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精华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一、机械运动。

1. 运动的描述。

-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例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飞机在空中飞行等都是机械运动。

- 参照物:- 定义: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 特点: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例如,当我们说汽车在行驶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如果以汽车里的乘客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汽车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2. 运动的快慢。

- 速度:-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用公式v = (s)/(t)表示(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符号是km/h,1m/s = 3.6km/h。

-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例如,速度为5m/s表示物体每秒通过的路程是5米。

- 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 特点: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v是一个定值,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

- 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 平均速度: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来表示物体在变速运动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公式¯v=frac{s_总}{t_总}。

例如,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通过的总路程为100m,总时间为20s,则平均速度¯v=(100m)/(20s) = 5m/s。

3. 测量平均速度。

- 实验原理:v=(s)/(t)。

-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等。

- 实验步骤:- 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_1。

- 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_1。

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梳理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前要“三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选、放、看、读、记”五点方法:①选择适当量程的刻度尺;②刻度尺的分度值: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即(一小格表示的长度),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

③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a零刻度线与被测物边缘对齐b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c对于厚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④观察示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⑤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eg;⑥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3)长度的单位①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其他常用单位,比米大的是千米(km),比米小的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2.时间(1)小时(h)、分(min)。

(2)实验室测量时间的工具是停表(或秒表)。

注意:小盘的分度值是大盘的量程。

3.误差①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②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与测量工具的精确度和测量的人读取估计值有关。

③减小误差的方法主要有:使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运用合理的实验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④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一起的使用规则、读书是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误差不是错误,是不能避免的。

7、特殊的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量,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即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组合法(平移法):(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铅笔的长度圆锥的高度(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5)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用“轮滚法”。

二、运动的描述1.参照物(1)定义:判断物体是在运动还是在静止,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做为标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必背知识点一、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1. 机械运动的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描述1.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的运动。

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方向也不变。

2.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但速度大小改变的运动。

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时,可以用平均速度,即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时间相同,比较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

路程相同,比较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

引入速度概念,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三、速度1. 速度的定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 速度的公式:v = s/t,其中v是速度,s是路程,t是时间。

3. 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小时 (km/h)作为速度的单位。

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m/s = 3.6km/h。

四、长度的测量1. 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刻度尺。

2. 使用刻度尺的方法: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将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体,并与被测物体长度平行。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 误差与错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包括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而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能够避免。

五、其他重要概念1. 运动的相对性:运动是相对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2.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机械运动是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

本文将对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包括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与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等内容。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运动的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参照系:用于测量和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标准。

二、速度与加速度1.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位移/时间。

3.秒速、米制国际单位制速度单位:m/s。

4.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5.平均速度:总位移/总时间。

6.瞬时速度:极短时间段内的速度。

7.加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和方向。

8.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时间。

9.秒速、米制国际单位制加速度单位:m/s²。

10.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方向一致。

三、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在同一方向上匀速运动。

2.特点:速度恒定,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3.速度-时间图:直线。

4.位移-时间图:直线。

四、匀加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在单位时间内均匀增加或减小的运动。

2.特点:加速度恒定,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

3.位移-时间图:抛物线。

4.速度-时间图:直线。

五、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狭义上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而做竖直方向上自由下落的运动。

2.特点:加速度恒定,取向竖直向下,大小为9.8m/s²。

3.位移计算公式:位移=初速度×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

六、简谐振动1.定义: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振动的运动。

2.特点:周期恒定,振幅和频率可以改变。

3.周期的定义:一个完整的往复运动所需要的时间。

4.频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往复运动次数。

七、单摆运动1.定义:物体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与一个固定点连接,做往复运动的运动。

2.特点:周期与摆长有关,摆长越大,周期越长,频率越低。

综上所述,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与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简谐振动和单摆运动等。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复习大全(精华版)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复习大全(精华版)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复习大全(精华版)1.第一章机械运动1.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长度工具,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在使用刻度尺时,需要先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紧贴被测物体进行测量,并在读数时保持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虽然无法消灭,但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和改进测量方法来尽量减小误差。

4.在物理学中,物体位置的变化被称为机械运动。

5.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需要选作标准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6.速度的计算公式为:1m/s=3.6km/h。

