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中医诊疗专项方案
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法的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研究
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法的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研究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排除妇科疾病的情况下,经前或经期出现的疼痛症状,常伴有生活质量下降、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等问题,给女性朋友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原发性痛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依据。
本文将通过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法,探讨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的研究,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文献研究1.原发性痛经的中医病因病机关于原发性痛经的中医病因病机,早在古代医籍《内经》中就有详细的记载。
《素问·经脉别论》中指出:“帝曰:女之经藏何如?岐伯曰:有病之经曰经痛,经痛之始生于风寒湿热。
帝曰:经痛非其病乎?岐伯曰:此病之中本也。
”可见,中医认为原发性痛经与外感邪气、情志不畅、气血运行不畅等因素密切相关。
现代文献研究也证实,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雌激素、前列腺素、儿茶酚胺等生理活性物质分泌失衡有关,而中医则认为这些生理活性物质的失衡是由于经络气血不畅所致。
2.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候根据《中医临床诊断疾病标准》中对原发性痛经的分类,可将其分为肝郁型、气滞型、血瘀型、瘀热型、虚寒型等多种中医证候。
肝郁型主要表现为情志不畅、胸闷胁痛、月经不调等;气滞型主要表现为腹部胀痛、情绪不宁、舌质淡红等;血瘀型主要表现为月经色暗、不畅或伴有血块、腹部胀痛等;瘀热型主要表现为腹痛、月经不畅且颜色深红等;虚寒型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少、颜色淡、腹痛缓解等。
这些中医证候分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依据。
3.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治疗在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治疗和调理饮食。
针灸疗法主要是通过穴位刺激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常用的穴位包括关元、足三里、太冲等;中药治疗常采用活血化瘀、温经散寒、调和气血的方法,如当归、川芎、姜黄等药物常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调理饮食则是通过对月经周期进行合理调理,避免食用寒凉生冷之物。
这些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且具有一定的疗效。
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中医治疗
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中医治疗痛经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症状之一,它困扰着很多很多女性,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中医上来讲,痛经是由于气滞血瘀、经血运行不畅或者着凉受寒引起,由于不同病因所致,痛经出现的具体症状也不尽相同,因此痛经分为很多种类,有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气血虚弱型、肝肾亏虚型,不同的类型由不同的治疗方法,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谈谈原发性痛经中寒凝血瘀型的中医治疗。
1.什么是原发性痛经呢原发性痛经是指在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的下腹部疼痛、坠胀、痉挛性疼痛,伴有腰痛或其他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严重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
原发性痛经多发于年轻女性,受各种因素所影响,例如精神因素、心理压力或者经期进食生冷食物、饮食不规律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有痛经家族史等,原发性痛经是不伴有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的月经期腹痛,如果不能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如面色发白、四肢冰冷甚至会出现晕厥等。
在中医妇科学中,痛经主要有两大病因,一是不荣则痛,如肾气亏损型、气血虚弱型;二是不通则痛,如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湿热瘀阻型;病机是充任气血运行不畅,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而出现的痛经。
中医很早就对原发性痛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在《华佗神方》中写道:“妇人行经时,腹痛如绞,谓之痛经。
”这是最早对痛经下的定义。
在南宋陈自明的《妇人良方大全》认为:“痛经有因于寒者,有气郁者,有血结者。
”痛经的发生有虚有实,正如《景岳全书·妇人规》记载的:“经行腹痛,证有虚实。
” 实者则实由于气滞血瘀、寒凝气滞、湿热瘀阻导致的不通而产生的疼痛,虚者则由于肾气亏损、气血虚弱导致的不荣,子宫失于濡养产生的疼痛。
1.寒凝血瘀型的痛经有何临床表现呢在中医中,原发性痛经分为很多种类型,在之前的内容中也有提到过,本文主要是谈论寒凝血瘀型的痛经。
那么寒凝血瘀型的痛经有何特别的临床表现呢?首先,寒凝血瘀型痛经是实证,它是在经期中产生疼痛,拒按,疼痛性质为冷痛,月经量少、色黯,有血块,全身表现为寒症、血瘀证的表现,舌脉表现为舌黯苔白、脉沉紧,应该以散寒、化瘀、止痛的护治原则来进行治疗和护理。
中药内服配合按摩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
原 发性痛 经有 “ 经 行腹 痛” 、“ 经前 腹 痛” 、“ 经后
腹 痛” 或 “ 月水来 腹痛 ” 等多 种 不 同 名称 。中 医学 认 为 ,痛 经 的发 生 多 与肝 肾二 脏 及 冲 任二 脉 有 关Ⅲ 】 ] ,其 主要 原 因是气 血 运行不 畅 ,气滞 血 瘀 、寒 湿 凝 滞 、 冲 任不 调 , “ 不 通则痛” 。治 宜 疏 肝 理 气 ,活 血 化 瘀 ,
著 性差 异 ( P <0 . 0 5 ) 。
4 体 会
腹 部 、双 下 肢 穴 位 按 摩 手 法 治 疗 ,对 照 组 口服 月 月 舒 ,两组疗 效 对 比观察 。 1 . 2 诊 断标 准 :所 有 患 者 的诊 断参 照 《 妇 产科 诊 疗 常规》中 “ 原 发性 痛经 ” 的诊 断标 准 :①经 期 或 经 期 前 后 出现持 续性 或 阵发 性 下腹 疼 痛 ,痛 时常 伴 有 腰骶
