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水选择题专项突破(含答案)(I)卷(模拟)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eed5e669eae009591bec81.png)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测试卷一.选择题1.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 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C.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D.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其中乙电极连接了电源的正极),反应一段时间后,对有关现象和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支持燃烧B. 乙试管中收集到可燃的气体C. 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2∶1D. 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3.一个铅球和两个铁球,它们体积相同,使其分别浸入水和煤油中(ρ水>ρ煤油),如图所示,若三者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F3,则以下正确的是()A. F1=F2=F3B. F1=F2>F3C. F1>F2=F3D. F1>F2>F34.长江上,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在卸完一半货物后,该艘轮船()A. 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小B. 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大C. 会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变大D. 会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5.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丁4 个小球,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如图所示,则说法正确的是()A. 甲浮力最小B. 丁浮力最大C. 丙丁浮力一定相等D. 甲乙浮力一定相等6.小明学习了浮力知识以后,对热气球运动产生了兴趣,他在网上收集了许多关于热气球的知识及类似如图所示的图片。
以下是他对热气球运动所做的猜想,其中正确的是()A. 通过调节火焰大小,改变热气球的体积来调节热气球飞行的高度,进而选择需要的风向B. 通过改变人在吊篮中站立的位置,来改变热气球飞行的方向C. 通过调节火焰的大小,改变热气球内的空气密度来调节热气球的飞行高度,进而选择需要的风向D. 通过调节火焰喷射的方向,来改变热气球飞行的方向7.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水面高度的大小关系相比较,正确的是()A. h甲=h乙=h丙B. h甲=h乙>h丙C. h甲>h乙=h丙 D. h甲>h乙>h丙8.往容器中注入一些水,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B. b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C. c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D. d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a3e61f25c52cc58ad6be51.png)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11月19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浙江全省正面临“区域性较严重干旱”。
江山、常山两地达“重旱”,另有42个县(市、区)达“中旱”,22个县(市、区)达“轻旱”。
全省气象干旱面积约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90%以上。
10月3日至11月18日,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八成,这让浙江很“受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浙江今年夏秋季节盛行西北风,所以没下雨B.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后一定会降水C. 人们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缓解局部干旱问题D.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2.如图,一条小溪中有一个小球随着溪流漂流而下,则此小球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A. F1B. F2C. F3D. F4第2题图第3题图3.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 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C. “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D. “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4.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小北同学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①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⑤在加热情况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⑥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物质A. ①②B. ①②③⑤C. ②③④⑥D. ①②③④5.小明将一只橘子放在水中后,发现橘子漂浮在水面上,取出后用毛巾擦干,然后剥去橘子皮,再放入水中,发现去皮的橘子沉在水底了.关于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结论是( )A. 橘子剥皮后密度变小B. 橘子皮的密度比橘子果肉的密度小C. 橘子剥皮后排开水的体积变小D. 橘子剥皮后受到的浮力变小6.为了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该实验无法探究的因素是()A. 溶质种类B. 溶剂种类C. 溶液温度D. 颗粒粗细7.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 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附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 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94c1c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d.png)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综合素质评价一、选择题1.我们通常说的水资源是指( )A.地球上所有水体总和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C.海洋里的海水和地球上的淡水D.除海洋水以外的水体2.[2023·绍兴越城区期末]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覆杯实验B.瓶子吞鸡蛋C.注射器吸取药液D.护士注射药液3.[2023·乐清期中]医用防护口罩通常有三层,其层状结构及对外在物质的防护作用如图所示。
医用防护口罩起防护作用的主要原理是( )A.杀菌B.消毒C.过滤D.干燥4.[2023·杭州西湖区期中]将重7牛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它排开的水重5牛,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A.7牛B.12牛C.2牛D.5牛5.鲨鱼皮专业泳衣的布料为一种特殊材质,运动员穿上这款泳衣,身体会被压缩,体积变小。
忽略泳衣本身质量和体积的影响,穿着鲨鱼皮泳衣浸没在水中时,与不穿该泳衣相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受到的浮力增大 B.受到的重力增加C.受到的浮力减小 D.受到的重力减少6.水质是重要的环境指标,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如图是自然界水的天然循环示意图,小阳同学总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7.[2023·杭州西湖区期中]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③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④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⑤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
其中正确的是( )A.③⑤⑥B.④⑤⑥C.①②⑤D.⑤⑥8.[2023·杭州滨江区期中]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B.冰水混合物是悬浊液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D.所有饱和溶液都比不饱和溶液浓9.分离混合物是人们改造、利用自然界中物质的重要方法。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83f24738227916888486d748.png)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检测内容:第1章得分________卷后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A )A.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B.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C.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D.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2.用来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水的标志是( A )3.如图所示表示了水的电解过程。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B )A.图中代表水分子B.水分子中含有两种更小的粒子C.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错误!错误!,第4题图)错误!,第5题图)4.如图,t ℃时,向10克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下列分析满足图中a、b 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 )A.a-溶解度,b-溶质质量B.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C.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D.a-溶解度,b-溶剂质量5.如图所示,水面上漂浮着一只空碗,水底沉着一个石块。
