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语讲义

合集下载

《二语习得中介语》课件

《二语习得中介语》课件

对教学实践的意义
指导教学方法和策略
中介语研究揭示的学习者语言发展特点和规律,为教师提供有效的 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目标语言。
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了解中介语的特点和规律,学习者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语言 水平,调整学习方法和进度,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介语研究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习者更好地 理解和适应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对跨文化交流的意义
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01
中介语研究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有效的交流和
理解,减少文化冲突和误解。
推动跨文化教育的发展
02
中介语研究为跨文化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有助于
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增进国际合作与友谊
03
中介语研究有助于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的合作与友谊
、句法结构和语义规则来构建中介语。
学习环境
总结词
学习环境对中介语习得具有重要影响,包括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和学习情境等。
详细描述
社会环境决定了学习者接触目标语言的频率和机会,教育环境则决定了学习者接受的教 学方法和资源。学习情境则直接影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情感和认知因素,如
动机、态度和自信心等。
《二语习得中介语》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 中介语理论介绍 • 中介语的表现形式 • 中介语习得的影响因素 • 中介语习得研究的意义 • 中介语习得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二语习得的定义
总结词
二语习得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学习方式 ,在非母语环境中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 。

第八章 中介语

第八章   中介语
1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三)内在大纲 • 所谓内在大纲是指学习者拥有的一种 控制学习目的语规则的程序化的序列, 这个序列并不因为外界因素(如教学序 列)的影响而改变。Corder之所以提出 这个问题,是因为它与第二语言教学 的根本问题密切相关。Ferguson(1966) 曾经指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存在的一 个普遍的问题,即当时所依据的教学 大纲最多是建立在主观判断与构想的 理论原则的基础上,很少考虑学习者 的需要,更少对学习者的习得过程进 行系统的考察。
18
• 二、 Nemser关于中介语的理论假设 • 早期中介语理论的代表中还有一位不应忽视的 学者William Nemser。他提出的理论假设与 Selinker的理论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主要观点如 下: • (一)近似系统 • 1971年, Nemser提出并采用“近似系统” (approximative system)的概念来描述学习者的语 言系统。根据Nemser的说法,“近似系统”是 相对于目的语系统而言的,指的是学习者在试 图使用目的语时实际运用的偏离的语言系统。 他的“近似系统”有如下几层含义: • 首先,“近似系统”是不同于源语言系统和目 的语系统的。换句话说,学习者的语言系统是 一个独立的系统。
第八章
中介语
1
• 第一节 “中介语” 理论产生的历 史背景 • 第二节 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 • 第三节 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 及后续研究 • 第四节 中介语语用研究 • 第五节 中介语的变异研究
2
第一节、“中介语” 理论产生的历史背 景
• 早期中介语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是有其必然性 的。20世纪50年代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 义语言学的兴盛时期,反映在语言教学和研究 上就是对比分析一统天下的局面。然而到了60 年代后期,人们发现对比分析作为一种理论方 法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面临着严重的挑 战。究其原因,就是对比分析试图用简单的语 言学方法来解决复杂的心理学问题。另外,对 比分析,尤其是其“强势说”,从根本上说是 站在“教学中心”,而非“学习中心”的立场 上的,它忽略了学习者作为语言学习的主体这 一基本事实,同时也忽略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把眼光投向学习者本 身,因而大家在放弃对比分析“强势说”的同 时,越来越倾向其“弱势说”。“弱势说”的 解释性使其演变为偏误分析的一部分。 3

第2章 中介语

第2章 中介语

2.Corder关于学习者语言系统的基本观点
• (1)关于“失误”(mistake)与“偏误” (error) 的观点。 • (2)关于“输入”(input) 与“吸纳”(intake)的观 点。 • (3)关于 “内在大纲”的观点(built-in syllabus) 。 • (4)关于”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ing) 与过 渡系统建构的观点。
2.Nemser关于“近似系统”的基本观 点
• (1)关于学习者的近似系统的本质 • (2)关于学习者近似系统的三种模式
• (3)关于近似系统的内在结构的自主性问题。
• (4)关于僵化现象
(1)学习者近似系统的本质
• Nemser认为,学习者的言语是一种模式化的 语言系统的产物(patterned product)。 • 所谓“模式化的语言系统”,是就近似系统 的内在结构的规律性和系统性而言的。 • 言外之意,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不是杂乱无章 的偶然事件。即使这种具有瞬间变化特征的 语言系统依然是有规律可循的。
(4)关于僵化现象
• Nemser发现了“僵化”现象。他把这种僵化 现象称作“稳定的中介系统” 或“永久的中 介系统和次系统”(permanent intermediate system and subsystem)。 • 主要表现在具有同样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在理 解和生成目的语时所出现的带有固定模式的 错误。 • 这种带有固定模式的错误构成了学习者的“ 洋腔洋调”。
1.Corder关于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描述
• (1)学习者的“过渡能力” • Corder(1967,1971)最初把学习者的语言系统 看作一种“过渡能力” (transitional competence) 的表现。 • 所谓“过渡”是指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不断地向目 的语的方向发展。 • Corder的观点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学习者的习得 过程是一个由学习者的母语系统向目的语系统过 渡的过程。

