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概念和理论
质量成本的基本分类
![质量成本的基本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9ee949a011ca300a7c390ca.png)
质量成本一、概述从常理上,及一般的状况,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一个事实─如果质量做得好,那么就要付出较多的管制成本,包括自买原料时买好的,进厂时要做入料检验,制程中要做制程中检验,乃至最后的成品检验等,这些均须要投入人力及检验设备甚至厂房空间,如果不幸时,客户有客诉或退货时都尚得造成损失,这些所付出的成本,我们就统称为─质量成本。
二、质量成本的分类摘自 ISO 9004 的各项说明如下:如果广泛的区分可分成二大类─运作质量成本及外部保证质量成本。
1.运作质量成本:运作质量成本,系指企业为获利及确保既定之质量水平所需负担之成本,其又分成二类,分别如下:A.预防及鉴定成本:预防是指致力于预防失败之成本;鉴定是指试验、检验及量测以确定是否维持既定质量成本。
B.失败成本:分成内部失败成本及外部失败成本。
─内部失败成本:产品或服务在未运交客户前,因未能达成要求之质量所招致之一切成本损失(诸如,重服务、再处理、重加工、重试验、报废)。
─外部失败成本:产品或服务在运交客户后,因未能达成要求之质量所招致之一切成本损失(诸如,产品服务、保证与退货、直接成本与折让,产品回收成本、责任成本)。
2.外部保证质量成本:外部保证质量成本,系指当客户要客观之证据时,所作有关之示范及证明而发生之一切成本,包括特别以追加之质量保证约定、程序、数据、示范试验及评鉴等(例如,由认可之独立试验单位进行特定之安全特性试验之成本)。
所以其可以归纳如下:质量成本关系图质量成本外部保证质量成本运作质量成本预防及鉴定成本失败成本内部失败外部失败三、质量和成本之关系:一般而言,在做质量和成本之考虑我们可以从设计质量和设计成本、制造质量与制造成本之关系先行做讨论,而后再谈到其余的质量成本。
1.设计质量与成本之关系一般而言,我们都有一个常识可以了解到,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较佳质量的设计,但是相对的要付出较多的人力,较多的技术需求,所以我们了解到一个事实要较高质量的设计就须有较高的设计成本,但消费者是否可以接受呢?值得我们去思考,如何的取得一个最适点呢?如下图之说明:天下就重要的事就是以最小的投资来获得最大的报售价酬,所以我重视的就是如何以最少的成本来可达成到客户达金到满足的设计质量以求得最高的利润。
第八章质量成本管理
![第八章质量成本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6c38c656f1aff00bfd51e8a.png)
13
3、质量成本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管理专家A.V. 费根堡姆首先明确提出质量成本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费根堡姆进一步发展了质量成本的内 涵
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或 服务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产品质量 标准,不能满足用户和消费者需要而产生的一切损失。
供服务的程度。第八章质量成本管理
3
1、质量的意义
•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的程度,包括设计质量和一致质量.
提高质量可以节省大量的费用。
提高质量可以防止低收入。
提高质量能够提高公司的声誉和顾客
的关切度
第八章质量成本管理
4
产品质量经济性指标
除此之外,质量的经
产品的实物质 量指标
济性还表现在消费者 与企业在利益、成本
资料1,原材料:
1)在所有原材料花费中,约有194940元用于 损坏和返修零部件。
2) 194940元中,40%用于企业发现的次品, 剩余60%属于顾客发现的次品的花费。
内部发现的次品 内部故障成本
77976
外部发现的次品 外部故障成本
116964
第八章质量成本管理
21
资料2,管理人员的工资。管理人员在下列质量相关 作业所花费的时间如下:
•产品降级损失
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第八章质量成本管理
17
另外还包括: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为向用户提供其质量保
证要求的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 。 包括: 1.质量保证措施成本 2.产品质量验证成本 3.质量体系认证成本
第八章质量成本管理
18
质量成本的分类
按其发生的性质: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 、实 际支付内部缺陷成本和外部缺陷成本 、 不必支付而应计算外部缺陷成本 (机会成 本)。
第八讲:质量成本与质量管理
![第八讲:质量成本与质量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de881fa700abb68a982fbf4.png)
插图 9-13
质量收入与质量水平的关系
习题
2011年年初,开尔公司开始实施质量改 善计划,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用于减少 次品数。到年底,生产经理的报告显示, 废料和返工都减少了。公司总裁对取得 这一成就非常高兴,不过他希望有关人 员评估一下这些改善的财务影响。为此, 前一年和当年的财务数据收集如下表:
质量损益管理
质量资金运动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包 括质量费用投入和质量收入产出两部分。 单独核算质量成本不足以用来评价质量 管理的得失,也不能为全面质量管理的 有效开展提过完整的价值参考。
质量收入
质量收入是质量得到保证或较原来水平提高后企业和 社会所得到的或所能得到的更多的价值或使用价值。 企业的质量收入 它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实现产品销售而取得的质量改 进、成本耗费的补偿和增值。它包括本期实现的质 量收入和潜在的质量收入两部分。
内部损失成本:是指出现的不合格品在交货前被 检出而构成的损失,诸如为消除不合格而重新提 供服务、重新加工、返工、重新鉴定或报废等。
报废损失费 返工或返修损失费 降级损失费 停工损失费 产品质量事故处理费 内审、外审等的纠正措施费 其他内部故障费用
外部损失成本:是指出现的不合格在交货后被检 出而构成的损失,诸如保修、折扣处理、货物回 收、责任赔偿等。
思考题
质量成本数据可以直接从现有的财务会 计信息中获取吗?为什么质量成本的计 量与确认属于管理会计范畴?