2.第二章声现象9.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无法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在15℃空气中,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包括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研究,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15.声的利用包括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和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3.第三章物态变化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在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使用温度计时,需要将其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底或壁。

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并在读数时保持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9.物态变化包括熔化(固→液,吸热,如冰雪融化)、凝固(液→固,放热,如水结冰)、汽化(液→气,吸热,如湿衣服变干)、液化(气→液,放热,如液化气)、升华(固→气,吸热,如樟脑丸变小)和凝华(气→固,放热,如霜的形成)。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大全精选全文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大全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它的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长度单位换算关系:1km=103m; 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

2.长度的测量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米尺,游标卡尺等2.测量前的观察: (1)零刻度线(2)量程(3)分度值3. 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归纳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

(1)选: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如图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乙所示)。

甲乙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如图丙所示)。

零刻度线磨损时,要从其他清晰整数刻度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如图丁所示)。

丙丁(3)读:即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所示);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读值)。

图中铅笔长度为69.5 mm,其中69 mm是准确值,0.5 mm是估读值。

(4)记:指记录。

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值和单位。

图中木块长度为2.77 cm。

4.特殊长度的测量:测圆珠笔的周长,测碗口的长度,测一张纸的厚度。

知识点2: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其他的时间单位:年(y)、天(d)、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

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

2.常用的时间的测量工具:停表。

知识点3:测量误差1.概念: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重点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重点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重点知识点大全一、机械运动基本概念1.定义机械运动的时间、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2.分析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和减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公式。

3.确定物体在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

4.描述物体在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中的运动轨迹。

二、力和力的性质1.定义力的概念,包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描述力的性质,如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和作用对象。

3.引入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包括力的合力和分力的计算方法。

4.介绍弹力、重力、摩擦力、弹簧力等常见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三、牛顿运动定律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描述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2.了解牛顿第二定律,描述物体在受力作用下加速度与受力大小的关系。

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4.了解牛顿第三定律,描述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条件。

四、摩擦力和斜面上的力1.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性质,包括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2.描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特点和受力分析。

3.了解斜面上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4.分析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与斜面的关系,包括斜面的倾角和摩擦系数。

五、机械能与机械能守恒1.理解机械能的概念,包括动能和势能。

2.应用动能公式计算物体的动能。

3.了解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4.描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物体在发生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时的机械能变化。

六、功和功率1.温故知新,回顾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了解功的单位和功的正负表示的意义。

3.应用功率公式计算物体的功率。

4.理解功率的概念,包括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七、简单机械1.理解简单机械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常见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3.描述简单机械的力和距离的关系。

4.应用简单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八、波与声音1.理解波的概念和特点。

2.描述波的传播方式,包括机械波和电磁波。

3.了解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下列诗句中描述画线物体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正确的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海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岸D.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行舫答案:CA.“黄河入海流”中,以海为参照物,黄河水是运动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轻舟已过万重山”中,以万重山为参照物,轻舟是运动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两岸青山相对出”中,以岸为参照物,青山是静止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D.“唯看远树来”中,以行舫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中国有轨列车运营里程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55m/s,高铁的速度可以达到300km/h,轻轨可以每小时行驶132km,以下速度由大到小是()A.轻轨、动车、高铁B.高铁、轻轨、动车C.动车、高铁、轻轨D.高铁、动车、轻轨答案:D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为v动=55m/s×3.6km/h=198km/h高铁的速度v高=300km/h,轻轨的速度为v轻=132km/h,则速度由大到小的是v 高>v轻>v动所以,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高铁、动车、轻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小苏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图,根据信息可推测此过程小苏()A.步长约为2mB.每分钟步行15kmC.平均速度为4km/hD.步行3km用时15min 答案:CA.由图可知,步行3km步数为4718步,则步长l=3000m4718步≈0.6m/步故A不符合题意;BCD.由图可知步行3km用是45min,则步行的速度v=st=3km4560h=4km/h≈0.067km/min故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m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在路程-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而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归纳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只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

)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米符号: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换算:10-3km=1m=10dm=100cm=103mm=106μm=109nm(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2、测量工具刻度尺(最常用)、卷尺、三角板、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密)图13、正确使用刻度尺(1)会认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量程——如图1,该刻度尺的量程是0-13cm。