中介语介绍

中介语介绍

2.是一个动态的语言系统
Hale Waihona Puke 新知识和新规则不断注入;原有的尚 未学好的规则和结构也在不断修正调整。 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和交际需要的 增长,中介语不断发展,并呈一定的阶段 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 离开第一语言向目的语靠拢。(虽然不同 的学习者其中介语的发展有很大的差异, 但总体看来,同一发展阶段中的中介语又 有其内部一致性。)
3.语用方面 例如,语体有中间状态。 如播音员语言就是处于口语和书面语的中间状态。
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建立 卓著功勋、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 献的驻京部队老同志欢聚一堂。回顾极不平凡的 “十一五”时期,大家深切感到,在以胡锦涛同 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开拓进取、共克时艰,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国防和军队 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中介语的性质和特点
(一 )中介语理论的兴起
(1) 20世纪60年代以前,欧美行为主义心 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在心理学和语言学领 域占主要地位,在这种理论背景下,语言研究 领域兴起了对比分析理论。这种理论认为, 外语学习是母语习惯向外语习惯逐步转移的过 程。因此,很多学者和外语教师认为,只要对 目的语和母语进行对比,了解母语和目的语 的异同,就可预测出在目的语的学习中会出 现什么偏误,而且还可以对出现的偏误进行 分析和解释。
中介语理论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都存在着大量的中 间状态,人类的语言也是如此。人们学习 语言的过程中,以及语言接触融合的过程 中,都有所谓的中间状态。现代应用语言 学理论把语言中的这些中间状态称为中介 现象。
(一)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中介物”
1.语音方面,普通话和方言。 在方言和标准的普通话之间,有地方普通话。 地方普通话就是“中介物”,我们可以称之为 “中介语”。不同的方言与普通话接触会产生 不同的地方普通话。在我国汉语方言区和少数 民族地区说普通话的人,大多数人说的都是 “地方普通话”,如“广东普通话”、“上海 普通话”、“四川普通话”、“新疆普通话” 等。

第四讲 第四节 中介语理论

第四讲  第四节 中介语理论
关于“高度结构化”的含义问题
所谓“高度结构化”,按照我们的理解,指的主要是中介语内在结构的系统性。
这种系统性主要表现在学习者的语言是以规则为基础的:
学习者的言语表达建立在已有的规则系统基础上,就像母语使用者将他的表达计划建立在内化的母语系统之上一样。
再看第二点。中介语“必须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而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错误的集合来看待”。
一般说来,当学习者的母语规则和目的语规则相似或相匹配时,可能会产生迁移。但是,母语和目的语相似并不足以构成迁移的条件。并不是所有的语言特点都会迁移。哪些能迁移,哪些不能迁移,跟语言的特点有关。
语言迁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学习者在构建中介语系统时,母语知识的运用是一个高度选择的过程。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母语规则都会产生迁移的现象,学习者是有选择的。某些母语规则或过程比其它规则或过程更可能产生迁移现象。比如有人认为,无标记的语言现象容易迁移,有标记不容易迁移。无标记语言点是最常见、最普遍、最自然的核心规则。比如,陈述句是无标记的,疑问句是有标记的。(例子见230页)Selinker指出,“上百年来,人们对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早已有所认识,而且认为,这种影响是最为实质性的影响。现在人们一致的看法是,语言迁移,正像在对比分析的初期人们所认识的那样,不是一个„或有或无‟(all or nothing)的现象。”
③反复性。在外语学习过程中,随着水平的提高,中介语是在逐步地向目的语规范运动的,这种接近是反复、有曲折的。表现为某些已经得到纠正的偏误重又有规律地反复出现。)
三、中介语产生的心理机制(原因)(Selinker)
1、潜在的语言结构和潜在的心理结构
Selinker认为,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有两个途径:
一是成功的学习者,可以通过重新激活语言习得机制,即Lenneberg所说的“潜在的语言结构”来获得第二语言,按照克拉申的观点,这种人只有5%;他们可以像儿童习得母语那样,把普遍语法直接转换成目的语语法。(普遍语法可及性)但是,大多数学习者无法激活“潜在的语言结构”。

