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熵模型构建-精品
胜任力素质模型(一)
胜任力素质模型百科名片胜任力素质又称为胜任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
包括三个方面:深层次特征、引起或预测优劣绩效的因果关联和参照效标。
胜任力素质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即针对特定职位表现优异的那些要求结合起来的胜任特征结构。
一个详细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应包括如下三个要素:胜任特征名称、胜任特征描述和行为指标等级的操作性说明。
模型内涵及其结构素质一词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1973年在他的一篇名为"Testing competence rather than胜任力素质模型图intelligence"文章中首次提出。
他在文章中指出:决定一个人在工作上能否取得好的成就,除了拥有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取决于其深藏在大脑中的人格特质、动机及价值观等。
1993年美国心理学家斯班瑟提出:素质在个体特质中扮演深层且持久的角色,而且能预测一个人在复杂的工作情境及担任重任时的行为表现。
此后合益(Hay)集团提出了与职位相对应的胜任素质模型即冰山模型(图1),该模型对素质模型的构成要素进行定义:①知识,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事实型或经验型的信息;②技能,指个体能够有效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③社会角色,即个体在公共场合所表现出来的形象、气质和风格;④自我形象,指个体对自身状态感知能力,它包括对自己的长处和弱点、思维模式、解决问题的风格,与人交往的特点以及对自我角色合理定位等的认识;⑤品质,包括气质、性格、兴趣等是个体表现的一贯反应,如性格内外向、不同的气质类型等;⑥动机,指推动个体为达到某种目标而采取一系列行动的内驱力,如成就动机强烈的人会持续不断地为自己设定目标并努力达到。
该模型显示居于冰山上面的知识、技能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埋藏在冰山下面的自我形象、个性品质、动机等才是预测个体未来绩效的重要因素。
(完整word版)21项胜任力素质模型
21项素质能力模型第一章成就和行动 (4)成就导向 (4)概念: (4)构面: (4)一般行为: (7)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7)重视次序、品质与精确(CO) (8)概念: (8)构面: (8)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9)主动性(INT) (9)概念: (9)构面 (10)一般行为特征: (11)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11)资讯收集(INFO) (12)概念: (12)构面: (12)一般行为特征 (13)与其他相关能力的关联 (13)第二章协助和服务 (14)人际了解(沟通)(IU) (14)概念: (14)构面 (14)一般行为特征: (16)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16)顾客服务导向(CSO) (16)构面: (17)一般行为特征: (19)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19)第三章冲击和影响 (20)影响与影响(IMP) (20)概念: (20)构面: (20)常见行为指标 (22)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23)组织知觉力(OA) (23)概念: (23)构面: (24)典型行为指标 (25)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25)关系建立(RB) (25)概念 (25)构面: (26)典型行为指标 (26)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27)第四章管理 (27)培养他人(DEV) (27)概念: (27)构面: (28)典型行为指标 (30)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30)命令:果断与职位权力的运用(DIR) (31)概念: (31)构面: (31)典型行为指标 (33)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33)团队合作(TW) (33)概念: (33)构面: (34)典型行为指标: (36)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36)第五章认知 (38)分析性思考(AT) (38)概念: (38)构面: (39)概念式思考(CT) (40)概念: (40)构面: (41)典型行为指标 (42)与其他能力的关联 (42)第一章成就和行动本项才能分类的本质偏向于行动,首要的目的是主导任务的完成,其次是影响他人。
胜任力模型及标准
胜任力模型及标准特质——个体的心理特点,如性格、情绪、态度等;自我认知——个体对自身认知的能力,包括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等;态度或价值观——个体对事物的看法、和价值观;XXX领域知识——个体在某一领域内所掌握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个体在某一认知或行为方面的能力。
三、特别说明胜任力模型是基于XXX的特定背景和情境下进行开发的,不同的组织和行业可能需要不同的胜任力模型。
因此,在使用XXX的胜任力模型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四、应用范围XXX的胜任力模型适用于所有岗位,包括管理岗位和非管理岗位。
在使用胜任力模型时,需要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和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以确保胜任力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五、各岗位胜任力模型XXX的胜任力模型共包括12个胜任力,分别是:1.战略思维能力2.创新能力3.执行力4.团队合作能力5.沟通能力6.人际关系管理能力7.领导力8.研究能力9.客户导向10.商业敏锐度11.跨文化适应能力12.职业道德六、各岗位胜任力标准根据XXX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目标,XXX专家组制定了各岗位的胜任力标准。
在岗位招聘、培养和评估中,将以胜任力标准为依据,确保员工的胜任力符合岗位要求并能够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企业也将通过培训和激励措施,不断提升员工的胜任力,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成长。
胜任力模型”是指一个人在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胜任力总和,其中包括特质、自我认知、知识、技能和社会角色。
一个完整的胜任力模型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群组,每个群组底下又包含若干个胜任力特征,每个特征都有一个描述性定义及3-5级行为描述或特定行为。