质量成本管理
质量成本的概念及本质
质量成本的概念
插入图:宋献中第230页 表9-2
质量成本的本质
“零缺陷”质量成本管理
![“零缺陷”质量成本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036be7fa216147917112870.png)
“零缺陷”质量成本管理作者:金敏来源:《财讯》2019年第15期摘要:在现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提升产品质量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能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本文首先提出了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的理念和局限性,然后介绍了“零缺陷”理念下的质量成本管理概念,最后阐述了其方法。
关键词:质量成本管理;“零缺陷”质量成本管理一、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理论及其局限性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概念,质量是产品满足顾客的程度,分为设计质量和制造质量。
质量成本是伴随着产品质量的形成而产生的,根堡姆专家首先提出了质量成本的概念,他将质量成本分为四类: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缺陷成本和外部缺陷成本,前两个是公司的可控成本,后两个是公司的不可控成本。
1951年朱兰教授也提出来自己对质量成本的界定,他认为质量成本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产品达到既定质量水平所耗费的成本,另一方面是产品达不到质量标准所耗费的成本。
多年来其他学者也对质量成本进行定义,可以总结为产品达到一定要求,且满足客户需要所耗费的支出。
传统的质量成本管理以成本为导向,强调质量成本与质量水平的均衡,这种观念会给我们带来一种错误的感觉,当质量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以后,企业会认为后期质量方面的成本投入边际效应降低,进而停止对产品质量的改进。
传统的成本管理强调产品生产出来以后质量成本的核算和控制,只要产品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且其质量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企业就会认定产品质量不存在问题,缺乏对质量进一步改进的动力。
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的核算对象是一些显性成本,如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而忽略了在企业质量成本中占比更大的隐性成本。
企业基于不全面的质量成本进行核算并形成的质量成本管理报告很难真实反映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情况,而企业也只能从质量成本管理报告中看到质量成本的数额而很难从根本上了解到造成质量成本偏高的根源。
质量成本构成及会计核算探讨
![质量成本构成及会计核算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bd162f3aef8941ea76e05e4.png)
( ) 一 国家支持 战略 为了更好地配置我国各地 区有限 的资源 , 帮助企业 在海外投资 中增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 我国政府有必
要为全 国各地 区对外直接投 资制定 战略规划和提供必
要的支持和服务 。随着 世界经济 的发展和竞争 的加剧 ,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的发展趋势 1益 明显 , 3 风 险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 注。 企业进行跨 国投资不仅要有 国内市场 , 还有 复杂多变的 国际市场 , 其风 险具有更 大 的不确定性 。 同时 , 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 中, 要受 到东道 国政治 、 经济 、 文化 、 法律等方面 的影 响 , 同国 不 家及企业在这些方面的差异 , 都会造成 风险的增加 。特 别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企业 由于海外投资经验欠缺 , 风 抗 险能力不强 , 建立一个完善 的风险管理体 系, 对于我 国 对外 投资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 ) 二 地方政府促进战略
它企业也会产生积极 的示范作 用 , 它们 的对外直接投资 经验也会在该地区产生一定的外部性 , 从而导致了对外 直接投资在各地区“ 马太效应” 的发生。
二、 对策与分析
核心。即使在开放 时间较晚的中西部地 区 , 我们也直接 面临着国外跨 国公 司的竞争 。因此 , 中西部地 区政府必
应 国际化经营的需要。 ( 作者单位 : 常柴股份有 限公 司铸造厂 )
中西部地区政府应树立全球竞争的观念。 在经济全 球化 背景下 , 国公司全球化经营 已成为跨 国经 营战略 跨
1 2
部损失成本 、 外部 损失成本 , 在特 殊情况 下 , 还需增加外 部质量保证成本。 我国国家标准 对质量成本 的定义可 从 以看 出, 我国对质量成本 内涵 的认识 , 基本与IO S 一致 。 笔者认为质量 成本就其发生 的性 质可分为三类 : 第 类是 企业 为确保产 品质量 而发生 的预防成本 和鉴定 成本 ; 第二类是 由产 品质量 和服务 质量 造成企 业实际支
质量成本会计理论体系的几点思考
![质量成本会计理论体系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745fbd37f1922791688e86c.png)
