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池计算依据
事故应急池计算
事故应急池容积计算一、《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国标法”对一般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的建设项目,其应急事故水池容量应按下式计算:V总=(V1+V2+V雨水)max-V3式中:(V1+V2+V雨水)max为应急事故废水最大计算量(m3);V1为最大一个容量的设备(装置)或贮罐的物料贮存量(m3);V2为在装置区或贮罐区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及泄漏时的最大消防用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和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最少3个)的喷淋水量(m3),可根据GB50016、GB50160、GB50074等有关规定确定;V雨水为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废水收集系统的当地的最大降雨量,应根据GB50014有关规定确定;V3为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装置或罐区围堰、防火堤内净空容量(m3),与事故废水导排管道容量(m3)之和。
二、中石化“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石化导则法”当厂区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在消防过程将产生大量消防废水,部分未燃烧液体将混入消防废水中,根据中国石化建标(2006)第43号《关于印发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的通知》的要求,企业应设置能够储存事故排水的存储设施,储存设施包括事故池、事故罐、防火堤内或围堰内区域等。
1、事故污水量计算事故水量计算公式:V总=(V1+V2-V3)max+V4+V5注:(V1+V2-V3)max是指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罐组或装置分别计算(V1+V2-V3)的值,取其中最大值。
其中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m³;注: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
V2: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³;V3: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³;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³;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³;其中V5=10qF;q——降雨强度,mm,按平均日降雨量;q=q n/n;q n——年平均降雨量,mm;n——年平均降雨日数;F——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hm2。
应急预案事故应急池大小
在各类工业生产活动中,事故应急池是预防和控制事故扩散的重要设施。
其有效容积的合理计算,对于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详细阐述事故应急池大小的计算方法。
一、事故应急池概念事故应急池是指在事故发生时,用于收集和储存事故废水、泄漏物等有害物质的设施。
其主要作用是隔离污染源,防止污染物扩散,为事故处理提供缓冲时间。
二、事故应急池大小计算方法1. 考虑因素(1)最大容积的一台设备或贮罐的物料贮量;(2)发生火灾时的消防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或泡沫液量和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的喷淋冷却水量;(3)事故期间混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降雨量。
2. 计算步骤(1)计算最大容积设备或贮罐的物料贮量根据设备或贮罐的设计参数,计算其最大物料贮量。
例如,某储罐最大容积为100立方米,物料密度为0.8吨/立方米,则最大物料贮量为80吨。
(2)计算火灾时的消防水量根据GB50974消防供水设计规范,计算火灾时的消防水量。
消防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或泡沫液量和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的喷淋冷却水量。
(3)计算事故期间混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降雨量首先确定事故废水收集系统(或管网)的雨水汇水面积。
降雨厚度按雨天平均日降雨量计,即年均降雨量(以厚度表示)除以年均降雨天数。
汇水面积与降雨厚度之积即为混入事故废水系统的雨水量。
(4)计算事故应急池有效容积将以上三项之和减去相关围堰、环沟、管道等可以暂存事故废水的设施的有效容积,即可作为事故应急池的有效容积。
三、案例分析以某化工厂为例,分析事故应急池大小的计算过程。
1. 最大容积设备或贮罐的物料贮量:100立方米储罐,物料密度为0.8吨/立方米,最大物料贮量为80吨。
2. 火灾时的消防水量:根据GB50974规范,计算得出火灾时的消防水量为500立方米。
3. 事故期间混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降雨量:雨水汇水面积为1000平方米,年均降雨量为100毫米,年均降雨天数为50天,则混入事故废水系统的雨水量为50立方米。
事故应急池计算知识分享
事故应急池计算事故应急池容积计算一、《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国标法”对一般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的建设项目,其应急事故水池容量应按下式计算:V总=(V1+V2+V雨水)max-V3式中:(V1+V2+V雨水)max为应急事故废水最大计算量(m3);V1为最大一个容量的设备(装置)或贮罐的物料贮存量(m3);V2为在装置区或贮罐区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及泄漏时的最大消防用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和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最少3个)的喷淋水量(m3),可根据GB50016、GB50160、GB50074等有关规定确定;V雨水为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废水收集系统的当地的最大降雨量,应根据GB50014有关规定确定;V3为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装置或罐区围堰、防火堤内净空容量(m3),与事故废水导排管道容量(m3)之和。
二、中石化“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石化导则法”当厂区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在消防过程将产生大量消防废水,部分未燃烧液体将混入消防废水中,根据中国石化建标(2006)第43号《关于印发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的通知》的要求,企业应设置能够储存事故排水的存储设施,储存设施包括事故池、事故罐、防火堤内或围堰内区域等。
1、事故污水量计算事故水量计算公式:V总=(V1+V2-V3)max+V4+V5注:(V1+V2-V3)max是指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罐组或装置分别计算(V1+V2-V3)的值,取其中最大值。
其中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m³;注: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
V2: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³;V3: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³;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³;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³;其中V5=10qF;q——降雨强度,mm,按平均日降雨量;q=q n/n;q n——年平均降雨量,mm;n——年平均降雨日数;F——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hm2。
事故池计算依据
事故池计算依据1、事故池容积确定应执行的标准或规范主要有:GB50483-2022、Q/SY1190-2022和中国石化安环[2006]10号等。
GB50483规定的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确定方法,对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事故排水的项目均应适用执行。
其中消防用水量确定、围堰或防火堤有效容积确定时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22)、《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10]等有关规定执行;最大降雨量确定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SH3015-2003)等执行。
必须根据项目特点、行业标准或规范、事故池容积确定的具体要求等,注意区分各标准规范的适用范围和具体规定条款的执行,尤其是石油化工企业和石油库。
2、应急事故水池容量应根据发生事故的设备容量、事故时消防用水量及可能进入应急事故水池的降水量等因素综合确定[1]。
罐区防火堤内容积、排至事故池的排水管道在自流进水的事故池最高液位以下的容积、现有储存事故排水设施的容积均可作为事故排水储存有效容积。
计算应急事故废水量时,装置区或贮罐区事故不作同时发生考虑,取其中的最大值[1]。
应按事故排水最大流量对事故排水收集系统的排水能力进行校核,明确导排系统的防火、防爆、防渗、防腐、防冻、防洪、抗浮、抗震等措施。