1 临床 资 料 1 . 1 一 般 资料 :为 保 证 原 发 性 痛 经 样 本 的 可 靠 性 , 需剔 除继 发性 痛 经样 本 ,如 盆 腔 炎 、子 宫 腺 肌 病 、宫
药 内服 配合 穴位 按 摩 ,每 日治 疗 1次 ,至 月 经 来 潮 2 天 为止 ,连续 治疗 3 个 月经 周期 。 2 . 2 对照 组 :给 月 月 舒 冲剂 ( 河 南 省 宛 西 制 药 股 份
有 限公 司 ;批 准文 号 :国药 准 字 Z 4 1 0 2 1 9 7 2 ) ,每 次 1
包 ,每 日 2次 , 口服 。疗 程 同上 。 症 等所 引 发 的 继发 性 痛 经 。我 们于 2 0 1 1 年 2月 ~2 0 1 2年 8月 ,选 择 符 合 原 发 性 痛 经标 准 的患 者 6 O例 ,年 龄 1 9 ~2 5岁 ,均 属 未 婚 女青 年 。月经 周 期 规 律 2 8 ~3 5天 ,无 腹 部 、腰 部 、外 伤
中医讲堂:原发性痛经
中医讲堂:原发性痛经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起的痛经。
中医学将此病称之为“经行腹痛”,认为本病多由劳伤气血,体质虚弱,气滞血瘀;或风寒之气外袭,伤及冲任等所致。
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绞痛,也可出现胀痛或坠痛。
有时疼痛放射到腰骶部、股内侧、阴道甚至肛门等处。
多在月经来潮第1~2日出现,一般于月经来潮前数小时即已感到疼痛,成为月经来潮之先兆。
月经开始时疼痛逐渐或迅速加剧,疼痛历时数小时,有时甚至2~3日。
疼痛呈阵发性,疼痛剧烈时患者脸色发白,出冷汗,全身无力,四肢厥冷,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尿频、头痛等症状。
原发性痛经的治疗1 体针刺法取穴:关元、三阴交、十七椎。
辨证加减:气滞血瘀型加合谷、太冲、气海穴;寒湿凝滞型加命门、足三里;气血虚弱型加足三里、气海;肝肾亏损型加肾俞、肝俞、太溪、太冲。
操作方法:每次选用3~5穴。
针刺关元、气海,采用连续捻转的手法,务使针感向下传导,三阴交施以泻法;十七椎下可刺入1~1.5寸深,得气后快速捻转,使针感向小腹传导。
寒证、虚证者起针后在小腹部穴位施以艾灸,至皮肤红润;或在腹部穴位施以温针灸。
非发作期可隔日治疗1次,至月经来潮前3日,可每日治疗1次。
2 十七椎治痛经取穴:十七椎。
操作方法:此穴位于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消毒后,用毫针刺入一寸到两寸左右(深浅因人而异),得气后强刺激快速捻转手法行针,使针感向小腹传导,行针一分钟,留针十五分钟即可。
说明:此方法简便容易操作,要点是一定要快速捻转行针,强刺激,大部分一次见效,治愈率极高。
3 大陵穴治痛经取穴:大陵穴。
操作方法:从大陵穴进针平刺向指尖方向一寸左右。
快速捻转行针,留针十五分钟。
说明:此方法急则治标,通常可快速缓解,但治愈率不如十七椎。
中医中药治痛经的方法
中医中药治痛经的方法痛经是困扰很多女性朋友的一个常见问题,有的女性朋友吃了很多药也不见好转。
其实,按照中医的说法,痛经重在日常调理,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医中药治痛经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中医中药治痛经的方法:当归白芍治痛经【功能主治】主治痛经。
【偏方组成】当归20克,白芍30克,赤芍、五灵脂、元胡、香附、荔枝核、怀牛膝、川芎各12克,吴茱萸、肉桂、泽兰、红花、甘草各8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
每次于月经前5天开始用药,服至月经来潮时停服。
连续服2~3个月经周期。
【病例验证】用本方治疗痛经患者140例,其中治愈135例,显效4例,无效1例。
中医中药治痛经的方法:温经散寒汤治痛经【功能主治】温经化瘀,散寒止痛。
经前或经时小腹拧痛或抽痛,凉而沉重感,按之痛甚,得热痛减,经行量少,色黯有血块,畏寒便溏,苔白腻,脉沉紧。
【偏方组成】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2克,白术12克,紫石英20克,五灵脂12克,金玲子10克,葫芦巴6克,延胡索10克,制香附12克,小茴香6克,艾叶6克。
【用法用量】经行腹痛开始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加减】本方适宜于寒湿搏于冲任所致痛经。
如受寒重者,可加吴茱萸,桂枝之品;血瘀重者,加桃仁、红花之类。
中医中药治痛经的方法:丹参芍药汤治痛经【功能主治】蜕膜样痛经,症属寒凝胞宫、瘀阻不通,不通则痛。
【偏方组成】丹参、赤芍、乌药、香附、五灵脂、山楂、延胡索、木香、三棱、莪术各10克,吴茱萸3克,肉桂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中医中药治痛经的方法:柴胡通经汤治痛经【功能主治】主治痛经。
【偏方组成】柴胡10克,香附10克,陈皮10克,郁金10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元胡15克,小茴香6克,乌药12克,益母草15克,丹参15克,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早晚服下。
于经前5天开始服药,6剂为1疗程。
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
中医妇科痛经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痛经凡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的,痛剧昏厥者,称为痛经。
其原因大多为外感风冷,内伤七情,以致气滞血瘀,不通则痛,亦有因气血不足,胞脉失养而成者。
【诊断】1.小腹疼痛随着月经周期而反复发作。
2 .疼痛剧烈者,见肢冷、面青、汗出等症状,常可发生昏厥。
3 .需作妇科检查,了解子官发育情况,有无生殖器炎症或其他器质性病变,以明确痛经的原因。
【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症以小腹疼痛为主症。
一般情况下,经前痛多实,经后痛多虚;胀痛、绞痛多属实证,隐痛多属虚证。
一般以实证为多见。
治疗上,经前着重理气,经期需活血化瘀,经后宜补虚为主。
1.实证经期多落后,经行不畅,色紫有血块,小腹胀痛,有冷感,块下痛减,舌苔薄白,或有紫点。
脉细弦。
治法:理气活血,温经化瘀。
方药举例:痛经汤加减。
当归IOg,香附、延胡索各10g,石打穿30g,肉桂3g。
加减:偏气滞的,酌加木香5g,乌药10g,陈皮5g,枳壳IOg。
偏寒湿的,加用小茴香6-10g,艾叶6g,没药6g。
偏湿热下注的,去肉桂,加用炒丹皮10g,红藤IOg,夏枯草10g,益母草15g,炒意安仁20gO偏瘀滞的(下大血块后痛止的)可另用脱膜散(本院方:三棱粉3份,我术粉、五灵脂各3份,肉桂粉1份),经前7~10天服,每日2次,经期每日3次,每次3g,吞服。
兼见热象,口干苦,心烦的,原方去肉桂;酌加丹皮10g,赤芍10g,炒川楝子10g。
4 .虚证经行后期,量少色淡,无块,经后小腹隐痛,头昏乏力,舌淡,脉细弱。
治法:养血和络。
方药举例:四物汤加减。
当归、炒白芍、熟地黄各IOg,炙甘草、木香各3g,艾叶5go加减:偏气虚的,去熟地黄,加党参12g,黄黄10g,白术10g,茯苓10g。
偏肝肾虚的用调肝汤:当归10g,白芍10g,山茱萸10g,巴戟天10g,阿胶(另怦化)10g,山药15g,炙甘草3g。
偏阳虚的,加制附片6g,吴茱萸6g,肉桂5g,川尊6g。
二、中成药痛经丸每次15粒,每日3次,经前1周开始服。
