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主题班会备课教案

合集下载

大学生脱贫攻坚主题教案

大学生脱贫攻坚主题教案

教学目标:1. 理解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培养大学生参与脱贫攻坚的意识和责任感。

3. 学习并掌握脱贫攻坚的实践方法。

4. 提高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准备:1. 课件或PPT2. 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3. 案例分析材料4. 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或相关单位联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脱贫攻坚的背景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助力脱贫攻坚?二、理论学习1. 讲解脱贫攻坚的政策背景和目标。

2. 分析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3. 讨论脱贫攻坚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三、实践方法学习1. 介绍大学生参与脱贫攻坚的途径,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产业扶贫等。

2. 分析各类实践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3. 分享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四、分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参与脱贫攻坚。

2. 每组提出具体的实践方案,包括目标、方法、预期效果等。

第二课时一、实践成果展示1. 各小组展示实践方案,教师和学生进行点评。

2. 优秀方案可进行实践尝试,作为后续课程内容。

二、志愿服务实践1. 教师联系相关单位,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2.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调研,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

3. 学生根据调研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脱贫攻坚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强调大学生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脱贫攻坚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参与脱贫攻坚实践的能力和效果。

3. 学生在课程中的互动表现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脱贫攻坚的感悟文章。

2. 结合自身专业,设计一份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方案。

脱贫攻坚主题班会备课教案

脱贫攻坚主题班会备课教案
2.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我国自2011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就餐问题的一项健康计划。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经国务院同意,中央财政拨款解决贫困地区学生吃饭经费不足,为我国农村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营养餐的基本要求:一是安全,二是营养。
3.脱贫攻坚常识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一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同时全部纳入免除学费和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二是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发放生活补助。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中职(含技工学校)学生,给予每生每学期500元的生活补助(休学期间暂停享受资助),按生源地由学生户籍地县(市、区)负责统计和资助,学生所在学校负责提供就读学籍证明。三是实施“雨露计划”,从2016年春季学期起,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实施该计划,每生每学年补助1500元,该项目由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通过系统申报,经扶贫移民局审核批准后通过支农惠农“一卡通”直接发放到贫困户。四是中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助学帮扶,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对我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自愿就读在市域内中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含中等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学校、技工学校、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及其附设中职班)就读的雅安籍的一、二年级贫困生(其中,2016年秋季学期二年级贫困生享受资助1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新招收贫困生享受资助2年)进行专项资助,除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免学费等资助政策外,每生每年再专项资助生活费3000元,做到应助尽助。
脱贫攻坚主题班会备课教案
日期2018.4.9班级4.2科目数学教师高智辉
目的:
1.引导学生通过口、眼、手相传,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把自己参与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惠民政策全知晓等行动中所见、所学、所思、所感传递给父母,影响父母。

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人人有责,共筑全民扶贫

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人人有责,共筑全民扶贫

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人人有责,共筑全民扶贫一、教学目标1.了解全民扶贫的意义和作用。

2.认识贫困地区的特点和问题。

3.明确扶贫的重点和方法。

4.学习扶贫知识,弘扬感恩之心,提高对困难群众的关注与支持。

二、教学重点1.了解贫困地区的状况。

2.认识扶贫的重点和方法。

3.学习扶贫知识,弘扬感恩之心,提高对困难群众的关注与支持。

三、教学难点1.认识全民扶贫的意义和作用。

2.如何在班级中实施扶贫行动。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用简单明白的话语,让学生认识什么是贫困。

2.预习教师给学生引入一些学习扶贫知识的小短片,让学生看了之后留一个想象的空间。

3.核心内容(1)了解贫困地区的状况。

使用图片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中国贫困地区的状况。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贫困地区有哪些、为什么会贫困、如何脱贫等问题。

(2)认识扶贫的重点和方法。

介绍贫困地区的重点帮扶对象和帮扶方法,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可以选择发放给贫困户的物资,并具体介绍对其社会生产力活动所能起的促进作用。

(3)建议扶贫行动为了让学生关注贫困地区的需要,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针对性的建议,让学生为贫困地区献上一份爱心,如资助一个贫困学生、为贫困地区捐书、运动等行动。