3、必须注意事故时进入事故水池的雨水量,与正常生产时初期雨水量(即前期雨水)的本质区别,不可混淆。
一是降雨历时不同,正常生产运营过程中初期雨水是指刚下的雨水,一次降雨过程中的前10~20min最大降水量[1],其设计参数计算必须按GB50014规定的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确定;而事故时降水量应根据事故消防时间(参照GB50016、GB50160规定一般为2~6h,Q/SY1190规定为6~10h)确定。
事故水池计算书
事故水池计算书项目名称—工程名称 __________设计校对审核计算时间2023年9月9日(星期五)16:19一、设计依据《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沈世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土木工程特种结构》马芹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7《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3《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3《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3《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3二、设计资料1总体信息池外设计地商标高:0.00地下水位标高(m):・155水池类型:有盖水池水池混凝土等级:C30水池板钢筋等级:HRB400柱(扶壁柱)主筋等级:HRB400柱(扶壁柱)箍筋等级:HRB400梁主筋等级:HRB400梁箍筋等级:HRB400抗震设防烈度:6度(0∙05g)结构重要性系数:1OO顶板裂缝宽度限值:0.20mm底板裂缝宽度限值:0.2Omm梁裂缝宽度限值:0.20mm柱裂缝宽度限值:0.20mm扶壁裂缝宽度限值:0.20mm内壁板裂缝宽度限值:0.20mm外壁板裂缝宽度限值:0.20mm底板外挑尺寸:300mm混凝土重度:25.0kN∕m32.荷载信息顶板覆土厚度:0.000顶板活荷载:5.0kN∕m2雪荷载分区:I区基本雪压:0.00kN∕m2上人水池顶盖:是池内水重度:IO-OkNZm3地面堆积荷载:10.0kN∕π?回填土重度:18.0kN∕n√回填土有效重度:10.0kN∕m3回填土内摩擦角:30.00°3.水池主体信息板位置中的编号为形成该板块的节点编号,节点编号图如下所示:板位置板厚(mm) 池内侧保护层厚度(mm) 池外侧保护层厚度(mm)板顶部标高顶板1-5-8-4-1 200 35 35 0.000 底板500 35 35 -4.000壁板位置顶部板厚(mm)底部板厚(mm)池内侧保护层厚度(mm)池外侧保护层厚度(mm)壁板底标高(m) 壁板顶标高(m)直壁板4/ 300 300 35 35 -4.000 0.000直壁板1-5 300 300 35 35 -4.000 0.000 直壁板8-4 300 300 35 35 -4.000 0.000直壁板5-8 300 300 35 35 -4.000 0.0004.土层信息4.1 岩土性能参数表层号岩土名称重度γ(kN∕m3) 压缩模量E s(MPa)承载力f a k(kPa) 修正系数ηb修正系数nd 调整系数ξaIa 土层名称25 15 100 1.0 1.0 1.04.2勘探孔参数表孔点参数孔号坐标(χ,y)(m)ZKO1 0.00 0.00ZKO1层号岩土名称层厚(m) 层底埋深(m) 层底标高(m)Ia 土层名称50.00 50.00 -50.005.板配筋选项壁板按对称配筋:否底板顶板按对称配筋:否按最大配筋点配筋:否配筋考虑调幅:是考虑池内水压最不利分布:是壁板按轴线归并:是按钢筋网配筋:否验算抗裂度:是验算裂缝:是顶板最小配筋率:0.20%层板/层间板最小配筋率:0.20%底板最小配筋率:0.20%壁板最小配筋率:0.20%6.构件信息6.1 梁信息(截面尺寸为bxh,梁编号的两个数字指梁两端的节点编号)梁编号截面尺寸(mm)梁6-2(顶板)300*600梁7-3(顶板)300*600 7.工程量统计混凝土量(π?)底板顶板层板层间板壁板梁柱层间梁扶壁总计28.91 9.75 0.00 31.69 1.80 0.00 0.00 0.00 72.15水池容积(∏?)153.60 73Γ260.19(m)三、荷载计算1.结构自重及覆土重结构自重:1803.85kN顶板覆土重:0.00kN底板外挑部分的覆土重(仅考虑底板外边缘投影和外池壁最外边缘之间的土重):696.71kN2.池内水压水池单元格编号层号最大水深(m)底部水压(kN∕m2)第1层 3.00 30.001-5-8-4-13.顶板覆土竖向土压力顶板编号顶板顶标高(m) 覆土厚度(m) 覆土竖向土压力(kN∕π√)I-5-8-4-1 0.00 0.00 0.004.池外土侧压力标高(m) 池外土侧压力(kN∕π?)-4.00 17.475.顶板活载注顶板编号顶板活载(kN∕m2)1-5-8-4-1 5.00 采用活荷载6.池外水压力顶板:0.00kN∕m2壁板上端:0.00kN∕m2壁板下端:24.50kN∕m2底板:29.50kN∕m27.堆积荷载引起侧压力R=(45-0.5x30.00)XM80.0=0.52Ka=tg(R)×tg(R)=tg(0.52)×tg(0.52)=0.33pa=KaXqa=O.33×10.00=3.33kN∕m28.顶板附加局部均布荷载区域编号附加恒载附加活载4-1 11.00 5.009 .水平地震作用顶板的自重惯性力:0.13kN∕m 2壁板壁板编号自重惯性力池内动水压力(kN∕π√) 池外动土压力(kN∕m 2) 左侧 右侧(kN∕m 2) 1-2 0.19 0.34 - 0.74 2-3 0.19 0.34 - 0.74 3-4 0.19 0.34 - 0.74 5-1 0.19 0.40 - 0.74 8-4 0.19 0.40 - 0.74 5-6 0.19 0.34 - 0.74 6-70.19 0.34 - 0.74 7-80.190.34-0.74.基本组合系数组合号,覆土结构 竖向 土侧 自重誓 土压压力 力力池外顶板地面 kf p活载堆载发温(湿)X 方y 方 度作向 向用Z 方附加向恒载附加活载1 1.30 1.300.00 0.00 0.00 0.00 0.00 1.50 0.00 0.00 0.00 1.30 0.00 2 1.00 1.30 0.00 0.00 0.00 0.00 0.00 1.50 0.00 0.00 0.00 1.00 0.00 3 4 1.30 1.00 0.00 0.00 1.00 1.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50 0.00 0.00 1.50 0.00 0.00 0.00 1.30 0.00 1.00 0.00 0.00 5 1.30 1.3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30 0.00 6 1.00 1.3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0 0.00 7 8 1.30 1.00 0.00 0.00 1.00 1.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30 0.00 1.00 0.00 0.00 91.301.30 1.30 1.30 1.35 1.35 1.50 1.35 0.00 0.00 0.00 1.30 1.35 10 1.30 0.00 1.30 1.30 0.00 0.00 1.50 0.00 0.00 0.00 0.00 1.30 0.00 11 12 1.00 0.00 1.30 1.30 1.30 0.00 1.00 1.00 0.00 0.00 1.50 0.00 0.00 1.5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0 0.00 1.30 0.00 0.00 13 1.00 0.00 1.00 1.00 0.00 0.00 1.50 0.00 0.00 0.00 0.00 1.00 0.00 14 1.30 0.00 1.30 1.30 0.00 1.50 1.50 0.00 0.00 0.00 0.00 1.30 0.00 15 16 1.00 0.00 1.30 1.30 1.30 0.00 1.00 1.00 0.00 1.50 1.50 0.00 1.50 1.5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0 0.00 1.30 0.00 0.00 17 1.000.00 1.00 1.000.00 1.50 1.50 0.00 0.00 0.00 0.00 1.00 0.00 18 1.300.001.301.301.500.001.500.000.000.000.001.30 1.5020 1.30 0.00 1.00 1.00 1.50 0.00 1.50 0.00 0.00 0.00 0.00 1.30 1.5021 1.00 0.00 1.00 1.00 1.50 0.00 1.50 0.00 0.00 0.00 0.00 1.00 1.5022 1.30 0.00 1.30 1.30 1.35 1.35 1.50 0.00 0.00 0.00 0.00 1.30 1.3523 1.00 0.00 130 1.30 1.35 1.35 1.50 0.00 0.00 0.00 0.00 1.00 1.3524 1.30 0.00 1.00 1.00 1.35 1.35 1.50 0.00 0.00 0.00 0.00 1.30 1.3525 1.00 0.00 1.00 1.00 1.35 1.35 1.50 0.00 0.00 0.00 0.00 1.00 1.3526 1.30 0.00 1.30 1.00 0.00 0.00 1.50 0.00 0.00 0.00 0.00 1.30 0.0027 1.00 0.00 1.30 1.00 0.00 0.00 1.50 0.00 0.00 0.00 0.00 1.00 0.0028 1.30 0.00 1.00 1.30 0.00 0.00 1.50 0.00 0.00 0.00 0.00 1.30 0.0029 1.00 0.00 1.00 1.30 0.00 0.00 1.50 0.00 0.00 0.00 0.00 1.00 0.0030 130 0.00 1.30 1OO 0.00 1.50 1.50 0.00 0.00 0.00 0.00 130 0.0031 1.00 0.00 1.30 1.00 0.00 1.50 1.50 0.00 0.00 0.00 0.00 1.00 0.0032 1.30 0.00 1.00 1.30 0.00 1.50 1.50 0.00 0.00 0.00 0.00 1.30 0.0033 1.00 0.00 1.00 1.30 0.00 1.50 1.50 0.00 0.00 0.00 0.00 1.00 0.0034 1.30 0.00 1.30 1.00 1.50 0.00 1.50 0.00 0.00 0.00 0.00 1.30 1.5035 1.00 0.00 1.30 1.00 1.50 0.00 1.50 0.00 0.00 0.00 0.00 1.00 1.5036 1.30 0.00 1.00 