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12张PPT)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二课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第二课相关标签:  部编版    语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第二课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古诗。
2.根据提示,写出诗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吗?这节课我们依然运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复习入手,导入新课,意在巩固上节课的学习的内容,同时自然引入新课。
二、谈话交流,精准释题1.过渡: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说说你对诗题的理解。
2.介绍古诗背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
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当院墙壁上。
(书:题写)设计意图:通过引入资料,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为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做铺垫。
三、交流资料,简介诗人1.交流资料。
同学们,你对王安石有哪些了解呢?(师生活动、展示资料)2.简介诗人及写作背景。
王安石,字介甫,临川(今属江西)人。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元日》《梅花》等存世。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诗人,积累文学常识。
四、诵读古诗,明了诗意(一)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提示:畦读q ,闼读t 。
)指名读,读准字音,读清停顿。
(二)再读,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反馈,重点引导。
1.注释。
长扫:指经常打扫。
净:干净。
苔:青苔。
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排闼:推开门。
闼指小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51张PPT)
九曲黄河万里沙,
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 的银河相通。
浪淘风簸自天涯。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
如今直上银河去,
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 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
同到牵牛织女家。
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 月初七的夜晚相会一次。
黄河的基本走向
理解了注释,你能说说诗意吗?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写
bǒ
簸 ⺮+其+皮
yá
涯 涯 天涯 崖 悬崖
互动课堂
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浪淘沙
qū
[唐]刘禹锡
bǒ
yá
九曲 黄河 万里沙,浪淘 风簸 自天涯。
如今 直上 银河去,同到 牵牛 织女家。
注释
浪淘沙:唐代曲名。
浪淘沙
九曲: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说一说:这首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诗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黄河来自天边、奔腾 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用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曲折 折,“自天涯”写出了黄河的源远流长。
后两句作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 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牛郎织女家,侧面表现了黄河的雄伟。
(课后第二题)
结构梳理
同学们让我们随着诗人缓开的的万脚河仞步流山一, ,同穿 波到越 涛黄峡 滚谷 滚河, 向劈 东 边去亲临其境吧! 流,惊涛骇浪,巨浪滔天
如千万匹骏马奔腾,多么 惊心动魄的气势!多么雄 伟壮丽的奇观!
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前两句诗,读出 黄河的曲折悠长、波涛汹涌。
九曲 黄河 万里沙, 浪淘 风簸 自天涯。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浪淘沙》精品课件PPT
能享受到那片刻的欢乐。
•
可惜,梦中之乐是虚幻的,梦后之苦是实在
的、残酷的,不管主观上如何贪恋那梦中之乐,
终究不过是“一晌”而已。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以梦的短,写现实的长; • 以梦的欢,写现实的悲; • 以梦中的主,写现实的客。 • 表达了词人沦为亡国奴的孤
寂凄凉。
独自莫凭栏
•
凭栏远眺,是为了看昔日的宫阙阁楼,以满足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
这首词表达惨痛欲绝的国破家
亡的情感,真可谓“语语沉痛,字
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
•
梦里暂时忘却了俘虏的身份,贪恋着片刻的
欢愉。但美梦易醒,帘外潺潺春雨、阵阵春寒惊
醒了美梦,使词人重又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
况中来。
•
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活
的对比,是作为一国之君和阶下之囚的对比。写
久的别离,因而也是人世间最为痛苦的别离,
更何况这样的别离是如何的“容易”——国家
竟是那样轻而易举的就灭亡了,这岂不是痛上
加痛吗?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落红逐水流,春光已逝去,世事变化急
速,好景一去不复返。
•
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
痛和沧桑。
•
“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
人生际遇:从前在“天上”过着自在自由的
思念故国之情
•
然而,汴京距金陵甚远,中间有“无限关山”
的阻隔,只能是欲见不得,徒唤奈何而已
•
更何况这“无限关山”,也不再是南唐国土,
而是宋朝的属地,看到这已经沦丧的国土和易主的
江山,岂不是只能增加心中的悲苦吗?
