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虾与带子的解剖
鳌虾的解剖实验报告

鳌虾的解剖实验报告鳌虾的解剖实验报告引言:鳌虾,又称龙虾,是一种生活在深海中的珍贵水生动物。
它的外形独特,肉质鲜美,备受人们喜爱。
为了更好地了解鳌虾的生理结构和解剖特点,我们进行了一次鳌虾的解剖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描述我们的实验过程和发现。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我们选择了一只新鲜的鳌虾进行解剖实验。
实验所需的器材包括手术刀、镊子、显微镜等。
首先,我们将鳌虾放置在实验台上,用镊子固定它的身体。
然后,使用手术刀小心地切开鳌虾的外壳,暴露出内部结构。
在解剖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二、外部结构观察鳌虾的身体呈长形,由头部、胸部和腹部组成。
头部前端有一对复眼,能够感知周围的光线和运动。
胸部有五对附肢,其中第一对附肢演化成了大钳,用于捕食和防御。
腹部由七个节组成,每个节上都有一对附肢,用于游泳和呼吸。
三、内部结构解剖1. 鳌虾的消化系统我们首先观察了鳌虾的消化系统。
鳌虾的口器非常发达,包括一对颚和一对颚足,用于摄取食物。
食物经过食道进入胃,胃中有强壮的肌肉,能够研磨食物。
然后,食物进入肠道,其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中肠。
2. 鳌虾的循环系统我们接着观察了鳌虾的循环系统。
鳌虾的心脏位于胸部的上方,由一个前心室和一个后心室组成。
心脏通过一系列的血管与身体各部分相连。
鳌虾的血液中含有一种蓝色的铜质蛋白质,能够与氧结合,起到运输氧气的作用。
3. 鳌虾的呼吸系统鳌虾的呼吸器官位于胸部和腹部的附肢上。
它们通过附肢上的鳃来进行呼吸。
鳌虾的鳃呈片状,富含血管,能够与水中的氧气进行交换。
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了鳌虾的鳃,发现它们的结构非常精细。
4. 鳌虾的神经系统鳌虾的神经系统由一对位于头部的脑神经节和一对位于胸部的胸神经节组成。
脑神经节是鳌虾的主要感觉器官,能够接收来自外界的刺激。
胸神经节控制着附肢的运动,使鳌虾能够灵活地行动。
结论:通过本次鳌虾的解剖实验,我们对鳌虾的生理结构和解剖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螯虾的解剖PPT课件

腹部颜色较深,通常与环境颜 色相似,有利于隐蔽和保护。
螯虾的附肢
螯虾的附肢包括头部、胸部和腹部的附肢。 头部附肢包括一对触角和一对螯足,胸部附肢包括六对足,腹部附肢包括五对腹足。
附肢是螯虾运动、感觉和呼吸的重要器官,具有多种功能。
03
螯虾的内部结构
螯虾的消化系统
口腔和食道
螯虾的口腔内有锐利的 牙齿,用于咀嚼食物, 食物进入食道后被进一
合理投喂
控制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 率。
免疫增强
通过添加免疫增强剂等手段提高螯虾的免疫力,增强其对疾病的 抵抗力。
养殖环境的管理
水温调控
根据螯虾的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合理调控水温,保持水温的稳 定和适宜。
溶解氧管理
保持水体中足够的溶解氧,以满足螯虾呼吸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抑 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常见疾病及病因
白斑病
01
由细菌引起,症状为螯虾体表出现白色斑点,严重时会导致螯
虾死亡。
烂鳃病
02
由细菌引起,症状为螯虾鳃部溃烂,呼吸困难。
弧菌病
03
由弧菌感染引起,症状为螯虾体色发黑,活力下降,严重时会
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及措施
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更换水体,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可以有效预防细菌性疾 病的发生。
酸碱度调节
根Hale Waihona Puke 水质情况合理调节水体的酸碱度,创造适宜的养殖环境。
06
总结与展望
螯虾的研究现状
01
生物学特性
螯虾是水生动物,具有特殊的生理结构和行为特征。目前,对螯虾的生
物学特性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包括繁殖、生长、代谢等方面。
实验七鳌虾的外形和内部解剖观察

