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2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和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和答案第一章绪论1、仔细观察一下白炽灯泡,会发现有多少种不同的材料?每种材料需要何种热学、电学性质?2、为什么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3、为什么陶瓷、聚合物通常是绝缘体?4、铝原子的质量是多少?若铝的密度为2.7g/cm3,计算1mm3中有多少原子?5、为了防止碰撞造成纽折,汽车的挡板可有装甲制造,但实际应用中为何不如此设计?说出至少三种理由。
6、描述不同材料常用的加工方法。
7、叙述金属材料的类型及其分类依据。
8、试将下列材料按金属、陶瓷、聚合物或复合材料进行分类:黄铜钢筋混凝土橡胶氯化钠铅-锡焊料沥青环氧树脂镁合金碳化硅混凝土石墨玻璃钢9、Al2O3陶瓷既牢固又坚硬且耐磨,为什么不用Al2O3制造铁锤?第二章晶体结构1、解释下列概念晶系、晶胞、晶胞参数、空间点阵、米勒指数(晶面指数)、离子晶体的晶格能、原子半径与离子半径、配位数、离子极化、同质多晶与类质同晶、正尖晶石与反正尖晶石、反萤石结构、铁电效应、压电效应.2、(1)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a、3b、6c,求出该晶面的米勒指数;(2)一晶面在x、y、z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3、b/2、c,求出该晶面的米勒指数。
3、在立方晶系的晶胞中画出下列米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001)与[210],(111)与[112],(110)与[111],(322)与[236],(257)与[111],(123)与[121],(102),(112),(213),[110],[111],[120],[321]4、写出面心立方格子的单位平行六面体上所有结点的坐标。
5、已知Mg2+半径为0.072nm,O2-半径为0.140nm,计算MgO晶体结构的堆积系数与密度。
6、计算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晶胞中的原子数、配位数、堆积系数。
7、从理论计算公式计算NaC1与MgO的晶格能。
MgO的熔点为2800℃,NaC1为80l℃, 请说明这种差别的原因。
材料科学基础试卷(二)与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试卷(二)与参考答案、名词解释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晶胞2.间隙固溶体3.临界晶核4.枝晶偏析5.离异共晶6.反应扩散7.临界分切应力8.回复9.调幅分解10.二次硬化、判断正误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正确的在括号内画“V” ,错误的画“X”1. 金属中典型的空间点阵有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三种。
( )2. 作用在位错线上的力 F 的方向永远垂直于位错线并指向滑移面上的未滑移区。
( )3. 只有置换固溶体的两个组元之间才能无限互溶,间隙固溶体则不能。
( )4. 金属结晶时,原子从液相无序排列到固相有序排列,使体系熵值减小,因此是一个自发过程5. 固溶体凝固形核的必要条件同样是A GB V0、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
()6. 三元相图垂直截面的两相区内不适用杠杆定律。
()7. 物质的扩散方向总是与浓度梯度的方向相反。
()8. 塑性变形时,滑移面总是晶体的密排面,滑移方向也总是密排方向。
()9. 和液固转变一样,固态相变也有驱动力并要克服阻力,因此两种转变的难易程度相似。
()10. 除Co以外,几乎所有溶入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都能使 C曲线左移,从而增加钢的淬透性。
()三、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 在简单立方晶胞中标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a)立方晶系(421), (123),[211]; b)六方晶系(2111),[2113]。
2. 设面心立方晶体中的(111)为滑移面,位错滑移后的滑移矢量为a - [110]。
2(1)在晶胞中画出柏氏矢量b的方向并计算出其大小。
(2)在晶胞中画出引起该滑移的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位错线方向,并写出此二位错线的晶向指数3. 如下图所示,将一锲形铜片置于间距恒定的两轧辊间轧制。
试画出轧制后铜片经再结晶后晶粒大小沿片长方向变化的示意图四、相图分析(共20分)⑴就Fe-Fe3C相图,回答下列问题:1•默画出Fe-Fe3C相图,用相组成物填写相图;2. 分析含碳量为I.Owt%的过共析钢的平衡结晶过程,并绘出室温组织示意图。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二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二1.指出下列概念的错误之处,并更正。
1)所谓过冷是指结晶过程中平台温度与冷却曲线上熔点之间的差异。
2)金属结晶时,原子从液相无序排列到固相有序排列,使体系熵值减小,因此是一个自发过程。
3)在任何温度下,液态金属中最大的结构波动是晶体胚。
4)在任何温度下,液相中最大的结构波动是原子核。
5)所谓临界晶核,就是体系自由能的减少完全补偿表面自由能的增加时的晶胚大小。
6)在液态金属中,任何小于临界核半径的晶体胚都不能形核,但只要有足够的能量波动来提供形核功,它就可以形核。
7)测定某纯金属铸件结晶时的最大过冷度,其实测值与用公式0.2tm计算值,基本一致。
8)当一些铸件结晶时,由于快速冷却速度,均匀形核率N1增加,非均匀形核率N2也增加,因此总形核率为n=N1+N2。
9)若在过冷液体中,外加10000颗形核剂,则结晶后就可以形成10000颗晶粒。
10)从非均匀形核功的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当润湿角为0度时,非均匀形核的形核功最大。
11)为了生产出一批厚度大、粒度均匀的砂型铸件,可以采用在砂型铸造过程中加入成核剂的方法。
12)非均匀形核总是比均匀形核容易,因为前者是以外加质点为结晶核心,不像后者那样形成界面,而引起自由能的增加。
13)在研究金属晶粒细化过程时,我们主要寻找熔点低、晶格常数与金属相近的成核剂,它们的成核催化效率最高。
14)纯金属生长时,无论液固界面呈粗糙型还是光滑型,其液相原子都一个一个地沿着固相面得垂直方向连接上去。
15)无论温度分布如何,普通纯金属的生长都是树枝状界面。
16)氯化铵饱和水溶液与纯金属结晶终了时的组织形态一样,前者呈树枝状,后者也成树枝晶。
一17)人们无法观察到极纯金属的树枝状生长过程,所以关于树枝状的生长形态仅仅是一种推想。
18)在液态纯金属中加入成核剂时,其生长形式总是树枝状的。
19)纯金属结晶时,若呈垂直方式生长,其界面时而光滑,时而粗糙,交替生长。
20)从宏观上观察,若液固界面是平直的,称为光滑界面结构;若是呈金属锯齿形的,称为粗糙界面结构。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科学中,材料的基本组成单元是()。
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电子答案:B2.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通过()来实现的。
A. 弹性变形B. 位错运动C. 相变D. 断裂答案:B3. 在材料科学中,硬度的定义是()。
A. 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B. 材料抵抗磨损的能力C. 材料抵抗压缩的能力D. 材料抵抗拉伸的能力答案:B4. 材料的热处理过程中,淬火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硬度B. 增加韧性C. 减少变形D. 提高导电性答案:A5.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复合材料?A. 碳纤维增强塑料B. 钢筋混凝土C. 不锈钢D. 玻璃钢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______作用时,抵抗______的能力。