若将石块取出放入碗中(碗仍能漂浮在水面),则水面高度将( B )A.下降B.上升C.不变D.条件不足,难以判断6.科学实验课上,老师演示了一个速冻小魔术。
他在一个小木板上撒了一些水,然后放上一个小烧杯,杯中加入半杯蒸馏水。
随后他向杯中加入另一种物质,片刻以后,他提起烧杯,杯子和木板紧紧粘在一起。
老师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D )A.生石灰B.氢氧化钠固体C.食盐D.硝酸铵7.质量相同的木块和石蜡,把木块放在盐水中,石蜡放在水中,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那么( C )A.木块受到盐水的浮力大B.石蜡受到水的浮力大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由于液体的密度不同,木块与石蜡的密度也不同,所以无法判定8.现有下列溶液,其中溶剂是水的有( B )①海水②白酒③植物油和汽油混合形成的溶液④汽水A.①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9.下表是20 ℃时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质量分数为24%的硫酸加入等体积水,所得溶液的密度等于1.08克/毫升C.质量分数为28%的氨水加入等质量水,所得溶液的密度等于0.95克/毫升D.质量分数为24%的氨水加入等体积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12%10.如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关于电解水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此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组成B.理论上若得到8毫升的氧气,可同时得到16毫升氢气C.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提前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D.与电源负极连接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1.100克25%食盐溶液如图处理后,所得溶液质量分数x%的值是( A )A.6.25% B.25% C.12.5% D.15%12.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1章第2节水的组成习题精练-普通用卷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1章第2节水的组成习题精练-普通用卷](https://img.taocdn.com/s3/m/a7b6146edd88d0d232d46a52.png)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1章第2节水的组成习题精练一、选择题1.只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果,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水由氢和氧组成B. 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C. 通电条件下,水能发生分解D.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2.如图甲、乙是电解水的实验及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B. a、b试管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C. 水电解的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都没发生变化D. 电解水的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3.在做电解水实验时,通直流电一段时间,现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此反应说明水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B. b管中产生的气体能支持燃烧C. 反应前后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D. 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4.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及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B. a、b试管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C. 水分解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水2个氢分子+1个氧分子5.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 “”表示的是氢分子B. 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是2:1C. 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 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氢、氧原子6.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小北同学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①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⑤在加热情况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⑥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物质A. ①②B. ①②③⑤C. ②③④⑥D. ①②③④7.下列关于水的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A. 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B. 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C.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D. 通常化学性质较稳定,在通电时分解成氢气和氧气8.关于电解水的实验,错误的是( )A.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 水通直流电能生成氢气和氧气9.水()是动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
辅导班练习: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单元练习
![辅导班练习: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单元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7c1c38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a.png)
辅导班练习: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单元练习【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一、选择题1.在做水的电解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溶液的目的是()A.增加水的导电性B.可以增加氧气的量C.可以增加氢气的量D.以上说法都正确2.如图所示,一定温度下,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水中加入某固体物质后,试管中有固体析出,判断加入的某物质可能是()A.硝酸铵固体B.氢氧化钠固体C.氯化钠固体D.蔗糖固体3.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不同溶质的溶液同时蒸发掉10g水,并冷却到T℃时,分别析出2g甲和3g乙物质(均不带结晶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B.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C.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D.将析出晶体后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甲、乙不反应),溶液仍饱和4.把某温度下的硫酸铜热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有蓝色晶体析出B.溶液变为无色C.有白色沉淀析出 D..溶液变为绿色5.如图所示,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缓慢放入水中,从铁块下表面刚刚接触水面直至测力计示数为零的过程中()A.铁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变大B.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一直变大C.弹簧测力计对手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D.桌面受到溢水杯的压强先不变,后变大6.如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低于时,物质Y的溶解度小于XB.X、Y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a点表示时X、Y的溶液都不饱和D.Y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7.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C.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D.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8.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C,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某维生素C泡腾片,每片含1g维生素C,将1片该泡腾片投入适量水中,最终得到250g溶液,此溶液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为()A.0.4% B.1% C.2.5% D.4%二、填空题9.根据下表回答问题: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5 37.3 38.4 39.8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1)如果NaCl和NH4Cl的溶解度在某温度时相等,则该温度应该在表中温度范围内。