1.30 1.50 0.00 1.50 0.00 0.00 0.00 0.00 1.30 1.5037 1.00 0.00 1.00 1.30 1.50 0.00 1.50 0.00 0.00 0.00 0.00 1.00 1.5038 130 0.00 1.30 1OO 1.35 1.35 1.50 0.00 0.00 0.00 0.00 130 1.3539 1.00 0.00 130 1OO 1.35 1.35 1.50 0.00 0.00 0.00 0.00 1.00 1.3540 1.30 0.00 1.00 1.30 1.35 1.35 1.50 0.00 0.00 0.00 0.00 1.30 1.3541 1.00 0.00 1.00 1.30 1.35 1.35 1.50 0.00 0.00 0.00 0.00 1.00 1.3542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1.40 0.00 0.00 1.30 0.6543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1.40 0.00 0.00 1.30 0.6544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0.00 1.40 0.00 1.30 0.6545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0.00 -1.40 0.00 1.30 0.6546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0.00 0.00 1.40 130 0.6547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0.00 0.00 -1.40 1.30 0.6548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1.40 0.00 0.50 1.30 0.6549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1.40 0.00 0.50 130 0.6550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1.40 0.00 -0.50 1.30 0.6551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1.40 0.00 -0.50 1.30 0.6552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0.00 1.40 0.50 1.30 0.6553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0.00 -1.40 0.50 1.30 0.6554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0.00 J.40 -0.50 130 0.6555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0.00 -1.40 -0.50 1.30 0.6556 1.00 1.00 1.00 1.00 0.50 1.00 1.00 0.98 1.40 0.00 0.00 1.00 0.5058 1.00 1.00 1.00 1.00 0.50 1.00 1.00 0.98 0.00 1.40 0.00 1.00 0.5059 1.00 1.00 1.00 1.00 0.50 1.00 1.00 0.98 0.00 -1.40 0.00 1.00 0.5060 1.00 1.00 1.00 1.00 0.50 1.00 1.00 0.98 0.00 0.00 1.40 1.00 0.5061 1.00 1.00 1.00 1OO 0.50 1.00 1OO 0.98 0.00 0.00 -1.40 1.00 0.5062 1.00 1.00 1.00 1.00 0.50 1.00 1.00 0.98 1.40 0.00 0.50 1.00 0.5063 1.00 1.00 1.00 1.00 0.50 1.00 1.00 0.98 -1.40 0.00 0.50 1.00 0.5064 1.00 1.00 1.00 1.00 0.50 1.00 1.00 0.98 1.40 0.00 -0.50 1.00 0.5065 1.00 1.00 1.00 1.00 0.50 1.00 1.00 0.98 -1.40 0.00 -0.50 1.00 0.5066 1.00 1.00 1.00 1.00 0.50 1.00 1.00 0.98 0.00 1.40 0.50 1.00 0.5067 1.00 1.00 1.00 1.00 0.50 1.00 1.00 0.98 0.00 -1.40 0.50 1.00 0.5068 1.00 1.00 1.00 1OO 0.50 1.00 1OO 0.98 0.00 1.40 -0.50 1.00 0.5069 1.00 1.00 1.00 1.00 0.50 1.00 1.00 0.98 0.00 -1.40 -0.50 1.00 0.5070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1.40 0.00 0.00 1.30 0.6571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1.40 0.00 0.00 130 0.6572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0.00 1.40 0.00 1.30 0.6573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0.00 -1.40 0.00 1.30 0.6574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0.00 0.00 1.40 1.30 0.6575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0.00 0.00 -1.40 1.30 0.6576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1.40 0.00 0.50 130 0.6577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1.40 0.00 0.50 1.30 0.6578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1.40 0.00 -0.50 1.30 0.6579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1.40 0.00 -0.50 130 0.6580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0.00 1.40 0.50 1.30 0.6581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0.00 -1.40 0.50 1.30 0.6582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0.00 1.40 -0.50 1.30 0.6583 1.30 1.3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0.00 -1.40 -0.50 1.30 0.6584 1.00 1.00 1.00 1OO 0.50 1.00 1OO 0.00 1.40 0.00 0.00 1.00 0.5085 1.00 1.00 1.00 1OO 0.50 1.00 1OO 0.00 -1.40 0.00 0.00 1.00 0.5086 1.00 1.00 1.00 1.00 0.50 1.00 1.00 0.00 0.00 1.40 0.00 1.00 0.5087 1.00 1.00 1.00 1.00 0.50 1.00 1.00 0.00 0.00 -1.40 0.00 1.00 0.5088 1.00 1.00 1.00 1.00 0.50 1.00 1.00 0.00 0.00 0.00 1.40 1.00 0.5089 1.00 1.00 1.00 1.00 0.50 1.00 1.00 0.00 0.00 0.00 -1.40 1.00 0.5090 1.00 1.00 1.00 1.00 0.50 1.00 1.00 0.00 1.40 0.00 0.50 1.00 0.5091 1.00 1.00 1.00 1.00 0.50 1.00 1OO 0.00 -1.40 0.00 0.50 1.00 0.5092 1.00 1.00 1.00 1OO 0.50 1.00 1OO 0.00 1.40 0.00 -0.50 1.00 0.5093 1.00 1.00 1.00 1OO 0.50 1.00 1OO 0.00 -1.40 0.00 -0.50 1.00 0.5094 1.00 1.00 1.00 1.00 0.50 1.00 1.00 0.00 0.00 1.40 0.50 1.00 0.5096 1.00 1.00 1.00 1.00 0.50 1.00 1.00 0.00 0.00 1.40 -0.50 1.00 0.5097 1.00 1.00 1.00 1.00 0.50 1.00 1.00 0.00 0.00 -1.40 -0.50 1.00 0.5098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1.40 0.00 0.00 1.30 0.6599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1.40 0.00 0.00 1.30 0.65 IOO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0.00 1.40 0.00 1.30 0.65 101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0.00 -1.40 0.00 130 0.65 102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0.00 0.00 1.40 1.30 0.65 103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0.00 0.00 -1.40 1.30 0.65 104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1.40 0.00 0.50 1.30 0.65 105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1.40 0.00 0.50 130 0.65 106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1.40 0.00 -0.50 130 0.65 