7、神经系统
腹神经索 食管上神经节(脑神经节) 围食管神经 食管下神经节
雌性
– 卵巢:1对,位于围心窦腹面,褐色。颗粒状, 分3叶,前部2叶,后部1叶
– 输卵管:1对,短小 – 生殖孔:第3步足基部内侧 – 受精囊:第4、5对步足间的腹甲上,有一椭圆
形突起,中有一纵行开口,内为空囊
5、消化系统
前肠
–口 – 食道 –胃
贲门胃:前端,壁薄,透过胃壁可看到胃内有深色食物 幽门胃:后端,较小,壁略厚
(一)螯虾的外形观察
将活螯虾标本用清水冲洗、浸泡,除去药 液后放蜡盘内进行观察
– 头胸部 :由头部(6节)与胸部(8节)愈合而成。 头胸甲 ,额剑 ,眼柄 ,复眼,颈沟 ,鳃盖
– 腹部 :6节。其后还有一扁平尾节,腹面正中 有一纵裂缝,为肛门
– 附肢
除第1体节和尾节无附肢外,共19对附肢,即每体 节1对
来顺序排列在解剖盘内 – 用放大镜自前向后依次观察附肢的构造
注意事项
– 摘取附肢时Biblioteka 用镊子钳住其基部,垂直拔下 – 如附肢粗大,可用剪刀剪开其基部与体壁的连接后再
拔下 – 既要注意附肢的完整性,又不损伤内部器官
(二)螯虾的内部解剖
呼吸系统 肌肉系统 循环系统 生殖系统 消化系统 排泄系统 神经系统
1、呼吸系统
用剪刀剪去头胸甲的右侧鳃盖,即可看到 呼吸器官——鳃
结合已摘下的左侧附肢上鳃的着生情况, 原位用镊子稍作分离,观察各种鳃
– 足鳃:第2颚足至第4步足基部 – 关节鳃:体壁与附肢间关节膜上 – 肢鳃:第1颚足基部
2、肌肉系统
成束的横纹肌,往往成对
3、循环系统
心脏
鳌虾的解剖实验报告

鳌虾的解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鳌虾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适应环境的特点,对于深入研究其生存和繁殖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验原理:通过对鳌虾的解剖操作,可以了解其身体构造和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及生理结构。
鳌虾是一种节肢动物,栖息于海洋深水区域,体长一般在10-20厘米之间。
鳌虾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十分特殊,它的眼睛顶部有一个透明的斜面,可探测到周围的光线,进行视觉反应。
鳃在颈节的前面,形成壳状器官,可过滤水中的氧气。
鳌虾同时具有两对触角,在寻找食物和发送信息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实验步骤:1.用手将鳌虾固定住,用手指轻压其背部进行麻醉。
2.用镊子将鳌虾的壳状器官打开,找到鳃,并观察其内部结构。
3.用镊子仔细取出鳌虾的各内脏器官,包括胃、肠、肝、心脏、卵巢等。
4.观察并记录鳌虾的各个器官的形状、大小、位置和结构特征。
5.将各器官进行标本处理,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组织等微小结构。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鳌虾的各项解剖学数据。
首先,我们在解剖鳌虾的过程中明确了它的身体结构和各器官的位置。
鳌虾的壳状器官的内部结构清晰,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组织构造明显。
其次,我们观察到鳌虾的心脏和肝的结构较为复杂,但其生物化学反应的机制和人类相似,可以为人类医学研究提供参考。
再者,我们得到了鳌虾的卵巢组织,了解到其生殖繁衍机制。
总之,鳌虾的解剖实验让我们对于这一物种的生态特征和生命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实验结论:鳌虾是一种独特的生物,能够在海洋深处存活,适应着严峻的环境和生存条件。
通过解剖实验,我们了解到了鳌虾的身体构造和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加深了我们对于此生物的认识。
希望此次实验能为深入研究鳌虾的生物遗传以及生殖繁衍机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螯虾解剖实验PPT课件

结论总结
结论总结是对实验结果的综合评 价和归纳,包括对实验目的、方
法、数据分析和结论的总结。
在总结结论时,需要特别注意突 出实验的创新点和亮点,同时指
出实验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结论总结还需要提出对未来研究 的建议和展望,以促进学科的发
展和进步。
05
实验注意事项
安全须知
实验过程中需佩戴实验服和护 目镜,防止意外伤害。
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是对实验数据深入挖掘和解 释的过程,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 统计和可视化分析等。
推断性统计则基于样本数据推断总体 特征,进行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等。
通过描述性统计,可以获得数据的集 中趋势、离散程度和分布形态等基本 信息。
可视化分析则通过图表、图像等形式的工具,以免划 伤自己或他人。
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器材清 洗干净并归位。
实验环境要求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 良好。
实验台面应平整、稳固,方便操 作。
实验室应具备足够的照明,确保 视线清晰。
实验操作规范
解剖过程中,应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避免对实验对 象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准备螯虾
选择一只健康的螯虾,用清水洗净。
02
切割外壳
用解剖刀沿着螯虾的腹面中线轻轻切 开外壳,注意不要损伤内部的器官和 组织。
01
清理和整理
实验结束后,用清水将螯虾的器官和 组织清洗干净,然后将外壳重新拼合, 以便下次使用。
05
03
暴露器官
剥离外壳后,可以观察到螯虾的内部 器官和组织,如心脏、肝脏、胃、鳃 等。
鳌虾解剖实验实验报告