专题1.1 地球上的水-2019年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试卷和答案)
![专题1.1 地球上的水-2019年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试卷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263520cf84b9d528ea7aaf.png)
专题1.1 地球上的水-2019年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试卷和答案)一、选择题1.2018年5月,台州南部湾区引水工程开工,以级解台州雨部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该工程通过管道,将台州北部水资源向南部输送。
该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B.地表径流C.海水蒸发D.水汽输送2.地球上水含量最多的是()A.地下水B.冰川水C.河流水D.海洋水3.“楠溪江水,直济乐清”,楠溪江——乐清引供水工程有效缓解了乐清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该工程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4.水是生命之源,但地球上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
如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
下列有关淡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全球均衡分布B.北美洲比南美洲多C.亚洲最少D.大洋洲最多5.对人的生命活动来说,水也是至关重要的物质。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需水约()A.3000千克B.3000毫克C.3000立方厘米D.3000升6.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C.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D.“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7.下列不能证明空气中存在水的是()A.放在空气中的饼干会变软B.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啤酒外壁上会“出汗”C.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周围有“白雾” D.利用降温和加压的办法或使空气变为液态8.下列人体中的组织或器官,含水量最多的是()A.肌肉B.血液C.骨D.眼睛9.下列物质中,不含水的是()A.干燥的玉米种子B.纯冰C.熔化的铁水D.熟透的苹果10.下列地区水循环不够活跃的是()A.赤道附近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C.印度洋海域D.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11.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B.冰川水、地下水、河流水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12.图4为某区域大气水循环示意图。
第一章单元试卷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单元试卷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dfb39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2.png)
八上科学第一章水和水溶液综合检测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七“世界水日”,下列节水措施中不可取的是()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B、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洗菜、淘米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2、如图,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
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A、砂糖水颜色很深B、砂糖水味道很甜C、砂糖溶解得很快D、砂糖固体有剩余3、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重8N的金属块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此时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8N,竖直向上B、5N,竖直向下C、3N,竖直向下D、3N,竖直向上4、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取用液体B、量取液体C、倾倒液体D、取用固体5、影响固体在水中溶解度大小的外界条件是()A、加入水的多少B、加入溶质的多少C、是否进行振荡和搅拌D、温度的高低6、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7、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乳浊液的是()A、白醋B、食用油C、食盐D、酒精8、25℃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9、电解水时,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而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
现将25克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通直流电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后稀硫酸的质量分数变为10%,则已电解的水的质量为()A、5克B、10克C、12.5克D、15克10、已知t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克。
在该温度下,将25克氯化钾固体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5%B、28.6%C、33.3%D、50%11、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上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B、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C、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12、现有一杯20℃的刚好饱和硝酸钾溶液,采取下列方法能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的是()A、加入一定量的固体硝酸钾B、恒温蒸发部分水C、将温度升高到60℃D、加入一定量的水13、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C、在③→④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14、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某操作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的是()A、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B、用仰视的方法量取42.5mL的蒸馏水C、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D、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刚用蒸馏水洗涤过的试剂瓶15、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不正确的是()序号温度/℃水的质量/克所加硝酸钾的质量/克所得溶液的质量/克①28 10 4 14②28 10 6 14③60 10 8 18A、28 ℃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克B、60 ℃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 ℃时多C、①②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③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二、填空题(共5题;共20分)16、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f0410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5.png)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含答案)一、水的分布与组成1.(2018八上·杭州期中)1) 图甲中C环节给浙江等东部地区带来的影响是带来水汽。
2) 正确的说法是:①实验中A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B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②A、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2∶1;③做该实验时,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④该装置中通的是直流电。
3) 在甲中水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在乙中水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2.(2019九下·浙江保送考试)1) 与电池负极相连的试管a得到的产物是氢气,与电池正极相连的试管b得到的产物是氧气,理论上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2:1.由这一事实可以推知,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相同。
