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同步练习:第一章本章高效整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本章整合
小球均可以看成质点,它们的碰撞时间极短,且已知小球A与水平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μ=0.25,求:
(1)两小球碰撞前A的速度大小;
(2)小球B运动到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
(3)小球A所停的位置距半圆形轨道最低点的距离。
解析 (1)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碰撞前对A由动量定理有-μMgt=MvA-Mv0
重点题型 归纳整合
一、
动量与其他力学知识的综合考查
例题1如图的水平轨道中,AC段的中点B的正上方有一探测器,C处有一竖直挡板,
物体P1沿轨道向右以速度v1与静止在A点的物体P2碰撞,并接合成复合体P,以此
碰撞时刻为计时零点。探测器只在t1=2 s至t2=4 s内工作。已知P1、P2的质量都
为m=1 kg。P与A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AB段长l=4 m,g取10 m/s2,P1、P2
解得vA=2 m/s
(2)对A、B,碰撞前后动量守恒,有MvA=MvA'+mvB
因A、B发生弹性碰撞,故碰撞前后动能保持不变
1
1
2
2
2 1
=
Mv
'
+
A
联立解得 vA'=1 m/s,vB=3 m/s
2
2
2
1
1
2
又因为 B 球在半圆形轨道上机械能守恒,有 +2mgR= 2
2
损失的动能为 ΔE
1
=2 1 2
1
− 2·2mv2
③
代入数据得 ΔE=9 J④
·2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P 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 a= 2
高中人教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章末总结、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原卷版)同步备课
章末复习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一、选择题(1~8题,每题6分,共48分)1.(2020·全国高三联考)(单选)下列关于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B .速度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C .两物体动能相等,动量不一定相等D .两物体动能相等,动量一定相等2.(2020·河北河间四中高二期中)(单选)4.质量为1 kg 的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则物体在前10 s 内和后10 s 内所受外力的冲量分别是( )A .10 N·s,10 N·sB .10 N·s ,-10 N·sC .0,10 N·sD .0,-10 N·s3.(单选)如图所示,一枚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v 0进入太空预定位置,由控制系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
已知前部分的卫星质量为m 1,后部分的箭体质量为m 2,分离后箭体以速率v 2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则分离后卫星的速率v 1为( )A .v 0-v 2B .v 0+v 2C .v 0-m 2m 1v 2D .v 0+m 2m 1(v 0-v 2) 4.(2020·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二月考)(单选)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一上表面光滑、倾角为α的斜面体A ,斜面体质量为M ,底边长为L ,如图所示。
将一质量为m 、可视为质点的滑块B 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滑块B 经过时间t 刚好滑到斜面底端。
此过程中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为F N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 N =mg cos αB .滑块B 下滑过程中支持力对B 的冲量大小为F N t cos αC .滑块B 下滑过程中A 、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 .此过程中斜面向左滑动的距离为m M +mL 5.(2019·日照一模)A 、B 两小球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用轻弹簧相连接,A 、B 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m <M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每课同步练习题汇编(含四套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质点_参考系》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以下关于“质点”的认识和运用,正确的是()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B.研究地球自转时,将地球当作质点C.评判跳水比赛的运动员动作时,将运动员当作质点D.研究从连云港开往南京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将列车当作质点2、研究下列运动时,能被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自由体操运动员在空中翻滚的动作B.研究砂轮的转动情况C.研究汽车从九江到南昌所用的时间D.研究篮球运动员的投篮姿势3、在平直公路上,甲乘汽车以10m/s的速度运动,乙骑自行车以5m/s的速度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同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5m/s的速度远离B.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同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5 m/s的速度靠近C.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反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5 m/s的速度远离D.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反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15 m/s的速度靠近4、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火车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人在火车上走动时B.研究火车过山洞隧道所需要的时间C.研究火车车轮的运动情况D.研究火车沿平直轨道运动的速度变化5、在下面研究的各个问题中可以被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B.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C.奥运会冠军王军霞在万米长跑中D.跳水冠军伏明霞在跳水比赛中6、下列对质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B.质点是理想化模型,它实际上是不存在的C.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可视为质点D.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看做质点二、多选题7、下列四个图中,各运动物体不能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投出的篮球运动路径B.观众欣赏体操表演C.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D.研究子弹头穿过苹果的时间,把苹果当作质点8、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总要找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乘客坐在停在站台上的一列火车中,通过窗口看另一列运行的火车时,以为自己的火车是在运动,这是由于他选择了另一列火车为参考系的缘故B.“地球绕太阳运动”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C.坐在向东以8m/s行驶的汽车里的人,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向东以8m/s行驶的汽车是静止的D.无风的雨天,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看到雨斜向下落向地面,是以地面上的房屋作为参考系的9、可以把以下运动的人或物体不能看成质点的是( )A.裁判眼中的体操运动员(正在体操比赛)B.用力上抛一枚硬币,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C.研究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D.研究“神舟十号”飞船的轨道半径10、甲、乙两列客运列车在平行的平直轨道上匀速并排同向行驶,甲车中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房屋向正南方向移动,乙车中的乘客看到甲车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中的乘客是以自己乘坐的列车为参考系B.乙车中的乘客是以甲车为参考系C.甲、乙两车相对静止D.甲、乙两车相对地面向正北方向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行驶三、非选择题11、28.甲、乙两同学并肩而行散步,甲以乙为参照物,甲是________的;乙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乙是__________的.12、一块较大的玻璃板水平固定,一位同学拿来两个相同的不锈钢小球。
新课标同步高一物理练习:3 本章高效整合(人教版必修1)
高一物理同步练习解析章综合(A卷)一、选择题1.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解析:根据弹力的产生条件,接触和发生弹性形变缺一不可.A、C都只是弹力产生条件的一个方面,而B只说是“有相互吸引”,只能证明有力存在,不一定产生弹力,故选D.答案: D2.两个大小分别为F1和F2(F2<F1)的力作用在同一质点上,它们的合力的大小F满足()A.F1≤F≤F2B.F1-F22≤F≤F1+F22C.F1-F2≤F≤F1+F2D.F21-F22≤F2≤F21+F22解析:共点的两个力合成,同向时最大为F1+F2,反向时最小为F1-F2.答案: C3.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右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C.人受到的合力不为零D.人受到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解析:人站在水平踏板上,随扶梯向上匀速运动,二者之间并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故无摩擦力,选项B错误;人只受到重力和踏板支持力的作用,A正确;人做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合力等于零,C、D错误.答案: A4.一物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图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A.F f甲>F f乙>F f丙B.F f乙>F f甲>F f丙C.F f丙>F f乙>F f甲D.F f甲=F f乙=F f丙答案: D5.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右图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 .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 该实验验证两个分力的效果等效于其合力的效果,不必要求两分力等大,故B 错;与两绳长短无关,A 错;但需使两分力与合力在同一平面内,故C 正确.答案: C6.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 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 1;改用大小为F 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 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F 2-F 1l 2-l 1B.F 2+F 1l 2+l 1C.F 2+F 1l 2-l 1D.F 2-F 1l 2+l 1 解析: 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原长为l 0,当用大小为F 1的力压弹簧时,由胡克定律得F 1=k (l 0-l 1)① 当用大小为F 2的力拉弹簧时,由胡克定律得F 2=k (l 2-l 0)②由①②解得k =F 2+F 1l 2-l 1,故C 正确.答案: C 7.如右图所示,A 、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B 所受的拉力F =25 N ,则物块A 受到B 的摩擦力为( )A .0 NB .大于0 N ,小于25 NC .25 ND .都可能 答案: A8.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一水平力F 的作用,如右图所示,现将作用力F 保持大小不变,沿逆时针方向缓缓转过180°,在转动过程中,物体一直在向右运动,则在此过程中,物体对地面的正压力F N 和地面给物体的摩擦力F f 的变化情况是( )A .F N 先变小后变大,F f 不变B .F N 不变,F f 先变小后变大C .F N 、F f 都先变大后变小D .F N 、F f 都先变小后变大解析: 在转动过程中,设作用力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F 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大小为F 1=F ·sin θ,在竖直方向上,F N =mg -F sin θ,且随F 的旋转,θ增大,F N 先变小后变大,而物体相对地面滑动,物体与地面间存在滑动摩擦力,由公式F f =μF N 可知,F f 随F 的旋转,也将先变小后变大,所以选项D 正确.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如右图所示,在一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相连,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F 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的距离为多少?解析: 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对m 1:k Δx =μm 1g ,所以弹簧伸长量Δx =μm 1gk.此时两木块间的距离L ′=L +Δx =L +μm 1gk.答案: L +μm 1gk10.已知李小鹏的体重为56 kg ,如果李小鹏在双杠上双手倒立支撑时,两手臂的夹角为60°,则两手臂的支撑力多大?(g 取10 m/s 2)解析: 当李小鹏用一只手支撑自己时,由二力平衡可知,手臂的作用力为F =mg =56×10 N =560 N当李小鹏用两只手支撑自己时,两手臂的作用力F 1和F 2的合力为F ,如右图所示,则有F =2F 1cos 30°解得F 1=F 2cos 30°=5602×32N ≈323.3 N.答案: 323.3 N11.画出下图中物体A 的受力示意图,并写出力的名称及施力物体.(a)物体A 静止,接触面粗糙;(b)A 沿粗糙斜面上行; (c)A 沿粗糙水平面滑行; (d)接触面光滑,A 静止. 解析: 如下图所示12.如图所示,一名骑独轮车的杂技演员在空中钢索上表演,如果演员和独轮车的总质量为80 kg ,两侧的钢索互成150°夹角,求钢索所受拉力有多大?(cos 75°=0.259,g 取10 N/kg)解析:钢索上与车轮接触的点受到独轮车的压力F N=mg=80×10 N=800 N,此力产生了沿钢索对两侧钢索的拉伸效果,将F N按此效果分解如图所示,显然F1=F2,由几何关系得:F1=F2=F N 2cos 75°=80020.259N=1 544.4 N.答案: 1 544.4 N高一物理同步练习解析 章综合(B 卷)一、选择题1.下列计时数据,指时刻的是( ) A .高考数学考试的时间是2 hB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是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C .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为1.4 hD .由青岛开往通化的1406次列车在德州站停车3 min 答案: B 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 N 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 m ;悬挂20 N 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 m ,则弹簧的原长L 原和劲度系数k 分别为( )A .L 原=0.02 m k =500 N/mB .L 原=0.10 m k =500 N/mC .L 原=0.02 m k =250 N/mD .L 原=0.10 m k =250 N/m解析:⎦⎥⎥⎤F 1=15 N ,l 1=0.16 m F 2=20 N ,l 2=0.18 m ――→ΔF =5 N Δl =0.02 m ΔF =k Δl →k =ΔF Δl =250 N/m F 1=k (l 1-l 0),l 0=0.10 m答案: D3.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 m/s 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最初4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A .16 m/sB .8 m/sC .2 m/sD .4 m/s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知,最初4 s 内的平均速度就等于2 s 末的瞬时速度,即 v =v 2=at =2×2 m/s =4 m/s ,故应选D.答案: D 4.如右图所示,一个物体m 放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 ) A.方向沿斜面向上 B .方向沿斜面向下 C .大小等于零D .大小等于mg sin θ解析: 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具有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趋势,所以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量mg sin θ大小相等.因此选项A 、D 正确.答案: AD 5.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6 s 末在途中相遇.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右图所示,可以确定( )A .t =0时甲在乙的前方27 m 处B .t =0时乙在甲的前方27 m 处C .6 s 之后两物体不会再相遇D .6 s 之后两物体还会再相遇解析: 由图象可知,0~6 s 内,x 甲=6×92m =27 m ,x 乙=6×9 m =54 m ,而在6 s 末甲、乙正好相遇,说明是乙在追甲,Δx =x 乙-x 甲=27 m ,A 正确,B 错误;当t >6 s 后,因为v 甲>v 乙,所以乙不可能再追上甲,C 正确,D 错误.