构成胜任力的特征具有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的特性,甚至可以预测员工的未来工作绩效,与任务情境相联系,具有动态性,能够区分业绩优秀者和业绩一般者。
不同企业由于所从事的行业、特定的发展时期、业务重点、经营战略等的差异,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
在同一个企业里,不同的职务、不同的岗位对人才素质也有不同的要求。
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
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
胜任力素质模型是一种通过识别和评价拥有应对任务所需要素质
能力的行为力量,以从绩效改善中得以或缩短开发路线时间的一种模式。
模型是一种供业务决策使用的框架,可以帮助企业确定胜任性的
测量标准,以便找出与原本或设定的目标最匹配的工作能力。
模型的
结构应量身定制每个企业的特定行为准则,且把能力完整地体现出来:具体就是,需要考虑的范围、能力的深度以及目标和衡量的重点等等。
建立胜任力模型在雇佣及留用决策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
帮助公司更有效地集中精力和分配资源,招聘符合所需要岗位及岗位
要求的优秀员工,迅速培养更精干的员工队伍。
轨道交通集团专业人才岗位胜任力要素分析
轨道交通集团专业人才岗位胜任力要素分析近些年,我国轨道交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指出了轨道交通方面的远景目标。
作为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是推进绿色出行、实现交通系统降碳减排、提高网络效应和运营效率的关键。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集团对专业人才需求呈现迅速增長态势,如何选拔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成为突出问题。
本文将以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为例,通过构建胜任力模型,分析轨道交通集团专业人才岗位胜任力要素构成,探讨其在专业人才选拔与培养中的应用方式,以提升轨道交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效能。
一、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及流程“胜任力”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由哈佛大学教授提出。
目前广泛采用的胜任力定义是: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
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是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
本文针对轨道交通的专业人才岗位需求,故而将胜任力界定为:影响工作绩效及高绩效表现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能力以及个性特征四个维度要素的系统组合。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一般采用行为访谈法、针对员工及领导的问卷调查以提炼岗位胜任要素特征,首先对比绩优组和绩普组的胜任力要素发生频次和相关程度,分析获取胜任力的共性要素和差异要素,然后按频次的集中程度评估要素权重,最后定义要素、划分等级并描述不同等级的特征表现。
(一)胜任力要素编码及问卷调查1.运用主题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识别主题并进行编码,参考岗位职责文本,归纳提炼胜任力四个维度的要素特征,并根据内部系统性研讨进行调整,对要素特征进行拆解或合并,得到编码结果。
2.通过访谈方式征集相关业务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专家的意见,补充完善编码结果,初步形成胜任力要素库。
3.针对员工及领导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含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胜任力特征评价、工作绩效评价、意见和建议四个部分。
胜任(力)素质模型
胜任(力)模型/胜任素质之建模素材自从从事招聘工作以来,遇到了不少的难题,也逐步接触到一些基础概念,胜任力就是其中之一。
小女子生性愚钝,没有人指导,只好自己找资料去看了。
最近在《破解企业测评10大难题》上看到了一些胜任力的建模素材,把它们发上来,与大家共享。
免费的哦,不要权限:)胜任素质模型建构素材-员工必备的18种素质其实就是《胜任力辞典》中的素质。
我很推崇《胜任力辞典》的叙述结构)列举在建立和选择素质模型时通常考虑的20种常用素质,供大家在建立素质模型中参考。
一、灵活性具有适应不同环境、不同个性或不同人群,并有效工作的能力。
灵活性需要对一件事情不同甚至相反看法的理解与欣赏,使自己的方法适应环境的变化,并保持自己对公司或工作要求的一致性或开放程度。
1.承认灵活性的必要2.灵活地运用标准3.采取一定战术4.采取特别的战略二、影响能力为了使他人赞成或支持说话者的议程所采取的说服、识别人信服、影响或强迫它人的办法。
1.采取了单项行动去说服2.采取了多项行动去说服3.运用非直接影响4.运用复杂的影响策略三、诚实正直一个人所行的与他所说的一致,即他或她“言行一致“,公开、直接地沟通自己的意图、观点和感觉。
对把问题谈开、诚实持欢迎态度,即便是在与外方艰难地谈判之时。
1.对于工作环境的态度坦诚2.所采取的行动与自己所相信的价值观一致3.当为难或有阻力时仍能照自己所信服的价值观行事4.基于所信仰的价值观所采取的行动可能会造成大损失或冒险。
四、人际理解能力即想去理解他人的愿望,是一种对非表达出或部分表达出的想法、感觉、关切点的准确认识与理解。
1.对现有情感或明显内容有所理解,但却不是两者都能理解。
2.对目前情感和明显内容都理解。
3.对当前的、未表达出或表达将很拙劣的意义能理解4.理解深层意义五、献身组织精神根据组织的需要、重要性及目标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和自愿度。
与那些能提高组织目标或满足组织需要的行为相关。
1.有努力适应的行为2.表现出忠诚的榜样3.表现出支持公司的使命和目标4.为公司牺牲自己个人的利益六、成就导向希望工作杰出或超出优秀标准。
轨道交通行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胜任特征模型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197等问题。
学院在新闻发布会后对其他学院的综合测评办法进行了调研,并再一次征求了广大学生的意见,将高年级学生干部任职及获奖加分所占比重由原来的20%调整为15%,并将综合测评加减分数项换算成百分制。
学生自我服务的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如学院就业率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的信息发布后,引起了同学们的高度关注,毕业年级党员和已找到工作的同学自发组成了服务队,为未就业的同学搜罗就业信息,帮助同学就业。
2.学生责任感不断提高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素质,才能有效地实现自我管理,从而有效地参与学院管理。
学生要真正成为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的主角,高度的责任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院新闻发布会中通过对相关政策解读、细化、量化,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政策制度的掌控能力,提高了学生自身责任感。