答案:外力;破坏2. 材料的断裂韧性是指材料在______条件下,抵抗______的能力。
答案:裂纹存在;断裂3. 材料的疲劳是指材料在______作用下,经过______循环后发生断裂的现象。
答案:交变应力;多次4. 材料的导热性是指材料在______条件下,抵抗______的能力。
答案:温度梯度;热量传递5. 材料的电导率是指材料在单位电场强度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______。
答案:电荷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的区别。
答案: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反映了材料抵抗形变的能力。
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从弹性变形过渡到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反映了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
2. 描述材料的疲劳破坏过程。
答案:材料的疲劳破坏过程通常包括三个阶段:裂纹的萌生、裂纹的扩展和最终断裂。
在交变应力作用下,材料内部的微裂纹逐渐扩展,当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材料无法承受继续增加的应力时,就会发生断裂。
3. 什么是材料的热处理?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 晶体缺陷2. 扩散3. 塑性变形4. 应力5. 比热容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材料属于金属材料?A. 玻璃B. 塑料C. 陶瓷D. 铜2. 下列哪种材料属于陶瓷材料?A. 铁B. 铝C. 硅酸盐D. 聚合物3. 下列哪种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A. 玻璃B. 钢铁C. 聚乙烯D. 陶瓷4. 下列哪种材料属于半导体材料?A. 铜B. 铝C. 硅D. 铁5. 下列哪种材料属于绝缘体?A. 铜B. 铝C. 硅D. 玻璃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2. 请简述塑性变形与弹性变形的区别。
3. 请简述材料的热传导原理。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计算一个碳化硅晶体的体积。
已知碳化硅的晶胞参数:a=4.05 Å,b=4.05 Å,c=8.85 Å,α=β=γ=90°。
2. 计算在恒定温度下,将一个100 cm³的铜块加热100℃所需的热量。
已知铜的比热容为0.39J/(g·℃),铜的密度为8.96 g/cm³。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材料科学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
2. 论述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 晶体缺陷:晶体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其内部结构出现不完整或不符合理想周期性排列的现象。
2. 扩散:物质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自发地移动的过程。
3. 塑性变形: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下,能够产生永久变形而不恢复原状的性质。
4. 应力:单位面积上作用于材料上的力。
5.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D2. C3. C4. C5.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有立方晶系、四方晶系、六方晶系和单斜晶系。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题第二部分

复习题(下)第六章空位与位错本章的主要内容:晶体中的缺陷,晶体缺陷的分类晶体缺陷的形成点缺陷:点缺陷的种类,点缺陷的形成,点缺陷的运动,点缺陷的平衡浓度,点缺陷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位错:位错理论的起源:理论切变强度,位错学说位错的观察位错基本类型及特征:刃型位错,螺型位错,混合位错柏氏矢量:确定方法,柏氏矢量的模,实际晶体中的柏氏矢量,柏氏矢量的特性,位错密度外力场中作用在位错线上的力位错运动:滑移,攀移,派一纳力,混合位错的运动位错的弹性性质:直螺错的应力场,直刃错的应力场,混合直位错的应力场位错的应变能及位错线张力位错间的交互作用:两根平行螺位错的交互作用,两根平行刃位错的交互作用,位错的相互交截:螺型位错与螺型位错,刃错与刃错,螺错与刃错位错的塞积位错的增殖实际晶体中的位错:单位位错,堆垛层错,不全位错:肖克莱,弗兰克不全位错位错反应及汤普逊四面体位错与溶质原子的交互作用:弹性交互作用,柯垂尔气团,斯诺克气团,静电交互作用化学交互作用1 填空1 空位是热力学_______________的缺陷,而位错是热力学_____________的缺陷。
2 fcc晶体中单位位错(全位错)的柏氏矢量是_________________;bcc晶体中单位位错(全位错)的柏氏矢量是_________________;hcp晶体中单位位错(全位错)的柏氏矢量是_________________;fcc中Frank位错的柏氏矢量是___________。
3 一根柏氏矢量b=a/2<110>的扩展位错滑出晶体后,在晶体表面产生的台阶的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某温度下,晶体中的空位数与点阵数的比值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ξ为位错线单位矢量,b为柏氏矢量,则bξ=0时为_______位错,bξ=b时为________________位错,bξ =-b时为______________位错。
材料科学基础2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2复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再结晶:指经冷变形的金属在足够高的温度下加热时,通过新晶粒的形核及长大,以无畸变的等轴晶粒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2、交滑移:在晶体中,出现两个或多个滑移面沿着某个共同的滑移方向同时或交替滑移。
3、冷拉:在常温条件下,以超过原来屈服点强度的拉应力,强行拉伸聚合物,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达到提高其屈服点强度和节约材料为目的。
(《笔记》聚合物拉伸时出现的细颈伸展过程。
)4、位错:指晶体材料的一种内部微观缺陷,即原子的局部不规则排列(晶体学缺陷)。
(《书》晶体中某处一列或者若干列原子发生了有规律的错排现象)5、柯氏气团:金属内部存在的大量位错线,在刃型位错线附近经常会吸附大量的异类溶质原子(大小不同吸附的位置有差别),形成所谓的“柯氏气团”。
(《书》溶质原子与位错弹性交互作用的结果,使溶质原子趋于聚集在位错周围,以减小畸变,降低体系的能量,使体系更加稳定。
)6、位错密度:单位体积晶体中所含的位错线的总长度或晶体中穿过单位截面面积的位错线数目。
7、二次再结晶:晶粒的不均匀长大就好像在再结晶后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粒中又重新发生了再结晶。
8、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滑移系开动所需要的最小分切应力。
(《书》晶体开始滑移时,滑移方向上的分切应力。
)9、加工硬化: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时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又称冷作硬化。
(《书》随塑性变形的增大,塑性变形抗力不断增加的现象。
)10、热加工:金属铸造、热扎、锻造、焊接和金属热处理等工艺的总称。
(《书》使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发生加工变形的工艺。
)11、柏氏矢量:是描述位错实质的重要物理量。
反映出柏氏回路包含的位错所引起点阵畸变的总积累。
(《书》揭示位错本质并描述位错行为的矢量。