答案: AC6.如右图所示,对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重为G 的木块,施加一竖直向上的逐渐增大的力F ,若F 总小于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 增大而增大B .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 增大而减小C .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答案: B 7.如右图所示,木块A 放在平板车B 上,随平板车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运动,则( ) A .木块A 与平板车B 之间有摩擦力,等于μmg (μ为B 与A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B .木块A 与平板车B 之间有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 .木块A 与平板车B 之间有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 .木块A 与平板车B 之间没有摩擦力解析: 木块A 随平板车B 以共同速度一起做匀速运动,受力平衡,如果木块A 受静摩擦力作用,木块A 在水平方向受力不再平衡.因此,木块A 不受静摩擦力作用,选项D 正确.答案: D 8.如右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 1、F 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 1=10 N ,F 2=2 N .若撤去力F 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 .10 N ,方向向左B .6 N ,方向向右C .2 N ,方向向右D .零解析: 可以先将F 1,F 2两个力进行合成,合力为8 N ,方向向右,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木块还受到向左的摩擦力8 N .撤去F 1后,木块受2 N 的推力,方向向左, 所以木块受2 N 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水平方向合力为零.故正确答案为D.答案: D 9.如右图所示是骨折病人的牵引装置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后挂着一个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脚,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为了使脚所受的拉力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是()A.只增加绳的长度B.只增加重物的质量C.只将病人的脚向左移动D.只将两定滑轮的间距增大解析:若只增加重物的质量,则绳子拉力增大,脚所受的拉力增大,B选项正确;若只将病人的脚向左移动,则夹角θ会减小,绳子拉力的合力增大,脚所受的拉力增大,C选项正确;若只增加绳的长度,拉力不变,A选项错误;只将两只滑轮的距离增大,则夹角θ会增大,绳子拉力的合力减小,脚所受的拉力减小,D选项错误.答案:BC二、非选择题10.用纳米技术处理过的材料叫纳米材料,其性质与处理前相比会发生很多变化,如机械性能会成倍地增加,对光的反射能力会变得非常低,熔点会大大降低,甚至有特殊的磁性质.现有一种纳米合金丝,欲测定出其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长度L的关系.(1)测量上述物理量需要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等.(2)若实验中测量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这些数据请写出x与F、L间的关系式:x=________.()(3)________(只需写出一种).(4)若有一根由上述材料制成的粗细相同的合金丝的长度为20 cm,使用中要求其伸长量不能超过原长的百分之一,那么这根合金丝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______N.解析:(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用刻度尺测量长度.(2)由题目所给的数据分析可知:当力一定时,伸长量与长度成正比;当长度一定时,伸长量和力成正比,故x=kFL(取一组数据验证,式中的k不为零).(3)研究伸长量与拉力、长度的关系时,可以先控制某一个量不变,如长度不变,再研究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这是物理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4)代入表中数据把式中的k求出,得k=1 250,再代入已知数据,L=20 cm,x=L100=0.2 cm,可求得最大拉力F=12.5 N.答案:(1)弹簧测力计、刻度尺(2)kFL(3)控制变量法(4)12.511.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下图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3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 cm,x2=4.74 cm,x3=6.40 cm,x4=8.02 cm,x5=9.64 cm,x6=11.28 cm,x7=12.84 cm.(1)请通过计算,在下表空格内填入合适的数据(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由图象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解析: (1)5点的速度利用平均速度替代,即v =x 5+x 62T,这里T =0.08 s ,代入数据算得v 5=1.31 m/s.(2)描点画图象,由速度图象找到斜率即为加速度. a =2.5 m/s 2.答案: (1)1.31 (2)图象略 2.4~2.6 m/s 212.拱券结构是古代人们解决建筑跨度的有效方法,像欧洲古罗马的万神庙、我国古代的赵州桥(如下图甲)都是拱券结构的典型建筑.拱券结构的特点是利用石块的楔形结构,将受到的重力和压力分解为向两边的压力,最后由拱券两端的基石来承受.现有六块大小、形状、质量都相等的楔块组成一个半圆形实验拱券(每块楔块对应的圆心角为30°),如图乙所示.如果每个楔块的质量m =3 kg ,则:(1)六块楔块组成的拱券对一边支撑物的压力是多大?(2)如果在中间两个楔块上加一个向下的50 N 的压力F ,那么其一边相邻的支撑物给予楔块的支持力是多大?(g 取9.8 N/kg)解析:(1)六块楔块受到的总重力 G =6mg =176.4 N ,由平衡条件知拱券对一边支撑物的压力为G2,即88.2 N.(2)以中间两楔块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所示,F 1与F 2分别垂直于所对应的半径,则F 1和F 2间夹角为120°,由对称性可知F 1=F 2,由互成120°角相等的两个力合成的特点知F 1=F 2=2mg +F =108.8 N.答案: (1)88.2 N (2)108.8 N。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时同步练习(全套)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时同步练习(全套)第一章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课后强化演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质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真实存在的B.原子很小,所以原子就是质点C.质点是一种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模型D.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大,所以不能看做质点解析:质点是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假想的有质量的点,是一种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模型.因此A错误,C正确.原子虽然很小,但是在研究其内部结构时,不能将原子看成质点.B错误.地球的质量和体积虽然很大,但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本身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地球可以看成质点,D错误.答案:C2.(2013~2014学年中山一中月考)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汽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B.研究汽车在斜坡上有无翻倒的危险C.研究汽车过桥时,可将汽车看作质点D.计算汽车从天津开往北京所用的时间解析:研究汽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汽车的长度对研究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故汽车不能看作质点,选项A错误;研究汽车在斜坡上有无翻倒的危险时,汽车的形状对结果影响很大,故选项B错误;研究汽车过桥时,汽车的长度和桥的长度相比,不能认为远小于桥的长度,故此种情况下,汽车不能看作质点,选项C错误;研究汽车从天津天往北京所用时间时,汽车的长度可忽略不计,汽车可以看做质点,故选项D正确.答案:D3.(2013~2014学年洛阳市高一期中考试)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在下降,乙看见甲、丙都在下降,丙看见甲、乙都在上升,则甲、乙、丙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的是( )A.甲、乙上升,丙静止B.甲、乙上升,丙下降C.乙、丙上升,甲下降D.甲、丙上升,乙下降解析:以楼房为参考系,甲在上升,楼房相对地面是静止的,所以以地面为参考系,甲在上升;乙看到甲在下降,由此可知以地面为参考系乙也在上升;丙看见甲、乙都在上升,说明丙相对地面可能静止,可能相对地面下降,也可能相对地面上升,故选项A、B正确.答案:AB4.《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通常也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受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 )A.孙悟空B.平台C.飘动的白云D.镜头解析:“背景拍摄法”实际是利用了相对运动的原理,拍摄时“孙悟空”整体不动,而“白云”移动,放映时,观众以“白云”为参考系,认为其“静止”,就会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故C正确.答案:C5.观察下图中烟囱冒出的烟和平直路面上甲、乙两车上的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车可能静止或向右运动或向左缓慢运动,乙车一定向左运动C.甲车可能向右加速运动,乙车可能向右减速运动D.甲车一定向右运动,乙车一定向左加速运动解析:由题图中烟囱冒出的烟可知风向向左;乙车的小旗向右飘.则说明乙车一定向左运动,且运动速度大于风速;甲车的小旗向左飘,甲车可能向右运动,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左运动且甲车速度小于风速,因此选项B项正确.答案:B6.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解析:坐标系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是用来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的,A、B 正确,C错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描述需要建立一维直线坐标系,做平面曲线运动时需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D正确.答案:ABD7.如下图所示是为了定量研究物体的位置变化作出的坐标轴(x轴),在画该坐标轴时规定原点在一长直公路上某广场的中心.公路为南北走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坐标上有两点A和B,A的位置坐标为x A=5 m,B的位置坐标为x B=-3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点位于广场中心南边5 m处②A点位于广场中心北边5 m处③B点位于广场中心南边3 m处④B点位于广场中心北边3 m处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物体在坐标系中的坐标值有正值,也有负值.这里的正负不是表示大小,而是表示方向.正号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负号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数值表示离规定的坐标原点的距离.故D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8.如图所示为A、B、C三列火车在一个车站的情景,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B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都向东运动,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站台上的人看A、B、C三列火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解析:由B车上的乘客看到站台向东运动,可判断B车向西运动;由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说明A车也向西运动且速度大于B车速度;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则C车有三种运动情况,C车可能静止,可能向东运动,也可能向西运动但速度比A、B的速度都小.答案:A车向西运动;B车向西运动但速度比A车速度小,C车可能静止,可能向东运动,也可能向西运动但速度比A、B的速度都小.9.某人从学校的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了50 m到达B处,再向东走了100 m 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150 m到达D处,则要比较确切地表示此人散步过程中的各个位置,应采用什么数学手段较好?分别应如何表示?解析:应用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表示,以A处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方向,向北为y 轴正方向,如图所示,则B(0,-50),C(100,-50),D(100,100).答案:见解析第一章第2节时间和位移课后强化演练一、选择题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都表示时刻D.1 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解析:用时间的长和短来区分时间和时刻是A项错误的原因.因为时刻只是一个瞬时,它对应的是某一个位置或某一状态;时间,哪怕是极短的一段时间,也是一段时间间隔,它对应的是某一段位移或某一个物理过程,故B项正确.1 min分成60 s,每1 s 也是一个时间段,所以D项错误.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如9:00~9:30,则9:00和9:30 都表示时刻,所以C项也正确.答案:BC2.(2013~2014学年银川一中高一阶段考试)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 A.“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点火发射B.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8分在北京开幕C.刘翔创造了12.88秒的110米栏最好成绩D.在一场NBA篮球赛开赛8分钟时,姚明投中第三个球解析:“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点火发射,指的是时刻,第29届奥运会开幕,指的是时刻,故选项A、B错误;刘翔创造了12.88秒的110米栏的最好成绩指的是时间间隔,选项C正确;在比赛中姚明投中第三个球时指的是时刻,故选项D 错误.答案:C3.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内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内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D.t n-1~t n表示时间,称为第(n-1)s内解析:时刻和时间分别对应于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和一个线段.t n是时刻,可表述为第n s末或第(n+1)s初;n s内不等于第n s内,n s内是指从0~n s末共n s的时间;第n s内是指从(n-1)s末至n s末共1 s的时间,故A、C、D均错,B正确.答案:B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为零,则物体一定是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解析: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而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二者是不同的物理量,A错误;只有当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路程和位移大小才在数值上相等,B正确;物体的位移为零,可能是物体运动了一段距离又回到初始位置,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错误;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D正确.答案:BD5.如图所示,三位旅行者从北京到上海,甲乘火车直达,乙乘飞机直达,丙先乘汽车到天津,再换乘轮船到上海,这三位旅行者中( )A.甲的路程最小B.丙的位移最大C.三者位移相同D.三者路程相同解析:路程指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由题无法比较路程的关系.位移是从北京指向上海的有向线段.初末位置相同,故C正确.答案:C6.(2013~2014学年银川一中阶段考试)如图所示,一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沿两个半径分别为R和r,相连接的半圆弧轨道从A点经B点运动到C点,A、B、C三点共线,则物体从A运动到C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A.R-r,R+r B.2R,2πRC.2R-2r,2R+2r D.2R-2r,πR+πr解析:物体从A运动到C的位移大小为2R-2r,该过程的路程为πR+πr,故选项D 正确.答案:D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在图中所示的位移坐标轴上O、x1、x2、…、x n-1、x n分别为物体在开始和第1 s 末、第2 s 末、…、第(n -1)s 末、第n s 末的位置,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x 2为第2 s 内的位移,方向由O 指向x 2B .Ox n -1为(n -1)s 内的位移,方向由O 指向x n -1C .x 2x n 为前2n s 内的位移,方向由x 2指向x nD .x n -1x n 为第n s 内的位移,方向由x n -1指向x n解析:题中O 、x 1、x 2、…、x n -1、x n 分别为不同位置,分别与各个时刻对应,而题中选项所列位移均与时间对应,其中Ox 2为前2 s 内的位移,Ox n -1为(n -1)s 内的位移,x 2x n 为从第2 s 末到第n s 末的位移,x n -1x n 为第n s 内的位移,故B 、D 正确.