(1)学业责任不断加强。
学习,既是学生的权利,也是学生的义务。
在缺少与学生沟通和给予政策引导之前,学院学术氛围不理想,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通过学生工作新闻发布会,学生更好地认清与定位未来的发展方向,学生学业责任不断加强。
学生加强了学习的主动性,除了学好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外语、计算机等基本技能外,还能自觉组织和参与各种学术性活动,跟随本院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沙龙、工业设计大赛、南京室内大奖赛等专业大赛。
以往凭借硬性规定参加的学术讲座,学生现在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学院的学术氛围不断浓厚。
(2)建设校园文化的责任不断提升。
大学校园,是相对独立的文化社区,大学生应积极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学院通过学生工作新闻发布会对学校、学院各文化活动做了很好的诠释,激发了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如学院发布“‘色彩校园’宿舍外墙粉刷大赛”、“兵器博物馆馆标设计大赛 ”、“校庆60周年标志征集”、“ 院训征集”等内容后,学生能够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参加比赛和征集活动。
部分学生的作品及想法更是得到了学校、学院等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地铁司机胜任力模型问卷的编制与调查
DOI :地铁司机胜任力模型问卷的编制与调查关键词:轨道交通;地铁司机;胜任力模型;测评问卷;人□学变量;多因素差异分析;西安地铁对胜任力的定义为:胜任特征是能把某职位中表 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的个体潜在的、较为持久的行为特征。
这些特征可以是认知的、意志的、态度的、情感的、动力的或倾向性的。
有学者对地铁司机 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由于地铁司机长期处于高度应 激状态,对心理健康损伤较大。
地铁司机在焦虑、抑郁 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地铁司机比 普通人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方面的问题。
还有学者 关于地铁司机职业紧张的研究更进一步证明,大部分 地铁司机处于长期的职业紧张中,而职业紧张会影响 司机的情绪稳定性、责任心和适应能力,直接影响行车 安全。
因此,构建胜任力模型,特别是对“冰山下”内隐 特质的研究,对于行车安全有现实意义。
将胜任力应用于招聘和培训中,有助于提升司机的内在素质。
笔者利用以构建的西安地铁司机胜任力模型开发胜任力 问卷,以期在实际管理中发挥胜任力模型的最大效用。
地铁司机的胜任力问卷是根据已构建的胜任力模 型,结合实际工作,将定义式的胜任特征改编为问卷题 目,用以测评地铁司机的胜任力。
胜任力问卷除可以为地铁公司提供直观的能力分析外,还可广泛应用于 招聘、培训中,改进现有的招聘和培训方式。
一、胜任力测评问卷的开发1•题目编制利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西安地铁司机胜任力进行研究发现,优秀司机的胜任特征包括组织承诺、驾驶能力、合作行为、自信心、反思能力、成就影响、学习能力、表 达能力、逻辑思维、合作态度、专业知识、自我控制和应变 能力等13项。
为使胜任力模型在使用中发挥更大的 作用,做到清晰、可量化,进而在招聘、培训等方面发挥作用,特编制胜任力测评问卷。
问卷题目内容以真实、 具体的绩效行为基础,结合前人问卷和绩效考核指标编制。
题目主要根据构建胜任力模型时编制的胜任力词典以及行为事件访谈得到的访谈记录而来,抽取其中能够发现地铁司机胜任特征的行为表现改编为题目O地铁司机胜任力调查问卷采用自评形式,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时机情况,判断自己和题目中描述 行为的符合程度,采用5点计分,分别是:1 “完全不符合”、2 “不太符合”、3 "有点符合”、4 “非常符合”、5 “完 全符合”。
地铁司机业务模型的地铁司机职业能力分析
地铁司机业务模型的地铁司机职业能力分析作者:袁敏涯来源:《名城绘》2020年第05期摘要:地铁司机自身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与地铁的平稳安全运行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相关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中也应当加以关注和重视,进而奠定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良好的运转能力,促进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在本文的论述中将通过地铁司机业务模型的分析,进行地铁司机的职业能力评估与分析,为地铁司机的能力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地铁司机;业务模型;职业能力随着地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需求逐渐提升,人们对于地铁的依赖程度正在逐渐加深,地铁驾驶员的专业技能也应当不断提升,进而满足地铁在城市中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但是纵观当下的地铁驾驶员群体,存在大量的不稳定因素与发展局限,例如地铁驾驶员的群体稳定性差、可代替因素较弱、培训周期较长、入职时间不稳定等现象逐渐深化,在市场的供求关系中失衡性明显。
以上的众多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与教育教学领域的调整和转变,进而能够保障地铁驾驶员与市场调控之间的稳定性,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提供具有专业技术与职业操守“双高”的关键性人才。
一、地铁司机工作任务模型根据相关的区域地铁驾驶员的数据研究能够发现,一名标准的、合格的地铁驾驶员需要具备众多因素,并且每一项因素下能够分解出大量的“子程序”只有将相关因素与事件熟练掌握才能够成为一名良好的地铁驾驶员,具体因素的分布如下图。
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能够明确,地铁驾驶员的工作任务模型应当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有业务层、行为层和操作层。
业务层有学习网络信息化管理的大数据,将地铁运行的路程、经停位置、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问题、相对应的机动处理机制等进行详细的研究与整合,在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其中的内容。
行为层有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实证分析能力以及知识创造能力等,建立完善的地铁保障系统,实现信息化、高效化、便捷化的运行机制,将地铁运行的相关信息与技术实现线上整合使用远程操控技术可视化技术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等等,建立具有科技因素的地铁运行机制。