鳌虾解剖实验实验报告
《鳌虾解剖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解剖鳌虾,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以及探索其生物特征
和生活习性。
实验材料:鳌虾、解剖刀、剪刀、手套、解剖盘、显微镜、实验记录表。
实验步骤:
1. 将鳌虾放置在解剖盘上,戴上手套。
2. 用剪刀剪开鳌虾的外壳,注意不要损伤内部器官。
3. 用解剖刀小心地切开鳌虾的腹部,暴露内部器官。
4. 观察鳌虾的内部结构,记录器官的位置和形态。
5. 用显微镜观察鳌虾的细胞结构。
实验结果:
通过解剖实验,我们发现鳌虾的内部结构非常复杂。
它的消化系统包括食道、胃、肠等器官,用于消化食物。
鳌虾的呼吸系统包括鳃和气门,用于呼吸氧气。
此外,鳌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也非常发达,可以感知外界环境并做出相应
的反应。
实验结论:
通过鳌虾解剖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这种生物的内部结构和生物特征。
这
有助于我们对鳌虾的生活习性和生态角色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我们研究其他
类似生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实验启示:
解剖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物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观
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中,我们应该多进行实验探究,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科学素养。
螯虾的附肢与内部解剖

实验7 螯虾的附肢与内部解剖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螯虾外形的观察,了解甲壳纲动物的附肢数量、类型及特点;2.通过对螯虾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的观察,了解甲壳纲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材料:提前一周用自来水冲洗浸泡过的螯虾;福尔马林浸制的日本对虾、中华绒螯蟹、三疣梭子蟹、水蚤、剑蚤、藤壶等浸制标本。
三、实验器具:显微镜;蜡盘、解剖剪、解剖镊子等。
四、实验步骤:1.螯虾的外形:螯虾又叫喇蛄。
每人取一只螯虾,放在自己的解剖盘(蜡盘)中,观察螯虾的外形: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外面包者坚韧的头胸甲,其前端有额剑(螯虾为背腹扁,沼虾为左右侧扁);头胸甲上有个凹沟叫径沟,是头胸的分界线;螯虾的外形取螯虾的附肢:总共19对(重点),要求带肢鳃、足鳃和关节鳃。
(1)头部5对:分别是,小触角、大触角、大颚、第一小颚和第二小颚各一对;(2)胸部8对:第一颚足、第二颚足、第三颚足、第一步足、第二步足、第三、第四和第五步足各一对,前三对步足末端有螯(沼虾是前两对步足有螯);(3)其中,大颚、第一小颚和第二小颚、第一颚足、第二颚足、第三颚足共同构成了螯虾的口器;(4)、腹部有6对附肢:如果是雄性的螯虾,第一、第二对附肢特化成雄性交接器,且雄性生殖孔位于第五对步足的基部内侧;如果是雌性的,第一对附肢柔弱且磁性生殖孔位于第三步足基部的内侧,在第四与第五步足基部的腹侧体壁上有一个椭圆形的凹窝---是螯虾的纳精囊;第三到第五对腹部的游泳足都不发达,第六对附肢比较发达,外肢分两节,与尾节共同构成尾扇。
螯虾的19对附肢螯虾的内部解剖:(1)呼吸系统:在取螯虾附肢时,需要取出下列鳃:a 1对肢鳃:薄膜状,位于第一对颚足;b 6对足鳃:分别位于第二对颚足~第四对步足的基部;c 对关节鳃:第二颚对足上有一对关节鳃,从第三对颚足到第四对步足分别有两对关节鳃。
注明:关节鳃着生在关节膜上。
(2)循环系统(为开管式循环):用解剖剪刀从螯虾背部头胸甲的后缘向前剪,注意把内脏同背部的外骨骼分离,剪到,螯虾的两只复眼的中间后方。
螯虾的观察与解剖