答案:BD 二、非选择题8.一个人晨练,走中国古代的八卦图,如图所示,中央的S 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 的半圆,BD 、CA 分别为西东、南北指向.他从A 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 行进,则当他走到D 点时,求他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为多少?位移的方向如何?解析:路程是标量,等于半径为R 与半径为R 2的两圆周长之和减去半径为R 的圆周长的14,即s =2πR +2π·R 2-14·2πR =52πR .位移是矢量,大小为AD 线段的长度,由直角三角形知识得AD =2R ,方向由A 指向D ,即东南方向.答案: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为52πR 和2R 位移的方向为东南方向9.经过查询,下表为T16次列车的相关数据介绍,请读表后回答下列问题:详 细 情 况车次 T16 运行时间 20小时25分钟发车时间 17:25 到站时间 13:50 类型 暂无数据 全程2 294公里备注无站次 车站 日期 到站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 1 广州 当天 始发站 17:25 0公里 2 长沙 当天 00:21 00:27 707公里 3 武昌 第2天 03:41 03:47 1 069公里 4郑州第2天08:1708:211 605公里5北京西第2天13:50终点站 2 294公里(1)表中哪项数据表示的是时间?(2)表中数据显示,列车在中途停站的时间共有多少?(3)表中的里程数据所表示的是位移还是路程?解析:(1)时间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时间间隔.20小时25分钟指车运动的一段时间间隔.(2)中途停站时间t=(27-21)分钟+(47-41)分钟+(21-17)分钟=6分钟+6分钟+4分钟=16分钟.(3)表中里程数据表示的是路程.答案:(1)运行时间20小时25分钟(2)16分钟(3)路程第一章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课后强化演练一、选择题1.下面列举的几种速度,其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A.火车以76 km/h的速度通过约2 000 m的滨州铁路大桥B.汽车转弯时,速度不得超过20 km/hC.城市某路段的路标有“15 km/h、限速”字样D.子弹以600 m/s的速度射出枪口解析:选项B、C、D中的速度是指物体经过某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选项A中的速度是火车通过2 000 m桥面的平均速度,选项A正确.答案:A2.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白底、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距杭州还有100 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A.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位移B.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路程C.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位移D.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路程解析:80 km/h表示瞬时速度;100 km表示离杭州还有100 km的路程.答案:D3.汽车启动后经过45 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A.启动后45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10 m/sB.启动后45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10 km/hC.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110 m/sD.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110 km/h解析:速度表指示的是瞬时速度,单位为km/h.答案:D4.(2013~2014学年银川一中上学期期中考试)2010年2月21日上午,在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 500米决赛中,唯一进入决赛的中国选手周洋以2分16秒993打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一人战胜三名韩国选手,创造了一个奇迹,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一届冬奥会中夺得的第三枚金牌.韩国选手李恩星和朴胜义只能以 2分17秒849和2分17秒927分别收获一枚银牌与铜牌.关于周洋的比赛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可以估算出周洋撞线时的瞬时速度B.可以估算出周洋比赛过程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C.可以估算出周洋整个比赛过程的平均速度D.可以估算出周洋整个比赛过程的平均速率解析:已知运动员完成比赛经历的时间和路程,所以可以估算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平均速率,故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答案:D5.(2013~2014学年扬州师大附中期中考试)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B.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解析:由xt图象可知,t1时刻两物体在同一位置,选项A错误;t1时刻以前,甲物体在乙物体前面,t时刻乙追上甲,故选项B正确;在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大小,所以t1时刻乙物体速度大于甲物体速度,选项C错误;0~t1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所以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选项D正确.答案:BD6.物体在甲、乙两地往返一次,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为v1,返回时的平均速度为v2,则物体往返一次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A .0 v 1+v 22B.v 1+v 222v 1v 2v 1+v 2C .02v 1v 2v 1+v 2 D.2v 1v 2v 1+v 2 2v 1v 2v 1+v 2解析: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往返一次,说明最后物体回到了出发点,说明位移是零,因此平均速度是0;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可由公式求平均速率:v =2ss v 1+s v 2=2v 1v 2v 1+v 2,故选C. 答案:C7.如图所示,A 、B 、C 是三个质点同时同地开始沿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则在时间t 2内( )A .A 和B 的平均速度相等 B .B 和C 的平均速度相等 C .B 的平均速度最大D .它们的平均速度都相等解析:位移—时间图象描述的是质点位移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不是运动轨迹.A 和C 做匀速直线运动,B 的速度不断变化,在时间t 2内,A 的位移最大,B 、C 位移相等,所以A 的平均速度最大,B 和C 的平均速度相等.答案:B 二、非选择题8.北京体育大学青年教师张健于某年8月8日8时整,从旅顺老铁山南岬角准时下水,于8月10日10时22分抵达蓬莱阁东沙滩,游程为123.58 km ,直线距离为109 km ,不借助任何漂浮物横渡了渤海海峡,创造了男子横渡海峡最长距离的世界纪录.试求:(1)在这次横渡海峡中,张健游泳的平均速率和每游100 m 约需的时间分别是多少? (2)在这次横渡中,张健游泳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 解析:(1)张健游泳的平均速率为:v =x t =123.58×10350×3 600+22×60m/s =0.68 m/s.每游100 m 所需要的时间为:t 0=1000.68s≈147 s. (2)张健游泳的平均速度为:v =x t =109×10350×3 600+22×60m/s=0.60 m/s.答案:(1)0.68 m/s 147 s (2)0.60 m/s9.如图所示为某物体运动的位移图象,根据图象求出:(1)0~2 s 内、2~6 s 内、6~8 s 内物体各做什么运动?各段速度是什么?(2)整个8 s 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前6 s 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3)4 s 和7 s 末的速度是多大?解析:(1)0~2 s 内,物体的位移均匀增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等于该段图线的斜率,即v 1=2.5 m/s ;2~6 s 内,物体的位移不变,说明物体静止;6~8 s 内物体的位移均匀增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等于该段图线的斜率,即v 3=5 m/s.(2)由平均速度公式v =x t ,整个8 s 内的平均速度v =x t =15 m 8 s=1.875 m/s ,前6 s 内的平均速度v ′=x ′t ′=5 m 6 s=0.83 m/s. (3)2~6 s 内,物体的位移不变,说明物体静止,4 s 末物体的速度为0;6~8 s 内,物体的位移均匀增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7 s 末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为5 m/s.答案:见解析第一章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课后强化演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测量误差太大,测量中肯定有错误B .绝对误差大,相对误差不一定大C .相对误差越小,说明测量越准确D .相对误差越小,绝对误差一定越小解析:根据定义: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实值,故只有在测量同一对象时(真实值相同),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的大小才相互关联,否则两者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答案:ABC2.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下列读数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是( )A .1.502 mB .1.621 4 mC.12.40 cm D.4.30 mm解析:选项A的估读位在1 mm上,选项D的估读位在0.01 mm上,所以A、D错.答案:BC3.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直接得到(可直接测量得到,而不需经过计算)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B.位移C.瞬时速度D.平均速度解析:当电源频率为50 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点1次,所以可由纸带上对应的点数得到该段的时间间隔,A项正确.答案:A4.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A.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压在纸带的上面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C.使用打点计时器在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D.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很短时间,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复写纸,电火花计时器不用复写纸,故选项A错误;实验时应当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故选项B正确;为减小摩擦,拉动纸带的方向应当与限位孔平行,故选项C正确;打点计时器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故选项D正确.答案:BCD5.(2013~2014学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阶段测试)在下列四个图象中,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解析:在xt图象中匀速直线运动为倾斜直线,故选项C正确,选项A错误;在vt 图象中匀速直线运动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故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答案:BC6.在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打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要求测出D点瞬时速度.本实验采用包含D点在内的一段间隔中的平均速度来粗略地代表D点的瞬时速度,下列几种方法中最准确的是( )A.AGΔt1=v D,Δt1=0.12 s B.BEΔt2=v D,Δt2=0.06 sC.BGΔt3=v D,Δt3=0.1 s D.CEΔt4=v D,Δt4=0.04 s解析:计算瞬时速度时,所取位移越短,算出的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另一方面,某一点的平均速度更接近于这一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A、B、C项不合适.CE间含两个打点间隔,Δt=2T=0.04 s,D项对.答案:D7.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2 s内和第3 s内速度方向相反B.第2 s内和第3 s内速度方向相同C.第2 s末速度方向发生变化D.第5 s内速度方向与第1 s内方向相同解析:vt图象中在时间轴上面的部分方向为正,在时间轴下面的部分方向为负,故A、C、D三项错,B项对.答案:B二、非选择题8.用打点计时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其工作电压________.如果电源的频率是50 Hz,则它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通电以前,把纸带穿过________,再把套在轴上的________压在纸带的上面.(2)在实验桌上有以下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低压直流电源、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小车、纸带、复写纸片、导线若干.在所给器材中,多余的器材有________,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时间的仪器,使用低于6 V的低压交流电源,它每隔一个周期打一个点,因此纸带上的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交流电的周期.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应穿过限位孔,复写纸片套在定位轴上,打点时要先接通电源再让纸带运动.答案:(1)低压交流低于6 V 0.02 限位孔复写纸片(2)低压直流电源低压交流电源刻度尺9.(2013~2014学年扬州师大附中期中考试)一位同学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 Hz ,在实验中得到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他把某一个点记作O ,再选依次相邻的6个点作测量点分别标以A 、B 、C 、D 、E 、F ,如图(a)所示.(1)如果测得C 、D 两点相距2.70 cm ,D 、E 两点相距2.90 cm ,则小车在打D 点时的速度是________m/s.(2)如果某同学分别算出小车打各个点的速度,然后把数据标示在v t 图上,如图(b)所示,请完成图象.解析:(1)小车在打点时的速度v D =x CD +x DE 2T = 2.70+2.90×10-2 m 2×0.02 s=1.4 m/s. (2)在v t 坐标系中标出各点,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结起来,如图所示.答案:(1)1.4 m/s (2)见解析10.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够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29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1 s ,已知遮光板的宽度d 为3.0 cm ,试分别求出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解析: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可以用短程内的平均速度来表示该点的瞬时速度.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计算,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 1=d Δt 1=0.03 m 0.29 s=0.10 m/s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 2=d Δt 2=0.03 m 0.11 s=0.27 m/s. 答案:0.10 m/s 0.27 m/s11.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它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1)物体是从静止开始运动还是具有一定的初速度?(2)运动的方向是否变化?(3)速度的大小是否变化?怎样变化?解析:从v t 图象上看,判断初速度主要看t =0时刻的速度是否为零,即看图线的纵轴截距;判断运动方向要看速度的正负,即图线在t 轴上方还是t 轴下方;判断速度大小的变化要看图线的走向,即图线离t 轴的距离变化.答案:(1)有初速度(2)运动方向变化,0~t 3之间运动方向不变,与正方向相同为同一方向,t 3之后方向改变,为负方向(3)速度大小变化 速度先变大后不变再变小而后又反向变大第一章 第5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课后强化演练一、选择题1.(2013~2014学年洛阳市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很小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D .加速度很大时,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解析:加速度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快慢,与速度变化量变化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故选项A 、D 错误,选项B 、C 正确.答案:BC2.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 ②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 ③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 ④太空中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做匀速转动A .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 .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共45套)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全册)各单元配套练习 同步练习题(含全部课时)