地铁司机的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与验证研究
地铁司机的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与验证研究摘要:地铁司机的胜任能力关系到地铁运营的安全性,传统考察司机胜任的方法只是以知识、操作技能为主,其它的忽视。
随着轨道交通的日益复杂,当前需要对员工的价值观、动机、个性或态度、技能、能力和知识等关键特征进行考察,才能确定是否胜任该职位。
本文就地铁司机的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客车;司机岗位;胜任特征一、胜任力概述胜任力来源于拉丁语 Competere(适当),其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泰勒的科学管理。
1973 年 DavidMc Clelland 发表的论文《测量胜任素质而非智力》提出用测量胜任力的方法代替传统的智力测验,由此胜任力被正式提出来,随后理论界和实业界掀起了胜任力研究的热潮。
关于胜任力的定义,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做了不同的诠释,但归结起来学者们的观点都包含了胜任力的精髓,即知识、技能、态度和特质。
在胜任力研究内容方面,Cheetham 和Chivers(1998)认为胜任力包括认知胜任力、个人胜任力、职能胜任力、价值观以及元胜任力,并且这5个胜任力存在内在联系;而根据 Nordhaug(1998)的观点,可以按照任务具体性、行业具体性和公司具体性三个维度将胜任力划分为元胜任力、通用行业胜任力、标准技术胜任力、内部组织胜任力、行业胜任力和特殊技术胜任力。
因此,聚焦于目前我国发展迅猛的轨道交通运输业,以我国轨道交通司机为研究对象,在西方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构建轨道交通司机的胜任特征模型,能够为轨道交通司机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二、轨道交通司机的胜任力模型构建(一)地铁优秀司机一对一的选取谈话模式分别对20位优秀地铁司机进行一对一的行为谈话,选取是在基于综合考虑了以下因素:一是日常考勤及考核较为优秀的司机;二是其年均安全行车公里数排在司机前列的司机。
主题包括:(1)请你谈谈成为轨道交通司机以来,你自己觉得最成功的或最满意的2--3个工作事例。
最新 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熵模型构建-精品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作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得到了迅猛发展。
轨道交通系统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一方面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对轨道交通司机的胜任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胜任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McClelland 于 1973 年提出的,并被应用于领域,此后,这一概念在管界被广泛使用。
胜任力最初是指能够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此后有学者提出胜任力是个体相关行为的类别,强调从外显的人的行为来看待胜任力;胜任力是潜在的,持久的个人特征,是直接影响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的潜在特征,包括技能、能力、知识、个性特征、价值观、自我特质或社会角色等。
可以说,胜任力是各项胜任特征的有机统一,是由多种要素按一定结构方式组成的综合性系统。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胜任力模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公共教育和等领域。
例如,仲理峰在胜任力研究新进展中提出,虽然胜任力模型在我国提出的时间较国外稍晚,但不少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已开始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目前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已将胜任力模型作为企业招聘、选拔、人员配置、评估等管理的基础性依据。
通过胜任力模型可以辨别个体胜任力,适用于人员的选拔与评价,因而用其探讨轨道交通司机的胜任力,有助于明确司机胜任工作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以及各项能力素质对保障行车安全所产生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列车的正常、安全运行。
从轨道交通行业的特点和环境出发,本文认为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主要包括个性特征、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基础素质四个方面。
胜任力系统结构,如图 1 所示。
1. 个性特征: 包括情绪稳定性与责任意识两个方面,主要强调轨道交通司机的个性、情绪等方面的特征。
2. 专业知识: 包括车辆基础知识与掌握两个方面,主要强调轨道交通司机专业知识与素质方面的特征。
3. 专业能力: 包括复杂反应能力、注意力分配与转移能力、学习能力、作业稳定性、视野深度与广度、瞬时记忆力六个方面,主要强调轨道交通司机各项专业能力的特征。
基于胜任素质的地铁司机司机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胜任素质的地铁司机司机安全评价体系研究摘要:城轨道交通是工业化、城化和运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地面交通压力日益增大,各种稀缺经济资源以及交通运输资源开始在区域大规模集聚,城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投资、运营、开发等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期。
在保障轨道交通大力发展的同时,如何确保轨道交通始终安全、平稳、高效运行,是轨道交通企业必须首先予以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
在所有与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相关的人员中,司机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行车安全系统中的核心子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司机各项素质水平的高低,如司机素质、生理、心理素质直接决定了列车的正常运行、安全运行、事故发生比率等,这些素质与个体的安全管理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关键词:司机安全评价轨道交通一、研究内容和成果1. 人的安全性评价研究传统的人员安全性评价是将人作为人—机—环境系统的一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是以安全科学理论为基础的;本课题则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基础,侧重于保证人员安全性所需要各项素质的角度展开研究,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应用到安全管理领域。