2) ①实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氧气:②虚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氢气;③实线与虚线的交点表示的意义是反应结束;④反应前原有氢气20 mL。
3.(2018八上·天台期中)如下图所示,左图是教材课后练中水电解实验装置,右图是台州市某科学老师针对左图实验自创新实验装置。
右图的创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2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中氢氧化钠不发生化学变化,只用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用注射器将氢氧化钠溶液注满移液管并将移液管倒立在装置的正负极上,连接好导线,接通直流电源,通电约4分钟,产生一定量的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
请你结合上述图示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 配制2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固体氢氧化钠20 g。
2.你认为右图的创新实验相对左图来说,具备的优点组合是哪些?(填写字母编号)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3.装置密闭性良好、读数正确,若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溶解能力大于氢气,请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所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会是小于、大于还是等于2:1.二、水的浮力4.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2019年精选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节地球上的水浙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一百.docx
![2019年精选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节地球上的水浙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一百.docx](https://img.taocdn.com/s3/m/f2c4f8dd227916888486d7e7.png)
2019年精选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节地球上的水浙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一百4第1题【单选题】小李喝完水转身就走,老师看见水龙头没关好,于是告诉小李地球上的水资源很缺乏,要节约用水。
小李感到羞耻,因为地球上我们直接利用水只有()A、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B、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C、河流水、固体冰川、湖泊淡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较浅的地下淡水【答案】:D【解析】:[分析】海洋水是咸水,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地球上的淡水(包括陆地淡水和大气水)仅占总水量的2.53% ,剩余的0.94%是陆地咸水•陆地淡水也不是都能利用的,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约占地球总水的量的0.3%.[解答】A、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f固体冰川、土壊水不能直接利用r A错误;B、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和固体冰川不能直接利用,B错误;C、河流水、園体冰川、湖泊淡水「固体冰川水不能直接利用,C错误;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较浅的地下淡水,这三种是直接可利用的淡水资源,D正确・妙D4第2题【单选题】关于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D、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达1.39xlO A18m A3 ,不存在水资源危机【答案】:D【解析】:【解答】A、可用月巴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泡沬较多的是软水,泡沬较少的是硬水,故A正确;B、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zK的硬度,故B正确;C、水污染有弐来源:亏染、馳污染、201 亏染,解无磺洗芮分有利于防吐湎亏染r故3述确;D、地球水资源的总储量很多,但能被人类所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故D说法错误;妙D.[分析]A、根据可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进行解答;B、根据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进行解答;C、根据水污染的来源和防治措施判断;D、根歸炎水资源缺乏分析判断.【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个大水球,谈不上水资源的短缺问题B、工业三废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IC、人体含水约占人体体重的■D、人要维持生命,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答案】:D【解析】:【解答】AW上水的分布很广,但淡水缺乏所以A不正确;水处馨排放可水污染故B不正确;C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约£ ,所以不正确.3D©的生存和廿都离不开水咖D.【分析】地球上的水主要是以海水的形式存在r淡水资源很少而且主要分布在两极和冰JII上,分布很不均匀。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填空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填空题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07f4a304a1b0717ed5dd4c.png)
浙教版8年级上册第一章填空题一、自然界的水1.(2020八上·长兴开学考)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________(填序号)环节构成的水循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地得到补充。
(2)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________。
(3)不同的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 )A.地表径流B.蒸发和降水C.地下径流D.下渗和蒸腾2.(2019八上·长兴月考)读“水循环”示意图和大气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1)图1中环节E的名称是________。
图1 图2(2)图2中甲、乙两地的大气运动示意图所示,________地为晴朗天气。
(3)图1中C环节中大气运动方向是图2中的________(选填“甲→乙”或“乙→甲”)。
3.(2019八上·江山期中)根据以下“世界水储量示意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请回答。
(注:第(1)(2)小题填写名称,第(3)小题填写字母)(1)“世界水储量示意图”中,________是地球上淡水B的主体(占比68.69%)。
(2)“水循环示意图”中,写出水循环的环节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循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地球的淡水资源。
(3)我们饮用的水是由原水(未经处理的水)净化所得,原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家庭的饮用水可经过如下的净化步骤:则:可以除去大颗粒悬浮物质的步骤是________。
二、水的组成4.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填空。
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1)B为电源的________极。
(2)已知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溶解度大于氢气的溶解度,则实验中测得的甲,乙两管气体体积比要比理论值________(填“大"或“小")。
(3)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
5.(2020七下·慈溪期中)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1)在图中的电源上A是________极(填“正”或“负”)(2)试管1与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在相同条件下试管1内气体的溶解度大于试管2内气体的溶解度,实验中测得结果比理论值偏________(填“小”或“大”)。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同步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442e6390c69ec3d4bb7565.png)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同步练习一、基础题1.在装有水的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牛奶、食盐、菜油和面粉,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A. 牛奶B. 食盐C. 菜油D. 面粉2.小明在做溶解实验时,在烧杯中放了少量高锰酸钾和水,使溶液变成红色,他使用的溶剂是水。