4.总结在讲解完扶贫知识之后,教师应该将全民扶贫的意义和作用告诉学生。

教师可以采用漫画、简单故事等方法,让学生明白在全民扶贫中,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大家应该团结协作,才能使扶贫工作得到圆满的落实。

五、教学总结本次课堂着重让学生更加了解贫困地区和扶贫的重点和方法,同时也通过实际的行动告诉他们全民扶贫的重要性。

教师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扶贫案例和实践,使人们认真去思考全民扶贫的意义,理解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扶贫意识,为未来的全民扶贫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024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

2024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

2024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了解贫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贫困的含义和贫困的原因。

2. 培养学生关爱贫困人群、珍惜自己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贫困的含义:介绍贫困的定义,让学生明白贫困的含义。

2. 贫困的原因:分析贫困产生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贫困不是个人的错。

三、教学活动1. 观看贫困地区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贫困人群的生活环境。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贫困的理解,互相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贫困的认识。

2. 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评估他们对贫困原因的理解。

第二章:关爱贫困人群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关爱贫困人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主动帮助贫困人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关爱贫困人群的意义:介绍关爱贫困人群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人人有责。

2. 关爱贫困人群的方式:讲解如何关爱贫困人群,让学生知道如何行动。

三、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讲述一些关爱贫困人群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心。

2.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关爱贫困人群。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反应,了解他们对关爱贫困人群的认识。

2. 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评估他们提出的关爱方式的可行性。

第三章:珍惜自己的生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生活的幸福。

2. 培养学生珍惜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生活的幸福: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认识到自己的幸福生活。

2. 珍惜生活的意义:讲解珍惜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要珍惜眼前人。

三、教学活动1. 生活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感受生活的幸福。

2.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珍惜自己的生活,并发誓行动起来。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反应,了解他们对生活幸福感的认同。

2. 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评估他们提出的珍惜生活的方法的可行性。

第四章:扶贫行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扶贫行动的重要性。

脱贫攻坚课教案

脱贫攻坚课教案

脱贫攻坚课教案教案:脱贫攻坚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我们生活在中国》,具体章节为《共同繁荣》。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脱贫攻坚的成就和原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脱贫攻坚的成就,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勤劳、诚信、友善等品质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脱贫攻坚的成就和原因。

难点: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以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我国脱贫攻坚的成就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我国脱贫攻坚的成就和原因。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脱贫攻坚的典型事迹,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祖国的变化和社会的温暖。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关爱他人,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

5. 小组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关爱他人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脱贫攻坚课1. 我国脱贫攻坚的成就2. 脱贫攻坚的原因3. 关爱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你结合本节课的内容,举例说明如何关爱他人,为社会做贡献。

答案:关爱他人可以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帮助同学、关心弱势群体、参与公益活动等。

为社会做贡献可以是通过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将来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我国脱贫攻坚的成就和原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品质。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

学校扶贫宣传班会记录(3篇)

学校扶贫宣传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3年3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张老师参会人员:全校师生一、班会主题本次班会的主题是“携手同行,助力扶贫——我们的责任与行动”。

二、班会目的1. 增强师生对扶贫工作的认识,了解国家扶贫政策。

2. 培养师生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扶贫行动,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致辞2. 观看扶贫宣传片3. 扶贫知识讲座4. 学生代表发言5. 教师代表发言6. 班级扶贫行动计划讨论7. 主持人总结发言四、班会内容(一)主持人开场致辞张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班会,旨在让我们共同了解国家扶贫政策,增强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激发我们参与扶贫行动的热情。

让我们携手同行,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观看扶贫宣传片通过观看扶贫宣传片,同学们对我国的扶贫工作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了解了扶贫工作的艰辛和成果。

(三)扶贫知识讲座张老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为大家讲解一些关于扶贫的知识。

1. 扶贫的定义:扶贫是指通过帮助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小康。

2. 我国扶贫政策:我国实行精准扶贫,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多方面措施,助力贫困地区脱贫。

3. 我们可以如何参与扶贫:一是关注贫困地区的发展,了解他们的需求;二是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为贫困地区提供帮助;三是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为贫困家庭送去温暖。