独自莫凭栏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
17、古诗三首教材解析本课编排了三首七言古诗,其中《浪淘沙》(其一)《江南春》是唐诗,《书湖阴先生壁》是宋诗。
《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
这首诗的大意是: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蜓奔腾而来,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银河冲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到天上的牵牛织女家。
前两句歌咏黄河,起笔极具气魄,既写出了黄河九曲的姿态,又写出了其裹挟黄沙、奔腾而来的气势。
后两句中,诗人由景色联想起黄河与天河相通的典故,又联系到自身,进而驰骋浪漫的想象,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
《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
诗的大意是: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众多亭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这首诗描写了美丽如画的江南风光,诗中景物有声有色、有远有近、动静结合,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春景的高度赞美与无限神往。
起首两句,诗人写出了江南春光的声色之美,也描绘出江南独特的地理风貌和生活气息,而且这种美是铺展千里的,更令人读来心旌摇荡。
但这些单单描绘出了江南春景中明朗绚丽的一面,尚不足以完整地诠释“江南春”,所以诗人在后两句中写到了另外一面—数量众多、楼宇重重的佛寺,在烟雨蒙蒙之下,充满朦胧、迷离的美感,再加上“南朝”二字,增添了深邃厚重之感。
这里的“四百八十”是一个虚数,直言佛寺数量之多,勾连了历史上江南地区佛教盛行的风貌,同时也能照应首句“千里”所表达的地域上的广阔。
全诗前两句写晴朗之景,后两句写烟雨之色,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千里之内的天气景色各有不同,另一方面,也是诗人有意要把江南春景的不同特色浓缩到这短短的四句诗中。
《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
杨骤,字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诗人退居江宁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杨骤屋壁上的。
诗的大意是:茅屋常被主人打扫,干净得不生青苦,院内一排排的花木都是主人亲手种植的;院外,一条溪流环抱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开屋门把那翠色送到了眼前。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语文课件 第17课 古诗三首
运用:查一查本课三首诗中运用到的典故,仔细读一读,体会 作者表达的情感。
指导朗读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自己豪迈的气概和奋发的精神。同时让我们感 受到祖国河山的美丽,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 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江南春》 作者:杜牧
走近作者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 人、散文家。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 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 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主要作品:《赤壁》《山行》《秋 夕》《江南春》《泊秦淮》等。
书写指导:“厂”要窄 长,里边两个“土”上 下排列,要匀称。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中裹挟的无数砂砾,随同滔滔河水流经万里。 经受了浪涛冲洗和狂风簸荡,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如今好像又要 直直地飞上高空,飞向浩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同到牛郎和织女 的家里做客吧。
“千里”一词,不仅表现出江南的辽阔,还表现出江南的繁丽不 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不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铺展在大地上 的,处处都是这样,令人心驰神往。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得思想感情? 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
在诗人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描绘了一幅朦胧 迷离的画面。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 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 加丰富多彩,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之情。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第一课时)优质ppt教学课件
教学模板PPT
语文S版 二年级上
每个人对于学习,都有着不同的方法。 有些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只有找到 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中不断运 用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再见
1. 请同学们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把诗读通读顺。 2.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自读古诗,画出停顿 (2——2——3)。 3. 请同学们按停顿读古诗。 4. 男女互读,师生互读。 5. 根据注释,组内讨论诗意。
【注释】
①六月二十七日: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的六月二十七日。 ②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③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④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 ⑤白雨跳珠: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就像珍珠般跳落。 ⑥卷地风:风从地面刮过。 ⑦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你还学过哪些有关月亮的古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如果你是诗人,联系生活实际 经验此时你会想些什么?