)反映由位错引起的点阵畸变大小的物理量。
12、多滑移:晶体的滑移在两组或者更多的滑移面(系)上同时进行或者交替进行。
13、堆垛层错:晶体结构层正常的周期性重复堆垛顺序在某二层间出现了错误,从而导致的沿该层间平面(称为层错面)两侧附近原子的错排的一种面缺陷。
张联盟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知识点总结笔记课后答案

第1章材料引言1.1复习笔记一、材料类型材料按其化学作用(或基本组成)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聚合物)和复合材料四大类。
1.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的定义金属材料是指由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
(2)金属材料的分类① 单质单质是指由一种金属元素构成的纯金属。
② 合金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物质。
a.一次固溶体一次固溶体,又称端际固溶体,是指当合金的晶体结构保持溶剂组元,同时将外来组元引入晶体结构,占据主晶相质点位置一部分或间隙位置一部分后仍保持一个晶相的合金。
b.金属间化合物金属间化合物是指金属元素与其他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合金。
2.无机非金属材料(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由硅酸盐、铝酸盐、硼酸盐、磷酸盐、锗酸盐等原料和(或)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硫化物、硅化物、卤化物等原料经一定的工艺制备而成的材料,是除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外所有材料的总称。
(2)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①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由SiO2及硅酸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制成的材料,包括陶瓷、玻璃、水泥和耐火材料等。
②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用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硫化物、硅化物以及各种无机非金属化合物经特殊的先进工艺制成的材料,主要包括先进陶瓷、非晶态材料、人工晶体、无机涂层、无机纤维等。
3.有机高分子材料(聚合物)(1)高聚物的定义高聚物是指由一种或几种简单低分子化合物经聚合而组成的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
(2)高聚物的分类① 按材料的来源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
② 按性能和用途分为橡胶、纤维、塑料和胶粘剂等。
4.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分类(1)按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水泥、混凝土基复合材料、塑料基复合材料、橡胶基复合材料等。
(2)按增强剂形状分为粒子、纤维及层状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章答案

习题: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答案: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2-1 略。
2-2 (1)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a、3b、6c,求该晶面的晶面指数;(2)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3、b/2、c,求出该晶面的晶面指数。
答:(1)h:k:l==3:2:1,∴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321);(2)h:k:l=3:2:1,∴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321)。
2-3 在立方晶系晶胞中画出下列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001)与[],(111)与[],()与[111],()与[236],(257)与[],(123)与[],(102),(),(),[110],[],[]答:(001)与[]为:2-4 定性描述晶体结构的参量有哪些?定量描述晶体结构的参量又有哪些?答:定性:对称轴、对称中心、晶系、点阵。
定量:晶胞参数。
2-5 依据结合力的本质不同,晶体中的键合作用分为哪几类?其特点是什么?答:晶体中的键合作用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键和氢键。
离子键的特点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结合力很大。
共价键的特点是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结合力也很大。
金属键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的共价键,结合力是离子间的静电库仑力。
范德华键是通过分子力而产生的键合,分子力很弱。
氢键是两个电负性较大的原子相结合形成的键,具有饱和性。
2-6 等径球最紧密堆积的空隙有哪两种?一个球的周围有多少个四面体空隙、多少个八面体空隙?答:等径球最紧密堆积有六方和面心立方紧密堆积两种,一个球的周围有8个四面体空隙、6个八面体空隙。
2-7 n 个等径球作最紧密堆积时可形成多少个四面体空隙、多少个八面体空隙?不等径球是如何进行堆积的?答:n 个等径球作最紧密堆积时可形成n 个八面体空隙、2n 个四面体空隙。
不等径球体进行紧密堆积时,可以看成由大球按等径球体紧密堆积后,小球按其大小分别填充到其空隙中,稍大的小球填充八面体空隙,稍小的小球填充四面体空隙,形成不等径球体紧密堆积。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科学主要研究的是材料的哪些方面?A. 材料的加工方法B. 材料的微观结构C. 材料的性能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金属材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其什么?A. 化学成分B. 微观结构C. 宏观尺寸D. 外部环境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材料的力学性能?A. 硬度B. 韧性C. 导热性D. 弹性答案:C4. 陶瓷材料通常具有哪些特性?A. 高熔点B. 低热导率C. 低电导率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聚合物材料的哪些特性使其在许多应用中受到青睐?A. 可塑性B. 轻质C.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材料的微观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晶粒、晶界、相界7. 材料的热处理过程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加热、保温、冷却8.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_______机制进行。
答案:位错滑移9. 材料的断裂韧性是指材料在_______条件下抵抗断裂的能力。
答案:受到冲击或应力集中10.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_______的材料组合而成。
答案:性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金属的疲劳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金属疲劳是指金属在反复加载和卸载过程中,即使应力水平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也可能发生断裂的现象。