%到4 %,也就是说 ,存在 量成本的最适宜点 ,从而为企业挖掘潜 力,提 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进行反馈和处理 。坚持 质 是大约 占销售额的2 高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正常情况 下制造 合格 产 量 成本效益与趋势分析 ,为质量成本会计决策 着通过改进 质量成本大大提 高利润的可能性。 品的费用不属于质量成本构成 ,它属于生产成 提供依据 。通过 分析 质量成本与有关指标的关 质量成本管理在实践 中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和 本。质量成本是一种变动的成本 ,它随着 质量 系,从一 个侧面大体 反映质量经营的状况及其 技术 水平 的一 个重 要标 准 。企业应 以最 经济 水平 的变化 而变 化 。质量 成 本是一 种机 会成 对 质量 经济效 益的影 响 ,借以说明企业进行质 的手段生产 出用户最满意的产品 。为 了从根本 本 ,它不拘泥于 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 ,也可 以 量 成本核算和 管理、开发质量成本的重要性 。 上保证产品质量 ,使得产 品质量得以改善和提 通过一些 基数 与质量 成本对比 ,从不问角度说 高 ,企业适 当地增加预防成本是必要的。这是 用于分 析和预测可能或应当发生的经济活动 。 质量成本方法 向管理层提供了一个管理工具 。 明经营情况 。质量成本 实践 中通常利 用的基数 使得内外部故障成本大幅度下降 ,其最终结果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 O 的规定 ,质量成本 由 有 :工时基数 、成本 基数、销 售基数和单位基 既降低了质量成本又增加 了经济效益。因此根 1 ) S 两部分构成 ,即运 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 数 。通过对这些基数进 行期 初预测数与实际执 据企 业的实际情况有重点 、有选择地控制产品 成本 ,而运行 质量 成本中包括 :预防成本 、鉴 行数的对 比分析 ,反映 质量成 本趋 势 ,更好地 的质量控制成本。但是企业同时应注意防止出 定成本 、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 运行质量成本是指质量体系运行后 ,为了 管理的建议。针对公 司质量缺 陷、质量成 本管 达到和保持所规定的 质量水 平所 支付的费用。 理和质量体系薄弱环节 以及 公司质量成本 构成 质量成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运行 质量成本。① 合理化建议。为更好的体现企业的 质量控 制情 预防成本是用于预防不合格 品等 故障所发生的 况 ,应编制质量报告表 ,以有利于企 业进 行整 体现质量成本的分析结果 。提 出改进 质量 成本 现质量 成本过剩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 ,质量成 本过剩 本身是 企业的损失 ,因此企业应在适当
质量成本管理研究综述
![质量成本管理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1d7a94f227916888486d760.png)
质量成本管理研究综述作者:苗洁张彦彦来源:《时代经贸》2012年第02期【摘要】质量成本的概念及质量成本管理是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践中所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成本管理分支学科。
本文综述了质量成本的发展和内容,并从质量成本管理范围和领域对质量成本管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质量成本;质量成本管理;综述一、质量成本的形成和发展(一)质量管理的发展质量成本的形成与质量管理的发展密切相关。
质量管理发展的过程包含着质量成本的萌芽和形成的过程。
林万祥把质量管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标准化阶段——1924年泰罗质量管理以前,特点是依靠质量检验的专业化队伍,按照既定的质量技术标准进行事后检验和质量把关;统计质量管理阶段——1924年至四十年代,采用数理统计和概率的方法,事前控制;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质量与成本、质量与经济效益相联系。
(二)质量成本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菲根堡姆(A.V. Feigenbaum)在通用电气公司任职期间,向公司最高领导层提交了一份质量成本报告,把质量预防、鉴定活动的费用和由于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引起的损失一起考虑。
这份报告被公认为是质量成本管理的先驱。
5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和伦德瓦尔(M. Landwhar)相继提出“矿中黄金”的概念。
所谓“矿中黄金”,是说废次品损失就像一座金山,减少废次品,就犹如挖掘矿中黄金,是降低质量成本、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
这被认为是质量成本概念的雏形。
60年代初,菲根堡姆首次提出了“质量成本”的概念,认为“工厂和公司的质量成本包括两个方面:控制成本和控制失效成本,其主张是把质量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与因产品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厂内损失和厂外损失一起加以考虑。
自菲根堡姆首次提出质量成本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如美国的H·J·哈灵顿、瑞典的桑德霍姆等相继对质量成本理论进行了论述,特别是朱兰博士在“矿中黄金”概念的基础上,较详细地阐述了质量成本的内涵、性质、特点及其构成,并系统阐述了质量成本的收集、归属、计算、分析、控制,为质量成本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六章 质量成本与质量控制
![第六章 质量成本与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3141208876eeaeaad0f3301d.png)
项目
名称
内部损失成 外部损失成 预防成 鉴定成 质量总成
本
本
本
本
本
金额合计 占质量成本总额(%)
19.89 77.48
2.11 8.22
0.70 2.73
2.97 11.57
25.67 100.00
[解] 由表可见,内部损失成本占质量成本总额的77.5%,而预防成本仅 占2.7%,说明企业质量成本类型处于改进区。因此,该企业的主要目 标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增加预防成本,降低内部损失成本。