痛经中医诊疗方案(2013)-推荐下载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中医诊疗方案(2013)1、概述痛经是因情志所伤,六淫为害,导致冲任受阻,或因精血不足,胞脉失于濡养所致,以经期或经行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昏厥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
前者是痛经不伴有盆腔器质性病变;后者常伴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摸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妇科临床研究》(肖承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病史:有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的以小腹疼痛,呈现继发性、渐进性痛经的特点。
(2)临床表现:继发性、渐进性痛经。
腹痛多发生在经前1—2天,行经第l天达高峰,可呈阵发性痉挛性或胀痛伴下坠感,严重者可放射到腰骶部、肛门、阴道、股内侧。
甚至可见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等晕厥之象。
(3)妇科检查:盆腔检查发现内异症病灶或子宫增大、压痛。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子宫内膜异位症①症状:痛经、不孕。
②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盆腔检查发现内异症病灶;影像学检查(盆腔超声、盆腔CT及MRI)发现内异症病灶,血清CA125水平轻、中度升高。
③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内异症的通用方法。
在腹腔镜下见到大体病理所述典型病灶或对可疑病变进行活组织检查即可确诊。
(2)子宫腺肌病①症状:痛经;月经异常(可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及不规则出血);②妇科及辅助检查:子宫增大、压痛等;影像学检查(盆腔B超)、血清CA125等提示。
(二)证候诊断1、寒凝血瘀证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②形寒肢冷.次症:①经色紫黯有块;②月经量少或错后;③经行呕恶;④经行大便溏泄;⑤带下量多,色白。
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或舌底络脉迂曲,苔白;脉弦、涩或沉紧。
2、气滞血瘀证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②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次症:①经色黯红有块,或经行不畅;②经前或经期乳房胀痛;③肛门坠胀;④月经先后不定期;⑤经量或多或少。
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法的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研究
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法的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研究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没有明显妇科疾病的情况下,经期出现严重腹痛、腰腹部不适及伴随其他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
虽然原发性痛经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却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痛苦与困扰。
对于原发性痛经的管理,中医药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其中的证候研究尤为重要。
一、文献研究1.1 原发性痛经的定义及病因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排除妇科疾病的情况下,由子宫内膜功能性异常引起的一种周期性腹痛。
其病因主要是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分泌及脱落所造成的子宫内膜的异位、子宫肌壁的异常收缩等。
这些异常会导致子宫血管收缩、缺血、缺氧,产生疼痛。
1.2 中医药在原发性痛经中的治疗中医药在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上以调整经血为重点,辅以疏肝理气、温经散寒等办法。
常用的中药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丹、芪、苓、术茯中药方。
针灸、艾灸、拔罐等中医治疗手段也被广泛应用。
1.3 文献研究结果根据文献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确切,不仅可以缓解经痛,还能改善月经不调等症状。
而且,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也得到了广泛研究,主要表现为活血化瘀、调经止痛、调整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等多方面。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尽管中医药在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标准化程度不高,缺乏统一的诊疗意见和治疗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部分医生对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认识还停留在经验层面,对于证候辨识的严谨程度不够,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二、专家共识2.1 中医专家意见在针对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药治疗中,专家们普遍认为首先要重视辨证施治。
需要根据患者的脉象、舌诊等症状进行综合分析,确立病位病性,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还要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生活习惯等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西医专家认为,对于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应以缓解疼痛为首要目标。
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中医药治疗,以增强疗效。
艾灸神阙穴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二、文献综述与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表明,艾灸神阙穴配合温针灸能够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改善子宫血 液循环,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从而达到缓解痛经的目的。此外,温针灸还可以 通过刺激神经末梢,缓解肌肉紧张,有效缓解原发性痛经引起的肌肉痉挛和疼痛。