分度值——如图1,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2)会放①刻度尺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②有刻线的一边与被测物体边缘保持平行,不能倾斜。

(3)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面垂直。

(4)会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若长度正对刻度时则读0)(5)会记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准确值与估读值)和单位。

4。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图2(1)辅助工具法——如图2,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图3(2)化曲为直——如图3,适于测较短的曲线,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硬币的周长等;图4(3)累积法——如图4,适于测纸厚,细丝直径。

(例子:①一页纸的厚度——要100张同样的纸,用尺子量出它的厚度,再用总厚度除以100就得一页纸的厚度;②铜丝的直径——Ⅰ、用铜丝在一只笔上排紧绕上数圈,再用这根铜丝的长度除以所绕的圈数得到直径;Ⅱ、在硬币上做个记号,然后沿着记号在直尺上转一圈再回到原来做记号的地方,所到直尺刻度之处就是硬币的周长;Ⅲ、测量道具:一只铅笔,一把直尺。

测量方法:先用直尺量出这根铜丝的长度,然后用铜丝再铅笔上紧排着绕上数圈,绕完铜丝,再用铜丝的长度除以所绕的圈数就得出了铜丝的直径;)二、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秒,符号:s;常用单位:时(h)、分(min)。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

1机械运动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一、测量的意义及其单位(1)测量的意义:如图甲所示,帽檐直径AB与帽子高度CD那个较长?如图乙,中心的两个圆那个面积较大?先目测,在用刻度尺测量,通过测量我们会发现AB和CD一样长,中心两个圆的面积一样大,由此说明仅凭感觉判断一个物体的大小、长短,有时并不准确,所以要对物体的某些外观特征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专门的仪器和工具来进行准确的测量。

(2)国际单位制:测量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

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由于世界上不同地区选定的标准各不相同,交流就会很不方便。

鉴于这种认识,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知识点二、长度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

(2)常用的长度单位及换算关系。

物理量单位符号换算关系长度千米km1km=1000m=103m米m----分米dm1dm=0.1m=10-1m厘米cm1cm=0.01m=10-2m毫米mm1mm=0.001m=10-3m微米μm1μm=0.000001m=10-6m纳米nm1nm=0.000000001m=10-9注意:在进行单位换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单位之间的换算,不仅仅是数值参与运算,且单位也同时参与运算;(2)换算过程中,不要再写上原单位,只写目标单位;(3)明确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

可简记为:数不变,单位换,乘进率,进行算。

知识点3、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①刻度尺:指各种有刻度的尺子,如直尺、卷尺、三角尺、皮尺等,通常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测量长度时使用。

①精密测量工具:如需对物体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就要选用精确度比较高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常用于机械加工的精密测量,而激光测距仪通常用于远距离精确测量中。

(2)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图所示,在使用刻度尺前,应观察下表中的内容。

(完整版)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

1km=1 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完整版)土豆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和考点分析(复习课)

(完整版)土豆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和考点分析(复习课)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和考点剖析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丈量1、长度的丈量(1)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

分两个序列巧记:进率为 10 的序列:m —— dm—— cm—— mm进率为 1000 的序列: km—— m—— mm——μ m(微米)—— nm(纳米)单位换算妙招:不变数值变单位。

(此部分会出估测题和换算填空。

要求熟习单位换算,并对单位长度有感性认识)请记着以下常有估测值。

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0.8cm ,长度约为26cm;一支铅笔的直径约为7~ 8mm,长度约为16cm;筷子的长度约为16cm.成年人的手掌厚度约为10mm, 手掌最宽处约为10cm;乒乓球台的高度约为1m,宽度约为;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居民楼房每层的高度约为3m;篮框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2)长度的丈量及刻度尺的使用丈量工具:刻度尺、卷尺、三角尺等,实验室用刻度尺。

如丈量要求更精准,则需采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认:使用前要注意察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选:在实质的丈量中,依据实质状况确立需要达到的精准程度和量程,选择知足丈量要求的刻度尺)放: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瞄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重要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可以倾斜。

读:念书时视野要正对刻度线,视野与刻度尺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记:记录的丈量结果应有正确值、估读值和单位三部分构成。