最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课件中介语

最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课件中介语

• 二语学习者经常采用回避,简化等缩 减策略来达到交流目的,长此以往就 容易形成错误的语言表达。
• 例:汉语无动词和数的变化 • 误:She want to see doctor. 正:She wants to see doctor. 例:汉语中无系动词 误:I ready to home. 正:I am ready to go home.
中介语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
文化与传播系2007级 陆明明 孙昌盛
内容提要
一 什么是中介语
二 三 中介语的阶段性共同现象 中介语的特点
四 中介语的形成和偏误分析
五 中介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 什么是中介语?
• 中介语(inter-language)是第二语言学习者 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既不 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的语言系统。
2训练迁移
• 由对外汉语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造成的。外语教师用不地道的或者有 语用错误的中介语,训练方法欠妥, 训练量控制不当。 • (越南语:你好,我爱你)
3二语学习策略
• 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在语言学习和使用过 程中与某个具体阶段有关的外在行为活动 和内在的思想观念(Ellis,1994)
(一)中介语的形成
1母语迁移 2训练迁移 3二语学习策略 4二语交际策略 5目的语语言规则笼统化
1母语迁移
• 母语迁移是中介语形成中的一个重要 过程 • 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 导致中介语现象的母语迁移为负迁移, 因为母语中的一些习惯表达迁移到中 介语中,从而干扰了第二语言的习得
• 例:这可是件大事啊! • 误:This is a big thing! 正:This is an important matter! 例:大雾 误: large fog 正: thick fog

《二语习得中介语》课件

《二语习得中介语》课件

研究多语种中介语,有利于深入探讨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及其相互影响。
2
挖掘语言中的规律和内在联系
多语种中介语研究在探索语言习得规律和语言内部联系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 义。
3
促进语言教育和教学的发展
多语种中介语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教材,促进语言教育和教学的发展。
中介语与跨文化沟通的关系
促进文化交流
双语中介语(L1 -L2 /L2 L1)
双语中介语指的是两种语言 互相影响的情况,语言语调、 语法等方面均受到影响。
中介语对教育和教学的启示
1
鼓励多语种学习
中介语研究表明:掌握多语种有利于认知、思维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发展。
2
引导合理中介语使用
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使用中介语,并充分利用其促进二语习得的作用。
中介语对语言政策和双语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依据, 促进了双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引导口语政策制定
中介语现象的特点,可以为口语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引导政策实现最佳效果。
中介语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多学科交叉
中介语研究需要多种学科交 叉,往往涉及到语言学、认 知心理学、教育学、语料库 语言学等。
3
注重学习策略
中介语的出现意味着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语言意识,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更好的 运用学习策略。
中介语在语言测试中的应用
考查经验和语言能力
适当引入中介语因素,有利于考查学生实际的语言 运用能力,反映出其语言习得水平。
测试各种语言技能
在听、说、读、写多种类型的题目中,适当引入或 调整中介语的使用,可全面检测学生的各类语言技 能。
3
变异性模型
受到习得者个体差异、语言环境差异和语言结构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课件4 中介语理论

课件4 中介语理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泛化期1 “不”单用 泛化期 →“没”泛化期 →逐步分化、整合期 没 泛化期2 逐步分化、 3.4
中介语的特征: 中介语的特征:
思考? 思考? —可塑性(不断修正):no+ v --助动词+ 可塑性( 助动词+ 可塑性 不断修正) + 助动词
not+ v +
—动态性(渐进扩展):复杂化 准确度 动态性(渐进扩展):复杂化 动态性 ): —系统性(顺序预测):语音、词、语法都 系统性( ):语音 系统性 顺序预测):语音、 有规则,非偶然,普遍。 有规则,非偶然,普遍。 另:可渗透性 化石化
Selinker观点 观点
中介语是两种语言系统( 中介语是两种语言系统(L1-L2)在学习者心理 ) 活动中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互作用的产物 活动中相互作用的产物。 语际认同。 一点= 语际认同。这/那=the 一点= a little →语际迁移 中介语产生的心理基础, 中介语产生的心理基础,是“潜在的心理结 包括语言迁移、学习策略、交际策略、 构”。包括语言迁移、学习策略、交际策略、 目的语规则过度泛化、训练迁移等。 目的语规则过度泛化、训练迁移等。 中介语的进步,是通过对现有系统(母语知识) 中介语的进步,是通过对现有系统(母语知识) 重组”实现的, 的“重组”实现的,以使中介语和目的语形式 一致。 一致。
不喜欢) *美国人没喜欢这样情况。 美国人没喜欢这样情况。 没喜欢这样情况 (不喜欢) 第2阶段 现在他身体恢复了,但是没有继续工作。(不再继续工作) 没有继续工作。(不再继续工作 *现在他身体恢复了,但是没有继续工作。(不再继续工作) 不”和“没”的用法错误 仅2例。 例 的用法完全没有错误。 不”和“没”的用法完全没有错误。 第3阶段 阶段 第4阶段 阶段