(四)学生代表发言学生代表1:大家好,我叫李明。

通过这次班会,我深刻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关心身边的贫困同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学生代表2:大家好,我叫王丽。

我认为,扶贫工作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教师代表发言教师代表:大家好,我是班主任张老师。

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点滴行动,改变命运

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点滴行动,改变命运

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点滴行动,改变命运一、教学目标:1.了解贫困地区的基本情况;2.认识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困难;3.明确自己如何做出点滴行动帮助贫困地区儿童改变命运;4.加强团结协作意识,培养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困难,如何帮助他们改变命运。

难点:如何通过点滴行动付诸实践,如何弘扬爱心和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1.相关幻灯片、视频和图片资料;2.课件,PPT工具和教学案例;3.一份带有图画的附加小册子,内容与主题相符。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环节教师在入场前模拟一种贫困地区的生活场景和背景,如农村、山区或边远地区等。

同学们可以通过画图或做工具模型来展示这些背景。

教师会给同学相关提示,点燃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了解和感受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

第二节:理解如何改变命运引导同学们一起探讨贫困地区的儿童生活和学习的困难,发起思考这些困难如何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学业,从而引出主题:如何改变贫困地区儿童的命运?第三节:实践如何改变命运引导同学们通过点滴行动来帮助改变贫困地区儿童的命运。

教师可以展示相关的案例和资料,组织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同学们可以通过集资、捐赠、义卖等方式来帮助贫困地区儿童。

第四节:共同的力量和爱心教师引导同学们深入认识和体会共同的力量和爱心,组织大家合作完成一些小型的义务活动,如拾捡垃圾、献血、参与公益活动等。

教师将“点滴行动”的意义概括为“爱心和责任感”,并告诉同学们这种行动的价值:不仅能够帮助贫困地区儿童改变命运,也可以激励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品格和成熟度,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的挑战。

第五节:总结和展示教师和同学们一起总结教学内容,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诠释出为什么要帮助贫困地区的儿童,如何通过点滴行动来实现这个目标。

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课余生活和校园实践经历,来分享自己帮助贫困地区儿童的乐趣和心得。

五、教学反思:本次扶贫主题班会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强调点滴行动和爱心和责任感,并引导同学们思考贫困地区儿童的现实困境,激发学生爱心和责任感,这样的扶贫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它更是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重要补充。

2024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2024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2024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扶贫的重要性和意义。

2.培养学生关爱贫困家庭、关爱他人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扶贫政策,培养学生的关爱他人意识。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关爱转化为实际行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视频素材3.扶贫相关政策资料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第二环节:了解扶贫政策1.展示PPT,介绍我国扶贫政策及取得的成果。

2.学生观看视频素材,了解贫困地区的生活现状。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国家要实施扶贫政策?扶贫政策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第三环节:关爱贫困家庭,从我做起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关爱贫困家庭?(1)关注贫困家庭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

(2)给予物质帮助,如捐赠衣物、书籍等。

(3)给予精神关爱,如写信鼓励、陪伴等。

3.分组讨论:如何将关爱转化为实际行动?3.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关爱贫困家庭的作文。

五、课后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关爱贫困家庭的志愿服务活动。

2.鼓励学生向贫困家庭捐款、捐物。

3.开展关爱贫困家庭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手抄报、演讲比赛等。

六、教学反思本次班会让学生对扶贫政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关爱他人意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引导学生将关爱转化为实际行动,还需进一步探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关爱他人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重难点补充:第二环节:了解扶贫政策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扶贫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

教学难点:如何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扶贫政策的专业知识。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国家为什么要花那么多力气在扶贫上吗?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个视频,了解一下贫困地区的小朋友是如何生活的。

(播放视频)学生:哇,他们的学校很小,房子也很破旧。

教师:是的,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要实施扶贫政策。

那你们知道扶贫政策都包括哪些内容吗?学生:是不是给钱让他们建学校、修路?教师:对的,但不仅仅是这些。

脱贫攻坚教案

脱贫攻坚教案

脱贫攻坚教案脱贫攻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脱贫攻坚的背景和意义。

2. 了解脱贫攻坚的目标和方针。

3. 熟悉脱贫攻坚的主要举措和政策。

4. 培养学生关心贫困地区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了解脱贫攻坚的主要举措和政策。