二、文献综述与实验研究
然而,尽管艾灸神阙穴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作 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对于不同症状和表现的痛经患者,仍需个体 化施治,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四、结论与建议
四、结论与建议
本次演示通过对艾灸神阙穴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 行综述和分析,证实了该治疗方法对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性。然而,仍需进一步深 入研究以明确其作用机制和最佳治疗方案。
四、结论与建议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建议:
四、结论与建议
1、开展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以验证艾灸神阙穴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 痛经的疗效和普适性。
二、文献综述与实验研究
二、文献综述与实验研究
1、历史渊源:艾灸神阙穴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代 中医认为,痛经多由寒凝气滞、气血瘀阻所致,而艾灸和温针灸均有温经散寒、 活血化瘀的作用,因此对原发性痛经有很好的疗效。
二、文献综述与实验研究
2、现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了艾灸神阙穴配合温针灸 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临床研究表明,该治疗方法能够显著缓解痛经症状,如 减轻疼痛程度、减少疼痛持续时间等,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三、结果与讨论
三、结果与讨论
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我们发现艾灸神阙穴配合温针灸对原发性痛经具有显 著的治疗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三、结果与讨论
1、减轻疼痛:艾灸神阙穴配合温针灸可以有效缓解原发性痛经的疼痛程度, 特别是对于轻度和中度痛经患者,其疗效更为显著。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中医临床路径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中医临床路径一、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痛经(TCD 编码为:BFY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ICD-10 编码为:N80.901)或/和子宫腺肌病(ICD-10 编码为:N80.003)。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妇科临床研究》(肖承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诊疗方案”。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临床常见证候:寒凝血瘀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湿热瘀阻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3个月经周期。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痛经(TCD 编码为:BFY070)和子宫内膜异位症 ICD-10 编码为:N80.901)或/和子宫腺肌病(ICD-10 编码为:N80.003))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符合西医诊断但无痛经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有以下情况者,不进入本路径:(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直径>5cm或短期内明显增大者。
(2)疼痛节律改变,痛经进展或呈持续性。
(4)影像检查有实性或乳头状结构,彩色多普勒超声示病灶血流丰富,阻力指数(RI)低。
(5)血清CA125明显升高(>200U/ml)。
(6)治疗期间有生育要求者。
痛经中医诊疗方案(2013)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中医诊疗方案(2013) 一、概述痛经是因情志所伤,六淫为害,导致冲任受阻,或因精血不足,胞脉失于濡养所致,以经期或经行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昏厥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
前者是痛经不伴有盆腔器质性病变;后者常伴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摸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妇科临床研究》(肖承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病史:有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的以小腹疼痛,呈现继发性、渐进性痛经的特点。
(2)临床表现:继发性、渐进性痛经。
腹痛多发生在经前1—2天,行经第l天达高峰,可呈阵发性痉挛性或胀痛伴下坠感,严重者可放射到腰骶部、肛门、阴道、股内侧。
甚至可见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等晕厥之象。
(3)妇科检查:盆腔检查发现内异症病灶或子宫增大、压痛。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子宫内膜异位症①症状:痛经、不孕。
②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盆腔检查发现内异症病灶;影像学检查(盆腔超声、盆腔CT及MRI)发现内异症病灶,血清CA125水平轻、中度升高。
③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内异症的通用方法。
在腹腔镜下见到大体病理所述典型病灶或对可疑病变进行活组织检查即可确诊。
(2)子宫腺肌病①症状:痛经;月经异常(可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及不规则出血);②妇科及辅助检查:子宫增大、压痛等;影像学检查(盆腔B超)、血清CA125等提示。
(二)证候诊断1、寒凝血瘀证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②形寒肢冷.次症:①经色紫黯有块;②月经量少或错后;③经行呕恶;④经行大便溏泄;⑤带下量多,色白。
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或舌底络脉迂曲,苔白;脉弦、涩或沉紧。
2、气滞血瘀证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②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次症:①经色黯红有块,或经行不畅;②经前或经期乳房胀痛;③肛门坠胀;④月经先后不定期;⑤经量或多或少。
