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成型加工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4a31519e009581b6ad9ebdd.png)
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材料成型教研室注重师资队伍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是?引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正在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高校——荆楚理工学院新开设的工科专业。
作者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保障和实施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
针对专业型、职业型“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根据社会岗位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技能的要求,结合制造业发展与技术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较好的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一、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体系为了适应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和市场对生产一线“工程师”的需求,通过加强各实践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按照培养工程素质和渐进的教学模式,以职业工程师培养为目标,构建“课内实验、综合实践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科技创新项目”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1]。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模块化构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课内实验、设计实践、工程训练、科技实践、毕业设计等进行模块化构建。
1. 课内实验模块对所有专业课程的实验项目内容进行讨论,去除陈旧的、重复的内容,增加新的方法及实验内容,尽可能实现实验方法的多样性。
整合传统实验,在新版教学大纲中设置一些具有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特点的实验项目[1]。
2. 设计实践模块包括机械测绘实践、课程设计和机械类软件实训。
在方案设计、性能设计、系统设计中充分应用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等现代设计技术。
3. 工程训练模块包括传统加工(金工实习)、数控加工、材料成型等技术实践。
在传统成型与加工技术的基础上,重点训练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快速成型等先进制造技术的技能。
4. 科技实践模块按照因材施教、分类教学、引导学生健康个性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学生科技实践活动,通过学科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实践,增长和提高知识创新能力,把学生参加科研立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等作为培养和考察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2]。
①挤出-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报告
![①挤出-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07365cd524de518964b7ddd.png)
聚合物加工实验报告实验一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共混改性及其挤出造粒姓名:张涵学号:1514171034 班级:2班年级:2015级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实验时间:2018年5月3日目录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原理 (4)第一部分聚丙烯及EPDM (4)(一)聚丙烯 (4)(1)聚丙烯的品种 (4)(2)聚丙烯的性能 (4)(二)EPDM (5)(1)EPDM的定义 (5)(2)EPDM的特性 (5)(3)EPDM的改良品种 (7)(三)聚丙烯与EPDM的共混增韧 (8)第二部分聚合物共混物的界面层 (8)(一)界面层的形成 (8)(二)界面层的结构和性质 (10)第三部分挤出机结构 (11)23(1)传动部分 (12)(2)加料部分 (12)(3)机筒 (13)(4)螺杆 (13)(5)机头和模口 (13)(6)排气装置及其机理 (13)三、原料及主要设备 (13)四、注意事项 (15)五、实验步骤、现象及分析 (15)(一)实验前准备工作 (15)(二)实验过程 (16)(三)停机 (18)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19)七、思考题 (21)一、实验目的1.聚烯烃改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认识EPDM对聚丙烯的增韧改性;3.理解双螺杆挤出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习挤出机的操作方法;4.了解聚烯烃挤出的基本程序和参数设置原理。
二、实验原理第一部分聚丙烯及EPDM(一)聚丙烯(1)聚丙烯的品种以丙烯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称为聚丙烯.聚丙烯颗粒外观为白色蜡状物透明性也较好。
它易燃,燃烧时熔融滴落并发出石油气味。
比聚乙烯更轻。
大多数工业聚丙烯是仅由丙烯一种单体聚合而得到的、即为均聚聚丙烯。
有时为了满足各种性能需要,在聚丙烯合成过程中,常引入少量乙烯单体(或丁烯-1、己烯—1等)进行共聚,得到共聚聚丙烯。
共聚聚丙烯中最重要的是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
(2)聚丙烯的性能工业聚丙烯结晶性好,其结晶度一般为50%-70%、有时可达80%。
《聚合物加工工程》教学大纲
![《聚合物加工工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b0e6ca1524de518974b7d12.png)
《聚合物加工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PSE3840T课程中文名称:聚合物加工工程课程英文名称:Polymer Processing Engineering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开课学期:春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课48学时)总学分: 3预修课程(编号):化工机械基础、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并修课程(编号):聚合物制备工程、高分子材料、聚合物改性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课。
课程系统讲授聚合物加工的基本方法、加工原理、加工工艺及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聚合物加工流变学基础知识,主要讲授应力张量、应变速率张量、流变学基础方程和牛顿流体的本二、课程教育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1.掌握聚合物加工的基本成型方法、基本原理,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掌握聚合物加工流变学的基本概念,熟练地运用流变学原理分析聚合物加工过程中的流动现象,掌握各种加工设备中聚合物的流场分析方法、运用理论知识指导聚合物加工的设备选型。
3.了解聚合物在单螺杆挤出机中的运动分析,掌握固体输送理论、熔融理论和熔体输送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会计算挤出机生产率、挤出压力和挤出功率。