2. 培养学生关心贫困地区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和分析脱贫攻坚的意义和影响。

2. 掌握脱贫攻坚的主要举措和政策。

四、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展示课件。

2. 脱贫攻坚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贫困的概念,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贫困?2. 引导学生思考贫困的原因和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

Step 2:讲解(15分钟)1. 使用PowerPoint展示课件,介绍脱贫攻坚的背景和意义。

2. 分析脱贫攻坚的主要举措和政策,如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等。

Step 3:讨论(15分钟)1. 分组讨论:你们认为脱贫攻坚最重要的举措是什么?为什么?2. 鼓励学生就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每组的观点。

Step 4:调查(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走访调查,了解本地区贫困地区的情况。

2. 学生回到教室,互相分享调查结果,并进行讨论。

Step 5:展示(10分钟)1. 鼓励学生使用各种形式展示调查结果,如图片、报告、小品等等。

2. 学生互相评价展示,并给予建议和意见。

Step 6: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和学生的责任感。

2. 让学生自主思考:未来,你们愿意为脱贫攻坚做些什么?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学生了解了脱贫攻坚的背景和意义,掌握了脱贫攻坚的主要举措和政策。

学生通过调查和展示,增强了对贫困地区的关注和责任感,对脱贫攻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不过,整个课堂活动还有待改进,可以增加互动环节,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对脱贫攻坚的认识和愿望,并培养他们主动参与脱贫攻坚的意识和能力。

扶贫班会主题记录学校(3篇)

扶贫班会主题记录学校(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响应国家扶贫攻坚的号召,提高全校师生的扶贫意识,我校决定开展以“扶贫攻坚,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扶贫工作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我校的扶贫工作贡献力量。

二、班会时间2022年10月15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全体师生五、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1)主持人介绍班会主题和目的。

(2)校长致辞,强调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号召全体师生积极参与。

2. 主题演讲(1)邀请我校优秀毕业生,现任扶贫干部进行主题演讲,分享扶贫工作的亲身经历和感悟。

(2)邀请我校教师代表分享扶贫工作中的感人故事,激发师生们的扶贫热情。

3. 视频观看播放我国扶贫工作的宣传片,让学生了解国家扶贫政策及取得的成果。

4. 互动环节(1)开展“我为扶贫献一策”活动,鼓励学生为扶贫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

(2)举行“扶贫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扶贫工作的了解程度。

5. 扶贫承诺(1)全体师生共同宣誓,表示要积极参与扶贫工作,为实现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2)各班级代表发言,阐述班级在扶贫工作中的具体措施。

6. 结束语(1)班主任总结本次班会,强调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呼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

(2)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六、班会内容1. 扶贫工作背景及意义(1)介绍我国扶贫工作的历史和现状,强调扶贫攻坚的重要性。

(2)阐述扶贫工作对于实现全面小康、促进社会和谐的意义。

2. 扶贫政策及成果(1)解读国家扶贫政策,包括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等。

(2)展示我国扶贫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果,如贫困人口减少、基础设施改善等。

3. 扶贫工作中的感人故事(1)分享我校教师在扶贫工作中的感人故事,如支教、捐款、扶贫调研等。

(2)展示我校学生参与扶贫工作的实例,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

4. 学生参与扶贫工作的建议(1)开展扶贫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扶贫工作的了解。

(2)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亲身感受扶贫工作的意义。

2023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关注弱势群体,共建美好未来

2023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关注弱势群体,共建美好未来

2024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关注弱势群体,共建美好未来一、教学目标1.了解贫困现象对弱势群体的影响。

2.了解政府扶贫政策,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帮助。

3. 提高同学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心,促进社会和谐。

二、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先通过一个小故事或绘本,引出贫困现象以及对人们的影响;小明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虽然他家里没有太多的钱,但是他在学校里能够成为老师和同学们的宠儿。

但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他却躲在教室里剩下的一盘饭菜,因为他妈妈在家里做饭的时候没有加上调料和菜,只留下了一点米饭和白开水。

这种贫困现象并不只发生在小明家,还有很多孩子和家庭也都处于困境之中。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对这些人的影响和如何帮助这些弱势群体。