1.原发性痛经中医诊疗方案
省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原发性痛经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2007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发布,2002年版)。
(1)病史:伴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的以小腹疼痛为主症史。
(2)临床表现:腹痛多发生在经前1-2天,行经第1—2天达高峰,可呈阵发性、痉挛性,或胀痛伴下坠感,严重者可放射到腰骶部、肛门、阴道、股侧;甚至可见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等晕厥之象。
(3)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第七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2009年)(1)病史:伴随月经周期规律发作的下腹部疼痛史。
(2)临床表现:①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发病;②疼痛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2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天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侧;③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3)妇科检查:排除生殖器官器质性疾病。
(二)证候诊断1.寒凝血瘀证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②形寒肢冷。
次症:①经色紫黯有块;②月经推后或量少;③面色青白;④带多、色白。
舌脉:舌质黯,或有瘀斑、瘀点,苔白,脉沉紧。
2.气滞血瘀证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②经血有瘀块,块下痛暂减。
次症:①经色紫黯;②经血量少,行而不畅;③经前乳房胀痛;④胸闷不舒;⑤烦躁易怒。
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或弦涩。
3.湿热瘀阻证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灼痛;②经色暗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
次症:①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②平素带下量多,色黄质稠;③口腻纳呆;④小便黄赤。
舌脉: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4.肾气亏虚证主症:①经期或经后1-2天小腹绵绵作痛;②腰骶酸痛。
次症:①经色黯淡,量少质稀薄;②头晕耳鸣;③面色晦暗;④健忘失眠。
痛经医案
姚寓晨:
治痛方药宜温而不燥,宜和而不过极:治疗方 药偏温,忌大苦大当寒归,10顺应川气芎血6 生白理芍,15可避免 滞气凝血之弊;药失性笑平散和15,配桃伍仁得10 当,丹补参益10勿 过于滋腻,理气勿香过附于10刚燥元,胡活10血勿过于戕伐 ……避免五味过极茺。蔚理子气1不0 伤阴,化瘀不伤正
梅九如:
气血虚弱(缺)
不节、产育过多等因素,导
气滞血瘀(7)
致气血亏虚,运行迟滞所引
寒凝血瘀(7)
起。据临床体会,虚性痛经
湿热蕴结(缺)
的发病机制,必因虚而夹滞,
二、疑难病案:
方能产生痛的症状。若单纯
气血亏虚,胞宫虚寒;脾肾的两气虚虚;或血虚,一般不大表
肝肾阴虚夹瘀; 血虚气滞现,为痰痛瘀,互而结多表;现为麻木不
– 第一用药宜偏温,因经血亦得温则行,通则不 痛。
– 第二宜选既能理气化瘀又可止痛的药物可缓解 子宫痉挛收缩的作用。
– 第三配合使用镇静安神药物。
• 非经期,侧重于治本,辨证求因。 • 此外保持精神愉快,少食生冷,刺激食物
,避免游泳、淋雨、洗冷水澡、过劳等, 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 经期治标常选相应的止痛药配于方中以助止痛:
蔡小荪:
主张“求因为主,止痛为辅”。认为痛经病大多 系经血排出障碍,瘀滞不畅引发疼痛。 ……治以“ 通法”为主,以当归、牛膝、香附、延胡索、丹参 、白芍各9g,川芎、红花各4.5g为基本方。以养 血通络为大法,养血以四物汤温养,使血得温而行 ;通络以牛膝、香附、丹参、红花理气活血, …… 更喜加桂枝辛温通散以增药力。
3、分期治疗:
班秀文 分阶段调治痛经,经前防痛,以活血为主; 经期治痛,以调和气血为主;经后调养,以补 益气血为主。
1.原发性痛经中医诊疗方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原发性痛经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发布,2002年版)。
(1)病史:伴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的以小腹疼痛为主证史。
(2)临床表现:腹痛多发生在经前1-2天,行经第1天达高峰,可呈阵发性、痉挛性,或胀痛伴下坠感,严重者可放射到腰骶部、肛门、阴道、股内侧;甚至可见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等,一般不伴有腹肌紧张或反跳痛。
(3)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第七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病史:伴随月经周期规律发作的下腹部疼痛史。
(2)临床表现:①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②疼痛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天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③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3)妇科检查:排除生殖器官器质性疾病。
(二)证候诊断1.寒凝血瘀证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②经血有瘀块。
次症:①经色紫黯;②月经推后或量少;③面色青白;④肢冷畏寒。
舌脉:舌质黯,或有瘀斑、瘀点,苔白,脉沉紧。
2.气滞血瘀证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②经血有瘀块,块下痛暂减。
次症:①经色紫黯;②经血量少,行而不畅;③经前乳房胀痛;④胸闷不舒;⑤心烦易怒。
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弦。
3.湿热瘀阻证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灼痛;②经色暗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
次症:①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②平素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③低热起伏;④小便黄赤。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4.肾气亏虚证主症:①经期或经后1-2天内小腹绵绵作痛;②腰骶酸痛。
次症:①经色黯淡,量少质稀薄;②头晕耳鸣;③面色晦暗;④健忘失眠。
中医治疗痛经效方12首 你是几级痛经?