4.掌握双螺杆挤出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不同类型双螺杆挤出机的应用领域,学会正确选用双螺杆挤出机。
5.掌握注射成型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注射成型的工艺控制特点。
6.掌握压延成型的设备和工作原理,能运用流场分析理论描述聚合物熔体在压延机流道中的流动和变形情况,学会控制压延工艺过程和确保制品质量的基本方法。
7.了解聚合物加工的其他方法,如挤出吹膜、中空吹塑成型、烧结成型、旋转成型、搪塑成型、熔融纺丝等。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1、绪论(1学时)知识点:聚合物加工的现状及发展。
2、聚合物加工流变学基础理论(11学时)(1)流变学基本概念简述知识点:流动场中的连续介质的概念、应力、应变和应变速率的描述要求:掌握流动场中应力张量、应变张量、应变速率张量的表达式及物理意义。
《高分子物理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初探
![《高分子物理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cc74dc6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b.png)
《高分子物理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初探摘要:《高分子物理实验》的开设有助于学生理解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掌握高分子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分子物理实验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把“思政”元素融入到实验教学中,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实验教学中,通过网络资源,扩充实验教学知识范围,将知识进行横纵延伸,提高实时共享,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分子物理实验, 混合式, 线上线下,教学改革, 思政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ixed Teaching Reform of Polymer Physics ExperimentXin Deng*, Suwen Yang, Xiangchao Pang(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Forestry University, Changsha 40004, Hunan)Abstract: The opening of Polymer Physics Experiment is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ymer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s and laws in polymer physics, and improve their experimental operation ability and ability to analyzeand solve problem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reform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the polymer physics experiment cours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experimental teaching. The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The scop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knowledge has beenexpanded through network resources, the knowledge has been extended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 and knowledge sharing has been improvedin tim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independent learning would be stimulated,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effects would be promoted.Keywords: Polymer physics experiment, Hybrid,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refor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高分子物理》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1-2],《高分子物理实验》是高分子物理课程的延续,实验的开设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中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理论教学涉及的基本规律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进行验证,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722dc220066f5335b812102.png)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作者:徐梁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4期[摘要]本文讨论了《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课程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主要做法:确定课程重点,合理安排授课方式;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革考试方式。
结果表明,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教学方法;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复合材料在航空、汽车、舰艇、体育用品等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是介绍复合材料的各种成型方法,以及成型过程中的工艺方法、工艺路线等内容的一门专业课,内容多,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对学生整体素质及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对于我校重庆理工大学材料专业来说,本科生的生产实习安排在大三学年末的小学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对于材料成型的最直观认识来自于大一的认识实习,认识不足,因此,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比较吃力。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考试方式等诸多方面对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确定课程重点,合理安排授课方式讲课首要的一点是要条理清晰、有层次感,重点、难点清楚突出,这样学生才会易于掌握好重点和难点内容,容易接受所传授的知识。
本课程侧重于复合材料成型方法、成型工艺过程中的特点、参数控制和装备等方面,内容广泛,实践性强,在授课时需要不断回顾,讲解,对比,总结。
即首先复习上节课重难点内容,保证知识的连贯性;其次详细地讲解本节课主要内容;再次,在讲解过程中采用比较法。
比较思维法,是从具有同一性的事物中寻找其差异,求异存同的思维方法。
比较法在学术研究和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好方法,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进行总结。
