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水分子的变化学案

合集下载

教案-2-2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教案-2-2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济钢鲍山学校主备人复备人一、备课标(一)课程标准:“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之(二)“水与常见的溶液”1、认识水的组成。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之(一)“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二)“认识几种化学反应”1. 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二)化学具体目标: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粒观、变化观5. 能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7.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10.初步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二、备重点、难点(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水的分解;二、水的合成;三、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其中水的分解与水的合成实验中宏观现象与微观实质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初步认识物质的微粒观、变化观,属于核心观念。

化学反应的两种表示方法是学生后面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

教材重点确定为通过水电解实验中宏观现象与微观实质的分析,初步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二)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内容:重点知识:1. 水的分解与水的合成实验中宏观现象与文字表达式、微观模型表示法2.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重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的分解与水的合成实验中宏观现象的观察与微观实质的分析,经历“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用化学语言表述化学反应的相关信息。

重点情感类目标:1.体验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2.2 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学案(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2.2 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学案(

2.2 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水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这个事实,能够正确书写反应的表达式。

2.通过水的分解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里面的原子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不能再分。

3.根据水的分解认识分解反应的概念,能够简单地应用。

4.在宏观的物质变化与微观的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建立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初步的微粒观。

知识点重点: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分解反应的概念与应用。

难点:初步建立微粒观,用微观模型解释化学反应的进行。

实验准备:多媒体。

板书设计: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一水的分解二、分解反应1. 定义: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1、反应事实2、特征:一变多的反应正氧负氢,氢二氧一2、反应表达式文字表达式水通电氢气 + 氧气符号表达式H2O 通电H2 + O23、微观解释学习过程:师生互动活动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让同学们画出水分子的结构模型,让体会水分子的微观构成,即一个教师在旁边在画出一个水分子模型,并且问同学们若现在水是液态的,对它加热让其汽化,那么这两个水分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画出变化后的情形,教师继续设问;若我们把水分子拆开,会怎么样呢?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若发生变化,是否还是物理变化吗?同学们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水分子被拆开,那么水一定会消失,那么肯定发生化学变化。

教师:我们怎样才会把把水分子拆开呢?由此引入新课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这一事实,体会在水发生汽化时只是水分子的间隔变大,而水分子本身的结构没变,所以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引发同学们的思考,介入新课活动天地教师要求同学们观看课本上的实验装置,明确要求认清其构成及做法。

演示实验教师做实验,引导同学思考和对实验现象分析。

同学们做出猜测:1. 是水蒸气。

2.是氧气。

3.是氢气。

对同学们的猜想引导与分析,问能否两极产生的是一种气体?同学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可能是同种气体,因为两极产生的气体量不同。

2.2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学案 获奖导学案8

2.2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学案 获奖导学案8

2.2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教学重、难点】1.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并对学过的典型的反应进行分类。

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能回答这个问题。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 2.2水分子的变化》(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目标)。

二、自学指导(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P31-33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水电解时在两个电极连接的玻璃管口产生的是什么物质?怎么来验证它们?2.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3.什么叫分解反应?什么叫化合反应?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以上问题。

三、先学(一)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质难。

(二)检测:(1)出示检测题过渡语:看完并看懂的请举手?能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呢?请看检测题:1.水电解器的两极上都有________产生。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_,能被点燃的气体是________。

3.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作________。

4.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作________。

5.氢气燃烧时火焰呈________,有________生成,放出________。

让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四、后教:(一)先交换练习本,然后更正请同学仔细看这2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同学请举手。

(指名尖子生更正)(二)讨论:(先让尖子生“兵教兵”,尖子生讲不对或不全的,教师更正或补充)评检测题:为什么这样填写?(三)同学互改,交换更正。

2.2 水分子的变化 学案(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4)

2.2 水分子的变化 学案(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4)

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时间:班级:姓名评价等级【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水电解实验知道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水电解反应的微观的分析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了解分解反应能对所学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初步树立分类研究思想。

【重点难点】重点:水电解的微观过程难点: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基础案】【基础知识】:1、水是由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构成,用符号表示,用图示表示。

氧气由构成,一个氧气分子由构成,用符号表示,用图示表示;氢气由构成,一个氢分子由构成,符号图示2、分子的四个基本特征是:①②③④请解释现象:①10毫升水和10毫升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0毫升:②墙内花开墙外香:3、水在发生物理变化的时候,水分子变化的是、、、,不变的有、,水分子本身的结构也不会发生变化。