107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1.40 0.00 -0.50 1.30 0.65 108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0.00 1.40 0.50 1.30 0.65 109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0.00 -1.40 0.50 130 0.65 110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0.00 1.40 -0.50 1.30 0.65 111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98 0.00 -1.40 -0.50 1.30 0.65 112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00 0.98 1.40 0.00 0.00 1.00 0.50 113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OO 0.98 -1.40 0.00 0.00 1.00 0.50 114 1.00 0.00 1.00 1OO 0.50 1.00 1OO 0.98 0.00 1.40 0.00 1.00 0.50 115 1.00 0.00 1.00 1OO 0.50 1.00 1OO 0.98 0.00 -1.40 0.00 1.00 0.50 116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00 0.98 0.00 0.00 1.40 1.00 0.50 117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00 0.98 0.00 0.00 -1.40 1.00 0.50 118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00 0.98 1.40 0.00 0.50 1.00 0.50 119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00 0.98 -1.40 0.00 0.50 1.00 0.50 120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00 0.98 1.40 0.00 -0.50 1.00 0.50 121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OO 0.98 -1.40 0.00 -0.50 1.00 0.50 122 1.00 0.00 1.00 1OO 0.50 1.00 1OO 0.98 0.00 1.40 0.50 1.00 0.50 123 1.00 0.00 1.00 1OO 0.50 1.00 1OO 0.98 0.00 -1.40 0.50 1.00 0.50 124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00 0.98 0.00 1.40 -0.50 1.00 0.50 125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00 0.98 0.00 -1.40 -0.50 1.00 0.50 126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1.40 0.00 0.00 1.30 0.65 127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1.40 0.00 0.00 1.30 0.65 128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0.00 1.40 0.00 1.30 0.65 129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0.00 -1.40 0.00 1.30 0.65 130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0.00 0.00 1.40 130 0.65 131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0.00 0.00 -1.40 1.30 0.65 132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1.40 0.00 0.50 1.30 0.65134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1.40 0.00 -0.50 1.30 0.65 135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1.40 0.00 -0.50 130 0.65136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0.00 1.40 0.50 1.30 0.65 137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0.00 -1.40 0.50 1.30 0.65 138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0.00 1.40 -0.50 1.30 0.65 139 1.30 0.00 1.30 1.30 0.65 1.30 1.30 0.00 0.00 -1.40 -0.50 130 0.65 140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00 0.00 1.40 0.00 0.00 1.00 0.50 141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00 0.00 -1.40 0.00 0.00 1.00 0.50 142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00 0.00 0.00 1.40 0.00 1.00 0.50 143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00 0.00 0.00 -1.40 0.00 1.00 0.50 144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OO 0.00 0.00 0.00 1.40 1.00 0.50 145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00 0.00 0.00 0.00 -1.40 1.00 0.50 146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00 0.00 1.40 0.00 0.50 1.00 0.50 147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00 0.00 -1.40 0.00 0.50 1.00 0.50 148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00 0.00 1.40 0.00 -0.50 1.00 0.50 149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00 0.00 -1.40 0.00 -0.50 1.00 0.50 150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00 0.00 0.00 1.40 0.50 1.00 0.50 151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OO 0.00 0.00 -1.40 0.50 1.00 0.50 152 1.00 0.00 1.00 1.00 0.50 1.00 1OO 0.00 0.00 1.40 -0.50 1.00 0.50 153 1.00 0.00 1.00 1OO 0.50 1.00 1OO 0.00 0.00 -1.40 -0.50 1.00 0.50H.标准组合系数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地震作用附加荷载结构池内水压力覆土竖向土侧顶板地面外压力池水方温(湿)X方y方Z方附加附加自重土压力压力活载堆载度作用向向向恒载活载1 1.00 1.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0 0.00 0.00 0.00 1.00 0.002 1.00 1.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0 0.003 1.00 0.00 1.00 1.00 0.00 0.00 1.00 0.00 0.00 0.00 0.00 1.00 0.004 1.00 0.00 1.00 1.00 0.00 1.00 1.00 0.00 0.00 0.00 0.00 1.00 0.005 1.00 0.00 1.00 1.00 1.00 0.00 1.00 0.00 0.00 0.00 0.00 1.00 1.006 1.00 0.00 1.00 1.00 0.90 0.90 1.00 0.00 0.00 0.00 0.00 1.00 0.907 1.00 1.00 1.00 1.00 0.90 0.90 1.00 0.00 0.00 0.00 0.00 1.00 0.90 12.准永久值组合系数结构自重池内水压力覆土竖向土压力土侧压力板载顶活地面堆载池外水压力温(湿)度作用X方向y方向Z方向附加恒载附加活载1 1.00 1.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0 0.00 0.00 0.00 1.00 0.002 1.00 1.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0 0.004 1.00 0.00 1.00 1.00 0.00 0.50 1.00 0.00 0.00 0.00 0.00 1.00 0.005 1.00 0.00 1.00 1.00 0.00 0.00 1.00 0.00 0.00 0.00 0.00 1.00 0.006 1.00 0.00 1.00 1.00 0.00 0.50 1.00 0.00 0.00 0.00 0.00 1.00 0.007 1.00 1.00 1.00 1.00 0.00 0.50 1OO 0.00 0.00 0.00 0.00 1.00 0.00四、地基承载力及沉降计算∕a=120.0kPaf aE=120.0kPa基底控制压力:Pk=(结构自重+覆土重+池内水重+附加竖向恒载+附加竖向活载+顶板活载)/底板面积=(1803.85kN+696.71kN+1212.60kN+489.50kN+222.50kN+243.80kN)/57.82m2=81kPa<Λ=120kPa满足要求Pk二(结构自重+覆土重+池内水重+附加竖向恒载+0.5×附加竖向活载+0.5X顶板活载)/底板面积=(1803.85kN+696.71kN+1212.60kN+489.50kN+0.5×222.50kN+0.5×243.80kN)/57.82m2=77kPa<ΛE=120kPa满足要求体max=(结构自重+覆土重+池内水重+附加竖向恒载+0.5×附加竖向活载+0.5X顶板活我)/底板面积+y 向水平地震弯矩/y向抗弯截面模量=(1803.85kN+696.71kN+1212.60kN+489.50kN+0.5×222.50kN+0.5×243.80kN)/57.82m2÷141.00kN.m/56.86m3=79kPa<1.2⅛E=144kPa满足要求侏min=(结构自重+覆土重+池内水重+附加竖向恒载+0.5X附加竖向活载+0.5X顶板活载)/底板面积-y向水平地震弯矩/y向抗弯截面模量=(1803.85kN+696.71kN+1212.60kN+489.50kN+0.5×222.50kN+0.5×243.80kN)/57.82m2-141.00kN.m/56.86m3=74kPa>0满足要求水池沉降值:10.9mm五、抗浮验算KSb=∑Gk/(S WJC A F)=2990.06/1705.69=1.753>1.05,满足要求注:局部抗浮验算仅考虑了柱的附加恒载。