(共45套)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全册)各单元配套练习同步练习题(含全部课时)目录第一章 1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5题为单选题,6题为多选题)1.(海南省华侨中学、三亚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 1321411(D)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解析:根据质点的定义易判选项D正确。
2.(浙江省金兰教育组织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如图为正在航拍的旋翼无人机,下列过程能将无人机看成质点的是导学号 1321411(C)A.调节无人机旋翼转速B.调节摄像机镜头方向C.研究无人机空中停留时间D.研究风力、风向对无人机的影响解析:调节飞机旋翼的转速时,飞机旋翼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计,不能看作质点,则A错误;调整飞机上摄像机镜头的方向时,摄像头的大小不能忽略,则B错误;研究无人机空中停留时间,飞机的大小可忽略,则C正确;研究风力、风向对无人机的影响,飞机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计,不能看作质点,则D错误,故选C。
3.(北京市昌平区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下列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中,有关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1321411(C)A.“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面上的船为参考系B.“地球绕太阳的公转”以地球为参考系C.“钟表的时针在转动”以表盘为参考系D.“火车行驶出站台”以该列车上的乘客为参考系解析:“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地面为参考系得出的,故A错误;“地球绕太阳的公转”以太阳为参考系,故B错误;“钟表的时针在转动”以表盘为参考系,故C正确;“火车行驶出站台”以站台为参考系,故D错误,故选C。
4.(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南朝梁代僧人傅大士,是中国维摩禅祖师,他有一首很著名的偈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第一章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本章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0山东青岛二中高一上期末)2019年9月25日,广州二中2019年度游泳运动会如期举行。
泳池长25m,高一小明同学在50m自由泳比赛中游出了18.98s的成绩;高二小陈同学在100m蛙泳比赛中游出了37.84s的成绩,都获得了第一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明的平均速度等于小陈的平均速度B.“18.98s”和“37.84s”均指时间间隔C.在研究小陈和小明泳姿的时候,不能将他们俩看成质点D.比赛过程中,以小明为参考系,他的对手一定向后运动2.(2020湖南邵东高一上期中)一只猴子静止在悬挂于天花板的细棒上,现使连接细棒的绳子断开,猴子和细棒一起向下运动,甲说此细棒是静止的,乙说猴子是向下运动的,甲、乙两人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甲选的参考系是地球,乙选的参考系也是地球B.甲选的参考系是地球,乙选的参考系是猴子C.甲选的参考系是猴子,乙选的参考系是地球D.甲选的参考系是猴子,乙选的参考系也是猴子3.(2020甘肃西北师范大学附中高一检测)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运动方向相反B.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C.甲的速度比乙的小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4.(2020湖北重点高中协作体高一检测)如图所示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7s后指针指示在图乙所示的位置。
若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有关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直接读出的是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B.由图乙直接读出的是汽车运动7s时的速率C.汽车运动的平均加速度大小约为5.7m/s2D.汽车运动的平均加速度大小约为2.6m/s25.(原创题)2020年1月中旬开始,国内多地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同步训练 (配人教版) 第1章 3
第一章 3A组·基础达标1.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B.平均速度是标量,瞬时速度是矢量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D.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答案】C【解析】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等于速度的平均值,而一般的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故A错误.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是矢量,都有大小和方向,故B错误.瞬时速度是与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相对应的速度,故C正确.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所以只有瞬时速度才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中运动的快慢情况,故D错误.2.青藏铁路起点为青海西宁,终点为西藏拉萨,全长1 956 km,被誉为天路.小鹏打算和同学从西宁坐火车去拉萨,他通过网络查得Z6801次列车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14:01”是时间间隔B.列车行驶时,以坐在旁边的同学为参考系,小鹏是静止的C.测量列车驶出西宁站的时间时,可以把列车看作质点D.若列车准点出发,并准点到达拉萨站,则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91.8 km/h【答案】B【解析】图中的“14:01”是列车出发的时刻,不是时间间隔,故A错误.以坐在旁边的同学为参考系,小鹏相对该同学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小鹏是静止的,故B正确.测量列车驶出西宁站的时间时,列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也不能把列车当质点,故C错误.列车运行的时间约为t=21.3 h,列车的平均速率为v=1 95621.3km/h=91.8 km/h,这求的是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故D错误.3.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10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 .0.25 m/sB .0.2 m/sC .0.17 m/s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平均速度定义可得v =Δx Δt =(6-1)×10-20.3m/s =0.17 m/s ,故C 正确.4.小雨同学从5楼楼梯口下到其正下方1楼楼梯口用了1 min ,已知每层楼的高度为3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雨下楼过程中的路程为15 mB .小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2 m/sC .小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25 m/sD .由于不知道楼道的总长度,无法求出小雨的平均速度 【答案】B【解析】由于不知道楼道的总长度,无法求出路程,故A 错误;每层楼的高度为3 m ,则5楼到1楼下降的高度为3×4=12 m ,所以平均速度v =x t =121×60 m/s =0.2 m/s ,故B正确,C 、D 错误.5.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 =6 s 内速度大小从v 0=10 m/s ,增加到v =18 m/s ,通过的位移大小是x =90 m ,则这个物体6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A .15 m/sB .16 m/sC .14 m/s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在t =6 s 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 =90 m ,则物体在这6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x t =906m/s =15 m/s ,故A 正确,B 、C 、D 错误. 6.(多选)“枫叶落秋风,片片枫叶转.”离地10 m 的枫树树梢上一片枫叶在萧瑟的秋风中颤抖着飘落到地面,完成了它最后叶落归根的使命.若枫叶下落时间为5 s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枫叶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一定是2 m/sB .枫叶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大于2 m/sC .枫叶刚着地时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2 m/sD .枫叶刚着地时的瞬时速度可能等于1 m/s 【答案】BD【解析】枫叶在秋风的吹动下通常不会沿直线下落到地面,也就是说枫叶的位移大小可可知,A错误,B正能大于10 m,由于枫叶的下落时间为5 s,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ΔxΔt确;而枫叶的“飘落”是难以确定的变速运动,它运动的速度可能会时大时小,故C错误,D正确.7.一辆警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30 m/s的速度巡逻,突然接到报警,在前方不远处有歹徒抢劫,该警车要尽快赶到出事地点且到达出事地点时的速度也为30 m/s,有三种行进方式:a为一直匀速直线运动;b为先减速再加速;c为先加速再减速,则() A.a种方式先到达B.b种方式先到达C.c种方式先到达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一直匀速直线运动,则平均速度等于30 m/s;先加速后减速,可知速度一直大于等于30 m/s,平均速度大于30 m/s;先减速后加速,速度不大于30 m/s,则平均速度小于30 m/s.根据x=v t知,先加速后减速这种方式运动时间最短,即c种方式先到达,故C正确.8.为使高速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的最小速度是5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下一出口还有25 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分别是()A.50 km/h是平均速度,25 km是路程B.50 km/h是瞬时速度,25 km是路程C.50 km/h是瞬时速度,25 km是位移D.50 km/h是平均速度,25 km是位移【答案】B【解析】50 km/h是在这段高速行驶的最小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故A、D错.25 km 指到下一出口的距离,指的是路程,故B正确,C错误.故选B.9.(多选)(2021届江西名校质检)某长跑运动员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8 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30 min,运动轨迹的长度为10 km,下列说法正确的()A.在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位移大小是8 kmB.在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路程是8 kmC .在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是20 km/hD .在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是16 km/h 【答案】AD【解析】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故运动员的位移为8 km ,路程为10 km ,B 错误,A 正确;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为整个运动过程的位移大小,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平均速度v =x t =80.5 km/h =16 km/h ,C 错误,D 正确.B 组·能力提升10.(多选)子弹以900 m/s 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时快时慢,20 min 行驶了18 km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 km/h ,则( )A .900 m/s 是平均速度B .900 m/s 是瞬时速度C .54 km/h 是平均速度D .54 km/s 是瞬时速度【答案】BC【解析】子弹以900 m/s 的速度从枪筒射出,表示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选项A 错误,B 正确.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 km/h ,表示一段位移内的速度,是平均速度,故C 正确, D 错误.11.(多选)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 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 ,初始位置在bc 边的中点A ,由b 向c 运动,如图所示,A 、B 、C 、D 分别是bc 、cd 、da 、ab 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2 s 末的瞬时速度是1 m/sB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2m/s C .前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0.5 m/s D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答案】ABC【解析】质点每秒匀速移动1 m ,则质点任何时刻的速度大小为1 m/s ,故A 正确;2 s 末质点到达B ,故前2 s 内的位移大小为 2 m ,平均速度为22m/s ,故B 正确,D 错误;4 s 末质点到达C ,故前4 s 内的位移大小为2 m ,平均速度为0.5 m/s ,故C 正确.12.(2021届江苏名校月考)现在很多人手机上都有能记录跑步数据的软件,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手机上某软件的截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3.00千米”指的是该同学的位移B .“10月29日17:14”指的是时间间隔C .“00:17:28”指的是时刻D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小明跑步的平均速率 【答案】D【解析】“3.00千米”指的是该同学的路程,A 错误;“10月29日17:14”指的是时刻,B 错误;“00:17:28”指的是时间间隔,C 错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等于平均速率,则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小明跑步的平均速率,D 正确.13.(多选)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沪杭高铁从杭州到上海虹桥试运行过程中,行程163.5 km ,用时30分.最高时速达到416.6 km ,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度.这一速度又一次证明中国高铁已全面领先世界.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列车这次运行通过的路程是163.5 kmB .列车这次运行通过的位移有可能大于163.5 kmC .列车这次运行的平均速度大小是416.6 km/hD .列车这次运行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327 km/h 【答案】AD【解析】从题中可知道,行程163.5千米,指的是通过的路程为163.5千米,则位移应该小于163.5千米,故A 正确,B 错误;动车运动的路程为163.5千米,则位移应该小于163.5千米,所以平均速度v =x t <163.50.5km/h =327 km/h ,故C 错误,D 正确.14.某质点由A 点出发做直线运动,经5 s 向东运动了30 m 到达B 点,又经过5 s 再次前进了60 m 到达C 点;在C 点停了4 s 后又向西行,又经过6 s 运动120 m 到达A 点西侧的D 点,求:(1)质点由A 点刚好到达C 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2)质点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答案】(1)9 m/s (2)1.5 m/s ,方向向西【解析】(1)以向东为正方向,质点运动的起点为A ,到达C 点时位移为 x 1=30 m +60 m =90 m , 时间为t 1=5 s +5 s =10 s , 该过程平均速度大小 v 1=x 1t 1=9 m/s.(2)全过程的位移为x 2=(30+60-120) m =-30 m , 时间为t 2=(5+5+4+6) s =20 s , 平均速度v 2=x 2t 2=-1.5 m/s ,负号表示方向向西.15.甲、乙两辆汽车相距600 m ,并分别以10 m/s 和20 m/s 的速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相向行驶,在两汽车间有一只小鸟以20 m/s 的速率往返飞翔,这只小鸟从汽车甲前端开始,飞向汽车乙,遇到汽车乙前端时又立即掉头飞向汽车甲,如此往返飞行,直到两汽车相遇,求:(1)这只小鸟飞行的路程. (2)这只小鸟飞行的平均速度. 【答案】(1)400 m (2)10 m/s【解析】(1)设两车相距d =600 m ,v 1=10 m/s ,v 2=20 m/s ,相遇时间为t ,则两车相距为d =v 1t +v 2t ,这只小鸟飞行的路程为s =v 3t , 代入数据可以得到s =400 m.(2)小鸟飞行的位移等于甲车前进的位移,即x =v 1t , 则小鸟飞行的平均速度为v =x t =200 m20 s=10 m/s.。