中医治疗痛经效方12首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前后或经期中,发生腹部及腰骰部疼痛或不适,甚至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影响工作和生活的一种病症。
痛经大致分为原发性痛经、膜样性痛经、充血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四种。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多发生在初潮或初潮后2~3年;膜样性痛经可发生于育龄期任何1次月经,或数月至1年以上发生1次;充血性痛经平时症状不明显,或类似盆腔炎,在行经前及经期症状严重,盆腔部检查无实质性病变;继发性痛经是因盆腔疾患所诱发。
对痛经的治疗原则上是对症治疗。
原发性痛经以止痛为主;继发性痛经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不论何种性质的痛经均以药物治疗为好。
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不外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下注、气血虚弱或肝肾亏损等,主要发病机理为气血运行不畅。
活血行瘀,理气止痛为本病的治疗大法。
中医治疗痛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选介痛经口服液、芍药甘草汤、加味没竭汤等治疗痛经的有效方剂12首,以供临床参考选用。
1.痛经口服液【处方组成】当归、芍药、地黄、川芎、丹参、红花、五灵脂、益母草、青皮、木香、香附、炮姜、肉桂各等分。
【治疗方法】上药制成口服液,于月经前3天开始服用,每日3次,每次10ml,连服7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
【功效主治】养血行血,祛瘀止痛。
主治原发性痛经。
【临床运用】治疗原发性痛经100例,近期临床治愈37例,显效46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83%。
【经验体会】血虚则血海空虚,冲任失于濡润,再加瘀血阻滞,则经前、经后均可出现疼痛。
方用当归、芍药、地黄、炮姜、肉桂温经散寒,养血;川芎、丹参、红花、五灵脂、益母草活血祛瘀:青皮、木香、香附调经止痛。
本方是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其标本兼治,攻补同用,以补血为主,血足则胞宫得养;祛瘀则疼痛能除。
2.芍药甘草汤【处方组成】炒白芍60~90g,炙甘草30g。
加减变化:气滞血瘀型炒白芍量用60g,并加赤芍30g;寒凝血滞型者炒白芍量用90g,并加肉桂10g。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痛经是青春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
痛经以其较高的发病率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上尚无满意的疗法。
中医治疗本病临床有显著疗效,应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日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
1 病因病机现代中医认为,其病因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脏腑功能失调等,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经期或经期前后受到致病因素的干扰,体质因素的影响,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不通则痛, 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1]。
总之寒凝血瘀是痛经的主要病机[2],治疗以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为大法。
另有医家认为本病实多虚少 ,常为气滞、血瘀 ,寒凝相挟为病,互为因果[3]。
2 诊断与辨证分型2.1 诊断2.1.1 诊断标准:妇女在经期或经前经后(1周以内)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为主症,伴有其它不适,以至影响工作及生活。
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
多发于月经初潮后2~3年的青春期少女或未生育的年轻妇女[4]。
2.1.2 临床表现: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经前12小时;行经第一日疼痛最剧,持续2-3日缓解;疼痛程度不一,重者呈痉挛性;部位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
痛时伴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甚至昏厥或虚脱。
妇科检查无异常情况[5]。
2.2 辨证分型临床多分虚实两类,以实证多见。
实证:气滞血瘀、寒湿凝滞。
虚证:气血虚弱、阳虚内寒、肝肾虚损。
一般痛在经前、经期多属实,痛在经后多属虚;疼痛剧烈拒按多属实,隐隐作痛喜揉喜按多属虚;得热痛减多为寒,得热痛增多为热;痛甚于胀,伴血块排出不畅者多为气滞;绞痛、冷痛者属寒,灼痛者属热 [6]。
3 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报导很多,其疗效已被临床证实。
归纳为以下六种:3.1 辨证分型法此法根据四诊所见,分为若干证型进行治疗。
欧阳惠卿[6]将其分为四型:气滞血瘀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经行腹痛临床路径汇总
经行腹痛(原发性痛经)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门诊患者。
一、经行腹痛(原发性痛经)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经行腹痛(TCD编码:BFY15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痛经(ICD-10编码:N94.400)(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63-266)患者表现为行经前后和经期小腹冷痛坠胀,伴随经血量少色暗有块,形寒肢冷,带下量多色白,或腰部酸痛,肛门坠胀,恶心呕吐,头晕乏力,严重时面色发白出汗,甚至休克等全身不适症状。