除了水之外常见溶剂还有()A. 蔗糖水、洗涤剂B. 石灰水、丙酮C. 汽油、酒精D. 肥皂水、牛奶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 面粉B. 苏打粉C. 花生油D. 牛奶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液一定是液体B. 溶液一定无色透明C.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D. 溶液中溶剂一定是水5.实验室用于量取液体的仪器是()A. B. C. D.6.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错误的是()A. 用药匙取用粉末B. 读取液体体积C. 倾倒液体D. 取用块状固体7.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里,振荡,然后仔细观察。
指出哪个是溶液,哪个是悬浊液,哪个是乳浊液。
精盐:________,煤油:________,高锰酸钾:________,面粉:________,鱼肝油:________。
8.把对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的编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A.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B.肉眼能看到分散系里的固体小颗粒C.是混合物D.由溶质和溶剂组成E.久置能分层,形成两层液体F.通常是一种透明液体(1)溶液________;(2)悬浊液________;(3)乳浊液________。
二、中档题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B. 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C. 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D. 只要条件不变,糖水中的糖不会分离出来10.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 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溶质C. 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D. 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11.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B. 汽水中的溶质是水C. 食盐水中溶质是食盐D. 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12.在做《溶液的形成》这一课的演示实验时,老师先往一试管中加入1~2小粒高锰酸钾,然后加入5毫升的水,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13.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指出下列溶液的溶质和溶剂。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模拟测试(含解析)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模拟测试(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67e0f8da38376baf1fae3e.png)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 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B. 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C. 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D. 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2.下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与丙烧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 )A. 甲B. 甲和乙C. 乙和丁D. 丁3.家用电冰箱的冷冻室一般有三个抽屉,为了使冷藏效果比较好,冷凝管的位置应该()A. 在抽屉口上方B. 在抽屉底C. 在抽屉口的上下都有D. 在抽屉的侧壁4.地球大气层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这种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A. 空气的密度B. 空气的组成成分C. 水汽含量的多少D. 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5.小明周六去郊游,出发前到超市买了下列4种饮品,其中属于溶液的是A. “永和”豆浆B. “娃哈哈”矿泉水C. “美汁源”果粒橙D. “伊利”纯牛奶6.下列与人关系密切的4种液体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娃哈哈”矿泉水B. “伊利”纯牛奶C. 粉笔灰水D. 血液7.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 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C. “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D. “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8.小张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如图所示,他沿杯璧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可能是图中的()A. B.C. D.9.如图,两个相同容器都盛满水,甲中有一个体积为50厘米3,密度为0.5×103千克/米3的木块漂浮在水面。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专题训练一与浮力有关的实验课件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专题训练一与浮力有关的实验课件新版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5d0644bcd126fff6050b3d.png)
①将表格补充完整。
②分析上表,小明得出此装置可制作“密度计”的分度值是 __0_._05_g_/_c_m_3(_或_5_0_k_g_/_m_3_) _______。
专题训练(一) 与浮力有关的实验
【解析】(1)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时,要先认清分度值,然后再读 数。 (2)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和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
G 物=F 浮=4
N,V 排=ρF浮 水g=1.0×103
4N kg/m3×10
N/kg=4×10-4
m3=400
cm3;
1400 因此,容器的横截面积=
cm3+400 12 cm
cm3 =150
cm2。塑料块的体积
V
物=50
cm2 × 10
cm = 500
cm3 = 5×10 - 4
m3
,
则
塑
料
块
专题训练(一) 与浮力有关的实验
【解析】(1)图甲中,当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缓慢增大时,铁块排开水
的体积变大,根据 F 浮=ρ液 gV 排可知,铁块受到浮力增大;(2)根据称 重法可知,石块所受的浮力为 F1-F3;排出水的重力为 F4-F2;物体所
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的定量关系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专题训练(一) 与浮力有关的实验
9.在“浮力的研究”实验中。 (1)取一铁块,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如图AT-1- 8甲所示。当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缓慢增大时,铁块受到浮 力大小的变化是__增_大_____。
专题训练(一) 与浮力有关的实验
(2)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关系”的实验过程: ①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为F1; ②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烧杯的重力为F2; ③如图丁,把石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杯中,用该空烧杯接从溢 杯里被排出的水,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为F3;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2水的组成同步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2水的组成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389dd8ad02de80d4d840ff.png)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2 水的组成同步练习一、基础题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B. 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C. 在电解实验中可看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为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 海水经过滤后可直接饮用2.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①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④在常温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A. 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3.水电解时,负极生成了10毫升的气体,则正极生成气体的体积为()A. 10毫升B. 20毫升C. 5毫升D. 30毫升4.下列关于水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 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C.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D. 水是由水原子组成的5.图甲、乙是电解水的实验及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B. a、b试管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C. 水电解的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数都没发生变化D. 电解水的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6.下列有关电解水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B.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大C. 电解水时,通常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D. 电解水实验说明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再分7.在通电分解水的实验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正极产生的气体,现象是________,该气体是________。