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每课同步练习题汇编(含四套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质点_参考系》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以下关于“质点”的认识和运用,正确的是()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B.研究地球自转时,将地球当作质点C.评判跳水比赛的运动员动作时,将运动员当作质点D.研究从连云港开往南京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将列车当作质点2、研究下列运动时,能被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自由体操运动员在空中翻滚的动作B.研究砂轮的转动情况C.研究汽车从九江到南昌所用的时间D.研究篮球运动员的投篮姿势3、在平直公路上,甲乘汽车以10m/s的速度运动,乙骑自行车以5m/s的速度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同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5m/s的速度远离B.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同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5 m/s的速度靠近C.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反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5 m/s的速度远离D.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反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15 m/s的速度靠近4、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火车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人在火车上走动时B.研究火车过山洞隧道所需要的时间C.研究火车车轮的运动情况D.研究火车沿平直轨道运动的速度变化5、在下面研究的各个问题中可以被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B.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C.奥运会冠军王军霞在万米长跑中D.跳水冠军伏明霞在跳水比赛中6、下列对质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B.质点是理想化模型,它实际上是不存在的C.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可视为质点D.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看做质点二、多选题7、下列四个图中,各运动物体不能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投出的篮球运动路径B.观众欣赏体操表演C.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D.研究子弹头穿过苹果的时间,把苹果当作质点8、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总要找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乘客坐在停在站台上的一列火车中,通过窗口看另一列运行的火车时,以为自己的火车是在运动,这是由于他选择了另一列火车为参考系的缘故B.“地球绕太阳运动”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C.坐在向东以8m/s行驶的汽车里的人,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向东以8m/s行驶的汽车是静止的D.无风的雨天,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看到雨斜向下落向地面,是以地面上的房屋作为参考系的9、可以把以下运动的人或物体不能看成质点的是( )A.裁判眼中的体操运动员(正在体操比赛)B.用力上抛一枚硬币,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C.研究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D.研究“神舟十号”飞船的轨道半径10、甲、乙两列客运列车在平行的平直轨道上匀速并排同向行驶,甲车中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房屋向正南方向移动,乙车中的乘客看到甲车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中的乘客是以自己乘坐的列车为参考系B.乙车中的乘客是以甲车为参考系C.甲、乙两车相对静止D.甲、乙两车相对地面向正北方向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行驶三、非选择题11、28.甲、乙两同学并肩而行散步,甲以乙为参照物,甲是________的;乙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乙是__________的.12、一块较大的玻璃板水平固定,一位同学拿来两个相同的不锈钢小球。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第一章复习提升(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本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概念不清,易受干扰条件影响1.()短跑运动员在100m比赛中,以8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m处的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9m/sB.10.2m/sC.10m/sD.9.1m/s易错点2忽视矢量性,导致错解2.()(多选)某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2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8m/s,在这2s内物体的()A.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B.加速度的方向与末速度方向相同C.加速度的大小一定为2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4m/s2思想方法练一、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1.()(多选)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以太阳为参考系,地球是运动的D.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二、极限思想2.()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Δt ,当Δt极短时,v=Δx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速度,由此可知,当Δt极短时,a=Δv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上面用到的物理方法分别是()A.控制变量法微元法B.假设法等效法C.微元法类比法D.极限法类比法3.()(多选)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s,用ΔsΔt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为使ΔsΔ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三、数理结合4.()(多选)我国海军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时,有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特战队员发射爆震弹成功将其驱离。
高中物理必修一同步练习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知识梳理双基再现】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变化,也就是物体的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最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
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2.质点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和,把它简化为一个,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的物理模型。
3.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是否随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
【轻松过关锋芒初显能力拓展】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 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C.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3.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写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 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 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4.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 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5.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的多少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6.坐在美丽的校园里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因为选取作为参考系的缘故,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作为参考系的。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每课同步练习题汇编(含四套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质点_参考系》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在物理学研究中,有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车轮的转动时,可以把车轮看成质点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质点C.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D.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转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2.2016年 10月17日 7时 30分,神舟十一号飞船搭乘景海鹏、刘冬两名宇航员在酒泉卫星中心成功发射。
此次发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
2016年 10月 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对于以上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在雷达图上显示位置时,可将飞船看作质点B.研究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情况时,可将飞船看作质点C.研究神舟飞船的运行轨道时,不能将神舟飞船看成质点D.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能把神舟飞船看成质点3.下列奥运会运动项目,如图所示,在考查运动员比赛成绩时,可视为质点的是:( )A.跳水 B.双杠 C.体操 D.马拉松4.2017年11月,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如期举行,博览会还迎来了英国皇家空军“红箭”特技飞行表演队的中国航展首秀。
如图所示,9架表演机保持队形不变飞过观礼台。
下列关于“红箭”特技飞行表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B.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C.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D.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运动的5.下列关于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参考系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青山两岸走”作者所选取的参考系是岸C.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时,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所得出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D.坐在高速行驶列车里的乘客,看到桌上的水杯静止不动是以地面为参考系6.2018年2月4日晚,台湾花莲1小时内发生12起地震,其中7起达到4级以上。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同步练习【3】及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课前预习练1.物体的________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它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2.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把它简化为一个__________的点,这样的点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__________的物理模型.将物体看做质点是有条件的.例如,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忽略;在研究列车沿平直轨道运动的速度变化时,车厢各点的运动情况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可用车上任一点的运动代表列车的运动,这时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把列车看做质点.3.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这个被选定做参考的、假定为______的其他物体,叫参考系.4.我们坐在校园里,欣赏毛泽东的一句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静止不动,是因为选取______为参考系,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______为参考系.5.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所选的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__________.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往往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建立直线坐标系.如图1所示,若某一物体运动到A点,此时它的位置坐标x A=______,若它运动到B点,此时它的位置坐标x B=______.图16.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C.质点一定代表一个小球D.质点不一定代表一个很小的物体7.坐在火车里的乘客,总感到车厢外的树在“向后跑”,他选择的参考系是( )A.乘坐的火车 B.远处的山C.车外的树 D.太阳8.在一段有绝缘包皮的电线上,有一个漂亮的瓢虫和一个黑色的蚂蚁在爬行,沿电线建立一个坐标系,瓢虫和蚂蚁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如图2中的x1和x2所示,则瓢虫和蚂蚁的位置坐标各是多少?图2课堂探究练【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质点的概念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不存在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C.凡是小的物体,皆可以看成质点;凡是大的物体,皆不能看成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2.在以下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A.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B.对某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知识点二参考系3.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并排行驶,甲车内的旅客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旅客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表示(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4.甲、乙两辆汽车均以相同的速度行驶,下列有关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两辆汽车均向东行驶,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是静止的B.如果观察的结果是两辆车均静止,参考系可以是第三辆车C.如果以在甲车中一走动的人为参考系,乙车仍是静止的D.如果甲车突然刹车停下,乙车仍向东行驶,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往西行驶知识点三坐标系5.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 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 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 m 处,坐标轴的正方向设为向下,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A.2 m,-2 m,-1 m B.-2 m,2 m,1 mC.4 m,0,1 m D.-4 m,0,-1 m6.如图3所示,冰场上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要描述她的位置,你认为应该怎样建立坐标系?如要描述空中飞机的位置,又应怎样建立坐标系?