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昌龄《出塞》如杜甫《兵车
行》);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雨霖铃》 )。
形 景物形象 象 A. 景物描写(季
节、时节、地 域) B. 场面描写(农 事、战争、狩 猎、离别) C.色彩描写
时令季节
具体时间 地点地域
意境特征
意象特点 描写
内容
技巧
情感内容 形态颜色动作 修辞 角度
双关:形容词、名词
事物特征和人物心理感受、名词的语境义
对比 —— 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
对比:对立或相反的事物、情感倾向等(名词或动词)
特征情感
(1)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直抒胸(2臆) :结诗合中诗有句情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 此手法有何效果,传达乐出景诗乐人情怎、样哀的景感哀情情。
观点态度
此处可粘贴按题材分类情感表格
常见的诗歌题材 山水田园诗、咏物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哲理诗、羁旅行役 诗、宫怨闺怨诗、送别诗、爱情诗、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1、忧国伤时:①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昏庸腐朽;
②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 ③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民族命运的担忧; ④昔盛今衰的感慨,借故讽今的情怀。 2、人生志向: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 ②宦海浮沉、仕途失意的苦闷; ③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 ④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⑤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志。 3、人生感受:①伤春悲秋之情;②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
西山②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春怨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7、闲适:五柳、东篱、三径
(二)意境特征: 1、表现特征:情景交融
2
、结构特征:虚实相生
3
、审美特征:韵味无穷
(三)意境类型:生动、活泼、鲜明、优美、柔美、绚丽、
明丽、明媚、灿烂、雄奇、俊俏、雄伟、萧瑟、
萧条、寂静、清冷、清幽、凄冷、凄清、辽阔、浩渺等
事物形象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物与人的 相似点
体现诗人的品质志趣 或讽刺某一类人
对偶(只限于词曲中):意思相近或互为补充
对象特征
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排比(只限于词曲中):句式整齐
铺陈渲染、强化感情
夸张 —— 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
反复:重复词语
明确反复的内容,根据作用展开分析情感
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
作品描绘了 时令 地点 主要意象 ④意境特征的景象
(一)常见意象
1、送别:杨柳、长亭、南浦、酒。
2、思乡:月亮、鸿雁、捣衣、双鲤。
3、愁苦: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鹧鸪、夕阳。
4:抒怀:蝉、冰雪、梅花、菊花、竹、黍离、草木。
5、爱情:莲花、红豆、连理枝、比翼鸟。
6、战争: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
借景抒情
乐景哀情
反衬
渲染烘托

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
景物之形象特征 诗人之精神品质
拟人
描写技巧:正面描写

古人古事的特点
自身、现世 对比
侧面描写 — 渲染、烘云托月(正衬、反衬) 、动静结合、

借古讽今
情感:怀人伤己、怀古讽今、理性思
虚实结合、细节描写、白描
巧 表达方式
考 (1)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抒情方式。 (2) 结合诗句阐释借什么景抒什么情或托什么物言什么志 或借怎样的古讽怎样的今。 (3) 明确表达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山居秋暝 (唐)王 维
8. 鉴赏语句型 : 句意+情感+艺术效果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这首诗写秋晚山景,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 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勾勒出了一幅恬静、淡 远的秋色晚景图。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借以表 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 5.炼字型:含义+句意+意境
【答案】 “ 折柳 ” 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 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 “折柳 ” 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 “ 折柳 ” 是全诗的关 键。 7. 诗眼型:指出诗眼+描述景象+点出作用
3. 诗歌意象: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过香积寺
王维
题菊花 (唐)黄 巢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
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
1275),诗人抗元
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 天地寂寥山雨歇 ”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释句意+明手法+摹画面+析效果+联情感
语言风格
总体特点:诗庄(庄重)词媚(优美)曲谐(诙谐) 诗歌风格:现实与浪漫 词作特点:婉约与豪放
明风格+析特色+点情感或明形象
常见风格: 平实质朴 含蓄隽永 清新雅致 形象生动 绚丽飘逸 雄奇奔放 沉郁顿 挫 直率天真 白描勾勒 浓墨重彩 惟妙惟肖 体物入微 诙谐风趣 叠字叠词 形神兼备 穷形尽相 洗练 清幽 工丽(对仗工整辞藻华丽)
释含义+明手法+摹意境+析效果+联情感
描写
结构 抒情
景 意象 画面 特征
技巧
手法 修辞及作用 角度及作用
景情关系
位置
作用:总领、承接、铺垫、照应等
技巧
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平字见奇,常字见险; 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深沉动人,发人深省;深化主旨,画龙点睛
言近意远,蕴藉含蓄;音韵和谐,铿锵有力;淋漓尽致,荡气回肠; 一气呵成,琅琅上口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分析: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
芳香,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
“青
帝”,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而统观全诗,诗中的菊花寓意是
最新高考语文总复习 -- 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大全及强化练习
人物形象 A. “我” — 诗中 抒情主人公,即 诗人自己; B. 作品刻画的人 物形象。
外在形象
社会地位 外貌神态 动作语言 环境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烘托
内在形象
理理想想志志趣趣 人人生生态态度度 人人生生经经历历
知人论世
作品塑造了 外在的 内在的 社会地位的形象 (注意点明塑造人物的方法)
③世事多变、沧海桑田;④告慰平生的喜悦。 4、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②思亲念友;③边关思乡;④闺中怀 人。 5、长亭送别:①依依不舍的留恋;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从背景了解 从情感领悟 从用典观照 从意境揣摩(归纳要全面评价 要恰当)
最新高考语文总复习 -- 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大全及强化练习
诗歌鉴赏题型例析
1. 人物形象:身份+性格+思想。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 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
由。
分析:这首词描写了一位思妇,即一位内心充满
“ 离恨 ” 与 “相思 ” 的
反问:问号、语气
明确是肯定、否定还是猜测语气,明确对象
丑更加鲜明