用燃着的木条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现象是________,该气体是___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二、中档题8.下列证明水电解的实验两极产生什么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A. 用燃着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的气体,气体燃烧,出现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B.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的气体,木条立即复燃,证明是氧气C.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处的气体,气体燃烧,证明是氧气D. 用燃着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处的气体,气体燃烧,出现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9.下列微粒能表示一个水分子的是(图中用“ ”和“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A. B. C. D.10.理论上,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 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B. 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C. 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D. 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11.只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果,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水由氢和氧组成B. 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C. 通电条件下,水能发生分解D.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12.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 水和溶液单元检测【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 水和溶液单元检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99272f360cba1aa911dae6.png)
第1章水和溶液单元检测满分120分一、单选(本部分共有25道题,共100分)1. (4分)在一定的温度下,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晶体,则()A. 有部分晶体溶解,晶体质量减少B. 晶体不能溶解,晶体质量不变C. 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 溶液的溶解度增大2. (4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是常用的溶剂,溶剂不都是水B.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根本区别是它们的稳定性不同C.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D.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3. (4分)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 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B. 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C. 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有结晶水D. 把溶液的溶剂蒸发一些一定会有晶体析出4. (4分)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A. 观察水分解的现象B. 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C. 探究水分解的条件D. 验证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5. (4分)下列对物质的溶解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物质的溶解性有强也有弱,强弱不同B.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无限地溶解C. 溶解性大小只跟物质的性质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D. 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6. (4分)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B. 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吃水深度变大C. 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D. 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7. (4分)下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与丙烧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A. 甲B. 甲和乙C. 乙和丁D. 丙和丁8. (4分)把重5N体积为0.6立方分米的物体投入水中。
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漂浮,浮力为6NB. 物体悬浮,浮力为5NC. 物体漂浮,浮力为5ND. 物体沉底,浮力为6N9. (4分)科学的学习要注意对概念的理解。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1-3节练习题带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1-3节练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55c1652f60ddccda38a04e.png)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1-3节练习一、单选题1.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
下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可见()A. 全球淡水资源分布不均衡B. 亚洲的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多C. 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D. 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水资源缺乏问题2.读“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③的影响B. 人工增雨会改变④的时空分布C. 图中①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D. 植树造林种草会造成⑥的减少3.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 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C.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D.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其中乙电极连接了电源的正极),反应一段时间后,对有关现象和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支持燃烧B. 乙试管中收集到可燃的气体C. 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2∶1D. 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5.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①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物质;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A. ①②B. ①②③C. ③④D. ①②③④6.一个铅球和两个铁球,它们体积相同,使其分别浸入水和煤油中,如图所示,若三者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F3,则以下正确的是()A. F1=F2=F3B. F1=F2>F3C. F1>F2=F3D. F1>F2>F37.长江上,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在卸完一半货物后,该艘轮船()A. 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小B. 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大C. 会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变大D. 会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8.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细铜丝制成简易的液体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烧杯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若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 甲、F 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则()A. F 甲<F 乙B. F 甲>F 乙C. ρ甲>ρ乙D. ρ甲<ρ乙9.