第八章---中介语

第八章---中介语
• 与“内在大纲”的观点相呼应,Corder 提出需要区分“输入” (input)与“吸 纳” /“内化”(intake)。所谓的“输入” 指的是外在的环境所能提供给学习者 的语言材料,而吸纳则是由学习者的 内在大纲决定的,从外在的语言材料 中真正“吸收的东西”。按照Corder的 观点,只有在“输入”吻合学习者 “内在大纲”的时候才会转变成“吸
虽然“中介语”这个词不是由Corder所提出, 然而他对于中介语研究的开创是具有重大贡 献的。其理论主张主要有以下几点:
9
• (一)“过渡能力”和“过渡方言”
• Corder (1967,1971)将学习者的语言系 统称作“过渡能力”(transitional competence)系统或“过渡方 言”(transitional dialect)。所谓“过渡
上的,它忽略了学习者作为语言学习的主体这
一基本事实,同时也忽略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把眼光投向学习者本
身,因而大家在放弃对比分析“强势说”的同
时,越来越倾向其“弱势说”。“弱势说”的
解释性使其演变为偏误分析的一部分。
3
• 1967年,Corder发表了《学习者偏误的意义》 的文章,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到学习者的身上。 Corder在文章中试图改变人们对于学习者偏 误的负面的看法,即认为偏误作为学习障碍 需要彻底根除。 Corder认为,人们可以从学 习者的偏误入手观察学习者所具有的语言系 统,而偏误实际上反映了学习者主体在学习 过程中对目的语体系的一种判断和推测。虽 然对比分析的“弱势说”强调解释,而其解 释还是从母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系统的对比 中来,而偏误分析则在此基础上主要将学习 者的语言系统和目的语语言系统进行对比, 从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篇章分析等角 度出发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解释学习者产生偏 误的原因,而不仅仅局限于从母语和目的语 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异中寻找解释。

中介语翻译与语言教学

中介语翻译与语言教学

J1(初)分析語料範例
歷程要素分析 研究語料
測試類型
難點類型
語音/字形辨 她叫塞珠珍。

書寫大意
寫別字: 同音
斷詞及詞義辨 將「諾貝爾」拆成「諾」及 訪談

「貝爾」,以上下文猜
「諾」是*「收到」的意

斷詞偏誤
斷詞及詞義辨 *然後她很久以前在美國*生 第一次讀後,
析; 語法
了,
不看稿以
辨析
中文口述
連詞:然 後;同 根詞: 生 /出生; 時態: 了
內容: UG + (L1 + … + Ln) + TL(中量) 中介語的元件已達一定的量﹐開始大量 建構語言規則﹐進行元件的組合﹐並開 始檢驗哪些組合是符合目的語規則的(參 數重設)﹐表達已進入句子形式﹐能夠開 始主動與人談話﹐提出對目的語組合的 相關問題。
高級中介語(Advanced)
內容: UG + (L1 + … + Ln) + TL(大量) 中介語的元件持續增加﹐開始需要對於 近義詞的區分﹐中介語建構規則已達一 定的量﹐表達已進入語段形式﹐且學習 模式開始由學習轉為習得﹐導致目的語 的影響比例提高﹐能夠參與他人的談 話﹐提出對目的語使用的相關問題。
中介語處理模式
建立TL新內容與原有知識的連結 (interlingual identification) 階段性的共同現象:分初級、中級、高 級、優級 native speakers vs. nonnative speakers bilingual
初級中介語(Novice)
內容: UG + (L1 + … + Ln) + TL(少 量)