【拓展案】【合作探究】:一、水的电解(仔细观察水电解实验,思考下列问题)1.接通电源,在两个电极处有什么现象:两支玻璃管内液面有何变化?2.用一根接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尖嘴处,现象:3.用一根接近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尖嘴处,现象:4.它们分别是什么气体呢?,刚才的现象分别体现出这两种气体有什么性质呢?和。

5.水通电时生成了两种物质:氢气和氧气,你可以用什么方式将此反应表达出来?7.观察水电解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数有什么特点?二、分解反应-----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1.定义:2.判断下列变化是否属于分解反应并说明理由:①黄泥水→黄泥+水②液态空气→氧气+氮气③上面第6题的两个变化三、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水通电为什么能生成氢气和氧气?1.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后,水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变成了2.那么水分子是如何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呢?你能否用模型或者图示表示出来?3.观察图示中的分子和原子,分子发生变化了没有?什么发生变化了?原子发生变化了没有?4.通过分析,你能都总结出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在变化上的区别?【扣标小结】:1.在水受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①宏观上,水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②微观上,水分子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通过以上学习,你能否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巩固案】1、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C.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体积少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2、右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简易装置,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A.此装置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 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C.试管a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试管a、b中的两种气体组成的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B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C 镁+氧气——﹥氧化镁D 食盐+水——﹥食盐水E 过氧化氢→水+氧气4、右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简易装置⑴实验前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⑵ a中的气体是。

最新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学案

最新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学案

第二节最新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2、通过水的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3、认识分解反应的概念。

【课前预习】一、阅读课本P31-32有关内容。

二、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电解水时,和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____,和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____,二者的体积比是_____,质量比是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水时常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硫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水实验可以证明的结论是(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的检验:(1)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它是__________。

(2)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点燃后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明它是_______。

活动一:小组交流预习题活动二:一、水的分解通过观察分析课本P32图,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课堂反馈1、课本P34-35“在线测试”、“挑战自我”。

2、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A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C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3、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水在通常情况下很稳定,4℃时密度最大C蒸馏水是最纯净的水 D 0℃时会形成冰水的混合物4、电解水的实验时看到的现象是()A、两极都有气体生成,正极出气多B、正极出氧气,负极出氢气。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2.2水分子的变化学案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2.2水分子的变化学案

第二节水分子地变化【学习目标】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地组成(重点);2.知道水分解地微观解释(重.难点);3.了解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重点);4.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地常见物质;5.认识氢气是一种理想地能源。

一、导学自习:“早知道”:阅读课本P31——P34,水在加热条件下和在通电条件下有什么不同?分别发生什么变化?氢气地燃烧有污染吗?二、研习展评问题引入:水地三态变化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变。

如果往水中通直流电,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呢?水地分解【实验探究2-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地变化学生活动1:观察实验“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地分解”,描述实验现象。

1.现象:想一想:如何检验两支试管中产生地气体是什么?2.检验气体:(1)正极:用,现象:(2)负极:用,现象:3.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4.实验结论:(1)水由和两种元素组成。

(2)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不可分。

注意事项:(1)为增强水地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适量地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2)水分解地微观示意图P325.分子与原子想一想: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由分子.原子构成地物质有哪些?(1)分子:,如:(2)原子:,如:水地合成【实验探究2-3】水地合成学生活动2:观察实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描述实验现象。

现象: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想一想:为什么氢气称为最洁净地能源?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学生活动3:阅读课本P32.P33,回答什么是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并举例。

1.分解反应:如:2.化合反应: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学生活动4:阅读课本P34,回答什么是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是指,主要包括物质地 . . .熔点.沸点. .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吸附性等。

2.化学性质是指,主要包括物质地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

【课堂练习】1.课本P34“在线测试”2.电解水地实验证明水是由()A.氢气和氧气组成B.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C.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地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地是()A.从海水中晒得食盐 B.用天然水制得蒸馏水C.使用电解法制取氢气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产水4.课本P35“挑战自我【拓展阅读】氢能源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研究如何能大量而廉价地生产氢。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2.2 水分子的变化(第二课时)学案(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2.2 水分子的变化(第二课时)学案(

+ 2.2 水分子的变化(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得氢气燃烧生成水的结论;进一步从分子变化的角度上理解化学变化;2.理解化合反应的含义,了解什么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关注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知识点(重点、难点):重点 1.通过氢气燃烧生成这一事实,理解化合反应;2.了解物质性质的区分。