2. 活动(30分钟)(1)政府扶贫政策:教师简要讲解现今政府扶贫政策,并分析政策的实施对孩子们生活的影响,比如贫困生能够从政府的教育补贴中得到教育资助,减轻贫困家庭的教育负担。

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扶贫政策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可以从中获得的帮助。

(2)困境的影响:讲解困境给弱势群体带来的影响,包括个人方面、家庭方面、社会方面等影响,并与同学们一起共同思考如何能够给这些困境中的弱势群体提供一些帮助和支持。

(3)同理心体验: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一些贫困生的经历,比如午餐时间动手做出一个只有他们家可能会做出的简单菜肴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共情过程中理解弱势群体的处境。

3. 总结(10分钟)根据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得出结论,通过扶贫行动,可以帮助贫困群体摆脱困境,更好的发展个人事业,社会也将更加平稳和谐,共同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课后延伸通过老师事先准备的小组讨论或小组活动,让学生集思广益,提出各自的方案解决当地的扶贫问题,并组织转播这些有效的方案以发挥更好的影响。

2024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

2024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

2024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理解扶贫的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扶贫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关爱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扶贫的概念和意义。

2.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贫困地区的生活状况。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贫困人群。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扶贫的了解。

2. 展示图片和视频:展示贫困地区的生活状况。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贫困人群。

第二章:了解我国的扶贫政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政府对扶贫的政策和措施。

2.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我国政府对扶贫的政策和措施。

2. 通过案例分享我国扶贫取得的成果。

3.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情况。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我国扶贫政策的了解。

2. 分享案例:介绍我国扶贫取得的成果。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情况。

第三章:培养节约意识,助力扶贫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节约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通过节约助力扶贫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节约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节约助力扶贫。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节约的认识。

2. 分享节约的小故事:让学生认识到节约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节约助力扶贫。

第四章:关爱身边的人,参与扶贫教学目标:1. 让学生关爱身边的人,关注身边的生活。

2. 培养学生参与扶贫活动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生活。

2. 分享参与扶贫活动的经验和故事。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身边人的关注程度。

2. 分享经验和故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生活。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参与扶贫活动的经验和故事。

第五章:动手实践,助力扶贫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扶贫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动手实践助力扶贫的活动。

脱贫攻坚教案

脱贫攻坚教案

脱贫攻坚教案教案名称:脱贫攻坚教案制定人:xxx教案制定时间:xxxx年xx月xx日教学目标:1. 了解脱贫攻坚的背景和意义;2. 理解脱贫攻坚的目标和重点;3. 掌握脱贫攻坚的策略和措施;4. 培养学生的关爱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脱贫攻坚的背景与意义;2. 脱贫攻坚的目标与重点;3. 脱贫攻坚的策略与措施;4. 学生与身边贫困群体的关系及应尽的责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关于贫困群体的了解和看法;2.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导入问题。

二、脱贫攻坚的背景与意义(10分钟)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脱贫攻坚;2. 教学:教师简要介绍脱贫攻坚的背景和意义;3.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脱贫攻坚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脱贫攻坚的重要性。

三、脱贫攻坚的目标与重点(15分钟)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脱贫攻坚的背景与意义;2. 教学:教师详细介绍脱贫攻坚的目标与重点;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脱贫攻坚的目标与重点。

四、脱贫攻坚的策略与措施(20分钟)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脱贫攻坚的目标与重点;2. 教学:教师详细介绍脱贫攻坚的策略与措施;3. 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与教师进行互动讨论。

五、学生与身边贫困群体的关系及责任(15分钟)1. 导入:回顾脱贫攻坚的策略与措施;2. 讨论活动:组织学生讨论自己与身边贫困群体的关系以及应尽的责任;3. 学生发言: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六、反思与总结(5分钟)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课堂的内容;2.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和重点;3. 反思:学生反思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与不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脱贫攻坚的背景和意义,理解脱贫攻坚的目标和重点,掌握脱贫攻坚的策略和措施,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爱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导入的引入与提问的互动,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参与。