中介语理论38页文档

中介语理论38页文档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6、寓形宇内复几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中介语理论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第六讲 中介语语用研究-P5,8

第六讲 中介语语用研究-P5,8

1武汉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二、中介语语用学的理论基础•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理论✓创始者:美国语言哲学家P. Grice (1967)✓核心思想:言语交际中应遵守“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包括质的准则(说真话)、量的准则(不多说也不少说)、关联准则(说的话与要表达的意图有关联)和方式准则(说话做到清楚明白易懂)。

但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常常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也就是说,在字面意义下,肯定还有更深的隐含意义,这就是“会话含义”,在这些情形下,交谈双方都应该从对方的话语的字面含义中推导出他的真实意图,也就是要明确对方的“会话含义”,语言交际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

——Where is my box of chocolates?——The children were in your room this morning.——我唱得怎么样?——呃,我觉得你的帽子挺好看。

武汉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几个重要概念区分语言行为的语用语言层面和社会语用层面:•语用语言层面:关注的是一种语言当中形式和功能的映射问题,即哪些语言材料可以用来实施特定的语言行为;•社会语用层面:关注的是某一特定语言文化社团的成员在特定的语境中如何实施和解释特定的语言行为,研究的是得体性的问题。

规约性的手段:指人们惯常用来表达交际意图的方式•规约性的形式:指具体实现规约性手段的语言形式“请求”祈使句请……能不能……Please…May I …I was wondering if…“请求”“借我一块钱”“对不起,您能不能借我一块钱坐车?我钱包被偷了”“请求”“请开一下窗户。

”“你能开一下窗户吗?”“这里好热呀!”直接策略规约性间接策略非规约性间接策略“请求”:规约性手段—询问听话人的能力规约性形式:疑问句。

中介语讲义

中介语讲义

中介语讲义(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崔启林一、导入问题式导入:1,第二语言教学法连线《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2831,认知法转换生成语法 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 美乔姆斯基(语言习得机制普遍语法)认知心理学P1162,直接法听说法结构主义语言学 Structural Linguistics 瑞士索绪尔(对语言的结构系统深入分析)行为主义心理学3,交际法功能主义语言学 Functional linguistics 欧洲(语言的使用和语言的功能)人本主义心理学历史比较语言学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英琼斯(建立世界语言的谱系分类)2,选择题26、下面对中介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介语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B、中介语是儿童学习母语过程中的过渡语C、中介语两个母语背景不同的人使用的共知的第三种语言D、中介语是科技语言系统二、正式授课中介语简介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Selinker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假说(interlanguage)的概念。

1972年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的中介语假说,是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史上有重大意义。

这是关于中介语的一个最早的定义。

The separteness of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system, a system that has a structurally intermediate status between the native and target languages.(二语/外语学习者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母语与目的语的中间状态)中介语,也有人译为“过渡语”或“语际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第8章 中介语

第8章 中介语

2020/8/26
第8章中介语
3
第8章 中介语
• 《无间道》是近年来香港电影中的翘楚。它不仅荣获了 “香港特区十周年电影选举”最佳电影,而且根据它改 编的美国电影《无间道风云》还获得了2007年奥斯卡最
佳影片奖。《无间道》由主演刘德华和梁朝伟演唱的影 片插曲也非常有意思,开头几句是:“不是我不愿意结 束,我还没有结束,无止境的旅途看着我没停下的脚步, 已经忘了身在何处,谁能改变人生的长途?谁知道永恒 有多么恐怖?”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刘、梁所饰演的 角色在影片中分别在警察局和黑社会担任卧底,他们都 很想改变自己的身份却无能无力,歌曲道出了两人内心 的苦楚。不过,另一位歌手蓝心湄却与此相反,她唱道: “没有方向的地图,没有终点的旅途,仙人掌在沙漠对 我微笑,一望无际的公路一个人享受孤独。”颇有点乐 在其中的味道。
第8章中介语
8
在将学习者的语言看成是独立的系统这一点上,三位学者(塞林格、 科德、内姆塞)的认识是一致的。但是,对于中介语、过渡能力、接 近系统这三个术语的描述角度却是很不相同的。
科德(1976)指出,中介语意味着学习者的语言是一个混合或者中 间的系统,能够系统地体现出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和母语 (mother tongue)的特征。接近系统强调学习者的语言具有朝向 目的语发展、不断与目的语接近的特征。过渡能力(transitional competence)强调学习者拥有一定的知识,并且在不断发展。
2020/8/26
第8章中介语
5
• 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这一旅途,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观 察。第一,关注学习者目前所在的位置与终点之间的距 离,这是偏误分析的立场。第二、关注学习者在旅途中 的具体进程,这是习得顺序研究(参见第7章)的立场, 也是本章要介绍的中介语研究的立场。