难点 如何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前准备:多媒体(水的合成动画)、烧杯、导气管、启普发生器、火柴 板书设计水的合成一、 氢气燃烧 1、 现象:2、 物质及符号表达式:3、 化合反应:4、 变化的实质:5、氢能源的优点: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吸附性等性质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毒性、稳定性等常用能、易、容易、可以、可等来描述学习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诊断补偿】1、什么是分解反应?写出水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2、从电解水的实验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出示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3、如何检验水电解的负极产物? 学生思考回答。

【导入新课】从电解水的实验中我们看到,氢气可以被点燃。

这是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结果是不是还能生成水呢?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温故而知新,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设疑激趣,培养学生的实+学生做出猜想(产物是水或由于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可能不是水)并设计实验(问题提出后及时出示目标)。

【板书1】二、水的合成 [实验探究2-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而冷烧杯,观察现象。

用手轻轻触摸烧杯。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够用语言准确的描述,根据现象得出结论写出反应的文字和符号表达式。

【板书2】1、现象:产生______的火焰,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 ,烧杯变烫(说明放出_____)。

2、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强调在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2.2 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学案

2.2 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学案

2.2 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实验步骤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该气体是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小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该气体是分析归纳:1、电解水是变化。

2、水通电分解生成的两种物质是和,二者的体积比为。

交流与反思: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的和改变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反应物分子的重新组合成新的。

一、电解水1、文字表达式:分解反应:2、化学变化的实质:在直流电作用下,水分子被破坏,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可见,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由水分解示意图分解得出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2、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3、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在化学变化中,4、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说明]水、氢气、氧气由分子构成,也有的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

习题1、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A、氢气和氧气组成B、氢原子与氧原子构成C、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D、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B、水在通常状况下很稳定,4℃时密度最大C、蒸馏水是最纯的水D、0℃时会形成冰、水的混合物3、电解水的实验时,看到的现象是()A、两极出都有气体生成,正极出气多B、正极出氧气,负极出氢气C、可以看到体积比VH2:VO2=2 :1D、两极出都有气体生成,正极的玻璃管内汇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然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4、下列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的是.....................( )A、水结冰B、蜡熔化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D、酒精挥发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B、分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C、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也一定发生变化D、固态物质分子间也存在空隙6、鉴别氢气和氧气,可选用简便的化学方法是()A、分别通入水B、取同相同体积称质量C、用燃着的木条D、通过颜色观察7、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氢气+氧气——水B、水——氧气+氢气C、水+二氧化碳——碳酸D、氧化汞——汞+氧气8.从微观上看,水的三态变化其实改变的是,水分子的结构(“改变”或“没改变”)。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教案2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教案2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说.明.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
取.长.补.短.
整.合.知.识. 完.成.学.案.
检.测.本.节. 学.生.主.动.回.答. 所.学.,.巩. 本.节.所.学.,.其.他. 固.知.识. 同.学.补.充.
1.、.、.上.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4.、.如.何.检.验.氧.气.?.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组.织.与.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人.设.计.
水.的.三.态.变.化.改.变.的.是.水.分.子.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而. 学.生.思.考.作.答. 以.生.活.中.
导.入. “.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这.一.事.
3.、.简.述.:.
学.生.自.主.完.成.
请.你.分.析.光.合.作.用.中.能.量.的.转.化.关.系.吗.?.对.人.类.的.作.
用.是.什.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当.堂.检.测. 巩.固.提.高.
A.组.
1.、.现.有.如.下.文.字.表.达.式.,.属.于.分.解.反.应.的.类.型.的.是.(.
).;.
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化.学.变.化.中.,.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而.
原.子.本.身.不.发.生.变.化.,.从.而.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学.情.分.析.
学.生.整.体.两.级.分.化.比.较.严.重.,.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数.学.基.础.也.比.较.差.,.对.化.学.学.习.缺.

化学《水分子的变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水分子的变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节《水分子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水分子的运动原理基础上分析水的分解与合成的实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从而揭示化学变化的实质。

通过实验现象引出氢气和氧气,为以后学习二者的性质作出铺垫。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接触微观粒子的机会比较少,对于这种微观而又抽象的粒子难以想象,因而如何让学生比较轻松地接受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本节课的关键。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的能力。

3、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做到高密度的学习知识,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电解水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以及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已知的化学反应。

2、通过对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个变化的微观的分析,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两个实验探究,初步形成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且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的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的能力。

3、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能力,初步形成微粒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化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水的分解与合成两个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讲述法五、教学流程图:导入(水的三态变化)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投影)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在整个变化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发生改变了吗?(没有)改变的是什么呢?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从而可以判定这是一个什么变化?(物理变化)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很不错。