对偶 —— 形式上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
原因 情感
强。
用典:引用、注释
明确用典的内容和含义,主人公与历史人物
设问 —— 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反问 —— 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异同 情感
反复 —— 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
当时社会上怀才不遇的有志之士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
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
加以改变。
4. 诗歌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
古人评诗时常用 “ 诗眼 ” 的说法,所谓 “诗眼 ” 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 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 “ 诗眼 ” 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 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诗眼分别是 “咽 ” 和 “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 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 咽”、 “ 冷” 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 境)。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
别》);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归园田居》
);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辛弃疾《破阵子》 );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赠汪伦》 《源自文库夜思》);
【答案】诗人独立水边,此时山雨骤然停歇,天地间一片寂寥。这句诗通过 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作者借景抒
最新高考语文总复习 -- 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大全及强化练习
情,情蕴景中,使读者感觉作者的孤寂之情更是情动于衷。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9. 语言风格:点明语言特色+具体分析+表达的情感(烘托的形象)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 “ 折柳 ” 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 “ 折柳 ” 的寓 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 “ 关键 ”之说?为什么?
诗中的梅花意象有什么深刻含意?请简要说明。 梅花孤独一枝,在形象上高洁、寂寞,无人问津。诗人采用了托物言志与象 征手法。由物及人,梅花即诗人自己罢官后不得起用的自身写照。诗人想借 梅花形象,表明自己跟梅花一样高洁寂寞、怀才不遇、无人赏识。
修辞手法
最新高考语文总复习 -- 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大全及强化练习
比喻:如、像、若、好似、仿佛、成了、是
相似点
对象特

比拟:有动词来陈述静态事物或无生命事物
借代:特征代本体、局部代整体、具体代抽象
夸张:数量词、变形
突出点
对象特征
移情于物
比喻 —— 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拟人 —— 使事物生动、形象、传神 排比 —— 增强气势、加强语气、突出强调。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
女性。她 “ 眼底 ” 充满了 “ 离恨 ”,明知视线已被青山遮断,心上人是看不
到的,但仍要情不由己地、一次又一次地倚靠着楼上的阑干(栏干)远望,
足见其情之痴绝。
2. 事物形象:象征义+手法+人格化形象+情感
梅花绝句 陆游
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此诗无一 “ 情” 字,而无处不含 “ 情 ”。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 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 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案】 “ 凉”。 “ 凉” 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 。由床上之 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 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答 “ 缺 ”字,言之成理亦可。 ) 6. 诗眼型:寓意(含义)+诗歌主旨+对主旨的作用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白) 间接抒情(隐晦) ①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②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③托物言志(情)
虚实结合:实写、虚写景物之特征 境
描写手法 动静结合:有动词和表声响的词语
描绘某种情
渲染某种情感 画面 +情感
④用典抒情 ⑤叙事抒情(即事感怀)
表现手法 结构特点
视角变换:方位名词、时间概念
咏物诗 运用拟人手法来表达事物的特点
炼字
诗眼 语 言
炼句
动词 形容词
比拟 活用 一般
双关 色彩
动静转换、移情于物 化静为动 突出物的特征
突出物的特征,表达情感 移情于物
数词 叠词 副词 连词
描景状物、渲染气氛、表情达意、虚实递 增强韵律感,加强感情的表达效果
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 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
辨析视角
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比兴
(1)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 此手法有何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开门见山、铺垫、逐层拓展、环环相扣、点面结合、卒章显志、 画龙点睛、首尾圆合、伏笔照应等小中见大、以景结情、欲扬先抑
内容主旨
内 容 情
思想情感 感 观 点 态 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