事故池确定方法
事故池容积的确定方法事故池容积应包括可能流出厂界的全部流体体积之和,通常包括事故延续时间内消防用水量、事故装置可能溢流出液体、输送流体管道与设施残留液体、事故时雨水量。
1.1消防用水量消防用水量等于消防水流量与消防持续时间乘积。
化工企业消防水流量通常为消火栓给水系统、消防冷却水流量、车间或装置喷淋水量、化学消防需水量(如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等。
在设计中,首先根据生产性质、危险类别确定消防用水量最大的单元,然后将各类消防用水量相加,可得最大消防用水量。
计算公式如下:QF=∑qi*tiQF—最大消防用水量,m3qi—每类消防系统消防小时流量,m3/hti—每类消防系统消防持续时间,hi—消防系统的类别1.2事故装置可能溢流出液体1.2.1储罐区储罐区溢流出的液体量等于全部储罐总泄露量减去封闭于防火堤内的液体量。
防火堤内有效容积大于罐区内最大的一台储罐容积的二分之一,但一般小于或等于罐区内最大的一台储罐容积。
一旦储罐发生火灾,着火罐内的液体将泄漏,暂时储存于防火堤内,同时着火罐和邻近罐消防冷却水不断喷淋,消防冷却水与泄漏的液体混存于防火堤内,随着时间推移,防火堤内液面不断上升,混合液体逐渐溢出防火堤。
实际上,火灾与爆炸范围与程度是随机的,储罐液体的泄漏量难以准确估算,为安全起见,笔者建议储罐液体泄漏量按最大的一台储罐容积计算。
1.2.2装置区装置区可能泄露液体有管道、反应容器、中间罐等,装置区可能排出的液体量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根据装置操作特点、管道直径及长度、容积或罐体尺寸计算确定。
方法二,根据物料和水平衡计算结果确定。
装置区一般就近设置事故存液池,但装置消防排水等“清净下水”应排入全厂事故池。
1.3输送流体管道与设施残留液体由于事故紧急停车,导致管道残存液体必须排出,该部分液体也进入事故池,液体量根据管道直径及长度计算确定。
1.4事故时雨水量事故时降水量一般根据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计算确定,雨水量等于降雨量与汇水面积的乘积。
应急预案事故应急池容量
应急预案事故应急池容量是指在发生事故时,为有效收集、处理和存储事故废水、泄漏物等有害物质而设置的应急设施容量。
事故应急池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事故应急处理的效果,是应急预案编制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事故应急池容量计算方法1. 最大容积的一台设备或贮罐的物料贮量首先,应确定事故应急池所需容纳的最大物料贮量。
根据相关设备或贮罐的设计参数,计算其最大物料贮量,作为事故应急池容量的下限。
2. 发生火灾时的消防水量根据GB50974消防供水设计规范,计算火灾发生时的消防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或泡沫液量,以及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的喷淋冷却水量。
消防水量应作为事故应急池容量的上限。
3. 事故期间混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降雨量计算事故期间混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降雨量,需要确定事故废水收集系统(或管网)的雨水汇水面积,以及降雨厚度。
根据年均降雨量(以厚度表示)除以年均降雨天数,计算汇水面积与降雨厚度之积,即为混入事故废水系统的雨水量。
4. 减去相关围堰、环沟、管道等可以暂存事故废水的设施的有效容积在计算事故应急池容量时,应减去相关围堰、环沟、管道等可以暂存事故废水的设施的有效容积。
三、事故应急池容量计算公式事故应急池容量 = 最大物料贮量 + 消防水量 + 事故期间混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降雨量 - 相关围堰、环沟、管道等可以暂存事故废水的设施的有效容积四、注意事项1. 在计算事故应急池容量时,应充分考虑事故应急处理的实际需求,确保事故应急池容量满足实际应用。
2. 事故应急池容量应具有一定的冗余,以应对突发事故和不可预见因素。
3. 事故应急池的设计、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其安全、可靠、有效。
4. 定期对事故应急池进行维护、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五、总结事故应急池容量是应急预案编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理计算事故应急池容量,对于有效应对事故、降低事故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事故应急池设计规范资料
事故应急池设计规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故应急池设计规范
GB50483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国家标准法”事故应急池容量应根据发生事故的设备容量、事故时消防用水量及可能进入应急事故水池的降水量等因素综合确定。
对一般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的建设项目,其应急事故水池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V1+V2+V雨)max为应急事故废水最大计算量(m3);
V1为最大一个容量的设备(装置)或贮罐的物料贮存量(m3);
V2为在装置区或贮罐区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及泄漏时的最大消防用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和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最少3个)的喷淋水量(m3),可根据GB50016、GB50160、GB50074等有关规定确定;
V雨为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废水收集系统的当地的最大降雨量,应根据GB50014 -2006(2014)版有关规定确定;
V3为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装置或罐区围堰、防火堤内净空容量(m3),与事故废水导排管道容量(m3)之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急预案中事故池容积
一、事故池容积确定的原则1.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事故池容积的确定应以预防事故为主,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事故物质,降低事故对环境和人员的安全风险。
2. 综合考虑:事故池容积的确定应综合考虑企业生产规模、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种类、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影响范围等因素。
3. 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事故池容积的确定应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如《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19)等。
二、事故池容积计算方法1. 根据最大物料贮量计算:首先,应确定企业生产过程中最大物料贮量,包括设备、贮罐等。
然后,根据物料性质和事故发生概率,计算所需的事故池容积。
2. 根据消防水量计算:在火灾事故中,消防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或泡沫液量,以及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的喷淋冷却水量。
根据GB50974消防供水设计规范,计算消防水量,再根据消防水量确定事故池容积。
3. 考虑事故期间混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降雨量:在事故发生期间,可能伴有降雨,导致事故废水收集系统(或管网)的雨水汇入。
计算混入事故废水系统的雨水量,并作为事故池容积的考虑因素。
4. 减去相关围堰、环沟、管道等可以暂存事故废水的设施的有效容积:在计算事故池容积时,应减去相关围堰、环沟、管道等可以暂存事故废水的设施的有效容积。
三、事故池容积确定注意事项1. 事故池容积应满足事故发生时对事故物质的储存需求,同时考虑事故物质的稀释、降解等因素。
2. 事故池容积应满足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处理能力,确保事故废水得到有效处理。
3. 事故池容积的确定应考虑事故发生概率、事故影响范围等因素,确保事故池的合理布局。
4. 事故池的设计和建设应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事故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事故池的维护和管理应定期进行,确保事故池的运行状态良好。
总之,在应急预案中,事故池容积的确定是保障企业及环境安全的重要环节。
事故水池计算
事故水池计算