2.2水分子的变化教学案

2.2水分子的变化教学案
展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动画
利用分子模型体验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
利用情景剧表演水通电的微观过程
小组讨论、点评预习1
回答问题,进行探究实验
思考后回答
点评预习2内容
学生动手拆一拆、演一演合作探究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学会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会用语言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教学重点
1、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水的分解与合成。
2、掌握化学变化的实质。
教学难点
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
教学用具
多媒体、化学实验器材及药品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对比法、归纳法
学法指导
1、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会用语言准确描述。
2、从微观的视角分析化学变化,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3、学会用分类的方法学习化学。
引导各学习小组结合导学案讨论自主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点评及时、补充、归纳、总结
实验探究: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提出猜想:水在直流电作用下会发生什么变化?
猜想与假设: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氢气和氧气
实验步骤:(1)接通电源(2)检验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
结论:水通电生产了氢气和氧气
反思:电解水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学会通过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渗透化学变化过程中不仅会产生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从微观的视角分析化学变化,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二、水的合成
实验探究: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猜想与假设:氢气燃烧后生成了水
实验步骤:在氢气燃烧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

2.2水分子的变化(1)学案

2.2水分子的变化(1)学案

九年级化学学科学案课题:2.2水分子的变化(1) 总第9课时【学习目标】:1、能从微观描述水的组成。

2、从微观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以及分子与原子的区别,能说出分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3、记住分解反应的定义并会判断4.建立“微观- 宏观—符号”三重表征的化学学科基本思想【重点难点】:重点:电解水的实验难点:电解水微观过程的解释。

【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分子基本性质二、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探究水的组成。

学生活动:完成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水的组成实验仪器、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1、该反应到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_ _符号表达式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分解反应。

3、水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的。

对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当水分子分解时,构成水分子的____原子和_____原子进行了从新组合。

每____个____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_____个_____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很多的氢、氧分子组合成水电解器中的氢气和氧气。

水发生上述变化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因而属于________变化,所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看动画:电解水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学习任务二】尝试从微观角度解释电解水小结:电解水【思考】课本P32交流共享:从微观角度辨析:水受热蒸发与电解水的区别【课堂练习】:1.某同学通过电解水实验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A、水是由氧、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原子不可分C、水通电发生了分解反应D、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2.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点燃点燃A 碳+氧气---二氧化碳B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加热点燃C 氧化汞---汞+氧气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拓展训练】:从微观角度辨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要点归纳】:请你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课堂检测】1、电解水实验中,由实验现象可以确定:A 连接电池正极,若A 试管得到10mL 气体,则B 试管得到______mL 气体。

2.2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学案设计

2.2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学案设计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3.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并对学过的典型的反应进行分类。

4.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重点:水电解的实验和结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电解水的结论;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

【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1、在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分子的本身___________(变或不变),每个水分子仍然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这也是_________变化的微观实质。

2、分子的基本性质有:。

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1-34相关内容,完成实验探究,先对以下问题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再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知识点一:水的分解友情提示:(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1、实验现象: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后通电,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上都有气泡产生,正极产生气泡的速度,负极产生气泡的速度,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2、产物检验:正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正极产生的气体中,木条复燃,说明正极生成_________物质结论:(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分解,正极产生__________ ,负极产生____________。

所产生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____(4)分解反应:观察水的通电分解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变化,反应前,反应物有_______种,反应后,生成物有______种,在化学上,我们把有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A 、特点:“一变多”既:A →B +C +…、B 、判断方法:是化学反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

2.2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课时 学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2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课时 学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2.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课时 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对水的分解和合成的两个变化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分析,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并能对学过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2、能够对已知物质的性质按照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3、初步形成同种分子性质相同的认识。

复习巩固:1、表述电解水和水的合成,两个反应的现象。

2、电解水的微观实质是?3、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4、写出电解水和氢气燃烧的表达式?自主学习:一、分解反应1、对比以下三个反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水氢气+氧气 共同点: 氧化汞汞 + 氧气 反应物: ,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氧气 生成物: 。

2、定义: 。

3、字母表达式: 。

4、特点: 。

二、化合反应1、对比以下三个反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氢气+氧气−−→−点燃 水 共同点:镁+氧气−−→−点燃 氧化镁 反应物: ,生石灰 + 水 熟石灰 生成物: 。