此外,灵活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使课堂教学重点突出,语调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积极思考,主动代入,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举措(3篇)
![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举措(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e7674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4.png)
第1篇一、加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1. 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应包括理论教学、实验、实习、实训、设计、创新创业等环节,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2. 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应占总学时的30%以上,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实践教学活动。
同时,可根据专业特点,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二、创新实践教学方式1. 多元化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形式应多样化,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设计、创新创业等。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设计等实践活动。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降低实验成本,提高实验效果。
3. 企业实践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实践。
企业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了解行业现状,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优化实践教学资源1. 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应建设一批具有行业特色、技术先进、设备齐全的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应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2. 建设实践教学资源库实践教学资源库应包括实验指导书、实验视频、案例库、课件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
同时,实践教学资源库应定期更新,确保资源的时效性。
3. 建设在线实践教学平台在线实践教学平台应提供实验、实训、设计等在线实践教学资源,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
在线实践教学平台还应具备互动交流功能,方便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
四、强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1. 提高实践教学师资水平实践教学师资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2. 引进企业实践专家与企业合作,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实践指导。
在聚合物成型实验中开设微流控的探索
![在聚合物成型实验中开设微流控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50a4a5442e3f5727a5e9629e.png)
微球 和微胶囊制备技术 。目前 , 制备微 球的方法 主
要是传统的机械搅拌法 , 但该方法获得的微球或微
控技术制备微球的原理在给药载体 、 细胞载体 、 分离 介质 、 品加工 和酶制 剂等 领域 获得 了广 泛 的应 食
用 … 。伴 随着 近几 年微 加 工 技 术 的 兴起 , 流 控迅 微 速发 展 , 从理 论 到实践 越来 越成 熟 , 已经 具备 了走 向 实验 教学 课 堂 的基 础 I 4。作 为一 种有 别 于传 统 的 J 成 型加 工技术 , 且 在 科研 领 域极 受 重 视 的微 流 控 而 技术 必将 有 着广 阔 的应 用 前 景 。本 工 作 的 实践 , 将
( col f h m s ya dMa r l,H i nj n nvri , abn 10 8 C ia S h o o e ir n t i s e o g a gU iesy H ri 5 0 0, hn ) C t ea l i 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b t a t Mi rf i i tc n l g a u sa d n d a tn e :c e p r i s u n ,e s p r t n, sr c : c o u d c e h o o y h s o ttn i g a v n a g s h a e n t me t a y o e ai l r o u i r s e,s a e a d sr cu e p o u t. Mi rf i i e h oo y i i e e tfo t e c n e t n l n f m i o z h p n t t r r d cs u c o u d e tc n lg s d f r n r m h o v n i a l f o p l me oy r ̄r n e h oo y , S t d p l a in ,i h s b c me mo e a d mo e mau e b t n mi g t c n lg O wi wi e a p i t s t a e o r n r t r oh i h c o t e r n r c ie w ih h s t e a i t o b p l d t l s r o h o a d p a t . h c a h b l y t e a p i o c a so m. I i fu d t a h c o ud c y c i e t s 0 n h t e mir f i i t l e p rme ti o y rp o e sn o re o l o n y d e e n mp o e t e e p rme tl u rc — x ei n n p lme r c s i g c u s sc u d n to l e p n a d i r v h x ei na riu c
②注塑 -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报告
![②注塑 -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b65ef67f1922791688e8d8.png)
聚合物加工实验报告实验二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共混改性及其注塑成型姓名:张涵学号:********** 班级:2班年级:2015级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实验时间:2018年5月3日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原理 (3)(一)注射过程原理 (3)(二)注射系统 (6)(三)锁模系统 (9)(四)模塑 (10)(五)注射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11)(六)注射过程 (11)(1)充模阶段 (12)(2)压实阶段 (13)(3)倒流阶段 (13)(4)冻结后的冷却阶段 (14)(七)注射模塑工艺条件的分析讨论 (14)(1)塑料的特性 (14)(2)塑料的来源和牌号 (15)(3)注射机的类型 (15)(4)制品壁厚及形状 (15)三、主要设备及原料 (19)四、注意事项 (21)五、实验步骤、现象及分析 (21)(一)实验前准备工作 (21)(二)实验过程 (22)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24)七、数据处理 (25)八、思考题 (25)2一、实验目的1.聚烯烃改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认识EPDM对聚丙烯的增韧改性;3.了解柱塞式和移动螺杆式注射机的结构特点及操作程序;掌握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的实验技能;4.了解注射成型工艺条件与注射制品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在聚丙烯、乙丙橡胶混合造粒过程中,主要采用螺杆挤出机作为主要的混炼设备,以螺杆注塑机作为加工成型的主要设备。