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丝丝缕缕都是 甜蜜,然而诗人在这里看不到熟悉的家乡山水, 听不到亲切的乡里乡音,这里只有——“野旷天 低树,江清月近人”!新愁加旧愁,此时此刻诗 人就是一个字——愁。
3 古诗词三首
第1课时
我们的祖国有壮丽的大好山河,不仅现代人经常 为祖国的山水风景写诗写文章,古代唐诗宋词中, 也有许多是描写山水风景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孟浩然 (689—740) ,襄州襄阳(今 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 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唐代山水田园 派诗人。代表作有《过故人庄》《春晓》 《宿建德江》等。
宋 苏轼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ppt示范课件
目是客,、是 中古美是人是 的往化一杰一 世今了个地个
第四单元 圆 9课时 第 七-九 周1.认 识圆, 掌握圆 的基本 特征, 理解直 径与半 径的相 互关系 ;学会 用圓规 画圆。2.理解圆 周率的 意义, 掌握圆 周率的 近似值 ,理解 和掌提 圆的周 长与面 积的计 算公式 , 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重 点:求 圆的周 长与面 积。难 点:理 解圆周 率的意 义,理 解圆的 面积公 式推导 。计算 公式第 五单元 百分数 15课时 第十-十三周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它在 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2.能够 进行小 数、分 数和百 分数的 互化。3.理解折 扣、纳 税、利 息的含 义,知 道它们 在生活 中的简 单应用 ,会进 行这方 面的简 单计算 。4.在 理解、 分析数 量关系 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地解答有关 百分数 的问题 。重点 :理解 百分数 的意义 ,了解 它在实 际中的 应用在 理解、 分析数 量关系 的基础 上,使 学生能 正确地 解答有 关百分 数的问 题。难 点:在 理解、 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 确地解 答有关 百分数 的问题 。
B.扇形 C.折线 D.复式条形3.东兴村有土地200公顷,其中 40公顷 种植果 树,果 树的种 植面积 占总土 地面积 的(
)。A.50%
B.40%
C.30% D.20%4.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200L空 气中含 有(
)L氧气。A.100
B.42 C.21 D.505.永兴超市春节期间共运来水果420千克,其中橘 子运来120千克,香蕉运 来50千 克,橘 子约占
你去过江南吗?
你知道春天的江南是什么样 的吗?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PPT课件
情趣
品性
主题概括
江南风光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拓展延伸
一、“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拟人、对偶
课堂演练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C.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D.《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初读课文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长一些,盖住下半部分的“鸟”,使整个字结构稳定、平衡。
yīng
大意: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大意: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众多亭台楼阁掩映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这首诗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自然景物
人文景观
晴朗之景
烟雨之色
读一读
在朗读前两句诗时,应该用柔和舒缓的语调,读出江南春景欢快、明朗的感觉;读后两句时,语调可稍稍低沉,读出蒙蒙细雨的缥缈之感。
读完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辽阔的江南大地上,黄莺在欢快地鸣唱,遍地的红花映衬在绿叶之间,河边的村庄,山下的小城,酒店的旗子在风里飘着。南朝时候造起的许多寺院,如今还有数不清的楼台掩映在迷蒙的烟雨中。
夸张
波涛汹涌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你从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豪情?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古诗三首》
板书
蜿蜒曲折
对
美
浪淘沙
河流漫长 波涛汹涌
好 生 活 的
静谧美好
向 往
主题
这首诗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 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 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 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他们 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读诗句 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解诗意
注释
江南春
绿映红:绿树红花相互映衬。
水村山郭:依山傍水的村镇。
千里莺啼绿映红, 酒旗风:酒家的九幌子在风中摇动。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指曾经建都在江
苏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南朝四百八十寺, 楼台:指佛寺中的建筑。 多少楼台烟雨中。 烟雨: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万里黄河弯弯曲 曲夹带着泥沙。
像巨龙盘旋
浪淘风簸自天涯。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波涛汹涌 气势磅礴
惊涛骇浪 气吞山河
同学们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一同到黄河 边去亲临其境吧!
这是黄河源头,发源于 青藏高原,经过一段平缓 的河流,穿越峡谷,劈开 万仞山,波涛滚滚向东流, 惊涛骇浪,巨浪滔天如千 万匹骏马奔腾,多么惊心 动魄的气势!多么雄伟壮 丽的奇观!