让学生分组讨论脱贫攻坚的目标与重点,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脱贫攻坚课教案

脱贫攻坚课教案

六年级脱贫攻坚课程教案沙沟小学王小华教学目的:1、为了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普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知识,让每位在校生全面了解各项学生资助政策。

2、使国家资助政策深入师生之中,确保国家资助政策顺利实施,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引导他们在获得资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懂得感恩,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对国家和社会有所回报。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理解精准扶贫和教育资助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精准扶贫”。

2、讲解什么叫教育资助。

二、理解贫困户建档立卡是什么意思?1、谈谈你对当下扶贫攻坚的理解?2、老师讲解“教育扶贫”的含义和具体内容(1)、“教育扶贫”就是通过在农村普及教育,使农民有机会得到他们所要的教育,通过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和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来实现征服自然界、改造并保护自然界的目的,同时以较高的质量生存。

(2)、发放教育扶贫政策简介政府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行全覆盖,且享受最高标准资助,政策可叠加。

具体项目:(3)、教师提问,你这节课了解到了哪些教育资助的政策?三、老师总结:教育扶贫是提高扶贫工作实效的前提;教育帮扶是能改善、稳定发展扶贫工作的基础;教育扶贫是“斩断穷根”的利器;教育扶贫是增强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

把这些知识讲给自己的父母和身边的人。

也希望同学们都能发愤图强,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

教育扶贫资助政策(一)学前教育1.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享受对象:地方政府对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或各小学附设学前班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孤儿和残疾幼儿、革命烈士及其他经济困难家庭子女。

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计生家庭子女、复原退伍军人子女、留守儿童优先享受学前教育幼儿资助政策,并按当地资助标准上限执行。

资助标准: 500-800 元/ 生 . 年(不得低于和超出标准) 。

脱贫攻坚课教案

脱贫攻坚课教案

脱贫攻坚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第四册《经济社会发展与扶贫攻坚》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脱贫攻坚的定义与意义,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历程与成果,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参与脱贫攻坚。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脱贫攻坚的定义、意义以及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情况。

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参与脱贫攻坚,为我国的扶贫事业贡献力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脱贫攻坚战的深远意义,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参与其中。

教学重点:脱贫攻坚的定义、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历程与成果、如何参与脱贫攻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我国贫困地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脱贫攻坚的关注,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1)脱贫攻坚的定义与意义:讲解脱贫攻坚的概念,分析其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历程与成果:介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重大成就。

(3)如何以实际行动参与脱贫攻坚: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关注贫困地区,为扶贫事业贡献力量。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了解到的脱贫攻坚的案例,分享感受。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脱贫攻坚的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脱贫攻坚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脱贫攻坚2. 内容:(1)定义与意义(2)我国脱贫攻坚战历程与成果(3)以实际行动参与脱贫攻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脱贫攻坚的定义及其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2)举例说明我国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成果。

(3)谈谈你如何以实际行动参与脱贫攻坚。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国内外脱贫攻坚的最新动态,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为我国扶贫事业献计献策。

2023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贫困地区注入活力

2023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贫困地区注入活力

2024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贫困地区注入活力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扶贫,为什么要扶贫,如何扶贫;2.明确身为小学生的责任感和义务,积极参与公益事业;3.感受到公益事业对于贫困地区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也可以为这个国家注入活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明确身为小学生的责任感;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三、教学准备1.课件、PPT等多媒体教学工具;2.扶贫相关的照片、视频或新闻资料等素材;3.志愿者和公益组织的介绍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1.引言做学问,先做人。

同理,做学生,先做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学生。

大家知道什么是“扶贫”吗?2.了解扶贫扶贫就是帮助那些生活在贫苦地区的人们脱贫、奔向富裕。

为什么要扶贫呢?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如果有人始终处于贫困的状态,整个社会都无法繁荣起来。

“脱贫攻坚”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3.如何扶贫(1)政策措施,如农村扶贫、教育扶贫等;(2)赈灾捐款、义卖义演、义举互助等;(3)公益组织,如志愿者协会、扶贫基金、希望工程等。

