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文化资源、文化形式丰富多样、各具特色。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
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也日益凸显。

在建设和谐
文化的过程中,只有兼顾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样式的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和发掘各
种文化资源,让各种文化形式、文化要素全面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同的文化需求,
使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建设的成果。

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体现了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

和谐文化是各种文化资源、
文化形式、文化要素、文化关系之间的协调统一,“和而不同”是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

文化的“和而不同”是建立在广泛性基础之上的,是在尊重文化差异、文化个性前提下实
现的和谐与统一。

只有坚持各种文化资源相互补充,各种文化形式、文化要素、文化关系
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

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应积极营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文化发展环境。

文化
发展环境对于和谐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只有营造一个优良的文化发展环境,各种文化资源、文化要素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各种文化形式才能自由发展,各种文化关系才能彼此协调。

因此,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应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方针,努力实现各种
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吸收。

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应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资源,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培育新的文化要素、形成新的文化关系,才能不断丰富和谐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体现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

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应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民群众是和谐文化的创造者,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

只有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使各种文化形式得到竞相发展,各种文化资源、文化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各种文化关系得到妥善处理。

因此,在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潜能,拓宽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渠道,重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对于文化发展和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实现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统一
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与广泛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在实践中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是广泛性的保障。

实现各种文化资源、文化形式、文化要素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

如果不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谐文化就没有吸引力、感召力,就不可能整合文化资源、创新文化形式、培育文化要素、协调文化关系,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也就无从谈起。

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是先进性的基础。

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并不排斥广泛性,相反,先进性需要以广泛性为依托。

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坚持切合实际、贴近生活,和谐文化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接受,其先进性才能真正体现和发挥出来。

把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统一于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践。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统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和特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又主张不同文明、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吸收;既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核心地位,又不否认在合法的条件下其他具体理想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既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又不排斥其他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精神气质;既强调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领作用,又强调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实现和谐文化先进性与广泛性有机统一的现实途径。

感谢您的阅读。

祝语:把祝福化作清风,吹落一地的花瓣,每一片花瓣,都融入我深深的思念,每一天的关怀,每一声的问候,都是我在祝你拥有绚丽多彩,快乐幸福的每一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