中介语理论PPT课件

中介语理论PPT课件
3
3.语法方面 词类划分是典型的例子。又如“有定”
和“无定”可分为四种情况(见教材第 68页)。 4.语用方面
例如,语体有中间状态。如播音员的 语言就是处于口语和书面语的中间状态。
4
(二)在语言规范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中 介状态 1.“规范度”的提出 (1)强调规范也是有层次的,规范的层次 不同,要求也不同。要由“质”到“文”, 达到“文质彬彬”。由此出发,提出了对 于集中学习语言的人,要有分阶段的规范 度的教学和要求。 (2)不规范也是又层次的,对于语言学习 来说,可以分阶段提出规范的要求。
8
(2)中介理论是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它创立于60年代末70年代 初。 “中介语”一词是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 (有学者也译为“塞林克”)(Selinker) 于1969年在其论文“语言迁 移”(Language Transfer) 中首先使用的。 1972年,他又发表了名为“中介 语”(Interlanguage)的论文,对“中介语” 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学界一般将此文看 作是中介理论形成的标志。
(3)对三声的泛化。 (4)teach——teacher cook——cooker
28
(三)由于教材不完善、教师对目的语语言 现象讲解有误或训练方法不当所造成的 迁移也是中介语出现的根源。
(1)英语的一些发音 (2)一篇文章大意说,一个人没有职业,
也会感到无聊。老师解词时说:“‘无 聊’就是苦闷不乐的意思。”过了不久, 有一个留学生给老师写信说: “这次考试没考好,下次一定会考好的, 请老师不要无聊!”
5
(三)中介语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重 点之一 (四)中介语理论是语言学习理论的重要内 容
以前过多的强调“教什么”和“怎么教”, 而忽略了“怎么学”。研究语言学习规律, 最重要的是揭示语言学习和习得的心里过程, 但现阶段还没有一种测量这种心理过程的有 效手段,所以只能通过研究学生的语言表现 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来进行推测。

中介语理论二PPT课件

中介语理论二PPT课件

2019/4/18
可编辑
非系统性变异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经常在同一 情境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功 能。这种变异不受语境因素的影响。见下面汉 语学习者的表达片段:
在中学毕业后,我一个年没学,转到另一 个大学学习中文一年,再没学一年,再学一个 半年,没学一个年…… 这种交替使用两种不同形式(一年、一个年 )来表达汉语的数量结构是典型的自由变异。 这种变异是非系统的,不受言语情境的影响。 这种变异在母语者的语言变异中也是不存在的 。
关于社会因素造成的语言变异,最著名的例子是 威廉姆·拉波夫(William Labov)从社会语言学角度 考察社会因素对说话者语言变异影响的语言调查。拉波 夫(1972)认为,母语者的言语表达与说话人的社会阶 层及交际目的相关。为此,他对美国三个社会等级(工 人阶层、中低阶层、中高阶层)的商店服务员发英语紧 接在元音后的-r(floor)的变异情况进行了调查。调 查人员为了考察这一变异现象,以询问的方式诱导被调 查者发英语-r,如:Where are women’s shoes?服务 员回答:fourth floor。调查人员从服务员的回答中发 现,工人阶层的服务员发英语-r的比例要少于中低阶层 商店服务员;中低阶层商店的服务员发-r的比例又少于 中高阶层商店的服务员。拉波夫认为,这三个商店的服 务员代表了在三个商店购物的社会经济群体。调查结果 表明,语言变体-r的隐现与不同社会等级群体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这些语言变异是由不同社会等级和职业因 素造成的
为了进一步调查语言风格的变异,调查 人员假装重听,在商店服务员第一次说fourth floor之后重复询问,迫使服务员重说一遍 fourth floor。结果发现,三个商店的服务员重 复说fourth floor时,发英语-r的比例普遍增加 。由此,拉波夫认为,商店服务员前后两次回答 代表了不同的言语风格转换。第一次回答是“随 便体”(casual style),即非正式的言语风格 ;第二次的回答则是“严谨体”(careful style),比较正式的言语风格。这前后两种语 言风格的变异则是由于“言语环境”(context )的变化造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介语讲义(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崔启林一、导入问题式导入:1,第二语言教学法连线《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2831,认知法转换生成语法 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 美乔姆斯基(语言习得机制普遍语法)认知心理学P1162,直接法听说法结构主义语言学 Structural Linguistics 瑞士索绪尔(对语言的结构系统深入分析)行为主义心理学3,交际法功能主义语言学 Functional linguistics 欧洲(语言的使用和语言的功能)人本主义心理学历史比较语言学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英琼斯(建立世界语言的谱系分类)2,选择题26、下面对中介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介语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B、中介语是儿童学习母语过程中的过渡语C、中介语两个母语背景不同的人使用的共知的第三种语言D、中介语是科技语言系统二、正式授课中介语简介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Selinker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假说(interlanguage)的概念。