单螺杆挤出机的作用及其原理,在前一实验中已经详细讨论,以下主要讨论螺杆注塑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影响因素。
(一)注射过程原理注射模塑(又称注射成型或注塑)是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应用分广泛,几乎所有的热塑性塑料及多种热固件塑料都可用此法成型。
热塑性塑料的注射成型又称注塑,是将粒状或粉状塑料加入到注射机的料筒。
经加热熔化后呈流动状态,然后在注射机的柱塞或移动螺杆快速而又连续的压力下。
从料筒前端的喷嘴中以很高的压力和很快的速度注入到闭合的模具内。
以创新为导向材料加工实验教学改革
![以创新为导向材料加工实验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9bf1c9627e21af45b307a8c4.png)
以创新为导向的材料加工实验教学改革分析了材料加工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间的差距,根据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构建了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材料加工实验教学模式,同时提出了实施创新实验教学的保障措施。
创新实践能力实验教学一、引言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科建设、科研和教学工作是办好本科教学的3个关键,教学是高校的中心任务,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应用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本文结合我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在实验教学体系方面,根据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构建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的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即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创新性实验,且独立开设实验课程,单独记学分。
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要作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实验教学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建设有待加强;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有待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开放与老师工作态度有待协调统一。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构建起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验教学模式,提出行之有效的各项措施。
三、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由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知识涵盖面广,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而实践教学是实现理论知识向应用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构建开放交叉的实验教学模式构建开放交叉的实验教学模式,使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相互交融,相互开放,从而使材料科学、材料成形、综合型实践设计并重。
我们在融合专业基础课实验和专业课实验为整体的基础上,设计和开设研究性、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实验,让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完成对某种材料由原料加工、制备、成型、热处理、结构性能检测到数据分析的全过程实验,着力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聚合物加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聚合物加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b028d57be23482fb4da4ce2.png)
2 01 3焦
高 师 理 科 学 刊
J o u r n a l o f S c i e n c e o f T e a c h e r s Co l l e g e a n d Un i v e r s i t y
V0 1 . 3 3 No . 2 Ma r . 2 0 1 3
WU We i — l i
( S c h o o l o f M a t e r i a l s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Q i q i h a r Un i v e r s i t y ,Q i q i h a r 1 6 1 0 0 6 ,C h i n a )
3 月
文章编 号 :1 0 0 7 — 9 8 3 1( 2 0 1 3)0 2 — 0 1 0 0 — 0 3
聚合物加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武卫莉
( 齐齐哈尔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 6 1 0 0 6)
摘要:聚合物加工作为本科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 ,在教学过程 中 要 坚持理 论教 学和 实验教 学两手抓 ,既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 ,叉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_针 对本专业 “ 厚基础、宽方向、适应性强”的培养方针 ,以聚合物成型加工课 堂教 学为理论基础 , 改革与之配套的实验教 学体 系.建立了综合性、系统性的实验教 学体系,让学生全面了解聚合物 成型加工工艺流程.同时, 根据聚合物成型加工教学 内容繁 多、工艺复杂的特点,对教 学方法进 行 了改革,体现 了多样化的课程设计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聚合物加工;理论课程改革 ;实验课程改革 中图分 类号 :0 6 3 — 0: G 6 4 2 . 0 文献标识 码 :A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9 8 3 1 . 2 0 1 3 . 0 2 . 0 3 l E d u c a t i o n a l r e f o r m f o r p o l y me r p r o c e s s i n g t r a c t :A s a d e g r e e c o u r s e f o r u n d e r ra g d u a t e s o f p o l y m e r m a j o r ,t h e p o l y me r p r o c e s s i n g c o u r s e f o c u s e s o n b o t h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教学浅析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教学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1eb026453610661ed9f440.png)
基 础
2 课 程 教 学 内容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包括 的内容多 , 及面广 , 涉 加上课 程学 时
务、 教学 内容 , 结合学 生 、 教材的实际情 况 , 活综合 运用多种 教 灵
用 课 件 的 形 式 , 度 过快 , 于 某 些 特 别 重 要 的 理 论 公 式 和 反 应 速 对
3 4 建 立 多样化 考核 模式 .