图3【方法技巧练】一、判断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方法7.2009年10月1日,我国在北京成功地举行了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气势恢宏的场面,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建设好现代化祖国的信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正在列队通过天安门的女子方队的队形时,可以把队员看成质点B.研究从天安门上空飞过的歼11飞机的机群数量时,可以把飞机看成质点C.欣赏我国首批战斗机女飞行员驾驶的飞机通过天安门的壮观场面时,飞机可以看成质点D.研究女兵方队从东华表起正步通过天安门,到达西华表的时间时,不能把女兵方队看成质点8.在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车车轮只做平动B.火车车轮的平动可以用质点模型分析C.计算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时间时,可将火车视为质点D.计算火车经过一座桥的时间时,可将火车视为质点二、巧取参考系来分析物体的相对运动9.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停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v乙>v丙,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D.以上说法均不对课后巩固练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C.研究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中运动的快慢时,该运动员可看做质点D.欣赏芭蕾舞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可以把芭蕾舞表演者看做质点2.在下列情形中,可以将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A.地面上放一只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力推它,在研究它是先滑动还是先翻转时B.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研究刘翔在男子110米栏比赛中的跨栏动作时C.研究“嫦娥一号”卫星在绕地球飞行及绕月球飞行的轨迹时D.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飞行的姿态时3.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A.研究一端固定且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此杆可作为质点来处理B.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C.研究杂技演员走钢丝的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4.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取参考系B.甲、乙两人均以相同的速度向正东行走,若以甲为参考系,则乙是静止的C.车站平行停靠着两列火车,甲火车上的人只能看到乙火车,当他看到乙火车动了,一定是乙火车开动了D.我们平时说楼房静止,是指楼房相对于地球的位置是不变的5.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船和山 B.山和船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6.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 000 m高空飞行时,发现座舱边有一个与他几乎相对静止的小“昆虫”,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颗子弹头,发生这个故事是因为( )A.子弹静止在空中B.子弹飞行得很慢C.飞机飞行得很快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的速度很接近7.地面的观察者看雨滴是竖直下落的,坐在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中的乘客看雨滴是( )A.水平向前运动 B.水平向后运动C.倾斜落向前下方 D.倾斜落向后下方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人均以相同速度向正东方向行走,若以甲为参考系,则乙是静止的B.甲、乙两人均以相同速度向正东方向行走,若以乙为参考系,则甲是静止的C.两辆汽车在公路上沿同一直线行驶,且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若观察结果是两辆车都静止,则选用的参考系,必定是其中的一辆汽车D.两人在公路上行走,速度大小不同、方向相同,选择其中任一人作为参考系,则两人都是静止的9.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10.以北京长安街为x轴,向东为正方向,以天安门中心所对的长安街中心为坐标原点O,建立一维坐标系,一辆汽车最初在原点以西3 km处,几分钟后行驶到原点以东2 km处.(1)这辆汽车最初位置和最终位置分别是( )A.3 km 2 km B.-3 km 2 kmC.3 km -2 km D.-3 km -2 km(2)如果将坐标原点向西移5 km,则这辆汽车的最初位置和最终位置分别是( )A.5 km 7 km B.2 km 5 kmC.2 km 7 km D.3 km 5 km11.图4如图4所示,某人从学校的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了50 m到达B处,再向东走了100 m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150 m到达D处,则A、B、C、D各点位置如何表示?12.刻舟求剑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楚国人乘船过江,他身上的佩剑不小心掉落江中.他立即在船舱板上画记号,对船友说:“这是我的剑掉落的地方.”到了河岸,船停了,他就在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这则寓言不但有讽刺意义,而且还包含了一定的物理含义,从物理学选择参考系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楚人找剑选择的参考系是什么?(2)请你为楚人提供一种找到这把剑的方法.课前预习练1.空间位置2.形状大小有质量理想化可以相同可以3.不动4.地面地心5.坐标系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 m -2 m6.D [质点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与物体的体积大小、质量大小无关,故A、B、C错误,D 正确.]7.A8.x1=2 m x2=-2 m课堂探究练1.AD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尽管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但它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反映,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它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征,抓住了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使所研究的复杂问题得到了简化.]2.AC [研究学生的骑车速度或探测器的飞行轨迹时,其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故可以看成质点.但当研究学生的骑车姿势时,学生的身躯和四肢就构成了研究的对象,故不能把学生看成质点.当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探测时,探测器的动作直接影响探测的效果,所以探测器不能看成质点,故正确答案为A、C.]点评能否把一个物体看做质点,并不是由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来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程度决定的.一般来说,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因素时,物体就可看做质点.3.D [乙车相对甲车内的人没有运动,说明甲、乙两车运动情况相同;以甲车内的人为参考系,树向东运动,则以树为参考系,甲车向西运动,所以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故正确答案为D.]点评①描述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定一个参考系,以此为标准来衡量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参考系一旦确定,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也唯一确定.②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为参考系.4.ABD [两车的速度相同时,其相对位置不变,以其中任一辆车为参考系,另一辆车是静止的,故A正确;若第三辆车丙与甲、乙两车同向同速行驶,以丙车为参考系时,甲、乙两车均静止,故B正确;若一人在甲车中走动时,他与乙车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则乙车是运动的,故C错误;甲车突然刹车停下,乙车向东行驶,甲车与乙车间的距离增大,甲车相对乙车向西运动,故D正确.]5.B根据题意建立如右图所示的坐标系,A点为抛出点,坐标为-2 m,B点为坐标原点,D点为地面,坐标为2 m,C点为接住点,坐标为1 m,故正确答案为B.]解析可以以冰场中央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方向,向北为y轴正方向,建立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这样就可以准确地描述运动员的位置了.如果要描述飞机的位置,则需要确定一点(如观察者所在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来描述.7.BD [研究女子方队的队形时,队员的体形不能忽略,因此不能把队员看成质点,故A错;研究从天安门上空飞过的歼11飞机的机群数量时,完全可以忽略飞机的大小和形状,因此可以把飞机看成质点,故B对;欣赏飞机的飞行表演时不能把飞机看成质点,故C错;研究女兵方队从东华表起正步通过天安门,到达西华表的时间时,需要考虑队列的长度,因此不能把女兵方队看成质点,故D对.]8.BC [车轮整体上随车做平动,但车轮上各点又绕车轴转动,若研究车轮随车整体的平动时,可用质点模型分析,故A错,B对;由于火车本身的长度相对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很小的,可忽略不计,而相对一座桥其长度是不可忽略的,故C对,D错.]方法总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如地球比较大,但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就变成次要因素,我们完全可以把地球当作质点来看待.然而,在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就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了.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时间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但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就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了.9.AB [甲、乙、丙三人在观察其他物体的运动时,是以自己所乘的热气球为参考系的,应根据参考系的定义来判定甲、乙、丙的运动情况,楼房和地面连为一体,是同一个参考系,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也在匀速下降,且乙下降的速度v乙大于甲下降的速度v甲,即v乙>v甲;甲看到丙匀速上升,有三种可能性:(1)丙静止.(2)丙匀速上升.(3)丙匀速下降,且速度关系为v丙<v甲.综上可知,选项A、B正确.]课后巩固练1.C [物体能否被看做质点与物体本身的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无关,主要是看其大小和形状能否可以忽略,故A错;质点有质量,几何中的点没有质量,所以不同,故B错;研究运动员长跑的运动速度时,可以忽略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故可看做质点,故C正确;表演者跳舞时其身体的各个部分动作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做质点,故D不正确.]2.C [当研究木箱的翻转时,其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做质点,故A错;在研究刘翔的跨栏动作时,不能忽略其肢体的动作及形状,所以不能看做质点,故B错;研究“嫦娥一号”绕地球及月球的飞行轨迹时,其大小和形状均可忽略,可看做质点,但研究它的飞行姿态时,就不能看做质点,故C对,D错.]3.BD [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主要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属于次要的、可忽略的因素,而不仅仅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研究物体的转动时,物体各点运动的差异是不能忽略的,不能看做质点,故A错.杂技演员走钢丝时要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保持平衡,也不能看做质点,C错.据此可判断只有B、D项正确.]4.ABD 5.A6.D [子弹与飞机虽然都飞得很快,但若飞行速度很相近,则飞行员和子弹几乎相对静止,那么飞行员就很容易抓住子弹,D正确.]7.D [乘客是以列车为参考系看雨滴运动的,雨滴在下落的同时还相对列车向后运动,故乘客看到的雨滴是倾斜落向后下方,D正确.]8.AB [由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可知,A、B正确,D错误.C选项除可选其中一辆车为参考系外,也可选与两车速度相同的第三辆车为参考系,故C错误.]9.D [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说明乙车向东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动,说明甲、乙两车相对静止.综合这两点可知,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D正确.]10.(1)B (2)C解析(1)坐标轴的正方向向东,则位置在坐标原点以东为正,在坐标原点以西为负,汽车最初在原点以西且距原点3 km处,所以最初位置是-3 km,同理最终位置是2 km,故B正确.(2)坐标原点向西移5 km后,最初位置在原点的东方,距原点2 km.最终位置还在原点以东,距离变为7 km,故C正确.11.本题答案不唯一,当选取A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向,向北为y轴正向时,各点坐标分别为:A(0,0)、B(0,-50 m)、C(100 m,-50 m)、D(100 m,100 m).12.(1)由于楚人在船舱板上画上记号,所以他选择的参考系是船.(2)若要找到剑,必须确定剑在水中的准确位置,为此,可采用如下方法:①选择河岸为参考系,记下剑掉落的位置离岸上某一标志物的方向和距离.②选择船为参考系,在船不改变方向和速度的情况下,记下剑掉落时刻河岸相对于船的运动速度和航行时间,据此求出船靠岸时,船和剑落水地点的距离,从而确定剑落水的位置.。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同步训练(配人教版)第1章2
第一章 2A组·基础达标1.下列说法表示时刻的是()A.第5 s内B.前5 s内C.第5 s末D.从第3 s末到第5 s末【答案】C【解析】第5 s内,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指的是时间,故A错误;前5 s内,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是从1 s初到5 s末之间,是时间,故B错误;第5 s末,在时间轴上对应时间点,是时刻,故C正确;从第3 s末到第5 s末,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时间段,是时间间隔,故D错误.故选C.2.如图所示,小球从距地面5 m高处落下,被地面反向弹回后,在距地面2 m高处被接住,若取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从高处落下到被接住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A.7 m,-3 m B.5 m,-2 mC.7 m,3 m D.5 m,2 m【答案】A【解析】当选取向上为正方向时,向下即为负方向,位移大小为初位置A到末位置B 之间的距离,方向向下,故位移为-3 m,路程为轨迹的长度为7 m,故A正确.3.以北京长安街为坐标轴x,向东为正方向,以天安门中心所对的长安街中心为坐标原点O,建立一维坐标,一辆汽车最初在原点以东2 km处,如果将坐标原点向西移5 km,则这辆汽车的最初位置和最终位置分别是()A.5 km,7 km B.2 km,5 kmC.2 km,7 km D.3 km,5 km【答案】C【解析】最初位置在原点的东方,距原点2 km;坐标原点向西移5 km后,最终位置还在原点以东,距离变为7 km,故C正确.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等于其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答案】A【解析】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初位置与末位置重合,但中间过程可能是运动的,故A错误;路程是轨迹的长度,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零,说明物体一直静止不动,故B正确;在直线运动中,质点的路程可能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如往返运动路程大于位移,单向直线路程等于位移,故C正确;在曲线运动中,质点运动的路程一定大于位移的大小,故D正确.综上所述,故选A.5.(2020届新疆名校期中)在全国残运会上,浙江游泳选手王益楠获6金,成为浙江省夺冠王,赛场泳池长50米,则他在200米个人混合泳比赛中,所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将运动员看成质点)分别是()A.200 m,200 m B.50 m,200 mC.200 m,0 D.0,200 m【答案】D【解析】赛场泳池长50米,200米个人混合泳,运动员最终回到出发点,位移为0,运动员游泳的轨迹长为路程,即路程等于200米.故选D.6.(2020届南通名校调研)从高为2 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3 m处被接住,则这一过程中()A.位移为1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5 mB.位移为5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5 mC.位移为1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1 mD.位移为5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1 m【答案】A【解析】从高为2 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3 m处被接住,首末位置的距离为-1 m,所以位移的大小等于1 m,方向竖直向上.运动轨迹的长度为3 m+2 m=5 m,所以路程等于5 m,选项A正确.7.(2020届湖南名校期中)一小球从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面顶端沿圆弧滑至底端,如图所示.则物体在该运动过程中()A .位移大小是2RB .位移大小是RC .路程是2RD .