1972年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的中介语假说,是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史上有重大意义。

这是关于中介语的一个最早的定义。

The separteness of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system, a system that has a structurally intermediate status between the native and target languages.(二语/外语学习者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母语与目的语的中间状态)中介语,也有人译为“过渡语”或“语际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介语指的是由于学习外语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的语的规律所作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这个语言系统学习者的母语,又区别于他所学的目的语。

鲁健冀1984中介语深入分析:1,中介语理论与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关系对第二语言学习者中介语研究一般集中在两方面:1 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分析。

2 学习者的偏误分析。

偏误(error)。

错误(mistake)。

对比分析P185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产物 60年代以前结构语言学基础上比较母语和目的语的不同。

偏误分析P191 50年代末,乔姆斯基对语言心理的研究使行为主义心理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认知心理学重新抬头,是认知心理学在语言学习理论中的反映。

偏误分析是对比分析的继承和发展。

(例子)A:你打算在这学习五个月?B:可能在这住一个年。

在澳大利亚我还没毕业,我还有一年半……一个半年……B:在中学毕业后,我一个年没学,转到另一个大学学习中文一年,再没学一年,再学一个半年,没学一个年…(对比分析)以往我们最熟悉的研究方法,是采用语言描写的方法。

通过目的语使用规则的描写,对学习者产生的所谓偏误做出解释。

那么,以往的语言描写是怎样解释上述量词误用的语言偏误的呢?通常的解释是,汉语“年”、“天”、“分钟”等被称作“准量词”(刘月华,1983)或“带有量词性的名词”(李德津、程美珍,1988)以及“自主量词”(钱乃荣,1995)。

也就是说,“年”这类词具有量词属性,因而不能在前面加量词。

按照这种解释,学习者混淆了量词“年”与名词“月”、“天”的用法,误以为“年”与“月”和“天”一样都是名词。

这种分析应该说不无道理。

但是,这种直接移植语言学的描写方法来解释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解释力是很有限的。

原因之一,所谓“量词误用”实际上是一种语言学的标签。

原因之二,语言规则的描写,目的是对学习者晓之以理。

原因之三,语言学描写方法的局限。

(偏误分析)“一个年”与“一个半年”这两种非目的语形式,表面上看,似乎是目的语中量词“个”泛化造成的。

理由是,英语中不存在量词“个”。

但是,如果我们认为只是量词“个”的泛化,我们便无法解释“一个半年”产生的原因。

因为在汉语中不存在“一半年”的说法。

所以,我们怀疑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泛化。

在英语中有a year和a half year的表达形式。

如果不定冠词a被译成“一个”,这种泛化便不是量词“个”的泛化,而是教学或翻译的原因造成的数量结构“一个”的泛化。

(例子)中介语理论对于偏误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最初比较多地从形式上确定是不是偏误,从这一点上来说偏误分析和对比分析没有本质的区别。

至于得体,则是更高层次上的掌握,更不能从形式上的正确与否来判断了。

以英语的That’s right 为例。

A:一加一等于二么?B:That’s right(对了)1,A:老张要下午五点才回来么? B:对了2,A:我这样做,你会支持吧? B:对了3,A:今天天气太好了! B:对了英国语言学家S.P.Corder在《特异方言与偏误分析》一文中提出,判断一句话是对还是错,应有两条标准:一是看这句话是不是合乎语法,二是看它在语境中是不是有意义。

2,中介语的特点中介语有以下几个特点:1...中介语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学习者创造的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特的语言系统。