课题将“人—机—环境”系统中人的因素作为研究的整体进行分析,在总结安全性评价和人因可靠性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安全性评价”概念,即以行为科学、认知科学、信息处理和系统分析、概率统计等理论为基础,运用安全工效学、安全系统工程学等多种方法,对影响人的安全状况的行为、生理和心理素质的状态进行科学准确地测量和评估,使人能准确、恰当、充分、可接受地完成其所承担的绩效标准范围内的工作任务,提高人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或作业的概率。
2.轨道交通司机胜任素质模型胜任素质模型是构建轨道交通司机安全性评价模型的基础和依据。
课题从轨道交通列车的运行环境和轨道交通司机的岗位特点出发,通过调研,在充分了解轨道交通司机工作状况的基础上,研究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素质,构建轨道交通司机胜任素质模型。
行政司机岗位胜任力模型
行政司机岗位胜任力模型说明:岗位模型是从组织战略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强化竞争力,提高实际业绩为目标的一种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操作流程。
基于创造企业未来高绩效要求的,能够区分优劣业绩的,并具有测量性的员工工作行为特质。
本岗位胜任力模型将从岗位的基本信息、岗位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四大方面详细阐述。
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作用:前序着重于简明扼要写明岗位背景、设计岗位模型的原则及修订的信息,便于设计与修订人员清晰编辑的方向。
设计原则:本模型设计的原则为根据岗位关键素质的差异,提炼符合公司经营发展的关键素质指标,规范每项素质,并将所涉及素质执行落地。
修订原则:本模型修订以设计原则为基础,再根据岗位工作内容的调整、权行政司机岗位胜任素质模型定义:岗位胜任力素质是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职业素养)等。
作用:判断工作的有效性;同时为招募选拔、能力培养、岗位晋升、绩效评估、价值匹配及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胜任力要素:员工个体所具有的胜任特征有很多,但公司所需要的不一定是员工所有的胜任特征,根据岗位的要求以及企业文化,明确能够保证员工胜任该岗位工作、确保其发挥最大潜能的胜任特征。
这些关键胜任力必须是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并对员工的个人绩效以及公司战略目标实现产生关键影响。
作用:详细阐述该岗位素质模型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及职业素质,并描述应用到日常工作,辅助工作的开展,并以此为评判标准,便于能力培养、岗位晋升、绩效评估、价值匹配及资源配置。
行政司机岗位说明书定义:岗位说明书是公司对于岗位责、权、利的详细描述的总汇,是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原则:在编制时,要注重文字简单明了,并使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填写;内容要越具体越好,避免形式化、书面化。
另外,在实际工作当中,随着公司战略的调整,岗位说明书在一定的时间内给予一定程度的修正和补充,以便与公司的实际发展状况保持同步。
常用胜任特征模型
75 90 75
56。5
18
轧管、拉条等作业
PM
90 75
69.1
19
分类、简易书记作业
Q T
90 90
56。3
20
织物、缝制等各种加工机械操作等(纺织工)
A T F M
75 75 75 75
80.0
续表(备注)
素质代号
意义
智力(G)
一般学习能力、对各种原理的理解力、推理判断能力、对新环境的迅速适应能力
●影响力、发展下属
●人际洞察力
●自信、自我控制、个性魅力、组织承诺、技术专长、客户服务意识、团结协作、分析性思维
●概念性思维、主动性、灵活性、指挥
5
4
3
2
1-5 18种通用胜任特征指标定义表
1、归纳能力
概念
有能力确认那些不明显相关事务的规律或联系,在极为复杂的情况下。确定出关键或潜在的问题。包括虞泳创造性的、概念化的或归纳性的推理方法。
常用胜任特征模型
1—1胜任特征冰山结构模型
1—2洋葱模型示意图
1—3职业素质限分析量表
职业类型
职业形式
要求的素质结构及其限
作家、翻译者、编辑、新闻记者
G V
125 125
5。0
2
会计、统计等工作
G N
125 125
1。4
3
土木建筑、机械、电气技术等工作
G N S P
125 125 125 110
17、主动性
概念
●判断出问题所在 、障碍或机会
●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问题或将来的问题、机会来采取行动
素质分级
●对目前的机会、问题进行处理
实用文档其他之浅议地铁运营电客车司机岗位胜任特征模型建构
浅议地铁运营电客车司机岗位胜任特征模型建构【摘要】胜任特征研究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新思路、新技术,本文通过国内外胜任力研究理论与方法的综述,结合地铁行业的特点,讨论并尝试建立地铁运营电客车司机岗位的胜任力模型。
分析了模型构建过程中所采用的角度、方法及需面对的核心问题。
最后,提出了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创新之处。
【关键词】电客车司机岗位胜任特征1 背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保持人力资本的可持续性发展,将员工真正视作企业的“资源”,要求我们在“资源”的鉴别、挖掘,投入上多做功夫。
胜任特征是指在工作情景中员工的价值观、动机、个性或态度、技能、能力和知识等关键特征。
传统人事选拔重视考察较易改进的知识、技能,没有针对个体的核心动机与特质进行考察,人力资源被无形的浪费。
mcclelland提出个人的行为品质和特征比智商更能有效地决定工作绩效的高低[1],hooghiemstra认为胜任特征是任何可用来区分有效及无效业绩者的个体特点[2],是鉴别员工是否能够胜任工作并表现出色的有效方法。
在国外,胜任力研究与应用的历史已有30多年,国外学者对此已进行了相当多的专项研究,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过半数的公司应用了胜任力模型[3]。
它在组织的人才选拔、绩效提升、组织契合度等方面均发挥了相当有效的作用。
2 研究意义在地铁行业中,电客车司机作为一个窗口岗位,其生产服务活动直接影响到地铁营运的安全、形象、服务质量等多方面。
电客车司机岗位不仅要求员工拥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强健的体格,更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要具备能在较为枯燥单一的工作环境下长时间专注工作的能力,更要具备出色的应变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如何“选好人,用好人”,成为了摆在地铁营运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问题,电客车司机岗位胜任特征研究的意义具体表现在:(1)从行业角度出发,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胜任特征模型,可以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带来长远的利益。