2、定义: 。

3、字母表达式: 。

4、特点: 。

练习:1、下列化学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硫+氧气―→-二氧化硫B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C .氢气+氯气―→-氯化氢D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2、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 )二、物质的性质1、练习:3、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

在实验室里,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盛有水(滴有酚酞溶液)的烧杯,发现钠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偶有火星出现,溶液变成红色。

依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钠保存在煤油中”,说明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2)“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2、练习:4、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 C 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1)汽油能燃烧 (2)块状胆矾被磨成粉末状 (3)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在零度时会结冰 (4)鸡蛋久置后变臭 (5)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 (6)通常情况下,铁的密度是7.86g/Cm 3 ;(7)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水分子的转变导学案2

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水分子的转变导学案2

水分子的转变学习目标:一、熟悉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水;二、明白得化合反映的含义;3、了解什么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在实验中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学习进程:情境导入:同窗们都看到了电视上播放的有关神州六号火箭升空的壮观景象了吧,你明白它利用的燃料是什么吗?这些燃料有哪些优点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能够够取得必然的启发。

一、自主学习提纲:★知识点一:水的合成一、氢气和氧气反映结果是不是还能生成水呢?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1)通过实验请同窗们总结出该实验的现象有哪些?(2)请同窗们写出该实验的文字表达式:(3)讨论该反映与上节学过的分解反映有什么不同?(4)你可否依照教材P32的图示画出氢气和氧气反映的图示?★知识点二:化合反映3、阅读教材:(1)识记化合反映的概念.(2)镁和氧气燃烧生成氧化镁、碳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3)以上三个反映的特点是有哪些?4、有人说像食盐溶于水变成食盐水是化合反映,你同意吗?○知识拓展:(1)氢气作为能源有哪些优势?(2)你还明白哪些新型能源?5.化学反映的本质:。

★知识点三: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346.识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跟踪练习:一、能维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水原子B、水分子C、氢、氧原子D、氢、氧分子二、辨别氢气和氧气,可选用简便的化学方式是()A、别离通入水B、取同体积称质量C、用燃着的木条D、通过颜色观看3、在空气中点燃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⑴现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_____火焰,烧杯内壁有_______,用手触摸烧杯壁感觉超级烫,说明反映放出了大量的热,该实验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 .⑵氢气作为一种新型燃料,是以后最理想的能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定以下属于物理转变、化学转变、物理性质仍是化学性质:A、水结成冰B、水在0℃时能结冰C、铁生锈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五、以下关于氢气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氢气一般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氢气密度比空气大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因此,分子必然比原子大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能够再分,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能维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E、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F、物理转变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只是分子间的距离等变了7、以下关于各类转变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把糖和水混合是化合反映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合反映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是分解反映D、黄泥水通过过滤分成泥和水是分解反映八、在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表达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A.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B.试管中能搜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搜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D.将搜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九、以下各组物质中,利用化学性质才能区别开的一组是()A.食盐和白糖B.紫红色铜和银白色铝C.汽油和酒精D.澄清石灰水和水反思:。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可以生成水,会用文字表达式表示简单化学反应,认识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认识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两种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会从微观的角度解释水通电分解和氢气燃烧两个化学反应,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水的分解与合成”两个实验的探究,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初步体会根据现象鉴别物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对化学变化分类的思想,以及宏观和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证明化学变化;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表示化学反应;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三、教学难点:分析两个反应的微观表示,总结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
四、教学方法:通过对知识的自主学习、合作研讨,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准备:课件、教案、水电解器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一变多AB → A + B
多变一
A +
B → AB
水氢气 + 氧气
点燃
H 2O 2
H 2O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H 2O 水
通电
氢气+氧气H 2
O 2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2.2水分子的变化(第二课时)学案设计

2.2水分子的变化(第二课时)学案设计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 2 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两类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会区分简单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习难点】性质与变化的关系【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1.分子与原子2.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4.如何用分子的知识区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纯净物与混合物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4相关内容探究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定义。

(1)___________ __________叫做化学性质。

如氢气可以燃烧的性质(简称可燃性),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简称助燃性),水通电分解的性质等等(2)____________ _____叫物理性质。

如___ __、__ __、_ 、_____、_____、_____等。

能否说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为什么?例题:在下列语句的后面标明所属类别: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铁钉生锈()铁钉会生锈()消化食物()咬碎食物()火柴折断()火柴能被点燃()汽油易挥发()铁铸成锅()电灯发光()食物腐烂()氢气的密度是最小的()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你能否总结一下性质和变化有何区别?变化是一个运动的过程,性质是一个静止的属性。