它有一套自身的规律,在语音、词汇、语法等系统方面都有表现。

学习者有意识地使用这套规则去生成或理解他们从未接触过的话语。

中介语具有人类其他语言所具有的特点和功能,可以用作交际的工具。

2...中介语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语言系统。

(可渗透性)新知识和新规则不断注入;原有的尚未学好的规则和结构也在不断修正调整。

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和交际需要的增长,中介语不断发展,并呈一定的阶段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离开第一语言向目的语靠拢。

虽然不同的学习者其中介语的发展有很大的差异,但总体看来,同一发展阶段中的中介语又有其内部一致性。

3...中介语的偏误有反复性。

中介语不是直线式的向目的语靠拢,而是曲折的发展。

已经纠正了的偏误还可能有规律的重现。

4...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

语言中的某一部分可能会停滞不前,产生“僵化”或“化石化”的现象,特别表现在语音方面。

僵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可能是第一语言的影响无法消除;也可能是学习者意识到该偏误并不妨碍交际、甚至还得到过积极的反馈,便满足于已取得的进步而停滞不前;还可能是对目的语的某些方面形成偏见无法接受等。

第二语言学习者完全达到目的语的彼岸、具有说母语者的水平的情况很少,大部分学习者可能一辈子使用的都是中介语。

3.中介语的产生原因:塞林格把中介语的产生原因归纳为语言迁移、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训练造成的迁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等五个方面。

也可以说中介语是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规律尚未完全掌握的情况下,所作的不全面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语言系统。

中介语中存在一定的偏误;但中介语并非都是错误的,它有正确的部分,而且正确的部分随着学习的进展不断扩大。

①语际迁移。

指的是已知母语对新语言学习的影响。

学习者常会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等层面,套用母语的模式和规则。

(例子)声调、重音、语调教学中母语的迁移和干扰最为明显。

英语母语的学生喜欢在句尾加升降调,不论是一二三声。

汉藏语系多数国家的学生学声调并不难。

1.b d g 读成浊塞音 2.ong iong 中的o读成[ ]受英语字母读音的影响.汉语的词重音多是后重音或对比重音。

中文排球。

②过度概括。

学习者过度概括所学语言的规则,把一些特殊的词或结构当成普遍性的规律来套用,产生在所学语言中不存在的语法结构和错误的变体。

例如错把名词复数形式-s,用在foot,写成foots③教学结果迁移。

不当的教学方法或教材上的错误使学习者形成的中介语语言的错误,被称为教学结果迁移。

(例子)红的我想你是对课文的问题。

文化信息的不准确。

汉语本身的研究还不够。

了把练习题设计的不合理。

讲解上的失误。

反而好不容易买到的房子反而成了男人的‘眼中钉’哈尔滨整顿书报刊市场反而造成垄断引发恶性竞争现在罪犯不认罪反而要准备来当法官了。

“和所想的相反或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之外”他以为我不喜欢他,我反而很喜欢他。

我们都喜欢看电影,他反而不喜欢看电影。

这些词的解释都没能揭示出实质。

④学习策略。

语言学习者在学习某种语言(包括学习母语)时,他的语言能力还没有达到熟巧运用的程度,却试图对该语言进行策略性处理。

这个策略包括使用:简化(simplification),减少(reduction),迁移(transfer),省略(omissions),替换(substitutions),重构(restructuringe),使用套语(formulaiclanguage)等。

学习策略的使用有助于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宏观调控,对中介语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⑤交际策略。

选择什么样的交际策略反映了学习者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

随着第二语言知识水平的发展,学习者会从以母语为基础的策略转到以目的语为基础的策略。

学习者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语言,从而不断构建、审视和调整那个新语言的心理模式,沿着中介语持续统一体的路径,从母语转化到目的语。

目前中介语研究在方法上存在的问题Lightbown(1984)在讨论第二语言习得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时,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问题。

现摘引如下:(1)在研究方法上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是不能进行重复性研究;(2)在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言语行为进行解释时,没有考虑到足够的相关材料;(3)只在单一的情景运用单一的方法收集中介语语料;(4)收集数据的方法不恰当;(5)在假设检验的研究中满足于逸闻趣事的材料进行分析,缺乏定量分析;(6)在实验研究中或获得基线数据时,收集数据的手段不可靠。

三、小结我希望通过我的讲解使大家重新建立对对外汉语的兴趣,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际问题的探讨1992年以前,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致力于偏误分析;1992—1997年,基于中介语理论研究的偏误分析成为热点,并开始转向语言习得过程的研究; 1998—2002年,在原有基础上研究深化、角度拓展,出现了学习策略和学习心理等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向多样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