影响金属疲劳的因素包括应力幅度、加载频率、材料的微观结构、环境条件等。
12. 解释什么是相图,并说明其在材料科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相图是表示不同组分在特定条件下的相平衡状态的图形。
它在材料科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理解材料的相变行为,预测材料的性能,以及指导材料的加工和应用。
13. 描述聚合物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答案:玻璃化转变温度是聚合物从玻璃态转变为橡胶态的温度。
张联盟《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复习考研资料

张联盟《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免费在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目录隐藏第1章材料引言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晶体结构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晶体结构缺陷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非晶态结构与性质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表面结构与性质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相平衡和相图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基本动力学过程—扩散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材料中的相变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材料制备中的固态反应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烧结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1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腐蚀与氧化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1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疲劳与断裂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1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内容简介隐藏本书是张联盟主编的《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梳理知识脉络,浓缩学科精华。
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
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
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张联盟主编的《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考研真题,培养解题思路。
本书从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并对之做了详尽的解析。
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答案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入门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体系。
本文档将为您提供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的答案,希望能够对您的学习和教学有所帮助。
第一章,材料科学基础概论。
1. 什么是材料科学?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和应用的学科,它涉及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等各种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2. 材料的分类有哪些?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三大类,每一类又可以进一步细分。
3. 材料的性能指标有哪些?材料的性能指标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热学性能等多个方面。
第二章,晶体结构。
1. 什么是晶体?晶体是由原子或分子按一定的规则排列而成的固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和周期性的结构。
2. 晶体结构的分类有哪些?晶体结构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和分子晶体四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3. 晶体缺陷对材料性能有何影响?晶体缺陷会对材料的机械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等产生影响,了解晶体缺陷对材料设计和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材料的物理性能。
1. 材料的密度如何影响其性能?材料的密度直接影响其质量和体积,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等有重要影响。
2. 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是什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是材料在温度变化时长度变化的比例,对材料的热胀冷缩性能有重要影响。
3. 材料的导热性能和电导率有何关系?材料的导热性能和电导率都与材料内部的电子、原子结构密切相关,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材料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第四章,材料的力学性能。
1. 材料的弹性模量是什么?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受力时表现出的弹性变形能力,是衡量材料刚度的重要参数。
2. 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有何区别?材料的屈服强度是材料在受力时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应力值,而抗拉强度是材料在拉伸断裂时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3. 材料的硬度测试方法有哪些?材料的硬度测试方法包括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材料科学中的“四要素”是指()。
A. 组成、结构、性能、加工B. 组成、结构、性能、应用C. 材料、工艺、设备、产品D. 材料、结构、性能、应用答案:B2. 下列哪种材料属于金属材料?A. 碳纤维B. 聚氯乙烯C. 铝合金D. 陶瓷答案:C3. 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是()。
A. 屈服强度大于抗拉强度B. 屈服强度等于抗拉强度C. 屈服强度小于抗拉强度D. 无固定关系答案:A4. 非晶态材料的特点之一是()。
A. 高强度B. 各向同性C. 无长程有序D. 高导热性答案:C5. 下列关于纳米材料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纳米材料仅指尺寸在纳米级别的材料B. 纳米材料具有宏观材料的所有性质C. 纳米材料因其尺寸效应表现出特殊性能D. 纳米材料的应用受到限制答案:C二、填空题1. 材料的______和______是决定其宏观性能的基本因素。