扫清字词拦路虎
bǒ
簸 ⺮+其+皮
yá
涯 涯 天涯 崖 悬崖
读诗句 自由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qū
bǒ
yá
解诗意
浪淘沙:唐代曲名。
浪淘沙
九曲: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九曲黄河万里沙,
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 的银河相通。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69张PPT)
唐代曲名。
点击画面,播放视频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刘禹锡 (772—842),字
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白 居易称他为“诗豪”,与柳宗元 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 易合称“三杰”。有《刘梦得文 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自由读一读古诗,对照注释理解 诗意,说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
指黄河弯曲的河段甚多,民间素有天下黄河九百九十 九道弯的说法。“九”是虚指。
1.背诵本课三首古诗并复述古诗的 大意。
2.收集、摘抄描写自然美景的古诗 词,并背一背。
17
古诗三首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气势磅礴的黄河
莺 歌 燕 舞 的 千 里 江 南
宁静闲适的田园风光
字词超市
我会写
涯
笔顺 组词
造句
莺
笔顺 组词
造句
多音字
曲
qū 曲折 qǔ 曲子
例:这首曲( qǔ )子仿佛 诉说着一个曲( qū )折凄 美的爱情故事。
3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指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
浪淘沙(其一)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唐]刘禹锡
波浪淘洗。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自天涯”将黄河的源 远流长突写得了神入化。
自古相传黄河有九 道弯。形容弯弯曲 曲的地方很多。
后两句写的是雨景那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这两句也富含哲理道出了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历史大浪淘沙的无情这首诗即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12 古诗三首
题
首
第 二 课 时
临
安
林 升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激趣导入
古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上 节课我们学习了陆游的《示儿》,感受 了诗人直接表达的方式。这节课,我们 看看林升是怎样表达爱国情感的。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课前预习
1、自学生字;
(dǐ) (biàn) (xūn)
邸
汴
熏
2、熟读这首诗,并 读出感情。
示儿
人
教
五 年
陆游
级
上
册
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那他临终那夜留
给儿子的遗嘱到底是什么内容。谁来猜一
下,他或许会交代什么?
打开书,让我们一起去了解陆游的遗嘱
内容到底是什么吧。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 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 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 诗人。乾道二年,因主张 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 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 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 近代思想家、文学家。行文 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 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 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 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整体把握 ⒈自由读诗:①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
九州生气/恃风雷,
shì yīn dǒu sǒu jiàng 万马齐喑/究可哀。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 的仪式。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疏通诗意,理解内容
诗句大意: 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什么也没 有了,这只首是诗因写为出没了有诗亲眼看 到祖国人的毕统生一的而心感事到和悲伤。 朝廷的无军限队的收希复望北,方表领土的 那一天达,了在他家渴里望祭收祀复祖先的 时候,失不地要、忘统记一(祖把国这件事 情)告的诉强我烈。爱国情怀。
2020-2021年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宿建德江》课件 PPT
新知讲解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古诗的前两句?
停船靠岸
指作者自己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划动小船 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新知讲解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是什么意思呢?
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的小洲边, 日暮时分漂泊的游客更添惆怅。
新知讲解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这一句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古诗三首
语文部编版 六年级上 第一课时
新知导入
品诗,欣赏美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新知导入
宿 建 德 江
自读课文
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接下来诗人又描写了 什么?
空阔远大 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原野 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新知讲解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两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 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新知讲解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解读作者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 齐名。四十岁前隐居鹿门山读书作诗, 后到京城长安游历,一生不得志。诗 中常流露出抑郁失意的伤感情绪。
题目解读
住、过夜。
宿建德江
指新安江流经建德县(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新知讲解
sù
宿建德江
sù(宿舍)(住宿) 宿 xiǔ(一宿)(整宿)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优质ppt课件
他是谁? 46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 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文 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 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 拾遗》等存世。
47
有感情地 朗读古诗
48
想一想
自由读诗,思考: 1.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 2.本诗哪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3.全诗哪些诗句暗示了主人情趣高雅? 哪些诗句表 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
41
理解诗句注释
42
读一读
长扫: 即常扫,指经常打扫。
净: 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畦: 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田 埂围着。
排闼: 推开门。 闼: 小门。