动 物 学 实 验 课 件
动 物 学 实 验 课 件
四、作业与思考
动
物
学
实
验 课
绘制螯虾内部解剖图
件
颚足 3 对。 第一颚足外肢基部大,末端细长,内肢细小。外肢基部有 动一薄片状肢鳃。 物第二、三颚足内肢发达,分为 5 节 ,屈指状,外肢细长。 学实验足参基与部虾都口有器羽的状形的成鳃。。 3 对颚足和头部附肢大颚、小颚均 课 件
步足 5 对
内肢发达,分为 5 节,即座节、长 节、腕节、掌节和指节;外肢退化。 前 3 对末端为钳状:第一对步足的错 特别强大,称螯足;
雄性
动➢ 精巢:1对,白
物 色,位于围心
学 实
窦腹面。呈3叶
验 状,前部分离
课 件
为2叶,后部合 并为1叶
➢ 输精管:1对, 细长
➢ 生殖孔:第5步 足基部内侧
动 物 学 实 验 课 件
4、生殖系统
动 雌性
物 学
➢ 卵巢:1对,位于围心窦腹面,褐色。
实 验
颗粒状,分3叶,前部2叶,后部1叶
课 件
动 物 学 实 验 课 件
动 物 学 实 验 课 件
头部附肢:共5对
动 ①小触角 位额剑
物 下方。原肢 3 节,
学 实
末端有 2 根短须
验 课
状触鞭 .触角基
件 部背面有一凹陷
容纳眼柄,凹陷
内侧丛毛中有平
衡囊。
②大触角 位
动
眼柄下方,原
物 学
肢 2 节,基节
实 验
的基部腹面有
课
排泄孔。外肢
➢ 肢鳃:第1颚足基部
动 物 学 实 验 课 件
动 物 学 实 验 课 件
螯虾解剖

腹部附肢
动 物 学 实 验 课 件
共 5 对,不发达。原肢 2 节。前 2 对腹 肢,雌雄有别。雄虾第一对腹肢变成管 状交接器,雌虾的退化;雌虾第二腹肢 细小,外肢退化 第三、四、五对腹肢形 状相同,内、外肢细长而扁平,密生刚 毛
动 物 学 实 验 课 件
动 物 学 实 验 课 件
动 物 学 实 验 课 件
动 物 学 实 验 课 件
动 物 学 实 验 课 件
3、循环系统
动 物 学 实 验 课 件
心脏 位于头胸部 背方的围心 窦中,为半 透明、多角 形的肌肉囊 用放大镜观 察,可见有3 对心孔
动 物 学 实 验 课 件
3、循环系统
动 物 学 实 验 课 件
动脉:细而透明,用镊子轻轻提起心脏,可 见心脏发出7条血管 由心脏前行的动脉 眼动脉:1条,由心脏前端发出 触角动脉:1对,由眼动脉基部两侧发 出 肝动脉:1对,由触角动脉外侧发出 由心脏后行的动脉 腹上动脉:1条,沿后肠背方后行到腹 部末端 由心脏下行至腹面动脉 胸直动脉:1条,弯向胸部腹面
动 物 学 实 验 课 件
动 物 学 实 验 课 件
动 物 学 实 验 课 件
2.螯虾附肢的观察
动 物 学 实 验 课 件
附肢的观察 左手持虾,使其腹面向上 右手持镊子,由后向前依次将左侧附肢摘下, 并按原来顺序排列在解剖盘内 自前向后依次观察附肢的构造 注意事项 摘取附肢时,用镊子钳住其基部,垂直拔下 如附肢粗大,可用剪刀剪开其基部与体壁的 连接后再拔下 既要注意附肢的完整性,又不损伤内部器官
动 物 学 实 验 课 件
实验 3螯虾及其它甲壳动物
螯虾的解剖PPT课件