有效的理论数据及结论还能扩展到相似的岗位,甚至是行业的相关领域中,为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提供参考;(2)建立电客车司机岗位胜任特征模型,为客观建立衡量电客车司机岗位员工潜在特征指标,电客车司机人员的选拔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地铁司机职业能力组成要素研究与分析
地铁司机职业能力组成要素研究与分析发布时间:2021-03-03T11:34:24.657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年21期作者:魏希峰[导读] 针对地铁司机完整业务模型中所包涵的各项工作任务要求,从心理素质层面分析地铁司机为完成这些工作任务要求应具备哪些职业能力。
魏希峰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分公司运营一中心,陕西西安 710018摘要:针对地铁司机完整业务模型中所包涵的各项工作任务要求,从心理素质层面分析地铁司机为完成这些工作任务要求应具备哪些职业能力。
根据地铁司机职业能力组成要素,为地铁公司及高职院校合作开设司机订单班、预选地铁司机时分析候选人是否能够胜任地铁司机工作、降低人员选拔的风险提供指引,同时为预选地铁司机职业能力测评分析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地铁司机;职业能力;组成要素;分析;前言地铁电客车司机是单兵独立作业的工作岗位,驾驶作业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上亿的资产安全和近千人的生命安全,因而电动列车驾驶成为直接关系到财产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岗位,司机也成为承担着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核心人物。
随着地铁在各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对电动列车驾驶岗位员工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但实际运营中存在着地铁司机薪酬和升职空间有限、流失严重、队伍不稳定、替代性弱、从入司培训到独立顶岗作业培训周期长(9-12个月)等问题,使供需双方始终存在供给矛盾,在地铁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这种矛盾尤为突出。
为解决这一矛盾、及时培养人才,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通常采用与铁路高职院校合作开设驾驶订单班、批量培养地铁司机接班人的做法。
批量培养的人才质量往往良莠不齐,与地铁司机单兵作业要求个人高水平职业能力的特质不符,两者难以统筹兼顾。
一直以来,订单培养质量的把控策略主要是通过提高订单组班前的人才筛选标准及订单培养结束后的验收考核标准。
即便如此,订单培养结束后验收不合格、或验收合格后入司培训期被退订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而,如何为订单班科学合理地选拔与地铁司机岗位相匹配的人选,提高人才培养成功率,已成为订单合作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
网约车出租司机胜任力模型报告
网约车出租司机胜任力模型构建摘要:网约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给出租车司机带来了新的挑战。
从而,市场对出租车司机的各项素质和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以滴滴出租车司机为例,基于他们的工作模式和岗位特点,结合文献分析和对全班同学采访获得的47份行为事件访谈文本的分析,构建了滴滴出租车司机胜任素质模型。
该模型包含情绪稳定性、工作耐受力、适应力、语言表达能力、真诚、应急能力、耐心、交通法规、身体素质、责任心、共情、察言观色共14个维度48个指标。
在此基础上,使用SPSS软件对模型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滴滴出租车司机胜任特征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并且依据胜任素质模型对滴滴出租车司机的选拔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滴滴出租车司机;胜任特征;行为事件访谈引言网约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共享经济进步的成果之一,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出行,也大大推动了出租汽车行业的优化与改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然而,在网约车行业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网约车司机的业务水平层次不齐,更有甚者犯下了刑事案件。
有报告指出,“随着网约车的合法化,网约车市场逐步呈现优胜劣汰的趋势。
自2015年滴滴打车与快滴合并,到2016年8月滴滴收购优步中国的业务,到如今存活的网约车软件屈指可数,滴滴成为网约车代名词。
”考虑到滴滴出行平台相关网约车司机处于网约车司机的主体地位,我们以“滴滴”为关键词,以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为年度区间,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共检索出1136份刑事判决书。
其中,滴滴出行平台相关网约车司机作为犯罪人的判决书高达122份。
因此,我们认为提高滴滴出租司机队伍素质和保障行车安全的这件事情迫在眉睫。
在滴滴公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滴滴司机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行车安全的核心,在企业运行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滴滴司机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客户乘坐过程中是否能够安全以及事故发生的比率。
因此,从滴滴公司的运行特点出发,构建滴滴出租车司机胜任素质模型,依据胜任素质模型来指导和加强滴滴出租司机选拔工作,从而达到提高滴滴出租司机队伍素质和保障行车安全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作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得到了迅猛发展。
轨道交通系统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一方面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对轨道交通司机的胜任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胜任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McClelland 于 1973 年提出的,并被应用于领域,此后,这一概念在管界被广泛使用。
胜任力最初是指能够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此后有学者提出胜任力是个体相关行为的类别,强调从外显的人的行为来看待胜任力;胜任力是潜在的,持久的个人特征,是直接影响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的潜在特征,包括技能、能力、知识、个性特征、价值观、自我特质或社会角色等。