4.公益事业的重要性(1)文明社会的体现:一个国家的优秀与否,不只在否有先进的科技和文化,更在否有包容和关爱的人文精神。

公益事业正是这种人文精神的体现。

(2)改善社会问题:如果大家都可以像“蚂蚁搬家”一样,积极地为社区做点小事,就能够逐渐改善社会问题、提高生活水平。

(3)促进社会稳定: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改善和人间的关爱,社会稳定自然能够提高。

5.小学生的责任感我们是人民未来的希望,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

一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繁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也有义务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一份力量。

6.积极参与公益事业(1)参加志愿者协会、社区义工队等;(2)开展“志愿者日”、“绿化母校”等活动;(3)关注当地社会问题,为弱势群体送去爱心。

7.活动实践(1)收集当地的扶贫报道和照片,让同学们了解贫困地区的生活状态;(2)请当地的扶贫工作者或志愿组织的代表到班里做报告,让同学们了解实际情况;(3)带领同学们到社区、农村等地走访贫困家庭,送去自己准备的小礼品或精神关怀。

大学生脱贫主题班会教案

大学生脱贫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背景和意义。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4. 引导学生关注贫困现象,思考如何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1. 课件:脱贫攻坚背景、政策、案例分析等。

2. 小组讨论材料:贫困地区的现状、大学生如何助力脱贫攻坚等。

3. 视频资料:脱贫攻坚相关纪录片或宣传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脱贫攻坚宣传片,让学生初步了解脱贫攻坚的背景和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对脱贫攻坚有什么了解?为什么脱贫攻坚对我们这么重要?二、主题讲解1. 讲解脱贫攻坚的背景和意义,包括国家政策、国际形势等。

2. 分析贫困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贫困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教育、医疗、文化等多个方面。

3. 介绍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a. 你认为贫困地区的现状是怎样的?b. 大学生应该如何助力脱贫攻坚?c. 你有什么具体的行动计划?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意见。

四、案例分析1. 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大学生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结合自身专业和兴趣,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五、总结与展望1. 总结本次班会的主题和要点,强调大学生在脱贫攻坚中的责任和使命。

2.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六、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脱贫攻坚的心得体会。

2. 设计一个助力脱贫攻坚的公益项目,并制定实施方案。

教学反思:本次班会旨在提高大学生对脱贫攻坚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脱贫攻坚的背景、意义和现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突出主题,确保班会内容与脱贫攻坚紧密相关。

脱贫攻坚主题班会

脱贫攻坚主题班会

脱贫攻坚主题班会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主题班会作为特殊的教学活动形式,已经成为宣传和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举办脱贫攻坚主题班会,可以向学生宣传贫困现象,引导他们关心社会问题,培养爱国爱民的情感,以及推动学生参与到脱贫攻坚的实际行动中来。

本文将就如何举办脱贫攻坚主题班会进行探讨。

一、准备工作在举办脱贫攻坚主题班会之前,需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明确班会的主题与内容,例如:了解学生对贫困问题的认知程度、宣传现今贫困地区的艰苦生活、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介绍成功脱贫的案例等。

其次,确定班会的形式与时间。

对于班会的形式,可以采用学生演讲、小品表演、真实案例分享等多种方式,以增加班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在确定班会时间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活动的合理性,避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二、班会内容设计班会内容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进行。

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结合图片、视频资料等,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示脱贫攻坚的成就和现状。

同时,也要呼吁学生关注贫困人口的困境,以及他们所需要的资源和帮助。

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贫困地区、邀请脱贫攻坚工作队员进行交流等方式,增加学生对脱贫攻坚工作的亲身认知和体验。

三、班会过程安排在班会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答题互动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脱贫攻坚的关注度。

此外,还可以邀请学生代表做主题发言,分享他们对贫困现象的认知和想法,借此促进学生对贫困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四、班会结束后的活动推进班会结束后,应组织相关的活动推进。

可以通过开设爱心捐赠箱、志愿活动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扶贫行动,用实际行动支援贫困地区的发展。

同时,要及时反馈班会的效果与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不断改进班会的质量和效果。

五、脱贫攻坚主题班会的意义举办脱贫攻坚主题班会不仅能够宣传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也是一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的有效方式。