• 机:本身及附件(工、模、夹具等)运行是否正常;
• 料:原材料的力学、物理及化学的性能指标是否符 合要求;
6.1.2 质量成本的构成
质量成本方法:在保持顾客满意的基础上降低 公司运营成本,增加赢利.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对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提高作业素质具有现实意义。
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
6.1.2 质量成本的构成
• 总质量成本=控制成本+损失成本
=(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 部损失成本)
1. 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过程、体系的质量满足组织 自身、顾客、及社会提出的质量要求
2. 质量控制是为了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预防不及格 产品发生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3. 质量控制应该贯穿于产品形成和体系运行的全过程
质量控制的程序
• 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因素制 定计划和程序,建立质量控制的计划 和标准 • 实施中,连续的评价和验证,对异常 情况进行处理,纠正,防止再次发生
则提出了抽样检验理论和抽样检验表
项目质量成本核算与分析
![项目质量成本核算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527e3a376baf1ffc4fada4.png)
项目质量成本核算与分析内容提要:建筑产品的形成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生产过程,它集中了各部门的科学技术成果,其产品质量则是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和管理基础的综合反映。
既要抓好质量,又要降低施工成本,双赢为目的。
关键词:质量成本控制目前,我国建筑业经过多年的整顿和努力,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在总结建设质量经验和学习海外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与技术方面,已取得了可喜成效。
但现有项目在建设质量中总存在重大矛盾,重视了施工质量控制,则放松了成本核算,反之,加强了成本控制则工程质量有所下降,有些项目部甚至尚未进行质量成本核算。
这主要是对质量成本的认识不足,对质量成本计划、控制、核算、分析等内容和方法尚未掌握的缘故。
尽管在质量成本占总造价5%左右,但目前为止还没有成行可操作的管理办法,许多项目仍处在摸索阶段。
因此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就质量成本的核算与分析作一些阐述和探讨。
1、质量成本的基本概念:所谓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供建筑产品质量而进行的质量管理活动所花费的费用。
或者说与质量管理职能管理有关的成本。
质量成本由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四部分组成。
内部故障成本即为使建筑材料经过合理技术组合形成建筑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
其内容包括:(1)、施工质量成本: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缺陷和为处理缺陷而发生的费用。
其内容包括:A.分部、分项废品损失; B.返修工、料费和复检费用; C.停工(停电)损失; D.事故分析处理费用等。
(2)、竣工后保修期内成本:指业主在工程使用过程中发现质量缺陷而产生的一切费用。
其内容包括:A.由于工程安全性能问题或质量责任分歧造成的诉讼费;B.由于工程质量问题造成业主损失而支付的赔偿费;C.在质量保证期内的修理费;D.事故分析费等。
(l)、质量计划工作费用:指企业为配制质量管理人员而发生的人员工资、文件费和办公费等。
(2)、质量控制管理费用:指质保人员工资费、资料费以及控制设备的核准、维修费用和材料消耗费用等。
品质成本分析
![品质成本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613aba10661ed9ad51f3d9.png)
b管 制 费 用
a
品质均匀度
制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成本
26
3.运作质量成本
增加预防成本,以降低内部失败及外部失 败与检测成本,并进而使整个的质量成本 降下来。 把握顾客之质量要求,尽量避免多余不必 要的检验与质量保证,把注意力集中到重 要的管制项目,重点放在不良品的预防上. 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最能发挥功效的地方.
1
CONTENTS
一、质量成本的概述 二、质量成本的分类 三、质量和成本之关系 四、质量成本之管理 五、质量成本分析法
2
一、质量成本的概述
1.质量成本(Quality Costs):
为控制产品能维持在一定的质量水平状况 之下所支付的各项成本,以及因为不能达到此 项质量水平而造成的各项损失成本的总合.
10
A.3 采购 A.3.1 供货商评审 A.3.2 供货商实地评级 A.3.3 采购单技术数据评审 A.3.4 供货商质量计划 A.4 生产过程(制造或服务) A.4.1 生产过程的有效性 A.4.2 质量测量及管制设备的研制或设计 A.4.3 有关生产过程支持的质量计划 A.4.4 作业人员的质量教育 A.4.5 作业人员的统计品管 / 制程管制
21
E.1 抱怨调查 / 顾客或使用者服务 E.2 退货 E.3 改型成本 E.3.1 产品回收成本 E.4 保证(固)期间内的索赔 E.5 产品责任成本 E.6 各种罚款 E.7 对顾客或使用者的安抚 E.8 销售额减少 E.9 其他外部失败成本
22
外部保证质量成本
(External Assurance Quality Costs)
运作质量成本 (Operating Quality Costs).
外部保证质量成本 (External Assurance Quality Costs).