根据《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Q/SY1190-2009),本项目事故水池容积计算如下:
V总=(V1+V2-V3)max+V4+V5
注:计算应急事故废水量时,装置区或贮罐区事故不作同时发生考虑,取其中的最大值。
V1——最大一个容量的设备或储罐,本环评取值5000m3。
V2——在生产装置区或罐区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时的消防用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和保护临近设备或贮罐(最少三个)的喷淋水量。
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074-2002)消防给水计算,发生火灾时最大消防水量为3600m³。
V3——围堰及管道容积,本次评价只考虑围堰容积,取值为5023m3。
V4——发生事故时仍须进入进入该系统的生产废水量,本环评取值0。
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系统的雨水量,V5=10q·f。
q——降雨强度,按项目所在地的实际统计值计算,取12mm。
f——必须进入事故水池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取0.6165ha。
经计算V5为74m3。
通过以上基础数据计算,本项目事故水池的容积为:
V总=(V1+V2-V3)max+V4+V5
=(5000+3600-5023)+0+74
=3651m3。
事故应急池计算
事故应急池容积计算一、《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国标法”对一般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的建设项目,其应急事故水池容量应按下式计算:V 总=(V1+V2+V 雨水)max —V3式中:(V什V2+V雨水)max为应急事故废水最大计算量(卅);V i为最大一个容量的设备(装置)或贮罐的物料贮存量(m);V2为在装置区或贮罐区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及泄漏时的最大消防用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和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最少3个)的喷淋水量(m3),可根据GB50016、GB50160、GB50074等有关规定确定;V雨水为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废水收集系统的当地的最大降雨量,应根据GB50014有关规定确定;V3为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装置或罐区围堰、防火堤内净空容量(m),与事故废水导排管道容量(卅)之和。
二、中石化“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石化导则法”当厂区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在消防过程将产生大量消防废水,部分未燃烧液体将混入消防废水中,根据中国石化建标(2006)第43号《关于印发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的通知》的要求,企业应设置能够储存事故排水的存储设施,储存设施包括事故池、事故罐、防火堤内或围堰内区域等。
1、事故污水量计算事故水量计算公式:V 总二(V 1+V 2 — V 3) max +V 4+V 5注:(V 1+V 2-V 3) max 是指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罐组或装 置分别计算(V 1+V 2-V 3 )的值,取其中最大值。
其中V l :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 的物料量,m3;注: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 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
V :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3;V 3: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 m3;V 4 :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 V 5 :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 其中 V 5=10qF ;q ――降雨强度,mm ,按平均日降雨量; q=q n /n;q n --- 年平均降雨量, mm ;n ――年平均降雨日数;F ——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 2、举例说明-事故污水量计算表1项目各场所事故水量装置物料量按m3;m3;hm 2。
事故池容积的确定方法
事故池容积的确定方法事故池容积的确定方法指的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事故池的容量,以便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承载事故物质的泄漏或溢出。
确定事故池容积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并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在确定事故池容积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物质特性: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状态,包括密度、黏度、稠度等。
这些特性直接影响到事故池的容积大小。
一般来说,密度大、黏度小的物质在事故发生时扩散速度快,因此需要更大的事故池容积。
2.事故类型:事故类型也是确定事故池容积的重要因素。
不同类型的事故需要不同容量的事故池来容纳泄漏物质。
例如,液体泄漏事故可能需要更大的事故池容积,而气体泄漏事故则需要更高的事故池容积。
3.法律法规要求: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可能会有对事故池容积的最低要求。
这些法律法规是为了确保事故发生时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最低标准。
4.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确定事故池容积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评估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可以确定事故池容积的大小。
风险评估考虑了事故的概率、可能造成的伤害、环境敏感性等因素。
5.事故应急预案:事故应急预案中通常会包含对事故池容积的要求和规定。
根据应急预案,可以确定事故池容积的最低要求,并制定应急措施和处理方式。
确定事故池容积的方法可以采用数学模型、实验研究和专家判断等多种途径。
数学模型可以通过模拟事故发生时物质扩散和流动的过程,计算出合适的事故池容积。
实验研究通常通过设备设施和现场试验来确定事故池容积。
专家判断则是通过专家对事故风险和物质特性的判断,结合实际经验来确定事故池容积。
总之,确定事故池容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物质特性、事故类型、法律法规要求、风险评估和事故应急预案等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地确定事故池容积,可以有效地控制事故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事故应急池计算
事故应急池容积计算一、《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国标法”对一般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的建设项目,其应急事故水池容量应按下式计算:V总=(V1+V2+V雨水)max-V3式中:(V1+V2+V雨水)max为应急事故废水最大计算量(m3);V1为最大一个容量的设备(装置)或贮罐的物料贮存量(m3);V2为在装置区或贮罐区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及泄漏时的最大消防用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和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最少3个)的喷淋水量(m3),可根据GB50016、GB50160、GB50074等有关规定确定;V雨水为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废水收集系统的当地的最大降雨量,应根据GB50014有关规定确定;V3为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装置或罐区围堰、防火堤内净空容量(m3),与事故废水导排管道容量(m3)之和。
二、中石化“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石化导则法”当厂区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在消防过程将产生大量消防废水,部分未燃烧液体将混入消防废水中,根据中国石化建标(2006)第43号《关于印发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的通知》的要求,企业应设置能够储存事故排水的存储设施,储存设施包括事故池、事故罐、防火堤内或围堰内区域等。
1、事故污水量计算事故水量计算公式:V总=(V1+V2-V3)max+V4+V5注:(V1+V2-V3)max是指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罐组或装置分别计算(V1+V2-V3)的值,取其中最大值。
其中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m³;注: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