可以说,胜任力是各项胜任特征的有机统一,是由多种要素按一定结构方式组成的综合性系统。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胜任力模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公共教育和等领域。
例如,仲理峰在胜任力研究新进展中提出,虽然胜任力模型在我国提出的时间较国外稍晚,但不少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已开始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目前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已将胜任力模型作为企业招聘、选拔、人员配置、评估等管理的基础性依据。
通过胜任力模型可以辨别个体胜任力,适用于人员的选拔与评价,因而用其探讨轨道交通司机的胜任力,有助于明确司机胜任工作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以及各项能力素质对保障行车安全所产生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列车的正常、安全运行。
从轨道交通行业的特点和环境出发,本文认为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主要包括个性特征、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基础素质四个方面。
胜任力系统结构,如图 1 所示。
1. 个性特征: 包括情绪稳定性与责任意识两个方面,主要强调轨道交通司机的个性、情绪等方面的特征。
2. 专业知识: 包括车辆基础知识与掌握两个方面,主要强调轨道交通司机专业知识与素质方面的特征。
3. 专业能力: 包括复杂反应能力、注意力分配与转移能力、学习能力、作业稳定性、视野深度与广度、瞬时记忆力六个方面,主要强调轨道交通司机各项专业能力的特征。
4. 基础素质: 包括应变能力、执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判断能力、身体健康状况五个方面,主要强调轨道交通司机的基本素质能力方面的特征。
耗散结构理论主要研究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该理论为探讨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所谓耗散结构,是指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不断地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阀值时,系统可能从原有的混乱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所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即为耗散结构。
普利高津认为,对一个开放系统而言,从外部吸收物质、能量和信息时,系统的熵流为负; 向外部释放时系统的熵流为正; 特别是当系统与外界不发生交换时,系统的熵流为零。
对一个平衡系统而言,开放系统不断的从外部吸收能量使系统处在不平衡状态,进一步导致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交换和流动,从而熵值发生改变。
这样反复的过程促使系统内部结构不断改变,使得系统朝着更高级的方向进化、演变。
一般而言,耗散结构的形成应具备四个条件:1. 是一个开放系统,即是一种与外界环境自由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这些外界条件使系统不断向有序化发展,开放的系统输入的是物质、能量和信息,输出的是社会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2. 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即使系统产生和具备与外界进行交换的势能和要求,若使系统形成耗散结构,必须设法使系统到达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
3. 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即当企业系统远离非平衡态这一过程时,非线性项起着主导作用,正是由于系统内部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才使系统不断稳定发展。
4. 涨落有序,即使系统由不稳定状态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状态的杠杆,对系统内部调整和外部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随着耗散结构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深入,该理论从最初的热力学领域扩展运用到、生物学、工程技术,以及、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一些者,将其应用于组织管理科学中,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
如杨国政提出了管理系统五种最基本的系统特征,主张从不可逆性出发,运用熵增加原理,建立解决管理科学基本问题的基本理论框架; 王欣探讨了耗散结构下虚拟企业的内部结构特征,强调虚拟企业是符合耗散结构理论要求的; 邓周平提出,由于外界环境的干预和内部环境的动态发展,资源耗散是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并通过分析研究耗散结构的条件,提出有效经营企业的规则。
本文尝试用耗散结构理论探讨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内在要素的作用机理,并构建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系统模型框架,力图在模型的分析与构建过程中,分析不断变化的轨道交通组织与外界环境间的不断调整与重构,以进一步探讨在系统内部的不断调整和重构机制下,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系统如何由低序走向高序,从无序走向有序,以期为提高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和铁路安全运输做出贡献。
二、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系统的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表明当系统达到临界状态以后,只要能从外界环境中持续不断地吸取能量、物质与信息等,那么系统的耗散结构就可以持续不断的存在与发展下去。
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作为各项胜任特征有机综合的统一,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
而各要素之间具有特定的功能、目的和时间性的过程。
所以,胜任力不仅是一个系统,而且它的各个要素本身也是一个个子系统。
因而,在构建胜任力耗散结构模型之前,需探讨胜任力系统是否满足耗散结构的开放性,非线性,非平衡性以及涨落有序这四个前提条件。
(一) 胜任力是一个开放系统就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系统的本质和耗散结构的特征而言,胜任力系统与耗散结构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