答案:组成、结构2.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主要是通过______和______来实现的。
答案:滑移、孪晶3. 陶瓷材料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高硬度、高强度、耐磨损4.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______、______和______的材料组合而成。
答案:材料类型、性能、形态5. 形状记忆合金在______作用下能够恢复到原始形状。
答案:温度三、简答题1. 简述材料的疲劳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答:材料的疲劳现象是指在反复的应力作用下,材料逐渐产生并扩展裂纹,最终导致断裂的现象。
影响疲劳的因素包括应力的大小和作用方式、材料的微观结构、表面状态、环境条件等。
2. 说明金属材料的冷加工硬化现象及其应用。
答:冷加工硬化是指金属材料在冷加工过程中,由于晶粒变形和位错密度的增加,导致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提高,塑性降低的现象。
该现象在制造高强度、高硬度的零件和工具中具有重要应用。
3. 描述陶瓷材料的断裂机理。
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3.原子的结合键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原子的结合键有: (1)离子键。其特点是:正负离子相互吸引;键合很强,无饱和性,无方向性;熔点、
2 / 4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硬度高,固态不导电,导热性差。 (2)共价键。其特点是:相邻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键合强,有饱和性,有方向
一、简答题 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或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从左到右或 从上到下元素结构有什么区别?它的性质如何递变? 答:同一周期元素具有相同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但从左→右,核电荷依次增多,原子半 径逐渐减小,电离能增加,失电子能力降低,得电子能力增加,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从上→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电离能降低, 失电子能力增加,得电子能力降低,金属性增加,非金属性降低。
2.金属的加工硬化特性对金属材料的使用带来哪些利弊? 答:有利方面:作为提高金属材料强度的一种手段;便于金属材料塑性成形;使金属零 件得以抵抗偶然过载。不利方面:使金属难以进一步冷塑性变形。
1 / 4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 章 材料结构的基础知识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什么是金属的加工硬化现象? 答:金属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所施加的流变应力随应变量的增大而不断增大的现象, 称为加工硬化。或金属材料经冷塑性变形后,其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称为加工硬化。
2.与(211)和(101)同属一晶带的有( )。 A. (0 11) B. (121) C. (010) D. (221) 【答案】A
3.两晶体的空间点阵相同,则( )。 A.它们的晶体结构相同 B.它们的对称性相同 C.它们所属的晶系相同 D.它们所属的空间群相同 【答案】C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和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和答案第一章绪论1、仔细观察一下白炽灯泡,会发现有多少种不同的材料?每种材料需要何种热学、电学性质?2、为什么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3、为什么陶瓷、聚合物通常是绝缘体?4、铝原子的质量是多少?若铝的密度为/cm3,计算1mm3中有多少原子?5、为了防止碰撞造成纽折,汽车的挡板可有装甲制造,但实际应用中为何不如此设计?说出至少三种理。
6、描述不同材料常用的加工方法。
7、叙述金属材料的类型及其分类依据。
8、试将下列材料按金属、陶瓷、聚合物或复合材料进行分类:黄铜钢筋混凝土橡胶氯化钠铅-锡焊料沥青环氧树脂镁合金碳化硅混凝土石墨玻璃钢9、Al2O3陶瓷既牢固又坚硬且耐磨,为什么不用Al2O3制造铁锤?第二章晶体结构1、解释下列概念晶系、晶胞、晶胞参数、空间点阵、米勒指数、离子晶体的晶格能、原子半径与离子半径、配位数、离子极化、同质多晶与类质同晶、正尖晶石与反正尖晶石、反萤石结构、铁电效应、压电效应.2、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a、3b、6c,求出该晶面的米勒指数;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3、b/2、c,求出该晶面的米勒指数。
3、在立方晶系的晶胞中画出下列米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与[210],与[112],与[111],与[236],与[111],与[121],,,,[110],[111],[120],[321]4、写出面心立方格子的单位平行六面体上所有结点的坐标。
5、已知Mg2+半径为,O2-半径为,计算MgO晶体结构的堆积系数与密度。
6、计算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晶胞中的原子数、配位数、堆积系数。
7、从理论计算公式计算NaC1与MgO的晶格能。
MgO的熔点为2800℃,NaC1为80l℃, 请说明这种差别的原因。
8、根据最密堆积原理,空间利用率越高,结构越稳定,金钢石结构的空间利用率很低(只有%),为什么它也很稳定? 9、证明等径圆球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空隙率为25.9%;10、金属镁原子作六方密堆积,测得它的密度为克/厘米3,求它的晶胞体积。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资料科学基础参照答案资料科学基础第一次作业1.举例说明各样联合键的特色。
⑴金属键:电子共有化,无饱和性,无方向性,趋于形成低能量的密堆构造,金属受力变形时不会损坏金属键,优秀的延展性,一般拥有优秀的导电和导热性。
⑵离子键:大部分盐类、碱类和金属氧化物主要以离子键的方式联合,以离子为联合单元,无方向性,无饱和性,正负离子静电引力强,熔点和硬度均较高。
常温时优秀的绝缘性,高温熔融状态时,体现离子导电性。
⑶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原子共用电子对,配位数比较小,联合坚固,拥有构造稳固、熔点高、质硬脆等特色,导电能力差。
⑷范德瓦耳斯力:无方向性,无饱和性,包含静电力、引诱力和色散力。
联合较弱。
⑸氢键:极性分子键,存在于HF,H2O,NF3有方向性和饱和性,键能介于化学键和范德瓦尔斯力之间。
2.在立方晶系统的晶胞图中画出以下晶面和晶向:(102)、(11-2)、(-21-3),[110],[11-1],[1-20]和[-321]。
(213)(112)[110](102)[321][120][111]写出六方晶系的{11-20},{10-12}晶面族和<2-1-10>,<-1011>晶向族中各等价晶面及等价晶向的详细指数。
{1120}的等价晶面:(1120)(2110)(1210)(1120)(2110)(1210)(1012)(1102)(0112)(1012)(1102)(0112){1012}的等价晶面:(1012)(1102)(0112)(1012)(1102)(0112)2110 的等价晶向:[2110][1210][1120][2110][1210][1120]'..[1011][1101][0111][0111][1101][1011]1011的等价晶向:[1011][1101][0111][0111][1101][1011]4立方点阵的某一晶面(hkl)的面间距为M /,此中M为一正整数,为晶格常数。
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答案
1.什么是金属的加工硬化现象?