• 呼吸器官:
• 肌肉:为成束的横纹肌,往往成对
• 循环系统 : 心脏:位于头胸部后端背侧的围心窦内,半透明,多角形的肌肉囊。
在心脏的背面,前侧面和腹面各有一对心孔。 动脉:细且透明
• 生殖系统: 精巢1对,白色;输精管,其末端开口于第五对步足基部内侧。 雌性:卵巢1对,性成熟时为淡红色或淡绿色,浸制标本呈褐色,其末
目的
❖ 通过观察螯虾的外形和内部结构,了解 甲壳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的主要特征;认 识甲壳纲的代表动物;具备初步识别甲 壳动物常见种类的能力。
内容
• 螯虾的外形 • 内部结构的解剖观察
实验材料与用具
• 螯虾的浸制标本 • 解剖器具,解剖盘,放大镜
实验操作及观察 ➢外部形态结构的解剖及观察 ➢内部器官系统的解剖和观察
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
• 头胸甲;额剑;复眼;颈沟;鳃盖;鳃腔
• 附肢(13对): 头部及其附器:共5对 • 小触角、大触角 、大颚 、第1小颚 、第2小颚 胸部及其附器:共8对 • 3对颚足 、5对步足 腹部及其附器 • 5对游泳足 、1对尾肢
日本沼虾 的附肢
Back
内部器官系统的解剖和观察
端开口于第三对步足基部内侧。
• 消化系统:肝脏(淡黄色腺体),胃(囊状)
• 排泄系统:触角腺(扁圆形腺体), 生活时呈绿色,故又称绿 腺,浸制标本为乳白色
• 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腹神经链(身体腹面正中线的1条白 色索状物);围食管神经;食管下神经节;脑
甲壳动物的循环系统
Back
作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绘螯虾内部结构解剖图
螯虾的解剖实验报告怎么写