成绩考核是教学 过程 中 的一 个重 要环 节 , 是促 进学 生学 习 和 教 师 评 定 学 生 成 绩 、 行 教 学 评 价 , 得 教 学 反 馈 信 息 的 主 要 进 取 方 法 。学 生 该 课 程 的 成 绩 由平 时 成 绩 和 期 末 考 试 组 成 , 括 包 学生平 时作业 的成绩 , 随堂测验 、 堂提 问和讨论等 也计人 平时 课
过程 的学习 , 以使 学生在短时间 内完全理解 , 难 这时 就应该 采用 传 统的板书教学方式 。板 书的书写和讲解 过程可 以增加学 生 的
理解 时间 , 避免 出现 “ 满堂灌” 的现象 。因此 , 根据该 课程 的教学 内容 , 采取 多媒体教 学与传统教学相结 合 的教学 方式 , 保证 了学 生对课 程的兴趣 , 提高了教学效果 。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 : 通过 聚合物合成 工艺 的教学环 节 , 使 学生在高分子化学 的学 习基础 上 , 握不 同聚合 物 的合成 原理 掌
及 工艺过程 , 弄清 聚合物合成方法 与结构性 能的关 系 , 了解聚合 各 工段 在高分子合成 过程 中 的重 要性 , 而对学 生进行 生 产工 从
黑龙江大学本科专业评估 -新2
![黑龙江大学本科专业评估 -新2](https://img.taocdn.com/s3/m/747313af0029bd64783e2cab.png)
%
人
人
≤
人
人
年龄结构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
百 分 比
学士 人
硕士 人
博士 人
学位结构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
学科与专业必修课教学
教授、副教授共 人 近三学年 为本科 生授课;
且近三学年 (含)以上的教授、副教授 曾主讲学科与专业必修课。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
教学名师、教学团队、教育教学工作荣誉 称号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
省级学科带头人 白续铎教授
白续铎博士
年 月生,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
与材料学院教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主任,黑
龙江省重点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学科带头人,
期刊编委。
年进入黑龙江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学
习, 年进入武汉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读研
究生, 年获硕士学位。 年进入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黑龙江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刘丽 周浩然 李晓平 刘喜军 白续铎
黑龙江大学高分子 黑龙江大学高分子 黑龙江大学高分子 黑龙江大学高分子 黑龙江大学高分子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
我国新增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时间分布
教育部 国防科工委 其他
在学院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宗旨引领下,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 地位,不断深化教学建设与改革,稳步提高教学质量。获黑龙江大学 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 项,黑龙江省级教改项目 项;出 版教材与自编教材料 部;近三年,专业准备建设聚合物成型加工为 校级精品课及校级优秀课程。
年至今,共承担科研项目 项,科研经费 万元,国家项 目 项,省级项目 项;共发表论文 篇, 收录 篇, 收录 篇。授权专利 项,教研论文 篇。黑龙江省教育厅一等奖 项,科技 厅三等奖 项。科研水平在省高校高分子专业中排在前列,科研起到 良好的促教学作用。
聚合物的成型加工方法
![聚合物的成型加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bc746d7b14e852458fb571d.png)
7、发泡成型 发泡成型是通过机械、化学或物理等方法,使 塑料内部形成大量微孔,并固定微空结构的成 型加工方法。通常的泡沫塑料制品的成型方法, 其成型特点是往液态或熔融物料中引入气体或 原位反应产生气体,形成微空,然后使微孔增 大至一定体积,最后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固定 微孔结构。 塑料发泡后的体积比发泡前增大数倍,称为发 泡倍率。发泡倍率大于5的称为高发泡;小于5 泡倍率。发泡倍率大于5的称为高发泡;小于5 的称为低发泡;采用不同发泡工艺可获得不同 硬度的制品,即硬质、软质和半硬质泡沫塑料
9
3)、加工机械: 3)、加工机械: 挤出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螺杆的直径及螺纹 的性质( 的性质(如螺杆长度、直径、压缩比、螺距、 螺槽深度等) 螺槽深度等)。最为常用的是单螺杆挤出机。 现今已发展了双螺杆、多螺杆和排气螺杆等。 A、管材挤出 此法适用于各种塑料管材生产,如PVC、PE、 此法适用于各种塑料管材生产,如PVC、PE、 PP、PS、ABS、Nylon、PC、P'FFE等。 PP、PS、ABS、Nylon、PC、P'FFE等。
10
11
12
B、吹塑薄膜和中空制品 通过压缩空气吹胀,挤出管状型坯,可得瓶、罐、 桶等中空制品。 C、板材挤出 板材挤出是将熔融聚合物物料靠压力从狭缝状的 口模挤出,经压光辊的滚压,同时进行冷却,并 通过牵引、切割成一定规格的材料。 D、电线及复层挤出 此法常用于电线的包复、电缆护套等制造。
13
2、注塑成型 3、压延成型 压延成型是制造薄膜和片材的重要方法,此 法是将熔融塑化的树脂和添加剂混合,通过 几道回转的热金属辊筒缝隙,使其成为连续 薄片状,经冷却辊筒后定型,成为具有一定 厚度的薄层制品。 压延机成型还可用来制造人造革、墙纸、印 花或刻花复合材料等。
聚合物大型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
![聚合物大型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f46e96df360cba1aa811da2f.png)
聚合物大型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摘要:针对工科学生联系毕业实习厂家难的问题以及学生动手实践工作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聚合物大型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方案。
主要介绍了大型综合实验教学的特点及我校聚合物大型综合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实施情况及教学体会。
通过开设该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实验教学工程实际综合能力当前,企业对工科院校的毕业生要求很高,需要招聘进来的毕业生不仅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需要具备创新实践和实践开发的能力。
作为工科院校的专业老师,希望本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尽快地与企业工作相适应,就必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要加强学生在校的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工科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熟悉相关测试仪器和加工设备,了解工厂生产过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给学生提供自己去解决问题的实验空间。