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课后题及答案:
金属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所施加的流变应力随应变量的增大而不断增大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或金属材料经冷塑性变形后,其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2.金属的加工硬化特性对金属材料的使用带来哪些利弊?
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课后题及答案:
有利方面:作为提高金属材料强度的一种手段;便于金属材料塑性成形;使金属零件得以抵抗偶然过载。
不利方面:使金属难以进一步冷塑性变形。
3.原子的结合键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课后题及答案:
原子的结合键有:
(1)离子键。
其特点是:正负离子相互吸引;键合很强,无饱和性,无方向性;熔点、硬度高,固态不导电,导热性差。
(2)共价键。
其特点是:相邻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键合强,有饱和性,有方向性;熔点、硬度高,不导电,导热性有好有差。
(3)金属键。
其特点是:金属正离子与自由电子相互吸引;键合较强,无饱和性,无方向性;熔点、硬度有高有低,导热导电性好。
(4)分子键。
其特点是:分子或分子团显弱电性,相互吸引;键合很弱,无方向性;熔点、硬度低,不导电,导热性差。
(5)氢键。
其特点是:类似分子键,但氢原子起关键作用;键合弱,有方向性;熔点、硬度低,不导电,导热性好。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辅导2

第二章晶体结构【例2-1】计算MgO和GaAs晶体中离子键成分的多少。
【解】查元素电负性数据得,,,,则MgO离子键%=GaAs离子键%=由此可见,MgO晶体的化学键以离子键为主,而GaAs则是典型的共价键晶体。
【提示】除了以离子键、共价键结合为主的混合键晶体外,还有以共价键、分子间键结合为主的混合键晶体。
且两种类型的键独立地存在。
如,大多数气体分子以共价键结合,在低温下形成的晶体则依靠分子间键结合在一起。
石墨的层状单元内共价结合,层间则类似于分子间键。
正是由于结合键的性质不同,才形成了材料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差异。
从而也满足了工程方面的不同需要。
【例2-2】 NaCl和MgO晶体同属于NaCl型结构,但MgO的熔点为2800℃, NaC1仅为80l℃,请通过晶格能计算说明这种差别的原因。
【解】根据:晶格能(1)NaCl晶体:N0=6.023×1023 个/mol,A=1.7476,z1=z2=1,e=1.6×10-19 库仑,,r0==0.110+0.172=0.282nm=2.82×10-10 m,m/F,计算,得:E L=752.48 kJ/mol(2)MgO晶体:N0=6.023×1023个/mol,A=1.7476,z1=z2=2,e=1.6×10-19库仑,r0==0.080+0.132=0.212 nm=2.12×10-10 m,m/F,计算,得:E L=3922.06 kJ/mol则:MgO晶体的晶格能远大于NaC1晶体的晶格能,即相应MgO的熔点也远高于 NaC1的熔点。
【例2-3】根据最紧密堆积原理,空间利用率越高,结构越稳定,但是金刚石的空间利用率很低,只有34.01%,为什么它也很稳定?【解】最紧密堆积的原理只适用于离子晶体,而金刚石为原子晶体,由于C-C共价键很强,且晶体是在高温和极大的静压力下结晶形成,因而熔点高,硬度达,很稳定。
材料科学基础2教学(浙大)习题.doc

习题第一章晶体结构与晶体的结构缺陷1.下图为MgO单位晶胞图,请指出氧离子的紧密堆积方向及紧密堆积类型,指出其八面体空隙,四面体空隙的填充情况,并说明单位晶胞中有几个MgO分子。
2.用鲍林规则分析滑石Mg3[Si4Oi0](OH)2结构,(见图),并指出单位晶胞有几个滑石分子,说明与结构关联的性质特点。
No. l 1.6314229To219No. 2 1.76946902163.MgO、CaO、SrO、BaO皆为NaCl型结构,其晶格能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硬度变化顺序为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 >4.由结晶化学定律,决定_______________ 晶体结构的主要因素是构成晶体质点的___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0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个等径球紧密堆积时,其四面体空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八面体空隙有_______ 个。
等径球的紧密堆积形式有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o第二章熔融态与玻璃通性1.试用lgr|=E+F/(T-To)方程式,绘出下列两种熔体在1350°C ~500°C间的粘度-温度曲线(lgf|~l/T):2.一种熔体在1300°C的粘度是3100泊,在800°C是10*泊,在1050°C时其粘度是多少?在此粘度下急冷,是否形成玻璃?3.决定玻璃熔体中复合阴离子团大小和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试从熔体结构4.实验获得Na2O-A12O3-SiO2和Na2O-B2C)3-SiO2系统玻璃的分子体积随组成中R2O3含量变化如下图,试解释其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科学基础2复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再结晶:指经冷变形的金属在足够高的温度下加热时,通过新晶粒的形核及长大,以无畸变的等轴晶粒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2、交滑移:在晶体中,出现两个或多个滑移面沿着某个共同的滑移方向同时或交替滑移。