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https://img.taocdn.com/s3/m/0eb96cdfce2f0066f53322c7.png)
质量成本质量成本(Quality Cost)目录∙ 1 质量成本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2 质量成本的含义∙ 3 质量成本的特点∙ 4 现代质量成本具有的特征∙ 5 质量成本的优化∙ 6 质量成本的计量∙7 质量成本的管理∙8 质量成本的一般分析o8.1 质量成本分析的意义和内容o8.2 质量成本分析的方法∙9 质量成本控制和考核∙10 质量成本项目构成图∙11 参考文献质量成本概念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管理专家A.V.菲根鲍姆首先明确提出质量成本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菲根鲍姆进一步发展了质量成本的内涵。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J.M.朱兰博士“矿中黄金”理论的提出,使质量成本理论更趋完善。
此时,质量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即由统计质量管理进入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进而把产品质量同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起来,这对深化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改变企业经营观念都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进并在企业中推行质量成本管理。
例如,先后在哈尔滨、株洲、桂林和上海等地的一些工厂进行了试点,然后逐步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现在全国推行质量成本管理的企业数以万计,大部分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一些企业或整个行业,开始建立了质量成本管理的制度和标准,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质量成本的含义质量成本又称质量费用。
根据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质量成本的定义是: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有关费用。
根据国际标准(ISO)的规定,质量成本是由两部分构成,即运行质量成本(或工作质量成本,或内部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1.运行质量成本运行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因质量故障所造成的损失费用之和。
它又分为四类,即企业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预防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等。
①企业内部损失成本,又称内部故障成本企业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支付的费用。
质量成本、质量经济性分析
![质量成本、质量经济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e47c3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a.png)
在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质量和成本的关系;
添加标题
01
质量体系活动的财务报告方法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3
质量成本法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2
GB/T 19004.1 — 2000 中指出质量活动的财务报告方法有三种: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4
过程成本法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5
质量损失法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应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价值分析
消费者(用户)的损失:
添加标题
使用过程中造成的人身健康、生命、财产的损失
添加标题
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质量缺陷而使消费者 蒙受的各种损失。
添加标题
例如:
添加标题
能耗、物耗的增加;人力的浪费;造成停用、停工、停产、误期
添加标题
《产品质量法》
添加标题
措施:
添加标题
另外,因功能不匹配也会给消费者(用户)带来损失。措施:价值分析。
总的来说,质量与成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对矛盾。 一方面,提高产品质量与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为着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存在着最佳质量选择问题。
添加标题
既不能违背产品质量的经济性原则,又不能生产低质、劣质产品。
添加标题
另一方面,为提高产品质量,需要提高原材料质量,改变材料结构等。则不免要增加产品成本。
a. 同一批产品,即使是由同一个工人、用 同样的材料、设备、工具,在相同的环 境下制造出来,其质量特性值或多或少 总会有所差别,而不可能保持绝对一致。
(2) 质量波动的损失
生产者损失
01
使用者损失
02
社会损失
03
质量成本的涵义及构成
浅谈质量成本内涵
![浅谈质量成本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6b234861a98271fe910ef936.png)
摘 要: 经过 几十年的发展 , 现代 质量成 本管理 已形成完善的理论体 系及 实践 管理 方 法 。但是 , 与其他新 兴学科一 样 , 科技 、 在 管 理 、 识 高 速 发 展 的 环 境 里 , 代 质 量 成 本 管 知 现 理理论仍需要进一步的 完善和发展 。文章通 过 对 质 量 成 本概 念 的 回 顾 及 比 较 ,认 为应 该 从 质 量 过 剩 方 面 对 质 量 成 本 的 内 涵 加 以 完 善。 关 键 词 : 量 成 本 质 量 过 剩 内涵 质 中图分类号:2 53 F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 9420 )10 5 0 1 4 4 1 (0 90 — 2 — 2 0
一
● 博 士 硕 士 论 坛
谈 量 本 质 成
●王晓 苏
涵
宁
、
引 言