因此,有必要考虑如何在本校本专业现有的生产设备、测试仪器的基础上撰写新的实验大纲;考虑如何匹配合适的专业教师去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操作安全知识熟悉后,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实施实验,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一、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是按照教学计划通过教师的讲授来完成教学内容,而实验教学的完成却有多种方式。
目前,在国内众多的工科院校里,开设实验教学的传统方式主要有:课堂专业实验、生产一线认识实习、毕业实习。
课堂专业实验是基础,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一般是一系列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可以通过观摩实验和自己动手实验来完成;生产一线认识实习一般是通过指导老师联系本专业相关企业,让企业里的专业技术人员先给学生讲解企业内部的生产一线运转情况,然后将学生带到生产一线去,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生产岗位状态、了解实际生产及工艺过程。
实践教学改革工作成果(3篇)
![实践教学改革工作成果(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b7e39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7.png)
第1篇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我国高校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实践教学改革工作成果。
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1.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优化各高校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
通过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调整课程设置,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实践教学项目多样化高校积极开展实践教学项目,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
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项目,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各高校加大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力度,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内容改革1. 实践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对接高校紧密关注产业发展趋势,将实践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引入企业项目、开展校企合作,使实践教学更具针对性。
2. 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各高校不断探索实践教学内容的创新,引入前沿技术、跨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例如,开展虚拟仿真实验、创新创业教育等。
3. 实践教学考核改革高校对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注重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建立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四、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1.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结构优化高校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高学历、高技能人才,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结构。
同时,加强对现有实践教学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
2.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多元化高校积极推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多元化,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同时,聘请企业专家、行业精英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
3.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激励机制高校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激励机制,对在实践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激发教师的实践教学积极性。
基于3D打印的聚合物成型加工综合实验设计
![基于3D打印的聚合物成型加工综合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096e7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0.png)
LSSN1002-4956 CN11-2034/T实验技术与管理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第37卷第11期2020年11月Vol.37 No. 11Nov. 2020DOI: 10.1679 l/ki.sjg.2020.11.035基于3D打印的聚合物成型加工综合实验设计郑妍妍,徐军(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北京1〇〇〇84)摘要:该文以清华大学A主研发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为原材料,以生产3D打印用线材为主线,通过系统整合传统成型加丁.实验环节,设计了3D打印综合实验,该实验构建了从配方设计、材料加丨:到产品使用性能 评价的“承上启下”式的实验流程,旨在使学生系统掌握成型加丁.知识体系。
实验过程中,学生分组独立设计配方,并将不同组间实验结果系统化,实现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3D打印;聚合物成型加工;共混;实验设计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956(2020)11-0170-04Design on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f polymermolding process based on 3D printingZ H E N G Y a n y a n,X U J u n(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biodegradable polymer develop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as the raw material and the production of 3D printing materials as the main line, and through the system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molding processing experimental links, has designed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f 