3、冷拉:在常温条件下,以超过原来屈服点强度的拉应力,强行拉伸聚合物,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达到提高其屈服点强度和节约材料为目的。
(《笔记》聚合物拉伸时出现的细颈伸展过程。
)4、位错:指晶体材料的一种内部微观缺陷,即原子的局部不规则排列(晶体学缺陷)。
(《书》晶体中某处一列或者若干列原子发生了有规律的错排现象)5、柯氏气团:金属内部存在的大量位错线,在刃型位错线附近经常会吸附大量的异类溶质原子(大小不同吸附的位置有差别),形成所谓的“柯氏气团”。
(《书》溶质原子与位错弹性交互作用的结果,使溶质原子趋于聚集在位错周围,以减小畸变,降低体系的能量,使体系更加稳定。
)6、位错密度:单位体积晶体中所含的位错线的总长度或晶体中穿过单位截面面积的位错线数目。
7、二次再结晶:晶粒的不均匀长大就好像在再结晶后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粒中又重新发生了再结晶。
8、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滑移系开动所需要的最小分切应力。
(《书》晶体开始滑移时,滑移方向上的分切应力。
)9、加工硬化: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时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又称冷作硬化。
(《书》随塑性变形的增大,塑性变形抗力不断增加的现象。
)10、热加工:金属铸造、热扎、锻造、焊接和金属热处理等工艺的总称。
(《书》使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发生加工变形的工艺。
)11、柏氏矢量:是描述位错实质的重要物理量。
反映出柏氏回路包含的位错所引起点阵畸变的总积累。
(《书》揭示位错本质并描述位错行为的矢量。
)反映由位错引起的点阵畸变大小的物理量。
12、多滑移:晶体的滑移在两组或者更多的滑移面(系)上同时进行或者交替进行。
13、堆垛层错:晶体结构层正常的周期性重复堆垛顺序在某二层间出现了错误,从而导致的沿该层间平面(称为层错面)两侧附近原子的错排的一种面缺陷。
14、位错的应变能:位错的存在引起点阵畸变,导致能量增高,此增量称为位错的应变能。
15、回复:发生形变的金属或合金在室温或不太高的温度下退火时,金属或合金的显微组织几乎没有变化,然而性能却有程度不同的改变,使之趋近于范性形变之前的数值的现象。
(《书》指冷变形金属加热时,尚未发生光学显微组织变化前(即再结晶前)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变化过程。
)16、全位错:指伯氏矢量为晶体点阵的单位平移矢量的位错。
17、弗兰克尔空位:当晶体中的原子由于热涨落而从格点跳到间隙位置时,即产生一个空位和与其邻近的一个间隙原子,这样的一对缺陷——空位和间隙原子,就称为弗兰克尔缺陷。
(《书》存在能量起伏的原子摆脱周围原子的约束而跳离平衡位置进入点阵的间隙中所形成的空位(原子尺度的空洞)。
)18、层错能:单位面积层错所增加的能量。
(《书》产生单位面积层错所需要的能量。
)19、表面热蚀沟:金属长时间加热时,与表面相交处因张力平衡而形成的热蚀沟。
(《书》金属在高温下长时间加热时,晶界与金属表面相交处为了达到表面张力间的平衡,通过表面扩散产生的热蚀沟。
)20、动态再结晶:金属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的再结晶。
二、填空题1、两个平行的同号螺位错之间的作用力为排斥力,而两个平行的异号螺位错之间的作用力为吸引力。
2、小角度晶界能随位向差的增大而增大;大角度晶界能与位向差无关。
3、柏氏矢量是一个反映由位错引起的点阵畸变大小的物理量;该矢量的模称为位错强度。
4、金属的层错能越低,产生的扩展位错的宽度越宽,交滑移越难进行。
5、螺型位错的应力场有两个特点,一是没有正应力分量,二是径向对称分布。
6、冷拉铜导线在用作架空导线时,应采用去应力退火,而用作电灯花导线时,则应采用再结晶退火。
7、为了保证零件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热加工时应控制工艺使流线与零件工作时受到的最大拉应力的方向一致,而与外加的切应力方向垂直。
8、位错的应变能与其柏氏矢量的模的平方成正比,故柏氏矢量越小的位错,其能量越低,在晶体中越稳定。
9、金属的层错能越高,产生的扩展位错的宽度越窄,交滑移越容易进行。
10、当晶粒长大的驱动力为畸变能差时,晶界的移动方向为背向曲率中心,当晶粒长大的驱动力为界面能差时,晶界的移动方向为向着曲率中心。
11、由于两者的滑移方向数不同,导致体心立方晶格金属与面心立方晶格金属在塑性上的差别。
12、聚合型两相合金,第二相为硬脆相,它呈细片状分布在基体上,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它呈较粗颗粒状分布于基体上,合金的塑性最好。
13、位错的柏氏矢量越小,其能量低,在晶体中越稳定。
14.随冷变形量的增加,金属的强度提高,塑性降低。
15、对于冷变形度较小的金属,再结晶核心一般采用晶界突出形核方式形成。
16、晶体经过塑性变形后,出现了交叉的滑移带,则晶体中一定发生了多滑移,出现了波纹状的滑移带,则晶体中一定发生了交滑移。
17、某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平行,方向与位错线的正方向一致,该位错为右位错,方向与位错线的正方向相反,该位错为左位错。
18、如果两个平行螺位错之间的作用力为吸引力,则它们是异号螺位错,如果两个平行螺位错之间的作用力为排斥力,则它们是同号螺位错。