变化由性质决定,性质在变化中表现出来。

变化的叙述模式为:某物质怎么样了性质一般的描述:某物质易、可、能(或不易、不可、不能)+变化如:蜡烛在燃烧是化学变化,而蜡烛能燃烧则是化学性质:酒精挥发是物理变化,酒精易挥发则是物理性质。

三、课堂反思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何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四、当堂测试1、下列描述物理性质的为A.碘能升华B.空气液化C.干冰气化D.酒精燃烧2、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确定用途的是A.氮气做灯泡的保护气B.用铁做导热材料C.汽油作燃料D.镁作照明原料3、利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等名词填空:(1)水冷却到0℃时结冰,为________.(2)煤燃成了灰烬,为________.(3)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为________.(4)镁条呈现固态、银白色,为________.4、阅读下列短文,用序号回答:①水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②水被加热可以变成水蒸气;③没有水,人和动植物就无法生存;④水是常用的灭火剂;⑤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⑦电石(CaC2)仓库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它可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具有可燃性)。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

水分子的变化教学内容: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水的电解实验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通过水的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分解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水的电解认识水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通过宏观和微观的对比,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2)通过水的分解了解分解反应。

(3)通过水的电解微观过程了解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了解到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本节通过熟悉的水做知识的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重点:水电解的实验现象和结论;水的组成;分解反应。

难点: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

关键点:引导学生从观察宏观现象到用微观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媒体:影视资料、(水电解器、酒精灯、直流电源、木条、烧杯、火柴)等。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讲述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水的分解1.电解水实验现象:正极:产生的气体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多(两倍),能被点燃,是氢气。

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和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1比2.反应式:水−−→−通电氢气+氧气H 2O−−→−通电 H2 + O2教师引导学生: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对实验结论没有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可简记为“正氧负氢,1比2”.教师演示水电解的微观过程的动画,并提问:水的电解的微观实质是什么?学生讨论得出:水的电解实质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形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教师提问:结合图片和动画讨论水的水的电解和水的三态变化这两种变化有何不同?(提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学习目标】1、能从微观描述水的组成,体会水资源的重要作用。

2、能从微观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以及说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3、了解氢气的可燃性,认识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

了解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重点】1、利用水的分解、水的化合这两种变化来分析水的组成
2、分子原子的关系
3、两个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难点】探究水的组成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在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分子的本身___________(变或不变),每个水分子仍然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这也是_________变化的微观实质。

2、分子的基本性质有:________
二、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水的分解
友情提示:(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3)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1、实验现象: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后通电,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上都有气泡产生,正极产生气泡的速度_______ ,负极产生气泡的速度_______ ,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
2、产物检验:
正极: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正极生成_________物质。

负极:将燃着的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尖嘴处放慢慢打开活塞发现其能够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证明是_________物质。

结论:(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
(2)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分解,正极产生_ _________ ,负极产生____________。

所产生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____
(3)分解反应:观察水的通电分解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变化,反应前,反应物有_______ 种,反应后,生成物有______种,在化学上,我们把有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A、特点:“一变多”即:A→B+C+…、
B、判断方法:是化学反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

3、对结论的微观解释:当水分子分解时,构成水分子的____原子和_____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每____个____ 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_____个_____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很多的氢、氧分子组合成水电解器中的氢气和氧气。

水发生上述变化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因而属于________变化。

知识点二:水的合成
1、合成方法-------氢气的燃烧
氢气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时发生化学反应而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根据图示思考,(1)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如何观察反应是否生成了水?
(2)如果烧杯壁发烫,说明该化学反应吸收还是放出热量(能量)?
A.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之比是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
8、2014 年4 月2 日-4 日发生了清华学生PX 词条“保卫战”,最终在百度科上锁定“PX”,相为“低毒化合物”的准确描述,向国人提示了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PX 是“对二甲苯”3 关性质如下:①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②熔点13.2℃③密度0.86g/cm ④可燃⑤有挥发性,但比汽油低⑥遇火可爆炸,但爆炸性比汽油低⑦低毒,毒性与汽油相当。

上述中属于PX 物理性质的是(填数字序号)。

9、(1)如图电解水的实验中,甲试管产生的气体是____ ;乙试管产生的气体是____ ;A
极为____极,B极为____极.若甲试管得到lOmL 气体,则乙试管可
收集到_____mL 气体,变化前后,___ 改变,因而属于____变化。

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

(2)拓展延伸: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
实验中氢气的体积往往大于氧气体积2倍,为什么?
10、简答题:从分子角度看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何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