盈利是企业 生存和发展 的前提和基础 , 企业能否盈利归根到底 是要 看企业 向顾客提供的产 品或服务是否满足其需要。 质量振兴纲要》 《 中指 出, 质量问题是 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 问题 。任何忽视质量管理 工作的企业都无法在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 和发展 的机会 。 质量就 是“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即产品或服务的特性是否达到 了顾 , 客的基本要求 。 而衡量 生产 和服务过程中不 良质量造成损 失的量化方法 就是质量成 本, 同时质量成本也是衡量 管理实践 中的无效和非增值活动 的重要工具之一 。 全面理解质量成本是有效实施质量 管理 和质量成本管 理的重要前提 。 二、 质量 成 本 的 提 出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 高 , 与此相适应 , 管理的 内容不断丰富 , 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 , 量管理作为管理 的一个 质 方面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产生 、 发展并发挥着 日益重要的作用 。 2 世纪 5 年代 初 ,美国质量 管理专家 A V 菲根保姆 在他的研究 0 0 ・・ 报告 中 , 首次提 出质量 成本的概念 , 从而标志质量 成本理论 的产生 。之 后, 随着质量竞争的加剧 , 企业为 了在竞争 中取得优势 , 不追 加提高 不得 质量 的费用投入 , 以减少质量损失 , 加质量费用 已经 成为不可避免 的 增 手段 。 但是人们对增加质量费用产生 的深远影响和实际意义的认识 并不 深刻 。 在这种情况下 , 国质量管理专家 JM・ 美 ・ 朱兰和纽约州科皮亚 哥电 视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 D・ 伦德瓦尔相继提出“ 中黄金 ” “ 面冰 M・ 矿 和 水 山” 比喻。所谓 “ 的 矿中黄金 ”是指“ , 质量上可避免成本的总额 ” 。它的内 在含义 , 就是把企业生产废次品的 巨大耗 费比喻成一座 “ 矿” 可 以对 金 , 它进行有利的开采 。 控制废次品 , 减少甚至消灭这些不合格 品, 就好 比开 采 了一座金矿 , 以大幅度避免成本损失 , 可 增加利润 。 水面冰 山” 而“ 的比 喻, 则强调挖掘潜在废次品的深远意义 。这种 比喻认为生产现场 中暴露 出来的废次品损失( 即财务账面上反映 出来 的损失 ) 比暴露 出来 的冰 好
质量成本控制的运用研究
![质量成本控制的运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b038a28915f804d2b16c1c7.png)
质量成本控制的运用研究1 质量成本理论概述1.1质量成本理论的形成争发展在过去一百多年里,质量活动已经历蔓个阶段。
第一阶段始于19世纪到20世纪更替之际.该阶段以质量缺陷检验为基本特征,第二阶段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其特点是质量管理的焦点由检验转化为控制,统计技术的发展在该阶段十分明显,第三阶段以实现更高水平的保证为特点,强调质量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并把重点放在产品质量的构建上。
现在,质量活动正处于第四个阶段——即通过质量成本控制管理.将质最过程和商业战略需求相集成的战略质量管理阶段。
该阶段的质量管理与盈利和商业目标的联系更紧密,对于竞争需求和顾客看法更敏感.更紧密地与持续改进相联系,被设计成适合管理高层的战略需求。
质量成本,被朱兰博士捕述成“当不存在质量问题时,那些将不复存在的所有成本的总和。
”早在1952年。
朱兰博士就将不良质量成本作为一种质量测世工具使用,主张质量管理者应评估不良量世成本,以确定质量控制体系的潜力,并通过不良质量成本的进一步评估对质量改进过程的成果进行测量。
1957年.美国的A.V.Feigenbaum将质量成本分为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厂内损失和厂外损失四大类.为质链成本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硎;。
在Feigenbaum所著的《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将质量成本划分为控制成本和控制故障成本两类,控制成本包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控制故障成本则包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
国家标准GB/T13339--91《质量成本管理导则》指出,质量成本是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上所需的费用,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在特殊情况下,还需增加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IS08402:1994对质量成本的定义为: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
尽管各方面对质量成本的内涵有着不尽相同的认识。
但质量成本的核心问题总是与质馈不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联系在一起,与防止产生不合格品或者已经出现了不合格品的费用及损失联系在一起。
软件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成本模型
![软件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成本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d88710a201f69e3142329451.png)
在软件项目管理中,当人们谈到“质量”,他们心中想的不见得是同一件事。
有时,质量是指不出现系统的失效;有时,质量是指软件与用户期望之间达成的一致,或者指程序的无形的配合和完美;质量也可以指满足了一组特定的需求,或者正确地达到了指标的需求。
总起来说,我们可以对于“质量”下这样一个定义:“质量是指软件满足明确说明的或隐含的需求的程度。
”因而,质量成本(CoQ)也就是为不能完成“质量”所付出的代价。
一、软件的主观质量模型。
软件质量对于软件经营成本的影响是根本的。
怎样评价软件的质量呢?这个问题归根结底要看软件用户的意见,他们的意见如同其他意见一样,都是主观的意见。
印度学者Rajeev T Shandilya提出了主观质量的模型ICEDT。
内容如下:直观性:该产品的使用是否合乎人们的通常想法。
一致性:该产品的运作是否有一贯性。
效率:该产品是否能让用户迅速地和经济地完成所需要的运作。
耐久性:该产品是否稳定和可靠。
体贴:该产品是否充分考虑了用户需要。
ICEDT模型是取得这些主观度量的工具,它将这些主观度量置于一个很容易加以测试的格式之中。
把这些主观质量的度量列为测试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就能把提高软件质量的目标放在对软件质量最关心的人的身上,也就是放在软件的最终用户的身上。
然后,对于这个软件好不好的问题,我们就能给出更完全、更准确的回答。
二、CoQ的组成。
在软件开发业的任何人都应懂得与质量相关联的成本。