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丁4 个小球,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如图所示,则说法正确的是()A. 甲浮力最小B. 丁浮力最大C. 丙丁浮力一定相等D. 甲乙浮力一定相等10.A、B 是两个不溶于水的物块,用一根细线连接在一起,先后以两种不同方式放入同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处于如图甲、乙所示的静止状态。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 第一章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 第一章 第1节 地球上的水](https://img.taocdn.com/s3/m/530fe53abe23482fb5da4c32.png)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地球上的水一、单选题1.(2020·温州)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不断地被利用。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凝结和降水B. 海洋水可以通过水循环转化为湖泊水C. 地表径流水量一定与植物蒸腾量相等D. 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2.(2020七下·慈溪期中)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 降水B. 蒸发C. 水汽输送D. 地表径流3.(2020·金东模拟)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主要环节的是( )A. 蒸发B. 径流C. 水汽输送D. 太阳辐射4.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①的影响B. 人工降雨会改变③的时空分布C. 破坏亚马逊雨林会造成⑤的减少D. 图中②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5.(2019八上·越城期末)以下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A. 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B. 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C.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较浅的地下淡水D. 河流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6.有植物蒸腾作用参与的水循环是()A. 海陆间水循环B. 海上内循环C. 陆上内循环D. 以上都不是7.(2018八上·义乌月考)小李喝完水转身就走,老师看见水龙头没关好,于是告诉小李地球上的水资源很缺乏,要节约用水。
小李感到羞耻,因为地球上我们直接利用水只有()A. 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B. 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C. 河流水、固体冰川、湖泊淡水D.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较浅的地下淡水8.大面积植树造林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这是因为植物可以通过蒸腾作用()A. 降低空气的温度B.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 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D. 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9.当今世界,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 江河水、湖泊淡水、大气水B. 江河水、冰川、深层地下水C. 江河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水D. 海洋水、冰川、浅层地下水10.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于( )A. 湖泊水的蒸发B. 江河水的蒸发C. 海洋水的蒸发D. 植物的蒸腾作用二、填空题11.(2019八上·天台月考)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水选择题专项突破 (含答案)(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实验中,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方法都符合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主要操作方法A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各成分的溶解性差异蒸发B分离水与酒精的混合物各成分的密度差异过滤C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酸根离子的化学性质差异加氯化钠溶液,观察现象D 除去FeSO4、CuSO4混合溶液中的CuSO4金属活动性差异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A.A B.B C.C D.D2 . 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细铜丝制成简易的液体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烧杯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若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
则()A.F甲<F乙B.F甲>F乙C.ρ甲>ρ乙D.ρ甲<ρ乙3 . 下列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泥沙B.白糖C.面粉D.食用油4 . 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则()A.小球A的质量等于小球B的质量B.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C.在甲液体中小球A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小球B对容器底的压力D.小球A在甲液体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大于在乙液体中排开液体的质量5 . 重水的主要用途是在核反应堆中作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B.重氢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C.重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D.重氢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6 . 某同学在探究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时,取两只一样的透明茶杯,分别倒入半杯冷水和热水,然后在冷水和热水中逐渐加入蔗糖,并使之充分溶解,直到饱和。
该同学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想研究溶解度与()A.温度的关系B.溶剂质量的关系C.搅拌的关系D.大气压的关系7 . 现有肥皂水、牛奶等生活中常见的液体,下列物质可以和它们归为一类的是()A.泥浆水B.矿泉水C.花生油和水的混合物D.面粉与水的混合物8 .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合理的是()A.用洗洁精清洗热水瓶里长期积淀下来的水垢B.使用滴瓶滴加试剂后,要用蒸馏水洗净滴管后才可以放回原瓶C.过滤时要用蒸馏水洗涤滤纸上的硫酸钡沉淀,这样可以除去其表面的一些可溶性杂质D.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装有二氧化硫气体的集气瓶内,可测定二氧化硫气体的酸碱性9 .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现将100克60℃时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溶液的质量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D.溶质的溶解度10 . 0℃时,在三个各盛有 100g 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B.三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丙>甲C.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D.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都会改变11 . 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B.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应爱惜水C.我国淡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八十几位D.水资源不足,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12 .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其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A.100克水中溶解有10克氢氧化钠B.10克溶液中含有1克氢氧化钠C.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为1∶9D.把5克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45克水中,可制成10%的氢氧化钠溶液13 . 关于压强和浮力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浮力和压强越大B.轮船从江河驶入大海,排水量减少C.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些,以便承受更大的水压D.用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14 . 碳酸钠易溶于水,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食品加工等领域,其溶解度如下表。