43
理解古诗译文
44
读一读
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 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 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 护着农田,将绿色的田地环绕;两 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49
划分节奏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50
理解诗句: 1.“净”是通过“无苔”体现的。 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中“护”和“绕” 采用了拟人手法。 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暗示了主人生活情 趣的高雅;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表现了主 人的品质高洁。
14
作业
1.背诵古诗。 2.根据古诗发挥想象,自由编写故事。情节合理, 语言要生动。
15
再见
16
古诗三首
《江南春》
17
看一看
18
背一背关于春天的古诗词。
19
读了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17课 古诗三首 【名校课件】
课文讲解
从公元420年至589年,在我国长江以南先后 存在过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南朝。南 朝历代皇帝和大官都崇信佛教,修建了许多寺院, 祈求神明保佑。京城健康(今南京市)尤多,据 说有500余座。这里所说的“四百八十寺”可能就是 当时存留下来的概数而言。
课文讲解
想一想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课余请大家收集有关刘禹锡的古诗读一读,去领 略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总结他的诗歌特点:
1.取境优美。 2.精炼含蓄。 3.默写这首诗。 4.积累刘禹锡的诗。
课文讲解
课文讲解
课文讲解
课文讲解
描写春天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晓》(唐孟浩然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夜喜雨》(唐 杜牧)
课文讲解 总结
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已呈现出衰败的 趋势,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而当朝统治者 却依然醉生梦死,效仿南朝,不惜代价大建 佛寺,想祈求神灵保佑,江山稳固。《江南 春》既描写了江南莺歌燕舞、桃红柳绿的无 限风光,同时也有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感慨。
课文讲解
书湖阴先生壁
课文讲解
书湖阴先生壁
书,书写。
课文讲解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主人家庭的清幽与 洁净,以及对山水的深情,来衬托主人的 生活情趣的高雅。
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以 及田园山水、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的无穷 乐趣。
课文讲解
“护田”“送青”把山水拟人化,传 达了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 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 活情趣的高雅。
全诗既赞美了湖阴先生的朴实勤劳,又表达了 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百 姓的交往中领略到无穷乐趣。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学期精品课件-古诗三首 第1课时
浪淘沙(其一)
七言绝句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七言绝句
1.篇幅固定,全诗四句,每句七字, 总共二十八字; 2.押韵严格,讲究平仄; 3.不拘对偶,构写自由; 4.篇幅短小,语句精炼。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浪淘沙(其八)》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积极乐观 豁达
浪淘风簸自天涯。 奋发 如今直上银河去, 进取
同到牵牛织女家。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品意境、悟诗情
4人小组合作,自学《江南春》,要求: (1)熟读古诗 (2)理解诗意 (3)体会诗境 (4)感悟诗情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藩镇割据、宦 官专权。
浪淘沙(其一)
•
九曲:形容黄河水转
[唐]刘禹锡
了很多弯。九,在古
代表示多数。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
浪淘风簸自天涯。
泥沙,风浪滚动的样 子。
如今直上银河去,••
天涯:天边。 直上银河:古代传说
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与天上的银河相 通。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之浪淘沙(其一)》教学课件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 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并通过借用典故的方法 表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
浪淘沙(其一) 思想感情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所作《陋室铭》《竹枝词》 《杨柳枝词》等都含思婉转, 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 息。
万里沙: 黄河长, 泥沙多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九曲:自古黄河有 九道湾,形容弯弯 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风簸:黄沙 卷着泥沙,风浪
滚动的样子。
自:来自 天涯:天边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刘 禹锡创作的《浪淘沙》,诗人 借黄河雄壮美丽的景象,抒发 自己豪迈的气概和奋发的精神。 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河 山的美丽!
课堂反思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 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致读者】
读者朋友,您好!非常荣幸,我的作品对您有所帮助。 为您提供优质作品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提高作品质量,今后能创作出更高质量的 作品,供您参考使用。希望您能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改进方向、方 法,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优化完善。您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愿您我携手共建, 共同提高。在此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万分感谢!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诗人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 他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 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 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 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 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现了诗人奋发 有为的精神和豪迈的浪漫气魄。体现出 一种朴实无华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众多亭 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四、诗的后两句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的? 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把黄
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第二课时
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 方,是一个被文人墨客美化了的地方,是 古往今来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今天让
我们一起走进这江个南世外桃源吧!