V2: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³;V3: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³;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³;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³;其中V5=10qF;q——降雨强度,mm,按平均日降雨量;q=q n/n;q n——年平均降雨量,mm;n——年平均降雨日数;F——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hm2。
事故应急池计算
事故应急池容积计算一、《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国标法”对一般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的建设项目,其应急事故水池容量应按下式计算:V总=(V1+V2+V雨水)max-V3式中:(V1+V2+V雨水)max为应急事故废水最大计算量(m3);V1为最大一个容量的设备(装置)或贮罐的物料贮存量(m3);V2为在装置区或贮罐区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及泄漏时的最大消防用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和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最少3个)的喷淋水量(m3),可根据GB50016、GB50160、GB50074等有关规定确定;V雨水为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废水收集系统的当地的最大降雨量,应根据GB50014有关规定确定;V3为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装置或罐区围堰、防火堤内净空容量(m3),与事故废水导排管道容量(m3)之和。
二、中石化“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石化导则法”当厂区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在消防过程将产生大量消防废水,部分未燃烧液体将混入消防废水中,根据中国石化建标(2006)第43号《关于印发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的通知》的要求,企业应设置能够储存事故排水的存储设施,储存设施包括事故池、事故罐、防火堤内或围堰内区域等。
1、事故污水量计算事故水量计算公式:V总=(V1+V2-V3)max+V4+V5注:(V1+V2-V3)max是指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罐组或装置分别计算(V1+V2-V3)的值,取其中最大值。
其中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m³;注: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
V2: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³;V3: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³;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³;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³;其中V5=10qF;q——降雨强度,mm,按平均日降雨量;q=q n/n;q n——年平均降雨量,mm;n——年平均降雨日数;F——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hm2。
事故池容积确定方法
事故池容积确定方法1事故池容积的确定方法事故池容积应包括可能流出厂界的全部流体体积之和,通常包括事故延续时间内消防用水量、事故装置可能溢流出液体、输送流体管道与设施残留液体、事故时雨水量。
1.1消防用水量消防用水量等于消防水流量与消防持续时间乘积。
化工企业消防水流量通常为消火栓给水系统、消防冷却水流量、车间或装置喷淋水量、化学消防需水量(如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等。
在设计中,首先根据生产性质、危险类别确定消防用水量最大的单元,然后将各类消防用水量相加,可得最大消防用水量。
计算公式如下:QF=∑qi•tiQF—最大消防用水量,m3qi—每类消防系统消防小时流量,m3/hti—每类消防系统消防持续时间, hi—消防系统的类别1.2事故装置可能溢流出液体1.2.1储罐区储罐区溢流出的液体量等于全部储罐总泄露量减去封闭于防火堤内的液体量。
防火堤内有效容积大于罐区内最大的一台储罐容积的二分之一,但一般小于或等于罐区内最大的一台储罐容积。
一旦储罐发生火灾,着火罐内的液体将泄漏,暂时储存于防火堤内,同时着火罐和邻近罐消防冷却水不断喷淋,消防冷却水与泄漏的液体混存于防火堤内,随着时间推移,防火堤内液面不断上升,混合液体逐渐溢出防火堤。
实际上,火灾与爆炸范围与程度是随机的,储罐液体的泄漏量难以准确估算,为安全起见,笔者建议储罐液体泄漏量按最大的一台储罐容积计算。
1.2.2装置区装置区可能泄露液体有管道、反应容器、中间罐等,装置区可能排出的液体量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根据装置操作特点、管道直径及长度、容积或罐体尺寸计算确定。
方法二,根据物料和水平衡计算结果确定。
装置区一般就近设置事故存液池,但装置消防排水等“清净下水”应排入全厂事故池。
1.3输送流体管道与设施残留液体由于事故紧急停车,导致管道残存液体必须排出,该部分液体也进入事故池,液体量根据管道直径及长度计算确定。
1.4事故时雨水量事故时降水量一般根据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计算确定,雨水量等于降雨量与汇水面积的乘积。
事故应急池计算
事故应急池容积计算一、《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国标法”对一般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的建设项目,其应急事故水池容量应按下式计算:V总=(V1+V2+V雨水)max-V3式中:(V1+V2+V雨水)max为应急事故废水最大计算量(m3);V1为最大一个容量的设备(装置)或贮罐的物料贮存量(m3);V2为在装置区或贮罐区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及泄漏时的最大消防用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和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最少3个)的喷淋水量(m3),可根据GB50016、GB50160、GB50074等有关规定确定;V雨水为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废水收集系统的当地的最大降雨量,应根据GB50014有关规定确定;V3为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装置或罐区围堰、防火堤内净空容量(m3),与事故废水导排管道容量(m3)之和。
二、中石化“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石化导则法”当厂区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在消防过程将产生大量消防废水,部分未燃烧液体将混入消防废水中,根据中国石化建标(2006)第43号《关于印发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的通知》的要求,企业应设置能够储存事故排水的存储设施,储存设施包括事故池、事故罐、防火堤内或围堰内区域等。
1、事故污水量计算=(V1+V2-V3)max+V4+V5事故水量计算公式:V总注:(V1+V2-V3)max是指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罐组或装置分别计算(V1+V2-V3)的值,取其中最大值。
其中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m³;注: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
V2: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³;V3: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³;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³;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³;其中V5=10qF;q——降雨强度,mm,按平均日降雨量;q=q n/n;q n——年平均降雨量,mm;n——年平均降雨日数;F——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hm2。
事故池计算书
一.事故储存设施总有效容积计算:V总=(V1+V2-V3)max+V4+V5V总——事故储存设施总有效容积,m3;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m3;V2——发生事故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3;V3——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3; 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3;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3;V5=qFq——降雨强度,mm(按最大日降雨量); q=F ——必须进入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
.以罐区事故计:1)罐区最大储罐为3000 m3内浮顶油罐故 V1=3000m3;2)事故时消防水量V2=78.5×3600×4+1.2×19.5×60×45=1193.58m3;3)事故时转输到其他储存物料量V3=04)事故时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V4=0;5)事故时收集系统的降雨量V5=qFq=30mmF=2274.88m2;V5=qF=30×2274.88/1000=68.25m3V总=(V1+V2-V3)max+V4+V5=(3000+1193.58-0)+0+68.25=4261.83m3二.计算事故水池的有效容积事故池有效容积= V总-V现有V现有——用于储存事故排水现有储存设施此项目中V现有等于罐区内围堰的有效储存容积。