3D printing. This experiment has constructed a “Connecting the preceding and the following” experimental process from formula design, material processing to produc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iming to enable students to systematically master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molding process. During the experiment, the students design the formula independently in groups, and systematiz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mong different groups, which has realize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Key words: 3D printing; polymer molding process; blending; experimental design我校化丁.系“聚合物成型加T.实验”是高分子专 业本科生必修课程,包括挤出成型、注塑成型、模压 成型、吹塑薄膜成型、力学性能测试和流变性能测试 等不同的加工测试过程,涉及材料物化性质、聚合物 流变性、配方设计、机械设备和r艺条件优化等,具 有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合物成型加工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探讨摘要:聚合物成型加工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
本专业针对专业技术课程的特点,坚持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两手抓,围绕培养学生具有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品设计、生产、性能检测及质量控制与分析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研究素质的要求,在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与探索。
关键词:聚合物材料成型加工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聚合物的成型加工是获取高分子材料制品、体现材料特性和开发新材料、新产品的重要手段,是高分子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1]。
因此,聚合物成型加工课程与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课程一起,成为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为使学生以大工程的整体观来了解和掌握聚合物的成型加工,这门课程将涉及诸多内容,包括影响聚合物性能的物理化学因素、添加剂的分类和作用、配方设计方法、聚合物流变学、成型加工设备、成型工艺条件及控制等。
如何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高分子材料科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科研的能力,为以后从事高分子材料制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一直是广大高分子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的重点[2]。
这需要我们在多方面进行改革。
1.课堂教学改革
1.1明确培养目标,强化理论基础。
江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成立于2002年,最初聚合物成型加工课程主要围绕塑料和橡胶的主要品种及其制品的生产原料、成型工艺、加工方法、材料、性能和产品质量控制等内容开展教学。
我们在总结前几届毕业生从事工作的实际情况和企业对本专业毕
业生在知识结构、能力要求的基础上,于2012年再次修订了本科生培养计划。
本科院校需要培养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与高职类院校主要培养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操作型、技能型人才不同。
具体到聚合物成型加工这门与实践联系紧密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要重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除了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及聚合物流变学等聚合物成型加工的基础理论外,成型加工技术本身也存在系统的原理知识,不容忽视。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结合本学科前沿研究领域和最新研究动态、介绍重点科技成果,丰富和活化教学内容,使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
1.2围绕课程主线,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在成型加工课程学习中,学生需要系统学习和掌握聚合物的加工流变性能、聚合物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助剂的作用及配方设计原理、各种物料的混合和分散机理,以及成型加工的设备和工艺等。
与其他课程相比,聚合物成型加工的课程内容较为庞杂而分散,理论知识的半经验性较强,这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抓住课程内容的主线,突出理论重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聚合物成型加工涉及的主体内容,本课程主要围绕“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制品性能”这条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讲明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不是简单的工艺操作,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制品性能这三方面是相互关联的,制品的性能取决于高分子材料和成型加工方法及工艺的选择,而制品的性能又反过来指导聚合物的改性、应用及加工,优化成型工艺。
因此,如何抓住教学主线,让学生全面掌握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制品性能各自特性及相互关系,使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是这门课程教学的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教学主线,从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和材料的加工原理出发,以成型加工的工程观点为着眼点,剖析各种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共性和区别,这样可以使原本较为分散的理论知识相对集中并系统化,让学生更为清楚地了解和掌握抽象概念和半经验理论所反映的实质问题。
比如在讲解聚合物材料的压制成型时,分别介绍了适用的热固性塑料、橡胶及复合材料的特性及成型工艺性能,不同加工方法和成型工艺条件生产制品的特点及控制条件,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了成型加工工艺与制品性能的相互关系。