19、柏氏矢量是一个反映由位错引起的点阵畸变大小的物理量;该矢量的模称为位错强度。
20、晶界能随位向差的增大而增大的晶界一般是小角晶界;而晶界能与位向差无关的晶界一般是大角晶界。
21、在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中,金属晶体的晶格类型为面心时,其塑性最好,晶格类型为密排时,其塑性最差。
22、螺型位错的运动方式是只可滑移,不可攀移。
23、多晶体的晶粒越细,则其强度高,塑性好。
24、对于冷变形度较大的金属,相邻亚晶的取向差较小时,再结晶核心一般采用亚晶界合并方式形成,相邻亚晶的取向差较大时,再结晶核心一般采用亚晶界迁移方式形成。
25、动态再结晶的组织与静态再结晶的组织比较晶粒更细,晶粒内部还有位错残积。
26、某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将其顺时针旋转90°后,方向与位错线的正方向一致,该位错为正,方向与位错线的正方向相反,该位错为负。
27、在金属中,当分散相粒子的体积分数越大,粒子尺寸越小,金属晶粒的极限平均晶粒尺寸越小。
28、冷变形金属在要求保持其较高硬度时,应采用去应力退火,而在要求恢复塑性以便于进一步变形时,则应采用再结晶退火。
29、为了保证零件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热加工时应控制工艺使流线与零件工作时受到的最大拉应力的方向一致,而与外加的剪应力方向垂直。
30、当晶粒长大的驱动力为畸变能之差时,晶界的移动方向为背向率中心,当晶粒长大的驱动力为界面能之差时,晶界的移动方向为向着曲率中心。
三、问答题1、加工硬化、细晶强化、固溶强化及弥散强化在本质上有何异同?答:加工硬化是由于位错塞积、缠结及相互作用,阻止了位错的进一步运动。
细晶强化是由于晶界上的原子排列不规则,且杂质和缺陷多,能量较高,阻碍位错的通过;且晶粒细小时,变形均匀,应力集中小,裂纹不易萌生和传播。
固熔强化是由于位错与熔质原子交互作用,即柯氏气团阻碍位错运动。
弥散强化是由于位错绕过、切过第二相粒子,需要增加额外的能量(如表面能或错排能);同时,粒子周围的弹性应力场与位错产生交互作用,阻碍位错运动。
2、什么是加工硬化、细晶强化、固溶强化及弥散强化,它们在本质上有何异同?答:加工硬化是指金属冷变形时,随着型变量的增加,其强度、硬度上升,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细晶强化是指随着晶粒细化,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强度)提高的现象。
固熔强化是指熔质原子融入基体后,使其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弥散强化是指细小弥散分布的第二项质点显著提高材料强度的现象。
本质见上题3、试分析金属的四种基本强化机制在本质的异同点。
答案见第1题4、若面心立方晶体中有b a2[101]a([110]b2、ba2)的单位位错及[101]ba6([121]ba6[112]、b a6[121])的不全位错,此二位错相遇后,产生位错反应,写出合成位错的柏氏矢量,此反应能否进行?为什么?说明合成位错的性质。
5、金属发生冷变形以后,其组织和性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答: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除了外形和尺寸发生改变外,其显微组织与各种性能也发生了变化。
⑴光学显微组织的变化:塑性变形后,每个晶粒内部出现大量滑移带、孪生带;随变形量的增加,原来的等轴晶粒逐渐沿变形方向伸长为扁平晶粒。
当变形量很大时,成为纤维组织(晶粒变得模糊不清,晶粒已难以分辨,而成为的一片纤维状条纹)。
⑵亚结构的变化随变形量的增加,晶体中的位错密度迅速增加,经严重冷变形后,位错密度可从原先退火态的1010~1012m-2增至1015~1016m-2。
经一定量的塑性变形后,晶体中的位错通过运动和交互作用,开始呈现纷乱的不均匀分布,并形成位错缠结。
进一步增加变形度,大量位错聚集,并由缠结的位错组成胞状亚结构(位错胞).随变形量增大,位错胞也沿变形方向伸长,且数量增多,尺寸减小。
性能变化:金属冷变形时,随变形量增加,其强度、硬度上升,而塑性、韧性下降6、说明金属在冷变形、回复、再结晶各阶段的显微组织、亚结构及力学性能特点。
答:冷变形见上题显微组织:I.回复阶段:显微组织几乎看不出任何变化,晶粒仍保持冷变形后的纤维状组织。
II.再结晶阶段:变形晶粒通过形核和长大过程,完全转变成新的无畸变的等轴晶粒。
亚结构:I.回复阶段:II.再结晶阶段:力学性能的变化:I.回复阶段:强度、硬度略有下降,塑性略有上升;II.再结晶阶段:强度、硬度显著下降,塑性急剧上升;7、金属在冷变形、回复、再结晶各阶段,其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内应力会发生哪些变化?答:冷变形见第5题物理性能的变化:密度:回复阶段略有增大,再结晶阶段急剧升高电阻:回复阶段已明显下降,再结晶阶段仍有显著下降化学性能:内应力的变化:在回复阶段明显下降,在再结晶阶段完全消除。
8、φ10mm的铜棒,经充分退火后分别压缩20%、50%、70%以后,说明其组织发生的变化。
9、铜单晶体拉伸时,若力轴为[001]方向,临界分切应力为0.64MPa,问需要多大的拉伸应力才能使晶体开始塑性变形?10、铝单晶体拉伸时,若力轴为[100]方向,临界分切应力为0.79MPa,问需要多大的拉伸应力才能使晶体开始塑性变形?11、今有纯Ti,Al,Pb三种铸锭,试判断它们在室温(20℃)轧制的难易顺序,是否都可以连续轧制下去。
如果不能,应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之轧制成薄板。
已知Ti的熔点为1672℃,在883℃以下为密排六方,在883℃以上为面心立方;Al的熔点为660℃,面心立方;Pb的熔点为328℃,面心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