江南春
杜牧(803—约852)
诗意
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 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 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银河冲 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到天上的 牵牛织女家。
互动课堂
读读《浪淘沙》(其一),说说 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九曲黄河万里沙 蜿蜒曲折 河流漫长
浪淘风簸自天涯
波涛汹涌 惊涛骇浪
这是黄河源头,发源 于青藏高原,经过一段平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17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 (772—842)
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曾任监察御史。唐朝中晚期著名诗 人,有“诗豪”之称。其代表作品 有《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 《蜀先主庙》《西塞山怀古》。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自由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边去亲同临学其们境让吧我!们随着诗缓开流人万,的的仞惊河脚山涛流步, 骇,一波 浪穿同涛 ,越滚 巨峡到滚 浪谷黄向 滔,河东 天劈,
如千万匹骏马奔腾,多么 惊心动魄的气势!多么雄 伟壮丽的奇观!
抓住关键数字,从画面和声音联想开 去,我们就能读出黄河的雄伟气势来,一 起来读一读吧!
九曲 黄河 万里沙, 浪淘 风簸 自天涯。
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后两句诗,通过银河 感受黄河的雄伟气势吧!
如今 直上 银河去, 同到 牵牛 织女家。
诗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黄河来自天 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用夸张的手 法写黄河曲曲折折,“自天涯”写出了黄河的源远 流长。
后两句作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 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牛郎织女家,从侧面 表现了黄河的雄伟。
酒旗飘扬
绿树红花
南朝四百八十寺,
烟雨朦胧
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 黄莺啼叫
齐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 根据意思想象画面吧!
千里莺啼绿映红
虚指
广阔的江南地区,到 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 红花。
绿和红,指的是什么?
绿树 红花
“绿映红”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绿树成荫,红花鲜艳,绿 树衬托着红花,艳丽无比。
浪淘沙(其一)
qū
[唐]刘禹锡
bǒ
yá
九曲 黄河 万里沙,浪淘 风簸 自天涯。
如今 直上 银河去,同到 牵牛 织女家。
学写字
诗中的会写字一起来写写吧!
yá
涯
注意右边“丿”穿插, “厂”里面是两个“土”, 注意不要写成“士”。
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描写 黄河 的诗。
黄河
请你结合注释,说说诗意吧!
浪淘沙(其一)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 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 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 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了。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 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 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 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唐代曲名。
九曲: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 的银河相通。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 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 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 只准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相会一次。
课堂演练 一、比一比,再组词。
沙( 泥沙 ) 砂( 砂锅 )
淘( 淘气) 涛( 波涛)
簸( 簸箕) 菠( 菠萝)
崖( 山崖 ) 涯( 天涯 )
二、这首诗写作者真实看到的诗句是: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这首诗写作者想象的诗句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三、诗的前两句写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九 曲黄河 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的特点。
诗人由眼前气势雄伟的黄河想到 了什么?朗读古诗,圈画出对应的词 语吧!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大、浪高)
(静谧美好)
诗人想乘着巨浪扶摇直上, 寻访牵牛织女家。
想象 奇特
牛郎织女
很久以前,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一天,老牛让牛郎去 树林边,会看到一位美丽的姑娘,这个姑娘会和他结为夫妻。 牛郎纳闷,但还是去了,事情和老牛说的一样。
思考讨论:作者是怎样写出黄河气势雄伟的? 直接描写,写出长度、弯曲、大浪淘沙等。 由现实联想到神话故事。
结构梳理
蜿蜒曲折
对 美
浪淘沙
河流漫长
好 生
(其一) 波涛汹涌
活
的
静谧美好
向
往
主题概括
这首诗用淘金者的口吻,表达他们 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 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 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他们 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人)。人称“小杜”,以 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他 为“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 绿映红,水村山郭 酒旗风。 南朝 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 烟雨中。
学写字
诗中的会写字一来写写吧!
yīnɡ
莺
秃宝盖要写得长一些, 盖住下面的“鸟”,使整 个字的结构稳定、平衡。
互动课堂
这首诗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 春天的特点?请你在诗中圈画出来。
(课后第三题)
江南春
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 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 , 千里江南
水村山郭酒旗风。
水村山郭酒旗风
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 的酒旗一一在望。
风动了,酒旗动了,整个画面 都动了。
讨论:诗的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的映衬?
有( 红绿色彩 )的映衬 有( 山水 )的映衬 有(村庄和城郭)的映衬 有( 动静 )的映衬 有( 声色 )的映衬
南朝四百八十寺
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多少楼台烟雨中
烟雨迷蒙的朦胧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