这样的讲解生动地体现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制品性能”这条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主线,使教学内容由庞杂繁多变得简单易懂,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强化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学效果良好。
1.3结合课程特征,采取灵活教学方法。
聚合物材料制品的性能既与聚合物本身的性质有关,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成型加工过程的影响。
这其中不但涉及很多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的理论问题,而且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
因此,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际性都很强的课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基础理论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用理论知识来解释具体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或以实验和实际生产中的具体例子来说明基础理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是本课程教学的核心问题。
因此,我们根据聚合物成型加工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借助于江苏大学目前多数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将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各种多媒体信息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利用工厂和车间的场景图像、成型设备的实物照片、加工工艺过程的动画仿真模拟等信息对授课内容进行补充和深化。
这样不但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增加信息量,而且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印象,使学生对成型加工原理和工艺获得理性和感性的双重认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为进一步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紧密贴近工厂实际,江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专门安排了两门为期各两周的课程设计,即高分子材料生产工艺设计和聚合物反应工程及设备设计。
让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针对具体的通用或特种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等)及其制品,设计出相关聚合物材料及其产品项目内容,包括原料品种、型号选
择、工艺流程及设备确定、产品质量检测,以及厂房布局和规模,等等。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有效地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并获得一定的灵活应用的能力,为后期的毕业设计乃至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2.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前面已经谈到,聚合物材料成型加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仅凭课堂教学是难以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的,并且容易使学生学习时感觉枯燥,实际工作时不能学以致用。
因此,这门课程的实验是不可缺少的。
只有让学生在实验室和工厂中实地了解和直观认识成型设备、工艺控制和生产线管理,对聚合物成型加工的整个工艺流程进行整体和全面的认知,他们才有可能创造性地利用学习的理论知识来真正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3]。
目前江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建有约200m2的专业实验室,购置有注塑机、挤出成型机、高速混合机、平板硫化仪等成型加工设备,以及拉伸实验机、冲击实验仪、硬度仪、紫外老化仪、高低温实验箱等各种材料及制品性能检测仪器。
利用这些仪器设备,我们围绕课程主线,将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成型加工、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等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开设了一系列的综合性实验。
比如,在聚合物的注射模塑成型实验中,要求学生从原料的选择开始,分析原料的结构和性能特点,有针对性地设定成型加工工艺参数,并在注塑成型得到制品后,对其熔点、熔融指数、热变形温度及力学性能等进行表征和测试。
通过对这些聚合物原料—成型
加工工艺—制品性能数据之间关系的分析与总结,使学生形成科学研究的思路,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此外,聚合物材料成型加工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性,需要学生建立起大工程的整体观。
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水平和目标,仅靠课堂的学习和实验室实验是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到工厂、车间参观实践,实地了解成型设备、工艺控制及生产线管理等,使学生对工业化生产有具体、直观的感受。
针对这样的问题和现状,本专业积极与周边高分子材料企业加强联系和交流,目前已建成近10个实习实践基地,涉及聚合物成型加工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模压发泡成型、压延成型、注射成型、挤出成型等。
通过与这些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现场实地对各种成型加工涉及的原料准备和处理、设备、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等实际生产过程进行近距离的感受。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针对成型过程中的某一感兴趣的内容,或参观实践中发现的具体问题进行资料查阅和文献调研,对涉及该内容和问题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并验证。
这样就使学生真正将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掌握科研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思维,成为真正有创造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达飞,唐颂超.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第二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李宝铭,张星,郑玉婴.高分子材料成型与加工课程建设初
探,化工高等教育,2010,3:39-42.
[3]程丝,王新波.高分子材料专业聚合物加工实验的改进与探索,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2:50-51.
江苏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编号:2011jgyb071)。
通讯联系人:胡杰 e-mail:hujiec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