V现有= 1.0×(3955-2400)=2455m3V事故=4261.83-2455=1806.83 m³故事故水池有效容积1800m³。
事故油池计算书
事故油池计算书
事故油池计算书通常包括设计依据、主变油池计算和变压器事故油池计算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事故油池计算书示例:
一、设计依据
1. 主变压器总油重55.0吨,其典型密度为875Kg/m³。
2. 按最大一台变压器的事故油量的100%考虑。
3. 排油管管径按20min将事故油排尽选择。
4. 流速≥0.6m/s。
二、主变油池计算
Oil体积V=55.0×100%×1000/875=62.86m³。
选用13.5m×11.0m×0.5m的油池,则油池的面积为13.5m×4.0m=54m²。
三、变压器事故油池计算
体积V=55.0×100%×1000/875=62.86m³。
选用8.8m×4.0m的油池,则油池的面积为8.8m×4.0m=35.2m²。
根据油池的面积,计算油池的高度为:h油=V/(8.8×4.0)=1.79m。
考虑到余量,油池的高度可取为1.92m。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油的种类、油池的形状和尺寸、排油管的直径和流速等。
建议你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以便获得更准确的计算结果。
环境应急预案中事故池标准
一、事故池的定义事故池是指在突发环境事件中,用于收集、储存和处置事故废水、废液、固体废物等有害物质的水池或容器。
在环境应急预案中,事故池是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重要设施,其建设和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二、事故池的建设标准1. 设计规范事故池的设计应遵循《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19)、《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QSY1190-2013)等国家标准。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1)事故池的容量应满足事故废水、废液、固体废物等有害物质储存需求,一般按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规模确定。
(2)事故池应具备良好的抗渗性能,防止有害物质泄漏。
(3)事故池应设置便于监测、操作和维护的设施。
2. 容积计算事故池容积的计算可参考《水污染防治应急措施设计指南》([2016] 43号)、《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QSY1190-2013)等规范。
计算公式如下:V = K (Q1 + Q2 + Q3) T其中:V:事故池容积(m³)K:安全系数,一般取1.2-1.5Q1:事故发生概率(次/年)Q2:事故废水排放量(m³/次)Q3:事故废液排放量(m³/次)T:事故持续时间(小时)3. 位置选择事故池的位置应选择在以下地点:(1)便于事故废水、废液、固体废物等有害物质排放的地方。
(2)距离环境敏感目标(如饮用水源地、居民区等)较远的地方。
(3)便于事故应急设施(如监测设备、应急车辆等)进出。
4. 管理措施(1)日常管理:应定期检查事故池的运行状况,确保设施完好、运行正常。
(2)应急处理:事故发生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处理事故废水、废液、固体废物等有害物质。
(3)事故池清洗:事故发生后,应对事故池进行彻底清洗,消除有害物质残留。
(4)环境影响评价:事故池的建设和管理应符合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三、事故池的管理要求1. 事故池的日常管理应由专人负责,确保设施完好、运行正常。
事故应急池计算
事故应急池计算事故应急池容积计算一、《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国标法”对一般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的建设项目,其应急事故水池容量应按下式计算:V总=(V1+V2+V雨水)max-V3式中:(V1+V2+V雨水)max为应急事故废水最大计算量(m3);V1为最大一个容量的设备(装置)或贮罐的物料贮存量(m3);V2为在装置区或贮罐区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及泄漏时的最大消防用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和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最少3个)的喷淋水量(m3),可根据GB50016、GB50160、GB50074等有关规定确定;V雨水为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废水收集系统的当地的最大降雨量,应根据GB50014有关规定确定;V3为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装置或罐区围堰、防火堤内净空容量(m3),与事故废水导排管道容量(m3)之和。
二、中石化“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石化导则法”当厂区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在消防过程将产生大量消防废水,部分未燃烧液体将混入消防废水中,根据中国石化建标(2006)第43号《关于印发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的通知》的要求,企业应设置能够储存事故排水的存储设施,储存设施包括事故池、事故罐、防火堤内或围堰内区域等。
1、事故污水量计算=(V1+V2-V3)max+V4+V5事故水量计算公式:V总注:(V1+V2-V3)max是指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罐组或装置分别计算(V1+V2-V3)的值,取其中最大值。
其中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m3;注: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
V2: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3;V3: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3;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3;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3;其中V5=10qF;q——降雨强度,mm,按平均日降雨量;q=q n/n;q n——年平均降雨量,mm;n——年平均降雨日数;F——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h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事故池容积确定应执行的标准或规范主要有:GB50483-2009、Q/SY1190-2009和中国石化安环[2006]10号等。
GB50483规定的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确定方法,对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事故排水的项目均应适用执行。
其中消防用水量确定、围堰或防火堤有效容积确定时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10]等有关规定执行;最大降雨量确定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SH3015-2003)等执行。
必须根据项目特点、行业标准或规范、事故池容积确定的具体要求等,注意区分各标准规范的适用范围和具体规定条款的执行,尤其是石油化工企业和石油库。
2、应急事故水池容量应根据发生事故的设备容量、事故时消防用水量及可能进入应急事故水池的降水量等因素综合确定[1]。
罐区防火堤内容积、排至事故池的排水管道在自流进水的事故池最高液位以下的容积、现有储存事故排水设施的容积均可作为事故排水储存有效容积。
计算应急事故废水量时,装置区或贮罐区事故不作同时发生考虑,取其中的最大值[1]。
应按事故排水最大流量对事故排水收集系统的排水能力进行校核,明确导排系统的防火、防爆、防渗、防腐、防冻、防洪、抗浮、抗震等措施。
3、必须注意事故时进入事故水池的雨水量,与正常生产时初期雨水量(即前期雨水)的本质区别,不可混淆。
一是降雨历时不同,正常生产运营过程中初期雨水是指刚下的雨水,一次降雨过程中的前10~20min最大降水量[1],其设计参数计算必须按GB50014规定的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确定;而事故时降水量应根据事故消防时间(参照GB50016、GB50160规定一般为2~6h,Q/SY1190规定为6~10h)确定。
二是汇水面积不同,初期雨水的汇水面积必须考虑生产区和储存区总的汇水面积;事故时只考虑装置区或罐区单独的能进入事故排水系统的最大降雨量,不作同时汇水考虑,且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进入事故排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集面积。
4、在非事故状态下需占用事故池时(例如,前期雨水池共用),占用容积不得超过事故池容积的1/3,并应设有在事故时可以紧急排空的技术措施。
污水处理事故池不可作为事故储存设施,不能把风险进一步转加到污水处理系统。
5、事故池容积的确定,应结合项目的三级防控体系[5](污染源头、过程处理和最终排放)建设进行,做到“预防为主、防控结合”,以将事故状态下的废水控制在厂内不排入外环境,确保环境安全。
一级防控体系必须建设装置区围堰、罐区防火堤及其配套设施(如备用罐、储液池、隔油池、导流设施、清污水切换设施等),防止污染雨水和轻微事故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二级防控体系必须建设应急事故水池、拦污坝及其配套设施(如事故导排系统),防止单套生产装置(罐区)较大事故泄漏物料和消防废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三级防控体系必须建设末端事故缓冲设施及其配套设施,防控两套及以上生产装置(罐区)重大事故泄漏物料和消防废水造成的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