以上选项都不对【答案】A【解析】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为l =12πR =0.5πR ,位移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为x =2R ,故选A.8.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 .从广州开往北京的T16次列车将于11时50分到站B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19时开播C .上午第一节课从7:50开始上课D .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上,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获得金牌,并打破了世界纪录【答案】D【解析】11点50分是指某一瞬间,即为时刻,故A 错误;19时是指某一瞬间,即为时刻,故B 错误;上午第一节课从7:50开始上课,这里的7:50是指时刻,故C 错误;12秒88是指刘翔运动110米过程中所用的时间,即为时间间隔,故D 正确.9.质点沿半径为d 的圆形轨道逆时针运动,每2 s 移动14圆周,初始位置在某处的A 点,如图所示,分别求出下列各种情况下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并在图上标出各位移矢量的方向.(1)从A 点开始到第2 s 末时. (2)从A 点开始到第4 s 末时. (3)从A 点开始到第8 s 末时. 【答案】见解析【解析】(1)从A 点开始经过2 s 时间,移动了14圆周到达B 点,如图所示.路程为12πd ;位移为2d ,方向A →B .(2)从A 点开始经过4 s 时间,移动了12圆周到达C 点,如图所示.路程为πd ;位移为2d ,方向A →C .(3)从A 点开始经过8 s 时间,移动了1个圆周又回到A 点,则路程为2πd ,位移为零.B 组·能力提升10.(2021届邢台名校月考)周末爷爷奶奶要来玩,小聪乘坐出租车从小区门口出发,到汽车站接到爷爷奶奶后立即乘坐同一辆出租车回家.出租车票据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车号:×××××××上车:10:21下车:10:54里程:20.6 km 金额:48.7元A .10:21指的是时间间隔B .10:54指的是时刻C .整个过程的路程为0D .整个过程的位移大小为20.6 km 【答案】B【解析】图中10:21是上车的时间点,表示时刻,故A 错误;图中10:54是下车的时间点,表示时刻,故B 正确;整个过程的路程为20.6 km ,故C 错误;由题意可知,出租车返回出发地,故位移为零,故D 错误.11.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把一筐砖先竖直向上提升40 m ,然后水平移动30 m ,此过程中关于砖块及其路程和位移大小表述正确的是( )A .砖可视为质点,路程和位移都是70 mB .砖不可视为质点,路程和位移都是50 mC .砖可视为质点,路程为70 m ,位移为50 mD.砖不可视为质点,路程为50 m,位移为70 m【答案】C【解析】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即竖直向上40 m加上水平移动的30 m所以路程为70 m,而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两段运动互相垂直,所以初位置到末位置的长度为302+402m=50 m,而砖块本身的大小相对于路程和位移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可以视为质点,C正确.12.文学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涉及的长度可表示位移大小的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C.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D.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答案】A【解析】“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开始下落的点到落地点间的直线距离,是位移,A 正确.“一身转战三千里”,是指一段轨迹,是路程,B错误.“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路程,C错误.“八千里路”是指运动轨迹的长度,D错误.故选A.13.在田径运动会上,甲、乙两名运动员均参加了400 m比赛,甲在第2跑道起跑,乙在第3跑道起跑,最后都通过终点线,则甲、乙通过的位移大小x甲、x乙和通过的路程x′甲、x′乙之间的关系是()A.x甲>x乙;x′甲<x′乙B.x甲>x乙;x′甲>x′乙C.x甲<x乙;x′甲=x′乙D.x甲<x乙;x′甲<x′乙【答案】C【解析】跑道的起点不同,终点在同一条线上,路程是运动物体实际路径的长度,而位移的大小是起点到终点的线段长度,所以所跑的路程相同,位移却不同,故选C.14.如图所示,在运动场的一条直线跑道上,每隔5 m远放置一个空瓶,运动员在进行折返跑训练时,从中间某一瓶子处出发,跑向出发点右侧最近的空瓶,将其扳倒后返回并扳倒出发点处的瓶子,之后再反向跑回并扳倒前面最近处的瓶子,这样,每扳倒一个瓶子后跑动方向就反方向改变一次,当他扳倒第6个空瓶时,他跑过的路程是多大?位移大小是多少?在这段时间内,运动员一共几次经过出发点?80 m10 m4次【解析】如图所示,设运动员从位置O出发跑向位置a,扳倒空瓶后返回位置O,扳倒空瓶后又跑向位置c,扳倒空瓶后再跑向位置b,依次进行下去,当他扳倒第6个空瓶时应在位置d处,因此可求出运动员跑过的总路程和位移.由以上分析得路程s0=2s1+s2+s3+s4+s5=(2×5+10+15+20+25) m=80 m,位移大小s=Od=10 m,往返过程中共经过出发点O处4次(不包括从出发点开始时).15.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t=0时,汽车在十字路口中心的左侧20 m处;过了2 s,汽车正好到达十字路口的中心;再过3 s,汽车行驶到了十字路口中心右侧30 m 处.如果把这条马路抽象为一条坐标轴x,十字路口中心定为坐标轴的原点,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1)试将汽车在三个观测时刻的位置坐标填入下表.观测时刻t=0时过2 s 再过3 s位置坐标x1=________ x2=________ x3=________【答案】(1)-20 m030 m(2)20 m30 m50 m方向都与x轴正方向相同【解析】(1)把马路抽象为坐标轴,因为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所以,在坐标轴上原点左侧的点的坐标为负值,原点右侧的点的坐标为正值,即x1=-20 m,x2=0,x3=30 m.(2)前2 s内的位移Δx1=x2-x1=0-(-20 m)=20 m,后3 s内的位移Δx2=x3-x2=30 m-0=30 m,这5 s内的位移Δx=x3-x1=30 m-(-20 m)=50 m,上述位移Δx1、Δx2和Δx都是矢量,大小分别为20 m、30 m和50 m,方向都向右,即与x轴正方向相同.。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 -- 姓名: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B.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C.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D.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 B.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C .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对4.一个小球从4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A.位移是5m B .路程是5m C .位移大小是3m D .以上均不对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 .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D.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B.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D.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C.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D.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9.火车以76k 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A.76km/h是平均速度B.76km/h 是瞬时速度C.600m/s 是瞬时速度 D.600m/s 是平均速度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 跟s 成正比,跟t成反比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C.物体在1s 内通过的位移与1s 的比值叫做这1s 的即时速度D.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A.2/)(21v v -B.2/)(21v v + C .)/()(2121v v v v +- D.)/(22121v v v v +12.如图是A 、B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B.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C.物体B在最初3s内位移是10m-- --D.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1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 B .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相等C .平均速度变化量相等 D.位移变化量相等14.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 .1=t s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B.2=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C .2=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D.4=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15.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16.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B .质点在第三秒米速度比第2s 末速度大2m/sC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 /sD.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 /s17.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A.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B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C .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D .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B.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可能加速度不为零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加速度越小,速度一定越小19.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B.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C .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D.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小的20.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 为第 Ⅰ段,第 3、4s 为第 Ⅱ段,第5s为第Ⅲ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 与第5s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s 的加速度大于第5s 的加速度C .第Ⅰ段与第Ⅲ段平均速度相等D.第Ⅰ段和第Ⅲl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二、填空题21.一物体前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4m/s ,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同步练习第一章本章高效整合
高中物理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中吻合本质的是()A.火车站售票厅悬挂的是列车时辰表B.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长度的仪器C.出租车按位移大小计费D.“万米”赛跑,指的是位移为一万米解析:火车站售票厅悬挂的是列车时辰表,不是时间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而不是测量长度的仪器;出租车是按行程收费而不是按位移大小收费;“ 万米” 赛跑指的应是行程为一万米.答案:A2.某人先向东走 2 m,接着向西走 6 m,最后向南走 3 m,则他在这段运动中的位移大小和行程分别是(A . 5 m、 5 mC. 5 m、 11 m )B. 11 m、 11 mD .11 m、 5 m答案:C3.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A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5 分点火发射B.第 30 届奥运会于2012 年 7 月 28 日在伦敦开幕C.刘翔创立了12.88 秒的 110 米栏最好成绩D.在一场NBA 篮球赛开赛8 分钟时,姚明投中第三个球解析:在 A 选项中的数据指的是“嫦娥一号” 点火的瞬时,因此是时辰,故 A 错; B 选项中的数据是奥运会宣布开幕的一瞬时,因此它也是时辰,故 B 错; C 选项中的12.88 秒是指刘翔从起跑到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因此它是时间间隔,故 C 正确; D 选项中的数据是指姚明投中第三个球的瞬时,因此是时辰,故 D 错.答案:C4.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该物体在乙地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做匀速直线运动返回到甲地.在描述该物体整个运动过程的几个位移图象中,正确的选项是()解析:该物体运动的三个过程都需要时间,并且时间不能够倒流,因此其位移先平均增加,再不变,尔后又平均减小为零,故 A 、 B、C 均错, D 正确.答案:D5.以以下列图所示,关于时间和时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的时辰是15 日 09 时 0 分B .“神舟”五号飞船从点火到杨利伟在太空中显现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用的时间是9小时 40分50 秒C .飞船成功着陆的时间是 11 小时 42 分 10 秒D .“神舟”五号飞船在空中总翱翔时间为21 小时 23 分 0 秒解析: “神舟 ” 五号飞船点火和着陆对应的是某一时辰,对应时间轴上的一点,因此,选项 A 正确,而选项 C 错误. “ 神舟 ” 五号从点火到杨利伟在太空中显现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是一段时间,在太空中翱翔的总时间也是一段时间,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因此,选项 B 、 D 正确.答案: ABD 6.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解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 7 s 跑了 61 m,7 s 末到 7.1 s 末跑了 0.92 m ,跑到终点共用 10.8 s ,则以下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9.26 m/sB .运动员在前 7 s 的平均速度是 8.71 m/sC .运动员在 7 s 末的瞬时速度为 9.2 m/sD .无法知道运动员在 7 s 末的瞬时速度100 61解析:全程平均速度v =m/s =9.26 m/s ,前 7 s 的平均速度 v ′= 7 m/s ≈m/s.7 s ~ s 内的平均速度v ″ = m/s = 9.2 m/s.因时间变化只有 0.1 s ,故此平均速度v ″ 可视为 7 s 末的瞬时速度.答案:D7.以下列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x - t 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质点素来处于运动状态B .质点第 3 s 内位移是 2 mC .此图象表示了质点运动的轨迹D .该质点前 4 s 内位移是 2 m解析: 位移图象表示了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不是质点运动的轨迹,从图象能够看出,2 s 末到 4 s 末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 第 3 s 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前 4 s 内物体的位移为 2 m.答案: D8.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 - t 图象如右图所示,则 ( )A .在前 3 s 内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B .在 1~3 s 内质点做加速度 a =- 2 m/s 2的变速直线运动 C .在 2~ 3 s 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同 1~2 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解析:由图象可知, 质点在 0~ 1 s 内做速度 v 0= 2 m/s 的匀速直线运动, A 错误;在 1~ 3 s 内,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 2-2m/s 2 ,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 v 0 的方 a = 2m/s 2=- 2向相反,因此 B 正确; 在 2~ 3 s 内,速度为负值,说明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但加速度与 1~2 s 内的完好相同,由于图线的斜率没有发生变化,因此 C 正确.答案:BC9.以以下列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位移A .甲、乙两质点在 1 s 末时相遇B.甲、乙两质点在 1 s 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C.甲、乙两质点在第 1 s 内反方向运动D.在第 1 s 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答案:AC10.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 t 图象.