螯虾的解剖实验报告怎么写实验名称:螯虾的解剖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解剖螯虾,了解其内部结构和生理器官的位置,并探究螯虾的适应能力和生活习性。
二、实验器材1. 刀具(手术刀、小刀等)2. 针灸针3. 放大镜或显微镜4. 实验台5. 螯虾标本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螯虾标本取出,并放置在实验台上。
b. 仔细观察螯虾的外部特征,包括颜色、大小、触角、眼睛、螯足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生物特征。
2. 解剖外骨骼:a. 利用手术刀或小刀小心地切开螯虾的外骨骼,注意不要损伤内部器官。
b. 观察外骨骼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其强硬和保护内部器官的功能。
3. 解剖消化系统:a. 用手术刀小心地切开螯虾的背甲,揭开腹部外壳以暴露出内部的器官。
b. 观察消化系统,包括食道、胃、肠和肝脏等,了解螯虾的食物摄取和消化吸收的过程。
4. 解剖呼吸系统:a. 将触角和眼部组织小心地移开,揭开头部外壳以揭示出螯虾的鳃。
b. 观察鳃的结构和位置,了解螯虾通过鳃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
5. 解剖循环系统:a. 用手术刀轻轻地切除螯虾的胸部外骨骼,暴露出内部的器官。
b. 观察心脏和血管的位置和结构,了解螯虾的循环系统如何运输氧气和养分。
6. 解剖神经系统:a. 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螯虾的神经系统,包括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等。
b. 了解螯虾的神经系统如何协调其运动和行为。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外部特征:a. 螯虾通常呈现灰色或绿色,有两对触角,一对复眼,一对简眼,以及大大小小的螯足。
b. 螯足是螯虾最明显的特征,用于抓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2. 内部结构:a. 螯虾的外骨骼具有硬度和弹性,可以保护内部器官。
b. 螯虾的消化系统包括食道、胃、肠和肝脏,用于摄取食物、消化和吸收养分。
c. 螯虾的呼吸器官是鳃,通过鳃进行气体交换。
d. 螯虾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用于运输氧气和养分。
e. 螯虾的神经系统由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组成,控制其运动和行为。
3. 适应能力和生活习性:a. 螯虾的螯足非常强壮,能够抓住和撕碎食物,同时也用于防御敌害。
实验七鳌虾的外形和内部解剖观察PPT42页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实验七鳌虾的外形和内部解剖观察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பைடு நூலகம்,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8带子与鳌虾的解剖
2016.4.30
8.1目的:了解软体动物和甲壳纲的结构特征,掌握带子与鳌虾的解剖方法。
8.2内容:
(1)软体动物,甲壳纲的主要特征
甲壳纲主要特征:甲壳亚门在形态结构上表现出多样性,例如体形大小、体节数目、体躯划分及附肢的分化都有较大的差异。
在生活方式上绝大多数为海洋生,为海洋浮游动物的重要成员,常被誉为海洋中的昆虫,少数侵入淡水。
是构成水生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
也有极少数进入陆地生活,但不能脱离潮湿环境。
甲壳类动物都具有两对触角,这一点区别于其它节肢动物(有螯肢亚门无触角,三叶虫亚门及单肢亚门仅有一对触角,相当于甲壳类的小触角)。
甲壳类动物的附肢基本上都是双肢型,但在不同的体区有不同的形态与机能的分化,其中至少有三对口后的附肢作为颚。
甲壳类动物生活史中由卵孵出后为无节幼虫(nauplius),仅有三个体节,三对附肢,相当于成体的前三对附肢,即两对触角及一对大颚。
经多次蜕皮不断地在肛门前部增加体节数,原始的种类体节可多达数十节,高等的种类体节数减少并固定,体区划分清楚。
此外有些种类头部和胸部可能也会融合到一起,形成头胸部。
所有的甲壳亚门的干细胞分裂时的特征相同。
软体动物主要特征:体柔软而不分节,一般分头-足(有的头退化或消失;足肌肉质)和内脏-外套膜(由背侧的内脏团、外套膜及外套腔组成)两部分。
背侧皮肤褶襞向下延伸成外套膜,外套膜分泌包在体外的石灰质壳(有的退化成内壳或无壳)。
无真正的内骨骼。
体内有一血腔(即一系列扩张的静脉窦)。
血腔血功能如液体骨骼,用以维持身体的紧张度。
血内含少量星形或阿米巴形细胞。
血液中含血蓝蛋白(腹足纲及头足纲)。
口的肌肉含肌红蛋白。
真正的体腔退化为生殖腔和围心腔。
体表一般有纤毛或黏液。
口内有齿舌。
齿舌是多数软体动物特有的器官,由多列角质齿板组成,形似锉刀,用于帮助摄食。
常有大型消化腺体。
有栉鳃,表面具纤毛,用以激动水流(在双壳类有助于滤食水中食物颗粒)。
排泄器官为肾。
海生种类排泄氨或尿素,陆生腹足类排尿酸。
雌雄同体或异体。
(2)带子,鳌虾的解剖
(3)软体动物分类简介,甲壳纲的重要类群展示
8.3实验材料和用品
显微镜、解剖器材、鳌虾、带子、甲壳纲重要类群展示、软体动物分类简介
8.4实验操作及观察
8.4.1鳌虾的外形:
带子的外形:
8.4.2鳌虾、带子的解剖:(简述操作步骤和主要系统的位置及结构特点)8.4.2.1鳌虾的解剖:先去掉侧盖剪开头部剪开腹部
2
1
8.4.2.2带子的解剖:
将1处的闭壳肌剪开从内侧将2处的两侧闭壳肌剪开
观察带子的内部结构顺着口咽找到食道打开后找到中肠腺
8.4.3软体动物分类简介:软体动物(Mollusca)是动物界中的第二大门。
软体动物是三胚层、两侧对称,具有了真体腔的动物。
软体动物的真体腔是由裂腔法形成,也就是中胚层所形成的体腔。
身体柔软,一般左右对称,某些种类由于扭转、屈折,而呈各种奇特的形态。
通常有壳,无体节,有肉足或腕,也有足退化的。
外层皮肤自背部折皱成所谓外套,将身体包围,并分泌保护用的石灰质介壳。
呼吸用的鳃生于外套与身体间的腔内。
水陆各地都有分布。
包括多板纲(如石鳖)、腹足纲(如鲍、蜗牛);掘足纲(如角贝)、瓣鳃纲(如蚶、牡蛎)、头足纲(如乌贼、鹦鹉螺)、无板纲、单板纲(如新碟贝)七大类。
体腔动物之一门。
属原口动物,真体腔类,
甲壳纲重要类群展示(龙虾、小龙虾、虾蛄、常见蟹类等):甲壳亚门是节肢动物门中的一个亚门,由于亚门下物种用鳃呼吸,过去曾与三叶虫纲一起列为有鳃亚门(Branchiata),后来又被列为有颚亚门(Mandibulata),后有更多学者主张应独立成甲壳亚门(Crustacea)。
甲壳类动物约有31000多种,包括我们熟悉的水蚤、剑水蚤、丰年虫、对虾、螯虾、龙虾、蟹等。
8.5作业:带子的解剖(标注心脏、足、内脏团、腮等重要器官)
鳌虾的解剖(标注心脏、卵巢、消化腺、中肠、触角腺、肝脏等重要器官)(1)带子的解剖
心脏
鳃
水管
咽
口
外套膜附足
肾
闭壳肌
生殖腺
中肠腺
二鳌虾的解剖
心脏鳃
中肠
心脏
肌肉
后肠
胃
卵巢肝脏
触角腺胃
卵巢
心脏
肝脏
后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