脱贫攻坚教案教学目的

脱贫攻坚教案教学目的

脱贫攻坚教案教学目的教案标题:脱贫攻坚教案教学目的教学目的:通过本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将能够:1. 理解脱贫攻坚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到脱贫攻坚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2. 了解脱贫攻坚的历史背景、政策措施和成果,培养对国家脱贫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分析贫困原因和贫困人口特点,增强对贫困人群的同情心和关爱意识。

4. 掌握脱贫攻坚的基本知识,包括脱贫标准、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等,了解如何有效实施脱贫工作。

5.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探讨脱贫攻坚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6.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脱贫攻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脱贫攻坚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了解脱贫攻坚的历史背景、政策措施和成果。

3. 分析贫困原因和贫困人口特点。

4. 掌握脱贫攻坚的基本知识,包括脱贫标准、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等。

5.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与策略:1.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像、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脱贫攻坚的成果、案例和政策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就贫困原因、脱贫政策等主题展开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与问题解决:通过分析真实的脱贫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脱贫攻坚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活动与社区参与:组织学生参与脱贫攻坚实践活动,如走访贫困地区、参与扶贫项目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评估方法与标准:1. 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知识掌握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小组报告和个人作业等方式,考察学生对脱贫攻坚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分析与解决问题评估: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中的思考能力和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
1.实施“三免一补”。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实行“三免一补”。“三免”:即全面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作业本费。“一补”即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学期500元、初中生每生每学期625元,补助面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寄宿生总人数的55%确定。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除享受“三免”外,全部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范围。
对户籍为本县区域内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在享受现有教育保障制度和助学帮扶政策(含免学杂费、助学金、生活补助、扶贫资助、助学贷款等)基础上仍存在与子女就学直接相关的特殊困难的再给予教育扶贫基金救助。
救助标准:学前教育每生每年500元;小学生每生每年8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1200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每生每年2000元;.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含高职)学生每生每年3000元。
(3)“四有五覆盖”:有安全饮水、有安全用电、有安全住房、有就业技能;入户路和院坝硬化全覆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农村合作医疗及救助全覆盖、教育资助政策全覆盖、增收产业全覆盖。
(4)“五通四有”:即村村通小泥路(沥青路)、通客运、通宽带及电话、组组通公路及连户硬化便道、自然村通生产用电;有美丽乡村创建点覆盖、有达标合格的卫生室和医生或助理医生、有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信息员、有不低于3万元的集体经济积累收入。
(1)贫困户脱贫标准是:稳定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国家现行扶贫标准,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
(2)贫困县退出标准:达到“三率一度”考核指标;“三率一度”是: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以下,脱贫人口错退率低于2%,漏评率低于2%,群众满意度高于90%。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一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同时全部纳入免除学费和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二是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发放生活补助。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中职(含技工学校)学生,给予每生每学期500元的生活补助(休学期间暂停享受资助),按生源地由学生户籍地县(市、区)负责统计和资助,学生所在学校负责提供就读学籍证明。三是实施“雨露计划”,从2016年春季学期起,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实施该计划,每生每学年补助1500元,该项目由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通过系统申报,经扶贫移民局审核批准后通过支农惠农“一卡通”直接发放到贫困户。四是中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助学帮扶,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对我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自愿就读在市域内中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含中等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学校、技工学校、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及其附设中职班)就读的雅安籍的一、二年级贫困生(其中,2016年秋季学期二年级贫困生享受资助1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新招收贫困生享受资助2年)进行专项资助,除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免学费等资助政策外,每生每年再专项资助生活费3000元,做到应助尽助。
脱贫攻坚主题班会备课教案
日期2018.4.9班级4.2科目数学教师高智辉
目的:
1.引导学生通过口、眼、手相传,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把自己参与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惠民政策全知晓等行动中所见、所学、所思、所感传递给父母,影响父母。
2.增强父母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提振苦干实干、大干快干的精气神,斗志昂扬、信心满怀地投入到全县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的战斗中,争做发家致富能手,努力做孩子成长的好榜发到教导处。
2.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我国自2011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就餐问题的一项健康计划。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经国务院同意,中央财政拨款解决贫困地区学生吃饭经费不足,为我国农村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营养餐的基本要求:一是安全,二是营养。
3.脱贫攻坚常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