基于胜任力的轨道交通司机人力资源管理,包括选拔、培训、考核和退役等多个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轨道交通司机不断与外界进行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如通过培训获取相关专业知识等,由此实现胜任力的提升。
因此,胜任力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随着外界环境对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要求的提升,司机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取能量与物质,但有时由于信息获取的封闭性,导致系统无法从外界环境获得相应的提升胜任力的实践活动,或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滞后,使得系统无法及时向外界环境输出能量与物质,从而造成胜任力系统内部的封闭。
此时,系统就会由开放状态转换为封闭状态。
处在封闭状态的系统如果无法及时吸收或输出能量与物质以转变为开放状态,系统将趋于无序甚至解体。
如图2 所示,胜任力是由人、物质、信息等要素在一定目标要求下组成的一个系统,根据轨道交通司机的特质,个性特征、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与基础素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外界环境中输入维持系统所需的一切资源要素按其预订的目的组合起来。
个性特征与耗散结构的开放性。
轨道交通司机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正向方面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和稳定的情绪,负向方面则为缺乏责任意识和不稳定的情绪,而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正影响和负影响的共同作用下,个性特征以一种复杂的(正影响和负影响的统一) 的动态方式影响着其他胜任素质,表现出系统的开放性。
专业知识与耗散结构的开放性。
轨道交通司机的专业知识其正向方面主要表现为掌握较多的车辆基础知识、熟悉规章制度,其负向方面主要表现为缺乏车辆基础知识,不熟悉规章制度,而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正影响和负影响的共同作用下,专业知识以一种复杂的(正影响和负影响的统一) 动态方式影响着其他胜任素质,表现出系统的开放性。
专业能力与耗散结构的开放性。
轨道交通司机专业能力其正向的主要表现为较好的注意力分配能力、复杂反应能力、学习能力、作业稳定性、视野深度、广度和瞬时记忆能力,其负向的主要表现为缺乏注意力分配能力、复杂反应能力、学习能力、作业稳定性、视野深度、广度和瞬时记忆能力,而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正影响和负影响的共同作用下,专业能力以一种复杂的(正影响和负影响的统一) 的动态的方式影响着其他胜任素质,表现出系统的开放性。
基础素质与耗散结构的开放性。
轨道交通司机的基础素质其正向的主要表现为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执行能力、应变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和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其负向的主要表现为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执行能力、应变能力、逻辑判断能力,身体健康状况差,而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正影响和负影响的共同作用下,基础素质以一种复杂的(正影响和负影响的统一) 的动态的方式影响着其他胜任素质,表现出系统的开放性。
综上,通过系统自身的同化作用,一方面生产出优质的轨道交通服务,以满足人民和社会的需要,并提高司机自身的价值; 另一方面,将社会不同层面的服务需求反馈给司机,形成信息反馈网。
因此,胜任力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胜任力系统的存在和发展是在不断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与信息过程中实现的。
(二) 胜任力系统远离平衡态胜任力系统要形成耗散结构必须远离平衡态,在一个开放系统的三种态势中,平衡态和近平衡态均不会出现耗散结构,要产生耗散结构,系统必须远离平衡态,只有这样,系统才能向有序方向演化(如图3) 。
对开放的胜任力系统而言,平衡态是相对的,非平衡态是绝对的。
当系统处于非平衡态,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时,系统可能演化到一种相对平衡态或非平衡态。
由个性特征、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与基础素质四个维度构成的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四者相互作用、相互制衡。
例如轨道交通司机专业知识能力的高低将影响着其专业能力,一般而言,专业知识越多,专业能力越强,而专业能力的高低,也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轨道交通司机的基础素质。
由这四个维度构成的相对平衡态,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轨道交通网的逐步提升,将被外界输入的如轨道交通司机选拔、培训、考核、晋职、退役等要素的变化所打破,从而形成新的非平衡态: 轨道交通司机的情绪稳定性、责任意识、车辆基础知识、掌握规章制度的熟练程度将有所提高,从而带动基础素质与专业能力的提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轨道交通司机年龄的增长,其复杂反应能力、注意力分配与转移能力、学习能力、作业稳定性、视野深度与广度、瞬时记忆力与应变能力、执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判断能力、身体健康状况等将有所下降。
因此,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的提升,就是要不断打破旧的平衡态,创造新的非平衡态,即胜任力素质的提升就是在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的交替转换中实现的。
可见,胜任力系统及其子系统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是逐渐远离平衡态的。
(三) 胜任力系统具有非线性特征要提高胜任力就必须提高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作为一个系统,胜任力不是个性特征、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基础素质这些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这些要素按一定结构方式组合成的,具有综合特性的系统。
其输出的服务价值大于全部输入要素的价值,所以从本质上具有非线性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受到环境、社会与组织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的胜任力系统的非线性性具有显著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