1.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制定的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7)以经期或行经前后发生阵发性小腹疼痛为主,并伴随月经周期而发作,连续3次以上,以致影响工作和生活,生殖系统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者。
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4)。
临床常见证候:2.1气滞血瘀型:经行不畅,常于经前1-2天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疼痛较剧,拒按,或有胸闷、乳房胀痛、两胁胀痛,经色紫红而夹有血块,下血后疼痛缓解,脉沉涩或弦,舌质暗或有瘀斑。
2.2寒湿凝滞型:平时多坐卧湿地,或经期有淋雨涉水史,或有过食寒凉生饮史。
经行时出现小腹冷痛,喜暖,经水排出不畅,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得热则缓,面色青紫,四肢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紧。
2.3气血亏虚型:平时虚弱多病,行经时小腹疼痛绵绵不休,腹痛多在经后,小腹柔软,喜按,经量少,质清稀,伴有腰酸肢倦,面色无华,头晕心悸,舌淡,脉沉细。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经行腹痛(原发性痛经)。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3个月经周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
原发性痛经中医诊断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原则: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张玉珍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引原则》(卫生部发布,)。
(1)病史:随着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以小腹疼痛为主证史。
(2)临床体现:腹痛多发生在经前1-2天,行经第1天达高峰,可呈阵发性、痉挛性,或胀痛伴下坠感,严重者可放射到腰骶部、肛门、阴道、股内侧;甚至可会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等,普通不伴有腹肌紧张或反跳痛。
(3)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
2.西医诊断原则:参照《妇产科学》第七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随着月经周期规律发作下腹部疼痛史。
(2)临床体现:①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②疼痛最早出当前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激烈,持续2-3天后缓和,疼痛常呈痉挛性,普通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③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3)妇科检查:排除生殖器官器质性疾病。
(二)证候诊断
1.寒凝血瘀证
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②经血有瘀块。
次症:①经色紫黯;②月经推后或量少;③面色青白;④肢冷畏寒。
舌脉:舌质黯,或有瘀斑、瘀点,苔白,脉沉紧。
2.气滞血瘀证
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②经血有瘀块,块下痛暂减。
次症:①经色紫黯;②经血量少,行而不畅;③经前乳房胀痛;④胸闷不舒;⑤心烦易怒。
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弦。
3.湿热瘀阻证
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灼痛;②经色暗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
次症:①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②平素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③低热起伏;
④小便黄赤。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4.肾气亏虚证
主症:①经期或经后1-2天内小腹绵绵作痛;②腰骶酸痛。
次症:①经色黯淡,量少质稀薄;②头晕耳鸣;③面色晦暗;④健忘失眠。
舌脉:舌质淡黯,苔薄,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取口服中药汤剂、中药免煎颗粒或中成药
1.寒凝血瘀证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干姜、肉桂、小茴香、当归、川芎、赤芍、生蒲黄、没药、延胡索等。
②香延止痛方(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经验方)加减。
延胡索、香附、肉桂、当归、川芎、赤芍、白芍、生蒲黄、干姜、小茴香、陈皮、生甘草等。
中成药:痛经宝颗粒、少腹逐瘀胶囊(颗粒)等。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乌药、香附、枳壳、延胡索、丹皮、甘草等。
②经验方(上海市中医医院)加减。
当归、川芎、牛膝、香附、延胡索、丹参、红花、白芍、五灵脂、蒲黄,乳香、没药、桃仁、乌药、苏木、金铃子等。
③祛异汤(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经验方)加减。
柴胡、当归、赤芍、白芍、川芎、延胡索、香附、乳香、没药、丹参、生蒲黄、枳壳、川楝子、焦楂、橘核等。