在20℃时,将30克碳酸钠粉未加入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再逐渐升温到30℃,这一过程中()温度/摄氏10203040度溶解度/克12.221.839.753.2A.溶液从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一直是饱和溶液C.溶液从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溶液一直是为不饱和溶液15 . 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信息错误的是()A.水电解是化学变化B.分子由原子构成C.水电解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16 . 高氯酸钾()可用作火箭推进剂,下表是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20406080溶解度/g 1.68 3.737.313.4A.2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B.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D.40℃时,将4g高氯酸钾溶于100g水可得到104g溶液17 . 右图是某工厂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的原理图,则在电解饱和食盐水时,肯定不能得到的产品是()A.NaOH B.HNO3C.H2D.Cl218 . 小王欲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的情况。
如图所示,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弹。
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次数1234567h (cm)024681012F弹( 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则在以下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物体所受浮力F与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是()A.B.C.D.19 .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C 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C.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的二氧化碳气体20 . 下列是有关科学问题中的因果关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浮在水面上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那么空心的铁球一定会浮在水面上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那么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C.密度比液体小的固体漂浮在该液体中,那么漂浮在该液体中的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小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后会有固体析出,恒温蒸发后有固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21 .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D.纯净水是纯净物22 .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B.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是 31.6g,则100g 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 31.6gC.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D.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23 . 粗盐提纯后,用制得的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快过滤速度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停止加热C.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液等步骤D.配制溶液时必备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烧杯、玻璃棒等24 .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测溶液pH值B.塞紧胶塞C.收集氢气D.取用大理石25 .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小事都能保护水资源。
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A.用洗脸水浇花B.用低流量喷头C.生活污水排放到河里D.收集雨水作生活用水26 . 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集气瓶B.烧杯C.玻璃棒D.量筒27 . 如图,重5N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硬板MN上,容器底面积为300cm㎡,高度为25cm,装有15cm深的水。
一根原长为10cm的轻质弹簧、细弹簧EF吊着柱形木块刚好静止在水面上。
弹簧上端E连接在固定不动的支架上,下端F连接在木块(不吸水)上表面的中心上,弹簧长度每变化1cm,弹力变化量为1N。
木块的重力为5N,底面积为50cm2,高度为20cm。
现将水平硬板MN缓慢向上移动,木块始终保持竖直方向,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木块的密度为0.5×103kg/m3B.当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2cm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1NC.当容器内水的深度为17cm时,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为1ND.当硬板向上移动25cm时,容器对硬板的压强为1500Pa28 . 一枚重量为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如图所示。
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鸡蛋所受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能是()A.B.C.D.29 . 如图所示,天平左盘放一装满水的溢水杯。
当天平平衡时,在杯中放入质量为的木块,木块排出水的质量为m2,则()A.左盘下降B.右盘下降C.天平仍保持平衡D.无法判断30 . 2014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B.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C.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不会污染水体D.我国水资源夏季欠缺,冬季丰富31 . 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A.反应速率快B.易于操作C.不需加热D.设备简单32 . 蔗糖水是溶液,原因是A.两种物质组成的B.无色透明的液体C.加热至沸腾也不分解D.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33 .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保护水资源,应禁止使用农药、化肥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水在常温下不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34 . 2016 年 10 月 17 日 7:30 分,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执行任务的 2 名航天员要飞行33 天。
宇航员在空间站看地球更像一个“水球”,这个“水球”上的水主要是()A.海洋水B.冰川水C.河流水D.大气水35 . 中国航母“辽宁舰”10月30日上午完成为期18天的海试,这次海试期间网民们猜测“辽宁舰”很可能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舰载机起降测试。
下图为“辽宁舰”的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飞时的情景,当飞机飞离航母后,则有()A.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减小B.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增大C.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减小D.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36 . 体育中考时同学们会带一些不同的饮料进入考场,以下饮料用品属于溶液的是()A.纯净水B.橙汁C.汽水D.牛奶37 . 目前水体污染问题很严重,下列能引起水体污染的是()①工业废水;②使用含磷洗衣粉;⑨雨水过多;④大量使用农药化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8 . 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溶质碘高锰酸钾溶剂水汽油酒精水汽油溶解性不溶易溶可溶易溶不溶A.衣服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做溶剂D.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39 . 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一③为恒温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C.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40 .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C.40℃时,70g 水最多可溶解乙 30gD.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大41 . 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寻找规律,对科学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