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他们对于要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清楚软件中的错误,要在这样的活动中花费多少精力等问题做出合理的决策。
质量成本不仅包括预防、评审、诉讼和维护的费用,还包括项目返工、丧失的管理时间、丧失的信誉、丧失的商机和客户的好感、丧失的机会、丧失的财产等等的费用,也许还有更多的其他费用。
质量成本可以定义为由于产品第一次工作不正常而衍生的附加花费。
它也可以定义为两个组成部分的和:不达标(返工)成本和达标成本,后者包括评估和预防的费用。
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
![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463322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a.png)
名词解释:1、过程:就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2、质量成本:又称为质量费用,是指为了确保和保证合格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合格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3、服务:为满足顾客的需,供方和各科之间接触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所产生的结果。
4、质量检验:是指对产品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计量,并将这些特性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
5、抽样检验:是从一批产品或一个过程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产品,进而判断产品批或过程是否接收的活动。
6、过程能力:以往被称为工序能力,是指过程的加工水平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标准.过程能力指数:表示过程能力满足技术标准(产品规格、公差)的程度,一般记为PCI或,跟成反比。
7、维修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存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简写为M。
8、保障性:是指产品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资源能满足使用要求的能力,简写为S。
9、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加以测定、记录并进行控制管理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
10、稳定性:又称为漂移,指随着时间的变化,用相同测量系统对同一产品进行测量所得到的偏移的变化.11、重复性:又称为设备变差,指在可重复条件下测量的精度。
12、潜在先效模式与后果分析:是按照一定得格式有步骤地分析每一个部件、单元(或每一种功能)可能产生的失效(故障)模式以及每一种失效模式对系统(设备)的影响及失效后的严重程度,是一种失效因果关系的分析方法。
13、全面生产维护:是以5S活动为基础,以自主保养、计划保养、前期管理、个别改善、教育训练、质量保全、间接部门效率化、安全与卫生八大支柱为主体,追求零故障、零灾害、零不良、零损失,以全员参与、预防为主为核心,最终实现企业的全员效率化管理.14、可靠度:在规定的时间和给定的条件下,无故障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15、可用性:是产品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三种固有属性的综合反映,是指产品处于可工作状态或可使用状态的能力。
质量成本概念和理论
![质量成本概念和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d328b6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0d.png)
★ 外部损失成本
◆ 外部损失成本是指向顾客交付产品或服务期 间和之后所引起旳成本。
◆ 如:顾客索赔、顾客投诉处理、保修、顾客 退货、产品召回、政府处分等。
请对下面旳质量成本进行分类:
因为有缺陷且不能返工而被扔掉旳产品; 内损 检验从供给商购置旳零件; 鉴定 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 内损 修理处于保修期内旳电视; 外损 因为产品不符合顾客要求而被退回旳产品;外损 培训新职员参加QC小组; 预防 停工以纠正故障; 内损 处理一种产品质量责任诉讼; 外损
第四章 质量成本概念和理论
质量成本旳概念 质量成本旳分类 质量成本主要理论 质量成本主要原则
一、质量成本旳概念
概念:
质量成本:为预防出现产品或服务出现不 合格,以及产品/服务不合格带来旳损失。 看得见和看不见旳成本
废品
返工 保修
一般测量旳损失成本
真
过多旳加班
实
因为故障而造成旳停机
隐含损失成本
损
过高旳运费
答案:1800
假如该企业预算旳退货损失仅为300 美元,那么该企业在检验旳时候可容忍旳 误差是多少?
答案:0.0122
QLF是以货币为单位对质量进行量化 测量旳工具,测量值不但反应了即时成 本,如废品、返工,同步也反应了长远 成本。不论是何种情形,只要相信QLF 就会增进企业努力连续减小其产品质量 指标旳波动。Taguchi旳质量工程措施学 是实现连续改善旳推动力旳载体。
令u=q/p,带入有:C=uK+F/u
对u求导,C‘=K-F/u2
令C‘=0,得:u=(F/K)1/2
最终得最优合格率:
q* 1-q*
=
F/K
F=800元,K=0.005,则q*/(1-q*)=
质量成本模型
![质量成本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6076470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a.png)
质量成本模型
质量成本模型是一种帮助管理者衡量组织的质量成本的理论及方法。
它从质量的建设与投资、质量的维护以及质量错误产生的成本三
个方面构筑出一套逐步减少费用的模型系统。
质量成本模型使用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的运用成本以及质量损失成本来衡量质量成本。
原
材料、能源和劳动力的运用成本实质上是生产过程的运营成本,而质
量损失成本则是由质量错误导致的损失成本。
质量成本模型系统从质
量标准定义开始分析,然后探究质量的检测方式及质量增强的有效途径。
在此基础上,管理者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改善质量和减少费用,同时有效降低质量错误产生的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例1:
假设有四个工厂生产这类电路,要求输出 标准为115V ±3V ,四个工厂的输出电压见下 图。再假设所有四个工厂均进行 100% 出厂检 验,因此只有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才能装运交 付。假设你是消费者,希望从这个工厂之一购 买这类电路,如果价格相同,你会选哪一家的 产品呢?