关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质点甲和乙的速度其实不一样样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无论质点甲、乙可否从同一地址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必然越来越大解析:由 v- t 图象知,甲、乙两质点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A 、B 正确;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位移等大、反向,C 错误;由于甲、乙两质点的出发点无法确定,故甲、乙两质点的距离可能越来越大(如图 a),也可能先变小再变大(如图b), D 错误.答案:AB11.以以下列图所示为在同素来线上运动的A、 B 两质点的x- t 图象.由图可知()A . t= 0 时, A 在B 的前面B. B 在 t 2时辰追上 A,并在此后跑在 A 的前面A 的速度C. B 开始运动的速度比 A 小, t2时辰后才大于D. A 运动的速度向来比 B 大解析: x- t 图象中图线与 x 轴交点的坐标表示物体的初始地址,由所给图象看出,t =0时, A 在 B 的前面, A 对. x-t 图象的交点表示相遇, t2时辰 A、 B 相遇此后 A 仍静止, B 连续向前运动,即 t2此后, B 跑在 A 的前面, B 对. x- t 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由图象可知,开始时 A 的速度较大,此后 A 变为静止, B 素来以恒定速度运动,因此C、D 错误.答案:AB二、非选择题12.以以下列图所示,两路灯灯杆A、 B 相距 40 m ,一辆汽车用 3.2 s 时间经过这两根路灯灯杆,据此能够计算出汽车在这段位移中的________ 速度为 ________m/s.若灯杆 A 的近旁相距0.42 m 处有一块路牌,汽车驶过路牌和灯杆的这一小段距离只用了0.03 s,在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m/s ,能够认为汽车驶过灯杆时的________速度为 ________m/s.答案: 平均 12.5 14 瞬时 1413.以以下列图所示为某次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每隔 0.02 s 打一个点,图中 O 点为第一个点, A 、B 、 C 、D 为每隔一点选定的计数点.依照图中标出的数据,纸带上 A 、C 两 点对应的时间为 ________s ,纸带在 A 、 D 间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cm/s ,打 B 点时纸带的瞬 时速度为 ________cm/s ,你能求出打 O 、 D 点时间内纸带的平均速度吗?答:________.解析: 纸带上 A 、 C 两点对应的时间t 1= 4× 0.02 s = 0.08 s A 、 D 段的平均速度 v AD = x AD =-15.50 cm/st AD ×2× 3=231.25 cm/s B 点的瞬时速度v B = v AC = x AC =- 15.50 cm/st AC× 2× 2=212.50 cm/s无法算出 OD 段的平均速度,由于不知道O 、D 间有多少个点,也就不知道OD 段的时间间隔.答案:231.25 212.50 不能够14.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记录的纸带以以下列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 从 A 点开始每 5 个点取 1 个计数点, 则小车经过 D 点时速度是 ___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 度是 ________m/s 2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 Hz)解析: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性质时, 在 t →0 时,平时用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代替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由题意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0.1 s- 2v D = CE =-23.71 × 10m/s ≈ 1.44 m/s2T2×同理 v B =AC≈ 1.03 m/s ,由 a = v2Tt得 a = vD-v B=2.05 m/s 2.2T答案:15.让小球从斜面的顶端滚下, 如右图所示是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一段,已知闪频为 10 Hz ,且 O 点是 0.4 s 时小球所处的地址,试依照此图估计:(1)小球从 O 点到 B 点的平均速度; (2)小球在 A 点和 B 点的瞬时速度;(3)小球运动的加速度.解析: 依题意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1t = 10 s = 0.1 s- 2(1)v OB = x OB = 16× 10m/s = 0.8 m/s.t OB(2)小球在 A 点时的瞬时速度 v A = x OB= 0.8 m/s ,小球在 B 点时的瞬时速度t OBv B = x AC = 27- 7 ×10- 2m/s = 1.0 m/s.t AC2× (3)由加速度的定义得 小球的加速度a = v B - v A -22t AB =m/s = 2.0 m/s .1.0 m/s (3)2.0 m/s 2答案: (1)0.8 m/s (2)0.8 m/s。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同步练习第一章第一、二节
高中物理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2011-2012 学年高一物理必修1(人教版)同步练习第一章第一、二节质点、参照系和坐标系、时间及位移一 . 授课内容: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照系和坐标系第二节时间和位移二. 知识要点:初步认识物理学发展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关系。
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质点的看法,知道质点是本质物体的抽象,知道本质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
知道参照系的看法运动规律与参照系有关。
知道时辰时间含义及它们的差异。
知道位移看法及矢量性、位移与行程的差异。
三 . 要点、难点解析:1.参照系: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比较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系。
选择参照系时以简化问题为原则。
同一物体的运动,选不相同的参照系,运动结论不相同,因此研究机械运动必定明确选什么做参照系。
平时不专门指明参照系都是以地面为参照。
2. 质点:质点是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形状把物体看作有质量的几何点,它是把物体抽象化的结果。
在本质中,把物体看作质点是有条件的。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时,本质的物体能够看做质点。
平时物体的大小比起运动的行程位移小很多,能够看作质点。
也许整个物体的每个点运动规律都相同,也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以上两种情况下有共同前提:形状、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无影响。
3.时间与时辰:时间是物体运动过程的标志之一,由时辰来确定始末状态。
如火车从甲站发车是 13 :10到乙站是 19 : 00 。
发车是一个时辰,从发车到再停车经历的是时间。
时间有起止时辰,有长短。
时辰无长短。
4.位移与行程,位移是表示地址搬动的物理量,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
位移大小是从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能够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位移与过程没关。
行程是物体运动轨迹曲线长度,与过程有关。
由于两点间线段最短,因此位移不大于行程。
当直线运动不改变方向时,位移与行程相等。
【典型例题】[ 例 1] 旅游乘火车是经济的选择方式,在列车上的旅客经常希望快快发车,观察车窗外时,有时会空欢乐一场,原来感觉自己的车开动是错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火车站售票厅悬挂的是列车时刻表B.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长度的仪器C.出租车按位移大小计费D.“万米”赛跑,指的是位移为一万米解析:火车站售票厅悬挂的是列车时刻表,不是时间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而不是测量长度的仪器;出租车是按路程收费而不是按位移大小收费;“万米”赛跑指的应是路程为一万米.答案: A2.某人先向东走2 m,接着向西走6 m,最后向南走3 m,则他在这段运动中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A.5 m、5 m B.11 m、11 mC.5 m、11 m D.11 m、5 m答案: C3.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A.“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点火发射B.第30届奥运会于2012年7月28日在伦敦开幕C.刘翔创造了12.88秒的110米栏最好成绩D.在一场NBA篮球赛开赛8分钟时,姚明投中第三个球解析:在A选项中的数据指的是“嫦娥一号”点火的瞬间,所以是时刻,故A错;B选项中的数据是奥运会宣布开幕的一瞬间,所以它也是时刻,故B错;C选项中的12.88秒是指刘翔从起跑到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所以它是时间间隔,故C正确;D选项中的数据是指姚明投中第三个球的瞬间,所以是时刻,故D错.答案: C4.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该物体在乙地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做匀速直线运动返回到甲地.在描述该物体整个运动过程的几个位移图象中,正确的是()解析:该物体运动的三个过程都需要时间,并且时间不能倒流,所以其位移先均匀增加,再不变,然后又均匀减小为零,故A、B、C均错,D正确.答案: D5.如下图所示,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的时刻是15日09时0分B .“神舟”五号飞船从点火到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用的时间是9小时40分50秒C .飞船成功着陆的时间是11小时42分10秒D .“神舟”五号飞船在空中总飞行时间为21小时23分0秒解析: “神舟”五号飞船点火和着陆对应的是某一时刻,对应时间轴上的一点,因此,选项A 正确,而选项C 错误.“神舟”五号从点火到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是一段时间,在太空中飞行的总时间也是一段时间,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因此,选项B 、D 正确.答案: ABD 6.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 s 跑了61 m,7 s 末到7.1 s 末跑了0.92 m ,跑到终点共用10.8 s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9.26 m/sB .运动员在前7 s 的平均速度是8.71 m/sC .运动员在7 s 末的瞬时速度为9.2 m/sD .无法知道运动员在7 s 末的瞬时速度解析: 全程平均速度 v =10010.8 m/s =9.26 m/s ,前7 s 的平均速度v ′=617m/s ≈8.71 m/s.7 s ~7.1 s 内的平均速度 v ″=0.920.1m/s =9.2 m/s.因时间变化只有0.1 s ,故此平均速度 v ″ 可视为7 s 末的瞬时速度.答案: D7.下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由图象可知( )A .质点一直处于运动状态B .质点第3 s 内位移是2 mC .此图象表示了质点运动的轨迹D .该质点前4 s 内位移是2 m解析: 位移图象表明了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不是质点运动的轨迹,从图象可以看出,2 s 末到4 s 末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第3 s 内物体的位移为零,前4 s 内物体的位移为2 m.答案: D8.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右图所示,则( )A .在前3 s 内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B .在1~3 s 内质点做加速度a =-2 m/s 2的变速直线运动C .在2~3 s 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同1~2 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解析: 由图象可知,质点在0~1 s 内做速度v 0=2 m/s 的匀速直线运动,A 错误;在1~3 s 内,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2-22m/s 2=-2 m/s 2,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v 0的方向相反,所以B 正确;在2~3 s 内,速度为负值,说明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但加速度与1~2 s 内的完全相同,因为图线的斜率没有发生变化,所以C 正确.答案: BC9.如下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 .甲、乙两质点在1 s 末时相遇B .甲、乙两质点在1 s 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C .甲、乙两质点在第1 s 内反方向运动D .在第1 s 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答案:AC10.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质点甲和乙的速度并不相同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解析:由v-t图象知,甲、乙两质点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A、B正确;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位移等大、反向,C错误;由于甲、乙两质点的出发点无法确定,故甲、乙两质点的距离可能越来越大(如图a),也可能先变小再变大(如图b),D错误.答案:AB11.如下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x-t图象.由图可知()A.t=0时,A在B的前面B.B在t2时刻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C.B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小,t2时刻后才大于A的速度D.A运动的速度始终比B大解析:x-t图象中图线与x轴交点的坐标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由所给图象看出,t=0时,A在B的前面,A对.x-t图象的交点表示相遇,t2时刻A、B相遇之后A仍静止,B继续向前运动,即t2之后,B跑在A的前面,B对.x-t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由图象可知,开始时A的速度较大,后来A变为静止,B一直以恒定速度运动,所以C、D错误.答案:AB二、非选择题12.如下图所示,两路灯灯杆A、B相距40 m,一辆汽车用3.2 s时间通过这两根路灯灯杆,据此可以计算出汽车在这段位移中的________速度为________m/s.若灯杆A的近旁相距0.42 m处有一块路牌,汽车驶过路牌和灯杆的这一小段距离只用了0.03 s,在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可以认为汽车驶过灯杆时的________速度为________m/s.答案:平均12.514瞬时1413.如下图所示为某次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图中O点为第一个点,A、B、C、D为每隔一点选定的计数点.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纸带上A、C两点对应的时间为________s,纸带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cm/s,打B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cm/s,你能求出打O、D点时间内纸带的平均速度吗?答:________.解析:纸带上A、C两点对应的时间Δt1=4×0.02 s=0.08 sA、D段的平均速度vAD =x AD t AD =43.25-15.500.02×2×3cm/s =231.25 cm/s B 点的瞬时速度v B =v AC =x AC t AC =32.50-15.500.02×2×2cm/s=212.50 cm/s无法算出OD 段的平均速度,因为不知道O 、D 间有多少个点,也就不知道OD 段的时间间隔. 答案: 0.08 231.25 212.50 不能14.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记录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从A 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 点时速度是___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 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 Hz)解析: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性质时,在Δt →0时,通常用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代替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由题意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0.1 sv D =CE 2T =(52.43-23.71)×10-22×0.1m/s ≈1.44 m/s同理v B =AC2T ≈1.03 m/s ,由a =Δv Δt得a =v D -v B2T=2.05 m/s 2.答案: 1.44 2.0515.让小球从斜面的顶端滚下,如右图所示是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一段,已知闪频为10 Hz ,且O 点是0.4 s 时小球所处的位置,试根据此图估算:(1)小球从O 点到B 点的平均速度; (2)小球在A 点和B 点的瞬时速度; (3)小球运动的加速度.解析: 依题意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Δt =110s =0.1 s(1)v OB =x OB t OB =16×10-20.2m/s =0.8 m/s.(2)小球在A 点时的瞬时速度v A =x OBt OB=0.8 m/s ,小球在B 点时的瞬时速度v B =x AC t AC =(27-7)×10-22×0.1 m/s =1.0 m/s.(3)由加速度的定义得 小球的加速度a =v B -v A t AB =1.0-0.80.1m/s 2=2.0 m/s 2.答案: (1)0.8 m/s (2)0.8 m/s 1.0 m/s (3)2.0 m/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