(此部分熟读,换线部分会填空。

要能理解丈量值的倒数第一位数字是估读值,倒数第二位数字是分度值,比方 1.2345m 的分度值是 1mm,判断分度值会填空)(认识积累法、化曲为直法、代替法、滚轮法,此处不赘述,练习题会波及)2、时间的丈量( 1)丈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

现代,钟,表。

常用的钟表有 : 石英钟,电子腕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等。

(认识)( 2)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是s。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知识梳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 、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小时(h) 、分(min)。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 或km·h-1,1m/s =3.6km/h。

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ⅰ 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 v=s/t 变形 t=s/v,s=vt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图象: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机械运动ⅱ 变速运动: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中机械运动是力学的基础。

在初中物理中,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有关机械运动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

下面是对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一、位移和速度1.位移:位移是物体在时间内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改变。

位移可以是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2.速度: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

速度是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表示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相同。

3.加速度:加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也可以定义为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

加速度是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时间。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反映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情况。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时间图是一个直线。

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2.位移-时间图:位移-时间图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变化情况。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时间图是一个抛物线。

3.速度的计算: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计算公式为:速度=初速度+加速度×时间。

4.位移的计算: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的计算公式为:位移=初速度×时间+½×加速度×时间²。

5.加速度的计算: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时间。

三、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m/s²,方向向下。

2.自由落体的特点:自由落体的特点包括: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常数,重力加速度同方向,无论物体的质量如何,都受到相同的加速度。

3.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包括:物体自由下落的时间只与物体的起点和终点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无关;物体自由下落的位移正比于下落时间的平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精细梳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精细梳理

第1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纳米(nm)。

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3.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4.特殊的测量方法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C.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二)时间的测量1.测量工具: 古代---日晷、沙漏、滴漏等;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停表等。

2.单位:秒(S) ,常用单位有时(h),分(min)。

1h=60min;1min=60S。

3.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运动学问点
一、测量
1、长度的单位:根本单位:米,符号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2、单位换算: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um、1um=103nm;1dm=10-1m、1cm=10-2m、1mm=10-3m、1um=10-6m、1nm=10-9m。

3、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
4、刻度尺的分度值: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即(一小格表示的长度),确定测量的准确程度。

作用:读数时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例如分度值是0.1cm,读数应当有2位小数。

5、刻度尺的量程:测量的范围。

6、正确运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
(1)依据实际须要选择分度值与量程合适的刻度尺;
(2)从零刻度线或清楚的刻度线起测量,有刻度的边紧靠被测量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不能歪斜;
(3)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录结果时,结果包括数值与单位两局部。

7、时间的根本单位是:秒,符号s;常用单位:时(h)、分(min)、
8、时间单位的换算:1h=60min、1min=60s、1h=3600s、
9、时间测量的工具:秒表、停表。

10、误差的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11、误差产生缘由:(1)测量仪器不够精细;(2)测量方法不够完善。

12、减小误差的方法:(1)屡次测量求平均值;(2)选用精细的测量工具;(3)改良测量方法等。

13、误差与错误的区分:(1)误差不能消退,只能尽可能减小;(2)错误是可以消退的。

二、机械运动:
1、物体位置随时间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的定义:推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选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被选来作为参照物的物体都当作是静止的。

3、参照物选择:除探讨物体本身以外的一切物体,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4、推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假如探讨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间隔)没有改变则探讨物体是静止的,假如探讨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间隔)有改变则探讨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运动还是静止要看参照
物选什么。

5、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6、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途径是直线;(2)速度不变;(3)任何时刻的速度相等;(4)在随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5)实际生活匀速直线运动是没有的。

7、速度的定义: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或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8、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体量。

9、速度的根本单位:米/秒,符号m/s ,交通运输中的常用单位:千米/时,符号km/h ;速度单位的换算:1m/s=3.6km/h
10、速度公式:v =s/t ,其中:s —路程,t —时间,v —速度。

当s 用米(m )作单位,t 用秒(s )作单位时v 的单位是当v 米/秒(m/s );当s 用千米(km )作单位,t 用时(h )作单位时v 的单位是当v 千米/时(km/h )
11
s 15、平均速度公式16、17、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与秒表(停表)。

18、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1)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s 与用秒表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t ;(2)用原理公式v =t s
计算出速度。

t 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