有了C1、C2,可得产品质量成本函数为:
C=C1+C2=K ×q/p+F ×p/q
令u=q/p,带入有: C=uK+F/u
对u求导,C‘=K-F/u 2
令C‘=0,得: u=(F/K)1/2
最后得最优合格率:
q* 1-q *
=
F/K
F=800元,K=0.005 ,则q*/(1-q*)=
(800/0.005 )0.5=400
? 预防鉴定成本 C1: 设C1与q/p (即合格率与不合格率的比值) 成正比,即:
? C1=K×p/q 其中K为比例系数,称为预防费用因子。若 K值已知,则 C1 可求。
? K值一般是根据现有资料预先确定的。
例:
根据现有的统计及会计资料,已知某 企业目前的产品合格率q=85% ,每 件产品所负担的预防鉴定费 C1=0.028 元,求K。
? 传统质量成本理论 ? 当代质量成本理论 ? 田口理论
传统质量成本理论
传统的成本曲线
单
位
合
总质量成本
格
产
品
的
成
本
损失成本
鉴定和预 防成本
0
100
质量合格率(% )
对质量成本的分区
单
位
总质量成本(C=C1+C2 )
合
格
产
品
的
成
Ⅰ区
Ⅱ区 Ⅲ区
本
损失成本(C2 )
鉴定和预 防成本(C1 )
0
q*
100
失
用户抱怨的处理
成
与对公司不满意的客户所消耗的时间 过多的应收账款
本
过多的库存
计划的延迟、重复的培训 ……
矿中黄金
隐含质量成本和倍数效应关系图示
二、质量成本的分类
质量成本构成:
预防
鉴定
损失
内部
外部
★ 预防成本 ◆ 预防成本是指为了防止不合格产品、过程或 服务而开展活动的所有相关成本。
◆ 如:质量策划、培训、新产品评审、供方调 查、质量改进会议、加工能力评估、 QA 人 员工资。
质量合格率(% )
★ Ⅰ区——改进区:改进质量,采取措施,加强 预防和鉴定。
★ Ⅱ区——最佳区:保持 ★ Ⅲ区——完美区:有“剩余”质量,超过了客
户的要求,重新审查质量标准,提高检验工作 效率以降低总成本。
如何计算最优合格率 q*? ? 设产品质量合格率为 q,单位废品损失费为 F,
不合格率为 p=1-q , 故单位合格品所负担的废品费: ? C2=F ×p/q ? q=100% 时,C2=0 ; ? q=0 时,C2→∞
产品自装运之日起给社会带来的损失。
直接损失:空气污染 噪声污染······
间接损失:公司不良声誉造成的损失 消费者抱怨······
Taguchi 的质量损失函数(QLF) :
下限 L=k(y-T) 2 上限
元 美 L/ 失 损
L= 损失(美元) K= 损失系数 y= 质量指标值 T= 标准值
目标值
★ 外部损失成本 ◆ 外部损失成本是指向顾客交付产品或服务期 间和之后所引发的成本。
◆ 如:顾客索赔、顾客投诉处理、保修、顾客 退货、产品召回、政府处罚等。
请对下面的质量成本进行分类:
? 由于有缺陷且不能返工而被扔掉的产品; 内损 ? 检验从供应商购买的零件; 鉴定 ? 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 内损 ? 修理处于保修期内的电视; 外损 ? 由于产品不符合顾客要求而被退回的产品; 外损 ? 培训新职员参与 QC小组; 预防 ? 停工以纠正故障; 内损 ? 解决一个产品质量责任诉讼; 外损
★ 鉴定成本 ◆ 鉴定成本是指为确保产品、过程和服务符合 要求而开展的测量、评估及与之相关的成本。
◆ 如:检验成本、检验设备、检验员工资、审 核费、认证成本、检查监督成本等。
★ 内部损失成本 ◆ 内部损失成本是指向顾客交付产品或服务前 所发生的成本。
◆ 如:废品、不合格品的评审、返工返修、重 新检验、降级、效率低等。
解出q*=0.9975 ,即合格率为 99.75%
此时的最低质量成本为:
C=K×q/(1-q)+F×(1-q) /q
=0.005 ×0.9975/ (1-0.9975 )
+800×(1-0.9975 )/0.9975 分别计算85% 、
=1.995+2.005=4 元
99.7% 、99.8% 的质量成本
2.495
4.098
现代质量成本理论
修订的成本曲线
单
位
合
格
产
品
的
成
损失成本
本
总质量成本
鉴定和预 防成本
0
100
质量合格率(% )
田口理论
Taguchi 理念: ? 不改进质量,就不可能降低成本; ? 不增加成本,也能实现质量改进; ? 改进质量能够降低成本; ? 减少波动,就能降低成本。
Taguchi的质量定义:
解:K=C1 ×p/q=0.028 ×15%/85%=0.005
如果要把合格率提高到 90%,此时应增加 多少预防鉴定成本? 分析: 若K值不变,q提高到90% ,则: C1=K ×q/p=0.005 ×0.9/0.1=0.045 (元) 若q=99% ,则: C1=K ×q/p=0.005 ×0.99/0.01=0.0495 (元)
当合格率不取 99.75%,而取别的任意值,质 量成本C都会大于 4 元。
合格率q 85% 99.7% 99.75% 99.8%
废品损失 预防鉴定费 质量成本
F×p/q K ×q/p
C( 元)
141.176 0.028
141.204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07
1.662
4.069
2.005
1.995
4.000
1.603
第四章 质量成本概念和理论
质量成本的概念 质量成本的分类 质量成本主要理论 质量成本主要标准
一、质量成本的概念
概念:
质量成本:为防止出现产品或服务出现不 合格,以及产品/服务不合格带来的损失。 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成本
废品
返工 保修
通常测量的损失成本
真
过多的加班
实
由于故障而导致的停机
隐含损失成本
损
过高的运费
? 检验返工产品; 内损 ? 由于误贴产品标签而损失的销售; 外损 ? 重新设计产品,以消除不合格品率很高的现象; 预防 ? 测试新产品; 鉴定 ? 纠正在开发中发现的错误; 预防 ? 为帮助供应商改进他们的产品质量而花去的时间;预防 ? 包装检验; 鉴定 ? 对顾客投诉进行处理。外损
三、质量成本的主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