中成药:丹莪妇康煎膏、血府逐瘀口服液(胶囊)等。
3.湿热瘀阻证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加减。
生地、徐长卿、牡丹皮、当归、川芎、红花、桃仁、莪术、延胡索、香附、白芍、败酱草、薏苡仁等。
②红藤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经验方)加减。
红藤、败酱草、桃仁、薏苡仁、延胡索等。
中成药:花红片(胶囊)、妇科千金片(胶囊)、红藤合剂(院内制剂)等。
4.肾气亏虚证
治法:补益肾气,养血止痛
推荐方药:益肾调经汤(《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减。
巴戟天、杜仲、续断、乌药、艾叶、当归、熟地、白芍、赤芍、川芎等。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以上用药,实证者于经前3~7天开始给药,服至月经第3天;虚证者于经前3天开始给药,服至月经结束。
中药汤剂、中药免煎颗粒,每天1剂;中成药按阐明书最大推荐剂量服用。
其中,依照本病特点,可采用冲击给药方案,在常规方案基本上,于经期1~3天,将每日给药量调节为临床常规用药量两倍。
(二)穴位按摩
按压双侧地机、三阴交等穴位,以穴位局部浮现酸麻胀重感为度,每日2次,每次按摩5分钟,经期第1~3天应用,疼痛时可予以即时按摩。
(三)针灸治疗
1.体针:采用山东中医药大学“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筹划“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规范方案”中穴位,合用于寒凝血瘀证及气滞血瘀证。
于经前3~7天针刺三阴交、次髎、地机、十七椎,每天针刺1次,施以提插捻转泻法,每次行针0.5min,留针30min后出针,针至月经来潮后停针;经期疼痛发作时可针刺十七椎,手法及行针、留针时间同前。
2.穴位封闭:疼痛甚者可取阿托品0.5mg加生理盐水8ml,于双侧足三里穴及三阴交穴消毒后各注药2ml,进针办法同针刺,得气后回抽无血再注药。
3.灸法:常规取穴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等,用艾条温和灸,于经前3天开始使用至经行痛止。
4.耳穴压豆:取一侧子宫、神门、肝、肾、脾、交感、内分泌等耳穴。
于月经前一周起,以75%酒精消毒后,以探棒探寻相应穴位最敏感点,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固定。
每穴每次用力按压10下,每天自行按压3~5次,3天后清除,再取另一耳,操作同前。
双耳交替进行,至月经结束后停止。
(四)药物外治法
1.花季-神阙贴:外贴神阙穴或加贴肾俞穴两个穴位,一天1次,每次1~3贴,持续10~12小时,于经前1~3天或月经来潮开始使用,持续使用4~7天。
2.寒凝血瘀证患者,予盐小茴香蒸包外敷于神阙穴及小腹部,于经前3~5天开始使用,至经行痛止。
3.取五灵脂10g、北细辛3g、川椒6g、小茴香9g先研细末,撮少量敷于脐部,外贴止痛膏或透骨追风膏、麝香止痛膏,或贴隔物灸热疗贴均可。
外贴于神阙穴或下腹部,于经前5天开始使用,至月经第2天停止。
(五)足浴疗法 足浴方:
寒凝血瘀证:肉桂、艾叶、小茴香、吴茱萸、没药。
气滞血瘀证:香附、乌药、川芎、桃仁、红花。
肾气亏虚证:桂枝、白芍、黄芪、杜仲、川断。
将50℃~60℃药液倒入盆中足浴,盆中药液量应浸没踝关节,若药液局限性量,可加适量温水。
若水温较高,则先用药液温熏双足。
足浴时间约20分钟,以微微汗出为佳。
于经前7天开始使用,共浴足10天。
(六)护理调摄
1.避免精神紧张及过度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
2.经前、经期禁食寒凉之品,避免激烈活动。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原则 1.腹痛疗效评价原则
(1)腹痛限度疗效评价:比较治疗先后VAS 评分变化。
(2)腹痛持续时间评价:比较治疗先后腹痛持续时间(小时)变化。
2.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原则 疗效指数(n )=
治疗前证候积分
治疗后证候积分
治疗前证候积分 ×100%
痊愈: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消失。
显效: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明显减轻,n≥70%。
有效: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有所减轻,70%>n≥30%。
无效: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无减轻或有加重,n <30%。
(二)评价办法 1.腹痛评分
(1)腹痛限度评分:为避免患者主观性,现采用疼痛定量办法-视觉模仿评分法
(VAS 评分)。
该办法是采用一条10cm 长标尺,两端标有“0”和“10”,“0“代表无痛,“10”代表最激烈疼痛。
让病人在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限度相应位置,然后用尺子测量出疼痛强度数值或评分。
此办法简朴易行,敏感可靠。
为了精准及客观,可使正面“0”到“10”之间有移动标尺,背面有“0”到“10”数字VAS 尺,病人移动标尺在自己疼痛位置时,医师在尺背面即可看到详细数字(长度厘米数),可精准到毫米。
(2)腹痛持续时间:依照患者自诉经行腹痛实际持续时间(小时)。
2.证候疗效评价办法: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原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计算疗效指数(n )=
治疗前证候积分
治疗后证候积分
治疗前证候积分 ×100%。
证侯评分办法
见证候分级量化表,证候积分为重要临床症状(排除腹痛限度及腹痛持续时间)与次要临床症状积分之和。
3.观测时间:
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第1、2、3、6个月经周期,于月经干净后3-5天进行有关症状评分。
(三)证候分级量化 (1)寒凝血瘀证
寒凝血瘀证症状分级量化表
(2)气滞血瘀证
气滞血瘀证症状分级量化表
(3)湿热瘀阻证
湿热瘀阻证症状分级量化表
(4)肾气亏虚证
肾气亏虚证症状分级量化表
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